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2016-11-14 13:35:2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共5篇)中国电影“殖民地”化四大征象批判“每天紧张的工作让我没有时间想家,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开心,甚至有了定居好莱坞的想法。” 目前 正在洛杉矶拍摄《艺伎回忆录》的章子怡如是说。在好莱坞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还有多少优秀 中国 电影人会留守华语影坛?专家指出:华语电影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不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就会...

中国电影“殖民地”化四大征象批判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第一篇

“每天紧张的工作让我没有时间想家,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开心,甚至有了定居好莱坞的想法。” 目前 正在洛杉矶拍摄《艺伎回忆录》的章子怡如是说。在好莱坞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还有多少优秀 中国 电影人会留守华语影坛?专家指出:华语电影已经到了十字路口,不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就会迅速变成好莱坞的“殖民地”。 出洛衫矶,向太平洋方向飞,一路天际蔚蓝如海,蘑菇云生灭不息,经过10多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灯火通明的广州。回忆起近日的归国之旅,华侨李先生满脸兴奋,呆在美国三十年,已几乎被当地文化同化的他,回国后第二天,就特地上碟市购买了《十面埋伏》、《天下无贼》、《2046》等几部影片:“电影是一个民族的私生活,正好用来解乡愁。” 但他的美妙心情很快被打击了,“哪里有东方文化内涵?把演员换成外国的,穿上 现代 服装,就和好莱坞影片没什么两样了。”谈到观影感受,李先生的口吻突然尖锐起来。他不知道,几乎与他发牢骚同时,一位内地导演在奔赴美国参加影展的路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自己像去西天取经,不知道是福是祸!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提供的资料,今年中国电影产量突破200部,内地电影总票房超过13亿元人民币。但我们能随口说出的,恐怕不会超过10部,而13亿票房里,进账最多的依旧是进口好莱坞影片,港台片也取得了3亿元左右的票房,抛开《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功夫》三大“暴发户”,其它国产影片总共只有几千万收入:“有些导演乱套西方庸俗片公式,这和解放影视生产力恰好反向而行,要知道,中国过去的电影票房就曾达到20多亿元。”中国影协主席吴贻弓如是说。 1.中国名导几成“黄种白人” 在一篇谈及张艺谋的文章里,陈凯歌写到:“我常和张艺谋开玩笑地说,他长得像一尊秦兵马俑,假如我们拍摄一部贯通古今的荒诞派电影,从一尊放置在咸阳古道上的俑人大远景缓推成中近景,随即叠化成艺谋的脸。”但就是这张具有中国特色的脸,2004年却被千夫所指。 奥斯卡华裔评委卢燕说,得利于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以及《黑客帝国》中的中国功夫元素,现在美国到处都是功夫片了,“奥斯卡评委对东方文化很有兴趣,但中国电影人却不顾积淀,跟好莱坞去玩什么视觉高 科技 。”和卢燕的委婉不同,很多网友们的论调直指张艺谋“变节”,为了获得国际认同,放弃了以前文化表达的欲望,剩下了“图解”———看图说话或简单图释:“相见不如怀念,他错就错在把观众的胃口调得老高,但最后给观众的却是猪食。” 而在一些影评家眼里,陈凯歌、冯小刚、王家卫等人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天下无贼》上映后,与票房一起高歌猛进的是如潮恶评:“冯小刚的特技是在眼花缭乱中瞒天过海,节奏式拼凑剪辑,特技做得毛毛糙糙,合成痕迹太过明显。”逼得冯导不得不承认自己在高科技方面是个小孩, 学习 好莱坞学得好难看。陈凯歌的《无极》虽然还没上映,但就像一位评论家所指出的:“它当然是一部商业大片,陈凯歌肯定会拿它来说事”,西式魔幻题材加青春偶像主演,朝轻浅的方向滑去显然是考虑到欧美和日韩的票房环境。 影评人章杰说:“浮躁引发了对文化根的忽视,导演们会渐渐变成黄种白人,集体向好莱坞倾斜、投机。”对于这种异化或曰偏移的冲动,用弗洛伊德的 理论 来说明会更直白一些,在《文明及其缺憾》(1930年)一书中,弗洛伊德谈到了压抑 问题 ,并认为,现代文明依赖于对冲动的控制。而不加控制导致的后果是今年生产的两百多部影片里,只有50多部进行了规模放映,其余近两百部影片消然失踪。“基本因为质量问题,面对转型期的商业冲击,有一些电影工作者放弃了 艺术 创作,制作水准粗劣。”这是吴贻弓的解释。 2.新导演热衷于“出去遛遛” 在今年6月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许多海外电影界人士表示,如果说“第五代”电影展示了中国的古老和开放,那么“第六代”电影则展示了中国和世界的接轨与变化,他们善于将镜头对准普通甚至卑微的小人物。这些赞美的话语里,似乎隐藏着一个暧昧的笑容,众所周知,第六代导演为人诟病的,也是在于“专门贩卖小人物故事等 社会 暗面,向西方献媚”,对海外电影节过度热衷,在电影体制尚未变革的初期,他们甚至不惜通过违规操作的方式,从海外获得电影拍摄资金,确定选题。 根据统计,算上重复展映的影片,今年参加各大电影节的中国影片总数超过两百部,但获奖的却寥寥无几,国人寄予厚望的《世界》、《恋爱中的宝贝》等统

统铩羽而归,数据让人很尴尬。“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导演们总觉得出去遛遛,就能从驴变成马,这很像是走光秀,裸露出的其实是自卑和功利心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导演说,很多中国影人以参加国外电影节为荣,获奖成了唯一的目的,他们只想着这样可以有个交代,根本不管观众们的真正需求,也不会去思考中国电影应该怎么突破自身。在这样的心理驱动下,所谓的得奖影片成了某些导演“自娱自乐”的游戏,票房和反响证明了这一点:去年霍建起的《暖》获得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却只能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放映,最后票房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至于今年在一些小电影节获奖的影片,坊间盛传是国际操作的结果,和影片本身价值无关。

被禁的电影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第二篇

《苹果》 被禁原因:涉及色情内容

《鬼子来了》 被禁原因:美化日本鬼子,丑化中国人,未经批准参加戛纳电影节 少林足球,被禁原因:1.在没有送国家电影局审查的情况下就擅自在香港公映

2.没通过审查,是因为电影局拒绝受理少足的送审

3.拒绝受理送审,是因为星辉与大陆协拍方的纠纷还在诉讼未决阶段

4.星辉与大陆协拍方的纠纷,焦点在于《少林足球》这个片名应否修改

5.《少林足球》片名的麻烦,起源于“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少林足球》把“少林”与“足球”并列,影响了佛教徒的宗教感情,也影响千年少林寺的严肃性。

