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关于佛的语言

关于佛的语言

2015-12-21 05:20:3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关于佛的语言篇一《来源于佛教的中国语言》 ...

关于佛的语言篇一
《来源于佛教的中国语言》

来源于佛教的中国语言

一 画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一心不乱 一报还一报 一丝不挂 一刹那 一厢情愿 一瓣心香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劳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正式创立农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怀海(720-814)禅师。怀海,福州长乐人,出家后师从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扬禅宗二十多年。他制了禅寺中的集体劳动制度,称为“普请”法。怀海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参加劳动。执事僧见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农具,请他歇息。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农具,竟然不肯吃饭。“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事见《五灯会元》卷三。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日常劳动,都是佛法。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于寺院经济的自给自足,增强僧侣的勤劳习惯。此外,劳动能够活动筋骨,益寿延年。怀海本人活到九十五岁的高龄,便是明证。

一心不乱 是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意思是收摄众念归于一念,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到“一心不乱”,妄尽真显,就能同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应道交”,而往生西方净土。其语本于《阿弥陀经》:“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般若三昧经·行品》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在其他的佛经中,也可以找到依据。如《坐禅三昧经》说:“菩萨坐禅,不念一切,唯念一佛,自得三昧。”《华严经·离世间品一》说十种菩萨行时,提到“一心不乱,修三昧行”。“一心不乱”按其程度,又可分为“事一心”和“理一心”。我们平时所说“一心不乱”,意思是专心致志,不去胡思乱想。如:练气功时,关键是“心”,只有逐步做到“一心不乱”,才能渐入佳境。

一报还一报 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报应”说不同。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翠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乃一报还一报。”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一丝不挂 “一丝不挂”之“丝”有两解。一解为一缕衣饰。《五灯会元》卷十二:“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另一解为一根钓丝。《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一丝不着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说,“一丝不着”,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可见“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脱,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丝毫不受尘俗的牵挂,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亦干脆直指赤身裸体。

一刹那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

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末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一厢情愿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的事实,只顾自已愿意和公主结婚,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一瓣心香 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师。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

二 画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

十八层地狱 “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入中国的。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义。“地狱”在“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层地狱”又是民间熟悉的“重狱”。《问地狱经》上有“十八层地狱”的名称:泥犁、刀山、沸沙、沸屎、黑耳、火车、镬汤、铁床、寒冰、剥皮、畜生、刀兵、铁磨、冰地狱、铁栅、蛆虫、洋铜。从理义上讲,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造贪、嗔、痴“三毒”,合为十八种地狱苦报,不必拘泥于具体名目。

十八罗汉 据唐·玄奘所译《法住记》所说,“十六罗汉”受释迦牟尼的嘱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这“十六罗汉”的名称是: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多阇、苏频陀、诺距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和注荼半托迦。佛寺中或供“十六罗汉”,或供“十八罗汉”。然而,“十八罗汉”并没有经典上的根据,是一种附会之说。增添的两位“罗汉”:或谓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斯里兰卡)和译者玄奘;或谓是庆友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或谓将第一尊宾度罗误为宾度罗和宾头卢两人再加上庆友„„至少有五、六种说法。民间则将增添的两位称为“降龙”、“伏虎”。五代张玄等始绘十八罗汉像,宋、元之后,“十八罗汉”的说法就十分流行了。

十恶不赦 “十恶”是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十恶”的具体内容,如《未曾有经》说:“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行“十恶”而程度严重的,据说要受大苦报。如《南史·高逸传论》指出:“今则十恶,坠及五无间地狱,刀树剑山,焦汤猛火。”与“十恶”相反的,称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所谓“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我国古代刑法中出现“十恶”的名称,始见于《隋书·刑法志》,晚于佛教。刑法“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

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不在论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恶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恶不赦”之说,谓罪大恶极,不可原宥。

七手八脚 谓人多而手忙脚乱。出于《续灯录》卷三二:“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原意是:不管环境如何嘈杂,人来人往,我自耳不闻,眼不见,心中泰然。后俗语中常用“七手八脚”指动作忙乱。

八字没见一撇 源于禅宗。《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没见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意为不露端倪。

三 画

三头六臂 大千世界 口头禅 门外汉 习气

三头六臂 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法苑珠林》卷九)。后来,人们就用“三头六臂”来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

大千世界 形容广大而又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五灯会元》卷一:“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日: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

口头禅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甚至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碧岩录》第一则)禅宗还认为“开口即错,用心即乖”,“等你开口,堪作何用!”(同上,评唱)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后来,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

门外汉 指外行人,是说他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五灯会元·天竺证悟禅师》:“谒护国此庵元禅师,夜语次,师举东坡《宿东林偈》(原偈中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是门外汉耳。’师通夕不寐,及晓钟呜,去其秘畜,以前偈别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门外汉。’师礼谢。”东坡欲从溪声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声色与见闻等如虚空华(花),本无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说他是“门外汉”。至今广泛用以称外行人。

习气 犹言习惯,系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意向。如宋·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陆游《抄书诗》:“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习气”多含贬义。如谓“官僚习气”、“流氓习气”等。“习气”一词出于梵语Vasana,谓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包括“名言习气”、“我执习气”等。正如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所说:“言习气者,心现行气分重习所成。”习气相续到成熟时,能招生死果报。法相宗认为:断除了烦恼的“种子”,伏除了烦恼的“现行”之后,还存在烦恼的“习气”。“习气”在烦恼中程度较轻微,但是难以断除。隋·智顗《四教仪》卷八谓:“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这就是说,二乘罗汉还有“习气”,只有佛才能完全断除“习气”。

四 画

开眼界 天花乱坠 无风起浪 无边 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缘不可思议 不即不离 不看僧面看佛面 五体投地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牛头不对马面 牛鬼蛇神 化身 方便 六根清净 六道轮回 火中生莲 火烧眉毛 火葬 认贼为子 心心相印 心花怒放 心领神会 心猿意马 以毒攻毒 少见多怪 水到渠成 水乳交融 水涨船高

开眼界 “眼界”即“眼根”,为六根之一,大致相当今天所说的视觉器官,包括眼球和视神经等。因为六根属于“十八界”中的一类,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够维持自相,不与他相混淆,称为“界”。眼界与色界相对,产生眼识界(视觉)。如《心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楞严经》中有“开眼见明,名为见外”之句,“开眼”,犹睁眼。为佛菩萨像画眼点睛,也称为“开眼”或“开光”(光、光明,指眼)。如《禅林象器笺·垂说门》谓:“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眼不但是人身的传神处,而且还是智慧的象征。如佛教中有慧眼、法眼、佛眼等说。在禅宗那里,“开眼”常用作开语、觉悟的代称。如《五灯会元》卷二十:“汝解心已极,但欠著力开眼耳。”看到了以前未见到过的东西,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俗语谓之“开眼界”。

天花乱坠 传说佛说法时,诸天感动,撒下香花作为“供养”和皈教。如《心地观经·序分》云:“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又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时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后多形容讲经说法,有声有色,极其动听。亦指言谈虚妄,不切实际,或用甜言密语骗人。

无风起浪 原为禅语。唐·希《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又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六:“问:如何是祖师(指达摩)西来意?师曰:洋澜左里,无风浪起。”意谓无端生出是非来,本是禅宗的反语,机锋语。俗语沿用。

无边 意为广大而无边际,是佛家描述空间及数量概念的一个常用语。佛教认为,宇宙和生命是无边无际的。《起信论》:“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

无事不登三宝殿 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路,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摩的意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徐陵《东阳双林寺

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所以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之说。

无缘 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在具备特定的条件时,才能产生和发展,称为“缘起”。如果不具备形成某事物的特定条件,就称为“无缘”。据说,佛也不能度化与佛法无缘的人。此外,证悟的人已经脱离了业果的系缚,没有攀缘外境之心,也叫“无缘”。如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一:“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由此而发为度化一切众生的大心,称为“无缘大慈”。后亦以“无缘”泛指没有缘份。

