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6-01-09 08:53:2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一: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一: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

表格中。(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ì) 嬉戏(xī) 花团锦簇(cù) ...B.栖息(qī) 吆喝(yāo) 昂首挺立(áng) ...

C.沐浴(mù) 澄澈(chéng) 津津有味(jīng) ...D.寻觅(mì) 霹雳(lì) 混为一谈(hǔn) ...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后来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我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D.女娲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长篷勃起来才好。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上的云,真是 ,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它们有时把天空 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 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A.多姿多彩 点缀 覆盖

B.姿态万千 点染 覆盖

C.多姿多彩 点染 笼罩

D.姿态万千 点缀 笼罩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会场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他那精彩的讲话吸引住了。 ....

B.马戏团里小丑的滑稽幽默,动物的顽皮可爱,引得观众忍俊不禁。 ....

C.同学们觉得他提出的办法很有创意,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D.只有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看似普通的紫砂变成美妙的艺术品。。 ....

5.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早高峰时,地铁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市政府2014年将在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发展公共交通、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如 。

①从而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②实现地铁7号线等建成通车

③筹集保障性住房7万套 ④建成市级生态绿道200公里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编写的,以语录体

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B.《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

圣编撰。

C.《荷叶 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D.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二、语文积累(共11分)

8.默写(8分)

(1)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6)“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7)《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 。

9.名著阅读(3分)

《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明代 所写的《西游记》。孙悟空两度打败了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 擒拿孙悟空。孙悟空的变化都被他识破,后来孙悟空又变作土地庙,可尾巴没法安排收拾,情急之下把尾巴变做 ,但还是被识破了。这真是紧张又有趣的打斗。

三、语文运用(4分)

10. 为了配合写景散文单元的学习,班级板报组出了一期板报,其中有一段导语没有写完,请你根据已经写好的部分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四季的语言丰富多彩:从春风中,我们读出了希望;从夏花中,我们读出了绚

烂; , ; , 。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第11-14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其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B.是非木杮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C.湮于沙上 果得于数里外 ..

D.僧募金重修 乃石性坚重 ..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阅十余岁 阅: .

(2)不亦颠乎 颠: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2)众服为确论。

翻译:14. 下列四图,最接近“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是( )(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第15-17题。(共11分)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5. 上面两段文字分别写出济南冬天小山 和 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

空)。(2分)

16. 第①段写出了济南冬天怎样的特点?分别说说划线语句是如何突出这个特点的。(5分)

答:

17. 依据第②段文字描写景物的特点,完成下面表格中四处空缺。(4分)

(二)阅读《花园》(节选),完成第18-20题。(共10分)

花园

汪曾祺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花园里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二: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贮蓄(zhù) 应和(hè) 迸溅(bèng) 骇人听闻(hài) ....

B. 绽开(dìng) 憔悴(cuì) 烘托(hōng) 忍俊不禁(jìn) ....

C. 顷刻(qīng) 滑稽(jī) 档案(dǎng) 恍然大悟(huǎng) ....

D. 较量(jiào) 伫立(chù) 潜行(qián) 混为一谈(hǔn) ....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嶙峋 嘹亮 疲倦不堪

B. 轻盈 嘲笑 高不可攀

C. 感概 葱茏 不求甚解

D. 峰峦 分歧 自作主张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__________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__________,东一穗西一串___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A. 倚靠 稀落 伶仃

B. 倚靠 零落 伶俐

C. 依傍 零落 伶俐

D. 依傍 稀落 伶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

B. 秋游活动结束,大家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各得其所。 ....

C. 他受尽了冷淡、侮辱与饥渴,可是他并不灰心丧气。 ....

D. 他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把领袖像从泥墙上揭下。 ....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6. 结合语境,在下列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绕葫芦,隔壁就是四牌楼。”年逾古稀的“老北京”常人春至今还记得儿时和伙伴们传唱的歌谣。这些歌谣中的建筑,________________。歌谣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记录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老北京”的大智慧和独特的文化风俗。

①有一些则已经改头换面或被历史淹没

②而“朝天官”已经在明朝天启年间烧毁

③其中有一些是人们至今熟悉的

④如儿歌中的“平则门”是元代称谓,即今天的阜成门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7.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朱自清——《春》——现代

B. 纪昀——《河中石兽》——清朝

C. 吴承恩——《小圣施威降大圣》——清朝

D.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丹麦

二、语文积累(共11分)

8. 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绘出江面开阔,风和舟疾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填空。(3分)

这几幅连环画的内容改编自古希腊寓言故事集《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__________的故事。图⑤-⑧及相关文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三、语言运用(共3分)

10. 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创作一句话。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第11-14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尊君在不 过中不至 ..

