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排名 > 大学介绍 > 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

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

2016-01-09 10:02:0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文章库 浏览:

导读: 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篇一: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电影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

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篇一: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电影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电影人才培养高峰论坛

2012年6月10日,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和产业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电影人才培养和电影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微博)召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罗成琰、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健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许柏林、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胡子光,及北京电影学院等三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代表、十二家电影集团和影视公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论坛现场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和产业发展委员会(China FilmAssociation Film Education and Industry Committee)是以电影及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电影工作者为主体的委员会。旨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搭建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协调、沟通、服务和举办系列电影专业活动,推进电影教育机构内部以及与电影生产企业的交流,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提高电影专业院校和电影生产单位的协同创新能力,推进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发展,繁荣发展电影文化事业。 本次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和产业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许柏林主持。会议选举并通过了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和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微博)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中国传媒大学(微博)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周涌、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武亚军、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书记詹新、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沈义贞、重庆大学(微博)电影学院常务副秘书长彭吉象、中影集团党委书记焦宏奋、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任仲伦、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红兵、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委员、管理系主任俞剑红、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李瑾任副主任;俞剑红、李瑾兼任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副教授夏卫国、北京电影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童启富、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甄晓文任副秘书长;并有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原中影集团董事长、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黄会林,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谢飞,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郑洞天,北京市政协常委、原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籍之伟担任顾问。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健民;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和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侯光明;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分别在会上致辞并对成立大会的召开和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胡子光宣读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和产业发展委员会章程草案》。(相关致辞内容将全文转载于附件) 成立大会结束后,电影人才培养和电影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随即召开。与会专家及学者各抒己见,分别就电影产业发展和影视人才培养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中影集团党委书记焦宏奋就电影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类型提出两点重要意见,一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和世界电影市场的发展,我们要更加注重数字化进程中数字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实现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二是影视人才的培养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我们要搭建平台、集中智慧、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培养更多的行业领军人才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培养经营管理人才、金融人才、法律人才、技术人才,做大做强我国电影业。 上影集团副总经理汪天云在发言中介绍了上影集团国际化战略与人才需求。他认为中国电影既要注重国际合作又要注重本土化,同时我们还应认真研究世界各国的电影构成及其经济、人才、电影运营的特征,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影产业链,收购网站、影院和院线,拓展更多阶层的观影群众,并坚持人才是电影事业发展的根本,是我们当今电影突围的重点,大力推进电影教育事业。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和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侯光明提出,当今中国电影产业需要既懂创作又懂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适应电影产业化发展需要的高级企业经营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性思维的高端创作型人才、需要具有对外传播能力的经营人才、同时还需要懂艺术懂技术的高尖端数字技术

人才和完备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我们一要使人文素养与专业精神相结合,民族使命与国际化视野相结合,艺术创造力、技术创造力与电影产业化发展思维的结合,从而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确定人才培养新目标;二要依托政府,创建校际联盟、产学研联盟、资源共享平台、学分互认、专业实习、教师实践六大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三要适应产业发展新环境,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四要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电影教育新格局;五要集聚国内外教研机构,打造协同创新模式;六要联合行业及学术组织,创建电影人才培养新联盟。 南京艺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沈义贞副院长在对关于影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中提到,要注重通过调研制定影视专业的课程标准跟培养的规范、规格,同时要特别关注理论教育对影视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艺术眼光和审美情趣的理论型人才,和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创作型人才。 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红兵通过对珠影集团的介绍,对影视全产业链发展与人才需求提出看法。他认为现今中国电影市场一线正迫切需要综合性管理人才去整合多样化的电影生产资本和资源,使其形成现实竞争力和生产力。而人才的需求则一靠培养、二靠引进,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我们自身培养。希望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和产业发展委员会能够搭建起高校和影视企业之间的桥梁,使双方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为中国电影市场培育更多有用之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精辟分析和阐述了其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教育观念,提出我们要注重大电影、注重微电影、注重电影的商业性、注重对电影精神和新媒体等互动媒体的认知,并且特别要注重高规格电影和3D电影为整个时代带来的挑战。 重庆大学影视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彭庞吉象则对数字技术与影视教育的关系进行阐述,他通过系统的分析数字技术为电影影视产业发展带来的革命和影响,提出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影视技术已经给我们的教育科研和我们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要迎接这个机遇,并且迎接这个挑战。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周涌在其对电影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分析了电影产业跟教育矛盾的冲突、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多元化问题、以及电影教育如何为产业服务,从而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高端人才,提出我们一要拥有清晰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二要拥有完备的课程体系;三要将产业需求切实加入到培养体系中来,设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四要让更多的产业专家加入到高校电影人才教育培养队伍之中。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武亚军则提出,我们要处理好市场需求和学生艺术品格培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个人发展与岗位职责的关系、处理好学生实践和社会需求相互转化的关系,并通过这些关系的协调,努力保证学生的培养规格。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书记詹新通过海派文化支撑下的应试教育与产业关系的叙述,对比了国内传统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和上海戏剧学院通才培养模式,介绍其借鉴美国培养经验,塑造新一代影视人才的教学成果及经验。 博纳影业董事长丁一岚则通过从博纳影业集团自身发展看电影专业化人才培养,对中电影教育提出要发展综合教育,培养经营管理型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其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等良好建议。(以上各专家学者发言稿将全文转载于附件) 本届电影人才培养和电影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对如何针对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所需,联合业界、整合资源新一代培养电影人才,探索电影发展新思路、新理念、新的模式,推动中国电影及电影人才培养走向国际化作出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彭山论坛:LV男包 LV皮带 lv官网 路易威登 LV女包

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篇二:如何让宝宝早说话1

如何让宝宝早说话

童启富 童豁成

内容提要:宝宝什么时候说话既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人为的过程。宝宝的说话能力跟其他能力一样,在具备基本的生理条件基础上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家人能够在培养宝宝的发音能力、肯定宝宝语言表达的有效性、激发和保护宝宝语言表达的勇气和信心上稍加注意的话,宝宝自发的发音冲动就会更为顺畅地转变为自觉的说话习惯,就会更早、更好地学会语言表达,从而为宝宝的成长发育尤其是智力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宝宝 语言能力 培养

有的宝宝半岁多就开始说话,而有的宝宝两岁多还不会简单的语言表达。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早说话的宝宝比晚说话的将来更有出息,但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早一点学会说话。

