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氓阅读选择题

氓阅读选择题

2016-01-09 09:02:0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氓阅读选择题篇一:练习题《氓》 一、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氓阅读选择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氓阅读选择题篇一:练习题《氓》

一、积累运用

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mánɡ) 静女其姝(shū) 修我矛戟(qǐ)

B.静女其娈(luán) 乘彼垝垣(ɡuǐ) 与子同泽(zé)

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贻我彤管(yí)

D.洵美且异(xún) 无与士耽(dān) 渐车帏裳(chánɡ)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体无咎言 夙兴夜寐 嗜草 乘彼垝垣

B.糜室劳矣 矛戟 彤管 踟蹰

C.自我徂尔 有炜 洵美 于嗟鸠兮

D.泣涕涟涟 送子 涉骐 晏晏帏裳

3.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抒发对女子的喜爱。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4.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5.《诗经》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_____________首。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诗经》“六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氓》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8.“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___________,流露出来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绝而不留恋。

9.“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静女》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诗句。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12.诗中写到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小伙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这反映了小伙子什么心理?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7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逐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

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文侯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鲁人或恶吴起 恶:毁谤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轻视、看不起

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劝戒

D.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卒:士兵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B. 于是魏文侯以为将 乃设九宾之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C.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D. 以吴起善用兵,廉平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15.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

①杀妻以求将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③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②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③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三、表达交流

18.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给人带来甜蜜、幸福,但也导演了很多悲剧。古往今来,很多人对爱情谈出了自己的看法,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请把你知道的写在下面,并和同学们交流。

真题演练

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05高考浙江试题)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思路解析:要求填写之处的前面,谈的内容先是“象形”,然后是“指事”,那么后面的内容紧接的应该是第②句,这一句确定了下来,其他的句子以此为基础,就容易调整了。 答案:②④①③

[解析与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答案:A(“氓”应读“ménɡ”,“戟”应读“jǐ”。)

2.答案:C(A.“嗜”应为“蓍”;B.“糜”应为“靡”;D.“骐”应为“淇”。)

3.答案:B(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4.答案:C(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双关的手法。)

5.答案:诗 诗三百 305 诗歌总集 风、雅、颂 赋、比、兴

二、阅读理解

6.答案:(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7.答案:纯真热情

8.答案:男女是不平等的 悔恨多于哀伤

9.答案:清醒、刚烈

10.答案:爱屋及乌

11.答案:远自郊野赠茅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12.答案:小伙子心理主要有以下内容:姑娘是因为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而不来呢,还是阴晴不定的少女对自己变了心而故意失约不来呢?于是非常着急不安,同时,也借此写出了那个男子对所爱的女子的深情和迷恋程度。

13.思路解析: “谢”应为“辞退”。

答案:C

14.思路解析:A.到,前往;/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没实在意义。B.因为;/在。C.可是、却;/用来。D.因为。

答案:D

15.思路解析:④⑤⑥讲吴起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卒愿为之效死。

答案:D

16.思路解析:“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与原文意思不合,文中的内容与此刚好相反。

答案:D

17.思路解析:第①句的考查点为“将”、“取”、“疑之”。第②句的考查点为“于是”、“贤”、“事”。第③的考查点为“贪”、“不能过”。

答案:①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 ②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事奉他。 ③吴起贪恋名利而爱好女色,但是带兵打仗就连司马穰苴也无法超过他。

18.提示:收集有关爱情的名言,看看古今中外的人对爱情的看法。

氓阅读选择题篇二:练习题《氓》

《氓》的练习

出题:甘水泉 审题:蒋长英 时间:2012-9-13

一、积累运用(共9分)

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氓之蚩蚩(mánɡ) 靡室劳矣(mí) 犹可说也(tuō)

B.匪来贸丝(fēi) 乘彼垝垣(ɡuǐ) 自我徂尔(cú)

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无食桑葚(shân)

D.载笑载言(zài) 无与士耽(dān) 渐车帏裳(chánɡ)

2.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了兴的手法,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3.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二、阅读理解(共12分)

(一)阅读《氓》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4.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3分)

6.“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___________,流露出来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绝而不留恋。(3分)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3分 )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8题:(共9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8、翻译 下列句子:

(1)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冕小儿,恬若不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与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答案:A(“氓”应读“mãnɡ”)

2.答案:B(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3.答案:C(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顶真的手法。)

二、阅读理解

4.答案:(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5.答案:纯真热情

6.答案:男女是不平等的 悔恨多于哀伤

7.答案:清醒、刚烈

三、古文翻译

(1)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2)晚上悄悄出来坐在佛膝盖上,拿书对着长明灯来读它

(3)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王冕当时年幼,平静得好像不知道)

