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田园乐》阅读答案

《田园乐》阅读答案

2016-01-25 10:12:4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一《《田园乐》阅读答案》 ...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一
《《田园乐》阅读答案》

《田园乐》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2.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各2分)

1.红红的桃花花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萦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一、二句描绘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

2.以动衬静,以莺啼声衬托“山客”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闲适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二
《田园乐 阅读答案》

田园乐 阅读答案

1诗中“山客”的心境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诗中“山客”有闲适恬静的心境。

2、这首诗写景的特点在于: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三
《田园乐其六阅读答案》

田园乐其六阅读答案

⑴.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⑵.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答案】⑴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 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意对即可)

⑵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指出质朴或“淳朴”等).

【解析】《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本诗以清新淳朴的笔调,描写了田园的景象和农村的风光,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全诗声色并貌,动静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四
《王维《田园乐》的艺术化境与创作心迹》

2008年第3期

Res锄h

十固文学研究

ofChine∽Uteratll砖

第3期,2008

[古代文学]

王维《田园乐》的艺术化境与创作心迹

(湖南商学院文学院

湖南长沙410205)

关键词:王维;《田园乐》;艺术化境;创作心迹

摘要:《田园乐》是王维一组六言绝句。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与其山水田园诗创作的心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最擅长于写静的境界,着重体现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蕴,而这种艺术表现是在道家“合乎天地而正”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也正是王维山水田园诗创作的心迹。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08)03一cr73—03

onSllining

Pi哪cle舳dProcess

ofCreation0f

W龇I毋靶i’s“刀跑.加ysD厂尺比mZⅡ膨"

【嘶旷£觑埘岍.№‰渺c0删.咖如.410205)

WANGDa

Key

wo—s:warlgwei;zkJ咖旷Jh证£咖;BIlirIiIIgpiIlll∞le;theproc黜0fcre吐i∞

Abstract:7‰.,咖矿jhr耐£咖,aset

0fsh—cha阳cter

cIlt

shorts,w鸹w—nenb,,wang们iwhenhei鲫laledllin啪lffmmtl地

outside啪rld

liviIlginthec0恤ltry0f

WaIlgch哪.His

p吕哦o}al

p【蚓∞晤,wIIich即【P瑚sed

Ilot

omythe

rIat岫lk舢ty

bIltalsotIleiI卜

r瑚’be踟t)r0f

l锄dscape∞en甜鹤,栅ectedhis

proc∞80fcma:tion锄dlIisattitude

to

life.

《田园乐》是王维~组六言绝句。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因为无论外部环境何等寂静,“桂花落”是听觉所接受不到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诗歌表现了作者退居辋的。这种心境的闲静,非思想修养达到极致而不可为的。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首先,诗人必须摒弃任何尘世名利的羁绊,荣辱悲喜,全部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置之度外,这样才能“闲”,达到“心静如水”的极致。其次,轨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我们研究王维思诗人的心静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与主观原因,过去人们一想发展与诗歌创作的重要资料。

般认为是作者皈依佛教、深受佛法的影响所致。固然王维组诗共七首,各首独立成章,联缀起来又是一个整体。有许多山水田园诗的确寓含了一种禅意,但是,只要我们仔它宛如七扇山水画屏,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辋川田园生活细推究,作者那些被人公认的禅意之作,都有许多与佛相忤与自然景致;又更像七支山乡小曲,深婉委曲地表现了诗人之处。比如他的《鹿柴》,人们多评论为一首入禅之作,说诗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组诗写辋川山居的景致,重点不人达到一种“物我俱忘”的禅境。的确,“空山不见人,但闻在外观景物的描写,而是着眼于体现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蕴,人语响”,一幅多么清幽的画面,一个多么空寂的境界。然这恰恰是王维山水诗最显著的特点。因为写山、写水,其意而,“返景入深林”表现的本来是一种日暮黄昏的落日残照,当不在山水,而在于借山水抒怀明志。陆侃如先生指出,从如果说前二句诗人还有“忘我忘情”的自得之乐,那么,到这王维的“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登河北城楼))与“我心里,以佛家法眼观,则应是乐极生悲了,夕阳西下,人生如素已闲,清川澹如此”(<青溪))这几句诗中,。便好似找到了梦,芸芸众生相,水月镜花,一切归于虚无,只有证得佛果开发王维诗的钥匙了,这钥匙就是个‘静’字。……唯其他来,登涅粲之彼岸,才是正道!可是,诗人却不是这样的立

能静,故他能领略到一切的自然的美"【¨。

意。末句突然逆转直上——“复照青苔上”!夕阳如血,透

的确,王维诗歌美学核心就是一个“静”字,诗人写静,过林荫,洒落在青苔之上,郁郁勃勃,生意盎然!细读王维没有谁能写到他那种静到“人闲桂花落”的境界。而我们又的《辋川集》诸篇,尽管大多写得寂静清幽,描写的环境是一最容易看出,他的静境,并非是一味能写环境的静谧,而重种冷色,表现的心境是一种空寂。但是,诗中所描绘的景色点在于抒写心境的宁静,唯其心静,才能感觉到“桂花落”,

