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蝎子繁殖过程

蝎子繁殖过程

2017-06-14 08:57:0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蝎子繁殖过程(共7篇)蝎子的体内孵化和产仔过程蝎子的体内孵化过程:蝎在接受交配以后,并不立即受精,而是将精液贮存在纳精囊内,待卵细胞发育完全成熟后再行受精。输人体内孵化的受精卵,自然条件下,在交配后的次年六七月份才发育成熟。在母体温度的作用下,卵胚胎开始萌动发育。 随着胚胎的发育,卵壳色逐渐由灰黄色变为浅灰色,体积亦同时...

篇一 蝎子繁殖过程
蝎子的体内孵化和产仔过程

  蝎子的体内孵化过程:

  蝎在接受交配以后,并不立即受精,而是将精液贮存在纳精囊内,待卵细胞发育完全成熟后再行受精。输人体内孵化的受精卵,自然条件下,在交配后的次年六七月份才发育成熟。在母体温度的作用下,卵胚胎开始萌动发育。

  随着胚胎的发育,卵壳色逐渐由灰黄色变为浅灰色,体积亦同时增大,当长到麦粒的1/2时,卵壳开始退化,胚胎逐渐发育成仔蝎形状。到卵壳退化成白色透亮、且仔蝎背板甲纹明显出现时,胎仔的发育已经成熟,体内孵化过程结束。

  交配一次可产多胎,不过二三胎所产的大多是弱蝎。

  雌蝎交配后的初期,靠直观识别其是否怀孕难度较大。交配后过一段时间,只要留心一下,就可看到一个特征——当雌蝎接触到雄蝎时,迅速逃避,即使被雄蝎追上,也拒绝交配,这表明雌蝎已经怀孕。有些雌蝎在第一次交配后,还愿意同雄蝎跳“交配舞”,有可能是复交,也有可能是空怀。到几个月之后,雌蝎由于受精后的胚胎发育,前腹部逐渐膨大,就比较容易识别了。

  雌蝎的体内孵化过程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在填脱期和复苏期内受到低温的影响时,则休眠期内的体内孵化过程停止。胚胎芽和胎仔只能在生长期萌动和发育,卵胚胎在母体内越冬,故体内孵化时间较长(表7)。

  蝎子的产仔过程:

  蝎子为卵胎生。在无冬眠条件下,受精卵在雌蝎体内40天左右便可以完成胚胎发育,产出仔蝎。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需要温暖的环境,如温度达不到要求,发育就会延缓甚至停滞。怀孕的母蝎常倒悬在石片底下,接受太阳热,夜间它又会回到石缝深处。

  自然状态下,雌蝎一般在7月下旬产仔,临产期到来时,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妊娠雌蝎除了为满足温度需要有时出来晒晒太阳以外,一般并不外出活动,但是在临产前则活动频繁,主要是在夜间外出寻觅理想的繁殖场所,并进行产房布置。

  雌蝎每胎产仔数量大,要求有较大的产房空间,同时还必须有较好的防御外界干扰及天敌侵袭的条件。因此,产房一般不直接占用原有缝穴,需要进一步扩大。如果是狭小的石缝,则必须另觅他处;如果是土洞[来源:,则要进行扩建,用触肢挖掘,并堵塞洞口。产房多为半球形或近半球形,底面近圆形,顶上为穹状,高2~3cm,直径4~5cm。一般每个洞穴中只容纳1只雌蝎产仔。产房在产仔前几天即告建成,然后雌蝎蜷伏于其中,静候产仔。

  孕蝎在临产前几天,由于生殖孔收缩而产生阵痛,因而表现不安、少食、停食或不爱活动,只在夜间缓慢外出寻找产仔场所。

  临产时,雌蝎第3、4足伸直,第1、2对步足相抱,头胸部及前腹部向前倾斜,近于地面,栉状器下垂,生殖厣打开,后腹部向上弯曲,背纹较为明显,小蝎依次产于两步足之合抱内,一般不接触地面。每产4~5只为一批,并有规则地排成一扇形。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所产的小蝎有时排列并不一定规则。

  小蝎刚娩出时,附肢和尾部折叠于腹面,形成一个椭圆形,像一粒大米。当小蝎体表的液体干后,便伸展活动,沿着母蝎的头胸部和触肢爬至母背上。母蝎允许小蝎爬背,并引导其爬背,以便于照顾。

  其次,当小蝎在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之前,绝对不允许其自由下地活动。如果小蝎强行离开,母蝎会用强有力的触肢将其钳回,并诱其上背。

  第三,母蝎有保护幼仔脱离危险的本能。当天气恶劣,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时,或遇到天敌进攻时,母蝎会迅速背负小蝎迁移。环境适宜时,健壮母蝎每产仔4~5只后,间隔约半小时左右,再产第二批、第三批……

  蝎一般一胎可产15~35只,平均25只左右,也有个别的高达40只者。几只蝎同时产仔而受到干扰时,有的母蝎将小蝎抛掉。这些被遗弃的小蝎往往集中到一只母蝎背上及其周围,有时多至70~80只。产完小蝎,最后还产下几粒高梁米大小的黄褐色颗粒,这是死胎。造成死胎的原因,是环境长期干燥和母蝎衰老所致,野生蝎也有这种现象。有时所产下的小蝎长时间不见活动,这是死仔,大多是母蝎在临产前受到机械损伤或其他物理性伤害所致。

  蝎在负仔期间,不吃不动,全神贯注地监护着它的幼仔,免受意外伤害。即使是一只小小的蚂蚁闯入它的栖息场所,也会有所反应。若有小蝎离去,母蝎会用强大的触肢将小蝎轻轻钳住,诱导它重新返回背上。如遇天敌或气候恶劣时,它便背负着小蝎迁到安全的处所。但遇到极其严重的情况时,在抵御外敌和挣扎逃脱时,便会将小蝎摔掉。待平静后小蝎又重新返回背上。个别无力返回母背上的小蝎,有时会被母蝎吃掉。

  繁殖前食物长期缺乏和繁殖期间土壤过于干燥可造成母蝎吃仔蝎。小蝎在母背的阶段,并不取食,靠腹内残存的卵黄为营养。1龄小蝎体长1cm,乳白色,体肥胖,活动微弱,有规则地排在母背上。它们都不在母体的头胸部和触肢上,以免影响母蝎接受外来信息,四周的小蝎大都头部朝外。

篇二 蝎子繁殖过程
蝎子的繁殖和交配

  搞好蝎子的繁殖工作是提高人工养蝎经济效益的关键。为了搞好其繁殖工作,在了解蝎生殖器官构造的基础上,还要熟悉蝎子的繁殖特性。蝎子的繁殖特性包括性发育、交配、产仔等。

  1.性发育

  蝎子的性发育与个体生长同步,当个体生长及行为发育基本完成时,性发育也就成熟了。在自然界,野生蝎正常发育,不受特别的干扰,一般需要26个月左右,便可达到性成熟。也就是说,第5次蜕皮后不久,6龄蝎后期性发育便成熟,7龄蝎则是性成熟蝎。雄蝎与雌蝎在性发育上有时间上的差异,雄蝎发育稍快,往往比雌蝎早几个月达到性成熟,而雌蝎一般要到第四年的五六月份,卵才完全成熟,完成性发育,但从最后一次蜕皮到这以前的几个月内,均可发生交配行为。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营养及管理的改善,以及冬眠的打破,蝎子的发育可大大加快,只需要12~18个月时间即可达到性成熟。蝎子达到性成熟的标志是交配行为的发生,并不精、卵的完全成熟。蝎子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并开始进食后即可交配,因而认为这一阶段是性成熟阶段。

