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2016-01-10 17:31: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一: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 含答案)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一: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 含答案)

徐州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② ,悠然见南山。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④烽火连三月, 。

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

(6)自三峡七百里中, , 。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7)晏殊《浣溪沙》中的:“ , 。”被赞为“情致缠绵,

音调协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

A.惩(chěng)罚 星宿(xiù) 因地制( zhì)宜 忍俊不禁(jīn) ....

B.栈(zhàn)桥 附和(hè) 根深蒂(dì) 固 谈笑风生(shēng) ....

C.诀(jué)别 木讷(nè) 脍(kuài)炙人口 妇儒(rú)皆知 ....

D.庇(bì)护 遒劲(jìn ) 叱咤(zhà)风云 引经剧(jù)典 ....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北国早春,山野的杏花先开,那干瘦乌黑的枝条上绽放出明亮的粉色花朵,生意盎

然。但远看那山坡上一簇簇的杏花,一团团白灰灰的,被()在灰暗的土石中,倒像是癞

秃头上的疮疤。花,宜近看不宜远看;树,依凭体态之美,才宜于远看。鲜艳的碧桃,远看

不过是一堆红色灌木,失其妖娆;牡丹、芍药,远看也不见其丰满华贵之态,只呈点点嫣红

了。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画花大都表现折枝花卉,取花瓣转折之柔和,如亲其肌肤,闻

其芬芳。

鲜花令人珍惜,花比青春,年华易逝,虽然花期苦短,但是这实在是人生千古憾事。

为了赋予短暂的花期以恒久深远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兰为空谷佳

丽, „„其实正是生命的轮回,促成了人间的缤纷多彩。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来源:学_科_网]

衬托 依托 鲜嫩 鲜艳

① ②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上下文,仿照“兰为空谷佳丽”这一句子,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

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C.《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罗曼·罗兰直到临终前几

天还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

生活的决心。由此可见,他们是在超越了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

D.《公输》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别选自《墨子》和《孟子》。这两部作品产生于春

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 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来

源:Z&xx&k.Com]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

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

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又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

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乙】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

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

辱而愚之,可也。

„„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

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

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

诗》,纪于溪石上。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凄神寒骨( ) (2) 而适类于余( ) ..

(3)而善鉴万类( ) (4) 乐而不能去也( ) ..

6.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面山而...

居 .

C 于是作《八愚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寂寥而莫我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作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

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减低,光洁如玉。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

可以溉灌”“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

词,交代了作者以“愚溪”命名的原因。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

表现了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

(二)古诗词赏析。(3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

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

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

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完成10—13题。(13分)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吴智勇

(1)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

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今天,当物质的匮乏不再困

扰我们时,心灵的成长便成为生命的第一要务。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

“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更是

精神的支持和动力。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

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

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

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

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

(2)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3)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4)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课外阅读》2015年3月份上刊)

10.请说出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分)[来源:学.科.网]

11.联系上下文,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12.本文第(3)段划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13.请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4—18题。(20分)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1)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2)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3)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4)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5)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6)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7)“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8)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 、 。

(9)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10)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13)“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14)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来源:学科网]

(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16)“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17)“发生了什么事?”

(18)“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19)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二: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徐州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② ,悠然见南山。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④烽火连三月, 。

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

(6)自三峡七百里中, , 。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7)晏殊《浣溪沙》中的:“ , 。”被赞为“情致缠绵,

音调协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

A.惩(chěng)罚 星宿(xiù) 因地制( zhì)宜 忍俊不禁(jīn) ....

B.栈(zhàn)桥 附和(hè) 根深蒂(dì) 固 谈笑风生(shēng) ....

C.诀(jué)别 木讷(nè) 脍(kuài)炙人口 妇儒(rú)皆知 ....