却是美的,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无一不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

[收稿日期]:2008—06一15

(作者简介]:王达(1955一),男.湖南长沙人,现为湖南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73

 

赞美。因此,我们说,王维对“静”境的向往,是与他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秉性分不开的。但问题在于王维对自然的热爱不只是纯主观因素,还有深刻的社会因素。我们知道,王维一生,其仕途是坎坷的,尽管他在开元七年(719)赴京兆府,试举解头,几年后又进士及第,十九岁便步人仕途。然而,命途多舛,初为太乐丞,旋坐累,谪济州司仓参军。发妻又丧,从此未再娶,孤居三十年。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为相,擢王维为右拾遗,迁监察御史。但好景不长,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扶政,王维处处受到打击与排挤。尤其安禄山攻入长安,王维陷贼,虽因有《凝碧池》的诗作而减罪,但终究给他心灵上蒙上了一层拂拭不掉的阴影,这样复杂的社会因素,使他深感人心险恶,仕途艰辛。于是,他只有将诸多不平与感喟隐藏胸中,遁迹山林,以求心灵得到解脱与慰藉。乾元二年(759)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那里开始了他宁静的隐居生活,也同时步入了他山水田园诗创作的顶峰。

他曾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向朋友描述自己隐居生活的极致: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问。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雏。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这真是一幅绝妙的山水隐居行乐图。诗人的乐,不是常人追求的声色犬马、锦衣玉食,而是清幽寂静地,万事不关心。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写静、写空,决非死寂,亦非虚空,而是有着热烈的生活气氛。“寒山远火,明灭林外”,似乎于静寂中有些毛骨悚然;但一句“村墟夜春”,则生机盎然,充满了无限的生活情趣。正如他的《山居秋暝》,尽管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寂静,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二句,生活境界则全出矣。与王绩“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野望》)的境界相较,王维对生活的热爱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以此解读他的《田园乐》,确是一把最好的钥匙。

有了上面的认识,我们再来读《田园乐》,就能更加深刻领会其中深厚的艺术意蕴了。《田园乐》组诗共七首,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看。第一、二首是一个层次,直接表白了自己厌恶仕途,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首句直言“厌见千门万户”,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深恶痛绝,因为几十年的仕宦生活给了他太多的失望与委屈。想当年,诗人胸藏锦绣,满腹文章,入京兆,少登科,“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城楼看太白”(‘陇头吟>),怎不是踌躇满志,气贯长虹;然事与愿违,世路艰难,奸佞当道,仕途险恶,作为一个正直而又软弱的知识分子,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能傲视王侯奋起反抗,他只能退避而求“独善其身”。他在《酬张少府》诗中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实在是不可为之的愤慨之语。“自顾无长策’,就是思想上矛盾痛苦的反映。他只有寄寓林下,寄情山水,于苦闷之中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以摆脱现实政治的沉重压力。所以他认为“封万户侯”远不

74

 

如“耦耕南亩”、“高卧东窗”。

第三、四首是第二个层次。这二首诗写山居的环境,诗的重点不在于写自然环境之优美,重点在于描写人文环境的闲适。这是一个世外桃源:“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其四)在这里,身世两忘,毫无羁绊,不拘礼制,随心所欲,或“策杖林西日斜”或“杏树坛边渔父”(其三);扶杖浸步林野。看日出日落,听蛙声蝉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何等的惬意与忘情。或一支钓竿。垂钓江畔,看流水无声,鱼游至乐。其意终不在鱼,乃在其趣。诗人有一首《书事》的小诗:“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懒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未。”所描写的是一个多么忘我的境界。细雨刚停,天色轻阴,诗人没有去外面散心,而是走向更深的院落。虽是白昼,连门都懒开,诗人独坐深院,映人眼帘的是一片厚厚的青苔,翠绿翠绿,生机勃勃,那无边的绿色几乎充盈于天地之间,连衣服上也沾满了这生命的绿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热爱与陶醉。“策杖林西”、“坛边渔父”,与此恰恰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极写静境,不过是一写其动中之静,一写静中之静。“昼懒开门”,目的是求静;“策杖林西”,也同样是求静的境界,真可谓意趣横生,神韵天成!

