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白术泄泻

白术泄泻

2016-01-19 10:46:0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白术泄泻篇一《白术》 白术 - 应用 ...

白术泄泻篇一
《白术》

白术 - 应用配伍

1、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2、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皮等同用。

3、用于表虚自汗。本品与、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4、本品又可用于安胎,治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有内热者,可与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

白术 - 常用配方

白术

1、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於术(酒浸,九蒸九晒)一斤,(酒煮吐丝,晒干)一斤,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纲目拾遗》)

2、治脾虚胀满:白术二两,四两。为末,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汤送下三十丸。(《全生指迷方》宽中丸)

3、治痞,消食强胃:枳实(麸炒黄色)一两,白术二两。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兰室秘藏》积术丸)

4、服食滋补,止久泄痢:上好白术十两,切片,入瓦锅内,水淹过二寸,文武火煎至一半,倾汁入器内,以渣再煎,如此三次,乃取前后汁同熬成膏,入器中一夜,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二、三匙,蜜汤调下。(《千金良方》白术膏)

5、治脾虚泄泻:白术一两,芍药半两(冬月不用芍药,加,泄者炒)。上为末,粥丸。(《丹溪心法》白术丸)

6、治小儿久患泄泻,脾虚不进饮食,或食讫仍前泻下,米谷不化:白术一分(米泔浸一时,切,焙干),半夏一钱半(浸洗七次),丁香半钱(炒)。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丸,黍米大。每半岁儿三丸,三五岁儿五、七丸,淡生姜汤下,早晚各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温白丸)

7、治湿泻暑泻:白术、等分,炒为末,白汤下二、三钱。(《简便单方》)

8、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久不瘥:白术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细研锉,炒焦为末),干地黄半斤(净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许,众手丸梧桐子大,焙干。每服十五丸,空心粥饮下,加至二十丸。(《普济方》香术丸)

9、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耍即当散也。(《金匮要赂)枳术汤)

10、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11、治中湿,口噤,不知人:白术半两,酒三盏。煎一盏,顿服;不能饮酒,以水代之。日

三,夜一。(《三因方》白术酒)

12、治忽头眩运,经久不差,四体渐羸,食无味,好食黄土:白术三斤,曲三斤。上二味搀筛酒和,并手捻丸如梧子,暴干。饮服二十枚,日三。忌桃、李、雀肉等。(《外台》)

13、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上三味,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近效方》术附汤)

14、治自汗不止:白术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

15、治盗汗:白术四两,分作四份,一份用黄芪同炒,一份用石斛同炒,一份用牡蛎同炒,一份用麸皮同炒。上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研细。每服二钱,粟米汤调下,尽四两。(《丹溪心法》)

16、治老小虚汗:白术五钱,小麦一撮,水煮干,去麦为末,用黄芪汤下一钱。(《全幼心鉴》)

17、治产后呕逆不食:白术五钱,姜六钱。水煎,徐徐温服。(《妇人良方》)

18、治妇人血虚肌热,或脾虚蒸热,或内热寒热:白术、白茯苓、白芍药(炒)各一钱,甘草(炒)五分,姜、枣,水煎。(《妇人良方》乞力伽散)

19、治三日疟:九制於术一斤,广皮八两。熬膏,用饴糖四两收。(《古今良方》)

20、治四日两头疟,一、二年至三、四年不愈者,或愈而复发,连绵不巳者:於术一两,老姜一两。水煎,发日五更温服,重者二服。(《纲目拾遗》)

21、治牙齿逐日长,渐渐胀,开口难为饮食,盖髓溢所致:只服白术愈。(《夏子益治奇疾方》)

22、治儿童流涎:生白术捣碎,加水和食糖,放锅上蒸汁,分次口服,每天用三钱。(《江苏中医》(12):1,1965)

白术 - 茯苓白术煮水喝去除体内湿气

白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归脾、胃经。味苦、甘而性温。

茯苓和白术是两味中药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湿,通过排尿的方法排出体内多余的湿,利湿祛湿方法为:用茯苓10克,白术10克煮水服用。可见,茯苓和白术这两味中药,不仅可祛湿利湿,还能健脾,有病祛病,没病养生。

茯苓和白术是两味中药材。中医认为,大多数体内有湿气的人,都可以用这两味中药煮水喝来祛湿。

中医有一种祛湿方法就是燥湿,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方法。中医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总结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湿,通过排尿的方法排出体内多余的湿,利湿祛湿方法为:用茯苓10克,白术10克煮水服用。

此祛湿简便方适用于大多数身体有湿的人,茯苓和白术是药性平和的上品。它们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当身体有湿的时候,它们主要作用是祛湿。当身体正常了,它们就停止祛湿,开始发挥健脾的功效了。

可见,茯苓和白术这两味中药,不仅可祛湿利湿,还能健脾,有病祛病,没病养生。 白术 - 文献论述

首乌茯苓白术鸡汤

1、《》:《本草》在术条下无苍、白之名。近多用白术治皮间风,止汗消痞,补胃和中,利腰脐间血,通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脐,在气主气,在血主血。

2、《本草会编》:脾恶湿,湿胜则气不得施化,津何由生?故曰: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焉。用白术以除其湿,则气得周流而津液生矣。

3、《》:术,其气芳烈,其味甘浓,其性纯阳,为除风痹之上药,安脾胃之神品。《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者,正以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者,拘挛而痛者是也。《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死肌者,湿毒侵肌肉也。痉者,风寒乘虚客于肝、脾、肾所致也。疸者,脾胃虚而湿热瘀滞也。如上诸病,莫不由风寒湿而成,术有除此三邪之功,故能祛其所致之疾也。止汗、除热、消食者,湿热盛则自汗,湿邪客则发热,湿去而脾胃燥,燥则食自消,汗自止,热自除也。又主大风在身面者,术气芳烈而悍,纯阳之物也,风为阳邪,发于阳部,故主之也。风眩头痛目泪出者,阳虚则风客之而眩,痰厥则头痛,风热壅则目泪出也。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痛,及霍乱吐下不止者,湿客于胃则滞而生痰,客于脾则生水,脾虚湿胜,则为水肿,湿客中焦则心下急满,脾胃俱虚,则中焦不治,而湿邪客之,则为霍乱吐下不止也。利腰脐间血者,血属阴,湿为阴邪,下流客之,使腰脐血滞而不得通利,湿去则诸证无不愈矣。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者,湿去则胃强,而津液自生,寒湿散则胃自暖,邪去而脾胃健,则消谷而嗜食矣。术,《本经》无分别,陶弘景有赤、白二种,近世乃有苍、白之分,其用较殊,要之俱为阳草,故祛邪之功胜,而益阴之效亏,药性偏长,物无兼力,此天地生物自然之道也。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日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齿衄,咽塞便秘滞下者,法咸忌之。术燥肾而闭气,肝肾有动气者勿服。 《刘涓子痈疽论》云:溃疡忌白术,以其燥肾而闭气,故反生脓作痛也。凡脏皆属阴,世人但知术能健脾,此盖指脾为正邪所干,术能燥湿,湿去则脾健,故曰补也。宁知脾虚而无湿邪者,用之反致燥竭脾家津液,是损脾阴也。何补之足云?此最易误,故特表而出之。

