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2016-01-09 09:13:1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三: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牛奶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转林小学,同学们应该叫我什么?

生:夏老师。

师:这位同学很懂礼貌。那位同学愿意自我介绍一下?这位同学最勇敢了。

生:。。。。。。

师:下面我们准备上课吧!老师屏幕上由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

同学们还认识吗?

生:认识。

师:一起说。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哎,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我们这节课呢就来整理与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整理与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那么关于这两个图形你还记得那些知识?

生说棱长总和计算。

师:还有吗?

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宽+长×高+宽×高)×2

师:你想到的是表面积,那么计算公式你能用字母公式再说一遍吗?(板书:表面积)

生:长方体的表面积s=(ab+ah+bh)×2(师板书)

师:那么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生:六个面的面积。

师:嗯,所有面的面积之和,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式是这样的,那正方体呢?

生:棱长乘棱长乘6.

师:字母公式。

生:6a×a

师:表面积公式想起来了,还有呢?你说。

生: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教师板书:体积 v=abh)

师: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形的体积?

生: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的大小。

师:那么正方体体积公式能不能一起说一下。V=a的3次方。 师:除了他们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外还有那些知识?

生: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师:除了计算公式还有没有其他的知识呢?

从长方体的棱长,顶点,面的数量。(板书:顶点 棱 面)

师:正方体在这几个方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相等的。

出示课件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同点,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师:他们在特征方面有什么不同点呢?我发现这边同学回答问题的明显比那边的多。

生:长方体棱长最多只有四条是相等的,

师:关于他讲的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应该最多有八条棱相等。

师: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八条棱相等?

生: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就像我的这个长方体。

师:那么一般情况下会是什么情况呢?

生:相对的四条棱相等,(出示课件)

生:正方体所有棱长都相等。

师:棱上面有这样一些不同点,还有哪些地方有不同点?

生:正方体全部面都相等

师:正方体全部面都是什么形状?(出示课件: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生:长方体师相对的面相等。(教师补充:我们要把他们的形状和面积都说出来。一般情况下,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师:这些就是他们的不同点。经过刚才我们大家的回忆我们就把他们在特征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就整理出来了。那么正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一些联系,有人说了这么一句话,(课件出示: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你觉得这句话对吗?

生回答。(不对)

师:那应该怎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那特殊在那里呢? 生回答。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不一定拥有。

师:举个例子。棱怎么了?

生:正方体所有棱都相等,长方体只有相对的四条棱相等。

师:棱上有这样的特殊,那面上呢?

生:正方体是六个面都相等,长方体最多只有四个面相等。

师:所以我们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第二题:长方体任意三条棱的长度就是它的长、宽、高。这句话你觉得对错呢?

生:错。

师:那你认为应该是怎么样的?怎么样是它的长宽高呢?它们是从一个顶点引出的。长方体有几条长?(4)几条宽(4)几条高?(4)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如果一个长方体相邻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生:对。说理由。如果相邻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那就没有长方形了,棱都相等。就是正方体。

师:所以这句话是对的。你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么我们刚才通过整理,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这些公式都给整理出来了。如果给你这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你能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吗?马上列出式子。不用计算,只列出式子就可以了。教师巡视。

师: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

找四名同学,每人说一个。

师:那么我们看一下在这里,这两个算式你们觉得一样吗?(指正方体的)

怎么不一样的,都是6×6×6呀?

