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

2016-01-09 10:12:3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一: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 ...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一: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

涂江红

【专题名称】经济法学、劳动法学

【专 题 号】D413

【复印期号】2001年08期

【原文出处】《《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1期第99~101页

【作者简介】涂江红,宁波大学成教学院会计师。宁波大学成教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内容提要】 中美两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作为一种中介力量都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但两国关于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对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范围、主体及内容进行比较,为完善我国的相关法

规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关 键 词】中国/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

一、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范围、责任主体的比较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在提供鉴证服务中,因过失或欺诈,向客户及第三者提供了虚假的证明文件,给客户及第三者造成经济损失,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范围

在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范围主要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除以上两种以外还包括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法律责任,其结果一般为高额的民事经济赔偿。刑事责任则是司法部门判决的罚款和服刑的处罚,这两项责任,中美两国都有规定。行政责任,是行为人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规,以及单位行政管理章程所承担的法律后果。这在美国法律中几乎没有规定,而类似的责任是出现在美国行业自律组织AICPA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职责的规定上,但这不属于法律责任范围。因此在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法律责任范围不包括行政责任。在中国则不然,追究注册会计师行政责任的规定在《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惯例暂行条例》、《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法律中都有。为此,视情节轻重,注册会计师会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留用查看和开除等行政处分,同时还会受到警告、处以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暂停其执行业务、吊销CPA证书,以上一种或几种不同程序的行政处罚。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体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体有两个--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体差异主要体现在民事责任的主体差异上。在美国,虽然事务所是主要的民事诉讼对象,但注册会计师本人往往也要承担民事责任以及可能的刑事责任。而在我国,事务所是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注册会计师则是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而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点《注册会计师法》第16条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由其所在事务所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定委托合同。事务所对本所注册会计师依照前款规定承办的业务,承担民事责任"。[1]

(三)以上两方面区别的原因分析

1、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要承担行政责任,是我国政府参与注册会计师职业管理体制的

体现。因为我国当前尚处在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市场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法制还不够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由政府部门参与管理,使注册会计师职业更能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美国,由于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注册会计师职业采取民间自我管理的方式,其相对于我国行政责任的规定以职业职责来体现。

2、我国注册会计师不承担民事责任。首先,是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过早地让注册会计师来承担风险巨大的民事连带责任,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注册会计师自有财产与受害人巨额损失相比实在太少),也不利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因为注册会计师承接业务是以事务所名义而不能以个人名义签定委托合同,也不能仅以个人名义出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委托合同是事务所与委托人签定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必须加盖事务所的印章有效。所以,民事责任只能由事务所承担,否则事务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2]

二、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

注册会计师职业法律责任按其责任对象看主要有对客户责任、对第三者责任和刑事责任。下面逐一探讨:

(一)对客户的责任

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的责任是建立在两者直接的契约关系--即业务约定书和民事侵权法的基础上。因而,对客户的责任(即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根据美国的普通法规定:注册会计师违约就要对客户负有责任。

这里的违约就是一切违反业务约定书规定没有按时按质(如注册会计师没有根据审计准则实施审查而表达无保留意见)出具报告的行为。在我国《合同法》规定,客户可以对事务所的任何违约行为提起诉讼。因此,中美两国注册会计师都需对客户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美国的民事侵权法,一般过失也要对客户负有责任。显然,如果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连一般过失都需要对客户负有责任,那么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有重大过失和欺诈行为更要对客户负有责任。相类似,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可见注册会计师由于过失给客户因利用其所鉴证过的报告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应由事务所负责赔偿。如注册会计师主观上故意(通常称为"欺诈"),则其所在事务所更应负民事赔偿责任。这说明我国同美国一样,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由于过失和欺诈行为都要对客户承担侵权。[3]

(二)对第三者的民事责任

对第三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对第三者的民事责任。由于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与第三者之间并未签定过合同性质的业务约定书,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违约责任。第三者大多是根据其使用了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虚假报告而遭受经济损失,造成的侵权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中美两国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民事责任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第三者范围的确定上有所不同。