4、《》: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是故劳力内伤,四肢困倦,饮食不纳,此中气不足之证也;痼冷虚寒,泄泻下利,滑脱不禁,此脾阳乘陷之证也;或久疟经年不愈,或久痢累月不除,此胃虚失治,脾虚下脱之证也;或痰涎呕吐,眩晕昏眩,或腹满肢肿,面色痿黄,此胃虚不运,脾虚蕴湿之证也;以上诸疾,用白术总能治之。又如血虚而漏下不止,白术可以统血而收阴;阳虚而汗液不收,白术可以回阳而敛汗。大抵此剂能健脾和胃,运气利血。兼参、耆而补肺,兼杞、

地而补肾,兼归、芍而补肝,兼龙眼、枣仁而补心,兼芩、连而泻胃火,兼橘、半而醒脾土,兼苍、朴可以燥湿和脾,兼天、麦亦能养肺生金,兼杜仲、木瓜,治老人之脚弱,兼麦芽、枳、朴,治童幼之疳癥。黄芩共之,能安胎调气。枳实共之,能消痞除膨。君参、苓、藿、半,定胃寒之虚呕。君归、芎、芍、地,养血弱而调经。温中之剂无白术,愈而复发。溃疡之证用白术,可以托脓。

5、《本草通玄》:白术,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土旺则能健运,故不能食者,食停滞者,有痞积者,皆用之也。土旺则能胜湿,故患痰饮者,肿满者,湿痹者,皆赖之也。土旺则清气善升,而精微上奉,浊气善降,而糟粕下输,故吐泻者,不可阙也。《别录》以为利腰脐间血者,因脾胃统摄一身之血,而腰脐乃其分野,借其养正之功,而瘀血不敢稽留矣。张元素谓其生津止渴者,湿去而气得周流,而津液生矣。谓其消痰者,脾无湿则痰自不生也。安胎者,除胃中热也。

6、《本草崇原》: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品虽有二,实则一也。《本经》未分苍、白,而仲祖《伤寒》方中,皆用白术,《金匮》方中,又用赤术,至陶弘景《别录》则分为二,须知赤、白之分,始于仲祖,非弘景始分之也。赤术,即是苍术,其功用与白术略同,故仍以《本经》术之主治为本。但白术味甘,苍术兼苦,白术止汗,苍术发汗,故止汗二字,节去不录。后人谓苍术之味苦,其实苍术之味甘而微苦。

7、《》: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

8、《长沙药解》:白术,性颇壅滞,宜辅之以疏利之品,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补而旋行,则美善而无弊矣。

9、《本草求真》:白术缘何专补脾气?盖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则能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书言无汗能发,有汗能收,通溺止泄,消痰治肿,止热化癖,安胎止呕,功效甚多,总因脾湿则汗不止,脾健则汗易发,凡水湿诸邪,靡不因其脾健而自除,吐泻及胎不安,亦靡不因其脾健而悉平矣。故同枳实则能治痞,同黄芩则能安胎,同泽泻则能利水,同干姜、桂心则能消饮去癖,同地黄为丸,则能以治血泻萎黄,同半夏、丁香、姜汁,则可以治小儿久泻,同牡蛎、石斛、麦麸,则可以治脾虚、盗汗。然血燥无湿,肾间动气筑筑,燥渴便闭者忌服。谓其燥肾闭气,则其气益筑。又寒湿过甚,水满中宫者亦忌,谓其水气未决,苦不胜水,甘徒滋壅,必待肾阳培补,水气渐消,肾气安位,术始可投,此又不得不变换于中也。盖补脾之药不一,白术专补脾阳,生则较熟性更鲜,补不腻滞,能治风寒湿痹,及散腰脐间血,並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非若山药止补脾脏之阴,甘草止缓脾中之气,而不散于上下,俾血可生,燥症全无。苍术气味过烈,散多于补,人参一味冲和,燥气悉化,补脾而更补肺,所当分别而异视者也。

10、《本经疏证》:风寒湿痹、死肌、痉、疸,不得尽谓脾病,而以术为主剂者,则以湿为脾所主,湿能为患,固属脾气不治,一也;脾主肌肉,介在皮毛筋骨中,痹与痉,病在肌肉内,死肌及疸,病在肌肉外,旁病则当取中,二也;筋骨皮毛,均非驻湿之所,惟肌肉间为可驻湿,三也。知此,则凡痹、死肌、痉、疸之系乎风寒湿者,皆术主之矣。白术之效,于风胜湿者为最宜,寒胜者为差减。何以知之?盖风胜必烦,湿胜必重,检《金匮要略》中治痹诸方,其用术者,非兼烦必兼重,虽然,谓术功擅于风与湿则可,谓于寒有所忌则不可,《伤寒》少阴篇附子汤,治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不烦不重,亦用白术。盖湿流关节,云骨节痛,则未有不兼湿者,矧风湿二者,必挟寒始成痹,不然则否,《素问》之旨可验也。白术治眩,非治眩也,治痰饮与水耳。有痰与水,何以能使人眩?盖眩者神之动,神依于心,心恶水,水盛则心神摇曳为眩,譬如人在舟中,能发眩也,虽然人在舟中,未必尽眩,不在

舟中,未必不眩。所以眩证不必尽用术,用术之饮证水证,亦未必尽眩,夫亦各因乎其人耳。《伤寒论》、《金匮要略》其有饮有水,不眩而用术者,则指不胜屈,其有饮眩而不用术者亦多,则系证与术有忌耳,即如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则以心下痞,故正与理中丸下注云腹满者去术,同一理也。世之人动辄称白术、黄芩安胎圣药,而疏其义者,不过谓白术健脾,黄芩泄热,殊不知健脾泄热之物,岂特白术、黄芩。夫妇人之病,多半涉血,矧妊娠尤赖血气之调,方得母子均安。初妊之时,胎元未旺,吸血不多,则下焦血旺,致气反上逆,是为恶阻。恶阻则中焦之气不变赤而为水,是白术所必需矣。血盛能致气盛,气盛能生火,黄芩泄气分之火而不伤血者也;厥后胎气日充,吸血渐多,血自盘旋而下,气亦随之盘旋于下,胎之所吸,乃血之精者。而其馀与气相搏,能仍化为水,阻于腰脐之间,故妊娠至五、六月时,多有子肿之证,是白术又为必需之剂,而无所事黄芩于其间,《别录》所谓利腰脐间血者此也。考仲景书于妇人妊娠篇之白术散,与芎藭同用,当归芍药散、当归散,与芍药、当归、芎藭同用者,不可知其为除水气而利腰脐间血哉。总之,血分之源不清,则血气不能和,而附血之湿,血盛之火,皆为胎前所有之常患,故出此不必甚为别择之常方,学者尤当会意而用之也。