《颐和园》 被禁原因:涉及****与色情内容

《蓝风筝》 被禁原因: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政治运动

《北京杂种》 被禁原因:不详

《妈妈》 被禁原因:家暴

《活着》 被禁原因: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政治运动

《东宫西宫》 被禁原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宣传腐化思想

《小武》 被禁原因:丑化人民警察形象

《红色角落》 被禁原因:丑化我党干部清廉的形象

《天浴》 被禁原因:涉及文革与色情内容

《赵先生》 被禁原因:内容不健康

《苏州河》 被禁原因:没有正确反映我党的形象

《血杀》 被禁原因:尚未找到曾申请在内地上映的证据或被禁证据

《华丽的假期》 被禁原因:涉及韩国光州事件,会让中国人联想到6~~~四事件

《维多利亚一号》 被禁原因:涉及房地产现状和色情

《昂山素季》 被禁原因:涉及缅甸民主化运动,会让中国人产生联想

《武训传》 被禁原因:美化封建王朝,伟大领袖不喜欢

《国产凌凌漆》 被禁原因:讽刺我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

《十七岁的单车》 被禁原因:批判社会

《太极旗飘扬》 被禁原因:丑化我人民志愿军的光辉形象

《光棍儿》 被禁原因:丑化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形象

《盲井》 被禁原因:诋毁我党领导下的美好中国社会,涉及色情内容

《盲山》涉及色情内容与人口拐卖,也小小的抹黑了一下我党村干部的形象

《霸王别姬》 刚才有位吧友提到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当年是公映的,由于电影涉及到文革,本来广电总局想禁止公映的,但由于该电影在国际上拿的奖太多了,太出名了,口碑太好啦,所以得以在中国大陆小规模公映,貌似是说邓大大看过,说可以放的

《春风沉醉的夜晚》 被禁原因:因为导演是娄烨

《邮差》 被禁原因:本片色调总体昏暗,气氛和人物都很压抑,“败坏”了邮政形象,容易使“外人”误解当今中国

《芙蓉镇》 有人说这部也被禁了,没有,这部当年是成功公映的,而且还得了很多奖,我也纳闷这部也是涉及到文革的为何能成功公映。

《任逍遥》 被禁原因:不详

《苦恋,又名:太阳和人》 被禁原因:影射个人崇拜(影片情节小晨光在庙宇里,看到金身佛爷的脸是黑的,于是问道:“为什么这个佛爷这么黑呀?”长老回答:“是善男信女的香火把它熏黑的……”。有人认为这是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一种影射。) 原剧本结尾处,主人公凌晨光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在雪地上爬出了一个问号。在拍摄中间,时任中宣部部长王任重,派人直接到了现场传达指令:你们这个戏,别的地方暂时我不管,结尾那个大问号不能拍。故最终电影版本在结尾时将问号改为了省略号出现在银幕,也因此影片被攻击成“这部电影很恶毒,对着红太阳打了六炮”。

凌晨光的女儿执意要出国,在亲人试图挽留她的时候,她说:“你们爱祖国,可是祖国爱你们吗?”这段台词成为《苦恋》最大的罪状

《八旗子弟》 被禁原因:涉及色情

《儿子》 被禁原因:这是一部很难归类的影片,张元本人有时称之为纪实电影。《儿子》是请一家四口表演他们自己的故事。

《悬恋》 被禁原因:不详

《大鸿米店》 被禁原因:涉及色情 现已解禁

《看上去很美》 被禁原因:批判教育制度

《二弟》 被禁原因:涉及偷渡【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天上的恋人》 被禁原因:不详

《山清水秀》 被禁原因:本片是关于粤北一个山村农民阿水一生的悲剧故事,为了生活,为了能让其妹妹读书,为了能凑钱保住犯了死刑的弟弟。卖血,卖仔,甚至卖妻,最后妹妹却没有再继续读书而跑去深圳打工,犯了死刑弟弟最终也没有能保住性命,阿水最终也因为卖血得了鬼佬病死去,而她的妻子秋月也在挑炭中死于瀑布潭下……

《陈默与美婷》 被禁原因:不详

《哭泣的女人》 被禁原因:在北京打工的贵州女子王桂香,丈夫因赌博而动手打瞎了别人的眼睛,结果被抓了去坐牢 。而王则被迫回到了家乡小镇,丈夫的离开,让这个脆弱的女人感到辛苦:除了要挣钱养家还 有一个三岁的小孩要带。王桂香心里盘算着攒钱去把丈夫赎出来,但这对不懂任何手艺的她来说也不是件容易事。 她过去的情人现在是镇上做殡葬买卖的老板,他就叫王桂香去做哭丧婆。王桂香哭死人的名气 越来越大 。就这样,请她的人多了,钱也挣的多了,她开始过上原来的衣食无忧的日子,还能时常给千里之外监狱里的丈夫寄去些补品。王桂香将足够的钱交给了监狱长,在家安心的等着丈夫回来的时候,结果噩耗传来,丈夫 因为越狱,半路拒捕,被公安击毙。消息传到镇上,人们都在想这回王桂香可得大哭一场了, 谁知她只是发呆,无声无息。但是第二天,在一个老板的葬礼上,她哭的死去活来,挣了不少 红包……(知道为什么了吧)

《象与鱼,又名:今年夏天》 被禁原因:女同

裸血,被禁原因:不详

桃花满天红被禁原因:不详

《广场》(纪录片,段锦川、张元)1994 被禁原因:六六四四

《心.心》 被禁原因:揭露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阴暗面

《旧约》 被禁原因:同性恋题材【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安阳婴儿》 被禁原因:反映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给伟大的社会主义抹黑!!

《海鲜》 被禁原因:丑化人民警察形象

《站台》 被禁原因:小人物的故事

《动词变位》 被禁原因:因为是描写**那一年毕业的大学生踏上社会后迷茫的故事

《诗意年代》 被禁原因:描写当代中国作家的迷茫

《过年回家》 被禁原因:剧情太残酷了 据说没有被禁,据说是张元导演第一部允许公映的电影,你们看过没。

《冤家父子》 著名导演冯小刚唯一一部主演的电影,著名作家王朔唯一一部导演的作品 被禁原因:很简单,没有经过广电总局的审查就私自去海外参加影展

《孩子王》 被禁原因:反映知青的故事,批判文革,批判教育制度

《都市天堂》 被禁原因:讲述农村青年去城市里务工的悲惨生活

《扁担·姑娘》 被禁原因:反映农村青年在城市里的悲惨生活

《纸》 被禁原因:描写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的故事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谁见过野生动物的节日》 被禁原因:它由江子在公厕中受到同性性"骚扰"和同伴对他的"污名"而包含于影片始终。17岁的江子在公园厕所中受到一个男人公然的性挑逗,随后,他这种经历又被三个同性同伴命名为"同性恋"。由于恐惧和清洗"污名"的双重动机,他筹划了一场暴力行动,从而引发出一出又一出有关于道德、伦理、法律和科学的黑色喜剧。 《极度寒冷》 被禁原因:青年前卫艺术家用生命批判社会!!!(青年前卫艺术家齐雷(贾宏声饰)的一项行为艺术由四部分组成:立秋日模拟土葬;冬至日模拟溺死,立春日是象征性的火葬;夏至日,他将用尽自己的体温去融化一块巨大的冰。在最后的这一部分中,他将真正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把这个抗议社会的冷酷的行为命名为“冰葬”,当他的女友(马晓晴饰)和朋友们了解到他的意图时,力图劝说他放弃自毁。)

