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读李清照有感

读李清照有感

2016-01-14 09:37: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读李清照有感篇一《读《李清照》有感》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读李清照有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李清照有感篇一
《读《李清照》有感》

读《李清照》有感

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即使在那个词人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里,她也不失为一个特殊的大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读了《李清照》,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女词人在过渡年代里的悲欢离合,她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失国之痛、丧夫之悲、哀哀欲绝的真实感情。

作为一个女作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一个妇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数千年男子霸占文坛、描写妇女的作品也多处于男子之手的时代里,他的作品可谓异军突起,给文坛增添了一丛琪花瑶草,因而更增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用寥寥数语,表达了清照惜花的心情,在暮春时期,作为少女的作者,在雨疏风骤的天气里自然关心花卉的情况,同时也向世人描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呆在家中,无聊之中种些花卉,整日与花为伴,经历了一夜春风雨后的变化,担心花卉的生长情况,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这样,本词形象的表达了当时妇女的生活状况,写的无限凄婉,又含蓄委婉,被诸多有影响的大家称赞其情意真切。

在我看来李清照对文学的热爱超过了她的生命,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文学修养,受家庭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与赵明诚结婚后更是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不困苦的生活,坚持着她的文学创作,但是金兵入主中原后,宋室南

迁,她带着很少的东西,随难民流落江南,背井离乡,漂流异地,多年来收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祸不单行,不久,丈夫又犯病死去,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她的希望成为幻影。这时,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诟病,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助,呼告无门,贫困悲苦,流徒漂泊,最后寂寞的死在江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出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丈夫外出使她感觉孤独无助,丈夫不在,闺居无趣,要出游以消遣,但是只有独自一人上船,“独”字深刻的表达了她的无助和孤寂,仍然在怀念着丈夫,看到天空的大雁飞过,联想到大雁传书,不由的自问,云中的雁给谁寄来了信呢?表达了她希望是给自己,深夜仍无法入睡,可看出她对丈夫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终于我还是体会到了爱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幸福,这种相思之愁是没法消除的,才把它从眉头撵下去,它又到心头上来了,同样才把它从心头撵开,它又到眉头上去了,这自然的相思之愁被她展现的淋漓尽致,写的及为形象,令我感到心痛,深深的替她惋惜。

汪苏泷曾经有一首歌叫《李清照》,更是总结了她一生的经历,让我为之感叹,那凄迷的生活也让我为之心痛,烟锁秦楼,细雨把酒黄

昏后,海棠花是否一旧,声声慢心事谁知否,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一旧,这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谁念我终日凝眸,帘卷着西风,惊醒旧梦,人比黄花瘦,一字一句,写出了她经历的情感之路,又有谁不为之感动呢!

从少女的天真娇憨,少妇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到失国之痛、丧夫之痛、悼亡孤寂、念亲怀乡、哀哀欲绝的情感,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让人心痛、惋惜。

读李清照有感篇二
《读李清照诗词有感》

追寻你,我心中的女神

--李清照

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10化本3班 郭晓红 2010364313

我追寻易安的足迹,追寻那个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的身影,追寻那个才情过人的、婉约清丽的闺阁少女的倩影,追寻那个终日凝眉、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寻那个颠沛流离、晚年凄凉的落魄红颜。

她风姿绰约的一生,她香如兰芷的慧心,她婉约清丽的词章,无数次让我感动让我唏嘘让我迷失。我以心的维度仰视她清丽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蹙音,俯身捧起历史长河沉淀的瑰宝,以此来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远逝的女神。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我走进那个书香飘逸的庭院,探头窥见正值豆蔻年华的易安。一个绣面芙蓉、情窦初开的美少女,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然后对着袅袅沈香发痴,她娇憨、濡慕、害羞,她怀春、痴缠、憧憬,少女的情思付与半笺娇恨,月移花影约重来。忽的,院中出现一位青衣少年,她不禁心慌,未语脸先红,急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站在她身后,见她目送消失在宅门拐角处的背影。此时,我仿佛闻到了幸福的味道。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8岁,人生的花季,李清照出嫁了,门当户对,情投意合,才子佳人,美偶天成,他们一样地酷爱金石,一样地喜欢诗词,郎著《金石录》,妻写《金石序》,妻写锦心词,郎作秀口吟,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使新妇的幸福从心里溢出来。蜜里调油,夫唱妇随,李清照让幸福变成了浓浓淡淡的墨香。携手春游,“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小别痴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见两人携手漫步庭院小径中,我望天微笑,幸福的氤氲散落一地。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绿肥红瘦,看见一位婉约清丽妙龄女子泛舟湖上,误入莲花深处,桨声冷冷,“惊起一滩鸥鹭”,是易安。此时的她双颊微红,高唱“兴尽晚回舟”,双桨轻摇,向莲花更深处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醉不知归路,薄汗轻衣透的女子,默默祝福。我远眺,藕荷连天,江月满星辉。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伫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眸、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说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 与明诚共看庭前花开花落,望空中云卷云舒后,留给你的,却只剩下无尽的等待。明诚踏上了充满荆棘的仕途之路,远去了,留下你,独守空房,终日伏于案台上暸望。等到了秋风又起,等到了雁儿南飞,等到了一轮明月又悬挂相思楼头,却等不到,等不到明诚的一封信,等不到那一个风花雪夜般的传奇„„纵有横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加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对,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易安多少次独坐幽落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个千古丽人。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停留在西子湖畔旁,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她使着孤舟独桨渐行渐远,载不动满江愁绪,是易安。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李清照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渐入暮年,她守着孤清的院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帮助她驱赶走落寞,但关闭柴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青灯黄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不忍卒读她的《漱玉词》。她代表了一个高度,“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所有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她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佳作珍品。” 掩卷,止不住两行清泪。

我徜徉在蓑草连天的野外,看尽征鸿,怎奈梧桐更兼细雨,心中易安的形象愈加明显。风中的梧桐颤抖着深深的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听见易安“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的低吟,看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杯两盏淡酒独酌。我能拂去葡萄枝上的落叶,拂不去你心中荡起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朔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事变迁、韶华飞逝在你额上刻下的确记良印呵。我不知多想走近你,将海棠花拾起,扮靓你的容颜,但是故人不在。 追寻你,我心中的女神。你作为诗者,你的诗已震撼了我的灵魂,我追随你,寻找你遗留的足印;你作为歌者,你的嗓音已涤荡了我的心灵,我追随你,寻找你遗落的音符。

读李清照有感篇三
《读李清照诗词有感》

读李清照诗词有感

书籍有多种类型,个人的喜好也有所不同,我则较为喜欢古诗词一类。在诗词中能找到一种难以语言来形容的感觉,也许是一种习惯于的反应,

小时我接触的大多都是古诗集,我也喜欢诗集中的语句和内藏含义,现在的书籍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现代诗集并非我所好,但在古诗这方面我也狩猎不多,可谓是囊中羞涩。我并没有“若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的信念,但我却极为喜欢李清照的词。词与诗虽非一类,却都为我所爱。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学过了,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且

精通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一生原本应是与丈夫共渡美好的悠闲生活,命运却让她的一生坎坷让她的词由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转变到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她的词更是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让人情不自已感触甚多.更让我所感叹的是她的人格,就像是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这也正是我所喜爱她作品的原因之一我喜爱她词《声声慢》中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李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前面

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给人一种寂寞更多的是苍凉孤独与无奈。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悲意弥漫让人更是给人感触。

这也只是李清照的一种风格,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她的另一首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像悠悠江水空自流。这几句和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句词中我最为感叹的是那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再美丽总有一天也有凋零的时候,辉煌过最后融入土地,这便是大自然的仁慈与无情。水流不停的奔流着,这是大自然的规则,无可违背。给人留下一种萧瑟的感觉。同时这句话借景抒怀,暗中又扣合流水落花的伤感与无奈,可以说字字紧扣。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感知着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情感,并以她独特的艺术技巧将之呈现,并在这一瞬间凝为审美的精华,使之作品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

我喜欢诗词不只因为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们更加理性的看待现实问题。更多的是每赏析一首诗它给我的独特感受,让我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每一丝情感波动,我喜欢李清照的婉约,也喜欢李煜后期的悲意〃〃〃〃〃〃让我感受接触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

33号:何雨荣

读李清照有感篇四
《读《李清照》有感》

教育科学学院经典阅读

读书心得

题 目: 读《旷世才女李清照》有感 学院班级: 教科学院 2012级4班

学 号: 20121242004 姓 名: 李 霞

日 期: 2015年3月10日

联系电话: 15708321970

读《旷世才女李清照》有感

她是一朵旷世奇葩,她是一朵惊世玫瑰。在那样的社会里,有一个女子能诗词歌赋,低吟浅唱,貌美如花,言谈优雅,时而小家碧玉,时而豪爽似男儿风。怪不得赢得了赵明诚的君心暗许,颜垯的默默守候,就连皇帝也曾有过少许爱慕之意。她是一个幸福的人,然而她也是一个不幸的人。

