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通用13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通用13篇)

2022-05-13 09:09:0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平均人口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财富和经济体的增加和扩张,也意味着其质变,即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平均人口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财富和经济体的增加和扩张,也意味着其质变,即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的文章1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根据各村级不同现实状况,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的壮大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性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

  三、发展思路

  各村要在认真学习、总结和借鉴近年来我乡及其他乡镇村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互动、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村集体土地存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

  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合作社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或采取反租承包、合股经营的形式进行开发,创办农业基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活力。村级集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固定资产,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对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

  (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旅游兴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旅游点,采取村级牵头发展恰西、塔里木、恰甫其海水库、吉尔格郎河谷等旅游服务项目,创新形式,开发特色旅游资源项目。

  (四)依托各村优势,发展“一村一特”。依据各村现有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一村一特”项目。如:阔格尔森村、阔克加孜克村发展特色林果业种植,阿勒玛勒村、喀拉吐木苏克村发展中草药种植、奥夏干德村、沙尕村发展优质养殖项目,通过打造特色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第2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摘要]分析禄丰县和平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找出当前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48―01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新形势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解决基层党组织长期以来无钱办事及活动开展难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就如何构建和平镇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和平镇基本情况

  和平镇属典型的山区半山区农业镇,地形复杂,干湿分明,年降雨量为9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5℃,全年无霜期不少于280天,海拔在1640米―2420米,平均海拔在2030米,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垂直气候差异大。13个村委会,15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总人口2.2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1.5%,主要为彝族、苗族、傈僳族。耕地总面积31756亩(水田16889亩,旱地14867亩,人均占有耕地1.40亩。林业用地314546亩。水资源相对溃乏,并且东西片区分布不均衡。基础建设设施落后,以烤烟为主要经济支柱。

  2当前和平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各村委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2.1村集体经济底子十分薄弱

  2.1.1村属集体资源资产少。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荒”出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土地承包到户,林权均山到户,资产拍卖到户,属于村集体的资产、资源很少,出现了“分田到户,集体空肚”的现象,难以“筑巢引凤”。基层党组织无钱办事现象突出,只能依靠上级拨款或群众“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方法解决。

  2.1.2“空壳村”基数大。全镇无集体资源、无集体企业、无集体收入的“三无”村和“空壳”村现象仍然突出。

  2.1.3收入渠道少、来源比较单一。目前村集体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收取渔塘、山林承包、石厂沙厂矿山协调管理费等。通过集体企业生产或集体经营的收入几乎为零,有些村委会靠镇财政转移支付和各方面赞助资金成了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

  2.1.4保值增值缺乏有效的途径,自我积累能力十分脆弱。经营性、资产性固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太少,靠赞助及镇财政补贴资金占了较大份额,由于这些收入为动态性的变数收入,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切性,因而不能作为正常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2.1.5村级集体经济难以跨越信贷筹资门槛,难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2.1.6因招商引资工作不力,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不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土地不能规模化流转,无法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1.7发展不平衡性大。由于爱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成员思想认识及领导水平高低不同等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发展潜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平掌村委会7050棵小枣基地已经初见成效,但有些村委会连基本的发展思路都不清楚。

  2.1.8村集体经济建设面临市场风险,村级经营水平和能力与抗风险需要不相适应。由于市场的风险性,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容易亏本,亏损之后很难再次继续筹资发展。

  2.2认识不足,思想不解放。主要表现在:

  2.2.1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少部分村干部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缺乏创新进取意识,发展缺思路,生产缺门路,收入缺财路,安于现状。有的村干部过度依赖上级扶持,积极性不高,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办法、找路子,“等、靠、要”思想严重。

  2.2.2部分村级领导干部畏难情绪突出。特别是经过前些年发展乡镇集体企业的实践,成功的较少,失败的较多,村组干部思想有包袱,一方面怕搞不好,怕背负骂名;另一方面,又怕这届搞好了下届选不进村“两委”,白忙活一场,不愿意放手去干,有“一年看、两年干、三年等着换”的思想。

  2.2.3学习领会上级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文件不深刻,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途径、方法和优惠政策等不明确,特别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政策的不确定,村组干部的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缺乏“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接着一茬抓”的工作连续性。

  2.2.4部分村民集体意识淡薄。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和集体意识淡化,一些群众认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无关自身发展,农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动力不足。

  2.3村委会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人员不配备或兼职,还有部分村干部存在新官不理旧事、新干部不接老账、换一拨人变一种想法和做法的现象,致使集体经济发展无规划、盲目性大,没有延续性。

  2.4上级下达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很少,扶持资金额度低,上级只下达项目经费,无配套工作经费,给项目申报、实施、监督、检查带来困难。