  2.发情与雌雄比例

  性成熟的母蝎,一年有两次发情期。一次是在5~6月份,这叫“产前发情”;一次是母蝎产仔蝎后,仔蝎脱离母背不久,约在8月份前后发情,这叫“产后发情”。母蝎发情后,特别是初产母蝎第一次发情时,必须立即捉放雄蝎进行交配。在一窝蝎子中,雌雄个体比例一般为3:1,即“3雌1雄”。

  3.交配行为

  蝎子需经过交配方能繁殖。野生蝎子一般在5~8月份交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蝎群可随时进行交配。

  1条雄蝎1次只能和1条雌蝎或2条雌蝎交配,特别强壮的最多也只能交配3条雌蝎。之后,雄蝎要待3~4个月后,才能再次同雌蝎交配。每年雌蝎可交配2次,雄蝎可交配4次,最佳繁育期有3年左右。

  蝎子的交配行为特殊,与外界关系很大,对温度、湿度、光照、风力大小及地面状况等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得到满足,则交配的成功率就大。

  ①温度

  由于交柄须排出精荚,再插入雌蝎雌孔,因此,要求精荚能具有一定的硬度,不能太软,以便能很好地定型及插入,这就要求有一定的温度条件,以便使之迅速干燥变硬。但是温度过高,显然会影响其中精子的活力。因此,一般情况下,温度要求保持在25~40℃之间,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交配成功率也就越高。

  ②湿度

  过于干燥的环境对交配也不利,因为这给正常打开生殖盖板、排出精荚和接近精荚带来不利。试验表明,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交配很少发生,而当湿度达到70%~85%时,交配顺利进行,并有较高的成功率。

  ③光照

  蝎子交配时,对光照强弱不太敏感,但交配反应受其影响。一般弱光可诱发交配,强光不能诱发交配,但也不能中断交配。在夜间月光下或黑暗中,蝎子能正常交配,此时即使用强光照射,交配仍正常进行。如果蝎子一直处于强光下,只要别的条件都具备,也能交配,只是交配时间比弱光下增加近1倍。

  所以,在自然界中,蝎子的交配常选择在早晚进行或在荫蔽场所进行。人工养蝎应根据这一特点,提供适宜的交配光照条件。

  ④风力

  风力大小直接影响温度与湿度,且影响蝎子的交配情绪。另外,风力太大,还会影响精荚的排出与固定,造成交配成功率下降。因此,蝎子交配往往选择无风或风力微弱的天气,或在避风的场所进行。

  ⑤地面状况

  地面状况对于蝎子交配十分重要,因为地面是精荚固定、附着的界面。首先要求地面平坦、坚实,有利于蝎子的排精及交配活动。如果地面凹凸不平,精荚排出后,可能落到凹陷的地方,不利于插入雌孔,而在尖凸之处[来源:,又不易固定。而且,不平的地面,雌雄蝎拉钳“共舞”时十分不便,阻碍二者的交配活动。如果地面松软,会造成精荚排出后受污染,沾满尘土,且不能固定。另外,如果交配活动进行时扬起尘土,也不利于打开生殖盖板,排出和接受精荚。

  其次,地面要有一定的摩擦力。粗糙地面是精荚附着及交配双方步足抓扒附着的基础。地面若光滑如镜,蝎子产生本能拒绝,不进行排精交配,即使排出精荚,也不能固定,倾斜固定更为困难,而且交配的雌雄蝎很难在这种地面上完成交配时的“共舞”,影响交配发生。

  ⑥震动与声音

  蝎子胆小,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被吓跑,停止吃食、交层繁殖、产仔等活动。因此,在人工养殖时,应使周围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刺激,以提高交配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自然界中,蝎子的最佳交配季节为夏季,最佳交配时间为静风的晚上,尤其是雨过天晴的傍晚,最佳交配场所是有平坦、坚实而粗糙的石板的荫蔽地点。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应具备这种环境,以利于蝎子迅速交配,保证交配成功。

  人工养殖的蝎子,初产仔蝎经过4次蜕皮,长到10~12个月后性机能成熟。但在常温饲养条件下,仔蝎3年才长为成蝎,并开始交配、繁殖。交配一般有两个时期,即产前交配和产后交配。产前交配是在5~6月,一般在7~8月产仔;产后交配是在8~9月,即母蝎产仔后15天,当仔蝎第一次蜕皮并脱离母体自行活动后,母蝎就会发情,进入第二个交配期。

  蝎子的交配生理是,1条雄蝎每次只能和1条雌蝎或两条雌蝎交配,特别强壮的最多也只能交配3条雌蝎。之后,雄蝎要待3~4个月后,才能再次同雌蝎交配。1条雄蝎,每年仅有两次交配期。在其8年的寿命中,只有5~6年有交配能力。

  蝎的交配一般在晚上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交配的适宜温度为22~34’C之间,5~lOmin交配结束。蝎子的交配行为很特殊,靠精荚传递精子,既不像哺乳动物那样直接射精,也不像一般精荚受精动物那样直截了当。

  在整个交配过程中,雄蝎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是主动进攻者,而雌蝎则被动接受交配。交配时雌蝎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即性引诱激素招引雄蝎,而雄蝎性成熟后随时有发情现象,表现为极度不安,走走停停,后腹部上翘,来回摆动并追逐雌蝎。这时,急于抓到一只正在发情的蝎,当抓到一只雄蝎或未发情的雌蝎时,被抓的蝎子会奋然用毒刺刺螫雄蝎,并迅速挣脱对方触肢,逃之天天。

  若1只发情雌蝎周围有数只雄蝎,则雄蝎之间发生争斗,胜者交配。当发情雄蝎终于抓住一只发情雌蝎时,交配即开始发生。这时雄蝎用触肢的大钳钳住雌蝎触肢的钳不放,将雌蝎不断地拖来拖去,转圈爬走,形如跳舞,雄、雌蝎的“尾巴”同时上翘,并不停地摆动。雄蝎腹下的2片栉板不断地摆动,探索着地面的情况,这段时间较长,一般在15min左右。

  当寻找到平坦的石片或较坚硬的地面时,便停下来,雄蝎全身抖动着,将雌蝎拉紧,头与头相接触,并翘起第一对步足,两足有节奏地交替着抚摸雌蝎的生殖厣及其前区,反复多次。紧接着雄蝎尾部上下摆动着,不久,雄蝎生殖厣打开,腹部抖动着接近地面,生殖厣产出精荚并牢牢地粘在石片上或干净坚硬的实土地面,或用第一、二对步足将身下土刨细、铺平、踏实时,遂停下不舞,用力抖动全身,同时拉紧雌蝎,呈刚开始时的情形,并翘起前面第一对步足,交替抚摸雌蝎的生殖盖板及其周围,反复多次,频繁刺激雌蝎,使之打开盖板,露出雌孔。

