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公治长篇

公治长篇

2016-11-23 10:40:5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公治长篇(共5篇)公治长篇第五学习论语公治长篇第五5 1 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治长:孔子的学生,姓公治,名长。缧:lei,黑索。绁:xie,挛也。孔子说公治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监狱中,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5 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公治长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公治长篇第五
公治长篇 第一篇

学习论语公治长篇第五

5.1 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治长:孔子的学生,姓公治,名长。

缧:lei,黑索。

绁:xie,挛也。

孔子说公治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监狱中,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的弟子,南宫适,字子容。

孔子说南容,“如果国家有道,就不会被废弃,有官可以做,如果国家无道,也不会受到刑戮。”所以,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从“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可以看出孔子的处世哲学。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说子贱:“这个人是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那么这种人从哪里来的这种好品德呢?” 《论语别裁》把“斯焉取斯”翻译成为,“他就是君子”,恐怕不妥。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

瑚琏,音同胡连,是古代的玉器,这种玉器是供于庙堂之上的,相当皇宫的布置,是“高、贵、清”的象征,古代只有在国家大典的时候,才用。

子贡问道:“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孔子道:“你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说:“什么器皿?”孔子说:“瑚琏。”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佞,ning,第四声,能言善说。

给,足也。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口才呢?强嘴利舌地同人家争论辩驳,常常被人讨厌。冉雍未必仁,但为什么要有口才呢?”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漆雕:姓。

开:名。

孔子让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他回答说“我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以后很高兴。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竹木编的小筏。

无所取材:有版本为“无所取哉”。

孔子说:“主张行不通了,我想取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人,恐怕只有子路吧?”子路听了以后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啊,勇的方面超过我,这并不见得可取。”

对“无所取材”的解释,有些版本中认为是取不到做木筏的木材,这个可能跟本意不符合,这段文字其实是孔子在那里随便说说,但是,子路却当真了,所以,孔子有点感慨。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家:古代的卿大夫由国家封以一定的地方,由他派人治理,并且收用当地的租税,这地方叫做采邑或者采地。“家”便是指这种采邑。

宾客:一般的客人叫客,贵客叫做宾。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是否仁?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说:“子路,如果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叫他去负责兵役和军政的工作,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

“冉求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千户人口的私邑,可以叫他当县长,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叫他当总关,至于仁德,我也不知道。”

“公西赤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穿着礼服,立于朝廷之中,可以叫他去接待外宾,办理交涉,至于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

二。”子曰:“弗如也;我与女弗如也。”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答道:“我么,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啦,听到一件事,可以推知道十件事情,我呢,听到一件事情,只能推知两件事情。”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

这里可以看出两个问题:其一,子贡比较谦虚;其二孔子说话的艺术。如果只是说子贡不如颜回,那么子贡心里总是会不爽,于是他把自己也带进去,说自己也不如,那么子贡心里感觉就舒服多了。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朽:腐烂的意思。

诛:责备。

杇:音wu,这个字原以为是朽字,看看意思觉得不对,仔细一看,原来比朽多了一横,而且拼音输入法还打不出这个字。在百度里面搜了一下,发现涉及这句话的,这个字正确的不多。这里应该是涂抹的意思。

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了,粪土一样的墙粉刷不得了。宰予我还责备他干什么?”孔子说:“以前,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话,却要观察他的行为。从宰予这件事情,我改变了以前的做法。”

《论语译注》和《论语注疏》中的解释大致如上所述,而《论语别裁》中,南怀瑾的解释则是大相径庭,他认为孔子的本意是必须要有坚强的体魄,才能够好好学习,属于鼓励大家中午要好好休息,真是不愧为“新裁”啊。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申枨:人名,枨,音城。

孔子说:“我没见过刚毅的人。”有人说:“申枨。”孔子说:“申枨有欲望,怎么可能做到刚毅呢?” 熟悉林则徐的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今学《论语》,方知林则徐的这副对联原来还是有出处的。孔子所说的很有道理,一个人有很强的欲望,就很难做到刚毅。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加:陵也。

诸,于也。

子贡说:“我不希望别人将非义加陵于我,我也不会将非义加陵于别人。”孔子说:“赐啊,这个是你做不到的。”

孔子的意思是,要让别人不加非义于你,是做不到的。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文章:这里的文章是广义上的文章,而非现在所说的文章,包括言语、思想、行为、处世、做人等方面。