解析与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答案:A(“氓”应读“mãnɡ”,“戟”应读“jǐ”。)

2.答案:B(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3.答案:C(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双关的手法。)

二、阅读理解

4.答案:(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5.答案:纯真热情

6.答案:男女是不平等的 悔恨多于哀伤

7.答案:清醒、刚烈

三、古文翻译

(1)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2)晚上悄悄出来坐在佛膝盖上,拿书对着长明灯来读它

(3)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王冕当时年幼,平静得好像不知道)

解析与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答案:A(“氓”应读“mãnɡ”,“戟”应读“jǐ”。)

2.答案:B(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3.答案:C(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双关的手法。)

二、阅读理解

4.答案:(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5.答案:纯真热情

6.答案:男女是不平等的 悔恨多于哀伤

7.答案:清醒、刚烈

三、古文翻译

(1)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2)晚上悄悄出来坐在佛膝盖上,拿书对着长明灯来读它

(3)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王冕当时年幼,平静得好像不知道)

氓阅读选择题篇三:《氓》训练题

(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

一、基础知识(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匪来贸丝/于嗟鸠兮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解析:A项,莫—暮。C项,匪—非,于—吁。B、D项无通假字。

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为期德①将子无怒,秋以①士也罔极,二三其..A. B.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C. D. 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解析:A项,①把,②来。B项,①②都代“他”。C项,①到达,②就。D项,①没有人,②同“暮”。

答案:B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答案:B

4.下列加点字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其黄而陨 .

C.夙兴夜寐 . B.二三其德 ..D.雨雪霏霏 . 耽:耽搁 爽:过错 疚:痛苦 解析:B项“耽”是“沉溺”的意思。

解析:D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A项,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黄。B项,二三:数词活用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C项,夙: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早晨。

答案:D

5.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答案:(1)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2)隰则有泮 言笑晏晏

(3)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4)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二、阅读鉴赏(2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问题。(9分)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③①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①夭夭:木少盛貌。②于归:指姑娘出嫁。③:音fén,果实将熟的样子。

6.(对应考点链接)《诗经》普遍使用赋比兴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头一节写“花”,第二节写“实”,第三节写“叶”,既是托物起兴,又是比的写法。借花形容新娘的美丽,借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来形容一派兴旺的景象。

7.这首诗表达了先秦时代人们“美的观念”,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美。也就是说,一个姑娘,不仅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

参考译文: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7分)

相 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选自《诗经·鄘风》)

河 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选自《诗经·卫风》)

[注] ①杭:通“航”,渡过。②予:而。③崇朝(zhōnɡ zhāo):即“终朝”,从黎明到早饭这段时间。

8.《相鼠》一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讽刺胡作非为、荒淫无耻之徒,表达了人们的憎恨和诅咒。诗人以老鼠作比,指斥无耻之徒连老鼠都不如。

9.《相鼠》与《河广》这两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首诗从行文方式来看,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只更换个别的字眼,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能充分地抒发情怀。

参考译文:

相 鼠 ③①②

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

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

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

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河 广

谁说河面宽广?一根芦苇就可以渡到对岸。谁说故国遥远?踮起脚就可以望得到。谁说河面宽广?间隔的距离不能容下一条小船。谁说故国遥远?从黎明到早饭的这段时间就可以到达。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10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概括本诗表现的主要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写青年男子对漂亮姑娘的恋慕与追求。

11.本诗运用了________的艺术手法,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诗中还大量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感情。(3分)

答案:兴 对偶 重章叠句

12.请就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一段赏析文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如“琴瑟友之”,“友”,亲密相爱,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两句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未来的憧憬,是他寤寐以求的愿望,他简直已陶醉在预想的成功之中了。

三、表达交流(9分)

13.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5分)

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开头。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断章取义,歪曲篡改。

14.请仿照例句,为《氓》拟一个赏析性题目。(4分)

例句:为国赴难中的家园之思——《诗经·采薇》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曲妇女的悲歌——《卫风·氓》赏析

(或:无处申诉的哀苦与决绝的心志——《卫风·氓》赏析)

氓阅读选择题篇四:练习题《氓》

《氓》的练习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22分,每空一分)

氓( ) 蚩蚩( ) 匪来贸丝( ) 乘彼垝垣( )( ) .....

愆期( ) 将子无怒( ) 载笑载言( ) 尔卜尔筮( ) ( ) .....

桑葚( ) 体无咎言( ) 于嗟鸠兮( ) 犹可说也( ) ....

其水汤汤( ) 靡有朝矣( ) 士也罔极( ) 渐车帷裳( ) ( ) .....

夙兴夜寐( ) 咥其笑矣( ) 隰则有泮( )( ) ....