D.庇(bì)护 遒劲(jìn ) 叱咤(zhà)风云 引经剧(jù)典 ....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本文由【语文公社】

情提供 北国早春,山野的杏花先开,那干瘦乌黑的枝条上绽放出明亮的粉色花朵,生意盎

然。但远看那山坡上一簇簇的杏花,一团团白灰灰的,被()在灰暗的土石中,倒像是癞

秃头上的疮疤。花,宜近看不宜远看;树,依凭体态之美,才宜于远看。鲜艳的碧桃,远看

不过是一堆红色灌木,失其妖娆;牡丹、芍药,远看也不见其丰满华贵之态,只呈点点嫣红

了。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画花大都表现折枝花卉,取花瓣转折之柔和,如亲其肌肤,闻

其芬芳。

鲜花令人珍惜,花比青春,年华易逝,虽然花期苦短,但是这实在是人生千古憾事。

为了赋予短暂的花期以恒久深远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兰为空谷佳

丽, „„其实正是生命的轮回,促成了人间的缤纷多彩。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来源:学_科_网]

衬托 依托 鲜嫩 鲜艳

① ②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上下文,仿照“兰为空谷佳丽”这一句子,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

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

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C.《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罗曼·罗兰直到临终前几

天还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

生活的决心。由此可见,他们是在超越了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

D.《公输》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别选自《墨子》和《孟子》。这两部作品产生于春

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 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来

源:Z&xx&k.Com]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

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又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

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

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

辱而愚之,可也。

„„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

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

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

诗》,纪于溪石上。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凄神寒骨( ) (2) 而适类于余( ) ..

(3)而善鉴万类( ) (4) 乐而不能去也( ) ..

6.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面山而...

居 .

C 于是作《八愚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寂寥而莫我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是知也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作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

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减低,光洁如玉。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

可以溉灌”“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

词,交代了作者以“愚溪”命名的原因。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

表现了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

(二)古诗词赏析。(3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

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

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

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完成10—13题。(13分)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吴智勇

(1)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

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今天,当物质的匮乏不再困

扰我们时,心灵的成长便成为生命的第一要务。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

“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更是

精神的支持和动力。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

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

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

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

(2)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3)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4)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课外阅读》2015年3月份上刊)

10.请说出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分)[来源:学.科.网]

11.联系上下文,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12.本文第(3)段划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13.请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4—18题。(20分)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1)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2)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3)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4)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5)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6)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7)“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8)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 、 。

(9)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10)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13)“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14)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来源:学科网]

(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16)“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17)“发生了什么事?”

(18)“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19)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三: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徐州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② ,悠然见南山。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④烽火连三月, 。

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

(6)自三峡七百里中, , 。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晏殊《浣溪沙》中的:“ , 。”被赞为“情致缠绵,音调协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惩(chěng)罚 星宿(xiù) 因地制( zhì)宜 忍俊不禁(jīn)

B.栈(zhàn)桥 附和(hè) 根深蒂(dì) 固 谈笑风生(shēng)

C.诀(jué)别 木讷(nè) 脍(kuài)炙人口 妇儒(rú)皆知

D.庇(bì)护 遒劲(jìn ) 叱咤(zhà)风云 引经剧(jù)典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北国早春,山野的杏花先开,那干瘦乌黑的枝条上绽放出明亮的粉色花朵,生意盎然。但远看那山坡上一簇簇的杏花,一团团白灰灰的,被()在灰暗的土石中,倒像是癞秃头上的疮疤。花,宜近看不宜远看;树,依凭体态之美,才宜于远看。鲜艳的碧桃,远看不过是一堆红色灌木,失其妖娆;牡丹、芍药,远看也不见其丰满华贵之态,只呈点点嫣红了。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画花大都表现折枝花卉,取花瓣转折之柔和,如亲其肌肤,闻其芬芳。 鲜花令人珍惜,花比青春,年华易逝,虽然花期苦短,但是这实在是人生千古憾事。为了赋予短暂的花期以恒久深远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兰为空谷佳

丽, „„其实正是生命的轮回,促成了人间的缤纷多彩。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衬托 依托 鲜嫩 鲜艳

① ②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

分)

(3)根据上下文,仿照“兰为空谷佳丽”这一句子,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

分)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

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C.《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罗曼·罗兰直到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由此可见,他们是在超越了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