生:单位不一样。表面积的单位应该是平方厘米,体积的单位应该是立方厘米。

师:单位不同,那么表示的意思就不同。在求表面积中第一个6×6是一个面的面积再×6是指6个面。体积当中的6×6可以表示一个面的面积,我们也可以称它为底面积,以上面长方体为例,5×4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再×10就是体积,在这里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一个通用公式v=s×h(板书)这就是柱体的体积通用公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四: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的整理和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的整理和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公式、计算法则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等。

2、进一步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灵活的用方程解答两步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小精灵知道我们的教室很热闹,她也想参加我们的活动,你们欢迎吗?小精灵呀不是空手而来的喔,她不但给我们带同学们,今天小精灵知道我们的教室很热闹,她也想参加我们的活动,你们欢迎吗?小精灵呀不是空手而来的喔,她不但给我们带来礼物,还带着几个问题要我们帮她解决,你们看这就是她带来的礼物: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操作的欲望。)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复习,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能熟练地解方

课件出示:cm、km、kg、s=ab、a+b= b+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公式还有a……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运算定律,也可能想不起来

二、进入复问题:(1)你们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习

点?要注意什么? (2)想一想,数学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字母表示?

你们有信心帮助小精灵解决这些问题吗?好小组合作

三、全课小现在我们带着目标就去想办法解决吧。 结

出示学习目标。

1、用字母表示数自学课本第84页,并完成导学稿的第1题。

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回忆、小

学生自学并完成导学稿的题目 组间的合作交流,既

个别说一说

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

四、自我测2、方程(1)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评

等式叫做方程)

五、趣味数3、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城

自学课本第85页,并完成例3 。 同学们在今天大家都很积极地动脑筋,帮小精灵解决了不少问题,现在咱们来说说在这节课里我们复习了那些知识? 1、在( )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2、判断。 3、选择。

4、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题。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 )只眼睛( )条腿。

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小组长 帮学习乐趣。学生在整检查并批改

理中让旧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正确的评价他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欢快的情趣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并带着浓厚的兴趣等待下一课时的到来。)

板书设计

《式与方程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式与方程》这节课的内容有两点,一是用字母表示数,二是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目标有三点:一是经历回顾和整理式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二是会用解决简单问题;三是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教学中为避免学生的这种厌烦情绪,教学设计时积极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靠拢,整节课体现了6个主要环节,(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2)指导学生自学。(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6)当堂训练。我对这节课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突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性。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作业: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等式?2、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3、用字母表示数时应该注意点什么?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有哪些?这些纯粹是概念性的叙述,让学生在课前整理罗列并做简单的记忆,目的在于防止课堂上出现学习障碍。 在复习“用字母表示数”中,结合课前预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小组形式,通过一些填空及判断、选择题的练习,复习检测学生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对这些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性广,积极性高,而且对这部分内容掌握不错。 重点我放在了“方程”上 ,在复习“方程”时,除了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外,还在解方程时突出检验的重要性,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突出书写格式和检验方法,并结合教材提供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般哪些实际问题适合列方程解答。并且补充了适量较实用的配套练习。

但在练习过程中,还是发现出现了一些错误,还是关于“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的练习。如:因为a×6可以写成a·6,所以7×6可以写成7·6。这一题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是对的。看来还是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有一题填空题:一批煤有a吨,烧了8天,平均每天烧m吨,还剩( )吨。这一题也有一些学生不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在后

面的复习中,还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练习。最后让学生在趣味数学城中通过N只青蛙有2N张嘴4N条腿,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应用,正是能在课堂上体现双中心“即能够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导学稿的精心设计、展示交流时的适时引导,就是给我们提供了“出手”的机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要我们在课堂上依据学习内容找到学生学和老师教的平衡点,以学定教,这样的课堂其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挑战,举一个不适当的例子,原来我们更多的是牵着羊走,现在则成了牧羊人,只有当羊迷失方向时才挥一下鞭子。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的基础上,才能组织有效、高效的教学,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教材分析

式与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分为两个层次展开,教材的第一层次首先指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然后由小精灵发问,让学生“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通过对话,举了一个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例子,又提议用字母表示分数乘法的算法,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第二层次的教材首先再现方程的概念,并启发学生回想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然后通过例2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整理和复习阶段,是小学生形成、总结学习经验的有利时机。由于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原来学过的,因此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整理和比较时,必须全面、具体化。因此,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就题论理、论思路,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一般的解题测略,以促进学习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五:圆的整理与复习教案jin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 《圆》

圆的整理与复习

花园中心校 王腾飞

一、预习要求:

1、自己整理圆的有关知识。

2、画一个圆,并说说怎么画的。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能根据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思考、合作中整理、评议中完善、演练中检验。

3.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重难点:

1、重点:整体把握有关圆的知识,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和公式,圆面积的意义和公式,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前设想:

1、通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2、向学生渗透复习方法,学会自主复习。

五、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出示一个圆,你能想到生活中哪些根圆相关的物品?