诗人于这两首诗中也写了自然景致,“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复寒”,寥寥十二字,不只写出了山居景色的形,更重要的是写出景色之神。春草萋萋,经秋应衰;然而,这里的春草到了秋天还依然绿色不减,也许是这里的水土气候,至是宜人,故秋令不寒,绿草不衰。也许就是诗人的臆断而已:因为在诗人的眼里,无分春秋,无论青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不是大声疾呼过“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么!漫山松林,至夏枝繁叶茂,更加苍翠。凉风习习,松涛阵阵;进人松林,只觉清风拂面,凉意袭人,竞不知夏日之炎热。然而,尤使我们注意的是,这里景物的描写,核心是顾其物性的天然。没有人为的羁绊。我们联系诗人另一首小诗《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杳无人迹的深山中,辛夷花开,鲜妍芳香。她不因无人观赏而遗憾,更不因与世隔绝而感到失意。她顺其自然,花开花落,没有喜悦,没有死的悲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又是一种何等宁静平和的心境!《田园乐》第三、四首诗中的景物就是这样的境界。河边野渡风急,山麓林梢日斜;春草秋绿,长松夏寒,一切尽在自然之中。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向往自然,热爱生活,厌恶仕途,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组诗的最后三首是全诗的重点。也是组诗最为精彩之笔。在这里,作者虽然也从各个方面极力描写田园山居风光,但目的都是尽情抒发自己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人生极致之情,其诗云: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酌酒会-J盏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梁夜舂。

三首诗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诗人山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着重刻画了诗人隐逸的生活情趣与人生追求。诗人笔下的自然环境,既有“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优美之景;又有“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的疏旷之境。然而,作者在这里,写景的重点是写山居的人文环境。这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所在,田野阡陌相连,溪畔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鸡犬相闯,夕阳西下,牛羊自归;童稚欢笑,老妪低语,一切是多么安宁、幸福!居住在这里的人,或是“安贫乐道”的颜回,或是“厌恶功名”的陶潜。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临泉酌酒,倚松弹琴。所见者“南园露葵”,听闻者“黄粱夜春”!这是一种多么幽静高雅的环境。大干世界,寻找一个静境是极容易的,可寻觅一块净土却非常困难。纷纷尘俗,芸芸众生,无不为五斗折腰,为蝇利奔劳;追荣逐利,触目惊心!王维所厌恶的就是这种名利场的生活,向往的是世外桃源般的安宁与幽雅。作者经半生跋涉,终于回归自然,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乐土,所以他的心境是极为平静的,心情也是极为惬意的。组诗第六首所描写的是这种心境的极致,诗开头二句写景,诗人紧紧抓住春天特有的景物加以细腻的描绘。一夜春雨,更有“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娇羞与妩媚。与桃红交相映衬的是一丛丛的心醉神往的是碧绿的柳丝笼罩在一片若有若无、变幻迷蒙的水雾之中,这是—个多么神妙的境界。诗的后二句写人。而却该扫未扫。为什么,未起之故也。莺啼声声,于这幽静的境界中更见静谧,然而不管怎样,山客依然酣睡,不知户外桃红柳绿,辜负了燕语莺啼!孟浩然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名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颂,但孟诗中的人虽睡未起,人却醒了,因为醒才“处处闻啼鸟”。而王诗中的山客,却实实在是尚自熟睡,不知南北东西。这不仅写出了自然环境的幽静,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心境的闲静。王维所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崇尚静寂的人生化境。

综观王维的山水诗,无一不以“静寂”为本,故前人论其为“以佛入诗”。的确,王维的山水诗,实在写出了“空”、“寂”、“闲”、“静”的禅趣。明代胡应麟曾说:“太白五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籁俱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21这段话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几乎成为评价王维山水诗创作的圭臬。但是,我们如果从整个中国文化史的角度来寻绎王维山水诗的创作心迹,就会发现单纯认为王维“以佛入诗”是值得商榷的。诚然,王维生活的唐代,正是佛教盛行的时代,加之其母的奉佛甚诚,对他信佛有很大的影响,更加之他仕途失意,尽管早就“游历诸贵之间”,但终究给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他对现实不满,但又没有反抗的勇气;他不愿同流合污,又不能与统治阶级彻底决裂。于是,只有从佛教中得到解脱。正如他晚年所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H】

 

