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

2016-01-12 10:46:0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一: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会变的小手套》 ...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一: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4课《会变的小手套》

会变的小手套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一节“设计 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本课以人们冬季常戴的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2)难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

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 会变的小手套

(二)包扎材料的选择。

1、包裹材料:小手套。

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课件

1、构思。

2、包扎。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

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1、讲评保持原形特征、添加得当而生动的作品。并借此再重申突出事物的主体和特征。

2、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材料。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前次知识。

(一)提问回答:

1、你认为适合做被包裹物的材料有那些?你选择了什么材料?

2、你准备用小手套做什么物体?

3、包扎的方法有那些?

(二)教师概括小结。

(三)布置作业:每人继续制作一个小玩具,形象与上节课不同,必须突出特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可以多节包扎。

2、启发学生根据物象特征选择好包扎方法。

3、装饰要多样化。

四、小结:

1、分组欣赏作品。

2、请几位优秀的小设计师叙述一下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

3、教师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课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

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制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二:二年级上册会变的小手套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三:二年级美术《会变的小手套》教案(详)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一、情趣导入:

1.出示音乐《小兔子乖乖》。

师:小朋友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你们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仔细地听一听,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小动物?

生:小兔子。

师:耳朵真棒,唱的就是小兔子。(出示ppt第一页第1张图片)你们看,它漂不漂亮呀? 生:漂亮。

师:你们喜不喜欢它呀?

生:喜欢。

师:那么老师现在就施一个魔法,让它来咱们的教室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好不好呀! 生:好。

师:(出示ppt第一页第2张图片)1、2、3咦?它不见了?同学们猜猜看,它有没有来我们的教室啊?

生:来了/没有来

师:(出示教具)当当当,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生:小兔子!

师:鼓鼓掌欢迎他好不好?

生:鼓掌

师:大家果然很喜欢他,那你们知不知道它是什么做的呢?

生:(议论)纸、布......(手套)

师:有同学说是纸?老师请你摸摸看,它到底是什么做的。给大家说说。 生:手套。

(师:真聪明,这就是手套做的。)

师:(出示手套)小朋友们,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会给小手戴小手套吗? 生:不会。

师:在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戴呀。

生:冬天。

师:所以说呀,小手套真神奇,在天冷的时候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在天热的时候它还会施加魔法让自己变出像小兔子这样漂亮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快乐。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其他变化啊?

生:想!

师:今天呀,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神奇的魔法,能把手套变成你喜欢的东西,让它成为我们的小宠物,这个魔法的名称就叫——

(板书)会变的小手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展示小手套变小金鱼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完成。

师:孩子们,在学习小手套的变化魔法之前呀,请你们先看看你的桌子上,除了小手套,还放了哪些魔法道具呀?

生:小手套、小圆片、废报纸、橡筋……

师:一会儿我们就要用这些东西给小手套施加魔法了。

师:(出示步骤1)首先请小朋友们把你的小手套拿起来。让老师看看都有吗? 师:为了让小手套今天能发挥的更好,现在我们先给它按摩一下。(出示步骤2) 师:咦,小朋友们,你们看,正在接受按摩的小手套像什么呀?

师:像不像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小动物呀?

生:小金鱼。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呀?

生:手指的部分像鱼尾,口子的部分像鱼头。

师:真聪明!(出示金鱼图片,见机奖励)它和金鱼真的很相似。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一学小手套变小金鱼的魔法好不好呀?

生:好。

师:魔法第一步,捏住小手套的中间,把手指的部分露出来,把橡筋套在你捏住的位置,一定要绑紧一点。绑好了吗?因为金鱼的尾巴是散开的,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把小手套的手指分开,不要被绑住了。

师:现在小尾巴有了,我们再来看看金鱼的图片,小金鱼的脑袋有什么特点啊? 生:胖胖的、鼓鼓的、圆圆的

师:但是现在小手套扁扁的、瘦瘦的,看起来和小金鱼脑袋胖胖的、鼓鼓的样子差的太远了,我们有什么办法吗?

生:给它塞上废报纸。

师:真聪明,现在进行第二步,把废报纸塞进小手套的嘴里。塞好了吗?

师:大家看,现在小手套吃了废报纸,变得鼓鼓的了。可是它的嘴巴张得好大,肚子里的东西好像要倒出来了,我们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生:把嘴巴变小。

师:我们可以用桌子上的什么魔法道具呀?

