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

2016-01-12 10:50: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单元教情学情分析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不属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的是( )

A、耐用电灯泡的发明 B、内燃机的设置

C、电子计算机的设置 D、飞机的出现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先行者角色的国家是( )

A、美国 B、美国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美国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

A、电能的应用 B、蒸汽机的应用

C、电机、内燃机的应用 D、内燃机的应用

4、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时代得益于( )

A、西门子的发明 B、爱迪生的发明

C、本茨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

5、之所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是因为(

A、电能取代了蒸汽动力 B、内燃机取代了蒸汽机

C、飞机、汽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D、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

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登上历史舞台的新能源是( )

A、蒸汽动力 B、电力 C、内燃机 D、汽车、飞机

7、19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发展在生产力方面最伟大的进步是( )

A、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B、有声电影的出现

C、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电灯泡 D、石油内燃机的发明开始大派用场

8、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明时代”是指( )

A、二战后 B、一战后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9、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取代蒸汽机而成为现代动力机的主力军的是( )

A、电机 B、电能 C、内燃机 D、汽车和飞机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成果的代表是(

A、电机 B、内燃机 C、电力 D、蒸汽机

1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

A、电 B、水力 C、石油 D、太阳能

12、飞机被用于战争开始于( )

A、一战 B、二战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13、“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国籍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B、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 D、科学与技术结合特别紧密

1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 )

A、美国对德国宣战 B、奥匈帝国投降

C、德国宣布投降 D、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

1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王朝战争 B、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战争

C、民族解放战争 D、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

17、在内燃机研制方面贡献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18、现代汽车工业的起步开始于( )

A、1885年 B、1903年 C、1910年 D、1913年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C、欧洲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20、“一战”中有一场战役,双方损失了近100万人,巨大的伤亡使这场战役被成为“绞肉机”,它是指( )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滑铁卢战役

二、材料分析题:(2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确立了工厂制,但当时的饿工厂机器设备比较简单,规模。18世纪末,一般的英国纺纱厂只需几十英镑的资金即可创办,比较大的纺纱厂固定资产也不过几百英镑。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的基本单位——股份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德等国的大钢铁厂雇佣工人一般多达数千人乃至万余人。

⑴材料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其局限性是什么?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领域又出现了什么变化?

⑶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⑷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12分)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力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利用,不仅开动了工厂机器,还大大推动了其它领域的科技革命。几乎与此同时,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请回答:

(1)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开始了开始了第几次工业革命浪潮?从此人类从什么时代迈向了什么时代?

(2)这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3)在这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中国经济是否得到迅速发展?为什么?

三、综合分析题(12分)

19、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不同?

第七单元教情学情分析答案

一、1--5、 C、B、C、B、A 6--10、 B、A、D、C、B、 11—15 A、A、B、D、C 16--20 D、C、A、A、A

二、17、(1)确立了工厂制。工厂规模不大,机器设备比较简单。(2)股份公司和 控股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工厂规模增大,股份制公司成为工厂企业的主导形式。(3)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领域的变革。(4)说明旧的工厂体制被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工业生产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18、(1)第二次工业革命。由“蒸汽时代”迈向“电气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3)根本目的是摆脱内外交困的窘境,维护清政府统治。中国经济并没有迅速发展,洋务运动虽然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腐朽的封建制度最终还是阻碍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9、(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逐步向欧美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欧美拉开序幕,迅速波及世界各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电机和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电能作为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之间形成真正意义的互动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面貌的改变、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了更大的推动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九下第七、八单元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945年5月1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②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③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成立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美苏之间进行了30多年的争霸,美苏争霸的实质是( )。

A.维护不同的社会制度 B.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

C.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想控制资本主义

4.马小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 )。

A.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B.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方式上:采取一切手段 D.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

5.(2011.山东泰安)美苏争霸的两极解体的标志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一超多强”局面的暂时形成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第三世界国家的奋起

6.下面示意图反映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该趋势是( )。

A.单极化趋势 B.两极对峙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全球化趋势

7.(2011.广东)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一次公开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

①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 ③“两极”格局仍然存在 ④俄美两国存在分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一个主权国家南联盟狂轰滥炸。这就是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的爆发表明( )。

①霸权主义威胁着世界和平 ②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③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④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10. (2011.山东滨州)胡锦涛说:“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 )。

A.政治多极化 B.区域集团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

11.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的是( )。

A.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2.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3. (2011.湖北恩施)世界博览会是综合反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科技革命成果得以充分展现,请完善以下表格( )。

