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项目 >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2017-07-04 10:36:0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共7篇)十个效益不错的农村加工厂致富项目俗话说得好“打工不如创业”,尤其是对于农民朋友而言,在城里的打拼生活岂能用艰辛二字就可形容的。 在农村创业,第一要做农产品的种植,比如药材,水果,蔬菜等; 第二做农产品的加工,比如做个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的蔬菜,比如种植食用菌带加工; 第三做养殖业,也就是立体养殖,养鱼...

篇一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十个效益不错的农村加工厂致富项目

  俗话说得好“打工不如创业”,尤其是对于农民朋友而言,在城里的打拼生活岂能用艰辛二字就可形容的。

  在农村创业,第一要做农产品的种植,比如药材,水果,蔬菜等;

  第二做农产品的加工,比如做个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的蔬菜,比如种植食用菌带加工;

  第三做养殖业,也就是立体养殖,养鱼,鸡,鸭,猪,牛,蝎子,黄鳝等。

  补充一点:

  一、要适合自己。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因此应尽量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经验、兴趣、特长能挂得上钩的项目。

  二、要看准所选项目或产品市场前景。

  对于创业者来说要多考察当地市场。对所发展项目要有直观的利润。有些产品需求很大,但成本高、利润低,忙活一阵只赚个吆喝的大有人在。

  三、要从实际出发,不贪大求全。

  瞄准某个项目时最好适量介入,以较少的投资来了解认识市场,等到自认为有把握时,再大量投入,放手一搏。

  四、要尽量选择潜力较大的项目来发展。

  选择项目不要人云亦云,尽挑一些目前最流行最赚钱的行业,没有经过任何评估,就一头栽入。要知道,那些行业往往市场已饱和,就算还有一点空间,利润也不如早期大。

  五、要周密考察和科学取舍。

  当今,各种信息充斥每个角落,许多人都是根据信息来选择项目的。所以,我们对信息一定要重考察、善分析,没有经实地考察和对现有的用户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千万不要轻易投资。重考察,要一看信息发布者的公司实力和信誉,当然少不了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了解情况:二要看项目成熟度,有无设备、服务情况如何,能不能马上生产上市等;三要看目前此项目的实际实施者在全国有多少,经营情况如何等。

  六、要做到三个"万万不可"。

  有项目实施过程中,万万不可先交钱后办事,不要拿着自己的辛苦钱,仅凭一纸合同或协议,就轻易付给对方;万万不可轻信对方的许诺,在签订合同时就应留一手,以防止对方有意违约给自己带来损失;万万不可求富心切,专门挑选轻而易举就能赚大钱的项目去干,越具有诱惑力的项目,往往风险也越大。

  今天创业第一步网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十个农村小型加工厂致富项目。投资小回本更快,是现在非常受投资者欢迎的一种创业方式。

  一、编制制品加工厂

  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棒皮、桑柳条等自然资源,组织剩余劳力,编织门帘、坐垫、床垫、茶盘等手工艺品、小生活用品,是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能够小本换大利。

  案例:

  “俺在金梅工艺品厂编织纸绳草帽、餐垫等,忙活一天至少能收入40多元,比在家闲着没事干强多了。”红花镇孙塘村计生模范户蒋秀霞如是说。像蒋大姐这样茶余饭后编织草帽创收的中青年妇女,在该村不下60人。编织草帽是孙塘村农村媳妇的拿手绝活,通过镇村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牵头,这一手绝活成了农家妇女的创收致富“新门路”。

  近几年,孙塘村很多的农村家庭丈夫在外地务工,这些“留守家庭”妇女就从事草帽、餐垫等工艺品编织增收致富。过去,该村好多中青年妇女闲来无事,串门子、拉家常,有的甚至染上了打牌赌博的恶习,造成家庭不和。看到这些情况,村计生协会筹资30余万元,创办了“金梅工艺品编织厂”,想办法把村上闲散妇女组织起来做工艺品编织活,自此,“金梅工艺品编织厂”成了该村“留守家庭”妇女致富创收的好去处,家庭主妇周怀凤、谢亚伟、谢春菊等一年编织纸绳草帽、餐垫等工艺品的收入就达1.5万多元,成为村里草帽编织能手、致富女强人。

  二、豆制品加工厂

  豆制品是人们每天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所以豆腐坊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投资3万元,租一间30平米的门面房,购置相应的设备。要求原料卫生,制作环境好,实行阳光操作。

