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排名 > 大学专业 >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

2016-01-10 17:58: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一:05年中科院山地所博士入学自然地理试题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山地所的博士专业》,希望能帮助到你。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一:05年中科院山地所博士入学自然地理试题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本试题共2个大题,含5个小题,满分100分,要求在180分钟内完成。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 简述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对环境的反馈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以长江三峡枢纽工程为例,简述其对环境的反馈。

2. 坡面侵蚀有哪些基本类型?简述人类活动在坡面过程中的作用。

3. 简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 GIS有哪些基本功能?简单介绍GIS技术在自然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二、 论述题(在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共40分)

1. 试论自然地域划分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以我国或四川省或你所熟悉的某个区域为例,根据其自然情况的最主要差异进行自然区域划分,并简述每个自然区域的基本特征。

2. 滑坡、泥石流是坡面过程的重要侵蚀形式,并常常造成严重的灾害。请论述滑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条件,并根据其形成条件和我国自然地域的差异性分析论述滑坡、泥石流在我国的分布规律。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二:中科院各所学生待遇

中科院各所学生待遇。研究所 硕士/博士 年级 每月收入 其它 ------------------------------------------------------------------------------- 研究生院本部 硕士 1 359.5 2,3 359.5+400/500 三次过节费,每次25 ------------------------------------------------------------------------------- 半导体所 硕士 1 600 2/3 1500 ------------------------------------------------------------------------------- 大气所 硕士 1 600 两次过节费,每次200 2/3 970 年终奖金各实验室不同 博士 1 1100 奖学金每年一评 2/3 1300 硕士每月多150或350 博士每月多300或500 ------------------------------------------------------------------------------- 电工所 硕士 1 450 2/3 950 博士 1 1300 开题后加两百 ------------------------------------------------------------------------------- 电子所 硕士/直博 1 680/700 硕士 9室 2 1k 硕士/直博 2 800/820 (其它室) 3 900/920 转博后 >=1000 ------------------------------------------------------------------------------- 动物所 硕士 2 所里590 导师再发一部分 每年3到4次过节费,每次100 ------------------------------------------------------------------------------- 高能所 硕士 1 760 过节费一共500 硕博连读860 2/3 1300左右 博士 1600-1800 ------------------------------------------------------------------------------- 国家天文台 硕士 平均1250左右 ------------------------------------------------------------------------------- 光电所 硕士 1 450 2/3 1000以上 另有各种补贴,各实验室不同 年终有数千元奖金 ------------------------------------------------------------------------------- 化学所 硕士 1/2 500/700 博士 1/2/3 800/900/1000 年终提成,导师不同差别很大 ------------------------------------------------------------------------------- 计算所 硕士/直博 1 400/450 中秋&元旦+300 硕士 2/3 400+600/800+2

20 过节费300 ------------------------------------------------------------------------------- 空间中心 硕士 1 700 2/3 700+800(更多) ------------------------------------------------------------------------------- 理化所 硕/直博 2 900 元旦100购物五道口电影 ------------------------------------------------------------------------------- 软件所 硕士 1 500,提前回实验室老板另发 2/3 1300 完全随导师不同,差别较大 ------------------------------------------------------------------------------- 生态中心 硕士 700 博士 800 ------------------------------------------------------------------------------- 声学所 硕士 800多 100过节费,每年四次 博士 1080-1100 元旦,春节,五一,十一 另外导师不同,津贴不同,从0到几千都有 ------------------------------------------------------------------------------- 数学所 硕士 1/2/3 500/600/700 导师给100 博士 1/2/3 700/800/900 元旦五道口电影院兑换卷两张 国庆50元购物券 中秋月饼一个 ------------------------------------------------------------------------------- 网络中心 硕士 1 600 2/3 600-1000不等,多数为800 ------------------------------------------------------------------------------- 微电子所 硕士 1 500 2/3 1200-1300+ 博士 1 1000 2/3 2000+ ------------------------------------------------------------------------------- 微生物所 硕士 1 550 年终奖金1000-3000 2 780-800 部分人有每月200-300的所长 博士 1200 奖学金 ------------------------------------------------------------------------------- 物理所 博士 1000-1300不等 ------------------------------------------------------------------------------- 心理所 硕士 2/3 535+各课题补贴 过节费100 博士 1/2/3 645+各课题补贴 如果每年5月前发表文章,可参评研究生奖学金,每月多900,占15% ------------------------------------------------------------------------------- 遥感所 硕士 1 600 2 500/700/900(80%为700)+2

15+270 博士 700/900/1100(老板选)+(>215)+370 ------------------------------------------------------------------------------- 遗传发育所 硕士 1 500 2,3 不到1000 ------------------------------------------------------------------------------- 植物所 硕士 1/2/3 900/1000/1300 过节费各导师不同 博士 1/2/3 1100/1200/1500 ------------------------------------------------------------------------------- 自动化所 硕士/直博 1 450/550 元旦补贴200 硕士/直博 2/3 700/800 博士 1 900 博士 700-1400,也有4,5000的,个别情况 ------------------------------------------------------------------------------- 昆明动物所 硕士 2 500+305 过节费50-200 ------------------------------------------------------------------------------- 大连化学物理所 硕 1 600 ------------------------------------------------------------------------------- 沈阳自动化所 硕士 1 500 过年200,夏天消暑费50 2 600-700 优秀研究生每月多200, 3 800-900 每年一评 博士 1 900-1000 2/3 1000-1100 ------------------------------------------------------------------------------- 上海技术物理所 硕/硕博连读 1/2 900/1200 硕/非连读 1/2 800/900 博 1200 ------------------------------------------------------------------------------- 上海生物各所 硕士 1000 每月房租水电费大约扣300 博士 1200 ------------------------------------------------------------------------------- 广州地化所 硕士 1 北京558,非北京758 2 558/758+200 3 558/758+400 ------------------------------------------------------------------------------- 合肥智能所 硕士 1/2 420/650 ------------------------------------------------------------------------------- 西安光机所 硕士 1/2/3 350/450/550 过节费60 ------------------------------------------------------------------------------- 成都山地所 博士 1 800/850 无房租,水电费自负,此外 2/3 1150 另有各项目补贴和出差补助 ------------------------------------------------------------------------------- 新疆理化所 硕士 1/2/3 700/900/1100 -------------------------

