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

2016-01-10 17:34:5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案例分析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案例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分析

执教老师---崔永仙

案例分析教师:周国桥

时间:2013年12月12日

设计意图:虽然简单的搭配问题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但根据该班的实际情况,崔老师决定把生活中军军要去儿童乐园,可是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他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住军军吗?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为情景创设,2件搭配3件为话题进行教学。我认为,这完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探索解决问题,这样的思路与方法非常正确,同事用多媒体课件巧妙的设置的情景创设,以动态的效果来引起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第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是课能否上得成功的关键。根据崔老师的教学设计,她在思考到底用什么来吸引学生。学生对(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很感兴趣,何不把数学问题放进孩子们的生活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又能够达到激发兴趣、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因此,她创设了模拟军军到游乐园的生活情境,让孩子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又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但这里到游乐园,农村很多孩子都没有感受游乐园是什么样子,崔老师根据信息技术里的生活场景给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我就在这个生活场景中去,这样比单纯的常态课上理解要好的多,效果更好。第三,除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更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家郑毓信说过“数学化是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件衣服搭3件裤子的问题,再到2种饮料搭配3种主食的问题,最后到到游乐园怎么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

案例描述及思考:

刚才同学们为军军搭配的衣服,每一套他都非常喜欢,老师代表军军谢谢你们,选好了衣服,军军该吃早餐了,我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帮老师一次吗?(生答)(课件出示)

[思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创设学生感兴趣吃军军到游乐园去穿衣服的烦恼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课件展示,让生活情景动态化,这样更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1、同学们请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生答)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思考:食物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东西之一,通过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食物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都发出了兴奋,有这些多好吃的食物呀,教师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马上抛出了问题,怎样来搭配我们的主食,这比书上呈现食物效果更好一些。]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来。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配。 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为军军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一起到公园里看看吧!(课件出示)请看屏幕,公园里都有哪些景色?(生答:有猴山,百鸟园,数学乐园)再仔细看看从猴山到百鸟园可以怎样走?从百鸟园到数学呢?我要从猴山先到百鸟园再到数学乐园呢?一共有几种走法?[思考:从前面的搭配方法,学校学到怎么来搭配做到不重、不漏,而这里同样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游乐园的效果图,让学生把兴趣投入到生活情景去,利用前学习的搭配方法来升华本节课的内容。]

(1)先自己标一标。

(2)交流汇报。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太优秀了,请把你们的另一个学具拿出来,拉一拉,看看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记下来,也可以把数字换掉拉一拉。[思考:这段内容来说,通过上课下来,老师们的意见是本节课这段内容不要,上好前面的搭配问题就可以了,这个内容放到下一节

课去。]三、课堂小结

和你们一起学习真是愉快!我们在数学广角中不仅学会了连线搭配,还帮军军解决了许多问题,可见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的数学奥秘!

四、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

2 × 3 = 6 (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二: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统计》教案及教学案例分析

《统计》教学案分析

义教版三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是在学生已有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的统计内容与上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由纵向条形统计图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那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销售矿泉水,激发学生的学习统计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表现的领域和机会,从原有纵向条形统计图入手,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发现用原有统计图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在新问题和旧知识的相互碰撞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再运用启发、讨论等学习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和表现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表现,鼓励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才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按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教师为准备一些空白统计图(横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喜欢喝什么品牌的矿泉水呢?

师:是的,市场上有这么多品牌的矿泉水,超市的李叔叔也统计了6月3日~10日的几种矿泉水销售情况。

师: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那些信息?

师: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统计图)

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多少?

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65箱。你能将统一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格子不够)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怎么办?

交流讨论

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比较各种不同的方法,引出横向条形统计图)

横轴表示什么?一个表示的数量是多少?

纵轴又表示什么?(根据回答出示空白纵向条形统计图)

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三)巩固练习 拓展知识。

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生成与反思

(一)不断打破平衡,在碰撞中感悟

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学生的学习也不是简单地传授,让学生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中渐进、发展,才能培养有思想、有创造的学生。

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和知识北京中提炼出有趣的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挑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发展学生看待问题的新观念。

精彩回放

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怎么办?