  利用大豆加工水豆腐、豆腐丝、豆腐皮、豆腐干、臭豆腐、豆腐乳等,也可用绿豆加工粉条、粉皮、粉丝、绿豆糕等。豆制品加工投资少,技术简单,一学就会,豆渣还能养猪和喂牛。

  案例:

  忻州市禹王豆制品加工厂就是在结合当地传统制作风味与现代先进的生产工艺中发展壮大起来的豆制品生产加工厂。

  1995年的西张乡还没有诞生出这个企业,当时的张建峰还是以小作坊的形式生产加工豆腐干。2005年张建峰在多年的小作坊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建成了自己的工厂并在2008年5月份正式投产。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今日的忻州市禹王豆制品加工厂在一片大好形势下欣欣向荣,蓬勃奋进。今年的张建峰正在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技术的带动,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张建峰深知这一点。所以在今年的扩建进程中,他投资250万元从中国最大的豆制品机械厂定制现代先进的设备。新的厂房设备预计在今年年底可以投产。届时忻州市禹王豆制品加工厂占地规模将达到4000余平米,新进设备又将极大地提高豆制品的产量,一个崭新的豆制品厂将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新的禹王豆制品厂不仅给张建峰个人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风景,而且解决了村里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了东张村及周边农村的种植业和运输业,极大地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水生花卉的栽培

  水生花卉的盆花市场随着人们精神追求的提高正逐渐形成,园林工程的园林造景和水体绿化对水生花卉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所以此项目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另外水生花卉喜光,喜温,耐湿,病虫害少,繁殖系数高,栽培管理粗放,栽培工作量小,生产成本低,管理简单,一次引种当年就能见效,适合女性创业。

  案例:

  用水生花卉来改善河道水质和美化环境的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抓住这个商机,宝坻区口东镇西李各庄村的村民孙德鸿靠着种植水生花卉成功致富。

  记者一走进孙德鸿的种植园内,就看到大片姹紫嫣红的荷花、千姿百态的千屈菜,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水生花卉品种。孙德鸿告诉记者,他最初是因为特别喜欢荷花才开始种植水生花卉的,平时自己也喜欢研究种植技术(

  经过多年种植经验的积累,孙德鸿已经成了水生花卉种植的专家,周边市场也都认可了他种植的花卉,今年市区几个公园就在他这里定了100多万元的水生花卉。虽然市场拓宽了,但是仅靠自己种植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孙德鸿又成立了一个水生花卉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带着周边村里的村民共同种植水生花卉。

  四、农产品加工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却较落后,农产品深加工占农产品总产量的不到12%。以玉米为例,美国深加工玉米占到玉米加工量的20%以上,品种超过2000个,而我国玉米深加工量不足玉米总产量的9%,品种只有100多种。

  以玉米加工举例:目前玉米加工主要是酒精、淀粉、饲料等,现在都处在产能过剩阶段,而且吉林省粮食转化率仅在38%左右,其中玉米转化率在42%左右(不包括饲料加工)。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转化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0元,我国只有0.38元,吉林省为0.5元。

  有资料显示:玉米经过二次加工,可增值5-10倍,经过三次加工,可增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目前,发达国家已有玉米深加工产品近3000种,吉林省不到20种,大部分还只是深加工的初级产品或二级产品。

  案例:

  1月18日,代县金九州农产品公司员工正为水果玉米检验装箱。代县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套种苦菜、水果玉米、小白菜3000余亩,使1000多农户增收致富。

  五、花卉育苗

  花卉苗木产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是近几年林农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也是城乡绿化美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效生态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如月季、兰花、牡丹、腊梅等,投放不高,技术并不复杂,种植效益却不低。在农村可用充分利用现有田地和人力,收入不菲。

  案例:

  放弃打工 回乡种植高端花卉

  “这些年,我一直在广东、深圳等城市里打工,过着背井离乡的生活,那种滋味只有我自个儿知道”,26岁的湖北大冶大箕铺镇小箕铺村85后小伙李细文说,其实,他一直想带着老婆回乡自主创业,但苦于一直没找到什么好的致富路子,回乡的念头他只是想想而已,也不敢“轻举妄动”。

  李名付与李细文是同一个湾子的人,他们儿时更是一对要好的伙伴。这些年,李名付一直在大冶的花卉市场搞鲜花批发生意——按季节不同,从云南昆明、北京等地空运回来一些销量好的花卉,再卖给大冶的一些花店老板,赚点儿中间差价。

