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2016-01-08 08:59:2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一《中国古代人口问题形成探析》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一
《中国古代人口问题形成探析》

中国古代人口问题形成探析

时间:2012-09-11 08:34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8期

刘树友 一

人口与国家税收、徭役紧密相关,所谓“民数为国之本,庶事所自出,以分田里、令贡赋、造器用、制禄食、起田役、作军旅。国以建典,家以立度,五礼用修,九刑用措”。[1]即从“分田里、令贡赋、选器用、制禄食、起田役、作军旅”的角度出发,封建国家十分注重对户籍的统计和管理。从西汉对人口进行全面统计并留下相对可靠的统计数据开始,历代相沿,且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文献典籍上留下的关于中国古代人口统计方面的完整而系统的数据也是一个例证。

表I 中国古代人口统计表

该表出自齐涛著《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第59页,笔者引用时添加了名称并在内容上作了一定的调整与变动。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人口统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各个朝代统计人口的标准不尽一样,故该表中的数字也不尽准确。另外,清朝康熙以前,

由于各朝都征收一定的人头税,许多青壮人丁总是想方设法逃避政府的户口统计,导致一部分人口没有被统计进来,故该表中的数字也只能是个大概。尽管如此,该表还是能够说明一定问题:其一,伴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耕地面积的逐渐增加,中国古代人口沿着上升的趋势不断增加;其二,由于战乱、饥馑、瘟疫等复杂因素所致,自西汉至宋代的千余年中,人口仅增加了四千多万,增长缓慢,且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至清代前期,由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生产力发展以及税制的改革,一改此前人口增长缓慢的格局,呈现出人口增速加快、直线上升的特点;其三,在中国古代人口演变过程中,先后形成了西汉、唐朝、宋朝和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四个高峰,尤其以宋朝和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速度更为明显,而中国的人口问题正是在宋代开始显现的。

诚然,“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2]但是,当人口总量超过了赖以生存的资源负荷和社会经济的承载力,不但不能促进社会的正常健康发展,反而可能由此滋生许多社会问题,即人口便就成了“人口问题”。其实,“人口众多”既是宋元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引发宋元以来中国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

研究表明,由于北宋时期社会总体承平和经济迅速发展,为人口繁衍与增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北宋一代人口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

[3]

至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全国总户数增至20,882,258,若每户以5口计,

则当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04,411,290,超过一亿大关。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大关这一结论,现已为学术界广泛认可。人口的过快增长,也引起了当时人的惊叹和忧虑:“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盛者。”[4]“地不加广而人众如此,取之又日益多,可不虑哉!”[5]大量事实表明,正是在宋代中国人口就已经出现了富余迹象,所谓的人口问题也正是肇始于宋代的。首先,人口超出了当时耕地的承载力,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显现。在江浙、福建、四川一带则表现得尤其尖锐,以致出现了“地狭人众,一寸之土垦辟无遗”“无寸土不耕”“土狭人稠,田无不耕”“土地迫狭,生籍繁夥,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地狭而腴,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的现象。[6]其次,生态环境恶化。大量人口为生存计,不得不开辟新的耕地资源,出现了与山、水争地的现象,如福建“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

[7]

皖南山区的人们“凿山而田,高耕如云”;江浙一带则大肆围湖造田,如

浙江绍兴“镜湖三百里,为人侵耕几尽”。[8]如此所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如湖州武康县因垦山为田,导致植被破坏,“每遇霖潦,则洗涤沙石,下注溪港”。围湖造田,致使湖泊蓄洪、防涝、灌溉及调节气候的功能也大为弱化,所谓“田未病而湖盖已先涸”。[9]再次,溺婴之风盛行。贫苦农民迫于生存压力,不敢多育子女,如“黄州小民贫者生子多不举,初生便于水盆中

[10]浸杀之”“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

人口密集的福建杀子之风尤为严重,“闽人生子多者,至第四子则率皆不举,为其赀产不足以赡也。若女则不待三,往往临蓐以器贮水,才产即溺之,谓之‘洗儿’,建、剑尤甚”。[11]

发轫于宋代的人口问题,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没有减轻,反而

愈演愈烈。清朝前期,出现了难得的持续百余年的社会稳定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使人口以罕见的规模和速度增殖。据载,清朝前期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乾隆六年(1741)全国人口为1﹒43亿,乾隆三十一年(1766)增至2﹒08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增至3﹒01亿,至道光十四年(1834)超过4亿,道光廿八年(1848)增至4﹒267亿,也就是说,一百年间人口几乎翻了三番,年均增长率为18﹒8‟,

