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

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

2016-03-17 12:00:0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共5篇)课外诗歌赏析复习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

篇一:《课外诗歌赏析复习》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

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三、主旨情感类[题目形式](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

四、想象描述类

[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题型示例]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

五、表达技巧类

[题目形式](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表现手法类试题,要求赏析三、四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飞花”,是比喻,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案如下: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诗歌赏析复习

诗歌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白描、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诗歌练习:

1.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2.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3.从军行(王昌龄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4.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5.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

6.新晴 (刘攽)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诗歌练习 答案

1.(1)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2)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2.(1)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3.(1)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答: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4.(1)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5.(1)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2)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6.(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

(2)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篇二:《苏舜钦《夏意》高考诗歌精读》

苏舜钦《夏意》赏析

古诗鉴赏

1222 1014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点评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颸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

印象是洒脱不羁。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篇三:《2014年北京各区高三语文期末一模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A 阅读下面的对联和诗,完成①、②题。(8分)(东城期末)

花雨轻霏结青莲世界

云峰郁起现白毫相光

——乾隆题香山寺大殿

注释:①青莲:常用以喻佛。②白毫相光:如来三十二相之一。 ②①

宿香山寺 明〃王世贞

白云深锁上才幽,蹑屐无劳问惠休。

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

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天回象罔愁。

坐久忽警心地净,向来西竺在南州。

注释:①惠休:南朝僧人,后还俗入仕,诗人不愿步其后尘。②卓锡:卓,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③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④西竺:天竺,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佛教发源地。 ③②③①

① 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宿香山寺》这首律诗中的 联和 联也具有

这样的特点。(3分)

②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第一句写香山寺所处环境的幽静僻深,“白云深锁”中的“锁”用得形象贴切。

B.第二句中“无劳”一词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惠休这类人的态度和自己的心境。

C.第五、六句,运用了生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听僧人谈经时的内心感受。

D.第七、八句,写出诗人夜宿香山寺的最大收获,也是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所在。

E.通读全诗,诗人对香山寺本身的描摹处处可见,他淡泊隐逸的心境跃然纸上。

10. 王世贞在《宿香山寺》中的“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两句诗与王维《山居秋暝》

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都是描写山林空寂明净的佳句。请任选两个角度赏析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不少于150字)(12分)

附: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8分)(西城期末)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无名氏

①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②③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① 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中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回车驾言迈”属古体诗。

B.“所遇”二句写到触目已无“故物”,人世变化之快,让人顿生衰老之感。

C.“盛衰”二句是说草木的盛衰有其时令,人生安身立命也应该尽早打算。

D.“奄忽”二句所表达的主旨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致。

②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5分)

C阅读下面龚自珍的两首诗,完成①、②题。(8分) (海淀期末)

① 漫感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亥杂诗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②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释: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②分:料想。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诗从诗人心系边疆局势写起,“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

B.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都传达出了诗人忧愤悔恨之情。

C.后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况味。

D.这两首诗既豪宕激越,又沉郁悲慨,都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炽热的情感。 ② “剑气箫心”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D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①~③题。(18分)(朝阳期末)

唐诗的意象是跳脱的、疏离的、并置的,意象与意象间的空间较大;而宋词的意象大多是紧密的、蝉联的、链接的,其间的空间较小。我们来看欧阳修的《踏莎行》:

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我们从中不仅可以体味到意象的绵密,而且还能看出,这绵密的意象,与词人的内向细腻的性格有关。他们喜欢“思量”,喜欢这样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地忖度,他们注力于某一点,一往而不复一往而情深。这种递进层深之笔,都是宋人情怀幽深的表现。(取材于鲍鹏山《天地词心》,有删改)

①下列对文段和《踏莎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片写词人所见所感,因为战乱,词人远离家乡,尽管看到春日美景,仍离愁难解。

B.下片写行人想象思妇登楼远望的情形,但行人远在春山之外,望而不见,更添愁情。

C.全词的意象具有绵密、蝉联、链接的特点,表现的情感是细腻动人的,“递进层深”。

D.作者认为宋词的意象具有绵密的特点,与词人的性格有关,与幽深的情怀也有关。

②下列词句中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两项是(5分)

A.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E.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③古代诗词中常用到叠词,或摹形,或摹声,或摹色„„,用来表达思想感情。请选取自己熟悉的包含叠词的诗词句(上文中的叠词句也可作为例句),说一说运用叠词的好处。150—200字。(10分)

