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1840-1919读后感

1840-1919读后感

2016-02-18 10:43: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1840-1919读后感篇一《我的1919读后感》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1840-1919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1840-1919读后感篇一
《我的1919读后感》

这部影片,我初中时学校组织看过一遍,当时对我触动极大,于是买了来再看一遍。

当顾维钧要送给房东食物时,遭到了老太太的拒绝,还要求顾道歉。

对于"高贵的施舍",我早就知道,就是在施舍别人东西的时候考虑到别人的自尊。看来老太太自尊心很强,不愿接受。但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在自己都揭不开锅的时候别人送来帮助(况且顾还在租老太太的房子),我怎么能忍心对他说"我认为这是侮辱,您应该道歉"!在这件事上,顾对老太太是没有任何鄙视地、平等地、无私地帮助,而老太太却认为这伤害了她的自尊,反过来去伤害了顾的自尊。别人对你的无私帮助并不都是恶意的。当你一生下来,就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人无私的帮助,没有别人的无私帮助,你是无法生存的。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在保留自尊的前提下尽量多的帮助别人,而不是去伤害无私帮助你的人。

肖克俭和顾在草地上的争吵是十分经典的。

肖指责顾不该相信帝国主义列强蒙蔽中国的谎言,必会头破血流,顾说肖会比顾头破血流得早。他们的话都应验了。他们都在为祖国而奋斗,都清楚自己和对方工作的难度,却又都义无反顾。虽然他们的努力最终都没有效果:当顾对中国山东的努力彻底失败的时候,肖领导集会的留学生们正在遭受着警察的毒打,但他们的精神却激励着每一个看电影的有正义感的人。

顾说肖应该多想想梅。肖对梅的爱是无可非议的,但他为梅做了些什么?没有。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维护祖国利益的事业中去了,实在无力为梅做些什么。如果不是为了祖国,事业和爱情哪个更重要?我认为,它们不该矛盾。当它们矛盾的时候,或许我会选择事业,但日后我会加倍补偿我的家人。可肖却没有机会了。

陆总长离开了巴黎。他是哭着走的,顾是哭着离开他家的。面对总统一封又一封的电报,国内一浪又一浪的革命呼声,年迈的陆总长受不了这个压力,离开了。

一个外交家的职责,是要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而当广大人民的意愿和政府的命令相违背的时候,该如何选择?

同样,军人的天职是服从。而当上级的命令和自己的良知相违背的时候,该如何选择?

我不是机器,只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如果我是岳飞,决不会理会那十二道金牌;如果我是陆总长,决不会动签字的念头。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政府是为人民的,如果政府不能代表人民的意愿,我没必要服从政府的命令。

当愤怒的群众企图痛打顾维钧的时候,我的心中也愤怒异常:这些愚昧的人!他们根本不晓得,顾为了祖国进行了多少努力!一个正常的外交家,是不能对以后的事情做什么保证的--对于顾,这就意味着承认自己以前的努力失败了,也放弃自己以后的努力了,这是万万不能的。

我提醒自己,决不能就一个举动判定一个人的好坏。

可是,当我批判这些想打顾的人愚昧的时候,我何尝不想打他们呢?可想一下,他们不也是祖国的赤子吗?

当一个人付出了巨大努力,却付诸东流的时候;当一个人满腔激情,却又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当一个人的努力被人忽视,反而遭人痛恨的时候,心中该有多痛苦!

幸好,让娜鸣了一枪,镇住了那些愤怒的、盲目的、不知真相的爱国者们。

肖克俭为了祖国,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精神是可贵可敬的。他对祖国的爱,天地可鉴,但我绝不会这么做。

自杀,只能使全巴黎的人都知道有一个甘愿为祖国而死的中国人,让和会的头脑们知道他们的私心又毁掉了一个人。对于那些沉睡中的中国人,这只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小小话题,不会唤醒他们。觉醒的中国

人有少了一个。没有了!可悲啊!为什么我不能为祖国再做点什么?我年轻的生命值多少?我要活着,干更多更重要的事!

我活着,可以去证明我对祖国的爱,可以去指明头脑们的私心,可以去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可以增强觉醒的中国人的力量,而我死了,就什么都办不到了。

烈火中,腾起了肖对祖国炽热的爱,一个爱国者不屈的灵魂。

最后,请允许我记录下这两段独白。它们或许没有什么文学价值,或许只是两段愤怒的呐喊,但它们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看《我的1919》,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该大家看一样东西。

"……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

"……牧业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业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哲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不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很高兴能代表中国参加这次和会。我自感责任重大。因为我是代表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在这里发言。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请看!