B. 则是无信 是非木柿 ..

C. 下车引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 ..

D. 已去 转转不已 ..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_____ .

(2)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文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2分)

(1)友人发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知错后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第15-17题。(共10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

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5. 本文三次写看花,看花是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阅读全文,请填写下表。(3分)

17. 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在内容上的作用。(4分)

(二)阅读《心灵的平等》。完成第18-20题。(共12分)

心灵的平等

张鸣跃

①我的幼儿园刚建起,总共才收了7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名叫岁娃,男孩,6岁,没爸爸了,他妈妈带着他进城打工,活儿是找到了,但找到的活儿不能带着孩子干,把孩子留在租来的房里又不放心,曾来问过我几次托儿的价钱,最后我起了同情心破例半价收下了他。

②岁娃和别的孩子明显地不一样,别的孩子娇贵伶俐,会乖会闹会撒娇,他像个小叫花子,洗不净的脏手脏脸,极不合群。才两天,我就觉得他是个大问题了,头也不抬,不和别的孩子坐一起,不和别的孩子玩,怎么哄都哄不动他,怎么逗也不行,一句话也不说。

③我灵机一动,就引导孩子们:小朋友都要从小有爱心,要关心别的小朋友,比如我们的小朋友岁娃,他家很穷,他的妈妈没钱给他买好衣服好吃的„„我正说着,6个小机灵便抢着说话了:“阿姨我给他糖吃!”“阿姨我给他我的娃娃!”“阿姨我让我妈妈给他买好衣服!”“阿姨我没笑过他!”„„我很感动,也为自己这种教育方法产生的效果感到得意;但再看一边坐着的岁娃时,我吓了一跳:他正抬起头来瞪我,我发现他一双大眼里也有别的孩子没有的东西,一股野气,甚至还有仇气,他紧咬嘴唇瞪着我,就像要打架时的那样子!我吓了一跳,过去问在他怎么了,不料他怪叫一声,推了我一把,扭头就跑出去了。我追出来,看见岁娃已到门口,犹豫着,勾头咬唇,随时要跑出去的样子。

④孩子们不敢再理他,都看着我。我做出笑脸,让岁娃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一声不吭,坐在一边看天。我不敢再管他,就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不时对他笑一笑,思量着怎样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三: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6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羸弱(léi) .

B. 吞噬(shí) .

C. 遒劲(jìng) .

D. 脑髓(suǐ) .悲怆(chuàng) .疮痍(chuāng) .剽悍(biāo) . 妄下断语(wǎng) .面面相觑(qù) .浑身解数(xiè) .锲而不舍(qiè) .枉然(wǎng) .

2. 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 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3.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

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 .

B.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我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4. 下面句中加点词用另一个词替代而不改变原义,恰当的一项是

报社编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只修改了其中两个地方。 ..

A. 改造 B. 改善 C. 改进 D. 改动

5. “一辆车”、“一棵树”的“辆”、“棵”是我们常见的“量词”。“一杯水”、“一

碗饭”中的“杯”、“碗”,原为名词,借用为量词。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借用为量词的一项是

A. 一张白纸 B. 一床棉被 C. 一块抹布 D. 一把椅子 ....

6. “反复”常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语势,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下列句子属于综合运用反复和排比的一项是

A.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B. 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D. 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7. 结合语境,在横线处排列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听说一只名叫“河河”的鸟儿会说话,邻居们好奇,纷纷来我家观看。 ①可其中一人说:“这只鸟说得这么清楚,拿到鸟市上,至少也能卖四五千块钱。” ②那天家里来了七八个人,围着河河,向它说“你好”,它很有礼貌地回应着,赢得一片掌声和笑声。

③我正不知怎样回答,河河抛出一句“讨厌”,惹得对方脸红。

④河河也很高兴,在笼子里跳来跳去。

A. ④②③①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8.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社戏》——鲁迅——《呐喊》 B. 《伤仲永》——王安石——北宋