D.《公输》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别选自《墨子》和《孟子》。这两部作品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 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 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又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凄神寒骨( ) (2) 而适类于余( )

(3)而善鉴万类( ) (4) 乐而不能去也( )

6.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面山而居

C 于是作《八愚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寂寥而莫我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作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减低,光洁如玉。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可以溉灌”“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词,交代了作者以“愚溪”命名的原因。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表现了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

(二)古诗词赏析。(3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完成10—13题。(13分)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吴智勇

(1)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今天,当物质的匮乏不再困扰我们时,心灵的成长便成为生命的第一要务。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更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

(2)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

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3)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4)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课外阅读》2015年3月份上刊)

10.请说出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分)

11.联系上下文,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12.本文第(3)段划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13.请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4—18题。(20分)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1)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2)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3)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4)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5)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6)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7)“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8)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 、 。

(9)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10)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13)“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14)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16)“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17)“发生了什么事?”

(18)“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19)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20)是啊,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的弦律,荡起的涟漪久久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精华本,2014年9月第一版,略有改动)

14、联系上下文,请在第(8)段内天空缺处填入三个恰当的短语。(3分)

15、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4分)

16. 小说第(6)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出理由。3分)

17.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深刻内涵的理解。(3分)

18、小说常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本题共7分)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1)上面是《最后一课》中运用这种写法的语段,请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赏析。(4分)

(2)请发挥想象,运用这种写法将本文第(10)段“他”见到母亲那一刻的内心独白描述出来(80到100字)(3分)

四 作文(65分)

19.题目:办法总比困难多(65分,含书写分5分)

要求:(1)请以“办法总比困难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四:江苏省徐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徐州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② ,悠然见南山。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④烽火连三月, 。

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

(6)自三峡七百里中, , 。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晏殊《浣溪沙》中的:“ , 。”被赞为“情致缠绵,音调协婉,对仗工

整,宛如天成”。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

A.惩(chěng)罚 星宿(xiù) 因地制( zhì)宜 忍俊不禁(jīn) ....

B.栈(zhàn)桥 附和(hè) 根深蒂(dì) 固 谈笑风生(shēng) ....

C.诀(jué)别 木讷(nè) 脍(kuài)炙人口 妇儒(rú)皆知 ....

D.庇(bì)护 遒劲(jìn ) 叱咤(zhà)风云 引经剧(jù)典 ....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北国早春,山野的杏花先开,那干瘦乌黑的枝条上绽放出明亮的粉色花朵,生意盎然。但远看那山坡

上一簇簇的杏花,一团团白灰灰的,被()在灰暗的土石中,倒像是癞秃头上的疮疤。花,宜近看不宜远

看;树,依凭体态之美,才宜于远看。鲜艳的碧桃,远看不过是一堆红色灌木,失其妖娆;牡丹、芍药,远看

也不见其丰满华贵之态,只呈点点嫣红了。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画花大都表现折枝花卉,取花瓣转折之

柔和,如亲其肌肤,闻其芬芳。

鲜花令人珍惜,花比青春,年华易逝,虽然花期苦短,但是这实在是人生千古憾事。为了赋予短暂的

花期以恒久深远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兰为空谷佳丽, ……其实正是生命的轮回,

促成了人间的缤纷多彩。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衬托 依托 鲜嫩 鲜艳

① ②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上下文,仿照“兰为空谷佳丽”这一句子,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

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

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C.《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罗曼·罗兰直到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像,终

于留下了传世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由此可见,他们是在

超越了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

D.《公输》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别选自《墨子》和《孟子》。这两部作品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

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 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

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

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又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

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

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

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凄神寒骨( ) (2) 而适类于余( ) ..

(3)而善鉴万类( ) (4) 乐而不能去也( ) ..

6.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面山而居 ....