在美国,大多数由第三者根据普通法对注册会计师提起民事诉讼,主要是使用了重大差错的财务报表而蒙受损失的。起于60年代的大量司法判例(普通法即不成文法律,是按法院判例来作依据的)使这一类案件剧增。结果,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责任范围扩大了,同时对第三者的责任也增强了。今天,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一般对自己所知道的可能依赖审计意见的人(审计工作主要受益人)以及对任何自己可以想像到依赖审计意见的人(可以预见的第三者)承担一般过失责任。重大过失和欺诈的责任则扩大到所有第三者,其中包括可以预见的第三者。

在我国,根据民法学原理,对于事务所就第三者(其他利害关系人)承担民事责任必须

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构成要件:(1)主观上有过错;(2)必须是已给当事人造成了经济损害,且行为和损害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3)行为必须发生在执行签证业务过程中,是职务行为;(4)行为必须是违法行为。

比较来看,两者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因过失或欺诈要负民事责任,但是在过失对第三者的适用范围大小规定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美国,根据第三者对签证报告的依赖程度划分为审计工作主要受益人、可以预见的第三者及其他第三者。注册会计师需对前两者负一般过失责任,而对其他第三者无须负一般过失责任。在我国,对第三者的范围只用了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他利害关系人,规定事务所在具备以上四个构成要件下对所有利害关系人负有民事责任。笔者认为我国这种规定有欠公允、周密,易造成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对主要收益人和可预见第三者承担偏少的责任,而对其他第三者承担较多的责任。[4]

另外,美国《证券法》第11条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的责任:"注册报表中已经生效的部分,如果含有对重要事项的不实说明或漏列了按要求应予说明或不使报表令人误解而必须说明的重要事项,获得这种证券的任何人均可以对编制或鉴证此报表的每位注册会计师提起诉讼。"它在以下五方面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甚至超过了在习惯法下应负的责任:1、原告范围扩大到公开市场上的证券购买者;2、一般过失也要承担责任;3、过失举证转移到被告;4、保持合理调查的关注标准;5、原告只须证明财务报表重大不实。 1934年《证券交易法》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规定稍作"放松",相关规定有两项,其中

第10条(b)的适用范围较广,无论是注册或未注册的证券交易都受到它的约束,第18条(a)款的适用面则狭窄,仅对呈报给证券交易委员会报表有约束力,且被告只需证明自己行为诚实就可免除责任。我国《证券法》第161条规定:"为证券的发行、上市或者证券交易活动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必须按照执业规则规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对其所出具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验证,并就其负有的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比较来看,我国证券法对第三者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在很多方面还不明确。(1)规定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必须按照执业规则规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对其所出具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验证",实质上是指必须遵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那么后面所指的"负有的责任的部分",是因为未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过失责任还是主观上故意弄虚作假的欺诈责任就很不明确。(2)《证券法》对于事务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者范围也没有明确规定。第三者的范围是所有其他利害关系人还是所有证券购买者同样有待明确。

(三)刑事责任

根据美国《证券法》第24条和《证券交易法》第32条,如果因财务报表而违反规定,注册会计师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这种违法行为被证实是故意的,那么注册会计师还要受到刑事处罚(判罚1万美元或5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两者并罚)。根据《联邦邮政欺诈法》和《合同法》,注册会计师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而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关于惩治违反合同法的犯罪的决定》和新《刑法》都对注册会计师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且情节严重的作了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关于惩治违反合同法的犯罪的决定》第6条和新《刑法》第229条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欺诈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的规定,只是前者又规定单位的直接负责人也要承担相同的刑事责任,后者则还规定:"注册会计师严重不负责任,出具了重大失实的证明文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它是对于虽未欺诈但严重不负责任的注册会计师作的惩罚规定。

相比而言,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作了更多的规定。多加了单位责任人的刑事责

任,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由于严重不负责任,出具重大失实证明文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刑事责任。这一点对于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来讲是必要的。严肃法纪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二: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体系的中美比较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三:中美注册会计师比较PPT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四:中美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承担的民事责任之比较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五:中美注册会计师相关比较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六:中美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的对比和启示

