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

2016-04-12 12:22:4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共5篇)传染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试试题传染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试试题日期: 姓名: 单位:一、填空题1、法定传染病分类。其中甲类传染病种,丙类传染病染病为 、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传染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试试题》

传染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试试题

日期: 姓名: 单位:

一、填空题

1、法定传染病分类。其中甲类传染病种,丙类传染病染病为 、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 、 。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在 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3、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4、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 、 、 传染病疫情。

5、 、 、 应分急、慢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

A、淋病 B、风疹 C、鼠疫 D、登革热 E、霍乱

2、传染病报告卡上的出生日期和实足年龄应填写( )。

A、两项都必须填写 B、只填写出生日期 C、只填写实足年龄

D、优先填写出生日期,日期不详的填写实足年龄

E、没有特殊规定,填哪一个都可以

3、下列哪一种疾病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必须填写“急性”或者“慢性” ( )。

A、肺结核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血吸虫病

E、伤寒和副伤寒 F、疟疾

4、接诊传染病病人,门诊日志必须填写( )。

A、姓名 B、性别 C、年龄 D、职业 E、现住地址 F、初诊∕复诊

G、诊断 H、发病日期 I、就诊日期(诊断日期)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

A、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食物中毒、职业中毒 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 )

A、突发性 B、群体性 C、危害严重性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过程( )

A、发现—报告—核实—应急反应—调查分析—控制—调查报告

B、发现—报告—应急反应—调查分析—控制—调查报告

C、发现—报告—核实—调查分析—控制—调查报告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处理方式( )

A、边调查 B、边处理 C、边抢救 D、边核实

三、判断题

1、传染病报告卡中的“订正病名”应该填写订正前的传染病病名。( )

2、临床医生诊断传染病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

3、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确诊病例时应立即进行报告,疑似病例无需报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

4、学生工作单位应填写学校班级。( )

5、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

6、诊断时间应精确到小时。( )

7、一人同时患有两种传染病时,应同时报2张传染病报告卡。( )

答案

一、填空题

1. 、、、

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不能少“传染性”

2. 3. 4. 瞒报、谎报、缓报

5.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血吸虫病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资 料

1.法定传染病 (39种)

①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②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③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28号:①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②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3.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执行首诊负责制,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为义务疫情报告人。

4.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5.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乙肝、丙肝、梅毒等不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6.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立即电话或传真报告给代报机构。

7.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8.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选择一栏填写,优先填写出生日期(公历日期)。

9.实足年龄: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

10.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的的工作单位,幼托、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医务人员必须填写工作单位,学生应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注意统一采用其标准名称,不能用简写。

11.诊断时间:必须填写诊断时点,精确到小时。

12.疾病名称:病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13.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者因意外或其他疾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14.慢性传染病实名制报告:根据桂卫疾控【2012】81号文,要求慢性传染病(乙型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进行实名制报告。

15.订正卡:初次审核后的原始卡片发生病例诊断名称、分类变更时,卡片状态才变更为订正卡。医疗机构在系统中订正一张卡片时,如果是订正疾病名称、由疑似订正为临床或实验室确诊,必须重新填写诊断时间、填卡医生和医生填卡日期。同一病种有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可不更新诊断时间。

16.“腹泻”要求报卡。“肠炎”查处方及日志,是否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病人是否每日腹泻超过3次。

17.病例分类:①实验室诊断=临床表现+特异性检查;②临床诊断=临床表现+仅非特异性检查;

③疑似=临床表现+一般非特异性检查+仍不能明确;④病原携带=检出病原体+无明显临床表现; ⑤阳性检测结果仅供采供血单位填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1.突发公共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事件。

①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②特点:突发性;群体性;危害严重性 。

篇二:《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试卷》

《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

1.传染病日、周、月、年的报告分析以《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为准。 ( )

2.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

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 )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预防

接种证制度。 ( )

4.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遵循依法报

( )

6.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 )

7.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 )

8.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 )

9.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 )