11、《医学衷中参西录》:白术,性温而燥,气不香窜,味苦微甘微辛,善健脾胃,消痰水,止泄泻,治脾虚作胀,脾湿作渴,脾弱四肢运动无力,甚或作疼。与凉润药同用,又善补肺;与升散药同用,又善调肝;与镇安药同用,又善养心;与滋阴药同用,又善补肾。为其具土德之全,为后天资生之要药,故能于金、木、水、火四脏,皆能有所补益也。

12、《》:《本草经》及《别录》皆称术而无苍、白之分,陶氏弘景及宋之苏颂,皆言术以茅山为胜,似今之所谓茅山苍术,亦即古之所谓术也。然弘景又别有赤术之名,谓其苦而多膏,又似梁时已有苍术一种。今按《本经》主治,详其功用,颇似今之茅术。惟白术健脾化湿,其力亦同。至《名医别录》又言味苦甘,增一甘字,则明是白术。李濒湖以《本经》、《别录》之文,两系白术、苍术二条,而张隐庵因之,真骈拇矣。术之功用,自唐以前,止言其燥湿逐水,所谓暖胃消食,亦燥能健脾醒胃也。盖其气甚烈,故能振动脾阳,而又疏通经络,然又最富脂膏,故虽苦温能燥,而亦滋津液,且以气胜者,流行迅利,本能致津液通气也。唐、宋以后,皆以为补益脾胃,其旨即从此出。颐谓白术、苍术在古不分,而今已各别,则凡古人所称燥湿逐水之用,今必以茅山苍术当之,其补益脾胃,则宜用白术。盖今之所谓冬白术者,质润而气香,健运脾阳,滋养胃阴之力不小,且其气既盛,不致呆守满中,允为健脾益胃之专剂矣。东垣谓白术主安胎,盖谓妊娠养胎,依赖脾土,术能健脾故耳。丹溪谓白术无汗能发,有汗能止。颐按白术补中,虽以气胜,不可谓其发汗。惟苍术则辛烈开腠,能发湿家之汗耳。缪仲醇引《刘涓子痈疽论》谓溃疡忌白术,以其燥肾闭气,故能生脓作痛,张石顽亦采其说,不知术能补益,溃疡毒盛,诚非所宜,若溃后元虚,非补脾胃,何以收效?参、地、术、芪,皆是补虚要药,岂可不论虚实,而一概抹煞之耶?缪氏又谓术以气胜,除邪之功巨,补阴之效亏,凡阴虚血少燥渴及精不足,便闭滞下者忌之。缪氏之意,盖谓其气味燥烈,故有耗阴燥精等弊。愚谓术本多脂,万无伤阴之虑。

白术 - 常用方剂 四君子汤《太平圣惠民和剂局方》; 白术附子汤《金匮要略》; 参苓白术散《太平圣惠民和剂局方》; 枳术汤《金匮要略》;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

白术泄泻篇二
《泄泻.ppt》

第一节 泄泻概述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虽有轻重之分,但总属脾胃受伤,湿邪无从分消,以致分利无权,并走大便所致,所以常混称泄泻。《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主要由于正气内虚、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七情不和,损伤脾胃所致。泄泻多端,不离乎脾胃。李中梓有治泻九法曰: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已将治泻诸法,囊括其中。临床若能随证配合使用,则治泻之要领,思过半矣

第二节 泄泻医案

一、秦伯未医案

二、乔仰先医案

三、蒲辅周医案

四、施今墨医案

一、秦伯未医案

1 医者简介

秦伯未(1901—1970)名之济,号谦斋。上海人。早年继承家学,就读于上海

中医专门学校,从师丁甘仁,悬壶沪上,曾与章次公等创办中国医学院,掌管教务。并主编《中医世界》,组织秦氏同学会,创立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函授中医学。1938年起主持中医疗养院,设病床百余张。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兼北京中医学院顾问。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兼医卫组副组长等职。主张博取前贤精华,发扬光大。临床上宗法丁甘仁,以治内科杂病见长。晚年致力于撰写中医门径书。著作多达五六十种,主要有《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等。

2 验案

男,41岁,1961年10月以来,每日腹泄,有时失禁遗裤,初为水泄,一天20多次。近变为鹜泄,一天4—7次不等。便前肠鸣漉漉,无腹疼感,纳食尚佳。脉细带弦,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诊断为脾阳不运而湿不化,直趋大肠为泄,泻久伤阴,阴虚生热,且现水不涵木现象。治法仍宜以温养中焦为主。稍佐升清,如果因舌红而用苦寒,势必脾阳更伤而下陷。方药:党参,黄芪,山药,诃子,炮生姜,炙甘草,红枣,葛根,升麻。服4剂后,苔腻化薄,舌质不红,肠鸣减少,原方去升、葛加破故纸。又服8剂。自觉周身有力,粪便转厚,但1天仍有4~5次。接用附子理中合赤石脂禹余粮汤复方。

3 评析

本案为秦伯未治疗泄泻验案之一。本案为脾虚湿泄,患者肠鸣水泄无腹疼感,为湿气下注。 而舌红,苔黄白厚腻,则是因久泄伤阴,阴虚生热,热与湿合,内生湿热所致。但病变主要矛盾乃是脾阳不升,湿邪下注。治疗不能因见其舌红苔腻便用苦寒,宜用李东垣补中益气、升阳健脾法。处方即为补中益气汤的变方,以参、芪、山药、炮姜、炙草、大枣温中健脾,换升、柴为升、葛,升举阳气。葛根又能益胃阴而止泄泻。可见,换一味葛根,大有妙意。因治疗抓准重心,4剂便见显效。再以附子理中汤温脾肾之阳,辅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止泻,促进大肠恢复其正常功能。

二、乔仰先医案

1 医者简介

乔仰先,1914年生。江苏建湖县人。1935年悬壶,1954年起在上海曙光医

院工作,曾任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中医医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等。1991年被选为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乔老临床擅治内科杂病、老年病。在学术上提倡“诸病

