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故都的秋五幅图画的赏析

故都的秋五幅图画的赏析

2016-11-15 10:17:18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故都的秋五幅图画的赏析供大家参考选择。

  故都的秋五幅图画的赏析

  三、文章究竟写了几幅图画?

  对于这篇文章的解读,许多读者似乎都提到一个观点。

  即认为,此文写了多少幅画面。特别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语文教师用书》第三册明确说“文章……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即是后来的“五幅图”。此说之行,流毒万方。几许的解读,没有不遵循这一说法的。

  如《<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找出相应的段落……明确:“清晨院中赏秋”“早晨落蕊所感”“秋蝉衰弱残声”“秋雨微叹秋凉”“北方果树奇景”。

  《诗情画意总关情》:“……作者描述的几种秋景其实就是几幅美妙的图画。一、庭院幽深图……二、幽人徘徊图……三、闲人伫立图……四、秋枣半熟图……此外,散见于文中的一些句子有不少也是富有诗意的图画……一篇文章中就有这无数幅山水,无数的诗篇,让人赞叹不已。”

  《<故都的秋>探究性教学初探》:“问题3:请同学们在作品中找出描写具体的故都的秋的段落,并明确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物象?问题4:这些具体景物可以组成哪几幅/故都秋景图(不超过四个字)呢?问题5:这五幅图又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呢?问题6:作者是用什么将这五幅图连接在一起的呢?”

  《<故都的秋>微型教案》:“作者描绘了五幅画面表现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第一幅:清晨静观……第二幅:落蕊轻扫……第三幅:秋蝉残鸣……第四幅:都市闲人……第五幅:胜日秋果……”

  《<故都的秋>悟读》:“五幅图画凸现秋之神韵:1.蓝朵图—庭院读秋……2.落蕊图—清晨踏秋……3.秋蝉图—残声啼秋……4.秋雨图—闲人叹秋……5.秋枣图—柿枣映秋……也许正是这秋之‘奇景’,让故都的秋‘悲’而且‘壮’,也让作家平添了一份眷恋与向往。”

  又如《真挚与爱凝成的篇章──<故都的秋>教学随笔》:“文章……便从平常生活写起,从百姓身边粉笔,依次写出五幅故都秋色图。第一幅是庭院秋色。……第二幅是槐蕊纷落……接着第三幅图景是秋蝉残鸣……第四幅是秋雨风凉……第五幅是秋果初熟。……”

  此外还有所谓六幅画面的。

  从以上论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故都的秋》中的几幅图画好像是铁定的了。然而,又不难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以上每一个论断所确认的指向都是各各不一的。撇开语言文字上的差异性不论,单是这指向的内容与角度就不能让人信服。从文章学的角度讲,既然文章花了大气力去写这几幅图,那么这几幅图一定是文章的一个天然结构中的链接元素,每一个元素都是不能分割的,而且有着必然的逻辑依存关系。然而,不幸的是这里的几个概括都涵盖不了全文中的所有信息。

  比如,这“清晨静观”就是不靠谱的。从字面讲是讲大清早观察之景物。然而,那“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就无从落脚。比如,有的东西根本就不是清晨所能获得。没有人会大清早去寻柳影,“玉泉的夜月”也不是清晨能见的。再如可能讲“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然而,那“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却不只是“看”来的。

  至于说写什么“落蕊”之类,其实说的也不仅仅是“轻”的问题,还有一个反映社会的与自然的“死寂”,即没有生命的问题。虽然作者用了“深沉”二字来美化它,终究是掩饰不了生命的沉寂的。恐怕这才是作者隐喻之所在。

  类此问题都不用细说。相反,我们从中读到的信息只是,我们的读者并不是真正深入文本去探求的。有的只是表面化的获取。

  以此分析,本文写了几幅图并不是十分重要。如果非要说写了什么,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用一些生硬的文字来凑合。相反只能以是否全面反映文章的中心作为评价文章的标准。