在这方面,父母的愿望是有根据的,因为会说话对宝宝的成长发育确实有好处。一方面,因为语言是一种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宝宝会说话就能够更有效地与别人沟通,就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其他需求,从而使亲子关系、宝宝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宝宝的生活质量等发生质的改变,进而促进宝宝的成长发育。另一方面,以语言为媒介,宝宝就能进行抽象思维了,从而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有关调查显示,早说话的孩子比晚说话的孩子在婴幼儿期往往具有更好的思维能力和更高的智力水平。所以,宝宝能够早说话是父母求之不得的事情。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父母都会认为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说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父母是无力左右的,从而放弃了对宝宝的帮助。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说话无疑依赖于宝宝神经系统和发音器官的发育完善,从这方面说它确实是一个自然过程;但是,在生理条件基本成熟的情况下,如果采取了适当的方法加以锻炼,就

能大大地加快这一进程,所以宝宝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也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一些宝宝因为各种外在的原因到了两岁多甚至3岁还不会说话,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既然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说话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也就是说其进程是可以改变的,那么怎样才能加快这一进程,并且避免出现因为大人的不慎而推迟这一天到来的现象发生呢?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首先,要加强发音锻炼,促进生理条件的成熟,增强宝宝的发音能力。三、四月龄的宝宝就能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并且能从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中感受到发现和成功的喜悦。正常情况下,在这种成就感的推动下,宝宝无意识的发声慢慢会转变为有意识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宝宝神经系统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以及根据听觉的反馈调整发音的能力会逐步增强,到半岁左右,宝宝说话的生理条件就基本成熟了。从这时起,就可以加强宝宝的说话训练了。

说话训练可以从模仿动物叫声开始,如狼号“呜——”、小猫叫“喵呜、喵呜”、鸭子叫“嘎嘎嘎”、小鸡叫“叽叽叽”、母鸡叫“咯咯咯”„„。大人可以反复演示给孩子看,每一次都要注意说明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并配上图片。也许两三周后的某一天,当你问孩子小鸡怎么叫时,宝宝会令人惊奇地发出“叽叽叽”的声音。为什么选择这些词汇呢?因为这些词发音简单,从对生理条件的要求来看,宝宝是不难做到的。试想,连很幼小的动物都可以发出这些声音,何况是已经半岁的宝宝呢?

这些发音练习虽然简单,但对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却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虽然这些声音是动物的叫声,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是发声过程中神经系统控制发音器官的机制和根据听觉的反馈再调整发音系统的过程与说话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在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中,宝宝说话的生理系统就在一次次锻炼中发育、成熟,从而为开口说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模仿以上动物叫声的过程中,宝宝实际上练习了声母“w”、“m”、“g”、“j”等的发音,从而锻炼了宝宝相应词汇的发音能力,因此这也是直接的语言训练了。此外,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既生动又形象,宝宝大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乐此不疲。在上述锻炼的过程中或基础上,可以教宝宝说“爸爸”、“妈妈”、“宝宝”等发音简单的词汇。

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一定要跟宝宝多说,见到什么说什么,尤其是容易引起宝宝注意的颜色鲜艳的、运动的物体和小动物等。这对宝宝是很好的发音示范。细心的人会发现,在这样做的时候宝宝的视线经常是在你的口型和所说的东西之间来回移动,有时甚至还会用手揪大人的嘴巴,很显然这是想弄明白大人说话的秘密的。一定不要认为宝宝听不懂就对宝宝保持沉默,或者只顾与大人交流而弃宝宝于“不顾”,更不能让宝宝有“你又不懂,我跟你说干嘛”的感觉。因为这段时间宝宝有说话的内在冲动,只要注意保护和引导,宝宝的语言能力会发展很快。反之,如果不经意间使宝宝的兴趣和自尊心受到伤害,宝宝会陷入一个较长的“沉默”时期,从而错过学说话的黄金时期。

经过上述训练,大多数宝宝在八个月左右,就能喊“爸爸”、“妈妈”、“宝宝”等,虽然宝宝不一定能理解这些声音的意义,但仍标志着宝宝已经正式开始说话了。为了使宝宝无意义的发音能够顺利转变为有意识的说话,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努力弄明白宝宝发出的声音的意义,及时肯定“语言”交流的有效性。能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后,宝宝有需要时就可能用声音来表达,但发音往往会含糊不清,不过除了一些明显无意义的发声之外,大多是有所指的,如“qi(吃)”、“ho(喝)”等。大人一定要努力弄清楚这些声音的含义,并及时满足孩子的相应需求,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对宝宝来说,表达的有效性有赖于大人的反馈(即需要的满足)。如果需要得到了满足,就说明这种表达是有效的,宝宝就会产生重复这种表达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就开始了一个不断强化的良性循环。如果大人对宝宝的表达充耳不闻,或总是搞错宝宝的用意,宝宝的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他(或她)就不会认为自己的表达是正确的、方式是有效的,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并可能(暂时)放弃语言的表达而采取其他方式(如手势)或归于沉默。

第二,不要求全责备,要多给宝宝以鼓励。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宝宝最初的发音往往是含糊不清的,尤其是声母“n”、“l”等的发音困难更大。这时切不可求全责备,宝宝发音不清楚、不准确都没关系,大人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是弄

明白它的含义。弄清楚“所指”,这是对宝宝的最大帮助,而不是纠正宝宝的发音,因为这样会挫伤宝宝说话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延缓学说话的进程。偶尔会见到2—3岁的健康宝宝,从眼神和行为可以知道大人所说的他(或她)都明白,但就是不愿开口说话,大人为此既着急又无奈。其实这些都是大人自己造成的,在说话方面对宝宝责备太多,鼓励和认可太少。经常听到这样的责备,“能不能说清楚点,谁听得明白呀”、“像哑巴一样,你倒是说话呀”、“看人家孩子,说得多好呀,哪像你——哑巴一个”。面对这样的大人,宝宝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选择沉默只是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抗拒。在宝宝学说话的阶段,只要宝宝愿意开口就够了,大人要在激发和保持宝宝说话的兴趣上下功夫。弄明白含义、及时作出反应、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于保护宝宝的兴趣和勇气很有好处。

第三,尽量使宝宝处在单一的语境中,减少不必要的困难。单一的语言环境对于刚学说话的宝宝是至关重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有这样的条件,要么是照看他(或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阿姨有较重的口音,要么是父母怕他(或她)“输在起点”而急于进行双语教育,从而使宝宝处在双重或多重语境下。这样的语境无疑会增大宝宝学说话的难度。因为宝宝受智力发展水平所限,不仅对同一事物的“多种”语音(例如普通话“吃”方言表达有“qi”和“qia”等,而英文表达则是“eat”等)表达掌握起来很难,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语言或语音表达更是超出了宝宝的能力范围,由于选择的错误而不被理解或被纠正(例如用跟阿姨学到的方言跟爸妈交流)则更是使宝宝倍受打击。例如当要表达吃的时候,跟不懂英语的爷爷奶奶说了“eat”,很显然爷爷奶奶不会有预期的反应和行为;如果这时跟爸爸妈妈说了“qi”(跟爷爷奶奶学的)或“qia”(跟阿姨学的),很显然爸爸妈妈会反复让他(或她)练习说“chi”或者说“eat”,甚至会以“没说对不让吃”相威胁。在这些情况下,宝宝的表达本来是没有错的,但现实的情况却迫使他(或她)不得不怀疑自己,从而影响宝宝说话的勇气和信心。下次当想吃的时候,宝宝应该怎样表达呢?他(或她)得看看是跟谁说了。这确实令宝宝有些无所适从。

