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6-01-12 08:58:5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一: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一: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即将结束了,按照教学计划以已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是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接触新的教学方式,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教师讲得太少,没有照顾到整体,还没有实现课改要求的兵教兵兵练兵,在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从而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备教法,制作学案,备课不充分或者学案做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制作学案外,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学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教改理论学习和实际锻炼。

2、 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充分运用课堂这个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制作学案,课后备课小组成员积极进行讨论反思。

4、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

5、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进一步落实教改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好评。

3、教研教改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历史知识。

4、制作学案,获得好评。

四、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还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案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课改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2011年7月12日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二: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期末学业考试的到来,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即将划句号,回顾本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期所做的主要工作

1、贯彻教育方针,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经常阅读学习新课标和教学专业知识,体会其中的内涵与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转变教学观念。

2、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1)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营造师生平等、互助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氛围。认真创设历史情境,让历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4)历史教学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历史书籍。

3、关心、了解、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本期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师生沟通,开展赏识教育。及时反馈信息,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耐心细致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积极引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历史学科能力,不断进步。

4、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如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影碟机等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增强直观效果,提高学生兴趣。

5、积极开展活动课教学,通过活动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开展了学唱和欣赏历史歌曲,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小论文写作、改革开放后家乡的新变化调查活动、寻访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观看历史题材影片等历史外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6、扎实认真抓紧、抓好历史常规教学工作。

做到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课课有教案。平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结合实际写好教案。尽力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课后,及时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总之,这个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圆满完成。教学有收获,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教学质量还不太理想,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今后,应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总结人:陈远礼

2009-1-10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三: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1)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马丽娜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最好。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并打印出来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

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四: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教八年级四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八年级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这学期的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七年级历史(上)教学计划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本人担任七年级6班历史教学工作,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1.教材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育。

2.知识结构: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等),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4课时。

3.知识内在联系: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尤其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四、教学进度安排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五、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

1、每一课有每一课的教学任务。了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是检测,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上交学习材料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我们已经向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所以,可以使用提问的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科学的评价,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要给予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对回答不够确切的,要一分为二,该肯定的肯定,该纠正的纠正。对回答错误的,要多加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六、 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1、明确活动主题:本学期初步计划开展两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同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探讨,并最终确立。

2、制定方案:对于每次活动都要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制定详实的活动方案,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方案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活动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

展能力。

七、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1、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3、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4、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5、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6、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五: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春季学期八年级下册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2)班,八(3)班,八(4)班历史教学.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成绩,现总结如下:

首先,在思想方面。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铭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校内校外或是在待人接物、言语行动等等方面,处处都以为人师表的形象立之。为了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辛勤园丁。

其次,在教学方面。本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2班,3班,4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教好历史,本人系统地认真研究了初中的历史教材和相关的历史资料。同时加强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案、撰写教学心得。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吸取其他老师教学经验、并详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平时,本人还大量查阅有关历史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将一些优秀的与本地区情况相近的论文摘录下来做为教学备用资料。对于历史教研组组的各项活动,本人都认真积极地参与,并做好记录、整理。在上每节课之前,本人尽可能从网上、报纸、书籍上搜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学生情况,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案。同时,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方便今后的教学。总之,都是为了通过积累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体会,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

果:

第一,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培养学习自信心。

本人任教的三个班,其中3班学生基础最差,二班课堂纪律最差,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难度大,再加上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信心不足。 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历史到喜欢,由差到好。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人在吸收他人经验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尽力改变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充式教学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贴近的问题,以启发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接受知识。并适当地及时地鼓励、表扬学生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回答,让他们从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还通过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这不但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精神,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对历史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二,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本人充分利用学校与班级的现有书籍,有选择的向他们推荐一些书籍,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而在课堂上,注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后回答问题,并适当地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后,学生的知识面不但扩大了,而且理解与运用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第三,通过历史课堂展示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初中的历史教学仍未脱离应试教育的框架,历史教学也没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文性特点强调历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正因为如此,历史教师就更应该尽快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愉快学习,让教师变为历史课堂的引导者,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畅游,从而,真正享受历史学习带来的乐趣。

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过去的历史事件、遗址、遗物、历史人物等,学生并没有见过。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把过去的历史现象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身感受,那么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我在教《土地改革》时,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我先给学生观看了土地改革的视频。学生观看后,热情顿时就高涨起来了,对学习这部分历史知识也有了明显的兴趣,学生对这段历史也有

了明确了解,同时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既增添了学生学习兴趣,也鼓舞了学生在生活中不怕困难的勇气,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灵动性思维。

第四,历史课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历史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这样,历史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朗诵、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这是本学期所取得一点成绩。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但努力,我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六: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内容标准】(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

(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规定国名、国家的性质。《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确定新中国国旗、代国歌、首都;

④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 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3.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目的: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建立起人民政权,实现祖国统一。

(2)过程:①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②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实现了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内容标准】(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史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2)意义:

①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事迹:①黄继光: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②邱少云:在抗美援朝争中,严守潜伏纪律,宁愿被烈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