  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3.1加大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库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注重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硬、致富本领和劳动能力强、文化高、观念新的各类人才选进村领导班子。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使他们既懂党务又懂经济,能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3.2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建立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无论是走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开发、企业带动、依靠服务创收等哪种发展路子,都要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比如①培植农业主导产业。引导东河水库周边及公路沿线的村委会大力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果蔬及稻米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东河米”、“九头山大白菜”、“和平油桃”、“和平冬雪梨”等小有名气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在平掌、邓家湾、杨梅山、大白石岩高寒冷凉山区积极引导农户种植高山反季蔬菜,如青早蚕豆米、豌豆等,其品质及市场前景相当不错。②有序推进土地流转。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正确组织群众做好土地流转,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引进好的项目,还可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村庄整治等工程,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东河水库、五台山森林公园等旅游优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通过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民俗文化等服务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④发展村级合作组织,开展服务创收。大力发展由村级组织牵头的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开展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市场营销等经营服务,鼓励村集体创办综合服务社、便民服务店等,开展家政、环卫、养老、道路养护等服务和金融、保险、广电、通信等代理服务,增加集体收入。⑤盘活“三资”(资金、资产、资源),进一步提升村级“造血”功能,如将集体闲置的厂房,已死亡的无儿无女“孤寡老人”的土地、房屋,废弃的学校等收归集体所有进一步盘活,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3.3加强领导,认识谋划部署。继续巩固和拓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已有的成果,核准各村发展基数,因地制宜研究确定各村委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项目以及具体措施,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各村委会制定发展村集体经济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

  3.4建立保障机制、落实责任、兑现奖罚。①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各帮扶单位及工作人员在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都要做好指导督促和协调服务等工作。②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按“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协同推进、合力发展”的原则,在不违反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将一些优惠政策优先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倾斜。③建立考核奖惩机制。镇党委与各村委会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载体,并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④建立“三资”(资产、资金、资源)监管机制。继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体系和资产经营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加强村级民主管理,搞好村级账务公开。完善“村账乡代管”制度,强化会计监督。完善村级账务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

第3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据统计,2010年年底,个行政村中个行政村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行政村个;村集体经济收入5-10万元的行政村个;村集体经济收入10-50万元的行政村个;村集体经济收入50-100万元的行政村个;村集体经济收入100-500万元的行政村个。从统计情况来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收入偏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加之部分村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发展思路不明确,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如何尽快实现村集体增收,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重要意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今年全省、全州组织部门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也是全县工作要点中单独列出来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总体上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农牧业的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牧区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明显的是,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对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牧民社会福利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农牧区公共服务体系缺位的情况下,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将替代这一“空白”,更好地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2、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为目的,从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完善体制入手,立足本地优势,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挖掘和发挥集体资产效益,逐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农牧区小康社会建设。

  3、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创新思路、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进一步理清思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扶贫开发、建设新农村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多种途径,推动村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一村一策,分类指导。三是坚持村级主体、市场主导。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搞行政命令,防止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农牧民负担和侵害农牧民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四是坚持整合资源、整体推进。落实各地主体责任,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

  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不断满足农牧区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力争到2015年底,全县100%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2013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2014年使50%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2015年通过继续努力,使100%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逐步形成村级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经费有保障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农牧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村集体资金管理。充分利用村级组织制度,从规范管理、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入手,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强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的制度和做法,特别是一些集体经济收支行为较多的和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在增加村级财务公开次数的同时,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增加村干部分配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发挥好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健全村民理财制度。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对村财务实行检查监督,并公开监督结果。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实行重大事项由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一事一议制度,避免决策失误。村级财务以及省、州、县、乡镇配套资金使用情况要建立明细账目,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具体实施工作、项目中。各单位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掌握各村财务情况,堵塞财务管理漏洞。

  2、盘活固定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以盘活集体闲置资产为目的,在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对村集体所有资产资源(如闲置房屋、场地、矿产等)进行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依法采取租赁、承包、参股、联合开发以及有偿转让等多种形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变存量为增量,使村集体资产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对投资商或农民在村内兴办企业或小加工厂的,村集体可以把房屋(土地)等固定资产以及政府扶持资金、企业帮扶资金作为股份入股,通过按股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

  3、实行土地草场营运,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重点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增加有效土地和草场面积,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对外出农牧户或农牧户无力开发的承包地、林地等,在稳定土地和草场承包关系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由村集体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进行农业开发经营,所得收益由村集体和农牧户按一定比例分成。积极鼓励村集体将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有条件的村,可以依托乡镇兴办标准厂房、仓储、市场等二、三产业载体,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4、拓宽增收渠道,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根据各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增收渠道。一是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开展惠民利民服务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级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为农牧民提供产供销服务,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加快村级企业改革重组,明晰产权,集体资产参股经营,按股分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结合国土整治、农牧业综合开发,积极兴办一批农牧业项目。旅游、矿产、土特产资源比较丰富的村,可以开办村级企业,创办农牧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等集体经济实体,开发观光农业、农家乐等项目。村集体兴办的农牧业项目,一般采取租赁、承包的方式获取稳定的经营收入。三是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发特色产业项目。通过深入挖掘山水、人文、历史、农牧业特色产品等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餐饮、文化娱乐、农牧特产等服务项目,使村集体在提供特色优质高效服务过程中增加收入。

  五、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障措施

  1、加大政策保障、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各乡镇党委要积极部署,成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将各村领导干部纳入领导小组,认真调研,总结经验,制定方案。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扬长避短,稳步发展。切实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任务,投入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事业中来。二是根据各村实际,按照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同时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把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担,不断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2、完善领导班子建设。认真做好村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把实施“三培双带”活动作为加强新时期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农牧区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本领,实现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各村要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发展集体经济,做好发展项目管理,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抓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提高调整市场经济结构、指导生产经营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能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的村级干部队伍。

