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资讯 > 科技苑黄鳝养殖

科技苑黄鳝养殖

2017-06-15 09:58:0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科技苑黄鳝养殖(共7篇)[科技苑]两年段养殖鳝鱼技术   [科技苑]两年养出好黄鳝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科技苑官网      ■科技苑视频同步解说词:     (主持人)湖北的仙桃市是我国养殖黄鳝比较集中的地区,随着养殖户的增加,竞争自然是越来越激烈了。不少渔民因为养出来的黄鳝规格小,很难在养殖中获得高收...

篇一 科技苑黄鳝养殖
[科技苑]两年段养殖鳝鱼技术


   
  [科技苑]两年养出好黄鳝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科技苑官网
   
  ■科技苑视频同步解说词:
    
  (主持人)湖北的仙桃市是我国养殖黄鳝比较集中的地区,随着养殖户的增加,竞争自然是越来越激烈了。不少渔民因为养出来的黄鳝规格小,很难在养殖中获得高收益了,那怎么才能养更大的黄鳝呢?
   
  (采访)
   
  养殖户:感觉到这两年没有前几年的效益好了。
   
  记者曹振亚:那怎么回事呢?
   
  养殖户:因为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养黄鳝的特别多,进苗价格也非常之高。
   
  记者:我看现在长得怎么样?
   
  养殖户:目前长得一般化,10月份最大的也是二两多、三两。
   
  然而,同是在仙桃,水产局示范养殖场的黄鳝就不一样了,每条重量可以达到7、8两重。两家的黄鳝一看就分出高下了。
   
  (采访)刘登科:一年段的黄鳝养殖它就只能长在2、3两重,但是我们两年段黄鳝的养殖,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很粗的,而且这个重量每条重量可以达到7、8两重。两年段养殖的黄鳝价格远远高于一年段养殖的黄鳝销售价格。
   
  难怪呢,原来个头大的黄鳝都是养殖时间比较长的。常规一年段的黄鳝养殖都是当年6月中下旬训苗养殖,到秋季10-11月销售,实际上整个养殖周期只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所以黄鳝的规格比较小。而刘局长说的两年段是将黄鳝进行了跨年度的养殖。
   
  (采访)刘登科:就是通过黄鳝在先一年的时候,进了苗之后,通过秋季的培育,冬季的越冬管理,春季再驯化,通过两年段养殖的黄鳝。
   
  养殖周期长了自然会长得大,这是明摆着的好方法,为什么通常养殖户都不采用呢?养殖户当然想着能把黄鳝多养些时间,可问题的关键在于黄鳝受不了低温。
   
  黄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32度,如果气温达到10度以下的时候,黄鳝会钻到淤泥中,基本处于冬眠的状态,也就是不吃食,也不活动。而在低于5度以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冻伤或者冻死的现象。
   
  (采访)刘登科:到冬季的时候,就是虽然黄鳝的生长的规格还没有达到市场的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在冬季的时候造成更多的损失,或是冻死、冻伤,所以渔民只能在进入冬季之前的时候,把这个黄鳝集中上市。
   
  在湖北仙桃,通常冬季的最低温度在0-5摄氏度之间,个别年份会低于0摄氏度,这就使得黄鳝很难安全过冬,养殖户们才不得不赶在秋天把黄鳝全卖出去。从黄鳝的养殖周期上说,如果能将进苗时间提前的话,也能拉长养殖时间,然而,这条路很难走得通。
   
  (采访)杨新华:这是黄鳝的生理原因,决定它投苗的时间,黄鳝从三四月份越冬以后,就要开始产卵了,在五月份产卵以后它的体质比较瘦弱,所以说必须要让它生长一段时间,再开始捕捞、收购、投苗。
   
  这样算来,先赶上了进苗最集中的时期,这会儿又得集中销售,养殖的效益怎么能好呀。
   
  (采访)刘登科:由于一年段养殖的时候,黄鳝的苗种在集中购苗的期间,价格还比较高,有时候质量还出现问题。同时就是集中上市,黄鳝上市的价格也受到了挤压。
   
  提前养殖不行,想延长养殖时间又有冬季低温这个拦路虎,这该怎么办呢?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分析,最终决定通过改进人工措施,把让黄鳝安全越冬作为突破口,开始琢磨进行两年段黄鳝养殖的技术。
   
  (主持人)根据对黄鳝生理特性的分析,拉长养殖时间的突破口就是革新黄鳝的秋冬季管理,让黄鳝安全越冬,进行两年段的黄鳝养殖。可是湖北仙桃的水产科技人员没有把眼光只盯在秋冬季,从春季的选苗开始他们就有了一些变化。
   
  在进苗的集中期,养殖户都开始着急买苗投喂了,准备两年段养殖实验的技术人员却按兵不动,一直没有选苗进苗。
   
  (采访)杨新华:一年的投苗时间是在6月底至7月20号之前,而两年段的投苗时间一般都是在7月20号至8月20号之间。
   
  明明是想拉长黄鳝养殖的时间,这下子怎么反倒将进苗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将近一个月呢?
   
  (采访)杨新华:主要的原因是,第一错开了收苗的高峰期,价格要便宜,第二质量要好,第三投放下去的成活率要高。
   
  赶着进苗的集中期,价格高质量差;而错后选苗,却能符合他们想选的黄鳝苗标准。现在他们选的苗子都要30厘米长的,20克至30克重的。要挑那些体格比较健壮,无病无伤的,像这些有病伤的鳝鱼苗都要淘汰掉。
   
  (采访)杨新华:要活力比较强,这个抓在手里抓不住,放在这里跳跃性比较高,这样就是有活力的,如果抓在手里比较蔫不动的苗子,那这个苗子不能作为投放的两年段的养殖的。笼捕的或是网围的这些苗子是比较好的。如果是钩吊的、投药捞起来的这个苗子是不能要的。
   
  苗好产量高,两年段养殖的黄鳝要经过一个冬天的考验,所以对待基础的选苗工作,技术人员开始严格要求起来。从7、8月进苗到冬季黄鳝进入冬眠,实际上当年只有两三个月养殖的时间。这个时期就是让它们住好、吃好,以有个好身子骨安全越冬。
   
  网箱里还要像以往一样种上水草,因为黄鳝怕晒,喜欢栖息在这些水生植物的根茎间,同时,水生植物的叶片还能为鳝鱼遮荫。可要搞两年段养殖,水草必须在冬季也能起作用,所以,水草的种类就要有所选择了。
   
  (采访)田宏涛:常规的水草有水花生和水葫芦,在一年段养殖过程中水花生和水葫芦都可以,但是两年段养鳝一定要用水花生。因为进入冬季的时候,水葫芦叶片容易枯萎,根须老化,但是水花生叶片虽然死掉枯萎了,但是它的根系比较厚实,盘根错节,可以给鳝鱼提供足够的栖息环境。
   
  一般在进鳝鱼前20、30天,用镰刀割水草的茎叶铺在网箱里,占网箱面积的80%左右,等水草长好就可以投放鳝鱼了。想要让黄鳝长得壮一点以安全过冬,就要想法增加黄鳝的摄食量,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黄鳝的摄食量。通常一年段黄鳝养殖十至十五天换一次水就行了,而现在,技术人员增加了换水的次数。
   
  (采访)许阎梅:两年段黄鳝的换水换的频率要高一些,我们对水体质量要更好一些。水的环境好,黄鳝生活得好,才能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强一些,更利于它越冬成长。
   
  一般五至七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约为10%。保持水质清新,浮游生物丰富,以嫩绿色、浅褐色的水为标准,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
   
  对于那些水源条件不好的池塘,换水不大方便,养殖户可以用定期往水道和网箱里泼洒光合菌的办法来调节水质,使用量都根据水质情况而定,可以7-15天泼洒一次。
   
  (采访)许阎梅:光合菌是一种微生物制剂,它像一个比较好的、勤劳的清洁工一样,它可以把水体的一些残渣、残饵及有害物质,比如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都可以有效分解。
   
  (主持人)能有一个强壮的体质,顺利越冬应该不成问题。为了黄鳝能强壮,技术人员从选苗开始就一直特别的精心。就这样,秋天来了,按照以往一年段养殖的黄鳝,这时候的喂养快结束了,而对于要养两年段的黄鳝来说,却到了喂养的关键期。
   
  在一年段养殖过程中,上市前都会给黄鳝加餐,进行育肥,每天给鳝鱼增加5%以上的投喂量,食谱为动物饵料占50%,饲料占50%。这样鳝鱼能长得胖一些,就能够在销售过程中,卖个好价钱。现在不卖了,要继续养,技术人员想体胖好过冬,于是把过去的育肥法照搬了过来。
   