C.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 D.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

二、语文积累(共10分)

9. 默写(7分)

(1)未至,

(2);。(《共工怒触不周山》)

(3)描写木兰得胜归来后,恢复女儿装的诗句是:, ,

10. 名著阅读(3分)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

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 》《 》。

三、语文运用(4分)

11. 请在下面语句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来表达你对北京风光的喜爱。

不必说,也不必说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口技》,完成第12—14题。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 填空。(2分)

(1)《伤仲永》“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一句中“闻”是“名声,名望”的意思。《祖逖》“中夜闻鸡鸣”一句中“闻”是“听到,听见”的意思。文中“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中“闻"的意思是: 。

(2)《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一句中“之”是“的”的意思。《狼》“又

数刀毙之”一句中“之”指代“狼”。文中“于厅事之东北角”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翻译: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

14. 《口技》一文不仅从正面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还多次描写了,前后两次交代了 ,从不同侧面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猫>(节选),完成第15—17题。(共9分)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15. 随着情节的变化,人对猫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阅读选文,填写下表。(3分)

16. 文中多处巧妙暗示,为下文埋下伏笔。例如:两次描写被冤枉埋下伏笔;写猫态度安详、叫声悲楚,则为下文 埋下伏笔。 这样前后照应,使读者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2分)

17. 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

答:

(二)阅读《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完成第18—20题。(共13分)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四: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五: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

表格中。(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ì) 嬉戏(xī) 花团锦簇(cù) ...B.栖息(qī) 吆喝(yāo) 昂首挺立(áng) ...

C.沐浴(mù) 澄澈(chéng) 津津有味(jīng) ...D.寻觅(mì) 霹雳(lì) 混为一谈(hǔn) ...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后来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我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D.女娲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长篷勃起来才好。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上的云,真是 ,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它们有时把天空 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 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A.多姿多彩 点缀 覆盖

B.姿态万千 点染 覆盖

C.多姿多彩 点染 笼罩

D.姿态万千 点缀 笼罩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会场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他那精彩的讲话吸引住了。 ....

B.马戏团里小丑的滑稽幽默,动物的顽皮可爱,引得观众忍俊不禁。 ....

C.同学们觉得他提出的办法很有创意,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D.只有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看似普通的紫砂变成美妙的艺术品。。 ....

5.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早高峰时,地铁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市政府2014年将在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发展公共交通、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如 。

①从而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②实现地铁7号线等建成通车

③筹集保障性住房7万套 ④建成市级生态绿道200公里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编写的,以语录体

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B.《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

圣编撰。

C.《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D.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二、语文积累(共11分)

8.默写(8分)

(1)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6)“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7)《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 。

9.名著阅读(3分)

《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明代 所写的《西游记》。孙悟空两度打败了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 擒拿孙悟空。孙悟空的变化都被他识破,后来孙悟空又变作土地庙,可尾巴没法安排收拾,情急之下把尾巴变做 ,但还是被识破了。这真是紧张又有趣的打斗。

三、语文运用(4分)

10. 为了配合写景散文单元的学习,班级板报组出了一期板报,其中有一段导语没有写完,请你根据已经写好的部分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四季的语言丰富多彩:从春风中,我们读出了希望;从夏花中,我们读出了绚

烂;;,。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第11-14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其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B.是非木杮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C.湮于沙上 果得于数里外 ..

D.僧募金重修 乃石性坚重 ..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阅十余岁 阅: .

(2)不亦颠乎 颠: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2)众服为确论。

翻译:14. 下列四图,最接近“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是( )(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第15-17题。(共11分)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

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5. 上面两段文字分别写出济南冬天小山 和 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

空)。(2分)

16. 第①段写出了济南冬天怎样的特点?分别说说划线语句是如何突出这个特点的。(5分)

答:

17. 依据第②段文字描写景物的特点,完成下面表格中四处空缺。(4分)

(二)阅读《花园》(节选),完成第18-20题。(共10分)

花园

汪曾祺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花园里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为天牛触须有一节它就有一岁。捉天牛用手,不是如何困难工作,即使它在树枝上转来转去,你等一个合适地点动手。常把脖子弄累了,但是失望的时候很少。这小小生物完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六: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

表格中。(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ì) 嬉戏(xī) 花团锦簇(cù) ...