子贡说:“老师关于文献和做人方面的学问,我们可以听到,老师关于天性和天道方面的学问,我们听不到。”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听说了,但是做不到,所以怕听到。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的谥号是文?”孔子说:“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地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谥号为文。”

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是聪明而又好学的人并不多,一些头脑聪明的人为了耍小聪明,想通过投机取巧而实现目标,所以不太愿意下苦功,事实上,很多时候要想成功,非要勤奋不可,于是,很多聪明的人,就被埋没了,正所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说子产:“有四个方面的君子处事之道,约束自己非常严谨,对待君主非常恭敬,对待老百姓能够给予恩惠,用老百姓非常合理、符合道义。”

子产是历史上有名的宰相。

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往,时间久了,就得到大家的敬重。”

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臧文仲:鲁国的大夫,臧孙辰。

居:使之居住。

蔡:国君之守龟,出蔡地,因以为名焉。也就是乌龟的意思。

节:柱上的斗栱。

棁:音啄,zhuo,梁上的短柱。

知:智慧。

孔子说:“臧文仲替一只大乌龟盖了一间房屋,有雕刻着像山一样的斗栱和画着藻草的梁上短柱,这个人怎么能够算聪明呢?”

蔡,居然是表示乌龟,真是没有想到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令尹:令,善也;尹,正也,言善仁正此官也。楚官多以尹为名,皆取其正直也。令尹,宰也。 崔子:崔杅,齐国的大夫。

子张问:“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高兴的神情;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恨的神情。每次都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告诉接位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啊?”孔子说:“可以算尽忠于国家了。”子张说:“算不算仁呢?”孔子道:“不晓得,这怎么能算仁呢?”

子张又问:“崔杅杀掉了齐国的国君,陈文子有马十乘,放弃不要,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说道:„这里的执政者同我们的崔杅差不多。‟又离开了。又到了另一个国家,说道:„这里的执政者同我们的崔杅差不多。‟于是又离开了。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清白的很。”子张问:“算不算仁?”孔子说:“不晓得,这样怎么算仁呢?”

看来仁的要求很高。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做事情要反复考虑。孔子听说了,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看来“三思而后行”可能是出自《论语》了,现在都是用来表明做事情要多多考虑,而孔子的本意却是不要考虑太多了。的确,考虑太多了,没法做事情,孔子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5.21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甯武子:甯,ning,音同宁,卫国的大夫,姓甯,名俞。

孔子说:“甯武子在国家太平的时候,便聪明;在国家昏暗的时候,就装傻。他那聪明,别人赶得上,他那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

《论语》里充满着智慧,我理解,智慧和聪明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聪明的人很多,但是具有智慧的人不多,很多聪明的人,本身确是愚昧的。如果在不该聪明的时候,还那么聪明,那就会死得很惨。所以,孔子说了,在国家朝廷昏暗的时候,甯武子会装傻,这点很多人都是学不会的。其实,这种情况又何止是对一个国家而言呢,当周围的环境不需要聪明的时候,就不要聪明,这应该算是孔子的本意吧。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陈:国名。

与:语气词。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那里的学生们志向高大得很,文采又都斐然可观,我不知道怎么样去指导他们。

看了一些资料,狂简的意思不是很清楚,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还是有些不明白。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了,互相让位,都逃走了。

孔子说:“伯夷和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恨,所以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很少。”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微生高:微生,姓,名高,鲁人。

醯:音希xi,醋的意思。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直?有人向他讨醋,他自己没有而从邻居那里讨点给他。”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以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要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盍:何不的意思,音何he。

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什么遗憾。”

译文
公治长篇 第二篇

一、 仰之弥高

译文:颜渊喟然叹息:“仰望孔子及其道,高不可及;钻研孔子及其道,坚不可入;看看在前面,忽然又在后面了。夫子教人循循善诱,用文章博大我,用仪礼约束我,我想停下来都不能,我竭尽才力,但孔子及其道,如峻绝高山立在面前。虽然想跟从它,但我无路可以到达啊。”

二、论语.学而篇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小事大事,都重视以礼节交接,却忽略„和‟的精神,是不可行的;为了和谐而和谐,不能用礼来节制约束,也是不可行的。”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三、论语-为政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公治长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ni、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五、论语-公治长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六、雍也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孔子说:知道(知识)的人不如喜欢(知识)的人;喜欢(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七、述而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八、子罕篇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九、颜渊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十一、卫灵公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十三、阳货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十四、子张篇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公治长篇 第三篇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教,止于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格物致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有未穷,知有不尽。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为物格。此为知之至矣。