  (采访)秦丙扬:我们在秋季养殖过程中间,我们采用的一年段养殖的方法,那么在养殖过程中间,我们以为把鳝鱼养得又大又胖,那么就能够很好地进行越冬。
   
  可没想到的是,进入在冬季,鱼池里的黄鳝没有安稳地进入冬眠,冻死的不少。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这样喂,黄鳝是喂肥了,可体质并不好,御寒的能力非常弱。
   
  (采访)秦丙扬:这个就给我们的养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后来,我们就改变了这个养殖的策略,秋季养殖就不再仅仅是把这个鳝鱼长得大、长得壮了。改为了既让这个鳝鱼有一定的增重,又让这个鳝鱼有足够强的体质能够抵御冬天的严寒,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越冬。
   
  要避免黄鳝的虚胖,还得从饮食上进行调节。
   
  (采访)秦丙扬:首先我们把摄食量给它降低,不在是5%,而改为了2%到3%,虽说只降低了2%左右。但是对于我们整个鳝鱼体质的提高是特别有好处的,那么另外我们改变了鳝鱼的饲料比例,我们利用蝇蛆、利用蚯蚓和鱼米。作为主要的动物性饵料约占70%,配方饲料的比例实际只占30%左右,同时我们在里面适当的加入复合维生素、活力素等。这样子提高了鳝鱼的体质。
   
  对比这个食谱就看出差别了。两年段增加的投喂量从5%降到了2%到3%,动物性饵料从50%增加到了占70%。加餐:复合维生素、活力素等。,对鳝鱼饲料比例调整后,饲料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这就比较符合鳝鱼在野生条件下的摄食习性,也有助于提高鳝鱼的体质。  

[1] [2] 下一页

篇二 科技苑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的误区 [科技苑]

     季国平遭遇的第一次失败,缘自他堂弟手中的一张报纸.
   
  季国平的堂弟
   
  96年,大概4月份,我在集市上拿到了一张报纸,看到名称是巨龙,巨龙黄鳝.
   
  季国平
   
  就是通过两到三个月的养殖,就长到,最多能长到3斤多重,他那个广告上,有那个黄鳝放在上面,这条黄鳝多长啊,有多重啊,它广告都有的.
   
  季国平的堂弟
   
  湖北黄皮的.
   
  季国平
   
  我想我们那个时候去的时候心情是激动得不得了
   
  季国平和他堂弟的热情并没有持续太久,从湖北回来的第三天,他们就陷入困境.
   
  小黄鳝一条一条在死,刚开始是一条一条地死,后来不得了,就整把一大把的死,死了还没到一个月时间,一条都没有剩,全部死光了
   
  两万块钱的黄鳝苗,就这么打了水漂,巨龙黄鳝伤透了季国平的心!他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呢?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推广站站长马腊平
   
  它这个说2到3个月,这个广告上说完全可以长到3到4斤,这个是没有科学依据和没有养殖的道理的,因为黄鳝养殖的增重倍数一般在3到4倍(
   
  看来,巨龙黄鳝是夸大其词,可买来时,小黄鳝个个活蹦乱跳生龙活虎,它既便不能长成巨龙,也不至于全部死光啊!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呢?.
   
  黄鳝的长途运输以后呢,会造成黄鳝死亡率的增加
   
  原来,黄鳝的体表能排放粘液,运输时,由于黄鳝密度增高,所以,粘液增多.
   
  黏液,它是一种蛋白质的,长时间蛋白质它在水里会发酵,发酵以后,就会产生升温,过热以后会烧伤黄鳝的表皮,这样黄鳝就会生一种叫发烧病
   
  粘液发酵消耗了水中大量氧气,所以,长时间运输,黄鳝还会严重缺氧,
   
  一旦那个缺氧和发烧了以后,当时看上去是不会死的,三天以后,这个黄鳝慢慢地就要死亡了,这样子它的成活率就要大大的降低了,所以说长途运输的苗种,质量是并不好的,成活率低.
   
  误区一
   
  轻信广告
   
  长时间运输黄鳝
   
  使黄鳝严重缺氧生病
   
  其实,季国平的家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就是鱼米之乡,它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每年四至十月,渔民都能捕捞到黄鳝,一九九七年,季国平重整旗鼓,以当地的野生黄鳝为种苗,再次养起黄鳝,这么一来,他解决了不能长时间运输黄鳝的矛盾,而且,当地的水质和自然环境等条件,更适合养殖
   
  当地黄鳝.
   
  季师傅,您这是干什么呢
   
  我这个是挑选黄鳝
   
  挑选黄鳝,怎么挑呢
   
  一般的情况是2两以下,体质强壮的都作为种苗,2两以上的呢,就把它挑出来直接上市场
   
  为什么2两以上的就不适合做种苗了
   
  2两以上就是养它的价值就不高,
   
  你比如说1两的黄鳝养下去,它的增重倍数应该是3到4倍,2两的黄鳝.
   
  它这个增重倍数就可能是2倍,那么已经生长得慢,产量就低,经济效益也差
   
  除了挑走二两以上大黄鳝,他还把受伤的黄鳝挑了出来.只留下二两以下没有受伤的黄鳝,再把它们倒入清水中观察.
   
  它感觉很累的,就让它休息一下,缓缓神,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就是挑选过程当中可能也有挑得不干净的,还有严重缺氧的,观察一下,把有严重缺氧的,把它捞掉.
   
  观察二十分钟后,挑选黄鳝的工作就完成了,不过,这时季国平并不急着去放养,而是给黄鳝消起毒来,说起消毒,季国平总忘不了第一次消毒的事.
   
  刚开始我养黄鳝的时候,也没有消过毒,后来看到书上呢,通过消毒能够提高成活率,
   
  我就消毒了,按照书上说呢,就是用3%到4%的食盐水消毒,就是100斤水,放了3.5斤的盐消了15分钟,然后把这个种苗投到网箱以后呢,黄鳝就逐步逐步死亡了,全部死了
   
  以往不给黄鳝消毒,养得好好的,可现在好心不得好报,消毒反把黄鳝毒死了,他不敢消毒了,又去找了区水产推广站的专家.
   
  他当时消毒死亡的原因
   
  主要是他用的消毒的浓度过高所引起
   
  浓度过高以后,会使黄鳝表皮的黏液脱落,表皮受伤,过几天它就会慢慢死亡
   
  原来不是消毒的错,错在消毒的浓度没掌握好,那么,什么样的浓度最合适呢?  

[1] [2] 下一页

篇三 科技苑黄鳝养殖
畜禽粪便养黄鳝,粪蛋变“金蛋

畜禽粪便养黄鳝,粪蛋变“金蛋”(2009-08-11 11:33:26)

标签:循环经济 环保 多种经营 节能减

排 技术培训 教育 分类:返乡创业杂谈

周文宗博士发明的黄鳝、泥鳅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新技术,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也适合农村专业户利用现有资源多种经营。该项目2006年在湖北省阳新县率先推广,周文宗被故乡授予“阳新之子”荣誉称号。河南省水产局局长姬广闻看到周文宗博士“反哺”家乡农业事迹报道后,于2007年1月率省辖市和渔业重点县水产负责人到周文宗示范基地考察学习,特邀其赴豫巡回推广、协建、基地。该项目有条独特的“生态循环食物链”,形成相对封闭、能量多级利用、合理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再生体系。一直困扰着养殖户畜禽粪便的处理难题迎刃而解,成为良好的可再生资源,并转化为有机饲料,可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实现畜牧业资源的自我循环利用。央视7套《科技苑》2009年6月10日播出系列科普节目“链条上的科技(2):牛粪链条”,介绍周文宗博士帮助河南省郑州市养牛户王水章利用沼渣沼液养殖泥鳅,种植蔬菜、果树。用牛粪养蚯蚓、养土鸡、产鸡蛋。据报道,牛粪通过资源化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不仅实现了零排放,并且通过生态链延伸增值,循环利用,一年下来,光是处理牛粪产生的效益,比王水章单纯养牛还要多(如需视频,请加QQ好友1072290795)。为便于对沿海地区因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的农民工就近培训创业技能,周文宗决定在沿海地区的南京示范基地每月18日起举办为期一周的培训班。