  然后,雄蝎抖动着后退,并慢慢抬起前腹部,精荚随之全部抽出,倾斜固着于地面,与地面约成70度角。与此同时,雄蝎将雌蝎拉过来,雌蝎生殖厣打开,当前移的雌蝎生殖厣触及精荚瓣的尖端时,精荚的上半部便刺人生殖腔内,精荚瓣破裂,逸出精液,进人纳精囊中。雌蝎后退,挣脱雄蝎,未进入生殖腔的精荚抽出,倒于地面,也有精荚全部进入生殖腔而不复出者。

  有的在交配时,虽排出精荚,但不能完成授精。这种情况下精荚多直立于地面,如用镊子将精荚基部轻轻一夹,精荚瓣便会溢出乳白色精液。雌蝎接受精子后,其精子可长期在体内贮存,因而可连续产仔3~5年。

  雌蝎在交配后数分钟内,似有被激怒的表现,性情十分狂躁,雄蝎若不迅速离开,就有被咬伤或被吃掉的危险。

  交配的雄蝎,有一小部分(1%)会自然死亡,这是生物界汰劣留强的自然现象,野生蝎亦是如此,养蝎户不必为此多虑。

  交配的时间,往往随具体交配环境而变化。一般从寻找到发情雌蝎至最后双方分离,大约需30min至1个小时,长的可达3~4个小时。

  蝎子的交配方法有三种:

  一为“单交”,即将一雌一雄的种蝎单独捉入一个场所交配。这种交配,雌蝎受精率高,但较费工。

  二为“复交”,即待一对雌雄蝎交配后,将已交配结束的雄蝎移走,再捉入一只雄蝎进行复交。这种交配,受精把握大,但费工本亦大,有时有些雌蝎还拒绝复交,有些雌蝎由于交配过多,会引起疾病或死亡。所以,人工养殖时一般不宜复交。

  三为“混交”,就是在一个蝎窝内,按比例放雌雄蝎,让其自行找对象交配。这种方法较省事,但有时会出现一些雌蝎空腹的现象。交配并非都十分顺利,也有许多不成功的情况。有的不能排出精荚,而有的排出精荚以后不能刺人雌蝎生殖腔内,仍完整立于地面。

  一般可以通过地面精荚剩留情况来判断交配的成功率。如果地面只剩下大量倒下的破碎精荚,表明交配成功率高。若剩下大量的直立精荚,则说明精荚没有刺人雌蝎生殖腔,可能由于精荚直立于地面,而与地面不成70度角所致。如果未见精荚,也不是好现象,因为很可能没有排精,当然也有在受精过程中精荚全部进入雌蝎生殖腔不再抽出的情况,但并不常见。

篇三 蝎子繁殖过程
蝎子的生理结构

【蝎子繁殖过程】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蝎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人们长期开山采矿 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和 人为地大量捕捉,导致野生蝎子的 自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市场供不应求, 价格也在逐年上涨 。所以人工养蝎以成为必然的趋势,养殖蝎子的市场前景不用担心,关键是先掌握技术。

我国对养殖东亚钳蝎的最早探索起步于 50 年代。 70 年代后,山东省率先开展人工养蝎的课题科研,初步摸清了蝎子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规律和繁殖规律 80 年代以后,在山东、河南等野生蝎的主产区,出现了第一次人工养蝎热潮,但由于没有完全掌握养蝎技术,所以真正成功并坚持下来的为数甚少,此间一些倒卖蝎种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人工养蝎业的发展,而且给蝎子养殖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90 年代以来,养蝎业又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养殖经验的日臻成熟,养殖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的养蝎业正在探索着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家科委已将《全蝎养殖综合加工及开发利用与推广》项目列入 “ 中国星火计划 ” ,规定家庭人工养蝎长期免征所得税。 并拔出专款作为重点工程予以推广,同时在中央及许多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的农业科技栏目等反复播送和大力宣传人工养蝎技术及养殖的经济价值。上海市政府已将人工养蝎纳入“ 4050 ”工程。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拔款宣传并推广人工养蝎的出发点是好的, 是 以农村增收为核心的富民政策,发展全蝎养殖,既可为国家赚取外汇,又可满足国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对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下岗职工再就业都有好处。可每次中央台及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大力宣传人工养蝎的同时,都被很多倒卖蝎种、炒种的不法份子所利用;很多虚假广告夸大蝎子养殖的经济效益,利用广大农民急于脱贫致富、盲目从众的心理,加以高价回收、加盟等方式骗取人民利益!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人工养蝎是一个虽投资小,但见效慢、技术要求高、养殖风险大的项目,而且人工养蝎目前作为一门边缘科学,国家还没有一套系统成熟的技术资料,目前的养殖技术都是一些养殖户自发研究的结果、这些技术只掌握在少数养殖户手中,所以没有掌握养蝎技术之前千万不要盲目投资、就算掌握了养殖技术后也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完善,才能真正走向成功!我有必要强调的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恒温养蝎技术一年只能繁殖 2 胎(一年三胎只是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实际生产中最多 2 年 5 胎),平均每胎产仔只能达到 30 只左右,成活率只能控制在 60—80% ,生长周期 10 个月左右。恒温养蝎是一项琐碎、操心、需要个人不断摸索、研究才能成功的投资项目。所以,想养殖蝎子的朋友如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各地考察、四处打听,还不如静下心来先学习一下蝎子养殖知识,在充分了解后,再做投资决定。

我会把自己已经掌握并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养殖技术分享给大家,我计划分十个部分(一、蝎子的生理结构;二、蝎子的生活习性;三、温度、湿度;四、饲料与饲养;五、育种技术;

六、繁育技术;七、蜕皮技术;八、蝎房与蝎窝;九、疾病预防;十、成品加工),由于我的拍摄技术和语言组织能力不佳,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或其它资料,但在讲解过程中一些资料上不正确的内容,我会给予指正。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随时把想到的都讲出来,有些杂乱无章,有不成熟的见解希望大家提出,共同交流!

第一节:蝎子的生理结构

概述:蝎子又称全蝎或全虫。属 节肢动物 门 蛛形纲 蝎目钳蝎科。全世界约有 600 多种,我国有十余种之多。常用以入药的为 东亚钳蝎 ,东亚钳蝎又名远东蝎,属世界著名的蝎种类,是家庭养殖最普遍的良种蝎。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其中以 山东 、 河北 、

河南 等省分布较多。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 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节等功效。除药用外, 蝎子体内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是一种滋补的佳品,已经 作为一大名菜进了酒店(其实在清代满汉全席上就有道菜叫蝎子碟,就是每人一只油炸蝎子,我对蝎子的吃法稍有研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下交流)。以下主要介绍东亚钳蝎的生理结构,蝎子的生活习性都是由它特有的生理构造决定的,所以只有充分掌握了蝎子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后,才能更好的养殖蝎子。

一、 体态特征: 蝎子外形好似琵琶,身体分节明显,全身表面都是高度几丁质的硬皮。 东亚钳蝎的成蝎一般体长 4 ~ 6 厘米,躯干的背面,尾的末节和毒针的末端成灰褐色,其余部分均为黄橙色。