中美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的对比和启示 2013-8-8 9:37 张若楠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不再局限于本国内的业务范围。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会计执业标准的国际化对与实现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质量与国际对接的目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需要承认,由于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的制定发展较晚,与国际化执业标准相比仍存在不足与差异,这也造成注册会计师拓展国外业务阻碍的问题所在。为此,本文通过对比中美主次会计师执业标准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与提高中国主次会计师执业标准机制提供思路和依据,进而不断改进和强化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机制。

一、执业标准的国际化背景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巨大冲击,迅速恢复全球经济格局,并保证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连续召开六次峰会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其中建立统一的国际会计职业标准再次被提议。为响应G20峰会的倡议,国际会计组织、金融监管机构为推动国际会计执业标准的进步和实施,做出了巨大努力。国际会计执业标准理事会(IASB)加大了制定高质量国际财务报告执业标准(IFRS)的力度,先后发布合并报表、合营安排、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表列报等执业标准,对合并和独立财务报表、联营企业投资等执业标准做出改进。当前,会计执业标准的国际化已经不仅仅是会计职业的专业技术问题,它关系着支持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全球公共治理这个大局。

二。中美执业标准的对比

(一)、执业标准体系的对比

美国的公认会计执业标准(GAAP)只是民间团体颁布的行业规范,并不具有强制执行性。另外,由于美国特殊的联邦制的政治法律体制,GAAP在全美范围内并没有相当高的承认度。GAAP只是美国企业在向美国证监会(SEC)报送会计信息时必须采用的规则。

中国的会计执业标准是以财政部部长令的形式颁布的,因此在执行上就具有了强制力。另外,中国只有这么唯一的一套企业会计执业标准,除了像金融业这样的特殊行业,基本上全国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完全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执业标准来进行自己的会计工作。

(二)、执业标准内容的对比

1、收入的确认

在收入的确认方面,中国执业标准和美国的GAAP都是以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的实现,即只有当收入实现时或者收入可以实现并能取得相关利益时才能予以确认。但是对于收入的披露方面,GAAP明确指出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交易或特定行业的收入确认则可能要求予以披露。

2.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会计中,中美两国都是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关注资产负债表项目及计算资产负债表日的当前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因此,债务法中的所得税费用是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

所得税变动金额(即递延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数与期初数之间的差异)之和。但是在所得税披露项目中,GAAP要求披露1)可税前弥补的经营性亏损和贷记税额的金额与有效期;2)所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准备,如果他们随后确认的所得税收益会被分配去减少被收购企业的商誉或其他无形资产或直接计入实收资本。3)重要的与通过税务租赁有关的销售与采购所带来的或有税务收益事项;4)其他影响报表在所有期间可比较性的事件的性质与影响(与前期披露有很大的差异);5)在公司完成对其海外利润返回评估期间,所有因海外利润返回所产生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3、养老金和员工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GAAP执业标准中对养老金等员工福利的计量较中国执业标准更为详细和清晰,将养老金的计量法式明确分为两种“确定给付计划”及“确定缴费计划”。企业对“确定给付计划”的会计核算目标有两个:(a)将养老金计划相关支出在职工服务期间计入经营费用,(b)支付养老金时同时减少相关的负债和资产。为了减少养老金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变动幅度,企业往往将养老金支出在日后一定期间摊销,而不是一次确认为费用。确定缴费计划则是在养老金的固定缴纳计划中,企业和雇员共同在参加者个人的养老金账户里投入资金。一名参与者所得到的福利包括:(1)他(或她)账户里投入的金额,(2)该帐户的利息收入,(3)参与者在未获得保留退休金权力之前解除合同时,该参加者已投入的金额。该种养老金费用应当按期以应计制为基础来核算。

4、衍生品和套期保值

相对于美国GAAP执业标准,中国缺少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的相应会计执业标准。GAAP执业标准确认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的一般要求:

1)对用来规避已确认资产、负债或未作确认但确定的责任因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风险的衍生工具,须将该衍生工具在当期发生的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收益和损失相抵后的净损益予以确认;

2)对用来规避某未来交易的现金流量变动所产生的风险的衍生工具,该现金流套期保值衍生工具的当期有效损益须先计入其他综合收入,然后在该笔未来交易确实发生并影响企业利润的当期确认其损益;

3)对用来规避海外投资所产生的外汇风险的衍生工具,该外汇套期保值衍生工具所产生的损益须在当期须计入其他综合收入以作为累计汇兑损益的一部分。

我国对于衍生品市场的控制和风险认识似的衍生品和套期保值在我国的应用仍受到一些限制,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多元话和国际化,我国完善衍生品和套期保值产品相应的会计执业标准是指日可待的。

四、美国GAAP执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从与美国GAAP执业标准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的计量中我国的执业标准显然不够明确和细致,同时美国对养老金的会计执业标准较我国相比也更加完善。虽然美国会计执业标准和国际会计执业标准间仍存在差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较美国而言,我国的会计执业标准和国际会计执业标准间还是存在一些差距和不同,在趋近国际会计执业标准的同时不断研究和调整适应我国的发展的会计执业标准将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七:中美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八:2012届会计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九:毕业论文题目

(一)会计

1 对固定资产核算问题的探讨

2 对所得税会计问题的研究

3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

4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5 关于收入确认及其计量的思考

6 关于增值税计算问题探讨

7 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8 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9 浅谈会计要素确认

10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商誉及其核算 11 浅析会计核算中的资产减值

12 浅析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13 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

14 谈企业并购的会计问题

15* 谈物价变动会计

16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浅探

17 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认识

18 浅谈企业存货的核算

19* 浅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20 浅谈应收账款的核算

21 浅谈债务重组

22* 浅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及其核算

23* 对金融工具的几点认识

24 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25 会计谨慎性质量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26 谈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

27 浅议固定资产租赁

28 试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在实际中的应用 29 对收入的几点认识

30 XX公司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问题评析 31 关于固定资产销售涉税的会计处理

32*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法研究

33 浅谈会计差错变更

34 新会计准则下XXX企业职工薪酬之会计思考 35 会计职能研究

36 关联方认定研究

37 会计基本假设研究

38 会计目标研究

39 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关系研究

40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处理研究

41 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研究

42 会计准则质量衡量标准研究

43 或有事项核算研究

44 利润确认的基本模式研究

45* 现行财会计报告模式的改进研究

46 债务重组核算研究

47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核算研究

48* 企业环境会计研究

49 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

50 浅谈其他应收款核算存在的问题

51 浅谈企业福利费的问题

52 浅谈现金流量表的缺陷与改进建议

53 收益确认和计量经济思考

54 公允价值在我国工业企业会计中的运用 5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析

56 谈"实质重于形式"

57 外贸会计实证研究

58 物流企业会计操作流程实证研究

59 谈"未确认"问题

60 谈企业或有负债

71 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72* 新税法下房地产企业开办费的财税处理 73 工资、薪金支出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74 论企业关联方交易对企业缴税问题的影响 75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76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研究

77 合并会计理论研究

78 浅谈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79 试论谨慎性原则

(二)财务

1 本量利分析在预测、决策中的应用

2 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3*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探讨

4 长期投资决策的敏感性分析

5 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6 风险与风险价值的计量问题

7 杠杆效应问题研究

8 经营预测方法研究

9 净现值计算中的折现率问题研究

10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与策略

11 平衡记分卡应用问题研究

12 企业的定价决策与定价策略问题

13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14 浅谈最优资本结构问题

15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16 时间价值的计量与应用

17 投资中心的业绩考评问题研究

18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19 项目投资的决策规则研究

20 以作业为基础的标准成本制度研究

21* 预测分析的误差估计问题

22 预算编制有关方法的比较研究

23* 战略成本管理探讨

24* 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25* 资本成本的计量方法研究

26 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成本管理

27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28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研究

