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016-01-09 10:35:3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一: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供大家学习参考。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一: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学 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学习,使学生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计算。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措施:

1.不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他们的注意力,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通过任务呈现,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等

活动的交替运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生活中的数感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 课时安排:

四边形的认识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1课时

周长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第一课时 四边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情景图和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

教学难点 四边形的特征。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图形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漂亮的图案都是由图形组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图形的世界。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集体订正。

反馈:说一说生活中,你还看到那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想一想: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这些四边形,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四边形的特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认为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四边形都有4条直的边。 生:四边形都有4个角。

小结: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9页的“做一做”第1题。

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

2、完成教材第79页的“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基本上了解了它的一些特征,它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有关它的知识。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找一找,那些是四边形。

练习十七 1

2、选做题

练习十七 2、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交流,是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探索长方形的特征。

师:仔细观察下面的长方形,说说有什么特点?跟小组同学说一说。(出示例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1: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2:长方形有4个直角。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2、认识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3、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师:(发正方形纸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正方形,说说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生1: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生2:四个角都是直角。

4、认识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相同: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直角。

不同: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小结: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以组完成,画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汇报。

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各部分的名称。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练习十七 2、4、6 、7

2、选做题

练习十七 5、8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准备 皮尺、树叶、各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和平面图形,你们认识吗?出示物品。 请各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个你们喜欢的物品或图形。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周长的含义。

(1)谁知道周长的含义是什么?

请你具体指一指,你所喜欢的图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样的长度。 找同学分别到前边指一指物品或图形的周长。

(2)总结周长的含义。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喜欢的图形或物品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

(1)出示:钟表

这个钟表的周长是多少?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①用直尺量。找一个学生试量,感知直尺不能量出这个圆形钟表的周长。

②先用绳子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学生实际操作,感知此方法的可行性。

③用米尺量。在钟表上做一个记号,把钟表在米尺上滚一圈,就能知道它的周长。

(2)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说一说怎样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分别把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3)出示树叶,这个树叶的周长你们能知道吗?

先用绳子围一圈,再把尺子量绳子的长度就可知它的周长。

3、小结:刚才我们对一些图形和物品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像一些比较特殊的图形,我们需要借助绳子才 能量出周长。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3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说一说在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什么叫周长,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五、当堂训练

1、必做题

练习十八 1、2、3

2、选做题

练习十八 4

六、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条边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篮球场的形状,准确计算出篮球场的周长。

2、组织学生在独立计算中,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长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教学过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3、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准备 挂图、直尺、正方形纸板、手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

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篮球场教学挂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二: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 副本

整理和复习(2)

课型 : 复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9页。

教学目标: 通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

熟练程度,加强估算意识。

在整理和复习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书写、计算认真和仔细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 正确熟练的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 课件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教学 过 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知道有些时候用精确计算,有些时候用估算就可以。

生2:我发现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一致的。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三: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整理和复习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四: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目标:

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估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增强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师生一起说说复习单元的的内容: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估算乘法。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并逐一展示,最后全体评议。

(1)先出示口算乘法算式,分小组指名回报,全体评议。

(2)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3)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4)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5)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6)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7)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估算乘法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三、测评训练

1、列竖式计算

24×5= 123×3= 412×6= 324×5= 138×6= 108×6= 204×5= 150×6= 300×3= 235×3= 39×5≈ 302×8≈ 599×6≈ 71×9≈ 108×4≈

2、解决问题

(1)小红每天上学骑7分钟自行车,他平均每分钟骑185米,小红家和学校距离多少米?

(2)老师把全班分成9组做实验,每组5人。后来有改成每组9人,这样可以分成几组?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五: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含义,用小数表示元、角、分、米、厘米。

2、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提高有关小数加法、减法计算技能。

3、能解一般的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加深对小数的认识。

重点:

进一步认识小数,比较小数的大小,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难点:

小数加、减法。

复习过程:

一 、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 、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1)回顾第七单元,我们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学了哪些知识?

(2)你认为哪些内容最重要?

(3)你认为哪些地方最难理解?

(4)你认为哪些地方比较容易出错?