[12]

几乎每隔30年人口净增加1亿。人口增加速

度之快,“实中国数千年来所未有”,用“人口爆炸”来比喻丝毫不为过分,并最终奠定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在世界人口格局中的比重。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引起了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一部分有识之士的极大不安,康熙四十八年(1709)圣祖不无忧虑地说:“本朝„„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世宗、高宗更是时刻将人口问题萦系于怀:“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瞻给„„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现今海宇户口繁滋,难以数计„„地无遗利,安得复有未辟之旷土?”[13]忧虑之情溢于言表。事实上,由于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形成的巨大压力和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实际严峻程度,无论是深度、广度、复杂性,还是解决的难度之大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也远远超过清初诸帝的想像和忧虑。

第一,人多地少矛盾进一步加剧。清代前期始终奉行鼓励垦荒的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另一方面也是适应人口激增而采取的应对措施,从而促使耕地面积大幅增加。但是,相比之下,耕地面积的增幅大大低于此间人口增幅,人多地少矛盾的出现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呈现不断加剧之势,下表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二
《宋代以来中国人口问题形成探析》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三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1.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答: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悠久,人口总量庞大,其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和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⑴各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南半壁地势平缓,气候暖湿,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地势高俊,气候干冷,人口远为稀疏。⑵人口分布明显地趋向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少。⑶人口主要分布于较低平的地区,人口密度与地面海拔高程呈密切的负相关。

成因分析: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最大,除此之外,气体因素,如历史因素也对人口的地域分布有一定影响,只是贡献度较小而已。 ⑴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深刻制约。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和海拔高程,对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同世界人口的分布区是大致相同,具有三大趋向,即:趋向沿海,趋向地平地势以及趋向暖湿气候。正是这三种趋向姓的结合,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中国东西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地形和海拔还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制约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东部地区农业条件较好,垦殖指数高,人口容量大,较西部地区对人口有吸引力。⑵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经济对人口地域分布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东移、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出以及沿海地区率先改革;经济迅速发展的累积牵动效应,已使中国人口地域分布自80年代开始,由建国以来的分散和均衡化转

向向东倾斜的集中化方向发展,80年代以前 ,人口的地域分布趋势向分散、均衡;8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重心移动方向也从以往的西南偏西方移动,转为西南方向移动。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在今后对人口地域分布的影响将会更加显著。

2.世界人口问题的体现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答:世界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两种矛盾:一是出生率过高引起的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出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非洲、南亚;二是出生率过低引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种问题主要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日本和瑞典为典型。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长过慢甚至负增长也会带来养老支出增加、生产不足、消费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在数量方面,表现为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引起人们常说的人口爆炸问题。在素质方面,表现为人口中未受教育及受教育水平低或健康状况不好的人数较多。在人口结构方面,表现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与物质生产、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协调。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萎缩,人口老龄化。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则表现在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分析: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目标是谋求人口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尽管现在中国和世界正处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然而,实践证明,人类是可以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来逐步找到以上矛盾缓解和协调的途径的,从而实现良好的人口环境,适度的经济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持久利用的自然资源和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的。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可见,可持续发展紧紧同人口状况联系在一起,抓好人口问题,就是抓住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四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_特征及对策》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总第63期)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特征及对策

王献芝

  摘要 。之快、绝对数量之大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社会经济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逐步建立,。

 特征 对策

  ,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随着我国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全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预计到下世纪初,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7%,从而进入世界人口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老年人口数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我国即将迈入人口老年型国家之际,分析和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和特征,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人口老龄化实际上就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与结果。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与年老,除了机械变动(即迁移)的影响外,根本原因是出生和死亡,即人口再生产的速度。当生育率下降,出生人数减少,就相应地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人口便趋于老龄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生育率和死亡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50年的6左右下降到1990年的213,1996年又进一步下降到210;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则从不足40岁提高到现在的70岁。四十多年来,尽管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三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少年儿童人口(0岁~14岁)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少儿人口比重已从1953年占总人口的3613%减少到1990年的2717%,并且随着人口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预计到2030年时少儿人口可能只占总人口的18%。与此同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不断上升,从1953年占总人口的414%上升到1990年的5158%,预计2003年将上升到7103%,到2040年时老年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19%左右,总数将突破3亿人。