2、下面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诗经》编成于战国时期,共305篇,又称为“诗三百”。

C.“诗经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

D.“国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的歌辞;“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礼的民歌。

3、下列句中划线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来即我谋 其黄而陨 言笑晏晏 B.载笑载言 咥其笑矣 士贰其行

C.尔卜尔筮 匪我愆期 士也罔极 D.总角之宴 于嗟鸩兮 隰则有泮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4分)

A.为了赶在学术会前完成论文,他夙兴夜寐,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 ....

B.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

C.商店经理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商店无假货。”但一检查,几乎全是假货。 ....

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气得我奔向商店,大呼:“退货!” ....

5、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非,不是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爽快,干脆

C.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嫁妆

6、对下列各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4分)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终于又看到了你,我就有说有笑。

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劝说了。

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二.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氓之蚩蚩(mánɡ) 靡室劳矣(mí) 犹可说也(tuō)

B.匪来贸丝(fēi) 乘彼垝垣(ɡuǐ) 自我徂尔(cú)

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无食桑葚(shân)

D.载笑载言(zài) 无与士耽(dān) 渐车帏裳(chánɡ)

2.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了兴的手法,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3.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二、阅读理解(共12分)

(一)阅读《氓》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4.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3分)

6.“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___________,流露出来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绝而不留恋。(3分)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3分 )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8题:(共9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8、翻译 下列句子:

(1)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冕小儿,恬若不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8分)

(1)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与恋人约会的情景。

B.全诗共三章,第一章重在写心理,第二章重在写场景。

C.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而淳朴的恋情。

(2).《邶风•静女》中的人物形象各是怎样?通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3).你认为本诗中哪处细节描写最具有生活情趣?为什么?

解析与答案 一.1.略 2.B 《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应为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而非战国时期 .3.C 鸠 4.D 5.B 6.C

二.

1.答案:A(“氓”应读“mãnɡ”)

2.答案:B(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3.答案:C(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顶真的手法。)

二、阅读理解

4.答案:(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5.答案:纯真热情

6.答案:男女是不平等的 悔恨多于哀伤

7.答案:清醒、刚烈

三、古文翻译

(1)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2)晚上悄悄出来坐在佛膝盖上,拿书对着长明灯来读它

(3)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王冕当时年幼,平静得好像不知道) 10.(1)B (2)男子憨厚老实,女子聪明可爱 (3)示例:“搔首踟蹰”四字,把“我”的焦灼、紧张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现了出来,表达了“我”对“静女”的爱慕和思念之深。 娴静姑娘好漂亮, 约我等在城角旁。 望穿秋水不见你, 搔首徘徊我心慌。 娴静姑娘真娇艳, 送我精美好彤管。 彤管熠熠生光彩, 姑娘生就好容颜。 郊野采集赠柔荑, 确实美好又新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 美人相赠最珍奇。

氓阅读选择题篇五:《氓》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每句都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C.匪来贸丝/于嗟鸠兮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

解析:A项,莫—暮。C项,匪—非,于—吁。B、D项无通假字。

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为期①将子无怒,秋以.

A.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顿丘①送子涉淇,至于..

C.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德①士也罔极,二三其.

B.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知我哀①我心伤悲,莫.

 D.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解析:A项,①把,②来。B项,①②都代“他”。C项,①到达,②就。D项,①没有人,②同“暮”。

答案:B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答案:B

4.下列加点字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其黄而陨 .

C.夙兴夜寐 . B.二三其德 ..D.雨雪霏霏 . 耽:耽搁 爽:过错 疚:痛苦 解析:B项“耽”是“沉溺”的意思。

解析:D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A项,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黄。B项,二三:数词活用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C项,夙: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早晨。 答案:D1、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匪我愆(qiān)期 白头偕(jiē)老 尔卜尔筮(shì) 淇水汤汤(shāng)

B、体无咎(jiù)言 夙(sù)兴夜寐 渐(jiàn)车帷裳 雨雪霏(fēi)霏

C、将(qiāng)子无怒 象弭(mǐ)鱼服 小人所腓(féi) 四牡(mmǔ)业业

D、不遑(huáng)启处 忧心孔疚(jiù) 自我徂(cú)尔 于(yú)嗟鸠兮

1、C(偕xié;B渐jiān;D疚jiù 于xū)

2、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B(A夙,夜,名词作状语 C象,鱼,名词作状语 D雨,名词用为动词)

3、各句的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宴:形容词,快乐。

B、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动词,访问,探问。

C、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载:动词,承载。

D、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腓:动词,遮蔽。

3、C(载 连词“又”)

4、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见复关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二三其德 吾其还也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4、D(以:连词,表目的;介词,把。 其:他,代词;表祈使、商婉的副词)