让学生交流以上问题,并选代表汇报,师把重点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与回报,梳理重点、难点,使下面的教学能有的放矢。

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主要问题就是今天我们复习的重点内容,希望大家通过进一步复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一)、复习读、写小数

1:读出下面的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展示课件)

(1)0.3读作: (2)0.05读作: (3)1.46读作: (4)67.2读作: 写出箭头所指的小数。(教师引导完成)

0.4 ( ) 0.9 1.3 ( ) 1.8

1 2 ( ) 2.6 3

师:读写小数,应注意什么?

生1:读小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读出。

生2:写小数时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小数的意义,并使其形象化、具体化。

(二)复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2、比较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课件展示)

(1) 0.09○0.12 (2) 3.2○1.03

(3) 0.8○0.6 (4) 0.45 ○ 0.66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

生1:从左边第一位数开始比较,第一位数大数就大,如果第一位数一样大小则比较第二位,直到能分出大小为止。

生2: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3、看线段图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师小结:比较小数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设计意图]整理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不仅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而且能说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复习小数加减法及应用题:

4、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 6.4+3.8= (2) 2.9+1.5=

(3) 8.2-4.6= (4) 0.58 + 0.4=

(5) 8.3 -0.5=

学生做题,指名板演。

生1:在列竖式计算时,注意小数点对齐。

师:谁能来补充?

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在列竖式计算时,注意小数点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退一。

5、我有50元,买了一个卷笔刀用了18.60元,还剩多少元?

50-18.60= (竖式计算)

6、我买了一个布娃娃9.90元,又买了一个笔记本2.50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9.90+2.50= (竖式计算)

师: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

教师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那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或那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倍十再减,得数要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课堂测试

一、填空题

1、一支自动铅笔售价是2元4角,用元做单位写成小数是( )元

2、个书包售价是9元7角2分,用元做单位写成小数是( )元。

3、小青身高1米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4分米可以写成( )米,合起来写成( )米。

4、 1元

( )角

=

5、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也常常用小数来表示 。

6

( )元

( )元

( )元

二、比较小数的大小

0.4○0.6 3.7○1.9 13.6○20.1

0.9○0.2 5.6○7.3 30○29.1

三、竖式计算

11-0.1= 0.5-0.3= 20+5.7=

0.2+0.6= 7.6+10.4= 35.2-12.8=

四、解决问题

书包

30.5 橡皮擦0.5元

日记本 铅笔 3.8元 0.2元

文具盒 彩笔3.5 18.6元

1、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要用多少钱?

2、一个书包比一个文具盒贵多少钱?

3、芳芳带20元钱要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支彩笔,够吗?

4、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五、布置作业(针对学生复习情况设计准备书面测试题一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六:2014-201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复习

2014-201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单元 时 分 秒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眨一下眼的时间大约是1秒。

2、电子计时法表示钟面的时刻,并能算出相邻钟面经过的时间。书p8第8题.

3、估计生活中做一件事情所要的时间。

小明每天大约睡觉9()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做熟一顿饭大约需要25() 画一幅画需要()。打开电视大约用时(),唱一首歌大约需要()刷牙用()。

4、时间单位的换算。(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

3分=( )秒 1分40秒=( )秒 90秒=( )分( )秒 120分=( )时

5、生活中简单时间的计算。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下午1:30上课,3:50放学,下午在校的时间是( )。

上午8:30上课,一节课40分,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是( )。

第2、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口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3+65= 84-39= 456-324= 286+437=

2、笔算::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 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进的一不要忘了加上。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

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验算: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3、估算:先估找一个数的近似数,再计算。

4解决问题: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求( )和( )一共多少?用加法。 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者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

第3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000米=1千米,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000千克= 1吨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方法: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8、单位的换算:有转换,有计算。

240分=( )时 30厘米=( )分米 3米=( )厘米 ( )米=8千米 2时45分=( )分2吨40千克=( )千克 3800克=( )千克( )克

第5单元 倍的认识

1、倍数的认识。

根据倍数关系,画图形。

2、倍数的计算。

已知两个数,求几倍?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如 63是7的( )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倍数=另一个数 如12的8倍是( )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300×4= 200×7= 800×6=

两位数乘一位数: 23×2= 32×3= 43×2=

2、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 34×2= 72×4= 92×8=

三位数乘一位数:312×3= 512×4= 194×4=

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乘法:605×9= 720×8=

3、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估成整百整十的数),再用乘法计算。 如497×7≈3500 想:497≈500 500×7=3500) 228×8≈ 68×6≈ 4、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589= 742×0= 84×0= 0×128

