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

2015-12-19 03:50:3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一《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 ...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

9.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3分)

10.“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1.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

参考答案:

9.“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1分)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2分)。

10.“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2分)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2分)。

11.前三句主要写景,饱含感情,含蓄委婉(1分);末句则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1分)。前三句蓄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句点破,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2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二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0.(1)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2)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三
《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阳市高中2012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油腻(nì) 慰藉(jí) 恪守 ( kâ ) 强颜欢笑(qiǎng) ....

B.倾圮(pǐ) .

C.静谧(mì) .

D.哂笑(shěn) .发酵(xiào) .粗糙(cüo) .拜谒(yâ) .伺候 ( cì ) .挥斥方遒(qiú) .无庸讳言(huì) .暴虐(nûâ) 罗绮(yǐ) 亘古不息(gâng) ...

答案:C (A. 藉jiè B. 酵jiào D. 绮qǐ 亘gè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愤懑 宣泄 豁然开朗 残羹冷炙

B.敷衍 诅咒 游目骋怀 走头无路

C.雾蔼 凭吊 没精打彩 平心而论

D.幽僻 奚落 浅偿辄止 杀一儆百

答案:A (B.走投无路 C.雾霭 没精打采D. 浅尝辄止)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安土重迁,把民主路改造工程纳入今年的政府工作计划之中。 ....

B.有些年轻人刚学习了一些粗浅的理论,就对某些问题妄加评论,结果往往是贻笑大...方。 .

C.这种蚂蚁本不名一钱,两个骗子却利用它开设所谓的“特种蚂蚁养殖场”,半年时间....

骗取了高额利润。

D.内陆地区只要有政策倾斜,就可能迅速赶上沿海地区,甚至青出于蓝。 ....

答案:.B (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愿轻易迁移。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不名一钱:没有一文钱。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你家的房屋设计和装修都颇有特色,现在又有了这么多名家的字画挂出来,真是华堂耀彩,蓬筚生辉。

B.在今年高三教学研讨会上,各级领导要求我们,一定要改进和提高复习质量,确保学科成绩稳步上升。

C.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西部广大中小学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左右,学生入学人数会快速上升至饱和。

D.我国现行的医疗制度,在医患关系、病人的权利以及医疗事故鉴定等方面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答案:D (A. “蓬筚生辉”是谦辞,不合语境;B. “改进……质量”搭配不当;C.

“五至十年左右”重复矛盾)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有些学者预言,儒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将复兴,如同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一样;有些学者甚至断言二十一世界将是儒家思想的世纪。我对此不敢苟同。这样估计儒学的当代价值,恐怕言过其实,未必靠得住。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大趋势下,儒学似乎不大可能获此殊荣。那么,应当如何估计儒学的当代价值呢?我的看法是,儒学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至少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第一,凝聚作用。儒学在中国的影响面之大,历史之悠久,没有哪一家可以比得上,它已渗透到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民族的共同信念。从目不识丁的文盲,到学识渊博的学者,恐怕都或多或少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甚至多年寓居海外的华人,仍然把儒家文化视为自己的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儒学无疑仍然可以成为唤起民族意识的资源,成为联络民族情感的纽带。它有助于中华民族结成最大的社会群体,使中华民族自豪地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激励作用。儒学中三纲之类的道德规范已经过时,但仁爱精神没有过时,与人为善的价值导向没有过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过时,引人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没有过时。这些对于我们仍然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第三,制衡作用。无庸讳言,儒家思想中经济意识比较淡漠,具有很浓厚的非功利主义色彩,故而直接从儒学中开出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机制似乎不大可能。然而,在我们已经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以后,儒学并非只有负面效应。儒家比较重视道德价值,不甚看重功利价值,这并不意味着儒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没有用武之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现代人会感受到意义失落、价值迷失的困惑;极端的功利主义将造成人们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滑坡。对于这些现象,儒学将发挥制衡作用,以崭新的面貌再现于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也会出现所谓“现代病”,如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社会风气低俗化,人被单面化或异化,容易造成对价值理性漠视。对于现代化带来的“现代病”来说,经过转化了的儒学无疑是一副医治的良药。

(宋志明《简论儒学的当代价值》)

5.作者不赞同儒学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复兴这一论点的理由是( )

A.儒学的当代价值不可能有多大,它无法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B.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多元化,某种思想、学说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大可能出现。

C.儒学在中国影响深广,但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不大,可能在中国复兴,不大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复兴。

D.儒学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可以发挥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制衡作用。

答案:B (A项不是理由;C项文中无此信息;D项是说儒学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6.下列对儒学的当代价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渗透到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民族的共同信念。

B.唤起民族意识,联络民族情感

C.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D.发挥制衡作用,医治“现代病”。

答案:A (不属于当代价值,是历史影响。) 7.下列根据文中已有信息所做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有精华,也有糟粕,对现代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B.儒学在中国的独特历史背景,决定了它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有着其他思想学说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C.在引进市场经济机制之前,儒学重道德轻功利的价值取向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在中国传统思想学说里面,只有儒学能起到拯救社会道德、净化社会风气、恢复对价值理性的信仰等作用。

答案:D (“只有儒学”太绝对)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

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

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8.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遗留。 .

B.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顾:回头。 .

C.(燕王)恐惧不敢自陈。 陈:陈述、陈说。 .

D.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函:装入匣内,用匣子。 .

答案:A (遗:读wèi,给予,赠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申之以孝悌之义 ..

B.燕王拜送于庭 赵氏求救于齐 ..

C.乃令秦武阳为副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答案:C (A、来,连词;用,介词。B、在,介词;向,介词。C、于是,就,连词。

D、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10.对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国的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曾经杀过人,被认为是一位勇士,所以任命他作荆轲此行的副手。

B.面对太子丹的不信任,荆轲愤怒地表明了刺秦的坚定决心,并决定不再等待远方的朋友,马上出发。

C.太子及宾客听说荆轲要出发,就来到易水为他送行。而荆轲却毫不顾及来送行的人,径自就车而去。

D.蒙嘉对秦王说:燕国不敢与秦对抗,献上樊於期的头及督亢地图,希望以此来保住燕国的宗庙。

答案:C (“ 荆轲却毫不顾及来送行的人”错。)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5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6分)

译文:我停留的原因,是要等候我的朋友一同前去。现在太子嫌我动身晚了,那就请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吧!(“所以”译为“……的原因”1分,“待”译为“等待”或“等候”1分,“迟之”译为意动用法,“嫌我动身晚了”或“认为我动身晚了”1分,句意准确通顺2分。)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译文:太子和那些知情的宾客,都穿上白衣戴上白帽来送荆轲。(“宾客知其事者”倒装句译对1分,“白衣冠”词类活用译对1分,句意准确通顺2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诗中“春江渺茫”写的是眼前之景,但这寻常之景与“君去”寻常之事联系在一起,却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

