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

2016-01-09 09:59:4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一:北师大版九上历史复习提纲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一:北师大版九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1、发生的背景: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华的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思想。

2、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4、文艺复兴的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和成就: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和朱丽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 《麦克白》) 哥白尼——波兰——提出太阳中心学说

6、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

1、原因:根本原因: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拓展海外市场。

直接原因:到东方追求财富(黄金);奥斯曼土耳其兴起阻断了东西方传统的商路。

2、经过:

航海家 时间 支持国 方向 成就 意义

迪亚士 1487年 葡萄牙 向东 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 向西 达到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 1497~1498 葡萄牙 向东 达到印度第一个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麦哲伦 1519~1522 西班牙 向西 穿越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环球一周 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9、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1、背景:①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处在大西洋沿岸商道和贸易的中心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和扩张,获得巨额财富和广阔海外市场,促使英国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快速发展;②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③一些贵族也从事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成为新贵族。

2、原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到君主专制统治阻碍;或17世纪初,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3、经过:

①开始:164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中与国王斗争,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

②内战:国王派兵抓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内战;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打败国王军;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③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政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④查理二世复辟:克伦威尔死后,查理二世复辟,进行疯狂反攻倒算;

⑤宫廷政变: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光荣革命)

⑥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4、《权利法案》

①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②时间:1689年

③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④意义: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①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②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③ 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2、17世纪初开始,经过一百多年,英国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13个殖民地;

3、美利民族形成:经过一百多年融合,英国移民、欧洲其他国家移民、印第安人、非洲黑人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劳动,逐渐形成了新的美利坚民族。

4、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经过一百多年发展,殖民地经济也发展起来。其中,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

发达,以造船业为主;中部盛产粮食;南部种植园盛行,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种植烟草和棉花作物。

二、独立战争

5、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6、领导阶级:北部资产阶级和南部种植园主阶级

7、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②建军:各殖民地代表举行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军队,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了;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⑥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巴黎和约)。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8、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法国、荷兰的支援。

9、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10、历史意义:①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1、原因: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封建的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阻碍资本 主义发展。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3、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发展:资产阶级掌权,颁布《人权宣言》;

③进一步发展: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高潮:欧洲其他封建国家干涉法国大革命,法国国内动荡不安,巴黎人民再次起义, 推翻吉伦特派,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上台执政。

⑤结束:1794年7 月27日的“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下台,大革命结束。

4、《人权宣言》的内容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6课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上台的原因: ①个人杰出的才能;②法国局势动荡,需要强有力的任务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雾月政变: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的政权。拿破仑任政

3、拿破仑帝国:

①1804年成立;

②帝国性质: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

③对内政策:巩固资产阶级,颁布《法典》

④对外政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⑤拿破仑对外战争影响:

积极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使资本主义文明在欧洲传播;

消极影响: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抗。

⑥拿破仑对外战争性质:

初期打败反法同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

后期对外扩张法国领土,变为军事侵略。

⑦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被反法联盟的军队打败,并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个荒岛上,从此退出了法国的政治舞台。

4、《拿破仑法典》

法典的原则: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

法典的意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步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第8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1、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840年左右完成。

2、前提:政治上: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经济上: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海外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

因此,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原料;海外贸易的需求。

4、实质:工业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场革命。

5、进程:[1]哈格里夫斯1765年发明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棉纺织部门)

[2]棉纺、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但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

[3]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应用于生产部门作为动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交通工具变革:A美国富尔顿 1807年发明汽船;B英国史蒂芬逊1825年发明火车机车 (旅行者号),1829年试制成功“火箭号“机车。

6、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经济空前繁荣。

(2)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①社会制度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②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国际关系方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一些欧美等西方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长期落后和贫困;)

7、主要国家:首先发生在英国,后来扩展到法、美等国。

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政治变化(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经济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开始近代化了起步:

(3)思想文化上:开始出现学习西方的新思潮;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

1.传统社会的变迁:长期的纷争和动荡以及政治上的种姓制度,经济上的封建土地私有制造成了印度的落后,印度社会由盛到衰.

2.英,法,荷等对印度的入侵: 1600年 英国建立的东印度公司以私营公司的名义对印度进行殖民活动 代表:史莱武。

3.影响:①对英国:从印度榨取大量财富,迅速流入英国,投入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印度: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冲击了印度的传统经济,对印度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4.起义①原因:英国殖民者不但掠夺财富,还大肆欺压民众,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不满和反抗.②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③代表人物:章西女王.④结果: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以土兵为主力,封建王公为领导,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全民族大起义.于1859年失败告终.⑤失败原因:a.英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b.掌握起义领导权的封建王公叛变投敌.c.起义组织分散,缺乏统一领导.d.起义军采取的战略不当,失去了作战的主动权.

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

1.三角贸易

航线和目的.航线:见课本P55,略

目的:A 掠夺财富.B. 贩卖黑奴.