5、解决问题:

(1)估算解决问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2)、归一问题:

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用1份数求有几个这样的1份(×)或者总数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份(÷)综合算式: ÷ × 或 ÷( ÷ )

(3)、归总问题:

先求总数(×),再求总数里面有几个这样的数(÷)。 综合算式: × ÷

6、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三位数。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是封闭的图形。

2、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横),两条宽(竖),对边相等,4个直角。

3、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

4、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5、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6、图形的拼接:一个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越短。

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周长要减少,可以先画图,再找出拼成长方形的长宽,计算。 如三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第7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认识:分数线平均分,均分几份分母几,取(涂)了几份当分子。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为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份,为几分之几。(几个几分之一,相应的表示为几分之几)。

2、分数的大小比较 :

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分数的简单计算

①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5/9-2/9= 2/8+6/8= ② 1与分数相减:减数分母是几,1就变成几分之几,再去减。1-5/6= 1-2/3=

5、分数的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方法:一个数÷分母×分子=是多少

如:18的六分之三是多少? 计算:18÷6×3=9

第9单元 集合

集合的思想:把1个或多个物体用一个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就是集合的分类思想与方法,把不同的集合圈合并时,往往会有重叠的交集。

方法:1、找出重复部分的数量。2、再将两种数量的和减去重复部分(因为重复部分只能算一种)综合算式: + -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七: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4、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八: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口述《曹冲称象》的故事。

[设计意图]采用故事的形式,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数学这门科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2、小组讨论,明白道理。

(1)小组讨论:为什么称出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2)交流。

(3)曹冲聪明在哪里?(聪明在于有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意识。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例如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将数学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

四、课堂检测

五、课外延伸 生活里还存在哪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 看谁发现的多。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也让学生更加明白学知识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课堂检测A

1、3厘米=( )毫米

6千米=( )米

9000千克=( )吨

1米-3分米=( )分米

6吨-2000千克=( )千克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机场跑道长约3( )

课桌高85( )

大头针长约22( )

卡车载重8( )

一个鸡蛋约重60( )

3、

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课堂检测B

1、判断对错

(1)一支铅笔长18米。 ( )

(2)数学书宽约17厘米。 ( )

(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

(4)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8千米 ( )

(5)小玲体重31千克。 ( )

2、在( )里填上“=”、“<”、“>”。

2吨( )960千克

4千米( )4200米

100毫米( )1分米

2050克( )2049千克

15吨( )15千克

3、一千克的棉花和一千克的

铁比较,哪个重?为什么?

答案:

课堂检测A

1、30 6000 9 7 4000

2、千米 厘米 毫米 吨 克

3、600+400+1000=2000(千克)

800+700=1500 (千克)

课堂检测B

1、× √ × × √

2、> < = < >

3、一样重 ;1千克=1千克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九:2014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课题: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审核人: 编号: 140358 【学前反馈】

计算下列各题,说一说乘的顺序

7 9 4 2 6 2 0 5 3 8 0

× 4 × 7 × 8 × 2

【学习内容】

教材第75—76页。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整理与复习,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2. 在课堂上,我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能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进步。

【梳理整理】

知识点一: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通过刚才的学前反馈,我们发现,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

知识点二:解决问题。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基础演练】

2.把3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18毫米。如果把30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度是多少毫米?

【综合提升】

【家庭作业】

完成书本76页第2题。 【课堂反思】

本节课,我觉得自己掌握得 很好

一般 不行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篇十: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

------时、分、秒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 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 构建网络

激趣:你们知道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吗?还有几天呢?可把他累坏了,大家愿不愿意帮老师算

一下呢?不过在帮之前,他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第五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

师:第五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板书: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

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知识结构网络: 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分=60秒时=60分时间的应用(比较大小及解决

应用题)

师: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二、典型例题 沟通联系

1、在( )里填上“〉”“<”或” “=”

9分( )90秒 3时( )100分

5时( )500分 150秒( )2分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讲解。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看一场电影要2( ).

(3)小明跑100米要用16( ).

(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 ).

(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 ).

(6)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 )

三、知识应用 能力拓展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

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 )

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

3.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 )个字.

A.6 B。5 C. 30

三、解决问题

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 )分钟.

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 )时到无锡.

3.看钟面填空

四、小结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三年级分数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三年级 三年级整理复习结构图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1974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