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

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

2016-03-18 10:36: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共3篇)读书报告——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读书报告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与大家不同的是我读的是一篇文章,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卢新宁, 1966年12月出生,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读书报告——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读书报告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与大家不同的是我读的是一篇文章,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

卢新宁, 1966年12月出生,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法学硕士学位。

现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下面是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两部分,现在分享给大家:

这是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就知识分子如何保持信仰坚守和理想追求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相信大家对于信仰这个词并不陌生,什么是信仰;是主张让人积极的相信和尊敬,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和目标。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学生有学生的信仰,医生有医生的信仰,警察有警察的信仰。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人的有限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人类永远需要信仰,要依靠信仰尽力拉近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距离。

也许大家会疑惑,为什么卢新宁会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如果我们追溯到她的出生成长的时期,也许大家就会了解,我看到书上这样形容60年代出生的人: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

这一代人,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文化大革命和中国人民团结一起战灾的60年,第一件事,影响了这一代人的文化教育,第二件事,直接影响了这一代人的发育及体质,那一代人出生后平均身高要比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有明显的差异。

这一代人,是在饥饿中长大,是在劳动中学习,是在哭着毛主席,不忘周总理的情况下走近小学,中学,及大学的。

六十年代的人是最幸运的一代,有两段历史的记忆。1976-1986这十年是中国的思想和观念大碰撞的年代,这代人不是历史的断代,而是参与和见证人,因为他们懂的多,大彻大悟所以沉默,他们是听着“沉默是金”渡过少年,青年时代的。 说到文化方面,他们赶上好年代,文革后那几批大学生基本上是这代人,“天之娇子”就是指这批大学生。没考上大学的也参加遍地的广播学院,现在有点贬的“文学青年”就是那个年代来的。80年代的改革春风,是让这一代人发家,国家重视知识分子,是给这一代人机遇。

回到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写出这样的文章与其出生及成长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她在遗憾,遗憾这个怀疑的时代青年人的信仰缺失,同时也在警示,警示我们要保持信仰坚守和理想追求。 虽然作者是写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的,但我认为对于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也有借鉴意义。

在物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

呢?这不禁让我们深思,想想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否存在一个叫做“信仰”的东西,在这个充满潜规则,学场几乎等同于官场,权术至上的社会,当我们面对利益的时候,你有没有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呢?我想大家心里都有一定的答案。

这篇演讲稿在网上走红的同时也遭到了大家的质疑,有的人说梦想照进现实,激情万丈却很琼瑶。20年前的一代坚守什么了?隐于大众传媒之后,还不如90后这群活跃在网上的年轻人;还有的人说空谈信仰,不如关心粮食与蔬菜。中国人的信仰,被打破后就再也没有建立起来。中国最需要的是守法律己的官员,其次是拯救灵魂的传教士。

无论他们质疑也好,力挺也好,我想说的是:不要觉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一个个人力量与社会洪流的碰撞,努力坚守和随于大流较量的时代,然而也正是有了某些人某些精神的存在唤起了些许的力量和感动,希望大家坚守这份净土,为将来可能的净化和美好尽一份力。

最后我想用崔卫平老师来结束今天的报告: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篇二:《怀疑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坚定信仰》

怀疑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坚定信仰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

马名骅

无意间看到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2012年7月回母校北大对中文系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发表的一篇演讲稿,题曰: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读后忽然发现,我们的“怀疑”是否有待商榷,我们的“信仰”还在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说实话,我对信仰的理解在现实中也慢慢偏颇了,我一度觉得“信仰”离我们真的真的好远„„然而这段2千多字,字字铿锵的短文,有点燃了希望,点燃了激情。

摘一段演讲内容——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肮脏的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干净,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很多中文系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说的,有的是人才却不培养精英?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北大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二十多年社会生活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

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相信光明,便不再有黑暗!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信仰吗?我们的信仰是什么?面对各种的质疑,面对社会现状的无奈,我们的“怀疑”是悲观的、厌世的,还是依然保持着理性判断能力?信仰是不会被怀疑破坏和粉碎的,信仰仅仅会在价值匮乏的社会里被淹没。始终关注学生的素养、能力的培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唯一标准,我认为这就应当成为我们教育人共同的“信仰”。瞬间,我想到了在访谈市西董校长时,我提的两个问题。1、如何面对教育改革过程中的质疑。2、教育改革今后的方向、目标是什么。当时,董校的答案就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围绕着教育的核心,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学生需求改变教育的观念、教学的方式等,我们的目标永远都是培育人格健全的学生,我们追求的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面对质疑,我们要接受善意的合理的质疑,释疑不了解教育现状的质疑,不理会负面的质疑,我们要有作为一个教育人的自信,自信我们的改革是在许多基础工作上开展的,是在负责任的领导带领下开展的,是始终围绕着教育核心的。这不正是教育人的“教育信仰”吗?信仰离我们并不遥远。