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圆的有关知识,希望通过复习大家能加深对圆知识的理解、掌握,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老师也希望今天的复习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板书:“圆”的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梳理

1、再现知识——梳理知识

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关于圆的哪些知识?

2、整理知识——构建网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现在请大家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使这些知识更具条理性,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三)交流、梳理呈现:

一.圆的认识

1.师出示圆,将圆对折几次后,折痕交于一点,这一点是圆的什么?

(引出圆心O 半径r 直径d)

2.学生动手画圆,标出圆心、半径、直径。提问画圆的方法PPT

3.提问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字母怎么表示PPT

4.把圆沿着一条直径对折后得到半圆,你想到了什么?(轴对称图形) 举例有哪些轴对称图形?

画对称轴用什么线?PPT

5.小结

二、圆的周长

1.指出元的周长,什么是圆的周长?

2.如何测量圆的周长?有什么方法?1.绳测发 2.滚尺法PPT 这两种方法的思想都是“化曲为直”。

3.在比较了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后,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固定的比值,叫什么?

谁能介绍一下π?

4.圆周长公式 C=2πr=πd

三、圆的面积

1.指出圆面积所在,什么事圆的面积?

2.怎样得到圆的面积?

应用转化的思想,转化成长方形。PPT演示

3.面积公式

复习单位公式S=πr²

4.区分周长和面积的不同

5.复习圆环的面积公式

(三)课堂练习

(四)巩固、拓展.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复习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对你哪些方面有帮助?

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六: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认识这几个人吗?他们听说你们非常聪明,就每人出了一道题想考考大家,有信心答对吗?请看屏幕。(出示孙悟空、沙僧、唐僧和猪八戒的图片,学生任选一人出的题目)

题目一:

在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师板书)

题目二:

1、口算。

90÷3= 800÷2= 2500÷5=

0÷5= 78÷4≈ 502÷8≈

(1) 指名答题。

(2) 你是怎样想的?

题目三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第一题验算)

208÷3= 903÷3=

840÷7= 420÷8=

(1)请你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

(2)汇报订正。

①这几道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呢?我们来订正一下。

②你是怎样算的?

第一道强调百位上的数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

第二道强调商中间的0是怎么得的?

第三道强调商中末尾的0是怎么得的?

题目三:

花果山108只猴子去划船,如果每条船上最多能坐7只猴子,它们至少需要多少条船?

拓展题

3丿( )( )( )

2 ( )

2

三、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顺利地通过了考验,真了不起!同时从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中,老师也看出了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得不错,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估算除法

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笔算除法 除法的验算

有关0的除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七: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 概述

《圆的认识》选自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章的内容。《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会作圆规画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猜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的能力;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德育目标: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三、 学生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点、线、面、立体等方面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直线型平面图形的特点有了较好的掌握。

能力基础:学生已有了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猜测等活动探究知识,动手操作和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的能力;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基础:养成了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教材的安排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我始终贯彻“激趣导学,以学促思”,恰当巧妙地运用媒体手段,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并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方法。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采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初步体验——课堂练习,巩固深化”三环节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五、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课件,圆规等学习用具。

六、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本课知识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

看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么美的图案你们能画出来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圆的知识,相信大家不但学会圆的许多知识,还能画出比老师还要美的图案。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圆形吗?