答:“春江渺茫”从字面上来看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渺,雨雾蒙蒙,(2分)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怅然若失。(2分)或:“春江渺茫”正好行船,可以理解为喜“君去”航行的方便,也可理解为恨“君去”的太疾的惆怅,或者二者皆而有之。

(2)从形象勾画和抒情方式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赏析末句“天涯一望断人肠”。

答:“天涯一望”勾画了送行者目送眺望的情态,隐含依依惜别之情;(2分)“断人肠”是直抒胸臆,点明离情别绪:整个句子既抒发了离情,却有并不将伤感尽露。(2分)

【注:因上面所选诗歌与去年同期所考诗歌一样,所以曾经打算换为下面这首宋诗,由于市教科所已交付印刷,就保留原题。

12.阅读下面这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①,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随意移: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分)

答:①对比衬托: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陷入囚笼、失去自由的画眉构成鲜明对比;②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前两句实写画眉“林间自在啼”的情景,后两句假设画眉被囚笼中的处境,是虚写;③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借画眉鸟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答对其中一种得4分,表现手法2分,具体分析2分。)

(2)作者借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美丽的山林中,画眉自由飞翔、欢快鸣叫,身陷囚笼,身心受到束缚,失去自由,(2分)两相对比,诗人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赞美。(2分)】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7分)

(1)荀子《劝学》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几句阐明了学习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错一句扣1分)

(2)①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荷塘月色》) ③胜似春光,。(《采桑子·重阳》)

④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⑤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五、(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清塘荷韵(节选)

季羡林

①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②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四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装„„„„„„订„„„„„„„线„„„„„„„„„„„„„„„„„„„„„„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一条蜿yán 的小路沿着山脚向山顶缓缓爬升,春便肆意地在路旁铺展开来:奇jué 的树干或弯或直,娇艳的花朵盛满仙露琼jiāng ……人们便不禁惊愕于春之伟力了。向上,向上,这或许正是春天生机蓬勃的秘jué 吧!

2.下列标点

学 班 姓名 学号_______ 试场号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 B.现代文坛巨匠茅盾的代表作以《子夜》为题是别有深意的。 C.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D.观众不知道春晚总导演哈文今年会有怎样的创意。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大年初一上映的影片《狼图腾》火了,不少人趋之若鹜,赶往影院一睹草原狼的风采。 ....B.李老师在讲课时总是妙语连珠,简直让同学们目不暇接。 ....C.春天,实验初中校园里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D.你在学习时遇到什么难题可以尽管问我,我一定不吝赐教。 ....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 ①为山九仞, 。 ② ,则孤陋而寡闻。 ③ ,草色入帘青。 ④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⑤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的词句是: , 。

⑥“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这两句诗激发了多少人神驰宇宙的豪情!

5.名著阅读。(6分)

“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混得这么惨……”

“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保尔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你还是这么粗鲁!”

保尔把木锨往肩上一扛,迈开大步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才回答说:“说句不客气的话,我的粗鲁比起您的彬彬有礼来,要好得多。我的生活用不着担心,一切都正常。但是您的生活,却比我原来想象的还要糟。两年前你还好一些,还敢跟一个工人握手。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臭樟脑丸味。说实在的,我跟你已经没什么可谈的了。” ⑴这段话出自名著 中的“筑路”片段,是保尔和 的一段对话。请你概括当时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表现在

(4分) ⑵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火伕,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B.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保尔的妻子达雅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敢于斗争的女人,在保尔的影响下,她同顽固的父亲造反,思想要求进步,但她贪图安逸,不能吃苦。 D.“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和他的战友们与困难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桃红柳绿,禽鸟啁啾,校刊《江花》编辑部决定以八年级为主体出一期“人鸟共家园”的专刊,请你运用所学“鸟”专题知识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鸟之成语】写出两个有关鸟类的成语。(1分)

⑴ 、

【我为主编】大家就“人与鸟”的话题写了不少文章,其中有多篇涉及人类观鸟的仿生发明,请你为这一类文章试拟一个栏目;作为编者,请你在卷首写几句话作为“编者寄语”。(3分) ⑵栏目名称: (1分)

编者寄语: (2分) 【护鸟使者】春回大地,万物繁衍,八年级两位顽皮男生却爬树找雀巢,并美其名曰“野生雀蛋有营养”。见此情景,请你劝告他们,要求劝说中必须用上一句恰如其分的关于写鸟的古诗句。(4分) ⑶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阅读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完成第7题。(6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①杜十四:杜晃,排行十四。②荆吴:古代国名,在这里泛指江南。 7.⑴对本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比 B.寓情于景 C.动静结合 D.直抒胸臆 ⑵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对第二句中“渺茫”一词的理解。(2分)

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塞翁失马》,完成8-11题。(14分)

(1)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

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此何遽不为福乎?

【注】(1)吊:安慰。(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3)保:保全。(4)极:穷尽。

(2)(3)(4)

8.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 .

⑶其子好骑( ) .

⑵马无故亡而入胡( ) .

⑷此独以跛之故( ) .

⑵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堕而折其髀”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峨冠而多髯者 ..

C.学而时习之 .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两处)。(2分)

此 何 遽 不 为 福 乎?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⑵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三)阅读《为什么要保护海洋》,完成12-14题。(10分)

①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面,巨大..

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流动着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因而可以说,海洋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

②海洋还敞开宽阔的胸怀,让人们来发掘它丰富的宝藏。

③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食品基地。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④海洋还是一座巨大的油库。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海底锰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还有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

⑤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世界潮汐资源约有10多亿千瓦。如果把波浪能和海流能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⑥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对它怎样呢?

⑦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引起了世界有识之士的巨大焦虑和不安。

⑧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人类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2000万吨之间 。如果把油船沉没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漏油计算进去,那么这个数字将成倍地增加。石油污染会使成千上万只海鸟丧命,油膜使浮游生物及鱼类无法生存。

⑨全球工业的发展,每年使大量含汞、镉、铜、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废料进入海洋。据计算,全世界每年排入海洋的汞有1万多吨,镉就更多。

⑩各种农药污染也不亚于工业污染,特别是杀虫剂滴滴涕,每年约有100万吨进入海洋,抑制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

⑾工业、民用和农业污水,船民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污染,核武器实验污染和海洋热污染等

也使海 洋环境日益恶化。

⑿据调查,每年从河流注入海洋的41000立方千米的淡水中,有200亿吨悬浮物和溶解盐类,包括金属和污染物、城市垃圾和污水。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⒀除了严重的污染外,人类掠夺性的捕捞也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有的品种已濒临灭绝。地中海沿岸,现在连长80毫米以上的鱼也不见了。新英格兰沿海鳕鱼、比目鱼减少了65%。我国渤海、黄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摘自《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

12.选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人类应该保护好海洋?(2分)

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6分)

⑴指出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

⑵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分) 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 ..