交流讨论

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想向上加格子。

师:试一试,这种方法在这里适用吗?

生:我觉得不合适,因为向上加格子,位置不够。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想的办法是用一格表示数量10。

师:这个方法怎样?

生:我觉得很好!

生:我认为一格表示10的时候,45和25不好画。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吃透了教材之后,备课时我首先考虑几个问题。第一,借班上课,事前不能与学生见面,也不能要求学生预习,对学生的基本能力、水平无法了解,因此我决定把例题的2个与3个搭配,降低为2个与2个搭配。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降低一点难度,能避免学生在初次见面的老师面前一开始就遇见困难、受到挫折,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第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是课能否上得成功的关键。我开始冥思苦想,用什么来吸引学生。那时,我们学校的几个年段正热烈地开展外出秋游的活动,何不把数学问题放进孩子们的生活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又能够达到激发兴趣、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因此,我创设了模拟秋游的情境贯穿了全课,让在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又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第三,除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更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家郑毓信说过“数学化是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主食品搭配2种饮料的早餐问题,再到2座大桥搭配3条路的路线问题,最后到3对3到4对5的照相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

案例实录及评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你们出门旅游的时候见过这样的标志吗?(点击出现:AAAA风景区)

生:见过!(没有!)

师:你们知道在我们有那些风景区是AAAA风景区?大胆猜一猜! 师: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看屏幕——AAAA风景区有

生(看屏幕的图片说):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这些风景区做一次模拟秋游,好吗? 生(兴奋):好!

[评议: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秋游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关于AAAA级风景区的问题,潜移默化中,能促进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数学品质。]

师:秋游的过程中,我们比一比,谁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最强!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师:出发之前,我们先去吃早餐吧!(出示肯德基的图片)今天,肯得基提供两种主食,分别是汉堡和虾卷,两种饮料,分别是奶茶和果汁。如果,每人可以选择一种主食搭配一种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呢?

生跃跃欲试。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可以摆一摆!可以算一算!可以画一画!可以连一连!

(师有意识地按以下顺序板书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 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没有了。

师:现在请你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生动手操作。有的拿出学具摆,有的在纸上画、连线…… 师:谁想把你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生1上台,在黑板上摆出了四种搭配方案。

生2:我先算1×2=2,2×2=4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汉堡可以搭配2种饮料,果汁也可以搭配2种饮料,一共有4种,所以我写1×2=2,2×2=4。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谁能理解他的想法,帮他再说一说?

生:1种主食搭配2种饮料,2种主事就是2个2种,就可以用1×2=2,2×2=4来算。

[评议:学生提出用“算一算”的方法来解决,这是教师没有想到的。后来,竟出现了用1×2=2,2×2=4的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更是超越预设的自然生成。此时,教师如何应对,是压制或是顺势引导呢?该教师采取了顺其自然、顺势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说清楚思维过程,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生:我用画的,再连线。

师:你怎么画呢?

生:我想画汉堡、虾卷、和饮料。

师:请你上台来画吧!

生上台,怎么画也不像……

师:很难画是吧?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或别的什么来代替呢? 生:用圆形表示汉堡和虾卷!

生:用三角形表示饮料!

师:那请你试一试他们建议的办法吧。

生画出2个圆形、2个三角形。

[评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困难,自发产生用符号或图形表示物体的需要,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把方法教给学生。好!] 师:解决了早餐问题,我们就准备出发吧!

师:一共有多少种走法呢?请你用喜欢的方法常识尝试解决。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生1:用三角形表示3条路。用连一连的方法,找出6种路线。 生2:1座大桥可以有3种走法,2×3=6

生3:3+3=6

师:一共有6种路线,你想建议我们的司机叔叔走哪条路线?说说你的理由。

师:我们来到了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鼓浪屿……你们想不想在这里拍照留念呢?

生(异口同声):想!

师:那我们拍照吧!如果有3个男生每人想和3个女生分别拍1张照片,一共需要拍多少张呢?请你动手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汇报。

生1拿练习纸上台展示边叙述:我用连线的(方式)。我画3个三角形代表3个男生,画3个圆形代表3个女生,……

许多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还有!还有!……

生2:我用3×3算更快!要拍9张!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2:我想,1个男生要和3个女生分别拍,那就要拍3张。那有3个男生,就要拍9张。三三得九。

师:同意吗?