影响: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精壮劳动力,很多在运送美洲途中丧生。

2.“解放者”的征程原因:西班牙殖民者在拉美的残暴统治和大肆掠夺引起了当地除欧洲白人以外的所有人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代表:“解放者” 玻利瓦尔 事迹:a.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起义相继建立委内瑞拉第二和第

三共和国,并被第二共和国授予“解放者”称号.b.率军相继解放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北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以纪念玻利瓦尔命名)其他:北部伊达尔哥领导的墨西哥独立斗争 ;南部圣马丁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30年代 除古巴以后,拉丁美洲获得独立.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1.历史背景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2).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斗争性质。3).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2.19世纪 德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1824会面) 两人开始了为科学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的事业。

3.《共产党宣言》时间:1842年内容:a.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b.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c.号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意义:a.是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第12课 “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1)历史背景 国际背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内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枪口对内不对外。

2)直接原因:临时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蒙哥马利高地

3)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3月28日成立巴黎公社

3)措施:政治方面: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4)五月流血周5月21日,在城内奸细的带领下,攻入巴黎城内。到28日,公社所有阵地被全部占领,战斗结束。被俘的公社战士被押至拉雪兹公墓,在东北角的一堵墙前被枪杀。这堵墙即举世闻名的“公社社员墙”。。

5)失败: 原因——客观上: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

主观上:无产阶级的不成熟 A无革命政党的领导B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C无经验

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力量还很强大。

6)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7)《国际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

《国际歌》唱遍全世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1、原因:①19世纪中期,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农民暴动严重威胁沙皇专制统治 ② 克里木战争的惨败

2、直接目的:①直接目的:防止农民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

②根本目的: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

3、主要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民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快份地。(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因此,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4、意义:(积极)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于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转折点。(不足)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1、战争爆发

1)原因(1北方从事从事资本主义的工商业的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南方的种植园主从事黑人奴隶进行耕作的种植园经济,南北方在经济上存在的明显差别和矛盾。(2)在新建州实行那种制度的问题

2)根本原因: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矛盾不可调和(北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受到南部种植园经济的阻碍)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因为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

3、过程:

爆发:南方组成独立国家,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初期:北方失利;(原因是准备不足,缺乏优秀将领)

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调动了美国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军队愈战愈强。)

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维护美国的统一;(胜利原因:①北方具有正义性,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②北方在地域、人口、经济、军事等方面占绝对优势;③北方军队作战勇敢。)

4、南北战争的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统一(市场,民族,国家);

5、林肯的历史贡献: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6、南北战争的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1.背景: 内忧: A 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威胁了幕府统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渐渐形成,社会结构出现了变化。

外患: 欧洲国家强迫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2过程: 1868年 幕府军与倒幕军在伏见、鸟羽发生激战,幕府军大败。明治天皇迁都东京(江户). 3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习俗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军事方面,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起一支贯彻“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皇军”。

4《大日本帝国宪法》

1989年颁布,日本开始了有限的宪政统治。

5历史作用: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二: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2、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4、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

(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

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2)达•芬奇(意大利)——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

芬奇是)

(3)莎士比亚(英国)——《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

悲剧”。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

1、时间:15—17世纪

(1)积极: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打破了相互隔绝的

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2)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

和侵略活动。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影响:

(1)国内影响: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2)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马克思认为 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7、《权利法案》:1689 年,目的——限制国王权力;制定机构——英国国会;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英国。

③富尔顿——蒸汽汽船——美国人。

1、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75年——1783年

3、战争的经过:

1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胜利:1781年约克镇投降。

⑥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4、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5、历史意义: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6、华盛顿的主要活动:①第二届大陆会议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② 1789

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

7、对华盛顿的评价: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美国的民族英雄。

8、《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法国国庆节)。

2、结束: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

3、性质: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4、影响: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的

思想广为传播。但这场革命取得的成果被少数人享有,所有人的“民主” “平等”

与“自由”仍是写在旗帜上的理想与目标

5、《人权宣言》:1789 年,制定机构——制宪议会;主要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1、拿破仑登上政治舞台:1799年“雾月政变”。

2、拿破仑的文韬:三部法典——《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

3、《民法典》的内容: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

4、意 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5、拿破仑退出政治舞台:1815年滑铁卢战役。

6、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积极影响: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带到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

大陆的封建统治。

消极影响: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们的利益,给当地民族带来

了灾难。

7、拿破仑驰骋欧洲战场和政坛的那段时间被称为“拿破仑时代”。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

2、首先开始的国家:英国。

3、重大发明:

①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英国。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英国。

③富尔顿——蒸汽汽船——美国人。

④史蒂芬孙——蒸汽机车——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英国。

4、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

1、英国对印度侵略:东印度公司(1600年),代表人物:克来武。

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英国的影响:从印度掠夺的财富流入英国后,被迅速投入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把印度作为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把欧洲的商品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带到了印度,

2

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上有利于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4、印度民族大起义:

①时间:1857——1859年

②导火线: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

③主力:土兵(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印度人)

④领导者:封建王公贵族(代表:章西女王)

⑤结果: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

⑥影响:表现了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⑦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是:反殖反封建。(不能说成反帝反封建)

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

1、三角贸易(贩卖黑奴贸易):

①时间:16¬世纪——19世纪 (三角贸易的实质是殖民掠夺、掠夺财富)

③三角贸易的目的:补充劳动力以及掠夺财富(实质是掠夺财富)。

④影响:

对非洲: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失去难以计数的人口;造成非洲的长期落后;

对欧洲:获得大量财富;加快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美洲: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对美洲的开发。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的事迹: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 1825年上秘鲁独立,为纪念玻利瓦尔命名为玻利维亚。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被拉美人民尊称为:拉美的解放者。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1、宪章运动:1837年,英国——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2、马克思、恩格斯(两颗巨星)研究的理论成果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2课 “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1、 巴黎公社:

①时间:1871年3月28日 。

②性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③失败:“五月流血周”。

④意义: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

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公社战士所体现的英勇不屈、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永垂

青史。

2、《国际歌》:词作者——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歌。

3、“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的意思: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 1861年

3、颁布者:亚历山大二世

4、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生自由。②农民可通过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土地(份地)。③获

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

5、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7、影响:

3

(1)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道路。

(2) 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8、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减

轻农民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第15课 坚定美利坚民族命运的内战

1、根本原因:南北不同的经济制度

焦点问题: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3、过程:

①内战爆发:1861年

②扭转战局:林肯颁布《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结束:1865.4 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胜利。

4、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意义:经过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其后成为世界

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局限性:种族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7、林肯的贡献: 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美国统一。

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一、日本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起(人物:明治天皇)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俄国)

3、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4、措施: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天皇拥有无限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

特权

②经济上: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派遣留学生,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③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警察制度。

④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7、影响:

①积极性: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的一个例外,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局限性: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也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8、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强国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进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17电气时代的来临 18课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

1、主要成果:

①新能源(电、石油)的出现和利用。

②新机器(内燃机)和新产品的创制。

③新交通运输工具(汽车、飞机)的出现。

④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电报、电话)的发明。

2、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3、爱迪生:

①美国人,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

②发明:电灯、留声机、油印机、蜡纸等。

③被称为“发明大王”;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④名言:“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这九十九的汗水”。

4、卡尔•本茨:德国人, 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5、亨利•福特: 美国人, 1913年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美国被称为 “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4

6、莱特兄弟:美国人,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1903年成功制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7、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高

新科技,将科 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第19课 缔结结盟的狂潮

1、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①成员国:德、奥匈、意大利。②核心:德国

2、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成员国:英、法、俄。

3、结盟目的:增强自身实力,在扩展势力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领

土。

4、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5、后果: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爆发(开始):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4、转折战役:凡尔登战役(交战双方:法、德),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5、新式武器:毒气、坦克、战舰、飞机

6、结束:1918年11月1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同盟国战败。

7、影响: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参与国家33个,15亿人口卷入,战火燃遍欧亚非,阵亡人数840万,受伤人数2100万,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8、一战性质: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性质外,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

9感悟:我们要珍爱生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1、兴起的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根本原因)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理性主义。

4、代表人物:

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避免出现独裁和专制,首先在美国用于实践)

②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法国大革命的导师)

③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品质:不畏强权,大胆否定权威,不懈追求真理。 )

5、影响:它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

供了理论依据。

第23课 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1、牛顿:英国人,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被称

为“ 现代科学之父”。

2、 达尔文:英国人,著有《物种起源》,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从根本上否定了

“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3、爱因斯坦:美国人, 提出著名的“相对论”(现代物理学的泰斗)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大师

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人,主要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被

誉为: “心理描写大师”、“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2、凡•高:荷兰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

代表作品——《向日葵》。

3、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名言:“我要扼

住命运的喉咙”,代表作:《英雄交响曲》(《第三交响曲》,歌颂拿破仑的业绩);《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表现人类与厄运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

第24课文学艺术的大师(P125)

类型 人物 国家 主要作品 艺术特色

5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三: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最新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一、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意义: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2)作用:帮助苏维埃政府度过了难关,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新的特点)。

2)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新的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一、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

二、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迅速发展,在短短时间内,90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纷纷建立;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中国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2、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评价斯大林模式:

1)积极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作用:①政治上,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②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总而言之,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启示:政治建设要健全民主与法治,反对个人崇拜,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使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召开时间:1919年1月—6月 操纵国:法国克里孟梭、英国劳合·乔治和美国威尔逊

2、召开目的:缔结和约、如何分赃 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4、《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内容:

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②政治方面: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

③经济方面:德国还向协约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④军事方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⑤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委任统治”(最能说明巴黎和会的性质是瓜分和称霸世界)。

5、中国问题: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6、和会处理问题的原则:根据战后实力的对比和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

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召开目的:协调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2、召开时间:1921—1922年 操纵国:美国

3、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

4、《九国公约》的内容: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九国公约》的实质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中国重新变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隐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国联:成立于1920年,总部在日内瓦,宗旨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由英法操纵。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①直接原因:人民的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首先爆发的国家:美国,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影响范围广;③破坏性大

4、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5、影响最大的国家:美国、德国

6、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选择的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2、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 时间:1933年

3、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整顿金融业;②恢复工业; ③调整农业 ;④兴办公共工程产量,⑤进行社会救济

4、特点(手段):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的地方)

5、新政的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发动了蓝鹰运动),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6、评价罗斯福新政:①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③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④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7、新政的实质: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8、新政的局限性: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第6课 邪恶的轴心

一、法西斯的罪行

1.德国 :制造国会纵火案 ,迫害犹太人,(种族灭绝政策,水晶之夜)干涉西班牙内政;

2.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干涉西班牙内政;(《格尔尼卡》)

3.日本: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用活人做实验。

第7课 疯狂的战车

一、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内容)。《慕尼黑协定》标志着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意义)。暴露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目的是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影响)。

二、二战的爆发

1、时间:1939年9月1日2、标志: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白色方案)

3、影响: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三、二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爆发(巴巴罗萨计划)

1)爆发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 2)爆发的标志: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重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2、太平洋战争爆发

1)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

2)标志: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成功代号:虎!虎!虎!)

