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2016-09-27 09:20:3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共7篇)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 jwc cqnu edu cn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 jwc cqnu edu cn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 jwc cqmu edu cn jwc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供大家学习参考。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一)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jwc.cqnu.edu.cn/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jwc.cqnu.edu.cn/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二)
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jwc.cqmu.edu.cn/jwc/index.php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jwc.cqmu.edu.cn/jwc/index.php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三)
重庆师范大学2015级新生入学教育学习及学籍管理

重庆师范大学2015级新生入学教育

学习及学籍管理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 学籍管理

 课程管理

 成绩管理

 违纪处分

 毕业审核

一、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基础(该项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均很强,学籍管理无小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参照教育部学生管理规定,我校制定了《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其相关内容如下:。

(一)学籍管理流程 新生电子注册—日常学籍管理(数据维护)—毕业生电子注册—备份存档

﹝、复、转、退﹞

新生电子注册是取得学籍的关键;日常学籍管理中学年注册和学籍异动是重要环节;毕业生电子注册是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必要条件。

(二)日常学籍管理

日常学籍管理可归纳为4种类型,即:休、复、转、退。

具体而言:

1、休学分为:主动休学(个人原因)、被动休学(因病休学)。休学一般以一年为期,学生休学时间记入学生在校修读年限。休学学生应办理休学手续后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学生休学和保留学籍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必须办理保留学籍的相关手续,学校将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2、复学分为:按时复学、超时复学(退学处理)、提前复学(原则上不允许,学籍异动有困难)。

3、转专业与转学。

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转专业原则上限转一次,转专业在同一批次(段)的相同招生大类专业间进行。大概每年转专业的比例为转出专业人数的5%。报名条件如下:

▲我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在读的大一年级本科学生 ;

▲大一年级第一学期表现良好,未受过处分;

▲第一学期所选课程全部合格,且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

▲身心健康,符合有关专业体检要求;

▲自愿提出转专业申请。

转学:学生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但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的,可申请转学。 ▲因患病或确有特殊困难,无法在本校学习。其中,患病学生需提供经转出学校、拟转入学校指定医院检查证明;特殊困难一般指因家庭有特殊情况,确需学生本人就近照顾的,由学生提出申请,学生生源地所在村社、乡镇或社区、街道审核确认。

▲申请转学学生高考分数达到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在该生生源地相应年份高考录取最低分数。

4、退学分为:主动退学、被动退学。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退学,注销学籍。

▲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含参军服役年限)内未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内容。

▲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未经请假批准而连续10个工作日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活动,或一学期旷课累计60学时的。

▲超过22个工作日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本人申请退学的。

(三)修读辅修专业、攻读双专业

我校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攻读双专业,是指本科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或专业大类修读另外一个专业的课程,并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教务处于每学年第2学期10周以前公布开设的各辅修专业、双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接受名额。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在完成第一学年主修专业规定学分,期末考核无不及格(不含补考合格),学有余力者可报名申请修读辅修专业或攻读双专业。

(四)特别提示

1、新生电子注册方面的问题 (3方面问题)

1)学生基本信息不准确(姓名、身份证号有误)

原因:高考后改姓名,办迁移时身份证出错等。

案例:

学生往往不重视信息核对(新生信息核对、在校生信息核对),到毕业时才发现姓名、身份证号有误,甚至是毕业后由于人事聘用、申报职称或者职位升迁等重要事情发生时才发现。最突出的是:2004届一位学生由于申报职称时才发现身份证号有误,通过信息追查发觉是高考报名时就存在错误,目前学信网暂未受理此事。

2)未按时报到注册,无学籍

案例:

2005年我校录取的一位新生(胡某某),当年急于出国留学,未报到,也未提出保留学籍,学校就未给予电子注册,后该生提出要求到校学习。按规定是不允许补注册,至今未得到允许。

3)每期开学不按时注册

学生每期注册;不注册,相应权益可能得不到保障。

2、复学中的问题

1)休学期满未按时复学——退学处理

在《学籍管理规定》中的:休学期满超过二十二个工作日(一个月)不复学则按退学处理;

案例:

2002级学生(蔡某某),2004年9月申请休学,2005年又申请休学一年,但该生2006年9月未提出复学,2006年11月,学校作退学处理,2007年4月该生提出复学,未获批准,主要原因是超时。当时该生在外务工,在应复学时又不愿意失去工作造成。

2)复学时审查不合格不予复学——退学处理

两方面原因:一是因病休学学生,复学时体检不合格,二是休学期间违背相关法律法规。

3、退学中的问题

从现行学籍管理规定来看应予退学,注销学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在学校规定的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含服役年限)内未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内容。

