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2019-01-11 13:14:49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下面是招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下面是招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欢迎参考!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论改革开放以来的农地承包权制度的变迁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承包权制度的变迁依次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与深化改革时期五个变迁阶段。通过五个阶段的变迁,最终确立起了农地所有权、农地承包权与农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农地承包权制度作为农村基本产权制度实现了长久不变,农户土地承包权实现了长久不变,农地承包经营权证成为确认农户所享有的物权化土地承包权的基础凭证,当前农地承包权的退出制度也在萌发之中。

  [关键词] 改革开放;农地;承包权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承包权制度的变迁依次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与深化改革时期五个变迁阶段。这五个阶段使得农地承包权制度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承包权的内涵不断发展和丰富,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制度绩效。

  1 计划经济时期(1978~1984)的制度变迁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我国农地承包权制度逐渐确立的时期,农地承包权制度完成了人民公社体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包工到作业组,同时允许包产到户在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实行,農地承包权制度开始萌芽。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合理性,加强和完善了生产责任制,拉开了农地承包权制度变迁的序曲。1982年《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地位,首次出现了“承包关系”和“联产承包制”概念,标志着我国农地承包权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步确立。对农地承包权的稳定做了初步安排。1982年《纪要》中对农地承包权制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安排,如规定农户承包的农地尽可能连片经营并保持稳定。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延长了农地承包权期限,规定农地承包权期限为15年。开始对农地承包权的调整进行限制,规定农地承包权的调整要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由集体统一调整。农地承包权权属主要以剩余索取权为主,农地承包权制度在这一时期采取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农户包死上交国家和集体的部分,剩余的归自己所有。

  2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85~1992)的制度变迁

  稳定农地承包权关系是这一阶段农地制度变迁的主线。继1984年将农地承包权期限调整为15年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相关的政策文件,都反复强调农地承包权制度的稳定性。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家庭经营长期不变,要不断完善农地承包办法。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农地承包权制度做了高度评价,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农地承包权的性质,即农地承包权是农民获得的自主经营权。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赋予了农户一定的土地经营使用权和收益权。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农地承包权权能不再是对农地产出的剩余索取权,农户逐渐享有对农地的自主经营权、部分收益权以及农地承包权的有限的流转权。1985年之后我国逐渐放开了农户在承包地上的自主经营权,任何单位不得在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承包农户不必在集体的统一安排下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能够在承包地上自由的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问题。家庭承包经营成为制度的基础。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承包责任制不断得到完善,农户对农地的自主经营权不断得到强化。随着统购统销制度的取消以及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户有权获得上交农业税除外的承包地产出的所有收益,农户开始享有农地承包权的部分收益权。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3~2002)的制度变迁