从以上我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情况的预测结果看,生育率的变动是影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生育率的任何下降都会使少儿

・79・

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同时,死亡率下降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尤其对老年人口比重的影响作用正在日益加大,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对老年人口比重的影响作用将逐步接近。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和已经进入人口老年型社会的国家,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这种社会背境中出现人口老龄化,虽然具有人口老龄化的某些一般特征,但更重要的是具有许多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同的特征。

第一,发展速度快。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到2000年—2050年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将大大加快。快的时期将是2010年—2035年间,生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期。

国外较早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5%上升到7%,一般需要40年—。49%上升到2003年的7%,只用21上升到14%,法国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45年,而我国预计只用26年的时间(2003年—2029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快的。

第二,绝对数量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996年年底总人口达12124亿,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因而老年人口的绝对量也自然居于世界第一位。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1953年是2540万人,1964年是2469万人,1982年增加到4927万人,而1990年进一步增加到6326万人,1995年为7500万人,预计到2040年将超过3亿人,相当于2050年时所有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总和。从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看,未来50年内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老年人口数量只增不减,但在增长的幅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第三,发展不平衡。我国地域辽阔,省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上差异很大,历史上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差别也很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和大城市人们的生育观念急剧转变,生育率在很短时间内下降到更替水平或更替水平以下,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随之急剧加快。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属老年型。尤其是上海市连续近几年的人口负增长,目前人口年龄结构已呈高龄化趋势。而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区的生育率在1990年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人口年龄结构尚趋于年轻。在城乡差异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平衡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方面表现为大城市人口超前老龄化;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近年来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量外流而使人口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庞大,已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4%。

第四,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经历来看,人口老龄化与其经济发展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促使人口生育率不断降低,从而使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即“先富后老”。而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80・

水平却反差较大,即“先老后富”。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却比较低,因而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协调,经济发展很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求。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人均国民产值是5000美元,而我国届时只有1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差,没有发达国家那样雄厚的物质力量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负担等问题。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从上所述,在21世纪前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给社会经济将带来十分深刻的影响。解决好前50年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求得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到下世纪后半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缓解,将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根据我国人口、社会、情的具体对策。

第一,采取科学态度,,是任何一个国,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

,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进入老龄化时代;,正视人口老龄化,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的规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好各种社会关系,在老年型社会到来之前避免可能产生的各种负效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使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果我们漠视人口老龄化,不积极进行实质性的准备工作,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下一个世纪的事;那么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膨胀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可能会与我国的其他人口问题具有同样的严重性。如果对老年人口问题处理不当,那么又会重蹈50年代漠视人口盲目增长的覆辙,也有可能付出同样的代价。

第二,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承受人口老龄化的物质力量。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转变过程。世界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产值至少是5000美元。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是在经济尚不发达,人均国民产值仅为1000美元的情况下出现的。即使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老龄化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时,我们的经济实力也只能相当于当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国民产值5000美元)。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滞后于老龄化进程的矛盾将持续半个世纪。因此,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集中到一点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壮大经济实力,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来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根据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展预测表明,在2025年之前,我国存在一个抚养比低、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同时劳动力相对年轻,劳动力资源充足,每年净增600万左右劳动年龄人口,给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力求迅速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局面。

・81・

第三,逐步建立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型社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保障“老有所养”,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实现“老有所养”的根本保证。面对下个世纪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既不能单纯依靠国家养老,也不能完全推给家庭。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财力比较薄弱,加之70%的老年人口居住在农村,即使是生活在城镇的老年人,尚有30%享受不到退休金待遇。因此,我们只能从我国国情出发,采取国家、集体、家庭、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重视家庭养老作用,积极推行社区(集体)养老服务,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家庭养老是我国赡养老人的主要方式,它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对患病老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等,范围很广,责任很重。家庭养老仍然是目前养老的最主要方式,它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也保持了社会安定,和欢乐。因此,,,励和实施家庭养老,发挥家庭在供养、照料、势以及家庭个性化的发展,。,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基础上,,,扩大社会化服务范围。

,。社会养老保障是国家依法对老。它包括老年社会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在现阶段建立起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缴纳养老保险金制度,使老年人退休后能从国家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从企业或集体得到补充养老保险金,再加上家庭或个人的储蓄性养老金,使老年人得到确实的保障。农村逐步建立以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为主,国家集体必要支持的社会保险和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提高,养老的责任将逐渐从家庭向社会转移,家庭养老终将让位于社会养老。

