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2016-11-15 11:05: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共9篇)龙口市城市更新研究报告龙口市城市更新运作路径及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报告2016-2021年中商产业研究院 ASKCI Consulting CO ,LTD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是国内领先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机构,是中国专业的第三方市场研究和企业咨询服...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龙口中等城市试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龙口市城市更新研究报告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第一篇

龙口市城市更新运作路径及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2016-2021年

中商产业研究院 ASKCI Consulting CO.,LTD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是国内领先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机构,是中国专业的第三方市场研究和企业咨询服务提供商,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

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自2003年以来,中商在发展中已不断成长,迄今为止,中商汇聚了350余名来自不同行业的资深顾问,中商依托自主研发的Askci数据库和CISource

中商情报通对各类数据建立月度、季度、年度持续的信息收集监测,覆盖近5000多个细分产业市场数据库,持续更新;中商始终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全的行业数据,企业数据、研究报告等高价值咨询服务。

前 言

由于我国经济远超预期的增长速度,城市规模膨胀的速度十分惊人,甚至远远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的快速粗放式膨胀,以及建设规划的落后,导致我国各大城市出现了大量仅仅过了二三十年就需要重新改造的区域,城市拥堵,城市内欠缺区块规划,城市内部基础建设滞后的问题近年来暴露无疑,以旧城区、旧厂房、城中村的改造为主的“城市更新”成为了各地政府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城市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从传统的城镇化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成为了中国城镇化关注的主题,“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由此而生,并在新一届领导集体中,上升为全国性的发展战略。“城市更新”正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对城市低碳、人本、智慧全方面要求的重要途径,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从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盲目扩张问题的暴露,我国的城市更新运动开始不断加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纷纷制订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规划,一场盛大的城市更新运动在中国展开,大量旧改项目不仅大大改观了城市面貌,市民的生活环境,也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现在,“城市更新”运动在全国不断蔓延。南京、武汉、昆明、太原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城市更新的规模非常惊人,在对城市进行手术刀式革新的同时带来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2016-2021年龙口市城市更新运作路径及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从城市发展的创新趋势为切入点,全面的阐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龙口市城市更新项目的运作模式;龙口市城市更新项目案例;龙口市城市更新投资机会;最后对龙口市城市更新项目整体包装及推广策略做了详细的解析。报告根据城市更新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龙口市城市更新未来投资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房地产企业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13800元 电子版:13500元 纸介+电子:13800元

第一章 城市发展创新趋势分析

第一节 城市开发创新思维分析

一、导入创新视野:重新衡量国际城市

二、城市创新纬度:智慧、协同与包容

三、城市战略创新:生态经济城市

四、城市经济创新:跨越资本驱动时代

五、城市社会创新:幸福定义国际城市新标杆

六、城市文化创新:发挥创意能力的引领作用

七、城市生态创新:如何充分释放低碳发展成果

八、城市治理创新:城市交通的全面解决方案

九、城市空间创新:多重空间的创新响应

第二节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

一、工业创新主导型模式

二、服务创新主导型模式

三、文化创新主导型模式

四、科技创新主导型模式

五、机制创新主导型模式

六、多驱联动创新型模式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

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分析

二、中国城市规模增长情况

三、中国重点城市经济指标

四、中国各地区城市建设情况

五、中国主要城市群发展情况

六、城镇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分析

一、城镇化质量的内涵界定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中国城镇化质量评定分析

(一)主要城市城镇化质量现状

(二)城镇化质量评分指标情况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产生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建设特征分析

二、中国城镇化建设误区分析

三、中国城镇化模式困境分析

(一)城市区域发展失衡

(二)城市规模质量失衡

(三)城市功能定位缺失

(四)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五)城市治理能力滞后

第四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解读

一、新型城镇化要旨分析

二、新型城镇化特点和要求

三、新型城镇化的革新方向

四、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措施

五、新型城镇化改革突破口

(一)土地流转改革分析

(二)户籍制度改革分析

(三)城市群发展战略分析

(四)新型城镇化利益分配革新

第三章 城市更新内涵理念分析

第一节 城市更新的基本概念

一、城市更新概念的内涵

二、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

(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二)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三)确定城市适宜人口

(四)确定城市开发强度

(五)城市空间形象定位

(六)城市用地布局与结构调整

(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更新

龙口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第二篇

龙口市 “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

前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4年0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十二五”期间龙口市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龙口市 “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总结了龙口市 “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重点产业发展规模与经济效益、预测了“十三五”期间 龙口市地区的投资环境;提出了龙口市 “十三五”整体规划建议、产业规划建议、区域规划建议、园区建设建议;最后,就龙口市地区“十三五”期间投资机遇、投资风险、投资策略进行了审慎分析。

本报告专业!权威!报告根据龙口市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及“十二五”的实践经验,对龙口市地区“十三五”规划进行了科学分析与建议,对龙口市地区“十三五”投资机遇、风险、策略做出了审慎分析与预测,是龙口市地区政府、龙口市地区企业、欲投资龙口市地区的外阜企业了解地区规划重点,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纸介版:15800元 电子版:15500元 纸介+电子:15800元

第一章 龙口市“十二五”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第一节“十二五”期间龙口市发展概况

一、龙口市行政区域划分

二、龙口市地理位置分析

三、龙口市发展历史情况

四、龙口市环境资源概况

第二节 “十二五”龙口市发展成就分析

一、“十二五”经济发展规模

二、“十二五”结构调整情况

三、“十二五”人民生活水平

四、“十二五”社会改革加快

第三节 “十二五”龙口市产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第一产业经济指标分析

二、第二产业经济指标分析

三、第三产业经济指标分析

四、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第二章 “十二五”龙口市社会建设及投资状况

第一节 “十二五”龙口市交通领域发展分析

一、“十二五”龙口市交通领域投资情况

二、“十二五”龙口市城市交通建设投资

三、“十二五”龙口市铁路建设投资情况

四、“十二五”龙口市高速公路建设投资

第二节 “十二五”龙口市市政设施建设分析

一、“十二五”龙口市城市绿化建设情况

二、“十二五”龙口市城市供水建设分析

三、“十二五”龙口市城市污水处理分析

四、“十二五”龙口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

第三节 “十二五”龙口市能源供应消费分析

一、“十二五”龙口市城市燃气投资分析

二、“十二五”龙口市电力供应情况分析

三、“十二五”龙口市能源建设重点项目【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四、“十二五”龙口市能源消费需求分析

第四节 “十二五”期间龙口市信息化建设分析

第三章 龙口市“十二五”重点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第一节 农产品加工行业

一、“十二五”农产品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农产品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农产品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农产品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农产品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农产品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农产品行业十强企业

第二节 食品行业

一、“十二五”食品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食品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食品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食品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食品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食品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食品行业十强企业

第三节 建材行业

一、“十二五”建材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建材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建材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建材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建材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建材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建材行业十强企业

第四节 医药行业

一、“十二五”医药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医药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医药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医药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医药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医药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医药行业十强企业

第五节 化工行业

一、“十二五”化工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化工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化工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化工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化工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化工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化工行业十强企业

第六节 装备制造行业

一、“十二五”装备企业分布情况

二、“十二五”装备行业投资分析

三、“十二五”装备行业销售收入

四、“十二五”装备行业利润总额

五、“十二五”装备行业盈利能力

六、“十二五”装备行业偿债能力

七、“十二五”装备行业十强企业

第四章“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分析

第一节 “十三五”宏观经济形势研究

一、“十三五”国际环境变化及对我国经济影响

二、“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研究

三、“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战略举措

四、“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五、“十三五”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风险防范研究

第二节 “十三五”产业发展形势研究

一、“十三五”工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研究

二、“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战略

三、“十三五”住房保障体系与房地产发展研究

四、“十三五”促进服务业发展重点机制研究

五、“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三节 “十三五”生态文明与环境研究

一、“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及制度研究

二、“十三五”环境治理及模式创新研究

三、“十三五”低碳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四、“十三五”大气污染治理战略研究

第四节 “十三五”社会环境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第三篇

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

除传统的2012年GDP规模、居民人均收入、500强企业落户数量机场吞吐量等硬指标外,该媒体在综合这些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对400个城市进行了一线品牌进 入密度、一线品牌进入数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财富》全球500强进入数量、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排名、机场吞吐量、使领馆数量、国际航线数量共10项指标的单项排名。根据一个特定公式,综合计算了每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基于这个排名,对400个城市进行了全新的分级。

按照国际通行的理解,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是资金、人才、货品、信息交流之地。英国著名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就把城市定义为“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系统。”

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中国城市的发展事实上也正在冲破行政级别的枷锁,更加贴近现代意义上的由商业驱动的都市。这种突破意味着,依据工商业繁荣程度对城市进行分级已经成为可能,而且必要性也越来越迫切。

2、一线城市

一线强:北京 上海 (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一个经济中心,无争议)

一线弱:广州 深圳 (南粤双雄,实力旗鼓相当,公认一线)

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15个。

这些新一线城市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这些城市理所当然也是各大企业的战略要地和人才主要流向要地(除一线强、一线弱城市外),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较大,标志着中国经济新时代的腾飞。

3、二线城市

宁波、昆明、郑州、长春、合肥、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南昌、石家庄、太原、珠海、苏州、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等36个城市。

二线城市已经开始越来越有吸引力,环境的改善,人才的聚集及高消耗量和配合政府所建立的完善设施与快捷的高速公路。二线城市的崛起会带动三线城市快速发 展。二线城市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从现代的城市意义上讲,这些城市往往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商业活跃度相对较 强,对大公司、大品牌和优秀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它们也正在或者即将成为未来几年大公司布局的重点。

4、三线城市

三亚,金华,泰安,榆林,新乡,舟山,赣州,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绵阳,肇庆,西宁,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昆山,柳州,九江,绍兴县,运城等73个城市。

三线城市(Third-tier City)是指有战略意义或比较发达或经济总量较大的中小城市。它们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省域内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级市和全国百强县,也包括 一些西部地区的省会首府城市,它们的人口规模多数也都在百万以上,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拥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产业,对某些特定行业的大公司也有一定的吸 引力,但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四线城市

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许昌、焦作、丹阳、丽水、延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齐齐哈尔、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等76个城市。

四线城市以中部地区的地级市为主,也包括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往往依托于本地的中小企业或者资源性企业,居民的消费能力处 于增长过程中,在大公司和大品牌的战略中,它们往往要依托于区域重点城市的辐射,但是它们本身对中国本土的中等规模的企业和二线品牌有一定的吸引力。

6、五线城市

玉溪、铜陵、宿州、菏泽、锡林郭勒盟、大理白族自治州、益阳、衡水、梧州、汉中、嘉善县、宜春、莱芜、达州、海门、本溪、即墨、自贡、如皋、开封、永康、咸宁、凉山彝族自治州、玉林、新余、承德、临海、淮北、六安、商丘、酒泉、宁海县、永州、库尔勒、亳州、寿光、阿克苏、周口、信阳、驻马店、宣城、潮州、通化、佳木斯、荣成、朝阳、河源、朔州、吕梁、克拉玛依、钦州、迁安、平湖、濮阳、金坛、启东、四平、三门峡、长兴县、十堰、萍乡、呼伦贝尔、平度、浏阳、靖江、神木县、海安县、东阳、德清县、如东县、遂宁、胶州、白山、胶南、怀化、黄冈、准格尔旗、福清、诸城、南昌县、巴彦淖尔、池州、新泰、漯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随州、泰兴、青州、六盘水、龙口、兴化、莱州、宁乡县、招远、玉环县、肥城、绥化、铁岭、仪征、百色、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伊金霍洛旗、章丘、毕节地区、邹城、阜新、抚州、惠安县、郫县、安康、府谷县、姜堰、铜川、广安、龙海、海安、邹平县、忻州、鄂州、云浮、鸡西、东台、广元、高密、东港、雅安、楚雄彝族自治州、闵候县、三河、莱西、鹤壁、乌兰察布、鹰潭、贵港、汕尾、桓台县、辽源、兖州、济源、白城、大丰、邵通、肥西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沭阳县、邳州、伊犁州、辽中县、庄河、海城、阿拉善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保山、白银、建湖县、张家界、武安、普洱、昌吉州、开原、永安、仙桃、文登、天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安顺、商洛、庆阳、巴音郭楞、石嘴山、双鸭山、河池、大洼县、新郑、兴安盟、博罗县、沛县、铜仁地区、蓬莱、天门、潜江、新民、赣榆县、巩义、武威、吴忠、临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孝义、巴中、平凉、张掖、黑河、七台河、调兵山、鹤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新密等200个城市。

五线城市多数都是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经济基础较差,交通不够便利,成规模的企业数量有限,辖区内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各自正在探求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2015最新中国城市一线二线新分级名单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第四篇

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

编辑

中国城市最新分级名单,《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从公司和公司人角度对除传统一线城市之外的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00个百强县共400个城市进行了详尽调查。其中评出15个“新”一线城市,36个二线城市,75个三线城市,76个四线城市以及200个五线城市。

城市分级编辑

按照国际通行的理解,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是资金、人才、货品、信息交流之地。英国著名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就把城市定义为“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系统。”

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中国城市的发展事实上也正在冲破行政级别的枷锁,更加贴近现代意义上的由商业驱动的都市。这种突破意味着,依据工商业繁荣程度对城市进行分级已经成为可能,而且必要性也越来越迫切。

一线城市编辑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

新一线城市(不包含港澳台):深圳、重庆、西安、南京、武汉、成都、沈阳、大连、杭州、宁波、青岛、济南、厦门、福州、长沙15个。

二线城市编辑

哈尔滨、长春、大庆、宁波、苏州、昆明、合肥、郑州、佛山、南昌、贵阳、南宁、石家庄、太原、温州、烟台、珠海、常州、南通、扬州、徐州、东莞、威海、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秦皇岛、洛阳36个城市。

二线城市已经开始越来越有吸引力,环境的改善,人才的聚集及高消耗量和配合政府所建立的完善设施与快捷的高速公路。二线城市的崛起会带动三线城市快速发展。二线城市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从现代的城市意义上讲,这些城市往往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商业活跃度相对强,对大公司、大品牌和优秀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它们也正在或者即将成为未来几年大公司布局的重点。

二线城市—哈尔滨

三线城市编辑

乌鲁木齐、海口、兰州、西宁、银川、齐齐哈尔、鞍山、昆山、三亚、廊坊、芜湖、抚顺、德阳、鄂尔多斯、金华、营口、唐山、保定、邢台、桂林、吉林、九江、锦州、安庆、邯郸、赣州、泰安、柳州、榆林、新乡、舟山、南阳、聊城、东营、淄博、漳州、沧州、丹东、宜兴、绍兴、湖州、衡阳、郴州、泰州、普宁、汕头、揭阳、襄阳、宜昌、大同、湘潭、盐城、马鞍山、介休、长治、日照、常熟、肇庆、滨州、台州、株洲、绵阳、平顶山、龙岩、晋江、连云港、张家港、岳阳、济宁、江门、运城等75个城市。