诚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心:身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齐家:人之其所亲爱而辟/贱恶而辟/畏敬而辟/哀矜而辟/敖惰而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治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平天下: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民散,财散则民聚。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君子慎独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天下之道达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天下国家有九经: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忧也,久也。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鼉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到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明哲保身

子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席水土。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载,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论语》

<学而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致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犯上作乱 巧言令色

曾子:吾日三省其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礼之用,和为贵。 和而有礼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众星拱月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中逾矩。

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不违,如愚

交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篇>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贡欲去掉每月初一祭祖而活羊 子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里仁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治长篇>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桍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之道四焉:其行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白话简译
公治长篇 第四篇

论语白话简译

2010/4/8

学而篇第一

(一)、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而不抱怨,不是很象君子吗?”

(二)、有子说:“为人孝顺尊敬,却好犯上者很少的;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更是没有。君子追求事物的本源,明白了本源就有了道德。孝顺尊敬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三)、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很少有仁德的。”

(四)、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知识是否常温习?”

(五)、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敬事业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官员,使百姓不误农时。”

(六)、孔子说:“学生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守信,博爱大众亲近仁德的人。做到这些才可以 学习文化知识。”

(七)、子夏说:“爱贤能的人超过爱美女;侍候父母尽心竭力;侍奉君王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即使没学习,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八)、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过错不怕改正。”

(九)、曾子说:“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祠祖先,百姓的道德风俗就会淳朴厚道了。”

(十)、子禽问子贡说:“夫子(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会知道其政治情况,是他问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夫子这种方法大概和别人不一样吧?”

(十一)、孔子说:“父亲在时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期继承先人的遗志,可以说做到孝了。”

(十二)、有子说:“礼节的应用以促进和气为贵。 以前圣王在这方面做得最好,不管大小事都能做到和气。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为了和气而和气,不用礼仪来约束也不行的。”

(十三)、有子说:“守信要符合道义,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礼规,才能远离耻辱;因不丢失其根本,才可以作为行为的榜样。”

(十四)、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学问的人改正自己,可称得上好学了。”

(十五)、子贡说:“贫穷而不巴结,富有而不骄奢,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快乐,富有而好仁德者。”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指子贡)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啦,告诉你一件事可以领悟到未说的意思。”

(十六)、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为政篇第二

(一)、孔子说:“以道德思想治理国家,就会象北极星那样处在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着它。”

(二)、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三)、孔子说:“用法律治理百姓,刑罚约束他们,不违法只是为了免于受处罚,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百姓,礼规约束他们,不但会有羞耻之心,而且守规矩。”

(四)、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五)、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指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为什么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规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规埋藏他们、祭祀他们。”

(六)、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七)、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道,以为只是赡养父母。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恭敬,那有什么区别呢?”

(八)、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最不容易的就是和颜悦色。有了事情帮父母(长辈老师)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长辈老师)去吃,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九)、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疑问和反对,像个蠢人。退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不但理解了我所讲的还有所发挥,颜回并不蠢。”

(十)、孔子说:“看其所做的事情,观其所走过的道路,研究其心放在什么地方,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么能隐藏得了呢?”

(十一)、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后领悟到新的知识,可以做为老师。” (十二)、孔子说:“君子不能象器具。”(只有一方面的用途)

(十三)、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行动后说话。”

(十四)、孔子说:“君子照顾多数人不结党营私,小人结党营私不考虑多数人。” (十五)、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会迷惘,只思考不学习会有危险。” (十六)、孔子说:“致力研究异端邪说,是很有害的啊。”

(十七)、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懂了吗?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这才是真的懂!”

(十八)、子张请教谋求做官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疑问的先不说,没疑问的也要谨慎地说,就能减少过失;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不做,没怀疑的也要谨慎地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禄就有啦。”

(十九)、鲁哀公问:“怎样才能让百姓服从呢?”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到不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把不正直的人提拔到正直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不服从。”

(二十)、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和勤勉,应怎么做呢?”孔子说:“执政者庄重,百姓就恭敬;执政者孝顺仁慈,百姓就会忠诚;执政者选拔任用善良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百姓就会勤勉。”

(二十一)、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上讲‘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施用在政治上。’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二十二)、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如何立身处世!好比大车前没有横木,小车前没有横木,如何行走呢?”