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自己所认为的圆,有可能会回答:①自行车汽车的轮子是圆的;②篮球乒乓球是圆的;③硬币是圆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注意引导(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要指出自行车汽车轮子的轮廓是圆,篮球乒乓球的横切面是圆,硬币的正反两面是圆等,同时课件演示圆与球体的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在感受用各种圆形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了探究的主题;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

(二) 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进行小组反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出各种办法得到圆,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圆其实离我们生活很近,它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那请用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1、画移位的,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点的位置不一样)

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 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

(板书: 能决定圆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

3、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像这些能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部分我们称它们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的去看书,等一会儿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能力怎样。(学生看书自学。)

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知识?(圆心、半径、直径)能说一说吗?

师出示课件,那让我们来判断下面各条线段是不是圆的直径或半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第三次:自主探索,折一折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圆形纸片,请你找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并把它画出来。(学生折一折,找一找,画一画。)

你还能从刚才折的小圆片中发现什么知识吗?(①留下一条折痕;②折痕刚好通过圆心;③折痕将圆平均分成了两半;①各条折痕的交点刚好在圆心上;②通过圆心可以折无数条直径和无数条半径;③直径是半径的2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d=2r r=d÷2

师: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吗?(学生讲证明的办法。)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比较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成立的条件。(学生明确应在同圆或等圆内)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去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 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下面让我们来完成几道挑战题。

1、判断直径和半径。

2、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子要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方形或其它形状吗?

3、你能量出硬币的直径吗?

4、创作:可以画出任意大小的圆,组合自己心中最美丽的图案!(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播放轻音乐。)创作完成后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七、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半径--- --相等、无数条---- ---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相等、无数条------ 通过圆心 或等圆中 d=2r r=d/2 圆心------------- ------- 决定圆的位置

八、教学流程图

九、教学评价设计

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八: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九: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5节及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5节及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

主备教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 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填空

1m=( )dm 1dm=( )cm 1m=( )cm

1km=( )m 1kg=( )g 1m2=( )dm2

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请你按照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2、提出问题: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

3、预设: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4、小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

三、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80m=0.8m 100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一:80c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米45厘米=( )米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四、归纳小结

1、提出问题:在解答这两道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

2. 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

(生:低级单位改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间的进率。)

五、巩固练习

1、第50页“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2、练习十二1、3题

(1)学生自主完成。

(2)全班集体订正。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八、选用课件上的作业

九、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1

80cm=( )m

方法一:80cm=80

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 移动小数点得0.8

第二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

主备教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2.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3.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

23dm=( )m 1350g=( )kg

7450m=( )km 9020kg=( )t

2、提问

怎样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49页例2的内容

2、出示自学目标

(1)0.95米=( )厘米,是( )单位换算成( )单位?

(2)0.95米=( )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3)怎样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

3、汇报交流

(1)0.95米=( )厘米,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

(2)0.95米=( )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A、把0.95米看成9分米和5厘米,就是95厘米。

B、1米=100厘米,那么0.95米=(0.95×100)厘米

0.95×100,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

(3)怎样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直接乘以它们的进率。

4、尝试练习

想一想:1.32米=_________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5、对比总结:

对单位的改写,我觉得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49页“做一做”1、2题

(1) 课件出示练习题目。

(2) 学生自主完成。

(3) 全班集体讲评。

2、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1) 学生自主完成。

(2) 抽学生进行订正。

3、 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1) 学生完成在教材上。

(2) 老师讲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安排

选用课件上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2

0.95m =_________cm

×进率

÷进率

第三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

主备教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三”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 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万 ≈47万

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小明身高是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0.98米或1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 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你知道豆豆的身高吗?

2.讨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1)提出问题:两位同学所说豆豆的身高,与实际身高为什么不一样呢?

(他们说的是豆豆身高的近似值。)

小结:生活中根据需要,经常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自主尝试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篇十: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 圆的整理和复习 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相关热词搜索: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圆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177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