清照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幸福的人。她遇上了一个万里挑一的赵明诚,叫了一辈子“清妹”叫出了他对她的款款柔情,护她周全护了一辈子。他从没阻碍她的才华横溢、独异思想,而是和她一起品诗论词,醉酒当歌,谈天说地,遨游名家大作,共赏金石碑帖。他们一生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和睦,夫唱妇随。曾经也有许多挫折屏障横在他们面前,但在那封建思想当道,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有一个守候着对方的爱人已是无可多求的了。虽说他没能陪她白头到老,她晚景凄凉,他们没能儿孙满堂,他们的毕生心血最后几乎化为乌有。但他们的记忆永存,他们的美好铭刻,他们的故事永传。后人都知道,赵明诚只有一个李易安,李易安只有一个赵明诚。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简直是无稽之谈,清照彻底证明了它的荒谬。女子也可饱读诗书、知人经视,巾帼不让须眉。在那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众人麻木时,一个弱女子吟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爱国深情;在那颠沛流离的逃途中,一个弱女子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金王爷的丰衣足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女子!可是,她注定是个不幸的人,生存在了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生活在了那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怎么样都拼不赢那万恶的封建。纵使她的才华千古绝代,纵使她的诗词众人仰慕;但她毕竟是女子,也有那么多人都不看好她,从她的诗词到她的思想都不看好。她终是不得善终,书中最后小女孩孙娘说:“才藻实非女子之事”是对她一生的彻底诋毁。怎一个愁字了得喻示她所有的哀愁及几近绝望。

细看易安居士的一生,虽不及她文采的万分之一却觉得自己骨子里和她有那么些相似。我也希望有一心人,不求风花雪月,不求香车宝马;只求共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共享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共尝人间烟火,生活的味道。我也是和易安居士一样,倔强固执,牛脾气的人,有时候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儿时,妈妈曾让我跪上一整天,我也不愿承认那莫须有的错误。我也看不惯一些人情世故,有些愤世嫉俗,为了我的开心颜,决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可我更幸运,我生活在了可以开怀畅谈的现实社会。那种女子不如儿郎的昧观早已不复存在,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出自己的观点

看法,可以大胆追求奔向前方。

或许同姓了一个“李”字,从小就喜欢李清照,她的词恬淡清新,读起来沁人心脾。但现在真幸运,可以了解她更多。她不仅是一个旷世才女,也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伟大的女人。

读李清照有感篇五
《李清照词读后感》

读李清照词有感

四年级 祁艳云

寒假期间,难得闲适,便找来李清照的词读。 李清照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她独创了易安体,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词人,她的词寄托着她的情感,可谓至诚。

她的词低吟浅咏、缜密典雅。词人将情融入富有感染力的景物中,再通过勾画将情传导给读者,深深的打动读者。如她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一寒字将读者带入惆怅的境地,“花残、香消”这触目伤情的凄楚,使人魂断、咽泣不已,悲凉气氛从字里行间跃然而出。凄婉的情调生动、感人。

词人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的空间,越读越意味无穷。人的情绪容易波动,难于把握。思念之情乍现还隐,反反复复。例如她的《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寂寞”因他不在身边而生,含蓄委婉的道出对他的思念,当然读者还可以任意的发挥自己的想象。

词人通过对自己忧、乐的描写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词中尽情的渲泄内心的痛苦之情,催人泪下,令人泪尽心难平。例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中用语浅显易懂,词人感情毫不修饰,全部情感倾泻而出却不失真诚。 掩卷而思,深感李清照的词流传千载而不昧,在脑海中日久弥新。

读李清照有感篇六
《李清照词有感》

读李清照词有感

(一)梦寻

— 低回的情路

行走在岁月的深处,泪滴成了两行记忆。

遥想当年,李家有女初长成。亭亭玉立,攻于文墨,爱煞旁人。名清照,字易安。轻狂年少,无限娇。

“绿肥红瘦”“海棠依旧”匿名入殿朝,惊起一片艳羡。后被专长于金石书画的赵明诚道破女儿身,可谓是无限锋芒无限骄。更是被念念不忘,悠然向往。于是有了初相遇,有了“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掩不住的娇羞女儿态。博学有识的清照亦是显出了小女儿的好奇与青涩。

家学渊源,浸染书卷的她此时更多是清高自傲的,甚为轻狂。爱以梅自赏自喻“香脸半开娇旖旎”“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且以“清疏迹远只香留”的桂花描写自己的美好心性,“梅定妒,菊应羞”。更是含蓄比下屈原的少年意气“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清新脱俗,孤傲洒脱。确实要悠然向往,怦然心动了。

那年十八、二十,共结伉俪,琴瑟之谐,却是不足为外人道。词作甚少。但仍有迹可寻“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一个沉浸在爱河的女子,那藏也藏不住的娇嗔柔媚。“归来堂”处处迹存:斗茶、猜书,相从赋诗,共治金石之学,有撰《词论》之文。内心的甜蜜与满足,

开心和幸福。早已无所求、无所憾,无须宣泄,怎会提笔来说愁?只道是一头栽进去了。

(二)梦醒

— 坎坷的凉秋

十余年,悠哉而过,离别在所难免。

一颗烛苗起身,轻轻掀开夜的一角:思念之情丝丝忧。

一身清高优雅的女词人也为能免于在红尘中清唱:花自飘零水自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烛的摇曳中,咀嚼他的名字,点点泪花湿了青青衣袖。“东篱把酒黄昏后”“想离情,别恨难穷”“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是绵绵浓愁。

纵是相会又奈何?亦是意薄情淡。犹是他南下任职,执意独行,走的决绝,而她的婕妤之叹声声怨,思念与悲怨在黑暗中开花,痛苦落地有声。孤傲洒脱的人被爱怨绊住亦只能叹,叹在词中化为酒,亦或许此时她需要的只是一个梦,一个迷离虚幻的梦。

经过太多的变故,凉了。这时秋是最适合她的,春太闲,夏太燥,而冬又太萧杀了些。秋刚刚好,秋凉如水。心一点一点的变凉,眼睛所见也凉了,一波清水的凉,一抹秋风的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凉。那种渐变的,淡淡蒙蒙秋意笼罩的凉,填充了词的意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而心的凉更甚,“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谁怜憔悴更凋零”“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自怜自艾的悲哀,渗入骨髓。

一生的一生,已有过夏的曼丽,秋的瑟瑟,亦算是无悔无憾,一生的一生,亦像是那散乱的青藤,斑驳成了一袭幽雅的流韵。

读李清照有感篇七
《赏宋词中的情与景!感作者的心与志——读李清照辛弃疾词有感》

""#年第$$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第(卷第$$期#&*+,-.&/01-&,1,451,167+-71&,8&..99!!!!!!!!!!!!!!!)232

%&’$$!!""#"#:&.’(’%&’$$

""""""""""""""""""""""""""""""""""""""""""""""""""

文学与艺术

赏宋词中的情与景!感作者的心与志

!!!读李清照辛弃疾词有感

濮!宏

!

"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加里福尼亚旧金山>#;$<!

!摘!要"以辛弃疾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就作词的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来比较分析!!本文以李清照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包括作品的结构和用词!探讨和欣赏作品中所描绘的情与景!感悟作者的心与志"!关键词"辛弃疾#宋词#文学赏析!!李清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3!!!文章编号"$$%G!"=’!<!!""(#;"@<!""#"$$#"$=(#"<引言!!一&

花草蒙拾%评道&’婉约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稹曾在其作$

豪放惟幼安称首()足见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作以易安为宗!

他们是两宋时代词史上最具代表性最具婉约与豪放的特点!

的人物(本文就李清照*辛弃疾两位词作家的代表作来分析

探讨其作品的用词技巧和表现手法!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

赏析他们作品中所描绘的情与景!感悟他们的心与志(

二&婉约含蓄的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独树一帜的$"(;+约.$@$

出身于官宦之家!生活优裕(她$女词人!(岁时与赵明诚结

婚!二人志同道合!生活美满(靖康之变后她与丈夫避难南

丈夫病逝!她只身漂泊!过着凄凉困顿的生活(其渡(不久!

可分为前后两期(本文以反映作者前期创作词以南渡为界!

的$醉花阴%和反映其后期创作的$声声慢%两首代表作来进行分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作于宣和二年"!当时赵明诚出守莱州!$$!"#

而李清照仍居青州(闺中少妇独居幽处!不免愁思满怀!于

醉花阴%词托词表意(词的内容真实委婉地反映了词是以$

人离别丈夫后那种无法排遣*丧魂失魄的相思之情(

首先从作者的用词上来分析(李清照偏好使用思绪动如’愁)*’莫道)等(这些思绪动词具有慢词里领字的功词!

效(特别是词的开头以’愁)字发端!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本词的主题(这个’愁)字统领全篇!垫定了全词的基调(所以!比一般慢词中一个领字最多能领四句的作用要大(上阕开端’薄雾,浓云,愁,永昼!)描写其独处时的寂寞(作者把自

移情于物!借物抒情(’薄己的愁情投影在身边的事物上!