第四,要多跟宝宝交流,以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大人跟宝宝说话,是宝宝

学习说话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宝宝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的“能指”和“所指”,还可以学习发音方法,尤其重要的是可以检验或纠正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对宝宝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说话练习。如果父母或主要看护人跟宝宝语言交流很多,宝宝说话的时间就比较早,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强。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不管大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要疏于跟宝宝的语言交流。

总之,宝宝的说话能力跟其他能力一样,在具备基本的生理条件基础上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家人能够在培养宝宝的发音能力、肯定宝宝语言表达的有效性、激发和保护宝宝语言表达的勇气和信心上稍加注意的话,宝宝自发的发音冲动就会更顺畅地转变为自觉的说话习惯,就会更早、更好地学会语言表达,从而为宝宝的成长发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

童启富,男,生于1967年11月,江西九江人,哲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四号 邮编:100088

电子信箱:tongqifu@bfa.edu.cn 电话:13681273049

童豁成,男,生于2002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一年级6班学生。 通信地址:北师大实验小学一(6)班(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篇三:ok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现状及其培养研究

电影教育教学综论

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现状及其培养研究

■童启富

  任何艺术创作及其理论研究,都不能不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支配它的艺术观是什么?不论是小说艺术,还是戏剧艺术,也不论是绘画艺术,还是雕塑艺术,或者其它,当艺术家进入创作前的准备阶段和从事艺术创作时,都要受到一定艺术观的影响、

【摘要】

制约和支配,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特征,也终究表现着艺术家的艺术观。艺术的理论研究也是这样。所谓艺术观,简单深入了解和掌握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观地说,是指人们对艺术诸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主要由“艺术状况,是更好地推进艺术观教育工作、提高是什么”、“为谁而创作”、“如何更好地为自己的对象服务”等内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北京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组织了高等艺术院校学生艺术容组成,其核心是“为什么人”的问题。艺术观影响、制约和支观问卷调查活动,调查结果反映出高等艺术配着艺术家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是决定艺术家艺术成就的院校大学生的艺术观总体上是一种非常复杂根本因素,因此,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是艺术人才应该解决的根本而且令人忧虑的状况。

性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观状况,更好地【关键词】

推进艺术观教育工作,提高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北京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在2007年6月组织了高等艺术院校学生艺术观问卷调查艺术院校 大学生 艺术观

活动。本次调查覆盖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在京的所有八所艺术院校,共发放问卷802份,回收673份,其中有效问卷414份。下面从五个方面对调研结果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一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

  

  本次问卷对于学生理论素养调研的重点是了解学生的理论自觉性水平,而不是考察掌握理论的现实状况。理论自觉性水平是指学生对理论知识及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状况,包括是否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和能否自觉进行理论学习等内容。问卷单项类第4、6、

10、17题,多项类第19、20、21题等都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学生这方面的情况。

  问卷第4题,对“只有确立了科学的艺术观,才能提高创作水准”持“完全赞同”和“基本赞同”态度的学生所占比例是77.54%,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对于艺术观培养之于提高创作水准的必要性持赞成和肯定的态度;问卷第10题,认为思辨能力对于艺术人才“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例是89.13%,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问卷第21题,认为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应是“思想价值”的学生所占比例列第二位,仅次于选择“审美意蕴”的学生,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非常欣赏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价值”,而作品“思想价值”的建构或欣赏都与理性思维能力和思想理论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也从特定角度反映出学生的理论自觉性。综合以上三个选题,说明艺术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理论自觉性,对于理性思维能力和理论知识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成长的重要性有基本正确的评价。

  问卷第6题,认为大学课程中对艺术观影响最大的,选“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占59.90%,选“艺术概论类课程”的占11.59%,选“专业理论课”的占21.01%,后两项相加仅占32.60%。虽然这可能是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所作的一种客观评价,而不是基于自身认识做出的,但也反映出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着重专业技能训练而轻理论修养的倾向。问卷第17题,当问到学生对心目中最伟大艺术家的评价标准时,选“高超的艺术技巧”的占18.36%,选“鲜明的艺术个性”的占29.23%,选“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占25.60%,前三项相加占73.19%,而选“丰富的学识修养”的仅占8.45%。虽然作品的艺术成就本身就可能包含思想价值在内,但这仍与上述第21题的情况仍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反差,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包括理论知识在内的学识修养重视不够。问卷第19题,当问到哪些书籍对创作产生影响时,首选、次选和三选“艺术理论书籍”的合计仅占14.65%,远低于“小说、诗歌、传记等文学作品的”的24.71%,也低于选择“艺术专业杂志”的16.59%,稍高于选择“漫画、时尚杂志等娱乐性书籍”的9.74%,列第三位;问卷第20题,认为对艺术上的发展有重要帮助的,首选、次选和三选“艺术理论学习”的占7.57%,低于选择“文史哲等方面的人文修养”、“科学知识的学习”、“艺术技巧训练”、“思想品德修养”、“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所占的比例,而列最后一位,说明大多数学生

认为艺术理论书籍和艺术理论学习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不大,这与问卷第10题反映出来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反差。

  综合以上分析,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理论素养的基本情况可概括为: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自觉性,对于提高思辩能力和理论素养的重要性有必要的认识。但是,因为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意识主要是在艺术理论类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萌生的,并不是基于概括、总结自身艺术经验和提升艺术创作能力的自觉需要,因此对于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基本都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另一方面,由于艺术理论在学生艺术观形成过程中的实际作用较弱,艺术理论与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结合还不紧密,对创作的实际指导作用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亲身体会,因此内心深处对理论重要性还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处于将信将疑的状况。      

二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观状况

  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的现实状况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问卷中,直接反映学生艺术观状况的是学生对艺术主要特点、艺术起源、艺术和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受众、艺术的功能、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评价,与此相关的选题是单选类的第2、3、8、9、12、18题和多选类的第21题。  在选题2中,认为“作者心灵的表现”是艺术主要特点的占46.85%,排第一位;认为“现实生活的再现”是艺术主要特点的占23.19%,排第二位;选择“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只占8.94%。可见,大部分学生在艺术本质的认识上与通行的教科书上的说法有较大的区别,而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近一半学生选择了“艺术是作者心灵的表现”,反映出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受现代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比较大,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色彩。