  3、强化各部门协调服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一是各地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和安排部署;乡镇党委要根据各村实际进行监督指导,帮助各村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难点问题,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搞好指导和协调;各村党支部要明确支部书记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直接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各村委会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制定本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迅速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班子,细化各项目标任务,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积极投入到壮大集体经济中来;各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发挥好监督检查作用,定期对村财务实行检查监督,并公开监督结果。二是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作为各地党政领导班子对乡镇、村社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农牧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检查指导,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能和经营管理服务;扶贫部门要结合实际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帮助重点贫困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将建设发展资金集中向有造血功能的项目倾斜;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村级组织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整合有关涉农资金,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做好各项惠农补贴,重点贫困村补助等有关财政资金的拨付和落实工作,加强对各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向领导小组提出政策建议,指导各乡镇做好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加强村级集体财务审计监督,防止集体资金流失。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好村级集体经营经济发展的有关统计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强化参与意识,保证相关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

  4、落实督查考核机制。今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将被列入各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实绩的一个重要内容,与评优评先挂钩,年终按考核实绩进行奖惩。同时各乡镇也要向下抓好落实,采取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绩突出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责任心不强,不能开拓进取,致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村党支部不能评选先进。进一步激发领导干部抓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4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中央历来十分关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因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文件,就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谋划路径、指明方向、提供保障。中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要求各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着力提升村级组织“造血”功能与质量。

  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提升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从当前农村发展的状况看,受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经济能力等主客观因素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自身“造血”功能并未被完全激活,村级集体经济的运作与发展还没有摆上各地方和基层乡镇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意识不强、统筹不够、办法不多,存在等、靠、要思想,内生动能不足;二是缺乏发展资金支撑;三是村级往往没有条件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从地县级和乡镇层面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缺思路和发展定位,县乡很少整体谋划村一级经济发展工作,整县整镇联村连片上谋划思考少;不能因地制宜,支撑不够,导致村级集体经济“散松小”;困难多资源少;管理弱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难度大。

  近年来,中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配强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做好老中青结合,不拘一格将年轻、有文化、懂科技、有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用制度、成长通道用人,用高报酬留人,建设农村专业化队伍,不断提升党建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乡要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协调工商、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所有下达到村使用的各类资金统归村党组织调配管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养鸡生蛋;三是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县级领导要包村包项目,找准切入点,通过开发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种养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措施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党建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引进优势企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和企业共同发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促进村级集体经济

  发生“五个转变

  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生“五个转变”。

  一是资源变资本。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等,在党组织领导下,以村集体、合作社为组织载体引入农业企业、旅游企业、文创企业,通过吸引投资、合作开发、租售开发等模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本。

  二是产品变商品。整合大型农业企业、旅游资源、电商平台资源等,将乡村特色农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进行品牌设计、包装,转化为市场商品、旅游商品、文创礼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从“生产”转向“营销”,从“做产品”转向“做渠道”,从“优质”转向“优价”。同时,提炼优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农产品可视农业”“农产品网络直播”“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微商”“农产品餐饮”“农产品社群”等方式,让农产品形成“名人效应”,树立口碑、产生爆款、圈粉变现。

  三是村民变股民。将村集体资产及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形成股权,鼓励村民将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东,按股分享收益,形成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可采取在党组织的统领下“组织工商资本村集体”发展模式,围绕本地特色农业、土特产品等优势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名录制度,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组建专业公司、加工企业以及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及农村集体性资产,村集体通过为农民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是人力变人才。实施大学生回归、在外能人回归、机关干部回归、大企业家回归的“四回”工程,吸引新农村人、树立新乡贤、培训新农民,形成“头雁领路、群雁齐飞”的格局,壮大“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提高农业人才素质,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五是组织变“组工”。发挥组织优势,建立、完善乡镇与村干部队伍“双向流通互动”的工作机制,选派优秀人才到乡村任职。打通村干部、村人才、村级工作者成长通道。通过组建“城乡党建大联盟”“联村大党委”等不断提高乡村干部及工作者适应市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作用,完善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选任乡镇领导、招录公务员以及刚性退出、退后保障等机制,不断改善村干部政治、工资报酬等待遇。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推动村集体经发展实效化、实体化、实绩化。

  用好十条措施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各地摸索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办法和发展模式可资学习借鉴。如,资源开发型,凭借土地山水田园等特色自然资源开发增收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物业经营型,引导扶持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通过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资产盘活型,对村集体闲置的会堂、厂房、祠堂和废弃学校等设施,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增加村集体收入;资本运营型,将村集体历年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费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基金运作型,利用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和村级自筹资金组建发展集体经济基金池,由国资公司负责运作,收入返还给纳入扶持范围的经济薄弱村;村庄经营型,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发展美丽经济,打造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产业发展型,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块状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生产服务型,围绕村域产业化经营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兴办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开展购销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村落建设型,以历史文化村落、中心村等建设为载体,通过保护开发、宅基地整理复垦等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土地股份合作型,通过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

  福州市日前出台了《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全市要用好这十条措施,对标对效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抓好顶层设计“铺路子”,县乡要鼓励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采取资源开发、资产盘活、创办企业等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各类集体财产,保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选优头雁“强班子”,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加大培养选拔力度,实行行业党组织对接帮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度,实施村后备人才县管计划,强化政策激励,将村干部的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绩效挂钩,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导向清晰;三是推行入村帮扶“四个一”(即1名县领导联系村、1个工作分队驻村、1名第一书记挂村、1名乡镇领导包村),重点协助村“两委”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制度;四是精准把脉“开方子”,以县为单位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摸底排查,重点梳理盘活资产资源、发展产业、领办合作社、投资入股促增收等路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五是考核激励“压担子”,发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齐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用,县委书记带头联系贫困程度最深的乡镇和村,乡镇党委书记联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度最大的村,压实村党组织书记直接责任人责任,实行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包村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三级责任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到逢会必讲、下村必看、考核必查、有责必问。