B.栖息(qī) 吆喝(yāo) 昂首挺立(áng) ...

C.沐浴(mù) 澄澈(chéng) 津津有味(jīng) ...

D.寻觅(mì) 霹雳(lì) 混为一谈(hǔn) ...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后来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我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D.女娲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长篷勃起来才好。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上的云,真是 ,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它们有时把天空 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 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A.多姿多彩 点缀 覆盖

B.姿态万千 点染 覆盖

C.多姿多彩 点染 笼罩

D.姿态万千 点缀 笼罩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会场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他那精彩的讲话吸引住了。 ....

B.马戏团里小丑的滑稽幽默,动物的顽皮可爱,引得观众忍俊不禁。 ....

C.同学们觉得他提出的办法很有创意,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D.只有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看似普通的紫砂变成美妙的艺术品。。 ....

5.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早高峰时,地铁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市政府2014年将在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发展公共交通、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如 。

①从而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②实现地铁7号线等建成通车

③筹集保障性住房7万套 ④建成市级生态绿道200公里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编写的,以语录体

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B.《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

圣编撰。

C.《荷叶 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寄小读者》等。

D.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

伊索名下。

二、语文积累(共11分)

8.默写(8分)

(1)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6)“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7)《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 。

9.名著阅读(3分)

《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明代 所写的《西游记》。孙悟空两度打败了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 擒拿孙悟空。孙悟空的变化都被他识破,后来孙悟空又变作土地庙,可尾巴没法安排收拾,情急之下把尾巴变做 ,但还是被识破了。这真是紧张又有趣的打斗。

三、语文运用(4分)

10. 为了配合写景散文单元的学习,班级板报组出了一期板报,其中有一段导语没有写完,请你根据已经写好的部分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四季的语言丰富多彩:从春风中,我们读出了希望;从夏花中,我们读出了绚

烂; , ; , 。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第11-14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其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B.是非木杮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C.湮于沙上 果得于数里外 ..

D.僧募金重修 乃石性坚重 ..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阅十余岁 阅: .

(2)不亦颠乎 颠: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2)众服为确论。

翻译:14. 下列四图,最接近“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是( )(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第15-17题。(共11分)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5. 上面两段文字分别写出济南冬天小山 和 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

空)。(2分)

16. 第①段写出了济南冬天怎样的特点?分别说说划线语句是如何突出这个特点的。(5分)

答:

17. 依据第②段文字描写景物的特点,完成下面表格中四处空缺。(4分)

(二)阅读《花园》(节选),完成第18-20题。(共10分)

花园

汪曾祺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花园里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为天牛触须有一节它就有一岁。捉天牛用手,不是如何困难工作,即使它在树枝上转来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七:北京市西城区10-11上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10—11上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1.1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答题表格中。

(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倔强(juâ) 猝然(cù) 训诫(jiâ) 狩猎(shǒu) .... B.玷污(diàn) 黄晕(hūn) 姊妹(zǐ) 瞬间(shùn) .... C.扒窃(bā) . D.骸骨(hái) .

酝酿(niàng)枯涸(hã) 劫掠(1uã) ...

潜行(qián) 喑哑(yīn) 称职(chân) ...

繁弦急管(xián) .

玲珑剔透(tì) .水波粼粼(lín) .津津有味(jī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迂回 决别 宽怒 神通广大 B.澄清 啜泣 海域 抖擞精神 C.栖息 憔悴 隐密 悉率作响 D.厄运 烘托 静谧 闲情逸志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义全对的一项是 A.匿笑(nì) 头晕目眩(眼睛昏花) .. B.御聘(皇帝) . C.精致(细致) . D.荫敝(bì) .

获益匪浅(fēi) .

更胜一酬(chóu) .

苦心孤诣 阴晴圆缺 踉踉跄跄 突如奇来

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

4.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境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 ..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C.每一朵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D.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对待事情,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应总是随声附和。 .... B.优秀的领导者会合理的分工,使所有人都能够发挥所长,各得其所。 .... C.小外甥刚刚三岁就能流利地背出几十首古诗了,这实在是骇人听闻。 .... D.这个人做事一丝不苟,让人放心。 ....

6.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 .