然而,王维向往自然,追求静寂,却不全是缘于佛教思想,更重要的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台湾学者徐复观先生在他的《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中国历代文人的生活道路,历来有“出世”与“人世”两途,作为“出世”的主要途径之隐逸者,在佛教未传人中国之前,纯为道家思想所左右;而佛教传人中国之后,许多隐逸文人表面看是信奉佛教的,然其立身行事仍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这种观点确是精辟入微,一针见血!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种思想的影响,即便是儒家,尽管被奉为千古必须遵循的“国教”,但影响就不及道家,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的不平,造成了文人的不幸,“人生失意常八九”,软弱的文人,面对形形色色的不幸,他们只有以老庄的思想来解脱自我,锻造一种达观胸襟。儒家的始祖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后一句不正是老庄思想么?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他人。综观几千年来的封建文人的生活态度,尽管是异彩纷呈,但归纳起来,无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采取儒家所倡导的积极人世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又汲取道家返朴归真、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自佛教传人中国之后,再参酌佛家的空灵与寂灭等禅理,形成一种亦儒、亦道、亦释而又非儒、非道、非释的特殊品性。这种品性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就呈现出明显的双重性:既追求建功立业、壮怀激烈的英雄业绩,又追求自然淡泊、清静无为的闲适生活。谢灵运、陶渊明等自不必说,就是那些终生激进的文人,也无不流露出对后一种生活的追求。比如辛弃疾这样一位“了却君王天下事”的爱国志士,也经常发出“富贵非吾事,归与自鸥盟”一类的感喟。他的《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午醉醒来,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更可见他于慷慨之外,另有一种超逸。再如陆游“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是何等恬淡与闲适。可见,这种儒道思想的双重渗透,再融入佛家的空灵与禅机,从而形成了古代文人“不修仙,不佞佛,不学栖孔子”的一种极富特色的人生哲学,这决不是佛家的“厌世”,而只是道家的“洒脱”。正因如此,所以王维在他的《田园乐》中,描写的根本不是佛家所追求的寂灭的境界,也找不出求得来生有个好报应的思想痕迹;相反,更多的是描写了愉悦自然的美的意境,抒发道家所崇尚的获得今生精神上的解脱与闲适。古人云:“极庄子的清净,已全体成佛。佛则并空天地,庄子则期于合天地而止。州刮这的确是评价王维《田园乐》组诗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寻绎其创作心迹的一条重要线索。

[参考文献]

(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3年版,426页。[2]《诗薮・内编>卷六。

[3)《叹白发),见《全唐诗>卷一百十八。[4](明)陈治安:《南华本义・叙>。

75

绿杨,阳春季节,柳绿如丝,微风过去,枝条曼舞;而更令人一夜宿雨,落红满地,晨起之后,第一件事应是扫尽落花,然

王维《田园乐》的艺术化境与创作心迹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王达

湖南商学院文学院,湖南,长沙,410205中国文学研究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2008,(3)0次

参考文献(4条)

1.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426页.2.《诗薮·内编》卷六.

3.《叹白发》,见《全唐诗》卷一百十八.4.(明)陈治安:《南华本义·叙》.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靳雅婷 试析唐七绝、五绝、六绝的风格之异——以王昌龄《从军行》、王维《辋川集》、《田园乐》为例 -天府新论2009(z1)

绝句的三种基本体式--五绝、七绝和六绝,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从字数看,七绝比五绝多了八个字,它可以使用更多的修饰语、语气词和叠词,字数和韵律节奏相关联.六绝的意义节奏大多与韵律节奏重合.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五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检测:古代诗歌阅读D Word版含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D组

1.(2013·黄冈三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1)两首词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差异?请结合词做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宜宾质检)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8分)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一诗一词都描写了春景,但表达的感情并不相同,请做简要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首词看,《踏莎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上片或下片词中意象,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武汉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夏日写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2·攀枝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

②①

一脉相连,诗中又写洞庭湖。②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

(1)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半部分写景萧瑟,后半部分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组

1.(1)答案:李词塑造了一个为显示自己美貌而大胆率真向情郎撒娇(或“让情郎对比自己和鲜花谁更美”)的娇憨纯真的女子形象,(2分)秦词塑造了一个因思念远去的爱人而凄凉、愁闷、懒散无力(或“孤独无依、愁眉不展,困倚危楼”)的思妇形象。(2分)

(2)答案:李词通过写女子买花,担心情郎觉得自己没有春花美丽,便把春花插在鬓角向情郎撒娇让情郎品评的一系列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充分地表现了女子与情郎相会时那种甜蜜又有些隐隐担忧的复杂而细腻的情感。(2分)秦词通过写爱人远去天涯,自己孤独无依无人嘘寒问暖,只好呆呆看着小篆香慢慢燃尽,春去秋来,无力地独倚高楼,愁眉不展,看大雁飞尽的一系列动作,抒发了女子孤独寂寞、愁肠百结、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2分)

2.(1)【方法技巧】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和理解是评价的前提与基础,评价则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进行评论。因此在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具体的分析。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是把自己的一些猜测和没有证据的材料无限夸大。

客观的评价。对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

价,即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历史的评价。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 答案:《田园乐(其六)》通过绘形、绘色、绘声等手法描绘出春天的田园美景,抒写了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表达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2分)《踏莎行》抒发的是离愁别绪(或上片写游子怀乡之情,下片写闺中人思念之情)。(2分)

(2)答案:采用了抒情和想象的手法。(2分)上片借景写出行游子的离愁。“候馆”“溪桥”暗点经行之地迢遥;“梅残”“柳细”,见出行之时系在初春;“草熏风暖”用春光和煦反衬离愁凝重;“如春水”,即事取景,以景喻情,写出离愁之长、之浓。(2分)下片用游子想象闺中人思念自己来刻画愁情,“柔肠”“粉泪”,见出对方情深,“楼高”句写对方怅望远方游人,远山重叠,盼归不见的痛苦心情可想而知。(2分)(任选一角度分析即可)