不可思议 《大智度论》指出:“不可思议”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五灯会元》卷十六载,光孝禅师临终时只说了“不可思议”四个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认为,“佛力”是最“不可思议”。各部经对“不可思”的具体内容有不同说法。例如:《仁王经》说三种“不可思议”:“佛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种说四种“不可思议”,增加了一个“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词还用于佛、法、僧三宝。如:阿弥陀佛又称“不可思议光如来”,《维摩诘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唐代灵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议”,系善无畏弟子,曾注《大日经·法供养品》,人称《不思议疏》。后用“不可思议”谓事物之难以理解,不可想像。

不即不离 “不即不离”指物体若分若合或人际关系即不亲热也不疏远。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

不看僧面看佛面 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谓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

五体投地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西域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五体投地”是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又称“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地持论》)。其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一般是佛菩萨。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谓见到似乎是怪异的现象,不大惊小怪,安然不动,自然无事。本见于禅宗典籍。如《五灯会元·泐潭英禅师法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后俗语中多用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牛头不对马面 系从地狱鬼卒“牛头马面”衍化而成。其意义谓毫不相干,对不上号。源于《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又例如《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尽其所有写上,都是牛头不对马面。”

牛鬼蛇神 牛鬼,传说为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或连称为牛头阿傍。《楞严经》

关于佛的语言篇二
《日常生活用语与佛教语言》

吴言生长安说禅:佛教的语言(08年2月26日) [ 作者: 言满天下 来自:本站原创 已阅:1873 时间:2008-2-26 录入:foxueyanjiu 2008年2月26日 佛学研究网【吴言生说禅目录】  佛学研究网西安讯 2008年2月26日,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吴言生教授,应邀在伟志集团作“佛教的语言”讲座。讲座由集团总裁办茵怡部长主持。伟志集团的一百五十余名工作人员参加了讲座。  佛教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尤为广泛,“大彻大悟”、“前因后果”、“烦恼执著”、“心猿意马”、“盲人摸象”、“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苦海无边”、“看破红尘”、“佛光普照”、“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心心相印”、“天女散花”、“当头棒喝”等等这些活跃于现代生活的语汇,其实都是来源于佛教。如果离开了佛教,我们就说不全中国话。  吴言生教授在讲座中,引领大家从“本生”、“缘起”、“四圣谛”、“三法印”、“四圣六凡”、“佛教的传承”八个方面,提纲絜领、生动活泼地介绍了佛教语言及其所蕴含的佛教思想的精髓。听了讲座之后,大家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就生活在佛教语言之中,原来佛教离我们是这样的近!(言满天下)“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佛教文化---湛如 2008-05-13 22:35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2008年05月13日 佛教在线 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由儒、道、佛文化共同构成的“大传统”以及千流百派的“小传统”汇聚而成的中国文化海洋里,简直如空气一般须臾不可分离。近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一书,其中记载赵朴初先生在“文革”中曾对一位青年学者推心置腹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份。……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事实如此,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世界”、“实际”、“真理”、“相对”、“绝对”、“单位”、“律师”、“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大量词汇,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之产生并逐步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且为全社会大量应用的;就连描写男女爱情时所用的“心心相印”,以及校园里流行的“导师”、“作业”等用语也与佛教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至于由佛教文化所派生的成语典故,如“大干世界”、“一尘不染”、“皆大欢喜”、“无事不登三宝殿

”等等,更是数不胜数。翻开中国历史,对佛教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一番横观或纵览,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种文化发展如何形成为多数人认同的观念,而后这些文化和观念又是如何获得约定俗成的语言外壳的。这里借用盐与水的关系来比喻:两千年前已在西域盛行的佛教尚未进入中原地区,此时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可以说盐是盐,水是水,没有相互融人;汉魏六朝时佛教渐播汉地,与本土文化(主要是儒、道二家)发生交流和碰撞,曾有“三教之争”,此时可以说是水中有盐,盐中有水,尚未完全融合;但在佛教传人中国两千年后的今天,不仅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已为佛教文化的因子所渗透,而且佛教文化本身也已完全中国化了,盐与水化成一味,再也难以分开。仅从以上所述语言一端即可见其大概。试想一想,现在要是把由佛教文化长期以来的潜移默化所熔铸成的单词、短语、成语、歇后语和其他语言表达方式统统去掉,不仅真要“连话都说不周全了”,而且还有可能造成整个民族文化的残缺和民族精神的“失语症”。中国的语言,仅就汉语来说,既是中华民族“大传统”的结晶,同时也是由无数的“小传统”汇聚而成。通过语言这个中介,我们就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主流及其众多支流的来源所在。现在已经无法将其中的佛教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的母体作断然的划分,因为它早就成为我们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系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佛学是哲学之母。”这是仅就佛教文化这个侧面来说的,尚未言及儒、道及其他。此话意味深长,实在值得我们反复体会。例如中国文化中的一些重要概念:“道”、“阴阳”、“五行”、“和”、“中庸”,“性”、“命”等,是处于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层并且抽象程度较高的符号体系,但其内容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明理学援佛人儒、道、佛于一炉的新范畴,使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思想文化产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同时,佛教也不断吸收中国文化的营养,逐步向中国化佛教的方向转变。有的僧人或以佛释儒,或以儒解佛,编写了许多类似《四书禅解》、《周易禅解》那样的著作。有的僧人甚至非常明确地把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相配,即:不杀生为仁,不偷盗为义,不邪淫为礼,不饮酒为智,不妄语为信。总之,语言之所以成为民族的共同特征,是在于语言所代表的东西,即隐藏在它背后的文化

的世界。谁能想到,今天在许多重要政策性文献中频繁出现的“宗旨”、“自由”、“平等”、“觉悟”、“(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等用语,最初竟是出自佛教经典呢?当我们发现,一方面是这些传统文化馈赠给我们的词汇在使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纳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也不断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摄取养分,在内容和形式(包括语词)上都形成了中国特色。我们不能不惊叹汉语的表意空间及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包容空间竟是如此之大I再者,我们知道以上这些政治性词汇在语源学上的含义之后,是否能够对这些用语发生演变的轨迹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一番含英咀华的品味呢?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们扫除以往对于佛教的无知和偏见,从而树立正确的宗教文化观,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能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费孝通先生近几年来提倡“文化自觉”,即要求我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所认识,知道它的来处和去处,由此建立民族的自信,增强我们的历史使命感。窃以为,文化的自觉首先应由语言的自觉人手。语言即文化,语言即传统,语言即民族。在语言中最重要的又是文字语言。两千多年前“书同文”的伟大创举,绝非某位专制帝王个人的孤明独发,而是中华大地上长期以来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使然。我国两千年来的历史证明,语言文字的统一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确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要求书写规范字,讲普通话,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不仅具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意义,而且更具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政治意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自觉遵守汉语的内部规律,避免在“网络语言”、汉字输人法、外来语引进以及其它方面或有意或无意地消解这些规律,鉴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现象,因此笔者仿照《俗语佛源》一书,将日常通行的一些词汇予以考证、辨析,希望有助于那些愿意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之幽密精深的人。

关于佛的语言篇三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

佛教语言与汉语词汇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3-03 点击量:619

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语来源的词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陏唐时期,主要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梁启超先生曾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据梁晓虹文)

大千世界,烦恼丛生。诸佛菩萨,指点迷津。

众生平等,同趋菩提。金刚不动,解脱功成。

世界无常,刹那须臾。我佛慈悲,曲设方便

神通自在,游戏三昧。妙悟境界,冷暖自知。

一丝不挂,想入非非。百尺竿头,不可思议。

本课程分九个部分讲授佛教语言。

一、本生故事

【舍身饲虎】(菩萨舍己为人不惜牺牲一切)

【舍身求法/半偈/雪山半偈】(帝释天见雪山大士苦修,化为罗刹,试探其心,读了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偈“生灭灭己,寂灭为乐”。大士闻半偈而心喜,为求后半偈,毅然舍身投崖。)

【群魔乱舞】(当悉达多乔答摩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搔扰他。释迦牟尼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

【大彻大悟】(彻悟的境界,完全觉悟的境界)

【现身说法】(根据大众部“超人间佛陀”的理论,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化为亲身经历)

二、缘起

【三世有缘】

【三生有幸】(三生:过、现、未)

【夙缘】(前生带来的缘份。佛教认为,今生生世的遭遇,都是前生的行为决定。“欲知前生因,现在受者是”)

