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今夜月明人尽望

2016-03-10 10:22:5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今夜月明人尽望(共4篇)2015江苏淮安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淮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时,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2015江苏淮安中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淮安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欢迎参加中考,相信你能成功!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基因,是炎黄子孙智惠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汉字文化,.

领悟汉字中体现的人文精神,是每位华夏儿女义不容词的责任。 .

①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因: 责: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5月4日,①话剧《少年周恩来之寻梦》在淮安公演活动。该剧由淮安高校学生联袂演

出,目的在于“向五四献礼,学恩来精神”。该剧讲述了周恩来心怀理想、东渡日本、刻苦求学的经历,塑造了心系家国的青年周恩来形象,②启迪青年学生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修改①: 修改②:

3.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4分)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①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保尔认为她现在有什么缺点?

答: ②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了什么疾病?

答:

4.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⑤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⑥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选答题:

⑦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望庐山瀑布》)

⑧爱人者,人恒爱之;教人者, 。(《孟子》)

⑨青山依旧在, 。(罗贯中《三国演义》)

⑩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二(7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3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0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乙】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

[注释]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今夜月明人尽望

①臣本布衣(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③何闻信亡( ) ④王许之 ( )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译文:

9.【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4分) 答:

10.【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l——13题。(15分)

养马岛日出

宗璞

(1)到海边了,便总惦记着看日出。

(2)最初几日阴雨,天空为云霾锁住,只见海天茫茫,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不见太阳,也不辨东西南北。

(3)一天清晨到阳台上,忽见一侧天边和海面闪着红光,空中云层后面,有个大红球,那是一轮红日,已经升得很高了。没有多久,便不能逼视。

(4)阳台上看日出,毕竟局促。在告别养马岛的这天,特意到海边去等侯。

(5)微弱的晨曦中,树木似醒非醒,海是凝重的灰蓝。昨天还是海面的地方,现在露出高高低低的礁石,线条还不十分清晰。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那块伸入海中的大礁石上移动着,他是想上得高些,看得远些。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我们只能循着岸边小路选择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候那伟大的时刻。

(6)天边有云层围护着。渐渐地,东天红了,由浅到深,红得很朴素。似乎云层后面正在燃烧,却看不出那中心在哪里,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似乎也在盼着太阳。

(7)“快看!快看!”我们彼此叫着,只见云层后面陡然出现一个小红球。那是太阳!那是 燃烧的中心。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 来,每一道水波都发着红光。

(8)这一带几个海岛上都有三官庙,渔民们奉祀天、地和水。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是这样神圣。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天有日月、地有泥土,感激太阳辛勤地出没、大海不息地涨落。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罗每天驱赶着金色的马车向天上驶去时,是否想到地上水中的生灵在顶礼膜拜?今夜月明人尽望

(9)太阳不停地上升,愈来愈大,水面红柱愈来愈宽而长。终于成为一片落进海水的灿烂的彩色。太阳的红反而淡下来,变成白亮的强光,使我们转过头去。

(10)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11)太阳是我们的。

(选自《二十四番花信》)

11.阅读第(5)~(9)段,在横线上补全太阳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4分)

晨曦微弱—— ——红光闪耀——

12.本文第(3)(4)段写在阳台上看日出,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3.赏析第(6)段中画线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赏析。)(5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15分)

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鲍尔吉·原野

(1)大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霍洛维茨的演奏节制,没有任何花哨与噱头。他手下的乐音宛如从心里流出来,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表情。霍洛维茨

着装普通,神态像一个儿童。

(2)作为好的艺术家,其朴素何止于衣衫,更多在心灵。心灵朴素,犹如兰生幽谷,不香自香。追求朴素近于追求真理,因为真理朴素。它如此本真地显露自我,而无须在自我之外再加修饰或解释。河水、青草、太阳和月亮都没有包装,都可以用朴素或真理命名。

(3)朴素是定力,是耐力,是恒心。也可说大美隐内,不求外露。此处之“隐”与“稳”字接近,急不得。肚里有货,心里有数,不必借助各种花样。此态近于平静,朴素和平静本是孪生兄弟。它们都美。

(4)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文学大体上分为两路:一路是金派,咄咄逼人,急功近利,转瞬即逝;一路是玉派,含蓄蕴藉,谦冲雅静,尽得风流。宗白华说,庄子、苏轼的诗文,俱是玉质文章。