生:皮筋。

师:对了,第三步,用皮筋绑住小手套的口,(注意小金鱼的嘴巴留得不能太长,要不然就不漂亮了)看,小嘴巴就出来了。把你们的作品给老师看看好吗?做得真好!小朋友看看你手中的小手套,现在还差些什么就变成小金鱼了呀?

生:眼睛、鱼鳍……

师:是的,还差眼睛和鱼鳍,那么小金鱼的眼睛是什么形状啊?

生:圆形。

师:是的,它有可爱的水泡眼。可是我们的魔法道具只剩下不同颜色的圆形了,我们应该用哪种颜色的呀?

生:黄色!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黄色的中间有黑点,是金鱼的眼珠。

师:真聪明!现在呀,我们就给它贴上眼睛,同学们注意了,金鱼的眼睛应该贴在脑袋的哪个位置呢?

生:两边。

师:观察得真仔细。小金鱼现在就能看见我们了。现在小手套有没有变成小金鱼呀?还差什么呢?

生:....

师:小鸟会飞行是因为有翅膀,金鱼会游泳是因为它也有独门武器——这个东西我们把它称为鱼鳍。现在我们只要给小手套贴上鱼鳍,小手套变小金鱼的魔法就完成了。完成的同学把它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

师:做得真好!但是呀,我听见小金鱼说:她想穿一条漂漂亮亮的裙子,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吗?

生:给尾巴贴上小圆片。

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吧。

师: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小手套变小金鱼的魔法了吗?想不想看看小手套其他的变化魔法呀。

生:想!

三、拓展总结

1、出示小手套其他变化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师:孩子们,不管是哪种东西,小手套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变出来的,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找一找它在不同的情况下和生活中物品的特点有哪些相似,在经过我们的奇思妙想,就能让小手套的魔法无处无在。

2、出示其他废旧材料作品。

师:生活中,除了小手套,人们把许多我们觉得用不着或要扔掉的东西,通过他们巧妙的构思让这些东西变成了一件件宝贝,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呀?

生:想!

3、总结。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四:二年级美术上册 会变的小手套 1教案 人美版

第4课 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手法。

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教学准备:

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手套、剪刀、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丝线或丝带等装饰用品。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察感受。想一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树枝蛇。)

2.讲授新课:

(1)根据导入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

(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将手套变一变,看看又像什么?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

(3)小组讨论: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

(4)如何添加:请你们想一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

3.作业要求:

(1)先用手套创造出新形象,再根据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

(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

4.学生分组作业,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6.总结。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五: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2013版

人美课标版第三册美术教案(1-10)

第一课 会变得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 类的昆虫。利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表现有情节的“我和昆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 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 画面的能力。

学习材料:

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废旧广告纸、挂历纸、报纸、剪子、胶水……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如图片、书籍或者网上下载昆虫 的资料。每人了解一种昆虫(名称、形状、颜色、花纹),并能介绍给大家听。

1.组织教学:集中注意力,提要求。

2.讲授新课

让我们先了解昆虫——板书课题一部分:昆虫。

(1)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片。(展示部分昆虫)

提示:你知道片中昆虫的名称吗?可以边看边说出名称。

(2)布置学生介绍昆虫资料。

同学们准备了大量有关昆虫的资料,谁能利用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展示、介绍资料? 教师介绍:昆虫标本

(3)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观看录像片)组织小组讨论——“说一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4)看书第2、第3页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

(5)总结归纳。

①昆虫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

③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

(6)自然界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虫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吗?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7)补充课题另一部分:我和昆虫。

(8)欣赏优秀作品。

3.提要求,完成作业。内容生动有趣;表现手法多样;昆虫特点突出;颜色鲜艳漂亮。

4.教师辅导要点:

(1)构图饱满。

(2)人与昆虫表现生动。

(3)颜色漂亮。

分小组讲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像力。

5.展示、讲评作业。

第二课 雄伟的塔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观察、分析生活中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学习材料:

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 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

思考:

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要求:

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8.课后小结: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

(2)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第三课 捏泥巴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造型特点。

(2)通过对不同种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学习材料:家庭中使用的各种钟表、废弃的食品盒子、废挂历纸、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语言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师生课前准备的各种钟表实物。

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钟表?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页中的钟表图片,分析其外形的不同特点。

提问:教材第6页、第7页上钟表的表盘,是怎样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的?

提问:人们为什么这样来设计表盘?

提问:你能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钟表吗?怎样设计?

教师根据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展示几种巧用材

料的作品,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使表针能拨动。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布置学生认一认钟表。

小结:你喜欢钟表吗?为什么?