一、畜禽废弃物的成分分析

(一)牛粪的成分分析

牛粪含有机质14.5%,氮0.30~0.45%,磷0.15~0.25%,钾0.10~0.15%,是一种能被种植业用作土壤肥料来源的有价值资源。牛粪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在各种家畜中最低,质地细密,含水较多,分解慢,发热量低,属迟效性肥料。牛粪本身养分含量比鸡粪、猪粪少得多(氮、磷、钾的含量都少),另外牛粪为冷性有机肥,分解速度又慢于鸡粪、猪粪,因此其肥效要比鸡粪、猪粪慢得多。

(二)猪粪的成分分析

猪粪含有有机质15%、总养分含量不高,氮0.5~0.6%、磷0.45~0.5%、钾0.35~0.45%。猪粪的质地较细,成分较复杂,含蛋白质、脂肪类、有机酸、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无机盐。猪粪含氮素较多,碳氮比例较小(14:1),一般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可为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

(三)鸡粪的成分分析

鸡粪中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据有关测定:鸡粪中包含:干物质89.8%,粗蛋白28.8%,粗纤维12.7%,可消化蛋白14.4%,无氮浸出物28.8%,磷2.6%钙,8.7%。组氨酸0.23%,蛋氨酸0.11%,亮氨酸0.87%,赖氨酸0.53%,苯丙氨酸0.46%。,通过适当的加工利用就可以成为非常好的绿色有机肥,或者鸡粪饲料。鸡粪作为农家肥料,比猪粪、牛粪等有更高的肥效。每吨粘湿鸡粪含有植物养分为氮11.35公斤、磷(P2O5)10.44公斤、钾(K2O)5.45公斤。鸡粪由于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还可用以制造沼气的原料,产生能量而被利用。

从以上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畜禽粪便中都含有未消化完的丰富的饲料成分,还有过腹生成的氨基酸和磷、钙、铜、锌、锰、钠、钾等微量元素,这是通过生物发酵转化为有机饲料的先决条件。

二、本生态养殖项目的生态循环食物链

第一环、牲畜粪便的生物发酵处理

对畜禽粪便进行干燥、厌氧发酵产沼气或堆肥处理后,可实行种养结合,不仅能减少粪污对环境的压力,还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节约种植业的成本,提高生态、环境、经济整体效益。禽畜粪未经发酵不能养蚯蚓,但新鲜牛粪晒至3成干即可直接用来养蚯蚓,如有烂瓜果、烂菜叶等和牛粪混合后养蚯蚓效果会更好。

第二环、发酵后的猪牛粪便成为蚯蚓的饵料

一般每吨粪料可产蚯蚓60千克。一般消耗40斤牛粪就会长1斤蚯蚓。猪粪发酵后也是蚯蚓的好饲料,对蚯蚓的生长和发育有良好影响,1头猪的猪粪可繁育生长10公斤蚯蚓。

第三环、蚯蚓成为黄鳝、泥鳅的饵料

蚯蚓容易饲养,繁殖快,蛋白质含量高达65~70%,是很好的蛋白饲料。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9种氨基酸,还含9~10%具有鲜味的谷氨酸,脂肪含量也比较低。因为养殖蚯蚓不需要成本,用它代替鱼粉,一方面可以省钱,另一方面蚯蚓粉比鱼粉的蛋白还高七八个点。再者,蚯蚓是黄鳝最爱食用的鲜活饵料,黄鳝体重的增加,几乎60%以上是依赖于蚯蚓的营养。由于养鳝需求量大,光靠人工搜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可利用池边空地进行人工培育,用牛、猪等牲畜粪便养蚯蚓,每10千克左右粪作基料可长 500 克蚯蚓,用蚯蚓喂黄鳝3~5千克可长1千克鳝肉。人工养殖蚯蚓全年均可取用。

黄鳝吃蚯蚓是最合适,因为蚯蚓含有蛋白质,黄鳝吃了长得又快又好。到了酷暑季节,鱼虾吃不了会坏,而蚯蚓吃不完,还能存活和再生。

第四环、畜禽粪便经蚯蚓过腹转化成蚯蚓粪

畜禽粪便通过蚯蚓过腹转化成蚯蚓粪实现增效增值,蚓粪的各种营养成分远高于原粪,含有23种氨基酸、蚯蚓酶,无臭无味,颗粒均匀,透气保水能力强。

蚯蚓粪的营养成分:水分13.70%;粗灰分58.22%;粗蛋白8.96%;粗纤维2.73%;粗脂肪0.10%;无氮浸出物16.29%;钙1.70%;磷0.58%。蚯蚓粪的矿物质含量:铁3161μg/g;铜20.4μg/g;锰222.0μg/g;锌3.0μg/g;镁8336.7μg/g。

第五环、蚓粪还田催生有机生态农庄(菜园、果园、茶园)

蚯蚓粪料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含量高于黑麦草等饲料,可加工成饲料喂养牛、猪、鸡、鸭、鱼等,也可加工成有机复合肥,是优质的花卉肥、农家肥。蚯蚓粪可以发展无公害蔬菜,蚯蚓粪的有机成分很高,便于农作物吸收。

第六环、果蔬下脚料、蚯蚓成为猪牛的饲料

组建好以上的食物链后,黄鳝70%的饲料都是由食物链提供,你只要补充30%的饲料即可。食物链的组建,能节约你大量的养殖成本。畜禽粪便养蚯蚓,再用蚯蚓喂黄鳝泥鳅,低成本的生态循环技术,使养殖不用买饲料,种植不用买肥料,生产的都是生态食品,等于变废为宝

篇四 科技苑黄鳝养殖
葡萄架下养黄鳝(2009.7.9)无菌的蝇蛆

葡萄架下养黄鳝(2009.7.9)无菌的蝇蛆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江苏省张家港的农民王忠华,十几年前就养起了黄鳝,已经是远近闻名的黄鳝养殖大户。最近几年,王忠华的心思不光在养黄鳝上,又搞起了几项副业,都说一心不能二用,可人家王忠华不仅黄鳝越养越好,也赚上了副业的钱。

王忠华的黄鳝养殖场里,总是堆放着猪粪和鸡粪,臭烘烘的气味虽说不好闻,可王忠华不仅不嫌弃,他反倒觉得这些东西特别重要。

(采访)王忠华:我们这边堆放的就是,从农户那边拉回的鸡粪和猪粪,正好我这边需要猪粪,一个为他们解决了污染问题,第二个猪粪到我这边得到了充分地利用。

可这些猪粪和鸡粪,跟养黄鳝又能扯上啥关系呢?虽说王忠华黄鳝养得多,十五六个池子的规模不算小,可黄鳝再多也用不着这些粪便啊?

不过要是在养殖场里走上一趟,就会发现,养殖场里,除了养着黄鳝,还种着葡萄。

(采访)王忠华:我们一亩地建黄鳝池用了350平方米,还有将近350平方米,我们利用上来种葡萄。 黄鳝池边多留些空闲地,原来王忠华只是为了养殖人员工作更方便,并没有想到种葡萄。最初王忠华有种葡萄的想法,可不是他想得到什么双收益,而是养黄鳝出了大问题。

(采访)王忠华:我第一年养的时候投了100斤黄鳝苗,100斤苗养殖到最后,在冬天的时候捕起来,大概只有30斤左右。

王忠华最初养殖的时候,他发现经常是放进养殖池的黄鳝,没过几天就接二连三的死掉了,黄鳝的死亡率很高。为了把黄鳝的成活率提上来,王忠华请教了南京大学的专家,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科技苑黄鳝养殖】

(采访)王忠华:黄鳝温差要求来讲就非常高,就是它本身抵抗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脆弱。

自然界中的黄鳝都生长在隐蔽处,王中华的养殖池里没有覆盖物,白天太阳直射造成水温过高,到了夜间水的温度降下来,这样一冷一热就让黄鳝有了应激反应,影响了生长。

(采访)专家魏老师:你必须呢,就是说模拟它原生的那种环境,尽量满足它原来那种条件,是吧,才能使它能够活下去。

给黄鳝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温差,首先水面上就要有覆盖物。王忠华是在水面里种上了水葫芦。有了遮阴物,太阳直射的时候水温不会升得很高,到了晚上降温之后,温差就不会太大。种上水葫芦,水池里温差不那么大了,也就减少了黄鳝的应激反应。而且水葫芦像是给黄鳝拉上了窗帘,营造了黑暗的环境,更适宜黄鳝的栖居。

(采访)专家魏老师:水葫芦代替黄鳝的洞穴,让它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同时,水葫芦又能给它遮荫挡光,保持黄鳝不受阳光的直接侵害。