1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写一则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宣传标语。(2分)

(四)阅读陈鲁民的《成功就是用板砖铺路》片段,完成15—17题。(10分)

①相声演员郭德纲演相声独树一帜,常常是一票难求,当主持驾轻就熟,诙谐幽默,演影视也顺风顺水,颇受欢迎。但郭德纲也一直都是个有争议的人,批评他的板砖和赞美他的鲜花差不多一样火爆,有人预言“这小子就是个泡沫”,兔子尾巴长不了;有人声称他抄袭传统相声名段改..

为自己的段子……面对这些争议和责难,郭德纲很坦然地说:“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善于把扔过来的板砖铺成道路。”

②的确,人生在世,如果要想干出点名堂,要想获得成功,出人头地,不受批评、不挨板砖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些意志脆弱的人,可能就会被飞来的板砖砸趴下了,一蹶不起,这也就是鲁迅说的被“棒杀”了。而意志坚定的人,则会勇敢地面对批评和指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从批评中汲取营养,从指责里看到自己的短处,当然对那些恶意的人身攻击和无端造谣也会一笑了之。

③算起来,近代中国文化人中鲁迅是被人扔板砖最多的一个,这其中既有善意的批评和商榷,也有恶意的攻讦和污蔑,既有来自文化名流的争鸣意见,也有来自文化流氓的无耻谣言,比如说他拿苏联政府的卢布,比如说他的作品“抄袭”日本作家等,潇洒的鲁迅不仅用这些板砖铺成自己的前进道路,而且用这些板砖垒成了一座巍峨的文化高峰,至今无人企及。

④小巨人姚明的成长也同样没少挨板砖。他刚进军美国NBA时,美国媒体对他的嘲讽声、质疑声、批评声,简直是铺天盖地,板砖多如雨点。面对板砖,姚明表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和倔强,他没有据理力争,没有用板砖回击,因为他知道那没用,最好是用事实说话。你不是嘲笑我是瘦竹竿吗,我就拼命苦练把自己练成“肌肉男”;你不是讽刺我打球作风太软吗,我就专门在硬仗、恶仗中努力表现自己;你不是攻击我体力差,一场球无论如何也拿不下20分,我就打出个样子让你看看,一场球拿他个三四十分出口恶气。姚明也用这些板砖铺就了自己的成功之路,成了NBA巨星。

⑤“成功就是用板砖铺路”,这话极富哲理,更具有可行性,郭德纲、姚明能行,你我也能行。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节) 15.本文的论证思路是:首先, ,

接着, , 最后,得出结论:正确面对批评,每个人都可以走向成功。(2分) 1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⑴有人预言“这小子就是个泡沫”,兔子尾巴长不了。(2分) ..

⑵那些意志脆弱的人,可能就会被飞来的板砖砸趴下了,一蹶不起,这也就是鲁迅说的被“棒.杀”了。(2分) .

17.下面提供的一则材料能不能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简要分析作答。(4分) ...

【材料】巴尔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长大以后立志从事清苦的文学创作,当一个

“文坛国王”。从1819年夏天开始,他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结果却又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但他依然坚持梦想,在不到二十年里,他共创作小说91部,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20分)

不一样的爱 须一瓜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长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外玩。在河滩上,我们欣喜的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有皮球大小。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我们扑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③几个农民是包抄过来的,在呐喊声中,六七个小孩人赃俱获。在把我们押送回家的路上,农民一路恶声威胁,要给这帮小偷灌粪!这让我极度恐惧。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天塌地陷形容那种绝望和自卑毫不为过。我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 垂头丧气,任凭农民愤怒宣判。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

④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除我之外,所有孩子的家庭,随着农民拿到索赔款的离去,都响起了鬼哭狼嚎般的家暴声。有个叫小梅的领头大孩子,竟然被她父亲吊起来用皮带抽。我心惊胆战地悄悄走过去,然后惊恐地溜走。她的哭叫声和被打时尖厉的认错声,非常刺耳。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恐怖绝望的哀号,还有父母的怒骂和摔打的声音。

⑤我父母给了农民钱,一个西瓜两元,共四元。据说那时九块钱即一个人的月生活费。所以,索赔是巨额的,农民是用西瓜结子再生西瓜的方法计算损失的。我忐忑地等待父母对我的惩罚,但是他们始终谈笑自若,付钱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我两句。然后他们就忙自己的事了。当我在院子里惊心游走,听着各家各户痛打孩子的惨烈之声时,我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到了崩溃的地步。

⑥然而,我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居然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谈和趣闻。开始我还无地自容,但我父母始终坦荡安然,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

⑦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他们压根就不接受那些农民对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五
《2015届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丹东五校协作体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 丹东一中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哈尼人都是修沟造渠,引高山森林中的泉水来灌溉梯田,水沟开挖量巨大,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个人或村寨往往不能独立承担。哈尼人就户与户联合或者村与村联合,一起挖沟引水,通过出资的多少和投入人力的多少核定每个村寨、每一户的分水量大小。为了避免发生水纠纷,能够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哈尼人发明了分水木刻来进行分配。分水木刻,哈尼语称“欧斗斗”,它是选用板栗树、黑果树等材质坚硬的木料,在木料上刻出底部同样平整但宽窄度不一凹槽的一根横木。

尽管在哈尼人分水制发明和形成的时代并没有所谓“技术美”这样的名词出现,但实际上技术美的审美形态已经存在。技术美的内涵首先由技术品表现出来。人们创造任何一个技术品,都是具有实用性的。分水木刻作为分水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哈尼人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而创造的工具,起到了准确计量各块梯田用水量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分水木刻放置于每个水沟的分叉处,水要分几条沟就在分水木刻上刻几个凹槽,不同宽窄的凹槽决定了每个子水沟所灌溉梯田水量的大小,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约定的用水量。哈尼人还以长方体为形状标准来制作分水木刻,长方形的设计,比其他形状更能防止水流的溢出,进一步提高了分水的准确性,且用料最省,是实现分水功能的最大化的典型形式。可见,分水木刻作为一种技术品,不仅具备了实用性,还具有了美的形式。

分水制是指哈尼人经过村与村,户与户集体协商,根据挖沟时投入的人力、物力来确定每块梯田的水流量大小的民间制度。就其本质而言是商定分水木刻上凹槽宽度的一系列民间规约,是体现分水木刻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分水制约定,投入多者,分水木刻凹槽宽,水流大,反之,投入少者,凹槽窄,水流小。为了确保凹槽计量单位的统一和准确,一般哈尼人还约定以某人的右手掌四指根部宽度为一基准单位,按照之前的协商结果对水流量进行分配,对用不了一个用水单位的,则缩减为一指、二指、三指进行细分,其中排除用小拇指宽度进行计量。照各家权益定制出的划有不同刻度的木刻,安放在各家田块的入水口,随着沟水流动调节了各家各户的用水,这样既公平合理而又有科学性。

分水制虽然是一种抽象概念,但它与分水木刻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内容与其外在形象的相互统一,不可避免地以技术美的形态表现出来。分水制度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哈尼人代代相传,凝聚的已经不仅仅是生产技术,而是人的情感,对待分水制已经不仅是对实用功能的欣赏,更是对对象存在的审美。在现代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分水制还一直在沿用,它一方面使生产劳动的效率得以提高和完善;另一方面使分水的模式更趋于合理、更具有系统性和易于管理,给哈