3.(1)答案:“偷”字好,(1分)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2分)或:“径”字好,(1分)“径”字能突出南风与老友的熟识,相见之情急切,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径直推门而入。(2分)(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2分)夏日初晴之后,昼梦之余,人的情绪通常是爽朗的、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3分)

4.(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回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达出真诚的感情。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秋风飒飒,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茫无际。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不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吗?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萧

瑟之秋景,竟使湘君一夜就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后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联,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实可感;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

答案:本诗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2分)如开头一句用“老”字,赋予洞庭湖的水波以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水波联想到人生易老,并想象到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白发。后两句用了夸张手法,醉酒后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自己所做的梦,也似有了体积压在星河之上。所以有“太白遗风”。(3分)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主旨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一、二句写悲秋,伴随着诗人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 答案:不矛盾。(1分)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从反面流露出作者在现实中的失意和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异,内里却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2分)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六
《黑龙江省各市中考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四)》

黑龙江省各市中考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四)

三十一.阅读(共50分)

(一)

梅 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

(二)(8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

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

章书》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

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分)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5.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

6.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三十二. (一)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①【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

②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

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

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弗之怠 弗: .

(3)宋濂尝与客饮 尝: .

(4)间问群臣臧否 臧: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6.【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

我们的启示是 。(2分)

三十三.比较阅读下面三则诗文。

【甲】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乙】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丙】

唐诗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因为唐诗主要是中国北方文化发展到极盛时期的

诗,所以要写就写高山大河,所以宋词多半是小桥流水,唐诗多半是高山大河。中国文学写

高山大河写得最好的作品,我敢说至今没有超过唐诗的。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

日边来”,豪情雄壮,比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比如“白日依山尽”“大

漠孤烟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

流”,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力量充沛得很,生命强健得很。 长江、黄河、高山、大川、太阳、月亮,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个风烟,大气得不得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天姥连天向天横”,这个“上青天”、“向天横”都是直上直下将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相贯通。盛唐诗人、宰相张说大书诗人王湾的诗于政事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正是代表唐人的审美意识:天地之大美、自然之伟观———黎明、春天、新年,

一齐来到人间,使人间成为美好的存在。“生”字、“入”字,热情奔放,是生命化的大自

然。天行健,生命刚健、积极有为,迎向清新与博大。

(王晓明《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1.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1)乾坤日夜浮 ..

(2)至若春和景明 .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

(5)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童区寄传》)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从【甲】【乙】两诗文可以看出,两位作者有着怎样共同的情怀?(2分)

4.选文【丙】的作者在原文中认为“唐诗是早晨”,从选文【丙】中可以看出唐诗具有怎样

的“早晨”特点?(4分) ..

5.结合选文【丙】中的认识:“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请

以【甲】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为例,谈谈你的理解赏析。(3分)

三十四文言文阅读(21分)

1.解释下而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 .

(2)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 ) .

(3)君将哀而生之乎 ( ) .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其一犬坐于前。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

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音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

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

也,寡人反取病焉。‛

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王而行

者也 ..

A

然后能改 或异二者之为 ..

吾欲辱之,何以也 要离之刺庆忌也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甚矣,汝之不惠 ..

4.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5.【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2分)

6.【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

7.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胜,晏子主要是靠 取胜。

三十五.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

(2)而或长烟一空 ( )

(3)吾日三省吾身 ( )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

(5)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

(6)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别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不言而喻

国恒亡 行拂乱其所为

C D

马无故亡而人胡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七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全卷四个大题,含23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 1. 下列词语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头晕目眩(xuàn) 愕然(è) 羸弱(léi) 缥碧(piǎo) ....B.惟妙惟肖(xiào) 孕育(yùn) 匿名(nì) 惺忪(sōng) ....C.吹毛求疵(cī) 禁锢(gù) 伫立(zhù) 焙烧(bèi) ....D.广袤无垠( mào) 污秽(suì) 亵渎(dú) 秕谷(b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海市蜃楼 锋芒必露 拂晓 哺育 寸积铢累 B.遮天蔽日 通宵达旦 清澈 狼藉 一筹莫展 C.断章取义 鞠躬尽瘁 缄默 嬉闹 无精打采 D.不求甚解 黯然失色 拮据 奥秘 浮想联翩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

B.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 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议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

B. 就近期一些地方因征地拆迁引发恶性事件,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防范强征强拆行为不再发生。

C. 制度的优越、国力的强大是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D.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

B.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6.根据提示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①散入珠帘湿罗幕, 。 ②神龟虽寿, 。

③ , ,小园香径独徘徊。 ④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⑤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⑥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碧水蓝天、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 。

二、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7~8小题,共6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1)~(2)题。(4分)