C 于是作《八愚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寂寥而莫我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

归”,作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减低,光洁如玉。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可以溉灌”“大舟

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词,交代了作者以“愚溪”命名的原因。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表现了作者对愚溪

的厌恶之情。

(二)古诗词赏析。(3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完成10—13题。(13分)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吴智勇

(1)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今天,当物质的匮乏不再困扰我们时,心灵的成长便成为生命的第一要务。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更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

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

(2)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3)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4)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课外阅读》2015年3月份上刊)

10.请说出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分)

11.联系上下文,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12.本文第(3)段划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五:2015 徐州语文中考试题答案

徐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积累与运用 (25分)

1.(10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

⑴窈窕淑女 ⑵采菊东篱下 ⑶家书抵万金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 ⑸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⑹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3分)B(A.惩chěnɡ—chénɡ C.儒—孺 D. 劲..jìn—jìng 剧—据)

3.(6分) ⑴(2分,每词1分)衬托 鲜艳

⑵(2分)由于(因为)花期苦短,因此(所以)这实在是人生憾事。(或:花期苦短,这实在是人生憾事。)

⑶(2分,句式正确,比喻得当,用词恰切,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菊是花中隐士

4.(6分) ⑴(3分)C(罗曼•罗兰是《名人传》的作者,另一位是意大利画家、雕塑家米开朗琪罗)

⑵(3分)保尔·柯察金(保尔)(1分);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答出其中1点即得1分);保尔·柯察金(保尔)花了六个月写的中篇小说《暴风雨的儿女》的手稿被邮局弄丢了(1分,大意对即可)

二 古诗文阅读 (19分)

(一)(16分)

5.(4分,每词1分,意思对即可)

⑴使„„凄凉 ⑵像(好像) ⑶善于,擅长 ⑷离开(离去)

6.(3分)C(创作,写作 A.①表示对数量的估计,上下、左右 ②处所,地方 B.①留,停留 ②居住 D.①知道 ②通“智”,聪明,智慧)

7.(6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⑴(鱼儿)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⑵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⑶(愚溪的河道)幽暗狭窄,蛟龙对它不屑一顾,不能在此兴风弄雨,愚溪(它)没有利于世人的地方。

8.(3分)D(“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一句并不是表达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

(二)(3分)

9.(3分)B(“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

三 现代文阅读 (31分)

(一)(11分)

10.(2分)道理论证(1分) 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1分)

11.(3分)(举例作品以及作品作用、启迪恰当,语言通畅即可得分)

示例:《名人传》中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在肉体和精神上都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是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其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

12.(3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强调了“不阅读”对个人、家庭、学校、

社会、民族所带来的危害,(1分)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感

染力。(1分)

13.(3分)结构上:总结全文,与文题相呼应。(1分)内容上: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方

面强调阅读给人生带来的影响,从而使论证更加严密。(1分)发出号召,归结出中心论点。(1分)

(二)(20分)

14.(3分,意思对即可)母亲的饺子 朋友的存折 妻子的字条(或:母亲送饺子 朋友

借给我钱 妻子留字条)

15.(4分,意思对即可) ⑴因为老师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对来自法国的著

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1分)更重要的是老师注重内心的感动而不重视物质享受。(1分) ⑵因为老师给他的礼物是20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1分)老师一直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他。(1分)

16.(3分,意思对即可)不能删去。第⑥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1分)总结上文,为

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1分)删去后文意不连贯,情节不够完整。(1分)

17.(3分,意思对即可)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拨动人们心弦的感动,(1分)因为这些感动

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1分)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珍惜岁月中的真情,就是找回了颤动的感觉。(1分)

18.(7分,赏析4分,内心独白描述3分)

(1)(小弗朗士的心情分析,对法语态度的转变,对韩麦尔先生感情的转变,小弗朗

士的人物形象分析各1分)

赏析示例: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弗朗士因贪玩不认真学法语的懊悔之情,对法语由讨厌到喜爱的态度转变,以及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同情、理解和留恋;成功塑造出小弗朗士由一个贪玩、调皮、不懂事的孩子,转变为一个懂事、热爱祖国、热爱法语、理解爱戴老师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细腻,真挚感人。

(2)(符合内心独白的体例,语言通顺,描述具体,感情真挚,字数基本符合要求即

可得分)

内心独白描述示例:“妈妈,我只是说想吃您包的三鲜饺子,没想到您竟真的给我送来了!您对我真的是太好了!我平时很少回家看您,很少关心您的身体和生活,想想这些,我真后悔啊!妈妈,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您!”