  推动了农地承包权的进一步稳定。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农地承包权期限在第一轮承包期限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同时为了防止因农地频繁调整导致承包权细碎化,决定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办法,不仅给予了承包农户承包经营农地期限上的稳定,而且保证了农户承包农地数量的稳定性,实现了我国农地承包权制度稳定性的双重保障。1998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禁止农地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大调整”,并对农地“小调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农地承包期限、承包合同、承包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了严格规定,明确提出农地承包期限为30年,从稳定农地承包权制度、保护农户自主经营权、规范农地承包权的经营流转权以及发展农地承包权的权属等角度保障了农户承包权的各项权益。农地承包权实现方式开始走向权证化。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规定由乡级人民政府在延长农地承包权期限后向农户颁发农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标志着农地承包权的实现方式开始由合同规范走向了权证化。之后农地承包权证书的发放比率持续上升,尤其是二轮承包开始之时(1999年),农地承包权证书的发放达到了一个高峰。农地承包权证书体现了集体和农户之间与农地承包权制度相关的产权关系,对于稳定农地承包权制度,强化农地承包权的排他性,保护农户承包权及其内含的各项权属,增强农户对承包农地的经济预期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农地承包权制度的不断变迁,农地承包权权属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对农地经营权的流转作为农地承包权的延续和发展,其政策和法律规范在这一时期得到完善,中央逐步放开了农户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允许农户依照政策法规自愿有偿流转农地承包权所内含的经营权,尤其是允许以出租的形式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使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多样化,以促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2003~2013)的制度变迁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农地承包权制度进入了强调农地承包权长久不变阶段。农地承包权的物权化是农地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在实践中的展现。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规定承包农地在30年承包权期限届满后继续由承包经营权人承包,并禁止除特殊情形以外的土地调整,为农地承包权长久不变制度奠定了政策基础。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现有农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赋予了农户更加充分的承包权权能,正式确立了我国长久不变的农地承包权制度。2009年、2010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对落实长久不变的农地承包权制度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农地承包权长久不变制度要求比30年更长的农地承包权期限、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农地承包权权能,对承包地调整的严格限制。农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体现了我国农地承包权制度变迁的延续性,它是在延长农地承包权期限基础上提出的制度改革。开始探索农地承包权确权颁证制度。为了加强对农地承包经营权证的管理,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办法》对农地承包权证书的內容、颁发程序、使用及收回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定。2007年农业部出台《关于开展全国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对农地承包权证书的发放率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截止到2007年农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到户率要超过90%。随着2007年《物权法》将农地承包权界定为用益物权,农地承包权确权颁证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颁发的农地承包权证书开始强调对农地承包权物权属性的保护。本时期,完全免除了农业税,使农户能够享有对承包地产出的排他性收益权,农地承包权流转收益归属承包人所有使农户能够享有农地承包权财产性收益,这一系列制度出台的目的都是赋予农户更多的农地承包收益权。随着农地承包权自愿有偿流转机制和流转市场的建立,农地承包权自主决定是否流转承包经营权以及选择流转方式的权利逐渐增强。

  5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2014年至今)的制度变迁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明确了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制度,确立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三权分置”的制度安排。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确认了农地承包权制度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地位,对承包权的内涵、权利边界做了详细规定。在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制度变迁下,这些权能被清楚地归属到承包权和经营权两大权利之下,承包权主要包含对农地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对农地的占有权是指基于其集体成员身份请求集体分配并占有承包地的权利。这里所说的承包权内含的收益权更多的体现为财产性收益权,既包括流转承包地的收益权,又包括获得征地和退出时补偿的权利。承包权主体拥有的处置权指农地的最终处置权,包括承包权的继承权和退出权。当前,农地承包权退出在实践中既有全部退出又有部分退出,既有有偿退出,又有无偿退出。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农地承包权制度变迁进一步明晰了承包权权属范畴,理顺土地产权关系,保障了承包权和经营权主体的各方利益。农地承包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展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全面开展农地确权颁证工作并对确权颁证工作完成时间进行了规定。仅2013年确权登记颁证试点105个县,比过去三年试点总数的两倍还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创新了农地承包权确权颁证的形式,指出农地承包权确权可以采用确权确地和确权确股不确地两种方式。这一年选取了安徽、山东和四川三个省份开展确权工作整省试点,与其他省份非整省试点相结合,共同推进了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的开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确权工作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明确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三权分置”的重要性,确权登记制度包括承包合同取得权利、登记记载权利、证书证明权利。

  [参考文献]

  [1]杜威漩.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J].商业研究,2009(2):211-216.

  [2]韩喜平.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演变与完善历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1):46-49.

  [3]黄季焜.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4]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权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0(1):46-52.

  [5]范传棋,谭静,雷俊忠.农民承包地有偿退出模式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2007(4):37-41.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级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级治理模式经历了多次变迁,这与国家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并服从于国家的建设发展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运而生,村民自治组织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自主地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形成“乡政村治”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村级治理出现危机,国家通过减除农业税这一政策简政放权,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村治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乡政村治 村级治理 村民自治 多元化

  西方“治理”(governance)——词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音,原意多为控制、引导和操作。作为治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的詹姆斯·罗西瑙(J·N·Rosenau)(1995)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的治理》一书中的绪论中,把“治理”界定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譹?訛。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譺?訛随着时代的发展,治理一词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更多的观点是逐渐演变为以“自治”为主。治理的主体也随之发生改变,变得更为多元化,需要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新的西方“治理理论”引入中国后,国内学者开始高度重视村级治理研究,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的治理模式的出现,不同学派各抒己见,提出多种治理的观点。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农村社会管理人员与村民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农村社会组织也不断增加,导致每个时期形成特有的村级治理模式。