生:同意!

生3:我还有不同的办法!我算3+3+3=9,因为1个男生要和3个女生分别拍,那就要拍3张。那有3个男生,就要拍3+3+3=9张。 师:说得有道理吗?

生:有!同意!

师: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拍照……现在就只剩下17张底片了,可是还有5个男生每人想和4个女生分别拍1张照片,这些底片够不够用呢?

生思索片刻,纷纷举手。

生1:不够!因为还需要20张才够!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5×4=20

师:为什么可以这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因为1个男生要和4个女生分别拍,那就要拍4张。那有5个男生,就要拍20张。四五二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四: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教研活动案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案例 《年 月 日》

石坡中心校 侯翠芳

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抽象的时间单位概念具体化,用有型的“年历”来解决。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分析:

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时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理解有一定困难的。但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并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

2、懂得大月、小月的意义,掌握一年中的大、小月。初步认识闰年与平年。

3、准确计算一年、半年以及季度的天数。

4、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月、小月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

2

(1)汇报 :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完成学案卡精要交流(附页3)。

2、讲述:通过观察讨论,大家都知道 ,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31天或30天,二月有28天或29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31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3、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你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让学生来介绍。)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4、小结大小月记忆法。(补充歌谣:“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①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

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28有人说29)

5、简介:二月份28天的年叫做平年,二月份29天的年叫做闰年。

6、简介季度知识;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第一季度包括1月、2月、3月,第二季度包括4月、5月、6月,第三季度包括7月、8月、9月,第四季度包括10月、11月、12月。

7.请同学们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汇报并比较多少。

3

四.巩固练习。

1.完成学案卡达标检测。

2.检查检测完成情况。

现在同学们对什么问题还有疑问?引导学生提出(1、到底什么时候是28天,什么时候是29天呢?2、为什么要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

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特殊的二月。

五. 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汇报)

2、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马上就要下课了啊,时间过得真快。那我们这节课不仅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还学到了要珍惜时间!

老师摘录了一些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和大家共勉。

四: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一年有12个月 一年有365天 31×7+30×4+28=365天

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二月份: 28天 平年 29天 闰年

4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五: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案例

自主探究,深化感悟

2013年11月14日观看了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小学杨晓琳老师关于“长方形的面积”这一刻的课堂实录,感触颇深。“长方形的面积”,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在学习了有关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案例描述】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来。

说学具,充分利用学具表示。

师:(为学生提供材料,教师出示一张报纸)这张报纸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你们喜欢读报吗?你们知道这种报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能估计一下吗? 生:大约有上百平方厘米吧?

生:大概一平方米。

生:有十几平方分米?

师:要想知道报纸的面积究竟有多大,该怎样去测量?选哪个面积单位最合适?你们有办法么?

生:我认为平方分米合适,因为平方厘米太小测量麻烦,平方米太大没法测量。 师:大家都是这样 想的吗?

生:对!

师:请同桌合作,动脑思考,测量一下它的面积好吗?

学生研究测量方法并动手摆,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摆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我们是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往报纸上铺,只要把报纸铺满就可以数出报纸的面积。一共能铺24个,还有一些小空铺不满,所以报纸的面积大约是24平方分米。

师:哪些同学是这样数的?(部分同学举手)

师:噢,看来必须要数出在报纸上摆出的所有面积单位,一个也不能少。

生:我们的方法是不用全数。只要在报纸上横摆1行,竖摆1列就可以了。沿长大约能摆6个,沿宽大约能摆4个。6乘4等于24,所以报纸的面积差不多是24平方分米。

师:为什么要6乘4?

生:一横行能摆6个,一竖行能摆4个,不就是4个6吗?

师:你们同意吗?(同学们赞同此种方法)

师:噢,看来不用全摆满,只摆1行1列也能知道报纸的面积。

师:我们的桌子是什么形状?看看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要不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样?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

生:大约40平方分米。

师:怎么这么快?全摆满了么?