表示淡淡的愁!’浓云)表示浓浓的愁!香烟缭绕如愁绪!雾)

怎么样也化不开(次句!写室内光景!’瑞脑,消,金兽()’瑞脑)即熏香!’金兽)即兽形的香炉(’消)即燃!又有消磨的意

一语双关(一边指炉中熏香一点一点地燃!时光一分一思!

秒地挨!时光难度!另一边也象征着作者的心在被相思煎熬(接着!’佳节,又,重阳)一句点明写作的时间是重阳节!这里’又)字是领字!含蓄地说明分别已久(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还用’又)字暗示因为佳节的到来!对丈夫的思念更加倍增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只有了(这样的思念使作者’

冷冷清清的玉枕!陪伴着一个人的孤眠(纱橱独寝!似烟如雾的愁思有增无减!夜半时分!凉意袭人!倍感孤苦!不只是

心里感到更凉(作者用’凉)字细腻地描写了感身体感到凉!

官触觉(句未用’透)字描写了当时的心情!似乎在说’这透到心里来的凉怎么能让我睡得着呢?)作者因为思念爱人而

但又不想直白地说出来!所以就用其婉约之长!把爱意失眠!

不写在字里!而是藏在行间(

词的下阙转换空间!由室内转到庭院!’东篱,把酒,黄有,暗香,盈袖()写把酒赏菊!菊香盈袖(巧妙地借用昏,后!

了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描写

希望能象陶渊明那样心远作者原想借赏菊饮酒来排遣孤寂!

但黄昏依旧!重阳依旧!人的情状却迥然(此情此景!世俗!

思夫情弦又再次拨动!所以作者笔锋一转!写到’莫道,不消,魂)!这里’莫道)是二字领字!有灵活转折!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承幽香美好的赏菊的情景!后启作者忧郁消魂的心情(用

再次演示作者的愁情无计可除(’消魂)二两组强烈的对比!

字也有前呼后应的作用!因为’消魂)是前文’愁)之果!又是下文’瘦)之因!全句意思是&不要说这一切不会让人魂消神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卷伤啊?为什么呢?因为’

帘!看到西风卷起帘子的同时!也看到西风拂动着逐渐枯萎

接着一句是’人比黄花瘦)!写屋里的女主人比那快凋的菊!

瘦)一般用来形容人!但也有花枯萎的谢的菊花还要消瘦(’

意思(作者把自己比作黄花!把黄花比作人!黄花瘦!自己更瘦(作者玉容日渐憔悴!因思愁而消魂!因消魂而人瘦(一

瘦)字画龙点睛!和首句的’愁)字遥相呼应!描写出这种个’’愁)的结果是’人比黄花瘦)!和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个’瘦)字更把这

满面愁容的女种愁绪在文末推向了极至(使一个身体消瘦*

词人形象活脱脱地浮现出来(

这首词起笔于’愁)!落笔于’瘦)!构思精巧!长短句结构严密!韵律工整!从第一句的’昼)!第二句的’兽)!第三句的’透)!第四句的’后)!第五句的’袖)!到第六句的’瘦)!用’韵一韵到底!一气呵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C\)

从文学表现手法来看!作者的描写方法灵活多样!运用比喻*象征*烘托*拟人等手法!使全词呈现出浓墨重彩*动静

薄雾浓云)的香炉出来的袅相生的摇曳之美(词的上阙以’

袅香烟比喻人的愁思!以’瑞脑消金兽)象征被相思煎熬的

秋风的悲凉!烘托闺中思妇独饮心(下阙结合黄昏的惨淡!

塑孤赏的凄苦心境(又用黄色菊花清冷消瘦的特征来拟人!

造了’人比黄花瘦)这奇绝独到的艺术画面(以人比花!以花拟人!人与花争瘦(一边有瘦削的形体!一边有细瘦的花茎(一边是高洁的情怀!一边是清雅的菊花!达到人和物相融的意境!把一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心事重重的闺中少妇描绘得淋漓尽致(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也!

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声声慢%是反映李清照后期生活的代表作(该词是在

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古玩丢失等一连串作者南渡以后!

打击之后写作成的(其创作风格发生了变化(

词的上阙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头(连用七对叠字!富有音乐美感!尤其是结尾使用六个字!打破了前面四个字的模式!使前面的跌荡起伏有了结束感(这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经历国破家亡夫丧后的凄惨心境(’寻寻

!

!收稿日期"!""#I"(I!(

!作者简介"濮!宏"!女!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中文系硕士($>=(I#

$=(

万方数据 

!""#年$$月第(卷第$$期

赏宋词中的情与景!感作者的心与志濮!宏!

%&K’!""#:&.’(’%&’$$

""""""""""""""""""""""""""""""""""""""""""""""""""

觅觅"表示词人内心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寻西找#是寻找

还是追念往事来寄托空虚寂寞?于是#先感于失坠的记忆#

外#描写感官#$冷冷清清"%在经受那么多的打击之后#在作者眼里#所有的事物都暗淡无情#冷漠无比%后感于内#描写

$凄凄惨惨戚戚"说明词人陷入愁境#不得解脱#作者的心情#

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词人从一开始就在刻画清冷之中创造出一种凄凉&悲戚的意境#使全词笼罩在凄惨愁苦的

乍暖’还寒’时候#"中$乍"字可作领字#有音氛围中%次句$

乐感#表示猝然间的转折#把作者所要表达的起伏变化体现

不仅道出了写作的时间是在秋冬季节转换之间#也暗出来#

最难’将息%"描写出作者身心遭受骤指当时动荡的时局%$

然变化的天气和时局的打击#正在调养之中%$三杯两盏’淡

怎’敌’他&晚来’风急?"这里李清照使用第三人称$他"#酒#

一语双关#好似是指傍晚凄寒的疾风#但也可指作者思念丈夫的愁绪无法抵挡%$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曾住京口北固亭#即北固楼%国时孙权在建都南京之前#

词的上阙写登北固楼所见所感!$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是倒装句#$北固楼"是眺望之所%$满眼风光"是眺望之景%$何处望神州"即望神州何处%词人登上当

虽然$满眼风光"#但是他无心吟时位于抗金前线的北固楼#

赏%面对祖国的残山剩水#他想到的是强敌入侵#国难当头#中原沦陷#生灵涂炭%词人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作者在字

炽热的爱国之里行间倾注了对中原故土和家乡父老的怀念#

情%所以#仰天长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由满目山川自然联想到千古兴亡%古往今来江’滚滚’流%

都已经成为历史陈迹#只有眼前的万里长江多少朝代更替#

依旧#滚滚东流#奔腾不息%这里#作者运用了杜甫的(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词的下阙$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作者登上北固亭想到了许多古人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孙权%这里的$雁"象征着信使%国家沦落后#南方北方不通书信#这是先使作者$伤心"的事情%后来更让其伤心的是这大雁是$旧时相识"%这里的$雁"引用自作者年轻时写给在外地

的丈夫赵明诚的信(

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说明送信的雁子还在#但是丈夫已经死了#再也不能用雁子和他通信了%$正"和$却"字都是领字%用在前

后两句里#

强调转折#说明认出雁子后#作者心情的突变%$正伤心"的感觉就巨变成了比心碎还要痛苦的感受%

词的下阙开头写$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

谁’堪摘?

"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损"字不仅描写菊花憔悴#

而且描写人更加憔悴%作者再次把自己比作菊花#

只是这时的自己不是当年的$瘦菊"了#而是$损菊"%这样的菊花还有谁会采折呢?***$如今有谁堪摘?"这句看

似在写花#

其实是在写人%表现了女词人对自己芳华逝去的无奈#

好象在说!$现在还有谁会欣赏我呢?"和作者晚年孤苦飘零的愁境相吻合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描写作者度日如年#独自坐在窗前#怎样熬到天黑啊?$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窗外的梧桐在黄昏的细雨中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点点’滴滴"作者再次用叠字#不但

描写细雨烦扰的状态#

也似描写眼泪#暗示作者默默哭泣%$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是生愁&

添愁&牵愁的$愁"境%$这次第"作三字领字使用#表示转折过渡#把前面的写景过渡到抒情中来#$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在作品最后点明这个$愁"字#用心良苦#是要把这个$愁"字突显出来#和一般的愁情区分开来%这时的愁和她年轻时相思的愁有天壤之别#这时的愁有着身世之苦&家国之

痛&亡夫之悲%作者在尝到真正的愁滋味后#发现仅用一个$愁"字已经不能描述这种滋味了#所以作者使用疑问句#在

句末用$

了得"二字%一方面表示词人当时的悲愁是言语所不能表达的#另一方面使整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处在悬而未

决中#象永远无法找到答案%体现出类似白居易(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境%

(醉花阴)和(声声慢)虽然是两首写于不同时期的词作#但都能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抒情写景#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情感和生活历程%表现了前期和后期生活赋予词人两种不同的$愁"%(醉花阴)表现了一个思妇对远方丈夫销魂的相思之情%所表现的$愁"#是$闲愁$%(声声慢)是