  一、乡政村治模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人民公社解体,农村社会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有的“生产大队”与“生产小队”相应地转变成为“村”与“组”,乡村治理因重大的体制性转型而出现了某种不适。“村”作为乡政府的派出机构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但不显著。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农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发创造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目的在于自己管理自己,实现村民自治,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展开。1982年,宪法更新实施,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从此,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合法存在,宪法明文规定村民委员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权自己管理、处理农村的内部事务,村民自治得以真正实现。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施行,农村实现了自治,村委会成为农村的治理实体,村民自治在全国广泛推行。所谓自治,“是指某个人或集体管理其自身事务,并且单独对行为和命运负责的一种状态”?譻?訛。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农村治理模式的创造性转换,更是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的一大进步。乡镇作为国家的基层政权机构,村不再作为乡镇的下级结构存在,而作为独立机构存在。在乡以下实行村民自治,由群众自己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事务,由此形成“乡政村治”的格局。“乡政村治治理结构的形成是国家政权为了解决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政治制度短缺和滞后而产生的乡村失序问题,是适应经济制度变化而对农村政治制度的重建”?譼?訛。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乡政村治模式下,村民自治组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独立管理自己的事务,形成两种相对独立的势力:一是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在中國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乡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其主要职能是及时将国家的政策方针传达到农村社会,确保农村社会在党的领导下稳定和谐发展。乡镇干部领取国家工资,对党和政府负责,同时对村民负责。二是作为新产生的独立存在的村民自治权,其职能是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一系列村规民约约束村民行为,对村级事务加以自我处理与协调。村民自治组织的村级干部由村民自己选举产生,其权力直接来源于农村社会、来源于村民,并由村民为其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村干部应从村民的立场出发为村民考虑,为村民服务,对村民负责。但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践情况来看,村民委员会虽然是独立存在的自治组织,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更多的演变成为政府的附属组织,村民的自主权受制于乡镇政府,长此以往,有可能导致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或“过度自治化”。但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将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长远发展。

  二、多元化治理模式

  乡政村治的村级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一大创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模式本身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为应对一些农村出现的治理危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3月2日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2005年中央决定完全取消农民上缴的农业税和“三提五统”费用为标志,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取得了完全的用益物权。2006年1月1日开始,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中国社会开始试图构建一个现代化公正、平等、和谐、法治的新社会形态,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有序开展,乡村治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乡镇政府职能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主。广大农村地区正在经历着物质利益重新分割的大变局,如何能够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实现乡镇治理的城市化将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整体方向,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自然村变行政村,农村规划与管理按行政村进行管理,行政村日益演变为一个准行政机构,逐渐脱离原先自然村管理的独立性本质,农村的公共资源供给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转移支付资金及各种项目资金,国家对行政村的补给力度加强;行政村的主要事务呈现出普惠性标准化供给的特征,不同于乡村社会分散化差异性的特点;行政村的干部也呈现出脱离乡村熟人社会的趋势,但本村农民仍多数听从于原先自然村干部的领导,并未真正实现行政村管理。村庄的发展主要依靠自治权,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不断发展,在农村社会逐渐站稳脚跟,并逐渐拥有对村级治理的话语权,成为村级治理中最具潜力的主体。中国地貌广阔,各地发展不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还将继续存在,农村问题事关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和壮大,是决定我们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和关键,面对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中国,如何更好地维持农村社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协调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国家平衡发展,需要更多地发挥农村社会治理的民主自发性,试图构建多元化治理主体共存、协调发展的村级治理模式,实现协调共治。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乡村治理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打破了长期固有的乡村治理主体格局,确立了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存在和治理主体位置的移动和重新排序”?譽?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不断壮大使得村级治理的主体也发生变化,不再是原有以乡镇政府、村组织两级为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也加入到主体地步中去,使得农村治理模式逐渐向多元化治理模式转变,并且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不断向城市化进程靠近。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向农村社会宣传和落实国家各项政策,达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并为农民农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同时将农民的心声反映给国家,具有调解国家和农村社会关系的作用,乡镇政府在农村的发展建设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上世纪40年代费孝通就曾指出:“乡土中国要重建,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譾?訛托克维尔也提出:“乡镇是自然界中只要有人类集聚就能自行组织起来的惟一联合体”?譿?訛,乡镇政府急需转变自身的职能以适合农村社会的新的发展模式,做好农村建设发展的领路人,以服务的理念服务农村社会,重塑乡镇政府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干部由农民自己选举产生,其所拥有的权力来源于农民,村委会干部必须切实履行自己应承担的职责,对广大的农民负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村级社会发展要保证村党委的核心地位,“最主要的功能应是多元利益的整合与治理价值的引领,合理的利益边界是建立秩序的前提,正确的价值取向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讀?訛。明确村委会与党支部各自的职责权限,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自在村级治理中的作用,使农村社会各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正常运行,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服务于全社会发展。