5、比较下边句子加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5、C(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实词意义和用法)

6、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⑥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A、①②④⑤

5.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答案:(1)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2)隰则有泮 言笑晏晏

(3)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4)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二、阅读鉴赏(2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问题。(9分)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③①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这首诗出自《诗经·国风》。①夭夭:木少盛貌。②于归:指姑娘出嫁。③:音fén,果实将熟的样子。

6.(对应考点链接)《诗经》普遍使用赋比兴手法,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头一节写“花”,第二节写“实”,第三节写“叶”,既是托物起兴,又是比的写法。借花形容新娘的美丽,借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来形容一派兴旺的景象。

7.这首诗表达了先秦时代人们“美的观念”,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美。也就是说,一个姑娘,不仅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

参考译文: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7分)

相 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选自《诗经·鄘风》)

河 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选自《诗经·卫风》)

[注] ①杭:通“航”,渡过。②予:而。③崇朝(zhōnɡ zhāo):即“终朝”,从黎明到早饭这段时间。

8.《相鼠》一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讽刺胡作非为、荒淫无耻之徒,表达了人们的憎恨和诅咒。诗人以老鼠作比,指斥无耻之徒连老鼠都不如。

9.《相鼠》与《河广》这两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首诗从行文方式来看,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只更换个别的字眼,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能充分地抒发情怀。

参考译文:

相 鼠

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

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

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

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河 广

谁说河面宽广?一根芦苇就可以渡到对岸。谁说故国遥远?踮起脚就可以望得到。谁说河面宽广?间隔的距离不能容下一条小船。谁说故国遥远?从黎明到早饭的这段时间就可以到达。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10分)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③①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概括本诗表现的主要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写青年男子对漂亮姑娘的恋慕与追求。

11.本诗运用了________的艺术手法,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诗中还大量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感情。(3分)

答案:兴 对偶 重章叠句

12.请就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一段赏析文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如“琴瑟友之”,“友”,亲密相爱,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两句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未来的憧憬,是他寤寐以求的愿望,他简直已陶醉在预想的成功之中了。

三、表达交流(9分)

13.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5分)

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开头。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断章取义,歪曲篡改。

14.请仿照例句,为《氓》拟一个赏析性题目。(4分)

例句:为国赴难中的家园之思——《诗经·采薇》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曲妇女的悲歌——《卫风·氓》赏析

氓阅读选择题篇六:氓学案答案

《氓》教学案

二、注音

氓:méng 蚩:chī愆:qiān 将:qiāng 垝

垣:guǐ 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说:tuō 陨:yǔn 徂:cú 汤:

shāng 渐:jiān

罔:wǎ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í

泮:pàn

课堂案

一、解释词语:

抱布贸丝:交易 来即我谋 就 至于顿丘 到了 匪我愆期 拖

延 将子无怒愿、请 乘彼垝垣 登

上、那 既见复关已经 体无咎言卦

象 以我贿迁 财物其叶沃若

词尾助词——的样子 无与士耽沉溺 其黄而陨 落下 自我徂尔 往 淇水汤汤 水盛大的样子

渐车帷裳 浸湿 女也不爽 差错 靡室劳矣 没有 夙兴夜寐早 躬自悼矣

亲自

二、探究:

巩固案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 通 ,意为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通 ,意为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通 ,意为

二、古今异义: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 。今义: )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 。今义: )

(3)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 。今义: )

三、练一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 )

A.氓之蚩蚩(chī) 乘彼垝垣(huán) 修我矛戟(jī) 说怿女美(yì)

B.与子同袍(páo) 尔卜尔筮(shì) 其水汤汤(tāng) 靡有朝矣(zhāo)

C.匪我愆期(qiān) 于嗟女兮(jiē) 渐车帷裳(cháng) 体无咎言(jiù)

D.于嗟鸠兮(xū) 将子无怒(jiāng) 犹可说也(yuè) 士也罔极(wǎng )

2.下列句中划线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来即我谋 其黄而陨 言笑晏晏 B、修我戈矛 咥其笑矣 士贰其行

C、尔卜尔筮 匪我愆期 士也罔极 D、总角之宴 于嗟鸩兮 隰则有泮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 】

A.为了赶在学术会前完成论文,他夙兴夜寐,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

B.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C.商店经理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商店无

假货。”但一检查,几乎全是假货。

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气得我奔向商店,大呼:“退货!”

4.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非,不是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爽快,干脆

C.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嫁妆

5.对下列各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终于又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劝说了。

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四、默写(略)

氓阅读选择题篇七:氓采薇练习题

第二单元

4 《诗经》两首

随堂巩固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蚩蚩(chī) 愆期(qiān) ..