不过,光有水葫芦遮阴还不够,到了夏季,南方的酷暑天温度通常都是三十五六度,而黄鳝的适宜生长温度是15到30度之间,温度过高就会影响黄鳝吃食,甚至停止生长。

(采访)王忠华:水花生它一直就比较小,但是还是没有真正达到,能够把温差降下来的目的,所以我就考虑能不能用遮阳网遮住。

王中华就在黄鳝池的上面搭上了遮荫网,加上水里漂着的水葫芦,遮荫的事算是有了双保险,即使阳光再充足,水温都不会升得太高,温差也就不那么大了,给黄鳝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采访)王忠华:我们就发现黄鳝就不存在大量死亡、生病的现象,更适合黄鳝生长、成活的环境。 成活率提高了,遮阴网起到大作用。可王忠华的养殖池比较多,不仅成本有点高,在使用上也有点麻烦。 (采访)王忠华:要购买遮阳网呢要花一些要成本,再一个是要搭建,每年都要搭建。到天气凉的时候要把它撤下来。这样在人工管、很费工费力。

于是王中华琢磨着要换掉遮荫网,既然水葫芦能用来遮阴,那么有没有其他的绿色植物也能替代遮阳网,用来遮阴呢。

(采访)王忠华:首先就想到了这个葡萄,为什么想到葡萄呢,因为葡萄经济效益比较高,再一个葡萄架的叶子长满,正好跟遮荫面积又大,它这个降温的效果又好。

受到水葫芦能遮阴的启发,王忠华琢磨着,葡萄树可以越爬越长,挡在黄鳝池上边,葡萄叶片正好能起到遮阴的作用。

(采访)王忠华:它生长期周期比较长,可以几十年不换,也用不着人工经常去,每年夏天搭上去秋天撤下来,这样在人工方面就省了一块。

于是,王忠华开始引进了葡萄的小苗,先培植1年,长成80厘米左右,就栽在黄鳝池的边上。葡萄树与树

之间间隔1米种上一棵,不仅间距留得比较大,而且给葡萄树搭起的架子也要高一些。

(采访)王忠华:最主要就是在大棚栽的时候要稍微高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下面是黄鳝池,我们为了便于黄鳝的管理。

和普通的葡萄种植比起来,葡萄即使种的不是很密,葡萄树很快就长起来了。王中华精心管理下,葡萄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采访)王忠华:我们亩产葡萄就是3000斤,按照我们最低价10块钱一斤,又能产生3万块钱的经济效益。 (主持人)王忠华在黄鳝池边种上了葡萄树,上面接葡萄,下面收黄鳝,搞起了立体种养,葡萄树越长越大,除了有经济效益的好处之外,王忠华也越来越觉得这葡萄树,他是种对了。

葡萄架子搭在养殖池的上面,葡萄叶和葡萄藤,枝枝蔓蔓的就像一个硕大的遮阴棚挡住了阳光,要是有风吹过,还能形成影影绰绰的花阴凉。

(采访)王忠华:一直到夏天的时候最高温度的时候,整个葡萄架的叶子都长满,正好阻挡了强烈的阳光对黄鳝池的照射,而且温差也缩小到最小的限度。

说起遮阴的效果来,王忠华遮阳网也用过,但和葡萄树遮阴比较起来,王忠华觉着葡萄架的好处多多。 (采访)王忠华:葡萄的生长期跟黄鳝生长期正好相吻合,当春天的时候气温开始上升的时候,它开始发芽,当秋天的时候,气温下降的时候,它开始落叶,慢慢开始落叶之后,又有一部分阳光晒到池里,又保证了池里的温度。

葡萄树是春季萌发,秋季落叶;这两个季节气温不是很高,水温也不高,白天需要有阳光照在水面上,可以提高一些水温,满足黄鳝正常生长的需要。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葡萄叶子也会渐渐茂密起来,就能起到最佳的遮阴效果。

(采访)王忠华:遮上去之后它这个水温又一下子低了下来,因为它遮阳网是固定的,它就保持透光率,一般盖上去之后它就没有办法调整。

只要挂上了遮阳网,水温也就跟着降下来,对于春秋两季来说,遮阴效果有了,但也影响到水温,使水温偏低,不利于黄鳝的生长。

这么一比较,高下自然就分出来了,王忠华在黄鳝池边种葡萄是种对了。要搞种植一定得用肥呀,看来王忠华拉来的那些猪粪鸡粪一定是要给这些葡萄树的。

这倒是不错,但也不全对。你想隔几天就拉回来一车,这么多的猪粪鸡粪;葡萄树哪能用的掉呀。这些畜禽粪便,用在哪儿呢?

(采访)王忠华:我们通过了解,一部分地方已经开始用鸡粪、猪粪养殖无菌蝇蛆,所以我就想呢,如果我能利用鸡粪、猪粪养殖无菌蝇蛆的话,那作为黄鳝的蛋白饵料,那是一个相当好的事情。

只要养过黄鳝的人都知道,黄鳝对于吃来说,还是挺挑剔的,爱吃活食,爱吃高蛋白的食物。

(采访)专家魏老师:自然环境下,它就是吃的是活食,它是不吃草的,吃螺丝、小鱼、小虾就吃了,小螺丝它也吃,头一伸出来它也吃。那么,小虾,小鱼它都吃,夜里出来碰到什么活食都吃,有些虫子碰到有的它也吃,平常就吃这些东西。

黄鳝养到养殖池了,只能喂配合饲料,王忠华在配给黄鳝的饲料里添加了维生素,鱼粉,只要能促进黄鳝生长的东西他都舍得喂,但黄鳝对配合饲料并不感兴趣,采食量一直都很少。

(采访)专家魏老师:黄鳝是不容易吃人工配合饲料的,它一般来讲最快的要叫它吃,要驯化它,最快是几天,有的一个月都不吃,所以它也很难。

黄鳝不爱吃,于是王忠华的养殖场里还是要外购一些蚯蚓回来。蚯蚓也是黄鳝喜欢吃的高蛋白食物,因为又是活的,黄鳝就特别的爱吃。

看到黄鳝爱吃,王忠华总想着要多弄一些。水葫芦长得快,捞上来,自然腐烂后,当成葡萄树的有机肥,没想到地下的蚯蚓也多起来了,王忠华也让工人都挖出来喂给黄鳝。可蚯蚓的数量有限,不能充足供应。王忠华打听到牛粪也可以养蚯蚓,可是养殖场的周边没有养牛场。

(采访)王中华:我们这边一些就是养殖户,养猪的养殖户还有养鸡的养殖户,那里拉过来的。为什么拉这个鸡粪、猪粪呢,就是当时我看到电视里面介绍,就是利用鸡粪跟猪粪养殖无菌蝇蛆,所以我当时想呢,我正好在养殖黄鳝,黄鳝它需要高蛋白的饵料,但是呢,养殖无菌蝇蛆它也是一种高蛋白的饵料,所以呢,养殖出来的蝇蛆正好作为黄鳝的饵料呢。正好适应了就是黄鳝这个蛋白的需求。

不仅是高蛋白饲料,为了让黄鳝吃到更多的活食,王忠华在养殖场里专门搭建了大棚,开始养起了蝇蛆。

(主持人)这下我们清楚了,原来王忠华那一车一车的猪粪鸡粪不是为了他的葡萄树,而是用来养蝇蛆,给黄鳝当饲料的。王忠华想养的是无菌蝇蛆,因为只有让黄鳝吃上既干净又有营养的活食,才能更好的生长,可粪料又怎么能无菌呢?

蝇蛆生在粪便堆和垃圾中,取食粪便和腐烂物质。猪粪鸡粪是蝇蛆最好的培养料,在这里4、5天就能生出一批蝇蛆。可在这样又脏又臭的环境下,怎能生产出干净的蝇蛆来呢?