皆重视治肝”。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10余部。

2 验案

汤某,女,67岁。

初诊:1991年9月

主诉:两年来经常泄泻,常于便前腹痛,大便溏薄,排便后痛可缓解;经常肠鸣矢气。 诊查:体检左下腹有轻微触痛。大便常规一般正常,偶见少量白细胞。乙状结肠镜检查仅见少量充血。舌苔薄腻、脉弦。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疏肝健脾。

处方:柴胡5g,焦白芍15g,黄芪15g,党参15g,焦白术15g,甘草6g,肉果(煨)15g,草豆蔻15g,木香5g,砂仁2g,川石斛12g,谷麦芽(炒)各15go 14剂。

二诊:腹痛渐轻,大便稀溏也有好转,有时已可成形。舌苔薄腻、脉弦。辨证如前,再守方渗入化湿之品。原方加藿香9g,佩兰12g,川厚朴4g。14剂。

三诊:药后腹痛已除,大便亦已成形,但稍食油腻即溏。舌苔薄腻已化,脉弦。依法加减。 处方:柴胡5g,焦白芍15g,黄芪15g,党参15g,焦白术15g,甘草6g,肉果(煨)15g,草豆蔻15g,木香5g,砂仁2g,川石斛12g,谷、麦芽(炒)各15go 14剂。

以上方药又继用半个月,随访诸症悉除而安。

3 评析

本案为乔仰先治疗泄泻验案之一。本案为肝睥不调型泄泻。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主运化水湿,无湿不成泄。然本案患者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肠鸣矢气,脉弦,显为肝气乘脾所致。乔氏治疗该病有两个特点:一是健脾与疏肝同用。二是大量温中健脾之品配以甘寒养阴之药。脾虚湿盛是本病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当重在健脾。而肝木脾土本为相克之脏,肝气易郁,肝木乘虚侵犯脾土,使脾土之虚更甚,病情反复不已而成久泻。

一诊治疗以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健脾益气运化水湿,以治泄泻之本;煨肉果、草豆蔻、木香、砂仁等芳香温中化湿止泻;炒谷芽、炒麦芽消食和胃,配以柴胡疏肝理气; 白芍柔肝养阴,健脾止泻,与柴胡配合以平肝木之旺。乔氏认为治慢性泄泻重在温阳健脾,但不可一味用温药。正如张景岳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配用甘寒养阴之川石斛,使脾阳得胃阴之助,则脾气升散有力,疾病易愈。综观全方标本结合,阴阳相济,寒热相配,温而不燥,补中有散,故治能取效。二诊、三诊本着效不更方原则,原方稍加变化,两年之疾,调理半月而愈。

泄泻之证,肝脾失调者比较多见。笔者曾治一赵姓中学教师,系中年男性,患泄泻1年余,久治无效。来诊时自述每日大便数次三五次不等,先干后稀,腹部时觉胀痛,近来逐渐消瘦。平时工作忙碌,性情急躁,每遇小事极易发怒,情绪紧张时急需大便。诊其脉弦细,舌边红,苔薄黄腻。考虑肝旺乘脾,遂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并重用白芍,3剂而获效,继服原方6剂诸症大减,后嘱服用逍遥丸而收功。体会泄泻之治,需全面考虑患者年龄、体质、职业特点、病程长短、发病原因、诱发因素和临床表现,分清主次,明辨脏腑寒热虚实,方能做到治病求本。

三、蒲辅周医案

1 医者简介:(同前) 2 验案

(1)中虚脾弱(腹泻)

文某,男,52岁, 1961年5月9口初诊腹泻两天,由于吃牛黄瓜及胡萝卜引起,一天泻四五次,呈稀水样黄色便,无腹痛,有腹鸣、腹胀,食欲不振,有低热,微汗出,不思饮,小便少,脉左沉微弦,右沉湍,舌淡苔白腻,属太阴脾弱,治宜健脾理气。

处方:党参二钱 炒白术三钱 干姜—钱半 炙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一钱半 肉桂五

分 一剂。第—煎用水400毫升,慢火煎取80毫升;第二煎用水300毫升,慢火煎取60毫升:两煎和匀,分二次温服。

5月10日复诊:药后大便尚稍溏,次数减。每遇感冒则有痰,腹微胀。脉沉缓,舌淡白腻苔尚未退净。治宜调和脾胃,温化痰湿。处方:党参—钱半 茯苓三钱 炒白术二钱 法半夏二钱 广陈皮二钱 炙甘草一钱 木香五分 砂仁(打)一钱 川朴一钱半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二剂。

5月15日三诊:大便尚微溏,腹胀,肠鸣,小便不多。脉寸尺沉濡,左关沉弦大,右关沉迟;舌正苔白腻。由于脾弱湿滞,治宜温脾利湿。处方:党参一钱半 炒白术二钱 干姜—钱 炙甘草一钱 连皮茯苓—二钱 泽泻一钱半 肉桂五分 大腹皮一钱半 厚朴一钱半 通草—钱 木香七分

二剂,每剂两煎,取160毫升,和匀,分两次温服。

5月25日四诊:药后大便转正常。近日受凉,腹部不适,大便日二三次不稀。脉弦缓,舌正红白腻苔减。属中虚脾弱,治宜建中温脾。前方去通草,再服二剂。后服丸剂,以资巩固。处方:

白人参(或党参)五钱 炒白术一两 干姜五钱 炙甘草五钱 肉桂—钱 砂仁五钱 木香二钱 广陈皮二钱 茯苓—两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二钱,每天中午饭前半小时服一九,温开水送下。 3 评析

暴泻属实,久泻多虚,此指一般情况而言、若患者本体不足, 虽非久泻, 亦有见虚证 本例患者腹泻两天, 由食生冷引起,无腹痛里急、滞濇不爽,故非属实证; 而由脾阳素弱, 不能运化而致泻,大便呈稀水样,小便少。利小便,即可实大便。采用温中分利兼施, 用理中加茯苓、泽泻、 肉桂。后守此法加减而愈。