A.①珍妮纺纱机②留声机发电机③生物工程技术

B.①飞机模型 ②电灯泡③纳米技术材料

C.①汽车②火车机车 汽船模型③航天火箭模型

D.①洗衣机②内燃机③电子计算机

14.目前,信息技术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全国中小学。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的一项技术是 ( )。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

15. 一个国家要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须从根本上大力发展( )。

A.军事实力 B.第三产业 C.高科技 D.工业

16.下列有关文学与绘画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罗曼·罗兰的作品反映了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遭遇的失败

B.达利的名作《记忆的永恒》勾画了一个产生错觉的痛苦世界

C.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D.毕加索创作的大型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的血腥罪行

17.右图是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剧照,下列关于《等待戈多》说法错误的是( )。

A.作者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 B.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

C.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危机 D.戈多的出场,终于结束了两个流浪汉的漫长等待

18.下列关于毕加索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法国著名画家 B.20世纪初在法国创立了立体派绘画

C.代表作《格尔尼卡》以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为题材

D.《格尔尼卡》表现了暴行、愤怒和死亡

19.某中学艺术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绘画艺术网站,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就。下列各项,你认为能人网页的是( )。

A.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梵高及其《向日葵》

C.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D.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

20.美国电影业的中心是( )。

A.纽约 B.好莱坞 C.费城 D.华盛顿

二、读图简答题(15分)

21. 20世纪80~90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下面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相关的书籍资料,请你结合书籍名称,完成相关问题。

(1)如果请你为这五本书籍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划分?请说明理由。(3分)

(2)下面是马小虎同学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请你指出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些书籍中得到答案?并说出答案。(10分)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②美国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一个公然挑战是

③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欧洲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④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承受着一定的风险的例证是

(3)面对当今政治格局的形势,你认为我国应该怎么办?(2分)

三、探究题(25分)

22.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16分)

任务一 梳理知识

(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事例各一个。(3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说出这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5分)

任务二 解决问题

(4)用史实阐述下面观点。(4分)

观点: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任务三 思考感悟

(5)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分)

2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现代科技文化成就的网站,以展示现代科技文化的成就。如果你是网站的负责人,请你帮助兴趣小组的同学解决以下一系列问题。(9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三: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单元测试2(历史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测历史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的发明准备了条件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改良蒸汽机的制成B.螺旋桨的出现

C.内燃机的创制D.电报的发明

2.19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

A.爱迪生发明电灯泡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本茨设计出内燃机D.石油工业的发展

3.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马车②汽车③火车④飞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①③②④

4.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使电进入千家万户的科学家是()

A.卡尔·本茨B.爱迪生C.亨利·福特D.莱特兄弟

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新能源是()

A.煤炭B.石油C.电力D.原子能

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工具是()

A.轮船B.飞机C.火车机车D.电子计算机

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复杂的地理环境,空中救援发挥了重大作用,飞机这一交通工具最早出现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文艺复兴期间

8.“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9.德国人卡尔·本茨能够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直接得益于下列哪项科技成果()

A.蒸汽机B.电动机C.发电机D.内燃机

10.当飞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快捷交通工具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在空中翱翔的快乐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飞机的发明者()

A.法拉第B.卡尔·本茨C.西门子D.莱特兄弟

11.人类历史上进行的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请你判断下列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相关的生活场景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③

12.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这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的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推动诗句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世界大战的结束B.第二次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的发展D.改良蒸汽机的运用 13.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爱因斯坦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茨

14.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作为首次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代表,在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能看到的最新的科技成果应是()

15.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重要发明:火车、汽车、飞机

B.主要特点: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开始国家:美国和德国领先于其它国家

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家分别是()

A.奥匈帝国和英国B.德国和法国C.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

17.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

18.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A.德国和奥匈帝国B.俄国和奥地利B.德国和奥地利D.英国和俄国

19.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拿破仑执政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0.191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爆发,引发这场战争的事件是()

A.三国同盟形成B.三国协约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德国突袭波兰

21.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实质是()

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B.德奥借机发动战争

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

22.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C.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

D.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

23.1916年第6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C.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D.印度民族大起义

24.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哪个国家的战败投降结束()

A.英国B.德国C.日本D.意大利

25.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二、读图简答题

26.请看右图,回答与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的问题。

(1)图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种动力机械,它的名称是

什么?他的发明者是谁?它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图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

谁?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把人类带人到

什么时代?