3)影响: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附:大东亚共荣圈——1940年近卫文麿提出,实质是建立一个日本殖民大帝国

第8课 正义的胜利 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目的:彻底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2年1月 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 地点:华盛顿

3、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4、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大战役和事件

1、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苏德战场和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2、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 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3、柏林战役 1945年5月8日 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战败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4、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正式签字。二战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

1、目的: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

2、时间:1945年2月 参加国:苏、美、英 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3、内容:①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②战后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

4、影响:①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实际上也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就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四、二战胜利

1、影响:①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性质),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②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③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④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2、启示:①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②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恐怖主义;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第10课 “冷战”与“热战”

一、冷战:二战以后,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政府出台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2、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开始运用其强大的实力遏制苏联,向全球扩张称霸,经济上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苏联则针对性地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与之对抗。随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出现,世界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形成。

3、冷战:

1)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

2)冷战政策的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冷战政策的表现:①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6、冷战的影响:严重威胁世界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

4、北大西洋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

2)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

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1、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的崩溃,出现“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第11课 梦幻超级大国

1、经济“巨无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原因: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

特点:1)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投资加大,跨国公司增多,资本输出不断扩大,经济地位加强。

2)经济发展速度迅猛。 3)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并成为美国支柱产业。使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2、“世界警察”

目的:插手别国内政,力图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

表现:1989出兵巴拿马;1992年派兵索马里

3、从爵士到摇滚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黑人的爵士乐兴起,50年代,摇滚乐兴起。

4、好莱坞 :20世纪,美国好莱坞获得“梦幻工厂”的称号,确定了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

第12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

1、 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

背景: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工农业发展极不协调

时间:1953年

经济改革 1、农业方面:消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

2、工业方面也实行了“手术”。

政治改革 1、他提出要反对个人崇拜,批判对斯大林的 的个人迷信。

2、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评价: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实质上的突破。

2、“东欧消费者的天堂”-----匈牙利

背景:东欧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时间:1968年 领导:卡达尔

措施(内容):经济上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的结合起来。

政治上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成效: 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国家政局长期稳定。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四:九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

(范围: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7世纪)到一战(1917年))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 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 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

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 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3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时间 :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

着血腥的殖民扩张

7、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 药,用于战争

8、文艺复兴讲的是人被发现,而新航路的开辟讲的是世界被发现。

9、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寻找黄金等财富。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14)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6、过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开始的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结束的标志)7、影响:国内影响: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8、《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③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④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必然性的认识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P20)

1、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75年——1783年

3、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4、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5、历史意义: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6、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第二届大陆会议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

7、评价华盛顿: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美国的民族英雄,开创民主政治的先河。

8、《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P26)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性质: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3、经过(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的开始)(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权”,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2)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

4、影响:

○1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反封建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2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英、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P32)

一、拿破仑的崛起

1、夺权:①1799年“雾月政变”成为第一执政。②1804年称帝,改共和国为帝国。

二、拿破仑的文韬:

1、三 部 法 典:《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刑法典》、 《商法典》

2、制定法典的目的:加强统治,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3、《民法典》的内容: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

4、意 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拿破仑的武略

拿破仑帝国:

①1804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的皇帝

②对外政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③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积极影响: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带到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消极影响: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给当地民族带来了灾

四、拿破仑的惨败

1、滑铁卢战役,1815.6.18拿破仑惨败,后被流放,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2、拿破仑失败的原因:①长期战争造成法国经济困难②国内人民厌战③被奴役的各国人民反抗 ④外国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大于法国资本主义势力)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工业革命(P41)

1、工业革命: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首先开始的国家:英国 棉纺织业

3、首先在英开始: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积累了丰厚资本并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4、重大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能够同时纺出多根纱,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改进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美国人),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突破。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后来又发明更为先进的“火箭号”机车: 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

6、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7、影响: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

○2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的过渡。

④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

⑤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

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相关的名词是工厂

9、在蒸汽提供动力以前,有人力、畜力、水力、风力提供动力。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P48)

一、英,法,荷等对印度的入侵:

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英国的影响:

○1从印度掠夺的财富流入英国后,被迅速投入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②把印度作为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

把欧洲的商品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带到了印度,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上有利于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印度民族大起义

1、时间:1857——1859年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五: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一、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十月革命的意义: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经农民耕种;签订《布雷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2)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新的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一、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二、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90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纷纷建立;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2、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评价斯大林模式:

1)积极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作用:①政治上,党政不分,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②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总而言之,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召开时间:1919年1月—6月 操纵国:法国克里孟梭、英国劳合〃乔治和美国威尔逊

2、召开目的:缔结和约、如何分赃

3、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4、《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内容:

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②政治方面: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

③经济方面:德国还向协约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④军事方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⑤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委任统治”(最能说明巴黎和会的性质是瓜分和称霸世界)。

5、中国问题: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6、和会处理问题的原则:根据战后实力的对比和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

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召开目的:协调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2、召开时间:1921—1922年 操纵国:美国

3、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

4、《九国公约》的内容: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

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九国公约》的实质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中国重新变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隐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①直接原因:人民的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首先爆发的国家:美国,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影响范围广;③破坏性大

4、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5、影响最大的国家:美国、德国

6、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选择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

西斯道路。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2、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 时间:1933年

3、新政的主要内容:①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②工业方面:实行产业复兴法,筹划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的兴建,刺激消费和生产;③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补偿农民的损失,复兴农业。

4、特点(手段):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的地方)

5、新政的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制定《产业复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6、评价罗斯福新政:①取得了显着成效,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③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④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7、新政的实质: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8、新政的局限性: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第6课 邪恶的轴心

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形成国家:德国; 政党:纳粹党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六: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2014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2014.11

第一课 文艺复兴

1.14—17世纪,欧洲兴起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意大利。原因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3.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4.文艺复兴先驱的是但丁(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神曲》,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5.达·芬奇:意大利画家,也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和《蒙娜丽莎》。

6.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

第二课 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⑴主观条件:欧洲人对黄金等财物的渴望;

⑵客观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②对地球的了解(“地圆说”的传播); ③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2.15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为寻求东方财富,开始了新航路开辟的探索。

3.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他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误认为那里是印度,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4.麦哲伦及其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

5.如何评价哥伦布?

答:哥伦布既是一个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一个殖民强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进步性。

6.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①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②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侵略活动也开始了;③使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第三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性质: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克伦威尔。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2.胜利的标志文件是《权利法案》,制定机构——英国国会

内容:它对国王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立国会拥有最高权力,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意义: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 国内: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② 国际:迅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第四课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标志战争开始的事件是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2.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人权宣言”的是1776.7.4(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制定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内容有:①人人生而平等;②宣告建立美国。意义: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胜利:1781年约克镇投降。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4.历史意义: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北美人民获得民族解放,建立了独立的美国;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发展。

5.如何评价华盛顿?

答:(主要活动:①美国独立战争中任大陆军总司令②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第五课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年)

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法国国庆节)

结束:1794年 “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

性质: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2.历史意义:①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但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仅为少数人所享有。

3.《人权宣言》:1789 年,制定机构——制宪议会;主要内容: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公民享有各种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六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1.拿破仑上台:1799年“雾月政变”。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并颁布了《民法典》,也称《拿破仑法典》。退出政治舞台:1815年滑铁卢战役

2.《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3.如何评价拿破仑?

答:拿破仑一生有功有过。

功:①法国大革命时期,在平息国内叛乱、抗击外国军队的战斗中立下了战功。 ②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民法典》 ③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过:发动了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第八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首先开始于英国。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首先开始于棉纺织部门。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制造 “珍妮纺纱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把人类的“手”从直接劳动中解放出来

3.①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英国。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英国。

③富尔顿——蒸汽汽船——美国人。

④史蒂芬孙——蒸汽机车——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英国。 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4.工业革命的后果

①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②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阶级

③现代大工厂制度也建立起来。

第九课 印度的民族解放战争(1857——1859年)

1.英国对印度侵略:东印度公司(1600年),代表人物:克来武。

2.印度民族大起义:①导火线: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

②主力:土兵(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印度人)

③领导者:封建王公贵族(代表:章西女王)

④结果: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

第十课 三角贸易和南美的“解放者”

1.三角贸易(贩卖黑

补充劳动力以及掠夺

③影响:对非洲:给非

灾难;

对欧洲:获得大量财富;加快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对美洲: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对美洲的开发

2、玻利瓦尔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第十一、十二课 欧洲工人运动、巴黎公社

1.宪章运动:1837年英国:提出《人民宪章》,要求获得选举权

——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2.马克思、恩格斯(两颗巨星)研究的理论成果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1871年)。失败:“五月流血周”

5.《国际歌》的词作者是鲍狄埃,曲作者是狄盖特。

第十四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颁布者:亚历山大二世

2.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土地。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

奴贸易):目的:财富②示意图: 洲人民带来深重

4.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5.影响:①积极: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②局限:改革不彻底,近代化的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6.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第十五课 美国内战(1861-1865年)

1.根本原因:南北不同的经济制度。焦点问题: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导火线:1860林肯当选总统。

2.扭转战局:为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战争的胜利,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意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十六课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明治天皇)

1.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俄国)

3.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4.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⑴政治上:①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②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⑵经济上:①发展近代工业;②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③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⑶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

⑷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5.历史意义:①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②但是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③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6.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强国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进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十七、十八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为核心,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七: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世界近代史 起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7世纪)

终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

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时间 :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