"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十四万。他们遍布战场的各个角落,他们和所有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在牺牲。

"我想请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墓地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法国在欧洲,就有十几个。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 "因此,中国代表团深信,会议在讨论中国山东省的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中国的基本合法权益,也就是主权和领土完整。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

"我的话完了,谢谢,谢谢。"

"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了。

"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

"所以,我们拒绝签字。

"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1840-1919读后感篇二
《整理精品我的1919观后感》

。 。 。 。 。

《我的1919》观后感

电子信息工程08(2) E08610225 徐启康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英、美、日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重新瓜分列强在世界的利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了巴黎和会,可是列强却强迫中国将战败国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山东省转让给日本,由此引发了对中国现代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被称为北洋政府丧权辱国的耻辱柱。出席“巴黎和会”的以北洋政府外交部长陆征祥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被称为“卖国”。本影片以全权代表顾维钧为主角,加之以唯美的爱情为主线,酣畅淋漓的展现了中国人的顽强、中国人的脊梁!

关键词:五四,巴黎和会,愤慨,脊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在历史的轮回里,中国充满了沧桑。

我知道,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国,得到这样一个令我们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大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俗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这是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中国,一个拥有四万万铁血儿女的国家,饱受了多少的心酸悲苦,欺压暴虐,他们是在怎样的忍受这样的羞辱!但顾维钧和先进的青年们再次让我们沸腾起来,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去赞扬他们,他们是铁铮铮的好男儿!面对屈辱的历史让我感到了愤怒,顾维钧精彩的演讲使我感到激昂,那不屈的意志、铮铮的铁骨更使更拍案而起,心潮起伏!

我仍能记得影片开头那激昂而悲壮的音乐,那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威武的石狮子屹立在战火之中似乎象征着东方睡狮的觉醒!人们所痛恨的战争在1918年11月11日结束。

影片有一个镜头,克里蒙梭在比剑,那种张扬的狼子野心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他要瓜分德国,那也就注定了他必然要在中国问题上做出可想的结果,顾维钧特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终也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而结果。但是,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坚定,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铮铮不屈!

至今我仍深深震撼于两次和会上陈道明那精彩绝伦的表演!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俊朗劲挺,眉宇之间英气逼人,看着他耍弄那条狗一般的日人外交官,当众发言的顾维钧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下来,“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左手拿着表向四面展示)。”(这表实际是他捡到,这里借题发挥,顾的机智展露无遗~),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说到这脸上还是笑)。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面孔严峻起来,语调升高),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一个高潮)?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第二个高潮,语气加重,一波比一波高)?!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为这个“盗„„窃”之间的停顿叫好!)?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语气凌厉到了极点,说话同时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地一插,旋即猛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剑光,闪电般射向那无能可怜的日人!)

再说说最后一场戏。如果说第一次和会的亮相陈道明是一种阳刚劲健的融化力的话,最末的亮相那就是一种同样带着阳刚劲健的凄绝愤慨之美,顾维钧的“沉痛的低调”映照的是一个国家的凄绝无奈,或者说、他个人的沉默寓示着一个大国无声的愤怒和创痛。我看到陈道明凝着脸、咬着牙、红着眼,右手成拳抵在那份耻辱的和约上,提起来,顿了一顿,接着一个决断往和约封皮上一敲,最后无限沉痛化为一句淡定却有似千钧的话、向无耻的列强的宣言——“请你们记住 请你们记住 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 这沉痛的一天”,旋即侧身朝会场外走去,甩也不甩主席团那帮鸟人,看也不看那些轰然围上来的各国记者,面无表情、眼神坚定、甩手大步,如同武侠片里的大侠,竟是带股气场般,记者堆不挨他的身破浪分波般散开去„„

我是一个山东人,当我看到他高亢的热情与激昂的斗志时,我感觉自己时被燃烧了一样,“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是多么一句经典而又坚决的表态!作为一个山东人,一想起自己的家乡曾经接受过怎样的血的洗礼,怎样的压

迫摧残,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愤怒!一种久久也不能平息的怒火!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安于这太平世界,放任的让自己疯狂,舒适安逸的生活磨灭了我们的斗志,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要重新拾起那以不曾记起地往事?!那是一段心酸悲痛的历史,我们真的不想在去提起它,它会触痛我们的伤疤,我们的屈辱!!!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虽然它是痛的,但我们的痛苦不能白白的遭受,我们的祖先替我们承受了这么多的屈辱,一步一步的挺过来,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

在今天,我们不能再被欺负,我们要重新回忆起那段屈辱的往事,用它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勿忘国耻!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气势,有中国人的勇气,有中国人的脊梁!山东,一个对我而言是多么深刻的词语啊,我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她给了我生命,哺育我,教育我,勿忘国耻!