李清照后期家破夫亡受尽折磨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

是一首沉重的国破家亡的哀歌#所以也有$豪放"之风#表现出的$愁"更加大气#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的$闲愁"%两首词#同

样是写愁#

但表现$愁"的方式不同#诠释$愁"的内涵各异#塑造的形象也有别%这是词人情感&生活历程的真实记录%

三!激昂豪迈的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人%他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I$!"=

词#从年轻时候起就积极参加

抗金活动#

立志恢复中原%辛弃疾一生壮志未酬#他曾经向南宋王朝提出自己的抗金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而且他还多次被贬官%辛弃疾虽然被象王士稹那样的历代文人冠以$豪放派之首"的头衔#但他也写过很多风格婉约的作品%本文选用其不同风格的两阕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摸鱼儿)来进行分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辛弃疾于上北固亭有感而作的%京口#$即!";年被任命为镇江知府#登镇江%三

万 

方数据$年少"#说孙权年轻有为#$兜鍪"是头盔#借指士兵%$万兜鍪"形容指挥的军马众多#$坐断"是占据住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孙权年轻即位#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带#不断地抵

抗魏&

蜀#誓死保卫自己的领地的英雄作为%$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借用了曹操的两句话%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

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操和刘备才是孙权的敌手’

借用来说明天下的英雄只有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曹操有一次与孙权作战#见吴方船只&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

日!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刘琮,若豚犬耳!"词的整个下阙描绘了孙权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辛弃疾的登京口

北固亭怀古词#

名为怀古#实为伤今%表面凭吊千古英雄#实为写自己一腔的爱国热情%特别是结句$生子’当如’孙仲

谋"

#含义不尽#一方面暗喻苟且偷安的南宋主和派都是像刘琮一样的$

豚犬"人物#另一方面#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已是六十多岁#他晚年而发出羡慕孙仲谋的慨叹#表明他寄希望于后辈#盼望着$江山代有人才出"#能收复山河%

从文学表现手法来看#作者善用典故#巧妙地把自己的满腔感慨化入典故中%在当时#注重君贵臣卑的历史条件

下#

词人不可能淋漓酣畅#直抒胸臆地去斥责南宋朝廷和当权者%在他的心目中#

忠君即是爱国#爱国必须忠君%因此#他的不满和牢骚只能是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词中说的是$三国"#实指是现实%歌颂的是孙权#讥讽的是当朝主和派%同时#整首词自问自答#语言生动活泼%词中除引用杜甫(登高)#还把曹操的两段话揉合在一起#为自己所用%

摸鱼儿I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

小山亭#

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

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

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摸鱼儿)作于淳熙六年+策略未被采纳#

遭致$主$=和>,

春%辛弃疾收复失地的反而因此派的排挤打击#得不到重用%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他不能去国防前线#而是去担任主管钱粮的小官%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向越来越

远了%临行前#

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发了他长期以来的郁闷之情%

词的上阕一开始就写$惜春"的复杂情感%$更能消&几

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一开始就提出$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的问题%$更能消"可做三字领字#有$怎么经得起"的意思%下一句$惜’春’长

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一句点明了上阕的主题!$惜春"%这里$惜"可作领字#表示作者写这句话的主要情

感%作者害怕花开得越早#

春天也会走得越早#可惜春天马上就要逝去了%$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作者看见满地的落花#更添几分无奈之感%这里$何况"是二字

领字#

表示转折#使前后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词写到这里#作者仿佛都是在多愁善感地叹息春

天的逝去%但下一句$

春且住"#作者用主动式的口吻大声疾呼#

一下子提醒读者!作者不单单是位感伤春逝的词人#而是一位大喊$杀贼"的爱国志士%作者其实从一开始就把春景比作南宋的政治形势%本来#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现过

有利于北伐抗金的机会#

但由于君王昏庸#相信主和派#结果丧失了抗金的大好时机%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

$=>

""#年第$$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第(卷第$$期#&*+,-.&/01-&,1,451,167+-71&,8&..99!!!!!!!!!!!!!!!)232

%&’$$!!""#"#:&.’(’%&’$$

""""""""""""""""""""""""""""""""""""""""""""""""""

照$%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一句!表面上是在说春天

实际作者是在向南宋王回去的路已经被茂盛的芳草遮断了!

朝提出忠告’只有坚持抗金!才是唯一出路!除此之外!是没有别的退路的$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把春天看成有生

作者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命的人!

但却把它当作客人一样强行挽留$表达了作者%惜春&心切!也象征着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心更切!接下来的%怨春

中!%怨&是领字!把本词的情绪转到%怨&中来!尽管作不语&

者发出了强烈的呼唤和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所以难免要产生怨恨$词人不能直接明说他怨恨当朝的人!所以把怨恨转移到景物上来$%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只有%蛛网&能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

!仿佛在殷勤地挽留春天$这里%蛛网&的意思象征着作絮&

说明他%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心里都是因者的爱国心!

为无法救国而布满郁结$

下阕一开始写%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到这里借用了陈皇后的典故$作者借典故写政见的意图就十分明显了$%蛾眉曾有人妒$&用陈皇后阿娇被冷落

以至其谏言不能的故事比喻作者遭到主和派的妒忌和排挤!

被君王接纳$%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陈皇后阿娇用千金买到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来打动了汉武帝$但一个%纵&字说明转折!有%就算&的意思$说明作者和陈皇后一样$%脉脉此情谁诉?&写出了作者虽然忠心耿耿!却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壮志难酬没有地方申诉$次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运用杨玉环和赵飞燕悲剧

并强烈地向他们结局比喻当权的主和派是暂时得志的小人!

象是在说%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接着作者清楚提出警告!

地道明%闲愁)最)苦$&这里的%闲愁&指的不是无所事事的

而是作者壮志未酬等闲的无奈$%休)去)倚)危栏!斜阳)闲!正在!烟柳)断肠)处$&进一步描写作者的%闲愁&是近乎于断肠的痛苦$%休&是领字!即%不要&的意思!说明作者不忍看到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因为它象征南宋王朝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阕词的文学表现手法有鲜明的特点!继承屈原*离骚+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另外还有拟人!比喻!用典等等$作者把春天拟人化!象征性地表达作者对祖国的

杨玉环(赵飞燕的典故据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还把阿娇(

为己用!恰到好处地批判了时事$领字的运用缠绵曲折!沉

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表面上看!这首词写得%婉郁顿挫!

约&!实际上却极哀郁!写得沉痛悲壮$

四!结束语

以辛弃疾为宋词豪本文以李清照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

放派的代表!就作词的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来比较分析他们的作品!包括作品的结构和用词!探讨和欣赏作品中所描绘

感悟作者的心与志$的情与景!

就词风而言!李清照的词早期大多写自己的离别之怨(相思之苦!但其晚期创作风格有所改变!她主要是通过今昔

在无限的追怀故国(故土(故人(故时的过程中表达自对比!

己的爱国情感!其深沉的爱国感情内涵是悲苦的!并多在身

如其作品*声声慢+!沉哀凄凉!描述世悲慨中寄寓亡国之痛!

所以李清照的作品也算有%豪放&之了整个大时代的哀音!

风$

而辛弃疾的词几乎都是写爱国思想的!只不过通过不同的手法和题材表现出来$辛弃疾的词一部份反映自己生活经历!着重塑造豪放的爱国英雄形象!另一部分是咏古写景

却借写景色和男女之情!%婉约&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作品!

浓烈的爱国情感!如其作品*摸鱼儿+$综上所说!从两位作者整体的文学作品来看!把李清照定为婉约大家!把辛弃疾定为豪放词宗都仅仅是对他们大部分作品而言的$这里的%婉约&和%豪放&只是标签!不能代表两位词人对文坛的真正贡献$#

参考文献

花草蒙拾,词话丛编本$!王士祯’L-’

吴洁菲销魂的思妇茕..读*醉花阴+!!’!独的寡妇.声声慢+品李清照前后期%愁&之味,-*)J理论界!

!!""#’$$(@I$(#李清照*醉花阴+的抒情策略和技巧,-<!王茂恒’)J现初中读写#!!代语文"!""<’;$#I$=一曲感时伤怀悲秋赋...浅论李清照*声声;!杜琼’

慢+,-)J中国农村教育!!""@’$"!#$I#!