三线城市(Third-tier City)是指有战略意义或比较发达或经济总量较大的中小城市。它们多数都是中东部地区省域内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级市和全国百强县,也包括一些西部地区的省会首府城市,它们的人口规模多数也都在百万以上,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拥有自己的相对优势产业,对某些特定行业的大公司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线城市—齐齐哈尔

四线城市编辑

拉萨、赤峰、牡丹江、湛江、辽源、四平、通辽、荆门、丽水、娄底、乐山、宜宾、阜阳、韶关、太仓、莆田、黄山、泸州、阳江、延吉、滕州、临汾、张家口、余姚、诸暨、长乐、南平、曲靖、延边、上饶、攀枝花、楚雄、清远、黄石、滁州、邵阳、益阳、阳泉、眉山、增城、温岭、宿迁、晋城、内江、淮南、常德、宁德、延安、桐乡、南充、荆州、梅州、三明、德州、上虞、景德镇、许昌、渭南、枣庄、海宁、焦作、葫芦岛、孝感、资阳、遵义、乌海、丹阳、石狮、怀化、通化等80个城市。

四线城市—赤峰

四线城市以中部地区的地级市为主,也包括一些经济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往往依托于本地的中小企业或者资源性企业,居民的消费能力处 于增长过程中,在大公司和大品牌的战略中,它们往往要依托于区域重点城市的辐射,但是它们本身对中国本土的中等规模的企业和二线品牌有一定的吸引力。

五线城市编辑

开封、自贡、呼伦贝尔、玉溪、菏泽、铜陵、宿州、锡林郭勒盟、大理白族自治州、益阳、衡水、梧州、汉中、嘉善县、宜春、莱芜、达州、海门、本溪、即墨、如皋、永康、咸宁、凉山彝族自治州、玉林、新余、承德、临海、六安、商丘、酒泉、宁海县、永州、库尔勒、亳州、寿光、阿克苏、周口、信阳、驻马店、宣城、潮州、佳木斯、荣成、朝阳、河源、朔州、吕梁、克拉玛依、钦州、迁安、平湖、濮阳、金坛、启东、三门峡、长兴县、十堰、萍乡、平度、浏阳、靖江、神木县、海安县、东阳、德清县、如东县、遂宁、胶州、白山、胶南、怀化、黄冈、准格尔旗、福清、诸城、南昌县、巴彦淖尔、池州、新泰、漯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随州、泰兴、青州、六盘水、龙口、兴化、莱州、宁乡县、招远、玉环县、肥城、绥化、铁岭、仪征、百色、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伊金霍洛旗、章丘、毕节地区、邹城、阜新、抚州、惠安县、郫县、安康、府谷县、姜堰、铜川、广安、龙海、海安、邹平县、忻州、鄂州、云浮、鸡西、东台、广元、高密、东港、雅安、闽侯县、三河、莱西、鹤壁、乌兰察布、鹰潭、贵港、汕尾、桓台县、兖州、济源、白城、大丰、昭通、肥西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沭阳县、邳州、新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辽中县、庄河、海城、阿拉善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睢宁、保山、白银、建湖县、张家界、武安、普洱、昌吉回族自治州、开原、永安、仙桃、文登、天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安顺、商洛、庆阳、巴音郭楞、石嘴山、双鸭山、河池、大洼县、新郑、兴安盟、博罗县、丰县、沛县、铜仁地区、蓬莱、天门、潜江、新民、赣榆县、巩义、武威、吴忠、临沧、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兵山、巴中、平凉、张掖、黑河、七台河、鹤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新密等200个城市。

五线城市多数都是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经济基础较差,交通不够便利,成规模的企业数量有限,辖区内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各自正在探求工业化的发展方向。【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副省级市

编辑

副省级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党政机关主要领导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部)级的地级市。 副省级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职务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职务名称表》,其职务任免由省委报中共中央审批。但是在行政区划级别上,副省级市仍然属于省辖市(即地级市),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管辖。

与普通地级市相比,副省级市有以下一些区别: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方面,国务院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2、副省级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干部,不由省委任命而是从中央组织部直接任命。这四个职务的副职行政级别为正厅级。其他一些行政机关干部级别也与普通地级市存在不同,如副省级市的市辖区和市直机构为副厅级(正局级),即区长、市局局长相当于地级市副市长,而副区长、市局副局长为(正处)副局级;市辖区下辖的街道办和区直机构为正处级,这与直辖市级别相同。

中文名

副省级市

数 量

15个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设立时间

1994年2月25日

行政区划级别

地级市

行政级别

副省(部)级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历史沿革 2 相关文件 3 城市名单 4 行政级别介绍 ▪ 行政级别 ▪ 所辖机关部门与行政区级别 ▪ 干部管理 5 人大常委会主任联席会议 6 国务院关于新增副省级市的态度 7 相关概念解释 ▪ 计划单列市 ▪ 国家级新区

历史沿革编辑

副省级城市--广州市 (21张)

副省级市(副省级城市)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其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原14个计划单列市(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青岛市、南京市、宁波市、厦门市、武汉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重庆市、西安市)和济南市、杭州市共16个市的政府机关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1995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副省级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编发[1995]5号),明确将前述16个市定为“副省级市”,但它们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

副省级城市--广州市 (17张)

1997年3月,重庆市升格为中央直辖市后,副省级市减少为15个。在后来的使用中,“副省级城市”这一名称也被习惯性的使用,包括很多官方场合,但就中编办最初的文件来说,“副省级市”当为规范的名称。[1] 对省辖大城市的计划单列,在20世纪50年代中、60年代初曾实行过两次,实行不久就取消了。

1985年7月22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纪要精神,发出了《关于广州、武汉、重庆、沈阳、大连、西安、哈尔滨、南京市国家机关行政人员职务工资标准问题的通知》(国工改〔1985〕012号),并规定此工资标准仅适用于以上8个市,其他省辖市

副省级城市--广州市 (16张)

不得援例。 尽管没有正式承认8个城市的政府机构升格,但由于工资起点标准的提高,同时又在工资表中列举了局下设处,处下设科长职务,实际上将其委、办、局一级工作部门的机构级别提高了一级,同时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层次──位于局与科之间的处级机构。其它几个享受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如长春、青岛、宁波等,也先后决定将市直各部门的机构级别提高并增设一个机构层次。

1994年5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并经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人

龙口市概况介绍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第五篇

龙口市概况介绍

龙口市隶属于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南岸,是一座新兴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东临烟台,南接青岛,西与潍坊毗邻,东北与天津、大连、秦皇岛、北戴河等名城以及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环渤海经济区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全市总面积893平方公里,辖14个镇(区、街),海岸线长68.4公里,62万人口。 龙口市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西北部为滨海平原,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境内年平均气温1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犹如镶嵌在渤海之滨的一颗明珠。

龙口境内建有全国唯一的低海拔大型海滨煤炭基地,褐煤总储量26亿吨,年开采量400多万吨;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岩、石灰石、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沿海大陆架储藏有丰富的石油,属"富集型"油区,在渤海中部发现的PL19-3油田,距龙口仅48海里,属特大型整装油田,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0亿吨,可采储量约为6亿吨;距龙口市96公里的渤南油气田位于渤海湾南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25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为108亿立方米,中海石油公司确定在龙口市建设的年产4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终端处理厂已于去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今年6月全面建成。

龙口市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多年来,龙口市紧紧围绕推进经济国际化这一主线,内抓载体建设,

外抓招商引资,努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目前,龙口市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对外开放的承载能力大为增强;涉外机构齐全,海关、检验检疫等联检机构配套,实行24小时服务,通关便利,为国内外客商到龙口投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几年来,全市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04年,共举办外资项目81个,累计达到704个,其中总投资过1000万美元或合同外资过500万美元的大项目32个,累计达到124个;完成合同外资4.5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1.8亿美元,分别增长93.2%、247.5%,累计分别达到20.95亿美元和11.2亿美元;出口创汇4.14亿美元,增长73.5%。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19元,分别增长12.6%和1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住宅居住面积分别达到7.62平方米和16平方米;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21亿元,比年初增加9.5亿元,人均1.9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龙口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1年即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94年居全国百强县第35位,在山东省居第2位。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近年来,龙口市对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开发。现已形成了以新石器到夏朝时期的唐家遗址、乾山遗址、邵家遗址、鲁家沟遗址为主线的远古文化旅

游景点;以古代文明发展为主线的归城故城址、徐福故里徐乡遗址、徐公祠、黄县故城址、丁氏故宅等旅游景点。在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以自然风光为依托的屺母岛旅游度假区和充满时代气息的南山旅游风景区也已形成了规模。屺母岛素以人间仙岛著称,时有海市蜃楼奇观出现,现在区内已建成了娱乐区、疗养度假区等多功能区,完备的设施、美丽的自然景观伴着动人的传说,让旅者留连忘返;南山旅游风景区是一处现代化的大型旅游游乐场所,区内的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南山康乐宫、南山古刹等组合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绝好去处。

201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第六篇

2016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愈加突出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衡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前建成小康社会”总要求,深入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破瓶颈、优环境、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逆势上扬、跨越赶超,增速领先、总量晋位”的可喜局面,美丽新衡水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70.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部财政收入129.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5亿元,分别增长28.1%和3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7.3亿元,分别增长22.5%和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8亿元,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1.1亿元,增长12.1%。外商直接投资20166万美元,增长12.1%。各项存款余额1854.6亿元,增长18%。全部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商直接投资、各项存款余额4项指标实现总量晋位。10个县市财政收入全部超3亿元,景县、安平突破10亿元。

抓项目,促投入,经济发展有了新支撑。100项省市重点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91亿元,100项省市重点前期项目有30项提前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35.5亿元,增长35.2%,竣工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03项。老白干三期改造、泰纳改性合成橡胶新材料、吉瑞精密铸造、养元植物蛋白饮料扩产等重大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威克多制衣、冀中能源矿用装备制造等加快推进;海伟丙烷脱氢、阳煤乙二醇开工建设,实现了单体百亿元产业项目“零”的突破。邯黄铁路建成通车,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邢衡高速、衡德高速故城支线等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狠抓项目谋划论证和结构性评价,新谋划亿元以上项目1091项,计划总投资7703亿元;省市重点项目中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和服务业项目占比达到6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抓调整,促转型,产业结构出现新提升。深入实施“两改造一倍增”计划。完成技改投资363.1亿元,增长30.4%;列入省千项技改工程项目104项,获得省扶持项目和资金数均居全省首位;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围绕提高经营者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完成各类培训12.5万人次。实现“个转企”592家、“小转一”272家、“下转上”193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49家,养元公司、老白干集团纳税分别达到7.4亿元、4.6亿元,增长31.5%和20.2%。加快服务业拓展提升步伐。组建了市旅游局,成立了滨湖旅游有限公司,建成了马拉松广场二期、龙源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衡水湖晋升4A级景区。完成货运周转量274.7亿吨公里,增长18%,安平国际丝网物流聚集区一期竣工投用,衡德物流园晋升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244家,奥特莱斯项目开工建设,衡百国际正式开业。文化产业投资大幅增长,武强国际乐器文化产业基地入驻企业20余家,饶阳青铜雕塑艺术产业园、武邑硬木雕刻产业园投入运营。

抓规模,促流转,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粮食总产74.5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70亿斤以上。以规模农业、法人农业、科技农业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全市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12.5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27.1%,提高10.5个百分点;建成3000亩以上规模经营典型38个;注册家庭农场895家,登记农民合作社8123家,均居全省首位。谋划实施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35项,完成投资180亿元,华都、新发地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预计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提高2.1个百分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以现场会形式在我市召开,我市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抓城建,促统筹,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确立了“一湖三城”大衡水格局和城市组团发展思路,滨湖新城规划和招商工作提速推进,河东改造正式启动,南部新区土地收储圆满完成,城市要素聚集能力和增值效应明显提升。加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亿元实施供热一次网改扩建工程,可满足市区未来10年供热需求;铺设天然气路北环网18公里,实现了双线安全供气;滏阳新河深槽截污导污、滏东排河污水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实施13条街巷改造提升工程,榕花大街贯通工程建成通车,成为连接三区、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加快县城扩容升级,在建超千万元市政项目91个,完成投资35亿元。强力推进城镇环境质量、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10个专项整治。扎实开展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实施农村环境卫生和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投资16.5亿元完成805个重点村改造任务,全市涌现出冀州北内漳、饶阳圣水村、桃城区北苏闸等一批升级版的现代农村。

抓治理,促保护,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一揽子政策措施,组织开展7个专项行动,关闭重污染企业227家,拆除分散燃煤供热锅炉132台,淘汰黄标车27798辆,规范治理市区露天烧烤157处,对市区117处在建项目、53处砂石料场和煤场进行了全面整治。购置天然气公交车217辆,在全省率先淘汰市内公交黄标车。购置环卫作业机械62部,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5%。实施燃煤锅炉改造、余压余热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改造和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等减排项目。组建公安环境安全保卫支队,加大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打击力度。预计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均完成省下达的减排目标。以规模造林和通道绿化为重点,扎实推进“一人一亩林”工程,完成造林绿化29.2万亩,建成千亩以上林业园区7.03万亩。

