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

2016-09-26 09:39:5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共7篇)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处入口:http: jwc dgut edu cn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处入口:http: jwc dgut edu cn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招生网http: zsb ccdgut edu cn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希望能帮助到你。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一)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处入口:http://jwc.dgut.edu.cn/

下面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处入口:http://jwc.dgut.edu.cn/


更多校园信息,请关注>>>校园快讯>>>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二)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招生网http://zsb.ccdgut.edu.cn/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招生网http://zsb.ccdgut.edu.cn/,考生可登录到该系统进行了解招生最新信息。例如:
我院2014年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我院省内线上第一志愿超计划完成招生工作  四川艺术类专业率先完成录取 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  关于公布广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通知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招生专业目录页码对照表 
请点击进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招生网http://zsb.ccdgut.edu.cn/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三)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教 务 处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教 务 处

关于评选第七届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成果奖的通知

教务[2015]28

各院(系、部)及相关单位:

为鼓励我校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关于教学成果奖励的相关文件要求,决定开展第七届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学成果奖申报条件

1、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反映高等教育规律;

2、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截止时间为2015年4月 30日),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3、成果主要完成人和集体的主要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 (2)直接并始终参加成果方案的设计、研究和实施,并做出了主要贡献; (3)直接承担学校的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或教学辅助工作,一般要有连续三年以上从事教育教学或教学管理或教学辅助工作的经历;

4、凡未通过本单位立项的项目不得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不得超过5人,主要完成人应实事求是按照对成果的贡献度排序。

二、教学成果奖申报范围

在我校的教师、教学管理工作者、教学辅助人员,并从事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教学成果,主要包括:

1、在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形成的成果;

2、在推动教学及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开展质量保证与监控工作,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3、推广应用已有的教学成果,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显著提高教学效益和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成果。

已获得上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如没有新的实质性进展,不能参加本届教学成果奖申报。

三、申报评选程序

各院(系、部)负责本单位的组织申报工作,学校不受理个人申报。 1、5月31日前,各单位完成教学成果奖的筛选工作并将相关申报材料报送教务处教研科(1A207室)曾宪群处,逾期不予受理。

2、6月中旬,教务处汇总各单位申报材料报送评审专家组根据评审指标体系(附件1)进行集中初评,入围前15名的项目进行现场答辩。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表决,评出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名单。

3、6月下旬,公示校级教学成果奖名单,公示7天。如有异议,实名提出意见,教务处会同有关单位负责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报学校裁决。

四、申报材料要求

1、申报项目负责人必须按填报说明书认真如实填写《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附件2)、《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成果奖推荐书》(附件3)中各项内容,并对所填报内容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

2、需提交上述材料的电子文档,以及按要求(附件4)整理成袋的纸质材料一式三份。

3、各申报单位必须认真核实申报材料是否详实可靠,并将结果排序后填写《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5)。各院(系)申报项目总数不得超过本单位的专业数,思政部和其他单位限报1项。

4、申报项目必须提供证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实证材料。 五、奖励办法

1、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宁缺勿滥的原则,按《东莞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设置奖项,颁发证书和资金。

2、推荐参加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的项目从本次校级教学成果奖中择优产生。

2015年5月18日

教务处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

附件1

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成果奖评审指标体系(试行)

一、评审指标体系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四)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教 务 处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教 务 处

教务[2014]46号

关于进行2014年省级“质量工程”立项项目开题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项目负责人:

广东省教育厅近期公布的2014年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中(粤教高函【2014】97号和粤教高函【2014】107号),我校有36个项目获立项。

根据新制定的《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待批稿)》(附件1),现就这36个获省立项项目的实施和开题工作要求如下。 一、各项目依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附件2)和《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附件3),填写《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任务书》(附件4),作为项目任务下达、项目管理及结题验收的依据。

质量工程项目实行开题报告制度,项目组还须填写《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开题报告书》(附件5)。

二、完成时间

《项目任务书》和《开题报告书》一式三份在10月16日前交到教研科,并将电子文件发祝慧OA信箱。

三、开题论证会

经教务处组织专家审核后,对有疑议的项目将举行会议论证。时间地点和参加项目另行通知。

附件1:《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附件2:《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 附件3:《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附件4:《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任务书》; 附件5:《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开题报告书》。

二O一四年九月十七日

2014年获省立项的项目

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管理,确保立项项目顺利实施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文件)及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结合本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实施与管理情况,对原《东莞理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下简称“质量工程项目”)包括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或备案、我校主持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以及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并批准立项的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质量工程项目的立项、实施及其管理,旨在鼓励本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围绕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重大、难点或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或改革实践。