将子无怒(jiāng) 咥其笑矣(xì) ..

B.桑葚(shèn) .

尔卜尔筮(shì) .

C.罔极(wǎng) .帷裳(cháng) .体无咎言(jiù) .靡盬(gǔ) .

淇水汤汤(tāng) 隰则有泮(xí) ..D.狁(yǔn) 垝垣(wēi) ..

不遑启居(huáng) 四牡骙骙(kuí) ..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贸:交换。 .

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咎:责备。 徂:往。 遂:顺心、满足。

3.下列语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⑤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⑧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A.①③⑥⑧ B.②⑤⑥⑧

C.①④⑤⑦ D.②③④⑦

4.下列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D.“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二、阅读理解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

氓(节选)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从所选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诗歌的最后一章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

7.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顦狁之故。不遑启居,顦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顦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结合《采薇》全诗,说说你对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8.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请谈谈你的理解。

拓展作业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氓隶/流氓 渐染/逐渐 果脯/胸脯 ......

B.偕老/诙谐 垝垣/诡计 牲畜/畜牧 ......

C.宴席/晏起 绿林/露水 殷红/殷实 ......

D.偌大/若非 ..帷裳/衣裳 模范/模样 ....

2.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②王事靡盬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出郭相扶将

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C. D.

4.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说要回家了要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我驻守的地方还不安定,不要再派人来打听我几时能回家的消息。

C.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征役没有休止,没有时间安居休息。

D.岂不日戒,狁孔棘。

——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狁之难很紧急啊。

二、阅读鉴赏(18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柏 舟

泛彼柏舟①,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②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③亦有兄弟,不可以据④。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⑤,不可选⑥也。

忧心悄悄⑦,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⑧静言思之,寤辟有摽。⑨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⑩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①泛(fàn):漂流的样子。柏舟:柏木做成的舟。②微:非,不是。③这两句是说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匪:非。鉴:明镜。茹:含,容纳。④据:依靠。⑤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⑥选:屈挠退让的意思。⑦悄悄:苦愁状。⑧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觏(gòu):通“遘”,遭遇。闵(mǐn):痛。⑨此二句是说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⑩此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此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之衣上的污垢长在。

5.俞平伯在《读诗札记》中说:“通篇措词委婉幽抑,取喻起兴巧密工细,在朴素的《诗经》中是不易多得之作。”那么,这首诗是怎样起兴的?(3分)

6.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7.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8.击 鼓

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土国③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④,平⑤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⑥,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⑨阔⑩兮,不我活兮。于嗟洵 兮,不我信兮。

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②兵:刀枪等武器。③土国:国中挑填混土的工作。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⑤平:平定。⑥爰(yuán):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⑦契阔:离散聚合。⑧成说:预先约定的话。⑨于嗟(xū jiē):感叹词。⑩阔:远离。洵(xún):远。 ⑪⑪

诗中为什么写战马走失又在树林下找到这一细节?谈谈你的理解。(4分)

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这四句诗流传千古的原因。(4分)

##

一、语基落实

1.答案:B

思路解析:A项,“将”应读“qiāng”;C项,“汤”应读“shāng”;D项,“垝”应读“guǐ”。

2.答案:B

思路解析:B项,“咎”的意思是“灾祸”。

3.答案:B

思路解析:有通假字的是:①“尔”,通“”;②“匪”通“非”;⑤“于”通“吁”;⑥“说”通“脱”;⑧“泮”通“畔”。其余没有通假字。

4.答案:A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的“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错。对于“六艺”有两种说法,一为《诗》《书》《礼》《易》《乐》《春秋》,一为“礼、乐、射、御、书、数”。

二、阅读理解

5.参考答案:从忍辱负重转变为刚强决绝。

思路解析:节选部分第二章写到“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而最后一章则写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由此可以分析女主人公的态度转变。

6.参考答案:诗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说明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对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对比烘托作用。

思路解析:这是《诗经》中常用的“比”的表现手法,抓住“有岸”“有泮”与男子的“罔极”分析即可。

7.参考答案:(1)“我”是一位戍守边疆、保家卫国、思念家乡、退伍归来的士卒。(2)“我”深明大义,在国家遭遇外敌侵略时,舍生忘死;“我”又反对战争,渴望和家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思路解析:这首诗是以抒情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写成的,诗歌的前半部分既有思归之情,也有对敌人的痛恨;结尾既有对战争的厌恶,也有归途的伤悲。注意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即可。

8.参考答案:此诗末章运用对比的手法,“今”与“昔”、“往”与“来”、“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情景交融。“莫知我哀”则表明此悲无人慰、此痛无人解的痛苦心情,情感达到高潮。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评、诗论的理解,能力层级较高,要求既有把握课文的能力,又要有鉴赏评价的能力。