1 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

10.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可以不补报。 ( ) 二:填空题

1.甲类传染病是指: 霍乱 、 鼠疫 。

2.传染病报告实行 属地化 管理。

3.传染病报告卡由 首诊医生 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4.《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 3 年。

5、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 48 小时内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6、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1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7、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

8.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9. 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 个人 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

2

篇三:《传染病报告流程》

传 染 病 报 告 流 程

(1)初次报告

责任报告人(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应立即认真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卡类别”选择“初次报告”项),做好疫情登记,并立即将报告卡交医务部的疫情管理人员(双休日及节假日立即报告总值班)。

(2)订正报告

负责报告人对已报告过的病例诊断进行更改(如疑似病例确诊、临床诊断病例更改诊断、分裂或分类改变)或发现填卡错误时,必须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在规定时限内重新填写、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卡类别”选择“订正报告”项,填写新的“诊断日期”(确诊日期)和“填卡日期”。

(3)死亡报告

对已填写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因该传染病死亡时,临床医生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再次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死亡报告,卡上标识“订正报告”,同时注明“死亡日期”。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再次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对初诊死亡的病例无需两次报卡,在“初次报告卡”同时填写“发病日期”(如发病日期不明,可用接诊日期)和“死亡日期”即可。

(4)填卡要求

填卡医生要按照《传染病报告卡》所附“填卡说明”,对卡中的内容逐项认真仔细填写,注意自己清楚、项目齐全及准确。

住院期间诊断为传染病时,必须立即报卡,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接诊医生要立即补填、补报《传染病报告卡》。

(5)慢性传染病的报告

在作出乙肝、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首次接诊时需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再次复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更且在同一年度内可不再进行报告。

(6)各科疫情报告卡的送交、报告

各科疫情报告卡的送交、报告必须符合法定时限(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在诊断后2小时内、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方式和我院的有关规定。杜绝迟报、漏报、漏登现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疾控中心进行报告。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不论甲、乙、丙类),应当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区疾控中心报告。

宝中堂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管理原则

1、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

2、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保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传染病人的秘密。

3、 临床各科室设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4、 医务科设专人负责全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二、报告病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39种传染病,及本市要求报告的非法定传染病:水痘。

三、报告时限

1.责任疫情报告人首次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和疑似病人时,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医务科进行报告。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中的病人、疑似病人及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时应在24小时内向医务科进行报告。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瞒报传染病疫情,不得授意他人迟报、漏报、瞒报传染病疫情。

四、报告程序

1.各科室必须设立传染病登记本,首诊医生发现传染病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做好登记。由各部门护士负责每天2次将传染病报告卡送交医务科:10点前送交前一天夜班报告卡,16点前交送当天报告卡。节假日期间送交总值班。

2.医务科疫情直报人员接到传报卡后应认真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计算机网络直报,同时做好登记。报卡存档保存三年。

五、填卡要求

首诊医生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规定认真填写,要求自己清晰,项目准确完整,不得有空项、漏项。

六、考核与奖惩

医务科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实行月考核制度。漏报1例传染病疫情扣负责人50元,扣责任科室领导30元。迟报1例传染病疫情扣责任人20元,扣责任科室领导10元。传染病卡片填写出现质量问题1例,扣负责人10元。对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院里适当给予奖励。

宝中堂健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2012-3-6

宝中堂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一 、疫情领导班子:由主管业务副院长、疫情管理人员、医务部长、护理部主任、感控科科长、总务部长组成传染病防治网络小组。委员会成员负责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关传染病有关制定。

二、疫情管理的内容:根据传染病法规定的39种传染病为报告病例。

三、具体实施:

1、每年对新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岗前培训,学习结束后进行考试,并存档保存。

2、每年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法防治知识培训至少一次,并有签到。

3、出入院登记本的管理。病人入院后,必须填写完整的相关内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家庭地址,入院诊断);出院时,必须根据病历所书写的最后诊断填写病人的出院诊断。

4、检验科结果登记必须有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床位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科检验人员签名。

5、放射科结果登记必须有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床位号、检验项目、放射结果诊断、放射科医生签名。