(2)中虚泄泻

林某. 女,36岁。 1960午l月6日初诊

六年来。大便稀,每日二三次,有时腹痛,饥不欲食.有时恶心, 胃脘部痛,头晕,全身乏力,关节酸软,心悸懊恼,睡眠尚可。月经7/25~26,量稍多有块。经期小腹胀痛、腰酸、脉中候弦细,沉候无力;舌淡红中心苔薄腻,边缘不齐 属中阳虚,脾胃不调,治宜凋脾胃。处方:东北参(或党参)二钱 炒白术三钱 炮姜—钱 炙甘草一钱 砂仁一钱半 白芍二钱 制香附—钱半 大枣四枚 怀山药三钱 莲子肉四钱 四剂。

l月9日复诊:药后腹疼已减,大便日一次,胃纳稍佳,门于思饮,脉中候见微数,舌苔见退。治宜健脾胃,益中气 处方:黄芪二钱 东北参(或党参)—钱半 白术二钱 炙甘草一钱 当归一钱 陈皮一钱半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 砂仁一钱 茯苓二钱 四剂。

l月13日三诊:药后胃纳好转, 尚觉腹部胀气,午后更显,大便已正常,脉舌同前,治宜疏肝理气,处方:醋炒柴胡五分 白芍二钱 白术二钱 炙甘草一钱 青皮五分 香附一钱半 吴萸五分 五剂。

l月18日四诊:腹痛、腹胀已消失。近二天午后体温37.4~C,头痛,烦躁,胸闷。由于过劳,觉乏力,心悸如颤动感,脉两寸沉,无力,关尺滑有力。治宜益中气,凋脾胃。处方:东北参(或党参)一钱半 黄芪二钱 白术一钱半 炙甘

草八分 陈皮—钱半 当归—钱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 焦楂—钱半 炒内金二钱 香附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五剂。

继汤药之后,以九剂凋治。处方:北参(或党参)一两 炒白术一两 茯苓二两 炙甘草五钱 广陈皮一两 醋制香附五钱 远志八分 血琥珀(另研)五钱 砂仁五钱 炮内金二两 生熟枣仁各一两 炒小麦二两 红枣肉一两

共为细末,加琥珀粉,炼蜜为丸,梧子大,早晚各服二钱,白开水送下,以资巩固。

3 评析

便溏已久,有时腹痛,纳差,神倦乏力,病在太阴脾弱,首用理中汤加减,药后腹痛减轻,胃纳稍增,大便次数减少,而不能耐劳,转用补中益气法调理。

(3)阳虚脾湿(腹泻)

陈某,男,59岁,1959年7月6日初诊。

二十天前患腹泻,现已减少,但仍日二二三次,精神差。脉沉迟,左关微弦;舌正苔白。属脾湿,治宜温中利湿。处方:红人参二钱 炒於术二钱 炮干姜一钱 炙甘草一钱 广木香六分 砂仁(打)钱半 厚朴一钱 茯苓三钱 法半夏二钱 四剂,一剂二煎,共取160毫升,分二次温服。

7月14日复诊:大便已恢复正常。平时恶冷自汗,脉缓有力,舌苔已退 治宜凋营卫,健脾胃

处方:炙黄芪四钱 桂枝二钱 杭芍三钱 炙甘草一钱 炒於术三钱 黑附子(先煎)三钱 生姜三片 大枣力五枚 六剂,煎服法同前。

7月20 日 二诊:惟感肠微鸣,精神稍差,腹凉,尚自汗 脉沉缓,舌正无苔,治宜益火补土,拟丸剂常服 处方:红人参二两 上炒於术三两 干姜(炮黄)—两 炙甘草—两 黑附子一两 砂仁—两 木香三钱 茯苓三两 上肉桂三钱 怀山药三两 芡实四两共研为细未,炼蜜为丸,每丸重三钱,早晚各服一丸,红糖水送服,以资调理。

3评析

患者腹泻,大便日二三次,神疲,脉沉迟,为中阳不足,脾胃虚寒之证;采用理中汤加味,温运中焦,补益脾胃,药后大便即恢复正常、平时恶寒、 自汗、脉缓,拟桂枝汤加味,调营卫,健脾胃。终以温阳健脾,制丸剂缓服。

四、施今墨医案

1 医者简介:(同前) 2 验案:

(1)脾肾阳虚泄泻案

于某,女,63岁,病历号54、2、130。

曾患急性胃肠炎,调理不当,病转慢性。现在大便泄泻,日行七、八次,腰冷胃寒,腹痛里急,心悸气短,食后则停滞腹胀,两胁不舒,食欲不振,夜寐不安,时自汗出,小便短黄。舌淡苔白,六脉沉弱。

辨证立法

清阳不升,大便作泻,浊气在上,两胁膑胀,升降失常,脾胃不和,纳食虽少,犹停滞胃脘不消,胃不和则夜寐不安。腰为肾府,腰冷则属肾阳虚。阳虚卫气不固自汗出。湿郁小肠,腹痛里急,舌淡苔薄六脉沉弱,均为虚寒之象。拟以理中温阳为法。

处方:

生龙骨12克 苍术炭6克 生牡蛎12克 白术炭6克 血余炭(禹余粮10克同布包)6克 白通草5克 紫厚朴5克 浮小麦30克 川杜仲10克 米党参10克 五味子5克 川续断10克 炒远志10克 干姜炭5克 焦薏仁20克 炙草梢3克

二诊:服药二剂,大便转溏,次数已减,余症均轻,仍以前方加力。

处方:

苍术炭3克 云茯苓10克 白术炭3克 云茯神10克 禹余粮(血余炭6克同布包)10克 生龙骨12克 川续断6克 淡干姜5克 生牡蛎12克 川杜仲6克 紫厚朴5克 五味子3克 怀山药25克 米党参10克 川附片6克 炙草梢3克 荷梗1克

三诊:前方服四剂,见效,又因腹部受寒,便泻复作,仍遵前法加减。

处方:

云茯苓10克 车前子10克 苍术炭10克 云茯神10克 车前草10克 白木炭10

克 肉豆蔻6克 米党参10克 血余炭(禹余粮6克同布包)6克 破故纸6克 炒远志10克 五味子3克 怀山药25克 川附片6克 干姜5克 川厚朴5克 吴萸6克 草梢3克。

四诊:服药六剂极效。每日溏便一、二次,小便少色黄,余症均基本消失。

处方:

车前草12克 云茯苓10克 血余炭(晚蚕砂6克同布包)6克 旱莲草12克 云茯神10克 厚朴花6克 冬白术6克 玫瑰花6克 煨肉果6克 吴萸(黄连3克同炒)3克 浮小麦30克 炒薏仁25克 五味子3克 炒枳壳5克 白通草5克破故纸6克 炒远志lo克 炙草梢3克。

五诊:

服药十七剂,诸症悉除,拟改服丸药,常服巩固疗效。

处方:

每日早服七宝妙灵丹20粒 晚服附子理中丸1丸。

3评析

年逾花甲,脾胃虚寒,心气不足,脾阳不振,形成慢性肠炎症。张三锡说:“久泻无火, 多因脾肾之虚寒也”。每诊均以健脾理中温肾阳,兼佐以渗利之品。“少火生气”, 肾关乃固,脾胃温暖,热腐水谷,脾气以升, 胃气得降,故诸证随药而解。