《我的1919》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乱平息后的时代,1919承载了太多太多。 中国人民还我河山拒签条约的请求,中国代表团唇枪舌战对决帝国主义的争辩,中国政府的妥协退让。我敢说在巴黎抗议的中国人都是勇敢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山东的爱,对中国的爱,对中国魂的诠释。书写了一张凄烈、壮美的历史画面。一句“他们欺骗了我们”道出了列强的真正嘴脸,好一群剪了辫子的中国人!

然而,巴黎和会——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来维持所谓的和平,帝国主义的棍棒破坏了中国人的讲演,一幕幕残不忍睹的厮杀,加在了中国人的头上,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人的神圣主权,但蹂碎不了中国的魂。

可中国人民的声讨,换来的只是军阀政府的一句“签字吧”。我不知道他们那些“公仆”们是如何理解的,如何能忍受?

1919中国对帝国主义西方列强第一次说“不”,顶着政府的压力,顶着人民的压力,顶着中国的外交压力,顾维钧仍然没有退缩,挽回的是什么?留住的又是什么?

印象中还存留着那片烈火,那激昂的琴声。他是中国人民用血液点燃的,是中国人民用身躯支撑的!

是的,中国需要强大,更是在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必须要挑起这个重担,而且,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2]秋水的回忆.《我的1919读后感》,2006-5-22

[3] 赵蓓.《观<我的1919>有感 》 2006-6-7

1840-1919读后感篇三
《观后感我的1919观后感》

3 , . s

, , ,

《我的1919》观后感

电子信息工程08(2) E08610225 徐启康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英、美、日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重新瓜分列强在世界的利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了巴黎和会,可是列强却强迫中国将战败国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山东省转让给日本,由此引发了对中国现代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被称为北洋政府丧权辱国的耻辱柱。出席“巴黎和会”的以北洋政府外交部长陆征祥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被称为“卖国”。本影片以全权代表顾维钧为主角,加之以唯美的爱情为主线,酣畅淋漓的展现了中国人的顽强、中国人的脊梁!

关键词:五四,巴黎和会,愤慨,脊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在历史的轮回里,中国充满了沧桑。

我知道,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国,得到这样一个令我们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大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俗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这是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中国,一个拥有四万万铁血儿女的国家,饱受了多少的心酸悲苦,欺压暴虐,他们是在怎样的忍受这样的羞辱!但顾维钧和先进的青年们再次让我们沸腾起来,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去赞扬他们,他们是铁铮铮的好男儿!面对屈辱的历史让我感到了愤怒,顾维钧精彩的演讲使我感到激昂,那不屈的意志、铮铮的铁骨更使更拍案而起,心潮起伏!

我仍能记得影片开头那激昂而悲壮的音乐,那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威武的石狮子屹立在战火之中似乎象征着东方睡狮的觉醒!人们所痛恨的战争在1918年11月11日结

束。

影片有一个镜头,克里蒙梭在比剑,那种张扬的狼子野心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他要瓜分德国,那也就注定了他必然要在中国问题上做出可想的结果,顾维钧特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终也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而结果。但是,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坚定,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铮铮不屈!

至今我仍深深震撼于两次和会上陈道明那精彩绝伦的表演!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俊朗劲挺,眉宇之间英气逼人,看着他耍弄那条狗一般的日人外交官,当众发言的顾维钧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下来,“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左手拿着表向四面展示)。”(这表实际是他捡到,这里借题发挥,顾的机智展露无遗~),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说到这脸上还是笑)。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面孔严峻起来,语调升高),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一个高潮)?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第二个高潮,语气加重,一波比一波高)?!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为这个“盗„„窃”之间的停顿叫好!)?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语气凌厉到了极点,说话同时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地一插,旋即猛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剑光,闪电般射向那无能可怜的日人!)