第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健康老龄化是指在老龄化社会中,多数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同时也指社会发展不受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健康老龄化是一个健康的老龄社会的前提,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自然基础。

实现健康老龄化,可以减少老年人对卫生资源的需求,减轻国家的负担,同时又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实现健康老龄化战略,既要积极发展老年医疗保险,又要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如完善退休制度及社区养老福利设施,制订老年人保护法,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等。与此同时,还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生、老年体育等事业的发展,为广大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条件,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环境。此外,还要加强老年人群体的力量,发扬自助、互助精神;开发利用低龄健康老年人力资源,变人口老龄化压力为动力,提倡年轻、健康的老人帮助年迈、体弱的老人;支持、帮助各种老年群众组织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在健康老龄化社会里,提倡老年人既要生理上的健康长寿,更要心理上的健康长寿,使广大的老年人能过有尊严的、有保障的、有安全感的体面生活,能自由自在地实现自身价值,在温馨和快乐中安度晚年。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 郑州 450003)

・82・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五
《中国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而在我国,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并且已十分严重。

我国现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我国能源开采量大但能源利用率低,而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过程均产生大量污染。环境与能源问题是互相维系的。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西方国家的工业多转移到我国,不仅利用中国的能源,而且将污染转嫁到中国。中国GDP占世界4%,却消耗了全球26%的钢,37%的棉花、47%的水泥。中国已经消耗或污染了大多数的传统工业化需要的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自然要素。

二、生态系统全面退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例如,天然湿地大学的大量消失。在北方,河北省过去50年来湿地消失了90%,即便侥幸存留的湿地,八成以上也变成了污水排泄场所。

三、大气污染、水污染问题问题最严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一直据世界第一,此外每年中国的烟尘排放量及工业粉尘排放量也均达到千万吨以上。中国的主要水系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污染程度依次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以上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36%以上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此外,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四、水土流失急剧。中国水蚀、风蚀和冻融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黄河流域年入河泥沙16亿吨;长江流域每年土壤流失量24亿吨。随土壤流失的还有各种营养元素,仅黄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N、P、K三种元素总量约4000万吨,超出了2003年全国的化肥需求量(3990万吨)。

五、濒危物种增加。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89种。中国濒危或渐危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栖息地环境改变、生境破碎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是造成物种濒危或灭绝的重要原因。

六、新兴污染源产生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例如,生物多样性问题、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汽车噪声污染问题、核能核电污染问题,新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等问题。

七、容易产生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例如原油、有毒气体的泄漏等。

我国现今环境问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我国环境问题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

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国际的关注,因为我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庞大,国内环境问题也开始产生全球化影响。

二、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农村污染是中国的主要三大污染。我们现在拉动GDP增长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城市污染则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空气尤其污染严重。农村污染是我国治污工作中的弱项,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

原因分析

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下面将分别进行一下具体的阐述。

(1)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经济发展引起环境问题恶化以及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空气,河流,海洋和森林等公共的财富却被少数人的生产行为所侵害,使得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源于两个基本因素:1,没有人拥有产权或没有人强迫他们处于被污染的生态环境中,2,正在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具有集体消费特征。

(2)人文社会因素

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从现行的角度看,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相对短缺,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我国有关环境的法制法规建设不健全。这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宏观协调能力较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虽然先进,但实现新型工业化缺少具体的路径指导。可持续城镇化道路尚未确立,许多政策决策没有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和资讯的基础上。政策目标的确定和决策过程过于简单,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缺少长期的规画。资源环境问题的跨部门、跨行政区性质与行政管辖范围的不对称,使目前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六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

1、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 ?

(1)人与环境关系失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至威胁。二是次生环境问题,即被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造成威胁,另外,人类对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难以承载这种压力。(2)社会关系失调。人们之间关系不协调状态主要表现在:群体利益的冲突以致对立,群体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结构失调、社会解组等。

2、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一般有哪些?

(1)国家、社会和群众力量相结合的原则。(2)整体协调,综合治理的原则。(3)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3、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措施主要有哪些?

