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

2016-01-06 10:54:5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一《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想》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一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感想》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后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不仅解答了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还体现出了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些鲜明的特色,饱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但同时,我觉得一个社会所存在的制度方式必须要促进社会的进步,不然这种制度就会遭到这个社会的消灭。所以,相对于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国社会更加繁荣。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戒骄戒躁,积极改变现有制度的弊端,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其更大限度的发挥作用,给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作用。

首先,“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关于“共同富裕”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

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最后,建设“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是广大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必须转变法治理念,从以法治民、以权治民转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权。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也叫共产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最科学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它以扬弃资本主义的缺点弊端为基础,以实现人和生产力的解放,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为目标方向,寻求可以最好地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道路和社会制度。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中国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直以来的追求和理想,是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的根本手段、方法和途径,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屈辱、灾难的历史经验所得,是

中国有识、有志的爱国之士经过不懈的努力、追求和思考的最终结晶。 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明确和解决社会主义是什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中国人民所认识和认可的社会主义,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学说中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揭露出人民贫穷困苦、社会动荡不安、腐败与犯罪严重、定期爆发经济危机、人民失去自由等等一切社会弊端的根源均在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主张通过扬弃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联合劳动和人民民主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缺点弊端,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实现人和生产力的解放,实践一种

真正的自由、民主、公平和正义,实现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思想主张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义的,只不过有许多国家和人们(包括列宁)也同时把初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称之为社会主义而已。因此,我们所指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同时可以说成是有中国特色共产主义。

显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和灵魂就是社会主义。中国

的共产党人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是想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指导下,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繁荣富强、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理论应用到中国,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就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体现。

显然,自始至终,自中国人民接触到社会主义理论,到中国的共产党人发动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再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科学民主、自由繁荣的社会主义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一直是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所追求、遵循和钻研的科学理论和指导思想。只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经过了许多的挫折和磨难,中国人民才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当作了一种理论系统科学来对待,希望能在中国更好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呈现出来。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因此,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但具体的范畴和内容并不包括这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科学

社会主义的中国化,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的中国化。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它更侧重于总体的、综合的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建设;而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则注重于更细微的理论研究。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比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的中国化更具有具体而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通过科学社会主义来体现在人类社会的实践中的。因此,创新、完善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通过结合中国国情,创新和发展、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社会科学,当科学社会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得到某种重大理论突破后,才能根据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应用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中。

因此,我们创新、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应持有孤立的态度和眼光,应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首先创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然后才能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有效性决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有效性。

理论的目的意义在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理论要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问题。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解决自身生存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一种理论科学。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感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后感想

通过老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独具匠心地讲解,使我对该门课大体知识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思想上受到了启迪,使自己对于什么叫做现代化,中国为什么要搞现代化,如何搞好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充分认识到中国的现实情况和历史发展阶段,认识到中国所走的现代化道路是一种什么情况。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机和国家日益贫穷,许多先进分子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探索,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学习,实现现代化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为此,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邓小平提出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但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要课程,而且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从而解决了我国现代化的道路问题。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才能加快我国现代化的步伐。

通过学习,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确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还存在着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政治体制过于僵化、财富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我认为只有使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和元素全

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改革开放事业更加深入,才能在本世纪中叶使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并且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我意识到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为在总结国内外的大事的经验和教训时,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治党治国、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的深刻和精辟的揭示,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体认,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客观

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我们党从建立伊始就以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从而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双百方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然而,由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又缺乏经验,使得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并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历史的经验表明,只要我们党坚持和把握了三个代表,我们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三

个代表,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人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关于本课程,我认为我们在学习理论时应注重实践,多去祖国各地了解国情民情。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记住一些理论。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认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增强独立思考与做事的能力,为以后的正确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三
《《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

《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读后感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版发行,如同农民放眼金色的稻浪,如同工人手捧下线的产品,如同作家喜闻清样的墨香。而且,它不是哪一个个人的收获,而是全党的收获;它不是简单的物质产品的收获,而是全党实践成果和理论创新的收获。记录着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探索的历程,反映了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宝贵成果。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妥善处理国际国内的复杂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十三年的历程,是不平凡的历程。在这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许多重要的报告、讲话、文章、书信、批示等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总结我们党和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并阐明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它们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是不断推进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重大成果。