《迷岸》 被禁原因:超现实电影,精神病人的养成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第三篇

尽管新世纪来临之时我们没有陷入世纪末的忧虑和狂躁之中,尽管我们对中国电影的期盼依旧殷切,但中国电影进入的2000年确是被困惑纠缠不休的一年,也是各种议论纷争而不休的一年,从创作到理论界,思考虽在,但疑惑丛生,电影艺术的出路到底在何方?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前景何在?诘问盘旋在心底。我们在世纪交替的转折口上难免喜忧参半,却还是放不下心怀高远的心思。因为2000又是中国电影潮流演变的关口,对它的回顾和对2000中国电影重要现象的探讨,也许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不无教益,甚或有影响作用。

一、大势:谷底还是高潮

考察中国电影的大势走向,不是含混不清而是基本明了,这一判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随着创作产量的低落,和票房陷入前所未有的减少境地,中国电影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但也许应当说,产量和票房不是绝对的价值评判标准,那么,从发展态势抑或艺术成就而言,人们还是难以避开中国电影是落入谷底还是进入高潮的歧义纷争,随着时间的推移、21世纪的真正来临,这一争议的重要性就更多影响着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和评价的判断。

99年度中国电影的出品量和票房数是有史以来最低的,随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这一趋势未见减缓,国产影片的危机更加明显,延续到2000年,中国电影的走势依然没有攀高,除了《生死抉择》和《一声叹息》的较高票房之外,其它影片难得有收益,而《一声叹息》的发行方面对尽管票房可能达到1800万的现实,却为没能达到预期的买断权收益愁眉苦脸,更增添了中国电影的悲戚感。环顾这一年,进帐等而下之的影片不计其数自不必说,还能得到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影片微乎其微也不在情理之外,倒是得奖或是较好之作既不被市场看重又不被创作界认可的现实值得思索。中国电影的确到了落潮的临界点,生存的忧思愈发严重。如果说这一年度没有艺术努力的好作品肯定不是事实,但中国电影的高潮之谈似乎还需要扎实之作的证明。在整体上,国产影片的生机活力与时代发展和人民的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则显而易见。

那么,如何判断这一年度的中国电影态势?一方面,承认在严峻的商业文化面前,中国电影市场前所未有的失落,导致投资与创作如履薄冰,生产成品不是束之高阁就是赔本;另一方面,各项改革措施也在出台实施,对扭转形势起着有限的积极作用,延缓着滑坡的规模化趋势。无视哪一方面都不是客观态度,过于强调某一方面也不是正视现实。比如,对青年创作群体的创作支持,对低成本影片的投入,电影电视的积极政策等等,都是值得颂扬的事实。这些措施也确实在创作中起了一些扶危救困的作用,对于创作队伍的稳定,特别对跨世纪人才的团结具有积极意义,环顾2000的较好影片也较多得益于这些举动的推动力。但问题的严重性似乎不是仅仅靠一些善举可以完全克服的。观众流失、票房低落、创作积极性不高、投资萎缩的顽症没有根本扭转,特别是电影艺术的特性和中国电影的艺术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目前,外在的因素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极为重要的生存条件,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中国电影的单独问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全球电影的不景气状况都大体相近。问题在于,艺术的内在魅力是电影存在的基础,中国电影发展的桎梏因素复杂而多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无论是低谷论还是高潮论,都也仅仅是无力回天的议论而已。

艺术,已经悄悄疏离电影,悲哀也就在此。时至今日,探询电影的病症,首当其冲的应是非艺术因素主宰了一切,无论是兴盛一时的娱乐片、风光一时的主流片、潜滋默长的新生代实验片,还是常规的生活片,都张皇失措多少淡忘了艺术的使命。艺术的本分是表现人类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多样性,对人性世界的展示肯定是艺术最为重要的本质,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艺术家对人性世界的千姿百态的剖解,电影这一形象艺术的诱人魅力绝对会招引观众青睐。可惜在于,我们的许多电影没有了曾经鲜灵活泼的艺术朝气,追逐获奖的浮躁,迎合时潮的媚态,求取票房和投资的功利性显见突出,而人的形象和人性的多姿多彩一旦远离银幕,闪亮的影象世界就将黯然失色。试想,相当一些的电影不是教科书的翻版就是娱乐世界的浮世绘,

艺术于是没有立足之地,观众自然没有垂青的必要。

所以,争论2000电影的启示应当是尽早采取措施使失落的艺术复归影像世界!

由此来看,问题不仅在于外患,还主要在于内忧。中国电影整体体制自身没有足够的抵抗力,创作的艺术魅力没有超越国外精致之作,发行放映体制没有适应市场的需要,那么,就是再多的保护和优惠条件,也不可能生存,更遑论发展抗争。

三、疑惑:电影法规的效能与争议

2000年的传媒波澜之一是一批导演急切呼吁电影法的出台,由于艺术创作的外在压力的增大,也随着近年中国电影市场化规模加快的严峻现实,焦虑审视的味道逐渐明显,在人们的议论中,对审查体制的批评始终不绝如缕。尽管《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审查规定》早已发布了好几年,但2000年中,多位知名导演甚至大张旗鼓提出立法问题,导致颇引人注目的现象。问题的焦点似乎集中在审查体制的多重方面,对电影法规的疑惑主要针对创作的审查,当遇到成品出产的艰窘的时候,对审查的怨言越是明显,不仅仅是迁怒,焦急和困惑也是导致不满的推动力,于是,内外交加的激动产生了寻求法律决定的要求。

的确,涉及中国电影法律文件的电影法呼之欲出却始终没有出现,但关于电影的法规与条例却并非阙如。一般而言,电影审查制度是根源于国家文化制度的需要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审查几乎难以避免。或者以成品的分级制来限制观赏的层面,或者是以完整形成的限制条件来规范成品,总之,一定程度的审查实属必要,尤其在看重电影作为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度,仅就遵守成规,避免出格就无法回避审查。所以,审查的理由不是讨论的议题,关键是要遵守法规,自然首先要有可以遵守的法规。从理论上讲只要审查成为法规就理当遵守,游戏规则没有理由加以破坏。许多麻烦出在不断出现的违规出境参赛并获奖的影片如何评判,和创作者对审查问题的难以接受。一般而论,没有通过审查的影片不应当出境,否则就是违规,就近年违规事件本身而言,不应当有充分的理由。违反是很为羞耻的事,自觉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是公共美德。问题复杂在于,创作者对自己创作多是深信不疑、敝帚自珍,从而导致对审查本身的公平合理性产生疑惑;而违规影片的确又时常得到世界电影节奖项,客观上获得评奖认可,这就更加深了未通过者对审查的质疑。人们疑虑的是法规和实际的距离,如何制定一个宽泛度大的允许参赛规则,既遵守法规,又避免中国优秀电影与世界电影大赛失之交臂,是多年一直困绕机构和创作者而没有根本解决的难题。

