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

2016-02-08 13:06: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1 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一《第一讲 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一
《第一讲 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二
《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随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也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是大学生容易感到困惑和疑问较多的问题。国内外的某些言论曾引起一些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惑。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如刘晓波之流,竭力美化帝国主义侵略,鼓吹殖民地理论,说什么“西方近代对落后民族的殖民化是一种进步”;叫嚷中国要当“300年殖民地”,“才有可能实现一个真正的历史变革”,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这些论调在一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恶劣影响,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倘若鸦片战争提前100年,今天的中国就是现在的香港”。因此,为了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认识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化地给予解答,而应该将理论和历史事实相结合,进行全面、辩证的阐述和深入、具体的剖析。

探讨的问题: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范书林,略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J].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03)

[4]马子辉,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与祸害的总根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7(01)

[5]方文, 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J]. 湖南党史 1997(01)

[6]张玉乔,试论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7(02)

[7]李伟迪,论帝国主义入侵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J]. 益阳师专学报 1999(03)

[8]周志初、李琦,也谈西方侵略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影响[J].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03)

[9]杨沐喜,怎样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和中国的革命[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08)

[10]王晓秋,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10)

[11]曹童心,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J]. 时代经贸:中下旬-2008(09)

[12]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J]. 时代经贸:中下旬-2008(03)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三
《《近代中国的历程》读后感》

近代中国

——1840年-1912年的中国历程

内容简介:

书名:《近代中国的历程》

作者:《文史知识》编辑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主要内容:该本《近代中国的历程》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历史。一共包括了七个章节,分别是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女界革命、乡下人进城、晚清的上海租界、尚武的精神、革命。本书不仅仅讲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而且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明定国是:背景与意义”、“20世纪新中国的呼唤——《少年中国说》论析”等等。本书将中国近代的重大事件包含在内,并且细致的描写了各个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过程。

近代中国

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近代的中国,所以总是觉得近代中国的历史离我很遥远,但是在阅读了《近代中国的历程》这本书,我想,其实我们距离那些历史并不遥远。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由封建帝制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而且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又出现了诸如戊戌变法、兴建新式学堂、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的事件。在这本《近代中国的历程》中,告诉了我们近代中国如何由封建国家发展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那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又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我觉得说起近代中国,不得不从清王朝开始说起,清朝统治时间为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本应该统治时间再长一点的国家,由于专制、闭关锁国、落后世界而灭亡,其过程也是惨淡。然而,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而签署了《南京条约》 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其实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国家都不可能长存,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的是交流,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出访,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访问,而是一种文化与发展的交流,只有互相汲取,取长补短,才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显然,清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导致了被迫开启大门的结果。或许我们也可以给予理解,毕竟当时的清王朝是一个封建国家,所谓封建,必然不会用这种新式的思想去管理一个王朝,或者说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

其次,在本书中“20世纪新中国的呼唤——《少年中国说》论析”写的也是非常好。《少年中国说》是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在《清议报》第35册上发表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篇《少年中国说》至今都对中国少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对唤醒中国的近代国家意识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就像是一把不灭的火,激起了当时中国少年奋发向上的决心,燃烧着那一代人的斗志。就连早年的毛泽东也深受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新民说”的启发,创立了“新民学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萌芽组织之一。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正是有了这篇《少年中国说》,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我必须承认,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确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篇流传至今的《少年中国说》中,我想最让人激昂澎湃的就是这一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

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没在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引起《近代中国的历程》

除此之外,《近代中国的历程》还讲述了近代中国晚清时期“女权”的诞生和发展。记得曾经上历史课,同学们总会开玩笑说女生要是在封建社会早就结婚嫁人了。想到这里,我不禁开始感谢近代“女权”的诞生,如果没有它的诞生,可能女性地位还是低微的,而我们也就不会有今天美好的生活。从1898年在上海开办“中国女学堂”开始,女性的地位开始有了转变,不断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堂和女报。但是从晚清女权思想史上来看,吴孟班为女性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看中女子自我权益的完善,并且讲求“增进妇女之学识”的目的是“发达妇女之权利”。我想,“女权”的诞生也不仅仅是对女性地位进行改革,更是国家民族思想上的提高,这不只是有利于维护女性权益,更重要的是对国家的巨大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感谢“女权”的存在。