抓民生,促和谐,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3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1%。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75元,分别增长11%和13.1%。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继续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人均月增182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4.4%和21.7%,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280元。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635所,为85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1500万元。全市856名孤儿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281套,竣工8113套,刘里马、孙三村等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新建扩建水厂15座,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849个。投资21亿元完成覆盖全市637所中小学的校舍安全工程,改造校舍277万平方米;市区康复街小学、第四中学改扩建竣工;衡水中学新校区、衡水学院西校区加紧建设。普通高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升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人数稳居全省首位。成功举办第二届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并获全国金牌赛事,市区新增篮球活动场地22块,创建长跑城、篮球城活动扎实开展。“厚德衡水”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平安衡水建设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打击“两抢一盗”取得重大战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改革,促开放,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在全省率先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工商注册登记增长25.1%。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分类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巩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6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大力简政放权,分3批削减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30项,平均办理时限由13天压缩到7天。滨湖新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工业新区“三区整合”步伐加快。举办2016衡水湖国际商务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全年签约项目168项,总投资2050亿元,引进资金1776亿元,招商引资开始由“走出去”、“请进来”向“找过来”转变。争进首都经济圈取得实质性进展,省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与北京铁路局、大兴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粮、首农、天士力、新兴际华等战略投资机构来我市洽谈,中国高新、中国铁物、恒大、居然之家等落户我市,“衡水湖号”客运专列顺利开通。3家企业在石交所上市,交通银行、河北银行、邢台银行入驻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比提高2.9个百分点。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实现出口总额32.1亿美元,增长18.5%,故城、枣强晋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抓作风,促落实,政府自身建设展现新形象。严格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预热升温工作,大力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查处“吃空饷”人员2152人,处置违规公务车341辆,取消O牌车829辆,清理超标办公用房7.06万平方米,市直机关“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压减5%。扎实推进市政府系统标准化建设,首批19个政府部门全部通过认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3件、政协提案276件,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注重加强国防与军队建设,国防动员能力持续提升,民兵预备役建设水平稳步提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口计生、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持续发展。统计、档案、气象、邮政通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社会各界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全市各条战线辛勤工作的建设者、劳动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朋友,向驻衡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省直驻衡各单位,向始终关心、关注家乡发展的优秀衡水儿女,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市发展所处方位,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农业优势,变隐性优势为显性优势、落后差距为后发优势、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差异竞争、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坚持开放引领发展、改革破解难题,自觉运用市场、开放、创新、法治的思维和办法推动科学发展,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开放红利。必须坚持从我市实际出发,主动做好转方式调结构这道“必答题”,在加快赶超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发展转型。必须坚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创环境、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聚集改革发展正能量,形成政府与人民同心同向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我市产业结构总体低端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传统产业链条短,质量效益不高,创新驱动能力不足,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中心城区聚集度偏低,功能不完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瓶颈制约将成为常态,大气、水等生态红线约束更趋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任务仍很艰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消极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关切,直面自身工作中的问题,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为切入点,采取更具针对性、更富突破性、更有实效性的措施大力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2016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预期目标

2016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为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的一年,也是我市强势开局、跨越赶超十分重要的一年。综合研判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外部环境向好,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广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省委、省政府即将批复《衡水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必将极大地激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加快发展,必将为我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融合对接提供历史性机遇;我市原有优势不断巩固,过去的劣势向优势转变,经济发展一年比一年好,发展成效一年比一年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气势一年比一年足,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市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我们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凝聚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的共识,在正确的路径上踏石留印,在行之有效的举措上抓铁有痕,把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绘制的宏伟蓝图落实在衡水大地上!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继续以“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前建成小康社会”为总要求,以综合配套改革为统领,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着力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全面改革、绿色崛起、富民强市、普惠民生之路,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奋力推上新台阶。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出口总额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3%,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3.21%、8.1%,细颗粒物浓度下降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3‰以内。上述指标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发展需要和支撑条件,与“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体现了稳中求进、合理增长原则,也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创造条件、留出空间。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突出“抓改革、打基础、造环境、求赶超”。抓改革,就是抓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这一重大机遇,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以改革破解瓶颈,以改革促转型升级、促民生改善。打基础,就是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产业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造环境,就是强化环境是第一资源、生态是最大潜力的理念,创优发展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赢得区域竞争的软实力和硬资本。求赶超,就是以提质、增效、升级为中心,千方百计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既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又抢抓机遇争先晋位。

三、2016年主要工作安排

按照市委三届五次全会部署,2016年政府工作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全局,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地把抓投资上项目作为首要任务,发挥投资第一拉动力的作用,努力在项目规模和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突出抓好“1311”工程。全市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00项,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0项,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000项,确保竣工投产项目100项。把发展项目的基本着眼点放在市场自身发展的项目上,发挥项目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突出抓好投资100亿元的华德新型清洁环保金属板、投资40亿元的泰华伟业机器人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亚森工业机器人、投资15亿元的中恒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投资12亿元的博得轨道交通设备、投资12亿元的澳泰节能制冷压缩机组、投资11亿元的麦格尼菲复合材料等产业项目。紧盯国家宏观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论证,对所有新上项目进行结构性评价,从源头抓起促进项目不断生成、科技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

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谋划实施一批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项目,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今年,积极推进石济客专、邢衡高速、衡德高速故城支线、大广高速衡水湖连接线等项目;创新体制,加大投入,加强县乡村公路改造养护工作,提高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同时,推进衡水通用机场、石衡高速、京衡客专等项目前期,启动衡水机场前期研究工作。

放大县域经济优势,千方百计保障要素供应。实行差别化政策,建立指标安排与用地进度、供地率、补充耕地挂钩机制,重点向大项目、好项目倾斜。通过改革做好存量文章,提高土地利用率。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实现县市区上市企业全覆盖;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进符合条件的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二)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以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规模农业、法人农业、科技农业、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突破点,努力在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上走在全省前列。

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立足于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先行区、循环农业示范区和首都经济圈重要的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市县两级都要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实施方案,从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入手,加大对武强北大洼、故城东大洼、饶阳众悦、景县津龙等典型的支持力度,每个县市区都要抓一个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业,抓好武强华都肉鸡产业一体化、故城正大农牧产业链、深州东方绿树果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中粮、天士力等战略投资者洽谈对接,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调整农业结构,设施蔬菜发展到90万亩,商品猪出栏达到460万头,积极鼓励奶牛养殖业发展,确保年内奶牛存栏16万头。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和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系统,坚持线上线下同步,为农村经济组织搭建对接国内外市场的平台。

抓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按照中央“四个最严”的要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标准、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逐步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争列国家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以产业扶贫为核心,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扶贫对象稳定脱贫。大力推进省市重点村面貌改造提升,全面打响厕所改建、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村庄绿化、危房改造六大战役,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三)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两化融合步伐,推动工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加强立市主导产业培育。立足现有特色产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凝练提升,明确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培育立市主导产业。依托工程橡胶打造铁路交通工程设施及装备制造业,依托丝网打造功能材料及制品制造业,依托养元和老白干等打造食品及生物制品制造业,依托玻璃钢打造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依托橡塑制品打造物料输储设施及装备制造业,依托铁塔钢构打造电力通讯设施及装备制造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培育行业巨人,力争培育养元公司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加强园区(开发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积极探索整区招商等园区建设新机制,力争工业新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桃城经济开发区、大营经济开发区、武邑经济开发区、衡德工业园(北区)、深州化学工业园晋升省级园区。推进武强中外乐器文化产业园、龙华台湾工业园建设,力争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别园。加快开发区内陆港建设,争取年内竣工运营。加快饶安经济协作区、运河新区等园区建设。

加强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造。落实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计划,研究支持工业技改的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争取列入省千项技改项目100项以上。继续组织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计划”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工程”,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带动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从标准、研发、渠道等关键环节入手,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省级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家、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5个。

加强工业运行调节和政策支持。完善“订单式”服务制度,推进“1 10”行动计划,每个产业筛选10家重点企业予以点对点支持。积极争列省“三个一百”工程。加快推进“个转企”、“小转一”、“下转上”,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50家。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国有资产效率。

(四)着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高起点做好规划设计,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打造生态湖城、美丽衡水,努力建设融入首都经济圈、面向环渤海的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坚持城乡一体,深化规划改革,创新规划管理,构建梯次衔接的城镇化规划体系。划定中心城区和县城开发边界,使城市规划逐步由扩张性规划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转变。推进中心城市“一湖三城”组团式发展。各县市按照“小县大县城”战略进行规划,建设宜居宜业的中小城市。切实发挥乡镇积极性,力争每个乡镇都成为城镇化的亮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选择有产业基础、有文化底蕴的村优先支持,建设美丽新农村。编制完成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及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10个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启动榕花大街、永兴东路、南外环等街道改造提升工程,打通庆丰街、宝云街等城市断头路,抓好胡堂排干截污导流、前进街污水治理工程,实施垃圾池改造提升、城区公厕、停车场、菜市场、街头游园、小街小巷、裸露地面覆盖等城市功能完善工程。抓好桃城区南部新区建设和河东老城区改造,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以综合改革的思路推动滨湖新城建设,统筹推进安置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旧村拆迁、土地收储和社会保障等。实施工业新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工程,谋划实施高铁新区建设,提高新区承载能力。坚持拆旧与建新相结合,大力推进县城城中村拆迁改造,组织实施一批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冀州、深州、安平、景县、故城、枣强要努力向中等城市目标迈进,其他县城要打造精品小城市。

创新城市运营管理。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推行综合执法,解决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问题。延伸城管触角,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治违、治脏、治乱力度,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把生态治理与美化城市结合起来,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五)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把服务业作为落实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方向和抓手,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首都经济圈南部物流中心定位,争列国家和省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抓好与北京铁路局、省建投等战略合作协议落实,依托工业新区谋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积极推进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安平内陆港、安华国际物流园、衡德商贸综合物流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调整运力结构和运输组织方式,提升运输效率和效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新型商业模式,支持电商服务平台建设,抓好桃城橡胶、安平丝网、大营裘皮、景县胶管、冀州暖气片、武邑金属橱柜等市场改造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建设网上商城和中小微企业开设网店。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强化旅游品牌意识,以衡水湖旅游为龙头,推进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冀文化、儒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抓好周窝音乐小镇、衡水湖文化产业聚集区、董子故里、冀州古城恢复、老盐河开发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引进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发展一批文化创意骨干企业,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

壮大提升商贸流通业。打造京南特色商贸名城,启动隆基泰和、深圳茂业、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强城乡便民商贸网点建设,提升商贸流通、餐饮购物等传统服务业,改善消费环境。在主城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商贸功能区、中央商务区,各县市培育1-2个商贸功能区和特色商业街区。

(六)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开放引领发展,以招商引资为核心,拓展开放领域,提高开放水平。

创新招商方式。在积极参加全省招商活动的同时,提升衡水湖国际商务洽谈会影响力。建立常态化、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制和队伍,继续抓好定向招商。围绕培育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制定专项招商行动方案,瞄准重点区域,紧盯行业龙头,拓展定向招商范围,争取在引进大集团、大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力争每个县市区都有50亿元、100亿元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强攻重点招商区域。抓住京津功能疏散、产业转移和京津冀战略合作机遇,全面开展对接京津活动,争取首农婴幼儿奶粉等项目早日落地。继续加大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技术合作力度,利用好上海自贸区窗口,扩大衡水“走出去”步伐。

培育壮大出口主体。抓好安平、故城、枣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外贸企业分类帮扶,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为出口企业搭建服务平台,力争出口备案企业新增100家以上,培育出口超亿美元企业。

(七)着力推进生态治理和造林绿化。把生态建设放在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坚决打赢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持久战,进一步塑造、培育和拓展我市的生态优势。

铁腕治理大气污染。严格执行14条防治措施,深入开展7个专项行动,从严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力争空气环境质量3年有好转、5年大改善。继续淘汰黄标车。严格控制扬尘污染,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全年完成11.2万吨煤炭削减任务。广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应用,实施农村取暖治理提升行动,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减少燃煤和面源污染。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切实减轻重污染天气对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推进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立大气污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营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燃煤减量替代约束,组织实施节能项目10项以上,力争形成年节能能力6万吨标煤。抓好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赵圈镇、龙华镇和工业新区污水处理厂4月份建成投用,其他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项目年底前投入运行。完成冀州中科能源有限公司烟气脱硝工程。

切实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把地下水超采治理放在与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全力以赴抓好国家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力争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按照国家和省部署,围绕调整种植模式、加强水利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严格控制超采等重点,科学制定综合治理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加紧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支持。抓好水环境治理,确保衡水湖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标准,滏阳河等重点流域达到省政府考核标准,全市其他重点河渠也要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使国家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继续推进“一人一亩林”工程,完成造林16万亩。按照大功能区规划理念,突出环衡水湖区域和通道绿化,滨湖新区、桃城区、冀州、枣强、武邑、深州重点抓好衡水湖森林公园、枣强森林公园等6-10个万亩以上生态片林,打造环湖生态隆起带。抓好以高速公路、国道为重点的主干道通道绿化百米拓宽工程。稳步扩大经济林比重。坚持抓大不放小,统筹推进各县市区造林绿化,做好省市重点村的绿化美化。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当前办好具体实事,着眼长远注重制度安排,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全城乡均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员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年内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万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医疗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到320元,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扩大社会救助范围,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347元提高到4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2120元提高到2500元,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到65%以上,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行管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9808套、竣工7500套,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将市区中小学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支持桃城区中小学建设,缓解班容量过大问题,重点推进前进街小学、东方太阳城小学新建工程和新苑小学、胜利小学、第十中学改扩建工程。继续支持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等重点高中发展,努力将基础教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衡水学院西校区建设,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电子监管,抓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产业、社会办医。建立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补贴制度。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文化精品创作,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办好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谋划建设市全民健身中心,继续打造长跑城、篮球城。

深入推进平安衡水建设。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生产常态化思维,深入实施“打非治违”、管道管网安全等专项治理,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食品药品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县创建工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扎实做好信访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继续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大国防后备力量和国防动员建设力度,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新闻出版广电、老龄妇女儿童、气象防震减灾、民族宗教、人民防空、邮政通信、统计、档案方志、外事侨务和涉台事务等工作。

四、全面深化综合配套改革

今年是新一轮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市作为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必须争当改革排头兵,以改革先行一步推动发展快赶几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制定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各方面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些“解渴”、管用的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一天天在好转。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先行一步。

(一)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上先行一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鼓励探索创新,支持先行先试,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和保障平台,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推进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积极培育300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典型,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和现代农业园区,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比例。大力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在农民自愿、保证和提高农民土地承包权收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无能力耕种或不愿耕种的家庭土地整合起来,组织开展农业招商,实行规模化经营。建立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产权公开规范交易流转。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前提下,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

(二)在激活市场主体上先行一步。加快构建有利于全民创业的体制机制,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和壮大各类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除少数特殊行业外,一律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放宽市场主体注册资本、住所登记条件,把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支持衡水学院、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等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创业基地。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领域,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民营经济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力争到“十二五”末,万人市场主体由现在的292个增加到500个以上。

(三)在简政放权上先行一步。围绕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发展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转到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上来。承接和落实好国务院、省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没有进入目录的一律停止审批。所有涉审部门都要成立项目领办服务中心,落实领办、代办等便民措施。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企业注册“一口清”、项目建设“一号通”、企业帮办“一卡通”。

(四)在增强县乡活力上先行一步。省下放到市的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到县。以扩权强镇(乡)为导向,调动乡镇的积极性,发挥乡镇所在地在推进农村“四化”中的生力军作用。首批抓好龙华、大营、赵圈等经济强镇放权试点和镇区合一管理体制。凡是用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攻克难点,都是改革创新,都要大力支持。

(五)在优化金融环境上先行一步。抓住国家加快金融改革的机遇,放宽金融行业准入,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支持金融机构到农村增设网点,让金融市场主体尽快多起来、活起来。支持发展各类投资企业,参与政府公共建设、市场企业发展的投融资。