------------------------------------------------------ 福建物构所 硕士 1 750 --------------------------------------------------------------------------------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三:关注山地 支撑未来——中科院山地所为山地科学而奋进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四:《成都山地所博士后出站答辩会议程序》

附表1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出站答辩会议程序  博士后出站答辩会议以公开方式举行,邀请全体在站博士后和和其他自愿者参加。会议秘书要详细记录。如答辩委员少于五名,不能组织博士后出站答辩会。  博士后出站答辩会议的程序是:  1、人教处负责人代表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宣布有关答辩注意事项。  3、合作导师简单介绍博士后在站期间的政治表现,科研成果和出站报告情况。  4、博士后以三十分钟左右时间报告博士后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的主要内容。  5、答辩委员根据博士后出站报告所涉及的学术范畴,提出若干(不少于三个)问题。  6、博士后应认真听取答辩委员的提问,并作好笔记。答辩委员提问完毕,博士后可针对提出的问题当场进行回答;也可退出答辩席,在其他座位上准备十五分钟后,再入答辩席回答提出的问题。  7、博士后回答提问完毕,答辩会暂时休会。答辩委员会(或小组)举行会议,宣读同行专家对博士后的出站报告的评阅意见,然后讨论答辩情况。答辩委员会(或小组)通过对博士后出站报告的评语,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出站报告是否达到出站要求和是否建议按期出站进行表决,作出决议。决议需经三分之二的答辩成员通过,方可有效。   8、答辩会复会,答辩会主席(或组长)宣布答辩委员对博士后出站报告的评语和表决结果。 9、答辩会结束。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五:山地建筑设计要点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六:山地休闲、运动旅游产品体系一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七:导师资料

王斌,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4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10月至今,在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工作。

承担过《环境化学》、《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系统及管理》、《环境分析化学》、《认识实习》、《自然环境与生态实习》等本科生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17人,其中毕业7人,参与《环境科学原理与方法》硕士生课程。

编制多个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承担过大型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

目前主要从事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环境质量评价、工业废水物化处理等方面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合作出版教材1部。

王安 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治理工作,长期担任环境系实验室主任。参与和主持环境监测、评价、治理项目10余项。

主要讲授《环境监测》、《环境评价》课程,先后参与或主持编有《环境评价概论》、《环境监测》教材,《环境监测实验》、《化工环境保护》、《室内环境保护》等多套讲义。

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软锰矿烟气脱硫”、“微生物法烟气脱硫”、“液膜分离法处理制革废水”等。发表论文10余篇,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化工学会会员。

丁桑岚,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1980-1984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读本科;

1984-1987年在北京大学环境中心读硕士。

1987年至今在四川大学任教。

现为国家烟气脱硫中心副主任,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环境学会环境工程专委会主任。

主持的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的《环境质量评价》教材被全国许多大学采用,获石油化学工业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

主讲的课程有:《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经济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

近年主持纵向、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进校总经费250余万元,其中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5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2项已公开)。

姚建,男,教授。中山大学环境地理学硕士,四川大学水文水资源博士。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分会理事、四川省生态经济协会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四川环境》编委会副主任。四川省环保厅、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专家库成员。 主要从事理论环境学、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管理与公共政策、环境风险预警和低碳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和科技咨询服务,并招收相应方向研究生。常年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环境科学理论与方法、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主持完成国家部委、省市计划科研项目10项、地方委托项目30余项;负责编制规划、环评报告300余部,出版教材及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孙辉,男,1971年9月生,汉族,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1995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环境植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1年毕业于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获博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2002年8月晋升为副研究员。

2003年1月至今,在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工作,任副研究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03、2004年被评为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

目前主要讲授环境科学本科生《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硕士生专业课《应用环境生态学》、《生态工程》、《环境土壤学》。

参与了国际合作项目“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适用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椴树科广义蚬木属的系统学研究”、973子专题(G1998040800)、中科院2005年珠峰科考等项目。主持四川大学青年基金“干旱河谷土壤质量时空演替规律研究”、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关于“高原公路建设过程中人工群落的稳定性和融合性研究”等项目;

研究方向:在环境生态学、环境土壤学、特色资源植物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自1997年以来,先后参与5次国际学术会议和多次国内学术会议。自1999年以来,先后发表或接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在国际会议上提交论文5篇,作会议报告2次。

王洪涛,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7-1994年,四川大学材料系本科及硕士毕业

1994年至今,四川大学任教

2001年,荷兰Leiden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领域,包括生命周期分析(LCA)、清洁生