【前缘】(前世因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过去世中结下的缘份)

【宿世因缘】(前世的生死为前生,即宿世。因而将前世的因缘,统称宿世因缘)

【前身】(今称事物的原来的形态、名称为前身。佛教中指轮回在过去世之身)

【宿慧】(从前世而来的智慧,在今生遇到机缘就会显发出来)

【佛度有缘人】(此缘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勇猛精进的精神等)

【广结善缘】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报应】(佛教因果观)

【作茧自缚】(自因自果。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恶业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薄命司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自作自受】(自己造下的业因,由自己承担后果)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众生在尝到苦果之后才“悔不当初”,而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无懊悔。“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不承认一主宰一切的神或降祸赐福的造物主,认为众生的 1

贫富寿夭及其处境,都是自己的业力造成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正果】(佛教修行,谓之“修因证果”。如修五戒十善,证人天果;修四谛法,证罗汉果;修六度万行,证菩萨果;修无上道,证佛果等。邪因结邪果,正果结正果。为区别于“外道”、“邪因”,修行佛法而证到的境界、果位,谓之正果)

三、四谛

报应与四谛:

世间因果,苦、集二谛。苦是果,集是因。人生是苦的,这种苦果,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业因(集),由于业力的牵引,所以感受人生的苦果。出世间因果,是灭、道二谛。灭(涅槃)是果,道是因。以修道为因,将来证得涅槃(灭)正果

(1)苦谛(痛苦之果)

【生老病死】

【愁眉苦脸】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生所生存的世界按空间分为高下三个层次:最下面一层叫欲界,是食欲与淫欲极其旺盛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中间一层叫色界,是已经脱离了粗俗的欲望但没有离开物质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最上面一层叫无色界,是离开了物质而只有精神在于定心状态的众生所居住的地方)

(2)集谛(痛苦之因)

[无明是痛苦的根源]

【无明】(无明即昧于事理。无明居十二因缘之首,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修行佛法,就是要彻底破除无明)

【习气】(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

【烦恼】(能扰乱心性的因素。根本烦恼:贪、嗔、痴 三毒)

【尘劳】(世俗事务的烦恼)

【尘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俗语中谓与尘世的因缘。

[差别生起执着]

【差别】(事物的差异、不同。在佛学上,是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但所谓“平等”,并不是抺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 无分别智)

【执着/着】(我执、法执: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产生种种我见;固执外境实有,产生种种法 见)

[执着的状态]

【心猿意马】(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心猿意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修道的障碍)

【痴心妄想】(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痴,无明)

【一厢情愿】(《百喻经》愚人到都城里游玩,偶见公主,相思成疾,几至命危)

【家贼难防】(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内贼。)

[执着的结果]

【飞蛾投火】(喻自取毁灭)

[执着导致了片面]

【盲人摸象】(对事物只有片面、支离的了解)

【镜花水月】(《景德传灯》:“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井/水中捞月】摩诃僧祗律

[爱欲的执着]

【爱河】(爱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故喻为爱河。苏轼:欲平苦海浪,先干 2

爱河水)

【欲火】(情欲炽盛如火)

(3)灭谛(觉悟之果):涅槃的境界

[觉悟的名称]

【解脱】

【自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觉悟】(察觉、开悟智慧)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

【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 慧眼 第三只眼 天眼 顶门具眼

[觉悟的感受]

【桶底脱落】(无明暗室、无明长夜为密不透风的黑漆桶。桶底脱指智慧照耀、豁然大悟的境界。

【六根清净】(根是能生的意思。由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能够生起感觉,所以叫做六根。六根不被任何事物染着,即是六根清净)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

[觉悟的境界]

【一尘不染】(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故称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是一尘不染)

【一丝不挂】

【火中生莲】维摩诘经: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味同嚼蜡】(《楞严经》:“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4)道谛(觉悟之途):通过戒定慧三学等获得觉悟

[觉悟的获得]

【指点迷津】(集谛探究造成世俗诸苦的原因的理论,即指点迷津)

【看破红尘】(尘能污染人的真性)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生死之苦。岸:解脱彼岸)

[觉悟的获得:舍得]

【割爱】(爱是贪欲的别名,位列三毒之首。有爱便有嗔,爱嗔相激,增长惑乱。而世俗的爱,只是虚妄、不净、自私的贪爱,只有断爱、离爱、割爱,才能获得觉悟)

【一笔勾】(明代四大高僧:袾宏、真可、德清、智旭。袾宏是四大高僧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写了七首《一笔勾歌诀》,“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合称“七笔勾”。勾是涂去之意。一笔勾即一笔勾消。)

[戒]

【清规戒律】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五戒之不杀生)、

【自欺欺人】(佛经中以犯妄语者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语)

[定]

【三昧】(定学)

[慧]

【不二法门】

四、三法印

【无常】

【四大皆空】

【臭皮囊】(皮革制成的袋子)

【梦幻泡影】(人生无常,世事虚幻。

金刚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

五、四圣六凡

[佛]

【佛光普照】

【丈六金身】(法、报、化三身。法身: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报身:完成佛果之身;化身:佛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之身。丈六金身一般指佛的化身)

[菩萨]

【菩萨低眉】(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汉译为“觉有情”,意为“觉悟的有情”,也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菩萨眉宇低垂,俯视众生,端庄慈祥)

[缘觉]

【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声闻]

【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

[六凡]

【六凡】(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都是凡夫位,所以叫做六凡)

[天]

【天道】(天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诸天,因其依处在诸趣之上,故名为天,身有光明,故名为天,果报最胜,故名为天)

[人]

【人道】

[修罗]

【修罗】(阿修罗的简称,是一种常与帝释天战斗的鬼神)

[畜生]

【畜生】(有畜生业因者死后所趣之道途)

[饿鬼]

【饿鬼】(时常遭受饥饿的鬼类。其中略有威德者,能得祭品或人间弃食;无威德者,则常不得食,甚至口渴出火。饿鬼道: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

[地狱]

【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堕落的地方)

【十八层地狱】(喻最黑暗、最痛苦的地方)

【拔舌地狱】(佛教为毁谤佛法者而准备的地狱)

【刀山剑树】(地狱里的酷刑)、刀山火海

【阿鼻地狱】(意为无间地狱。在地狱中品位最下,受苦最惨,而没有间歇)

【六道轮回】(六道的众生都属于迷的境界,不能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在六道里头转来转去,像车轮一样的转,永远转不出去,故名六道轮回)超凡入圣(超出六道轮回,进入四圣之位)

六、时空观

【世界】(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有东西南北上下的分界,而且是有生灭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

【大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浩劫】(劫是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漫长的时间概念。磐石劫 用一件轻软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试一次方广数十里的磐石,直到此石销磨尽,谓一小劫。八十小劫,名一大劫)

【在劫难逃】(每一个劫都以毁灭性的灾难而告终,所以劫这个时间名词后来被误释为劫数——厄运,注定的灾难。命中注定的事,躲也躲不开)

4

【劫后余生】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七、礼仪、仪轨

【佛要金妆】像教

【庄严】(佛像、法师的神态端庄肃穆)

【晨钟暮鼓】(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以为悬挂钟鼓之用)

【顶礼膜拜】(顶礼,也叫顶礼佛足,头面礼足,是佛教最高的敬礼——跪伏在地上,用头顶去触及受礼者的脚。膜拜,口称南膜而拜)

【五体投地】(用左右膝、左右肘、头顶等五个部位着地行礼,是佛教里最为敬重的礼节)

八、大乘精神

【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十字街头,灰头土面】(犹言蓬头垢面,形容肮脏相。也写作“灰头土脸”。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后,还要发大悲心,返回尘世中去救度众生。灰头土面即指应众生缘而化现的凡夫形象)

【娑婆往来八千度】(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报、化三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变现自在,度化众生,千百亿化身)

【普渡众生】

九、佛教的传授

【导师】(引路的人。佛为众生指点迷津,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

【正宗】(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宗,指禅宗。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后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

【法门】(佛的教化方式和内容,称为法门)

【昙花一现】(佛经中用来比喻佛法难闻)