第三条 质量工程项目立项的主要范围是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管理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成果与办学特色培育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第四条 质量工程项目按研究选题价值、受益面、资助经费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三类。

1.重大项目是指对解决当前和近期本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重大影响,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可望取得重大成果,并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资助经费一般在10万元以上。 2.重点项目是指对解决本校当前教学中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较大影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并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资助经费一般在1-10万之间。

3.一般项目是指根据本校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实践周期短、受益面相对较小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资助经费一般在1万以下。 4. 为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专门设立“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经费从学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基金”中拨付。

第五条 开展质量工程项目立项,旨在促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培育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过省级或校级教学改革立项的项目且教改水平显著的,在评选教学成果奖励中可优先获奖。

第六条 质量工程项目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务处统一组织实施。【东莞理工学院教务】

第二章 申报与立项

第七条 按院(系)申报、专家评审、择优立项、重点支持、培育成果的原则,教务处在每年定期集中受理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并组织评审后给予立项。

第八条 申报质量工程项目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项目选题应围绕本校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点或重大问题,对本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2.项目注重实际应用推广,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重点突出在教学、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实践指导作用与应用推广价值。

3.项目前期论证充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研究计划可行,且已具备按计划开展研究的各项基本条件。

4.经项目所在单位组织初审和推荐,且能保证项目研究和实践条件。 第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质量工程项目立项:

1.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后,无新研究内容、无可预期的重要突破的项目; 2.已获得国家、省级及以上相关学(协)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教育科学研究立项等立项支持的项目;

第十条 质量工程项目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项目主持人全面负责所承担的质量工程项目的管理与质量。

第十一条 为了保证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的水平和实施效果,项目主持人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较丰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有较强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身体健康,并有时间保证。重大项目的申请者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为院系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重点项目主持人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二条 在所承担的质量工程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前,主持人不得新申报质量工程项目。项目主持人不得同时申请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质量工程项目。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参研质量工程项目不得超过三项。

第十三条 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如有弄虚作假、同题兼报等行为,凡经举报查实,即取消项目申请者的申报资格。对已立项的质量工程项目,若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核实,即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立项及经费,并提请项目所在学校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理。

第十四条 项目申报、立项程序

1.教务处每年发布质量工程项目申报通知。必要时发布项目指南。 2.各院(系)和相关部门组织申报,申报人填写《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项目申请书》,见附件1)。各教学单位要经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评审后,按当年教务处发布的教改项目申报要求推荐申报项目。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五)
1-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处

关于做好2010级学生学籍管理的通知

教务[2011]8号

校内各学生所在院(系):

根据东理教[2010]30号文《东莞理工学院学籍规定(修订)》的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学生一学期内不及格课程达3门,或连续两学期累计达5门转为试读;一学年不及格课程达到8门或在校期间累计达到10门,作留级处理。

请各院(系)遵照以上规定对2010级学生进行成绩审查。对于试读的同学由学生所在院(系)开出试读通知一式两份,一份送达学生本人,另一份寄达学生家长。学生拿到试读通知后,可跟原班试读。试读学生名单请在3月22日交给教务处教务科李娟老师。

对于要留级的同学,由学生所在院(系)开出留级通知,经教务处审核后,学生所在院(系)再将留级通知一式两份,一份送达学生本人,另一份寄达学生家长。

附件1:学生试读通知(样本)。 附件2:学生留级通知(样本)。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东莞理工学院教务】

………………………………………………………………………………………

送达回执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学生(学号: ) 已经 学生 院(系)盖章 签字:

年 月 日

………………………………………………………………………………………

送达回执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学生(学号: ) 已经收到我院所发的留级通知书。 学生 院(系)盖章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

签字: 年 月 日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六)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处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教 务 处

教务[2008]126号

关于做好200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

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现将200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组织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 (一)计划及组织管理工作

各院系成立以院长或系主任为首,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和教授专家组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委员会,委员会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面负责。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及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做好200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安排好各个环节。

(二)指导教师的配备及论文的选题

各院系在启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辅导讲座活动,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工作方法等。

各院系要认真审查指导教师资格,合理确定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确保配备一支有科研经验、对课题内容熟悉、具有讲师职称以上的指导教师队伍,助教不得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要严格把好教师出题、学生选题关,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选题,保证每人一题。学生选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变更,学生必须填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变更申请表》。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应坚持教书育人原则,认真履行指导教师职责,及时下发书面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指导学生做好资料收集、实验准备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及所完成的工作质量,及时答疑解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学生应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每周不得少于2次(以记录本、毕业论文审稿意见等为佐证材料)。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评优及总结