(二十三)、子张问:“今后十代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代继承夏代因夏代礼制丧失造成的衰退和兴旺,可以知道的;周代继承殷代是因殷代的礼制丧失造成的衰退和兴旺,可以知道的。那么继承周代的朝代,即使一百代也可以知道的啊!”

(二十四)、孔子说:“不是你的祖先却去祭祀它,这是谄媚;见到正义的事情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公治长篇】

八佾篇第三

(一)、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天子规格的八列歌舞在庭院里举行表演,这样的事都忍心

【公治长篇】

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忍心做出来?”

(二)、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祭祖完毕时也唱“雍”这首诗。孔子说:“‘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上两句话,意思是诸候助祭,天子肃穆地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们三家的庙堂里呢?”

(三)、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如何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如何快乐呢?”

(四)、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一般礼仪,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在丧;礼上,与其办理周备,宁可哀伤过度。”

(五)、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与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诸国没有君主呢。”

(六)、季孙氏去祭祠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七)、孔子说:“君子没什么可争斗的事情。如果一定说有,就象比赛射箭一样吧!相互谦让地比赛完,又下堂饮酒祝兴。其竞争也是君子之争。”

(八)、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二十六)、孔子说:“执政时不宽厚,行礼时不恭敬,丧事时不哀伤,我如何看得下去呢?”

里仁篇第四

(一)、孔子说:“住在有仁德的地方为美。不选择有仁德的地方居住,怎么能说明智呢?”

(三)、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四)、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有邪恶了。”

(五)、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往的;如果不是以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是以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恶名就有了。君子吃饭时都不离开仁道,匆忙时是这样,颠沛时也是这样。”

(六)、孔子说:“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也没见过厌恶仁德的。爱好仁德最好,厌恶不仁即是有仁德,不让不仁影响到自己。有一天能让自己致力于仁德上吗?我未见到有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我未见过。”

(七)、孔子说:“人的过错有不同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有没有仁心。”【公治长篇】

(八)、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什么遗憾了!”

(九)、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吃穿不好为耻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十)、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符合正义就行。” (十一)、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贪图利益。”

(十二)、孔子说:“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怨恨。”

(十三)、孔子说:“能用礼让的原则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十四)、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

(十六)、孔子说:“君子懂得是义,小人懂得是利。”

(十七)、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思想如何与他看齐;见不贤的人就应反省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十八)、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劝阻,不听从,也应恭敬地侍奉他们,不冒犯。虽然心里忧愁也不怨恨。”

【公治长篇】

(二十一)、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挂在心头。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欢喜,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二十二)、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上行动跟不上为耻辱。”

(二十三)、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

(二十四)、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二十五)、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志和朋友。”

(二十六)、孔子说:“侍候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交往太频繁琐碎反而会疏远。”

公治长篇第五

(一)、孔子谈到公治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在监狱,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二)、孔子谈到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时有官做,政治黑暗时不受刑罚。”与是把侄女嫁给他。

(五)、有人说:“冉雍这人有仁德却没口才。”孔子说:“何必要口才呢?靠口才交往常常惹人讨厌。没有仁德,光有口才有什么用呢?”

易经知识
公治长篇 第五篇

64《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上) “易”有三个定义:第一是变化;第二是不易;第三是易简。(易--乾卦:时间、创造力 简--坤卦:空间、承受力)

乾 震 坎 艮

父亲 长男 中男 少男

坤 巽 离 兑

母亲 长女 中女 少女

记忆口诀:

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

乾为天(为父 为首 为马 为刚健)

坤为地(为母 为腹 为牛 为顺从)

震为雷(为长男 为足 为龙 为行动)

巽为风(为长女 为股 为鸡 为顺利)

坎为水(为中男 为耳朵 为猪 为坎陷)

离为火(为中女 为眼睛 为雉(野鸡) 为附丽)

艮为山(为少男 为手 为狗 为阻止)

兑为泽(为少女 为口 为羊 为喜悦)

学易经先讲下后讲上,先看下卦后看上卦。

彖tuan 彖传是对于卦辞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它分上下

大象-整个卦 小象-每个爻 象传就是对于卦的意思跟爻辞加以解释

十翼

彖传(上、下)