(2)精神:高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补充:抗美援朝:①目的:保家卫国;②经过: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7月,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③

意义: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不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内容标准】(1)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①1954年9月,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 1953年12月,我国同印度政府谈判中首次提出;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③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圆满成功。

①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我国政府派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会议。

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问题。意义:改善了中国国际环境;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对以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内容标准】(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场、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川藏、新藏公路等。

(4)特征:以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

(5)影响: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6)取得成就原因: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②制定一五计划;③三大改造的完成;④人民群众的努力。

2.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农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2)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

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第5课 “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

【内容标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

(2)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五个自治区的名称: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 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注意: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4)意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8年)

(特征:失误—曲折—探索—发展)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内容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 严重失误。

1.“大跃进” 运动:(1)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2)主要标志和表现:①盲目求快;②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速度;③全民大炼钢铁。

2.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人民公社;②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③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

3.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4.失误原因: ①缺乏经济建设经验;②违背客观经济律;③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是速度;④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左倾错误泛滥。

补充:5.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的原因:①一五成就的基础;②国民经济的调整;③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劳动等。

6.中共“八大”内容和影响。

内容:分析了主要矛盾;提出了主要任务。影响:中共八大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十年文革时期)

【内容标准】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1.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 “五一六通知”

2.迅猛开展: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司令部:国家主席 刘少奇;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

3.破坏史实:(1)民主法制被践踏:①红卫兵、造反派冲击和批判各级领导干部;②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③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2)经济受损失: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

4.结束标志: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5.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6.灾难: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②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④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⑥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拉大。

(注意:5、6合起来就是评价)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军事和科技)

【内容标准】(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3)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核武器试验基地爆炸成功。

(2)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

(3)1967年6月,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意义:原子弹、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辉煌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1970年4月,“长征1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l号”顺利送人太空轨道,它标志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2.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立;1949年11月,空军成立。从此,我军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日益强盛。

3.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1966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它与后来的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说明: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补充:“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

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70年代外交成就)

【内容标准】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1.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意义:在联合国组织内,我国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2.中美建交的基本史实。

(1)l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

(2)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华和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3)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补充: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第10课“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

【内容标准】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事迹。

(1)王进喜:为大庆油田和我国石油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群众称为“铁人”。

(2)邓稼先: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3)焦裕禄:为治理兰考“三害”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人民的好干部”。

(4)雷锋:在平凡岗位上,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 共同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拼搏精神、奉献为民精神、科学求真精神。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现在)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内容标准】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

(1)时间:1978年1 2月; (2)地点:北京。

(3)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意义: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标志着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是党的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试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2)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其收成按规定交给国家后,剩余部分归农民所有。

(3)意义: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4)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1)建立: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影响: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l 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作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这样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内容标准】

(1)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

“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七:八年级下册历史科个人工作总结

xxxx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基本情况

1、教学基本情况

本学期任教八年级历史科教学工作。这一学期,我在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计划,努力学习课改理论,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认真完成各项材料和各项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本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基础差的学生较多,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意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期对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所借鉴。

2、学生基本情况:

由于本学期插入的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加上本乡镇的地域差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开学初这一段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所做的是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习惯。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的上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有利的验证。

3、教学完成情况:

①、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所有课程的基础知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原始社会到南北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以及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如:禁毒法,关税法。

②、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和成就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

生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例如:秦始皇、曹操等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加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本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 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狠抓学风。我所教的1个班,学生比较喜爱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班主任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语文故事,提高他们的

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抓好课后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六、 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本期教学成绩总结(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以自主测试形式由县统一命题,依据了《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精神,从地区八年级历史教学实际出发。该套试题的命题素材主要来自现有教科书及社会生活实际,试题内容灵活,注重生活实际和应用。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5)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审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28题图示法的设置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3、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四、存在的问题

综合本期教学工作和试卷批阅情况,并结合我校教学现状,我认为我的物理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素质远远落后于当前教育形势。

由于自己的业务水平有限,远远不能适应于当前的课改需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学习,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二)学生成绩不够理想。

尤其是学生个人成绩并不突出,要进一步加强对优生的培养力度。争取能取得好的名次。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对所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

(三)教学科研成绩不突出。

教研成果少、档次上不去。只是浮在水面上,没有进行实际的教研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做的一些书面材料。教师的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个人才华得不到施展,局限了教师的发展空间。要加强教学理论的钻研与教学业务的学习。

五、下期发展方向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学期的工作打算是: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要进一步学习课改理论,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教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多出教研成果,力争提高教学成果档次,凸现现代教学理念。

(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优生冒尖两不误。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和优生的辅导工作,既要在统考中取得好成绩,又要在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三)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体现开放性、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在教学中,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认真写好手记、案例,不断进行理论学习,争取撰写出有质量的教学经验论文

(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六)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将学到的历史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七)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点拨,精练习,精巩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

(九)对后进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新学期里能有更大进步!

(十)多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用历史史实教育学生,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吃苦,勤奋,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追求真善美的高尚道德情操.