(3)如今,我们仍在享受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技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请举出一个实例说明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三、材料分析题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发明有哪几个?为什么说美国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2)材料二中“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欧洲列强扩军备战增长(%)比较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哪一年爆发?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四: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单元测试1(历史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汽车发明对人类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

B.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D.成为众多交通事故的根源

2.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 )

A.1914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3.美国的莱特兄弟在飞机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近代中国也有一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1910年6月,他制成了一架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你知道他是谁吗?( )

A.冯如 B.詹天佑 C.魏源 D.侯德榜

4.19世纪晚期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两个国家走在了前面( )

A.美国、英国 B.法国、德国 C.美国、德国 D.英国、法国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技术成就由德国人发明的有:①发电机;②汽车;③有线电话;④无线电报(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深度、广度等方面大大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的前提条件( )

A.多个门类同时发生 B.各国都有广阔的殖民地

C.多个国家同时发生 D.科学技术理论的积累和突破

7.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垄断组织产生;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④帝国主义形成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8.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 )

A.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9.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

①火车②汽车③轮船④飞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条件,不包括(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C.欧美亚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功

D.垄断组织的产生

11.一战中,中国发生的事件有( )

①五四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护国运动⑤轻工业发展很快⑥袁世凯复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⑤ D.③④⑤⑥

12.1910年,一位富有的英国冒险家想从英国到法国,你认为最快的交通方式是( )

A.坐船 B.坐汽车 C.乘飞机 D.过海底遂道

13.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的发明者是( )

A.爱迪生 B.卡尔·本茨 C.莱特兄弟 D.瓦特

14.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15.1931年,人类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主要动力是( )

A.人力 B.畜力 C.电力 D.蒸汽

17.一战前,欧洲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 )

A.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B.互相制衡,有利于避免战争的发生

C.缓解了欧洲各国矛盾 D.有利于欧洲的稳定

18.“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摘自《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个缔约国”是指( )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法国

19.一战前,英国与法国、俄国矛盾重重,但英法俄三国仍建立协约关系;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却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协约国势力十分强大

B.同盟国内部存在矛盾

C.列强之间的关系是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的

D.列强之间时而斗争,时而结盟

20.对两次工业革命相同之处归纳错误的是( )

A.机器的发明、改进和利用 B.能源的更新或发现

C.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D.都是在英国率先展开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 B.美、德超过英、法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矛盾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B.德、奥匈为了加强同俄、法对立,缔结军事同盟

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同法、俄的矛盾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3.对帝国主义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殖民主义 D.新殖民主义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世界各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主要围绕( )

A.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

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D.争夺巴尔干地区

25.一战期间,英国一名战地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他可以选择的快捷的通讯工具有①有线电话②无线电话③电报④电子邮件(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两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棉纺织工厂开始主要用水力推动工具机。水力作为自然力受到地理和季节的限制。发明一种打破这种限制、适应性更强的新的动力机就成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材料二:1776—1780年间,棉纺织品出口每年为670万英镑,1797—1800年则增加到4143万英镑。毛织品在1788年生产75万匹,1817年490万匹,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790年增至760万吨,1836年又增至3000万吨,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材料三:“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新的动力机”指什么?发明者是谁?这个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原因在哪里?

(3)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是在什么时候?哪一位科学家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4)在电器产品发明方面,哪位科学家最为有名?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哪两个国家走在最前面?

(5)这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哪些成果?发明人分别是谁?

(6)以上材料的文字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伯伦曾几度向威廉二世做出结盟的姿态。1898年,张伯伦曾向德国表示:“我们应该向俄国说,你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我们准备承认这一点,但是你不要走得太远了。中国的其他地方应当由我们联合保护。”威廉二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张伯伦不应当忘记,在东普鲁士,我有一个德国师团在抵御着三个俄国军团和九个师团,那儿可没有中国的万里长城,也不是英国的装甲舰能到的地方。”张伯伦的建议没有被德国所响应。

材料二:1901年威廉二世对甘本(法国驻英大使)说:“你应该知道我对你的国家的感情。我认为对欧洲的和平来说,法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我希望法国强大,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就请告诉我,我会给你们帮助的。”甘本说:“对陛下的关心我极为感动,我会向巴黎报告的。但是法国希望生活在和平环境里。我希望而且我也相信法国永远不会需要陛下的帮助。 材料三:1896年,威廉二世在给大臣的一份电报中说:“我们现在背上了大量的殖民地,……因为这些殖民地使我们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在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我们的报纸在天天宣传这种斗争。”

──以上材料选自《世界近代史资料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为什么要主动与德国结盟?威廉二世拒绝与英国联合的理由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根本原因何在?

(2)材料二中,甘本拒绝威廉二世“帮助”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真正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威廉二世对英法的态度有何不同?