  “以前6块钱买来的花,我倒一手最多赚2块。现在只要种个几毛钱的苗子,等长成型了再卖能净赚5元。何乐而不为?”今年春节,李名付打电话给李细文,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我当时就心动了,决定回乡跟他一起搞花卉种植。”李细文回忆道,今年3月份,他投资了40多万元来打造他的花卉基地。他选择鑫东生态园旁边的一片荒芜多年的、20多亩的田地,按一年400元/亩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过来[养殖网:

  虽说李细文从小喜爱养花种草,但对于种植花卉大棚来说,他还是个“门外汉”。“当时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大棚该咋盖。”李细文说,就这么学着把大棚建起来了,可农户们的大棚是用来种菜的,种花还待考究。于是,他的大棚不但没保本,还倒贴了好几万元。

  除了大棚盖得有些偏差,在选购花苗及后期养护上,也让李细文头痛不已。“香水百合市场价格贵,但也是最不好养的。当初,由于对它的生活习性不了解,我一个大棚里的百合根系开始腐烂,最后只得将腐烂的花苗全部扔掉。”李细文说,有了那次沉痛教训后,他对那些花卉的种植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恶补”,他从整地、施肥、移栽开始学起,了解到各种花卉的生长不同特性,掌握了给花施肥、打药、喷水等技术。现在谈起他的养花经,他已是一个行家了。

  “今年9月份开始,我种植的花卉已陆续上市了。”李细文告诉记者,他种植的那四种花卉,现在不但销往大冶、黄石的花卉市场,其中像西伯利亚、索邦两个品种的百合目前是市场上最主要的,销路最好的品种,已经销到武汉花卉市场去了。“九、十月的销售额在1万元以上,11月份由于百合的上市,其销售额达到了两万元。初步估算,只要管理得好,年收入十几万元没问题。”

篇二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曹春花:手工咸菜作坊做成花市咸菜大企业

  在辽源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碟可口的“花市咸菜”。“花市咸菜”不但是辽源人独特的味觉享受,如今还远销到40多个省市地区,大受青睐,其创始人曹春花也因此远近闻名。从最初的摆摊卖咸菜,到如今创办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的吉林省鑫宏利食品有限公司,一路走来,曹春花上演出了一幕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绝境中艰难创业

  曹春花今年48岁,东辽县友谊村人,朝鲜族。1987年,曹春花的丈夫去韩国打工赚了一些钱,回来后就自己做生意。由于经验不足,3年下来不但没赚到钱,还赔进去了全部家底,欠了2万多元的外债。

  回忆起那段日子,曹春花至今仍充满了感慨,“当时赔了10多万,家里房子也卖了,租了个小房子,日子过得都揭不开锅了。”

  1995年,曹春花跟丈夫卖起了萝卜干。买来萝卜,切成条后晒干,拿到市场去卖,顾客买回家后可以自己做咸菜。卖了一年,也没赚几个钱。曹春花就琢磨着,咸菜我也会做,既然萝卜干不赚钱,我也做咸菜卖吧。

  花市咸菜大受欢迎

  说起做咸菜,曹春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身是朝鲜族,了解朝族咸菜的做法,并且母亲就是做咸菜的能手。同时曹春花也在思考,如果单纯卖朝族咸菜没有多少竞争力,因为还是汉族人多,得适应汉族人的口味。于是,曹春花在朝鲜族咸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加工,使之更加符合汉族人口味。

  就这样,曹春花的咸菜一上市,就大受欢迎。每天早上三点多钟起床做咸菜,早上九点钟到辽源市站前卖,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没想到我做的咸菜这么受欢迎,经常我还没去卖的时候,就有一些顾客在那等着买,最多时候有10多个人等待。开始的时候一天能卖几十斤咸菜,后来一天做200多斤都不够卖的。”曹春花说。

  辽源市站前,曹春花买咸菜是跟着几个商贩轮流,算下来一个月就能卖六天。于是,她就在辽源市花鸟鱼市场租了个摊位,每天固定摆摊卖咸菜。很快,曹春花的咸菜就占据了市场,人们都管她的咸菜叫“花市咸菜”。从此,“花市咸菜”成了曹春花的金字招牌。

  发展壮大办起企业

  由于咸菜受欢迎,不断就有其他市场的商贩跟曹春花商量批发,这回每天咸菜需求量就更大了,曹春花跟丈夫两个人做咸菜已经远远不够。于是,她就在市郊租了个大房子,办起了小作坊,雇了30多个工人。