尼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符合哈尼人群体共同利益诉求。因此,分水制也渐渐和审美主体使用上的满意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愉悦感和轻松感,构成了技术与审美的有机统一。

1.下列关于“分水木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分水木刻,在哈尼语中称“欧斗斗”,选用坚硬的木料制成,是哈尼人为了避免发

生水纠纷,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水资源的工具。

B.分水木刻放在每个水沟的分叉处,要分几条沟就在分水木刻上刻几个凹槽,不同宽

度的凹槽决定了每块梯田的用水量,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量。

C.分水木刻通过在横木上刻出底部同样平整但宽窄不一的凹槽调整水量大小,既有实

用价值,又有技术美的价值。

D.分水木刻以长方体为形状标准来制作,这种设计与其他形状相比,既能防止水流的

溢出,提高分水的准确性,又能节省用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分水木刻代表分水制发明和形成,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技术美”这一名

词,但是,哈尼人在发明制作时就已经认识到了其审美形态的存在。

B.分水木刻是分水制的物质载体,能够准确计量各块梯田的用水量并合理分配,是我

国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

C.分水制是哈尼人集体协商的分水约定,它是根据挖沟渠时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多少

来决定每村、每户、每块梯田的水量大小的,投入多凹槽就宽,投入少凹槽就窄。

D.为了进一步确保凹槽计量的统一和准确,哈尼人还约定以某人的右手四指根部宽度

为基准单位,进行更细致的分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哈尼人修渠灌溉梯田,由于开挖沟渠的工程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因此,单

个人、户、村难以完成,于是他们就联合挖沟引水灌溉梯田。

B.作为抽象概念的分水制,一旦与分水木刻这一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构成内容与外

在形式的统一,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技术美的形态。

C.任何技术品的出现,最初都应首先考虑的是其实用性,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就会

考虑其审美价值,哈尼人的分水木刻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品。

D.自古至今,哈尼人一直使用这种分水制,原因在于它既提高了生产劳动效率,又符

合哈尼人群体共同利益诉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憬精治道,常以国本在选贤、节用、薄赋敛、宽刑罚,恳恳为天子言之。又陈前世损益、当时之变,献《审官六议》。帝皆然之,下诏褒誉。辅政五年,卒,年六十一。其息上卒时稿奏,.

帝悼惜之。赠太子太傅,谥曰贞宪。

憬性清约,位台宰,而第室童获犹儒先生家也。得禀入,先建家庙,而竟不营产。其镇湖南也,令孤峘、崔儆并为部刺史,不守法,憬以正弹治之,皆遣客暴憬失于朝。及为相,乃擢儆自.

大理卿为尚书右丞,峘方贬衢州别驾,引为吉州刺史,人以为贤。

选自《新唐书·赵憬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南观察使李承表憬自副 表:上表 B.咸安公主降回纥 降:招降 ..

C.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 息:儿子 D.皆遣客暴憬失于朝 暴:揭发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B.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C.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D.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憬清廉节俭。担任使者,不谋私利;虽任宰相,府第中的童仆还如同

一般儒学先生之家的一样。

B.赵憬为官公正。镇守湖南时,部下令孤峘、崔儆违反法纪,他依法处置;

担任宰相时,不计前嫌,提拔二人。

C.赵憬精通治国。他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贤任能,节减用度,轻罚薄赋,

并积极进言,得到皇帝认可和褒扬。

D.赵憬严于律己。由于推荐的果州刺史韦证因贪污被废黜,他就请求降低

的考核等级;陆贽约他一起除掉裴延龄,他没有应允。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吐蕃盗边,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5分) (2)向时使者多私赍,以市马规利入,独憬不然。使未还,尚书左丞缺,帝曰:“赵

憬堪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登崖州城作 (唐)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此诗是李德裕63岁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

8.两诗都着一“望”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5分)

9.《登崖州城作》三、四句表达曲折委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 “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

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有“ ”的结局。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乡长禁码 韩少功

乡政府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宣布禁止“买码”——一种类似六合彩的私彩。贺乡长此次禁码当然是吃了豹子胆,他话还没说完,台下便抗议纷起。有人站起来大叫:“禁码?笑话,我已经亏了两千,你们赔给我啊?我不去赢回来,拿什么买化肥?”

另一个跟着站起来:“你们早不禁,迟不禁,等我亏了三四千就禁,安的是什么心?这就是你们执政为民啊?你们给群众造成了损害,就要负责到底。” 还有更多的人在拍桌子:“贺麻子,你不能做缺德事!我们又没有拿你的钱买码,你狗咬烂布巾呵?你蛮得屙牛屎呵?贺麻子,我们从没亏待过你,要茶有茶,要饭有饭,你今天要下这样的毒手?贺麻子,贺麻子……” 会场已经无法控制,台上的人也束手无策。但贺乡长耳尖,突然怒气冲冲地一拍 桌子:“哪个骂娘?”

下面安静了,大家面面相觑。好像刚才是有人骂娘,好像也没有人骂,但没有人说得清楚。 “嗯?哪个骂娘?”贺乡长迅速掌握了话题优势,脸色一沉:“禁码是为了你们好。你们禁不禁,看着办,关我屁事!但骂娘做什么?我娘碍了你们什么事?我娘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们?她今年65岁了,脚痛了十几年,从不出门。喂一头猪,养几只鸡,一餐吃不下二两米,连皮鞋也都没有穿过,连火车也没有坐过,连城里的动物园也没有看过。她哪一样得罪了你们?” 众人都觉得无话可说,站着的人都坐了下去。

乡长说到愤怒处,又猛拍一下桌子:“我娘离这里一百多里,一辈子清清白白,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凭什么被你们骂?她到长沙去做手术,欠了几万块钱的账不说,病还没好。医院里说,顶多也就是两三年的寿。你们还嫌她命不苦?她是吃过你们八溪峒一碗饭?还是烧过你们八溪峒一根柴?还是喝过你们八溪峒一口水?你们自己就没有娘?你们的娘是茅厕板子?可以屎一脚尿一脚随便踩么?好笑,我贺麻子前后在五个乡镇当干部,没碰到过这种事。动不动就骂娘。好啊,骂,骂啊,跳起来骂……”

这一番话,证据充分,逻辑严密,高风亮节,大义凛然,震得全场鸦雀无声,引来无数同情的目光。接下来的事情当然就好办了。大概人们觉得乡长他娘确实无辜,确实委屈,确实可怜,不该无缘无故地挨骂,那么,天地良心,将心比心,禁码当然也就……

贺麻子不满足于禁码,继续保持着孝子的雄壮声威,斜横着眼,勾缩着鼻,怒冲冲,气呼呼,把笔记本重重地拍来甩去,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从禁码说到封山育林,再说到计划生育和宅基地收费,把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统统扫荡。他现在不用担心台下的反对了。他的娘已经使大家心服口服,不给他鼓掌是不可能的。看到他最后横来一眼,大家鼓掌更为热烈。