E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石景山期末)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注:①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1056年,苏氏兄弟赴京应试,“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1061年,苏轼苏辙均制科入第。是年11月,苏轼赴任陕西,苏辙别后想到兄必经渑池,于是作诗寄兄。苏轼和诗作答。②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后因考中进士,未到任。③蹇(jiǎn):跛脚。 ③②①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辙诗首联饱含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怕”字更道出一种无奈之感。

B.“人生”两句写出苏轼看到鸿雁飞过,踏过雪泥留下足迹,不由感慨万千。

C.苏轼以“新塔”“坏壁”回应弟弟“旧宿僧房”的回忆,应和其怀旧之情。

D.苏轼最后以往事作结,提醒弟弟回忆当年入京时旅途中的艰难,含意丰富。

②苏轼和诗,由“雪泥”得“雪泥鸿爪”佳境新意,苏轼诗“雪泥鸿爪”蕴含着怎样的新意?请比较两首诗,具体说明。(4分)

F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1)—(3)题。(8分)(丰台期末)

山亭夏日

高骈①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

苏舜钦②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 ①高骈:唐末大将,爱好文学。 ②苏舜钦:北宋诗人,曾因遭诬陷被革职。此诗作于其罢官后隐居苏

州期间。 ③别院:正宅边的小院。④簟(diàn):竹席。 ③④

(1) 从诗歌体裁看,两首诗都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_。(1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两首诗都写夏日之景,高诗着眼“山亭”,苏诗着眼“别院”,虽然所写景物有同有异,但都写出

了夏日的清静优美。 B. 两首诗都写到“树阴”,高诗的“浓”、苏诗的“满”等词语都从侧面突出了树木的葱绿繁茂,写出了

树阴带来的阴凉。

C. 两首诗都写到“帘”,高诗写微风下“帘动”情状,在诗中以动衬静;苏诗写透过帘看到石榴花开

的景象,突出花的明艳。

D. 两首诗都从不同感官角度写景,高诗从嗅觉角度写满架蔷薇的芳香,苏诗从听觉角度写午睡中

梦到流莺清脆的啼鸣。

(3) 两首诗蕴含的情感有何异同?请加以赏析。 (4分)

G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①—③题。(11分)(东城一模)

秦州杂诗·其五 白马

西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①④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近时主将戮,中夜伤于战。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弃官西行,滞留于秦州期间。秦州: 今甘肃天水。②浮云:指良马。诗句中的“龙种”“骕骦”也指良马。③残:剩余。④此诗作于潭州发生军事叛乱期间。此时,杜甫漂泊于鄂、湘一带。⑤死多门:死于多种灾难。 ⑤③②

①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 。千古绝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出自诗作 。(2分)

②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马”是诗人表情达意的主要意象,两首诗都借助咏马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秦州杂诗》的首联,写出了马的出产地,为后文描写马及抒发情感作铺垫。

C.《白马》诗的首联,写了一匹从东北方向奔来的白马,鞍上无人,身受箭伤。

D.“秋草遍山长”侧面描写战马战死;“意气今谁见”用反问句写出骑者战亡。

③清代著名学者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秦州杂诗·其五》是“借天马以喻意”,认为《白马》诗“‘丧乱死多门’一语,极惨!”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H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共10分)(西城一模)

幽 居

①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②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注]①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②蹇劣:笨拙。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A.开头两句以人们为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来反衬作者的幽居生活。

B.“独无”二句细致描绘出诗人幽居的情态,透露出无外物牵绊的喜悦。

C. 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追求。

D.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和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

E.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出诗人闲居时的惬意自在。

篇四:《描写夏的优美诗句》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描写夏的优美诗句。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描写夏的优美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26、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3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3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3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0、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4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3、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4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46、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4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9、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5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51、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孟夏>

52、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5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54、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55、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5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5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5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59、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60、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6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6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63、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64、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65、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宋·陆游<初夏绝句>

66、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苏舜钦<夏意>

67、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6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69、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70、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篇五:《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1、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3、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4、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7、纷纷红紫已成尘,8、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9、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0、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11、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12、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1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16、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7、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1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21、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2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2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4、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25、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2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7、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8、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29、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30、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31、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32、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33、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34、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相关热词搜索:夏意 苏舜钦 赏析 夏意赏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夏意,苏舜钦赏析简短的话来说"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30529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