的殖民扩张 7、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 药,用于战争

8、文艺复兴讲的是人被发现,而新航路的开辟讲的是世界被发现。 9、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寻找黄金等财富。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14)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过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开始的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结束的标志) 7、影响:

国内影响: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

②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8、《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③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

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④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必然性的认识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P20)

1、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75年——1783年

3、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4、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5、历史意义: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6、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第二届大陆会议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

7、对华盛顿的评价: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美国的民族英雄。 8、《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P26)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性质: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3、经过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的开始)(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权”,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2)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 4、影响:

○1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反封建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2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P32)

一、拿破仑的崛起

1、夺权:①1799年“雾月政变”成为第一执政。②1804年称帝,改共和国为帝国。 二、拿破仑的文韬:

1、三 部 法 典:《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刑法典》、 《商法典》 2、制定法典的目的:加强统治,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3、《民法典》的内容: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 4、意 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

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拿破仑的武略 拿破仑帝国:

①1804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的皇帝

②对外政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③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积极影响: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带到所到之处,动摇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八:历史(北师大版)九上复习提纲

请同学们注意:答案仅供同学们参考,若课后习题上课笔记不完整的,最好写到书本上。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的需要。没有硬性要求。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自我测评(课本第7页)

1.你认为文艺复兴运动在哪些方面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它对当时的社会进步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在对神的看法、对人自身的认识、对自然界的认识等方面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人们去发现真实的人生和现实的世界,促进了欧洲教育文化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运动中产生了一大批思想界、艺术界、科学界和文化界的“巨人”。

2.弗兰西斯·培根指出:“知识就是力量。”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对。当时的人文主义者致力于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对科学、知识、真理的追求,而这一切都需要知识,因而培根指出:“知识就是力量。”

(也可回答:不对。第一,力量不仅仅是知识,力量有多种表现,如金钱、财富等。第二,有渊博的知识,但不会灵活运用,不会产生多大作用,更谈不上有力量了。)

_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

材料阅读(课本第13页)

想一想,西班牙国王会采纳哥伦布的建议,“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来获得“所有的黄金”吗?为什么?

提示:不会。殖民地人民很快便会识破殖民者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必然会对殖民者的行为引起戒备,而殖民者贪婪的本性决定了当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不再奏效时,他们就要强行掠夺。 自我测评(课本第13页)

C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材料阅读(课本第19页)

自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即限制王权和确保国会和公民的权利。

自我测评(课本第19页)

1.应该怎样认识《权利法案》中规定的权利?

参考答案:

(1)限制王权和加强国会的权利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英国社会的进步。

(2)规定公民拥有一些基本权利,使得资产阶级所主张的自由、平等原则得以体现。

2.你认为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哪个更有利于英国社会的发展?为什么?

参考答案:君主专制是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在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下,一方面仍以世袭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另一方面君主的权力又受到资产阶级宪法或法律限制。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较,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00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

自我测评(课本第25页)

1.《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独立宣言》倡导自由平等原则,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2.结合华盛顿的活动,想想个人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政治家,他真正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3.你同意“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的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可以自由回答。可以强调华盛顿的作用,但是不能夸大个人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自我测评(课本第31页)

1.从《人权宣言》的内容分析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性质。

参考答案:《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反映了宣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此,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2.你认为根据《人权宣言》规定的内容,当时的法国人民能否享有与统治阶级平等的权利?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根据《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统治阶级的财产多,人民只有很少的财产,因而法国人民不能享有与统治阶级平等的权利。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自我测评(课本第37页)

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法典》?

参考答案:《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自我测评(课本第47页)

蒸汽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生产方面,蒸汽机的发明为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生活方面,蒸汽机的发明也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发明了一些新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船和火车等,大大便利了人类的出行,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

自我测评(课本第53页)

说一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对其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英国通过在印度的殖民掠夺,获取了无数财富,这些财富流入英国,迅速被投入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英国还掠夺印度的原料和劳动力,向印度倾销大量商品,是印度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这一切都大大促进了英国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_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

材料阅读(课本第59页)

想一想,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玻利瓦尔对美洲独立后的国家政治制度有什么样的设想? 参考答案:君主立宪制度。

自我测评(课本第59页)

说一说玻利瓦尔在拉美独立运动当中的主要事迹。

参考答案:

(1)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相继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并被共和国授予“解放者”称号。

(2)他率领军队从委内瑞拉出发,越过安第斯山脉,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北部、厄瓜多尔、秘鲁等地。

第12课 “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

想一想(课本第65页)

你认为巴黎公社所实行的这些措施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完全正确。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没有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规定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普通技术工人

的工资,不利于调动公职人员的积极性。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材料阅读(课本第76页)

想一想,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中的上述规定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农民虽然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但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居住地区的城市管理,仍然要履行服从地主的义务。这说明改革很不彻底,广大农民并没有获得基本的民主权利。改革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

自我测评(课本第76页)

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出卖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必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然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历史作用: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展,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第15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想一想(课本第81页)

我坚决相信民众,如果让他们知道真相,他们便可以应付任何国家危难。

——林肯

你如何评价这句话?