② 未经请假批准连续10个工作日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活动,或一学期旷课累计60学时的。

③ 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④ 超过二十二个工作日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或休学期满后二十二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审查不合格的;

⑤ 本人申请退学的。

二、课程管理

(一)修读年限

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学分制实行弹性修读年限,学生在校修读年限为3~6年。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不含服役年限)不应超过学校允许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学生必须在学校允许的在校最长年限内获得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

(二)课程要求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校开设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独立实践教学环节等。每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相应版块均作了具体要求。我校从2008级开始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学生修完培养方案的课程即可申请毕业。凡需提前毕业的学生,必须在前4个学期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必修课程,所修学分原则上不得低于总学分的70%,须由本人于第4学期末提出申请,学校批准,方可编入高一年级修读余下课程(含实习与毕业论文),达到要求后办理提前毕业手续。

(三)课程修读

在校期间应根据自身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修读计划,课程修读分为:正常修读、重修与刷新考试。必修课程考核不合格学生(取消考试资格、无故缺考、考试违纪、作弊除外),可以

申请参加二次考核,仍不合格则可以申请重新学习;若选修课考核不合格,可以重选该门课程学习也可另选其它课程学习。如果所修课程合格,但自己对学习成绩不满意,可进行成绩刷新考试。成绩刷新考试是指学生对已获得学分的课程的成绩不满意,申请该课程的重新考试。学生可多次申请某门课程的考试,其成绩按最高一次记载。重修与刷新考试的选课、课程学习和正常修读一致。

(四)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应参加学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对不按照要求参加学习或违反学习纪律者,按如下规定处理:

1.旷课受纪律处分(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一学期内,学生旷课学时达到下列情形者,给予相应处分:

(一)3次迟到计为旷课1学时;

(二)累计8—16学时者,给予警告处分;

(三)累计17—30学时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四)累计31—39学时者,给予记过处分;

(五)累计达到40学时及以上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2.课程考核舞弊处理

除纪律处分外,课程记0分,课程重修;

课程考核违反规定分违纪和作弊两种情形给予纪律处分;

(1)学生课程考核违纪,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严重警告处分;学生课程考核作弊,视其情节给予记过直至开除学籍处分。

(2)参加国家或重庆市组织的统一考试违纪舞弊者,按课程考核同等处理。

(3)凡定性为作弊者,按照学位授予条例,取消学位授予资格。

3.课程考核旷考处分

(1)第1次旷考,给予批评教育,在校学习期间累计2次旷考者,给予警告处分;

(2)一学期内2次旷考或在校学习期间累计3次旷考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并视其态度决定是否给予重修机会;

(3)一学期内3次旷考或在校学习期间累计4次旷考者,给予记过处分;

(4)一学期内4次及以上旷考或在校学习期间累计5次及以上旷考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五)选课流程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学分绩点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之标准的一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四)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百科名片

重庆师范大学校徽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学校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学府。校园面积 2804 亩, 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北碚校区。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26万册,全日制本专科生20000余人,在校研究生2000余人。学校现有17个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5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8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中文名: 重庆师范大学

Chong Qing Normal 知名校友:马志明 刘学普 谭力等 外文名: University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

简称: 重庆师大 重师 CQNU 政治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主要院系: 校训: 厚德 笃学 砺志 创新 学院等

创办时间:1954年 硕士点: 86个

类别: 公立大学 主要奖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学校类型:师范 重师精神:自强不息、躬行师道

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现任校长:周泽扬

目录

学校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理念

精神

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

领导班子

教学设置

学院设置

师资力量

教学成果

附录

校友

历任领导

虎溪校区

近年重庆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学校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理念

精神

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

领导班子

教学设置

学院设置

师资力量

教学成果

附录

校友

历任领导

虎溪校区

近年重庆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学校概述

重庆师范大学校徽

重庆师范大学环境设施照片(20张)

重庆师范大学,英文校名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以师范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建校于1954年,隶属重庆市政府管理,校本部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54年,学校建校,校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重庆师范专科学校是建国后最早成立的师范专科学校之一。

校门题字:郭沫若

1960年,四川省委将学校升为“重庆师范学院”,郭沫若同志为重庆师范学院题写了校牌。建院后,学校迅速发展。

1962年,为积极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四川省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调整,又将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同时将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重庆师范专科学校。

1978年,经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恢复为“重庆师范学院”。从此,学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基本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3年4月,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实现了第二次飞跃,成功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学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院系为办学主体”的办学思路,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为创建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本段办学理念