至于电影的艺术评判,恐怕难以一刀切,但电影的艺术判断应当有更为开放的尺度,艺术感染力与思想先进性不是简单的相等关系。要尊重艺术的创造性,理解艺术观念的多样性特点。既然一定的审查制度必不可免,那么要提醒创作者清醒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有规矩,好的审查将会促进创作,放任自流未必就是幸事,我们所要期待和促使的是让电影审查更有规则和公开合理。而单就艺术而言,电影审查应当把握分寸:比如明确严格规则的尺度,使创作在界限中自由艺术发挥,违规受罚,没有出轨应当通过,支持扶助好的艺术影片是中国电影刻不容缓的重要之事。进而要尊重艺术个性,电影艺术没有独立的个性难以立足,而艺术个性是造就艺术风格的基本条件。不同年龄的创作者肯定有自己的艺术趣味,让艺术个性充分发挥,电影才可能五光十色。还应当注意允许不同风格的创作争奇斗艳,不以个人喜好左右创作,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情趣爱好,但迅疾变化的时代造就了差异很大的艺术感觉,作为大众艺术,不应以个人的情趣衡量所有的创作,宽广的胸怀是艺术评判的前提。特别应当容许的是在遵循社会基本准则的基础上,鼓励艺术创造力的发挥,不应统一规格样式,造成平庸横行。 树立让中国电影在艺术创作上真正成为艺术精品的目标,自然就会减少许多误解;建立真正的法律审查制度,依照法规办事,创作、生产、发行、评奖才可能正常有序。

四、悖论:盗版的愤怒与思考

盗版是世界范围的共生现象,从音像制品、书籍、软件到影视创作都共同遭受到盗版的伤害。世纪末的全球盗版现象愈发严重,而2000关于中国电影盗版的话题只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而已。

但发生于此的世纪末盗版普遍现象却值得寻找一些更为深入的因素。

总体而言,盗版是利益驱动的非法行为,而盗版屡禁不止已是事实,但愤怒之余应当静心思考。盗版关涉电影事业的全局,但我们是否从全局角度谈论评判它呢?实际的议论更多是以利益的单项得失来抨击现象。有关中国电影的盗版的最新消息是关于冯小刚的《一声叹息》的评论,票房在2000年排行第二的这部影片,已有1600万的收益,预计将有1800万的最终票房,却没有达到导演预期的3000万收入,这意味着联手买断发行权的买家将无法避免亏损的结局,于是传媒纷纷冠以“《一声叹息》赔了”作为宣传噱头。而早在影片公演之前近2个月,vcd已堂皇登场,这对于影片的发行肯定造成了重要影响。电影盗版无所顾忌、无孔不入的现实,说明竞争的无序违规的普泛性。但近年的奇特所在确乎是从国外、港台影片的盗版发展到大陆本土影片的盗版,在盗版的商业利益支配下,对内地影片从过去的不屑一顾到盗版的紧锣密鼓,显示了一些国产片具备促使盗版者受利益驱动的背景,这原本证明了影片的吸引力。一年来在盗版者如意算盘中翻出vcd的国产片中至少有10余部,诸如《冲出硝烟的女神》这样的惯例难得有影院效应的片子和冯小刚《不见不散》这样票房优异的片子,特别是《生死抉择》这样主流形态而过去决不会遭遇盗版的影片,也成为盗版的重要选择。撇去对盗版的谴责,恐怕更应该思考为什么。

盗版的危害不仅是局部的赔赚,因为这未必是关涉所有人的痛痒,比如,《一声叹息》的制片方如果没有发行利益牵涉的话,现有票房足以抵挡制作的成本,赔本的痛楚只会落在过于看好影片商业收益的发行方上。而老百姓只要看到了影片,对盗版的欢喜程度肯定超过高价电影票价的咋舌程度。但盗版如果成为时尚,作为创造事业的夭折则将危害深远。不过,过高估计百姓的高屋建瓴的事业感而拒斥盗版或重返影院,则肯定是不现实的。利益的驱动显然是双向的,只有从双向进行治理才可能改变状况。政府近年来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不可谓不大,但看来仅此远远不够。有人提出法律的制约,这当然很有必要,但法律还不足以解决巨大的商业市场的诱惑造就铤而走险的可能。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从电影盗版问题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事业仍有没有考虑到的方面。

比如观众需求的分析。中国电影未必就是没有观众,这是盗版风向变化至少给我们的一点启发。盗版问题的反面是观影人数的不菲,可我们的电影市场却一步步萎缩,导致电影悲观论的时兴。然而国外电影厂商却深知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投资跃跃欲试。至少要从盗版的久盛不衰中折射出发展中国电影事业的确不无潜力。进一步需要明白市场法则古今是一致的,正牌电影市场不去开发维持,盗版就更不会放弃乘虚而入的机会。另外,不能不看到中国电影的放映与副产品开发的能力很弱,宏观筹划与协调还没有形成规矩,明明有那么大的影院外观片需求,却没有专项细致调查与研究如何发展拷贝放映与其它形式产品的生产问题。于是,不是盗版者比生产者主动推出地下影碟,大挣其利,就是2000年奇特的现象:干脆一些生产者自己开始“盗版”,美其名曰抢夺市场,多少有点破罐子破摔的负气使性的味道。其实,盗版者的商业敏感力远比原产者为强,不是依靠正确的政策指导,光靠消极举动无助于解决问题。2000年10月软件业反盗版会议到会者寥寥的尴尬是很有警示意义的。只有从根本上重视电影发展和盗版问题,又正视利益的推动力并积极因势利导,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从盗版中可以得到许多警示,我们什么时候积极的考虑发展电影事业超过抱怨指责,也许中国电影的发展会更快。

比如票价问题。盗版需求者其实还是喜欢看电影,只不过足不出户就看到影像而已。但也许我们也要看到诸种冷落电影的人群中,对票价的计较不是无动于衷的。支撑票房的基础是票价,中国电影的票价当然是人民生活提高的验证,跃升到现在的10元钱---50元钱,票价的升高超乎寻常。相对一般收入而言,票价已经很高,但市场经济调控下的票价,没有适应观赏现实,陷入死板僵化的形式中。然而无视抱怨之声的权威却抗辩为票价并不高。实际上票价太高的确使一些观众疏离影院,转为盗版观众。对票价的争议实际透射出观念的问题,商

业强权主宰电影创作的背后是过于忽略艺术创作的价值。什么样的票价是合适的?从理论上看,更多人看电影,票房就多,这是兼顾观众和票房统一的思路,所以票价理当适当,然而现实则完全是纯商业的思路:高票房则哪怕观众少,价值也就高。这种毫不顾及观众的思路,证明我们的电影经营业走到了多么刻板的一面去。我们早已看到许多电影院宁愿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看一场电影,也不愿降低票价吸引更多人入座,撇去违反市场原则的高票房策略,要探讨的倒是一些评论似乎相信的一个理论:看电影的观众就那么多,该看的对票价如何无关大局,还有的策划人甚至认为,现有物质水平下,高票价对于有心看电影的人并不觉高,降低票价既不会赢得该来看电影者的青睐,也不会引来其他的观赏者。这的确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解释。在目前文化背景中,看电影依然是人们的喜爱方式,观众的数量绝对很大,尽管看电视和其它多样化的活动拉走了部分观众,但高票价也是推波助澜驱赶观众的重要因素,谁会不情愿的花费很大去专程看电影,而换取不额外花钱舒舒服服看电视的牺牲呢?大多数中国人的年收入还不高,降低票价肯定会吸引电影的爱好者,每年举行的大学生电影节,低票价优惠使得观者如云就是证明,一些影院实行过的随行就市的票价和优惠价观赏也的确增加了观赏者。所以,如果从盗版中看到观影愿望的人群是远远超过进影院的,对制订合宜票价可能就有正确依据。当然,问题实际上不是怎么简单,电影不好,再低的票价也不会吸引观众!但这不能成为高票价的理由,差电影高票价难道不是更没有人看吗?那么,是否就是因为好电影不多而必须以高票价来攫取最大利益呢?这种推想多少是爆发户的思路,况且,其它非娱乐电影岂不是就自生自灭了吗?实际上确实有缺少娱乐效果的真正好电影会因此打入冷宫。无论如何,中国电影的受众面越来越受到高票价的制约,探讨适度的票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票价而不是死板限制,对于中国电影才是合情合理的。