  乡镇政府、村委会、党委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村级治理中多元化的治理主体。不同治理主体在农村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追求着各自不同的利益,怀揣着不同的价值观,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在中国社会发展形势下,怀揣不同价值观的任何组织都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保障党组织在村级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党的领导下相互依赖,互相扶持,共同为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任何组织都要加强与村民的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与认可,更好地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

  三、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村级治理模式从乡政村治再到多元化主体共同治理,是与国家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村级治理模式从集中控制走向合作治理,政府职能从以管制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社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黨的领导,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健全村级事务管理制度,从法律层面对村级治理进行规范,化解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纠纷,确立多元治理主体的合法地位。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农村社会,符合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农村社会朝着更加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已进入转型关键时期,采用何种模式对农村社会进行规范、引导,使农村社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发展,如何使农村发展跟上城市化进程,处理好村级不同治理主体的关系,实现各自的利益追求,需要对各个阶段的村级治理模式进行总结、回顾和探讨,只有这样,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突破。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社会建设视角下对改革开放的重新审视

  摘 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绩表明,以不同的时间节点、历史环境、发展任务为现实根据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中国社会实现突破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其特定的价值。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深度阐明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以人为本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一个主题三个切入点,为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建设思想;历史性转变

  “社会建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建设思想是与自然相对的整个人类社会的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整个社会系统建设。狭义上的社会建设指的是与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并列的社会领域的建设,是一个具体的发展领域的建设。”[1]马恩经典著作中关于社会建设的经典论述也很多,在西方“危机时代”,马恩通过完善社会不公平政治制度,发挥工人阶级的阶级力量,渗透式地完成社会建设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无独有偶,马恩社会建设思想的核心与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过去和今天一脉相承。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着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共产党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之路。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就是共产党人围绕着社会建设的主旨思想,制定社会建设蓝图,捍卫国家主权,保障人民权益,保证公平准绳的思想。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大刀阔斧改革开放创新的新时期,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起点,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日益富裕的新时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升华,开辟出新型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无疑为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抉择、为十几亿中国人民指明方向,解除束缚经济发展的锁链,为富裕、民主、自由、法制的新中国建设提供保障。

  党中央借鉴了其他国家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总结我党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在世界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党和国家不得不面对人民快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更加意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拿来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进中国体系与制度中,苏联模式也不能成为中国打破眼前瓶颈的武器。新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使命。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党中央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为指导,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毛泽东思想,为新中国的建立及发展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改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着新的难题。如何在法制并不健全、精神文明遭受破坏仍未恢复,以及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困难时期,开辟新道路,提出新方针。人民需要政策的引领,国家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决定把全党的工作的着重点从今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经济工作是当前的最大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2]194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表明党坚持发展的方针战略,团结一致向前看,谋发展。发展是贯穿中国社会前进的主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则是以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发展。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方针得到群众的拥护和响应,同时调动起全社会积极因素,创造出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新局面。