  在选题3关于艺术起源的问题上,选择“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起源于游戏”和“艺术起源于劳动”等5项的比例比较接近,而选择“艺术起源是综合因素”的占35.99%,居第一位。反映出在艺术的起源问题上,由于学生们不可能有直接认识,因此采取教科书上通行说法的所占比例最大。  在选题8关于了解和体察社会对于艺术创作作用的认识上,选择“作用非常大”和“作用比较大”的占89.61%,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有正确认识。

  在选题9中,对“艺术创作应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在12题中,只有27.78%的人把自己艺术创作的受众的观点持“完全赞同”和“基本赞同”的占48.79,“部定位在“广大老百姓”,而把受众局限于自我和艺术精分赞同”(其实也是“部分反对”)的占35.27%,“不英群体的共占82.22%,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在创作时赞同”的占16.43%,后两项相加为51.70%。在对“艺不会考虑到广大老百姓艺术需求的满足,而把对作品术创作应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观点评价上,超过本身审美价值的理解、认同和自我感情的宣泄作为创半数的学生持保留态度,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艺作的终极目的,至于能否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能产术和政治的关系还没有正确的认识。

生什么样的社会效应、能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等都  选题12对于艺术创作的受众定位实际上是关于不在考虑之列,把自身的艺术追求中止在审美价值上。艺术创作应为谁服务的问题。选择“广大的老百姓”  这种情况在第17、18题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第的虽然排第二位,但只占27.78%;选择“有一定艺17题中,对心目中最伟大艺术家的评价标准选择“较术欣赏水平的群体”的排第一位,占45.65%,选择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物质收入”的仅占1.45%。本项与选择“有较高欣赏水平的艺术爱好者”、“艺术学生评价艺术家成功的标准在相当程度反映出,绝圈内人士”的共占65.94;还有6.28%的人选择“作大部分学生都不把名利作为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标,品是属于自我的,没有人看也无所谓”。大多数学生都而把纯艺术的追求放在首位。第18题中,认为艺术把“艺术精英群体”(因为有一定艺术欣赏水平的、有的使命是“实现人类对美的追求”,首选占49.28%;较高欣赏水平的、艺术圈内人士等都不是艺术产品的认为艺术是“宣泄个人情感”的占8.94%;认为艺普通消费者)作为艺术创作的服务对象。可见,我们术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首选虽然列第二位,一直提倡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在学生认识中但首选、次选和三选合计位列宣泄个人情感之后;“满严重弱化,而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观在这一问题上也足大众的娱乐需求”的首选仅占1.93%。问卷所反有明显的表现,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在艺术服务对象的映的情况非常明确,艺术的社会价值并不为广大艺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术院校学生所重视,他们不仅不把艺术创作的第一  选题18是关于“艺术的使命”问题。选择“实目的放在社会效益上,也不放在经济效益上,而把现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排在第一位,首选、次选和三对审美价值的追求或情感的宣泄视为最主要的目标。选所占的比例是28.74%;选择“宣泄个人情感”的在他们看来艺术创作应该是一个脱离社会的自我满排第二位,占19.57%;选择“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足的封闭系统,一种纯粹的创造美的行为或纯个人的列第三位,仅占15.30%。本题试图了解的实际上行为,不应考虑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从而把艺术是艺术的功能问题,其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艺术创作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相剥离。以上情况实现人类美的追求的热爱,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唯美主说明,艺术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对艺术与社会的关义色彩;另一方面学生在艺术功能的认识上也表现出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与他们生活在“象牙塔”中、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相当一部学生把个人情感的宣涉足社会不深有很大的关系。

泄置于艺术的社会功能之上。如果考虑到这并非偶尔  在关于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的第21题中,出现的情况,因其与上述第2、第9题所反映的学生选择“审美意蕴”的占25.93%,列第一位;选择的艺术观状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那么个人主“思想价值”的占21.26%;选择“创作技巧”的占义倾向就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特点。这是学生艺术观10.23;选择“社会作用”的占7.49%,列第四位。其中需要引起注意和加强培养的地方。

中“审美意蕴”和“创作技巧”同属于艺术的审美特性,  特别需要指出的情况是,艺术院校大学生中存在两项合计占36.16%;后两项“思想价值”和“社会作极强的既不关心艺术创作的社会效益也不在意其经济用”基本上都属于艺术的社会功能范畴,两项合计占效益的倾向。这在问卷第1、12、17、18和21题中28.75%。这说明,同学们在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上基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第1题中,选择学习艺术专本上能够把“审美性”和“思想性”置于同等地位上,业最重要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热爱所选专业”,占或者总体上能够把两者统一起来,但相比较而言更为74.64%;选择“一种较好的谋生手段”的只占8.70%,重视作品的审美价值,与选题18反映出的情况存在列第三位。这反映出,从学习艺术最初的动机来看,着一致性。

同学们对艺术的热爱大大超过了对经济利益的预期。  以上情况总体上反映出,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这一点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艺术观的一系列主要问题的认识上表现出较为复

杂的状况,正确的和错误的参半,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这些问题上有模糊或不正确的认识。在艺术的主要特点、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艺术的受众、艺术的使命等问题的看法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唯美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倾向,而且这些倾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说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点和艺术思潮对学生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可见,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观总体上是一种非常复杂而且令人忧虑的状况,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并没有真正确立起主导地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在相当的程度和范围上左右着学生的艺术思考和艺术创作,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生的未来艺术创作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13题是了解影响学生创作的艺术流派。这是试图从影响创作的艺术思潮角度了解学生的艺术创作风格取向。选择“说不清”的排在首位,占31.88%;其次是选择“多个流派”的,占27.78%;然后是选择“现实主义”的,占21.01%,高于选择“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总和。数据显示学生艺术创作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因为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由于从事的艺术创作实践还比较少,尚未形成稳定的艺术风格,因此“说不清”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是非常正常的;二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在风格上比较注重兼容并蓄,体现“双百”方针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接触各种风格流派,为学生自由选择、博采众长以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艺术思潮还是“现实主义”,这可能与我国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有关,而时下比较流行的“后现代主义”被学生接受的最少。创作风格的形成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更是在一定艺术理论和艺术观指导下的选择取舍和不断磨练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自觉程度直接决定着艺术风格的形成,而当前选择“多个流派”(实质上也是“说不清”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说不清”的占59.66%,说明大多数学生在创作风格取向上仍处于一种混沌状态,艺术风格取向的自觉性程度还很低。