生:不用,只摆1行1列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

师:请同学们拿出1号长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不用尺子量你能知道它的长和宽吗?试一试。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相互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因为横摆9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竖摆4个小正方形,4乘9等于36.

生:我发现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因为沿着它的长能摆9个,宽能摆4个。

师:谁能说得更清楚些?

生:我能。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靠着长方形长边摆了9个小正方形,就由9个1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也是这样得来的。 师:是这样吗?怎么证明你们这了不起的发现呢?

生:用尺子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你们动手量一下,看结果如何?

生:长方形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

生: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不就可以了?

生:只要知道长是多少款式多少,就可以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了。

师:拿出2号长方形纸,用你们想出的办法算出它的面积,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活动,再次交流)

反馈:

师:谁能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给大家听?

生: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

生:我们量出它的宽是3厘米,长是5厘米,3乘5等于15平方厘米。 生:我们也摆了,也量了,也算了算,都一样,都是15平方厘米。

师: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了。

众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教师板书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数学家是一样的。有了这个公式,解决生活中长方形面积的问题可就容易多了。

【案例分析】

1、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主要从与合作学习有关的因素的角度上加以分析)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当前,很多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它引入课堂,但很多时候的小组合作只是作了个形式而已。

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前,你可以先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或者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拔、引

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广大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案例反思】

“长方形的面积”是一节学生和教师都比较喜欢上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觉的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给我几点比较深的感触: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思考操作的权利还给学生。

传统教学的种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我是主角,展现自我的体验式学习。以前的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自主探究,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数学公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数学公式学习并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操作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摆一摆、铺一铺、量一量等一系列的操作,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再通过比较哪种方法更能正确快速地达到目的,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合作实验各种方法,来得出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主探究、推论并总结,从而让学生突破理解“计算公式是如何得

来的”这一难点,让学生看到了图形面积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概念的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动手来铺一铺、摆一摆,再过渡到用尺子量一量。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的研究者。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从上述案例中,我学到了很多,我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虽然简单的搭配问题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但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决定把例题的2个与3个搭配,降低为2个与2个搭配。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降低一点难度,能避免学生在一开始就遇见困难、受到挫折,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第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是课能否上得成功的关键。我开始冥思苦想,用什么来吸引学生。学生对肯德基(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很感兴趣,何不把数学问题放进孩子们的生活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又能够达到激发兴趣、探究方法、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目的呢?因此,我创设了模拟吃肯德基的情境,让孩子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又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第三,除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更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家郑毓信说过“数学化是人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主食品搭配2种饮料的早餐问题,再到2座大桥搭配3条路的路线问题,最后到3对3到4对5的照相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

案例描述及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肯德基吗?

生:喜欢!(异常兴奋)

师:你喜欢吃肯德基中的哪些食品?

生:薯条、汉堡、鸡肉卷、可乐„„(七嘴八舌)

[思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创设学生感兴趣吃肯德基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出示肯得基的图片)今天,肯得基早餐提供两种主食,分别是汉堡和虾卷,两种饮料,分别是可乐和果汁。如果,每人可以选择一种主食搭配一种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呢?

生:跃跃欲试。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可以摆一摆!

生:可以算一算!

生:可以画一画!

生:可以连一连!

(师有意识地按以下顺序板书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 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没有了。

师:现在请你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生动手操作。有的拿出学具摆,有的在纸上画、连线„„ 师:谁想把你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生1上台,在黑板上摆出了四种搭配方案。

生2:我先算1×2=2,2×2=4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汉堡可以搭配2种饮料,虾卷也可以搭配2种饮料,一共有4种,所以我写1×2=2,

2×2=4。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谁能理解他的想法,帮他再说一说? 生:1种主食搭配2种饮料,2种主食就是2个2种,就可以用1×2=2,2×2=4来算。

[思考:学生提出用“算一算”的方法来解决,这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后来,竟出现了用1×2=2,2×2=4的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更是超越预设的自然生成。此时,教师如何应对,是压制或是顺势引导呢?我采取了顺其自然、顺势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说清楚思维过程,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生:我用画的,再连线。

师:你怎么画呢?

生:我想画汉堡、虾卷、和饮料。

师:请你上台来画吧!