布置作业:课后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设计小钟表。

第四课 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

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学习材料: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察感受。想一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树枝蛇。)

2.讲授新课:

(1)根据导人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

(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将手套变一变,看看又像什么?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

(3)小组讨论: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六:二年级美术《会变的小手套》PPT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七: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2013版 (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指针,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为切实做到从具体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实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期学生,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

学习目标。

三、教材分析:

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全册共19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

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3、各学习领域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它们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

综合。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

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

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

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4、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六、教学进度

人美课标版第三册美术教案(1-10)

第一课 会变得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不同种

类的昆虫。利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表现有情节的“我和昆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有趣的昆虫,大胆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培养学

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难点:表现有情节的故事内容,充分发挥想像力。抓特点表现昆虫。训练组织

画面的能力。

学习材料:

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废旧广告纸、挂历纸、报纸、剪子、胶水……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如图片、书籍或者网上下载昆虫

的资料。每人了解一种昆虫(名称、形状、颜色、花纹),并能介绍给大家听。

1.组织教学:集中注意力,提要求。

2.讲授新课

让我们先了解昆虫——板书课题一部分:昆虫。

(1)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片。(展示部分昆虫)

提示:你知道片中昆虫的名称吗?可以边看边说出名称。

(2)布置学生介绍昆虫资料。

同学们准备了大量有关昆虫的资料,谁能利用电脑和实物投影仪展示、介绍资料?

教师介绍:昆虫标本

(3)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变化过程。(观看录像片)组织小组讨论——“说一说昆虫变化的过程”。

(4)看书第2、第3页分析昆虫的形态、颜色、花纹。

(5)总结归纳。

①昆虫身体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昆虫的动态有什么不同?

③自然界的昆虫与人类有关系吗?

(6)自然界昆虫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你能想象你和昆虫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吗?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7)补充课题另一部分:我和昆虫。

(8)欣赏优秀作品。

3.提要求,完成作业。内容生动有趣;表现手法多样;昆虫特点突出;颜色鲜艳漂亮。

4.教师辅导要点:

(1)构图饱满。

(2)人与昆虫表现生动。

(3)颜色漂亮。

分小组讲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最有趣、最有想像力。

5.展示、讲评作业。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八:二年级美术上册

二年级美术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课程内容】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采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1课 《我和昆虫》

第2课 《奇妙的爬行》

第3课 《漂亮的小钟表》

第4课 《会变的小手套》

第5课 《小花饰》

第6课 《百变团花》

第7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第8课 《大树的故事》

第9课 《新颖的泥名片》

第10课 《我们来跳舞》

第11课 《泥条头像》

第12课 《雄伟的塔》

第13课 《演电视》

第14课 《小扇子》

第15课 《会变的线条》

第16课 《刷牙》

第17课 《动物乐园》

第18课 《节日的装饰》

第19课 《过春节》

第20课 《大餐桌》

第21课 《奶奶织的花花布》

第22课 《我们爱大象》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内容标准:

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教学安排:

第1课 《我和昆虫》 (1课时)

第2课 《奇妙的爬行》 (1课时)

第3课 《漂亮的小钟表》 (1课时)

第4课 《会变的小手套》 (1课时)

第5课 《小花饰》 (2课时)

第6课 《百变团花》 (2课时)

第7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2课时)

第8课 《大树的故事》 (2课时)

第9课 《新颖的泥名片》 (2课时)

第10课 《我们来跳舞》 (2课时)

第11课 《泥条头像》 (2课时)

第12课 《雄伟的塔》 (2课时)

第13课 《演电视》 (2课时)

第14课 《小扇子》 (2课时)

第15课 《会变的线条》 (2课时)

第16课 《刷牙》 (2课时)

第17课 《动物乐园》 (2课时)

第18课 《节日的装饰》 (2课时)

第19课 《过春节》 (2课时)

第20课 《大餐桌》 (2课时)

第21课 《奶奶织的花花布》 (2课时)

第22课 《我们爱大象》 (2课时)

【课程实施建议】

(一) 教学方式:

1、问题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2、情境教学。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等。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反馈,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三)课时安排:

每课2课时

(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一)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

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

结果处理:

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学校图标,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九:4会变的小手套_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篇十: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我和昆虫

[第 一 课 时]

一、谜语导入:“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1、揭开谜底。 2、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2、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

3、讨论昆虫的特征。 特征:触角、翅膀。 4、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

5、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 2、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

3、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 4、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案。

四、评价建议: 请我们的“昆虫朋友”一起在花丛中飞舞,互相看一看谁的翅膀上的图案最漂亮。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1、作业表演。 2、观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 3、说说昆虫的生活环境。