  问卷第14题是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创作中如何处理现实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数据显示,选择“现实的超越”的排在首位,占52.42%;选择“现实的典型化”的占28.99%,列第二位;选择“与现实无关”的只占5.80%。以上情况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比较重视“现实”在艺术创作中的基础地位,但是在艺术和“现实”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认为“艺术是现实的典型化”在学生中仍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其影响力明显减弱;过半数学生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超越”体现了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对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在深层次上折射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一定程度的不满或艺术创作试图脱离现实的倾向,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并在艺术创作中正确处理现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是加强艺术观教育的重要任务。

  问卷第15题试图了解艺术院校大学生对待后现代主义行为艺术的态度。该题直接了解的是学生对后现代行为艺术的态度,但也体现着学生的艺术趣味,因此实际上也反映出学生的创作风格偏好,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观水平。调

三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创作倾向

  艺术创作倾向是艺术观中最鲜活和最能反映个人特点的内容,既是艺术观影响和决定学生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也从特定角度反映出学生的艺术观状况,因此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作倾向的了解也是这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之一。调查主要涉及艺术创作的受众定位、艺术创作的风格、艺术创作同现实的关系和对后现代行为艺术的态度等问题,包括问卷的第12、13、14和15题等。

  问卷第12题是了解学生艺术创作的受众定位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把自己艺术创作的受众定位在“有一定艺术欣赏水平的群体”、“有较高欣赏水平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圈内人士”三项合计占65.94%;定位在“广大的老百姓”的仅占27.78%;选择“作品是属于自我的,没有人看也无所谓”的只占6.28%。说明同学们在艺术观上虽然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但是并未把创作封闭在个人的小世界里孤芳自赏,而是特别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得到人们的赏识,因此大多数学生把“欣赏能力”作为确定作品受众的首要标准,并据此把最广大的老百姓排除在受众的范围之外。这就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贴近群众……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在艺术日益大众化的今天,这种对于艺术“高雅性”的偏爱,体现了学生热爱艺术的天真感情,但如果任凭这种倾向发展下去,不仅会间接剥夺广大老百姓共享文化艺术发展成果的权利,实际上也限制了艺术创作的巨大社会功能和艺术家的重要社会作用,对于学

查显示,对后现代行为艺术“非常欣赏”和“比较欣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远远没有达到课程设置的预期目赏”的占54.11%;“不太喜欢”的占35.02%;“不喜的和要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能把艺术理论知识的欢”和“反感”的共占10.87%。数据说明,虽然认为一般性和学生专业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对培自己的艺术创作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学生很少,但是养学生的艺术观实际作用不大。该类课程一定要在知大多数学生却对后现代主义行为艺术持肯定的态度,识的一般性和学生专业的特殊性相结合上下功夫,加这与第13题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有较大的矛盾。这一强学生运用艺术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专门艺术方面说明学生的艺术观还不系统,另一方面因为本题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切实发挥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本题所反映出的学生对后现术概论类课程塑造学生艺术观基本构架和理论基础的代行为艺术的欣赏和喜欢也许更能代表学生的真实状重要作用。

况。“后现代行为艺术”的诞生和存在虽然有其必然性,  在选题7中,44.93%的学生认为科学知识对于但具备一定艺术理论修养的人一般都不会给予正面评艺术人才的创作“非常有帮助”,认为“比较有帮助”价,因而对其持肯定态度居多的统计结果,大体可以的占24.40%,两项合计占69.33%,因此在学生艺术说是艺术理论和艺术观整体水平不高的反映。观形成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知识学习。

  

  选题8中,66.90%的学生认为了解和体察社会四 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

对于艺术创作“作用非常大”,认为“作用比较大”的形成的因素

占22.71%。据此,在培养学生艺术观过程中,一定  

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  了解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形成的因素,从生活,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体察和了解。这对于生活在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是本次调研的主要任“象牙塔”和艺术殿堂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务。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集中在问卷第5、6、7、  根据问卷反映出来的情况,在学生艺术观形成的8和20题等选题。

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在选  选题5是了解影响艺术观形成的因素。认为影响题12中,56.04%的学生表示对我国传统文化“很感较大的是“艺术作品”的占35.27%,列首位;列第兴趣”,32.13%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不太感二位的是“大学课程的教育”,占25.60%;选择“进兴趣”和“不感兴趣”的仅占11.60%。因此,在学入大学之前的经历”的占24.40%。数据显示,“大学生艺术观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课程的教育”对学生艺术观形成的影响超过了“进入作用。

大学之前的经历”,因此一定要把大学期间作为培养学  当然,培养学生的艺术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艺术观的黄金时期,把大学课程的教育作为培养艺必须综合发挥各种相关因素的作用,选题20“对艺术术观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要加强艺术作品的赏析上的发展有重要帮助”的测试情况就反映了这种要求。等,充分发挥艺术作品对学生艺术观形成的促进作用。学生认为对艺术上的发展有重要帮助的因素首选比例  选题6是在选题5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大学课程从高到低依次是“文史哲等方面的人文修养”、“科学教育影响学生艺术观形成的具体情况。问卷显示,在知识的学习”、“艺术技巧训练”、“思想品德修养”、“社大学课程中对学生艺术观影响最大的课程是“专业实会实践”、“专业实习”、“艺术理论学习”,除了前两项践类课程”,占59.90%,远高于其他几个选项;其次所占的比例稍大外,后5项所占的比例比较接近。因是“专业理论类课程”,占21.01%;“艺术概论类课程”此,加强艺术观培养必须发挥所有教育要素的整体功占11.60%,列第三位。以上情况表明,在学生艺术观能,任何方面的“单兵突进”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的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的作用要优于非专业类课程,在所有因素中,艺术理论课程位列最后一位,反映出专业实践类课程要优于专业理论类课程,专业理论类艺术理论课程当前在培养学生艺术观过程中的尴尬处课程要优于一般理论类课程,因此在艺术观培养过程境,各艺术院校一定要把提高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效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专业类课程尤其是专业实践课程的果作为加强学生艺术观培养的重要举措。独特作用。在艺术院校课程教育体系中,艺术概论类  课程是提高学生艺术理论素养和培养艺术观的骨干课五 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的塑造

程,但是在对学生艺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中仅列第三  

位(第四位是“其他”),说明我们当前的艺术概论类

  问卷调查反映出,艺术院校大学生在艺术理论素

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篇四: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现状及其培养研究