再说说最后一场戏。如果说第一次和会的亮相陈道明是一种阳刚劲健的融化力的话,最末的亮相那就是一种同样带着阳刚劲健的凄绝愤慨之美,顾维钧的“沉痛的低调”映照的是一个国家的凄绝无奈,或者说、他个人的沉默寓示着一个大国无声的愤怒和创痛。我看到陈道明凝着脸、咬着牙、红着眼,右手成拳抵在那份耻辱的和约上,提起来,顿了一顿,接着一个决断往和约封皮上一敲,最后无限沉痛化为一句淡定却有似千钧的话、向无耻的列强的宣言——“请你们记住 请你们记住 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 这沉痛的一天”,旋即侧身朝会场外走去,甩也不甩主席团那帮鸟人,看也不看那些轰然围上来的各国记者,面无表情、眼神坚定、甩手大步,如同武侠片里的大侠,竟是带股气场般,记者堆不挨他的身破浪分波般散开去„„

我是一个山东人,当我看到他高亢的热情与激昂的斗志时,我感觉自己时被燃烧了一样,“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是多么一句经典而又坚

决的表态!作为一个山东人,一想起自己的家乡曾经接受过怎样的血的洗礼,怎样的压迫摧残,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愤怒!一种久久也不能平息的怒火!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安于这太平世界,放任的让自己疯狂,舒适安逸的生活磨灭了我们的斗志,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要重新拾起那以不曾记起地往事?!那是一段心酸悲痛的历史,我们真的不想在去提起它,它会触痛我们的伤疤,我们的屈辱!!!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虽然它是痛的,但我们的痛苦不能白白的遭受,我们的祖先替我们承受了这么多的屈辱,一步一步的挺过来,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

在今天,我们不能再被欺负,我们要重新回忆起那段屈辱的往事,用它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勿忘国耻!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气势,有中国人的勇气,有中国人的脊梁!山东,一个对我而言是多么深刻的词语啊,我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她给了我生命,哺育我,教育我,勿忘国耻!

《我的1919》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乱平息后的时代,1919承载了太多太多。 中国人民还我河山拒签条约的请求,中国代表团唇枪舌战对决帝国主义的争辩,中国政府的妥协退让。我敢说在巴黎抗议的中国人都是勇敢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山东的爱,对中国的爱,对中国魂的诠释。书写了一张凄烈、壮美的历史画面。一句“他们欺骗了我们”道出了列强的真正嘴脸,好一群剪了辫子的中国人!

然而,巴黎和会——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来维持所谓的和平,帝国主义的棍棒破坏了中国人的讲演,一幕幕残不忍睹的厮杀,加在了中国人的头上,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人的神圣主权,但蹂碎不了中国的魂。

可中国人民的声讨,换来的只是军阀政府的一句“签字吧”。我不知道他们那些“公仆”们是如何理解的,如何能忍受?

1919中国对帝国主义西方列强第一次说“不”,顶着政府的压力,顶着人民的压力,顶着中国的外交压力,顾维钧仍然没有退缩,挽回的是什么?留住的又是什么?

印象中还存留着那片烈火,那激昂的琴声。他是中国人民用血液点燃的,是中国人民用身躯支撑的!

是的,中国需要强大,更是在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必须要挑起这个重担,而且,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2]秋水的回忆.《我的1919读后感》,2006-5-22

[3] 赵蓓.《观<我的1919>有感 》 2006-6-7

1840-1919读后感篇四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国破家亡、战火纷飞,回顾中国近代史,这些悲痛的场景出现在我的眼前,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苍白回忆录,列强欺凌中国,而影片《我的1919》正是中国屈辱历史的一个片段,述说着华夏大地的哭泣。

《我的1919》讲述的是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团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属于中国的山东半岛,但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应有的要求,将山东的主权交给日本,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外交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经历,正是这件事情导致了中国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

顾维钧,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外交家,在巴黎和会上斗智斗勇,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尽心尽力,尽管大部分不知道他的努力,尽管他受尽质疑,但他不但没有退宿,反而运用自己聪明的外交才能一次次赢得世界的尊重,尽管最后中国政府强列要求代表团在和会上签字,但以他却昂起了自己,乃至中华名族高贵的头颅,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这是英雄的表现,是爱国的表现。

影片的另一个人物肖克俭,一个充满热血的爱国青年,用着属于他自己的方式来和西方列强斗争,用属于他自己的方式述说着对自己的祖国深深的爱,肖克俭组织游行,宣传爱国,点点滴滴无不透露着对祖国、祖国人民深沉的爱,最后肖克俭从容赴死,将自己的生命风险给自己的祖国,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肖克俭大义凌然,带着笑容的脸颊,他是为祖国而死,死得伟大!