28.请你策划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展,要求必须有活动的主题、活动目标、活动的具体安排。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及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如下表所示:

(1)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最强工业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870~1913年该国工业发展的趋势如何?

(2)1870~1913年,哪两个国家工业发展最快?分析其原因?

(3)这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实质性问题?

(4)它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0.问答题

世界近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生活的哪些深刻变化?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尽量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第八单元综合测评参考答案:

1.A2.D3.B4.D5.C6.D7.A8.D9.C10.A11.B12.B13.D14.B15.D16.C17.C A19.A20.D21.B22.A23.C24.B

25.(1)瓦特(2)达尔文(3)提出相对论(4)爱迪生(5)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等。

26.(1)中国: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外国:伏尔泰(或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2)严复的主张:启发了知识界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伏尔泰等的主张: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或这一思想影响下发生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3)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前进。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7.(1)建立牛顿力学体系。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或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表《共产党宣言》或成立巴黎公社。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五: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单元测试4(历史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单元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3题。

1.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的地位逐渐上升

B.轻工业的地位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

2.下列表述符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最大特点的是

A.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B.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

3.有关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其主要形式有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

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

D.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

4.英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丧失了它的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在同一时期内高速发展

B.英国资本家不愿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

C.英国资本家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

D.英国垄断化程度比较缓慢,垄断组织发展程度较低

5.俄国和日本的垄断组织都带有封建性,其历史原因是

A.由封建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沙皇和天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C.资产阶级改革不彻底

D.统治阶级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

6.19世纪末促使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因素有

A.国内市场广阔 B.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C.大量战争赔款 D.政府干预经济

7.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不同的特点是

A.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垄断集团

B.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带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

8.甲午战争结局对朝鲜的影响是

A.削弱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B.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C.日本将朝鲜变为其保护国

D.增强了日本控制朝鲜的势力

9.下列关于亚洲觉醒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斗争大多取得胜利,但不彻底

D.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弱国

B.抗意斗争得到外国援助

C.各阶层人民团结对敌

D.英法对意大利的制裁

11.独立后的拉美经济政治局面的特点是

A.普遍建立共和制度

B.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C.英美列强经济军事侵略

D.大地产制和军事独裁

1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C.拉美完全成为英美的势力范围

D. 非洲国家大多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13.19世纪后半期英国加强对拉美渗透的根本目的是

A.拓展殖民地 B.进行资本输出

C.干涉拉美内政 D.同美国争夺霸权

“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披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得商业收入。”根据材料回答14-16题

14.材料中两个大国是

A.英德 B.法德 C.俄德 D.俄奥

15.两国在什么问题上不可调和

A.军事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统一问题 D.领土问题

16.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世界局势最大的特点是

A.帝国主义各国为各自利益而相互勾结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十分激烈

C.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7.在1859—1905年间,印度社会出现的对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变化是

A.英王取代东印度公司而成为印度女皇

B.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C.印度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D.英国殖民者放松对印度的统治

18.“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德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D.世界反战力量不强大

19.“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该地区民族矛盾尖锐

B.地理位置重要

C.奥匈帝国不断在该地区扩张

D.欧洲列强纷纷介入,扩张自己的势力

20.1879年德奥同盟是哪一矛盾发展的产物

A.英德矛盾 B.俄奥矛盾 C.法德矛盾 D.德俄矛盾

21.在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国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战争”,这是因为

A.德国军队的主力遭到重创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为进攻

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22.加速“一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A.参战国的反战运动

B.参战国的经济崩溃

C.美国放弃“中立”,对德国宣战

D.苏俄退出了战争

23.在“一战”中同盟国战败的原因不包括

A.战争是非正义的必然失败

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C.协约国的经济实力强于同盟国

D.同盟国处于两线作战的局面

2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和德奥意的利益不同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十分激烈

C.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利益而相互勾结

D.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二、材料解析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就组织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以尽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美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的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炉、煤气发动机、电车、合成染料等一系列重大发明。

──摘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2 1871年后,国内统一市场的出现,以及同凡尔赛签定合约而获得的资金和重要工业基地,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872年,德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公里,超过了英国和法国。„„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的推动,使帝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的由轻工业转到重工业。

材料3 1879年德国出现了14家卡特尔,1905年达到385家。„„此外,德国银行资本的工业控股数也迅速增加,仅德意志银行就掌握了30亿马克,控制了200家企业,1879—1900年通过它发行的公司股票大约在73亿马克以上。