生上台,怎么画也不象„„

师:很难画是吧?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或别的什么来代替呢?

生:用圆形表示汉堡和虾卷!

生:用三角形表示饮料!

师:那请你试一试他们建议的办法吧。

生:画出2个圆形、2个三角形。

[思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困难,自发产生用符号或图形表示物体的需要,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把方法教给学生。]

[本节课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收获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七: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

板书课题:乘法 并板书29×8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

②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2)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

29×8 ≈ 240(元)

30 ×8=240

240元<250元

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

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50元,所以带250元够买门票。

(4)适时引进≈: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 ,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板书≈

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

1、情境引入: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元钱,够吗?

出示补充例题:每张门票8元,32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2、尝试估算。

请你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语。

和同桌交流想法,统一意见。

3、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组1:32×8≈240(元)

240元﹤250元

30 ×8=240

答:带250元够买门票。

师肯定学生的估算方法正确,可是结论合理吗?请仔细思考一下好吗?

组2:32×8≈240(元)

2×8=16(元) 240+16=256(元)

256元﹥250元

30×8=240

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组3:32×8≈240(元)

2×8=16(元) 16元>10元 30×8=240

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

4、辨析: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有的认为够买门票,有的认为不够买门票,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把32看作3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30×8=240元,也就是花240元只买了30个同学的门票,还差2人没买票。(板书:还差2人没买票)经过比较,知道带250元不够买门票。(写答句)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估算出一个大约数是不够的,要考虑剩余的人数。

你们现在清楚了吗?没关系,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能搞清楚就不简单,能说清楚就更不简单!我觉得,我们应该向这个组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他们引发了大家更深刻的思考,谢谢你们!

5、比较分析,感悟估算。

观察以上两组算式:

29×8,把29看作30,30×8=240 ,够买门票。

32×8,把32也看作30,30×8=240,不够买门票。

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可能说出:一个是估大了,一个是估小了,要考虑剩余人数)

师总结:对,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外出购物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

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

(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仔细读题,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

(2)和例题29×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例题在估算后进行比较,而这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

师强调:不是所有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的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

2、继续游览,精彩的海豚表演就要开始了。

(1)出示:二年级有200位小朋友观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每排43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轻声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思考以后在练习本解答。

(2)和例题32×8比较:同样是估小了,为什么创编例题在估算后进行补充,要考虑剩下的人数,而这道题在比较后就结束了?它不需要考虑剩余的座位吗?

师强调: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经够坐了,当然不用考虑多余的座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我们用心体会。

四、全课总结:

小明的北京之行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乘法估算的问题,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八: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案例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案例分析

《可能性》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新增内容,在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本课时教师首先以悬住学生心弦的《生死牌》故事引入,通过“听一听→ 摸一摸 → 说一说 → 判一判 → 议一议 → 涂一涂 → 猜一猜 → 想一想 →评一评”贯穿课的始终,以自制课件和摸球学具为助手,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听中思、摸中想、说中明、议中清、涂中用、猜中悟、想中理、评中进”,努力走进学生的数学世界,创设孩子们喜欢的、自己的数学课堂。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自主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增强他们交流分享的意识与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分数加减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

意识。

3.给学生创造享受成功的机会,树立起驾驭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水彩笔

老师: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块巧克力,它里边一共有8小块,现在老师把这块巧克力分给我们的两个好朋友小明和小虎吃,(小黑板出示)小明吃了这块巧克力的2/8,小虎吃了这块巧克力的3/8。

你能把他们吃的巧克力在图上表示出来吗?把书本翻到P105,用水彩笔来涂一涂。 (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看了这样的两个条件,你想知道些什么,同桌间先互相说说。(指名回答) 生:(1)他们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2)小虎比小明多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还剩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前面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谁来把算式列一列!

板书:2/8+3/8= 3/8-2/8=

观察这两条算式,我们以前有学过吗?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小黑板出示)

二、自主探索:

(一)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这两条算式你会算吗?自己在书本上试着填填看。(指名板演)

2.谁来做小老师看看黑板上这位同学做的对不对?

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么做吗?