四 作文 (65分)

19.(65分,含书写5分)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不包括书写分)

一类卷: 54-60分(90-100)(以57分为基准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45-53分(75-89)(以49分为基准分)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36-44分(60-74)(以39分为基准分)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36分以下(60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注意:作文的切入分为42分。(不包括书写)

书写(5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5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3分;卷面一般,字迹清楚得1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不设2、4分值。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六:2015徐州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徐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全卷满分14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4)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李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著追求,幸福是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幸福是龚自珍“ , ”的报国情怀。

(5)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 ,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狙.zū击 啜.chuò泣 芒.máng刺在背 物竟.jìng天择

B. 良莠.yǒu 追溯.shuò 出其至.zhì胜 鳞次栉.zhì比

C. 告罄 dǐ柱 张皇 huáng失措 .qìng 荣膺.yīng 中流砥..

D. 戏谑 nǜè 斑谰..lán 略胜一筹.chóu 前倨.jù 后恭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演奏快乐,就是品味快乐。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

蓝天,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绚丽 A 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懂得品味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B 。

演奏快乐,就是留住快乐。流星瞬间的消逝,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

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 , ;流星消失,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虽然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试图留住这些快乐,学会将快乐延续。那么,快乐的天使终将降临在你的身上。

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

心头回响。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

(1)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 斑斓 斑驳 ; 眷顾 眷念 A B

(2)选文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结合语境,补写内容。(2分)

4.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6分)

(1)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的形象嘲讽人类的缺点的,像《蚯蚓和狐狸》《鼹 鼠》

嘲笑吹牛皮说大话,《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骆驼和宙斯》批评贪得无厌。

B.《童年》中的外祖父是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他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

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C.祥子从兵营里逃出来后,骑着顺手牵出的骆驼一路快跑。他不敢进村,不敢睡觉,

天蒙蒙亮时直接赶回了城里的仁和车厂。

D.《名人传》记叙了音乐家贝多芬、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作家托尔斯泰苦难和坎

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练习。(3分)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

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B把手枪放在膝上,

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

可以做到„„”

这是 (人物),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在 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

5.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3分)

问题:请说出举行设立国家公祭的意义(从不同角度至少写出三点)

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是通过多种途径尽力保存历史记忆,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对待历史应持的正确态度。国家公祭的举行,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

府和中国人民还原历史真相的勇气和胸怀,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表达和升华。再现中

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和苦难,能唤起国人的觉醒,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凝聚国人的爱

国力量,使国人明白个人与国家、个人命运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关系。

国家公祭也是鸣谢国际友人的重要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仪式上,对南京大屠杀期间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

残暴行径的众多国际友人,如德国的约翰·拉贝、丹麦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美国的约

翰·马吉等人,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谢意。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6—9题。(16分)

(一)五柳先生传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

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

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朱买臣传(节选)

【乙】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①薪樵,卖以给食,

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②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③,妻羞之,

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

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④去。……

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

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⑤死。买臣乞⑥其夫钱,令葬。

[注释]①艾:同“刈”,割,砍。薪樵:木柴。 ②戴:同“载”。③疾歌:大声歌唱。

④ 听:听凭。⑤自经:上吊。⑥乞:给予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亦不详其姓字 ( ) (2)每有会意 ( ) ...

(3)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 ( ) (4)妻羞之,求去。( ) ..

7.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或置酒而招之 或异二者之为 ..

B.置园中,给食之 一食或尽粟一石 ..

C.居一月,妻自经死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D.家贫不能常得 故不为苟得 ..

9.比较阅读选文【甲】和选文【乙】,朱买臣与陶渊明都好学,学习目的有什么不同?

(3分)

10.下面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总体来说,这首诗笼罩着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全诗起伏跌宕,沉

郁中显顿挫,是酬赠诗之上品!

