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6-01-09 09:03:5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

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5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国家政权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 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

3.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周天子

C.各个诸侯必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

D.诸侯要按受封土地数量向天子定期纳税

4.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6.西周是一平民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错误的是( )。

A.用石镰收割庄稼 B.用装有木柄的骨耜耕地

C.用铁制的犁耕地 D.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7.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兄终弟及制

D.分封制

8.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 目的是为了维

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 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贵族把奴隶当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殉葬品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0.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

12.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要通过( )。

A.实行变法 B.人民起义 C.分封诸侯

D.争霸战争

13.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1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15.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

A.儒家 B .道家 C.法家 D.墨家

16.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

① 以德教民 ② 以礼治国 ③ 有教无类 ④ 当仁不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18.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9.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0.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21.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

22.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3.战国时期的编钟出土的地点是(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4.东周的建立者是(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5.西周的都城在( )。

A.阳城 B.亳 C.镐京 D.洛邑

二、改错(辨析)题(12分)

26.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2分)

27.战国初年,秦、晋、齐、燕、楚、吴、越七国并立,史称战国七雄。(2分)

28.甲骨文纪录和反映了西周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2分)

29.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论语》一书;孙子是兵家创始人,著有《孙膑兵法》一书。(2分)

30.小明:小强,你能给我说说都江堰吗?

小强:当然可以。都江堰在珠江上,是两千年前的秦朝人李冰父子修建的,那儿还有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都江堰分三部分:分水鱼嘴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将内江的水引入灌溉农田,宝瓶口还可以在夏季泄洪排沙。江上还有一座安澜桥,可好玩了。(4分)

三、材料解析题(32分)

3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

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31.(1)商鞅 秦国 (2)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地主阶级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32.(1)说明当时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 (2)铁器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2分)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4分)

32.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1)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4分) 2.(1)说明当时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

(2)铁器

(3)史书记载,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个体生产取代了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当时还有一种什么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4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三: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广饶县大营学校七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3、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

A、三星堆B、都江堰C、端午节D、故宫

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农具 ②石斧 石锛 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A、他没给小明切脉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

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

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

①书法②雕塑③杂技④舞蹈⑤绘画

A、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0、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 ) A.李冰 B.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

11、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12、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3、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14、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各国的变革 B.士人的四处游说 C.阶级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6、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17、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①司母戊大方鼎 ②青铜立人像 ③四羊方尊 ④青铜神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9、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20、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百姓的欢迎 C.个人才能卓越 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二、非选择题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① 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② 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2分)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分)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24、(13分)读图做题。读下图,做一下题目

(1) 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

(2) 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6分)

25.读右图

(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 。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1+1+1分)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1+1+1+1分)

③ 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参考答案

1-----5CACCD

6---10AADCC

11----15AABDD

16----20DDCAD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④ 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和谐”。 “和”的一是人与人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⑤ 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孟子保护环境,墨子“兼爱”“非攻”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商鞅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城门立木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2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分)强国先富民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战国时期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

⑴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⑵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4、(13分)读图做题。读下图,做一下题目

(3) 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

(4) 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6分)

25.读右图

(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 分封制 。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1+1+1分)商鞅变法 356年 商鞅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1+1+1+1分)

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⑶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⑷建立县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⑥ 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成功, 商鞅的死值得,看变法是否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四: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 。 )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0.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21.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 22.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3.战国时期的编钟出土的地点是(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4.东周的建立者是(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5.西周的都城在( )。

A.阳城 B.亳 C.镐京 D.洛邑 二、改错(辨析)题(12分)

26.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2分)

27.战国初年,秦、晋、齐、燕、楚、吴、越七国并立,史称战国七雄。(2分)

28.甲骨文纪录和反映了西周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2分)

29.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论语》一书;孙子是兵家创始人,著有《孙膑兵法》一书。(2分)

30.小明:小强,你能给我说说都江堰吗?