电影教育教学综论

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现状及其培养研究

●童启富

任何艺术创作及其理论研究,都不能不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支配它的艺术观是什么?不论是小说艺术,还是戏剧艺术,也不论是绘画艺术,还是雕塑艺术,或者其它,当艺术家进入创作前的准备阶段和从事艺术创作时,都要受到一定艺术观的影响、

【摘要】

深入了解和掌握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观状况,是更好地推进艺术观教育工作、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北京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组织了高等艺术院校学生艺术观问卷调查活动,调查结果反映出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观总体上是一种非常复杂而且令人忧虑的状况。

制约和支配.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特征,也终究表现着艺术家的艺术观。艺术的理论研究也是这样。所谓艺术观,简单地说,是指人们对艺术诸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主要由。艺术是什么”、“为谁而创作”、。如何更好地为自己的对象服务”等内容组成,其核心是。为什么人”的问题。艺术观影响、制约和支配着艺术家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是决定艺术家艺术成就的根本因素,因此,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是艺术人才应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为了深人了解和掌握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观状况,更好地推进艺术观教育工作,提高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北京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在2007年6月组织了高等艺术院校学生艺术观问卷调查

【关键词l

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

活动。本次调查覆盖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在京的所有八所艺术院校,共发放问卷802份,回收673份,其中有效问卷414份。下面从五个方面对调研结果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

本次问卷对于学生理论素养调研的重点是了解学生的理论自觉性水平,而不是考察掌握理论的现实状况。理论自觉性水平是指学生对理论知识及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状况,包括是否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和能否自觉进行理论学习等内容。问卷单项类第4、6、

万方数据 

35

10、17题,多项类第19、20、21题等都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学生这方面的情况。

问卷第4题,对“只有确立了科学的艺术观,才能提高创作水准”持。完全赞同”和。基本赞同”态度的学生所占比例是77.54%,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对于艺术观培养之于提高创作水准的必要性持赞成和肯定的态度;问卷第10题,认为思辨能力对于艺术人才。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例是89.13%,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问卷第21题,认为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应是。思想价值”的学生所占比例列第二位,仅次于选择“审美意蕴”的学生,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非常欣赏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价值”,而作品。思想价值”的建构或欣赏都与理性思维能力和思想理论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也从特定角度反映出学生的理论自觉性。综合以上三个选题,说明艺术院校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较高的理论自觉性,对于理性思维能力和理论知识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成长的重要性有基本正确的评价。

问卷第6题,认为大学课程中对艺术观影响最大的,选。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占59.90%,选。艺术概论类课程”的占11.59%,选。专业理论课”的占21.01%,后两项相加仅占32.60%。虽然这可能是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所作的一种客观评价,而不是基于自身认识做出的,但也反映出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着重专业技能训练而轻理论修养的倾向。问卷第17题,当问到学生对心目中最伟大艺术家的评价标准时,选“高超的艺术技巧”的占18.36%,选“鲜明的艺术个性”的占29.23%,选“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占25.60%,前三项相加占73.19%,而选。丰富的学识修养”的仅占8.45%。虽然作品的艺术成就本身就可能包含思想价值在内,但这仍与上述第21题的情况仍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反差,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包括理论知识在内的学识修养重视不够。问卷第19题,当问到哪些书籍对创作产生影响时,首选、次选和三选。艺术理论书籍”的合计仅占14.65%,远低于“小说、诗歌、传记等文学作品的”的24.71%,也低于选择。艺术专业杂志”的16.59%,稍高于选择“漫画、时尚杂志等娱乐性书籍”的9.74%,列第三位:问卷第20题,认为对艺术上的发展有重要帮助的,首选、次选和三选。艺术理论学习”的占7.57%,低于选择。文史哲等方面的人文修养”、“科学知识的学习”、。艺术技巧训练”、。思想品德修养”、“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所占的比例。而列最后一位,说明大多数学生

万 

方数据36

认为艺术理论书籍和艺术理论学习对于艺术创作的意义不大,这与问卷第10题反映出来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反差。

综合以上分析。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理论素养的基本情况可概括为: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自觉性,对于提高思辩能力和理论素养的重要性有必要的认识。但是,因为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意识主要是在艺术理论类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萌生的,并不是基于概括、总结自身艺术经验和提升艺术创作能力的自觉需要,因此对于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基本都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另一方面,由于艺术理论在学生艺术观形成过程中的实际作用较弱,艺术理论与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结合还不紧密,对创作的实际指导作用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亲身体会,因此内心深处对理论重要性还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处于将信将疑的状况。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观状况

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的现实状况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问卷中,直接反映学生艺术观状况的是学生对艺术主要特点、艺术起源、艺术和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受众、艺术的功能、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评价,与此相关的选题是单选类的第2、3、8、9、12、18题和多选类的第21题。

在选题2中,认为。作者心灵的表现”是艺术主要特点的占46.85%,排第一位:认为“现实生活的再现”是艺术主要特点的占23.19%,排第二位;选择。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只占8.94%。可见,大部分学生在艺术本质的认识上与通行的教科书上的说法有较大的区别,而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近一半学生选择了“艺术是作者心灵的表现”,反映出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受现代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比较大,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色彩。

在选题3关于艺术起源的问题上,选择。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起源于游戏”和。艺术起源于劳动”等5项的比例比较接近,而选择。艺术起源是综合因素”的占35.99%,居第一位。反映出在艺术的起源问题上,由于学生们不可能有直接认识,因此采取教科书上通行说法的所占比例最大。

在选题8关于了解和体察社会对于艺术创作作用的认识上。选择。作用非常大5和“作用比较大”的占89.61%,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一问题上有正确认识。

在选题9中,对“艺术创作应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观点持“完全赞同”和。基本赞同”的占48.79,。部分赞同”(其实也是。部分反对”)的占35.27%,。不赞同”的占16.43%,后两项相加为51.70%。在对。艺术创作应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观点评价上,超过半数的学生持保留态度,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艺术和政治的关系还没有正确的认识。

选题12对于艺术创作的受众定位实际上是关于艺术创作应为谁服务的问题。选择。广大的老百姓”的虽然排第二位,但只占27.78%;选择。有一定艺术欣赏水平的群体”的排第一位,占45.65%,选择本项与选择。有较高欣赏水平的艺术爱好者”、“艺术圈内人士”的共占65.94;还有6.28%的人选择“作品是属于自我的,没有人看也无所谓”。大多数学生都把“艺术精英群体”(因为有一定艺术欣赏水平的、有较高欣赏水平的、艺术圈内人士等都不是艺术产品的普通消费者)作为艺术创作的服务对象。可见,我们一直提倡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在学生认识中严重弱化,而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观在这一问题上也有明显的表现,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在艺术服务对象的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选题18是关于。艺术的使命”问题。选择。实现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排在第一位,首选、次选和三选所占的比例是28.74%:选择。宣泄个人情感”的排第二位,占19.57%:选择。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列第三位,仅占15.30%。本题试图了解的实际上是艺术的功能问题,其结果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艺术实现人类美的追求的热爱,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唯美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学生在艺术功能的认识上也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相当一部学生把个人情感的宣泄置于艺术的社会功能之上。如果考虑到这并非偶尔出现的情况,因其与上述第2、第9题所反映的学生的艺术观状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那么个人主义倾向就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特点。这是学生艺术观中需要引起注意和加强培养的地方。