(六)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先行一步。把推进城镇化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具有衡水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顺应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农民意愿,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快户籍制度配套改革。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制度,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允许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供有力保障。

(一)勇于改革,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坚持解放思想,自觉运用市场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靠改革寻出路找办法,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改革的大突破,促进发展的大跨越。把勇于担当作为奉献改革的精神追求,凡是有利于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创造财富的措施和办法,都大胆试、大胆闯,绝不坐而论道、左顾右盼、畏首畏尾。

(二)转变职能,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选择部分市直部门、服务项目作为试点,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以群众利益、群众需求作为决策的基本出发点,认真听取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总结基层经验,推动工作落实。继续推进政府机关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政府服务基层、企业、群众、来衡投资者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提升工作节奏和服务水平。

(三)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其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政层级监督,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完善依法行政考核评价制度,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深化政务公开,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改进作风,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把目标定得更高一些,把眼界放得更宽一些,把劲头鼓得更足一些,带着激情、责任、追求,自觉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干实事上,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抵制“四风”,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持领导带头、依靠群众、注重实效,从解决具体问题做起,切实将教育实践活动成效转化为惠民利民成果。

(五)从严治政,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快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预决算公开内容、程序和形式,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大幅降低行政成本。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教育引导各级干部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将始终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评判工作的第一标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政府职责,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福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跨越赶超、绿色崛起是我们的崇高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衡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美丽新衡水、提前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编辑:琛哥)

2016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第七篇

范文一: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

根据全市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会议精神和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的实施方案》要求,现就我校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严格对照“三严三实”标准,全力聚焦“八破八立”要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举办冬奥会、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三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张家口地方特色的开放大学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讨论,凝聚思想共识,着力整改和破除制约我校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形成“树正气、讲团结、聚合力、敢担当、促转型”的生动局面。

二、主要任务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要紧密联系学校、各处室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精准聚焦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担当实干”主题,紧紧围绕“破除畏难等靠情绪、树立锐意进取意识;破除精力分散倾向、树立聚焦发展意识;破除资源依赖定势、树立转型发展意识;破除无所作为状态、树立勇于担当意识;破除大而化之习惯、树立精准发力意识;破除封闭保守思想、树立开放创新意识;破除计划经济思维、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破除急功近利心态、树立久久为功意识”的“八破八立”要求,就思想意识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想干、不会干、干不好、不负责、不作为、不担当、不落实、不创新”等问题开展大讨论,通过认真讨论、深刻查摆,找到差距根源,明确目标措施,从而促使学校在以下几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在由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向建成具有张家口地方特色的开放大学的转型上实现新突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封闭保守思想,在突破传统电大办学理念上凝聚思想共识,实现办学理念上的新突破。深入研究国家开放大学办学功能,在办学功能定位上牢固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实现功能定位上的新突破。紧紧围绕我市仍然是农业大市的市情,在办学特色的培育上始终坚持以农业类为主的发展之路,坚持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办学特色上的新突破。

(二)在学历继续教育上实现新突破。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电大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优势,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开放大学先行先试共享专业和中国农大网院涉农专业,面向乡镇干部职工、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以及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开展远程学历教育,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和技能水平,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针对京津地区普通护工、高级护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现状,2016年大力发展普通护工、高级护理等相关专业;实现学历教育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上的新突破。在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电大)“五统一”的管理机制基础上,坚持统分结合,加大向各县区电大(教学点)下放办学权力的力度和监督、管理力度,充分调动各县区电大的办学积极性,实现管理上的新突破。在课程资源建设上,以国家开放大学批准在我校开设的农产品加工与品质管理先行先试共享专业为突破口,实现课程资源建设上的新突破。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农村实际需求,2016年底完成《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食品标准与法规》、《粮油加工技术》、《农药检验残留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任务,2016年上半年完成《食用菌加工与贮藏》的课程资源建设任务。

(三)在非学历教育上实现新突破。目前我校已成为中组部组干学院、中国农大、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等多家校外培训实习实践基地,要进一步加强培训软硬件建设,实现培训质量、管理水平、培训规模上的新突破。紧紧抓住项目,进一步加大培训项目引进力度,实现培训项目上的新突破。社区教育活动实现全市七区十三县全覆盖;将桥东区、桥西区、经开区、宣化县打造成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惠及更加广泛群体,打造“爱农业”社区教育品牌;实现社区教育新突破。

(四)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紧紧抓住筹办举办冬奥会的契机,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进一步优化学校发展环境。开展全员学英语活动,树立教职工的国际意识;加强对广大教职工的培训教育,争做文明市民;建设美丽校园,对空地进行百分之百绿化,增加绿化树种,进一步搞好亮化,加大卫生清理力度,制作中英文标志牌;提高全员服务意识;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学校发展环境上的新突破。

(五)在推进从严管党治党、夯实作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以“三严三实”标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要牢固树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的意识。要通过学党章、学党史、“三会一课”、“四个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一岗双责”、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实现学校党建工作上的新突破。

三、方法步骤

解放思想大讨论从2016年10月开始,到2016年6月底基本结束,分为“学习动员、精准谋划”、“对照检查、承诺建账”“跟踪考核、推动践诺”“总结验收、效果评诺”四个环节,压茬进行,协同推进。要把大讨论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推进学校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学校转型、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优化发展环境、党建五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对标定位”,具体做到“承诺、践诺、评诺、争一流”。

(一)学习动员、精准谋划(2016年10月中旬前)。学校制定《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的实施方案》并上报备案建账,召开全校动员大会,校党委书记对大讨论工作就如何迅速凝聚共识、转变观念、明确思路、完善措施、确保实效,精准谋划大讨论方式方法和推动路径,进行动员部署和思想发动。

(二)对照检查、承诺建账(2016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校领导班子、各处室,特别是“一把手”按照大讨论总体要求,对照“八破八立”和五个突破,对照三大历史机遇进行大讨论,以“三聚焦三整改三问效”的形式,针对2016年工作目标任务落实、2016年上半年工作谋划等,认真查摆突出问题,找准找实差距,明确整改措施,形成详实可操作的《整改承诺清单》,在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校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部门《整改承诺清单》进行审核把关、签字备书。

(三)跟踪考核、推动践诺(2016年11月底至2016年5月底)。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处室按照《整改承诺清单》,明确牵头领导、明确整改标准、明确整改路径。“一把手”带头找差距、带头抓整改,以上率下,不折不扣抓好既定整改承诺任务的落实落地。

(四)总结验收、效果评诺(2016年5月底至6月底)。将开展大讨论情况纳入校领导班子和各处室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落实2016年年度工作和2016年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检验;纳入校领导班子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各支部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重要内容,纳入校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重要内容,作为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检验。

四、推进措施

学校把开展大讨论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与学校中心工作、各处室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党建活动与中心工作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一)明确职责分工。开展大讨论,实行领导分管负责制,学校主要领导牵头抓总,每名班子成员抓好分管处室大讨论,分解任务目标、明确重点工作、方法措施和责任分工,做到一名领导一条战线、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实现校领导推动大讨论和做好分管工作“一体化”,形成党委领导、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大讨论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讨论。将大讨论纳入“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重要内容,各处室压茬进行。分专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讨论内容紧紧围绕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八破八立”要求,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各处室重点工作,针对学校转型、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优化发展环境、党建五方面进行,校领导班子开展讨论在一定范围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和党员群众代表把脉会诊、出谋划策。

(三)坚持以上率下。大讨论要把校班子成员和各部门“一把手”作为重点,聚焦关键少数,促使以上率下、抓出成效。校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标杆,做示范,校级为各处室作表率,班长为成员作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校党委书记要按照大讨论的各项要求,带头开展学习研讨、带头深入查摆问题、带头抓好整改落实,带头“三诺一争”,在解放思想、积极作为、担当实干上作出表率。

五、组织领导

校党委、各处室要以事争一流、锐意创新的理念引领,以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精神推动,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大讨论,精心组织,确保实效。

(一)成立工作机构。校党委成立大讨论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党委办,办公室主任由校党委副书记兼任,集中推动工作。始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强化督导检查。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纪委要做好大讨论调度督导工作,采取实地调研、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处室大讨论开展情况督促检查,督导要细化到查看讨论记录、学习笔记、影像资料、整改措施、创新成果等具体环节,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同时,加大对问题整改落实的督导力度,要明确时限、紧盯不放、督导推进。对重视程度不高、组织推动不力、工作不到位的处室,直接约谈负责人进行问责。

(三)加强舆论宣传。学校将通过网络挂接、开设专栏等载体全面反映大讨论的重要意义、推进要求和主要任务,及时展示大讨论带来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确保大讨论氛围浓厚、深入人心、影响持久。

范文二: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

县住建局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和市委、县委“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唱响“四大”(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主旋律,加快“五城”(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建设,强化“两种意识”(沿海经济意识、区域经济意识),融入“两个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沧德经济圈),全力打造冀鲁交界经济社会发展强县。经住建局党组研究决定,从9月15日开始到今年年底,利用三个半月时间,在全系统干部职工中集中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和市委、县委“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对照“八破八立”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全系统干部职工队伍中广泛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着力解决干部队伍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思想观念的大提升、工作作风的大转变,为进一步唱响“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主旋律,扎实有效地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五城建设”,努力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提供坚强的思想作风保证。

二、目标任务

通过大讨论活动,努力在全系统进一步形成“树正气、讲团结、聚合力、促转型”的新局面,为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凝聚强大正能量。

(一)练就三大硬功:

1、树正气。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落实有力。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不严不实”的问题,让“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的干部队伍,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共谋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和政治环境。大力弘扬“勤劳善良、崇文精艺、立德守信、开放包容”的“**精神”,切实营造“勤劳、善良、淳朴、包容”的社会风气。

2、讲团结。自觉运用“四个法宝”,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坚持从领导干部做起,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局党组一班人的团结,带动局属各股室、下属单位中层干部的团结,以局属各股室、下属单位中层干部的团结,带动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团结。

3、聚合力。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包容意识、担当意识、突破意识,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我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上来,攥成拳头,形成合力。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生态城建设”,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一门心思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良好局面。突出抓好与京津城市发展方面的对接,及时捕捉和掌握各类对接信息,全面跟踪跑办。通过开展与先进城市和周边县市城乡建设方面的全面对标学习,积极汲取和引进城乡建设先进经验和城市建设项目,推动**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优化升级,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开展四项活动:

通过开展以“学法、明责、尽职、担当”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学法遵法、依法行政意识,明晰各股室(单位)、岗位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面对责任风险或职责交叉时,主动靠前、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主角意识、责任意识,提升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及履职能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1、学法:从学习教育入手,认真学习与履行岗位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活动标准:建立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全局职工“学法学业务”培训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学法学业务”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促进全局干部职工学法学业务常态化。以自学为基础,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法律知识大讲堂”活动,由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对照部门相关法律和业务工作,撰写培训讲稿,轮流在大讲堂上向全局职工进行宣讲。建立干部职工学法用法考评制度,以学分制为基础,年度测评为辅助,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全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大力开展机关法治文化建设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法治论坛、法治书画作品展、法制专栏图片展、法治文艺等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明责:从工作职责入手,明晰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分工,做到权责明确、有岗有责。

活动标准:根据三定方案、法律法规和县委、县政府有关规定开展职责自查工作,对各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进行全面分点梳理,明确局领导班子、各股室及下属单位干部职工的职责分工,理顺各项工作执行程序,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并全部上墙公示,形成职权明确、责任清晰的职责体系,避免推诿扯皮、慵懒散拖、不负责任、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

3、尽职:从工作作风入手,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转变工作作风,用雷厉风行的作风立说立行,用求真务实的精神埋头苦干,用艰苦奋斗的品格知难而进,带动全局干部职工尽职尽责,奋发作为。

活动标准: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忠于职守,遇到困难主动上,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承担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起工作创新的责任、推动发展的责任、维护稳定的责任,把思想统一到干事创业上,积极主动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各股室(单位)负责同志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围绕股室(单位)重点工作、机关效能等方面及时发现、查找涉及自身工作职责和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加以实施,切实做到问题面前不退缩,责任面前不推诿。同时加强绩效考核机制建设,构建一套完整可行的“权责绩效体系”,发挥大督查(考核、督查、效能)作用,定期对各单位年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按工作进度进行分组排名;对个别工作进度进行月度通报,以公开倒逼进度、以公开促进落实,以工作实效检验各股室(单位)的执行力强弱。

4、担当: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增强工作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始终做到眼里有活、心中想事、主动揽事、履职尽责,主动承担各类“急、难、险、重”任务,敢于解决复杂困难,敢于破解发展难题,敢于承担繁重任务。

活动标准: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奖惩机制,加大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区分失职与失误、敢于作为与乱作为、负责与懈怠的界线,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形成“有岗必有责、有责必监督、尽责必奖励、违责必追究”的氛围和机制,全面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创新活力和干事激情。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主动上前,工作出色的要优先提拔使用;对于在工作中出现的办事效率低下、故意拖延刁难、乱收乱罚乱要、谋取私利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影响发展环境行为按相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和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三)实现五个变化:

1、发展劲头加大。着力破除一些干部职工畏难等靠的思想,树立锐意进取的意识;破除无所作为的状态,树立勇于担当的意识,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速度与激情,在全局干部队伍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2、发展理念提升。破除资源依赖的定势,树立转型发展的意识;破除封闭保守的思想,树立开放创新的意识;破除计划经济的思维,树立市场经济的意识;破除急功近利的心态,树立久久为功的意识。以新的理念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推动**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3、发展合力凝聚。破除精力分散的倾向,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局机关各股室、下属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大局,围绕“绿色生态城建设”这条主线,心无旁骛抓建设,集中精力抓管理,依法廉洁抓发展,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4、发展环境优化。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的承载功能,增强招商引资平台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大“绿色生态之城”建设力度,加快打造环城水系和城乡绿网,不断加强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创优政策环境,打造更高办事效率和更优投资环境,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资本和市场主体活力。

5、发展实效增强。破除大而化之的习惯,树立精准发力的意识。防止坐而论道、浮于表面、大哄大嗡,防止重部署、轻检查,防止以开会发文代替抓落实的倾向,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贴近实际抓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精准研究、精准部署、精准发力,不断提高工作实效。以此次大讨论为契机,经过今后一个时期的不懈奋斗,努力在改善城乡面貌、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四)达到六个目标:

1、满城“绿”意。稳步推进“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和“绿色生态之城”建设工作,突出抓好公园、广场、游园、道路、景区等节点的绿化景观建设,提升园林绿化品位和层次,“三绿”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市级标准。