(1)强化政府系统的权威与效力。强有力的政府,不但可以使经济的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有效缓解与抑制由经济的较高增长率带来的社会问题,降低社会解组的危险程度,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

(2)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并持续提高其基本生活水平。现代化建设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不能一味让社会成员承受各种损失,相反,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是检验发展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

(3)采行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中国现代戏化进程中社会问题的种种具体表现,决定了激进型现代化模式在中国实施的不可行性。相反,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更符合中国的客观发展情况。

(4)建立社会问题的预警系统。它的要素包括:居民最低生活线、物价指数、社会治

安情况、贫富差距水准(基尼系数)、失业率、社会公众期望值的满足程度、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和民众对于改革的承受力等等。

4、结合实际深入地分析我国目前主要的人口问题?

解答: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核心,人口问题将影响到我国社会运行和发展,尤其是就业问题、交通拥挤问题、社会保障等问题都直接与人口问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人口问题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影响,一般可从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质量问题、人口结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人口数量问题

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阻碍作用的社会问题,人口基数庞大、育龄人群比重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口数量过速增长是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因此,专家估计到2050年,我国人口数量将至少达到15亿,之后才会出现人口数量呈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口数量问题,还将延续近半个世纪,其对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庞大的人口数量使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位居世界落后水平行列,而人口数量的过速增长,则给我国人民的就业、教育、交通、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其他社会问题的根源。人口的过速增长,还直接影响资金的积累,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相当一部分要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从而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解决当代中国的人口数量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坚持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大力发展社会产生力;二是控

制人口高度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早日摆脱贫困与落后,早日繁荣富强,使国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人口质量问题

人口质量,又称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通常称之为德、智、体。人口质量问题是指人口在质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不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阻碍作用的社会问题。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表明,同第四次人口普查情况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比以前有所提升,婴儿死亡率在下降。我国人口质量逐年提高是个事实,但是,这种提升,还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步伐,还存在不小的问题。

一是人口的思想素质有待提升。由于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各种现象同时并存,因此,对于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年人很难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和社会道德观。这种情况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运行。

二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虽然,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人口的人化素质有所提升,但是,高等教育的比例仍然不高。仍然还有8507万人的文盲,占总人口的近7%。尤其值得一提的,农村妇女的文盲比率较高,这样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升。而妇女的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她的生育观念。

三是进一步作好优生优育工作,减少各类残疾人口比重。

三、人口结构问题

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反映的是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人口总体内部异质成分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人口结构问题是指由于人口结构中某些部分比例失调,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阻碍性作用的社会问题。人口结构问题包括内容很多,对当代中国社会运行与发展影响比

较大的有人口老化问题、出生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1.人口老化问题,指老年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过大,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我国解放以来,由于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口寿命不断延长,死亡率一直在下降,出生率也呈不断下降趋势,这种较长时期的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必然导致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这种状况,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并非是件好事,因为,老年社会中的社会负担比较重,国家和社会用于退休金、医疗费、社会福利等都要随之加大,而我国一是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二是我国经济还不十分发达,因此,这种负担必然会影响了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广大再生产保障,影响了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2.性别比例失调问题。这是指新生婴儿中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一般是男性婴儿多于女性婴儿,从而对社会运行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种比例计算方法是,用100个女婴数量所对应的男婴数量来表示,一般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女婴与男婴的比例在103--107之间是比较稳定的、正常的(即男婴多于女婴)。但是,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例有超出正常的趋势,出生性别比高于正常值已经不是个别地区的现象。当然,这里不排除有女婴漏报、瞒报的现象。但这种现实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

总之,我国的人口问题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予以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的解决情况将关系到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

5、简述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具体措施 ?

(1)劳动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

(2)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表现为:待业、失业(包括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

虽然我们在解决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问题仍十分严重。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主要是

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和解决隐性失业问题两个方面。

(3)我国解决就业问题途径是: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广开就业渠道;控制人口增长;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七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八
《中国成为人口第一大国的原因》

一、历史背景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多年,从古到今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4左右。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居世界第三。 中国悠久的历史,宽广的陆地面积,这是人口数量大的前提条件。 由于在古代,中国各个朝代战乱纷争,每个朝代的更替,新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与军事力量,都会鼓励生育。

二、自然环境

中国人口基数大是以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前提和基础的。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属温带季风气候, 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气候温暖湿润。 中国几千年来是一个农耕民族,温暖湿润的气候,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拥有广阔肥沃的平原,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农业的发展,又为手工业提供了基础,形成了轻工业。这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基础,从而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中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少而又比较集中在边缘区域,由动物引发的大规模的瘟疫很少爆发,缺少对人口的一种自然淘汰的手段。