小强:当然可以。都江堰在珠江上,是两千年前的秦朝人李冰父子修建的,那儿还有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都江堰分三部分:分水鱼嘴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将内江的水引入灌溉农田,宝瓶口还可以在夏季泄洪排沙。江上还有一座安澜桥,可好玩了。(4分)

三、材料解析题(32分)

3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2分)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4分)

32.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1)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4分)

(2)当时还有一种什么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4分)

(3)当时在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情况?(4分)

33.材料一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材料二 “当仁不让于师。”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材料一、二、三是谁所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4分)

(2)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6分)

四、简答题(6分)

3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有哪些主要的学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五: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5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国家政权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 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 3.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周天子 C.各个诸侯必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 D.诸侯要按受封土地数量向天子定期纳税 4.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6.西周是一平民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错误的是( )。 A.用石镰收割庄稼 B.用装有木柄的骨耜耕地 C.用铁制的犁耕地 D.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7.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兄终弟及制 D.分封制 8.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 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③ 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贵族把奴隶当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殉葬品始于(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福永中学)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别 学号 姓名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

共6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B.巩固国家政权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D. 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 3.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周天子 C.各个诸侯必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 D.诸侯要按受封土地数量向天子定期纳税 4.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6.西周是一平民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错误的是( ) A.用石镰收割庄稼 B.用装有木柄的骨耜耕地 C.用铁制的犁耕地 D.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7.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兄终弟及制 D.分封制 8.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 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 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贵族把奴隶当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殉葬品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0.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 12.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要通过( ) A.实行变法 B.人民起义 C.分封诸侯 D.争霸战争 13.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1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15.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

16.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

① 以德教民 ② 以礼治国 ③ 有教无类 ④ 当仁不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18.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9.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0.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21.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

22.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3.战国时期的编钟出土的地点是(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4.东周的建立者是(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5.西周的都城在( )

A.阳城 B.亳 C.镐京 D.洛邑

26.右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 A.诸侯 B.卿大夫 C.士 D.国人

27.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 ) A. 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 扁鹊 28.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 ) ①陶器 ②铁器 ③石器 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29.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落

30.下列人物之间不可能是战场上的对手的是 ( ) A.晋文公VS楚庄王 B.夫差VS勾践 C.庞涓VS孙膑 D.白起VS赵括

2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问题一:请根据材料一回答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2分)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1分)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2分)

问题二:请根据材料二回答

(1)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1分)

(2)当时还有一种什么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请你根据材料及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什么?(2分)

32.观察《战国形势图》,回答以下问题。(8分)

3

1分)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诸候国: (4分) A B D G

(2)请列举战国七雄之间发生的两场战争?(2分)

(3)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使该国强大起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3、材料题:(共7分)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事,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种办法被称为什么制度?(1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1分)什么事件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1分)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制度?(1分)说说这种制度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34.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以下问题。(6分)

仔细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A B

C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写出以下三个人物的名字(3分)

A B C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4

参考答案

二、材料题

31.问题一:(1)商鞅 秦国 (2)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地主阶级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问题二:(1)说明当时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 (2)铁器 (3)大动荡、大变革

32.(1)燕、齐、魏、楚 (2)桂林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秦国;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33. (1)禅让制 (2)世袭制 启继承禹的王位 使得“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分封制 影响:①扩大了周朝的统治区域,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②但却造成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分裂割据的局面。

34.(1)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像 (2)孔子、屈原、韩非子

5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七: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

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5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B )。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国家政权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 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 3.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A )。 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周天子 C.各个诸侯必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 D.诸侯要按受封土地数量向天子定期纳税 4.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C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6.西周是一平民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错误的是(C )。 A.用石镰收割庄稼 B.用装有木柄的骨耜耕地 C.用铁制的犁耕地 D.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7.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D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兄终弟及制 D.分封制 8.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 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 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贵族把奴隶当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殉葬品始于( C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0.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C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D )。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

12.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要通过( A )。 A.实行变法 B.人民起义 C.分封诸侯 D.争霸战争 13.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D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1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B )。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15.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B )。 A.儒家 B .道家 C.法家 D.墨家 16.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B )。