2、景观“靓”丽。本着“普遍亮化,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原则,立足实用性、永久性、观赏性、舒适性和生态节能环保并重,突出杂技文化氛围,下大力抓好县城主要街道、广场的亮化工程。对一些旧的亮化设施要进行全面维修更新,彻底消除破损残缺现象。同时对新建道路、小区等街道地段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亮化,真正形成以主干街道为重点,以街道两侧建筑物为烘托,以公园广场、商业网点亮化为点缀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夜景景观。

3、卫生“洁”净。做到县城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清洁,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果皮箱、垃圾中转站配置齐全。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出入口路面实现硬化,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

4、容貌“美”观。彻底解决好县城主要街道、广场以及繁华地段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设、广告乱贴乱画、垃圾乱倒乱丢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县城脏、乱、差现象,沿街无临时、违章、破旧建筑物,广告牌匾规范统一,主要街道两侧整洁美观。

5、道路“畅”通。按照“东进、北延、南拓、西优”的城市规划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县城路网建设,重点打通建成区内断头路,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

6、设施“齐”备。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将垃圾、污水、供水、供气、供热、地下管网等设施进行完善,合理布局城市家具,增强县城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三、方法步骤

这次大讨论活动,从9月15日开始至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营造氛围(2016年9月15日-10月15日)

召开住建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动员会议,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各下属单位要参照局实施方案制定各自实施方案,搞好组织发动。要采取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系统培训、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精神,学习全市及**县“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全系统股级以上干部要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一篇学习体会。各下属单位实施方案要于10月10日前报送至局305房间。

第二阶段:深入讨论、查找问题(2016年10月16日-11月16日)

机关及各下属单位要对照“八破八立”的要求,对照“绿色生态城”建设任务目标,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谈认识、找差距、挖根源、寻对策。通过召开干部职工群众座谈会、社区群众献策、服务对象征意、专家把脉、对标先进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集中梳理。各下属单位要参照局党组民主生活会模式,分别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自查自纠,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找实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各下属单位要在11月10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至局305房间。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全面总结(2016年11月17日-12月31日)

制订整改方案。机关及各下属单位要针对大讨论活动中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具体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任务,落实整改责任,确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认真整改落实。对确定的整改任务,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事一件事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真正把各项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局班子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分管股室和单位的整改工作,对整改落实中的重大决策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调度,重要情况亲自过问。要坚持边整改,边总结,对活动中涌现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形成有效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各下属单位要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12月25日前分别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整改方案及总结报告报送至局305房间。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机构。住建局成立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书君任组长,其他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及下属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各下属单位也要成立负责同志挂帅的工作机构,按照全县大讨论活动安排,组织和实施每个阶段的具体活动。

(二)加大宣传力度。局办公室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向县电视台、《今日**》报等新闻媒体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送住建系统活动进展情况,在全系统迅速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确保大讨论活动强势开局、深入人心、影响持久。

(三)加强信息反馈。各下属单位要将开展大讨论活动的情况及时向局大讨论活动办公室进行反馈。局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向县大讨论办公室报送相关信息,反映动态,掌握进度,总结经验。

(四)强化督导检查。局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指导检查,加大调度力度,及时掌握进展情况,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有关股室、单位立行立改,认真解决。对整改不到位的,提出严肃批评,并限期整改到位,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范文三: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以“建设沿海强县,为唐山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做贡献”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文件精神,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破除障碍乐亭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制约乐亭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教育强县建设步伐,特制定全县教育系统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重要意义。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领导科学发能力、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大力弘扬大钊精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才能更好地解决新问题、战胜新挑战,才能更好的推进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沿海强县目标,组织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发展思路、方法措施和体制机制等影响开放、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建设沿海强县的信心和勇气,以更加超前的意识、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务实的举措,为建设沿海强县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三)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建设沿海强县服务,强化学习,提高认识,使思想观念更加符合乐亭发展实际;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大讨论与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年活动有机结合,合力推进沿海强县建设;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注重成果转化,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四是坚持群众路线,集中群众智慧,拓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二、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当前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要密切结合乐亭实际,深入查找制约乐亭争先进位、建设沿海强县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障碍,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发展思路、方法措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新突破,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新转变,加快推进沿海强县建设。结合教育工作,实际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讨论:

(一)围绕忧患意识不强的问题开展讨论,破除消极懈怠思想,牢固树立积极进取意识。当前有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对标赶超、争先创优的强烈事业心和进取心。要通过学习讨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大力弘扬大钊同志“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积极进取精神,努力把大钊精神转化为全县人民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积极进取意识,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开创乐亭教育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局面。

(二)围绕旧有思想观念束缚问题开展讨论,破除因循守旧思想,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要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大钊同志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积极探索、勇于变革、敢想敢干、敢于突破”的思想意识,勇于摆脱旧有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着力解决“怕”字当头、亦步亦趋的思维定式;着力解决加快发展压力不足的问题;着力解决创新体制机制不活的问题,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紧密结合上级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营造创新光荣、创新有为的良好氛围。

(三)围绕干部队伍作风不扎实的问题开展讨论,破除浮躁功利思想,牢固树立求真务实意识。建设沿海教育强县,必须真抓实干,以实干凝聚力量,以实干推进发展。要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实事求是思想和真抓实干作风,认真学习大钊同志“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的务实精神,扑下身子,埋头苦干。要着力解决作风不扎实、精力不集中、工作不深入等问题;着力解决职能部门“管卡压、等靠要”的问题,树立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意识。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提倡少说多做或只做不说,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把心思用在研究发展中的重点难点上,把精力用在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心无旁骛抓发展、掷地有声抓落实。

(四)围绕领导能力和水平不高的问题开展讨论,破除“吃老本”思想,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建设沿海强县,必须不断增强本领,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改革发展实践当中,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要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加强能力建设上下功夫,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把学习做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道德修养,注重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理论素养、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转化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改进工作措施。要着力解决理论水平和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不高的问题;着力解决谋划发展思路的水平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能力,确实提高建设沿海强县的本领。

三、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方法步骤

这次大讨论活动,从20XX年2月开始至20XX年10月结束,分两大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2—4月)组织开展以“建设沿海强县,为唐山改革发展走在全省前面做贡献”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第一步:宣传动员、深入学习(20XX年2月)。各学校要坚持把学习贯穿活动始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搞好宣传动员。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县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要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请进来辅导走出去考察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确保学习效果。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撰写一篇学习体会文章,每个学校要搞一次学习体会交流。

第二步:征求意见、查找问题(20XX年3月)。通过召开党员干部群众座谈会、设立征求意见电子邮箱等多种形式,征求干部群众、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要进行集中梳理,认真查找制约本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存在突出问题的主客观原因。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学校要以党小组为单位,围绕六个重点讨论题目,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讨论活动,紧密联系单位和自身工作实际查找不足,确定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明确目标和措施。每个专题讨论时间不少于半天。3月底前各单位完成自查报告。

第三步:对标整改、总结交流(20XX年4月)。各学校要紧密结合实际,对照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工作部署,针对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要突出针对性,切实找准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要突出实效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要突出前瞻性,思路科学、决策超前。4月下旬,召开总结交流会议,交流典型经验和做法。各单位要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向县局解放思想大讨论小组办公室提交总结报告。

第二阶段(20XX年4月下旬—10月):组织开展以“弘扬大钊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深入解放思想”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

各学校要在第一阶段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以“弘扬大钊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深入解放思想”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激励全县人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实思想基础,加快推进沿海强县建设。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学习与活动同步推进,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第一步:深化学习,武装思想。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大钊诗文、名篇警句,通过扩展内容,丰富形式,加深理解。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学习大钊同志“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的勇于探索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进取。二是学习大钊同志“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大无畏气概,坚持敢为人先,与时俱进。要通过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气魄,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建设沿海强县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三是学习大钊同志“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务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要通过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空谈、不作秀、不做假、力戒骄躁、急躁、浮躁,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以扎实有力的工作,推进沿海强县建设。四是学习大钊同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品格风范。要通过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困难和问题面前不推诿、不躲避,以“等不起”的急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在各自岗位创先争优,共同担当建设沿海强县的伟大使命。

第二步:突出主题,活动引导。重点组织开展五项主题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学巡访活动。利用清明节、大钊同志“4、28”殉难日、“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党员干部及青少年到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巡学巡访,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全县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政治热情和创业激情,以坚定的思想共识,致力推进沿海强县建设。二是举办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85周年纪念活动,4月下旬,举办纪念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85周年座谈会。“五四”前夕,开展“青春乐亭·大钊诗文”诵读会,陶冶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道德情操,激励全县人民在建设沿海强县的实践中创新发展思路、发展途径,以勇于创新的姿态,直面沿海强县建设的目标蓝图。三是组织开展“弘扬大钊精神,建设沿海强县”主题征文研讨活动。6月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紧密联系实际,重点阐述弘扬大钊精神对加快推进沿海强县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七一前夕,举办主题研讨座谈会,引导全县人民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建设沿海强县的实践。四是组织开展“弘扬大钊精神,创优发展环境”党风廉政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故居参观,认真学习李大钊同志一生清廉的崇高道德品格,激发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以崇高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创优沿海强县建设的发展环境。五是组织开展“弘扬大钊精神,建设沿海强县”主题演讲活动。通过演讲,教育引导全县人民将大钊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融入沿海强县建设的大潮。

第三步:宣传典型,推动工作。解放思想是推动工作、发展事业的先导。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认真选树典型,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大钊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沿海强县,为唐山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做贡献”这个主题思想,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创新工作举措,使全县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奋力开创建设沿海强县的新局面。

四、切实加强对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教育局成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非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爱民同志担任,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下设活动办公室,由党委办公室负责教育系统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活动安排、督导检查和信息反馈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并对大讨论活动做出具体安排。局直各学校校长,各乡镇总校长对本学校、本单位大讨论活动负总责。

(二)精心组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扩大活动覆盖面,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大讨论活动的影响力,在系统上下形成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生动局面。

(三)突出重点。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大讨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带头更新观念,带头征求意见,带头改进工作。要突出解决思想问题这个关键,深挖思想根源,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

(四)营造氛围。各单位切实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活动进展情况,宣传先进典型,使大讨论活动具有广泛的开放性,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五)强化督导。教育局党委加强对活动的指导,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县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将派出督导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掌握进展情况,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范文四: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乐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赶超,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努力创造建设沿海强县的新业绩,按照省、市委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统一部署,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以“科学发展、对标赶超、建设沿海强县”为目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学习沿海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做法,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步调,集中解决部分干部群众中思想上存在的守旧、畏难、浮躁、利私和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克服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推进“三五”开放计划、“乡音招商引资”工程和“双十双百”产业项目攻坚行动,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把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建设沿海强县的伟大实践中来。

(二)基本原则

坚持边学习、边讨论、边行动的总原则,扎实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坚持对标学习、正视差距。学会“跳出乐亭看乐亭”,在学习先进、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中解放思想,清醒认识当前我县科学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瞄准标杆找差距、定目标,咬紧标杆求发展、争进位,以新观念引领新发展。

二是坚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要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不怕亮丑、不怕痛的勇气,认真查摆本单位本部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什么问题就查摆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要拉出一些具体的项目和具体的事,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把小事做好,逐个分析,努力把问题症结找准,把原因分析透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一个一个、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三是坚持创新机制、务求实效。要区分不同层次,抓住关键问题,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企业家为重点,扎实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切忌空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建设沿海强县的目标上来,把大讨论形成的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科学决策,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正确路径,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

四是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大讨论活动中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智慧,拓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主要任务

当前,乐亭经济发展慢,经济总量小,大项目、好项目少,经济发展效益差,对外开放水平低,沿海临港优势、乐亭新区的体制机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按照河北省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和唐山市全力推进“五大突破”的要求,这次大讨论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审视和破解自身的、现在的、阻碍乐亭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实现科学发展、赶超发展。重点做好“五破五立”:

一是破除守旧思想,树立亲商利商、创新开放、服务发展的意识。围绕如何以开放思维、开放方法推动招商引项开展讨论,认真查找和坚决破除思想封闭、思路狭窄、固步自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问题,在服务发展中条条框框过多、招商引项思路不宽、方法不多、措施不实的问题,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够、体制机制不活的问题,引导干部群众树立以加快发展为己任的亲商利商、创新开放、服务发展的意识,坚定后发赶超、奋进崛起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招商引项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招商、以商招商、借助港口优势招商、产业链招商、依托专业化组织机构招商、乡音招商、依托临港工业聚集区和城区工业聚集区招商、新区一体化招商等新兴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项实效。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用人机制、奖惩机制、政策机制,加大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建设的考核权重,以实绩论英雄、看干部、用干部,认真兑现奖惩,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努力形成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破除畏难思想,树立勇于担当、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意识。围绕如何以后发赶超、奋进崛起的信心和决心攻坚克难开展讨论,认真查找和坚决破除畏首畏尾、怕担风险、怕担责任、回避困难、消极懈怠、怨天尤人的问题,工作中不能正视困难、不能辨证分析困难、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遇到困难绕着走的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勇于担当、大胆负责、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意识,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创新解决困难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全力投身“三五”开放计划、“乡音招商引资”工程等重点工作,在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上有新作为,有大作为。

三是破除浮躁思想,树立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意识。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开展讨论,认真查找和坚决破除人浮于事、坐而论道、忙于应酬、工作不实、急功近利、揽功诿过、思想浮躁的问题,工作作风漂浮、不深入调研、凭想当然办事、指导工作大而化之的问题,热衷于迎来送往、工作精力不集中、考虑个人事情多、考虑发展事情少以及工作流于形式、弄虚作假的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树立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五要五不”(要养成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不浮躁,要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眼高手低,要有雄心壮志不碌碌无为,要实干不空谈,要心系百姓不腐败)规定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把心思用在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的重点工作上,把精力用在解决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投入工作,雷厉风行、恪尽职守,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四是破除利私思想,树立胸怀全局、顾全大局、服务中心的意识。围绕如何破解“衙门”意识、提升招商引项竞争力开展讨论,认真查找和坚决破除不顾大局、小团体利益至上、推诿扯皮、故意设障、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问题,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以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为中心的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大局意识,胸怀全局、顾全大局,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扎实开展“双减双提”(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升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和“为项目建设提速、为企业发展排忧”上门服务月活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扩大开放、招商引项,最大限度地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招商引项的竞争力。

五是破解能力不足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意识。围绕如何树立强烈的本领恐慌和能力恐慌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开展讨论,通过新形势新任务的学习和岗位职责教育,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能力不足的根源在哪里,充分认识素质低、能力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充分认识知识结构老化、学习风气不浓、领导能力弱化对党的事业的贻误和危害,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强烈的本领恐慌、能力恐慌意识,树立重视学习、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学习,切实把学习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发展的措施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实现新突破。

三、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步骤

这次大讨论活动从2016年4月中旬开始,6月底结束,集中两个多月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直奔主题、直击要害,组织开展各具特色、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