B.“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ī)也。 . D.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不一见。 .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

作家。

D.《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荷兰著名童话作家。他

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二、语言运用(共7分)

8.仿照前两句续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书是绚烂夺目的彩虹,让人一扫心中的阴云;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

9.确定一个主题,写一段主题集中、语意连贯的话。(5分)

要求:(1)必须用上以下两组词语中的任意一组词语,但词语顺序自定。 第一组:沉醉 水波粼粼 姿态万千 第二组:闲游 惊慌失措 恍然大悟 (2)不少于80字。

三、诗文默写(共7分,每空1分)

10.____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11.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2.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13.《〈论语〉十则》中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理解(共32分)

四、阅读《童趣》,完成14~16题。(共10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共2分,各1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之怡然称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4分,各2分) (1)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对“私拟作群鹤”的“夏蚊”做了哪些事以得到“鹤唳云端”的图景?(用原

文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看云识天气》,完成17~20题。(共9分)

①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甲)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乙)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丙)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丁)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③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④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17.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子里的加点词“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18.“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

云。”这句话是从选文第②段中抽出来的,应该放在________处。(在横线处选填“甲、乙、丙、丁”)(2分)

19.请依据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②段划曲线句子中作者为什么把“高积云”比喻成“草

原上雪白的羊群”。(2分) 答:

20

六、阅读《窝囊的父亲》。完成21~23题。(共13分)

窝囊的父亲 张正直

①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

②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四年级那次年终考试,我的数学考了个“大鸭蛋”,语文也不及格。班主任老师劝我留级;而学校勒令我不用去上学了,让家人前来办理转学手续。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他顿时惊呆了。继而,便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

③第二天,父亲领着我来到了校长家里。任凭父亲磨破嘴唇,可校长还是坚持让我转学:“这孩子学习太差,跟不上。”校长有点不耐烦了,劝我们回去。这时,令我终生为父亲感到屈辱的一幕出现了:A父亲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流着泪说:“校长,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分上,将我这娃留下吧!如果下学期他拿不到三好学生奖状您再开除他行吗?”父亲这一“壮举”,虽然使我免遭转学的厄运,但那时的我却认为父亲给家人丢尽了脸。父亲下跪的事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校园,我成了人们嘲笑的“跪读生”,那一段时间我发了疯似地学习。但年少的我不感激父亲,认为父亲是个“窝囊”透顶的人。

④第二年,当我把平生获得的第一个三好学生的奖状交给父亲时,他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对母亲不停地唠叨着:“贴在哪里好呢?”最后,父亲决定贴在他炕头的墙上。父亲用图钉摁好后,反复摸着我的头问:“儿子,什么日子你的奖状能把这面墙贴满呢?” ⑤以后的岁月里,我每年都能带回几张“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之类的奖状,父亲总会庄重地把它们一一贴好,并且按时间顺序井井有条。土墙上的奖状,成了那两间穷得连一张年画都没有的小草房里唯一的一道风景。每逢家里来了客人,父亲总是把人领到那面土墙前“参观”,并摇头晃脑地拖着长腔给人家念上几张。有时还拿到村上去,向人家炫耀。看到父亲的这些“表演”,我心里感到滑稽可笑。

⑥数年后,我成全了父亲的愿望,考上了大学,父亲收集奖状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待我参加工作后,那面黑乎乎的土墙已被父亲用花花绿绿的奖状和证书贴满了。每当看到这面土墙,我就想,这些年来,父亲辛辛苦苦地摆弄这些奖状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甚至怀疑父亲是不是有点心理变态。

⑦但真正使我认识父亲的,却是家里发生的那一场火灾。

⑧据母亲讲,那场火灾是因为邻家的孩子玩火,不小心点着了自家的房子,我家的房子也跟着遭了殃。当时,父亲刚从田里回来,二话不说,扔下锄头,便闯入了那两间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的小草房里。母亲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呆了,都在想,窝囊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哪来这么勇敢、果断,难道这几间破屋里藏着比他生命还重要的宝贝不成?大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八: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贮蓄(zhù) 应和(hè) 迸溅(bèng) 骇人听闻(hài) ....