6、门诊医生接到病人结果报告单后,做出诊断,如有报告病例,则按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填写完整疫报卡送至门诊护士,交疫情管理人员。

7、病房内,医务人员对新送到科室的所有化验或检查单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如有诊断传染病例,则按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填写完整疫情报告卡,由护士交与疫情管理人员。

8、当天疫情粗略检查:每天疫情管理人员到放射科及检验科对当天所报出的结果进行检查,如有应上报的传染病结果,泽检查是否有上报。(如有未上报的门诊病人,则查找开单意思,补报传报卡)。

9、每月上旬,查阅全院上月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

四、出现传染病的迟、漏报现象:除外依照传染病法追究情况外,疫情管理人员每月将漏、迟报科室、责任医生等情况上报医务科,院方则按照情节严重与否进行相当的行政及经济处罚。

篇四:《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篇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等相关规定,特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希望相关科室严格遵照执行。

1、建立健全医院各科室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发挥疫情报告管理组织的职责。

2、各科医生在医疗诊治中如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白喉、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或疑似患者,立即报告感染办公室、医务处,填写传染病卡片由传染病疫报告员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及病原携带者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瞄行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对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各科医生应认真及时填写传染病卡片,并在传染病登记本上登记后,立即报告感染办公室,不得迟报、漏报。传染病检查员每日对疫情情况进行检查审核,立即网络直报。门诊医生要认真逐项填写目诊日志,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职业、现住址、发病日期、初诊、诊断日期等不得漏项,字记清楚。并用红笔注明“报卡”。住院医师应在住院患者出入院登记本上用红笔注明“报卡”。化验室、放射科建立传染病登记本,防止漏登、漏报。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4、各科建立的门诊工作日志登记及传染病本要保存三年。

5、各科由传染病监控员检查门诊医师工作日志及病区患者出入院登记本是否填写齐全,传染病是否漏报、迟报。

6、认真执行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归口管理程序,经治医生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含结核性胸膜炎)必须立即报卡,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黑热病、包虫病等)暴发、流行时,及时向辖区畜牧站报告(专报),并在疾病流行期间互相通报各有关疫情信息。

4、卫生院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专职人员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每月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内容有法定传染病监测分析、各类传染病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报告及时性评价和重点提示五大部分。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时限及内容

1、报告程序防保科接到电话、传真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发现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其它乙类及丙类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时,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同时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话记录表>后,报相关部门。

2、报告内容主要报告内容有疫情发生基本情况(发生地点、波及范围、波及人数、可能传播途径等),疫情发生简要经过,当地卫生机构对疫情处理措施等。

3、报告时限从防保科接到疫情,报告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个过程在1小时内完成。当辖区内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于2小时内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1)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如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2)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卫生部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

3)对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

(五)调查

卫生院接到甲类传染病、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等的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接到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疫情报告后,应在12小时内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六)卫生院及有关科室和个人应遵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分配管理规程>(试行)有关规定,分配给科室的疫情信息查询帐号及密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将负责人名单报信息管理科疫情室备案,如发现帐户和密码信息泄露,请立即报告疫情室,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后果自负。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疫情资料对外公布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对外泄露疫情资料,如有违反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八)质量控制

卫生院负责责任范围内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应提出工作要求,部署工作任务,承担疫情资料收集、上报和反馈工作。对辖区内个体诊所和下级卫生所的疫情报告工作进行培训、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九)奖惩措施

各级卫生医疗机构(个体诊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瞒报、缓报、谎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

2、未按规定建立专门的流行病学流行队伍,进行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未按规定派人进行现场调查的;

4、未按规定上报疫情或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各责任报告单位对周末及节假日加班进行疫情报告、监测和分析的工作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安排补休并给予补贴。

[篇四: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时,应遵循<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2、传染病报告病种(37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乙、丙类传染病24小时。

4、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必须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及医教部,医教部应于2小时内向医院领导及上级卫生部门报告,首诊医生于2小时内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5、出现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时,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和方式报告疫情。

6、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7、地方传染病病员向灞桥区疾病控制中心网络直报,部队传染病病员应向本院预防保健科报告,由预防保健科向学校卫生处报告。