一、积累运用

1.答案:A

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méng/máng,jiān/jiàn,fǔ/pú;B项,分别读xié/xié,guǐ/guǐ,chù/xù;C项,分别读yàn/yàn,lù/lù,yān/yīn;D项,分别读ruò/ruò,cháng/shɑng,mó/mú。

2.答案:A

思路解析:“言”,①②都为助词,无实义。“反”,③④都指“违反”,指违背誓言。

3.答案:B

思路解析:A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表承接。B项,“靡”:①②都是指“没有”的意思。C项,“将”:①动词,愿,请;②动词,扶持,搀扶。D项,“莫”:①代词,没有谁;②同“暮”。

4.答案:B

思路解析:“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的意思是“我驻守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二、阅读鉴赏

5.参考答案:这首诗用“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意思是说柏舟泛泛而流,不知所止。作者以此来比喻自己的身世和飘摇不定的心境。为下文写自己的遭遇作铺垫。

思路解析: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和《诗经》的大多数诗篇一样,先言他物,然后引出诗歌要歌咏的对象。“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是起兴语句,围绕这两句话分析即可。

6.参考答案:全诗紧扣一个“忧”字,表现了一个女子自伤遭遇,而又苦于无处诉说的幽怨之忧。从诗歌中,不难看出这位女子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泄,更无以解。

思路解析:所谓“诗眼”是能准确反映诗歌主旨的一句诗或一个字。在这首诗中,不难发现“忧”是诗眼。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略加分析即可。

7.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忧愁困苦、坚强不屈而又悲愤幽怨的女子形象。首章交代了她飘摇不定的心境。第二章紧承上一章,写她的忧思难以排解,没有人能分担。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词,表明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第四章交代其忧思的原因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末章作结,以日月失其光辉表达忧愤之深。这样,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在目了。

思路解析:从诗歌的内容看,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困苦、坚强而又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全诗共五章三十句,都是围绕这一女子的遭遇与悲愤的心情来写的。

8.参考答案:这是诗歌中的一处细节描写,明写战马走失,实写战士思乡欲逃离战场,但战马又在树林下找到,喻战士欲归乡而不得。

思路解析:这是本诗中一个生动的细节,诗人渴望回乡而不得,战马也不愿久留战场,于是走失,但战马留恋主人,终在树林下找到。这是以马喻人。

9.参考答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誓愿与“死生契阔”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思路解析:这是征人与妻子的誓言,结发为夫妇,生死不相离,但残酷的战争无情地粉碎了这誓言,造成了生死不相见的结局。滞留在边陲的征人想到与妻子的誓言,看到战争的残酷,悲伤,其悲伤之情在这四句诗中体现得十分鲜明。

氓阅读选择题篇八:《氓》学案(答案)

【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的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目标】

1、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 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 《氓》的情节和主题。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关于古代婚礼: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

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的追忆仪式了 。

二、字词注音

匪来贸丝(fēi ) 愆期:(qiān ) 将子无怒:(qiāng) 载笑载言:(zài ) .....

于嗟女兮(xū) 尤可说也(tuō ) 徂(cú ) 淇水汤汤(shāngshāng) .....

渐车帏裳(jiān)(cháng ) 靡:(mǐ ) 隰:(xí ) 总角之宴(jiǎo ) ..

夙兴夜寐(sù) .

三、思考

1、全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恋爱-- - -- 婚变—— - 决绝

2、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男女主人公反映出什么样的性格?

明确:男青年:忠厚老实、急躁、任性、表里不一------ 尔卜尔蓍说明他刚开始对婚姻的态度很郑重其事,认真。

姑娘 :温柔、情深意重、传统、 善解人意、 、痴情 、天真、活泼------

3、结婚之后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男:不体谅人 暴躁 三心二意

女:勤劳肯吃苦 任劳任怨 专情柔弱

4、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对男子表现出一种什么态度?“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决绝分离的态度

比兴,一方面说自己的愁思,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也有极限 男:易变

女:决绝,刚强

【合作探究】

1、女主人公为什么突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这是什么手法?

文中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并分析。

看到桑树想到其荣枯前后,如同自身命运 比兴

对比、比喻?

桑未落,叶沃若---桑落,黄陨 士之耽可说----女之耽不可说 女不爽---士贰其行 (对比)

桑叶鲜嫩而枯黄--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苦

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 叶黄陨----喻女子年长色衰。 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 比喻)

2、他们的婚姻失败除了氓的变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你如何看待女主人

公的婚姻悲剧?