(十一)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学生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六、总评

以上是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学成绩的总结,工作中的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和进取,力求精益求精。一个学期来,有成功有挫折。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吸取教训,从自己和学生身上找原因。在下半学期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位,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分析重难点。争取下学期的考试学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八: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949—1956年,过渡时期)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内容标准】(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

(1)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规定国名、国家的性质。《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确定新中国国旗、代国歌、首都;

④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 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②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篇章。

3.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目的: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建立起人民政权,实现祖国统一。

(2)过程:①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②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实现了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内容标准】(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史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2)意义:

①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事迹:①黄继光: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②邱少云:在抗美援朝争中,严守潜伏纪律,宁愿被烈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

(2)精神:高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3、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

1、原因:1)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2)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3)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4)应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

2、总司令: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 邱少云

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内容标准】(1)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①1954年9月,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 1953年12月,我国同印度政府谈判中首次提出;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圆满成功。

①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我国政府派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会议。

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问题。意义:改善了中国国际环境;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对以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内容标准】(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1.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场、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川藏、新藏公路等。

(4)特征:以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

(5)影响: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6)取得成就原因: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②制定一五计划;③三大改造的完成;④人民群众的努力。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农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

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第5课 “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

【内容标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

(2)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我国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西藏自治区(1965年建立)(注意: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

(4)意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8年)

(特征:失误—曲折—探索—发展)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内容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

严重失误。

1.“大跃进” 运动:

(1)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2)主要标志和表现:①盲目求快;②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速度;③全民大炼钢铁。

2.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人民公社;

②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九: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继续担任八年级7-10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由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史到充满血泪、屈辱、抗争的中国近代史,学生在情感上由引以为豪到引以为鉴,中国历史的巨大转折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撼,学生开始自觉深入地思考许多历史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历史见解。

从上学期“大光杯”竞赛来看,四个班中八7取得了年级组第一名,八9班取得了年级组第三名。本学期仍然举行竞赛,这为历史教学带来了契机。但是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 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和世界古代历史两个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前三个单元内容是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三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世界古代史,设置为两个单元,简洁、清楚地介绍了世界历史上产生的重要古代文明和各种文明之间的交往,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跳跃性明显。叙述从人类产生到1500年这一时段古代文明发生、发展及衰落的历史,其中包括世界上古和中古两个时期,内容线索纷繁复杂。

三、 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 通过学习,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

3.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4.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2.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3. 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4.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 .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 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4. 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5.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 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7.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五、教学进度安排

课 题 课时 时 间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3.5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1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1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

第5课 “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 ——学习与探究之一 1 3.24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1 3.25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1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1

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1

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

——学习与探究之二 1 4.9

课 题 课时 时 间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4.10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1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1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学习与探究之三 1 4.28

第四单元 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

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1 5.8

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1

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1

第19课 “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1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1

第21课 古老帝国的悲剧 1

第22课 人类三大人种的基本特征

——学习与探究之四 1 6.6

课 题 课时 时 间

第五单元 古代文明的冲撞与文化成就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1 6.7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 1

第25课 世界古代科学魅力的报告

——学习与探究之五 1 6.16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篇十: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总结

周扬

本学期担任初二1.2.6.7.8.10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在本学期工作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特别进行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关于备课

备课方面,在前面的三个单元当中备得非常的仔细。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第四单元和第六、七单元相对来说备得要简单一些。第五单元重点备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以及建立国家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以及意义。万隆会议的时间、内容、周恩来提出的方针和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亚太经济与合作组织等等一系列内容。本次期末考试都考到了这些重点内容。

二、关于听课

听课方面做得非常差,由于自己的懒惰和其他的工作的原因导致听课次数严重不足,每次六认真检查几乎都没有过关。同时自己也没有通过听课来让自己提高

三、关于批改作业和批改试卷。

对于每个班的作业我基本上安排的是三节课默写一次。每个班都是这样进行的。对于八班的学生自己照顾不够到位,导致这次期末考试考得很差。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对于其他班级的试卷作业都是全部批改了的。效果也不错。但是由于自己在工作中有些骄傲自大,浅尝辄止。导致一道期末试题出现严重问题。以后自己搞不懂的问题要多学习,多理解。千万不要是是而非的样子。

四、关于上课

在课堂上自己认真讲解,该扩展的地方扩展。如讲到外交的时候。必须讲中国近代外交的耻辱和美国与苏联争霸。美国与苏联争霸分为三个阶段,以及侵略越南等等一系列史实都讲得非常清晰与清楚。学生对历史也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但是在评讲课方面我还做得不够好。没有提前备课。所以导致许多问题没有提前得到解决,这是我必须要提高的地方。其次是关于使用多媒体上课。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好,还需要加强课件制作的能力和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和水平。多听师傅上课。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 仔细研究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学生基础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个别有声能力的培养。

2. 多看历史书籍,做到老师是一桶水,学生是一滴水。增强自己能力和水平。

3. 利用平时上班时间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如批改作业、评讲试卷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4. 多利用公开课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思考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争取在尽快的时间内成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我相信只要踏踏实实的干工作,一点一点的去积累,成功应该是会眷顾我的。 2014年7月1日

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729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