知识点:

1 、 蝎子品种 :目前养殖的蝎子都是东亚钳蝎,药典规定: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也就是说,只有东亚钳蝎才能用做药材,有些公司称自己的蝎子是 ** 几号, ** 药蝎等,这都是为了吸引顾客自己起名字,其实都是东亚钳蝎。传统的中药全蝎,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因为这三个地方蝎子的品质最好。

2 、 黑货与黄货的区别:

( 1 )黑货: 蝎子背部、 后腹部(有些资料上也称为尾巴,在以后的讲解中,我会尽量把我知道的各种不同称谓都用括号罗列出来)的第五节 和毒针部呈黑色,药用价值较高。 沂蒙山全蝎(药名: 东全蝎),主要产于山东沂蒙山 区 。体深褐色略呈黑色,体形较长、大、肚满、背色黑、腹青褐色,,产仔多,公蝎繁殖能力较强,母性较差,药性一般。 河南伏牛山全蝎(药名: 会全蝎又称天蝎),仅产于河南南阳伏牛山脉腹地,体型中等,身较短,深褐色,产仔较早较多,会全蝎入药质量上乘。以前纯会全蝎作为药材佳品只在“四大药市” (河北 安国 、河南 禹州 、 安徽亳州 、 江西 樟树 )之一的禹州药材市场上才有,现在人工养殖多是以沂蒙山公蝎做父系,以伏牛山母蝎做母系,实行四系配套杂交法进行育种。

( 2 )黄货 : 蝎子通身颜色淡黄,主要产于甘肃、宁夏地区,价格比黑货稍低。具体药蝎的各种加工方法,我们放到最后详细讲解。

【蝎子繁殖过程】

3 、 雌雄蝎子的区别 :成蝎的两性差别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 )性情:雄蝎行动迅速、性情粗暴; ; 雌蝎行动迟缓、性情温顺。

( 2 )体长:雄蝎体长大多在 5 厘米以内; ; 雌蝎体长大多在 5 厘米以上。

( 3 )体宽:雄蝎体宽 1 厘米内,脊背窄;雌蝎体宽 1 厘米上,脊背宽。

( 4 )钳夹:雄蝎的钳夹粗短肥大,雌蝎的钳夹细长瘦小。

( 5 )尾巴:同龄蝎子相比雄蝎的尾巴都比雌蝎的尾巴粗。

( 6 )胸板:雄蝎的胸板下边较窄,雌蝎的胸板下边较宽。

( 7 )栉状齿:雄蝎的栉状齿数为 21 个,雌蝎的栉状齿数为 19 个。

( 8 )生殖厣:雄蝎的生殖厣较硬,雌蝎的生殖厣较软。

二、 身体结构:蝎子的躯体分为头胸部、前腹部、后腹部三部分。头胸部和前腹部统称为躯干部,后腹部俗称尾巴。

(一) 头胸部:由六节组成,梯形,背部表面有坚硬的背甲, 头顶部(眼丘)中央有一对中眼,前端两侧各有3个侧眼。有附肢6对。蝎子的嘴位于腹面最前端。

1、 螯肢(也叫上腭俗称口钳):即蝎子的第一对附肢,长在嘴的上方两侧,呈三角形,上面有锯齿,形状如同剪刀,是帮助吃食用的。

蝎子没有牙齿,不能咀嚼食物,但蝎子又是食肉动物,所以蝎子只能吃无脊椎类体软多汁的动物(饲料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详细讲解)。蝎子吃食物的时候先用钳夹夹住虫子,然后用毒针刺虫子,等毒液将虫子麻痹到没有反抗能力后,用钳夹把虫子送到嘴边,通过唾液腺会分泌出一种消化酶(唾液)涂到虫子的身体表面,消化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动物的体表溶解成浆糊状,然后蝎子通过上腭的搅拌、撕扯将食物吸食。

2 、 角须(也叫触肢俗称钳夹):蝎子的第二对附肢,长而粗,形似螃蟹的钳夹,叫做角须,有捕食、触觉及防御功能 , 相当于人手的作用 。 蝎子在交配时,钳夹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 、蜕皮口:蝎子从嘴到生殖孔之间的垂直夹缝称为 蝎蜕口 (蜕皮口),各龄蝎子都从此处开始蜕皮。 (蝎子的蜕皮将作为一个独立环节详细讲解)

【蝎子繁殖过程】

4 、 中眼、侧眼:蝎子头背部(眼丘)中央有一对中眼,前端两侧各有3个退化了的侧眼( 见图 ) 。蝎子的视觉迟钝,视力较差,但能分辨出光线的强弱,畏惧强光。

知识点: 蝎子只能看到 10 厘米左右的距离(试验中在蝎子前方 10 厘米的地方设置障碍物,蝎子根本不会发现)。由于蝎子的视力很差,觅食主要是靠灵敏的嗅觉与触觉。野生蝎子白天很容易被天敌发现,所以为保护自己,有昼伏夜出的特性 (野生蝎子多在日落后晚 8 点到 12 点出来活动,早上 1 点左右回窝,多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间出来,有风或下雨时很少活动) 。蝎子的捕、蜕皮、交配、分娩等重要活动也都是在黑暗中进行的,所以蝎窝的建造要科学合理。具体的注意事项在讲蝎房蝎窝时再详细阐述。

5 、步足:东亚全蝎的八条腿,在动物学上称为四对步足(很多人习惯上把沂蒙山全蝎称为十足全蝎,实际上只有四对步足,是把两条钳夹也算上了)。蝎子的腿上有很多像汗毛一样的毛刺称为听毛,蝎子没有耳朵,听毛起到听觉的作用。

知识点

1 、蝎子吃不吃死的虫子?

蝎子因其视力差,难以发现静止不动的食物,故民间有“蝎了吃活食”的说法, 很多资料上也都说蝎子不吃死的虫子,这是不完全正确的。蝎子在饥饿状态下也会通过嗅觉发现并吃掉死虫子,但主要靠捕食正在活动的虫子为食。因为蝎子的眼镜视力很差,也没有耳朵,蝎子只能通过腿上的听毛敏锐的感觉到周围的声响震动,从而准确判断猎物的位置,所以说蝎子多数情况下只能发现正在活动虫子并将其捕食。

篇四 蝎子繁殖过程
蝎子养殖繁殖注意事项

【蝎子繁殖过程】

一。挑选

(1)由临产前母蝎的特征判断

a 背部光泽偏暗 b尾巴根部僵硬,临产前半弯曲露出护崽的一些习性 c 看到发育成熟的卵胎

(2)看腹部 一只只夹住尾巴看蝎子的腹部,蝎子是卵胎生的,卵的形状依次是模糊的一团,圆点,大圆点,胚胎的形状依次是长条,长条带黑点,长条带黑纹(温度32左右,湿度80%以上),夹蝎子要注意方法,因为临产蝎腹部很饱满,一不小心伤了蝎子(有水流出)很可能大小蝎子都要死亡,具体做法是用镊子夹住蝎子尾根二三节处,蝎子自动卷曲,观察其腹部