走向百年门槛的中国电影,在大半的时候是流连在艺术和商业的此起彼伏争斗中,也许东方传统无法像好莱坞那样缝合艺术片与商业片的截然界限,商业与低俗的连带关系难以抹去,但随着时代发展,崇尚艺术与贬斥商业的习俗却日渐消退。尽管我们需要呼吁中国电影更加看重市场和大众需求,但中国电影的兴盛史似乎在申说着艺术的支撑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至今所见证明,没有艺术的色彩,中国电影的感召力就无从谈起,正如没有商业和技术的支撑,好莱坞将失去光彩。所以,世纪末的中国电影依旧可以看到艺术的轨迹如何蜿蜒在几近泥泞的路途中。

首先是艺术主题的核心:人性关怀。

在2000年度出品或放映的影片中,关于人性意识探究的影片并不多见,这固然是商业潮流所左右的现实,也是中国电影艺术主题偏移于社会宏观教化的影响,这的确是导致中国电影发展难以深入的重要因素。人是世界精神的主要体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入性表现的浅尝则止,是中国电影拓展中十分重要的艺术难题。中国电影人在有限的尝试中作出了一些探索,但这一关键问题还是缺少更有力度的表现。由此,看到谢飞教授的《益西卓玛》就不由发出感叹。在这部充满奇异边域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影片中,同样充满了人情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人物的一生的遭际不是全围绕政治风云,而是借助男性和女性的情感悲欢离合来表现,在已见的东西方关于这块地域表现的电影艺术中,《益西卓玛》的人性主题所蕴涵的魅力是真挚动人的。这部影片的出现破费周折,也说明传统观念对人性表现某种程度的陌生和局促,实际上,在我们的习惯领域中,对人的认识还较多把守着外在行动人的尺度,对情感动因和心理机缘的探入缺少成功的经验。

于是,黄建新的《说出你的秘密》就是本年度中角度与深度颇值得探讨的影片。在对人性挖掘与心理拷问方面,该片艺术的表现是成功的。影片的心理探索成分占据很大比重,它对人性的认知方式是有别于以往的故事电影或较多心理表现色彩的影片。应该说,中国电影的世纪末忧虑其实多半和观众疏离有关,除了大众化时代必然产生的艺术变迁而导致的分流,和

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传媒对正经看电影方式的冲击之外,电影停留在事件描述层面和粗浅道理的直接说教是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熟悉这一套表现规程的观众已然厌倦了俗套。中国电影除非屈从世俗堕入打打杀杀和脱、透、漏式的泥沼,否则就要在根本的人文精神上下硬功夫。而中国电影的人文艺术味日渐消失是很值得忧虑的大事,人文电影的天地其实很大,而其要害是对人性和人的内在思想与心理世界的剖析。从这一意义说,《说出你的秘密》是较为典型的例子。影片落脚于一对夫妇因妻子造成车祸后隐匿不说,而导致整体生活世界的微妙变化,特别是深入挖掘了人的复杂心理内涵,丝丝入扣,逼真现实。影片直面人的现实困境--心理灵魂境界,毫不犹豫的以审视自我而拷问人生的深度,探入了隐秘的个人内心世界的细微之处,揭示了我们常常不敢正视的心理现实。就此而言,显示了创作者对人生探讨的认识深度。影片的揭密不仅在撞人逃逸者是谁的谜底上,而且更重要的落脚在常人面对这道难题时将如何正视的心理谜底上。在夫妻恩爱和怀疑猜忌之间,在良心谴责的道义感和惟恐罹难的恐惧感之间,影片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弱点、本能与人性良知之间的搏斗。着意于生活危难之际人心角逐与良知愧疚搏斗的表现,是创作者对人的认识深入化的体现。丈夫在同情执着寻找目击者的小女孩的道德感和益发产生深重犯罪感的痛苦心理,与惟望不是事实的侥幸心理的角逐,把当代生活中一个清白家庭可能遇到的恐惧和抉择平铺在我们面前,于是,我们会油然联想到人人熟悉的一个关于女性心理中常有的疑问:当丈夫在自己和婆婆同时落水时先救何人上岸?这种源于惧怕失去所爱而执拗式的无理追问就变成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类似的尴尬处境。

在探究的基础上,影片的思考的确是令人警觉的,一个普通女子,没有犯罪企图,也充满内疚,但在这样一个始料不及的意外之后,将陷在怎样一个心理矛盾之中,而且这种不由自主的抉择和随之的痛苦又可能是常人刹那间都会遇到的,和美的家庭与谐和的夫妻关系在特殊状态中变得异常紧张,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又会如何处置?影片现实主义表现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从心理层面展开的,这种从现实简单事件推向心理承受极致的人性思考带相当残酷的成分,没有人可以逃避这种在维系亲情和躲避危害时必须抉择的尴尬痛苦。所以,影片比起赤裸裸的现实人生表现多了思想的负重,警示人们思考,尽管由此影片某种优美荡然无存,但深刻成为可能。

《非常夏日》深含创作者的人生忧虑,对人性的体验的传达相当真实。影片在男主人公身上不仅集中了人生两极感受,还特别表现了一个人性格的“长大成人”。在经历了永难忘怀的非常夏日后,他懊悔愧疚,却难以弥补,影片着重表现一个青年力图挽回失去的勇气和找回心理平衡的渴求。最终当他被捆绑着却一次次横挡在暴徒的车前,顽强的向绑架者要求放了被俘女子,并爆发出“就是被你撞死也不能被你吓死”的心声时,一个历经心理磨难和挣扎,终于挺立而起的成熟青年完成了他的心理成长过程。《非常夏日》实际上表现的是创作者对人生矛盾的解读,在特定的遭遇中凝缩人生身心矛盾和心理抉择。

对人性挖掘颇有特点的影片还有《过年回家》。青年导演对一个关于家庭情仇和人性心理表现的独特题材,处理得平实细腻、甚至多少显得阴冷可怕的背后,是对人性复杂本性的真切理解,隐藏其间的温情期盼和生命呼喊,其实是相当动人的。中国电影需要这样具有个性化追求意识的创造,因为艺术的本来指向是个性化和创造性,对人性意识的探究和敢于个性理解的表达都是通向艺术之路的。在市场化横亘于前的现实面前,任何艺术的追求都值得赞许。 其次是艺术表现精神的情感表现。

艺术没有情感,犹如花木没有汁液、青草没有露珠一样,将苍白无力。情感表现是艺术不可或缺的精神。这一简单的事实却没有被电影艺术很好接受,导致不少电影干巴死板,丧失生趣。至今,仍旧可以看到电影艺术这一方面的显而易见的缺憾。相比起来,《我的父亲母亲》、《洗澡》、《我的1919》、《一声叹息》、《相伴永远》等就是多少具备情感表现基础的较好创作。 再次是现实主义本质精神回归。

由电影《好奇害死猫》想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而说开去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第四篇

由电影《好奇害死猫》想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而说开去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张弓 2009311200606

好奇究竟害死了什么猫?