【如是我闻】我闻如是

【空中楼阁】(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

【醍醐灌顶】(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密宗沿用此法作为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的仪式。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正法眼藏】(正法即佛陀的正法;眼,表示佛法朗照宇宙;藏,表示佛法包含万有)拈花微笑(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心心相印】(印是契合、符合的意思。心与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印可】(证明弟子之所得,而加以赞美许可)

【衣钵相传】(禅宗师徒间传法,常以衣钵为信)

【投机】(合乎佛祖的心机)

【天女散花】(维摩诘经)

【单刀直入】(不依经论文句,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用棒,或用喝,作为施教的一种方式)

【应病与药】(佛为医王,对症下药)

5

关于佛的语言篇四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早在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佛教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理想境界。而这其中带有的人文关怀正与儒家的人本观念相契合,其中的“涅”的理想境界也带有道家顺应自然的理念的影子。可以看出,佛教起初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终于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其中一只不可或缺的脉络。因此佛教语言的整个中华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许多文人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大诗人王维,就有“诗佛”的称号,他的诗中不乏佛家学派里禅宗的思想,如著名的《过香积寺》中就有“安禅制毒龙”一句,“毒龙”指妄心,“安禅”指一种修行手段,此二词都是佛家术语,用在此诗中却显得一气呵成,可以说诗为佛教留下了无限的空间,佛学也为美学开拓了巨大的疆域。苏轼也与佛教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他自号“东坡居士”,“居士”二字,本是佛门用语。苏轼自青年时期就开始习佛,被贬黄州之后,更大量阅读佛家典籍,希望从中求得心灵的平静,也寻求一种更加平和的人生态度。在贬谪这段时间内,他结识了名僧佛印。佛印的思想对苏轼也有一定的影响,

佛教语言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佛经里说“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因为诸法无边,顾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此推知涅槃之道在于表现一种轮回。在《圆觉经》里有两段讲轮回。

“一切众生,有无始际,由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只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皆因爱生,命因欲丧,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而辨圆觉;彼园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浈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云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是因为云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运行到地球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船一开动,两岸的风景也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一样。人的一生像船,出发靠岸,船是不变的,但岸在变,风景随之不同。归根到底佛学是作为解脱学, 是有极其深刻的哲学哲学内涵。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佛教哲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 并与中国固有哲学合流, 成为古代传统哲学的一部分。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表现在人生论上, 提出人生价值是痛苦, 人生本质,是空的命题, 并把因果报应说视为支配人生的法则, 成为对儒、道人生哲学的补充。在心性论上, 南北朝以来佛教多讲心性之学, 对于人的本性、欲望、烦恼等的性质和转换问题, 作了细致的阐发, 极大地影响了唐代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

佛教语言对中国伦理道德的影响。佛教主张“无缘大悲”与“同

体大悲”。无缘大悲:佛教主张不但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弟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关系的人也要慈爱,也一样关怀备至。无缘大悲用儒家的话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一种人饥我饥,人溺我溺的精神,把宇宙间的一切众人看成人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正体现这种“同体大悲“的精神。佛教进一步地肯定众生平等。就算一个穷凶极恶或愚蠢无知的人,他亦有人性,佛教要以人道对待他,用人道来教育感化他。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中国弹词、平话、戏曲、小说的产生与繁荣。自东晋佛经在中国翻译流传后,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思想理念受到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佛教对于中国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伴随着佛教而传入,印度的声明论被带入中国,导致南朝音韵学和诗歌格律的发明,从而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其次,对中国的戏曲和说唱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为了弘法的需要,自南北朝以来,开始推行经文的“转读”、“梵呗”的歌唱和“唱导”。这种说唱结合的传法形式,开创了佛教俗唱的风气,对于宋明时期弹词、平话、戏曲的产生和繁荣,产生了启迪、鼓舞和推动的作用。第三、推动了中国小说的产生与繁荣。佛教的许多经典,如《佛所行赞经》、《佛本行经》、《普曜经》等是佛教长篇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人物构思缜密;《维摩诘所说经》、《思益梵天所问经》是半小说体、半戏剧体的作品;《须赖经》等本身就是小说体作

品,这些形式、体裁在中国唐代以前基本上是没有的。它们的传入不仅开拓了中国文学家的视野和思想境界,也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来一系列长篇小说的创作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取材唐朝玄奘去天竺取经的故事,其中唐僧带领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以及沙僧。如果取他们的法号来看:悟空、悟能、悟净,表明他们跟随唐僧能醒悟佛教中的道义。可见吴承恩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寓有丰富的佛学思悟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开篇讲一僧一道将一顽石投入人间,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最后又不免令人感伤落泪的奇妙旅程。僧道也或许也就寓意着曹雪芹在这本包含他深刻强烈的人生感受的书中,是抱有佛教中的“色空观念”以及“因果报应”思想的。传统名著中,佛教语言展现其广阔的思想以及丰富的感悟。

我们今天在阅读中国古代的诗歌散文小说时,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曾说: “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其中源于佛教的成语,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百分之九十以上。”如世界、实际、如实、相对、现象、觉悟、解脱、顿悟、众生、六道、有情、无情、净土、彼岸、知识、唯心、比量等都来自于佛教典籍。而源自与佛教的成语也很多,如六根清净、拖泥带水、大慈大悲、生老病死、心猿意马、唯我独尊、不可思议、冷暧自知、皆大欢喜、菩萨心肠、大千世界、天龙八部、当头棒喝、现身说法、借花献佛等等。这些词语与成语都简炼地表达了古人文章的思想,极大的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佛教文化至今仍在当今中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现在的青年们也许并不信教,但他们的手腕上往往佩戴一串佛珠,也许这代表着佛教在人们心中也许并不是一种宗教,而仅仅是仅仅守候着人们对它的寄托。几千年来,无论在乱世还是太平,国人的潜意识中都有对求得平安的最朴素的心愿,而佛教文化在千年的演变中,也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之中,成为他们寄托的对象。每当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孩子高考,家长的往往也愿意在内心求得佛祖的保佑,而考试结束之后,若孩子取得好成绩,则去寺庙还愿。这些是中国日常生活都可以经常看到的例子。这些例子表明佛教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都与之息息相关。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佛教语言也将继续在中国历史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有着深刻哲学思悟的佛教文化,在未来也应有着更大的发展。我们现代人在了解佛家文化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它有益的一面继承下来,进一步发展,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于佛的语言篇五
《诗家语言与佛家语言》

2002年12月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tonTeachers

Colle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Dec.2002

Vol118,No.4

第18卷第4期

诗家语言与佛家语言

刘艳芬

(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诗家语言追求“韵味”的审美传统是与佛家语言观的影响分不开的。,诗家

语言向佛家语言的渗透,,主要表现在诗偈与公案两个方面。而佛家“不在文字、不离文字”“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审美传统。“韵味”,代表着传统诗歌的语言美学理论。

[关键词]

诗家;语言;;[[文章编号]1003-7489(2003)01-0062-04

[中图分类号《陶然集诗序》中有云“:,渠辈谈道不在文字,不离

文字;诗家圣处不离文字,不在文字。唐贤所谓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云耳。”这句话巧妙地区分了诗家与佛家(方外者)不同的语言观:佛家倡导“不在文字,不离文字”,诗家主张“不离文字,不在文字”。在这句话中,元好问说明诗禅不同的语言观时用语相同,只将前后两句调换了一下位置,可见,他已明显觉察出诗家语言观与佛家语言观之间有着某种微妙关系。

本文以此作为触发点,试图论证佛家语言观与诗歌语言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其在诗论中的表现。本文认为诗家语言向佛家语言的渗透,使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语言具有较强的审美意味;而佛家不在文字、不离文字的语言观渗向诗歌,奠定了古代中国诗歌语言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审美传统。

一、佛家语言观悖论向诗家语言的渗透佛家主张不立文字。佛教中,说与不说,这样说与那样说就会体现不同的境界。佛祖灵鹫山说法,拈花示众,迦叶只破颜一笑便被认为心领神会;达摩问