特别需要指出的情况是,艺术院校大学生中存在极强的既不关心艺术创作的社会效益也不在意其经济效益的倾向。这在问卷第1、12、17、18和21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第1题中,选择学习艺术专业最重要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热爱所选专业”,占74.64%;选择。一种较好的谋生手段”的只占8.70%,列第三位。这反映出,从学习艺术最初的动机来看,同学们对艺术的热爱大大超过了对经济利益的预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这一点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

万 

方数据37

在12题中,只有27.78%的人把自己艺术创作的受众定位在“广大老百姓”,而把受众局限于自我和艺术精英群体的共占82.22%,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在创作时不会考虑到广大老百姓艺术需求的满足,而把对作品本身审美价值的理解、认同和自我感情的宣泄作为创作的终极目的,至于能否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应、能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等都不在考虑之列,把自身的艺术追求中止在审美价值上。

这种情况在第17、18题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第17题中,对心目中最伟大艺术家的评价标准选择“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物质收入”的仅占1.45%。学生评价艺术家成功的标准在相当程度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都不把名利作为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标,而把纯艺术的追求放在首位。第18题中,认为艺术的使命是“实现人类对美的追求”,首选占49.28%;认为艺术是。宣泄个人情感”的占8.94%;认为艺术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首选虽然列第二位.但首选、次选和三选合计位列宣泄个人情感之后;。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的首选仅占1.93%。问卷所反映的情况非常明确,艺术的社会价值并不为广大艺术院校学生所重视,他们不仅不把艺术创作的第一目的放在社会效益上,也不放在经济效益上,而把对审美价值的追求或情感的宣泄视为最主要的目标。在他们看来艺术创作应该是一个脱离社会的自我满足的封闭系统,一种纯粹的创造美的行为或纯个人行为,不应考虑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从而把艺术创作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相剥离。以上情况说明,艺术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对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与他们生活在“象牙塔”中、涉足社会不深有很大的关系。

在关于评价艺术作品的主要标准的第21题中,选择“审美意蕴。的占25.93%,列第一位;选择“思想价值”的占21.26%;选择。创作技巧”的占10.23:选择“社会作用”的占7.49%,列第四位。其中“审美意蕴”和“创作技巧”同属于艺术的审美特性,两项合计占36.16%;后两项“思想价值”和。社会作用”基本上都属于艺术的社会功能范畴,两项合计占本上能够把。审美性”和。思想性”置于同等地位上,或者总体上能够把两者统一起来,但相比较而言更为重视作品的审美价值,与选题18反映出的情况存在着一致性。

以上情况总体上反映出,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在艺术观的一系列主要问题的认识上表现出较为复

28.75%。这说明,同学们在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上基

杂的状况.正确的和错误的参半,有近一半的学生在这些问题上有模糊或不正确的认识。在艺术的主要特点、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艺术的受众、艺术的使命等问题的看法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唯美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倾向,而且这些倾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说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点和艺术思潮对学生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可见,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艺术观总体上是一种非常复杂而且令人忧虑的状况,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并没有真正确立起主导地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在相当的程度和范围上左右着学生的艺术思考和艺术创作。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创作倾向

艺术创作倾向是艺术观中最鲜活和最能反映个人特点的内容,既是艺术观影响和决定学生艺术创作的重要表现,也从特定角度反映出学生的艺术观状况,因此对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作倾向的了解也是这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之一。调查主要涉及艺术创作的受众定位、艺术创作的风格、艺术创作同现实的关系和对后现代行为艺术的态度等问题,包括问卷的第12、13、14和15题等。

问卷第12题是了解学生艺术创作的受众定位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把自己艺术创作的受众定位在。有一定艺术欣赏水平的群体”、“有较高欣赏水平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圈内人士”三项合计占65.94%;定位在。广大的老百姓”的仅占27.78%:选择。作品是属于自我的。没有人看也无所谓”的只占6.28%。说明同学们在艺术观上虽然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但是并未把创作封闭在个人的小世界里孤芳自赏,而是特别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得到人们的赏识,因此大多数学生把。欣赏能力”作为确定作品受众的首要标准,并据此把最广大的老百姓排除在受众的范围之外。这就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贴近群众……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在艺术日益大众化的今天,这种对于艺术。高雅性”的偏爱,体现了学生热爱艺术的天真感情。但如果任凭这种倾向发展下去,不仅会间接剥夺广大老百姓共享文化艺术发展成果的权利,实际上也限制了艺术创作的巨大社会功能和艺术家的重要社会作用,对于学

万 

方数据38

生的未来艺术创作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13题是了解影响学生创作的艺术流派。这是试图从影响创作的艺术思潮角度了解学生的艺术创作风格取向。选择“说不清”的排在首位,占31.88%;其次是选择。多个流派”的,占27.78%:然后是选择“现实主义”的,占21.01%,高于选择。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总和。数据显示学生艺术创作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因为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由于从事的艺术创作实践还比较少,尚未形成稳定的艺术风格,因此“说不清”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是非常正常的:二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在风格上比较注重兼容并蓄,体现“双百”方针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接触各种风格流派,为学生自由选择、博采众长以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创

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艺术思潮还是。现实主义”,这可能与我国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有关,而时下比较流行的“后现代主义”被学生接受的最少。创作风格的形成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更是在一定艺术理论和艺术观指导下的选择取舍和不断磨练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自觉程度直接决定着艺术风格的形成,而当前选择“多个流派”(实质上也是“说不清”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说不清”的占59.66%,说明大多数学生在创作风格取向上仍处于一种混沌状态,艺术风格取向的自觉性程度还很低。

问卷第14题是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创作中如何处理现实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数据显示,选择。现实的超越”的排在首位,占52.42%:选择“现实的典型化”的占28.99%,列第二位;选择。与现实无关”的只占5.80%。以上情况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比较重实”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认为。艺术是现实的典型化”在学生中仍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其影响力明显减弱;过半数学生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超越”体现了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对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在深层次上折射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一定程度的不满或艺术创作试图脱离现实的倾向,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并在艺术创作中正确处理现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是加强艺术观教育的重要任务。