8、发生食物中毒、大批不明原因病员、当地未有过或者国家已宣布消灭的传染病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立即报告医教部,同时向院首长报告,医院应在最短时间内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9、严格登记制度。门诊、急诊各接诊医师、放射科、检验科必须建立疫情登记本,做好接诊病例登记,对接诊及检出的传染病病员必须详细登记,及时报告。

10、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11、未经批准,不得对外通报、公布和引用发表未经公布的传染病疫情。

六、医院感染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遵循医院感染标准预防原则,认真执行隔离防护措施,注意医务人员和病员的双向保护。

2、医务人员上班时必须按要求着工作服,接触病员前后要洗手,操作中接触血液或体液,必须戴手套,并根据情况穿隔离衣、戴护目镜。

3、医务人员应按要求使用流动水洗手,保持手部皮肤清洁,必要时使用消毒剂或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4、医务人员在接触病员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及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传染病房等重点病房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去手套后等情况下必须洗手。

5、住院病员的安置应感染病员与非感染病员分开,同类感染病员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员单独安置。

6、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7、病床应一床一巾湿式清扫,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清洗晾干。

8、地面湿式清扫,当有污染时先用消毒剂处理后再清洁。拖把应分区设置,标记明确,悬挂晾干备用。

9、病房应严格执行消毒常规,病员出院、转科或死亡后,所有物品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0、治疗室、换药室、监护室、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急救室等重点诊疗场所,必须有严格的人员进出规定,定期消毒。

11、进行无菌操作前必须洗手、戴口罩、戴帽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12、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1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消毒或灭菌方法。凡耐热、耐湿的物品如手术器械、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法。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其他低温方式灭菌。消毒首选煮沸、流通蒸汽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时选择化学消毒方法。

14、医务人员要了解化学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及灭菌剂。

15、配制化学消毒剂时必须检测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

16、更换消毒、灭菌剂时,用于浸泡消毒、灭菌物品的容器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17、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传染病病员和特殊细菌感染病员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处理。

18、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

19、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棉签、针头、刀片等医疗废物在科室按规定使用专用收集袋或利器盒分类放置,对医疗废物种类、数量等详细登记,由护保中心统一收集、运输、暂存,转交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置厂家,交接登记项目齐全。

七、艾滋病消毒隔离防护制度

1、对可疑或确诊的艾滋病病员采取“血液/体液隔离”措施,单人隔离,同种病原感染者可同室隔离。

2、接触病员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戴手套,脸部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溢出及溅落污染时应戴眼罩,脱手套后洗手。

3、在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

4、接触病员及污染性物品后立即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洗手。

5、处理所有尖锐利器物品时,小心操作,防止锐器损伤。

6、被病员血液及体液污染的器械、用品、被服,应按“消-洗-消”的原则进行处理。

7、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放入专用医疗废物收集袋或利器盒,采用双袋包装处理,标识明显。

8、病人出院后病房、床单位、所有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用含氯1000mg/l消毒液擦洗、浸泡消毒。

9、建立医务人员锐器损伤报告和登记制度。发生针刺后应立即用除菌皂及清水冲洗皮肤伤口,粘膜则以清水冲洗。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进行相应的处理及追踪观察。

篇五:《传染病报告制度》

[篇一:传染病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确保疫情数字及时、准确、完整,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特规定如下:

1、传染病疫情报告范围:

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4种。

2、报告制度:

①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其他医务人员或病人家属为义务报告人。

②门诊医师发现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应在门诊日志中认真填写,并填写传染卡在传染病登记册上登记,在门诊日志、病历上注明:“疫情已报”、“注意疫报”。传染病报告制度

③住院患者如已确诊为疑似传染病,亦应填写传染卡,并应及时填写“转归订正”。

④传染卡的填写项目要求完整、清晰、字迹不得潦草。

⑤甲类传染病线电话报告,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出,再补送传染病报告卡,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传染病首诊医生负责制 传染病防治法报告时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首诊医生在发现传染病时如何报告及处理?"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35115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