带着诸多的感慨,我找到了徐贲老师的这本《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 信仰,信仰是信真仰理。信真就是唯信宇宙万物的真实真相本真,仰理就是仰望宇宙万物的规律法则道理。信仰应当来源于最为普通的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思考信仰,尤其是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应该把公共文化作为一个重点。

怀疑,怀疑不是坏事,但要把握好,怀疑什么、怎么怀疑、为何怀疑。真正的怀疑者既不悲观厌世,也不否认人的理性判断能力,他们只是对可疑的“当然正确”保持足够的清醒而已。

在这个文集中,第一部分“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力量”关注的就是公共文化及其对民众的教育作用。这个部分涉及一些与公共文化有关的事件、事例和问题,其中教育是一个主要方面,不仅是学校教育,而且是公共文化所提供的教育。公共生活不是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而是由许多方方面面的生活细节合成的整

体状态。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状态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公共生活品质差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自由公民,教科书、课程设置、办学理念、教师的素质和操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这些都是决定教育品质的重要因素。现在人们说起大学教育的自由、多元和宽容气氛,想起的就是蔡元培,许多人怀念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出版的小学课本,而不是“文革”时期的那些课本,还有许多对民国时期学人的追忆,这些都不是简单地出于怀旧,而是一种价值比较的结果。好的公共文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氛围”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体问题。它由两个部分组成,政治制度和公民文化,托克维尔在观察美国的公共生活时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同时着眼的。形成好的公共生活需要政治制度改革和公民教育并行。民主的公共生活对国民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同时又能再生和优化这种公共生活,使它变得更好。第二部分“拒绝在肮脏的歪理之河里沉沦”涉及了与现代神道设教有关的话语统治与反抗问题。如纳粹语言对普通德国人思维方式的毒化,如一些邪教语言对民众精神世界的控制,语言有时候是宣传散布伪信仰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拒绝在肮脏的歪理之河里沉沦就是要清醒认识到这种语言和思维逻辑对人的极大毒害。第三部分“人道是一种社会价值”也可以叫做“人性的启蒙”,它涉及的是人如何相互对待、如何对待动物和自然、如何对待生死、如何对待人性中的阴暗与邪恶。一个民族丧失信仰,这一定会表现在大面积的人性堕落上,而人性堕落最可怕的表现便是漠视生命和生命遭受的苦难。今天政治生活中的拥权自肥、腐败、贪污、专权,经济交往中的坑蒙拐骗、制假卖假、不守信用,公共生活中的冷漠、自私、功利、势利,都有着“文革”中人性堕落的影子。第四部分是“迷惘者的信仰与共识”,信仰的不明确和共识的缺乏使许多人陷入了痛苦的精神迷惘。在关注信仰问题时,要问的不仅是我们需要怎样的信仰,而且还是,信仰是如何形成的,这在历史上有许多教训。形成信仰主要有三种主要途径,它们分别是家庭影响、群众社会影响,以及个人的自由、理性思考。

我看了本书之后,在此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第一部分的一些内容。徐老师的文章主要都是从中美社会对于一些事件、观念、制度等上的不同做法来分析问题的:

关键词“4·23世界读书日”。在美国,人们不会刻意去重视一些类如“国际妇女节”、“国际儿童节”包括“世界读书日”。他们将许多的工作融于日常的社会公共生活之中,更不会以政府干预的方式推动,使之存在。如阅读,美国许多学校会每天腾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孩子们读自己带来学校的书,还可以交换着读,帮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习惯。美国的图书馆也会自发地开展一些吸引人的活动,如“禁书周”发布一些曾经被禁的图书,来提升人们读书的兴趣。当然,如今我们也欣喜的发现,我们身边的一些书店、书友会、图书馆也正在悄悄的改变,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将年轻人吸引回书的海洋、知识的殿堂。