哀婉凄愁!千古绝唱...李清照*声声慢+赏@!刘琍’-人文社会科学版#!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I$!(

宋代婉约(豪放二词派作品题材构成分析#!许伯卿’

,-江海学刊!)J!""<’<!$=@I$=(

精忠报国志!终生不悔改.评辛弃疾*南乡=!付光芸’

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语文月刊+!)J!""@’>!$@I$#

"责任编辑#正元!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上接第$奇和伟大!都表明了%情&最终战胜了礼法的==页#

%理&$另外!从两剧中矛盾出现的情况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对矛盾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情&与%礼法&的矛盾在莎士比亚心目中的分量要比汤显祖轻得多$这一差别是由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

二!情与认知之理的矛盾从以上的叙述不难看出!*仲+剧中%情&与%礼法&的矛盾主要在剧首出现!起着引子的作用!而在剧尾只轻描淡写就解决了这一矛盾$这与*牡+剧形成极大反差$其实!在%情&与%理&的矛盾中!莎士比亚所要表现的主要是%情&与认知意义之%理&即%理性&的矛盾!是情对理矛盾结构的第二个层次!是更内在(深层的矛盾$*仲+剧的中心部分!是两对雅典青年情侣在郊外森林上演的一场疯狂的爱情追逐游戏$在这场爱情喜剧中!与爱情相关的人!他们的各种感情暴露无遗’痴情(怀疑(嫉妒(抱负(疯狂等不一而足$观众就像置身在爱情万花筒中!而%爱情&在这场大表演中显示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非理性$正如中了%爱嫩花&汁不知不觉移情别恋的拉山德说’%男人的意志是被理性所支配的!理性告诉我你比她更值得敬爱$&莎士比亚这种讽刺可谓入木三分!意味深长$后来!美丽的仙后也中了%爱嫩花&的魔力!狂热的爱上了驴面人身的波顿!倒是波顿一语道破天机’%不过说老实话!现今世界上理性可真难得跟爱情碰头&$显然*仲+剧的

爱情从本质而言是非理性的!而这一表达全靠主题思想是’

%爱嫩花&的作用$整部*仲夏夜之梦+就是在%爱嫩花&的策动下!爱情冲破白日理性的藩篱!在月夜森林中做的一场轻狂荒诞的梦$

相比之下!汤显祖对爱情与理性的矛盾的认识明显有别于莎士比亚!这也是由于不同文化中不同的心理积淀所造成的$他并没有像莎士比亚一样把爱情看作非理性或反理性$("

在他的眼里爱情并不意味着理性或理智的丧失!而是具的!

有人类理性所无法理解(无法包容的伟大力量$事实上!汤显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触及到了爱情的非理性$其实!杜丽娘与赫米娅都经历了爱情的原始冲动!而这种冲动是理性力量无法抑制的$不同的是汤显祖并没有把目光投向爱情的无理性!而是看到它的力量的伟大!认为%情&之神奇是人类理性所无法窥其奥妙的$对拒不接受杜丽娘还魂事实的人!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喟然叹曰%喈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显然!这里所谓的%理&乃指理性认识能力的%理&$爱情谈的是人之情而非物之理!按理性经验判定不可能之事!感情尤其是爱情却使之可能$

两个不同的爱情世界!却揭示了一个同样的真理!情是伟大的(神奇的!情最终战胜了理$汤显祖的*牡丹亭+就像一季惊雷打破了明朝那阴雳的天空!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也以新颖的构思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都是伟大的剧作家!他们各自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贡献都是无法估量的$#

参考书目

*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L-’$>>=!汤显祖’

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L’$>>@!

*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L-’$>>=!阴法鲁’

江西文艺出版社编*汤显祖研究论文集+,-中国戏剧;’8’!

出版社!$>(;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山西教育出版@c’!亢西民编’

社!$>(=

*莎士比亚的诗+!*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8-’!吕荧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责任编辑#正元!$>(;

万方数据 

赏宋词中的情与景感作者的心与志——读李清照辛弃疾词有感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濮宏

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加里福尼亚,旧金山,94132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2006,8(11)0次

参考文献(7条)1.王士祯 花草蒙拾

2.吴洁菲 销魂的思妇茕独的寡妇--读《醉花阴》《声声慢》品李清照前后期"愁"之味[期刊论文]-理论界 2006(1)3.王茂恒 李清照《醉花阴》的抒情策略和技巧[期刊论文]-现代语文(初中读写) 2003(4)4.杜琼 一曲感时伤怀悲秋赋--浅论李清照《声声慢》 2005(10)

5.刘琍 哀婉凄愁千古绝唱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9)6.许伯卿 宋代婉约、豪放二词派作品题材构成分析[期刊论文]-江海学刊 2003(3)7.付光芸 精忠报国志终生不悔改-评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005(9)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白兴勇.Bai Xingyong 李清照、辛弃疾阅读思想之比较研究 -新世纪图书馆2009(1)

李清照、辛弃疾是宋文化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论文采用读书生活及著述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析了他们的阅读思想.

2.期刊论文 康丽云.KANG Li-yun 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体文学比较 -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27(3)

李清照与辛弃疾分别为南宋婉约和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虽然两人的词作在风格和精神上呈现出不同风貌,但他们在性格气质、思想境界、审美情趣等方面又呈现出异中存同的复杂现象,这就使得两人的词作在形象的塑造上、情感的抒发上、风格的形成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3.期刊论文 唐月琴 试论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词作的对比手法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4)

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是在词作中较多使用对比艺术手法的作家,他们利用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画面,寄寓自己更丰富的感情波澜,并以此来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情感.

4.期刊论文 郭楠.GUO Nan 南宋女性与男性词人的涉酒诗词审美情趣比较——以李清照、朱淑真、苏轼、辛弃疾诗词为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

与南宋著名男性词人苏轼和辛弃疾的一系列涉酒诗词相比较,中国文坛同期的女性词人李清照和朱淑真的涉酒诗词也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李清照涉酒诗词与朱淑真涉酒诗词相比,情感表达上更为内敛,但诗词中包含的感情同样的浓郁难解.二人早期作品内容以闺阁春怨为主,作品意象的选择上虽常常类似但表达方式却各有千秋.因为个人经历所致,李清照的后期涉酒诗词内容则与社会时事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多了几分男子的豪气.作为男性词人的杰出代表,苏轼和辛弃疾二者作品都洋溢着词人难以抑制的才情,在内容上也大都反映了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但苏轼涉酒诗词表达的情感更为豪放与豁达,相比较而言辛弃疾则更为沉郁与隐忍.李清照与朱淑真的涉酒诗词为以男性为主导的涉酒诗词注入了女性独有的青春活力和纯真魅力,而苏轼与辛弃疾则为涉酒诗词注入了难得的率直和童真之情.

5.学位论文 刘巧玲 稼轩词中的低产词牌及作品研究 2007

辛弃疾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南宋以来,对辛弃疾及其词的各种评说非常之多,尤其是进入现代以来,关于辛弃疾和他的文学创作的研究,更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本论文从词牌的角度来分析稼轩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低产词牌作品。目前基本上没有发现把这些低产词牌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专著或论文,只有一些单篇的文章从词作的内容、语言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单方向的研究成果,所以从词牌本身入手来研究稼轩词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本论文对所定义的低产词牌作品的创造和新意做出仔细的探索,给与相应的肯定,以期开拓读者对稼轩词中大量不为人注意的作品的了解,对于目前已臻完善的辛弃疾研究具有积极可行的补充意义,对于南宋至元代的词、曲嬗变过程也具有一定启示。 论文主体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定义研究对象:稼轩词中的低产词牌及作品。从详细的列举和图表分析中发现,稼轩词中存在着一种现象:有的词牌往往只创作一两首词作,但是这种低产的词牌又在不停地尝试,数量非常多。具有这种特点的65种词牌占到了稼轩词中词牌总数的63%,说明了稼轩内心一直在追求着创新和变化。然后列举《青玉案》和《粉蝶儿》两首词来初步说明稼轩低产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研究空间。

第二部分,分三章具体研究稼轩低产词牌作品。首先是以《玉蝴蝶》等词为代表的稼轩低产词中的元曲风味,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创作趋势。不论是运用鼎足对和重字对等修辞效果的流畅利落,还是在语言风格上口语白话的大量出现,或者是平仄用韵上向元曲的靠移,都表现出稼轩词在南宋中期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的自身变化。在一些极具元曲风味的稼轩低产词中,我们看见了这种词曲过渡的特点。然后专用一章来研究稼轩低产词也可以说是整个稼轩词中存在的六种两宋期间的孤篇。这六篇作品的词牌虽然在晚唐就已出现,但在整个两宋期间都没有其他人涉足,更显得这种低产词牌作品的珍贵。例如《丑奴儿近》,说是仿效李清照的风格,但又并不能完全达到效果。《唐河传》等以清丽缠绵的笔法继承了晚唐花间体温婉细腻的精华,难能可贵。《山鬼谣》在词牌名上的独一无二也体现出稼轩的创造性。最后,将前两章没有概括进去的稼轩低产词中的其他富有意味的体式归为一章。比如在同时代人中极少创作的三换头等三阙长调,还有与明清传奇相似的在宋词中极少出现的集句,更有一些重韵体的尝试。这些词作都勾勒出稼轩在创作上不走寻常路的特点。

第三部分,总结稼轩低产词牌作品的共同点,评价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低产词牌往往出现在稼轩创作期的早期,正好说明了稼轩词风也是不断探索选择的结果。而这些低产词牌在表情达意上的婉约特色也解释了这些作品面广而量少的原因。研究这65种词牌下的126首作品,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了解了辛弃疾极易被人忽视的两种面貌:妩媚的一面和创新的一面。辛弃疾的许多知名“婉约词”都是低产词牌作品,与豪放词一起构成了稼轩词风的完整性;稼轩还尝试过大量当时词人不曾涉及的词牌,也表明了他的创作道路的宽广和创新。 总而言之,辛弃疾作为词坛一代雄才,面貌丰富,本论文极力勾画出的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辛弃疾的形象。

6.期刊论文 平玉霞 题材相同,意境迥异——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元夕词赏析 -东京文学2008(12)

在古代,以元夕为题材的诗作很多,但不同风格作者的作品,体现的也是不同的意境.李清照和辛弃疾两位大词人的两首元夕词就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词风.