  在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上,我们要不断探索新做法,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找准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的结合点,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通过不断努力,解决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果共享问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结出累累硕果。

第5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摘要:南通市通州区滨江临海,面积1166平方公里,总人口125.64万人,辖12个建制镇和4个街道,共有217个涉农村。近年来,该区积极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自2009年富民强村计划实施以来,目前涉农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均达到86万元。通州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做法在苏中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规律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措施;建议;南通市通州区

   1.南通市通州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1.1培植大企业、壮大大产业、打造大平台

   通过强力实施“骨干再造”和“再造骨干”两大工程,改变村级民营企业个头小、实力弱的局面。筛选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本土企业着力培植,千方百计助其做大。以园区为载体筑巢引凤,瞄准全国、放眼全球,大力招商选资,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加速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强企业。立足家纺产业、机械、建材等优势产业,力促设备升级、技术改造,推动产业上档升级。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集群。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逐步改变传统产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增强经济运行的安全性。紧盯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市场、提高效益。科学规划园区工业,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壮大园区经济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引导各类产业向园区集聚,发挥工业集中区的集聚效应,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各具特色的园区工业经济板块。

   1.2以产业化经营方式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根据区域实际,科学确定村居农业发展重点,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着力发展设施出口蔬菜园区、设施葡萄种植基地、全封闭养鸡基地、山羊养殖场等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项目。积极筹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力打造富民兴镇主导产业,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和“谁有带动能力扶持谁”的原则,每个产业发展都引进一家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同时通过企业带动基地扩张规模,优化产业布局,达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鼓励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形成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新载体,逐步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

   1.3加强三大合作社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根据各村居资源和产业特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的作用,组建技术服务型、实体经营型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户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实现专业合作组织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探索土地股份+专业合作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户土地流转收益,努力把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打造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村级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

   1.4加大村级经济发展要素的扶持

   以对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对内盘活现有土地存量、扩大建设用地置换规模、抓好集体土地流转为主要方式,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多途并举争取指标,最大程度满足发展需求。通过招商引资、银行借资、社会融资、项目投资、政府出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充分发挥银达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将“筑巢引风”和“引风筑巢”相结合,采取企业垫资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分期付款的办法,有效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鼓励群众以土地入股、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各项基础建设。针对农村劳动力多而不专的实际,加强对现有各类培训工程、项目的监管,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根据本地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继续抓好务工人员与企业的用工对接,用好本地劳动力资源,满足企业用工需要。

   2.南通市通州区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问题

   2.1收入来源单一

   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土地流转收入、村集体资产出租收入、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服务收入。村集体资产出租、土地征用补偿、服务收入多存在于区域位置比较优越的少数村,多数村特别是纯农业村的集体经济来源主要为土地流转。

   2.2发展极不平衡

   2015年全区217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最高超过700万元,最低的仅20万元,集体收入最高村与最低村的差距超过680万元。

   2.3增长空间狭小

   2015年,全区超过60个村的集体收入同比下降,降幅最高的接近80%。除城关村和镇关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2.4缺乏制度保障

   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往往与“能人治村”紧密相连,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村带头人的依存度高,缺乏相对稳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3.1加大扶持力度

   用足每年安排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及专项资金,同时整合各级财政和部门支农惠农资金,采取各种方式,重点支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村集体建设的经济项目,相关部门要优先办理有关手续。村级集体企业新增税金中,区、镇两级留成部分要按一定的比例奖给村集体。村集体发展效益农业等项目获得的收入,以及村集体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凡符合税法规定的可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延伸农村服务链条,大力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信贷支持,信贷利率和贷款期限按照生产经营周期放宽到最大限度。深入开展村企结对制度,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开发、资金扶助等结对形式引导企业支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

   3.2盘活各类资源

   支持村集体依法开发和经营土地、水面等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治,净增加的有效耕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服从城市建设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有关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以依法自主开发利用集体土地,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实现集体土地收益,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门面、老校舍、生产加工场地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采取村级自主经营、租赁等方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3.3兴办实体增收

   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租赁、使用权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独立出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并依托项目优、发展快、前景好的各种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以土地使用权、资产、知识产权等资源形式参股,增加村集体股份合作收入。村级组织要按照企业方便、村民实惠、村级增收的原则,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原料供应、技术指导、品牌注册、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物业管理、宣传推介等,通过有偿服务,从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4建立激励机制

   把村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结合起来,对发展集体经济有成绩的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要予以提拔重用,激发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政府)

   参考文献:

   [1]徐彩霞.山东省青州市村级集体经济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2]周丽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3]冯道杰.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山东经济2010(26)5.

   [4]蔡锡莲.略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J].中国外资,2008,(6).

   [5]赵兴泉.转变发展思路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J].农村经营管理,2009,(2).