弱国无外交,在这件事上深深地体现出来,中国作为战胜国没有得到战胜国应有的奖励,反而连自己最基本的主权都无法获取,这是奇耻大辱啊!近代的中国受尽列强的欺凌,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不强大,在于当时政府的不强大!而现在新时代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再也不是那个受尽欺凌的东方睡狮,现在的中国已然成为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尽管如此中国目前也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企图阻止中国和平崛起,闪动中国周围国家一致对抗中国,在这个看似和平但却充满危机的年代,我们应时刻牢记中国的过去,努力向顾维钧这样的中国先烈学习,我们中共预备党员更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缅怀先烈,学习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史可以明鉴,勿忘过去,努力做好自己,我会时刻牢记自己党员的职责,学习先烈,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来报效祖国!

XXX

2014年5月27日

1840-1919读后感篇五
《我的1919 观后感》

坚信公理必胜

——电视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摘要:影片《我的1919》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生动的人物形象将顾维钧身为炎黄子孙的尊严气节和外交家的睿智潇洒等都表现得入木三分。独特的立意方式展现了双重尊严。

关键词:爱国激情 人物形象 立意

引言

电影《我的1919》向观众陈述了我们厚实而沉重的过去,在世界上没有地位,没有说话的底气,只能被帝国列强蹂躏,我们的国家被瓜分,我们的土地被占领,我们的资源被掠夺,我们的人民被随意屠杀,激起了人民的强烈的爱国激情。由陈道明从整体上把握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从情感上轻松地表达出来。他在剧中的表演含蓄自然,细腻真切。以尊严立意,使电影的主题的到深化。电影展现给观众独特的视觉感和爱国激情。不但让观众了解了历史,还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感情。

一、《我的1919》主要内容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

二、《我的1919》主要特点

(一)爱国激情

影片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巴黎和会事件为题材,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以为可以借此对过去百年所犯下的错误加以改正,废除外国在华特权,收回中国的领土,但这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 给中国人的只是屈辱,深沉厚重的历史令人深思,顾维钧,他充满爱国热情,毕生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己任,对和会充满了信心,但在和会一开始中国代表就倍受冷落,困难重重,列强间彼此施压、互相勾结,谈判桌前只有强与弱,根本没有公理和平等,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出色外交才能,顶住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四万万愤怒的中国人,面对列强,公然说“不”。

肖克俭在和会召开时他因参加罢工被捕,又被放了出来。尽管他送给顾维钧一些很有价值的有关中国劳工的照片,但他认为巴黎和会纯粹是个骗局,顾维钧的外交努力终将失败。当看到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强以牺牲弱国利益换取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时他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来维护中国的权利。他慷慨悲歌,给爱妻梅留下遗书,要她“回祖国去,那里已经在燃烧,那里将是一片热土„”

正如肖克俭所说,当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传到中国,引发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划时代的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举行游行示威,这一运动立刻得到了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示威,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举起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旗,而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使国人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由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落伍,已经濒临绝境,因而现代化实际上成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

的关键词,在当时,现代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批判性反省和革命性改造,这对于以后中国的百年历史,应该说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顾维钧在辩论会上即席发表的影响全世界的阐述中国立场的演说无疑是影片中的亮点。“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酥;山东是中国的,无论是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一从历史、人文、主权、经济等诸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被誉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发言载入中国外交史册”。而他顶住列强和本国政府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则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画下最光辉的句号”。

既然中国有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我们这个曾经强盛的民族在那些列强软弱了太久太久了,“你们究竟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给日本人?”就在这一年愤怒了的中国人第一次向列强说不!我们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

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了他们的爱国激情。

(二)人物形象

顾维钧的形象是这部影片的关键所在,整部影片的众多人物形象,是以他为中心设置的.这显示出作者的创造性.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他是一个弱国的级别较低的外交官,本应无足轻重,但是,他被设计为一位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远远超过了他实际的社会地位.

作者如果偏爱自己的主人公,就会不由自主地将他理想化,这个人物形象的成败均与这种理想化密切相关.