生龙骨——生牡蛎

龙骨质体重坠,为化石之属,功专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牡蛎质体沉重,为贝壳之类,功擅敛阴潜阳,涩精,止汗,止带,化痰,软坚。二药伍用,相互促进,益阴潜阳,镇静安神,软坚散结,涩精,止血、止带之力增强。盖龙骨益阴之中能潜上浮阳,牡蛎益阴之中能摄下陷之沉阳,故张仲景常取二药配伍应用。 苍白术炭(苍术炭——白术炭)(见前)。

禹余粮——血余炭

血余炭和血止血,厚肠止泻,通利水道;禹余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二药伍用,厚肠防腐、涩肠止泻、和血止血的力量增强。禹余粮、血余炭伍用,治疗慢性腹泻、慢性痢疾均有良效。尤其对肠黏膜有损害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更堪选用。施师认为:本品除有收敛止泻的作用之外,其分子颗粒尚可吸附肠黏膜,起到防腐和保护黏膜,使溃疡面早期愈合的作用。慢性痢疾,属于阿米巴痢疾者,应伍以鸦胆子10~20粒,用馒头皮包裹,吞服之.其效更佳。若湿气重者,可参合淡渗之法,伍以车前草、旱莲草、益元散之类,收效更著。黎明前作泄,名曰五更泄、晨泄、滚泄。多为肾虚所致,常与四神丸方参合使用。 茯苓——茯神

茯苓甘平,色白人肺,其气先升(清肺化源)后降(下降利水),功专益脾宁心,利窍除湿;茯神甘平,抱木心而生,善走心经,而宁心安神。茯苓以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为主,茯神以导心经之痰湿而安魂宁神为要。二药参合,协同为用,通心气于肾,令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而宁心安神治失眠益彰。茯苓、茯神伍用,善治神经衰弱,表现为心气不足,浮越于外,而不能下交于肾者。二药伍用机制,以茯苓上通心气,而后下交于肾,令其水火相济也。茯神始见《名医别录》,后世医家治心病必用茯神,金代医家张洁古云:“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故二者相须为用,宁心安神之力益彰。

杜仲——续断(见前)。

车前子——车前草

车前子偏于行有形之水液,车前草长于利无形之湿热,兼能凉血止血,可治血尿诸症。二药伍用,清热利湿、通淋利尿之力增强。诸凡小便短少,小便不利,甚则癃闭,小便带血,甚或尿血,以及浮肿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均可选用。

白术泄泻篇三
《4-泄泻》

白术泄泻篇四
《泄泻》

泄泻

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 熊文生

【概述】

一、病名概念

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湿邪内盛所导致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症。

古代称大便溏薄,病势较缓者为泄;大便清稀,量多如水样直下,病势较急者称为泻。现代无论是大便次数增多还是粪质改变都称为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症,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见。

二、源流

1、《内经》对泄泻病因病机的论述

将本病称为“婺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如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泄。”

《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

《素问·举痛论》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素问·宣明五气》谓:“大肠小肠为泄。”

《内经》关于泄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基础。

2、汉唐时期泄泻与痢疾混为“下利”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的“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病,而对泄泻的论述概括为实热和寒虚两大类,并提出实热泄泻用“通因通用”之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泻泄叙论》从三因学说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泄泻的病因病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到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3、宋代开始将泄泻与痢疾分开来。后世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提出了系统论述。

《丹台玉案》对泄泻作了确切的描述:“泄者如水泻也,势尤舒缓;泻者势似直下,„„”以后的医家大都将泄泻作为一个独立病症进行讨论。

《景岳全书·泄泻》对泄泻和痢疾的关系及其证治区别进行了论述,“泻浅而痢深„„”,并认为泄泻病位在于脾胃,且分别列出了利水方剂。

《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迄今仍为临床治疗泄泻的指导原则。

三、范围

凡因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如急性胃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慢性肠炎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引起腹泻者,均可参照本篇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湿邪困脾

饮食所伤损伤脾胃泄泻 横逆犯脾水湿内停

脾土失于温煦

感受外邪:六淫之邪尤其是湿邪,侵袭人体,困阻脾阳,影响脾胃运化,水谷相杂而下,都可以引起泄泻。其他例如寒邪、暑热之邪,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发生泄泻。

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湿热内生;嗜食生冷,寒食交阻;或食用不洁食物,都会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升降失调,水谷停为湿滞,因此发生泄泻。

情志失调:遇事恼怒,暴怒不已,肝脏疏泄失职,横逆侵犯脾胃,运化失职;情志不舒,“思伤脾”,气机不畅,都可以导致水谷不归正化,下趋肠道而为泄泻。如果素有脾胃亏虚,复因情志刺激,则木虚土贼,肝脾失调,就更容易形成泄泻。

脾胃虚弱:多种原因可以引起脾胃亏虚,运化无权,收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失职,清气下陷,水谷混杂而下,导致泄泻。

肾阳虚衰:先天、后天的因素导致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成泄泻。

泄泻的病变主脏在于脾,与肝脾关系密切。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虚湿盛是泄泻的病机关键,在外因中与湿邪关系最大,内因与脾虚关系最密切,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脾虚与湿盛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其他各种致病因素也要通过这两个关键环节引起疾病。

提问:泄泻的病变部位和病机要点?

【诊断】

1、泄泻主要表现为粪质清稀。或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甚至十多次或更多,粪质稀烂,或者水样;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或泻下完谷不化。

2、常常伴有腹痛、肠鸣、纳差等。

3、急性泄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常有暴饮暴食,或食用不洁食物,或受凉病史。慢性泄泻平时多表现为大便偏烂,常因情志失调、劳累过度、饮食偏多引起泄泻发作,泻下势缓而少。

4、大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钡灌肠,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都可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但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脓血为主要特征,其腹痛在大便后不缓解,具有传染性。泄泻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但不夹有脓血,也没有里急后重,腹痛可有可无,其疼痛大多在腹泻后减轻。

2、霍乱:霍乱是一种吐、泻同时出现的病症,起病急剧,变化迅速,病情凶险。往往先突然腹痛,继而上吐下泻,所泻之物为黄色粪水,或为米泔水样,所吐之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常常伴有发热畏寒。剧烈吐泻之后,常常有抽搐和阴竭阳亡的危象。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

起病急骤,病程较短,泻下次数多者属急性,多因湿邪所致。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者属慢性,大多因脾肾亏虚。