第6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及“四群”教育相关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经过3年的努力,使全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集体积累逐年增加,形成较强的经济发展后劲,建立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自我发展机制,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管理的支出需要。到20xx年底,力争使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三、发展思路

  结合本村实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和模式。

  1、培植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热区资源优势,依托甘蔗、香料烟两大主导产业和养殖、林果、石斛等新兴特色产业,结合村情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同时,创建“支部+协会”等各种服务体系,在种养业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户或养殖户“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问题,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集体收入。

  2、发展村级合作组织。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新趋势,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由村级组织牵头的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采取“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农村土地存量。土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村级集体组织最主要的资源。要顺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趋势,针对长期外出务工人员的承包土地闲置,及集体统管或农户承包荒山、荒坡、荒田,可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或采取反租承包、合股经营的形式进行开发。也可由集体采取自主经营、租赁、抵押、承包、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盘活“三资”。充分挖掘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种资产、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促进资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通过盘活和增加村级经营性资产,进一步提升村级自身“造血”功能,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5、创新多种经营方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集体经济经营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搞活集体经济项目。结合实际,灵活选择独资、合资、合作经营和委托、租赁、转让、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制定完善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实行资本运营,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强化管理

  1、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进一步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坚

  决制止和查处平调集体资产行为,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资产保值增值水平。加强对村级“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的清理、登记、管理,逐村建立“三资”台帐。村级集体资产发包出租,必须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村集体经营性物业资产不允许随意变更,不得对外提供担保。

  2、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帐“双代管”制度,规范代管手续。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

  3、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行村级重大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监督机制,以村民为主成立监事会,对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五、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加强领导,相互协作,强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并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副组长,

  村两委为成员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发展项目,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切实做到责任、措施、投入到位。并做好思想发动,加强领导,严格监督;农村集体经济要认真谋划好经营、发展,加强对集体资金的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依章理事,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规范、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2、精心谋划,科学发展。结合本村实际,选准项目,要适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不能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杜绝因发展集体经济而增加村级债务和农民负担,

  3、因地制宜,稳步实施。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实现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多渠道多形式探索集体经济的发展,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任务。

  4、检查验收,严格考评。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和年终总结报告,报村党支部,接受镇党委、政府的年终考核验收。

第7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认识不足、基础薄弱、支出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措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全县203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204.71万元,村均20.71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30%。村级集体资产总额38242.73万元,比上年增长14.00%。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收入结构上看:经营收入214.28万元,占总收入的5.09%;发包上交收入323.91万元,占总收入的7.70%;投资收益64.89万元,占总收入的1.54%;上级补助3315.79万元,占总收入的78.86%;其他收入285.84万元,占总收入的6.80%。从经营性收入(不包括上级补助收入)村数上来看: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只有8个村,占总村数的3.94%,20万~50万元的11个村,占总村数的5.42%,10万~20万元的17个村,占总村数的8.37%,5万~10万元的24个村,占总村数的11.82%,3万~5万元的23个村,占总村数的11.33%,1万~3万元的55个村,占总村数的27.10%,1万元以下的65个村,占总村数的32.02%。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县,大部分村底子薄,资金短缺,资源匮乏,村干部认识不到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巨大难题。 2.1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思想认识不足 (1)一些贫困村村干部以资源、资金缺乏,想发展也无能为力为由,对发展集体经济不求进取、束手无策。 (2)一些村干部只看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计划,有的村干部不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而是为谋取私利削弱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上任后,只考虑本人任职期间的资金需求,一上任就将集体资产拍卖,所得资金本届内花完,不考虑发展集体经济,没有长远打算。

  2.2村集体基础薄弱 2.2.1资金短缺,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 经调查,全县村级集体经营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65个村几乎无集体经济收入,村级组织日常开支只靠到有关单位“乞讨”点援助和上级补助款,这类村难以维持正常运行。年收入1万~3万元的有55个村,勉强维持村日常开支,要想投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就只能纸上谈兵。目前全县有186个村举债,债务总额达5873万元,村均举债30多万元。举债的主要内容是:经营性支出举债50万元,占总债务的0.85%;公益性支出举债4168万元,占总债务的70.96%;其他举债1655万元,占总债务的28.18%,沉重的债务已严重影响村级正常运转。 2.2.2资源缺乏,制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90年代初期,全县有村级集体茶果园255个,经营面积1963hm2,每年上交村集体经济收入82.4万元;有村级集体林场126个,经营林地8333hm2,年上交村集体经济收入14.27万;全县有村级统管山41440hm2。现在不少村级集体茶园被解散,茶果园60%分包到农户。90年代后期,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视、通网络等公益事业的兴办,村统管山林木已基本砍光,要有收入也要一个30年的周期。据年初调查,全县村级可开发山地面积5483hm2,其中适宜种植粮食、蔬菜作物的213hm2,药材536hm2,毛竹2493hm2,茶叶、干水果1298hm2,用材林149hm2等等,有可开发耕地面积367hm2,有可合作开发资源的村70个。可见,大部分村资源缺乏,发展集体经济无门路。 2.2.3固定性经营收入项目少,制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90年代初,全县村办企业有289个,年上交村105.4万元,到目前全县村办企业只有20多家,而大部分都是近年创办的,其中小型水电站9家,约占40%。2012年全县有经营性收入的村为79个,占总村数的38.90%,经营性收入603万元,村均2.97万元,且村与村之间不平衡,经营收入少的村是几百元,多的几十万元,有经营性收入的村也不稳定,有的村今年一片统管山砍了,收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以后几十年也就没有经营收入,全县有固定性收入的村只有33个,占总村数的16%。