──摘自王荣堂、姜德昌主编《世界近代史》

回答:(1)根据材料l、2概括德国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2、3指出德国工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3)德国经济的发展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由于水力和蒸汽机的出现──这两者使机械化发挥生产量所需要的全部潜力──和采用充足的、廉价的和完全赤手空拳的劳动力,生产力水平显著增长。英国的优势在整个上半世纪(19世纪的上半世纪)期间处于压倒地位;1850年以后,这种优势虽然在有些部门中有所减少,却仍然是重大的。

材料 2(英国)开始了相对的衰退,1873-1896年的危机就是最初的震颤。实际上这些危机并非同样侵害各民族的资本主义:在美国和德国,伴随危机的是铁路、煤炭、钢材和舰艇建造生气勃勃的发展,而在英国则是处于势力顶峰的熟透了的资本主义转向衰退的标志。„„

材料3 必须重申,这种衰退只是相对的;总的看来,生产和贸易都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对外投资不断增加,英国也是如此,积极主动地影响着全世界。不过,面对德国、美国以及随后的日本资本主义的“跃进”,英国无法走在这些国家的前头。

──以上材料均摘自于M·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

回答:(1)依据材料1,分析英国工业在19世纪上半期处于世界压倒地位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2,为什么“危机”对英国和美德的影响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英国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因素。并指出这种相对缓慢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三、问答题

27.结合史实概括说明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其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

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B 5.C 6.B 7.D 8.D 9.C 10.C ll.D 12.A 13.B 14.A

15.B 16.B 17.B 18.B 19.D 20.B 21.D 22.A 23.A 24.B

二、材料解析题

25.(1)以立法加强对工业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使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重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国家统一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德国获得了资金和资源。

(2)以铁路交通带动其它工业部门发展;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垄断资本发展迅速,卡特尔是主要的垄断形式;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相结合,推动工业发展。

(3)德国经济发展后,垄断资本家力图重新瓜分世界。德奥结成同盟,与协约国争夺,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26.(1)大量使用水力和机器动力;殖民掠夺、圈地运动和贩卖黑奴等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2)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而美德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工业革命的强劲发展势头上,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危机的打击。

(3)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而美德日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影响: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日益激化,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三、问答题

27.特征之一,美、德、英、法、日、俄都产生了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过渡;

特征之二,资本主义制度已趋向成熟,英美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俄、日确立了专制制度;

特征之三,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市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十分激烈;

特征之四,西方国家已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整个世界都纳入了资本主义经济轨道,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根本原因:以科技为先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同时又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8单元测试[人教课标][上学期][1]

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八单元测试卷

(开卷考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选答案的代号

1、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是( )

A、中国和美国 B、中国和德国 C、美国和德国 D、美国和日本 2、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动机 D、内燃机

3、在一部反映1880年的电影中,下列哪种道具是不可以出现的( )

A、内燃机驱动的三轮车 B、碳丝灯炮 C、有线电话 D、飞机

4、20世纪初,人类在机器上使用的主要能源有( ) ①电力 ②石油 ③煤碳 ④核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19世纪末,开采和提炼石油成为重要工业部门的原因是( )

A、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B、新通迅手段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6、19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以下哪几种方式到达欧洲( ) 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7、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创制 B、新通迅手段的发明 C、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D、电的发明把人类由“蒸汽时代”带到“电气时代” 8、一战前,欧洲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 )

A、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战争如箭在弦 B、互相制衡,有利于避免战争的发生 C、缓解欧洲各国矛盾 D、有利于欧洲的稳定

9、曾是三国同盟成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是( ) A、法国 B、意大利 C、德国 D、奥匈帝国 10、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一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11、下列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有( ) A、坦克 B、毒气 C、飞机 D、导弹 12、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

A、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B、反对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C、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 D、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13、被称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瓦特

14、牛顿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取得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在( ) A、数学方面 B、化学方面 C、力学方面 D、光学方面 15、下列各项中,与《物种起源》无关的是( )

A、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撰写了这部科学巨著 B、物种都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C、自然界是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D、首次提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的观点 16、爱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 )

A、提出相对论 B、提出太阳中心说 C、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提出杠杆原理 17、创立相对论的意义是( )

①推动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②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③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 ④标志人类进入“原子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谁的名言( ) A、牛顿 B、莱布尼茨 C、达尔文 D、居里夫人

19、小说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生活的画

面的是( ) A、《安娜·卡列尼娜》 B、《战争与和平》 C、《铁差大臣》 D、《复活》 20、《命运交响曲》的作曲是( )