B. 绽开(dìng) 憔悴(cuì) 烘托(hōng) 忍俊不禁(jìn) ....

C. 顷刻(qīng) 滑稽(jī) 档案(dǎng) 恍然大悟(huǎng) ....

D. 较量(jiào) 伫立(chù) 潜行(qián) 混为一谈(hǔn) ....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嶙峋 嘹亮 疲倦不堪

B. 轻盈 嘲笑 高不可攀

C. 感概 葱茏 不求甚解

D. 峰峦 分歧 自作主张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__________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__________,东一穗西一串___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A. 倚靠 稀落 伶仃

B. 倚靠 零落 伶俐

C. 依傍 零落 伶俐

D. 依傍 稀落 伶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

B. 秋游活动结束,大家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各得其所。 ....

C. 他受尽了冷淡、侮辱与饥渴,可是他并不灰心丧气。 ....

D. 他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把领袖像从泥墙上揭下。 ....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6. 结合语境,在下列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绕葫芦,隔壁就是四牌楼。”年逾古稀的“老北京”常人春至今还记得儿时和伙伴们传唱的歌谣。这些歌谣中的建筑,________________。歌谣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记录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老北京”的大智慧和独特的文化风俗。

①有一些则已经改头换面或被历史淹没

②而“朝天官”已经在明朝天启年间烧毁

③其中有一些是人们至今熟悉的

④如儿歌中的“平则门”是元代称谓,即今天的阜成门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7.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朱自清——《春》——现代

B. 纪昀——《河中石兽》——清朝

C. 吴承恩——《小圣施威降大圣》——清朝

D.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丹麦

二、语文积累(共11分)

8. 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绘出江面开阔,风和舟疾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填空。(3分)

这几幅连环画的内容改编自古希腊寓言故事集《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__________的故事。图⑤-⑧及相关文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三、语言运用(共3分)

10. 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创作一句话。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第11-14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尊君在不 过中不至 ..

B. 则是无信 是非木柿 ..

C. 下车引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 ..

D. 已去 转转不已 ..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_____ .

(2)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文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2分)

(1)友人发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知错后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第15-17题。(共10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

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

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5. 本文三次写看花,看花是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阅读全文,请填写下表。(3分)

17. 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在内容上的作用。(4分)

(二)阅读《心灵的平等》。完成第18-20题。(共12分)

心灵的平等

张鸣跃

①我的幼儿园刚建起,总共才收了7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名叫岁娃,男孩,6岁,没爸爸了,他妈妈带着他进城打工,活儿是找到了,但找到的活儿不能带着孩子干,把孩子留在租来的房里又不放心,曾来问过我几次托儿的价钱,最后我起了同情心破例半价收下了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九: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6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羸弱(léi) .

B. 吞噬(shí) .

C. 遒劲(jìng) .

D. 脑髓(suǐ) .悲怆(chuàng) .疮痍(chuāng) .剽悍(biāo) . 妄下断语(wǎng) .面面相觑(qù) .浑身解数(xiè) .锲而不舍(qiè) .枉然(wǎng) .

2. 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 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3.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

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 .

B.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我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4. 下面句中加点词用另一个词替代而不改变原义,恰当的一项是

报社编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只修改了其中两个地方。 ..

A. 改造 B. 改善 C. 改进 D. 改动

5. “一辆车”、“一棵树”的“辆”、“棵”是我们常见的“量词”。“一杯水”、“一碗饭”

中的“杯”、“碗”,原为名词,借用为量词。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借用为量词的一项是

A. 一张白纸 B. 一床棉被 C. 一块抹布 D. 一把椅子 ....

6. “反复”常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语势,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下列句子属于综合运用反复和排比的一项是

A.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B. 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D. 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7. 结合语境,在横线处排列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听说一只名叫“河河”的鸟儿会说话,邻居们好奇,纷纷来我家观看。 ①可其中一人说:“这只鸟说得这么清楚,拿到鸟市上,至少也能卖四五千块钱。”

②那天家里来了七八个人,围着河河,向它说“你好”,它很有礼貌地回应着,赢得一片掌声和笑声。

③我正不知怎样回答,河河抛出一句“讨厌”,惹得对方脸红。

④河河也很高兴,在笼子里跳来跳去。

A. ④②③①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8.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社戏》——鲁迅——《呐喊》 B. 《伤仲永》——王安石——北宋

C.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 D.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

二、语文积累(共10分)

9. 默写(7分)

(1)未至,

(2)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共工怒触不周山》)

(3)描写木兰得胜归来后,恢复女儿装的诗句是:

10. 名著阅读(3分)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

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

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 》《 》。

三、语文运用(4分)