  2.3支出不合理,非生产性开支过大 据统计,2012年度全县村级财务总支出4011万元,村均19万元,其中:经营支出128万元,占总支出的3.19%;农业发展支出592万元,占总支出的14.73%;管理费用支出1478万元,占总支出的36.84%;其他支出1813万元,占总支出的45.20%。非生产性开支过大不但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干群关系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3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物质保证。没有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村级公共设施建设就将成为空话,如通村公路、村内道路、路灯、饮用水、电视网络、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保养都要靠村集体经济支撑。针对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在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发展内涵和发展形式等方面有一个较大转变,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要盘活原有的固定资产,对原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理,建立好台账。对村原来会堂、学校、加工企业厂房等要通过租赁、出租、拍卖等形式盘活资产,确保集体资产增值,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要盘活土地资产,下山脱贫和新农村建设后,有的地方建立了新村,要对老村的宅基地通过整理开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要根据环境条件,在集镇和城镇所在地的村,要充分利用人口集聚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好集体土地资源,在政策允许下,可以兴建标准厂房、民工适用房、店面房出租。山区村要利用山水资源,在“四荒”地、小水电、旅游开发上做好文章,开发时被征用占用的山、地资源提倡以折价入股形式参与开发。村集体可以与农户合作经营,联合开发,收益分成。

  3.3加强扶持力度,强化造血功能 各级政府在扶持集体开发的项目上,要足额给予扶持资金,防止留有缺口而迫使村集体举债上项目。对贫困村的扶持要改“输血”为“造血”,以项目为抓手,各级财政要集中一段时间,连续几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乡镇要抓好项目的落实、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对无资源可开发的村,可跨区域联合开发,取得收益,使村级集体经济有长期的固定收入来源,改变以往年年扶持年年贫困的现象。 3.4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3.4.1健全制度 各乡镇村要根据本乡镇村的实际,制订切合实际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如现金管理、审批制度、物资财产管理和使用制度,招投标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和收益分配等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3.4.2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程序 各村要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民主选举,建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村财务的审核监督,重大村务实行民主决策。 3.4.3深化财务公开,提高财务公开质量 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重点,目的在于能让群众看的明白,接受群众的监督。因此,在公开的内容上要细化,该分类公开的要逐类公开,建设项目按项目公开,“一事一议”事前事后公开,干部误工补贴逐人公开。公开形式要深化,做到逐笔公开。公开范围要扩大,要从原公开在行政村所在地扩大到较大的自然村。公开时间要统一化,每个季度公开一次,没有发生经济往来的村也要实行“零”公开。

  3.4.4抓好增收节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各级部门及乡镇要杜绝村级请客送礼,干部到村指导工作原则上不能在村里用餐,要在村用餐的,要在农户中与他们同吃,年终由相关单位统一结算。村级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订非生产性开支的细则,建立严格控制的长效机制。 3.4.5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村级债务的化解,坚决遏制村级债务增加和蔓延 村级债务的化解,一是要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行自身化解;二是各级财政扶持化解,实行化解业绩挂钩的“以奖代补”;三是要建立举债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对村干部每届举债作为审计重点进行专项审计

第8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集体经济要想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发挥其带动农户家庭经济同步发展的作用,仅仅依靠从农户收取的部分剩余价值是难以长久维持的。因此,必须依托自身优势,挖掘内在潜力,最大限度的用好用活集体积累,着力解决制约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农民群众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管好用好这笔资产,事板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这对坚持农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强村富民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通过围绕用好集体资产“三资”管理,达到加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构建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培育乡村主导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必须依托自身优势,挖掘内在潜力,集中培育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一方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因村制宜,不能干篇一律。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与本村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地线优势的,必须借助城市的辐射和牵动作用,以工兴村;有资源优势的,必须大力搞好资源的深度开发,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干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干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强化制度监督,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确保支出科学、合理。要提高村级财务公开质量和效果,真正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让群众看得明白,消除群众疑惑,赢得群众认可。坚决遏制村级债务的增加和蔓延,积极稳妥地清理化解村级债务,严格防范发生新增债务。已有的借债,应落实债权人,采取清理往来、盘活资产、整顿高息借贷等多种方式进行化解。

第9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村级集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平衡、模式单一、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1.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一些乡镇企业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了改变。

     另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的支持,因为大多年轻人和有知识的人脱离了农村,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年龄较大,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和经营意识,造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2.集体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村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要资源。虽然采取联产承包重新赋予了农民土地使用权,但是农民并不能以产权主体的身份行使职能,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共有的产权关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突出表现在为一是土地所有权现行的代理人权属不清,造成产权主体错位。二是土地所有权归属不清,所有权主体缺位。3.思想落后。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忙于“中心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有的村干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4.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