关键词“道歉”。道歉的道德意义在于因辨别事实真相和正义是非而诚心认错,不是出于功利的“修复形象”的需要。社会学家伯诺特说,不道歉往往就是“死要面子”,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抵赖,我没错;大事化小,有些失误,但并没全错;诿过,事情是不对,但不是我的错;假羞愧,虽不是我的错,但我也有责任。事事首先想着要“面子”,会形成不良的社会道德风气,动摇人们的信任。这次访谈名师郑婵娟老师时,她就提到过教师向学生道歉,甚至是公开道歉的话题,她说她曾经狠狠地当堂批评过一个上课坐立不定又屡教不改的男生,课后觉得批评过重,向他道了歉,在后一堂课上,还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再次道歉。并且深入地分析了自己批评学生时的心态变化,以及希望那个学生能够改变的初衷。教育效果及其明显,男生深深地记住了那一刻,当他有所成就的今天还一直回来看老师,总是提起那个难忘瞬间。在座的各位有没有为了自己的失误、错误给学生郑重道过谦呢?我是有的,两次!道歉不会影响师道尊严,还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适时的、真诚的道歉,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唱歌中的德育”。唱红歌,真的有非常有效的德育意义吗?未必。文化大革命时,有多少人唱着红歌在打砸抢?唱歌时的德育是脆弱的。我们完全可以还唱歌以艺术活动愉悦身心的本质,让德育在潜移默化中起着它种子的意义。

关键词“校纪校规”。希望校纪校规是一种“荣誉规则”遵守它依靠的是学生内心的荣誉观,而不仅仅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处罚的威胁,在一个有荣誉感的学校里,遵守校规是一种价值观,不是功利的管制手段。因此,一旦出现违规事件,学校不会因为需要顾及面子而去隐瞒或袒护,也不会因为某种眼前利益而迁就和妥协。校纪校规就是一种承诺,遵守之,是一种荣誉;违反之,承担起自己的诺言,在惩戒中等待下一次涅盘。师生违反了校纪校规后,还有商议的余地,还有讨价还价的可能,还有躲避处罚的侥幸„„最终,成有了人们轻视、甚至无视社会公德、国家法律法规。不能总以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样的借口,绕开纪律与规则。在纪律与规则面前,再给一次的机会不能是某某人给予的,而是当事人以自己今后的行动去争取的。任何人没有给予违规的人“一次机会”的权利。

关键词“狼爸教育”。狼爸的四个孩子,三个进了北大。这是他所谓的“打进北大”。传统教育分为三乘:上乘——自成才,中乘——打成才,下乘——打不成才。狼爸教育也最多是中乘罢了。这种斯巴达式的惩罚教育,使得人们能拥有吃苦耐劳、意志坚韧、生活朴素、遵守纪律的特质,曾经是那个年代整个希腊的楷模,但是这些美德与精神是在外力强大的胁迫下维持的。历史学家威尔金斯研究发现,斯巴达人遵守纪律其实的很脆弱的,斯巴达领袖或将军一旦离开了斯巴达,所谓的斯巴达精神和道德大多数都很快荡然无存,他们表现出了甚于常人的贪婪,贪赃受贿,盖世无双。这就是惩罚教育会激发 “补偿式自由”的欲望,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

后果不可预料。“狼爸”和“虎妈”的做法如出一辙,是对孩子一种强悍的管制,如果说按他们书中所写的方法来管孩子就能成功,那么真是简单,天下父母都可以是“成功父母”了。所以,假如“狼爸”的孩子真的很优秀,那敢肯定他在生活中绝不是像书中所写那样对待孩子,他是只写其一不写其二;假如他真是像书中所写那样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那他的孩子一定是有问题的,即使学习成绩好,心理也不会健康。

“打”进了北大就是成功吗?北大毕业了就是成功吗?功过,待后人评说吧。但是就如仇忠海校长说的,教育的成功模式是不可复制的,个体的教育更是因人而异,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锅烩,绝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个性化地开展教育,用文化的传播,“把人从野蛮的状态解放出来,使人变得成熟”,培养心灵不断提升学生内在素质更甚于传授知识技能。

在怀疑的时代,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坚持。用我们的信仰来释疑学生,用我们的付出来收获希望。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相信光明,便不再有黑暗!

篇三:《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振兴中华,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更多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的调子太高了吧。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20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

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讨巧?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在学生时代就很敬重北大,谈到清华、北大的瑜亮情结时,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诞生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肩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摘自作者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相关热词搜索: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 怀疑的时代需要信仰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30701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