A、贝多芬 B、柴科夫斯基 C、肖邦 D、莫扎特 二、改错辨析题(改错题16分,辨析题4分,共20分)

(一)改错题(每题只有一处错误,用横线划出,并加以更正) 1、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飞机。

2、一战以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的失败而告终。

3、18世纪中期以后,万有引力定律学说的兴起,打破了“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

变”的观念。

4、卢梭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的“言论自由”的观点。

(二)辨析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同时也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人剥削人的时代。

请判断上述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11分,共19分) (一)阅读材料

请回答:材料反映了哪两方面的历史现象?(4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11分)

材料一:普林西尼(萨拉热窝事件的制造者)是一位爱国青年,民族主义者,出身农民家庭,受过秘密团体“黑手社”的训练。“黑手社”组织的宗旨是以恐怖手段,推翻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

材料三:2003年9月11日,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西北部楼体遭到一架飞机撞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闻名于世的原因是什么?(2分)他活动的直接结果和由此引发的

最终结果之间是什么关系?(3分)说明了什么?(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什么?(2分)

(3)“9·11”事件的制造者是谁?(1分)他的行为与普林西尼的行为在实质上有什么

相同之处?(1分)

四、问答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1、为什么说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4分)在日常生活中,科

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你或你的家庭带来哪些好处?(4分)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

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新特点?(3分)这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6分)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CDDAA,BDABB DBACD,AAABA

二、改错辨析题(改错题16分,辨析题4分,共20分) (一)改错题 1、“蒸汽机”改为“内燃机” 2、“三国同盟”改为“同盟国”

3、“万有引力定律”改为“生物进化论” 4、“卢梭”改为“伏尔泰”

(二)辨析题(4分) 前半句话正确。(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分) 后半句话错误。(1分)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人类早已进入了阶级社会,人剥削人的现象已经存在。(1分) 三、材料解析题

(一) 现象一:1870年英国的煤钢总产量是其他几国的总和。(2分)原因是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2分) 现象二:1913年四国煤钢产量大幅度增长,美德工业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英法。(2分)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2分)

(二)(1)制造了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世界大战。(2分)直接结果是刺杀了皇储,最终结果是引发世界大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皇储被刺杀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分)说明突发事件也会给人类的和平带来灾难。(2分) (2)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造成巨大的损失。(2分) (3)本·拉登(1分)。实质上都是恐怖主义。(1分) 四、问答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1、第一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如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创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分) 电报、电话等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2分) 第二问:如电视机、收录机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2分) 洗衣机、电冰箱等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2分) 第三问: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1分) 作为中学生应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知识为社会贡献。(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特点:科技成果迅速应用到工业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1分) 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以美德为主;(1分) 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始,推广到重工业、轻工业的各个部门。(1分)

二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1)生产力的巨大进步。(1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拥有“世界工厂”的称号;(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它的成熟期—帝国主义阶级。(1分) (2)生产关系的变革。(1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这是资本主义范畴内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关系的阶段性调整,它将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分)

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强了海外殖民扩张,为开辟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七: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测试题

1、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经互会成立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包括:①杜鲁门主义出台 ②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 ③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侵略朝鲜、越南 ⑤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控制该组织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加拿大 D、法国

4、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多极化 B.“一超多强” C.“五强并立” D.单极世界

5、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

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C.世界局势日趋缓和

B.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D.经济全球化趋势日

6、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其中“多强”除了中国、日本外,还有

A.意大利、英国 B.欧共体、德国 C. 法国、加拿大 D.欧盟、俄罗斯

7、当今世界新旧格局交替的显著表现是

A、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新秩序过渡 B、由两级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美国称霸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D、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8、下列关于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B、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定型

D、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成为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9、“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这一现象反映了

A.政治多极化趋势 B.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地区经济一体化

趋势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欧洲联盟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中美建交 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中日邦交正常化

1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B.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 D.有利于迅速缩小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

13、虽然当今地区冲突频繁、恐怖活动增多,但世界的两大主题仍然是

A、合作与发展 B、和平与发展 C、和平与合作 D、民主与进步

14、请举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仍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三例即可)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材料二:至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如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共同干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被迫终止对“南联盟”的空袭。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材料一中,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根据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6、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无数产品实行全球化生产,旅客可以乘飞机在2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大城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瞬间把信息发往世界各地,大额资金可以通过国际结算,在几秒钟之内划拨到指定的银行专用帐户上。 ⑴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呈现出什么趋势?请举出体现这一趋势的典型事例一例

⑵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开始积极地融入世界。请举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例子。

答案:

1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宗教纷争

15 (1)称霸世界。

(2)遏制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高多种政治力量的综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