“汉字书写”和我们密切相关,为此请参加以下综合实践活动。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报道,2007年起,北京市规定,户外广告禁用“谐音成语”,类似“与食(时)俱进”等不规范的谐音成语将禁止出现在北京户外广告中。凡使用编造的谐音成语等不规范用语用字作为企业或广告名称者,今后将一律不予登记或备案。北京市有关部门今年将联手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从企业名称登记、广告宣传审批、交通指示牌、景区说明牌、公交线路站牌等方面,排查并消除用语用字不规范现象。

材料二 从2008年起,全国高考大纲在细微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语文学科的变化是: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材料三 2008年,海南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指导意见》。要求小学阶段安排“天天练”,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10分钟的写字课,中、高年级可将钢笔字和毛笔字练习交替安排;初中阶段写字课以毛笔字为主,保证每周写字训练时间不少于1课时,并且隔天在下午安排15分钟的写字时间。

①请任选其中一则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

(材料一)北京规定户外广告禁用“谐音成语”;(材料二)2008年高考调整为每错一个字扣一分;(材料三)海南省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和训练。

②假如你作为学校派出的小记者,根据材料三作采访,说说你的主要采访对象和话题。

示例:到海南部分中学,了解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对此的不同观点,了解其社会反响等。

8、主题辩论。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有关规范汉字书写的辩论会,正反方激烈交锋,请针对下面的反方观点,为正方写出辩论词。

反方: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书写已经普及,有这样快而好的书写方式,我们何必浪费时间练习写汉字呢?不如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提高计算机的操作上。

正方:虽然现在计算机书写汉字已经普及,这种方式确实快而好,但是从客观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汉字书写都

能用计算机操作,更重要的是汉字和汉字书法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那更是计算机不能代替的。因此在掌握现代汉字书写技术的同时,我们决不能放松汉字规范书写训练。学习汉字书法,既可以提高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三、阅读(本大题含9~22小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田园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9、(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 (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

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二)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10分)。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潜:—— 隐没 (2)薄暮冥冥 薄:—— 迫近

(3)春和景明 景:—— 日光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曾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2.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居庙堂之高 ,“退”指的是 处江湖之远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3.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0分)

学会看食品的“简历”

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你会主动去看包装上的食品说明吗?怎么看懂食品说明,要看的是哪些项目?

首先看食品类别。说明上要标明食品的类别,类别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以免企业“忽悠人”。例如,一盒饮料的名字叫做“咖啡乳”,但它究竟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牛奶制品?如果看见说明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这就说明,这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比较接近。反过来,如果是在水

里加了点牛奶和咖啡,那么在食品类别上就属于“乳饮料”,不能叫做“调味牛奶”。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不能用来替代牛奶给幼儿喝。

第二看配料表。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配料表有三大看点:

第一大看点,看原料排序。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应当排在最后一位。例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等”,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其中的燕麦和核桃都很少。这样的产品,营养价值还不如大米饭。如果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燕麦,米粉,核桃,蔗糖,麦芽糊精等”,其品质显然会好得多。

第二大看点,看是否有你不想要的原料。如糖、盐、氢化植物油等不健康配料,还有可能产生过敏或不良反应的配料。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对花生过敏,那么买饼干点心等食品的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地看看,配料表中有花生的绝不能买。

第三大看点,看其中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也越来越严格了,从2010年6月开始,企业必须明明白白地标注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而且要放在“食品添加剂”一词的后面。看食品添加剂并不难,看到带颜色的词汇,比如“柠檬黄”、“胭脂红”等,一般是色素;看到带味道的词汇,比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糖”等,肯定是甜味剂;看到带“胶”的词汇通常是增稠剂、凝胶剂和稳定剂,等等。看多了就习惯了。

第三看营养含量。对很多食物来说,营养者是人们摄取的重要目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越高越好。而对于以口感取胜的食物来说,也要小心其中的能量(也就是“热量”或“卡路里”)、脂肪、饱和脂肪酸、钠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这几个项目,自然是越低越好的。

第四看产品重量、将含量或固形物含量。有些产品看起来可能便宜,甚至贴着“降价”标签,但如果按照产品重量来算,反而比其他同类产品昂贵。也可能一种产品用手掂一下觉得挺重,但重量都来自包装,或者其中加的水,包的冰,结果真正能吃进去的部分可能没多少分量。

第五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吃了也没危险;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在保质期之内,应当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就算没有过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营养成分或保健成分还是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最后还要看认证标志。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质量认证标志,比如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原产地认证标志等,还有QS标志,没有它的食品就不能进入超市销售。这些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安全品质或管理质量,具体意义在后面还会细致说明。在同等情况下,最好能够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那些商家自封的标志不必在意,但产地说明还是值得看看的,因为如果产地生态环境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产品的安全质量就会让人放心。产地污染大的地方,各种污染物质会从土壤、灌溉水中进入植物体内,比施农药还可怕。

细看以上信息之后,产品的优劣就一目了然,广告宣传也不再能够轻易“忽悠”你购买那些对厂家来说利润最大的产品了。

(摘自《这样选购食品最安全》有改动)

14.标题中“简历”指的是什么?取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包装上的食品说明。这个标题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食品说明称为食品的“简历”,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5.文中划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具体说明了原料排序的法规要求(或说明了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应该排在最后一位),浅显易懂。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具备的应有品质的期限,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可能吃了也没危险。 ..