历经50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立教无类,育师有道,构建完备教师教育体系,

重庆师范大学内景(5张)

矢志服务巴蜀基础教育”和“修己达德,朋辈互喻,推行‘五自’教育,熔铸学生优秀特质”的鲜明特色。当前,学校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的“314总体部署”,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力求建成特色鲜明、西部前列、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学校始终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秉承“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践行“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立足

重庆、面向西部,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多渠道服务社会,不断提高办

学水平,现已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精神

自强不息躬行师道

立教无类 以文化人

校训

厚德 笃学 砺志 创新

校风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风

博学敬业 为人师表

学风

勤学善思 求是致用重师核心价值理念

重师精神:自强不息 躬行师道 重师校训:厚德笃学 砺志创新

办学理念:立教无类 以文化人 重师校风: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重师教风:博学敬业 为人师表 重师学风:勤学善思 求是致用

重师精神:自强不息 躬行师道

自强不息 语出《易经·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寓意自我砥砺,坚持不懈,奋斗不止。该校自创立至今,虽几经更迭,多历沉浮,然秉持从教为师之天职,不等不靠,锐意进取,深受社会好评。

躬行师道 《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朱熹《朱子语类》又云:“道之以德,是躬行其实以为民先。”既强调严格要求自己,三省吾身,检点提炼,也重于践行,以身作则,为楷为模。50余年来,该校始终高举教师教育大旗,在曲折中抱定坚持,在改革中臻于完善。

“自强不息,躬行师道”既是该校历史经验之总和,亦是该校未来发展之期冀。

重师校训:厚德 笃学 砺志 创新

厚德 语出《易经·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意即以德为厚,强调通过加强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该校把“厚德”放在校训的首位,旨在强调“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凸显“教人先自教,正人先正己”的为师之道,进一步体现学校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师生员工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笃学 语见《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意为专心好学。“笃学”强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学问,体现学校倡导追求真知,加强学术,通过认真学习,丰富理论,扎实基础,提高师能。

砺志 意即磨砺意志,砥砺人生。人之于世,必逢各种际遇,只有保持“胜不骄,败不馁”之信念,不断磨练,才能在逆境中奋起,在顺境中笃行,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砺志”是重师人的必修课,也是重师人自强不息、勇于攀登、不断前进的动力。

创新 创新是进步的核心推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必经之阶,“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必要的知识,不怕失误、不怕犯错误的态度,专心致志和深邃的洞察力,构成了创新“三要素”。创新,是重师人优良的传统,也是重师人不渝的追求。

“厚德、笃学、砺志、创新”是重师人的整体自我勉励和追求,也是时代和人民赋予重师人的责任和使命。

办学理念:立教无类 以文化人

立教 主要意旨为“示人轨范以教之”,树立教化,进行教育。《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诏》有云:“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又《书·序》:“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该校办学之本质,正在于示人轨范以教之;其次,“示人轨范”亦

有注重办学方式之意。

无类 意蕴有二:教育对象无类,教育内容方式亦无类,典出《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无类”乃该校办学特色之所据:其一,教育对象面向城乡,综合一体,紧扣改革大势;其二,办学类型不断拓展,诸如华文教育、特殊教育等;其三,契合该校综合之特性。

以文化人 早在《易经·贲卦》之《彖传》中,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本意主要是指用礼仪、风俗、典籍等,以教化天下苍生。从学校的社会功能和发展定位来看,“以文化人”强调通过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来展现学校的良好形象,发挥学校的“教育母机”作用,倡扬社会风尚,引领先进文化。从办学和育人层面来看,“以文化人”既主张“润物细无声”式的浸育和濡染,更强调以不断更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化人,以勇于创新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法激励人,以关注民生、兼善天下的学养和胸怀造就人;既是师生铸塑高尚德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建立千秋功业的坚实基础。

“立教无类,以文化人”,彰显“以人为本”之理念,突出“不拘一格,潜移默化”之方略。 重师校风: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之名言。强调德才并举,知行合一,乃教师教育内涵之精辟阐述,亦高师院校办学性质与特征之高度凝炼。

为师之“高学”不惟知识、技能,亦涵括获取知识、技能之途径、方法;为范之“正身”,既指形象、表率,也关乎社会责任之凛然承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挺立一校之风,惠及万千生民。

重师教风:博学敬业 为人师表

博学 《论语·子罕》:“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更有《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本意是指学识渊博,知多见广。为师之“博学”强调“师从师出”,教会学生明事辩理,既敏于博学之思,亦通晓博学之途。