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深入思考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致力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丰富和发展。梳理这些丰富和发展,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十二个主要方面: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确立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坚持全面系统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方法,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把坚持、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庄严的历史责任;

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党治国的战略思路,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进一步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走出去等战略,以及抓好“三农”、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扩大内需、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扩大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尊重人权等重要思想,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和规范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要求,提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等四个“人”的要求,倡导“五种精神”,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重要的位置,大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提出民族和宗教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概括了宗教问题上的三句话,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警惕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提出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思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从严治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面加强军队建设,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的基点放在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高举和平与发展两面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把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主张,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提出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十二大关系,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特别是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深化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对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明确党的建设的指导原则,提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问题,明确了党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内涵,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求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反腐败斗争的格局和机制等等。

所有这些丰富和发展,凝集着全党的集体智慧,是十三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的结果。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来自于人民,又进一步武装人民。十三年来我们各方面事业所取得的成果,都是这种理论与实践互相推动和促进的结果。江泽民同志作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的兴起、

发展和经受挫折。二十世纪初,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等一批国家相继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严重挫折。而在中国,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的发展,社会主义日益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主义在中国之所以展现出光明的前途,最根本的,是由于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开拓前进。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经过十年实践检验而为亿万人民所认识和接受的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经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我们党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坚定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阔步前进。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来自国际的和国内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全面推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我国的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的实际行动,也获得国际舆论的普遍好评。江泽民同志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眼光观察世界,正确判断错综复杂的形势,抓住机遇,从容应对挑战,正确作出决策。他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正确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重要的成果和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四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读后感

通过谢老的这篇文章,我们能感受到这位八十多岁的老党员思想解放,他拥护党的改革开放,迫切希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根治腐败、开拓创新,其爱党爱国和为党为国之心溢于言表。但是其思想从批判一个极端又陷入另一个极端,比如在缺乏充足证据的条件下认为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暴力革命的主张并成为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首倡者,认为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只是在重复恩格斯的话,肯定民主社会主义在“战争与革命”年代的作用,并否定共产党人当年的革命路线等等言论有失偏颇。

其实谢文的中心主题就是主张按照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把我国建成“瑞典模式”那样的民主国家。那么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呢?谢老眼中理想的“瑞典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谢文中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道路取得了胜利,既演变了资本主义,又演变了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正在改变世界。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三条道路往往是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代名词。之所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西方保守党的失势和中左翼政党的执政,成为其施政纲领是因为这种理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制度和学说之间进行调和,采取中庸立场,将二者融合起来,兼取二者的优点和长处,克服双方的缺点和弊端,能够很好的体现中左翼政党超越左与右的价值取向。实际上各国

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等已经蜕化成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成为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剥削制度的一匹“黑马”,在各国政坛上与老牌资产阶级政党争夺执政地位,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一个台上一个台下地轮番做戏,其实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而已。

其次,以瑞典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北欧民主社会主义者“瑞典模式”就是对第三条道路的实践验证。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从实用主义出发,以较温和的方式,在不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从资本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的过渡。瑞典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权力均衡

广大下层阶级以强大的工会作为后盾,实现与富有阶级之间的权力均衡,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二、 拒绝暴力革命

不以暴力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而是通过议会民主制和争取普选权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三、 市场自由与政府干预

在经济领域中,一方面认为市场是协调经济生活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市场竞争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可以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又认为国家对经济的统筹规划必不可少,国家应该对经济实行间接的控制和干预。

四、职能社会主义

即放弃追求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目标,认为所有权和其职能是可以

分离的,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只将其职能社会化。这样既可以使经济部门中私人的所有权职能有利于全社会的利益,使工人和员工得到实惠,又可以消除滥用私有权力而必然造成的弊端和随之而的社会冲突。