象传(上、下)

系辞传(上、下)

文言传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卦序歌:

乾坤屯(zhun)蒙需讼师

比小蓄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易经里面有16个卦是两个字的)

蛊临观兮噬嗑(he)贲(bi)

剥复无妄大蓄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jian)解损益夬(guai)姤(gou)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所以你不能够只是看说他说什么话,你真的是只看到周文王的解释,那你就受到限制了,你最好能够回到原始的那个象,地在上山在下,你也看到很多小动物都有一些仓皇失措。那你真要小心,它恐怕真的是地在上山在下了,逃命为先,这就是一个例子。(谦卦)

爻的当位:

初、三、五属刚位 适合阳爻

二、四、上属柔位 适合阴爻

乘与承:

以位而言,上对下为“乘”,下对上为“承”。

阳乘阴,阴承阳,为佳;反之则为不顺。

乾卦九三爻辞: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占验之辞: “厉害”代表危险

“无咎”代表没有灾难

元--代表创始、顺承、开始

亨--通达

利--适宜,适合做什么事

贞--正固,意思就是你坚持走在正路上面

得就是吉,失就是凶

悔代表懊恼,悔者愧于内

吝者羞于外,吝代表困难

咎代表灾难

厉代表危险

孚代表诚信

无咎是善补过

勿用代表不可以有为

所以我们今天学易经的时候,要记得一个原则,你所看到的易经的卦辞、爻辞都是答案,你就要找理由。我们平常从小念书,都是老师教你找答案,数学给你一个题目,叫你把答案写出来。学易经倒过来、相反了,就是先给你答案,再找理由,各位经过八次上课,能够把每一个卦为什么讲这句话的理由找出来,你就毕业了。

卦序卦名 主爻 理由

1 乾为天 九五 位中且正 自强不息

2 坤为地 六五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 厚德载物

3 水雷屯 初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 创业维艰

4 山水蒙 九二 位中而应 草创启蒙 蒙以养正

5 水天需 九五 位中且正 守时待命

6 天水讼 九五 位中且正 做事谋始

7 地水师 九二 单一阳爻 师出有名、纵横天下

8 水地比 九五 单一阳爻 舍逆取顺

9 风天小畜 六四 单一阴爻 以小蓄大

10 天泽履 六三 单一阴爻 以礼待人

11 地天泰 六五 位中,中胜于正 天地交融

12 天地否 九五 位中且正 否极泰来

13 天火同人 六二 单一阴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14 火天大有 六五 单一阴爻 顺天休命

15 地山谦 九三 单一阳爻 卑以自救

16 雷地豫 九四 单一阳爻 守正不阿

17 泽雷随 初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 随顺时势

18 山风蛊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 拨乱反正

19 地泽临 九二 位中且正 施比受有福

20 风地观 九五 位中且正 察人观己

21 火雷噬嗑 六五 位中,中胜于正 丛林法则割喉竞争 (he)

22 山火贲 九五 位中且正 人文化成

23 山地剥 上九 单一阳爻 顺势而止

24 地雷复 初九 单一阳爻 剥极则复顺势而行

25 天雷无妄 初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 内外兼修

26 山天大畜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 大有作为

27 山雷颐 初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 自力更生

28 泽风大过 九三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 自处之道

29 坎为水 九五 位中且正 防范于未然

30 离为火 六二 位中且正 化成天下

一个人的生命可以用乾卦来看。

乾卦对万物都有利,不会只对一种有利。

用九只能用在乾坤

用六只能用在坤卦

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六爻皆变叫做变卦

易经卦与卦之间的关系:非覆即变(连在一起两个卦) 非综即错

后天八卦图

正南 朱雀

离(火)

巽(木) 坤(土)

正东 震(木) 兑(金) 正西 白虎

青龙

艮(土) 乾(金)

坎(水)

正北 玄武

古代的上衣成为衣,裤子成为裳。

邑-郊-野

互卦。

这个元只有在乾卦可以翻译成创始,在别的地方只能翻译成开始。

坎卦的象征:为忧心忡忡、为血卦

为桎梏 、 为陷阱

为强盗。

先天八卦:趋吉避凶

后天八卦:五行相生相克

中间的位置是指二和五。

本卦--之卦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公治长篇》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公治长篇第五 国学经典公治长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公治长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公治长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4956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