散会的时候,大家纷纷把“贺麻子”改称为“贺乡长”:“唉,贺乡长也没讲错,这个码是不禁不行的呵……”“贺乡长说的好,再不禁,过年钱都没有了!”“今天中午好歹吃了顿肉饭,

总不能白吃吧?”有的人还拍着胸口,好象自己早就是贺乡长的铁哥们儿,早就同乡政府心连心了:“你以为买码是买脑白金啊?我早就说过,到头来都是钾铵磷(剧毒农药),不闹出人命,不会收场的。哼!”人们一路上七嘴八舌,对禁码基本上表示拥护。

我没想到会能开成这样,对贺麻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以肯定,一个没有在农民堆里几十年混出点道道的人,断不可能有他那样的非凡手段,能在今天这个闹哄哄的会上乱中取胜。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描绘宣布禁码时村民的反应,是为了展现农民素质低下,难以管理,说明其愚昧

无知,不可理喻。

B.贺乡长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禁码,遭到村民的强烈反对,可见在农村群众和干部之间的矛盾

和对立。

C.会场上,贺乡长拿母亲来说事,得到众人的同情,这表明他是一个孝子,不允许

别人践踏他母亲的尊严。

D.村民将“贺麻子”改称“贺乡长”,表现了村民对他的尊敬,说明大家已经接受了贺乡长

的观点,禁码令得到了众人的拥护。

E.小说通过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似贬实褒,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富有农村工作

经验的乡长形象。

(2)小说中三次写到“拍桌子”,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贺乡长不讲禁码政策讲母亲的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分)

(4)如何禁码在我们看来是个没办法解决的难题,贺乡长却能在闹哄哄的会上取胜。他靠的是

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王智量:翻译人生痛与乐

他翻译的作品有数百万字。但他说,自己不是专业人员,翻译只是副业。有深切到不能释怀的痛与泪,有洞悉世事人性后依然天真动人的爱与笑,有从少年起就多病的身体和向晚愈发丰沛的精神。人海漂浮八十余载,历经妻离子散和起落沉浮,墙上挂着屠格涅夫的一句“你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他更清楚记得上大学那年母亲的叮嘱:“做人要凭良心!”——他就是王智量先生。

俄语翻译的困苦窘境

前不久,上海市作协和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举办了“智量先生文学生涯六十年”纪念活动,送给与会者的纪念品,是先生的回忆录《一本书,几个人,几十年间: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称得上是王智量文学翻译的代表作。对《奥涅金》的迷恋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那时他是北京大学西语系第一届俄语专业学生,硬是把这部长篇诗体小说全部背诵下来,直到晚年依然可以脱口而出。1956年,调入中国社科院的他开始翻译《奥涅金》,试译的十段十四行诗得到了著名诗人何其芳的首肯和指点。但在随之而来的政治运动中,他被“凑数”增补成右派分子,有人画了一幅漫画:躺在棺材里的他手里还拿着一本《奥涅金》,棺材盖子上写着“白专道路” 。

从那时起整整20年,王智量妻离子散,先被下放到河北、甘肃农村,后无奈“逃”回上海,在街道小厂搬运钢板、在黄浦江边扛木头,靠打零工贴补家用,最困难时靠兄嫂接济和典卖家当挨日子,从菜场拾菜叶、买做饲料的碎米充饥。在这样的生存环境里,读普希金和《奥涅金》,琢磨如何将原诗的节奏韵律更好地传达出来,仍然是他的每日功课。

“文革”结束,百废待兴。有关方面拟重出“世界文学名著丛书”,著名外国文学专家戈宝权力荐王智量的译本。这份在持续20年的翻译中不断打磨的译稿,终于得见天日。30年来,这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六
《诗歌分类鉴赏练习答案》

诗歌分类鉴赏练习答案

诗歌鉴赏1

咏物诗鉴赏 答案

1、白云泉 白居易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柳 李商隐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诗歌鉴赏2

送别诗鉴赏 答案

(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送魏万之京 (李颀)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三)送友人 (李白) 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

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诗歌鉴赏3 山水田园诗鉴赏 答案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

答: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

春行即兴 李华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诗歌鉴赏4

怀古咏史诗鉴赏答案 三、作者在咏史时所站的角度 1、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诗人不置身其中。如下面两首:

题乌江亭 杜牧 叠题乌江亭①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②,肯为君王卷土来③? 【王诗译文】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2、把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3、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贾 生 李商隐

这首诗不在于感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借题发挥,借咏贾谊故事,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视人才,让他们在政治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汉文帝史称有道明君,尚且如此,其他君主自然更勿论。李商隐把从古以来贤才不得重用的叹息与自身流落不遇的感慨,通过贾谊的典型事例抒写出来。前两句以欲抑故扬的手法,叙述文帝求贤,召见才能卓异的贾谊,使人以为下面必有关于国计民生大事的咨询;三四句却转而揭出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讽刺的意味极深而出之以唱叹,尤觉情韵悠远。

史意义。由此看来,王思廉的这首诗跳出了个人荣辱的圈子,以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为主题,深化了昭君出塞的意义。

诗歌鉴赏5

边塞诗鉴赏答案

四、分析举隅

别董大 高适

1、景物特点: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辽阔、寒冷的沙漠景象。 内容特点: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情感特点: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2、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四、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赤壁 胡曾

请分析两首诗歌抒情角度的差异。 杜牧诗写了一个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又联想到关于“二乔”、“铜雀台”这些历史上的人与物,虽然没有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却能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

胡曾诗写法却不一样,直接歌颂周瑜的才能、功绩以及这场胜仗的重要意义,充分流露了赞美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①

(1)这首诗在描写人物方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答案:衬托。用“黄沙”“堆雪”营造气氛,衬托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掩泪听”琵琶的悲伤情状衬托弹琵琶者王昭君的悲苦、哀怨。

(2)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 答案:《西京杂记》将罪过推到画工身上,意在说明个人的不得志是小人嫉贤妒能造成的。而王思廉的这首诗将矛头指向汉朝统治者,表明由于国家民族的衰弱,因而使很多妇女成为牺牲品,所以,王昭君的悲剧便具有更深的历

3

五、课堂演练: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该诗表现了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写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全诗虚实结合。

七、实战练习

1、阅读卢纶的《塞下曲》,回答问题。 ⑴“月黑”句在全诗的作用。

月黑,无光;雁飞高,无声。渲染出夜晚的深沉寂静,为下文单于遁逃唐朝将士追击作了铺垫。

⑵诗中能表现主题的形象是什么? 主题是表现边境战争艰苦,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能表现这一主题的形象在最后一句,一支骑兵列队正要出征,刹那间,将士的弓刀上落满了大雪。

2、读李益的两首边塞诗,回答问题。 ⑴两首诗都表达了 征人思乡 的主题。

⑵试分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

月中看”诗句中的形象。

“碛里”“月中”使人倍感环境的悲凉,气氛的悲怆。“三十万人一时回首”夸张手法写出典型的情景,显出笛声的哀怨,表现征人思乡的感情。 ⑶ “沙似雪”“月如霜”有什么表达效果?