可以看到民主社会主义在民主宪政、混合私有制、社会市场经济、福利保障制度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但在不改变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期望实行真正的民主其实是一种空想。这种民主是虚伪的,不彻底的。因此任何社会模式,即使在某个国家十分成功,也不能照搬于世界,更不应对其顶礼膜拜,只能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参考借鉴。中国的国情、历史传统和文化因素,与瑞典很不相同,首先必须考虑值不值得照搬、学不学得了。瑞典领域面积相当于4个半江苏省那么大,而人口只有900万,还没有我国一个大城市的人口多。它地处欧洲大陆边缘,几乎没有遭受过战火破坏。连欧洲一些大国(包括德国在内)都自叹不如,说学不了瑞典。一个人口13亿、资源很有限的中国,如何学瑞典?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瑞典国际竞争力下降,国内受“福利国家危机”困扰。我们不能只看到其好的一面而看不到它的问题。任何社会模式,即使在某个国家十分成功,也不能照搬于世界,更不应对其顶礼膜拜,只能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参考借鉴。

我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不属于马克思主义,而是一种更加偏向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甚至可以说其本质就是资本主义。我国现在实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科学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创造,已经远远超越了民主社会主义所能涵括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表现为:

一、在指导思想上,前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不断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后者则主张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

二、在政治建设上,前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后者则主张实行西方的民主宪政、多党制、三权分立等。

三、在经济建设上,前者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后者则主张建立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制度。

四、在文化建设上,前者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者则主张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的价值观。

五、在社会建设上,前者坚持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真正实现全民共建共享;后者则主张通过实施社会福利计划,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社会公正。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立足于国情、又适应时代,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民主社会主义虽

然在某些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和发展道路,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民主社会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国情。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

当然,谢老的文章引起广泛反响,恐怕关键在于“民主”这两个字。中国的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许多人都感觉到不能建构民主制度成了中国发展的一个瓶颈,所以,民主问题成了焦点。至于究竟是什么主义,究竟要追求什么主义,未必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我觉得,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深感我们这几十年搞的社会主义太缺少民主了,虽然他们不知道民主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理论,但是只要有人大讲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大家就都赞成:如果没有民主,怎么能叫社会主义啊?

当今中国的基本问题是缺少社会主义民主。领导人都说我们的政治改革一直都在进行,有很大的进步。我们不能说这二十多年没有进步,但是进步太慢、太少。我们国家的民主现在到底是谁在做主?多少人做主?有人形象地说:毛泽东时期是毛泽东一个人做主;邓小平时期 “双峰政治”,就是邓小平和陈云两个人做主;到十四大时期开始是三个人做主,为什么?十四大五个常委,三个不就是多数吗,少数要服从多数吧;十五大有进步,是四个人做主,因为七个常委,四个就是多数;十六大又有所进步,九个常委,是五个人做主。我们中国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五
《《社会主义历程与中国道路》读后感想》

《社会主义历程与中国道路》读后感想

《社会主义历程与中国道路》一书篇幅不大,但是它以专题形式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它在掌握大量的、充分的、经过精选的历史资料基础上,以近现代世界、中国社会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为历史背景,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核心,以回答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为基本问题,紧密联系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简明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历史经验、政治智慧和学理支撑。同时又从干部群众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等情况出发,根据“要精,要管用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著,对其发表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理论要点和逻辑结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给以简介,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根据原著”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

《社会主义历程与中国道路》一书,遵循习近平同志近期有关讲话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置于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讲起,历史地说明了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进行反复比较和总结,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日益加深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成

就和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入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习近平主席说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结底乃是人民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两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年百年”的目标的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的目标就是中国人民的“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虽然前行的道路上挑战严峻、困难重重,但目标已经确定,宏图已经绘就,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上下一心,攻艰克难,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六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读后感》