① 以德教民 ② 以礼治国 ③ 有教无类 ④ 当仁不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B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18.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A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9.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C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0.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B )。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21.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B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 22.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D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3.战国时期的编钟出土的地点是( C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4.东周的建立者是( D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5.西周的都城在( C )。

A.阳城 B.亳 C.镐京 D.洛邑 二、改错(辨析)题(12分)

26.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2分)

27.战国初年,秦、晋、齐、燕、楚、吴、越七国并立,史称战国七雄。(2分)

28.甲骨文纪录和反映了西周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2分)

29.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论语》一书;孙子是兵家创始人,著有《孙膑兵法》一书。(2分)

30.小明:小强,你能给我说说都江堰吗?

小强:当然可以。都江堰在珠江上,是两千年前的秦朝人李冰父子修建的,那儿还有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都江堰分三部分:分水鱼嘴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将内江的水引入灌溉农田,宝瓶口还可以在夏季泄洪排沙。江上还有一座安澜桥,可好玩了。(4分)

三、材料解析题(32分)

3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2分)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4分)

32.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1)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4分)

(2)当时还有一种什么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4分)

(3)当时在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情况?(4分)

33.材料一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材料二 “当仁不让于师。”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材料一、二、三是谁所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4分)

(2)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6分)

四、简答题(6分)

3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有哪些主要的学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八: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

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5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国家政权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 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

3.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

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周天子

C.各个诸侯必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

D.诸侯要按受封土地数量向天子定期纳税

4.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6.西周是一平民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错误的是 ( )。

A.用石镰收割庄稼 B.用装有木柄的骨耜耕地

C.用铁制的犁耕地 D.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7.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兄终弟及制 D.分封制

8.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 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 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贵族把奴隶当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殉葬品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10.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

12.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要通过 ( )。

A.实行变法 B.人民起义 C.分封诸侯 D.争霸战争

13.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1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15.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 )。

A.儒家 B .道家 C.法家 D.墨家

16.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 )。 ① 以德教民 ② 以礼治国 ③ 有教无类 ④ 当仁不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18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9.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0.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21.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

22.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3.战国时期的编钟出土的地点是 ( )。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24.东周的建立者是 (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5.西周的都城在 ( )。

A.阳城 B.亳 C.镐京 D.洛邑

二、改错(辨析)题(12分)

26.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2分)

27.战国初年,秦、晋、齐、燕、楚、吴、越七国并立,史称战国七雄。(2分)

28.甲骨文纪录和反映了西周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2分)

29.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论语》一书;孙子是兵家创始人,著有《孙膑兵法》一书。(2分)

30.小明:小强,你能给我说说都江堰吗?

小强:当然可以。都江堰在珠江上,是两千年前的秦朝人李冰父子修建的,那儿还有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都江堰分三部分:分水鱼嘴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将内江的水引入灌溉农田,宝瓶口还可以在夏季泄洪排沙。江上还有一座安澜桥,可好玩了。(4分)

三、材料解析题(32分)

3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2分)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4分)

32.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1)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4分)

(2)当时还有一种什么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4分)

(3)当时在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情况?(4分)

33.材料一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材料二 “当仁不让于师。”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材料一、二、三是谁所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4分)

(2)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6分)

四、简答题(6分)

3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有哪些主要的学派?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二、改错辨析题

26.夏朝是大禹建立的,启夺取王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27.战国七雄是齐、秦、楚、燕、赵、魏、韩。

28.甲骨文纪录和反映的是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方鼎。

29.《论语》并不是孔子本人编撰的,而是由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书的。孙子的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

30.都江堰在岷江流域,是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不是秦朝。宝瓶口引水灌溉,飞沙堰泄洪排沙。

三、材料解析题31.(1)商鞅 秦国 (2)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地主阶级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32.(1)说明当时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 (2)铁器

(3)史书记载,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个体生产取代了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3.(1)孔子、春秋 (2)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学习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来不得半点虚伪。

四、简答题34.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击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从而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九: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打印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分数

1、禹治水成功的原因是( )