  随着花市咸菜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曹春花也真正完成了脱贫致富。可是,她却仍不满足。2007年,曹春花在东辽县开发区征用了1.8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注册成了吉林省鑫宏利食品有限公司,并将花市咸菜注册了品牌,开始将自己的咸菜加工改为公司化经营管理。

  由于之前都是手工加工的小作坊(

  如今,曹春花的花市咸菜共有4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等40多个地区,建立销售网点500多个,2011年公司销售额达到了3678万元。

  心中不忘“信誉”二字

  曾经有很多人问过曹春花的成功秘诀在哪里,她的回答永远只有两个字信誉。

  走进花市咸菜的加工车间,环境干净整洁,每名工人都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每道工序都井井有条。在检验室,检验员孙艳正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查。

  多年来,信誉始终是曹春花的企业经营理念。在早起摆摊的时候,她的咸菜就注意质量,选的材料都是好的。有人劝她,你这么做能赚到钱吗,成本太高了。对此曹春花置之不理。果然,虽然她的咸菜比别人的都贵,但是卖得仍格外好。

  办起企业后,曹春花更市场将信誉作为对员工的要求。无论是进货渠道,还是加工程序,都严格把关。

  曹春花说:“我做的咸菜不但卖,我自己也吃。我总觉得,人无论做什么都得将良心,做放心的咸菜,是我一直的目标。”

  下一步,曹春花表示,她准备继续扩大经营,吸纳更多人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篇三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农村的这种技术活越来越少的人会了,但是越来越稀罕了

农村的这种技术活越来越少的人会了,但是越来越稀罕了农村的手工作坊织布,在上个世纪成为家里最具有技巧性的农活,也是农村女人的手艺活。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手工作坊慢慢的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了。我们很难在农村看到织布机,更别说使用一下自己织出来的布。

回农村老家打开婆婆的柜子,里面放这当年她织的布。婆婆说这布虽然有点粗但是夏

天睡在上面很舒服。用手摸着婆婆当年自己织的布,那种感受很难言表。

我记得我们一次去江南游玩的时候,在乌镇看到一个很大织布作坊。当时很多游客进去买织的布,这种布得到大家的喜爱,但是这种技术活越来越少见了。

现在在农村的阁楼里面还会看到婆婆当年使用的织布机,虽然布满了灰尘但是依然可

以看到被打磨光滑的样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对于吃穿用又开始讲究原生态的

东西,尤其是对于床上用品会买一些粗布回来使用。

家里夏天用的床单,枕头等都是婆婆当年自己亲手织的布。真的很温馨也很舒适。农村有着我们最原始的追求和生活的样子。虽然走远但是不曾远离。

本文作者:农村屯里的那些事

篇四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食品加工小作坊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篇五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农村老一辈的技术活你见过吗?这古老的工具更不认识了吧

农村老一辈的技术活你见过吗?这古老的工具更不认识了吧农村老一辈的技术活你见过吗?这古老的工具更不认识了吧,这是农村的手工作坊织布,现在懂这个技术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如今都是被现代机器所代替了,以前的织布机你是否还记得?

回农村老家打开婆婆的柜子,里面放这当年她织的布。婆婆说这布虽然有点粗但是夏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天睡在上面很舒服。用手摸着婆婆当年自己织的布,那种感受很难言表。

我记得我们一次去江南游玩的时候,在乌镇看到一个很大织布作坊。当时很多游客进去买织的布,这种布得到大家的喜爱,但是这种技术活越来越少见了。

现在在农村的阁楼里面还会看到婆婆当年使用的织布机,虽然布满了灰尘但是依然可【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以看到被打磨光滑的样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对于吃穿用又开始讲究原生态的

东西,尤其是对于床上用品会买一些粗布回来使用。

现在这样的织布机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的技术活恐怕要失传了。

本文作者:生活齐分享

篇六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农村客户经营开发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篇七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从乡镇家庭作坊的变迁看企业产生

从乡镇家庭作坊的变迁看企业产生

——基于浙江海宁、鄞州两地的调查

[摘 要] 工业化时期的欧洲与当代浙江乡镇产生的家庭作坊具有分工、分包等方面的共同点,并且与相关企业的产生关系密切。家庭作坊为主体的生产组织是企业的过渡形式,促进、维持、阻碍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达到平衡而使其在一定时期存续,而其根源是制度供给不足。一定情况下部分阻碍因素的取消和促进因素的加强使家庭作坊的制度变迁发生而形成企业,促进因素作为制度需求已先行产生,尚存的阻碍因素和变革的其他支出构成变革成本,而维持因素则被扬弃。