[收稿日期]2002-11-16

法,慧可一言不发却被称赞为得其真髓。这些或许有禅宗附会的成分,但事实上佛经中诸如此类的文字很多《。方广宝箧经》云“:不着文字,不执文字”《。菩萨璎珞本业经・因果品》曰“:一切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入不二法门。”《楞伽经》卷三也有佛无言的记载“:……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磐,于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不说,是佛说。”佛祖成道后,游方布道四十九年,竟说自己未曾说一字,而维摩诘的一默则被称作“雷鸣的沉默”,具有千钧之力。后来,禅宗似乎颇能领悟其中的奥妙,将这种语言观发挥到了极致《。景德传灯录》与《高僧传》各记载了六祖惠能的一句名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若取文字,非佛意”《。五灯会元》卷三所记载的南岳怀让的“说似一物即不中”,则向众人显示了其修行已达到的高深境界

《。五灯会元》中还记有两句颇得佛教语言观神髓的妙语,也被广为流传“: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终非活路。”“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事实是佛教大师传道不能无言,禅师也无法“缄口过残春”,于是佛教有卷帙浩繁的经藏,禅宗则有

[作者简介]刘艳芬(1969-),女,山东聊城人,济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

62

NTSFXYXB2003.1

数不清的灯录、语录、僧传,记载了许多禅僧们利用语言使机弄巧的公案故事,以致到了宋代发展出“文字禅”,在《石门文字禅序》中记载了诸如此类称赞文字的话“:禅如春,文字则花也。春在于花,全花是春,花在于春,全春是花。”

难以言传,又必须言传,不立文字又不离文字,佛教对语言的看法存在这么一个悖论。作为一种流传广泛、体系严密的宗教,佛教为什么会确立这样一种似乎矛盾着的语言观呢?对此,早在晋代的僧肇就已论到。他在其《般若无知论》中说“:般若义者无名无说,非有非无,非实非虚,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斯则无名之法,非言所能言也。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可见,佛教强调语默甚至默胜于语,首先是为了向世人显示佛法的玄奥高妙,因为佛法“无名无说,非有非无,非实非虚”,是“无名之法”“非言所能言”。正如《景德传灯录》卷十六所记载雪峰义存禅师云“:吾若东道西道,言逐句;吾若羚羊挂角,,飘忽、,是语言无法企及的。,破执文字障,使禅僧避免陷入外在的概念、逻辑及形象的束缚,从而摆脱滞累的《。楞严经》有云“:若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这样看来,佛家的语言观悖论是与其唯心思想体系一致的,它富有辩证色彩,体现了佛家目的与方法的协同,表现的是一种成熟的语言观,佛教并非不要文字,而是将文字定住于示月之指、成实之花,认为语言只是悟道的工具而己矣。

佛家语言观及其与道家语言观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引发了对诗家语言观的冲击,从而在魏晋时即完成了“言不尽意”从哲学话语到诗学话语的转换。老、庄哲学讲求“闻道”,认为“道”存在于一切自然万物之上,无形无名,无生无死,变化无常,不能用任何有限的概念、语言来界定它,一落言荃,便成有限。所以道家也将语言看作是得鱼之筌,主张得意忘言。可见,佛、道都将语言视为工具,否定其本体意义。正是这种语言观上的契合,使他们合力冲击,一举取得了言意之辩的胜利。中国诗学的建构基础,正是源自言

[1]

意之辩对语言认识的突破。情与景、虚与实、形与神等中国诗学的一系列概念与范畴的出现及其关系的解决,也无不源自言意之辩给人带来的语言反思。通过这种反思,人们认识到日常语言的局限,体悟出

诗家语言独有的特点,从而明确了诗家语言必须实现对日常语言的超越,也就是追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才能摆脱语言束缚,走向语言自由。

除了上述观念的渗透外,佛家语言及其语言观还直接渗透到诗人们的创作中,特别集中地表现在文人禅诗中。文人禅诗是受佛禅思想影响的文人将习禅所得写入诗中形成的特有形式。文人禅诗又有两种情况:以禅语入诗和以禅理、禅趣入诗。以禅语入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维的《过积香寺》和苏轼的《吉禅寺僧求阁名》。不论是王维的“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还是苏轼的“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都是直接将佛禅语言与形象化的诗性语言杂糅,来彰显了对佛家“空”的彻悟。然而,“池,,韦应。这些名句之所以被广为传诵,很大“意在言外”,能使文字的符号系统产生一种外延的力量,从而调动读者的想象飞向诗外,产生深长隽永的审美趣味。

还需说明的是,佛家语言观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不止体现在文人禅诗中,

诗人们对“言外之意”的追求,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几乎所有处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的诗人都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佛家语言观所给予的这种影响,许许多多的诗歌作品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佛家语言观影响的印记。尽管这种影响与渗透往往不直接展露,却持久而强烈,几乎贯穿汉以后的整个传统文化史。

总之,在佛家语言观的影响下,诗人们从观念上清醒认识到了语言的局限,在创作实践中又深切体悟出语言潜在能力的大有作为,从而明确了对诗歌言外之意的追求。

二、诗性语言向佛家表达方式的渗透

佛家语言向诗歌语言渗透的同时,诗性语言也逐渐渗向佛家语言。诗性语言向佛家语言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诗偈与公案。

早期僧人布道时所用言语说理性很强,形象性较差。随着诗歌的发展与繁荣,佛家语言尤其是禅宗语言的诗化倾向就比较突出了。初唐时,许多禅师都使用诗歌形式来彰显修行所得,但大多只有诗的格式而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如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

2003.1NTSFXYXB

63

大师的“有情天下种,因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中唐以后,禅诗的艺术性增强,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示法诗、悟道诗,如宋代某尼姑的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仅有短短四句就将一心向佛、孜孜以求、瞬间悟道的过程与心灵经历的种种境界说得形象、生动,诗意盎然。

除了诗偈,佛禅还有大量的公案。公案是指记录师徒间传教悟道的故事典籍,主要形式有:灯录和语录。由于佛禅门派众多,各种公案的接引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影响最大最有艺术性的是机锋。机锋是佛教语言观悖论与诗性语言碰撞出的火花,它指的是禅师灵气飞动的逸语,或者禅师与弟子之间用以开启人心、得悟成道的对答。机锋往往暗藏在公案里,语言技巧很高,是禅宗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它不是开门见山的说教,也不是直接了当的指导,而是用尽量省俭的诗性语言,负载尽量丰富的意蕴,有暗示性的语言、动作来“绕路说禅”,大量的平常语、矛盾语曲折、或者以连的地步,从而,使修行者神思贯注,阻断逻辑思维的路途,斩断缠手缠脚的“情见”,引领修行者从“无明”状态走出,这时就仿佛美丽的织锦突然翻转,修行者将看到的是经纬分明的世界,又似桶底脱落,使天机瞬间得解。总之,机锋中惯于使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法,来充分发挥语言的张力,以有限的文字负载无限丰富的内涵,并常常通过语言的怪诞变形造成陌生化,突出其隐喻与象征功能,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美感。如《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中的一段公案:

师又问“:佛法真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应底道理?”德曰:“如驴觑井。”师曰“:道则太杀道,只道得八成。”德曰:“和尚又如何?”师曰“:如井觑驴。”

德上座的回答运用了比喻与联想,已具有了诗性语言的一些特质,但元证禅师的答案才是真正能体现佛家语言观的禅家语言。它通过颠覆语言的逻辑性,造成一种陌生感,来启人悟道。这种对常规语言及其逻辑性的抗拒与反叛,展现出强烈的诗性语言特性,拓展出强大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浓烈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是佛家语言观悖论与其能悟善觉的思维碰撞出的耀眼火花,也是诗性语言向佛家语

64

NTSFXYXB

2003.1

言渗透的表现。

如果说禅诗用诗的语言写还不为怪的话,那么,一些师徒之间的问答也写得诗趣浓郁就不能不说诗性语言对佛家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了。佛家这种表达方式借鉴了传统诗学的比兴、寄托手法,并对之加以发挥:它更注重表达的整体性,不只体现在片言只语中;它更强调表达的隐蔽性,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藏而不露;它更突出了创新性,不是推陈出新,而是有意反叛旧语,自造新语。佛家语言的诗化,是佛教审美化的重要表现。