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或起限制作用),是说食品过了保质期吃了不是一定就有危险,但不排除有危险的可能性;如果去掉,则变成完全没有危险了,这与事实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一位母亲购买一种给幼儿增加营养的饮料。超市里有两种饮料,一种说明上注明的是“调味牛奶”,一种注明的是“乳饮料”。请你帮助这位母亲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依据。(3分)

选择调味牛奶。“调味牛奶”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调味的成分,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比较接近。“乳饮料”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成分,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达不到增加营养的目的。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2分)

寻 春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⑾(B)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⑿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

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18、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 看到衰草:后悔寻春(责怪自己)→ 遥见草色:感悟春天(或“热爱春天”、“心中有春天”)

19、品读下面句子,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4分) ①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飞”是“轻盈的飞翔”的意思,生动形象;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欢愉。

②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这句话运用心理描写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出这一抹新绿让我精神振奋的样子,表达了我此刻的惊喜和对春天的喜爱心情。

20、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2分)

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

21、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2分)

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22、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2分)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在初春寒冷的季节里勇敢地展现出一抹新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联想到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要有放眼未来,心怀希望的乐观态度。

四、写作(40分)

23.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章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地名、姓名。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题一:

请以《 牵动我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作文题二:

请以《我把掌声送给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八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检测:古代诗歌阅读D Word版含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D组

1.(2013·黄冈三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1)两首词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差异?请结合词做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宜宾质检)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8分)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一诗一词都描写了春景,但表达的感情并不相同,请做简要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首词看,《踏莎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上片或下片词中意象,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武汉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夏日写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2·攀枝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

②①

一脉相连,诗中又写洞庭湖。②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

(1)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半部分写景萧瑟,后半部分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组

1.(1)答案:李词塑造了一个为显示自己美貌而大胆率真向情郎撒娇(或“让情郎对比自己和鲜花谁更美”)的娇憨纯真的女子形象,(2分)秦词塑造了一个因思念远去的爱人而凄凉、愁闷、懒散无力(或“孤独无依、愁眉不展,困倚危楼”)的思妇形象。(2分)

(2)答案:李词通过写女子买花,担心情郎觉得自己没有春花美丽,便把春花插在鬓角向情郎撒娇让情郎品评的一系列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充分地表现了女子与情郎相会时那种甜蜜又有些隐隐担忧的复杂而细腻的情感。(2分)秦词通过写爱人远去天涯,自己孤独无依无人嘘寒问暖,只好呆呆看着小篆香慢慢燃尽,春去秋来,无力地独倚高楼,愁眉不展,看大雁飞尽的一系列动作,抒发了女子孤独寂寞、愁肠百结、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2分)

2.(1)【方法技巧】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和理解是评价的前提与基础,评价则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进行评论。因此在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具体的分析。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是把自己的一些猜测和没有证据的材料无限夸大。

客观的评价。对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即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历史的评价。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 答案:《田园乐(其六)》通过绘形、绘色、绘声等手法描绘出春天的田园美景,抒写了亲近

大自然的乐趣,表达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2分)《踏莎行》抒发的是离愁别绪(或上片写游子怀乡之情,下片写闺中人思念之情)。(2分)

(2)答案:采用了抒情和想象的手法。(2分)上片借景写出行游子的离愁。“候馆”“溪桥”暗点经行之地迢遥;“梅残”“柳细”,见出行之时系在初春;“草熏风暖”用春光和煦反衬离愁凝重;“如春水”,即事取景,以景喻情,写出离愁之长、之浓。(2分)下片用游子想象闺中人思念自己来刻画愁情,“柔肠”“粉泪”,见出对方情深,“楼高”句写对方怅望远方游人,远山重叠,盼归不见的痛苦心情可想而知。(2分)(任选一角度分析即可)

3.(1)答案:“偷”字好,(1分)可以显示南风的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2分)或:“径”字好,(1分)“径”字能突出南风与老友的熟识,相见之情急切,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径直推门而入。(2分)(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2分)夏日初晴之后,昼梦之余,人的情绪通常是爽朗的、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3分)

4.(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回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达出真诚的感情。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秋风飒飒,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茫无际。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不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吗?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萧瑟之秋景,竟使湘君一夜就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后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联,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实可感;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

