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试题 >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

2017-01-12 11:55:00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在2017年的高考考试来临之前,在做历史练习试卷的时候,要运用正确的答题机技巧,因为它会让你的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中国招生考试网 ...

  在2017年的高考考试来临之前,在做历史练习试卷的时候,要运用正确的答题机技巧,因为它会让你的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高三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供大家参考选择。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

  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一)

  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例题:

  【例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解题思路】此题的解答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明确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这时期显著的特征,即社会变革,在四个备选项中A、B、D都属于社会变革的体现,只有C不是。二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了奴隶制的瓦解,而周王室的统治正是奴隶制政权,所以不可能对它起到强化作用。

  【答案】C

  【点拨】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否定式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二)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由于此类题是对基本历史概念的考查,所以要求同学们必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本概念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此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要通过比较词语含义来辨识其是否符合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即结合相关的知识结论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例题:

  【例1】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解题思路】此题各个备选项涉及到的都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但A、C、D三项在叙述方面存在问题,A、C两项颠倒了史实,而D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但日本还没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答案】B

  【点拨】此题主要是考查历史概念的基本内容,试题难度不大,但在做题时要仔细分析备选项的表述。

  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三)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在解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四是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例题:

  【例1】(江苏)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响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解题思路】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当时北洋军阀处于统治地位,国内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尖锐,这是其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新文化运动只是作了思想准备,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外因,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答案】B

  【点拨】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的爆发都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结果,因此同学们在做此类题时要紧紧围绕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四)

  程度型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即通常所说的最佳选择题,就是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且表述最准确最完整,其它各项从切题上看也没有明显的错误,只是相比而言不够完整全面。所以此类题的迷惑性较大,难度也较大。

  程度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即历史阐释能力。其特点有二,一是在题干中明确提出了程度性的要求,如包含有"最""根本""全面""决定性""直接"等词语。二是题干同备选项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一般是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也有说明与被说明、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程度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史论结合分析法。应用于以具体的历史事件设计的命题,如某重大事件的主要目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重大影响等,根据试题的内容,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将具体的史实同基本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选项,即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具体特征分析法。应用于考查基本历史理论的命题,或者某一阶段、历史时期社会特征的命题,在做题时要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得出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内容,即用史实证明理论。

  做好程度型选择题不仅应掌握上述方法,在平时复习时还要注意对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挖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历史理论的学习,并将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思辨能力。

  【例1】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解题思路】此题中的A、B、D三项都是造成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但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是外因,是次要的。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这种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给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的破坏,给国家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是内因,是最主要的。

  【答案】D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做此题就是要运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训练

  1.《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史料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

  A.权力高度集中 B.王权与神权结合 C.严格的等级差别 D.君主专制独裁

  2.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主要是

  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与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与行省制 D.行省制与中央集权制

  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通过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B.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C.它消除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D.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4.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就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下列历代中央政府采取的举措中,从根本上解除了地方分裂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的是

  A.郡县、封国并行 B.中央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税

  C.中央派专职官员监察地方 D.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5.“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请判断这一认识致使统治者采取的统治策略是

  A.实行三省六部 B.设立二府三衙 C.废丞相权分六部 D.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6.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这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是

  A.大规模简单协作 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C.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D.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

  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烧陶制瓷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 B.西周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的技术

  C.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最早出现在唐代 D.明清时期徽商、粤商等大商帮形成

  8.“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9.“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这一规定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A.地主兼并小机户的现象日益严重 B.阻碍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C.工商业者不敢投资于工场手工业 D.限制了新经济因素的生存空间

  10.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其含义是

  A.牛耕技术始终停留在耦犁技术状态

  B.牛耕和铁铧犁没有得到普及

  C.铁犁牛耕的耕作技术一直占主导地位,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D.由铁犁牛耕过渡到机械化作业

  11.中医是中国文明的瑰宝,而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2.在下列古代中国书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中,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是