佛家这种诗化的语言又进一步影响到诗歌语言。许多诗人由禅语中受到启发,在诗歌创作中刻意求新,有意留下大量的语义空白,这种随机应变的表,具有,。苏轼所说,“活句”、“活,“切玉刀”,为诗,使诗的语言能千变万化,游刃有余。

三、韵味:诗禅表达方式共通点在理论上的凝结佛家语言向诗歌语言的渗透,不仅表现在诗歌创作上,而且必然表现并凝结在诗歌欣赏与评论中。魏晋时,刘勰就竭力提倡“隐秀”,他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

[2]

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在此,刘勰已经意识到诗歌语言的含蓄、朦胧、多义的特点,强调追求重旨、复义、秘响,从而得到文外之义,潜发之采。钟嵘在《诗品序》中重新解释了诗之三义,他将“兴”解释为“言有尽而意有余”,认为“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

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才能收到“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的审美效果。可见,不论是刘勰的“隐秀”还是钟嵘的“滋味”,都是在深知语言的特点的基础上,强调对言外之意的追求“。唐宋以还,经由言意之辩开创的美学理想,通过禅宗的融化与张扬业已深

[1]P.80

入人心”,而文论家的研究则将这种审美追求清晰的凸现出来“。但见情性,不睹文字”“、可睹而不可取”“、可用而不可见”“、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这是诗僧皎然提出的诗歌创作应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刘禹锡的“境生象外”更是对佛家境界说的美学发挥。

(

)

到晚唐司空图便将这种审美追求明确为“韵味”。他在《与李先生论诗书》中云: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

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是适口者,若醋,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己;若盐,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人以充饥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噫!近而不

[3]

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这段话指出论诗比论文还难主要是因为诗歌的旨味不是止于咸或酸,而是在咸酸之外的“醇美”。这里所谓“味”是指意味“;韵”指的是“风韵”、“气韵”、“神韵”,宋人王将之简练地概括为:“有余意之谓韵。”可见“韵味”,是通过语言对非语言表达的不充分来体现的。司空图所谓“韵味”,即他所概括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求诗人创作要“不离文字,不在文字”,以有限的文字来表达无限丰富的内容,不是意尽于言中,而是追求言外之意;同时,赏中也必须“不离文字,不在文字”,限制,才能得悟其韵味,羽以禅喻诗,,说穿了言意关系。“不涉理路,不落言荃”“羚羊挂角,,,才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明清时期,又有许多人对这种追求韵味的审美传统加以综合、整理、完善。王士祯倡导的色相俱空的“神韵”则是对司空图和严羽观点的承续,与“韵味”说一脉相承。清末大学问家王国维“拈出”意境,对之独树高标,则是对韵味说的发展与完善,因为韵味正是意境中虚的因素。这样,司空图的“韵味"说上承刘勰的“隐秀”、钟嵘的“言有尽而意有余”,下启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王国维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将古代诗学对语言美的研究连成一脉。深受佛家语言观影响的历代文人对韵味的理解与追求,又影响了最为广大的诗歌创作、接受与

批评群体,从而确立了符合其审美规范的诗歌的正

统地位,影响了中国诗学与美学的发展方向。

当然,韵味说乃至中国诗学所接受的不仅是佛家语言观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其语言观所牵连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日本学者、禅学家铃木大拙先生曾说“:而所谓韵或韵味的真实涵义,如我们在上面一再指出的,便是通过形象外的东西寻求、恢复一种感

[4]

性存在的完整性。”这句话强调了其在思维方式上的共通点,也指出了“韵味”与佛家表达方式的干连。鲁枢元也在《汉语言的诗性资质》一文中指出“:佛教的禅宗之所以兴盛于中国,而在唐代诗歌的繁盛同时达到高峰,应该说中国独有的语言形态以及与此

[5]

相关的思维方式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这句话也说。“韵味”正是,。“韵味"正是这。借月明心,观花发慧,,言此意彼,如盐入水,有味无痕,诗家所追求的韵味无穷的意境,不也正是佛家语言观悖论所碰撞出的别一表达蹊径吗?参考文献:

[1]陈兴伟.诗歌语言的指称与非指称———中国诗学语言

向度的理论评述之一[J].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3,(5):80.

[2]牟世金,陆侃如.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

社,1982.

[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79.

[4][日]铃木大拙.谢思炜译.禅学入门[M].北京:三

联书店,1988.

[5]鲁枢元.汉语言的诗性资质[J].文艺理论研究,1989,(5).

[责任编辑]姚馨丙

PoeticlanguageandBuddhistlanguage

LIUYan-fen

(ChineseDepartment,InstituteofArts,Jinan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02)

Abstract:Theaesthetictraditionofseeking"lingeringcharm"inpoeticlanguagecannotbeseparatedfromtheinfluenceofBud2dhistlinguisticperspective.AsaphenomenonuniqueinChineseculture,thepenetrationofBuddhistlanguageintop

oeticlanguagebequeathsgreataestheticsignificancetoChineseBuddhistlanguage,theZenlanguageinparticular,andauniquewayofexpressionisformedwhichismainlyshowninpoeticverseand"GongAn".Traditionalpoetictheory,like"lingeringcharm",canberegardedasthetheoreticalcondensationofthesamewayofexpressionbetweenpoetryandBuddhism.

Keywords:poetry;language;Buddhist;linguisticperspective;lingeringcharm.

2003.1NTSFXYXB

65

关于佛的语言篇六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语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正是忠实的写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东汉末年,佛教经典随着鸠摩罗什等佛法弘传者传人中国,翻译经典遂成为表达佛法思想的首要工作。由于中国与印度在文化、风俗等之间的差异性颇大,想要找到适当的对译词实非易事,译经师们本着对佛法义理的掌握及自己在文学上的素养,在字字句句中仔细推敲下,更冀望以最贴切的文字词汇来阐扬佛法真正的意蕴。因此,在佛典翻译的阶段中,不但使佛教的法身慧命得以绵延,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词汇,甚至影响到中国文学、艺术、音乐的创作与发展。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了汉语的哲学词汇、文学词汇、民俗和日常用语,增加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韵味。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十八层地狱,十恶不赦,七手八脚,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等。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交谈话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四相。《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经》言: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现今,生老病死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此外,有不少词语虽然源於佛教经典,其来源却鲜为人知。比如:赞叹、究竟、浮屠、绝对、实际、缘分、随缘、有缘、妄想、障碍、昙花一现、五体投地、水中捞月、不可思议、皆大欢喜、刹那间、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等语词在佛经中频频出现,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已成为汉语中通用的词汇,数量之多,难以尽述。原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说:“如果彻底掘弃佛教文化,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在长期的语言演变中,相当多的佛教成语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究其语源,仍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印记,在汉语成语的百花园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佛教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推动了汉语句法的发展,还为中国的翻译方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据统计,今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

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首先,佛教的传入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某些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基本词的大家族,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的构词成分。首先表现为音译词,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例如“菩萨”“魔”“塔”“袈裟”“和尚”“菩提”“弥勒”等。再者是意译词,意译词是根据外来概念的意义,利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这类词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形成的词中占了绝大多数。例如:“心”“空”“色”“过去”“现在”“未来”“如来”“法宝”等。三是半音半意译词,这种词我们也称为梵汉合成词,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音译,一半意译。这种词反映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语中“半音半意”的造词方法。 例如:“佛家”“念佛”“欢喜佛”“禅师”“昙花”“佛典”“寺院”等。

再者,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有,常见于哲学、文学、民俗以及日常生活中。首先是哲学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学思辨特点的宗教,许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学名词。现代哲学深受佛教的影响。佛教认为宇宙本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涅槃经》卷三:“如来善修,如是平等。”现代哲学用“平等”表示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悲观”“自觉”“因果”“唯心”“世界”等,都是哲学词汇中的重要成员,表示一些基本命题,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次是文学词汇 。佛教不仅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新的意境,也为中国文学输入了大量的词汇。首先,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不少佛教词语甚至还成为文学理论术语。例如:造境,佛教认为万法皆由心所生,而心识有创造功能。文学家将其引申指心识有创造诗境的功能。唐朝吕温《吕衡州集》卷三有言:“研情比象,造境皆会。”