二、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根据已制作过的昆虫图案,为它们添加环境。

2、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立体的环境或画出来都可以。

3、可以小组合作,将不同的昆虫朋友放置在一个环境中。

4、让学生模仿昆虫飞行,并想象他它们交流的语言,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评价建议:选画面完整或有立体环境的作业进行展示表演。

四、课后记:因为本课的题目是“我和昆虫”,所以光画昆虫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后,我问:“谁能把它们画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学画完昆虫后,我便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边迅速的在他们的画面上添加上“我”,如:我拽着蜻蜓的尾巴飞上天,我和螳螂比拳法等等,同时简单的添加花草等背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明白了:“原来‘我’和昆虫之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呀!”我又顺势启发学生观察画面的主次、前后、遮挡等关系。经过这样的师生共同作画,学生在独立作画时画面充实完整,有情境。

2、奇妙的爬行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B.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A.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B.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C.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现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2)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四、学习材料: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欣赏爬虫及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思考:

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 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

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

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要求: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装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纸、报纸、彩笔等多种材料进行绘制、剪贴制作,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虫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小组讨论:谁画头饰、谁画背景?每个人如何分工?

7.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给同学们介绍奇妙的爬行。(2)学生自评、互评。

8.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今后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

9.课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将它们写生下来。

课后记:示范时我着重强调了小动物爬行时憨态可掬的动作,并添加上了

相应的情境,使画面富有故事性。这样使得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加注意自己画面的完整性和趣味性。为今后的绘画创作打下基础。

3、漂亮的小钟表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教具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1)表的外形:各式各样。2)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3)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4)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5)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第 二 课 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

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 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

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 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

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 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

4、会变的小手套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大胆地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新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难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教具准备]:课件、小手套、橡皮筋、碎布头、彩纸等。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教师出示几件手套包扎的小玩具,问小玩具里包着什么?

2、变魔术般打开手套口,露出废纸团,让学生吃惊。

总结:废旧的东西经过包扎修饰变成了有趣的艺术品。 板书课题—— 会变的小手套

(二)包扎材料的选择:1包裹材料:小手套2被包裹物:纸团、泥团、稍大一点的干果、各种形状的鹅卵石等。

(三)制作方法课件 1构思。2包扎。一头扎,两头扎,长扎,短扎,留穗扎,圆头扎,多节扎等。3添加装饰。

方法:剪贴与描绘。

原则:包扎后的原形特点,突出事物形象特征,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做到画龙点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1、讲评保持原形特征、添加得当而生动的作品。并借此再重申突出事物的主体和特征。

2、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材料。

第 二 课 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安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前次知识

(一)提问回答:

1、你认为适合做被包裹物的材料有那些?你选择了什么材料?2、你准备用小手套做什么物体?3、包扎的方法有那些?

(二)教师概括小结。

(三)布置作业:每人继续制作一个小玩具,形象与上节课不同,必须突出特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有所创新,可以多节包扎。2、启发学生根据物象特征选择好包扎方法。3、装饰要多样化。

四、小结:1、分组欣赏作品。2、请几位优秀的小设计师叙述一下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

5、小 花 饰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对小花饰用途的分析、制作方法的学习,了解小花饰的装饰功能,掌握小花饰最简单的制作方法。B.在展示小花饰、讨论其特点的过程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从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在说小花饰用途、学做小花饰、分析小花饰特点的活动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小花饰的制作方法。难点:了解小花饰的用途,感受小花饰的审美特征。

[教具准备] 范作、剪刀、胶水、腊光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两份范作,观察这些小花饰是如何制作的?

2、让学生了解把彩纸当颜料,剪刀当笔,剪剪贴贴,也能做美丽的小花饰。

3、揭示课题:小花饰

二、发散思维,创设形象:

1、试着剪出自己想象的花。2、多媒体演示花的构造和剪贴顺序。1)花瓣、花蕊、花叶的形状。2)先剪出花的外形,然后剪贴花蕊,最后添加花瓣和花叶。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制作过程:折—起稿—剪外形—加装饰。2、强调色彩搭配。3、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创造出不同形象的花饰。

四、作业讲评,欣赏小结。

1、评选教室里最漂亮的小花饰。2、花可以美化居室,渗透爱护花草树木、注意环境保护的教育。

第二课时

一、讲评上节课作业。

二、集体制作练习。

1、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给每组发一张大白纸。


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相关热词搜索:会变的小手套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二年级上册美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会变的小手套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哪个版本的内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2988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