(采访)王中华:我们粪便拉回来之后,经过EM菌发酵处理6天左右,因为鸡粪跟猪粪中,它有大量的病毒、病菌,经过EM高温发酵,把这个粪便中间的有害、有毒病菌全部杀死。

王忠华买来的是无菌种蝇。但是新鲜的禽畜粪便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杂菌,如果用这样的培养料培育蝇蛆,蝇蛆也会带上杂菌。所以王忠华先要把培养料经过一次处理,喷上EM菌,让粪便发酵,发酵产生的高温会杀灭杂菌,同时也消除了粪料的有毒有害气体,让蝇蛆生活在无害化的环境下。

(采访)王中华:如果你不去发酵,那就牵扯到一些味都很难闻的,经过这样处理呢,就是说对蝇蛆它也适应一种环境。

无菌苍蝇的卵到了粪堆里,很快就长成蝇蛆,长大了的蝇蛆就自动离开了培养物,往干燥的地方跑,培养池边上正好设下埋伏,蝇蛆自投罗网。收集起来这些蝇蛆,王忠华也不会马上喂给黄鳝。

(采访)专家魏老师:这个喂黄鳝还要经过处理,还要严格的经过处理,消毒处理,如果不处理的话呢,就是说很容易得肠炎。

蝇蛆准备喂给黄鳝之前,还要进行消毒,是让蝇蛆做到干净无杂菌,保证黄鳝入口的安全。

(采访)专家魏老师:现在消毒呢,方法反正是比较多,就是原来用高锰酸钾消毒,盐水消毒。

王忠华饲喂之前,都要用高锰酸钾消毒,杀灭细菌不仅快,还没有副作用。保证生产出真正无菌的蝇蛆,王忠华一算账,养殖成本下来一大半。

(采访)王中华:无菌蝇蛆我们养殖一斤的成本是5毛钱,我们每长一斤黄鳝的成本在3块5毛钱左右,如果是用配合饲料养的话呢,成本要达到8块钱,所以呢,养殖无菌蝇蛆的话呢,对黄鳝养殖的成本又降低了一半左右,但是效益也增加了一倍。

无菌蝇蛆的粗蛋白含量达到了60%,营养水平可与最好的秘鲁鱼粉媲美,是高蛋白饲料。成本下降,王忠华就是用自己养的蝇蛆替代了买来的鱼粉。

(采访)专家魏老师:搞水产养殖的都要吃鱼粉嘛,鱼粉不就是高蛋白嘛,所以我们在这里就是说,经过我们这个低成本的生产代替鱼粉,这样一个原材料来喂黄鳝,那么我们黄鳝成本就大大降低。而且营养价值更高。 现在场里每天生产出来的蝇蛆有100多斤,除了让黄鳝鲜食一部分,王忠华把剩下的蝇蛆用搅拌机搅碎之后,再和一些配合饲料和在一起,饲喂给黄鳝。

现在王忠华的生物链以粪便为源头,作为生产蛋白质的工厂,源源不断地供应出蝇蛆,作为蛋白饲料,成本低了,而且蝇蛆是活食,增强了黄鳝的适口性,黄鳝吃得多了,长得自然也好。

(主持人)用畜禽粪便养出了蝇蛆,为黄鳝提供了它们爱吃的活体蛋白饲料,省去了黄鳝一部分的饲料费用。培养过蝇蛆的猪粪鸡粪,王忠华又进行再利用,。

王中华用鸡粪和猪粪养蝇蛆,收集走了蝇蛆,还剩余了培养料,培养料经过了发酵,现在已经可以作为有机肥,用到作物上了。

可王中华知道粪料里面就算分离得很干净,里面难免还有残留的蝇蛆和蛹,要是直接施到果树上,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采访)王中华:我认为通过沼气发酵之后,那个肥料更环保,而且还能产生沼气能源。

于是王忠华在养殖蝇蛆的大棚旁边,就近搭建了沼气池,定期把这些粪料送进沼气池里,这些下脚料在沼气池里经过几天的发酵,不仅能彻底消灭里面的蝇蛆,而且沼气池发酵,有机物能彻底地分解,除了沼气还有沼渣和沼液。

(采访)王中华:沼液、沼渣,我们又把它用到了葡萄上。

这些猪粪和鸡粪先是经过EM菌发酵,再经过沼气池的发酵,有机质分解得更彻底了,养分就能充分的得到利用,而且沼肥营养丰富,王忠华把沼渣、沼液直接抽出来,喷施给葡萄。

(采访)王中华:用了沼液、沼渣的葡萄,生长特别好,而且化肥量施的很少,病虫害也很少,而且品质相当好。

不用外购有机肥,肥料的营养也跟得上,种葡萄的成本低了,还产出了优质的葡萄,王忠华种的葡萄长得是枝繁叶茂。

好处还不仅仅这些。你可别小瞧这个简单的沼气池,它源源不断地产出沼气来,生产出来的沼气能供应全场的生活使用。

(采访)王中华:沼气池它又产生了大量的沼气,产生沼气之后,也解决了我们生活用气燃气问题,而且沼气是一个绿色能源,现在国家正大力推广。

用沼气做饭既清洁又方便,自产自用,能节省下来一部分生活开支。

王忠华从葡萄架下养黄鳝开始,在自己的养殖场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的链条,猪粪鸡粪用来养殖蝇蛆,蝇蛆喂给黄鳝作饲料,下脚料通过沼气池发酵,产出的沼渣沼液给葡萄施肥,葡萄长得好了,起到给黄鳝遮阴的作用。整个过程中废料经过科学的处理,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节省了成本产生了高效益。 (主持人)经过王忠华的精心琢磨,链条有了,一切也都顺畅起来,葡萄给黄鳝遮荫,猪、鸡的粪便是葡萄的肥料这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节约成本又增效,让王忠华也尝到了甜头。他的种植养殖事业也越做越大,利润越来越多,实现了双赢。

篇五 科技苑黄鳝养殖
背篓人家董事长张松:艰难曲折的创业历程

背篓人家董事长张松:艰难曲折的创业历程

怀化市背篓人家连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张家娃”旗下产业,为中央电视台《致富经》、《科技博览》、《对话》、湖南电视台、《直播怀化》、《当代青年》、《特许与连锁》等媒体多次采访报道过的湘西杰出农村青年张松兄弟创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家专利,于2010年4月12日成立的特色湘菜加盟企业,张松任公司董事长。

张松和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在对话现场

张松的创业,经历过无数的艰难曲折,并且再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中,总结着经验与教训,这也是背篓人家餐饮连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不断壮大发展所积蓄能量的源泉。

张松生平及创业: 1、1976年生,湖南怀化市芦坪乡山坊垴人。

2、5岁从楼上掉下来,大难不死。

3、7岁上学,一年级读了二年,10岁偷了家里10元钱当1毛买糖吃,三年级不认识课程表,三年二期休学,被认为是村里最笨最没出息的孩子。

4、四年级考了全班也是全年级的第一名,并被评为“区三好学生”,五年级参加六年级升学考试,是当时班上30多个学员中考上初中的5人之一。

5、1991年在市七中上高中,先后担任过班团宣传委员,生活委员,班长,劳动委员校《旷野》文学社社长。1994年高中毕业。 6、1995年第一次出门到上海做建筑,工钱被高中3年的同学“骗走”,一个人在陌生的大上海孤立无助,口袋只剩3个硬币。 7、1996年春天盲流到广东打工。

8、1998年做VCD生意,而后做过花生生意,皮鞋生意。

9、1999年生意失败后再次下广东打工,女朋友分手。生意的失败,女友的分手,使得张松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曾有过不想活的念头。

10、2000年张松用文笔医治心灵的伤痛,开始在打工文学发表诗文。

11、2001年做生意再次失败,几个月没找到事做,遭受了人情冷暖,度过了人生中最苦难落魄的日子。

12、2001年8月5日进龙江力天家具厂做杂工,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先后做过质检、仓管等工作。10月5日出厂。

13、2002年11月26日还完做生意欠下的责后,张松怀揣仅有的1600元钱从顺德龙江踏上了回家的路。

14、回到家后,在没有技术,不通电话,没通车的情况下,张松利用山上的野花野草自己钻研花草技术再次创业。

15、2004年,张松和爱人先后解决了花草发霉变色等难题,首创了真花真草花艺艺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行业。

16、2005年,张松成立了怀化亲亲大自然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解决30多人就业。同年3月24日,中央电视七台“致富经”栏目采访报道了张松的创业事迹。

央视《致富经》正在报道张松的创业事迹

17、2006年,张松开始养猪,并在荆坪村建立了一个占地近150亩,集养猪、养鸡、养虫子、黄鳝、泥鳅、冬桃、无公害蔬菜、餐饮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庄。

18、2006年12月,张松携手《创业》杂志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一个“媒体记者、读者、企业”见面创业交流会。如此同时,怀化“新闻60分”,中央电视一台“科技博览”采访了张松的创业经历。 19、2007年1月,张松踏上了怀化学院的讲台,他的创业演讲,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20、2008年2月,中央电视一台“科技博览”赶扑怀化采访报道了张松的养猪农庄,之后中央七台、十台先后报道了他的养猪企业。 21、2008年7月,张松将养殖和种植业从亲亲大自然分离出来,单都成立了专业的农业开发公司——怀化新民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22、2008年下半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突然来临,看着回乡无事可做的乡亲,张松把原本打算买房的钱拿来开了背篓人家“康厨师锅巴饭”餐厅,解决返乡农民工近30人就业。