    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5.管理不规范。个别村组集体经济的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发包费、租金回收不力,造成集体虽有经济收入,但收入太低,有个别承包者长期拖欠承包费,村、组收取承包费困难。个别村委会只考虑当前,对长远发展考虑不够,土地低价出租等资源长期发包、收入提前消费等情况突出,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集体经济项目、收入,造成后来班子无可开发利用资源的被动局面。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和措施1.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1.1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出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奖补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专项资金。优惠政策要体现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依法兴办二、三产业,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1.2要充分发挥各行政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村一策;充分发挥各地的山林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采取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等方式,科学开发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块状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综合利用区位经济和产业人口集聚优势,鼓励兴建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商贸、酒店、商铺等物业经济,通过物业出租等方法,获取稳定收入。结合县域产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仓储场地等服务,开辟集体经济新的增收渠道。要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等合作,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的延伸和扩张。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有条件的村要实施资本经营,努力从单一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提高集体资金利用率。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区乡村组各级领导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尤其是乡(镇)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把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资本积累、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作为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通过抓创新、抓发展、抓项目、抓效益,不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并从信息、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帮助,真正实现农村基层组织“有钱运转、有钱办事”。

第10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根据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结合实际我对阳王镇21个行政村壮大农村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就我镇壮大农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镇产权制度改革自2018年4月份开始以来,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我们通过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一村一策”分类开展改革,改革方案和方法不强求一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高准则。

  产权制度改革一是摸家底,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财产、核定资金”,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后,我镇资源性资产面积23447亩(其中未承包到户的耕地面积7276亩、四荒地面积16171亩)、经营性资产750.56万元、非经营性资产2789.36万元。尤其是通过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创新了集体经营方式,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按股分红,实现了“分股合心、联股联心”,群众更加关心集体,集体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成员的财产权利,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二是建组织,村民变股民共享发展“蛋糕”。对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根据不同村庄、村民的不同诉求,我们积极探索“村经分离”制度,建立完善“四会”制度,明确股东大会是集体经济组织最高权力机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给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形成了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我镇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具体情况如下:

  1、集体收入完成5万元的村有12个村:

  2、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有9个村:

  二、存在问题

  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健全村集体“三资”管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部分村资源性资产清查不彻底。比如对过去因种种原因长期承包的部分集体土地、集体水井等资源不敢较真碰硬,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2、壮大村集体经济办法少,视野不开阔,大多数村都仅仅依靠简单的资源承包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其他的办法少之又少。

  3、干部担当干事的氛围不浓,缺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少村干部只求当“太平官”,不担当慢作为,消极懈怠,有干事多惹事就多的消极思想作祟。

  三、对策及措施

  1、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摸底排查力度,对合同不完善、不健全,仍被个别人长期占有的集体资产进行彻底清理规范。

  2、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对村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能力水平,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拓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

  3、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农村干部队伍,树立一批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勇于担当、思想开阔、能干成事的典型代表,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为壮大农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盘活了农村自然资源和存量资产,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生活增收;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入股、量化扶贫资金参与、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将以此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创新合作共赢机制,吸收社会资本投入,为增加农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注入强大动力,建设更加美丽、宜居、富裕的新阳王。

第11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近年来,江南区苏圩镇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基层党建引领,自觉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风貌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该镇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截至目前,该镇16个村(社区)中集体经济收入4万至10万元(含5万)的经济发展村14个,10万元以上的村2个。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强有力抓手。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推进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屯级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模式,在57个坡(队)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引领扶贫新机制。

  积极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搭建平台,组建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库,强化镇项目办对各类项目的支持与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进展。通过设立镇、村项目库,先后争取到慕村火龙果基地和苏圩社区冷库等村集体发展市级项目,两个项目共投资540万元,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20万元以上收入。

  积极开展“创业带富先锋”活动,采取技术培训、树立党员带头典型、培育能人带富工程、党员带头发展产业。近年来,该镇已培育了48名“创业带富先锋”。镇宁村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村委会主任吴信榜大力推进电商平台,主动为镇宁及周边各村的贫困户销售土鸡、玉米、西瓜、香瓜以及各种蔬菜农产品,并把所得收入的1%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利润,仅此项就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4000元收入。

  在党建引导村集体经济基础上,成功探索盘活集体资产、培育经济实体、开展合作经营、拓展服务创收以及突出产业带动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苏圩镇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将“三清三拆”、土地整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乡村保洁等项目直接下沉到村级公司,带动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输出获得收入。