问卷第15题试图了解艺术院校大学生对待后现现代行为艺术的态度,但也体现着学生的艺术趣味,因此实际上也反映出学生的创作风格偏好,并在一定视。现实”在艺术创作中的基础地位,但是在艺术和。现代主义行为艺术的态度。该题直接了解的是学生对后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观水平。调

查显示,对后现代行为艺术。非常欣赏”和“比较欣赏”的占54.11%;“不太喜欢”的占35.02%:。不喜欢”和“反感”的共占10.87%。数据说明,虽然认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学生很少,但是大多数学生却对后现代主义行为艺术持肯定的态度,这与第13题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有较大的矛盾。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艺术观还不系统,另一方面因为本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本题所反映出的学生对后现代行为艺术的欣赏和喜欢也许更能代表学生的真实状况。“后现代行为艺术”的诞生和存在虽然有其必然性,但具备一定艺术理论修养的人一般都不会给予正面评价,因而对其持肯定态度居多的统计结果,大体可以说是艺术理论和艺术观整体水平不高的反映。

四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

形成的因素

了解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形成的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是本次调研的主要任务。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集中在问卷第5、6、7、8和20题等选题。

选题5是了解影响艺术观形成的因素。认为影响较大的是。艺术作品”的占35.27%,列首位;列第二位的是。大学课程的教育”,占25.60%:选择“进入大学之前的经历”的占24.40%。数据显示,“大学课程的教育”对学生艺术观形成的影响超过了“进入大学之前的经历”,因此一定要把大学期间作为培养学生艺术观的黄金时期,把大学课程的教育作为培养艺术观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要加强艺术作品的赏析等,充分发挥艺术作品对学生艺术观形成的促进作用。

选题6是在选题5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大学课程教育影响学生艺术观形成的具体情况・问卷显示,在大学课程中对学生艺术观影响最大的课程是。专业实践类课程”,占59.90%,远高于其他几个选项;其次是“专业理论类课程”,占21.01%:“艺术概论类课程”占11.60%,列第三位。以上情况表明,在学生艺术观的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的作用要优于非专业类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要优于专业理论类课程,专业理论类课程要优于一般理论类课程,因此在艺术观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专业类课程尤其是专业实践课程的独特作用。在艺术院校课程教育体系中。艺术概论类课程是提高学生艺术理论素养和培养艺术观的骨千课程,但是在对学生艺术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中仅列第三位(第四位是。其他”)。说明我们当前的艺术概论类

万 

方数据39

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远远没有达到课程设置的预期目的和要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能把艺术理论知识的一般性和学生专业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对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实际作用不大。该类课程一定要在知识的一般性和学生专业的特殊性相结合上下功夫,加强学生运用艺术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专门艺术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切实发挥艺术概论类课程塑造学生艺术观基本构架和理论基础的重要作用。

在选题7中,44.93%的学生认为科学知识对于艺术人才的创作“非常有帮助”,认为。比较有帮助”的占24.40%,两项合计占69.33%,因此在学生艺术观形成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知识学习。

选题8中,66.90%的学生认为了解和体察社会

对于艺术创作。作用非常大。,认为。作用比较大”的占22.71%。据此,在培养学生艺术观过程中,一定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人生活,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体察和了解。这对于生活在“象牙塔”和艺术殿堂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问卷反映出来的情况,在学生艺术观形成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在选题12中,56.04%的学生表示对我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32.13%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不太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仅占11.60%。因此,在学生艺术观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当然,培养学生的艺术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发挥各种相关因素的作用,选题20。对艺术上的发展有重要帮助”的测试情况就反映了这种要求。学生认为对艺术上的发展有重要帮助的因素首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文史哲等方面的人文修养”、“科学知识的学习”、“艺术技巧训练”、“思想品德修养”、。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艺术理论学习”。除了前两项所占的比例稍大外,后5项所占的比例比较接近。因此,加强艺术观培养必须发挥所有教育要素的整体功能,任何方面的。单兵突进”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在所有因素中,艺术理论课程位列最后一位,反映出艺术理论课程当前在培养学生艺术观过程中的尴尬处境,各艺术院校一定要把提高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加强学生艺术观培养的重要举措。

五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的塑造

问卷调查反映出,艺术院校大学生在艺术理论素

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篇五: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一)各区县 东城区: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 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幼儿园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北京市第五中学 北京市第二中学 北京市东城区宏志中学 北京景山学校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东城区教育信息中心 西城区:

北京洁如幼儿园 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北京市北海幼儿园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学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西城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 西城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崇文区:

北京市崇文区第二幼儿园 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 崇文区电化教育馆

宣武区:

北京市宣武区槐柏幼儿园 北京市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北京市育才学校 北京市回民学校 北京市宣武区招生考试中心 朝阳区: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第一幼儿园园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校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北京市朝阳区北皋中心小学 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 中心 丰台区: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 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学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小学 北京市朝阳区京通小学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三小学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北京市丰台区樊家村小学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

北京市云岗中学 丰台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

石景山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小学 北京市苹果园中学 北京市杨庄中学 石景山区教育信息中心 海淀区:

北京明天幼稚集团 园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学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学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北京市育英学校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门头沟区: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村中心小学校 通州区:

空军装备研究院蓝天幼儿北京市海淀区温泉中心小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北京市温泉第二中学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市门头沟区龙门小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

北京市通州区东方小学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中心小学

北京市通州区官园小学 北京市通州区玉桥小学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 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分校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顺义区:

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 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 学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校 学 昌平区:

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 学

北京市昌平区巩华中心小学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学校 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中学 昌平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大兴区: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幼儿园 小学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三中心小学小学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 学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北京市昌平区南邵中心小北京市昌平区第四中学 昌平区二一学校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学校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第二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

北京市大兴区第七中学 大兴区教育信息中心 怀柔区: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小学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中心小学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 北京市怀柔区第五中学 平谷区:

北京市平谷区幼儿园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学区 学

北京市平谷区刘家河联办中学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学区 密云县:

密云县第二小学 密云县北庄镇中心小学 密云县第六小学 延庆县:

延庆县第一幼儿园 延庆县西屯中心小学 延庆县第一中学 房山区:

北京市房山区城关小学 小学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小学 小学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中心小学北京市平谷区第二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平谷中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 密云县巨各庄镇中心小学 密云县太师屯中心小学 密云县水库中学 延庆县第一小学 延庆县第四中学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长沟中心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良乡中心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


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相关热词搜索:北京星光童星电影学院 童启富 北京创金启富投资管理

最新推荐文章库

更多
1、“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北京电影学院 童启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axuejieshao/11889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