2、辨虚实

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而拒按,泻后痛减,为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属虚证。

3、辨寒热

粪质清稀如水样,或者泻下完谷不化,腹痛喜温,畏寒肢冷者属寒证。

粪质呈黄褐色,臭味较重,并且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者属热证。

4、辨证候特征

寒湿泄泻,舌苔白腻,脉濡缓;湿热泄泻,粪色黄褐而臭,舌苔黄腻,脉濡数;暑湿泄泻,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夏秋季节,伴有胸脘痞闷,舌苔厚腻;食滞胃肠的泄泻,以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乘脾泄泻,以胸胁胀满,嗳气纳差,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腹痛泄泻为特点;脾胃虚弱的泄泻,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肾阳虚衰的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二、治疗原则

1、运脾化湿是总的治疗原则。

2、急性泄泻以湿盛为主,应重用化湿,佐以分利,结合健运脾胃。

3、慢性泄泻以虚证为主,首先应该健脾补气,佐以化湿利湿,再根据各脏腑关系进行调整,并且注意兼夹证治疗。

4、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之剂;久泄者不可过分分利。

三、分证论治

1、寒湿泄泻

主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如水样。

兼次证:腹痛肠鸣,纳差,或伴有发热畏寒,鼻塞头痛。 舌象:苔薄白或白腻。

脉象:濡缓。

分析:外感寒湿之邪或过食生冷瓜果,脾失健运,升降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发生泄泻。

治法:疏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

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又能升清降浊;陈皮、半夏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除湿,和中止泻;厚朴、大腹皮理气化湿;苏叶、白芷解表散寒;桔梗既能解表、又能化湿;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加减法:表邪较重者,可加荆芥、防风;湿邪较重者,可以改用胃苓汤。

2、湿热泄泻

主症: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 兼次症:肛门灼痛,烦热口渴,尿黄少。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濡数或滑数。

分析:感受湿热病邪,脾胃运化失常,清浊混杂而下,发生泄泻。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

葛根清热解表、升清止泻,黄芩、黄连清热燥湿,炙甘草健脾。

加减法:可以加用金银花加强清热力量,用茯苓、木通、车前子、滑石增强利湿作用。夹有风热表证者,加用银花、连翘、薄荷。若病情较轻,用六一散合红灵丹;湿重于热,证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者,脉象濡缓者,用平胃散;夹食滞加用神曲、麦芽、鸡内金。

3、暑湿泄泻

主症: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其病急,腹痛,粪质稀薄,甚至如水样,量多,粪色黄褐。

兼次症:发热心烦,胸脘痞闷,恶心纳差,口渴尿赤。 舌象:舌质红,苔黄厚腻。

脉象:濡数。

分析:暑湿之邪下迫肠道,清浊相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发生泄泻。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黄连香薷饮

黄连清热燥湿,香薷、厚朴祛暑化湿、行气除满。可加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苍术、泽泻健脾燥湿。

加减法:若暑湿伤气,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短赤者,加六一散。

湿阻中焦,胸脘痞闷,恶心欲呕者,加藿香、佩兰。

津液受损,口渴引饮者,加白茅根、芦根、天花粉。

4、食滞肠胃

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未消化食物,泻后痛减。

兼次症:脘腹胀满,嗳败酸臭,不思饮食。

白术泄泻篇五
《泄泻》

白术泄泻篇六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泄泻的体会》

白术泄泻篇七
《中医内科学——泄泻》

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中医内科学——泄泻

细目一:概述

一、泄泻的概念及源流

1.泄泻的概念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2.泄泻的源流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病。《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提出了五泄的病名。《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基本机制,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久患泄泻,“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泄木安土之法。

二、《医宗必读》提出的治泻九法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泄泻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中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泄泻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及禀赋不足。外因: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二、泄泻与脾虚、湿胜的关系

本病病机关键是湿盛与脾虚,因湿盛而致脾虚者,多为急性泄泻(暴泻);因脾虚而后湿邪阻滞者多为慢性泄泻(久泻)。

三、泄泻的病机特点及转化

泄泻的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病理性质:外感寒湿、湿热、伤食、肝气乘脾以实证多见,有脾虚者往往虚实夹杂。病理演变:凡寒湿、湿热、食滞以湿盛为主者可出

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现急性暴泻;久泻者,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聚水成湿而生泄;脾病日久,可伤肾,或由于其他原因损伤肾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成泻,甚者则出现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泄泻的诊断要点

1.以大便粪质溏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水样,或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

2.常兼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者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的病史。迁延日久,时发时止者,常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二、泄泻与痢疾的鉴别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三、泄泻与霍乱的鉴别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如米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泄泻的辨证要点 泄泻应辨虚实寒热,久泻并应辨脾虚、肝郁、肾虚。

二、泄泻的基本治疗原则

泄泻的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用化湿,佐以分利。再根据寒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夹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夹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伤食者,佐以消导。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中气下陷者,宜升提;久泄不止者,宜固涩。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

三、寒湿内盛、湿热伤中、食滞肠胃、肝气乘脾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须牢记的架构图】

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1.寒湿内盛证

主症: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治法:散寒化湿。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藿香、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

2.湿热伤中证

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车前草、苦参。

3.食滞肠胃证

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谷芽、麦芽。

4.肝气乘脾证

主症: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加减。

常用药:白芍、白术、陈皮、防风。

四、脾胃虚弱和肾阳虚衰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脾胃虚弱证

主症: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

2.肾阳虚衰证

主症: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代表方:四神丸加减。

常用药: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五、食滞肠胃、脾胃虚弱等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食滞肠胃证,若食积较重,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枳实导滞丸,以大黄、枳实推荡积滞,使邪去则正自安;食积化热可加黄连清热燥湿止泻;兼脾虚可加白术、扁豆健脾祛湿。

脾胃虚弱证,若脾阳虚衰,阴寒内藏,可用理中丸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健脾止泻、升阳举陷。

白术泄泻篇八
《中医知识 泄泻》

白术泄泻篇九
《泄泻》

小儿泄泻诊疗优化方案

一、定义

1、 中医定义: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疾病。小儿脾胃薄弱,感受外泄、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弱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故泄泻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尤以6个月-2岁婴儿发病率特别高。

2、 西医定义: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时有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二、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

1、诊断依据: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精编教材《中医儿科学》

2、诊断要点:(1)、有感受风寒、时邪外袭,或乳食不洁等病史。

(2)、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大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体征: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有阴伤液竭之象。其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亦可有腹胀等症。

(4)、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可有少量红、白细胞;大笔U按病原体检查:可有治病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病原体;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及电解质测定:重症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者,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钠、钾降低。