(3)有利于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6 经济全球化(或世界经济一体化);例如:跨国公司,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等或者生活中的事例任一。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WTO,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八: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8单元测试[人教课标][上学期]

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八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是( )

A、中国和美国 B、中国和德国

C、美国和德国 D、美国和日本

2、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动机 D、内燃机

3、在一部反映1880年的电影中,下列哪种道具是不可以出现的( )

A、内燃机驱动的三轮车 B、碳丝灯炮

C、有线电话 D、飞机

4、20世纪初,人类在机器上使用的主要能源有( )

①电力 ②石油 ③煤碳 ④核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19世纪末,开采和提炼石油成为重要工业部门的原因是( )

A、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B、新通迅手段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6、19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以下哪几种方式到达欧洲( )

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7、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创制 B、新通迅手段的发明

C、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D、电的发明把人类由“蒸汽时代”带到“电气时代”

8、一战前,欧洲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 )

A、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战争如箭在弦

B、互相制衡,有利于避免战争的发生

C、缓解欧洲各国矛盾

D、有利于欧洲的稳定

9、曾是三国同盟成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是(

A、法国 B、意大利 C、德国 D、奥匈帝国

10、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一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11、下列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有( )

A、坦克 B、毒气 C、飞机 D、导弹

12、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

A、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B、反对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C、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 D、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13、被称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瓦特

14、牛顿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取得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在( )

A、数学方面 B、化学方面 C、力学方面 D、光学方面

15、下列各项中,与《物种起源》无关的是( )

A、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撰写了这部科学巨著

B、物种都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C、自然界是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D、首次提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的观点

16、爱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 )

A、提出相对论 B、提出太阳中心说

C、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提出杠杆原理

17、创立相对论的意义是( )

①推动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②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③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 ④标志人类进入“原子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谁的名言( )

A、牛顿 B、莱布尼茨 C、达尔文 D、居里夫人

19、小说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生活的画

面的是( )

A、《安娜·卡列尼娜》 B、《战争与和平》

C、《铁差大臣》 D、《复活》

20、《命运交响曲》的作曲是( )

A、贝多芬 B、柴科夫斯基 C、肖邦 D、莫扎特

二、改错辨析题(改错题16分,辨析题4分,共20分)

(一)改错题(每题只有一处错误,用横线划出,并加以更正)

1、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飞机。

2、一战以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的失败而告终。

3、18世纪中期以后,万有引力定律学说的兴起,打破了“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

变”的观念。

4、卢梭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的“言论自由”的观点。

(二)辨析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同时也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人剥削人的时代。

请判断上述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11分,共19分)

(一)阅读材料

请回答:材料反映了哪两方面的历史现象?(4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11分)

材料一:普林西尼(萨拉热窝事件的制造者)是一位爱国青年,民族主义者,出身农民家庭,受过秘密团体“黑手社”的训练。“黑手社”组织的宗旨是以恐怖手段,推翻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

材料三:2003年9月11日,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西北部楼体遭到一架飞机撞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闻名于世的原因是什么?(2分)他活动的直接结果和由此引发的

最终结果之间是什么关系?(3分)说明了什么?(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什么?(2分)

(3)“9·11”事件的制造者是谁?(1分)他的行为与普林西尼的行为在实质上有什么

相同之处?(1分)

四、问答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1、为什么说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4分)在日常生活中,科

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你或你的家庭带来哪些好处?(4分)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

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新特点?(3分)这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6分)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CDDAA,BDABB DBACD,AAABA

二、改错辨析题(改错题16分,辨析题4分,共20分)

(一)改错题 1、“蒸汽机”改为“内燃机” 2、“三国同盟”改为“同盟国”

3、“万有引力定律”改为“生物进化论” 4、“卢梭”改为“伏尔泰”

(二)辨析题(4分) 前半句话正确。(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分) 后半句话错误。(1分)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人类早已进入了阶级社会,人剥削人的现象已经存在。(1分)

三、材料解析题

(一) 现象一:1870年英国的煤钢总产量是其他几国的总和。(2分)原因是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2分) 现象二:1913年四国煤钢产量大幅度增长,美德工业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英法。(2分)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2分)

(二)(1)制造了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世界大战。(2分)直接结果是刺杀了皇储,最终结果是引发世界大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皇储被刺杀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线。(3分)说明突发事件也会给人类的和平带来灾难。(2分) (2)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造成巨大的损失。(2分) (3)本·拉登(1分)。实质上都是恐怖主义。(1分)