产、产品生态设计(Ecodesign)、环境材料等。开设《产业生态学》(英文授课)、《环境材料学》、《循环经济学》等课程。

先后主持了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子课题)、十五863(子课题)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专著二十多篇(SCI收录三篇),主持开发了中文LCA分析软件。任国际产业生态学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委员(2005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环境材料分会理事。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艾南山 男 教授博导 大学 自然地理 兰州大学 ==============================================================================

环境学引论 环境地学 纵向3项 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ainanshan@126.com ============================================================================== 但德忠 男 教授 大学 工业分析 成都理工大学

仪器分析 环境与人体健康 纵向3项 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85407347 dandezhong@sina.com ===============================================================================

唐亚 男 教授博导 博士 植物学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物学 纵向2项 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tangya@cib.ac.cn ================================================================================

樊宏 女 教授 博士 自然地理学 兰州大学

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 环境地学 ================================================================================

蒋文举 男 教授博导 博士 化学工艺 成都科技大学

环境工程概论 大气污染控制 纵向3项 教育部环境工程教指委员 jwj@263.net ================================================================================

杨平 男 教授博导 系主任 博士 化学工程

成都科技大学 水污染控制 当代水处理 纵向1项 四川省学术带头后备人选 ============================================================================== 尹华强 男 教授 硕士 环境工程 成都科技大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当代脱硫技术 纵向2项 国家脱硫中心研发中心主任 ===============================================================================

丁桑岚 男 副教授 副院长 硕士 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学引论 纵向4项 国家脱硫中心副主任 13908010547 ================================================================================

黄成敏 男 副教授 副系主任 博士 土壤学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环境地学 自然环境与生态 纵向2项

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85555685 ================================================================================

罗文锋 男 副教授 博士 水力学

四川大学 环境信息系统 地球物理学 ================================================================================

孙辉 男 副教授 博士 土壤学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环境生物学 环境地学 纵向1项 85400393 sunhui@cib.ac.cn ================================================================================

王安 男 副教授 实验室主任 硕士 环境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 环境监测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纵向2项 13668258178 ================================================================================

王斌 男 副教授 支部书记 硕士 分析化学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 工业分析 环境监测 88166925 ================================================================================

谢嘉穗 女 副教授 硕士 林学 西南林学院

环境学引论 环境生物学 纵向3项 13708048277 jiasui@cib.ac.cn ================================================================================

姚建 男 教授 博士 水力学 四川大学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 环境经济学 纵向3项 85460822&13982071851 yaoj95@163.com ===============================================================================

汪勤 女 副教授 博士 固体废物处理

德国杜易斯堡大学 环境生物学 水污染控制 ================================================================================

李正山 男 副教授 硕士 化学工程 成都科技大学

固体废物处理机资源化 水污染控制 纵向1项 ===============================================================================

王向东 女 副教授 硕士 环境工程 四川大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 纵向2项 13881801978 wxd55@tom.cn ================================================================================

陈文清 女 副教授 博士 环境微生物 日本山梨大学

环境生物学 水污染控制 ================================================================================

曹霞 女 讲师 硕士 环境工程 四川大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化学 横向3项 85406913 caixia4@yahoo.com.cn ================================================================================

陈滢 女 讲师 博士 环境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科技英语 环境化学 横向3项 cylm@163.com ================================================================================

李学东 女 讲师 硕士 自然地理学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地学 横向2项 ================================================================================

卢红雁 女 讲师 硕士 环境科学 四川大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 出国进修 ================================================================================

杨志山 男 讲师 硕士 环境工程 四川大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新科技英语 纵向1项 88187863 yzs127@263.net ================================================================================

周瑾 女 讲师 硕士 社会学 四川大学

环境教育 环境学引论 13308188209&84522303 ================================================================================

刘敏 男 讲师 博士 环境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 工业生产与污染控制 纵向1项 ================================================================================

刘勇军 男 讲师 硕士 环境工程 四川大学

给排水管网机泵站 大气污染控制 纵向2项 ================================================================================

苏仕军 男 讲师 副系主任 博士 化学工程 四川大学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纵向5项 66834286 ================================================================================

魏文韫 女 讲师 博士 化学工程 四川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 工程流体力学 纵向1项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八:地域城市学视角下的山地城市学发展的启示

32

兽l龉

盖l哥

*l滏

艟l壁

嚣l;

躯舌l呈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4)06一∞32—06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doi]10”819/qx20140606a