3、中医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急性起病,便次频多,便稀,有黏冻脓血,腹痛明显,里急后重。粪便常规检查脓细胞、红细胞多,可找到吞噬细胞;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二)西医诊断

1、诊断依据:参考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儿科学》第7版。

2、诊断要点: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便或脓血便。

(2)大次数比平时增多。 3、西医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常有流行行病学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大便次数多,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显微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变形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2)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暗红色糊状,检出限典型的吃都养血便,长版休克。腹部立、卧位X线射偏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证型1:寒湿泄泻

1.临床表现

(1)中医临床表现:泄下清稀,甚如水样,便稀色淡,或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鼻塞、流涕、恶

寒发热。舌苔白腻,脉濡紧,指纹淡。 (2)西医临床表现:

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常带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答辩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绿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或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 神烦躁或萎靡、神志昏迷、休克。

2、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药治疗

治法:宜疏风散寒,化湿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6-9g 大腹皮6-9g 紫苏3-6g 半

夏3g 佩兰3g 茯苓6g 白术3-6g 陈皮3-6g 桔梗 3g 厚朴3-6g 甘草3g

方药加减:若无表征去紫苏、白芷、桔梗,加苍术;腹痛加木香、砂仁;兼食积者去甘草、神曲、麦芽等;小便短少者加猪苓、泽泻;四肢不温者加干姜;无呕吐者去办下,无汗鼻塞声重者加荆芥、反讽一届表散寒;气滞重者可加大陈皮的剂量,其中小二们用药应根据年龄及体重来衡量。

中成药:藿香正气液。

(2)西医治疗:1)饮食疗法;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3)控制感染;倡导微生态疗法;5)肠道粘膜保护剂;6)避免止泻剂;7)补锌治疗。

(3)其他为药物治疗:

1)、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腹泻:

由黄连、柴胡、肉豆蔻、车前子各8~12份,五倍子6~10份,木香4~8份,吴茱萸、地榆、丁香各3~7份,干姜6~10份,冰片0.5~1.2份,焙干存性研末,过80~12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的散剂,敷贴于小儿肚脐部位,并外固定,每次

0.5~0.8克,24小时更换一次,三次为一疗程。

2)、中医拔罐治疗小儿腹泻: 取穴: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或敷蒜(姜)罐法。灸罐法、温水(姜、蒜水)罐法、涂药罐法等,留罐十至十五分钟(婴幼儿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病情明显缓解后改隔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3)、推拿疗法

推三关,磨腹,揉脐,捏脊。

(一)证型2:湿热泄泻 1、临床表现

(1)中医临床表现: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而臭,腹痛据按啼哭,肛门红灼,或烦热口渴,小便短少,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2)西医临床表现:

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胃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答辩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绿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或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2、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药治疗 治法:宜去积消食 方药:用保和丸加减

山楂6~10g 内金10g 麦芽5g 云苓3g

炒莱菔子10g 半夏3g 连翘3g 陈皮3~6g

方药加减:若腹胀痛,加木香、厚朴、摈榔;若呕吐较甚,加生姜、竹茹;若泻下不爽,积滞重,加大黄、枳实消积导致;哺乳婴儿泄泻加乳片着加炒麦芽、炒谷芽消乳化积。 中成药:保和丸

(2)西医治疗: 1)饮食疗法;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3)控制感染;4)肠道微生态疗法5)肠粘膜保护剂;6)避免用止泻剂;7)补锌治疗。

(3)其他非药物治疗 1)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腹泻:

由黄连、柴胡、肉豆蔻、车前子各8~12份,五倍子6~10

份,木香4~8份,吴茱萸、地榆、丁香各3~7份,干姜6~10份,冰片0.5~1.2份,焙干存性研沫,过80~12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的散剂。敷贴小儿肚脐部位,并外固定,每次0.5~0.8克,24小时更换一次,三次一疗程。

2)中医拔罐治疗小儿腹泻: 取穴: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拔罐或敷蒜(姜)罐法。灸罐法温水(姜、蒜水)罐法、徐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婴儿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病情明显缓解后改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3)推拿疗法

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

(三) 脾虚泄泻 1、临床表现

(1)中医临床表现:大便稀薄,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2)西医临床表现:

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者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2、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药治疗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3~6g 白术6~9g 茯苓3~9g 山药3~6g 莲子3g 薏苡仁3g 砂仁3g 桔梗3~6g 甘草3g

方药加减:胃纳呆滞,苔腻,加藿香、苍术、陈皮芳香化湿;腹胀不适加木香理气消胀;腹冷舌淡,大便加不消化物,加炮姜以温中散寒,暖脾助运,久泻不止,内务积滞折加肉豆蔻、赤石脂固涩止泻。中成药:婴儿健脾散。

(2)西医治疗: 1)饮食疗法;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3)控制感染;4)肠道微生态疗法5)肠粘膜保护剂;6)避免用止泻剂;7)补锌治疗。

(3)其他非药物治疗 1)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腹泻:

由黄连、柴胡、肉豆蔻、车前子各8~12份,五倍子6~10份,木香4~8份,吴茱萸、地榆、丁香各3~7份,干姜6~10份,冰片0.5~1.2份,焙干存性研沫,过80~12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的散剂。敷贴小儿肚脐部位,并外固定,每次0.5~0.8克,24小时更换一次,三次一疗程。

2)中医拔罐治疗小儿腹泻: 取穴: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拔罐或敷蒜(姜)罐法。灸罐法温水(姜、蒜水)罐法、徐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婴儿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病情明显缓解后改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3)推拿疗法

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 3、疗效评估

自2007年以来我科共治疗泄泻患者437例,其中明显有效328例,无效66例,总有效率84.8%。其中湿热泄泻89例,占20.3%。寒湿泄泻126例,占28.8%。症状较轻的都是门诊处理,没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抗生素使用,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的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等问题,并能减少患儿腹泻的复发。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点 (一) 难点分析

引起腹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学将寒湿泄泻、湿热泄泻、伤食泄泻、脾虚泄泻。难点就是如何对小儿泄泻进行辩证施治,药物剂量的掌握。由于小儿吃中药困难加上一些家长不支持。另外,中医拔罐、推拿很难取得小孩的配合,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二) 解决措施

1.使用中成药口服,如宝儿康糖浆治疗伤食泄泻效果显著;

2.中频脉冲复合治疗;

3.进一步跟患儿家长沟通取得家长配合服用中药汤剂和小儿推拿等。

4.加强我科医护人员学习中医辨证论治。

优化时间:2010年12月


白术泄泻相关热词搜索:泄泻是什么意思 五更泄泻 脾虚泄泻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白术泄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白术泄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15319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