三、思想文化

中国从古至今,在人的思想中都有那么一种“多子多福”,“人多势众”的 观念,更促进了人的多子心理。 儒家思想应该是对中国生育影响最深的,儒学中视“不娶无子”为男子的不孝与耻辱。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思想形成古代人们的早婚现象,这是使得中国人口自古以来就较多的一个原因。这种思想一直到现在都还在影响着很多中国人。

四、中国社会发展有其特殊性,

中国没有经历过商品经济的原始积累和竞争阶段,而竞争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的杠杆,也是实现人口优胜劣汰的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手段。例如欧美人种的优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竞争和两极分化实现的。这一过程虽然残酷,但结果是相当合理的。我们没能经历这一残酷过程,使得中国相比于外国,人口相对较多。

人口在生产三种形态:1.原始的人口增长类型 2.传统的人口增长类型 3.现代工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类型

清朝人口激增的原因:

第一,高产农作物的大面积引种成功。人口的增长给粮食供给造成巨大的压力,而明朝时期就从美洲引进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得到了广泛种植。这几种农作物的引进,增加了我国农作物与土地适应性的选择范围,例如在南方不适宜种水稻的丘陵或少雨地区,番薯、玉米正好可以大显身手。虽然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因为社会粮食产量的提高,使实际生活得到多大的改善,但是大多数人仍可以维持最低生活,这就是清朝中期以后,人口继续得以高速增长的基本原因。

第二,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人口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朝到了顺治中期以后,全国多数地区已经趋于安定,在康熙平定三藩以后,出现了康乾盛世,中国人口正是在“康乾盛世”得到了飞速发展,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入们安居乐业,如果社会一直处于战乱的环境,人口的增长绝对不会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增长得这么快。

第三,清朝中前期实行了赋税改革,推行“摊丁入亩”制,取消了人头税。实行人头税时,百姓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或藏丁匿口,或举家逃亡,因而官府得不到实际的户口统计,很多地方登记人籍的户口还不及实际户口的一半。并且在另一方面,实行“摊丁入亩”,对平民百姓来说,就减少了税负在人口数量上的压力,人口数量得以快速增长。

第四,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也影晌着清朝人口的发展。在城市,工场手工业逐渐增多,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在农村,由于农业技术的提高而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涌入城市,投入到手工工场去做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劳动,使城市人口和其他非农业人口增多。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也可以不依靠在土地上生产粮食来生存,人口的生存空间扩大了,因而出现入口得以持续增长。

解放后人口激增的原因:

第一,解放后,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生产高潮。六十年代农田基本建设有相当成就,在增施化肥,扩大灌溉面积和机耕面积等方面都有引人注目的成就,所以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条件下,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仍有所增长,并保持在一定高度之上。可见粮食 生产的发展能大体维持人口的增长。但如果听任人口数漫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到后来也必然会发生困难的。

第二,从家庭微观角度看,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一整套封建伦理道德,仍在顽强的表现出来。“儿孙满堂”、“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仍是根深蒂固。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观念相当强烈。 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封建统治一贯认为的那种人多是他们的宝贵财富之一观念,仍然有参与影响,1949年以后,国家虽然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从宏观上仍然片面强调人口多少与国力强弱之间呈正比的观点。这就是传统生育文化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创造了条件,起到了推到盲目无限制生育的消极作用,分本没有意识到要立即变革,试验和创造。

第三,解放后,政府致力于卫生事业的发展,修建了大量的医院和卫生所,并且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弗莱明发现了盘尼西林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大大降低了死亡率。此时的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属于年轻型,老年人的比例较低,六十岁以上的认不到5%,这就出现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出生率,就导致了高自然增长率。

第四,新中国建立以后不久,马寅初先生等一批有识之士,对控制当事人扣过速增长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但是,却遭到错误的批判,当时的理论界和宣传部门,不顾国庆如何,非但不提倡控制人口增长,反而片面强调“人多是好事”、“人多、生产多、积累多”的错误主张,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所谓“批判中国马尔萨斯”的浪潮。由于在人口理论方面散播了一系列反科学的错误观点,提倡控制人口迅速增长的正确意见被压制,赞成人口盲目增长的错误观点被宣扬,从而使议论人口问题在当时成为禁区。

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篇九
《中国人口分布及原因之我见》

中国人口分布及原因之我见 1935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胡焕庸教授根据1933年全国各省、县的人口资料,写成《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创制了全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并首先提出爱珲一腾冲这一人口地理界线,后被人称为“胡焕庸线”或“胡氏线”。该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当时面积约占全国的36%,人口占全国96%;该线以西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4%。