【作者简介】

张继刚(1968-),男.博

士.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

学院.副教授。

赵万民(1955一),男.博

士.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修改日期12014-06-02

万方数据地域城市学视角下的山地城市学发展的启示ENLlGHTENMENTOFMOUNT.URBANOLOGYDEVELOPMENTFROMTHEPERSPECTIVEOFREGlONALURBANOLOGY张继刚赵万民ZHANGJigang;ZHAOWanmin【摘要】结合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根据可持续发科定位与全球化走向等等.近年来颇受关注。认展的要求和城市规划研究的时代特点,通过地域识和分析的角度不同.于是仁智见殊。利的一方城市学的视角,对西南地域山地城市学理论体面,以上问题的讨论融汇了诸多领域和学科.有系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现阶段,加强利于推动城市规划研究的丰富和发展i弊的一方不同层次的地域城市学研究和总结,将裨益于我面,也有可能使城市规划的认识超前实践.形成国城市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城暂时的“消化不良”。于是,邹德慈先生及时在市学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的内生动力,从而为整20055E12006年,两次发起对城市规划基本认识的体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学理论体系提供支研讨”-“,其中就谈到应避免城市规划空心化的撑,并为我国人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问题.吴志强先生和于泓博士在2005年也著文作【关键词】地域城市学;山地城市学;中国地了回应和预防p1.等等。域;中国特色1.2地域城市学的外部性与一般的研究相ABSTRACT:Basedontheglobaldevelopment关——从小房子到大房子,从此学科到彼trends,therequirement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学科andhistoricalfeaturesofurbanplanning,thispaper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空间外部性.微观方面,firstofallanalyzesmount-urbanologytheorysystem建筑环境和其他工程构筑物环境的研究对象及相anditssignificancetothesouthwestregionof关要素.可理解为小房子研究;宏观方面.地球Chinafromtheperspectiveofregionalurbanology.人居环境的研究对象及相关要素.可理解为地Itfurtherputsforwardthatatpresenttostudyand球表面与大气层面构成的大房子研究i中间的层summarizeregionalurbanologyatdifferentlevels面.由于洋洲飘移、大山横亘、河流切割.行政inChinawillenrichtheurbanologytheoryand划分、海拔升降、地表覆盖,产业经济、民族文strengthentheendogenousdrivingforcefortheory化,交通区位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形成有形和无developmentandpracticeinnovationofurbanology形的.不同层次的中间房子,而不同层次的地域inChina.Asaconsequence,itwouldhelpforma城市学,可理解为是以中间房子及其相关环境要Chinesecharacteristicurbanologytheorysystemon素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领域.其研究涉及的相关thewholeandmakecontributiontothesustainable交叉学科(彼学科)包括:政治与哲学、艺术与技developmentofhumansettlementconstructionin术、地理学与地质学、气候学与生态学、社会学China.与人文学.市场学与经济学等等.缺一不可且至KEYWORDS:regionalurbanology;mount-关重要,但是,每一项都不能代表地域城市学的urbanology;Chinaregion;Chinesecharacteristics全部.都只是中间房子的一个重要方面。1前言1.3地域城市学的内部性与一般的研究对象——中间的房子.从彼学科到此学科1.1城市规划发展的与时俱进虽然城市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研究和关城市规划的弱可持续与强可持续.复杂性注的重点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具有倾向性和递变与非确定性、科学技术过程与社会市场过程、学性.譬如曹康和顾朝林先生”在分析了现代城市

规划史的产生和主要研究内容后,把一个世纪以2重视地域城市学研究的紧迫性与重大现来的演变历程分为五个阶段“14’等.但城市规划实意义

在发展和变化的同时.也需要一个连续和一致性

的承载.在相关交叉学科(彼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关于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关系,城市和发展过程中.服务于一个较为稳定的内核(此学区域规划这个概念已经存在好几十年了。现代城科),即在变与不变的辩证过程中.从理论到实市规划不可能没有区域规划.城市和区域必然要践.能够不断丰富和积淀于中间的房子.不断发结合起来研究.可是在正式的学科定位上没有这展和统一于地域城市学。样的定位叫“。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从地域角

度研究功能区.城市群.城市层级.城镇体系.

1.4地域城市学的内部性与外部性走向一同城化等文献的逐渐增多.本文将地域城市学的致的过程和未来研究内涵.初步定义为:从地球表层人一地动力

中间的房子及其环境.作为一般的研究对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整象.有利于地域城市学的内部性(此学科)和外部体发展要求.对一定空间地域范围内,具有高度性(彼学科)走向一致.即行政的划分与政治的决的自然本底一致性和紧密的人文经济协同性的城策,地理的切割与气候的过度.市场的联动与计市和城镇的发展规律(如功能区划,区际协作.划的调节.文化的积淀与价值观的嬗变、生态环发展策略、发展战略,城市群.城市层级.城镇境的破坏与修复、流动性的覆盖与重组.经济技体系,同城化.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术的合作和更新、城市管治的传承与改革,等等新农村、城镇管治、城镇特色等等).进行跨学因素的作用.在全球与地域的互动与协同演化科和跨行业综合研究和系统研究的学问。那么在中.形成了不同层次且多侧面的中间房子特性,目前.之所以要重视地域城市学的研究.主要是从而提供了地域城市学丰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对基于如下宏观背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象,提供了地域城市学整体上作为一个包含科学

过程、技术过程和社会过程之综合过程的条件,2.1全球发展的剧烈内部非平衡性提供了地域城市学承载丰富内涵和拥有持久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宏观上出现了全球性动力的条件.例如。考虑到全球城市体系由。树的市场.然而.事实上.全球性的市场与全球性枝纵向结构。向。网络状横向结构’的转变.的壁垒是同时出现的.全球性壁垒的出现.加剧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在我国首先提出了’Global了全球性的非平衡发展.并且.非平衡的发展有Regions’(GRs)的概念,进行长三角地区静态区日渐加剧之势。由于资本和技术的集中化.层级域结构格局和动态区域结构重构的分析.同时化和版权化.促使发达国家有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就重构的动力机制从地方化、全球化角度进行探对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依据资本优势,版权所讨“【5】口有和技术门槛.进行全球性的掠夺和积累。所