23、2008年,张松当选为怀化鹤城区第三届文联副主席。

24、2009年2月,张松被怀化市委有关部门授予“怀化市乡土拔尖人才”称号,他的创业事迹被鹤城区政府劳动局、鹤城区就业局编入《创业之路》一书。

25、2009年5月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报道了张松的养猪企业。

26、2009年6月,湖南经视邀请张松做客“白日梦工厂”,就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展开对话。

27、2009年7月1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最具影响力和核心品牌价值、影响力最大的高端精英王牌谈话节《对话》报道了张松的创业经历及张松与广大省副省长肖志恒、格力空调董事长董明珠等就返乡农民工的出路展开的“交流”。

28、2009年7月16日,怀化电视台“直播怀化”以《怀化农民做客央视畅谈创业经》报道了张松的创业事迹及他的背篓人家餐饮。

天津市背篓人家加盟店

29、2009年8月,中央电视七台“科技苑”记者就黄鳝人工水泥池养殖和网箱养殖采访报道了张松的新民水产。

30、2009年9期,《创业》杂志在封面以“平民创业英雄,张松对话央视”全面报道了张松的创业事迹以及在《对话》中全文。 31、2009年12月,张松被授予“湖南省富民强省新闻人物”。 32、2006至2009年,张松的新民农庄先后培训了全国慕名而来的养猪、养鸡、水产、果树种养能手1200多人,带动了近2000人自主创业致富。

篇六 科技苑黄鳝养殖
[科技苑]节本增效种养新招(2)创新手段种蘑菇(2010.3.11)

[科技苑]节本增效种养新招(2):创新手段种蘑菇(2010.3.11)

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的农户从60年代就开始种植蘑菇,悠久的栽培历史让菇农积累了不少的种植经验,模式尤其是近几年姚庄镇种蘑菇更是发生了大变化,可让人不解的是,当地的种植规模是越来越大,可蘑菇棚里长蘑菇的栽培床却是越种越小。

(采访)曹引根:本来这个床架就是还要宽一米五零的,现在和这个比起来就是差距在什么地方,这个就是常见的就是一米二零左右。【科技苑黄鳝养殖】

曹引根和当地菇农种的都是双孢菇,这些长蘑菇的栽培床,宽度由一米五减到了一米二,面积小了,这长蘑菇的地儿自然比过去少了,那蘑菇产量还能有保证吗?

(采访)曹引根:传统那个模式的菇长得比这个还要稀一点。

(采访)顾小弟:原来的,我们的模式是面积大,就是不能高产。

过去不少菇农之所以建一张大面积的栽培床,就是为了要产量,可偏偏事与愿违。

(采访)顾小弟:我们原来的就一米五左右的就是菇出在两边,两边相当多,中间比较稀、比较少。

曹引根也发现,这蘑菇都爱集中在床边上长,床中间的蘑菇出的很少,有很多菇还没来得及出就已经死掉了。 (采访)曹引根:菌丝它死掉以后,这个菌丝黄的,刚刚死掉这个它是和一样的萎缩了,就是它慢慢的慢慢的变萎缩了,没有了。

出菇的好坏关键是看有没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温湿度条件适合,菌丝体成熟后就会发育成子实体,也就是这些长出来的蘑菇。条件一旦不具备,菌丝长不好或提前死掉,就会造成出菇困难或不出菇的情况,即便出了菇,菇体也会变色发黄,品质下降。

可栽培“床”的大小怎么也和出菇好坏扯上了关系。

(采访)顾小弟:我们这个菇床,太宽了以后通风不足,氧气就是不足的话,中间容易要就是这个料,就是这个菌丝要死掉,死掉就出不出菇来,所以那个产量不高。

蘑菇和人一样,生长的时候需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尤其是菌丝生长的阶段,更离不开充足的氧气。可过大的栽培床,导致中间密集的菌丝很难吸入充足的氧气,所以栽培床中部的菌丝和蘑菇不是长不好就是会死掉。 三年前,曹引根和当地菇农在专家的指导下,对大棚里的栽培床进行了改进。

(采访)顾小弟:那么现在我们这个窄了,就是通风比较足,在中间等边上的菇都是一样的,死菇也少所以产量都拿出来。

曹引根和当地菇农在把床变窄的同时,曾经固定床架的铁丝也有了替代品。

(采访)曹引根:现在我们用了尼龙绳以后牢固的固定性一样的,那么减低了我们农户的成本,就比方我自己搞的,成本要降低3/1主要就是。

因为床的面积小了,八层的床架和以往比负重小了不少,所以只要用尼龙绳就能固定的很结实。通过改造床架不光省了菇农的成本,大家采起蘑菇来也比以前要省事多了。

(采访)菇农:中间一块,我们爬上去那么在这里,这样子头这样子伸进去的,要伸到里边去了,不伸到里边够不着的,是这样的。

现在床窄了,菇农不管在下层还是在上层,很轻松就能采到中间的蘑菇。既省事又省钱,蘑菇产量比也以前翻了一番。

(采访)曹引根:现在我们这个面积改少了,这个产量已经上去了,那么一般的话,我们那个棚子,一茬菇估计6000斤左右,这个棚改进以后,产量比本来这个要起码增加一倍,一倍左右。

(主持人)几年下来,曹引根和当地菇农发现,栽培床的面积小了,反而却增产不少。少投入还能高产出,尝到甜头的曹引根和当地不少菇农,在设施上不光改进了棚里的栽培床,连菇棚也进行了改进。

曹引根他们的蘑菇棚都是用稻草搭建的,棚子里面覆盖着一层塑料膜,这样的蘑菇棚,秋季和春夏出菇都没有问题,到了冬季就不行了。

(采访)曹引根:到冬天,现在温度在零上5度、6度根本不会出蘑菇了。

双孢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一般在13~16℃才会出菇,可浙江嘉善县的姚庄镇虽然地处南方,到了冬春季,冷的时候也在零度左右,这样的低温根本就长不了蘑菇。为了延长生长季,让冬春季也能出蘑菇,曹引根他们很容易就想到给蘑菇棚加温的方法。

(采访)曹引根:我们本来到冬天的时候,就是用蒸汽现加温,就是一种加温利用蒸汽加温。

烧锅炉,架管道,菇棚的温度是上去了,可曹引根一算,这开销上去的更快。

(采访)曹引根:这个就是一个成本高,为什么呢?这个锅炉要烧煤的嘛,煤价格大了,这个锅炉烧起码三百斤煤,这个蒸汽要烧出来。

既想冬春季能出菇,还要考虑成本提高温度,当地的技术人员尝试着在棚外又加盖了一层塑料膜。 (采访)顾小弟:我们以前这个棚都是一层膜,到了冬天的时候是双膜覆盖。

草棚里盖一层塑料膜,草棚外再盖一层塑料膜,就形成了双膜,稻草棚子像夹心饼干一样被两层膜紧紧包裹了起来。可他们发现,这么严实的棚子,温度还是升不上去。

(采访)顾小弟:就是这个原来我们把这个菇棚全部包起来了,包起来以后保温起到了一点作用,就是几天以后,后来又温度又低了,没有办法里边温度就升不高,那么后来这个办法不妥。

两层膜紧包着的稻草棚,的确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可唯独不能提升温度,当地技术人员联想到,冬天大棚里之所以能长出瓜果蔬菜,就是因为搭建的大棚利用了太阳能,很快,他们对覆盖的塑料膜进行了调整。

(采访)顾小弟:南边一定要拿出一个空间,北边的不用北边没有太阳的,南边的都要有空间,拿出来以后太阳一晒以后,里面的温度相当高了。

因为南边向阳,当地菇农把朝南的塑料膜用毛竹撑了起来,让塑料膜形成一个斜面,增大了采光的面积,这样太阳晒过来,菇棚南边的空间存上的可就是热空气了,不过要想让整个菇棚热起来,只打开菇房的门窗可不够。 (采访)顾小弟:就是空气热了,热了以后我们后面就是用一个换气扇,换气扇没有的话也不行。

在晴天的中午,只要打开两个小时左右的换气扇,就能把菇棚前晒过的热气抽进棚里,这太阳能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在姚庄镇的菇农不用花什么钱就能把菇棚的温度给提上去。

(采访)顾小弟:现在我们从十一月到下一年的五月份,我们就没有断过蘑菇,就是冬天也能出菇的。

(主持人)通过对栽培设施的小小改进,拉长了双孢菇的上市期,让双孢菇的产量翻了一番,而且还节省了不少的成本。种蘑菇还有一项比较大的花费就是培养料,怎么让培养料也能省出点儿效益来呢,姚庄镇的菇农们又在这上做起了文章。