第三,佛教的传入对汉语熟语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佛教是许多成语或典故的来源。《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这一成语,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 俗语和谚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定型语句,其中也有不少词条都来源于佛教。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别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饶有趣味的特点,与佛教也有密切关系。例如“阎王贴告示,鬼话连篇”。阎王是管地狱的神,是小鬼的上司,所以阎王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告示的内容便是鬼话。比喻说一些不真实的话,骗人的谎言。此类歇后语还有“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屠夫念经,假慈悲”等。 佛教的传入,特别是佛教语言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了汉语的哲学词汇、文学词汇、民俗和日常用语,增加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韵味。

关于佛的语言篇七
《佛教与汉语语言》

107

1082007年第9期

安徽文学

关于佛的语言篇八
《佛教词汇与日本语言》

关于佛的语言篇九
《汉语与佛教的关系》

内容提要: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这主要表现在词汇上。本文简要论述了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的三个主要途径,指出中国古代汉语言与佛教有着极深的渊源。

关键词:汉语 词语 佛教

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见之于《吕氏春秋·君守》;《汉书古今·人物表》则说明仓颉是黄帝的史臣;民间传说更把仓颉神话,说他有四只眼睛;《说文解字》则说仓颉是受鸟兽足迹的启发而创造出了文字。由文字而构成词汇,再形成语言,便成为汉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延续至今。可以说汉语言是构筑灿烂中华文明的基石。

汉语的发展,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别的文化因素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汉语的表意功能越来越强,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刻。在汉语发展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一是近代由对日本文字的转译而吸收、接受西方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诞生;另一次就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文化的吸收融合。根据统计,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的词语。而正如梁启超所言:“夫语言,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由此观之,则自译业勃兴后,我国语实质之扩大,其程度为何如者。”自汉代译业初兴到宋代大规模译经活动结束,近一千年间经过像竺法护、昙无竭、道安、鸠摩罗什、慧远、菩提流支、玄奘等大师的先后努力,佛教文化被整体移植到中国。早期的翻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固有名词音译,抽象名词大多沿袭中国旧有词汇,尤其是借用老庄者为多,如道安法师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就是注重解决佛经翻译中的“当代化、地域化、大众化”的问题;但随着译经业的逐渐发达,为准确翻译佛经的义理,译者结合汉语特点及佛经义理,创造出了大量新词语;而且随着佛教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在日常交际与活动中,也出现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词汇。到宋代赞宁便在《宋高僧传》里总结出了翻译“六例”,如方立天先生所说:“六例总结了汉译佛典的来源、语本、翻译方式和译文差异,区分了译本的语言类别,表现了中国佛教学者对翻译中语言问题的重视。”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汉语,对其整体面貌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主要有以下途径:

直接自佛教经典撷取

汉民族文化以儒家为代表,与古代印度以佛教为代表的文化相比较,汉民族偏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对精神的超越需求不是很强烈,所以反映在语言上非常朴实,相对而言缺乏想象力。佛教经典的输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民族的思维想象空间。随着隋唐时代佛教在社会上影响的日渐深远,许多佛教经典中的词语输入进了汉语词语系统之中,尤其是几部普及较广、影响较大的经典,像《楞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等。

《楞严经》卷四中,佛陀让25位圣者各自讲述自己的悟道经验,以便使后来“行者”能够“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静。”这一句话中就有两个成语“一门深入”和“六根清净”进入汉语言词汇体系,当然其含义是随着在社会上的应用而逐渐“世俗化”的。该卷还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的说法,“爱河”一词是佛经比喻极其丰富的表现,但中国人却不愿使之干枯,便创造出了“永浴爱河”之类的词语,用于表达对新人的祝福。该书卷八还有“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味同嚼蜡”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比喻,借用到汉语中就成了比喻内容枯燥乏味到极点的意思了。

《维摩诘所说经》第一品中赞扬各位菩萨功德时说:“众所知识,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狮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为大医王,善疗重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其中有多个成语进入汉语词体系:“名闻十方”、“不请之友”、“应病与药”还有“狮子吼”。本来“狮子吼”是说诸佛菩萨能够以妙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说,后来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歌赠给朋友“龙邱”居士:“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吼”借用此处“狮子吼”的部分含义,说朋友妻子声音特大,对丈夫管教很严,后来便成

为妒悍妇女的代名词。

《法华经方便品》中说:“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后来便出现了“昙花一现”一词。在该品中还有“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其中“聚沙成塔”后来比喻积少成多。“女大十八变”则是《法华经》八岁龙女转眼成佛故事的借用。

《百喻经》中衍生的成语也很多,像“一厢情愿”、“空中楼阁”等,都是由佛陀讲述的譬喻故事而变成成语的。另外像“盲人摸象”、“井中捞月”、“认贼为子”、“不即不离”、“一瓣心香”、“一心不乱”、“自作自受”、“自欺欺人”、“无恶不作”、“金口难开”、“不知不觉”、“不可思议”、“不二法门”、“泥船渡河”、“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唯我独尊”、“放下屠刀”等等,都是直接撷取自佛教经典。这些词语都或多或少偏离了佛经的本意,但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却是不争的事实。

由佛教观念演变而成

佛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的很多观念随着佛教在古代中国社会的普及而逐渐为人们接受。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接受思想与接受语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于是很多佛教特有的名词进入汉语词语体系当中。如佛教基本思想是讲“缘起”法的,于是像“因果”、“缘分”、“有缘”、“随缘”、“广结善缘”、“报应”等词语,都成为中国民间常用的词汇。

关于时间,佛经中常常用“劫”来计算。因为佛教用“成、住、坏、空”四劫来说明宇宙世界从成立到破坏的过程,其中“住劫”中有“饥馑、疾疫、刀兵”三小灾,在“坏劫”中有“水、火、风”三大灾,所以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常常用“劫”来表示“灾难”,比如“浩劫”、“在劫难逃”、“劫后余生”、“逃过一劫”等等。而极短时间佛教则用“刹那”表示,一刹那大概有几百分之一秒,因为人的一个念头从生起到谢灭就有九十个刹那,而一刹那人的念头又有九百次生灭。据此汉语言就有了“一刹那顷”、“刹那间”、“一念之间”、“一念之差”等语词。

关于空间,佛教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说法,“大千世界”现在是说形形色色的人世间景象了。另外像“十方世界”、“娑婆世间”、“森罗万象”等都是由佛法观念演化而来的。

关于生命,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根据各自的生命特点,像“轮回”、“菩萨心肠”、“慈悲”、“修罗场”、“饿鬼投胎”、“人间地狱”等词语纷纷诞生而进入汉语表意体系。

佛法的修持自成完整体系,像“注意”、“留心”、“三昧”、“方便”、“一念万年”、“一心一意”、“心猿意马”、“抖擞”、“忍辱”、“精进”、“勇猛”、“神通”、“入流”、“道具”、“忏悔”、“解脱”、“五体投地”等等都可以说是这一体系古人修行习用的词语,进入世俗社会后随应发生变化而成了现在的含义,其中很多意义变化还很大。如“三昧”本指修持中的禅定境界,现在引申为事物的妙处或诀窍;“抖擞”是指僧侣用“头陀行”来断除烦恼执著,如同抖去衣服灰尘一样,故称“抖擞”;“入流”本指初入圣人之流;“道具”本是指僧侣随身携带的资具,如“三衣”、“坐具”等。

另外像“妄想”、“烦恼”、“罪过”、“习气”、“绝对”、“相待”、“普遍”、“极乐”、“谛听”、“戏论”、“手续”等都是佛法观念日渐“世俗化”而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了。

在佛教传播过程中产生

中国禅宗应该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标榜的中国禅宗,却留下了数量极为庞大的禅宗语录,而且大都在当时社会上影响极大,禅师的机锋及开示可以说都是汉语极为灵动的应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词语流传到社会语义系统中来。如“江湖”一词唐代是指江西和湖南,因为当时江西有马祖道一,湖南有石头希迁,此二人为大禅匠,学人多参游两位大师门下,便简称为“走江湖”。又如辑录禅师语录的《五灯会元》中就有很多语词广为流传而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如该书《育王德光禅师》卷便有“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逆,打成一片。”,其中“七手八脚”、“打成一片”现在还用,当然意义有很大变化;该书十二卷还有“埋兵掉斗,未是作家,匹马单枪,