“由于中国幅员广大,民族很多.自然条以.有学者和社会精英按照目前的经济逻辑和技件.历史发展都有差异,还必须进行多地区的研术逻辑预测.未来全球化的模式可以简要概括为究。并且应当运用多种工具和技术辅助研究。但。20:80的社会”,。即启用有劳动能力居民的需要强调的是综合研究不能替代单科研究,综20%就足以维持世界经济的繁荣.而越来越多合研究的繁荣有赖于各学科研究的深化和边缘的劳动力将被弃置不用,80%希望工作的人都学科的发展与突破,以及各学科之间的重新组没有劳动岗位“.并且预言。1/5的社会即将到合”【6J。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首届城科来”181。同时.全球发展的剧烈非平衡性,进一会之后,1/4的世纪转瞬已过,然而上面这一段步反映在不同的地域和国家中.呈现出内容更话,至今依然可视为我国城市学研究.在复杂加复杂和更加丰富的非平衡特点,正如联合国.的全球形势下进行持续研究和开拓研究的提纲挈(201o.L类发展报告>所揭示的深刻和尴尬的非领。下文谨结合这段话中的地域城市学思想.做平衡问题.如经济领域的非平衡发展问题、经济简要的阐释.并具体以西南地域。山地城市学和社会与环境的整体非平衡问题等等.即经济发山地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形成的事实为依据.进展.不能替代和谐与进步.健康与幸福、平等与一步分析地域城市学对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现尊重.形象与素质等人的全面发展指标.而这实性和重大意义:即从千秋功业的角度,重视和。恰恰折射出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州1,同培育地域城市学的树苗.展望未来地域城市学大时也有力说明了.我国当前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和树成林.成为支撑地域中间房子的梁柱.成为托民生工程建设的及时性和正确性.进一步从区域撑地球人居环境大房子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基础.发展到国家乃至全球的角度审视.非平衡问题及供批评参考。其对策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万方数据一荣藻塑戏剐E己

2014

万方数据2.2全球发展的巨大外部不确定性则.脱离了地域城市学的基础.城市实践的过程全球发展的巨大外部不确定性.促使可持续和结果,必然是不生态基底的.不社会文化的,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首要命题。宏观层面,不经济集约的.也是不美的。譬如,生态城市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国低碳城市的全球理念和现代技术必须结合地域条际上采取了一系列全球化的行动,这些行动的件.因地制宜.与地俱生.与时俱进,地域的城成果可以概括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的部分市因生态而特色.因特色而生态。生态方式不结包括核心的国际机构与组织.如:UNEP(United合地域条件.必然是一种形式主义.而且在功能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联合国环境上会降低生态效益,甚至可能.造成的不确定综规划署).CSD(CommlSSiononSustainable.合后果是反生态的。Development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软件的部分包括各种国际性的协定、公约和各种约定3“山地城市学与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对的资金支持协议。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公约和推动城市学、人居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京都议定书>在环境措施中引入市场化的三个的意义和启示机制:ET(EmissionTrading.排放贸易).JI(JointImpIementatiorbs.联合履行).和cDM(cIean黄光宇先生立足我国西南地区.长期致力DeveIopment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结合于山地城市的地域学研究。在他推动下,率先进一步各种分类更丰富的CF(CarbonFund.碳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建设部山地城镇与区域环境金)项目.对引导清洁技术发展.减少碳排放、研究中心(注:与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合作).率先延缓温室效应起到了不少促进作用。但总体而进行了山地城市的地理学和生态学综合研究,率言.全球环境问题的应对和治理依然存在消极的先提出应加强山地条件下的人居科学研究.率一面.如全球范围内采取集体行动的协调性并不先将西南地域的山地城市学理论推向国际,开理想,甚至有些悲观,有研究者称这一现象为碎展了系列国际研讨和相关合作研究。其代表性片化(fragmentation),并提出伞形理论的对策.成果在1992年巴西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其目的依然集中在通过协调多样多层次的非平衡展大会期间举办的。未来生态城市”展览活动发展要求,发现更多的创新机会.从而谋求整体中.得到原国际建筑协会主席、国际建筑学院上减少全球发展的巨大外部不确定性。执委会主席斯托伊洛夫(GeorgiStoiIov)教授的高度评价.1994年。绿心规划“相关技术及乐山2.3地域城市学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实践作品,获得了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面对全球发展的剧烈内部非平衡性与巨大国国家分部。发明创造科技之星奖“等等。经外部不确定性.全球范围内渐趋共同行动的理论过四十余年的开拓和积累.黄先生及其科研团研究和方法论探讨已经开始,跨国界的区域一体队.率先在国内获得了城市规划界的第一个国家化实践和跨区域的超意识形态的灵活伙伴关系的科技进步二等奖。本文通过对黄光宇先生近半个建立.正是全球渐进走向整体性行动的努力。然世纪实践和理论的系统研习.以期有利于对地域而.由于全球发展的地域非平衡和文化差异等因城市学意义的诠释。素.实际的路途依然坎坷。整体上的状况.正如在地理相对偏僻、信息相对滞迟的大西南.许多研究机构和个人所表明的那样.未来结果存黄先生进行了长期国际化视野下的地域城市学探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结合地域的独特条索。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他先后主持并完成了件.开展和推动地域城市学研究.是切实推动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图1)。在球走向整体性和一致性的力量,因为地域性是最长期的实践创新中.先生推动将。城市规划的环稳固地镶嵌在整体性之上.因此.切合地域和符境容量分析”.。生态战略“、。区域规划“合地域条件的城市学研究.必然具有整体性的意、’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用地生态敏感度分义.从宏观和长远上认识.开展地域城市学研究析”、。非建设用地规划”.。动态规划与公众是从城市研究的角度,增进有利于全球整体性的参与”、。数字城市与计算机虚拟”,“城市大工作.所以,。地域的就是世界的”的深远意义气环境因子的计算机模拟(注:局部模拟)”、之一也在这里。从更广泛的分析可知.缺乏地域’地理信息与生态资源综合分析”、“复合规城市学基础的城市生态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艺划“、。城乡融合“等等的思考应用于实践.术与美学.城市经济学等等.最终必然是不彻底并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全部。产、的.其实践应用结果产生的功效往往如隔靴搔学.研”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学习归纳后.脉络框痒。因此.地域化的过程不但是一个融汇的过架见图1所示。程.更是一个学科创新和丰富发展的过程.否