姚庄镇种植有大面积的水稻,稻草成了曹引根种植蘑菇的宝,以稻草和菜饼为主的培养料,不仅能发酵充分,而且营养高,很适合蘑菇的生长,可让曹引根等不少菇农犯嘀咕的是,这几年菜饼的价格是越来越高了。

(采访)曹引根:这个菜饼子就是价格大就是我们那边可以卖到一块钱一斤,那你如果放一千斤的话,一个平方尺放一千斤、五百斤的话,那这个价格很昂贵的,就是价格太大这样子的。【科技苑黄鳝养殖】

通过专家曹引根了解到,其实双孢蘑菇是腐生真菌,它喜欢腐熟的粪草培养料。说到粪,在姚庄镇就有不少养牛场,这里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牛粪。菜饼是肥,牛粪也是肥,这又臭又脏的牛粪成了曹引根种蘑菇的“香饽饽”。

(采访)曹引根:那么现在我们就是把这个牛粪利用起来,现在我们用这个便宜,一个棚搞来一车就可以了。 曹引根和当地菇农用牛粪取代了菜饼,按1000平方尺计算,蘑菇的培养料里有稻草2250千克,牛粪1250千克,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牛粪的肥力也不比菜饼差。

(采访)顾小弟:我们就是说肥力比较足的,就是在蘑菇上放上去以后。就是这个蘑菇长得很壮的。 现在用牛粪替代了菜饼作陪养料,又给菇农可省下了不少的钱。接下来能省钱的地方还有呢。

让菌丝体变成蘑菇,就必须在培养料上进行覆土,因为双孢菇的子实体是在覆土层中扭结长大的,所以如果不覆土就不会出菇。其实,草炭土是最好的覆土材料,它持水量高,通气性好,富含有机质,就是价格太贵。 (采访)顾小弟:成本比较高的,每一平方尺要一块多钱,一平方尺就要一块多钱。

那么如果放弃高价的草炭土,还有什么材料能给蘑菇覆土呢?

浙江省的姚庄镇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到整个面积的15%左右,因为河道多,清理淤泥也成了当地的一项大工程。

(采访)陈镇长:那么河道里面我们每隔三差五我们会要去清淤,不清淤的话影响到我们防洪、河床抬高所以这个水位也要抬高,那么我们河床要给它清淤,清淤呢会花很多的钱。

【科技苑黄鳝养殖】

正是这些开销大又没有用的河泥引起了当地技术人员的注意,河沟里有不少水生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逐渐腐烂分解,使得河泥成了一种“泥肥”。据测算,河泥里平均有机质5.09%,除了有机质还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钾等成分

(采访)顾小弟:肥力足就是这个菇长的比较壮的,就是我们

刚才这蘑菇厚度比较厚,就是要肥力来。

曾经要花钱才能清除的河泥,现在反倒成了菇农们必不可少的覆土材料。

(采访)曹引根:挖河泥我们现在这个废物利用,最便宜的,这个泥拿起来就好用了,还有一个清理河道,还是一种清理卫生了。

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就进行覆土了,可曹引根挖上来的河泥并没有直接往料层上盖。 (采访)曹引根:要现在还要放这个砻糠,砻糠就是我们那边就是稻谷的谷皮,就是我们吃饭的,米饭的谷皮,一般他们都知道的,就这样子一种。现在把它搅一下,让它均匀一点撒在上面,把这个砻糠放上去以后就好使用了。

因为河泥粘性强,透气性就会差些,为了让蘑菇在覆土层里更好的呼吸和生长,就需要往河泥里掺一些砻糠,这样河泥就能产生大量的孔隙,增强了它的透气性。

曹引根把加上砻糠的河泥盖在了料层上,手里的小工具可帮了他大忙。

(采访)曹引根:这个叫耙子,就是自己发明的一种工具,能够把河泥松开来。

过去,像曹引根一样,很多菇农都是用手直接覆土,一个棚里二三十张栽培床,手指头难受不说,工作效率也很低。

(采访)曹引根:如果你用手把它搂的话,一天肯定干不好,就是起码要两天左右。

为了更容易的覆土,让活干得更快些,当地菇农制作了这种像梳子一样的覆土工具。

(采访)曹引根:现在用这个耙子耙的话,我这个一个棚子,两个人可以一天能够干好的,因为这个很快,快的不得了,面积大,我们手只有四个„„肯定这样子快。

有小耙子帮忙,是又省工又省时,这覆土的活曹引根是干得更麻利了,覆土后大约20天左右就出菇了,可给菇农服务的技术人员却发现,这长出来的蘑菇却变了形。

(采访)顾小弟:瘦,就消瘦,这个菇就小,架子很长这个菇就不行的、质量不行的。

本应该大头架子小的双孢菇,竟然瘦了不少,经验丰富的顾小弟很快就找到了原因。

(采访)顾小弟:如果说砻糠太多了,泥性太少了这个菇比较瘦。

原来,一些菇农担心河泥透气性差,加上了过多的砻糠,河泥的量少了,营养也跟不上了,蘑菇自然就会变瘦,所以河泥和砻糠的比例是个关键。

(采访)顾小弟:比例一般说一百斤河泥,就是用15斤砻糠给它拌起来就可以了。

曹引根和当地菇农杜绝了覆土材料“比例失调”的问题,这长出来的双孢菇不仅坚实,而且圆正,品质更好了。

蘑菇是长得越来越好,可让人头疼的事儿也接踵而至。

(采访)曹引根:一个大棚我们算起来就是要十车,拖拉机十车,一车拖拉机是估计在三吨左右,就是三十吨这一个棚子,等于这个一个棚子三十吨它的废料怎么办就是送人家都不要。

(采访)菇农:这个废料都是倒到路边,地里去了倒掉了是吧。

让菇农头疼的就是菇床上的培养料,采收三茬菇以后这些料就成了没用的废料。大量的蘑菇废料长期堆积在路边,不仅会滋生有害病菌,更重要的是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不过,现在在姚庄镇这些废料都派上了用场。

(采访)

芦笋基地负责人:像这种都是蘑菇废料,这种都是。

记者:这是你几月份施的?

芦笋基地负责人:这是我在六月底,六月底施进去的,六月底施进去,用那个耕机把它耕耘了,耕耘了那么现在我反正耕耘了之后,统一再安上一批,安上一批保温松土都有好处的,对芦笋都有好处。

原来,当地技术人员对蘑菇废料进行了成分检测,里面有机质达31.24%,还含有有机磷、速效钾、全氮等营养物质,算是比较好的有机肥。当地的芦笋基地率先用上了这些废料。

现在,芦笋基地成了蘑菇废料最大的消费者,菇农除了赚足了蘑菇钱,还多了一份意外收获。

(采访)菇农:这个废料以前是没人家要的,现在这个废料也可以挣钱了,一个棚子挣两百到两百五块一个棚子这样一个棚子,那我们这个四十三个棚子要一万多钱了是吧,这个是另外的收入是吧。

利用稻草牛粪充当蘑菇的培养料,河泥成了蘑菇的覆土材料,蘑菇的废料又成了有机肥施给芦笋,这样的链条经济让嘉善县的姚庄镇得到了不仅仅是更高的经济效益。

(采访)县长:那么通过这样一条链条,通过这样一个资源的不断的循环的利用,排道河道里面也好,留在土壤里面也好,有些有害的因子在循环的过程当中,把它去掉了。那么这样的话,就是生态效益好了。

循环经济上的发展,菇棚设施上的改进,姚庄镇的菇农投入低了,效益却更高了。现在浙江省嘉善县蘑菇种植面积有1936万平方尺,总产量达1.5万吨,成为浙北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

(主持人)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的菇农利用本地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就地取材,在省工省成本的情况下,得到了更高的效益。节本增效不仅让菇农有所收获,也带动了循环经济链条上的其它环节,给当地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篇七 科技苑黄鳝养殖
稻田效益翻十倍的秘密

科技苑:稻田效益翻十倍的秘密

在湖北省宜城有一片特殊的稻田,这片稻田的效益是普通稻田的10倍,同样的水稻品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当地在稻田里又是怎样“淘金”的呢?郭忠诚:“我们现在一亩地要比普通种一亩地,相当于10亩地的收入。”郭忠诚是这片稻田的主人,大田里弯弯的稻穗儿、绿油油的茎秆儿,和其它稻子长得也没两样,唯一不同的是,一片片的稻田都被水沟包围着,这连着水沟的稻田正是郭忠诚淘金的地方。在郭忠诚的稻田里养了一群甲鱼。这凶狠的甲鱼就是大家常说的鳖,最爱吃肉,各种虾和小鱼都是它们捕食的对象。甲鱼是小龙虾的天敌,郭忠诚很清楚。可稻田里除了甲鱼,他却还养的就有小龙虾。正是这种“敌我双方”住在一起的方法,让郭忠诚反而在稻田里“淘出了金”。郭忠诚:“它放在稻田里就跟野生甲鱼是一样的。”野性强、肉质有弹性,让郭忠诚的甲鱼身价猛涨,是池塘甲鱼的三四倍。而小龙虾一亩地100斤左右的产量,也让他进账不少。最重要的是,连这看似普通的水稻都变成了“金稻子”。鳖、虾、稻这样的黄金组合让郭忠诚稳赚不赔,那么鳖、虾、稻三者为什么能成为“黄金搭档”呢?死对头的甲鱼和小龙虾又为什么可以“共处一室”呢?