[关键字] 家庭作坊、分工、企业、制度变迁

家庭作坊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是现代企业(工厂)形成的前奏,这是欧洲历史上的情况;但在20世纪末,我国浙江的乡镇中家庭作坊又悄然兴起,并给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效益,而此前这些地区早已存在大量工厂并使用机器生产。那么当时这些家庭作坊大规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分工生产、交换联系等经济现象与国外历史上的情况是否一致,它们与私营企业的产生有什么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揭示了“交易费用”而成为制度经济学的开端,企业也成为其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笔者认为企业的形成“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从而通过有关资料整理了欧洲工业化时期家庭作坊的情况,并对浙江海宁、鄞州作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确实发现了家庭作坊与工厂企业产生的密切联系,并初步运用有关理论给予解释,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对企业产生的认识。

一、家庭作坊的含义

首先要尽可能准确地定义“家庭作坊”。“作坊”一词通常被理解为从事较简单的工业生产的场所。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手工业工场”,而工场则是指“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这样的解释与通常理解是基本统一的。但“手工业”的界定较为困难,首先它不排斥工具的使用,同时它们又应与先进的“大机器”或“工厂生产”中的工具有所差距。但事实上,有一些在大型工厂中使用的小型机器设备家庭作坊也可采用。张五常曾提到[1],重型机器需要支付定期维修费用,对孩子危险,购买投入大,因此不适合家庭。马克思的一些著作中,经常提及“家庭工业”的概念,这里的“工业”范畴也应当比“手工业”内容更加广泛。因此本文在家庭作坊使用的机器设备问题上不做太多苛求,即不因一个家庭在生产中购买了较先进的机器工具而将其排除。“家庭”在这里指出了工作的场所,说明工作地与生活区通常在一起。而在家庭中“手工业者集合”的实现有待商讨,有可能是家庭中多数成员参与的结果,也有可能是亲邻家庭的成员因为一些原因集聚到了某一特定家庭的居所内,但不是通过正式聘用的劳动合同关系,也不必然是“师徒”关系。家庭作坊生产的目的应当被确定为交换,即它们的产品不是被用于成员内的消费,而是希望通过交换得到应有的报酬。实际上,许多家庭作坊参加的是“分包”生产,即按照指定要求加工产品并交还发包人,同时获得回报,这与普通工人通过自己劳动获得收入是相同的。

综合以上,本文将“家庭作坊”定义为:城乡居民以普通家庭成员的身份,使用简单的工具或机器,以交换为目的从事工业产品或其半成品生产活动的家庭居所或场地。相应的生产方式即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

1

二、欧洲工业化时期的家庭作坊

㈠家庭作坊的产生与演进

在历史的角度看来,家庭作坊是农业向工业转化时期的生产形式,包买商人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典型的情况发生在英国为代表的欧洲。

家庭作坊植根于土地,其成员在农业生产的闲余时间从事简单的工业生产。在18世纪初,英国棉纺、毛纺“两个部门都是小单位的生产者,他们是农家家庭纺纱工或织布工。”[2],“从事家庭工业的工人通常都经营自己的一小块土地,这就使得有可能把他们的工资压得比其他任何地方都低”[3]。这些家庭作坊往往需要通过商人或小商贩联系起来。他们有可能从这些人手中获得原材料、生产要求,成为“包买商人”的包工,例如西德尔提到,“家庭工业的产品不由生产者自己销售”,当他们没有原料或没有能力购买原料时,“商人或小商贩会借给他们买原料的钱或者向他们提供这些原料”[4]。可见,出于资金、信息、原材料获得、销售等方面的限制,家庭作坊事实上“隶属于一个较大的生产组织”[5]。在这个过程中,包买商人需要与这些家庭生产者频繁联系,又因为农业劳动的季节性导致劳动者有时不能准时交货,所以包买商人希望把这些分散生产集中起来加以管理。