3.1山地城市学与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对推是社会整体的宏观发展规律具体在城市层面和地动城市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启示域层面的反映,其宗旨是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现

地球表面.可以概括为由海沟、海底地形.实.从不同角度和途径.不断走出传统认识视野近海陆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脚坡与生存观念的狭隘与偏见.拓展人类思想认识.地.山脉山峰构成的立体山地地形.这个基本的精神考量、审美向度与价值发现的更广泛空间和山地格局构成了承载地球表面所有人居环境内容资源.并进一步反映到我们现实的物质生存状态的一般性自然本底,从基于地球山地界面生态与生存方式中来.从而开拓更加广阔的共生与发(mount-interfaceecologyofearth)的角度而言,展路途。面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窘境,至少在山地城市学与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对城市学和本世纪中叶之前,人类依然面临着躲避自然渐变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一般性和更加广泛的启示意以至突变的任务,也因此.规划对生产生活方式义。的引导.以及进一步对循环社会.低碳社会.和

从城市化到逆城市化.从全球化到全球地谐社会的引导.就显示了更本质的生态效用与意域化.从卫星城到积聚城市.从新城市主义到新义。但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却会遭遇广泛型城镇化.从人文主义到解构主义.从理性主义的障碍.。然而在实践中.他们有时却不能实现到非理性主义等等.其不断演化的深层原因.都所谓生态的目的.并且对于普遍实施的行动存在

参加学会依托机构

由由中城中镇重博重山山

国国国市国与庆士庆庆地地

城城生生科区大后大大城建

市市态态学域学科学学镇

科建城规

规学专院环建研

・境筑流筑市划

学划学业建研学动城规与

研会委设究-站规划技

究△学

员部中土学与术

△△山心未院设研研

地学计究

城研由究中

究,U,,、

理论研究实践应用

学理个

术论人表

活框代成汇

动架表果总

山生A—~丽成

地态山山都山

城城地江

地非地

市市城县

城建城

与与市市城

设市

建建学学一陈勇合著一等总

体用规

筑筑V原规地划

文文理划规与

化化V

划设

丛丛计

书书作

品图1黄光宇先生地域城市学思想在山地城市学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实践

Fig.1Mr.GuangyuHuang’stheoryofregionalurbanologyappliedin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mountainouscitiesandeco-cities万方数据;一果睡碧敲剐揶