在讲述了这么多以后,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就是“革命”。“革命”不仅仅是本书的结尾,也是清王朝的结束。中国近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说起辛亥革命,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历史书上经常有这样一段话来说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我们都知道,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我想,辛亥革命存在最大的意义就是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崭新的一切。

《近代中国的历程》这本书,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中国近代历史,也包含了很多中国近代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更包含了作者对历史的分析。这些历史让我们铭记,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不是抱怨与仇恨,是记住历史。在当代中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记住历史,然后更好的生活,让我们的国家更好的发展下去。因为这些是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就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近代中国的历程》。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四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1读后感》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五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读书笔记》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读书笔记

一、作者(生平、本书写作背景)

 胡绳,汉族,江苏苏州人,1918年生。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出版有《胡绳文集》。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  这是在1947年写的一本书。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是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要结束时,对帝国主义这个影响近代中国政治的外来势力的客观总结。那时,正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使中国近代史进入了一个伟大的转折点的时刻——“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来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反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二、本书的内容梗概(章节及其内容)

作者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间的关系演变为线索来研究,将全书分为六章,研究不同阶级的不同的中西关系。

 第一章: 新关系的建立(1840-1846年). 共五节内容。在这一章中,作者认为的新关系也就是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打击下,中国封建势力由“排外”变成“媚外”,与帝国主义建立“携手合作”,共同以武力对付中国人民。鸦片战争是英国“以武力来推展经济的支配势力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战争。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者和中国人民由短暂的一致对外后很快就显示不同的立场。通过分析1840-1864年的“官”、“民”、“夷”三者关系演变,最后引用毛泽东的观点得出结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 第二章:“中兴”和媚外(1864-1894年)。共六节内容,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借海关加强对清政府政治上的控制。同时利用交换使节和“觐见”,表明“中国皇帝已不能不屈服于他们的压力”。列强还凭借武力,吞食中国周边与中国有亲密关系的邻国,以此向中国内地渗透,还以武力威吓和战争扩大侵略权益,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 第三章:“洋人的朝廷”(1894-1911年)。共六节内容,分别是:“瓜分”和“门户开放”;“君子”们的幻想;义和团的受骗;“结与国之欢心”;“保全主义”——保全什么?;爱国和革命。在这一章节中讲了一个重要的规律:维新运动的失败表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规律:当帝国主义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强盛的支配势力后,任何中国国内的政治运动,如果不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的力量,就不免要从帝国主义方面去找支持的力量,因此也就找不到什么出路。“同盟会的领袖们对帝国主义也

抱有一种幻想,以为帝国主义可能同情,至少会容许中国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来改造自己的国家。这种幻想是同盟会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致命弱点之一”。1911年爆发了武昌起义,最后推翻了清王朝,“证明了帝国主义者到底不能够任意地支配中国的命运”,觉醒的人民战胜了清朝统治者,也就是人民战胜了清政府背后的帝国主义者。

 第四章:“强”的人(上)(1911-1916年)共四节,分别是:不设防的幻想;袁世凯的“胜利”;

真是“强”的人吗?;“请在高升一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民主派存在“没有严格区别君主立宪派和民主革命派,对帝国主义毫不设防,甚至还心存幻想”的弱点,在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联合欺骗和威逼下,又脱离民众,致使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先后失败;但觉悟的人民最后使袁世凯垮台。最后袁世凯也崩溃了,说明“贯穿在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不会动摇的——反动的统治者只能因外力的援助而显得一时的‘强’,但在既暴露了卖国的原形之后,就必然遇到更高地觉悟了的人民的反抗,那么虽有帝国主义的援助也还是挽救不了他的生命”。

 第五章:“强”的人(下)(1916-1919年)共四节。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认为“在中国最‘强’

的人就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阀头子。只要找一样强的人加以支持和支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因此他们在中国找了一个军阀又一个军阀作他们的工具,并且支持军阀混战,军阀也有心投靠帝国主义,出卖中国的权益,并借无耻的政客作为民意的幌子。帝国主义势力通过变化,日本和美国已成为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它们之间,或者是激烈地火并下去,或者是分赃式的相互协调,都一定是拿中华民族做牺牲品。