便请相见”的说法,“匹马单枪”语义也有很大变化;“拖泥带水”出自该书十六卷“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其他像“单刀直入”、“心心相印”、“火烧眉毛”、“回光返照”、“一刀两断”、“入海算沙”、“灰头土脸”、“一丝不挂”、“本来面目”、“水到渠成”、“雪上加霜”、“同床异梦”、“隔靴搔痒”、“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骑驴觅驴”、“水涨船高”、“当头棒喝”、“头上按头”、“鹦鹉学舌”、“头头是道”、“衣钵相传”、“佛头著粪”、“开花结果”、“自家活计”、“腊月三十”、“美食不中饱人吃”等等词语都由禅师创造,随语录传播而影响扩大进入汉语词汇系统。

佛教传播到民间,逐渐进入百姓生活,于是很多关于佛教的俗语、谚语大量出现,可见当时佛教在古代庶民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分量。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裳”、“无事不登三宝殿”、“临时抱佛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人方便”、“送佛送到西天”、“佛度有缘人”、“消灾延寿”等,都是佛教在民间传播时而产生的。

另外佛教在传播过程中由僧众讲法时灵活运用一些词语,而增加、改变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如“商量”本来是指商贾买卖物品时互相议价,后来被禅门引用成今义;“老婆”本意为老妇人,佛门慈悲为怀,大开方便法门,与心肠慈软、话语啰嗦的老妇人有类似之处,故称“老婆”,“到家”在禅宗里指的是识见本性,达到开悟的境界。如《五灯会元》卷十七记载:(黄)庭坚问:“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切?”晦堂答:“只要公到家耳!”这是禅宗对古汉语词语的活用。 其他像“棒喝”、“头头是道”、“火烧眉毛”、“安身立命”、“和光同尘”、“瓮中捉鳖”、“以毒攻毒”、“逢场作戏”都是禅宗的“同行语”,经过佛教的改编而丰富了词语的含义。每一个词语都有它产生、使用和消失的历程,更多的词语在此历程中有着意义方面细微的变化。而禅宗文献中类似这样的口语用例,为现在我们考察语词的历史演变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所以讲汉语文献学也是离不开佛教史籍的。

另外中国禅宗“不立文字、不离文字”的风格,创造出的机语、玄言、公案、偈颂、话头等“互相重叠、交叉的语言类型、方式,构成了一座灿烂辉煌的语言殿堂,令人眼花缭乱的语言迷宫。可以说,禅宗把中国的艺术语言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禅宗语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艺术语言的宝库。”

其他像对中国音韵学发展的推动、对文体形式改变的影响、对唐宋诗歌意境、明清小说内容的开拓等等,也都是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对汉语的发展的巨大影响之所在。

主要由上面三种途径,大量佛教用语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对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佛教词语的“浅化”、“世俗化”是不可避免的,即很多词语在日常生活运用时逐渐失却其本义,而被世俗含义所代替。其中不乏被误用者,如“涅槃”本是指烦恼消除后的实相觉悟境界,现在却成为僧人死亡的代名词了;“空”与“无我”本来指的是世间万物包括自身都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只是一时的因缘汇聚而成的现象,但现在一般就理解为什么都没有了,并为此感到恐惧而无法接受这种思想或认为消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参考书目:

[1]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C].《饮冰室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星云大师.《佛教》(八)[C].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

[3]于谷.《禅宗语言与文献》[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4]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云江,男,四川大学宗教所2002级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佛教学者陈兵先生,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随笔十余篇。

关于佛的语言篇十
《佛教基础词汇释义》

佛: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过去有译做“浮屠”或“浮图”的。佛,本是“觉者”、“觉悟者”之意,但佛教给它加上了特定的涵义,说佛不但能够自己觉悟,还能启发他人觉悟,并且这种“自觉”和“觉他“的能力都是至高无上的,十分圆满的。因此,佛成了释迦牟尼独占的称号。虽然后来也泛指佛经中提到的一切佛,但实有其人者仅释迦牟尼一人。

法:“法”字的梵语是“达磨”(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的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

菩萨:菩萨是菩提萨(Bodhisattva)的简称。简单地解释,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安乐(自度度他),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做菩萨。

沙门:佛教出家人的另一种称号,也有译做“桑门”的。现不常用。

施主:僧人称送财物给寺院和僧人者为施主。

居士:本指正式受过戒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现泛指所有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男性叫优婆塞即男居士,女性叫优婆夷即女居士。

同参:僧人之间的相互称呼。

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指通晓佛法并善于讲解以及致力修行传法的僧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的。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精通经、律、论的称为三藏法师。

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即佛教教义;“僧”指佛教出家人。通常三宝即指整个佛教。

刹:佛教寺院的另一种叫法。如宝刹、大刹、古刹等,刹是梵文的音译,地方的意思。

居士林:佛教在家信徒仿照僧团建立的宗教组织,成员并不限于正式受戒的居士。居士林一般不单独组织公众性宗教活动,主要从事经籍和宗教用品的流通,协助寺院办道场等活动。

皈依:也称“三皈依”、“三皈”或“皈依”,即信仰佛教。意思是对三宝的归顺依附、归命依靠。

超度:僧人说通过诵经拜忏,可以使死者脱离地狱之苦,故称超度。

舍利:梵文的音译,意指死者的骨灰,佛教用以专指高僧的骨灰。“舍利塔”即藏有舍利的塔。

南无:梵文的半译,念做“拿摩”,是表示尊敬的用语。佛教把其加在佛、菩萨名号之前,以示敬意。

涅槃:梵文的音译,本意是“死”,但佛教给它加上了特定的涵义,指经过修行,脱离了人生,进入一种不生不灭的幸福境界。涅槃通常只用来指佛的死或指修行的目的。僧人的死称为“圆寂”。

般若:梵文的音译,念做“波惹”。译为中文是智慧的意思。

六度:度,梵文音译,“到彼岸”之意。佛教指通过修行,脱离人生的苦海,进入所谓的幸福境界,因此也译做“渡”。佛教说有六种途径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称为“六度”,即: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

法器:指僧人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钟、鼓、磬、木鱼等。

念珠:也叫佛珠或数珠,佛教徒念经咒或佛号时用来计数的工具,多用香木或玉石制成。有18、21、108颗之分。现在也流行为佛教信徒的一种装饰品。

合十:又称合掌,两手当胸,十指相合,佛教徒的普通礼节。僧俗之间、僧人之间相遇的礼节。

顶礼:佛教徒的大礼,即跪拜礼,多用于信徒敬师或僧敬佛。

布施:俗人送财物给寺院或僧人叫布施。僧人把自己对俗人进行宗教宣传也称为布施,意思是施法于人。

化缘:僧人向俗人求布施称化缘。佛教宣称出布施的人可以与佛结缘。

放衬:居士送钱给僧人称放衬。

供斋:信徒送食物给僧人称供斋。

偈:读作“记”,也叫颂,或偈颂,是一种类似于诗的体裁,一般四句为一偈,每句字数固定,有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不等。

开经偈:是诵经讲法之前,讲听之人共同要诵的一个偈子,传说是武则天所作,即: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无上: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没有任何的法是可以超越其上,故叫无上法。

甚深:佛法浩瀚无量,博大精深,如无边、无底,深广皆不可测量之大海。

微妙:成佛之法极其微细、精妙,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体验,是实证之法,从佛祖心中自然流出。

阿弥陀佛: 阿:无。弥陀:量。佛:觉。阿弥陀:无量。阿弥陀佛:无量觉。

阿弥陀佛有另外两个名号:无量光、无量寿。

无量光:光:表空间,也表智慧。无量光:表述宇宙,空间无量;也表一切众生皆本来具有无量的智慧,而十方诸佛,已经圆满证得一切智慧。

无量寿:寿:表时间,也表寿命。无量寿:表述宇宙,时间无量;也表一切众生皆本来具有无量的寿命,而十方诸佛,已经彻底断除分段生死和变异生


关于佛的语言相关热词搜索:格列佛游记语言的妙用 佛的语言 佛经是什么语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佛的语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佛的语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474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