2009年,在池塘养了一辈子甲鱼的郭忠诚,和儿子小郭打起了稻田的主意。小郭:“在四川宜宾有一个搞稻田养殖的,过去一看,他规模不是很大,但是甲鱼品质养的还不错,他说在当地的话就卖100元钱一斤。”从池塘搬进稻田,人工养殖变成了自然生长,甲鱼也成了野味儿,这让老郭和小郭都很动心。而让甲鱼进稻田这件事,对当地的水产专家马达文来说却有更深的思考。马达文:“在我调研的时候,农民跟我讲,现在稻田里面连蚂蟥都没有了。我们稻田的生态环境很恶劣。蚂蟥它是生存力很强的一个生物,你把它剁断以后它还能够再生,它的生命力非常强。你想象一个生命力非常强的动物在环境里面都生存不下来,你其他的生物能够生存得了吗?”日积月累的农药化肥,让稻田土壤板结、生产力下降、伤痕累累。曾经“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景也早已成了往事回忆。要想修复稻田的生态,对农民们来说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的长期工程,而对于曾经的古人来说,这却像是“家常便饭”。中国在水稻田中养鱼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鱼在稻田里吃杂草和害虫,粪便肥田,不用人工打药和施肥,让鱼稻共生,鱼粮共存。可甲鱼不是鱼,到底对水稻有多大帮助呢?当初郭忠诚父子虽然看到别人水稻、甲鱼双丰收,但还是心存疑虑。稻田不仅不用药,而且不施肥,让郭忠诚觉得半信半疑。甲鱼会怎么帮水稻生长呢?

当地专家马达文通过试验证明,帮水稻,甲鱼不仅能做到,而且比鱼做的更好。一只甲鱼每天吃60克饵料,最后有一半都会被拉出来,粪肥足够水稻用的。除了帮水稻施肥,专家试验后发现,甲鱼还有很强的除草能力。在稻田里爬来爬去,甲鱼代替了除草剂,变成了最实用的“除草机”。消灭杂草的同时,甲鱼也在消灭虫子。习性特殊的甲鱼,让它成为水稻更合适的“伙伴”。水稻不再打药和施肥,甲鱼靠吃稻田里的小鱼虾和虫子自然生长,二者和谐共生。专家的一番解释打消了郭忠诚的疑虑,也让当地政府看到了一条有特色的致富路。2009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郭忠诚迅速的开始流转稻田、机械开沟。他满怀希望的把甲鱼请进了稻田,可三四个月后却发生了意外。甲鱼受伤以后就容易被感染、发病,一旦蔓延后果严重。可为什么甲鱼会受伤呢?多年养殖经验的郭忠诚很了解,甲鱼可是个“暴脾气”,动不动就开打。尽管一些甲鱼身上有伤,但郭忠诚父子俩并不认为这是甲鱼自己所为。由于甲鱼碰面机会多,就会大打出手,所以郭忠诚在放养密度上很注意。为了避免咬伤,父子俩不光是注意密度,还特别关注甲鱼的性别。养甲鱼,郭忠诚对公母性别很重视,目的就是要给它们“分居”。性成熟的甲鱼,到了发情交配的时候,容易冲动,为了争夺配偶,也会自相残杀。公母分开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受伤的甲鱼不是自相残杀,那“凶手”会是谁呢?郭忠诚父子俩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种鸟。白鹭在当地也俗称白鹤,身材清秀的白鹭不仅吃鱼虾,也会攻击甲壳类的动物,郭忠诚过去池塘养殖时就发生过白鹭咬伤甲鱼的事。虽说曾经发生过白鹭吃甲鱼的事儿,但小郭发现白鹭是欺软怕硬,个大的甲鱼它并不敢轻易出

手。郭忠诚放进稻田的甲鱼都是至少半斤以上的,不太可能是白鹭攻击的,但又不像是自相残杀,那么究竟有些甲鱼身上为什么会受伤呢?专家马达文的解释让郭忠诚觉得有些意外。专家认为甲鱼受伤还是因为密度大造成的,可郭忠诚一开始就很重视放养密度,稻田里甲鱼的数量只有池塘的六分之一,可专家为什么还说密度大呢?

马达文:“他介绍了,他介绍一亩田放多少只,这个他说的,我们要求应该一亩田放100只左是非常好的。”100只,这比郭忠诚放养的数量少一半。原来,在稻田里放养多少只甲鱼,和稻田的构造有关。稻田的环形沟水深一般在60~80公分,这里水的深度比池塘低了一半。郭忠诚他们最初只考虑到环形沟的面积比池塘少了,却忽视环形沟的水深也低了,整体空间小了,甲鱼就得再少放些,才能避免自相残杀。针对在稻田搞养殖,专家马达文,还给郭忠诚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建议。郭忠诚:“马主任给我提建议,你这小龙虾本身放在田里,你是不是把这个小龙虾也搞起来,小龙虾在市场价位也很高。”如今小龙虾的价格节节攀升,如果在稻田里养上小龙虾无疑是多了一份可观的收入。可马主任的这一建议,让老郭和小郭都觉得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小龙虾一向是郭忠诚父子俩用来喂甲鱼的饵料。稻田里的甲鱼除了自由捕食小鱼、小虫,郭忠诚还将买回的杂鱼粉碎后补充饲喂甲鱼,买回来的小龙虾则作为活饵给甲鱼“加餐”。如果把小龙虾和甲鱼一起放在稻田里养,让郭忠诚感觉好像不太现实。可既然专家建议这么养,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这引起了小郭的思考。他发现稻田里出现了很多龙虾洞。小龙虾比较喜欢打洞,洞是它们的家,也是它们的藏身之处。小龙虾并没有全部被甲鱼吃掉,所以才会出现龙虾洞穴。可事实上有一部分小龙虾能活下来,并不全是它们有洞“避难”。原来,小龙虾一生可以蜕十几次壳,每蜕一次壳就长大些。蜕壳时,盔甲的保护度降低,小龙虾身体也变得柔软,这时候甲鱼很容易“得手”。而不蜕壳时,小龙虾并不会受到甲鱼的伤害。更重要的是,活下来的小龙虾又会孕育新的生命。专家的解释打消了郭忠诚的疑虑,他们开始有意识的在稻田里放养小龙虾。

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稻田里的植物碎屑,还可以和甲鱼一样吃虫子,帮助水稻生长。而吃了小龙虾的甲鱼也变得与众不同起来。稻田里的小龙虾,也是甲鱼长期的补充饵料。实践证明,富含虾青素的小龙虾让甲鱼变得色泽光亮、肉质更好。上千亩的稻田里,郭忠诚父子俩不仅收获了高品质的甲鱼和小龙虾,也收获着甲鱼和小龙虾所帮助的稻谷,这些迈上有机品质的稻米供不应求。郭忠诚的成功,让当地不少农户都纷纷效仿,开始了稻田里“淘金”的工程。相生相克的鳖、虾、稻,不仅给像郭忠诚这样的农民带来了高收益,而且慢慢恢复起了一条原始的食物链。有了这样的生态链条,当地的稻田也逐渐焕发着生机!

湖北宜城南营办事处所推广的鳖、虾、稻立体混养模式,也是湖北省这几年主推的技术之一。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这样的生态模式在湖北省迅速发展到了三万亩左右。当地种养结合的立体模式在高效益、高品质的情况下,还能兼顾对生态的修复,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科技苑黄鳝养殖相关热词搜索:科技苑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视频科技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科技苑黄鳝养殖”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科技苑黄鳝养殖"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zixun/83639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