参考答案:在这句话里,应承认让群众了解南北战争联邦政府的正义性和南方黑人奴隶制的不合理性,有助于全国上下一道来克服困难。这说明林肯已经认识到群众的力量,认为依靠群众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材料阅读(课本第82页)

美国反对奴隶制度协会是由白人废奴主义者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帮助和支持黑人奴隶获得自由与解放。请你想一想:这些白人为什么要帮助黑人?为什么要求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参考答案:白人废奴主义者从基督教的忍耐思想和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角度出发,认识到了黑人奴隶制度的不合理性。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他们要求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资本主义制度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其主要特征,而黑人奴隶制度否定的雇佣劳动制度,实际上也就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且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可以解放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另外,白人也认识到与其让黑人奴隶通过暴动的方式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还不如实现自上而下地来通过废除奴隶制的方式来解放黑人奴隶。基于上述原因,他们要求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本段理解即可)

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派指的是倒幕派,他们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部分大名的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指的是维新派,他们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自由资产阶级倾向以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没有基地,也没有兵权、财权。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自我测评(课本第93页)

电的使用对人类具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19世纪被称为蒸汽时代,20世纪则被称为电气时代。在20世纪,工程技术的划时代成

就之一就是电的广泛应用。世界上所有工业化国家一样,电力的广泛应用也是我国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技术基础。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电气化程度已成为现代化最显著的标志。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自我测评(课本第98页)

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电力和石油

②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汽车、飞机

卡尔·本茨在1885年把第一台性能可靠的轻内燃机应用于公路运输,出现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亨利·福特于1913年,发明汽车装配线生产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莱特兄弟于1903年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③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通讯设备

爱迪生发明电灯、留声机。

第19课 缔约结盟的狂潮

材料阅读(课本第102页)

想一想,帕麦斯顿的“永久利益”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永久利益”指英国在世界范围的霸权地位,包括经济霸权、军事霸权和殖民地霸权等等。 自我测评(课本第103页)

1.ACD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怎样形成的?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参考答案: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

_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

参考答案: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从一战爆发的原因入手来讨论这个问题: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原因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以及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 材料阅读(课本第108页)

想一想,你认为“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当时欧洲各国正在准备发动战争,一切大小国家都将参加到世界大战。这些国家当中的人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参与到这次不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中去,也就是说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

自我测评(课本第109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它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参考答案: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

一战历时4年多,把30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交战双方把自己的新式武器都使用出来,飞机、坦克、毒气都首次在战场上使用,远程大炮也给交战双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一小撮垄断资本家的利益,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战中死亡的人数达800多万人,受伤的达2000多万人,所有参战国的直接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你怎样评价伏尔泰的观点?

参考答案:伏尔泰提出了平等的观点,是进步的。这个平等观点在打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课一得(课本第117页)

动动脑,你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不是契约关系。因为在这两种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实行专制,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不可能订立契约。在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形式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多法律保障人民的权利。但这种契约关系有利于统治阶级。

材料阅读(课本第117页)

你怎样理解卢梭的这段话?

参考答案:卢梭认为群众由于资产的缺陷,无法制定法律和管理国家。所以这些工作要交给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去做。所以人民群众和君主应订立一个契约。

自我测评(课本第118页)

你能概括出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吗?

参考答案: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_第23课 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材料阅读(课本第124页)

想一想,你怎样理解达尔文所说的“美”?

参考答案:达尔文说的美是指自然界中现成的生物,经过长时期的环境变迁,经过物竞天择和生物进化而生存下来,所表现出来的令人赞赏的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并非单纯指物体的外表的形状色彩的美丽。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大师

议一议(课本第128页)

我们应向贝多芬学习什么?

参考答案:贝多芬的思想和精神、毅力,尤其是他在26岁时听力开始减退,晚年则完全失聪。但贝多芬以顽强的毅力、倔强的性格同“命运”和社会的不公进行抗争,从心底发出“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呐喊,后来终于成为世界音乐史上伟大的艺术家。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九: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世界近代史 起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14—17世纪)

终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2)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 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3)、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P8)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

○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的殖民灾祸

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时间 :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 的殖民扩张 7、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 药,用于战争

8、文艺复兴讲的是人被发现,而新航路的开辟讲的是世界被发现。 9、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寻找黄金等财富。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14)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过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开始的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结束的标志) 7、影响:

国内影响: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8、《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③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

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④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必然性的认识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P20)

1、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75年——1783年

3、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4、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5、历史意义: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6、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第二届大陆会议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

7、对华盛顿的评价: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美国的民族英雄。 8、《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P26)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性质: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3、经过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革命的开始)(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权”,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2)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

4、影响:

○1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反封建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2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英、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P32)

一、拿破仑的崛起

1、夺权:①1799年“雾月政变”成为第一执政。②1804年称帝,改共和国为帝国。 二、拿破仑的文韬:

1、三 部 法 典:《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刑法典》、 《商法典》 2、制定法典的目的:加强统治,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3、《民法典》的内容: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

4、意 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

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拿破仑的武略 拿破仑帝国:

①1804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的皇帝

②对外政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③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积极影响: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带到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消极影响: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给当地民族带来了灾难 四、拿破仑的惨败