29 杜邦分析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30 各种成本核算方法利弊之比较

31 广东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2 广东中小企业的融资分析

33* 国际金融危机下公司理财的策略探讨

34 浅谈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

35 浅议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

36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37* MM资本结构研究

38 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39 项目决策案例研究

40 资本成本研究

41* 不同融资结构下公司治理的差异分析

42 增值税改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43* 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刍议

44* 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关系分析

45* 基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46 谈营业税的纳税筹划

47* 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48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价反应研究

49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影响因素分析

50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与政策思考

51 上市公司股权性质与公司绩效研究

52*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失效问题分析

53*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54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情况分析

5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构建

56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探析 57 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问题的探讨

58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投资者管理关系研究 59 IPO定价与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与实证 60* 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研究

61* 浅谈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

62 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63* 谈报酬契约与盈余管理

64* CFO与CEO的关系研究

65 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内部因素分析

66* 财税政策促使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67 各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预警作用 68 股权制衡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研究

69 进出口免、抵、退实证研究

70 上市公司可操作性利润的计量研究

71 企业合理避税研究

72 利润分配问题研究

73* 关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

74* 论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

75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76* 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理财对策研究

77 企业筹资方式及其应用

78* 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79 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

80*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实证研究

81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

82 现金管理探讨

83 财务分析指标在XX企业中的应用

84 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85* 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与防范实证研究 86 对管理会计中业绩评价的认识

87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88*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

89* 企业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问题研究 90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91 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92 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93*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 94* 浅析跨国公司国际税收筹划

95*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及其改进研究 96 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97*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98 试论财务杠杆与企业资本运营

99 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100 责任会计研究

101*探析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

102* ERP中的全面预算管理

103 财务主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04 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105*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障碍及措施研究

106 作业成本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107* 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108* 会计报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109 企业财务信息化研究

110 企业绩效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研究 111 企业业绩与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112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运用 113 成本核算法比较分析

114 传统本量利分析模型的局限性及其扩展 115 基于目标成本的标准成本管理 116 基于战略视角的质量成本管理 117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18* 战略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119* 中小企业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120*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121* 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122* 论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123* 企业战略性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124 适时制生产系统下存货管理策略 125 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

126* 战略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127* 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价值链之优化 128 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预算中的应用 129 关于新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130* 避税与反避税若干问题思考

131 电子商务对税收之避税问题的影响 132 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

133 探析商品流通企业税收筹划

(三)审计

1* 论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2 浅谈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3 浅谈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4 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5* 购买审计意见成因研究

6*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7* 评价审计证据标准研究

8* 审计本质研究

9* 审计的供求关系研究

10* 审计动因研究

11* 审计独立性研究

12 审计风险研究

13 审计假设体系构建研究

14 审计目标定位研究

15 审计期望差距研究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篇十: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会计模式也多种多样,为此本文对中美会计模式做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会计模式 比较研究 目标 管理体制 准则

会计模式可简括地表述为会计实践的示范形式,它是对已定型的会计实务的概括和描述,而并不排除属于同一模式的各国(和各地区)会计实务中仍存在某些非基本性的差异。不同的会计模式则是就其基本特征的差异而相互区别的。本文仅就中国、美国会计模式的差异进行比较。

一、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其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中美在会计目标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1. 中国会计的目标:

总体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具体目标是向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应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它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根据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现阶段会计目标的特点主要是解决政府与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矛盾,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有机结合,不但要提供经理人对资源管理的努力程度,还要为中小股东提供其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且还要为政府监管部门等提供评价企业有用的信息。

2. 美国会计的目标:

为证券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二、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建立在会计目标、会计概念等会计基础理论之上具体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应当依据的概念和规则。会计原则对于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美在会计原则上,美国的更具典型性,中国的更为细致具体。

1. 中国会计原则: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

2. 美国会计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是其最重要的原则

三、会计组织与管理体制

会计组织与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基本制度,包括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范围的确定和管理职权的划分,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中美虽然在机构设置上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保障经济秩序的有效进行。