c~zobocz2014

万方数据着许多障碍”DO]。所以.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土地覆被变化系统)币IILUCCs(1anduseandcover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一种更基础更广泛changeSimulations.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和更具深刻责任的范围.一种对生产生活方式模拟).PPGIS(publicparticipatoryGIS.公众参多侧面影响的思考。正如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者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IDM(Interactivedecision协会的创始人和主席理查德・雷吉斯特(Richardmaps,交互决策地图技术)等等相关现代地学、Register)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准则和最新实践史学以及进一步交叉学科的研究基础.并结合更中的交通倒置措施、太阳能措施、废弃物的循环广泛领域的现代高技术成果等,有助于促进人居措施.非机动车措施等等的建议,无不是在潜移学研究的与时俱进和丰富人居学的研究内涵,进默化中改变着传统城市在不同侧面上提供的生产一步生发出’山地人居学”、。海岛人居学”、生活的方式。然而.生态城市规划的实践.以及“流域人居学”,“盆地人居学”.”流动性进一步针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实践.归根结底.必人居学”(如旅游人居研究.交通人居研究、贸须与地域的城市学相结合,例如美国加州大学伯易人居研究、移民人居研究等)等内容.在地域克利分校城市和区域规划系的研究人员.已经在人居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高技术人居研探讨。城市规划者如何与全球气候科学家一起制究”(如低碳技术人居研究、智能技术人居研定相关的战略.以解决地方的城市热岛效应.以究、循环技术人居研究.智慧人居研究等).以及全球气候科学走向本地化的技术合法性和政治及。健康人居研究”、“美学人居研究”等等的责任叫….对于在充分尊重和依据地域的地理气丰富内容,从而有益于推动人居学成为具有稳定候条件、物质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展承载且不断积淀、丰富与深入发展的人居科学。开城市的生态研究具有积极地意义.有助于生态不同层次的地域.构成不同层次的生境.城市可以很好的“接地”.从。Glocalization”112J整个地球表面构成一个复杂的地域生境系统,对(注:全球地域化)的角度而言,有助于全球化的人类的生境而言.不但需要物理的功能式生境技术和方法很好地根据地方的气候与地理特点应的研究.也同样需要文化意义式生境的研究.用在地域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反之.脱离地域城且不可偏废。目前国际上.美国哈佛大学的市学基础支持的生态实践.很可能是不彻底的生CGA(CenterforGeographicAnalysys.地理分析研态实践.所以’应明确并重新分析最近那些.宣究中心).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CASA(Centrefor布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明确或暗示使用现AdvancedSpatialAnalysis.高级空间分析中心).代技术的城市和建筑干预措施的真正结果和真正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的CSISS(Center效果”U3]。地球表面大量无视地域特点.而本质forSpatiallyIntegratedSocialScience.空间综合上是脱离地域生态基础的。Greenwashing”(漂绿社会科学中心)等,不但集聚了软学科如人类或刷绿)工程.依然在蔓延.其不但加剧着地球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家.而且聚集表面的困境,同时,也延缓了改善地球表面环境了硬学科如地理学、资源学、物理学.计算科学的时间。的专家.从而致力于开展高水平高层次的跨学科研究。在国内,黄秉维先生较早提出应将人文现3.2山地城市学与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对推象与自然现象结合起来,对地球表层进行跨学科动我国人居学研究的启示融会贯通地综合研究.陆大道先生较早提出应加。城市研究一直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从强对。环境一社会动力学”或。人一地动力学”绘画到人类学、地理、历史、规划.政治学和社的系统研究和综合研究等。而地域城市学正是从会学以及其他学科””…,山地城市学的建立和开探索城市发展规律的角度.将人文经济的社会发拓是以山地学、城市学.生态学为主要依托.并展过程与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变化过程结合起兼以建筑学、土木学.社会学等跨学科交叉为基来.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学问。人类不但生活在一础.反映了多学科交叉并走向一致性创新的研究个不同空间尺度、生态基底、经济条件.物质资趋势。以此经验为基础.进一步上升到人居学研源、技术水平等制约的世界里,我们同样生活在究的层面,重视和开展地域的人居学研究.一方一个不同时间尺度、意义价值、文化条件、精神面以人居学理论作为支持和指导.另一方面.有资源.情感方式等孕育的世界里。特别是处在目助于产生地域创新型的人居理论和具有鲜明核前.全球化非平衡发展的急剧冲击下.重视和加心技术的人居研究成果。这样的启示譬如:开强地域城市学的研究和实践.有助于为新型城镇展小气候人居研究.小流域人居研究、少数民化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提供支持,有助于为族人居研究等等。除此之外.借鉴CHGIS(China新型城镇化发现更多实践性创新机会提供支持、historicalGIS,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LUCCS有助于为新型城镇化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地域特(Ianduseandcoverchangesystem,土地利用/色的发展路径提供支持。总体上.有助于增强我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九:中科院岩土工程考研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中科院岩土工程考研(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一、学院介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由196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发展而来,1966年2月改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197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1989年实现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双重领导并采用现名,2002年4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成都山地所的基本定位是以山地灾害、山地环境和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研究领域,致力于为“增强我国防御山地灾害能力、保障山区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成都山地所设有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山区发展研究中心和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四大研究学科单元,设有四川省山区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综合测试与模拟试验中心两大关键支撑平台;建有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3个国家重点野外台站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元谋干热河谷沟蚀崩塌观测研究站和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重点站3个所级野外观测台站;分别与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和国土资源厅合建有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和波密地质灾害综合观测研究站。

自建所以来,结合区位优势、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基础,面向国家山区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战略需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千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了国家在山区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山地灾害研究与防治、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山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二五”期间,将实现二个重大突破:重大泥石流减灾关键技术与示范、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加强五个重点培育方向:泥石流灾害预警报系统技术、山地灾害链生机理与基于动力过程的风险评估、气候变化下的高山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分异与适应机制、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与评估、西部山区人地关系分异规律及对气候变化适应。

成都山地所编制人数294人,其中研究员40人、副研究员48人。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5人,其中1人进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16人。

成都山地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土木工程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岩土工程、土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壤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土壤学(二级)7个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环境工程2个(二级)专业型硕士学位培养点;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67人(其中硕士生85人、博士生82人)、在站博士后9人。挂靠的学会有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四川省地理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出版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山地学报》和英文季刊JournalofMountainScience(SCI-E扩展版)。

二、中科院岩土工程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三、中科院岩土工程考研复试分数线

(一)复试一般由报考的研究所或院系组织,在报考的研究所或院系所在地进行。(二)各培养单位依照考生初试成绩,一般按录取数与参加复试人数1:1.2左右的比例,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进行差额复试。生源充足的单位可适当扩大差额比例。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

(三)复试名单以及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等由各培养单位在复试前通过培养单位

(四)报考的培养单位在复试前对复试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再次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可要求复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五)复试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外语听力和口语等考核内容。(六)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培养单位在复中进行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篇十:山地住区场地设计要点

山地住区场地设计要点探析

【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山地住区趋于平原化,逐渐丧失山地特色的现象,提出紧密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的原则,通过科学划分台地和布置道路来缓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减少土方和资金投入,最终建造出节地、生态、以人为本的美好家园。

【关键词】:山地住区;场地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是一个山多丘陵多的国家,在国有土地中有2/3为山地面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蔓延,城市内可供利用的平坦用地正逐渐稀缺,于是不可避免的山地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城市居民的关注。但伴随着许多居住区的开发,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设计人员往往只注重小区景观和容积率,而忽视了山地住区中场地设计的重要性,使许多山地住区在建造过程中浪费了资金,破坏了自然,甚至造成了安全隐患。所以探索出一条山地居住区场地设计的道路,是当前满足山地居住区合理开发的当务之急。 2目前场地设计中的问题