被弃原因:一,男子负心说。二,年老色衰说。三,财富说。(经济落后的社会,男子骗情其实为骗财,看,拿的是布,换的是丝,而且空车子来,连人和嫁妆一起搜刮了。婚后估计挥霍得差不多了,就不客气了。扁~~~~恩格斯说:“家庭、婚姻反映出经济关系”,此言不虚。四,社会风俗说。子无良媒“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她在无良媒的情况下自择终身,在当时已经埋下悲剧,

【过手训练】

一、积累运用

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A.氓之蚩蚩(mánɡ) 静女其姝(shū) 修我矛戟(qǐ)

B.静女其娈(luán) 乘彼垝垣(ɡuǐ) 与子同泽(zé)

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贻我彤管(yí)

D.洵美且异(xún) 无与士耽(dān) 渐车帏裳(chánɡ)

(A“氓”应读“ménɡ”,“戟”应读“jǐ”。)

.《诗经》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_____________首。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诗经》“六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 诗三百 305 诗歌总集 风、雅、颂 赋、比、兴)

6.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____纯真热情______的性格。

8.“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__男女是不平等的__,流露出来的感情__ _悔恨多于哀伤_______,决绝而不留恋。

9.“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清醒、刚烈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_____②④①③___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思路解析:要求填写之处的前面,谈的内容先是“象形”,然后是“指事”,那么后面的内容紧接的应该是第②句,这一句确定了下来,其他的句子以此为基础,就容易调整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①交代了环境;②为全诗定下了冷清的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2)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

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像瑰丽,表现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氓阅读选择题篇九:《氓》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卫风 氓》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氓》的故事情节,《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

2、了解叙事诗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熟读课文,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手法

【学习重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1、理解《诗经》“六艺”。

【知识链接】

1、《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初年至公元

前6世纪 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篇,所以又称“ ”。 儒家奉有

“四书”“五经”,“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 》),才更名为“诗经”。(“五经”与“六经” 的区别是“六经”本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儒家经典。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又称15国风,大都是 ,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 ”,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和小雅,是 。“颂”分周

颂、鲁颂、商颂,是 。

3、《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 、

“赋”,朱熹在他的《诗集传》中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它是用打比方的方式使被比喻的

事物形象生动,以增强诗的感染力量。

“兴”,就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诗经》中运用“兴”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情况:象征、联想、比喻。如:由雎鸟成双

和鸣、相依相恋的情景,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以盛

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美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用“桑

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来比喻女子年青的时候美丽的容貌。

后人习惯上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

的 。

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练习册解决下列问题。

1、给下列粗字词注音

氓( ) 蚩蚩( ) 匪来贸丝( ) 乘彼垝垣( )( )

愆期( ) 将子无怒( ) 载笑载言( ) 尔卜尔筮( ) ( )

桑葚( ) 体无咎言( ) 于嗟鸠兮( ) 犹可说也( )

其水汤汤( ) 靡有朝矣( ) 士也罔极( ) 渐车帷( ) ( )

夙兴夜寐( ) 咥其笑矣( ) 隰则有泮( )( )

二.词义精练与内容把握

1、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现象

(1)解释加粗的实词、虚词

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 以我贿迁( )

无与士耽( ) 自我徂尔( ) 渐车帷裳( )

女也不爽( ) 二三其德( ) 言既遂矣( )

隰则有泮( ) 秋以为期( ) 以望复关( )

(2)古今异义

至于顿丘 古义: 今义:

泣涕涟涟 古义: 今义:

女也不爽 古义: 今义:

总角之宴 古义: 今义:

(3)通假字

将子无怒 匪来贸丝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隰则有泮

(4)词类活用

其黄而陨( ) 三岁食贫( )

士贰其行( ) 二三其德( )

夙兴夜寐( )

2、《氓》是以谁的口吻写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了哪些经历?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

3、诵读课文,学生讨论交流,复述诗中的故事后思考:全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一) 品味第一、二章中的语言,思考下列问题:

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

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2.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3.结婚前氓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4.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二) 品读第三、四、五章,思考下列问题:

1.“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在《氓》这首叙事诗中,哪些

诗句是比兴句?

2. 女主人公为什么突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

3.女主人公对女子发出什么感慨?

4.女主人公婚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5.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女主人公?

6.婚后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三)品读第六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对男子表现出一种什么态度?“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这

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二.纵观全文,总结探究

1.本诗三个部分情感基调各是什么?