B.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

心情。

C.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

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

D.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 现代文阅读(28分)

(一)完成11-14题。(12分)

高贵的“低头”

陈鲁民

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而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头认真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

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由此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都在低头看手机。我故意走了几节车厢,见到一个外国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一位中年妇女还要给这个“老外”拍照,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说起大学生里的“低头族”,很多人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比如,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因为一上课,举目望去,抬头听讲者最多也就三分之一,余者大都在低头玩手机。提醒一下,能好上几分钟,过了一会儿又旧态复发。一次,讲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教授稍微加了点儿作料,说到张爱玲有三恨:一恨鲥鱼有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教授自以为很幽默地又补充一恨:四恨学生“抬头率”太低。这时,学生们才纷纷抬头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把头低下了,沉浸在游戏或“韩剧”当中。

“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就肯定会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反之,少了这“高贵的低头”,腹中空空,不学无术,那么未来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想抬头恐怕也抬不起来,想出人头地就更不可能了。毕竟,没有哪个老板聘人时会问应聘者会不会打电子游戏,看过多少韩剧,而只会关注应聘者拥有的文凭和各类证书等,而这些都是靠坚持数年“高贵的低头”换来的。

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高贵的低头”,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由此,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我们应尽情享受“高贵的低头”带来的精神愉悦。“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而自觉的“高贵的低头”,会使我们潜移默化地从书中学到高贵的见解,高贵的谈吐,高贵的举止,高贵的容仪,这样不仅可以使人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还会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1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3分)

12.本文第一节讲述了艾伦•麦克法兰先生的见闻有什么作用?(3分)

13.“‘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就肯定会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你对这一句话是如何理解的?(3分)

1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结合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贵的低头率”提出你的建议。(写出三点即可得满分)(3分)

【一】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一个数据,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读64本书,而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显示,去掉教科书的话,中国人每年平均读1本书,“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低”。在国外的地铁上,常常看到正在读书的乘客,而与之相对的是,国内地铁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

【二】据美国一家心理学研究所的调查,看电视成长的一代比看书成长的一代智商要低,电视让人的思维变懒了。游戏的危害甚于电视,长期玩、多数人玩,许多到了痴迷的程度,其不良后果就更不言而喻了。

【三】微信和游戏管控薄弱,内容无所不涉,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东一段西一段,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支离破碎。一些东西让人难以捉摸,一些虚假信息、歪理学说混淆视听,搅乱人们的思想。微信和网络游戏令人着迷,使人心浮气躁。人心静不下来,就不能系统学习掌握一些知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6分)

二月惊蛰抱蚕子

李彦荣

①惊蛰之后不久,几声春雷如约而至,震醒了有些睡眼惺忪的春天,一场细雨过后,春,浓了起来,深了起来:树儿绿得更透更亮,花儿开得更多更艳,春风也更加温暖和煦。惊蛰里的雷声,又像是冬眠的虫儿定的闹钟,轰隆隆几声,便叫醒了蛰伏的虫儿,而同样被叫醒的,还有那沉睡的记忆。

②民谚有“二月惊蛰抱蚕子”的说法,是说惊蛰开始,便可以准备孵化蚕卵了,而待到春风时节,树叶新绿渐成浓荫时,蚕儿刚好孵出。记忆中,每年惊蛰过后,村里的孩童总会弄到一些蚕种——一页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蚕子,小心翼翼地将其撕成碎片,装在巴掌大铁盒子里,再用棉花布片包起来,概念中认为孵化蚕子也是需要增加温度的——像母鸡孵小鸡需要保暖一样。而最令人惊喜的事情,莫过于某天清晨被大人唤醒后,说,蚕出来了。

③于是也顾不得穿衣服,急忙钻出被窝去察看。但等接近铁盒时,却又变得小心翼翼起来。轻轻拿起铁盒,慢慢打开盒盖,只见盒子里,一团小如针尖,黑黝黝如蚂蚁的小东西在蠕动。那一刻,满怀激动却又屏息静气,生怕粗重的呼吸将这些小东西吹得不见了踪影。那端详的神情,那静穆的气氛,也许比叩拜神灵、拜祭祖先时还要圣洁得多。而大人早已弄来了榆树叶子,撒在铁盒中,只见它们已经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