  A.山水花鸟画 B.宗教画 C.风俗画 D.文人画

  13.唐代短篇小说被称为唐传奇,其内容主要描写的阶层和喜爱欣赏的读者分别是

  A.士大夫、文人墨客 B.士大夫、市民阶层

  C.城市平民、士大夫 D.城市商人、城市平民

  14.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成就相对比较突出,这主要是因为

  A.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B.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特别智慧

  C.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D.在封建迷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5.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16.太平天国运被认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它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运动中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它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它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17.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主要表现有

  ①洋务运动兴起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④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8.1885年,广东一些手工丝织业者捣毁新式机器缫丝厂,杀死丝厂工人。事件发生后,地方官员派兵查封各处丝厂,理由是“平民不得私擅购置机器。”这说明

  ①机器生产遭到守旧势力的竭力反对 ②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的歧视

  ③清政府平衡各方利益以求社会稳定 ④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20.《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含义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C.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1.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历史主流的准确表述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发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22.中华民国时期,民主制度一再遭到破坏。究其根源主要在于

  A.封建经济的牢固存在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全国民众缺乏民主意识 D.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23.洋务运动期间,中国留学生纷纷“改装去辫”;辛亥革命中,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从此革除了男子结辫陋习。围绕上述历史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断发易服”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

  B.“断发易服”生动反映了在革命风潮推动下的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

  C.“断发易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断发易服”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

  24.1909年京张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它被视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其突出意义在于

  A.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B.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历史

  C.“人”字形轨的设计是中国人的发明 D.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25.资本主义世界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A.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三次工业革命最终促使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C.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因工业革命而进步

  D.近代中国都没能很好地利用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26.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初步认识中国国情,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方向的标志是

  A.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初步解决了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

  B.实现国共合作,掀起“打倒军阀除列强”的国民大革命

  C.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D.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7.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重大转变,其开端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28.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A.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B.长征初期红军被动挨打

  C.美日激烈争夺在华利益 D.国共十年的分裂对峙

  29.20世纪30年代,中共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策略变化反映了

  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国民党放弃反共 ③中共政治上日趋成熟 ④中共奋斗目标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0.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其军事上的价值突出表现在

  A.杀伤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提高了部队的实战水平

  C.迟滞了日军侵略进程  D.唤起了民众的抗战热情

  31.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此,我国开展了

  A.社会主义改造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经济体制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32.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这一“过渡”的含义是

  A.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 B.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C.由军事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D.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

  34.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①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③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④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5.1957—1966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发展


高三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相关热词搜索:选择题 高三 方法

1、   经常听教师要求学生考前要回归课本,全面复习,可怎样回归课本?教师若不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书看得虽然很 高考生物复习方法:高考复习方法指导(2015-08-01)

2、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策略反思与探讨,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策 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策略反思与探讨(2016-06-18)

3、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共6篇)高中数学课题申请年度(以上由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填写)湘潭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学 科 分 类 课 程 改 革 与 学 科 教 学课 题 类 别课 题 名 称课 题 主 持 人主持人所在单位填 报 日 期湘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修订申请者的承诺:我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2016-08-27)

4、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学习方法指导方案(共2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学习方法指导方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学习方法指导方案一、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第一,学习与生活的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第二,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第三,复习方法不明确,不得学习要领。第四,应考能力有限,解题技巧缺乏。二、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指导建议深信每个高三学生都想走上学习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学习方法指导方案(2016-09-02)

5、步步高2015版,,专题讲座二,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与解题方法指导(共5篇)步步高专题三 专题讲座二 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与解题方法指导专题讲座二 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与解题方法指导一、解题策略化工流程中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化工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 原料处理―→分离提纯―→获得产品(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①加快反应速率②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步步高2015版,,专题讲座二,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与解题方法指导(2016-09-21)

6、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下面是www chinazhaokao 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供大家参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2016-10-27)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三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三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指导"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shiti/80391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