(1)看图。 (2)说算理。

(二)小练习:

1/5+3/5= 1/4+2/4=

7/9-2/9= 6/7-3/7=

三、巩固练习:

1.我们的好朋友马小虎给我们带来了一份他的作业,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黑板出示)

马小虎的作业:

2/8+5/8=7/16 1/7+4/7=5 5/6-1/6=4

(指名回答)

我们做题时可要认真细心,千万不要像马小虎一样粗心大意!

2.想想做做D1

我们的好朋友小明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条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想想做做D1。 ① 指名读题。

②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D4

小明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的,所以他还带了一条更难的题目想考考大家,我们来看D4!(指名回答,集体交流)

4.我们把前面大家提的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来看还有一个问题该怎么解答呢?

生:8/8-5/8=3/8或1-5/8=3/8

5.变式练习(机动)

有几种填法?

( )/5+( )/5=4/5 ( )/9-( )/9=1/9

四、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在做这些题目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五、课堂作业

书本P106 D2下一行

D3

设计思路:

本堂课的教学按照“问题情境——自主探索——理解、应用、拓展”的设计思路展开,教学中突出的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问题从实际情境出发。从分吃巧克力的实际情境出发,通过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了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以这些问题为主线,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使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

2、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究。老师不急于授予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组织交流讨论,逐步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了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改善,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3、规律由学生自己感悟。尽管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不要求向学生明确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但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对法则的基本内涵有所感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对计算方法的更深刻的理解。

4. 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个变式练习,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过程中,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体会、感悟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有助于学生从更一般、更抽象的层面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5页例

1、例2;练习二十四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实践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学具:(学生6-7人为小组。)每组准备装有黄、白两种颜色乒乓球的纸盒1个;记录纸一张。教具:自制课件;视频展示台;常识课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小奖杯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听一听)“生死牌”故事。(师口述古代一个聪明在押犯人利用“生死牌”巧妙地使自己死里逃生的故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九: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案例

下面陈述的是一道考查三年级学生应用计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请你分析该道试题的优点,并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谈谈如何编制试题检测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情况?

这是一道美国三年级试题:小明为全家买了3张参观动物园的票,价格最低的一张为3元钱,价格最高的一张为5元钱,下列那一个可能是3张票的总价钱?

A.8元 B.9元C.13元D.15元

分析

这道试题不同于我们经常给学生练习的已知三个数求和的计算题。虽然试题在计算能力的要求上远远低于我们,但它注意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表现在问题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考虑时应紧密结合动物园门票价格的实际情况,成人票价应略高于儿童票。只有联系实际情况,才可能给出最合理的答案。技能的掌握必须建立在相关的概念知识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机械地模仿和记忆去获得。评价技能是否掌握既要考查学生实际执行这些技能的情况,又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个规则,以及什么时候应用这一规则。

这确实是一道不错的题目。但好在哪里?是因为它紧密结合动物园门票价格的实际情况,成人票价应略高于儿童票价。只有联系实际情况,才可能给出最合理的答案?我觉得大有商榷的必要。

这道题的解决靠的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动物园的票价早已不是3元、5元的事情了。宁波动物园成人票价80元,儿童票价40元。就算是美国,国家投资,票价比较低,那么是否还要想到小明一家三个人,是一个大人两个小孩呢?那就要11元。还要想到除了3元5元还有中间票价4元?那就是12元。如果要联系实际就该这么去一一分析,题目就该改成——“小明为全家买了3张参观动物园的票,价格最低的一张为3元钱,价格最高的一张为5元钱,小明可能付了多少钱?”这样一改,选择题就变成了没有唯一答案的开放题,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给出各种答案,在给出答案的过程中练习巩固了三个数求和的技能。

可现在是一道选择题,有了四个框定的答案,我觉得它考查学生的是简单的思考和分析能力。8元,3+3已经是6,另外一张票价只能是2,不合题意,排除。9元,3+3+3=9,没有出现5元的票价,排除。15=5+5+5,没有出现3元的票价,排除。只有13元是可以。其实还可以是3+3+5=11元,可是答案中没有出现,所以可能的情况只有C。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篇十:小学数学案例分析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案例分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2208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