 第六章:革命和反革命(1919-1924年)共六节。在该书的最后,总结了革命高潮时帝国主义与

中国革命关系的规律。比较了太平天国、辛亥革命、1925-1927年这三个各有特色的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态度。这三个时期都是“革命与反革命、进步势力与倒退势力相对抗的时期”,“抱着侵略野心的帝国主义者在三个时期的基本立场都是破坏中国革命,阻止中国的进步,而扶持反革命的和倒退的势力。他们在每一时期的革命形势而获得优势时都会表示出伪装的‘中立’,且向革命表示‘好意’,而在‘中立’和‘好意’的烟幕之下进行其阴谋”1。这是帝国主义在革命高潮时期的共同做法。但“阴谋的具体做法则又在每一个时期不同”。

三、本书的重、难点

【想说明的是】:“只有彻底地从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解放出来,只有彻底打倒作为帝国主义的工具的中国反动阶级,中国才能有真正的国家的统一、人民的民主和民族经济的发展,为了警惕帝国主义会用这样那样的方法来破坏中国人民的革命,为了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只有依靠无产阶级的领导而不能依靠资产阶级的领导来实现”。

【线索】: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间的关系演变。

【目的】:帝国主义侵略者怎样在中国寻找和制造他们的政治工具,他们从中国统治者与中国人民中遇到了怎样不同的待遇,以及一切政治改良主义者对于帝国主义的幻想怎样地损害的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理论基础】:毛泽东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及其走狗的过程”。

【胡绳的研究视角】:一种广义的“冲击—反应”模式,他构筑的研究框架的主线是中西政治关系的演变,他研究的是不同阶级的不同的中西关系。

四、读后感

胡绳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科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优点:其一:对历史背景的叙述很到位,有史实材料来进行说明。有提到: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帝国主义内部阶级的矛盾,在欧洲大战以后,更增加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等一些矛盾。其二:对于近代史中发生的事件做了公正的评价。它对于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分析,对于义和团被清政府利用而残酷地失败的解释,给了我们一些教训。缺点:其一:“国际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以来,中国经济上的变化很少说到,分析的不够。其二:书中评论性的话语比较主观,对于各种关系的具体内容说得不够详细,比如说具体的事件内容,以此才能够很好的支撑起作者的观点。

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在中国近代史过程中,区分中国敌人的办法就是看对方是否是被帝国主义选中的人,这个也并不是很简单所能看出来的。其次,便是上文中说到的两条规律。然后是、不要对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抱任何幻想,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取得胜利。此书是值得再好好读读的,加深自己对它的认识。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六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读后感》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读后感

近期郎教授的《帝国主义在中国》在国内反响热烈,好评不断,终于有幸拜读,有震撼的感觉。

现在我们的生活看似平静,远离了战争,世界各国之间的各种合作与往来让人似乎有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时期已经过去了的感觉。然而资本主义强国正以另外一种悄无声息的形式对我国,对我国的经济,发动了一场更为疯狂的“侵略战争”。

中国本是世界大豆的故乡。外资公司密谋攻占中国大豆市场。第一步棋:先和中国农业部门搞联谊会,赠给中国有关部门一颗外国大豆,中国投桃报李,回赠一颗中国大豆,外国公司就把这颗大豆拿回去做分析并改良,然后申请了专利,再拿到中国推销。接着这颗大豆打败了中国大豆。这只是初步目的。

同时当国内榨油企业依赖于美国大豆时,美国政府下令华尔街疯狂炒作大豆期货,国内企业被迫接受高价大豆。当国内企业购买行为结束后,机构反手做空。国内企业高价的原料榨出的油就成为滞销品,纷纷破产。接着外资公司进来收购。这样从原料到成品,中国市场就被外资占领。这才真正达到了目的。

这便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从某个小环节开始,在你不注意的时候一步一步蚕食,最后吞掉整个产业链。