目前,如仍以胡氏线为界,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2.9%和57.1%。1990年我国人口普查数为11.6亿人(包括台港澳),东部人口占全国的94.2%,西部人口占全国的5.8%;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西部和东部所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仅有±1.8%的变化,表明了该线的客观性。

一、自然环境原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总是受到各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长期的综合作用。中国人口分布的东密西疏的不平衡性,正是人口分布规律的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人口分布的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滨临海洋,全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几乎包括了全部的热带和亚热带,以及部分暖温带和一部分中温带;占据了三级地形中的第一台阶(海拨0~500米)的全部和部分第二台阶(海拨1000~2000米),海拨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丘占全国总面积的25.5%;有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褐土、华中丘陵山地的棕壤、长江流域的水稻土等适于农业生产的土壤;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农业人口。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平原等我国四大人口密集区都位于东部,这些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人口稠密区。西部地区占有全部的第三台阶(海拨4500米以上)和大部分的第二台阶,除高山和少数河谷外,几乎全是干旱、半干旱气候,占全国面积15.5%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几乎全在西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为稀疏,仅绿洲和河谷灌溉带有较密的人口。

二、经济发展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及布局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作用:第一,一定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的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第二,以第一产业部门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一般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人口分布呈高密度状态,城市人口比重高。第三,生产力布局尤其是现代化交通布局的扩展,使人口分布在空间上相应扩展,有的地方达到了过去根本无法相比的规模和速度。在农业社会里,粮食产区吸引着较高的人口密度;在工业社会中,工商城市和交通枢纽吸引着众多的人口。

我国长期“以农立国”,至1990年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74%。中国领土广阔,各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合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同粮食品种组合,单位播种面积产量的大小依次为: 水稻>玉米>薯类、高粱>小麦>谷子、杂粮>大豆。生产稳定性的高低依次为水稻、玉米、薯类>杂粮、高粱、大豆、谷子>小麦。我国耕垦历来集中于东部地区;东南部普遍种植水稻,也就容纳了众多的人口。到了现代,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对人口分布的决定性作用逐渐提高。我国农业产值的 90%出自东部地区;全国铁路线的82%、公路线的85%、通航运河的99%分布在东部;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人口大部分集聚于东部地区。解放后,国家

化了很大力量来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一方面有组织地动员一定数量的人口分期分批逐步从沿海迁往内地和边远省区;同时将工业交通尽可能地配置在内地以及边远省区;但是,由于西部地区较差的自然环境以及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并未改变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

三、西部大开发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口东密西疏的分布甚不合理;从合理人口分布和开发边疆出发,应向大西北大量移民,并且认为大西北能够接纳大量人口。

人口分布的密疏与地区的合理容量大小相关。中国人口分布的东密西疏决不是人们个人意志造成的,而是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的极大差异造成的。脆弱的生态环境、较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人口容量的扩张。解放后,国家有意识地动员向西部地区移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化费了国家大量资金,出现了“耕垦一亩,沙化三亩”的现象,毁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畜牧业生产,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以青海省为例,1955年、1956年从东部地区迁入7.5万人,但到1958年底已大部分返回原籍,稍后就基本上走完了;1958年,从河南迁入11万人,到1960年,只剩下5.3万人;1965年,从山东8个城市招收支边青年7200余人,成立农建四师,1979年按政策知识青年返城,又全部返回,撤销农建四师。

四、中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据“西部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课题组”研究结果表明、西部五省区(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从长远来说,能够接纳移民500万人左右,这一数字同我国未来十几亿的总人口相比较是太微不足道了。移民大西北,缓解东部人口压力是脱离实际的。而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区都为人口可容区,如果配置得当,可望能够空纳大量的人口。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会改变,东西部的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不会有很大变化,仅限于分子的个位数有微小变动。

五、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口分布的东密西疏的格局是人口分布规律的结果,是合理的。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比以前有所下降,绝对增长量仍很大,人口压力十分严峻,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以人地关系协调为目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做到人口宏观合理分布的基础上,微观上人口合理再分布,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① 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对资

源环境的持续压力,并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调整;

②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环保法制、法规,加强执行和监督力

度;

③ 保护耕地,注重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④ 高度重视科技因素,发展知识经济,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提高

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有 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是 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11582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