(3)计算时间 首次的活,卖蝎种的养殖场会告诉大概还有多久要产,养殖户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再次的话,根据交配时间来推断,受精卵在卵巢发育成熟大概需要70天左右,成熟的卵再经过40天的胚胎发育,然后以仔蝎的形态分娩,温度不同时间也不相同,可以几个方法综合使用

二。产杯

1.产杯的规格 主要考虑杯底的直径和高度 底太小蝎子活动不方便,高度太低蝎子容易爬上来

2.土 产杯底部要要有土,匝实,可以缓解湿度,疏松的土蝎子容易扒窝,仔母分离时候比较麻烦

3.管理 加水 保持产房湿度不低于80%,产杯加水要不影响蝎子,不滴到小蝎子身上。【蝎子繁殖过程】

喂食 没有产的母蝎子保证每个杯子有一条虫,产仔后要把虫子挑出来,不影响蝎子

三。产杯归类与蝎子母仔分离

归类有助于减少后期的工作量,将当天产的蝎子收集到一个盒子,这样就分为了待产的和产过的,产过的同一天的收集到一起,后期工作就大大减轻了 母仔分离 小蝎子在母背上蜕第一次皮后由原来的乳白色渐渐变为淡黄至淡褐色,此时将母蝎与仔蝎分离,直接将母蝎子夹出来,恢复一段时间再交配,时间不超过半个月,小蝎子在产杯里喂养几次,保证进塔小蝎子都吃过几次小虫 少,个头大小均匀的小蝎子收集到一块

到此,蝎子繁殖环节基本就结束了,繁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家尽心!

篇五 蝎子繁殖过程
蝎子生长的所需的时间

蝎子生长的所需的时间

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为新手做一下简单的科普,对蝎子的生长时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野外蝎子的生长时间:4-5年。

这个时间并非我自己观察,而是有一些抓蝎子的和常年在野外工作的人员说的,结合大多数人的说法和恒温养殖蝎子的生长速度而得到的。

常温养殖蝎子的生长时间:3-5年

常温养殖与野外生长的区别是在天敌防治、食物、生活环境等方面做了一些处理,不加温,但是创造了更加符合蝎子生长的环境,生长时间不会有太大的缩短,但是成活率比野外高一些。

这个时间是有人试验过的,但是因为地区不同,气温有差异,所以所需的生长时间不同。

恒温养殖蝎子的生长时间:6-14个月

这个时间为什么距离那么大,是在因为恒温养殖中,每种方法每个人所控制的养殖温度也不完全一样,温度高蝎子生长快,温度低生长慢,但都是在恒温养殖的范畴内。

在高标准的恒温养殖中,严格控制温度,蝎子最快需要6个月就能长大,但是由于对硬件和技术要求高,这个温度目前还不适用于普通的家庭养殖,过于追求快速生长反而难度会更大,不容易成功。

大多数恒温养殖的蝎子生长时间都在10-12个月之间。所以说恒温养殖的蝎子生长速度相对于野外生长是快了不少的,但也并非短期内就能见效。

还有一种方法叫半恒温养殖,例如冬季冬眠但是其他季节适当加温、在蝎子的某个阶段进行加温但是其他阶段不加温等。

养殖温度越高蝎子的生长速度也会快一些,但是温度高伴随而来的是对湿度、空气质量、蝎窝、操作等各方面的要求的增高,所以并非生长越快越好。同样,如果你要熟练的掌握好在高温、低温之间的转换也很难。

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哪种方法都是需要对蝎子的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没有特别简单不需要探索就能成功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配套的技术,没有技术都养殖不好。

希望这些小知识对于广大新手有一点帮助,帮你们正确的去判断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养殖蝎子。

P:有人会问为啥有人常温养殖三年蝎子根本长不大,有人恒温养殖一年多也长不大,这个时间是不是不准确?

当然不是,我所说的蝎子的生长时间,是在正确的掌握了养殖技术的前提下蝎子正常的生长时间,如果连养都没养成功,就没有生长时间之谈了 。

蝎子养殖失败原因分析(2014) 两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蝎子养殖难点和很多人养殖失败的原因,今天又写一篇却又不同了。因为不同的时间,所遇到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差别。2009-2012年这段时间属于蝎子热,当时养殖失败的大多是因为盲目养殖,很多甚至没有接触到养殖技术上的问题就直接失败了。而随着人们对蝎子的认识越来越多,当养殖逐渐走上正规,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情况。我相信这些对于现阶段正在养殖的都很有帮助,不妨看看自己是否也出现了这些问题。 今年上门指导的次数比较多,几乎持续了一年,特别是11-12月一个半月全部都在上门指导,所以也接触到了很多的情况,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1.温度。

⑴温度是养蝎子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却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之所以会说,是想让大家认识到这样一个残忍的事实:小规模养殖温度很难解决。有这样一个规律,房间越小控温越难,房间越大温度控制却相对容易,蝎房面积在100平以上的基本很难遇到温度问题,房间在20平方以下的缺天天因为温度头疼。原因很简单,房间小炉子数量一般是只有一个,房间温度很容易随炉子温度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加温比较方便的锯末炉,在换炉子期间也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低温段。而这样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每天都会有所以很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冬季,开门窗带进去的凉风。蝎子会逐渐的变得消瘦,凉风走过的位置、底层蝎窝、炉子附近的蝎窝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死亡的蝎子,其实就是这个原因。而大面积的房间,一般至少会用两个炉子,两个炉子换燃料的时间不同温差就非常小。

⑵然后就是在夏季开始养殖的朋友,成功率非常低,可以说是四个季节中成功率最低的 。很惊讶吧?这确实是我调查到的真实情况。因为夏季温度高,加温很容易,夏季开始养殖的人往往不怎么重视温度,秋季降温却不是一下子突然降下去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人心理上的忽略,等温度很低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该控温了。而夏季产仔的幼蝎这个时候对温度要求是最高的,所以夏季引种的人往往是蝎子产仔很好但是幼蝎生长不好。

2. 湿度。

⑴好多养殖户都追求高温高湿,实际上所谓高温高湿都是相对的,并非特别湿热的环境就是好的。保持高温高湿空气流通一般都会较少,细菌多,蝎子容易得关节炎。

⑵南方养蝎子成功率比北方还低,就是因为湿度过高的问题,所以建议南方的朋友在没有解决湿度前不要考虑养蝎子。

⑶很多养殖户只是一味的追求温度高,缺不重视温差。比如一个房间内温度最低的地方温度是30度,最高的地方是35度,看起来是符合标准了,如果是上下温差还好,但如果是靠近炉子和远离炉子的温差就应该引起重视了。蝎窝的两面(对着炉子和背着炉子的两面)不能有太大的温差,简单的来说就是看蝎子是否有集中在热面的现象。如果有,蝎子肯定不会特别健康,很容易干燥、不进窝、食量减小,而且越喂水越容易缺水。

3.幼蝎成活率。

⑴不会养的觉得2-3难,度过了2次蜕皮就觉得蝎子想长大难,这是养殖户都会经过的一个过程。不会养的时候温湿度、营养、密度、空气质量等各方面都控制不好,蝎子蜕皮难。好不容易过了这关,又发现蝎子长大好难啊。这是因为2龄和3龄以上的蝎子饲养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一样对待会出现蝎子长不大的情况。3龄以后蝎子生长速度和营养有直接的关系,不能一味的要求虫子小。