继贸易大战、成本大战之后,汇率大战又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美国130国会议员致信盖特纳和骆家辉,要求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随着新一轮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乌云压城”,人民币汇率的保卫战又打响。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然而“中国威胁论”也在西方国家的炒作下,一再升级。国际形式依然复杂,西方国家想侵蚀中国的野心有愈演愈烈之势。郎咸平先生对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种种行为鞭辟入里的分析让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并我们了解,中国要进步,要发展的形势非常严峻,前景不容乐观,身为中国人要时刻怀揣着忧患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外资的大量引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国人却养成了一种畸形的观念。总觉得外国的就是要比我们中国的高一个档次。觉得外资怎么怎么好了,国外怎么好了。地方政府更是忙不迭的地想尽各种方法引进外资,觉得有外资企业进驻就是种政绩荣耀的体现。但是我们要看清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侵略扩张的特性。外资不是来帮助我们的,是来抢我们钱的。在他们眼中,我们是一群拿着人民币的人而已。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毛主席那句话,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但是,当今世界国际合作是不可缺的。我们在警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与他们合作,各取所需。但这必须是在懂国际规则的前提下,不然我们永远只能处在弱势,吃亏的永远是我们.我们要了解国家贸易的规则,运用规则保护自己,利用规则为自己牟利。不然最后只能又是一次”轮胎特保案”,只有这样我们与美国之间才能以"文明人"的方式相处。

我国在发展战略的思考上对强化民族精神应予以特别的强调。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矮化导致的弱势,是比单纯经济落后更难克服的整体性的文化落后。一个民族自我意识的失落,一个民族在精神上的矮化,是真正的落后,是这个民族衰亡最突出的表现。因此,用民族精神的旗帜感召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七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读后感是对一本著作的一个总结及心得体会,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一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一览著作的好奇心,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悲伤和幸福的文字产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文学在对著作进行一个美好的文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人内心的呼吁。所以,在读完李侃版的《中国近代史》后,我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了下来。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本很值得思考的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八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也是一部最富于哲理的教科书。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作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不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不能胜任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神圣职责。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部历史教科书,它以一个客观的视角,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手法诠释着中华民族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以及将落后的农业国改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

本书在中学、高中都是必修课,在各大高等院校也是政治课的主要内容。但又一次阅读本书,猛地发现自己有很多知识点并没有掌握。一些重要的条约、会议、事变的时间竟没有印象.从新一次阅读,便是一次新的学习过程。我对中国近代史这段历史又有了一次新的理解,对这段历史的框架、过程在心里更加清晰。这本书帮助了我了解了国史、国情,深刻体会到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的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纵观华夏5000年文明,中华历史的进程就犹如一场荡气回肠、波荡起伏的戏剧。每一篇章都是那么悬念重生、高潮迭起。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辉煌和自豪。可一翻到中国进入近代史这页,屈辱和不堪回首便扑面而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一段中国人所不齿的历史,屈辱、压迫、不公的待遇充斥着这段历史。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是世界并没有因此而遗忘了中国”,只不过,世界表达牢记的方式是让中国掉入一个黑暗的深渊。

沉溺于天朝上国美梦的清朝统治者被帝国主义的枪炮所惊醒,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落后的。尽管在这一时期也出现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但清朝统治着们并没有选择自强不息和坚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这一条路,而是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为帝国主义服务。这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附庸。沉重的担子丢到了中国老百姓的肩上,喜欢过着安逸平静生活的中国人民过得更困苦、更辛劳。不少人甚至没有了生存的出路。中国社会的危机更深重了,一个曾经辉煌伟大的帝国成为了一个空空的躯壳,主权遭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客观上说,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来看。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中国被迫吸收了一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他们探索着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

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

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

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种一样。

长征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 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历史,给我的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长征,还有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篇九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2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国际班 陈烨 学号:2012120201002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

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

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我们学好这段

历史,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

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

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

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

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

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

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

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

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

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

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

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

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

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

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

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二、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

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

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才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

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

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

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

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

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

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

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

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

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在中外矛盾加剧的19世纪末,终于引爆了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

动,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外国势力,到1900年发展到顶点,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众以血肉之

躯和八国联军进行了英勇搏斗,尽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下失败了,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

暴、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政府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

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

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三、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

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

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

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

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

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

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

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

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

后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

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

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

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

主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

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5月

4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五四学生运动得

到了工人阶级的强力支持,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革命得到了胜利。经过五四运

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登上了历史

舞台。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而成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从那以后中国真正开始走

上改革发展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

国!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

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在21世纪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而今我们己经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使我们在世界大环境下的信息交换中发展经济,开始壮大。而这段历史对我们走出封建主义只有重大的意义。历史证明,我们摆脱封建社会的出路就是要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发动群众,进行武装革命。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帝国主义侵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1.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21844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