(5)玉者,有光却抑光,别人看得见温润,看不到耀眼。这是君子的味道——既有才华,又有包藏。此味可进可退,可朝可野,可收可放,近于中和之美。中,说的是中庸,不偏不倚;和,说的是和洽,凡事不勉强。朴素平静,玉质文章与中和之美,都在讲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所谓朴素,是说内在更重要。今夜月明人尽望

(6)《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中得知,人的老师首先是大地,最终归于自然。大地朴素而生长万物,卑下而养育众生。世间只有人做过不自然的事,大地从来不搞不自然的名堂。所谓得道,说的是一个人不管做事还是做人,最高境界无非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然。

(选自2014年6月6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4.下面文段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放回哪两段之间最合理,请简述两条理由。(5分) 所谓包装,很多时候是心虚的表现。包装不光指衣衫华丽,那些高谈阔论的人、拍胸脯

的人都在包装自己。他们都力图以外在的修饰弥补内在的不足。他们唯恐别人不信,用豪言大话、花言巧语劝别人信,对这些话要耐住性子,不可轻信。

答:

15.阅读全文,说说我们做人做事如何才能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6分)

答:

16.品味文章标题,说说“原来”一词不宜去掉的原因。 (4分)

答: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21分)

最美的对视

孙道荣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

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x~.JL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7)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手术。

(8)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9)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10)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 那“O.5克的挚爱”。

(11)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12)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13)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14)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15)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选自2014年9月17日《黄山日报》)

17.结合第(6)~(9)段中某一具体细节,说说母亲这个“最美的人”身上体现出的美德。(5分) 答:

18.体会本文用“0.5克的挚爱”指代“眼角膜”的深层含义。(5分)

答:

19.品味第(13)段画线句,发挥想像,试将“她”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6分) 答:

20.本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 三(60分)

2l.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60分)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huiwèi

篇二:《2014古代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模板》

2014古代诗歌鉴赏万能答题公式模板

篇三:《七绝经典》

七 绝 经 典

01望天门山 李白 (被誉为长江之最)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02望庐山瀑布 李白 (被誉为瀑布之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0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被誉为扬州之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04早发白帝城 李白 (被誉为速度之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05赠汪伦 李白 (被誉为友情之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06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07绝 句 杜 甫 (被誉为对联之最)今夜月明人尽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08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09戏为六绝句 杜 甫 (哂 :shěn,微笑。 )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11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被誉为绝句之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3除夜作 高 适

今夜月明人尽望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4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7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被誉为友情之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8离思其四 元 稹 (被誉为情诗之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9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21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2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4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5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6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7枫桥夜泊 张 继 (被誉为愁绪之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对比:晚唐 韦应物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8秋 思 张 籍 (2003高考鉴赏)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9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0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1题都城南庄 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笑春风。 32夜雨寄北 李商隐 (被誉为思夫之最)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3秋 夕 杜 牧 (晚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4江南春 杜 牧 (晚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5泊秦淮 杜 牧 (晚唐) (被誉为国殇之最)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6山 行 杜 牧 (晚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7清 明 杜 牧 (晚唐) (被誉为清明之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8回乡偶书 贺知章 (初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9咏 柳 贺知章 (初唐) (被誉为垂柳之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0雨 晴 王 驾(晚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41菊 花 黄 巢 (晚唐) (被誉为菊花之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42白鹿洞 王白贞 (晚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43题西林壁 苏 轼 (北宋) (被誉为哲理之最)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5惠崇春江晚景 苏 轼(北宋)(蒿:hāo,蒿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6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北宋) (被誉为西湖之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7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 (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比:滁州西涧 韦应物 晚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9观书有感 朱熹 (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0春 日 朱熹(南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1小 池 杨万里 (南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5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南宋)(我誉为荷花之最)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南宋)(我誉为爱国之最)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54示 儿 陆 游(南宋) (我誉为忧国之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篇四:《今夜偏知春气暖全诗》

诗句“今夜偏知春气暖”出自唐代诗人刘方平<夜月>,今夜偏知春气暖全诗及赏析如下文:


夜月


作者: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①选自<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生平不详。今夜偏知春气暖全诗
   ②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③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④南斗:星宿名,在北斗七星南。
   ⑤偏知:才知。
   ⑥新:初。


译文:
   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偏知春气暖全诗
   今夜格外地感到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赏析:
唐诗中,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证,不好去穿凿。


相关热词搜索:今夜月明人尽望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赏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今夜月明人尽望”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今夜月明人尽望"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29140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