7.期刊论文 张彩云.ZHANG Cai-yun "二安"词:婉约与豪放词宗的心灵悲歌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2)

李清照与辛弃疾分别为南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作家,虽然两人的词作在风格和精神上呈现不同的风貌.但二人在表现自我、运用典故、抒写真情、艺术构思诸多方面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8.期刊论文 陈祖美.CHEN Zu-mei 读《苏轼诗集》漫笔 -潍坊学院学报2005,5(1)

署名南宋李涂(耆卿)<文章精义>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而<四库全书总目>则云:"世传韩文如潮,苏文如海."又清末人氏所作<〈盛世危言〉跋>亦云"韩潮苏海".虽然有学者早已指出此说有误,但直到而今,仍有将"韩潮苏海"作为"正宗"成语优先收载者.窃以为,就韩愈、苏轼的时代先后、承传、嗣响,以及自然界、生活中"海"与"潮"之渊源则言,谓之"韩海苏潮",更近腠理.此系本文第一要点.第二要点是,将苏诗某几篇章,与刘禹锡、白居易之相关诗作加以比较,从而体现其青、蓝之连及各自长短所在.第三要点是,指出李清照在她各种体裁的创作中,对苏诗或有所隐括,或有所化用,或其他多种形式的借取.第四要点包括两方面:其一,秦观之所以人到中年,方由自取初字"太虚"改为"少游",与其说是受<后汉书·马援传>启发,毋宁说是对苏轼政见愈益趋同之所致;其二,<稼轩词>不仅常以苏诗为典,且多有创意出新.而苏、辛对同类典故之运用,辛每每更为出色.

9.期刊论文 裴世俊.Pei Shijun 王渔洋词学的辛弃疾"情结"探论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10(3)

清初王渔洋的<衍波词>、<花草蒙拾>和以广陵词坛为基地的活动开启清词中兴之胜.其词学理论纠正明人的偏执,提出并尊南、北两宋和婉约、豪放不分优劣的主张,并以李清照和辛弃疾分领两派之首,予以推崇.故其词除婉约外也有风格壮美之作,近辛稼轩词风.他领导的广陵词学活动也搭起了陈维崧等阳羡词人崛起的桥梁,使阳羡派以大倡稼轩体而名满天下.王渔洋胸中的辛弃疾"情结",借此给予再一次的承传和张显,是辛词在清代传播和影响中最亮丽的一道景观.

10.期刊论文 叶帮义.Ye Bang Yi 辛弃疾与宋代齐鲁词人 -中国韵文学刊2005,19(3)

辛弃疾与晁补之、李清照是宋代齐鲁地区的代表词人,三家词都受到齐鲁文化的深刻影响.辛、晁词中的"健者之闲"与辛、李词中的"南渡之感"均有相通之处.同时,辛词以齐鲁词人为中介,与苏词关系密切.此外,辛词与"花间"词等词风也有一定的渊源.这就说明辛词既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又能转益多师, 自成面目,从而成就其伟大的词史地位.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读李清照有感篇八
《读书心得李清照》

读书心得

读<<李清照传>>有感

阳光铺满整个阳台,给寒冷的冬日平添一份温暖.这等美好的时间,怎能任它白白流去?沏一杯茶,一袋瓜子,便是读书的佐料.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仿佛是一部男性作家文学史,而清照的出现为女性文学史上失衡的天平增添了一个分量极重的砝码.还记得小时候,因为李清照的性别我还闹了一次笑话.我说:”为什么这个诗人写得这么好却起个女人的名字?”妈妈笑”她就是个女诗人!”我惊讶,为什么会有女诗人呢?以前也没有学过啊?带着问题,我开始阅读.

全书的开头就给清照戴了高的帽子,但她真的当之无愧吗?我继续阅读.

清照的诗词流露出她思想的深度,艺术技巧的高度,和她横溢的才情,独树一帜的作品,都睥睨前世,还被称为”词国女皇”,她不仅在诗词上有很深的造诣,还能书善画,通音律,善博弈,懂教育,使对女性偏见颇深的王灼都感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

我也要感叹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清照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嘛!”

作为一个女生,我觉得清照真给女生长脸,是我们女性的骄傲!她教给我们很多喝多,要善于观察,善于创新,勇于冲破封建礼数,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们正值青春大好时光,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初三那年,语文老师教育我们的那句话,至今在我耳边回响”拼一个春夏秋冬,搏一个青春无悔.”我想,现在应该改一改了”拼三个春夏秋冬,搏一个青春无悔!”

清照的正直也令我佩服,她聪慧机灵,对时事也非常关注,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正气,不畏权贵,敢于追求,真是德智双全的好女子!这样的女子,真是古代社会的一大财富!

她是我们大家的榜样,我们应学习她的精神,她的才智,努力成为德智双全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李清照有感篇九
《感悟李清照》

感悟李清照

2007-10-31 19:24 星期三

(转自天涯诗歌论坛:余畅)

(一)

如果以李清照为中心,勾列她身边的是是非非,北宋末年、南宋初期所有的名人故事都将在她身边扮演。

她的丈夫是赵明诚,赵明诚的父亲是赵挺之,赵挺之曾身居相位,诬陷苏东坡诽谤先帝,并且多次迫害本没有关联的黄庭坚。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弟子,另一个苏门弟子陈师道是赵挺之的连襟。秦桧的老丈人是李格非的亲哥哥,也就是说,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姐夫。这样一群人生活在李清照的周遭,这个古今第一才女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我们还不说李清照,还说她身边的人。

苏东坡也曾身居要官,但他的一生大部分时候在仕途无所事事。他没有落魄,是因为这个人实在太聪明了,给我的印象,苏东坡好像从一生下来就熟谙了人生,洞明了世事,所以,他非凡。

黄庭坚对苏东坡的膜拜是那么真诚,他们的友谊无论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都不为过,他们是天生的知己,这种相知,在这个世界上,比完美的爱情更难寻找。而黄庭坚也没有在苏东坡的光芒下显得黯然,他们互相衬托,互相照耀。

陈师道是被冻死的。一个冬天他去参加郊祀,家贫无衣,只穿了一件单衣,他的妻子从她的姐夫赵挺之家(事实上,也是李清照家)借来皮衣,他拒绝穿上,最后“中寒卒而终”。 赵挺之陷害了苏东坡,最后却被当朝重臣蔡京以“力庇元佑奸党”的罪名投入监牢,并一病不起,不久辞世。

蔡京是司马光从开封尹提拔重用的,而司马光死后,蔡京差一点就要鞭他的尸,只是因反对声太盛而放弃。

蔡京的哥哥是蔡卞,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王安石是司马光的死对头。 秦桧这个人我们就不要说了。

讨论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不是有点庸俗?有时候,历史就是玩笑,即便高格如李清照者,也同样被卷入玩笑之中。不同的是,有人在玩笑中坚定如山,有人在玩笑中左右摇晃。 李清照呢?在玩笑中成长,她却长成了一个风情万种豪气冲天玉树临风空前绝后的一代英杰。

(二)

李清照以旷古的才华,首先就是被尊之为婉约派宗主,即使对其晚节颇致不满的纪昀,修《四库全书》为《漱玉词》作提要,也称赞其词“抗佚周柳”,“为词家一大宗”。也有

人更欣赏她的诗,晚清樊增祥《石雪斋诗集》卷二《题李易安遗像》诗序云:“其所为古诗,放翁、遗山且犹不逮,诚斋、石湖以下无论矣。”李清照的文章,赞赏者亦大有人在,明末学者钱谦益,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拍案叫绝:“其文淋漓曲折,笔力不减乃翁,‘中郎有女堪传业’,文叔之谓耶。”这些评论,也许有偏爱,也许有过誉,但这些偏爱和过誉为什么会落在李清照的头上呢?