两个比喻写出边塞的荒寒凄冷,描绘出触发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 3、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回答问题。 ⑴诗中“怨”的内容是什么? 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 ⑵ “何须”二字有什么意味? “何须”有宽解婉劝之意。虽然将士有思乡之怨,但也意识到戍边的责任重大,这二字使全诗基调悲中有壮,悲凉中有慷慨。

4、比较阅读王昌龄《从军行》:

请比较分析这两首诗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有又有什么不同?

(1)二诗在抒情上,“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2)二诗在环境和心理描写上都有悲凉意味,只是“其一”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心理描写上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悲壮的激情。

4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七
《送杜十四之江南》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八
《徐州市王杰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菲薄(fěi) .

B、谂知(shěn) .

C、桀骜(ào) .

D、攒射(cuán) .挣揣(zhâng) .愠怒(yùn) .木讷(nâ) .垣墙(yuán) . 载体(zǎi) .缧绁(xiâ) .殚精竭虑(dān) .殒身不恤(yǔn) .冥想(míng) 强颜欢笑(qiáng) ..骠骑(biāo) 茕茕孑立(jiã)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缺憾 希冀 划地为牢 浑浑噩噩

B.盘桓 修葺 永保青春 举案齐眉

C.慰藉 陷阱 芸芸众生 陨身不恤

D.沧桑 文身 蝇头微利 黯然泣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在与洪涝灾害的斗争中,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胜利面前,他们安之若素。 ....

B、他首先认真研究史料,再反复思考,然后执笔成文。文章似行云流水,受到人们的一致....

好评。

C、现有产品的条形码很容易被仿造,且让消费者很难识别。最近,科学家们发明出一种DNA产品条码,有了它,造假者只能望其项背。 ....

D、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华、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灯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叹相见恨晚。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花粉含菌量高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收集后未及时脱水或储存方法不当造成的,所以,不仅要注意含菌总数和大肠杆菌含量,还应格外注意霉菌。

B、在即将到来的下学期,全国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用上了免费教科书,部分科目用书还将循环使用。

C、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D、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5、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6、盘点2008年的国内大事,看点多多。下面是一些热点新闻中的关键词:华南虎、汶川、奥运、陕西矿难、神七、三聚氰胺。请任选一个,仿照示例,以“最让我 (遗憾、愤怒等情感)的词语”开头,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出简要评析。(5分)

示例:华南虎——最让我遗憾的词语。虽然无缘得见真正的华南虎是一种遗憾,但比这更让人遗憾的是整个闹剧使我们对社会的诚信与公正产生了怀疑。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①,至吴陈②,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③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④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三行:排成三行 ②陈:通“阵” ③保栖:守卫居住 ④行成:议和,求和。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悉发精兵击越 悉:尽,全部 .

B、卑辞厚礼以遗之 遗:赠送 .

C、乃见大夫种于吴王 见:接见 .

D、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吊:悼念死者 .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乃兴师伐越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

B、女忘会稽之耻邪 及其所之既倦 ..

C、种还,以报勾践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

D、阖庐且死 杀其骑且尽 ..

9、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 .

A、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允常死后,吴王阖庐兴兵伐越,越王勾践用敢死之士在阵前自杀的战术,击败吴王于檇李,阖庐被射伤,吴越由此结怨。

B、越王勾践欲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认为攻战是违背道德的,提醒越王逆德而谋会有不利,勾践不听,结果有了会稽之耻。

C、越王勾践知道太宰嚭贪婪,因此在战败之后,想到了派大夫文种偷偷送给他美女和珠宝玉器的计策,在太宰嚭的劝说下,吴王最终赦免了越王勾践。

D、越王勾践被吴王赦免回国后,便开始卧薪尝胆,亲自耕作,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终于战胜了吴国。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3分)

(2)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3分)

三、古诗鉴赏(8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2)但以刘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陈情表》)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5)吾闻之, ,新浴者必振衣。(《渔父》)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走失在纳西文字中

富遐

①与丽江古城的邂逅是在薄暮时分,沐浴着夕阳的余晖走进古城,古老的墙深沉低语,仿佛处处藏着精灵,轻轻触碰,便会有故事抖落。

②从城门走进四方街,那些通往小街的路口,仿佛一下让人迷失,不知该从哪条路起步。好在担心是多余的,随便选一个路口进入,都不会迷失方向。因为丽江的水是有灵性的,她完全充当了导游角色,水的方向就是人想要去的方向。

③老街顺地形而建,斑驳且略有些倾斜;小桥下流水依依,和着脚步的节拍轻吟浅唱。与这宁静截然不同的是那些沿街的小商品铺子,堆满了各种充满纳西风情的商品,那些散发着浓郁民族气息的纳西头巾、驼铃木刻和叮当作响的银饰,最得游客们的喜爱。于是,被这热闹吸引了的,便沿街一间间地欣赏把玩下去;而依旧喜欢那平静风景的,也便怡然自得地渐行渐远,或摄影,或写生,享受一份原始的洒脱。

④而我则是在一幅幅纳西手艺人的字画中渐渐迷失了方向,模糊了时空概念的。浏览小街图文并茂的纳西版画、烫画、木刻画的同时,我被一家名叫“纳艺人”的刻印店所吸引。这个略显拥挤的店铺里,摆满了款式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应游人所需把名字或经典妙词、感悟小语刻在石头上,随你到天涯海角。我把自己的名字写给了纳西艺人,并让他写出纳西文字后予以图解。他写的“富”字是一口精致的小锅,锅内有米粒,还冒着热气,意寓不愁吃喝,表示富裕;而“遐”字则是一个意象的脑袋在思考,青烟缭绕表示思索后而又浮想联翩。刻印仅用了一会儿,我却在小店驻足了一小时之久。

⑤而后,我又让艺人刻下了另一方“珍爱一生”的石印,“爱”的写法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牵着手,中间是一颗心,“P”的样子,表示读音,这是我见到过的最美的象形文字。我把这些精美的石刻小心包好,揣在怀里,仿佛拥有了一个永久的秘密。

⑥望着如此丰富而生动的纳西文字,品味着素朴的东巴文化,我陷入了沉思,不经意间远离了人群,就暂且把自己弄丢一回吧,一个人在陌生的古城中丢失了也不必在意,太阳升起的时候,自然知道自己来自何方。赏心悦目中,我的眼神中尽是千姿百态、袅娜起舞的纳西象形文字,它们或倚或靠,或独自成体,无不将大自然的草木花石,高山湖泊,日月星辰,浮云流水融入纳西的东巴文化中。想像自己若生在纳西家族,挥写着另一种与工整汉字完全不同的文字,或许,也便会对生命有另一种理解。纳西文字的每一个字,都可以随想像派生