1.学生做完毕业设计(论文)后,必须逐个参加答辩,未参加答辩的学生不能获得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和学分。各院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公开答辩和小组答辩等方式进行答辩考核。凡预评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必须参加公开答辩。不参加公开答辩的学生可分成若干个答辩小组进行答辩。各院系在答辩前二周要制定好答辩工作计划(要求包含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成员构成,公开答辩的时间、地点和答辩学生名单,小组答辩的时间、地点及各组答辩学生名单,答辩的要求等内容),并在答辩前一周将答辩工作计划交教务处。系在组织公开答辩前要发布公开答辩会信息,将公开答辩会向全校学生开放。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参加答辩: (1)没有通过资格审查;

(2)没有达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

(3)不能按时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正式文稿,或者评议考核书上没有审阅意见和评阅意见; (4)有抄袭行为;

(5)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未到系备案或汇报工作进度。

2.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应在2009年6月3日前结束;2009年6月8日前完成成绩登记工作以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工作。各院系要精选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左右。

3.各院系要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如图纸、软件、实验报告、数据、论文、设计说明书等材料)的归档与保存工作。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系应认真总结,查找问题,寻找对策,形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分析书面总结,并于2009年6月17日前交教务处。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管理

为确保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各院系应按照《东莞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的要求,大力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管理,尤其要加强中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的检查和总结工作。学校也将不定期抽查各系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及进展情况。 附件1.东莞理工学院200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汇总表

附件2.东莞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

附件1 2009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汇总表 请各院系严格按此安排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东莞理工学院教务】

全部报表和材料都请提交电子稿和加盖公章的纸质材料

附件2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

3

东莞理工学院教务(七)
东莞理工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东莞理工学院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4年)

东莞理工学院

2014.10

目 录

前言 .................................................................................................................................................. 3 一、学校概况 .................................................................................................................................. 3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 3 (二)本科专业设置 ............................................................................................................... 4 (三)学生规模 ....................................................................................................................... 5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 5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 6

(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 6 (二)生师比 ........................................................................................................................... 7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 ....................................................................................................... 7 (四)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教学 ............................................................................... 7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 8 (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 ................................................... 8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 11

(一)人才培养方案 ............................................................................................................. 11 (二)专业建设 ..................................................................................................................... 11 (三)课程建设 ..................................................................................................................... 12 (四)教材建设 ..................................................................................................................... 13 (五)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13 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5

(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 15 (二)校领导检查教学工作情况 ......................................................................................... 16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 16 (四)日常教学监控及运行情况 ......................................................................................... 16 六、学生学习效果 ........................................................................................................................ 17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 17 (二)应届本科生毕业、学位授予情况 ............................................................................. 17 (三)应届毕业生考研情况 ................................................................................................. 17 (四)学生参与各项大赛情况 ............................................................................................. 17 (五)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 18 (六)毕业生成就 ................................................................................................................. 18 七、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特色和经验 ......................................................................................... 18 八、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

(一)存在问题 ..................................................................................................................... 20 (二)改进措施 ..................................................................................................................... 21 结语 ................................................................................................................................................ 22 东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 22

前 言

随着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制定了《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发展战略规划(2013-2020)》,并出台了《东莞理工学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校办学定位和今后改革发展的方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更加凸显。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学校认真总结了2013-2014学年的本科教学工作,现提交《东莞理工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学校概况

东莞理工学院位于中国近代历史开篇地、全国文明城市、有着“制造业之都”称谓的东莞市,是该市最早建立的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最初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获批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成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0年8月成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成为“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现有松山湖和莞城两个校区,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1500亩,办学设施完善;莞城校区面积36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4127人,成人教育学生7770人。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点,致力于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东莞先进制造业名城优势,继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强协同育人建设,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历年应届毕业生总就业率均在98%以上。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学校始终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基本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东莞,面向广东,确立了“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托东莞丰富的社会经济资源和发达的现代制造业,强化质量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

学校从东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东莞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特征,构建以工学、管理学为主的本科专业体系。到2013年止,我校开办有33个本科专业,分布于工、管、文、理、法、经、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理工类专业17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51.52%。(见表1)

表1 2013-2014学年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三)学生规模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4127人,较上一年增加1330人。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夜大(业余)学生827人,函授生694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中,男生8368人,比例为59.23%,女生5759人,比例为40.77%。 表2 2013-2014学年各类在校生情况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随着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办学声誉的日渐提升,考生和社会对我校认同感不断加强,生源质量不断改善,近年来投档线一直处在省内23所本科院校中前列。我校2013年原计划招生3900人,较去年计划招生数增加了650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东莞理工学院教务》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东莞理工教务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东莞理工学院教务”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东莞理工学院教务"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6537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