既然是电影,则少不了对电影做一番非资深影迷式的评头论足。初看十几分钟,人们会一头雾水:怎么时间倒流了?倒叙式的吗?后来才知导演构思之巧妙:分别呈现各个角色的不同生活经历和视角来展现一个生活故事。一个看起来和睦宁静的家庭——郑重、千羽和儿子小白,与另外三个本来可以毫不相干的人——开照相馆的少女默默、小保安刘奋斗、洗头妹梁晓霞发生了爱情、血腥的故事。出身卑微的小职员郑重娶了大老板的女儿千羽,从此过上了富人生活。但是他却与洗头妹梁晓霞发生了婚外情,千羽为此展开对老公的报复,保安因为喜欢千羽卷入其中,而一直暗恋其貌不扬的小保安刘奋斗的少女默默,一直偷拍跟踪着接下来一连串的让她不明白的人和事。最后的血案和悲剧:梁晓霞死于郑重之手,后者也在老婆千羽冷冷的目光中被警察带走;保安被迫跳楼自杀。

西方有一个寓言: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一只猫好奇一个土堆,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吸引人的味道。别人劝阻它,它还是扒开,结果里面有条毒蛇,土堆被扒开后,蛇出来将猫咬死。在这部影片里,好奇的猫没有死,而是大堆的“替死鬼”代替它而死。猫,就是默默;替死鬼们就是梁晓霞、郑重、刘奋斗;而蛇,其实是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具体来讲是指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矛盾产生的心理。那么,土堆是什么呢?

爱情之于群体差异

贯穿主题的情感线索是爱情,郑重千羽的夫妻感情,郑重与梁晓霞的婚外恋情,默默对保安的暗恋之情,保安对千羽的爱慕之情。这四种感情无不体现着因所处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

其一是爱情的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郑重与千羽的结合显然是不符合中国一般的“男高女低”的婚姻模式的,但是姑且可以将其视作富人内部生活方式异质性的表现。郑重是公司小职员,太太千羽是大老板的千金。虽然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但是千羽对他的丈夫很是体贴。表面看来,对于郑重,有这么一个身为富家千金而又温柔贤惠的漂亮少妇做老婆真乃人生一大幸事。然而,生活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他的心态也被夫人所同化。他经常搓着双手,腼腆地站在梁晓霞面前,可以看得出他没有脱离原本的胆怯内向的小职员角色;他用老家的火碱去皱的土办法给梁晓霞洗手也反映了他的底层心态。正因为他在老婆面前的自卑感(毕竟他现在所拥有的都是千羽赐予的),他对同样出身底层的洗头妹梁晓霞产生了好感并屡屡约会。此时的婚姻,对于郑重来说,只是一种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手段。

其二是是在现代社会的文化观念冲击下,人们的爱情观也趋于多元化。比如郑重与千羽本来是高品位的婚姻生活,但郑重背着老婆搞婚外情;小保安刘奋斗也不甘地位低下贪恋于风韵少妇千羽;而默默对与自己境遇相当的刘奋斗的暗恋,则代表一种传统的典型的纯粹爱情。而作为“小三”的梁晓霞,其实也并非是在做一场财色的交易,她将郑重给她的二十万“分手费”全部用在了发廊上以胁迫他,或多或少是基于感情,她不满足作为地下情人的身份,她不愿意永远做“妾”。而千羽,起先根本不可能料到小保安会对她有意,后来在地下停车场千

羽并未拒绝刘奋斗的举止,可以看出她不排斥他——哪怕是出于平衡因老公出轨的不平心理。刘奋斗为了博得千羽的好感,屡次帮助她(尽管是有偿的),但是最后却成了她的棋局的牺牲品。

其三,爱情双方个性的不对等性直接影响其结局。两方性格和行为方式的不和谐,是悲剧产生的诱因。千羽虽然策划了一场报复计划,她刚开始只是用顾及丈夫面子的方式让郑重体面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郑重究竟还是缺乏魄力,他改变不了内心的脆弱(他甚至在梁晓霞面前抱头痛哭)。梁晓霞利用他的软弱,干脆把发廊开到他家楼下。千羽不甘示弱,步步紧逼,又制造一连串的事件。两个高傲的女人之间展开了一场爱情角逐。郑重为什么最后失去了理智而直接在发廊里杀死了情人?只能说是物极必反。

角色的结构性

五个主要角色可以分为两个阶层:千羽夫妇代表社会上层、梁晓霞、刘奋斗和默默则是社会下层。这其中有两人是属于分化了的另一个阶层,一个是依附富人但是心理依然停留在下层的郑重,一个是虽然从事服务行业但是心态和生活方式脱离下层的梁晓霞。他们应该是中间阶层。表面看来,千羽夫妇一家为一体,过着平静的生活,与下层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郑重的出轨改变了这种现状。千羽与刘奋斗的联系就是基于此建立的。他们这四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体现了两个阶层的一对矛盾:既对立又依赖。对立的是基于两个阶层间的婚外情而造成的矛盾,依赖性表现于千羽对刘奋斗的利用。对于最后的结局,则反映了两个阶层相对抗的必然后果,上层相对于下层总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梁晓霞死于郑重之手,确切地说依然是千羽棋局的结果,刘奋斗也为千羽做了嫁衣裳,千羽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和儿子依旧过着平静的日子,当然,少了一个让她愤恨的丈夫。

在重庆这样一座大都市的公寓里,有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好偷窥别人生活的人,也在被别人所偷窥。下层向往上层的生活,上层却有着自己的麻烦。中国社会,随着贫富阶级的分化和中间阶层的壮大,各个阶层基于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差异,必将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一方面加剧了分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阶层间的联系和流动。

中国电影不该成“资本的奴隶”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第五篇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国产电影的集中亮相以及关于中国电影生存与发展的讨论,格外引人注目。

近年来,中国电影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票房数位元组节走高的背后,也不乏令人忧虑的现象。

以研究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史为专业特长的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认为,以国产大片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其体征已经暴露出一些亟须予以诊治的病症。

正视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前行。

解放周末:戴教授,我想先请教您一个问题:有人说,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进入了大巨片时代、复兴的时代,对此您怎么看?

戴锦华:这种大巨片时代、复兴的时代的提法,根据是什么?