出许多更形象的“字态”,甚至扯一片绿叶就可以表达爱情;剪一缕清风就可以风花雪月;掬一捧溪水就可以洗荡灵魂„„哦,丢失其实是沉醉的代名词。

⑦在纳西文字的无限倘佯和贪婪对眸中,我似乎幻化为带翅羽的文字,穿越时空,飞到想象中的远古,然后,又重新从那苍茫的古代飞回,一点点找寻历史的痕迹。在这样的飞翔里,那原本看不懂的纳西文字,仿佛也有了别样的内涵——那粗犷的笔画,像是纳西人豪放的性格;那柔美的文字形态,像是纳西人丰满而细腻的情感;那字里行间中满溢的飞翔意象,像是纳西人的热情好客,无论你行走到哪条街,哪个店铺,迎面而来的,都是淳朴的笑脸。

⑧我的思绪收敛了翅膀,停落眼前的这条处处弥散着淡淡温馨的气息的街上,在这里信步,恍若又回到了在都市喧嚣中一度已经疏远了的、恬静的心灵家园。曾经有哲人说,人这一生,便是不停地出走,却又不停地渴望回归,渴望回到最初那安宁的心灵的家。

⑨于是,便有无数人在纳西失落。他们从各种地方来,带着各不相同的尘土,却在这里的石板窄巷中,落下回归的泪。而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个。

⑩走出古街时,许多店铺已放下了木板门,一轮朗月在头顶照着,两三点河灯在水面上浮着, 只听得见石板路两旁潺潺溪水的声响;我们终将是过客,我们带走了对丽江和纳西文字的一夜深情,但我们也懂得了珍惜,无论行至何处,即使年华老去,也要唱吟过往。

14、文章第③段描写了丽江老街,老街有什么特点?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第⑧自然段中,作者引用“哲人”的话有什么好处?(4分)

16、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17、从全文看,作者逐渐“走失”的原因有哪些? (5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九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2012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

2.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悲恸 悲痛 通红 捅娄子 ....

B.炫耀 眩晕 绚丽 旋风 ....

C.宿舍 住宿 一宿 星宿 ....

D.朔风 溯源 塑料 簌簌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暇 娇弱 揠苗助长 大笔如掾

B.烽烟 抑郁 了截爽直 蔽帚自珍

C.绿洲 脉络 渡越沙漠 疲惫不堪

D.简陋 折迭 时阅数载 开诚部公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儒家打劫传统之说纯属骇人听闻,哗众取宠。儒学是三代传统的传承者,孔子是这一传承....

中的关键人物,王夫之“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是对孔子与儒、儒与传统关系的最佳

诠释。

B.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考生不可能在写作上花费过多的

时间。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们需要寻找一条终南捷径,以在最短的时问内获得最大的....

收益。

C.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少奶奶却从来没有半

句怨言,安之若素。 ....

D.陈云林访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虽有海峡阻隔,但两岸一衣带水,同为炎黄子孙的....

骨肉亲情是任何力量也阻隔不断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

损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灾害将伴随着人类。

B.文化的流动有其自主性,非人力可控,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接触也往往会涌现出本土文化

的韧度和张力。

1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

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它在各国多是由于中小学生吸毒、自杀、伤人

等直接危害生命健康事件的增多而提出的。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5—6题。

(一)《荷塘月色》选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二)《故都的秋》选段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三)《囚绿记》选段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5.选出对节选的三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文段(一)写荷塘四周的冷清之境。该文段的顺序是先写看到的,后写听到的,突出了荷

塘周围阴暗迷蒙的特点。虽然也有冷清,但更多的是写它的热闹。作者的感情也由淡淡的

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B.文段(二)写槐蕊。作者借助“槐蕊”写出秋的“寂静”。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

“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潜

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2

C.文段(三)写享受房间的绿色。先用类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然后观赏常春藤伸

须展叶、变青变老、雨中摆舞,“我”感到慰安与希望。作者这种爱绿的痴情也为后来的“囚绿”作铺垫。

D.三段文字都通过形象的画面或是具体的行动展示了抒情主人公的此时此地的精神,文段

(一)和文段(二)写得较为含蓄,而文段(三)则显得率直。

6.下面是就表现方法对上述三个选段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写中,借用景物来抒发感情、描绘心态是三个文段的共同特

点。当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时,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

B.文段(一)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那“阴阴的”树色、“隐隐约约的”远山和如“渴睡人

的眼”的路灯无一不是作者此时精神状态的投射。尤其是耳边传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蝉声和蛙声使作者感到无形的孤独和寂寞。

C.文段(二)以落寞的悲凉的笔调来颂秋的,通过渲染来刻画秋。作者借北国槐树,渲染了

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那槐树的落蕊等,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反应。

D.文段(三)直抒胸臆,运用比喻、夸张、通感等手法抒写了对常春藤的喜爱。作者喜欢绿,

把绿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征。

7.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地。②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逆:预料。 ..A

尔,三岁食贫。 徂:往。 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面对着。 ..

而去 讫:完。 ②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渠:他。 ..B 尤兮 离:分离。 ④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存放。 ..

老,老使我怨 偕:共同。 ②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详:详知。 ..C 之矣 系:系住。 ④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赍:带着。 ..

替:替代。 ②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阔: 离别。 ..D 文嗟悼 临:面对。 ④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是。 ..8.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愁思出门啼 暝:日暮。 ②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遗:赠予。 ..A 里烟 墟:村落。 ④不能喻之于怀 喻:愉快。 ..致不厚 意:心意。 ②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恐怕。 ...B 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幸:幸亏。 ④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便:便利。 ..

如:像。 ②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愿,请求。 . C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殆:大概。 ④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骤:屡..9.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全含有使动用法的一组。 ... 极,二三其德。 罔:没有。 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贰:两次。 ..D 道也哉 胜:尽。 ④依歌而和 之 3 .. 和:同声相应,唱和。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③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④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⑥常在于险远 ....

⑦火尚足以明也 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A.①③⑦ B.①⑤⑥ C.④⑤⑧ D.②④⑥

10.辨析下面的多义词,选出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

AC录,不久望君来 .丁宁 . B 千年 .葬之 .,徐徐更谓之 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D可乐也。 之 ..

第Ⅱ卷

三、(26分)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两个小题。(6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试指出“渺茫”一词所包含的两层意思。

(2)诗歌的三、四句在传情达意上有何特点?