A、“三过家门而不入” B、能够以身作则

C、尧部落的长期努力 D、变“堵”为疏

2、下列事件,不属于深化传说的是( )

A、诼鹿之战 B、黄帝被推举为中原部落首领

C、女娲抟土造人 D、人类是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3、相传黄帝之后的尧舜部落生活在( )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长江流域

4、“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这段材料说明( )

A、禅让制遭破坏 B、尧任人唯贤 C、自然灾害严重 D、尧作风专制

5、诗句“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天下万户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赞美的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6、夏朝的建立者是( )

A、禹 B、启 C、皋陶 D、伯益

7、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A、盘庚迁都 B、牧野之战 C、晋楚争霸 D、商鞅变法

8、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9、我国历史上的上古三代不包括( )

A夏朝 B、周朝 C、商朝 D、秦朝

10、下列制度不存在与西周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11、下列内容与盘庚相对应的是( )

A、消灭夏朝 B、建立商朝 C、攻打夏朝 D、迁都到殷

12、与典故“烽火戏诸侯”有关的君主是( )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13、东周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046年 B、公元前841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14、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中,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是( )

A、布达拉宫 B、都江堰 C、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15、我们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16、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 )

A、东周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7、在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

A、宋襄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18、在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边的一个是( )

A、赵国 B、韩国 C、秦国 D、楚国

19、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建立打仗有功的人 D、废除贵族的世袭制

20、都江堰修建于(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1、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想实地考察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他们应到( )

A、河南安阳 B、浙江绍兴 C、湖北望山 D、四川灌县

22、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23、商朝是我国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当时的文字是( )

A、隶书 B、小篆 C、金文 D、甲骨文

24、在下列诸侯国中,即属于“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齐国 B、吴国 C、晋国 D、宋国

25、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连年征战和激烈的社会边,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成语。下列历史故事或成语不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 )

A、问鼎中原 B、围魏救赵 C、朝秦暮楚 D、指鹿为马

二、材料解析题:

1、识读右图,回答:

(1) 此人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4分)

(2) 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1分)

(3)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6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拒《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记、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请回答:

(1) 以上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8分)

(2) 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哪个国家? (2分)

(3) 商鞅变法对该诸侯国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4分)

(4) 请你以商鞅变法为例,说说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4分)

3、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李冰因修筑了哪一条水利工程获

得后人如此称赞?这一条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哪一条江上?在哪个地

方?对这个地方的作用是什么? (6分)

(2) 由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兴修联系到今天的水利工程,说说2003

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在哪方面发

挥效益? (3分)

4、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土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起所守也。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地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朝,等于不纳贡。”

-------------《中国通史》 材料四: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有哪些?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4分)

(2) 材料二、三、四说明当时的受封诸侯对周王主要尽哪些义务? (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4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篇十: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_(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每题2分,共50分)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级最高的是

A、士 B、诸侯 C、天子 D、卿大夫

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有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 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6 .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7、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逐鹿之战 B、夏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施 D、华夏族的形成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汤 B 、黄帝 C 、禹 D、舜

9、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0、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等

A B C D 1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周 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

13、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 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14、《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5、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16、“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7、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是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1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 楚 B 、齐 C 、秦 D 、燕 19、我们的祖先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西周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 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

23、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25、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 ②位于岷江中游 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 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A①③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本题共40分)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请回答:

(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

(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影响3分,其余每格1分)

图1耒耜 图2铁农具

图3牛耕图

3、学以致用: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校园,可是,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作为59中的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而治”。(6分)

学生可建议分别用品德教育、纪律约束、自我觉悟等观点。也可融合使用。言之有理即可给分。(7分)

二、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本题共40分)

16、(1)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2分) (2)法家 (2分)

(3)承认土地私有(2分),准许自由买卖(2分);奖励耕战(2分);推行县制(2分)

(4)经济得到发展(1分);军队战斗力加强(1分);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分)

18、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法家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主张强化专制统治,强化中央权力。道家即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主张“无为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 1、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2016-01-11)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1752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