读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有感

最近读了一下郎咸平的《新帝国主义在中国》这本书,内心颇为挣扎。首先是惋惜与无奈。作者叙述了一系列中国在对外进行经济利益斗争过程中失败的案例,并且对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进行了十分深刻的分析以及阐述,其间夹杂着作者对内恨铁不成钢对外愤怒的情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被作者这种情绪给深深的影响了。不知什么时候帝国主义这个词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的确在我们国家像过去那样拿着枪闯进我们国家进行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已经没有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帝国主义在我们国家没有了。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讲他们以前跑进我们国家烧杀抢掠是为了掠夺我们的资源我们的财富控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那么我们想想到底还有没有呢?答案不言而喻,我们的玉米、棉花、铁矿、饮用水、超市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全部握在人家的手中,如果真的整个国家的基础命脉都握在别的国家手中,那么还怎么直起腰版与他们讲条件,还怎么又底气跟他们斗争。然而现在我们面对的现实就是我们正在一步步被蚕食。所以我们要斗争与他们斗争,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在经济制度上相对比较落后,而且全球化要求我们必须去适应他们制定的经济制度。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制度,因为只有在了解了他们的制度之后才有可能去赢得斗争。作者扼腕叹息的就是我们曾经做的一些傻事情,就是在不了解制度的情况下去斗争,结果本应该斗争成功的却以失败落幕。怎么能让人不生气不懊恼不惋惜。然后我也冷

静了一下,失败却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局面,既然结果已经产生了,就要有勇气去面对,关键的是将来。从进化论上来讲,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个合乎大自然的规律。如果我们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在这一点上作为一个升斗小民,我也就不操那么多心,而且我对我们国家的未来也十分有信心。我们牺牲了那么好儿女,流了那么多的鲜血,好不容易才获得的自由民主,我们决不允许历史重演。

上面的主要是谈谈书中的内容,下面是我由书中的内容获得对我自己的生活工作的一点点感触。这一点点感触就是竞争与学习。首先是人与人的竞争与学习。现在的职场处处存在竞争,一不留神就会被超越被替代被抛弃,所以我觉得我平时应该和其他同事多多交流大家在工作中的心得与经验,不能够固守自己的套路,否则就会失去进步的机会逐渐被老化僵化。其次是咱们公司与国内其他公司的竞争与学习。大家都处于国内这个大的经济环境之下,在面对的人群、制度都是一样的,差别就在各个公司的体制制度存在区别。一个公司要想获得优势,当物美价廉当然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比如咱们公司的保费比其他公司的便宜,就会给咱们公司带来优势,如果每个公司都这样的话就会形成恶性的竞争,导致没个公司都不好过,所以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各个公司间的差额都不会很大,那么关键点就在于谁家的服务更加优质。优质的服务必然来源于一个优质的团队,一个优质的团队必然又有一个优质的体制制度来维护。归结来说,优质的制度是一

个公司生存的根本。马克思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也就是说每一个公司存在都有它的长处去值得我们去学习区尊重,我们要想在对他们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保持我们自己的优势同时学习对方的优势。最后一点就是对国外同行的竞争与学习。国外的经济制度相对国内比较成熟,因此国外同行的一些制度也比较完善。当然他们的一些制度并不一定适应我们现在的情况,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就是我们国内的经济制度也在走向成熟,我们与国外的交流会越发的密切。从这一点上讲国外同行的一些现行制度对我们公司的发展与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课本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作了详细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事实表明:“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就是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毛泽东思想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三个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形成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对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历史是真理的最好注解。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作了科学分析,毅然抛弃了苏联“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并最终依靠这条新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改造。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用和平方式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尽管这一探索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却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上述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思想,提出了“三个代表”党的建设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运用唯物主义观的重大成果,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宏伟纲领和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行动指南。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深深认识到毛泽东为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他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他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八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

我研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同时对于毛主席这部著作中涉及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的论述对党和国家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可谓影响深远,值得后人敬仰。

要了解《论十大关系》的影响和意义,就先要了解《论十大关系》产生的时代背影和中国当时处于什么状况之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选择了苏联模式,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苏联模式本身存在着一些弊端,并且这一模式也未必适合中国。所以,1955年2月,毛泽东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找了34个中央部委同志谈话,对我国经济建设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经过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在集体总结经验的基础上,4月25日,毛泽东在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接着,又在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十个方面论述当时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主要的问题。本文应该属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积极探索。 《论十大关系》正式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当时《论十大关系》产生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提出十大关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一方面是从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就是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而十大关系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可谓是涉及全面,见解到位。