在包买商人投资、扩充家庭作坊生产并加强控制等行为的作用下,家庭工业的工人有可能“放弃了它的农业生存基础,依赖于来自家庭工业的更高的收入,并且因此就完全依赖于包买商了”[6]。而包买商人导致小生产者破产的高利贷、使生产者丧失土地的圈地运动等也促进了该过程的发生。接着,家庭作坊的生产演变为集中的手工工场生产。包买商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显著,他们“成为了工业组织的枢纽和生产过程的首脑”[7],安排并组织了整个生产过程各个流程,由他们建立分工单位之间的联系。手工工场的形成为进一步产生现代工厂提供了条件。这一种转变是随着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逐渐完成的。

家庭作坊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1724年,约克郡西区毛织业时使得“屋内挤满了体格健壮的人,有的在染缸旁干活、有的在织机上干活、其他人在整理织物;妇女和儿童在疏理或纺织;大大小小都在忙着;4岁以上的儿童鲜有不能自食其力的。既看不到乞丐,也看不到有游手好闲的人,除非在为老人和不再能工作的人所建的济贫院里还有这样的人。居民一般都长寿,他们呼吸着新鲜空气;在这样的环境中,艰苦劳动即使不会带来富有,那也自然会带来健康”[8],可见工业革命前农村纺织业的繁荣。

城镇中的家庭作坊则脱离了土地,它们有可能与其它经济组织直接建立联系。“羊毛或棉花的梳理由行会成员完成。然后织布工将纺好的纱锭带回自己家中去纺布,其工资则按件计算。织好的布被送到企业家的工厂中,并在那里完成销售”,“在约克郡,织布工一般将生产过程中除纺纱和印染以外的各环节带回家里完成”[9]。可见城镇的家庭作坊与集中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关系更为密切了。但是除此之外,直到19世纪“城市家庭工业与农村家庭工业的组织形式几乎雷同,它的一切弊病与农村中没有什么两样”[10]。

㈡家庭作坊生产的分工情况

关于分工或专业化的形态,盛洪(1992)将其分为四种,分别是部门专业化,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分工;产品专业化,即以完整的最终产品为对象的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即最终产品一部分的生产专业化;工艺专业化,即专门进行产品或零部件生产的一个工艺过程;生产服务专业化,即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职能专业化[11]。接着又指出,亚当·斯密时代英国“个人(家庭)„„专业化主要是产品的专业化,也不排除有工艺和零部件的专业化”[12]。

其中,产品专业化与零部件专业化都是对于同一种商品的生产,分别表现为作坊内部分工与作坊间分工。

2

有一些商品生产的分工存在于家庭的内部成员之间。十六世纪的英国还存在的“既是工作室又是厨房、餐厅和卧室的小幢房子”里面,“全家人替包买商人承办手工纺织业——母亲和女儿纺纱,父亲织布,儿子梳羊毛”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13]。想要强调的是,在这种分工形式中,家庭是作为整体参加劳动的。对于这样的分工方式,包买商人需要做的是提供消费者需求的信息,在必要时提供资金上的援助。而另一些分工存在于家庭作坊之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为完成这种朴素的产物,势须有牧羊者、拣羊毛者、梳羊毛者、染工、粗梳工、纺工、织工、漂白工、裁缝工,以及其他许多人,联合起来工作[14]”,而“这些劳动者居住的地方,往往相隔很远”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例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居间者就需要完成协调任务了,他们安排工序间在时间上的衔接,在交付下一道工序前对中间的半成品进行检验,等等。

工艺专业化则打破了生产同一种商品的界限。通常,以各种物质原材料所称的工匠突出地从事着各种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如“铁匠”、“木匠”、“石匠”。明显的实例在《国富论》中有所提及:“农村工人几乎到处都是一个人兼营几种性质很类似因而使用同一材料的行业。农村木匠要制造一切木制的物品;农村铁匠要制作一切铁制的物品”[15]。 这里,“行业”划分标准是“使用同一材料”,因此就不一定是一种商品,而可以是各种用于交换的不同“物品”了。

马克思在讨论工场手工业两种起源方式[16]的时候,似乎更多地考虑了生产同一商品的手工作坊间的分工形式。第一种,“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可以基本与作坊间的分工形式联系起来,因为这些手工业者在家庭作坊中也只完成一段工序。而第二种,“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例如造纸、铸字或制针)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用„„每个这样的手工业者(可能带一两个帮工)都制造整个商品,„„他仍然按照原有的手工业方式进行劳动”的描述虽然看似适用于作坊内的分工,因为这样的情况下家庭作坊完成了整个工序,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因为不难发现,这些人在“原有的手工业方式”,即家庭作坊中的生产中也是完成整个工序的,也就是说并没有发生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分工的情况,商品由一个人完成了。这个人在家里劳作就是家庭作坊的生产,进入手工工场就从事工场手工业生产。但不论如何,这样的分工是可以归入“产品专业化”这一形态的。当然,马克思还指出第二种的劳动情况到后来也进行了分工,但这是在手工工场中发生的事情。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做出一个似乎更为严整的分工情况总结,可见当时这些家庭作坊的分工形式是较为复杂的:

图表 1

家庭作坊分工情况总结【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三、浙江两地的当代家庭作坊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迅速,乡镇家庭作坊的兴起正是这一时期的现象。在80年代初期,城镇中早已存在各种工厂企业并接受了机器生产的方式,但商业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政府掌握了主要的工业品销售渠道。进入90年代以后,商业情况得到明显改观,尤其各种形态的“市场”蓬勃发展,极大地便利了商品交易。这二十年也是私营企业迅速兴起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作坊为什么会出现并存续多年,与私企及其产生又有是什么关系,是本文通过调查主要了解的内容。

3

㈠依托市场的海宁城镇皮革家庭作坊

海宁1是著名的皮革服装产业集群地。当地的“中国皮革城”已成为全国皮革服装、毛皮交易中心,华东地区的箱包皮具集散中心;一年一度的皮革博览会也是国内重要的商贸节会活动。皮革服装生产在海宁始于1926年;1973年海宁制革厂因发明“猪皮绒面服装革”得到轻工业部的重视而成为重点扶持单位;80年代,许多私营皮革服装厂纷纷建立,并掌握着该产业的核心制革技术。90年代是海宁皮革服装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家庭作坊生产也在这一时期兴起。 1、90年代初兴期的皮衣家庭作坊

80年代后期皮衣消费市场的扩大和销售渠道的建立是家庭作坊兴起的条件。随着一大批私营皮革制衣企业的纷纷建立,顾客市场逐渐被开拓,需求不断增加;1989年,上海金陵中路“雪豹”2商城开业,更是出现了排队凭券购买的情况。于是当地一些较为出色的私营企业主开始在城镇寻求更多的资源扩大生产,他们从当时并不景气的国营工厂租赁厂房、使用工人参加相关生产并支付费用。典型的实例是1990年原海宁某国营厂将部分厂房外租给私营企业主吴寅先生,同时约20名工人参加了皮革制衣的生产。此时这些私营企业的产品主要通过在上海、杭州建立的渠道销售。90年代初,在需求旺盛而供给紧俏的背景下,有一些人开始尝试自己生产皮衣,并利用已经建立的渠道销售,家庭作坊的生产就出现了。

家庭作坊比私营企业运行成本更低,且存在着劳动力的供给。购置机器设备的费用可由家庭各自承担,也不必建设、租用厂房;同时家庭生产者在城镇工厂的劳动已经十分宽松,甚至长期没有生产任务,有较多的空余时间,可以充分利用以获取额外收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在家庭作坊之间发生的分包生产现象。拥有原料、销售两端“关系”的人成为了发包人:他们能够从当地制革厂直接购得原料皮和其他面料,并在家中进行裁剪,接着分包给其他家庭进行缝制;回收后在家中做进一步处理,如安装钮扣,有时还安上各种并不正式的商标,最后将制成的衣服送至外地销售。这种分包生产关系往往建立在他们的个人关系网之上,通常是亲友或原先的同事,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原海宁印刷厂的一名员工利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皮衣缝纫机(1990年时售价1200元),在家中从事相关生产;她从亲戚那里取得经过裁剪、安装拉链等初步工序的各层面料,将其进行缝制,完成后交回。在家中每天能工作5个小时或更多,同时不影响在工厂的劳动。其工资是计件给付的,根据衣服的不同,每完成一件可获得30~40元的报酬,这样的工资水平高于当时国营的制衣厂,同时也比外派给私企的工人高(其中也采用计件方式,但那些工人还有固定工资,医疗保障)。速度在一天两件至两天一件左右。一些农村进城人员或已经脱离工厂的劳动者则可每天在家工作12小时以上。 同时还了解到,作为承包者的家庭作坊仅从事缝制环节的劳动,他们无法获得更初级的原料,也不再购买纽扣和相应的安装工具。由于缝纫设备的限制,一般只有一人参与生产;缝纫机一般放置于客厅或者车库3,孩子则被要求远离。因此这些家庭作坊间存在着生产环节间的分工,而作坊内没有分工。这些家庭作坊及其各生产环节的情况可由下图概括:

图表 2

发包人 90年代初浙江海宁的家庭作坊生产

承包人

1 海宁位于浙江北部,是嘉兴下属的县级市。东距上海120公里,西与杭州接壤,总面积699.92平方公里。海宁下辖8个镇,4个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64万。市政府所在地为硖石镇,是本文主要调查的区域。

2 “雪豹”同时也是一个商标,其产品现已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3 当地居民住宅一般设有私人自行车库,面积6~10平方米不等,位于住宅楼底层。

4

2、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工艺衫家庭作坊

当地90年代中期建立的专业市场极大地便利了原材料、产成品的销售,又催生了一大批家庭作坊。前一时期的市场开拓使海宁皮革服装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0年代初期开始,海宁开始出现销售皮革制品的店面,由于当地交通比较便利,能够吸引外地的客户。1994年,“浙江皮革服装城”4建成使用,此后又在周边继续建设后期工程,成为“中国皮革城”,销售皮、毛等原材料和皮衣、皮鞋、皮箱等最终产品。同时经济体制的改革又使得城镇下岗工人迅速增多,家庭作坊在90年代中后期更广泛地出现。

此时的家庭作坊主要生产工艺衫。工艺衫是一种皮质的背心,皮革先经过印花,然后裁成菱形等各种形状的小块,接着在边缘打眼,最后用腈纶线钩结。印花后的整皮可以在专业市场买到,制成品也能直接在其中销售:专业市场解决了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渠道问题。

这些生产工艺衫的家庭作坊同样通过分包在彼此间分工。从事裁剪、打眼工序的家庭作坊主也是发包人,他们将加工后的皮革连同腈纶线提供给另一些家庭,在他们完成加工后回收并按件给付工资。这时工艺衫已制作完成并可直接销售,发包人有的自己在皮革服装城租有店面,大多则委托亲友销售(这些店面中的商品不仅限于工艺衫),前来购买的顾客以外地人居多,每件价格70元左右。皮革城中设有“下岗工人交易区”,年租金不到5000元17。承包钩结作业的家庭每完成一件大约可得20~25元,利用空余时间劳动一天可以完成2~3件。这些承包者不限于为一个发包人工作,并且互相之间可以了解报酬的情况。他们的工具十分简单,仅仅是一枚普通的袜针,为便于长时劳作会再安装一个柄(附件2)。不论如何,这样的工具基本不需要花费成本,因此所有家庭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在一个家庭中一般仍只有一人劳动,且为女性。这些家庭作坊的生产过程可由下图概括:

图表 3

90年代中后期浙江海宁的家庭作坊生产

这一阶段产生的工艺衫家庭作坊和两三年前兴起的皮衣家庭作坊一起,形成了几乎家家户户从事皮革相关生产的局面。据估计5,当时海宁硖石镇南苑居民区有70~80%的住户从事生产。然而在1998年以后,家庭作坊开始减少。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品牌认识越来越高,有一些作坊产品的销售出现困难。原先的家庭生产者有的进入私营企业,有的自己创业,也有一些转入其他行业。这些企业不再使用计件工资,并且提供一定的医疗、劳动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创业者在家庭作坊中是扮演发包人角色的,他们在此期间积累了社会关系和一定资金;而进行承包加工的生产者也在家庭作坊中度过了从国企下岗后最艰难的时期。家庭作坊为更多私营企业的诞生提供了条件,也部分地缓解了社会压力。

㈡依托私营企业的鄞州农村家庭作坊

鄞州区6属于宁波市,机械制造、服装纺织、电子电气仪表是其传统优势产业。本文所要描述的家庭作坊存在于鄞州农村,依托当地私营企业,主要从事橡胶梳子加工。

4 1993年12月动工兴建,位于火车站广场另一侧,1994年6月正式使用,并不断扩建。至1998年,总投资达

3.5亿,有营业用房4200余间,交易区15个,入城经营企业2000余家,从业人员1.5万人。

5 某位1997~1998年在电视台任职员工的估计,其工作是挨家上门收取当地南苑小区居民的有线电视费,每半年一次。

6 鄞州位于浙江省东部,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现有17个镇、1个乡、4个街道,常住人口76万。本文主要调查的是农村地区。

5


农村小型手工作坊相关热词搜索:创意手工作坊 家庭手工作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农村小型手工作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农村小型手工作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xiangmu/86153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