他的性格设计得颇具电影化,他是一种主动性强的人,在关键时刻总要有所行动,而且具有一种不顾后果,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因此围绕着他,总是能够发生冲突.与他相比,陆征详外长以及其他几位中国外交官则基本没有安排什么动作,只能作为顾维钧的陪衬.

顾维钧与法国总理孟梭的关系是按照不打不成角的模式设置的.在这些外交摩擦中,他们各自展现了性格中最具有魅力的一面.顾维钧的性格设计特点是,他在外交事物中的斤斤计较,而是公然违背上级--外长陆征详的意愿,与克里孟梭暗中较劲.这反而赢得了对手的注意和欣赏.使之从居高临下的大国外交向趋于平等的私人外交转化,在顾维钧到医院看望克里孟梭时,两人甚至发展成推心置腹的私交.

这里的理想化表现为,顾维钧就外交事务而言,尽管不辱使命,但是也没有太大成就,但是就其个人交往而言,他把国际政治舞台成功地变成展示个人魅力的场所.观众如果还能够对于中国节节败退一让再让的外交活动兴趣盎然地看下去的话,正是依赖这种转化.他们喜欢这位在为民族利益拒理力争的时候,获得国际社会外交界普遍尊敬的年轻外交官.显然,在主权问题不是普通观众关注的重点的今天,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尊重与观众个体联系更紧密.

但是,显然作者过多地使用了一种模式,那就是,每当顾维钧有所行动,总是出现旁观的外国人士发出由衷的几乎不加掩饰的赞誉.如,克里孟梭对顾维钧说:“威尔逊总统总是跟我提起你.他对你赞不绝口.有你 这样的年轻人,中国的未来大有希望.”这从语气到用词都很不得体,但很难想象一位大国总理会赞扬一位他看不起的弱国的无名之辈.这对于以顾维钧本人为叙述者的影片来说,听起来倍感生硬,颇有自吹自擂之嫌.显然作者在借克里孟梭之口为顾维钧做鉴定,以引导观众,未免急功近利.

以女性的爱慕之情来表达作者的倾向性,是故事影片的叙事策略.这部影片中安排让娜爱上了顾维钧也在意料之中.但是,爱情并没有真正发生,因为顾维钧摆出一副不解风情,坐怀不乱的神情.在电影中处理感情可以有不同方式,不同结果,但唯独以一方情有独钟,一方不解风情最为笨拙.在作者看来,来自法国女郎是为爱情而生的.让娜被设计为美丽,多情而又有正义感,她倾心于顾维钧只是验证了顾维钧的个人魅力逼人,不可阻挡.中国人往往更期盼来自外国人的肯定,以从中找回自信,其实这正是一种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现.顾维钧获得让娜的爱,得到的是自尊心的满足.但是没有感情回报仍然不可理解,作者白白浪费了题材本身提供的机会.人们能够想到的最常见的情节可以是,顾维钧本来也

想娶让娜为妻,但是担心有了法国夫人,不能在外交事务中站稳中国立场,只好放弃,这虽然是俗套,但总比毫无反应更好.

顾维钧形象最大的不足在于,既然这部影片是以他的叙述为主线,就应该更更多地展露他的心理活动,表现他的内心的矛盾和忧虑.只有更多地利用旁白进行内省,才能使其精神世界丰富起来,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采.毕竟他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叙述人.

在这部影片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他的性格丰富,个性鲜明.他应该是一位铁腕人物,号称"老虎",却总是笑眯眯的,令人琢磨不透.他确实是表里不一,老奸巨滑,但精神状态却被设计的非常放松,生活态度更是潇洒自如.对于顾维钧,一方面爱才惜才,称赞其有魄力,有骨气,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他根本看不起这位弱国的小外交官.这造成了顾维钧的悲剧,即,外交是靠国家实力发言,外交官个人的能力根本无法左右国际政治.

克里孟梭所处的环境更复杂,也更危险,他必须为自己坚持的外交政策付出血的代价,几乎丧失生命,由此显示出他的临危不惧,这种设计显然易于换取人们的同情.与此对比,顾维钧虽然两次挨打,却没有生命危险,观众的同情就会大打折扣.