13.填空。(8分)

(1)《氓》中用茂盛的桑树来比喻自己的青春和她与恋人之间情意浓密。原文中的这两句诗是: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短歌行》引用《诗经•郑风》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这四句诗是: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 , 。

(4)《兰亭集序》中写美景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 。

四、(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恪守心灵的绿色

杨永平 4

拥挤的城市建筑物的缝隙偶尔会夹杂着一片空地,空地上填满树木花草所特有的绿色。四季不停地变换着,可这些花草树木却始终保持着人工剪辑好的造型,它们在阳光下默默地伫立着,在风雨中微微地颤抖着,在钢筋水泥马不停蹄地蚕食下顽强地挣扎着。

绿色是城市的营养师,无论是多么严重的废水废气、多么狂妄的风沙尘暴,它们都会尽心尽力地将之吸收消化,然后不间断地散发出它们自己生命里产生的清新、光彩和活力。绿色也是城市的美容师,它们无所顾忌地放纵自己所特有的魅力,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了几分生机,给人类日渐僵硬的面孔上描摹出了些许温暖和笑意。于是,绿色成了城市居民呼吸新鲜空气和联系自然的窗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是一个生长于村野最终又脱离了村野的人,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城市的绿色总没有乡村的绿色来得自然、质朴和温情。城市的绿色是被人拘束了的宠物,就像动物园的猛兽,威貌不变,可内在的气质却有所褪色。城市的绿色总是被那些叫做花工的人预先定了形状和高度,甚至是色彩的浓淡调配,它们失去了自由生长的权利。乡村则不同,放眼望去,满目葱茏,各种绿遍布村落,就连家里的墙壁、屋顶都逃不脱它们的攀爬。各种绿色随意地摆弄着自己所构思的、喜欢的、创作的任何一种姿势,无需受人摆布,也无需担心受限制,想弯就弯,想直就直,想往哪延伸就往哪延伸,想在哪扎根就在哪扎根。我常跑到它们中间,躺在它们怀里,或嬉戏,或亲抚,尽情地享受它们提供给我的丝丝缕缕的乐趣。在这里,天高云淡,唯有凉爽宜人的风徐徐吹拂,唯有高一阵低一阵的鸟鸣虫音啁啾如乐,唯有清静恬淡的泥土芬芳扑鼻润心。这里,仿佛是一部没有休止符也无主题的魂灵大合唱,恣肆任意而又轻悠悠,曼妙无比,是真正的天籁。

其实,在城市的绿色和乡村的绿色之外,还有一块心灵的绿色,它茂盛地长在每个人的精神沃土上。它不以美丽的外表示人,它独自体现着生命的本质,既承受阳光雨露,又经历电闪雷鸣。它无形却胜过有形,因为一个人的心灵如果失去了绿色,也就失去了善意,失去了真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心灵的绿色是原生的,也是人造的。人之初,性本善。然而不同的社会影响和生存抉择又给人不同的风雨霜雪。慢慢地,有些人的心灵成了一块龟裂的土地,没有养分的供给,再繁茂的苍松古木也会枯萎;有些人的心灵成了一个龌龊的垃圾场,再高贵的物品也会在阳光下肮脏腐臭;有些人的心灵却是一片春天,一泓甘泉,再贫瘠的境遇,也能长出青草绿树奇花来。

心灵的绿色,是一块人所恪守的精神处女地,禁受不起任何的蹂躏和亵渎。有伟人说过:“生命只有宽度,没有长度,只有在宽度里发挥弹性,才能保证生命的质量。”心灵亦如此,它就像一块等待开垦的荒山,只有辛勤地耕耘,播种,浇水,施肥,才会长出绿色,长出希望,长出甜蜜。否则,荒地将一如既往地荒芜,贫瘠将一如既往地贫瘠,甚至最终被淘汰和驱逐。

城市的绿色和乡村的绿色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心灵的绿色却是这家园里的耕耘者、护卫者。恪守心灵的绿色,就是恪守我们的家园,恪守我们的生命。这,应是我们必须坚定地绵延的一种信念!

在每个为远离乡野生机而痛心的时刻,我只有不断地告诫自己:恪守灵魂的高度,恪守心灵 5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篇十
《粤教版选修第5课《山水田园诗四首》同步试题及答案》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

【名句积累】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3.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7.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储光羲《钓鱼湾》)

8.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

1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名篇赏析】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张 说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诗意:诗人远眺碧波浩渺的洞庭湖,湖面波翻浪涌,广袤无际,仿佛能涌上九重,与碧天连成一片。湖上君山层林叠翠,风景高深壮丽,千重翠色投入山脚的深深洞泉之中。诗人正满怀豪情逸兴纵览湖山景色,忽然惊觉湖上波光闪闪,阳光灿烂,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仿佛感到自己已乘舟回到了旭日身边。

赏析:这首诗以兴为主,即景发兴,景中有寓意寄托而不露痕迹,语言高华郎秀,骨力雄健,气格天成。写湖水,从近到远横向铺展,描平远之景;写君山,从上到下俯仰纵览,绘高远之图。最后用伊尹梦里乘舟到日边的典故,意气昂扬地抒发了对光明前程的憧憬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泊烟渚(bó) 霁色(jì) 膏腴(yú) ..

B.浩荡(dànɡ) 畋渔(tián) 山泽(zã) ...

C.晦暝(huì) 桑榆(yú) 兀然(wù) ...

D.翔集(xiánɡ) 松柏(bó) 万壑(hâ) ...

解析:D项,“柏”读“bǎi”。

答案:D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野旷天低树 B.所愿在忧游

C.高峰夜留景 D.终南阴岭秀

解析:B项,忧—优。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陆机、潘岳等人,于诗歌形式上用力颇多,文采斐然,然内容贫乏,骨力不振。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 ....

B.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或表现农村恬美静穆和自己恬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为诗歌创作开辟了....

一个新天地。

C.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他的山水诗真可谓巧夺天工。 ....

D.从魏晋山水诗的萌芽,到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兴起,其间闪耀着两颗明星:陶渊明、王维。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山水田园作为倾诉对象,然二人诗歌的表达又各有千秋。 ....

解析:A项,“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B项,“怡然自得”形容喜悦;C项“巧夺天工”,形容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不合语境;D项,“各有千秋”指各种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表明霁色 林表:林外 ..

B.相与尚膏腴 尚:高尚 .

C.山泽时晦暝 晦暝:昏暗 ..

D.兀然倾一壶 兀然:傲然 ..

解析:B项,尚:崇尚,指高攀。

答案:B

二、阅读提升

(一)课内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统摄全诗内容的是“愁”字。

(2)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移舟泊烟渚”,此句点题兼写环境。“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面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也体现了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终南望余雪

祖 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 ,诗人这样写是不是违反了常理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诗人这样写出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的特点。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游终南山

孟 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驱”和“拂”分别为这两句诗的诗眼。山高则风长,长风过处,千柏万松,枝枝叶叶都向一边倾斜,只有“驱”字才能表现得形神毕肖。“声”本来是无形无色的,然而那“声”来自“长风驱松柏”,长风过处,千柏万松,枝枝叶叶都在飘拂,也都在发声。一个“拂”字,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了起来,使读者于看见万顷松涛之际,又听见万壑清风之声。

(二)名句赏析

8.请自选一个角度(如意境、手法、情感等),对下列诗句作简要赏析。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是烟雾朦胧的小洲。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评:前一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后一句写江中的近景。“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相关热词搜索:送杜十四之江南 送杜十四之江南赏析 杜甫很忙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送杜十四之江南阅读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6982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