汉朝蔡琰是中国第一个成名的女诗人,但她就留下一首《悲愤诗》,虽然不错,还不足以评。唐朝的上官婉儿编制过诗集20卷,《全唐诗》中也有她一卷,可是因为她的人品多有污秽,历来不受重视,观其诗多应制之作,刻意修饰,词藻华丽,难为诗人。薛涛晓音律,工诗词,才思敏锐,著作颇多,但也只能是一个女中才俊,难称大家。和李清照同朝的朱淑真,有风格,有性情,可惜内容过于局限,境界也不算太高。

李清照呢则空前绝后,傲视群雄,不但女诗人,历朝历代所有诗人集合在一起,也要为她让出一片天空,不管我们如何分类,如何评价,她永远是属于一流诗人的行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连七对叠声,没有自信,是不敢写的;没有大笔,是写不好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首诗三十三个字,却有十四个字是对话,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弦外音,味中味,跃然纸上。

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度如何,但它把李清照的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是吗?不要说那些才子佳人轻薄文人,就是那些诗坛正宗如椽大笔,比得上李清照的能有几个?

李清照虽为婉约正宗,但她并不是一味的缠绵凄苦,她的诗词中都不缺少豪迈之情怀,博大之心胸。《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首,无论是气势、意境还是格调、情怀都堪称豪迈;《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一首,虽写怨情,却清新明快;《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一首,虽写相思,却不见脂粉。

事实上,即便她的相思词、闺情词、春怨词,极尽婉约,也很少脂粉。

她的诗更是和脂粉沾不上边,《乌江》、《咏史》、《浯溪中兴颂和张文潜》、《上枢密韩肖胄诗》等诗,或借古讽今,或以古寓今,爱国激情,民族义愤,慷慨激昂,酣畅淋漓,哪里有半点脂粉!读这些诗,可以让心中缺血的男儿脸红。

(三)

想起李清照就想起爱情,倒不是赵明诚如何如何,而是李清照的爱情诗词太经典了。中国诗词少了李清照,必定有一页会黯然无光。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应该是谈恋爱的时候。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一个新婚少妇在埋怨“奴面不如花面好”,这肯定是在撒娇,你没看她说完这话,扭过头去,就偷偷笑了起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离绪别愁,难舍难尽,自古此诗常被人吟,求其原因,其实是因为这里面的一种甜蜜,爱到浓时,分别又算什么?

正是因为有了分别,才有了这样的相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是一个生活在故事中的人,有时候即便读诗,也喜欢那些稍有点故事情节的诗词,所以对“蹴罢秋千”的《点降唇》也就爱不释手了:“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那个年代,这个少女敢把自己的心事表露出来,并且写出来。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香闺诗词”。我喜欢这一首,它与朱淑真的“和衣睡倒人怀”的诗句都是写给自己回忆体验的,而不是写给人看的。

是爱情滋润了李清照,滋润了这个小女人,她有着小女人的期盼、情调、体验,有着小女人的幸福。

诗歌需要雕琢,但只有那种真正从自己心灵发出的感受才能赢得读者的心灵交汇。相比我们今天很多人为诗而诗,为文而文的功利心态,诗歌之难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无病而呻吟,有气而压抑,再加上一味韵律的束缚,今人写诗,难哪。

(四)

上天不可能把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都给李清照,相反,正是因为她太幸福,所以才会给她更多的不公。

历史之中,对赵明诚的批评不多,在我看来,是因为大家都在顾及李清照的面子,有时候甚至是不忍心对赵明诚有过多的指责,因为我们不愿打碎李清照甜蜜的梦。

我不是一个的“血统论”者,“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哲学不过是一种混账逻辑。但是,一个人的教育果真和他的家庭教育家庭熏陶无关吗?赵明诚对出仕的热衷远远超过了对妻子的热爱,这和他的家庭环境难道一点关系没有?而他在金兵包围南宋首都建康,身为建康知府的他顺着一根绳子爬到城下弃城而逃,这和他的父亲赵挺之当年无中生有陷害苏东坡和黄庭坚又有何差别?

李清照常常让我想起八百年后的另一个才女张爱玲,张爱玲心高气傲连冰心都看不起,曾有言:“我和她不是一个道上的人,没法比喻。”可就是这个张爱玲,她的爱情和李清照何等相似。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事实上,不是在张爱玲的眼睛里自己“低到尘埃里”,而是在胡兰成眼睛里张爱玲“低到尘埃里”。在胡兰成和张爱玲的婚姻里,

胡兰成既敢和十七岁的护士同居,也敢明目张胆追求比他大不少的大小姐。而这个汪精卫政府的宣传次长,在整个民族都在捉拿他的时候,他就是躲进了张爱玲的香闺。难道才女,都要有让她尴尬的爱情?那爱情又因尴尬显得才女们情更重,意更浓?

巨大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巨大的恐惧。赵明诚的每一次出仕对李清照都是一种折磨,一种伤害,一种苦难。

李清照和赵明诚都是金石家,就是金石让赵明诚在病中再也没有站起来。一个叫张飞卿的人送给赵明诚一个假的玉壶,最后被传成赵明诚“玉壶颁金”,皇上要治他的罪。李清照收拾起了家中所有的玉石铜器,开始活动关系,为赵明诚辩诬。这时的皇上正如丧家之犬,一路逃跑,她也一路奔波,从杭州、到越州、到明州、到台州、到剡县、到黄岩、到章安、到温州,最后回到越州。一路三千里,李清照心力交瘁。

回到家,她不禁感叹:“可能是天帝认为我这身子价格不好,不愿意收留我才让我再活几年的吧。”回来不久,赵明诚终于带着他的出仕入相的梦想和追求,去到了那个不知是叫天堂还是地狱的地方。

(五)

李清照毕竟不是张爱玲,张爱玲也不是李清照,历史上任何一个才女都不是李清照,因为她除了有小女人的韵味,还有大丈夫的气概。

就是在赵明诚弃建康城而逃之后,李清照和他乘船沿长江上江西,船过乌江镇,在这个天地英雄项羽自刎的地方,她是否在为丈夫的胆怯退缩羞愧呢?面对浩浩江水,她吟出了这首千古绝唱:“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在很小的时候背诵这首诗,总是感觉到这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等我知道这个故事,我似乎看到了她,凭窗依阑,满脸羞愧,心绪难平,而又痛心疾首。这天地英雄气概,不是由一个男人表现出来的,而是由一个纤纤女儿喊出来的。

多少人该为此羞愧。

上天在好不容易生产出来一个李清照之后而只让她吟花弄情,如果那样,历史只会在她身边悄悄走过。她是小女人,也是大丈夫。

李清照的诗、词、文、赋,除了词据婉约,其他的均痛快淋漓,文采风流,直抒胸臆,慨当以慷。包括她的胸怀、志向、爱好。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八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笔力千钧的诗句,有谁能相信是出自一个女人之手?还有“难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还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还有“去天尺五抱壅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金石鉴定不要说古代,就是现在又有几个女子为之?但李清照一篇《金石录后序》,震烁古今。她在追随宋朝天子逃亡的时候,随身携带的就有五箱子金石拓片。

她还有一篇文章叫《词论》,在《词论》中她指出了当时几乎所有闻名的词作大家的瑕

疵,甚至直言批评苏东坡的词常常不合韵律。我们且不说她的观点对错,就是她的这种批评的精神是不是应该让我们一些只会唱赞歌的评论家汗颜呢?

李清照在赵明诚死后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骗子。张汝舟不是倾慕她的才艺,而是贪恋她的财产,并对她“日加殴击”,当她知道这个骗子是因为考试作弊才当上官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告发了他。按照宋律,妻子告丈夫,不管告什么,即便属实,妻子也要被判入狱两年。但李清照玉树临风,毅然走进了衙门。

时隔九百年时空,我依然能看到她将自己写诗的柔弱双手伸进了枷锁,那一瞬,和项羽自刎乌江又有何区别?

壮哉,李清照!

李清照再嫁一事较为说得过去的解释是:

第一,寡妇再嫁在当时是常事,名臣范仲淹就是幼年丧父,母亲将其带到朱家养大,考上官后认祖归宗。大理学家朱熹写《荣国夫人管氏墓志铭》时,明白地写明其次女先嫁谁、再嫁谁。《癸辛杂识》还记载魏了翁之女夫死再嫁、“人争欲娶之”的轶事。李清照守寡,有没有“人争欲娶之”,不得而知,但她再嫁肯定不会有多大阻力。

第二,夫死无子女的李清照极端孤独,盼望温情,她多情善感,富浪漫秉性,虽年近五十,因从未生育,并不自认是“奶奶”中人。就在此时,风流倜傥、口才出众的张汝舟可能做为“酒朋诗侣”来到李清照身边,当面陈述火盆样的钦慕之情,即所谓“如簧之说”和“似锦之言”,再通过官媒表达明媒正娶的郑重,传达指天画日的婚誓,又做通李清照之弟的工作,李清照终于将鱼目当明珠,认爝火为朝日,欣然再嫁。

“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盼枯木逢春的李清照掉进了陷阱,后夫竟是贩马贩驴般市侩人物!她进张家后发现:张汝舟卑劣之极。他的官职是“妄增举数”骗来。迎娶她也不是因爱“才”而是图“财”,是觊觎她的文物珍藏!