所以在当时中国那样的背景下,《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正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做了铺垫。《论十大关系》中关于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等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对于党的八大路线的确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论十大关系》的基本精神和主要主张,实际上都融入到八大制定的路线和通过的有关报告、决议中去了。所以,把这个报告,连同八大确立的路线和毛泽东稍后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看作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符合实际的。50年的实践表明,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富有生命力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个战略思想既包含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又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

因此,结合新阶段的新任务重温《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论十大关系》的研读,我对党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也希望自己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论持久战》读后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具体说是1938年的五月,自卢沟桥事变以来,抗日战争就进入了全面抗战的第十个月。在国民当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而且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希望于国民党的抗战,从而忽略了共产党的游击战争。总之,不论是亡国论还是速胜论,在各党派、各阶层,在国内,在国际,都有倡导者,有附和者。然而,当时的局势却急需一种理论,即既能解释抗日战争的现状,又能倡导全民族的抗战。于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发表《论持久战》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彻地分析当时敌我双方在各方面的优劣,驳斥速胜论和亡国论,强调只有持久战才是最符合当时的战局,使全国人民看到胜利的曙光,增强必胜的信心。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是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这是反侵略战争,所以中国是正义的,同时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即使日本战争力量比中国强大,但它毕竟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物力和人力都非常的缺乏,难以经历长期的战争;相反,中国则是一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力量大,因此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从国际方面讲,日本的侵略行为即法西斯战争的亚洲地区的行为损害且威胁到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的援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亦是反法西斯战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及援助。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毛泽东还指出:这场持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方的战略进攻、我方的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方的战略保守、我方的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方的战略反攻、敌方的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将是中国很痛苦的时期,要准备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敌强我弱形势转变的枢纽。毛泽东强调此阶段中我方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而以运动战作为辅助,此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地方将遇到严重的破坏,但是游击战争必定能够胜利。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同时,毛泽东还强调地指出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样就能实现全民抗战,调动全国的统一积极抗战,更能保证抗战的胜利,即毛泽东说的:兵民是胜利之本。

《论持久战》一书,是毛泽东于1938午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其中毛泽东分析并指出了中国能战胜并能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和条件:第一就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就是国际抗日亦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就是日本本国内的革命运动即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这三个条件的结合对中国而言就是非常重要且极其有利的,并且是中国处于了一个有利的立场。如果中国的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比较好的话,且国际上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认识及时且迅速的话,还有就是日本本国国内的革命来的比较快的话,中国的抗战就会比较迅速且容易,而且不会有太多的损失。反之,中国就必须延长抗战的时间,但结果还是一样,中国还是会胜利,就是随着时间的加长,损失就会随之加大,就会造成一个非常艰苦的抗战时期。充分考虑到了这些问题,中国采取了拉长战线,抓住日本人力的缺点以及他们的战争机构的笨重,行动很慢,效力有

限,从而分散日本的战力,从而为抗战的胜利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战争的前期,我们要避免一切大的决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破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战斗力,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疲于奔命,而且这个战争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日军要很被动地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们还要用重兵去保护交通线,时时谨防袭击,另外,还要有一大部力量驻扎满洲和日本内地,这样更使原本军力就不足的日本更显得力不从心。这样,日本在中国长期抗战的消耗下,它的经济将会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也会变得低落。而中国方面,抗战的潜力将会变得高涨,大批的革命人民会不断地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所有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地作出最后的致命攻击,将日本侵略驱逐军出中国。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而发展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是人民彻底地看清了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势,使人民看清现实,纠正了存在的错误观点,既巩固了国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指导了全民族的抗战,为中国的抗战胜利的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成为了中国抗战时期的指导纲领,引导中国的抗战赢得最后的胜利。

《复兴之路》读后感

经过一百多年历史沉浮的思考与探索,经过几代人外学内修的追寻与抗争,又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与研讨,中华民族终于找到自己的复兴之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前途,这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复兴之路》不仅从历史的角度给我们讲明了这个道理,也从现实出发给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更从未来的构建中给我们描绘了美丽画卷。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十八大之后,我们有了更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了更坚强务实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了更强烈清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到的“中国梦”,讲出了曾经浴血山河的炎黄子孙几代人的心声,也将继续激励当代的九洲热血和后来者为之奋斗。