1. 中国

中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在这一体制中,财政部会计司代表财政部行使对全国会计工作管理职能。会计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研究提出会计改革的政策建议;拟定和贯彻实施会计法规、规章和准则;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组织和管理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负责全国会计职称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会计电算化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同时中国正逐步完善会计职业管理体系。按照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将会计职业分为从事实际会计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以后简称单位会计)和从事社会审计和咨询等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会计职业管理体系也相应地分为单位会计管理体系和注册会计师管理体系

⑴ 单位会计管理体系

单位会计管理包括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认定与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定与管理、会计人员任职资格的认定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等。其遵循《会计证管理办法》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

⑵注册会计师管理体系

根据《注册会计师条例》的有关规定,1989年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该协会的宗旨是:为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监督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执业质量、职业道德;依法管理注册会计师行业;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维护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合法权益。

1993发布实施的《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实施。”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财政部和中注协着手建立中国独立审计准则。至2001年,前后共发布了四批独立审计准则,从而形成了以基本准则为中心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规范框架体系。

中注协根据《注册会计师法》,制定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

2. 美国

美国在官方的支持和干预下由民间机构制定准则,其官方及民间机构如下:

国会 ;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美国注册会计协会( AICPA )(不断变革的准则制定机构)、未来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

大危机期间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了干预,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劵法》和《证劵交易法》,前者是发行的法律规定,后者是二次交易方面的规定。

1934年根据证券法成立SEC,并给予了其法定权利。国会授权其对公司提交报告的格式、项目和编制方法作出规定;拥有GAAP的最终修订权和监督权;本身也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文告《会计系列公告》、《财务报告文告》以及《工作人员会计公告》等;奥克斯列法案出台后强化SEC对会计准则的认可,终止个别会计职业组织对准则制定机构的显著财务支持,强化准则原则性的规范,同时修改监管制度

会计程序委员会(CAP)由于其准则的制定没有严密的制定逻辑,最终被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所替代,其发表文件的形式。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会计程序委员都是隶属于注册会计师协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由于两者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所以最终被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替代。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除了发布财务会计准则,还对相关的条款也作出了解释。

最终,在2003年的安然事件使得民间机构在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方面的权利有所削弱。不可否认民间的独立性和政府的支持性方面有着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

权利。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微观层次上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会计信息输入、加工、贮存和输出等各个环节构成的全过程中的要求;宏观层次上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通过一定程序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规范、汇总、转换、传递和披露要求。

中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主要差别是:美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具可操作性;更具体系性;有更强的逻辑结构。

1.中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2.美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相关性、 可靠性和可比性原则。

五、会计规范体系

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中美会计规范体系差异较大,美国的更为庞杂,适用范围更广;中国的相对不够完善,还需补充。

1.中国

我国目前的会计规范体系是由会计法律法规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会计法律法规规范包括:⑴会计法律规范(包括《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单行法和其他有关会计方面的经济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预算法》、《审计法》、《企业所得税法》等);⑵会计准则规范(包括企业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⑶财务通则规范(目前只有企业财务通则);⑷会计制度规范(包括企业类13个行业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及《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和预算类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通用会计制度》等制度组成);⑸财务制度规范(包括企业类十大行业财务制度和预算类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⑹会计法规制度的补充规定(包括会计工作的管理制度、会计工作的规范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制度、会计核算处理的补充规定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两部分。

2. 美国

美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是“公认会计准则(GAAP)”是指适用于各个不同行业的企业的,包括从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等基本原理到具体会计计量和编制财务报表的程序及方法的规定。在美国,GAAP具有特定的含义,这种原则应具有:

(1)公认性。应该是一定时期内有关会计确认、计量、 记录和报告方面的主流见解的综合;包括《会计研究公告》、《意见书》、《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财务会计准则解释》等等

(2)权威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我们对两国在会计目标、会计原则、组织与管理体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规范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实务操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无忧会计网 《美国会计模式分析》

2.《国际会计》 2010版 高璐主编

3. 《会计准则研究》 2011版 刘峰主编

4. 百度文库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相关热词搜索: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中美注册会计师法比较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比较"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191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