解放周末:我所了解到的根据是,2007年,国产电影产量达到400余部,比前一年多了70余部,全国新增银幕493块。国产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连续5年超过了进口大片。

戴锦华:在我看来,所谓的大巨片,其元素无非是大规模投资、好莱坞式的工业化大制作,以及巨型规模的票房宣传,并追逐高额的票房收入。中国大巨片的出现,只能说明越来越多资本正在涌入电影业,但未必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了复兴的全新时代。中国电影如果仅仅是《英雄》所标识的那种大巨片,那么它不仅不会成就一个时代,相反有可能成为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无极》已经呈现出这种灾难的样态。

坦率地说,当我为中国电影重新繁荣起来而欣喜的时候,又怀有某种迟疑,甚至是某些忧虑。也就是说,中国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病症,亟须诊治。

艺术表达的苍白

观众在观影时感受到的视听饱满与走出影院后心灵的空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们似乎有一种别无选择,又有一点被欺骗、被掏空的感觉,好像曾经有人许诺了他们什么,但最后又拒绝兑现。

解放周末:有人说,如今我们不仅要用眼睛,还要用我们的神经、肠胃和心脏看电影,从《英雄》、《十面埋伏》到《投名状》,中国大巨片似乎实现了这种视听震撼。

戴锦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影片是成功的,它们第一次在中国实现了这一点,即用过亿的制作成本,尽可能地制造视听冲击和视听奇观,让观众感受到酣畅淋漓的视听震撼。所以,有些观众认为去影院看这些电影是值得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感官刺激,得到了某种视听快感。 解放周末:可有些电影带给人的满足似乎仅限于影院内,当人们走出影院,发现五官被愉悦的时候,头脑中却一片空白,有时甚至完全不明白刚才的电影讲述了怎样的故事,跟现实生活究竟有怎样的联系。

戴锦华:是的,观众在观影时感受到的视听饱满与走出影院后心灵的空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看过这些大片的观众或多或少都曾有过一种似乎别无选择,又有一点被欺骗、被掏空的感觉,好像曾经有人许诺了他们什么,但最后却又拒绝兑现。

解放周末:一部电影除了带给观众视听上的满足之外,是不是还应该给人以某种心灵的抚慰和有益的启迪?

戴锦华:当然应该。电影不仅需要观众用眼睛看、用肠胃、用神经看,更应该用脑子、用心看。所以,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带给人们某种感动和思考,甚至是某种不安或酸楚,让人们带着某种依恋和忧伤离开影院,而不是心灵的空白。

解放周末:有人把看电影比喻成做白日梦。在黑暗的空间中,通过银幕感受着各自隐秘的梦想,以及梦想被实现的瞬间,在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心里带着梦的余韵和感动。

戴锦华:而在看完一些大巨片后,人们除了获得视听的满足,很难感受到心灵的充实。除了能给人们的视听带来冲击之外,这些电影在艺术表达上呈现出的是一种苍白。看电影在此时成了一种低层次的,用眼睛吃着霜淇淋的满足。

解放周末:满足观众眼睛的,往往是数以吨计的铜液、满地的菊花、被焗了黑油的战马,或者是一滴水飞落在九寨沟绿得不真实的水面上的瞬间。

戴锦华:这些用钜资打造的影像奇观,呈现出的只是一种明信片式的美,一种矫情和媚俗的美。而真正的电影的美,应该是巨大或者细微的美,是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尽收眼底的美。

解放周末:那种不断追求明信片式美的大巨片,是不惜人力财力的。

戴锦华:当观众明确地把电影作为一种商品的时候,他们就同时在消费电影的成本,这就必然带来一种消费心理---当你知道这部影片有巨大成本投入的时候,在消费时心理上必然就会有更大的快感。所以,电影生产者要不惜钜资打造这些吸引人们眼球的场景,以追求影片的卖点。当资本的逻辑成为一部电影的主宰时,这就是必然现象。

然而,这只是一般商品的消费心理,电影毕竟是非常特殊的商品,它是一种文化商品,它带给观众的满足,不应该只是:我花了这些钱,这些钱中的含金量比较高,所以就是值得的。 想像力之匮乏

电影应该以某种方式连接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让我们去想像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和抵达这个未来的可能性。让我们带着某种被打开的想像,走出影院。

解放周末:在观众的眼睛被明信片式的美所愉悦的时候,却常常对电影枯燥乏味的情节发出诸多抱怨。缺乏想像力似乎成了当下中国电影的另一种通病。

戴锦华:想像力的枯竭,的确是中国电影的流行病。

就拿大家熟悉的大片《投名状》来说,古代战争的场面足够饱满和酷烈,但它依然是一部想像力匮乏的电影。它并没有给观众构造出一种只有从电影中才能够获取的独特的美。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心灵的视野、历史的地平线、社会的地平线并没有被展开,人们无穷的展望和畅想的空间也没有被打开。

解放周末:想像力是艺术的基本来源。当一部电影的想像力飞扬的时候,艺术的创新会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

戴锦华:说得对。《太阳照常升起》可以说是一部充满艺术想像的电影,它展现的是超现实的生命状态和历史状态,在影像的幽默感背后又呈现出深刻的荒诞。

电影应该以某种方式连接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并以某种方式打开想像力的空间,这一空间既是艺术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的空间。让我们去想像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去想像抵达这个更为美好未来的可能性。

解放周末:中国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想像力匮乏,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通病。今天,人们似乎抛弃了乌托邦式的想像,抛弃了对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的想像。

戴锦华:当我们拒绝去想像一个更美好的、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逻辑、不一样的人生的时候,整个世界在资本的推动下,就只剩下了资本的逻辑,艺术想像力的空间势必开始萎缩,甚至封闭。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它参与着社会心理状态的建构。当电影不再去想像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不再用艺术的手法去为观众打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悲哀。

叙事逻辑的单调

有些巨片所讲述的故事总是在复制、强化资本的逻辑,总是一味地认同权力、讴歌权力和争夺权力,永远在讲一个成功者和失败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故事。

解放周末:那些充满华丽场景的大巨片,似乎总是经不起仔细回味,它们的枯燥除了因为缺乏想像力之外,是不是更在于故事逻辑的单调?

戴锦华:没错。这种枯燥和单调就在于,影片的叙事逻辑往往是对现实当中最强势、最主流逻辑的直接复制,而不包含任何质疑或批判。

在《英雄》中,真正的英雄是秦王,原本想要刺杀他的残剑因为理解了秦王的逻辑,放弃了自己的使命;在《无极》中,没有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只有两个道具,两具华服---鲜花盔甲和黑袍,一个象征着权力,一个象征着奴隶身份,整部电影就像是一部模范奴隶手册,在教观众怎么做奴隶;在《投名状》中,推动着每一个人物命运发展的是象征着权力的女王……对成功者、胜利者和权力几乎无条件地膜拜,就是这些影片讲故事的共同逻辑。

解放周末:正是这种单纯膜拜,使得这些被华丽场景包裹的影片变得乏味而空洞。

戴锦华:是的,几乎没有任何超越性的价值在这些影片的情节和情境中发挥作用,只有一种价值能够成立,那就是成王败寇、优胜劣汰。

某些大巨片的这种文化和价值上的贫困,其实是资本独舞的结果。资本的独舞不仅是指大巨片的制作完全依靠大资本的投入,更意味着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本身就复制、强化了资本的逻辑。于是,整个电影的叙事逻辑就变得单一和苍白。观众无论是怒也罢骂也罢,他们都贡献了票房,从而又印证了资本逻辑的成功。他们的选择其实就是资本替他们作出的选择。这就是资本的独舞。