• 图穷而匕首现,张汝舟迫使李清照交出价值连城的金石书画,不给,就拳脚相加!怎么办?一般女人会这样做:嫁鸡随鸡,听命从命,投张汝舟所好,要什么给什么,换得本身安全,忍辱负重,了此残生!

李清照之为李清照,就因她不按常规办事。她做了当朝女人绝不敢做的事:告发后夫违法行为并请求离婚,恢复自由之身。

按照宋朝的法律,告发自己的亲人,即使罪名成立,也要入狱两年。李清照告倒了后夫张汝舟,自己也锒铛入狱,九天后,因翰林学士綦崇礼营救,再见天日„„

一个弱女子,冒入狱危险告发丈夫,太不寻常!

上下千年,滚滚红尘,女子被夫家休弃者如过江之鲫,妻公然公堂告夫并赋“休夫曲”者,几乎绝无仅有!

这桩离婚案恰好显露了李清照的个性光辉,她不仅在文学创作上独立物表,敢在常人不敢下笔的地方痛下笔墨,为人也算封建时代凤毛麟角奇女子:果断坚强,拿得起,放得下,因相爱而结合,一旦认清骗子真实面目,决不姑息迁就、拖泥带水,立即分道扬镳、光明磊落地坚决离婚!

• 李清照不仅敢做敢为,而且聪明机智,善于斗争。可以设想:在当时,妻子受丈夫虐待而告官求离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已虐待致死,娘家人告官,仍可能被加上“以尸讹诈”

读李清照有感篇十
《品读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美》

第30卷第12期             咸 宁 学 院 学 报           Vol.30,No.12文章编号:1006-5342(2010)12-0172-02

品读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美

周 丽

(咸宁市艺术学校,湖北 咸宁 437100)

3

摘 要: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各种变故,复杂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其词作丰富的情感.选入中学课本的李清照诗词,在

描摩日常生活情态、状写美妙自然景物与表现自我感受时,总能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让读者在婉约多姿的笔墨中领略其爱生活、爱丈夫、爱祖国的真挚情怀,进而受到情的感染,得到美的熏陶.关键词:李清照;诗词;情感美中图分类号:I22:A  中学教材中选用了李清照的多首作品,以其美的意境和语言打动读者,心灵.人沉醉;;或深.情的词作,,.1 生活美的赞歌

宋代统治者用程朱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女性的自由更是遭到剥夺.有幸的是李清照生长于一个书香门第,这个家庭不仅培养了她极高的文化素养,更给了她健康的生活意趣,使她能用那清新、灵秀、隽永的笔墨毫不掩饰地抒写生活的美、自然的美.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人用“《点绛唇》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读着这首词,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一个快乐天真活泼的少女,一个与生活共欢乐的少女,她含羞而不完全拘谨,礼教的阴影笼罩和向往了解深闺之外的世界的复杂心理,在这“倚门回着,却把青梅嗅”的细节描写之中表现得如此含蓄委婉而朴实自然.在这明快的意境中,充分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爱和认识.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是一首记写秋天郊游的词作.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萧瑟冷落的感觉,但词中,李清照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清新、恬静、广阔的画图.“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

.:,湖水倒映着,,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荷叶与水草轻.沙岸上,几只栖息着的水鸟张开翅膀,飞向远方.秋天,在词人的笔下也如此让人流连沉醉.“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二句,浅近而又饶有韵味地抒发了主人公游赏秋景时的欣喜之情,以及作者那时开朗、乐观的内心世界;同时,仿佛也把读者带进了那种怡然自得、陶醉于景色的忘我境地.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生命和感情,由此见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这种情感在《如梦令》中表现得更为充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藉花深处的归舟,滩头惊起的鸥鹭,带醉而归的作者,不拘小节的洒脱性格,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活场景,明快而富有活力,给人以鼓舞,这是一种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态度,在这幅画面中,让人感受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浪漫.吟唱着这样的歌,不仅让人如临其境,也如闻其声,怎能不叫人沉醉!

李清照的词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是生活美的赞歌.生活的美、大自然的美,在李清照的笔下是如此奇妙多丽,百态千姿,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爱,是不可能唱出这般富有活力的歌的.面向生活,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李清照对待人生的主要态度.2 诚挚爱情的动人乐章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相比于那些男性词人以女性视角来传情达意的词作,李清照的“闺怨词”从自身女性角度,真实地抒写自己内心世界,或含蓄、或坦率地叙写着那浓浓的相思离愁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成为宋词中动人的乐章,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婚后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志趣相投、感情深厚、生活美满,但因为赵明诚的仕途而总有别离.《一剪梅》就写于这种含泪分别之后:“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是一个清秋的时节,红色的荷花渐渐凋谢,素白的竹席凉意袭人,独居的

3收稿日期:2010-11-07

第11期           周 丽 品读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美

少妇驾舟出游.她在美丽的湖面上,却无心赏景,只是遥望远空,期待鸿雁飞过…….直至月上西楼,天边终于出现了一队征鸿,但是否为她带来了绵书?这里的秋光、秋意都融进了词人别后的寂寞心意和相思之情,离别之苦.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直接抒写出对丈夫的思念,并着力渲染相思的痛苦,真挚地剖白内心纯真而又无计排遣的爱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磊落大方,毫不扭捏.

如果说秋光秋意最能引发离别之人的相思之情,那么美好的春天呢?同样也常常牵动李清照的离情别绪.“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意味隽永,波澜曲折,深闺少妇内心深处的伤春惜别情怀和小丫鬟天真无邪的神态,栩栩如生在眼前.全词字面上无一“愁”字,而深深的离愁别恨却渗透在整个艺术形象之中,尤其是“绿肥红瘦”一语,以花自喻,极富于形象美,不得不令人惊叹“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选入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的《醉花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西风,,本应是亲友团聚,相携登高,.而挚爱的他们却是天各一方,“每逢佳节倍思亲”呢!词中的天气、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这一切只因了她那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千古传诵的佳句,更是塑造出一个消瘦的思妇形象,营造出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是一份真切的思念,思念愈深,感情愈真.

宋代理学泛滥,推行“存天理,灭人欲”,女性更没有追求自由爱情的权利,而李清照却大胆地倾吐她的离别相思,率真、勇敢而热烈地抒写出对真挚、美满、理想爱情的追求,即使在当时被斥为“无顾藉”、“无检操”,依然毫不掩饰地表达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唱出了一曲曲爱的乐章,让人钦佩.3 深沉的爱国情怀

几千年的中华历史,爱国主义是永远不变的主施律,其中的优秀篇章数不胜数.靖康之变,李清照流亡江南,战火改变了她的生活,国土的沦丧、民族的耻辱、个人的遭遇,铸造了李清照词中深沉的爱国情怀.《夏日绝句》当属其中著名的篇章之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中,我们读出了李清照的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死,也要死得英勇,慷慨壮烈.也就是说,做

173

人一定要有气节.她不以成败论英雄,热情讴歌了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表达了自己由衷的钦佩.这是对南宋朝廷偷安南避、无心收复失地的可耻行为的有力抨击和尖锐讽刺.她告诉世人,在严重的民族灾难面前,最需要的是民族气节,最需要的是英雄主义.这首诗激昂慷慨,气壮调雄,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精神.

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是中学教材的必选篇目.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初读这首词,很容易简单地,仔细品味,辛,..在凄风苦雨的秋日黄,,晚来的寒风、南来的雁儿、憔悴的黄花,都深深触动了词人愁绪.曾经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鉴赏书画的春晚都一去不复返了.笼罩着她的是无尽的寂寞凄凉,那点点滴滴的细雨落在梧桐树上淅淅作声,像是在弹奏一曲哀怨凄清的乐曲,又像是如泣如诉的哀叹.这一切使她百感交集,愁苦难禁,于是千愁百哀迸为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在此刻,这“愁”已不是以前“无端的愁”,而是刻骨铭心的痛,这痛既是爱人的故去、世人无聊的诽谤的痛、更是故土沦陷、漂泊无依的痛.坎坷的遭遇与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联系在一起,积郁在心头并刻下了无法抹平的创痕,这是她饱经忧患的后半生的灵魂绝唱,细细品味,这灵魂的绝唱中蕴含着悲怆、沉郁的爱国主义感情.

南渡后的李清照在其长期的流亡生活中,写出了许多这样动人的词篇,如《菩萨蛮》《念奴娇》《永遇乐》《渔家傲》等,这些词篇作品不仅抒发了词人身世之悲,更融入了词人一生的家国之痛,这痛集中表现在她对故国旧土的思念和盼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上,是她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总之,李清照的一生是经历各种变故的一生,其复杂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她的词作丰富的情感.她的词作,是心灵和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品读这些作品,让我们懂得应该怎样去热爱生活,在生活发现美、感受美并创造美,懂得对爱情作出正确理解,更懂得家与国的关系,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她的作品,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最佳教材.

相关热词搜索:李清照 读李清照 品读李清照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读李清照有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读李清照有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3425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