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2016-05-16 16:29:46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国大历史》是200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仁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读《中国大历史》有感,欢 ...

  《中国大历史》是200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仁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读《中国大历史》有感,欢迎参考!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所著《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有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和印象,体会了作者贯通古今中外的视野和心境,以及作者所采用的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研究方法,有以下感想、感悟。

  一、综合与归纳的方法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力图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的研究里去。由于身在海外,授课对象是异国学子,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阅读“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我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领会逐步接受。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野史小说中早所提及,不敢确定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这种写法确实是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态、道德意识去写史,让读者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史、社会、朝代更迭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推进作用。

  二、视野与胸怀的开阔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通史串讲,宏观看去全面系统,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等展现的淋漓尽致,五千载烟云换作寥寥数语,千古风流人物化为过眼云烟,其中既有中华血脉的传承,也有脉络发展的足迹。在畅游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一些大事件,借力于天时地利人和,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于危难,问鼎于乱世,有的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有的功亏一篑、遗臭万年。在思想意识推演方面,本书将儒、法、道、墨等各家并举,涵盖佛说禅学、老庄之道、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阅读本书既是沉淀知识、开阔眼界和心胸的体验,也是穿越今古,凝练智慧和思想的盛宴,深感受益匪浅。

  三、游历与见闻的印证

  读史过程中,突然想起“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语来。比如书中读到“兵马俑的幕后”、“佛教的普及影响”、“初唐的繁荣壮盛”、“西湖与南宋”等篇章时,因为曾经游历身临其境,亲见过、触摸过、聆听过、体味过,感觉就较其他更真实而亲切,旧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对上号,再回味历史品读作者点评时,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丰富或是印证或是异议,更易得到共鸣或形成判断。

  四、读史与研史的感悟

  本书读起来有些艰难,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对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新观点或评价虽然称奇,但体会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或许主要源于我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积累不足或视野局限的因素。仔细想来,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读之人知识拓展、视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读史的基础在于自身的知识、修养和眼界。同一段历史不同人读或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研读,注定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

  历史虽已过去不能重演,但通过对史实史料的认知和对后人评说的解读,仍可启发后人、大有裨益。细细品味、辨识,理解和思考历史,尝试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当下,勇敢尝试大胆创新,历史必将为今所用、造福当代、影响后世。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历史

1、张维为先生的《中国震撼》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对此,我深以为然。《中国震撼》有感(2015-09-10)

2、2015大阅兵读后感篇一《2015大阅兵观后感》、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的纪念;这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 2015大阅兵读后感(2015-09-16)

3、 何任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家,为首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和全国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国医大师”。何老精研仲《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专家丛书•何任》读后感 (2015-09-22)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后感【一】:《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后感《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后感(2015-09-24)

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的信读后感【一】:《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后感《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后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的信读后感(2015-09-24)

6、《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陈旭麓,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 "新陈代谢 "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 "变 "的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2015-09-29)

7、著名翻译家、政治学者阎克文在一次访谈中说道:“在那个毫无知识快感的时代里,我读到了费老的《美国与中国》,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2010年,身《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2015-10-08)

8、读完陈一筠教授的《中国家庭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现代社会背景的家庭现状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报告阐述了婚姻家庭动荡对社会、家庭和个人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国家庭安全报告》读后感(2015-10-21)

9、在国庆假期间看了这本书,我比较影响深刻的是第四到七篇,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其实这本书我个人认为觉得比较枯燥的,比起《中国在梁庄》,《乡土中国》读后感 (2015-10-25)

10、读后感 中国 去年下半年在党校轮顺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名叫《中国震撼》的课外读本。首先是作者张维为先生的经历钩起了我读一读这本书的兴趣。他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曾经做中国震撼读后感(2015-10-29)

11、读后感 乡土 中国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民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乡土中国读后感(2015-11-29)

12、简史 中国 哲学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015-12-05)

13、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篇一《《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2015-12-19)

14、读者文摘看后感篇一《《读者文摘》读后感》 读者文摘看后感(2015-12-19)

15、气象科普读后感篇一《科普读后感》 科 气象科普读后感(2015-12-21)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读《中国大历史》有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41275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