近几年山地小区场地设计时常发生不合理的现象,表现在建设与运营成本的逐渐增高,设计前期忽视复杂的自然地形,无法切实的进行场地分析,更有甚者盲目移植平原地区的小区平面,只是追求平面构图的美观,结果造成土方填挖量的增加,不但耗费大量平整场地的资金,还破坏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它

使得山地小区丧失了其可识别性,竖向轮廓线的消失代表着场地山地特色的缺失。

3场地设计要点探析

在山地小区设计中,鉴于设计场地地形复杂,场地的平整与道路竖向设计是完成场地合理设计的基础,所以如何依据复杂的分析数据进行场地平整和道路竖向设计是我们本次研究的重点。

3.1前期场地分析

对山地居住区进行竖向设计前,首先要对基地地形地貌、交通环境、地址水文等进行研究,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实地调研,通过实际的勘测了解基地的地形、周边建筑及道路、基地内的植被种类等,然后将调查的内容进行整理;另一种是计算机分析,常用软件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gis是用来收集、提取、存储、转换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工具,其可以将零散的数据和图像资料加以综合存储在一起,并将文字和数字资料高效地结合,使用空间的、描述性的(或属性的)数据通过地图来定义物体及真实世界的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规划用地的坡度、坡向、沟谷位置、竖向高差大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场地设计。

3.2场地平整

按山地的坡度可将其划分为坡度较小,地形起伏不明显的缓坡地形及坡度较大,具有显著高差,坡度不小于8%的陡坡地形。缓坡地形可以通过场地自身小规模填挖改造成为平缓斜坡的规划地面形式结合建筑空间设计来满足空间及功能的需要,竖向设计较为简

单,而本文所研究的山地竖向设计属于后者——陡坡地形。

1)化整为零

对于高差或倾斜度较大的地形,我们不适宜采用大挖大填的方法,一方面破坏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丧失了山地住区的艺术魅力,降低了可识别性。所以我们本着尊重自然的原则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结合地形将整个基地合理分成若干台地,通过道路相互联系。

为保持原有山地特质并减小施工难度节省造价,台地的边缘一般沿等高线的形态进行划分,蜿蜒曲折形成山地特色。在台地划分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a. 台地大小的确定。

①场地的自然高差、平缓区域和陡峭区域的分布影响每块台地面积的划分。以减少土方量为原则,高差较小坡度平缓的区域台地面积划分可以较大,高差大坡度较陡的地区台地面积划分较小。 ②在坡度较大且坡度变化较大的基地上,划分时可参考gis的坡度分析数据,将坡度变化缓慢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平台,有利于这一区域达到挖填平衡。

③小区多采用组团的组织方式,同一个台地上的建筑一般视为一个组团,所以台地面积大小可参考组团的大小来确定,以确保整个小区保持自己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关系。

④台地的宽应满足组团内楼与楼日照间距,并确保本台地上最北边的楼与较高一层台地最南边的楼的日照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b. 台地高程的确定

①台地的高程一般为一个数值范围,帮助调整台地与周边的关系。 ②台地的自身的高程还应参考通过的道路的设计高程,保证居民的正常出行。

③为了减少土方量和运输量,台地的高程以自然地形的高程为参考的重点,一般以台地中间通过的等高线为参考高程,确保在整地时每块台地能自身达到填挖平衡。

c.相邻台地高差的确定

①在原始高程差一定的小区中,台地分的越多,则相邻台地的高差则越小。

②小区内连接各台地的是小区内的道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小于等于8%,则相邻台地的高差越大,道路爬坡的长度越长,道路与周边地块的衔接越弱。道路与台地的衔接分为道路与台地坡度不同,道路一半高于台地一半低于台地和道路与台地坡度相同台地与道路相平两种情况。前者则要考虑道路的长度与道路的最大坡度所能攀爬的高度要能满足相邻台地设计高差设计。

③台地可以采用小于8%的放坡减小两台地间的高差,一方面减少回填的土方量,令一方面减小两台地间高挡土墙对人视线、交流的阻挡。

2) 局部调整

在当整片住区被大体划分成若干台地后,每级台地内部还需要进

行局部的调整来满足组团内部功能的需要。其方法是采用缓坡、局部分小台、架桥、阶梯等设计元素来处理台地与入户,小区一级道路与小区二级道路及小区二级道路与小区三级道路(多为入户路)相互衔接的问题。

3.3道路竖向

小区内的道路按用途可分为车行道路和步行道路,按其特性可发现,步行道路在设计中多与等高线垂直,用以满足人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多以梯道、缓坡作为竖向设计的元素;而车行道路则多是沿着等高线进行攀登,为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中规定的坡度小于8%的规定,道路形式上多采用“s”形、曲线形帮助攀爬高差较大的坡地,在对车行道进行竖向设计时应遵循:

a. 道路总长最短原则:道路越短越能减少资金投入,增大土地的利用率。

b. 局部坡度最大原则:对于垂直等高线的爬坡道路进行设计时,其坡度越陡,则路径越短。

c. 依附等高线走势原则:保证道路平缓及减少对自然破坏,提高安全性。

d. 土方挖填量最少原则:道路标高的调整,可减少边坡、挡土墙的数量。

由于山地小区地形复杂且本身的高度差异较大,决定了道路竖向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其中特别需要处理的是道路竖向与周边环境的衔接,这些关系有: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专业山地车品牌 专业山地车 专业级山地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山地所的博士专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山地所的博士专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axuezhuanye/12258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