敬业 《礼记·学记》有云:“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这里的“敬业”主要指的是专心致志于学习;又有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言:“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指忠于一事,心无旁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专门撰有《敬业与乐业》一文,透析“敬业”。而我们所说的“敬业”更强调责任心,要求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师职业。

为人师表 语出《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意指在学问人品诸方面做出榜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时时树立教师形象,处处体现表率作用。 “博学敬业,为人师表”,既是该校教师之实绩,同时也是该校教师之追求。爱教乐教,以表率之言行,促学生之成长。

重师学风:勤学善思 求是致用

学生之所学不惟知识,更在方法与思路,“授人以鱼,弗如授人以渔”。在抱持勤奋态度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做到学与思的统合,力求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求是”即求真,“致用”即实践,亦即“尽其所用”。《易经·系辞》:“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寓意人才当以为天下服务为己利,要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让知识和能力产生最大效应。

重师学子应不惟书不惟上不惟典,努力做到寻求真理与务实践行相结合,掌握专业知识与熟悉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活跃校园与服务基层相结合。

“勤学善思,求是致用”,既是该校学子既有之风范,亦为该校学子学习之法则。知行相和,遂为杰才。

编辑本段领导班子

党委书记 邓卓明

校长、党委副书记 周泽扬【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党委副书记 龚燕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五)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3、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4、制度化的教育:是从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它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五、简答题:

1、信息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

②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③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2、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③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⑤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3、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

①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②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六、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②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③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④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唯一方法;

⑤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既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

2、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之间的异同。

①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它包含着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教育,例如,完全独立自主的“自学”就很难说是“教育”。

②“灌输”片面强调个性社会化的一面,强调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无条件的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而教育兼顾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两个方面。 ③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养育”行为严格来说不能称为“教育”,因为这类行为都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起不到一种“引导”、“促进”和“加速”的作用。“教育”与一组特殊的条件相联系,如明确的目的、精心选择的课程、有专门知识的教师、良好的校园环境等。

七、实例分析题:

有一位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热情很高,班上工作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课余时间都耗到班上,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班上问题却成堆。后来,在老教师的指点下,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按教育规律办事,花在班上的时间比过去少了许多,班级工作却搞得井井有条。 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这说明了一个班主任,工作光靠热情、整天忙忙碌碌,是劳而无功的。只有学习好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把工作搞好。

第二章 教育功能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显性教育功能: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3、隐性教育功能: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4、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5、负向教育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6、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功能,它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也称为教育的固有功能。

7、教育的派生功能:即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衍生,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五、简答题:

1、教育的个体正向功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个体发展功能 (2) 个体谋生功能 (3)个体享用功能

2、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2)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3)促进经济发展;

(4)促进政治民主化;(5)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影响教育功能释放的因素有哪些?

(1)外部社会因素 (2)教育产品自身素质

4、教育的经济功能如何体现?

(1)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2)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增长。

5、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6、教育功能的形成经过哪三个阶段?

(1)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2)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3)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

7、教育为什么能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8、教育应怎样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9、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10、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六、问答题:

请联系实际,说说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七、实例分析题:

请运用教育功能的有关理论分析下面的事件:

1、据统计,2002年8月某市中心人才市场举办了人才交流会9场,进场招聘单位407家,提供需求职位5000个(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500个,大专学历2000个,中专及中专以下2500个),进场参会个人

1.6万人次。从总体上来说,毕业生求职有点难,而大量的大专以下毕业生成为就业的难点。

2、2001年11月22日《人民网》报道:中国目前软件业对IT人才的需求是每年至少40万,可现在国内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只有约5万人,年缺35万人。

提示:既可以从教育功能的释放去分析,也可以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去分析。

第三章 教育目的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2、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它也是国家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3、价值性教育目的: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

4、操作性教育目的: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体教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

5、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

6、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是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要实现的各种结果。

五、简答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2、实现教育目的的策略有哪些?

(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

(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3)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4、在对待教育目的人的价值取向问题上,如何正确理解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

(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自身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

(2)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是和谐与统一的关系。没有人的社会化及其发展,个体将难以适应社会并参与社会;没有人的个性化及其发展,个体的观念和行为将会千人一面,其才能和智慧难以充分自由地发挥。人的社会化,应是个性化了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也应是社会化了的个性化。

六、问答题:

1、如何认识和处理好各育的关系?