(一)广泛动员、深入学习(4月中旬至5月上旬)

4月19日组织召开全县解放思想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动员大会,搞好宣传发动,并根据省、市委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具体实施方案,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各级各单位要做好广泛动员宣传,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以及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的讲话和考察深圳、海南以及2016年7月18日视察唐山时的讲话,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在唐山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市委书记姜德果同志3月19日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袁志刚同志2016年4月19日在2016年度建设沿海强县表彰暨解放思想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2016年4月28日乐亭新区项目观摩调度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认清新形势、新机遇,明确新任务、新要求。

本阶段重点活动:

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各级各单位要把学习贯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始终,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采取学文件、看录像、听报告、专题辅导、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的系列工作部署和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开放招商、金融资本、转型升级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开展项目建设观摩活动。4月27至28日,利用两天时间集中组织一次项目拉练活动,实地观摩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在建项目进展情况,认真分析当前全县开放、招商、上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破解,切实为招商引项扫清障碍、搬走“绊脚石”,确保项目按计划投产达产,营造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开展“解放思想大家谈”活动。紧扣“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主题,5月上旬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家谈”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大讨论活动中,对乐亭为什么要解放思想、解放什么思想、怎么解放思想、向什么方向解放思想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探讨,形成主题突出、观点鲜明、角度新颖、言之有物、决策参考性强的文章。同时,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相关网络媒体开设“解放思想大家谈”专题、专栏,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优势,营造宽松、民主的大讨论氛围,推动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

(二)查摆问题、对标研讨(5月中旬至6月中旬)

深入开展对标研讨活动,坚持开门搞讨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认真对标找差距、摆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及原因,全面制定整改措施。要“请进来”开展解放思想专题宣讲、专家辅导,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在认清形势政策中解放思想,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要“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和沿海强县对口单位对标考察,在看清自身差距中解放思想,写出内容详实的对标考察报告。要“沉下去”到基层深入调研,通过召开党员干部群众座谈会、到本系统下级机关走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广泛征询广大干部群众和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在凝聚群众智慧中解放思想。要“关上门”深刻反思,认真对照外地好经验、好做法和征询到的意见建议,查找制约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根源,明确提出整改计划和落实措施,形成整改报告,在深入剖析、全面整改中解放思想,找准今后发展的定位和目标,推动发展。

本阶段重点活动:

开展群众意见建议征集活动。5月上、中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解放思想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加快建设沿海强县”群众建议征集活动,采取网络征集、来信来函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各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群众和企业、驻乐单位对乐亭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广集民智,汇聚民意,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开展解放思想基层宣讲活动。5月中旬组织开展基层解放思想大讨论宣讲活动,重点宣讲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讲中央和省、市、县领导一系列讲话精神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宣讲乐亭的发展潜力、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县情,理清思路,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努力营造更加开放、争相招商引项的浓厚氛围。

开展解放思想对标考察活动。要跳出乐亭找标杆,对照先进定目标。我县选择山东省青岛即墨市作为对标对象,各级各单位也要选择即墨市的对口单位作为标杆,组织对标学习、招商考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对照先进找差距、查病根、开药方,明确赶超目标和时限,切实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中推进思想大解放。5月中旬组织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和各镇乡(街道)、县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赴山东青岛即墨市、烟台龙口市、辽宁营口等地考察,学习发展临港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加快建设沿海强县。

开展解放思想基层调研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分包乡镇、街道或主管部门、基层站所,深入乡村、社区和田间地头,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一线,采取座谈交流、基层走访、发放问卷等多种方式开展大调研活动,倾听基层呼声和建议,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为园区和企业发展破解难题,为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完善服务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提高办事效率,形成一批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调研成果。

开展解放思想集中招商活动。以乐亭新区开展庆祝海港经济开发区成立20周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密切与海港经济开发区的合作,精心包装项目,联合对外招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提升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在前段时间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上发布招商项目的基础上,5月上旬在北京与中国开发区协会联合举办乐亭新区2016年重点招商项目发布会,向国内外客商发布重点招商项目,集中宣传推介乐亭的优势条件,与国内外客商面对面对接洽谈,力争取得一批成果。

(三)完善思路、创新举措(6月下旬)

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交流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并结合分管工作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内容要实,操作性要强,以整改报告的形式报县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县政府广泛吸收全县大讨论成果,围绕如何扩大对外开放、如何优化发展环境、如何推动招商引资创新、如何实现项目建设争先进位、如何加快乐亭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制定破解发展难题的措施,提出具体整改实施方案。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精心做好成果总结和转化运用工作,真正把大讨论的成果体现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突破上,体现在科学决策、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上,体现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推进科学发展上。活动结束时,县委常委会将听取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汇报。

本阶段重点活动:

开展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学习宣传活动。要认真选树宣传解放思想的各类先进典型,认真总结宣传先进经验,组织专人和媒体进行深入采访,深入挖掘闪光点,切实增强先进典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比学先进、查找差距,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创新工作举措,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努力创造建设沿海强县的新业绩。

总结交流、汇集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认真总结交流、汇集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各方面的成果,形成一批扩大开放、服务发展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政策措施。针对活动中聚焦的突出问题,强化解决措施,巩固扩大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把解放思想的着眼点真正转到超前思维、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上来,把解放思想的重点真正转到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的实际行动上来,尤其要针对开放招商上项目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要逐一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解决,研究制定出台《乐亭新区关于加快发展临港产业的工作方案》和《乐亭新区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方案》,切实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乐亭临港工业聚集区、海港临港物流产业聚集区和城区工业聚集区三大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沿海强县提供有力支撑,为唐山早日进入沿海开放城市“第二梯队”做贡献。

四、切实加强对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组织领导

开展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加快建设沿海强县,力争到2016年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各级各单位要把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和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今年下半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先期实践,作为加快乐亭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动,确保实效。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县委成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邵福生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安爱军同志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由安爱军同志兼任,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下设综合组、调研组、宣传组、督导一组、督导二组。各级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制定完善工作机制和推进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务求活动收到实效。

二是精心组织,广泛参与。各级各单位要切实把大讨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部署,强化措施,抓深抓实抓出成效。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拓展群众建言献策渠道,最大限度地发动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大讨论活动中来;要组织开展好外出对标学习考察活动,确保收到实效;要注重创新活动载体,体现针对性,增强时效性,注重创造性,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影响力,切实形成全县上下一道解放思想、方方面面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宣传部门和县内新闻媒体、网络媒体,要把大讨论活动作为当前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精心搞好宣传计划、宣传载体、栏目设置等方面工作,大力宣传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推进要求和主要任务,及时报道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各单位大讨论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全面展示大讨论活动中的新举措、新成效,广泛报道外地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做法,形成舆论引导强势,确保大讨论活动深入人心、影响持久。各级各单位也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使全县上下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改革创新中促进新一轮大发展。

四是严格督查,狠抓落实。县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办公室要深入到各单位进行调研指导、检查督导,及时掌握进展情况,促进各项工作落实,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要把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实际效果纳入年度考核,作为单位和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各级各单位要对本单位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成果转化情况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开放、招商、上项目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努力创造建设沿海强县的新业绩。

2015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第八篇

第1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根据科技部《关于同意青海省西宁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函》(国科函字[20XX]82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体[20XX]155号)、《关于西宁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专家咨询意见的函》(国科体函[20XX]7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西宁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试点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区和大通、湟源、湟中三县及建设中的海湖新区,总面积7690.4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1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是一个由汉、藏、蒙、回、撒拉、土族等3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城市,也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百万的中心城市。

西宁地处“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路,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结合部,是古代东西交往的必经之路。市区平均海拔2275米,平均气温7.7摄氏度,年均降水量425毫米,冬暖夏凉,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夏都”。西宁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西宁市是青藏高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产业重镇,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为主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产业门类比较齐全,铝锭、特钢、铁合金、数控机床、明胶、藏药、藏毯、特色农畜产品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一定声誉。有色金属、冶金、医药、建材、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轻金属、硅材料和中藏药为重点的新型产业群正在崛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已在全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20XX年,西宁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8.2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8.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西宁市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奠定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坚实基础。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XX年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西宁的意见》,明确要求围绕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推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全面推进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西宁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青海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分别于20XX年至20XX年度、20XX年至20XX年度、20XX年至20XX年度三次获得科技部授予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20XX年8月,西宁市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工信部列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首批实施单位,为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1.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有一定基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西宁市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行业和企业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西宁地区现有科技型企业73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3个,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企业孵化器4个,培养和聚集了一批科技和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了一批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目前,有高等院校8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所、省属科研院所34家,并有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盐湖研究所。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33万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1.84万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70人,中级职称以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1925人。

2.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XX年7月,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青海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互补、特色鲜明”的要求,整合工业园区资源,优化工业布局,建立了包括东川工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甘河工业园、南川工业园四个园区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20XX年12月,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统计局六部委批准为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XX年,科技部批准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青海省首个被国家命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0XX年1月,科技部批准开发区东川工业园为“西宁国家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XX年11月,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冶金、化工、新材料、医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承担着全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要载体的作用。园区总占地面积达36.82平方公里,累计批准入驻企业和项目1263个。20XX年,西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7.4亿元,占当年工业增加值的6.32%。

3.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项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十一五”以来,西宁市大力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口与健康、城市发展、民族文化、新型工业化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的研发、技术引进和示范推广,有力促进了全社会科技进步。 “十一五”期间,西宁市共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55项,累计投入本级应用和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924万元。争取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62项,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405项,争取部省级科技专项经费1.13亿元。实施的项目中,工业490项,农业132项,吸引社会资金11.4亿元。目前已完成市级科技项目136项,产生经济效益12.2亿元,实现利税3.63亿元,增加农民收入5.7亿元。西宁市登记科技成果103项,其中省级成果57项,有10个项目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

4.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取得较大突破,工业发展基础更加巩固

近年来,西宁市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对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攻关,使优势特色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夯实了全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其中,通过对铝、铜、铅、锌等初级产品深加工技术的重点研究,解决了生产回收率低、生产工艺老化等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通过对多晶硅提纯、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等技术攻关,带动了本地光伏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中华被毛孢发酵菌丝繁育、沙棘5-羟色胺研究和枸杞籽油提取等项目的实施,使全市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研发出了压缩式垃圾车、沙棘系列、枸杞系列等一批特色产品,被认定为20XX年度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铅冶炼节能减排技术、锌浸出渣回收精铟技术、高含盐含氯明胶废水光合细菌处理工艺等29项关键技术的研究,降低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

5.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近年来,西宁市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实施了农作物良种工程。全市五年内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小麦、杂交油菜等特色经济作物优良品种180余个,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推广了杂交油菜、马铃薯、蚕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60余项,使主要农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了21.5%,油料单产增加了22.8%,蔬菜亩产达到2635公斤,效益处于全省前列。在畜牧业方面,重点进行了畜种改良及繁育,建立了牛羊育肥、优质肉羊、肉牛及奶牛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使得全市畜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通过组织实施“青藏高原牦牛、藏羊有机产品产业化生产技术示范 ”、“牦牛骨提取蛋白小分子肽研究”、“青稞燕麦方便粥系列产品开发”等农业产业化专项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开发出了沙棘系列产品、软包装牛羊肉系列产品、油菜籽色拉油等名优品牌和地方特色产品,实现了资源的加工增值和农牧民的增收。

6.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建设,密切中介机构与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西宁市已初步建立了有利于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培育了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日趋完善。西宁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西宁的意见》、《西宁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西宁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西宁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西宁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暂行办法》、《西宁技术市场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制定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应用和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科技成果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十二五”期间,西宁市科技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及社会争取国家及省上项目150多项,争取资金2180万元。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和东西部技术项目对接服务平台,开辟了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广泛合作的渠道,在生物医药领域建立了“基地+平台”的合作模式。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科技部首批22家工业设计联盟试点单位之一。

(三)优势特色突出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积淀使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多元文化汇萃,为特色产业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1.矿产资源丰富

青海省拥有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钾盐、铅锌矿、铜矿、石膏、硅石、铁矿、金矿、煤炭和制碱用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为西宁市延伸相关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为我国重要的铅、锌、铜、铝等有色金属和钛、镍、铟、金、银等稀有金属冶炼及产业延伸加工生产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

2.生物资源独特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青海有着极为丰富和独具特色的高原动植物资源,药用动植物天生具备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劳的生物特性,特别是一些特产药材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大黄、麝香、冬虫夏草、麻黄、贝母、鹿茸、藏茵陈、锁阳、塞隆骨、红景天、秦艽等。丰富、宝贵的中藏药资源,对于西宁市进一步发展壮大中藏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3.光伏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青海硅矿石资源丰富,硅矿石储量在10亿吨以上。西宁市发展光伏产业可以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青海省还是中国电力富裕、电价最低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电力供应为西宁市发展太阳能光伏硅材料、铜箔、铝镁合金等新材料产业预留了宽松的电力保障空间,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4.藏毯和民族饰品加工业基础雄厚

依托青海丰富的牛、羊毛绒资源,西宁市现已初步形成以藏毯生产为龙头的毛纺织产业集群,构建起了洗绒(毛)藏毯产业链。一年一度的国际藏毯博览会正在将西宁打造为世界藏毯生产集散基地和“世界藏毯之都”。同时,西宁还是汉、藏、回、土族、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地和多宗教交汇地,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使西宁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民族饰品、宗教用品生产基地,为今后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高原农业特色明显

西宁地处高原,气候冷凉,绿色无污染,既适合发展夏季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冷凉型球根类花卉等产业,也有利于发展生态农牧业,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同时,得益于独特的气候环境,西宁周边地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油菜、马铃薯、蚕豆、蜂蜜生产基地,为未来西宁特色农牧业的精细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主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西宁市总体经济实力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服务体系等方面都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但还应当清醒地看到,西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源头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关键技术缺乏,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综合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比较落后等不容忽视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偏少,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价格竞争、成本竞争阶段,主要还是靠市场低水平的需求拉动,技术水平薄弱,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承担起创新主导角色,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2.创新投入不足

西宁市地方财力较弱,引导全社会创新投入的财政资金有限,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增加创新投入的能力和积极性。

3.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缺乏

由于工资待遇、研发环境、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西宁市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大型企业,目前都普遍缺乏科技创新领军人物、高层次专家、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致使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4.科技基础条件薄弱

受投资能力的限制,西宁目前支持研究、开发、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还比较薄弱,许多大型科研项目无法在当地进行,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5.产业基础薄弱

西宁地处西部偏远省区,远离国家主体市场,无论是纺织、机械、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还是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中藏药产业、藏毯产业等新兴特色产业的壮大,都缺乏广阔的市场空间,难以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席之地,难以产生必要的规模效益,科技创新缺乏载体和突破口。