④是的,那时养蚕不都是喂桑叶的。在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棵桑树,而且树高攀摘艰难。即便如此,蚕的食材却从来不成问题,随处可见的榆钱树叶子可摘,满地蔓延的苜蓿新芽也可采。于是,养蚕的时节里,经常都会看到有小孩子拉低一枝榆树,挑拣鲜嫩的树叶摘,也能看见放学后的两三孩童蹲坐在苜蓿地里,掐采苜蓿芽儿。他们挑得仔细,采得认真,那种神情,那份耐心,俨然一个个最合格的劳动者。

⑤可不正是这样?就像大人们尽心尽力地打理农事一样,孩子们全心全意地打理蚕事。 ⑥清晨起床,急匆匆洗漱完毕,来不及吃饭,便开始清理蚕粪、残叶,摘新叶喂蚕。晚饭饭桌上,会一边看着蚕儿咀嚼叶片,一边也有滋有味地嚼着饭。甚至于有些时候因为蚕的事而忘了看书,但相比逮蛐蛐斗蚂蚱的贪玩,父母对养蚕的事儿从不真正生恼,顶多笑骂几句。晚上睡觉前,还得再添点新叶,生怕饿着了蚕。养蚕的时间里,侍奉蚕儿几乎成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七:江苏省徐州市2015届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试题(B卷,扫描版)【附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15

届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试题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八:徐州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

徐州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

徐州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悠然见南山。

浊酒一杯家万里,

烽火连三月,

,蜡炬成灰泪始干。

(6)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晏殊《浣溪沙》中的:“

。”被赞为“情致缠绵,音调协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惩(chng)罚

星宿(xi)

因地制( zh)宜

忍俊不禁(jn)

B.栈(zhn)桥

附和(h)

根深蒂(d)

谈笑风生(shng)

C.诀(ju)别

木讷(n)

脍(kui)炙人口

妇儒(r)皆知

D.庇(b)护

遒劲(jn

叱咤(zh)风云

引经剧(j)典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北国早春,山野的杏花先开,那干瘦乌黑的枝条上绽放出明亮的粉

色花朵,生意盎然。但远看那山坡上一簇簇的杏花,一团团白灰灰的,被()在灰暗的土石中,倒像是癞秃头上的疮疤。花,宜近看不宜远看;树,依凭体态之美,才宜于远看。鲜艳的碧桃,远看不过是一堆红色灌木,失其妖娆;牡丹、芍药,远看也不见其丰满华贵之态,只呈点点嫣红了。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画花大都表现折枝花卉,取花瓣折之柔和,如亲其肌肤,闻其芬芳。

鲜花令人珍惜,花比青春,年华易逝,虽然花期苦短,但是这实在是人生千古憾事。为了赋予短暂的花期以恒久深远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

花之君子,兰为空谷佳丽,

„„其实正是生命的轮回,促成了人间的缤纷多彩。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来源:学_科_网]

衬托 依托

鲜嫩

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上下文,仿照“兰为空谷佳丽”这一句子,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C.《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罗曼·罗兰直到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由此可见,他们是在超越了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

D.《公输》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别选自《墨子》和《孟子》。这两部作品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 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来源:Z&xx&k]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 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又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

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

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凄神寒骨(

)

(2) 而适类于余(

)

(3)而善鉴万类(

)

(4) 乐而不能去也(

)

6.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面山而居

C 于是作《八愚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寂寥而莫我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减低,光洁如玉。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可以溉灌”“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词,交代了以“愚溪”命名的原因。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表现

了对愚溪的厌恶之情。

(二)古诗词赏析。(3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

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完成10—13题。(13分)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吴智勇

(1)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今天,当物质的匮乏不再困扰我们时,心灵的成长便成为生命的第一要务。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更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