⑵蝎子生长缓慢,养殖的过程往往让人失去信心,拆开蝎窝却发现成活率还不错哦。因为幼蝎活动量比较小,而且对光线和空气特别敏感,除非低温后高温,否则平常很难看到大量幼蝎出来,如果看到的多了才是不正常。不要被自己的心理打垮,要有坚定的信念。

4. 密度

⑴过度的追求高密度、高速度,结果往往是养殖失败。其实养殖初期最重要的事要小蝎子顺利长大,简单的道理却很少有人真正做到。在小蝎子顺利长大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养殖密度、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但是反过来可以吗?很多人刚开始都会问你这种方法养殖时间长不长?那种方法养殖密度高不高?那些其实都是次要的,能养大才是最基本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建议养殖户初次养殖不要过分计较养殖密度和成本,采用低密度养殖的方法,这样更加稳妥。

⑵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小蝎子蜕皮缓慢、蜕皮不一致等。有好多人觉得自己哪里都做的很好,大蝎子也很好,但是小蝎子还是没养好,调整一下密度,会有奇效。

真正生长中的蝎子,蝎窝表面是不会看到密密麻麻的蝎子的,特别是幼蝎,白天甚至很少看到。

5.营养

⑴幼蝎生长、种蝎产仔对于营养要求都很高,但却很容易被忽略。有的养殖户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养殖黄粉虫或者养的数量很少,等养蝎子的时候虫子都快变蛹了,蝎子就不爱吃了。小蝎子产出后缺小虫,只要喂大一些的或者喂的少吃不饱,等蜕皮的时候才发现成活率很低或者蜕皮不一致。有很多人在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还不知道是缺食导致的呢。

⑵喂食的时间和量把握不好,总是有很多很多剩余的虫子,还以为是蝎子不吃,其实是喂食量太大了或者喂食的时间不对。蝎子食量很小,不会天天都吃很多,没必要喂那么多虫子。而且剩余的虫子多了,要么就是导致蝎子整天吃剩下的没有营养而且干燥的虫子,要么就是要经常打扫剩余的虫子而使蝎子受到惊吓。大蝎子会活动时间不规律,食量下降,不爱进窝。

7.细节决定成败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了一点,细节决定成败。仔细的去分析蝎子的每个生长阶段,其实都不难,但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注意事项,细节繁多,所以总体看来养蝎子难度是很高的。也许我每发一篇文章就会打消一部分人养蝎子的想法,但是却能让大家进一步的认识到真实的养蝎状况,让真正想养的人了解的更加清楚,不要以一种一夜暴富的心态去做事。在养殖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蝎房上的准备、资金准备、心里准备等,这样做起来才能更加顺利,而不要从心理上自己麻痹自己。

这篇文章只是大体的描述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因为每个方面其实都是一个关键点,并非几句话可以描述清楚的。算是老题新谈,希望能够通过这几点给大家一些启发。

最后,给正在养殖的朋友一点建议,在养殖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让自己感到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原因,甚至感到迷茫。我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刚开始养殖的时候我解决的方法就是每天坚持记录,然后一周左右统计一次,统计成数据然后分析,这样问题会变得简单和清晰。养殖中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因为养殖周期长,而且不能天天拆蝎窝了解蝎子的情况,所以坚定内心的信念才会让自己更容易坚持下去。

养蝎子主要成本:种蝎、燃料、饲料、蝎房(保温、蝎池、蝎窝)

燃料。我场目前用的燃料是锯末,温度35度左右,一桶能夏天能烧3天以上,冬天1-2天,供热60平米以上。按照平均2天计算,一年178桶,每桶价格在10元左右。就是每60平米燃料费用是1780元。

饲料。人工养殖的成本在每斤3元左右。

35度左右,1000只成年蝎子每天吃0.1市斤虫子。

蝎房。蝎房的主要花费在保温上,蝎池蝎窝只是材料费。保温:我用的是泡沫板,密度16公斤/立方,价格280元/立方,四周墙壁和房顶都需要,厚度是3cm,根据自己房间的面积计算价格。

蝎池、蝎窝:材料是水泥沙子、地板砖、炉胆和玻璃,每个蝎塔需要3-4块地板砖,80cm*80cm,价格在14元左右每块。玻璃宽度在15cm,长度随意,根据蝎池的大小。炉胆是3元/个,用5-7个。每个蝎塔的材料成本在100元以内。每个蝎塔建议新手养殖数量为3000只种蝎。 总体来说,主要成本是在种蝎费用上。

蝎子养殖周期长,节省成本就让你在养殖之路走的更远。

怎样节省成本?仔细看完,将对你非常有用。

燃料是养殖中除了种蝎最大的花费,我场自己制作的锯末炉子,燃料是锯末,非常省钱,是烧煤费用的1/5左右,现在我场的养殖户多数都已经在用了,效果很好,有的地区锯末甚至是不花钱的。温度稳定,很好控制,每天看一两次温度即可达到要求。用这种炉子节省了成本让你在众多养殖户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在实地学习时我们会具体教锯末炉的制作方法。 饲料和燃料是养殖中仅有的两个持续投资,饲料最好是自己养殖。人工养殖的饲料就是黄粉虫,用麦麸或米糠喂养即可,成本很低。另外我们所用的蝎窝也能节省饲料,下面会详细介绍。

蝎窝我们用的塔式养殖的两大省钱点。1.立体养殖,合理利用空间。单个蝎塔为地面四方80cm*80cm,高度1.7-1.8米,多个蝎塔可以连在一起,有效的利用空间,节省地方就节省房租、保温板面积和加温费用。

2.生态养殖,省饲料。蝎窝材料为水泥沙子,蝎窝内有土。专门的活动空间,非常干燥,我们所喂的黄粉虫怕湿,多数养殖户的蝎子活动空间都是湿的,黄粉虫容易死亡,我们这样的蝎窝设计黄粉虫即使没有被蝎子吃完也不会死,不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打扫间隔长,节省人力。另外蝎窝内还可以生长一些鼠妇、土元、洋虫,这些虫子会吃掉蝎窝里的垃圾,并且长大后可以成为蝎子的食物,丰富了蝎子的营养,利于蝎子蜕皮还节省饲料。

总体来说,用我们这样的养殖模式,后期投资是非常少的。众所周知,每只蝎子的利润是几毛钱,如果每只蝎子的成本能节省一毛钱,对于靠规模带动效益的蝎子养殖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效益。此种模式在规模养殖中的优势是其他养殖方法没法比的。塔式蝎窝的节省可以看另一篇文章介绍。塔式恒温养殖蝎窝以及炉子的制作方法在学习时会详细教大家的。

另外,大橙子在这里给您建议,养殖面积尽量跟炉子的供热面积相符,例如炉子的供热面积是50平米,那么你养殖的面积就可以是50平、100平、150平左右,这样不会造成温度的浪费。又例如,50平米,加温成本1500元,养殖1000只每只平均成本为1.5元,养殖10000只每只成本为0.15元。尽量最大化的利用空间。