答: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说它不可分割,是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育都具有制约或促进其他各育的因素,各育的发展又都离不开其他各育的配合,都需要其他各育与之协调。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片面的做法,都有可能导致人的素质的发展出现倾斜;说它们不能相互代替,是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区别的。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各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所以,任何一育都是不可代替的。各育不可分割和不能相互代替,反映了它们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

根据上述各育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中要把各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都得到发展。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着重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但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松其他方面,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

2、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有哪些?当代阐述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价值取向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解题的思路):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1)社会依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 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适应与超越问题、功利与人文价值问题、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问题。

七、实例分析:

陈毅同志曾做过生动的比喻,说:“一个飞行员没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一起飞就飞到敌人那里去了,怎能让这样的人驾驶飞机呢?另一个飞行员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但技术不过硬,一起飞就被敌人打下来了,这样的飞行员有什么用呢?自然,一个体弱多病的人,连陆军尚且不够条件,就更谈不上当飞行员了。”

请谈谈你从这个比喻中悟出的道理。

提示:可从各育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谈。

第四章 教育制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4、终身教育 :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五、简答题:

1、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4)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2、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学制还需要继续哪些改革?

(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六、问答题:联系当地实际分析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略)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六)
【重庆师范大学排名】重庆师范大学特色专业-重庆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重庆师范大学排名】重庆师范大学特色专业-重庆师范大学录取分数

线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校园面积2800亩,包括大学城校区、沙坪坝老校区和北碚校区。大学城校区位于市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重庆大学城内,背靠秀美的缙云山,地势平坦开阔,恢宏现代;沙坪坝老校区、北碚校区绿树成荫,雅致和谐。 50多年来,虽几经调整,学校始终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秉承“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践行“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立足重庆、面向西部,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多渠道服务社会,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一个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为一体的较为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历经50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立教无类,育师有道,构建完备教师教育体系,矢志服务巴蜀基础教育”和“修己达德,朋辈互喻,推行‘五自’教育,熔铸学生优秀特质”的鲜明特色。 学校是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十佳市容整洁单位、重庆市森林校园。学校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两个国家级基地依托单位。学校是重庆市普通中小学教师市级培训基地、重庆市幼儿教育教师市级研修培训基地、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市级培训基地、重庆市汉语国际推广培训基地。 学校抢抓机遇,建设大学城新校区,拓展办学空间,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教学基本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三个校区各有1个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26万册,中外文期刊35000余种(含电子期刊),中外文数据库29个,特藏文献93560册。图书馆实行“全天候、全开放、大流通、大阅览”和“藏、借、阅、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校园网覆盖连接三个校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22000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有教职工19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70余人,正高职称教师19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42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23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70%,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75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者3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

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1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重庆市名师奖”教师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1人。 学校现有17个学院、5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86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个中职硕士学位授权、1个高师硕士学位授权,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共建工程中心、11个市级重点学科、4个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创新团队、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门市级精品课程、8个市级教学团队、5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 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及独立实践教学环节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形成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方向分流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了以“三主线”和“六环节”为基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管理,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近年的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我校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7项。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9项、重庆市一等奖18项、重庆市二等奖52项;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重庆市一等奖1项、重庆市2等奖3项、重庆市成功竞赛奖10项。 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显著,人才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973”和“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4项,省部级项目4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421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731篇,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8项。学校编辑出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地理教育》、《今日教育?当代幼教》等学术刊物,其中《重庆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教育部社科司、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勤学善思,求是致用”的优良学风,推行大学生自我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三年,学校累计在册学生社团80个。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科技文化活动竞赛中获得全国性奖项206项。学校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青马工程”、“五自教育”等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品牌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 学校把握教育国际化趋势,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印度尼西亚、卢旺达等国创办“汉语师范学院”、“孔子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成为国

际聋人高等教育网络组织(PEN项目)的成员。

重庆师范大学招生网站: /daxue-jianjie-2933.html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七)
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

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以下内容由凯程老师搜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史等。

一、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信息如何查询?

考研招生信息一般在八九月份出来,同学们可以到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官方网站或者相关考研网上查询。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一般来说变化不大,大家可以参考往年的考研招生信息。

二、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方向

(一)教育学原理:

01教育基本理论

02家庭教育学

03教育管理与政策法学

04教育实验与评价

(二)课程与教学论:

01教学论

02课程论

(三)特殊教育学:

01发展性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02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第 1 页 共 1 页

03特殊教育辅助技术

04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

05听觉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四)比较教育学:

01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02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

03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比较研究

(五)学前教育学:

0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02学前教育学原理

03学前课程与教学

(六)高等教育学

01高等教育管理:

02高等教育评估

0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七)教育史:

0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研究

02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研究

三、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科目

考研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 2 页 共 2 页

②201英语

③611教育学基础综合

四、教育学考研名校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第 3 页 共 3 页

相关热词搜索:重庆大学教务网入口 重庆大学老教务系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重庆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65699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