解放周末:而一部优秀的影片,应当直面社会文化中的深层次问题,应该去触摸这些问题,而不是回避。

戴锦华:所有的大众艺术都应该给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以一种想像性的解决,成功的商业电影也可以做到。它能以电影特有的方式触摸到现实,然后给观众一个想像性的解决和许诺,从而给人以抚慰。

比如《集结号》就以它的方式触摸到了在当代中国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怎么去重新书写历史、怎么放置个人的问题。看完影片,观众的眼里会酸酸的,他们被感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

可见,中国的大巨片有能力对中国的社会现实实现某种触摸和连接。这种触摸和连接,构成了一个和资本的单一逻辑稍有差异的逻辑。不只是认同权力、讴歌权力和争夺权力,不是永远在讲一个成功者和失败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故事。

越看越骂,越骂越看

在广告效应的驱使下,第一批观众走进影院,他们难以掩饰失望,第一轮恶骂便开始了。可是这一轮恶骂又变成了新一轮的广告效应,人们为了证明那些恶骂,又加入其中。

戴锦华:这种模式的形成,首先表明观众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满足,否则他们何来那么大的愤怒?

这种怪诞的社会消费心理,正在消耗着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期待和热情,这

正是资本独舞下的中国大巨片,所表现出的另一种病症。

解放周末:如果说,越看越骂是因为这些影片总有这样或那样令人不满意之处,那么强大的骂声为什么并没有令观众止步,反而使他们前赴后继地走进影院呢?【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解放周末:您所说的是一种怎样的链条?观众又是怎样被卷入并参与其中的?

戴锦华:和好莱坞电影一样,中国的大巨片除了要靠大资本的投入外,还要把近三分之一的成本用于广告宣传。在那些浅薄与功利的娱记哄炒下,就形成了一种地毯式的轰炸和全媒体的覆盖。于是眼球大战爆发了。在进入影院之前,观众已经被广告打得无处可藏,因为对广告效应缺少免疫力,所以最终不是观众选择了电影,而是观众被广告选择。于是,在广告效应的驱使之下,第一批观众走进影院,他们难以掩饰失望,第一轮恶骂便开始了。可是这一轮恶骂又恰恰形成了新一轮的广告效应,没有看过影片的人为了证实那些恶骂,为了不落伍,又加入到这一链条中去。

解放周末:但在众多的国产大片中,《太阳照常升起》似乎成了一个例外,人们骂而不看,很多人抱怨说看不懂。

戴锦华:也许《太阳照常升起》的剧情并不是那么清晰连贯,但它的情节问题并不比其他

充斥着编剧漏洞的大巨片来得严重。比如《无极》,就根本谈不上情节逻辑,只有鲜花和盔甲在里面空洞地舞蹈和行走。但多数观众们愤怒的,也不是它的剧情。事实上,《太阳照常升起》在艺术追求上,远远高于刚才提到的那种巨片。

解放周末:问题是,《太阳照常升起》作为一部充满着原创性和想像力的电影,它的票房却为什么那么惨澹?

戴锦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点是它缺少广告宣传,没有形成广告效应。当观众成为资本广告运行链条的俘虏时,观众的选择其实就是资本替他作出的选择,当一部影片缺少广告效应的时候,票房自然容易落败。

所以,作为观众,作为对于中国电影的繁荣有所期望的观众,应该理智地扪心自问一下:我是不是把广告和追随时尚作为选择电影的唯一依据了?这样一想,或许就会恍然大悟,或许就有可能真正地找到自我。

一统天下的悲哀

大巨片越是一统天下,其余的影片就越是没有生存空间,于是他们就选择海外电影节这一窄门作为求生通道。可他们越是以这个窄门为终级归宿,就越是难以与中国市场发生关联。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观众的悲哀。

解放周末:在国产大片不断卖座的同时,那些中等规模制作、甚至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却十分有限,几部大巨片就占据了全年票房收入的大部分。

戴锦华:这的确是中国电影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内在危机。当几部成本过亿的影片占掉了票房的大部分,并占据了几乎所有院线和所有的黄金档期的时候,就成为了一股用中国电影去毁灭中国电影自身多重空间可能性的力量。因为,中国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不可能仅仅靠几部大巨片来维系,必须形成一定数量和类型的规模才能使其维系并呈现出一个繁荣的局面。 解放周末:所以,当人们为几部国产大片已经占据总票房的大部分而欢呼时,不能忽视剩下的几百部中国电影难以进入院线的现实。

戴锦华:令人忧虑的是,当中小成本电影难以在国内实现票房,甚至难以露面时,有些年轻的电影艺术家就直接把海外电影节作为影片的终极归宿。于是,人们越看越骂、越骂越看的只能是大巨片。可大巨片越是一统天下,其余的影片就越是没有生存空间,他们越是以海外电影节这一窄门为终级归宿,就越是难以与中国市场发生关联,最终就放弃了与中国观众见面的可能。这种相互恶化的格局,既不利于中国电影业本身的繁荣,也是中国观众的损失。 不该是资本的独舞

电影不能摆脱资本,它必须与资本共舞,但电影不应该成为资本的独舞。电影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解放周末:国产大片出现的种种病症,病根是不是在于资本的独舞?

戴锦华:我认为是的。近几年来国产大巨片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一种纯粹的资本投入的比拼。当资本的逻辑成为主宰电影的唯一逻辑,资本的力量成为压倒性的力量时,不难发现,许多大巨片甚至没有认真地去讲述一个故事,而是把精力都放在设置视听奇观或者说视听打击点上,以此追求卖点和票房,于是呈现出上述种种弊病也就不足为奇。

解放周末:但电影作为一种商品,它和资本的连接是与生俱来的,它也离不开资本这一舞伴。

戴锦华:虽然它不能摆脱资本,它必须与资本共舞,但电影不应该成为资本的独舞。资本的逻辑也许始终是一种重要的逻辑,但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逻辑。因为,电影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电影虽然是商品,但应该成为一个例外的商品;作为一种工业制品,它应该有别于单纯意义上的消费品。

戴锦华:是的。法国是电影的诞生地,也是艺术电影的大本营。法国政府一直执行文化例

外政策,即文化产品和其他的商品采取不一样的国际政策和国内政策。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法国始终对国产影片实行政策保护,保证其在影院中占有绝对比例。

解放周末:除了这种政策层面的文化选择之外,作为电影的生产者和热爱电影的观众,应该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做些什么?

戴锦华:有一位韩国导演曾经说过,影片审查制度也许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导演先用资本的利益去审查自己影片的话,就等于把自己变成了资本运行环节中的一环,变成了资本独舞中的一个小角色。因为他保证了资本的利益也就保证了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原创、想像力也就无从谈起。

电影艺术家不是无为的,同样,观众也不是无法选择。当我们重新回归影院,当我们重新发现电影魅力的时候,应该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文化的需求,以及理性判断和自主并多元的选择,而不应该成为被浅薄牵着鼻子走的资本的奴隶。


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相关热词搜索:韩国批判社会电影 韩国批判电影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批判中国社会的电影"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381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