11. 请在下面语句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来表达你对北京风光的喜爱。

不必说,单是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口技》,完成第12—14题。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 填空。(2分)

(1)《伤仲永》“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一句中“闻”是“名声,名望”的意思。《祖逖》“中夜闻鸡鸣”一句中“闻”是“听到,听见”的意思。文中“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中“闻"的意思是: 。

(2)《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一句中“之”是“的”的意思。《狼》“又数刀毙之”一句中“之”指代“狼”。文中“于厅事之东北角”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翻译: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 14. 《口技》一文不仅从正面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还多次描写了两次交代了 ,从不同侧面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猫>(节选),完成第15—17题。(共9分)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15. 随着情节的变化,人对猫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阅读选文,填写下表。(3分)

16. 文中多处巧妙暗示,为下文埋下伏笔。例如:两次描写,为下文猫被冤枉埋下伏笔;写猫态度安详、叫声悲楚,则为下文 埋下伏笔。

这样前后照应,使读者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2分)

17. 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

答:

(二)阅读《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完成第18—20题。(共13分)

谢谢你。盛装莅临①我的成长

汪微微

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

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篇十: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6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羸弱(léi) .

B. 吞噬(shí) .

C. 遒劲(jìng) .

D. 脑髓(suǐ) .悲怆(chuàng) .疮痍(chuāng) .剽悍(biāo) . 妄下断语(wǎng) .面面相觑(qù) .浑身解数(xiè) .锲而不舍(qiè) .枉然(wǎng) .

2. 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 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3.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

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 .

B.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

我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4. 下面句中加点词用另一个词替代而不改变原义,恰当的一项是

报社编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只修改了其中两个地方。 ..

A. 改造 B. 改善 C. 改进 D. 改动

5. “一辆车”、“一棵树”的“辆”、“棵”是我们常见的“量词”。“一杯水”、“一碗饭”中的“杯”、“碗”,原为名词,借用为量词。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借用为量词的一项是

A. 一张白纸 B. 一床棉被 C. 一块抹布 D. 一把椅子 ....

6. “反复”常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语势,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下列

句子属于综合运用反复和排比的一项是

A.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B. 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D. 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7. 结合语境,在横线处排列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听说一只名叫“河河”的鸟儿会说话,邻居们好奇,纷纷来我家观看。 ①可其中一人说:“这只鸟说得这么清楚,拿到鸟市上,至少也能卖四五千块钱。” ②那天家里来了七八个人,围着河河,向它说“你好”,它很有礼貌地回应着,赢得一片掌声和笑声。

③我正不知怎样回答,河河抛出一句“讨厌”,惹得对方脸红。

④河河也很高兴,在笼子里跳来跳去。

A. ④②③①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②④①③

8.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 《社戏》——鲁迅——《呐喊》 B. 《伤仲永》——王安石——北宋

C.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 D.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

二、语文积累(共10分)

9. 默写(7分)

(1)未至,

(2)(《共工怒触不周山》)

(3)描写木兰得胜归来后,恢复女儿装的诗句是:,,

10. 名著阅读(3分)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

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 》《 》。

三、语文运用(4分)

11. 请在下面语句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来表达你对北京风光的喜爱。

不必说,也不必说,就。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口技》,完成第12—14题。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

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

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 填空。(2分)

(1)《伤仲永》“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一句中“闻”是“名声,名望”的意思。《祖逖》“中夜闻鸡鸣”一句中“闻”是“听到,听见”的意思。文中“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中“闻"的意思是: 。

(2)《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一句中“之”是“的”的意思。《狼》“又

数刀毙之”一句中“之”指代“狼”。文中“于厅事之东北角”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翻译: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

14. 《口技》一文不仅从正面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还多次描写了,前后两次交代了 ,从不同侧面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猫>(节选),完成第15—17题。(共9分)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

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15. 随着情节的变化,人对猫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阅读选文,填写下表。(3分)

16. 文中多处巧妙暗示,为下文埋下伏笔。例如:两次描写被冤枉埋下伏笔;写猫态度安详、叫声悲楚,则为下文 埋下伏笔。

这样前后照应,使读者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2分)

17. 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

答:

(二)阅读《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完成第18—20题。(共13分)

谢谢你。盛装莅临①我的成长

汪微微

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羡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 1、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2016-01-09)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1732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