细读《复兴之路》,我们还可以发现“人民”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当选之后首次亮相,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简短讲话中19次提到“人民”两字,可见“人民”在新一届中央领导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人民与领导的关系,已经超越古代帝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开明比喻,而是血肉相连的整体。我们的人民已经当家作主,我们的领导来之于人民,这种相融相通的情结已经成为时代的强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复兴大业人人有责的意识需要进一步深化,只要华夏儿女都来谋发展、做贡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推动者;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当前的形势提醒我们,干事创业更加需要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参与;将来宏伟蓝图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伟大的人民群众。

“以人民为根本,谋中华之复兴”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操守和责任,只有紧紧地依靠人民,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以人民的满意为我们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以人民的监督为我们事业进步的最好鞭策,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复兴的道路已经明确,人民的素质决定未来。我们不需要愚昧无知的一盘散沙,也不需要贪污腐化的时代败类;我们需要的是怀抱理想、扎实肯干的民族精英,需要的是团结一心、拥有本领的人民大众。本领的取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大兴学习之风,真正学好看家本领,才有可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发挥作用;作风建设也绝不是小事,不管是经济建设还是政治改革,只有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人民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修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够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道路。

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需要军事的强大和文化的引领等等,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人民。只有坚持以人民为根本,以人民的美好愿望为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动员起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正道。

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篇九
《《关于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读后感》

《关于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读后感

读完北大教授杨奎松老师的《关于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这篇文章,觉得他的几个观点都是言简意赅,很有见地,文中讨论了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问题,毕竟,无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社会主义始终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无法简单地一概而论。概括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及其实践,与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社会主义有着怎样的联系或区别。最后把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以及所谓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我们今天所谈到的社会主义做些比较与对照,它使我对于认识建国后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有了一个总体性的认识,以及目前人们对于标榜的社会主义的解析,有了一个大体轮廓,且杨老师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于目前的社会走向进行了自己的思索,给了我们一个指导思路。

诚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包括过去长期被称之社会主义三大特征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也大都面貌全非。这种种变化不可避免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如果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是社会主义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到底还是不是社会主义?或者反过来,如果今天的中国属于它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我们又应当如何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做历史的定位呢?现在社会已不再注重意识形态,究竟谁是社会主义,谁是资本主义的问题,已经没有人们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那样,那么注重了, 因此我们也就能够在当今,冷静的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理性的认识当今的社会形态,而不是简单的冠以“特色”二字,这样才能让人们不致于思想混乱,甚至迷茫!

杨老师在文章中首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指出,社会主义-一种关于未来社会理想形态的美好追求。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并非是共产党人的一种专利,而且也不能把它简单地与马克思主义混为一谈。作为一种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人们不满于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状况,希望创造出一种美满的、公平的、合理的社会秩序,是人们主观的一种意识!不仅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西方社会民主党提出的民主社会主义,都有这层含义,可以说是一种共性!但关键是,人们的这种理想,它对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比如通过组织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取得政权)和具体过程(比如经过革

命的过渡时期以及实现最高理想要经过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的考虑在现实社会中具有多大的实践性?人们的主观社会意识,能不能作为指导人们改造社会的主导意识?是不是这种理想就合乎自己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在具体的社会发展和治理措施中,怎样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关注的合理、公平、均富和平等?是不是就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提出的种种措施来实现,还是要在具体操作时,还须根据具体情况来作决定,但必须以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为依归?如果我们更着重于理想的目标,而不过分重视具体的实现手段和方法的话,那么,凡是致力于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追求经济和社会平等理想的政党和国家,即使它们对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如对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存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也应当肯定其社会主义的性质。