  此外,该镇把带动发展各村扶贫特色产业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攻坚重点,通过合作经营壮大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第12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中央历来十分关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因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文件,就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谋划路径、指明方向、提供保障。中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要求各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着力提升村级组织“造血”功能与质量。
  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提升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从当前农村发展的状况看,受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经济能力等主客观因素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自身“造血”功能并未被完全激活,村级集体经济的运作与发展还没有摆上各地方和基层乡镇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意识不强、统筹不够、办法不多,存在等、靠、要思想,内生动能不足;二是缺乏发展资金支撑;三是村级往往没有条件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从地县级和乡镇层面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缺思路和发展定位,县乡很少整体谋划村一级经济发展工作,整县整镇联村连片上谋划思考少;不能因地制宜,支撑不够,导致村级集体经济“散松小”;困难多资源少;管理弱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难度大。
  近年来,中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配强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做好老中青结合,不拘一格将年轻、有文化、懂科技、有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用制度、成长通道用人,用高报酬留人,建设农村专业化队伍,不断提升党建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乡要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协调工商、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所有下达到村使用的各类资金统归村党组织调配管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养鸡生蛋;三是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县级领导要包村包项目,找准切入点,通过开发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种养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措施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党建 企业 基地 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引进优势企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和企业共同发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促进村级集体经济
  发生“五个转变”
  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生“五个转变”。
  一是资源变资本。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等,在党组织领导下,以村集体、合作社为组织载体引入农业企业、旅游企业、文创企业,通过吸引投资、合作开发、租售开发等模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本。
  二是产品变商品。整合大型农业企业、旅游资源、电商平台资源等,将乡村特色农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进行品牌设计、包装,转化为市场商品、旅游商品、文创礼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从“生产”转向“营销”,从“做产品”转向“做渠道”,从“优质”转向“优价”。同时,提炼优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农产品可视农业”“农产品 网络直播”“农产品 电商”“农产品 微商”“农产品 餐饮”“农产品社群”等方式,让农产品形成“名人效应”,树立口碑、产生爆款、圈粉变现。
  三是村民变股民。将村集体资产及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形成股权,鼓励村民将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东,按股分享收益,形成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可采取在党组织的统领下“组织 工商资本 村集体”发展模式,围绕本地特色农业、土特产品等优势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名录制度,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合作社 家庭农场 农户”“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组建专业公司、加工企业以及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及农村集体性资产,村集体通过为农民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是人力变人才。实施大学生回归、在外能人回归、机关干部回归、大企业家回归的“四回”工程,吸引新农村人、树立新乡贤、培训新农民,形成“头雁领路、群雁齐飞”的格局,壮大“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提高农业人才素质,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五是组织变“组工”。发挥组织优势,建立、完善乡镇与村干部队伍“双向流通互动”的工作机制,选派优秀人才到乡村任职。打通村干部、村人才、村级工作者成长通道。通过组建“城乡党建大联盟”“联村大党委”等不断提高乡村干部及工作者适应市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作用,完善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选任乡镇领导、招录公务员以及刚性退出、退后保障等机制,不断改善村干部政治、工资报酬等待遇。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推动村集体经发展实效化、实体化、实绩化。
  用好十条措施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各地摸索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办法和发展模式可资学习借鉴。如,资源开发型,凭借土地山水田园等特色自然资源开发增收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物业经营型,引导扶持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等,通过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资产盘活型,对村集体闲置的会堂、厂房、祠堂和废弃学校等设施,通过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增加村集体收入;资本运营型,将村集体历年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费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基金运作型,利用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和村级自筹资金组建发展集体经济基金池,由国资公司负责运作,收入返还给纳入扶持范围的经济薄弱村;村庄经营型,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发展美丽经济,打造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产业发展型,把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块状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生产服务型,围绕村域产业化经营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兴办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开展购销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村落建设型,以历史文化村落、中心村等建设为载体,通过保护开发、宅基地整理复垦等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土地股份合作型,通过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
  福州市日前出台了《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全市要用好这十条措施,对标对效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抓好顶层设计“铺路子”,县乡要鼓励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采取资源开发、资产盘活、创办企业等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各类集体财产,保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选优头雁“强班子”,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加大培养选拔力度,实行行业党组织对接帮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度,实施村后备人才县管计划,强化政策激励,将村干部的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绩效挂钩,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导向清晰;三是推行入村帮扶“四个一”(即1名县领导联系村、1个工作分队驻村、1名第一书记挂村、1名乡镇领导包村),重点协助村“两委”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制度;四是精准把脉“开方子”,以县为单位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摸底排查,重点梳理盘活资产资源、发展产业、领办合作社、投资入股促增收等路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五是考核激励“压担子”,发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齐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用,县委书记带头联系贫困程度最深的乡镇和村,乡镇党委书记联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度最大的村,压实村党组织书记直接责任人责任,实行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包村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三级责任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到逢会必讲、下村必看、考核必查、有责必问。
  在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上,我们要不断探索新做法,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找准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的结合点,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通过不断努力,解决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果共享问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结出累累硕果。

第13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村级两委为民办事能力,根据县委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精乡党委研究特制定我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目标任务

  根据各村级不同现实状况,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的壮大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性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

  三、发展思路

  各村要在认真学习、总结和借鉴近年来我乡及其他乡镇村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互动、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村集体土地存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

  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合作社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或采取反租承包、合股经营的形式进行开发,创办农业基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活力。村级集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固定资产,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对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

  (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旅游兴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旅游点,采取村级牵头发展恰西、塔里木、恰甫其海水库、吉尔格郎河谷等旅游服务项目,创新形式,开发特色旅游资源项目。

  (四)依托各村优势,发展“一村一特”。依据各村现有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一村一特”项目。如:阔格尔森村、阔克加孜克村发展特色林果业种植,阿勒玛勒村、喀拉吐木苏克村发展中草药种植、奥夏干德村、沙尕村发展优质养殖项目,通过打造特色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四、方法步骤

  (一)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障(5月10日-6月10日)。成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相互协作,强力推进新型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各联系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对各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规划壮大集体经济思路,做好指导工作和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集体资金的监管,严格财经纪律,依章理事,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范、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二)制定发展计划,打造“一村一特”(6月11日-12月30日)。要考虑村集体、全体村民、经营者等几方面的利益,既要做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确保村集体资产的安全性。做到经济发展有项目,发展有规划,有预期目标,有完善制度,有具体措施,有考核奖惩方案。同时进行不定期督察,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整改,对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总结推广,建立切合发展实际的长效机制。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通用13篇)相关热词搜索: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通用13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措施(通用13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97009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