(2)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

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3)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的好坏对于一

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

(4)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课外阅读》2015年3月份上刊)

10.请说出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

中心论点。(2分)[来源:学.科.网]

11.联系上下文,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12.本文第(3)段划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13.请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4—18题。(20分)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1)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2)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3)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4)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5)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6)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7)“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8)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9)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10)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身走了。

(13)“存折上 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

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篇九:徐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题型研究与预测

徐州市2015年考纲研究

一、2015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1、题型不变,2015年中考题型仍为:选择题、修改题、填空题、简答题和作文。以主观题为主,适当增加探究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的比重

2、课内现代文部分没有变化。(29篇)

七上:《紫藤萝瀑布》(14)《春》《济南的冬天》《看云识天气》 (13)《皇帝的新装》 七下:《最后一课》《社戏》(12)《安塞腰鼓》《在沙漠中心》《伟大的悲剧》《猫》 八上:《背影》《老王》《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10)

八下:《藤野先生》《我的母亲》(09)《海燕》《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

九上:《敬业与乐业》(11)《故乡》《我的叔叔于勒》《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范进中举》

九下:《孔乙己》《变色龙》《威尼斯商人》

3、课内文言文的考查没有变化。 范围为:

(1)所有的精读文言文篇目。

(2)部分略读文言文篇目:

《愚公移山》 《出师表》 《隆中对》 《五柳先生传》 《马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狼》七下30课 《孙权劝学》七下15课 《观潮》 《湖心亭看雪》

4、名著阅读范围不变(9部)。

《繁星 春水》七上;《伊索寓言》七上;《昆虫记》七下;《童年》七下;《骆驼祥子》八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上;《名人传》八下;《海底两万里》八下;《水浒传》九上

5、古诗文名句、整篇及作家作品的背诵默写,范围为课标上的50篇。

6、古诗词鉴赏。50首中除个别长篇叙事诗之外,课标规定的34首所涉及的古诗词都要覆盖到。

(二) 试卷结构及分值分配:

⑴语文积累及语言运用(25分左右),名著5分。

⑵古诗文阅读(20分左右,课内阅读一段,课外阅读一段,古诗词赏析一首)

⑶现代文阅读(三篇30分左右,课内一段,课外两篇,兼顾记叙、议论、说明和文学作品等文体)

⑷写作(65分,含书写分5分)

⑸试卷的总题量不超过25题。

二、2015年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结构及题型分析

1、古诗文默写(10分)

题型以填空型默写为主。具体包括:①上、下句的默写;②理解型默写;③整首诗的默写。2011、2012年整首诗的默写均为绝句。2013年默写的是律诗中连续四句。2014年为《桃花源记》桃花林景色连续四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011) 《泊秦淮》(2012)《钱塘湖春行》中的颔联、颈联(2013) 《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014)

2、小语段阅读(5—6分)

具体设题上包括:①注音和写字②词语的辨析使用,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③判断并修改病句(2分)④语境中的语言表达(2分) 包括仿写、缩写、扩写、续写

词语考查范围为初中语文课本及徐州市《中考新航标·语文》中的重要词语。在字音的考查上,侧重于多音字和生活中常见的误读字;在字形的考查上,侧重于同音字和形近字。

注:2012年字音、字形放在小语段中考查,2013年是单独考查。2014年倾向于放在小语段中考查。2014年为单独考察。

3、名著阅读(5分)

一题为选择题,其中有一选项为课内文学常识。一题为填空、简答题,涉及人物、情节、主旨、方法等。(《伊索寓言》、《水浒》、《骆驼祥子》2014)

4、综合性学习(3-4分)

2014年中考题型仍为材料探究题。要求学生能够依据所提供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比较、研究,进行分析、提炼、概括,同时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写出发现、探究的结果。或分条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并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文言文的考查有两种题型。

相关热词搜索:2015徐州市中考试卷 2015年徐州市中考试卷 徐州市中考英语试卷
  • 1、2015年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2016-01-12)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徐州市语文中考试卷 "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1220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