前期养殖,特别是小规模试养,每只蝎子的成本肯定是特别高的,靠少量的蝎子赚钱是不现实的,但是也必须尽量的找节省的方法,这样规模养殖才能得心应手。

成本最主要的种蝎,一定要选择优质的种蝎,不要贪图便宜导致养殖失败。一定要选择温室养殖的蝎子才能适应养殖环境。

篇六 蝎子繁殖过程
蝎子养殖技术完整版

蝎子养殖技术完整版【蝎子繁殖过程】

篇七 蝎子繁殖过程
蝎子养殖

一、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 蝎子是一种喜阳怕光,喜潮怕湿的特种经济动物,同时还有钻小缝的习性。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尽可能地模拟蜗子的野生生活环境。)目前建蝎场从单位面项积和投蝎数量来规划,不外乎有两类:即合群饲养法和隔离饲养法。实践证明:合群饲养法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蝎的成活率较低,因此在 蝎子 建蝎场上尽量采用隔离饲养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人工养殖的成活率。 二、育好种蝎,放养密度适宜 育好种蝎,是发展人工养蝎的基础。种蝎要挑选个体中等,健壮的公、母蝎。在生理上蝎子属于冷血动物,没有互爱性,所以它们之间就有互相残杀的本性。在饲养过程中,放养蝎子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关系到养蝎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开蝎子这种互相残杀的本性,就要限制蝎子的活功区域,采用密封、固定、限量的大棚式养殖方法。或是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瓶和池于一体,便于管理,易于观察且清理方便。实践养殖证明:此种养法具有提高2龄蝎成活率,适宜龄蝎发育,利于4-5龄蝎恒温立体养殖等优点,成功率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饲养模式。 三、饲料多样化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 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 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种类愈多愈好。种类不同的昆虫体内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对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蜕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说饲料的种类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蝎子的营养。无论春夏秋冬,蝎房内只要保持温度在28℃-38℃时,投食时间一般应放在天黑前l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总之在供料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昆虫类饲料要以“满足供应、宁余勿欠”为原则。组合饲料要以“限量搭配、宁欠不余”为原则。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两个小时进行。 四、各龄分养 蝎子在饲养过程中,即使是同时繁殖出的蝎子,在生长中差异也是很大的,若不及时分养,个体大的就会残杀个体小的,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蜕皮的。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允多准备一些蝎池,将同龄蝎互相放在一起,而且要经常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始终做到及时分养,规格一致,以利于同步生长。 五、恒温饲养 为了提高人工养蝎的成活率,又得使蝎子快速生长,就必须解除蝎子的冬眠期,进行恒温饲养。蝎子的冬眠期是因为气温的高低所致。早春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蝎子便开始复苏,出外活动寻食,当气温低于10℃时便先后开始寻窝冬眠。据试验证明,蝎子在28℃-38℃时,活动

时间最长,采食量最多,生长繁殖最快 ,因此,冬季应在蝎场内装上加温设备,使蝎场内温度保持在28℃¢38℃之间,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投食、供水等方面与夏季一样。 饲养注意事项 人工养蝎是一项细心加耐心的工作,蝎场管理的好坏与养蝎成功的可能性大小有很大关系。人工养蝎当今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在养殖上应有一套较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记录,不断总结经验,如每天定时下蝎场观察蝎活动,并记录蝎子的捕食、饮水、蜕皮、产仔、病虫害及死亡等详细情况。注意气温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定期定时投放食料,对伤、弱、病蝎做到及时处理。重视蝎场卫生,经常打扫蝎粪和残食,保持水池的清洁,让蝎始终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总之,人工养蝎是一个很有技术性的特种养殖项目,了解并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是养好 蝎的重要条件。另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观察、多记录、多想办法。 只要发挥优势、互利互补,相信人工养蝎的成功率定会大有增加。 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1、斑霉病 又称蝎虱病,多发生于6~8月,常因环境潮湿、空气湿度大,以及食物发生霉变等所致,致病菌多为绿霉真菌。感染的钳蝎,前期胸腹板部和前腹部常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小点状霉斑并逐渐扩大成片;继而蝎子食欲减退,停止生长;后期行动呆滞,终因拒食而死亡。解剖可见体内充满绿色霉状菌丝集结而成的菌块。 防治:预防为主,并适当调节空气湿度,根除病原。①食盘、水盘经常洗刷,消除霉变食物;②用1%~2%福尔马林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对养殖区消毒;③病蝎要隔离治疗,死蝎应及时捡出焚烧;④病蝎用土霉素18或氯霉素1g或长效磺胺1~1.5g与配合饲料1000g拌匀饲喂,直至痊愈。 2、黑腐病 又称体腐病,一般全年均可发生,病程短,死亡率高。主要因饲喂腐败饲料、污秽饮水或误食黑腐病病蝎尸体感染黑霉真菌而发病。病蝎前期腹部肿胀,呈黑色,很少活动,食欲减退;继而前腹部出现黑色腐病型溃疡灶,手压可流出黑色粘液,最终死亡。 防治:①保持饲料和饮水新鲜;②定期用1%~2%的福尔马林水溶液对养殖区消毒;③病蝎应隔离治疗,死蝎捡出焚烧;④病蝎可用食母生1g、红霉素0.5g或小苏打2.5g、磺胺片0.5g或大黄苏打2.5g、土霉素0.5g与配合饲料500g拌匀,喂至病愈;⑤可用中草药五倍子,每千克体重日用量0.2~0.5g,对病蝎进行治疗。 3、半身不遂 又称拖尾病,常发生于夏末、秋初空气潮湿期,由于长期饲喂高脂肪饲料,使蝎体内

脂肪大量堆积而致。病蝎躯体光亮,肢节隆大,行动艰难迟缓,口器内有红色 似分泌液的脂性粘液,发病5~10天后开始死亡。 防治:①不喂或少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②适当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③治疗可采取绝食3~5天或用大黄苏打片3克、麸皮(炒香)50g、水60g,拌匀饲喂至痊愈。 4、腹胀病 常发生于早春和秋季阴雨连绵时期,因温度偏低,蝎体受凉而导致消化不良所致。病蝎肚大青筋,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发病后10~15天开始死亡。 防治:①保持养殖温度为25~39℃;②病蝎可用多酶片及食母生各18、磺胺片0.1g、配合饲料100g,拌匀喂至痊愈。 5、蚁害 蚂蚁不但与蝎争食饲料,而且蛀食蝎幼、弱、病残的个体。 防治:①将鸡蛋壳捣碎炒焦,撒在养殖区隔墙外四周;②用骨头、糖类等诱引开后,用开水烫死。 蝎子公母辨别的7个方法: (l)雌蝎个体比雄蝎长,雄蝎体长约4 . 8 厘米,而雌蝎体长在5 . 2 厘米以上。 (2)雌蝎触肢的钳细而长,可动指的长度与掌节宽度之比为2.5:1.0;雄蟹触肢的钳粗而短,可动指的长度与掌节宽度之比为2.1:1.0。 触肢可动指的基部不同,雄蝎该部位的内缘有明显隆起,而雌蝎不明显。 ( 4 )雌蝎的躯干宽度超过尾宽的2 . 0 ~2 . 5 倍,而雄蝎不到2 倍。 ( 5 )雌蝎胸板的下边较宽,而雄蝎较窄。 ( 6 )雌蝎的生殖厣较软,雄蝎的较硬。 ( 7 )雌、雄蝎的栉板齿数不同,雄蝎一般为 21 个,雌蝎为19个。 蝎子引种最好的季节:常温养蝎的引种时间应安排在春末夏初或秋季。其中以春末夏初引种为最佳,因为此进冬眠的蝎子已出蛰,度过了“春亡关”,并且成年雌蝎已进入孕期,能够当年产仔,引种当年能够受益 有的的养殖户从野外捕捉或购回野生蝎子做种蝎进行繁殖。对于养殖户尤其是初养者来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野生蝎子与人工养 殖的蝎子生活习性有所不同。人工创造的生态环境在温度、湿度、密度、饲料虫结构、栖息环境等方面与野生环境有较大差别。野生蝎子由野外自然环境进入人工创 造的小生态环境难以适应,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必然受到影响;第二,野生蝎世代都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野生习性很强,性情凶悍,人工高密度混养必然会激化其种内 竞争,造成互残现象;第三,由于野外环境比较恶劣,野生蝎子在受孕后营养往往跟不上,仔蝎在母体内不能很好发育,捕捉的野生孕蝎所产的仔蝎,多体质较弱, 成活率偏低,有的孕蝎还会产出一部分死胎。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养殖户最好从人工养殖单位