(三)立意

《我的1919》是一部独特的影片.它表现的是一件封存已久的往事,即在1919“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这是在近代国际外交风云中,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尽管这声音确实微弱单薄,但是它毕竟是自1840年至1919年长达80年间中国外交官第一次挺起脊梁. 重要的不是事件发生的年代,而是事件被讲述的年代.任何被突然回忆起而又得到广泛传诵的历史在本质上都应该被看做是当代史.《我的1919》具有一种国际化现代化意识,是在“冷战”后特殊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国策的必然产物,适应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全面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它代表了面对当前纷纭多变的世界发展格局中中国人民的心声:中华民族

1840-1919读后感篇六
《我的1919观后感

沉重的“1919”

《我的1919》读后感 经济学院 2011010500 刘睿晴

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分解线,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是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一段血泪史,几多辛酸泪!

该片以一位旧中国外交家的视角来描述着那段充满屈辱、无奈的历史。深刻刻画了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世界的丑恶嘴脸,也对那些因反对帝国主义、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完整而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充满了敬仰之意。 而从这部影片中,我有以下感想: 1.成王败寇,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而旧中国在一战之后,不但没有享受到战胜国所应有的待遇,反倒被当作战败国任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的耻辱。

当夕阳染红了天空,当冰冷的铁门上出现了一个雄壮的身体当荧屏上打出“1919年„„中国历史的分界线”我突然想大声的呼喊“我是中国人,我愿为祖国奉献我的青春。”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曾派军队支持战场,在法国像这样葬着中国人的公墓也随处可见„„”这是中国代表队在巴黎和会上摆出来的证据,虽然铁证如山,但谈判还是以失败告终。政府不行人民在。一支一支人民组成的队伍在肖克俭的带领下站起来了。他们向和会示威,向法国政府示威,但他们没有坚实的后盾,最终还是被镇压下去了。

在面对国家危机的情况下,有像顾维钧一样为国家争取公平的人,也有为抗议会议决定的爱国的人,但也有卖国的人。中国的耻辱史让一些人麻木了,而更多的激起了愤怒,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像那些在巴黎的中国人,为了抗议,死于熊熊烈火之中,他们的爱国是不可置疑的。

顾维钧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了中国人的气质、英勇。他为中国作出了贡献,也影响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

而日本,这位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居,在中国的历史上却从来都扮演着令国人恨入骨髓的角色。是日本人天生即为恶魔之子?还是他们丧心病狂的行径一次又一次撕碎了中国人一直以来沉浸其中的种种幻象且逼迫中国人直面现实?假使日本没有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百般刁难,中国也许就会暂时得到她所期许的公允对待,然而从长远看这于中国恐怕并无大益。若巴黎和会因列强某些利益需求凑巧给了中国一些甜头,五四运动兴许将不复存在,虚妄的和平担保弱化了因悲愤而起的抗争意识,中国将继续安心于列强的小恩小惠,如此这般沉寂下去,直到新的屈辱又不期而至。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了日本一直以来在中国枕边的虎视眈眈,中国才被逼成如今真正意义上的泱泱大国。

弱国无外交,这个惨痛的教训,使后来的人聪明多了,他们不再茫目的依靠,在血与肉的搏斗中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丰交先富国,虽然中国走上这条路曲折、坎坷,走到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离梦想不远了,你看!我们有领先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有现代化设备的工厂,有可以与世界水平相抗衡的科技人

员,有雄厚的资本,有„„这一切的成果都是那些在和会上轻视中国的代表队所想不到的吧!否则,他们会超过像附势日本那些的讨好我们,那部血淋淋的历史就不会出现在近代史上了。

就是这样一部影片,清清楚楚的记录了中国在历史上那段“弱国无外交”的屈辱时代,同时也记录了中国外交的先行者浴血开路的那段悲怆的历程。那是一段心酸悲痛的历史,我们真的不想在去提起它,它会触痛我们的伤疤,我们的屈辱!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虽然它是痛的,但我们的痛苦不能白白的遭受,我们的祖先替我们承受了这么多的屈辱,一步一步的挺过来,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

然而在今天,我们不会再被欺负, 中国早已走出了“弱国无外交”的阴影。现在我们能在国际上以大国姿态行事,可以与其他国家相抗衡甚至超越一些发达国家了。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安于这太平世界,放任让自己,要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要重新回忆起那段屈辱的往事,用它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电影《我的1919》让我们见证了先驱们为国家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今天,我们也应该发愤图强,为我们的国家,人民努力!

相关热词搜索:18401919 18401919年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1840-1919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1840-1919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24484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