二、试点目标

西宁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参考国内其他典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西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西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目标是:

至2015年,基本建立起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相适应,符合“四个发展”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初步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青藏高原区域创新中心。使西宁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有较快的提升,科技发展支撑条件明显改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进一步发挥,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十二五”时期市本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每年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至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0%。

(二)科技产出大幅提升

至“十二五”末,全市组织实施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重大科技项目50项,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中心30个,与省内外30所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科技成果登记量每年增加1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比“十一五”末提高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

(三)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至2015年末,西宁地区进入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达到300名左右,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骨干人才达到3000名左右,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40000人左右。

(四)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至2015年末,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品。建成8个左右具有显著聚集效应和较强辐射能力的产学研创新基地,形成3?4个以光伏太阳能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三、工作思路

西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和国家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抢占创新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提高发展层次和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省会优势,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重点,以实施“5568”创新工程为主要任务,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集成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改善基础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掌握优势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努力构建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通过5~10年使西宁市成为全省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的率先试验区和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区,全省乃至青藏高原资源开发、生态建设、自主创新、维护稳定的服务保障和科技研发基地,全国有影响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四、主要任务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实施“5568”创新工程,即“5个行动、5个平台、6个专项、8个产学研创新基地”。

(一)推进“五个行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及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领域对技术发展的需求,积极与国家、省科技专项配套衔接,整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培育行动、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提升行动、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支撑行动、社会民生科技服务行动、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行动,全面提升西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技术水平。

1.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培育行动

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工业为基础,打造产业技术联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使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带动我市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推力”,力争“十二五”末,全市培育4~5个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初步建成西宁国家级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风能产业基地、锂电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80亿元。依托青海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重点发展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力争“十二五”末,产值达到100亿元,使西宁市成为西部重要的新材料产业的研发、生产基地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示范基地。

2.实施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提升行动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着重延伸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链、盐湖化工产业链、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煤炭深加工产业链、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使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支撑西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年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重点企业、区域优势行业技术研究有新突破,工艺技术明显提高,资源深加工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70%以上,重点骨干企业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

3.实施现代都市农业科技支撑行动

运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力度,按照优质化、园区化、设施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建以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组成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积极培育科技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生产、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等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和生态观光农业,走具有西宁特点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力争到2015年,良种工程实施面积达到8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面积达到70%以上,畜牧良种比例达到85%以上。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00个以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70项,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每年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

4.实施社会民生科技服务行动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创新和促进作用,加强科技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功能品味。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重点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水源保护、小流域综合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能源结构调整等领域的研究,推动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85%以上,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70%。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研究10项西宁地区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增强人口素质,积极推进远程医学会诊、卫生政务公开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林业发展的创新和促进作用,围绕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重点开展有关种苗花卉、野生动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科技研究项目15项,提高城乡园林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

5.实施引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行动

坚持把开发创新人才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增强科技人才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的智力支撑作用。以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等为依托,以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为支撑,采取科技人才团队引进、核心技术带动引进等引进方式,抓紧培养引进紧缺人才,重点培养引进拥有关键技术的项目带头人、产业化领军人物及其团队。加速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高原特色动植物产品精深加工等绿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冶金化工、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生态建设等专业技术人才群体。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升全社会的整体人才保障水平。力争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万人左右,实现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布局的高密度、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高水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高对位、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的高活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产出的高效率,为打造一批支撑我市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实保证。

(二)打造“五个平台”,为区域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

在政府、企业、科研、金融、中介等各主体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网络关系,着力打造或搭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完备、运转高效的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与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育成平台、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等五个平台。推进资源共享,增强服务有效性,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1.打造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以现有的西宁地区担保融资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为依托,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有效的投融资服务,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科技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支持科技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建立咨询服务系统,努力建立市级风险投融资机构,为科技创业型企业提供注入创业引导资金、科技项目贷款贴息等科技投融资服务。通过引进财务顾问、律师、审计、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相关服务。

2.打造科技信息与技术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优势资源,积极引进本地急需的科技资源,使产学研资源充分对接,形成资源共享的产业链条,运用网络技术,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科技文献、相关数据/信息、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科技资源,搭建基础性、战略性的具有信息共享、技术设备共享、科技成果推介等功能的服务平台,为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3.打造产业技术交易服务平台

扶持和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开展技术评估与咨询、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科技成果交易税费减免等业务,形成功能完备、开放高效的中介服务支撑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转移,为中小企业的技术交易、产业技术转移提供服务。

4.打造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育成平台

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按照政府政策引导、产学研联合、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建设技术创新集成和育成平台,为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科技型企业创立和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提升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能力。

5.打造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对西宁市科技资源配置及相关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科技计划与执行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和稽查系统、科研条件管理系统、基本科技建设管理系统、评估评价系统等,推进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实施“六个专项”,实现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以重点解决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为目的,组织实施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与特色生物、藏毯与纺织、民生科技等六个科技专项。以科技专项实施为突破口,整合省内外科研开发力量,统筹协调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强化重点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

1.新能源科技专项

积极开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新技术、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和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筹建晶硅材料、太阳能电池、光伏平衡部件等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设立太阳能发电试验示范基地,推广太阳能光伏产业示范项目,加快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优先发展第一代晶硅电池,同时开始启动第二代薄膜电池,配套发展上游的碳化硅刃料、光伏玻璃、EVA薄膜、电子气体、高精度铝合金组合件等原材料产品,延伸发展产业链下游的各种光伏系统集成产品。大力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主要生产风电整机,适当发展配套的零部件制造。稳步推进非粮生物燃料试点及产业化示范,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2.新材料科技专项

加快具有资源优势的功能性材料的研究开发,引进吸收电子材料、超细粉体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关键技术,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一是以碳酸锂为基础,着重发展镍钴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二是加快LED材料和芯片项目建设,保障材料供给和对LED照明产业发展的支撑。三是积极发展电子薄膜材料,开发生产高纯硅、电子铝箔和铜箔等薄膜材料,积极延伸产业链。四是以碳酸锶产业为基础,继续开发并形成年产6万吨锶铁氧化体生产能力。五是发展以金属铜为主的高性能电子导电材料,开发单晶铜等相关产业和项目。六是积极发展铝镁合金、铜合金及铝基、铜基复合材料等高强、耐热、高韧性新型合金材料。七是大力发展碳酸钙晶须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八是围绕盐湖资源深加工发展阻燃剂、有机硼、无机硼等化工新材料。

3.装备制造科技专项

依托重大项目,推进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形成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装备,输变电、石化、环保成套设备,轨道交通、钻井设备,大型机械、数控机床、汽车、重大医疗仪器、农牧机械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鼓励和支持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鼓励建立与装备制造相配套的零部件、原辅材料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4.现代农业与特色生物科技专项

大力发展城郊型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生态的要求、园区的模式,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支持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制种、节水灌溉、绿色肥料、生物防治、高效设施配套技术,全营养饲料、标准化养殖等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特色生物资源的生产和精深加工。围绕冬虫夏草、沙棘、枸杞、菊芋、亚麻、牦牛、明胶等生物资源,加强人工抚育、原料基地建设、功能开发、活性成分提取及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中藏药现代化,研发中藏药新品种、新剂型,实现从原料---药品---市场的标准化、无害化。采用现代分离提取技术开发生物医药材料与特种功能产品,大力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5.藏毯与纺织科技专项

按照建设“世界羊毛地毯制造中心”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引进世界先进水平的地毯设备和电脑横机,以现代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逐步扩大藏毯(地毯)生产规模,淘汰手摇横机,解决纺织行业自动化程度低的实际问题,推动青海藏毯和绒纺等纺织行业健康发展。鼓励支持藏毯企业加快建设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重点支持新型喷染和动物、植物、人工纤维合织等工艺的开发应用。加快引进和推广提、绣、贴、割、剪、印、整等新技术,提高“选?洗?梳?纺?染”产能和工艺水平。推广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自动控制水平。

6.民生科技专项

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核心,建立治理污染、降低消耗、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大节能技术攻关,加快技术集成,着力研究和示范推广废弃物(副产品)的减量和多级利用技术。积极推广清洁技术、节能节水技术、低碳技术,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扩大西宁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试点企业范围,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与示范。

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信息支撑技术,开发信息通信服务、网络教育基础工程、数字广播影视服务系统工程、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政府综合服务支撑平台等,加快 “三网融合”。增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研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社会治安、犯罪、事故的监督与控制,完善西宁市公共安全技术体系,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运用现代技术,开发具有传统文化和民间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进一步拓展“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将西宁打造为全国重要的藏族歌舞之乡、佛教用品生产基地、民族饰品生产基地和昆仑玉营销基地。

(四)构建“八个产学研创新基地”, 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构建八个产学研创新基地。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优势,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1.构建太阳能光伏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青海华硅能源有限公司、阳光能源(青海)有限公司、青海聚阳能硅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鑫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省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构建太阳能光伏产学研创新基地。

2.构建中藏药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中藏药产学研创新基地。

3.构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青海康普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青海金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清华博众生物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构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产学研创新基地。

4.构建装备制造机械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西宁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青海华鼎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美国、韩国等国外科研机构合作,构建装备制造机械产学研创新基地。

5.构建藏毯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南川工业园区的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大自然地毯纱有限公司和青海雪舟三绒集团等企业,加强与大连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大连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等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藏毯产学研创新基地。

6.构建有色金属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甘河工业园的黄河水电再生铝业公司、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有限公司、青海珠峰锌业有限公司等有色金属企业加强与中南大学、贵阳铝镁设计院等有关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以铝、铜、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产学研创新基地。

7.构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可可西里肉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与北京食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构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学研创新基地。

8.构建电子信息材料产学研创新基地

依托东川工业园区的青海瑞合铝箔有限公司、青海金阳光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凯普松电子科技(青海)有限公司、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强与清华大学、青海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构建电子信息材料产学研创新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

成立以西宁市市长为主任,主管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为副主任,科技、发改、经委、农牧、林业、环保、卫生、教育、统计、工商、财政、人力资源等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西宁地区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主要领导为委员的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协商省科技厅把推进西宁市创新型城市试点作为部省会商优先议题,在项目、基地、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支持。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市属各有关部门实行整体联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从经济、科技、管理等各方面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形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西宁市如期实现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

(二)发挥政府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

切实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增加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坚持把财政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公共科技活动,以及用于支持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积极影响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建立市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市、县(区)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每年保持持续增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措施,落实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相关办法,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类创新项目和资金。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内外以债券、股票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

(三)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加快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建设,集聚企业创新资源,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筑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制定“西宁市企业研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西宁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运用政策引导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进技术研发联盟等多种组织形态和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合作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使科技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调整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育未来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和培训,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以爱才之心,用才之智,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氛围。加强与全国人才网络的互联互通,更大范围寻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原则,进一步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让更多的省外高级人才通过短期聘用、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项目承包等方式为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管理机制,逐步加大政府科技奖励力度,用有竞争力的制度造就有竞争力的人才,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培育一批有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五)重视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

成立西宁市知识产权局,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制定“西宁市贯彻执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增强企业、科研机构、市民和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产业化优惠政策,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创新主体把知识产权应用纳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运作和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六)大力培育城市创新文化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良好舆论氛围、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进一步弘扬和倡导“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包容诚信,务实创新”的西宁精神,加大对科技创新典型事例、典型项目、典型人物的宣传。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敢冒风险,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使全社会充分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七)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加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加快建设“西宁市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网络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协调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体制的创新合作,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努力增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谋发展的内在动力。综合运用政策、项目、资金等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环境,围绕特色资源和支柱产业,着眼于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整合并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引导国家及地区外的创新资源参与本地区资源配置。

(八)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省市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争将西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全省的产业、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争取省上尽可能地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布局在西宁,提升西宁市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发挥西宁市在全省科技发展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省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九)健全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和考评体系

把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西宁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将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各项任务的考核指标,建立跟踪评价制度,加强监督指导,完善评价体系。开展创新型试点城市监测评价工作,积极做好数据积累和相关准备工作,每年向科技部提交年度总结报告。

六、进度安排

根据目标要求和基本思路,西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进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7月2015年6月)

全面推进西宁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要素齐全、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合作开放、互动充分、体系完备的西宁科技创新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研发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产品,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一批自主创新研发机构,造就一批创新性强、经济效益好、产业化特色鲜明的科技企业,培育若干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特色突出的知名品牌。关键技术自给率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一是制定和完善《西宁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创新型城市各项试点工作落实和开展,取得初步的成效。二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西宁市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推进委员会,加强对《实施方案》实施的统一部署,明确具体行动计划,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进行动员部署,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较为浓厚的创新氛围。三是依据《实施方案》建设的重点,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工作方案。

(二)提升发展阶段(20XX年7月2015年6月)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落实“5568”创新工程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提升集聚创新资源能力,建立内生驱动创新模式,弘扬创新文化,充分激发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在科学技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育、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取得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推进并把西宁建设成为全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其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青藏高原一流、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科学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通过工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社会领域科技进步,努力将西宁打造成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创新环境和谐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三)检查评估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

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成效进行全面总结,重点加强对弱势项目的督导检查,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完成自评检查工作,确保我市通过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验收,并接受科技部的考核和检查。

第2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促进城市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基础

(一)创新发展现状

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729.41万,20XX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8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413.3 亿元。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开放创新、富民强市,把新唐山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建成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总战略和总目标,按照“科学发展·科技先行”的理念,积极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重大科技支撑项目顺利实施。20XX年以来,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支撑、创新基金项目124项,其中300km/h高速动车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技术、钢铁企业低压余热蒸汽发电和钢渣改性气淬处理关键技术等1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2、新型政产学研协作模式率先突破。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这是中科院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的第一家与地级市合作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构。20XX年以来,共安排科技三项经费4000万元,专项支持技术转移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该中心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一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XX 年底,我市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有4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行业重点实验室、农业产业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100个;拥有本科院校4所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形成了支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被确定为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城市、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20XX年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

4、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培育与产业化引导工程,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190亿元和67亿元,增速达到22%以上。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成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创新型企业。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国家钢铁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先后落户我市。

5、创新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制定实施了《唐山市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唐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唐山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法规和文件,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优势特色

唐山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具有以下优势:

1、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建设。20XX年XXX总书记视察唐山,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我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四城一河”建设、城乡等值化、社会治理和谐化为重点,要求必须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方式,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创新驱动,推动唐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随着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科技先行”的理念已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2、以曹妃甸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建设。曹妃甸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是环渤海地区的“黄金宝地”和“耀眼明珠”。以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构成的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建设已进入大规模产业聚集的新阶段,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技术运用、技术集成、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强、拉动辐射效果明显的优势,使之成为引领带动全市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示范区和辐射源,为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舞台。