1、滑铁卢战役,1815.6.18拿破仑惨败,后被流放,从此退出政治舞台。 2、拿破仑失败的原因:①长期战争造成法国经济困难②国内人民厌战 ③被奴役的各国人民反抗 ④外国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大于法国资本主义势力)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工业革命(P41)

1、工业革命: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首先开始的国家:英国 棉纺织业

3、首先在英开始: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 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积累了丰厚资本并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4、重大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能够同时纺出多根纱,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改进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美国人),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突破。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火车机车,后来又发明更为先进的“火箭号”机车: 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

6、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7、影响: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 ○2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的过渡。 ④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

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篇十:北师大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3

2、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十月革命的意义: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经农民耕种;签订《布雷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2)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

1)实行原因: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

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主要手段(新在哪里):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主要内容:A.取消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B.工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C。贸易方面:恢复自由贸易。

3)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4)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一、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二、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90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纷纷建立;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4、评价斯大林模式:

1)积极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作用:①政治上,党政不分,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②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总而言之,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5.启示:A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国情出发。B、保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C、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D 关注民生、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改革经济管理体制。E、社会注意建设应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注意法制。

6、面对困境,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召开时间:1919年1月—6月 操纵国:法国克里孟梭、英国劳合·乔治和美国威尔逊

2.召开的地点:巴黎凡尔赛宫。

3、召开目的:战胜国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

4、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5、结果:签定《凡尔赛和约》和其他对战败国的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

6、《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内容:

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②政治方面: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 ③经济方面:德国还向协约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④军事方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⑤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委任统治”(最能说明巴黎和会的性质是瓜分和称霸世界)。

7、中国问题: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外交的后盾是国家实力)

8、和会处理问题的原则:根据战后实力的对比和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

9,实质: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会议。

10.作用: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对战败国的处理极为苛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召开目的:协调美日两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背景:美日两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益的尖锐)

2、召开时间:1921—1922年 操纵国:美国

3、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

4、《九国公约》的内容: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九国公约》的实质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九国公约》的影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是中国重新回到了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 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隐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客观上维护欧洲形势的相对稳定,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分赃不均,矛盾重重,为二战埋下了祸根。这是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蕴藏新的世界大战共存的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三.国联

1、时间:1920年

2、实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3、地位: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政治组织。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①直接原因:人民的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首先爆发的国家:美国(金融业),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影响范围广;③破坏性大

4、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5、影响最大的国家:美国、德国

6、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选择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

2、目的:为了消除经济危机 时间:1933年

3、新政的主要内容:①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②工业方面:实行产业复兴法,筹划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的兴建,刺激消费和生产;③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补偿农民的损失,复兴农业。

4、特点(手段):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新”的地方)

5、新政的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6、评价罗斯福新政:①取得了显着成效,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③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用: ①②③)④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7、新政的实质: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8、新政的局限性: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9.启示: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创新。

第6课 邪恶的轴心

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形成国家:德国; 政党:纳粹党

2、形成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暴行的表现: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的迫害犹太人;干涉西班牙内政。

4、反犹狂潮:1)原因:①历史原因:欧洲久远的反犹传统;②个人原因: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端厌恶犹太人;③现实原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对纳粹的退让、姑息,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断升级。(实质:给发动侵略战争寻找借口)2)表现之一:“水晶之夜”

二.意大利

暴行表现:入侵埃塞尔比亚;干涉西班牙内政。

毕加索:《格尔尼卡》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形成国家:日本; 政党:军部

2、形成标志:1936年军部法西斯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表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

4、731部队:哈尔滨 “死亡工厂。

四、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1、形成时间: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

2.影响:对世界和平和进步事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第7课 疯狂的战车

一、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内容)。《慕尼黑协定》标志着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意义)。暴露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目的是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影响)。

二、二战的爆发

1、时间:1939年9月1日2、全面爆发的标志: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白色方案)

3、影响: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三、二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爆发(巴巴罗萨计划)

1)爆发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

2)爆发的标志: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重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5)莫斯科保卫战的影响: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鼓舞了反法西斯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信心。

2、太平洋战争爆发

1)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

2)标志: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成功代号:虎!虎!虎!)

3)影响: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附:大东亚共荣圈——1940年近卫文麿提出,实质是建立一个日本殖民大帝国

第8课 正义的胜利 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目的:彻底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2年1月 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 地点:华盛顿

3、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4、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大战役和事件

1、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苏德战场和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2、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 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3、柏林战役 1945年5月8日 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战败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4、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正式签字。二战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

1、目的: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

2、时间:1945年2月 参加国:苏、美、英 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3、内容:①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②战后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

4、影响:①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实际上也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就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四、二战胜利

1.取得胜利的原因A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B 战争的争议性,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1、影响:①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性质),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②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③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④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2、启示:A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B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恐怖主义;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D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E、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也可以为了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进行合作。

第10课 “冷战”与“热战”

一、冷战:二战以后,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政府出台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2、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开始运用其强大的实力遏制苏联,向全球扩张称霸,经济上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苏联则针对性地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与之对抗。随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出现,世界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形成。

3、冷战:

1)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

2)冷战政策的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北师大版生物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北师大历史九上复习提纲"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188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