四、问答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1、第一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如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创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分) 电报、电话等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2分) 第二问:如电视机、收录机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2分) 洗衣机、电冰箱等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2分) 第三问: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1分) 作为中学生应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知识为社会贡献。(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特点:科技成果迅速应用到工业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1分) 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以美德为主;(1分) 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始,推广到重工业、轻工业的各个部门。(1分)

二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1)生产力的巨大进步。(1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拥有“世界工厂”的称号;(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它的成熟期—帝国主义阶级。(1分) (2)生产关系的变革。(1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这是资本主义范畴内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关系的阶段性调整,它将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分)

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强了海外殖民扩张,为开辟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级。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先后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九:九年级历史上册六七单元测试题[1]

九年级历史第六、七单元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

1.1836~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这次运动因一个政治纲领而得名,这个政治纲领是( )

A.《人权宣言》 B.《人民宪章》 C.《共产党宣言》 D.《权利法案》

2.“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此材料出自哪一部著作?(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选出正确的排序(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②马、恩第一次会面③印度民族大起义④英国宪章运动开始

A.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4.1862年,林肯总统在白宫接见一位六个孩子的母亲。林肯惊喜地对她说:“原来你就是那个写了一本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位妇女就是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而林肯总统所说的“酿成一场大战”指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西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朝鲜战争

5.电影《乱世佳人》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段历史,剧中有一个“许多黑人行进在北方军队的行列中”的镜头,这主要是因为林肯政府颁布了( )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宅地法》 D.《权利法案》

6.下列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的是:①王安石变法②大化革新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④明治维新(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7.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农业发达,农民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

B.国家处于四分五裂,未形成统一的市场

C.外族入侵,无暇顾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的阻碍

8.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地实施了(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天皇专制 D.幕府将军的统治

9.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C.明治维新的经验对亚洲各国具有借鉴意义

D.改革不彻底,封建割据势力依然很强大

1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技术成就由德国人发明的有:①发电机;②汽车;③有线电话;④无线电报(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深度、广度等方面大大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的前提条件( )

A.多个门类同时发生 B.各国都有广阔的殖民地

C.多个国家同时发生 D.科学技术理论的积累和突破

12.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垄断组织产生;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④帝国主义形成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3.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的发明者是( )

A.爱迪生 B.卡尔·本茨 C.莱特兄弟 D.瓦特

14.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15“一战”爆发的根源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17.一战前,欧洲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 )

A.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B.互相制衡,有利于避免战争的发生

C.缓解了欧洲各国矛盾 D.有利于欧洲的稳定

18.“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摘自《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个缔约国”是指( )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法国

19.一战前,英国与法国、俄国矛盾重重,但英法俄三国仍建立协约关系;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却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协约国势力十分强大 B.同盟国内部存在矛盾

C.列强之间的关系是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的 D.列强之间时而斗争,时而结盟

20.对两次工业革命相同之处归纳错误的是( )

A.机器的发明、改进和利用 B.能源的更新或发现

C.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D.都是在英国率先展开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 B.美、德超过英、法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矛盾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B.德、奥匈为了加强同俄、法对立,缔结军事同盟

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同法、俄的矛盾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3.对帝国主义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自由资本主义 B.垄断资本主义 C.殖民主义 D.新殖民主义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世界各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主要围绕( )

A.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

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D.争夺巴尔干地区

25.一战期间,英国一名战地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他可以选择的快捷的通讯工具有①有线电话②无线电话③电报④电子邮件(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们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林肯在1858年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变成另一种东西。”

材料三:“从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请回答:(1)材料一、三分别出自什么文件?分别在哪次战争时期发表?

(2)材料二“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分别指南、北方哪两种经济制度?

(3)材料一、三的文件在两次战争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所提到的美国两次战争的主要任务有何不同?

27.阅读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过:“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请你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请你说出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领导者、性质、内容和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大批国外专家和技师。政府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了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哪些方面的内容?

(2)近代中国也发生了一次同明治维新性质相同的改革称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今天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29.阅读下列材料(两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棉纺织工厂开始主要用水力推动工具机。水力作为自然力受到地理和季节的限制。发明一种打破这种限制、适应性更强的新的动力机就成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材料二:1776—1780年间,棉纺织品出口每年为670万英镑,1797—1800年则增加到4143万英镑。毛织品在1788年生产75万匹,1817年490万匹,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790年增至760万吨,1836年又增至3000万吨,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材料三:“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新的动力机”指什么?发明者是谁?这个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原因在哪里?

(3)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是在什么时候?哪一位科学家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篇十: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第九单元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检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3002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