  中国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中国特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党中央制定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邓小平指出,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同时也是今后长期工作的重点。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曾是独立的两种经济模式,而偏颇地发展任何一种经济都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邓小平率先打破两种经济孤立的形态,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从而打破了以经济制度划分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市场经济的确立,奠定了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多样化多层次发展。同样,社会从半封闭状态转为开放自由发展态势,中国以大国姿态走向世界经济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优势及丰富的资源促进了世界贸易的长足发展,拉动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仍旧是低水平不健全的小康,而小康社会的普及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改革开放中,经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可以通过一些数据体现出来。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45.2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 463元,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摘掉最后的贫困帽子,实现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重要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进行经济制度改革的同时,绝不能脱离政治体制而越权完成独立的经济制度变革和文化制度更迭。换言之,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文化改革将虎头蛇尾,国家建设将举步维艰,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務,政治体制的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决了我党历史残留问题,确定了主要工作方向,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枪,为我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肃清道路。时代发展呼唤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有理可循的基础,是法制建设的基石,是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有力后盾。会议中,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发展必须高举的思想旗帜,坚持民主和集体原则,坚持一切向前看,用发展的观点解决新问题,对待矛盾不偏不倚不害怕,自觉摒弃两个“凡是”,按照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解放了长久以来偶像主义的束缚,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思想可能。同时,针对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发展口号进行了重新部署,调整为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根本性的调整,使中国焕发新的生机,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职责,人民跟随党的纲领指示,将目光放在如何改变现有的生活水平,如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上来。

  1992年党的十四大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独立产权、独立经营、独立负责盈亏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打破了国有企业僵硬的发展模式,更为我国市场经济公平化、竞争化及长远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拉开国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对内改革大幕到市场经济的确立完善;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到实现“两手抓”;从推进城市化建设到解决好工农业与新兴产业发展问题,我们感受到一个大国崛起发展并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艰辛和喜悦。人民的幸福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在改革开放中,伴隨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有了长足的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推进法制化建设。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国家先后颁布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内的多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化经营,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害,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法律法规的健全还表现在加强党内建设、党员作风建设、党员纪律建设、党内自查自省等,以及宣传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国法制化发展奠定了党内根基,同时保证了社会风气的积极向上。为了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党提出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3]。

  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当今综合国力比拼的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齐头并进,才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经过百年风雨,我国文化产业百废待兴,改革开放后国家倡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从现实主义到朦胧派,从伤痕文学到寻根派,从先锋小说到红色经典,从网络文学到舞台艺术。无论是开放的沿海城市还是相对闭塞的内陆地区,文化以不同的载体和形式在国家的倡导下大放异彩。

  三、以人为本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早在莱茵报时期就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的现状了解到广大穷苦人民的呼声和需要,他倡导平等、自由、法制、民主,实现人作为独立个体存在发展的诉求。中国自古代便有以人为本的雏形,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历史,同样是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价值的过程,改革开放最终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思想水平、社会发展质的飞跃。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经历了同外国列强的斗争,经历了军阀混战,经历了抗日战争,最终推倒了三座大山。人民渴望和平,渴望发展。中国共产党正是代表了人民的意志,了解人民的渴求,才能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成为我国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举步维艰,国家虽然实现了独立自主,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仍旧处于较低水平。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走过弯路,积累了经验,也收获了教训,直至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真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变化产生的动力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夙愿,完成一代又一代中国普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集中体现在党的政策制定、实施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时间节点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统一、人民不受奴役而战,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最宝贵的财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最终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统一战线中完成新中国的建立。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以人为本具体表现在,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力量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虽然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导致生产力停滞不前,但是这一时期已经将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开始产生大众生产力的萌芽。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人的创造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开放程度的日趋加深,无论是经济还是思想都开始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保障人民权益的法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不拘泥于现状,进行自由贸易与合法经营创造财富,使中国在短时期内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制造业、工商业大国的转变。贫穷与一味的平均主义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最后一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最有力的表达,也是人民群众利益得以保障的法宝。以人为本贯穿于全社会之中,贯穿于我们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樊文蛾.中共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70.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相关热词搜索:

1、邓小平改革开放名言篇一《邓小平同志的名言警句》 邓小平改革开放名言(2016-01-15)

2、改革开放的名言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十大理论名句》 改革开放的名言(2016-01-29)

3、改革开放名句篇一《改革开放十大理论名句》 改革开放名句(2016-01-29)

4、关于改革开放的古语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十大理论名句》 关于改革开放的古语(2016-02-11)

5、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诗歌篇一《改革开放三十年诗歌》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诗歌(2016-02-13)

6、改革开放颂歌篇一《中国颂歌》 中国颂 改革开放颂歌(2016-02-20)

7、改革开放名言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十大理论名句》 改革开放名言(2016-02-25)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92182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