杨老师其次对于毛泽东时代进行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分析,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人为制造均平社会的失败尝试,首先分析了中国社会最终选择暴力革命的形式的原因,靠革命的方法夺取政权,难免会习惯性地运用革命的思维来建设国家。以及毛泽东自身对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性,更看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而忽略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过份迷信自身的经验,以为只要政策和路线对头,不仅可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失败转向胜利,而且可以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就走向社会主义,就成为一种必然。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在吸收苏式经典社会主义各种经验的同时,又明显不同于苏联的模式,毛泽东对于社会平等的追求,一生不曾改变,发动的各种政治运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达到追求平等的目的,但关键这种企图通过社会权力来强行分配的均等,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不平等性!平等理应由起点(权利)平等逐渐走向结果(分配)平等。但中国社会落后的现实却使共产党人难以顾及起点问题,只能用强力直接创造结果的平等。殊不知,强力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新的权利上的不平等,而只要起点不能平等,结果无论如何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平等。指望通过限制分配形式,消除人与人之间贫富贵践高低上下的差别,事实上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这是因为,要根本消除这种经济收入和社会身份的差别,不到生产力高度发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已经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的情况下,同样无法实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无法坚持下去,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是在不顾世界潮流和时代前进步伐,闭关锁国,蒙住国人眼睛

的情况下来强行搞平均主义的。这种社会主义搞一时行,搞长了就不行了。毛泽东的生命到底有限,执政党毕竟不可能闭着眼睛永远不看世界。一旦国门开放,人们注意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之后,大多数人就再也不可能满意自己的生活了。这也正是在毛泽东去世之后,他所倡导的这种社会主义实践无法进行下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

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是第三部分,文中通过比较《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一文中对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提出的判断标准,来对照今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通过对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的分析,定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名义下的新民主主义。这个说法很形象,从邓小平进行改革开放时的初期动机来看,是认识到毛泽东所进行的只注重上层政治的建设,忽略最基本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点出发,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允许私人企业和外国企业发展,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从邓的改革效果来看,却又出现了很多和社会主义的标志不进符合的现象,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权利得不到基本保障,农民得不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城市中下层人民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得不到保障!似乎又和当初七十年代社会平等形成了鲜明对比。那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杨老师指出,我们社会在经济上实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但政府又以社会主义为目标!所以是一种社会主义名誉下的新民主主义!即为建国初期的新民主义,在共产党的观念当中,即是以资本主义为手段,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一方面发展资本主义以增强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引导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还不如资本主义的文明程度,即前资本主义时代!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结果,导致中国更接近于资本主义;而坚持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坚持共产党专政,则显示了邓小平主观上仍旧不忘社会主义的理念。两相结合,今日中国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而更近似毛泽东当年那个新民主主义。当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今日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大概只能说它是社会主义名义下的一种新民主主义,说到底就是经济上的资本主义,政治上的社会主义是一只脚跨在社会主义门槛上,身子却还在门外的社会主义。

杨老师在文章最后提出对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展望,社会主义在中国有无前途,既不取决共产党的理想如何,也不完全取决于多数民众的欢迎程度。在今日这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它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受社会公众监督和制约的程度。毕竟,当中国再也无法把自己与世界隔绝起来之后,中国的任何发展都必须,也只能紧随世界进步的节拍,由起点的平等逐步走向结果的平等。今后的中国人若能真正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而主动地利用其目前所掌握的行政权利与资源,把为民造福的主观意愿同自觉融入时代潮流的行动结合起来,则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也许不是毫无可能的。文中实际上分析出了,在当今改革中,如果仍旧只坚持所谓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严重滞后,权力完全没有制约,那么可能最终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庆幸,目前国家注意到了问题,提出了和谐发展观点!但如果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够进行,或者严重滞后,最终将会影响到经济建设!甚至是社会稳定!如果,我们注意到问题的存在,中华民族经过这个风险期,使得人民的权利能够得到真正的保障,人们能够有充分的自由,政府具有更多的代表性,政府成为真正的公共行政府,法制社会得到确立,或许我们自身社会将会建设出比西方社会更为优越的社会主义社会!

杨老师作为一个历史学者,能够在历史研究中,注意加强对于社会的现实关怀!能够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我想这是我们最为值得思考的地方!用自己的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杨老师的分析,使得我们对于现在所处社会的现状更为清楚。使得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更为深刻,能够理性的认识当今的社会形态,这样才能让我们不致于思想混乱,甚至迷茫。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主义在中国 社会主义五百年读后感 社会主义价值观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社会主义在中国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1318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