第一部分:热情幸福 第二部分:沉痛怨恨 第三部分:清醒刚强

2. 技巧鉴赏

(1)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①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②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

(2)赋、比、兴手法: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第三章,诗人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来比喻女子年青的时候美丽的容貌,同时也是兴。诗人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起兴,从而引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感受。

第四章,诗人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年长色衰的情景。有人

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有‘比中兼兴’的手法更富有艺术魅力。

总之,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即能激发读者联想,增强语言的

意蕴;又能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氓》翻译

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我曾送

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

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

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淇水滔

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

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回顾少

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氓》导学案答案

文学常识详见鼎尖教案

(1)解释加点的实词、虚词

愆:动词,拖延 将:动词,请,愿 贿:名词,财物 耽:动词,沉溺

徂:动词,往 渐:动词,溅湿,浸湿 爽:名词,过错 德:名词,品德,德

行 言:助词,无实义 遂:动词,顺心,满足 隰:名词,低洼的地方 以:介词,把 以:连词,来

(2)古今异义

至于顿丘 古义:直到 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女也不爽 古义:没有过错 今义:表示看别人不顺眼或心里不高兴、不舒服

总角之宴 古义:快乐 今义:酒席,宴会

(3)通假字

(“无”通“毋”,不要)(“匪”通“非”,不是)(“于”通“吁”,感叹

词,相当于“唉”)

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4)词类活用

黄:名词作动词,变黄 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 二三:使动用法,使„„三心二意

夙、寐: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2、《氓》是一首情节完整的叙事抒情诗,全诗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出发,写了恋爱

(第一、二章) 、婚变(第三、四、五章)、 决绝(第六章)三个方面,清晰地展现了女主人公由欢喜到悲伤,怨恨,以至决绝的情感变化过程,让我们感受了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合作探究一. 详见顶尖教案

1.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2.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的买卖来和我谈婚事。

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3.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4. 男:对婚姻很郑重其事,认真 女主人公:痴情 总结:概括两人性情。想像两人的婚姻生活。

氓:急躁、任性、表里不一 姑娘:温柔、体贴、痴情、善解人意、迁就男子

“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婚姻生

活。

二.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这几句运用了比兴。

桑未落,新鲜润泽,既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又比喻恋爱的甜美。

桑之落,枯黄脱落,既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又比喻爱情的失败。

在说不幸身世之前,先说其它的事物,但所说的事物与后面要表达的意思又具有相

似性,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如桑叶落和女主人公的色衰年老具有相似性;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此引起所说内容。

2. 看到桑树想到其荣枯前后,如同自身命运

氓阅读选择题篇十:《静女》《氓》诗经两首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氓之蚩蚩(mánɡ) 静女其姝(shū) 匪我愆期

B.静女其娈(luán) 乘彼垝垣(ɡuǐ) 尔卜尔筮(shì)

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贻我彤管(yí)

D.洵美且异(xún) 无与士耽(dān) 渐车帏裳(chánɡ)

解析 “氓”应读“mén”,“愆”应读。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体无咎言 夙兴夜寐 嗜草 乘彼垝垣

B.糜室劳矣 城隅 彤管 踟蹰

C.自我徂尔 有炜 洵美 于嗟鸠兮

D.泣涕涟涟 送子涉骐 晏晏 帏裳

解析 A.“嗜”应为“蓍”;B.“糜”应为“靡”;D.“骐”应为“淇”。 答案 C

3.下列各句,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4分)

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⑤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⑦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⑧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⑥⑧ D.③⑤⑦

B.解析 ②“说”通“脱”;③“于”通“吁”,“无”通“毋”;⑤“泮”通“畔”;⑥“爱”通“”,“隐藏”之意,“见”通“现”;⑦“说”通“悦”,“女”通“汝”。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解析 B项“以为”是“以之为”,省略句,意思是“把它作为”。C项“不爽”是“没有差错”的意思。D项“至于”在这里是“到”的意思。 答案 A

5.《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河水清且涟猗

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解析 C项是“赋”,其余为“兴”。 答案 C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其叶沃若 沃若:润泽的样子。

B.于嗟女兮 于嗟:叹息,“于”通“吁”。

C.女也不爽 不爽:指不爽快。

D.靡室劳矣 室:家务。

解析 C项,“爽”,这里是“差错”的意思。“不爽”应译为“没有什么差错”。 答案 C

7.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5分)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B.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解析 C项,古代汉语“至于”有“就对”的意思,现代汉语“至于”有“说到”和“到某种地步”的意思。 答案 C

8.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言翻译要注意字字落实。

答案 (1)姑娘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解脱了。

(2)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3)男子的爱情没有标准,总是三心二意。

(4)静下来想想,只能独自悲伤。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乐之。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9.《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0.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的,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 答案 景语即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11.《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答案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形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铺垫,渲染了气氛。

12.比较《关雎》和《蒹葭》在写法上的不同。(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解析 找准不同点,简要分析。 答案 在内容上,《关雎》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雎》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氓阅读选择题》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雅思阅读选择题 雅思阅读选择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选择题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氓阅读选择题”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氓阅读选择题"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174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