答案:本诗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2分)如开头一句用“老”字,赋予洞庭湖的水波以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水波联想到人生易老,并想象到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白发。后两句用了夸张手法,醉酒后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自己所做的梦,也似有了体积压在星河之上。所以有“太白遗风”。(3分)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主旨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一、二句写悲秋,伴随着诗人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 答案:不矛盾。(1分)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从反面流露出作者在现实中的失意和失望。所

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异,内里却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2分)

《田园乐》阅读答案篇九
《七下语文复习答案》

七下语文复习答案

一、 文学常识答案。

(1)法国 都德 老舍

(2)朱自清 佩弦 《背影》 父亲艰难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

(3)叶绍翁 辛弃疾 宋祁 陆游 文天祥 诗句略

(4)对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新中国的赞美和热爱

对勇敢智慧、镇定机智的“黄河主人”以及智慧坚强、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的赞美,歌颂祖国新时代。

诗词赏析

《游园不值》

5.怜惜,喜爱;轻轻地敲门。

体现诗人对苍苔的怜惜,对春的喜爱,以及他耐心、细致,有涵养。

6.一切美好的新生的事物都是任何力量也封锁不了、禁锢不住的,它必能冲破一切束缚与遏制,如雨后春笋,势如破竹,蓬勃发展。

《沁园春 雪》

9、沁园春; 雪 10、⑴只剩下 (2)等到

11、⑴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⑵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2、这样写有多种因素。第一,有视觉的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看到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视线跟着地势望去,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第二,有精神的因素。作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生动活跃。第三,有时代的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化静态为动态,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过零丁洋》

8、文天祥 南宋 ing 经、星、萍、丁、青

9、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10、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田园乐》

5. “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

6.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快乐的心情。从题目“田园乐”可以读出,从诗中描写的景物可以读出。

《山中留客》

5. “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 “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

6. 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

人一筹之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8、(1)(被)选拔 (2)责任 使命、任务

(3)使……困苦 (4)了解(明白

9、(1)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10、(D) 11、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亦可。

12、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

《愚公移山》

13(1)苦于 (2)顽固

14、(1)靠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15、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16、(1)示例:夸父逐日 (2) 精卫填海等

《春》

7.C

8.比喻、排比的修辞,从色彩上写出花之多花之艳。

9.这是侧面描写,以蜜蜂蝴蝶的多,体现春花的艳、多、香甜。

10.虚写,是联想和想象。因为春花灿烂,所以想到了秋果满园。侧面体现春花的多艳香。

11.不,春草图中人的活动体现春草的软、多、嫩;春花图中人的联想体现春花多艳香,体现既突出了景物特点,有体现人们对春的喜爱与赞美。

《春》

7. 新(或新生、生机勃勃);美(或娇美、千姿百态);健(或健壮、活力无穷)。

8. 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9.“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一句和全文格调不太符合。因为文中描写的事物都是清新、轻柔、美丽的,而这个比喻显得有力量和强健。

10.以人们的举动,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活力。

《春风》

12. .“脖子”的含义是北国的春天时间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3.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轻柔、滋润、温暖。对比的手法,突出北国春风的粗犷豪放。

14. 与“遍地赖着不走”照应,体现残冬的痕迹很难清除。

以此表现北国春风扫除残冬的威猛气势。

15.多用短句,干脆有力,多用叠词,音韵和谐,巧用动词,突出春风威猛气势。

16.挂折病枝,融化坚冰,扫除残冬,催生万物。

欲扬先抑,对比。

《春》与《春风》对比阅读

7.略

8.甲:轻柔 温和 馨香 和悦

乙:粗犷 豪放 猛烈 雄壮

9.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0.多用短句:句式整齐,短促有力

多用叠词:音韵和谐,句式整齐

巧用动词:突出春风的威力和气势

《最后一课》

11. “牢房”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12. 国土沦丧,作为法语教师,不再能教授自己的祖国语言,先生十分痛苦,令人同情

13.比喻,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也说明了小弗朗茨在老师的感染下领悟了此课意义,由幼稚变成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

14. 这句话用感叹句写出了小弗郎士的愤慨,表现出他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15.爱国主义教育课。我认为汉语最美,最形象最精确最严谨,因为这是我们的民族语言。 《 最后一课》

7. 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8.“忽然”有来得迅速而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这钟声是在师生全神贯注学习法语时,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强加于人的钟声,不容人选择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增强了悲怆的气氛。

9.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10. 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

11. D

《最后一课》老舍

12.课堂气氛异常的静。都体现即将亡国的苦痛。

13. 做亡国奴的苦痛使祁瑞宣老师失去了平日里的镇静,他痛苦得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了。

14. 由于国籍不同,性格不同,处境不同,二人的表现当然不同,一个是悲痛中的慷慨,一个是悲痛中自责与矛盾。

15.“民族的春花”指青年学生,亡国之痛使得同学们悲愤、痛苦、无言、难过。

16.略


《田园乐》阅读答案相关热词搜索:田园乐 田园乐王维 田园乐王维阅读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田园乐》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田园乐》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7504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