  一幅壮丽而落寞的画——《故都的秋》赏析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选材上着实精巧,作者不写鲜艳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是选择淡蓝的牵牛花、无声的槐树落蕊、衰弱的秋蝉的残声和悠长的秋雨,构成了一幅壮丽而落寞的风景画。

  说它“美丽”,是因为这篇散文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北平的秋,其意境清静、幽远,令人感觉不到秋的萧萧与落寞,只是觉得北平的秋有花、有树、有秋雨、有秋蝉,还有秋天的果实。是那么的平常,可又那么充满生活气息,更可贵的是作者用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遐思无限。真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北平,飞进秋天。

  说它“落寞”,是因为文章给读者看到的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是寂寞的秋声。而这冷清的秋色和寂寞的秋声则浓缩到“清”、“静”、“悲凉”上。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槐花的落蕊中。像花又不像花的落蕊是北国之秋的“点缀”。早晨起来,脚踏上铺得满地的落蕊,声音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而那曾经美丽的落蕊被扫街的扫后,空留下一条条让人心寒的“丝纹”。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衰弱的秋蝉中。房前、屋后、草丝、树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秋蝉,长一阵、短一阵。阵阵流响;高一声、低一声,声声惹愁。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秋果中。屋角、茅房边上、灶房门口,一株株枣子树,用小椭圆的细叶,捧着一颗颗孤独的枣儿等着西北风吹红。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凄凉的秋风秋雨中。“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来;一阵雨过,乌云卷走,太阳又露出了脸。雨后村头树底,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话凉。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中外比较中。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读本里又有欧阳子的“秋声”与苏学士的“赤壁”。“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你若去一翻英法德意等到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Anthology来,总能看到许多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样比较的结论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只是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地深,尤其在北方,更能“感受得到底”。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南北比较中。南方要上郊外或山上才能见得到秋蝉“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南方的雨下得太多太溢太平常,北方的秋雨下得比南方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南方的秋只有一点点的“清凉”,“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让人“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南方的秋也有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丸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若与北国的秋比起来,就正像“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显然只有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将北平的秋展现得似乎真实但又充满梦幻色彩,似乎很近但又很远。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活的向往。读者从这里,感受了真正的郁达夫,真正的北国之秋。


故都的秋五幅图画的赏析相关热词搜索:故都的秋 图画

1、惜牡丹花的赏析篇一《诗歌鉴赏》 一、 惜牡丹花的赏析(2015-12-23)

2、朝花夕拾中猫狗鼠中的好句子的赏析篇一《《朝花夕拾》好句赏析》 朝花夕拾中猫狗鼠中的好句子的赏析(2016-01-03)

3、郁达夫沉沦每一篇的赏析篇一:郁达夫《沉沦》赏析 郁达夫沉沦每一篇的赏析(2016-01-09)

4、格列佛游记的赏析篇一《格列佛游记主题赏析论文》 格列佛游记的赏析(2016-01-18)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20字篇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黄天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20字(2016-02-01)

6、春江花月夜朗诵前的赏析篇一《春江花月夜(音画朗诵 欣赏 10分 自动)》 春江花月夜朗诵前的赏析(2016-02-04)

7、葡萄韩愈的赏析篇一《葡萄 韩愈 咏物诗四首》 葡萄韩愈的赏析(2016-02-04)

8、对采桑子的赏析篇一《采桑子解析》 采 对采桑子的赏析(2016-02-13)

9、朝花夕拾所有精彩语段的赏析第一篇《朝花夕拾精彩语段赏析》 朝花夕拾所有精彩语段的赏析(2016-02-25)

10、哲理句子摘抄简短的赏析第一篇《经典哲理语句摘抄1》 哲理句子摘抄简短的赏析(2016-02-25)

11、牧童的赏析(一)《黄庭坚吕岩《牧童》赏析》 牧童的赏析(2016-02-26)

12、篇一:《诗歌赏析专练》 上元夜的赏析(2016-03-01)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故都的秋五幅图画的赏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故都的秋五幅图画的赏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74055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