引进种蝎或自己选育。 引种 引进种蝎时,要对所引之蝎有详细的了解,如种蝎的品种、蝎龄、雌蝎是否 有孕等情况。可根据需要择优选购青年蝎、成雌蝎或孕蝎(怀孕前期)。要挑选个大,体长,肢体无残缺,并且健壮,行动敏捷、静止时后腹部卷曲,前腹部肥大、皮肤有光泽的蝎子。 选种时,要注意雌雄蝎比例的搭配。有的养殖户为了多获得仔蝎而只选雌蝎不要雄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雌蝎受精后,虽然精子在纳精囊内可长期贮存,供终 生繁殖用,但是繁殖率逐年下降,且仔蝎体质较弱,成活率偏低。为了提高雌蝎的产仔率和仔蝎的质量,种蝎要年年交配,因而在引进种蝎时必须引进适当数量的雌 蝎。根据蝎子的交配规律,雌、雄蝎比例可按3:1进行搭配。 引种时间除了蝎子怀孕后期和产期,其他时间均可进行。 运输时,要注意密度不可过大,否则容易使蝎子挤压受伤,造成孕蝎流产或形成死胎。常用的运输方法:先把种蝎放入洁净、无破损的编织袋中,每袋可放种蝎 2000只左右,然后把编织袋平放在运输箱中(纸箱亦可)。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剧烈震动。夏季运输要注意预防高温,冬季要防寒。 投放种蝎时,每个池子最好一次投足。否则,由于蝎子的认群性,先放的与后放的种蝎之间会发生争斗,造成伤亡。若确实需要多次投放时,可先向池内喷洒少量白酒,用以麻痹蝎子的嗅觉,待酒味扩散后,先放的和后放的种蝎便能互相接受了。 种蝎进入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般来说,刚投入池子的蝎子在2-3天内会有一部分不进食,因此投食要适量。要不断观察蝎子活动和进食情况,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安全,发现有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运输时,如果有死亡或伤残的蝎子,要及时清理出来,加工成药用全蝎。 1.确定养殖规模及养殖方式。初养时引种规模不宜太大,一般少至三五千个,多至两三万个为宜。蝎子数量太少管理成本相对较 高,太多则由于经验不足易造成管理不善而导致意外损失。在养殖方式上,从养殖环境来说可分为室内养蝎和室外养蝎,初养者宜选择室内养蝎方式;从养殖工具来 说,有瓶养、盆养、箱养、池养、坑养等,初养者引种时最好用盆养,然后过渡到坑养或池养。另外,养蝎还有常温和恒温之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自己的 情况选用。 2.参加培训和参观养殖场。蝎子养殖虽不复杂,但却是一种相当细致的工作,很多细节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只看资料很难琢磨透彻。欲养蝎者必须接受系统的培 训,并到专业

场家现场参观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养蝎技术。 3.引种前,提前饲养黄粉虫,同时做好蝎窝、蝎房。 4.引种注意事项:在自 然条件下,蝎子一般在农历4至8月产仔,最佳引种季节为农历四月下旬至5月上旬,太早引种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恒温养殖的话几乎 就很少受时间的限制 一般,蝎子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受到威胁,作为自卫,蝎子才会用毒针攻击。市民被蝎子攻击后,该采取何种措施?    应立即用手帕、布带或绳子在伤口的上方3-5厘米(近心端)处扎紧,同时拔出毒钩,并用挤压、吸吮等方法,尽量使含有毒素的血液由伤口挤出,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吸取毒液,以防被蝎毒污染的血液流入心脏,并用双手在伤口周围用力挤压伤口,直到挤出血水;而后应在局部涂上些浓肥皂水或碱水。用3%氨水、5%苏打水或者0.5%的高锰酸钾洗涤伤口,或将明矾研碎用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 可用"南通蛇药片”以凉水调成糊状,在距伤口2厘米处环敷一圈(药不要进入伤口)。伤口妥善处理后即可将绑扎带松开;根据情况,可预防性应用一些抗生素,中毒严重者及儿童,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也可选用以下药物外敷: ①明矾,研细末,用米醋调敷; ②雄黄、明矾等份,研细末,用茶水调敷; ③大青叶、马齿苋、薄荷叶捣烂外敷即可。 可以把一只蜘蛛放在伤口上,让蜘蛛把毒吸走,毒吸完后,蜘蛛会死去 人工豢养昆虫及蚯蚓供蝎食用,虽然能起到增补养分的作用,但未必每种昆虫或昆虫个体的大小对蝎子来说都能食用。同时思量到蝎体的生长发育,除喂活虫以外,还要根据蝎的各龄对营养物质的必要举行合理搭配,使饲料多样化,尤其是冬季更应过细饲料的科学搭配,以到达营养互补,全面提高养殖结果。活虫与人工共同饲料的搭配应按蝎群的强弱、新老和蝎龄举行科学搭配。具体要领是:蝎群体弱和刚引进的新蝎群宜多喂活的动物性饲料,对已驯化家养的老蝎群应渐渐加大植物性饲料的比例,植物性饲料宜剁碎饲喂,瓜果皮如粘有农药,肯定要洗净,以防中毒。人工养蝎的共同饲料可用碎骨肉或屠宰场的鸡、兔等下脚料以及麦麸、面粉、青菜等质料按肯定比例共同。调制要领:将用绞肉机绞碎的骨肉碎末,用锅炒至微黄有香味的麦麸或面粉,再参加剁细的青菜类,按3: 3:1的比例调成颗粒状。人工共同饲料各地配方可因地制宜,选择差别的质料科学合理配制。在蝎子饲猜中还可适量参加磷酸二氢钙、葡萄糖山梨醇等物质,以利于蝎子的生长 利用平房,瓦房、草房


蝎子繁殖过程相关热词搜索:怎样控制蝎子繁殖技术 蝎子的繁殖季节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蝎子繁殖过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蝎子繁殖过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3184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