3、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唐山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毗邻京津,有利于接受技术辐射带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随着曹妃甸大港和唐山机场的开发建设,将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辐射到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为跨区域、跨产业的资金合作、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环渤海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都市圈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环渤海及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提供了重大机遇。

4、雄厚的工业基础。唐山素有“北方煤都”和“北方瓷都”之称,是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现有160 多个工业门类,已形成钢铁、能源、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等优势支柱产业。2015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931.4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0.42亿元,精品钢材、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和化工五大产业完成增加值1252.07 亿元。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将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跨越发展创造强大的动力。

5、浓厚的技术创新传统。唐山历来重视技术创新活动,先后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和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对推进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20XX年,国内第一台应用于煤矿井下的机器人研制成功,同年6月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创造出了394.3km/h 的中国铁路第一时速,实现了中国铁路列车运行速度等级的历史性跨越。唐山人秉承这种技术创新的传统,在加快城市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必将会创造出更多的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尽管唐山具备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着科技资源相对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显著、创新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高端创新人才缺乏、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不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试点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把唐山建成自主创新优势明显,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产业竞争能力快速增强,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的创新型城市。成为环京津乃至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科学发展示范区,成为我国推进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创新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城。

到2015年具体目标:(1)区域创新体系趋于完善。引进一批优质科技资源,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机构,重点建设10大特色产业基地和10大研发中心。(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商标、品牌、标准。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以科技创新加速培育10大名牌产品。

(3)创新投入明显增长。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2%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4)创新人才队伍迅速壮大。集聚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军人才,培育一批职业技能人才,打造若干与唐山主导产业紧密相关的产业创新团队。(5)新型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做强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推进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创新。实施“三百计划”,加速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和“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两个“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6)城市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城市生态文明逐步改善,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全民科学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三、工作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揽,深入实施“科教立市”战略,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资源型城市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方式,支撑科学发展全面创新。

(一)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创新发展战略

确定“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积极推动原始性创新”的城市总体创新战略。实施开放创新,大力推动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结合,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鼓励和支持以应用为导向的集成创新。有针对性选准一批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攻破和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二)健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紧密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科技竞争力。完善科技合作体系,充分借用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科技资源,弥补我市科技资源不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专利战略的研究和运用,推动知识产权交易,促进技术流动。引进风险投资、担保、私募和证券等各种类型资本机构,打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信用贷款、小额贷款等科技金融渠道,带动社会资本和企业投入研发力度。

(三)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创新活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突破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公平、高效、完善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成效。重点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体制、创新科技与经济紧密融合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与激励机制和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撑,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创新

按照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和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积极围绕曹妃甸为核心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等值化发展、和谐唐山建设等探索具有特色的创新实践模式,丰富试点内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城乡统筹、社会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创新,为同类城市提供经验,作出示范。

四、近期重点推进的工作

(一)钢铁产业技术创新

以曹妃甸京唐钢铁公司、唐山钢铁集团等大型企业为龙头,推广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技术、钢铁企业低压余热蒸汽发电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钢铁生产过程实时优化运行技术、系统能量管理中心、超大型高炉系统工艺技术、低成本高效化生产洁净钢水的工艺技术、高品质薄板生产技术、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取向电工钢技术等新技术;完善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不锈钢、轴承钢、工具钢、齿轮钢等高附价值钢铁产品生产技术。力争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低压余热发电、钢渣处理、超大型高炉干法除尘等方面拥有一批居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自主核心技术。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配合

(二)化工产业技术创新

依托唐山市的海洋和煤炭资源优势,以煤化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三大化工产业链向精细化工产业链的延伸为主线,重点攻克各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焦炉煤气制甲醇及深加工先进技术、大型甲醇制烯烃生产及产品深加工先进技术、有机硅单体生产及下游深加工、海水提钾等技术。并且围绕南堡10亿吨大油田开发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进行重大项目相关配套产业技术的前期研究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配合

(三)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

与国内外大公司、研发机构积极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机器人模块化设计制造技术、基于神经网络与模糊算法的智能控制、多种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远距离通讯抗干扰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现有焊接机器人、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管道探伤机器人、建筑清洗机器人、高压巡线机器人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开发新型专用机器人产品,推动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打造出具有较高自主研发能力和较强产业优势的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责任单位: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等配合

(四)电动汽车研发与曹妃甸电动汽车城建设

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电工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联盟,引进尖端人才,围绕电动车整车仿真与控制系统、电动车CAN 总线开发与测试、电池系统开发检测、先进电机驱动系统、电动车标准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重点攻克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与ABS 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与控制、匹配设计与能量管理的耦合技术、基于FlexRay等新型总线协议的网络在环平台及其应用技术、电池单体性能和一致性提升、电池电容一体化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和工艺、先进稀土永磁直流电机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并形成专业研发团队。

争取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打造曹妃甸电动汽车城。制定《曹妃甸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消费的优惠政策》,坚持以整车为龙头,以核心零部件为突破口,以使用促研发,以研发促产业,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核心技术领先者,积极推进电动车动力总成、高性能锂电池、永磁直流电机等一批产业项目,并达到30-50万辆整车生产规模。

责任单位:曹妃甸电动汽车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曹妃甸新区管委会、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唐海县、市科技局、财政局配合

(五)曹妃甸循环经济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依托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组建曹妃甸循环经济工程技术中心。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建多层次、多学科技术融合的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共享平台。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开展循环经济政策与法规研究、重化工业生态工业研究与评价、新能源开发与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研究、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逆向物流规划与技术研究、钢铁产业生态技术研究、技术集成、成果推广与示范应用等工作,最终在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核心技术,搭建“技术—工艺—人才—应用”系统化支撑体系,为重化工业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责任单位: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牵头,市科技局、发改委配合

(六)唐山湾生态城市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依托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强化与清华大学、瑞典SWECO公司等单位合作,围绕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设计、可再生能源工程、资源管理工程、绿色交通工程、绿色社区工程等领域,针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重点开展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加快绿色能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节能建筑、低排放智能交通、集成通讯、海水淡化、封闭水处理、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盐碱地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转化和应用,研究落实141 项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指标要求,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工程技术行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责任单位: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委会牵头,市科技局、发改委、规划局、城管局、住建局配合

五、20XX-2015年主要工作

(一)健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弥补科技创新资源不足为核心,以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以建设技术研发、中介服务、科技合作和创新产业化体系为重点,引进国内外的优质科技资源,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支撑。

1、加快中科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建设

主要目标:建设成唐山高新技术研发与自主创新的平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高科技成果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开创新型政产学研紧密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工作任务:重点引进8-10个中科院所属研究所进驻“中心”, 每个研究所组织1-3个适合唐山主导产业发展的课题组,以钢铁、装备制造、陶瓷、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和节能减排为主要发展领域,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实施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力争钢铁行业在节能节材、陶瓷行业在更新工艺和产品、新能源行业在制造国际一流风力发电设备等方面实现突破。特别要围绕高速动车组研发,加强与中科院力学所、软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

第3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创省会发展新优势,加速提升我市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维护省会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发展目标,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为突破口,按照“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突出特色、引领示范”的工作思路,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将我市建成全省创新资源集聚的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区、宜居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创新能力强、经济发展后劲足、城市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型区域中心城市,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的先进行列。

1.科技支撑取得新突破,集聚创新资源能力显著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财政对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2.65%,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以上,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力。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50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00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50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00人,万人拥有高技能人才350人。全民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高。

2.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0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0家以上,其中,新增国家级5个、省级30个。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达65%以上。万人专利申请量达30件。创建省级以上名牌300个、著名商标3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济南高新区等各类园区引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围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目标,打造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00亿元。以创新为驱动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42∶5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0%.发挥省城区位优势,引领和支持全省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4.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创新服务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建设2-3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成各类生产力促进机构40个以上,实施标志性产学研工程项目100个,新建产学研中试基地50处。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融资机构达到10家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融资体系。形成以省会都市圈为核心,辐射服务全省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创新服务网络。

5.创新机制环境取得新突破,示范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决策机制和协调推进机制日益完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模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推进均等化长效机制。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步入绿色城市、可持续城市与低碳城市发展道路。

二、主要工作与重点任务

(一)加强管理创新,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促进政府部门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配置过程的监督者、配置绩效的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政府投资监管、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轨道。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作用,促进政府管理职能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

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推动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大创新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财政引导和产权激励等政策,推动重点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完善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自主创新主体倾斜的配套制度。提高政府采购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支持符合我市经济发展方向,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强规划引导。按照国家关于创新型试点城市发展战略部署和济南市科技创新实际,进一步明确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纳入全市、县(市)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规划管理的统筹协调、执行和评估,提高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的机制。

(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创新资源高效整合。建设山东省创新资源的集聚区、扩散区,通过省市共建、完善济南都市圈技术转移机制、加强区域间合作创新,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发挥创新型城市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1.充分发挥驻济高校、科研机构的原始创新优势和人才培育优势,促进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探索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新型合作模式,加快建立开放、流动、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充分借助山东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平台,继续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医学科学院等院所的合作,重点针对我市优势产业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研究。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扶持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形成一批一流的科技团队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拓展大学科技园建设规模,促进产学研结合,使之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创新人才集聚地和高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一批省、市重点实验室,高起点引进3-5家国内顶尖的权威科研机构或一流的国际研发机构。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企业共享资源、合作研发,组建开放型或实体型创新研究机构和联合开发机构,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进行高层学术交流、开展原始创新以及共性和关键性技术联合攻关。

2.省市共建重大创新服务平台,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以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为核心,形成功能完善的信息通信技术研发中心,搭建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全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的重要承载地和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高速发展的“创新引擎”。满足科技创新创业需求,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面向科研,面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人才培训、仪器设施共享服务。

建设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平台。由山东大学联合山东海洋大学、山东省药科院、山东省医科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药研究院和济南高新区共同承建,包括先导化合物发现优化单元平台等12个子平台。建成以济南高新区为重点、技术链与产业化链相衔接、“一区六基地二十个示范企业”为主要内容、区域相对集中、服务能力完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新药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将济南高新区新药孵化基地建设成为国内最主要的药品研发成果转化基地。3.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创新资源的集聚、扩散提供社会化、网络化服务。以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和服务支撑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技术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提高转化速度和转化效益,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大力推动我市各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扎实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评价方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益和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平台。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网络资源、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与国家、省形成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项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服务系统、专利技术交易系统和知识产权专家咨询系统。

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的总体要求,培育一批专业性、综合性孵化器。提升创业服务中心服务支撑功能,保证科技创业成功率,实现孵化功能和服务效能新突破。支持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办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各类孵化器之间的互动式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绿色通道”,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共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与核心技术、联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积极做好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以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以特色园区和留学生创业园为载体,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集团在区域农业创新体系、现代农业、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组建重点实验室。加强中乌高科技合作园的建设,使其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科研成果孵化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三)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融资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发展重汽、浪潮、中创、二机床、齐鲁制药、福瑞达、力诺、圣泉、九阳等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内比较优势和领先水平的名牌产品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资源优势,提升企业技术研究水平。支持行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高层次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中试基地等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通过体制创新、吸纳人才、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投入等措施,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市场化水平。以行业协会为主,政府部门推动,建立若干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增强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密切跟踪数控机床及重型锻压设备、新材料技术、计算机软件、医药化工、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重点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培育50家以上企业成为国家级、省级专利试点企业。

3.深入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升级。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已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档次,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培育一批具有专利权的核心技术,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以增强企业创造专利能力为主线,将专利工作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及生产经营全部环节。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

4.加快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创新载体功能。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济南高新区发展步伐。着力打造软件、计算机、网络通讯、数字装备等四大产业集群,形成“创新、产业、辐射、环境”四大高地,建成集创业孵化、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创业基地。推进齐鲁软件园、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环保科技园、出口加工区等特色园区建设,增强科研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产业承载功能。加快济南经济开发区、明水经济开发区、济北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承载能力,形成管理体制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区域功能清晰、支撑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创业发展的集聚地和制高点。

(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工业结构。立足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软件服务业,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为契机,加快建设软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国内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软件产业集群,加快软件服务业服务化、网络化、高端化和国际化进程。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八大类软件,实施“双十”和“双百”工程,推进四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城五区”软件服务业功能布局。大力发展信息装备制造业,以浪潮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着力发展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服务器及计算机外围设备生产基地。加快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建设,推进济南光电子产业园建设,加快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专用电子设备开发生产建设项目,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生产协作体系。发展消费类电子产业,重点加快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多媒体终端产业化进程,发展壮大智能家电产业。

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推广利用步伐,突出发展太阳能利用产业,完善产业发展保障体系,走规模化、国际化和集群化发展路子。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产业、太阳能发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地热风电装备制造业。

生物医药产业。以国家规划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平台为契机,加快建设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生物技术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整合优势,加快发展化学药物制造、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生物服务六大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交通装备制造业,加快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围绕建设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轿车、摩托车生产基地,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升级并举,着力构建协作配套体系,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施一批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等关键总成以及高技术零部件配套项目。积极推动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发挥核心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扩大重点产品生产规模,强化行业资源整合,提高社会化协作配套程度,形成较为完备的机械装备产业体系。实施大型数控机床、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等一批生产项目,巩固济南市在全国锻压设备和数控压力机方面位居首位的市场优势。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具有高效服务功能的金融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济南”品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积极传承历史文化精髓,凝聚深厚文化积淀,整合文化资源,拓展产业领域,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精品工程,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传媒网络,打造现代文化品牌,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实施盖家沟、担山屯、郭店等三大物流园区和国际集装箱分流中心,以及空港、邢村、桑梓店等4个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强化物流平台支撑,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发展特色增效农业为目标,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继续实施“十、百、千”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力争在农业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壮大一批农村科技型龙头企业。按照省会城市需求特点,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模式,推动星火产业带、示范园区、品牌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幅度提高节水灌溉水平。推进生态村建设,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综合利用。

4.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逐步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积极扩大清洁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应用范围,合理规划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鼓励应用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加快建筑节能一体化进程。强化城市计划用水,大力推广节水保泉、水体控制和治理技术,推进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市场化。加快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发展城市污水治理成套设备、脱硫除尘成套设备、秸秆气化成套设备、废塑料综合利用设备等环保设备制造,搞好环保工程及技术开发服务和资源综合利用。5.依靠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围绕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应用示范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突出抓好汽车、钢铁、石化、机械装备、建材、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的改造,推进济钢、重汽、济柴、炼油、二机床等一批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建立以软件企业和大型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

(五)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1.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宽带、移动高速、多媒体城域网,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围绕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建立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处理机制,推进光纤管道、通信铁塔等基础设施集约化应用。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和精品宽带网络建设,提高网络承载能力,提升互联网接入带宽标准。基本建成基站布局科学、通信覆盖全面,服务水平领先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定“无线城市”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及应用扶持政策,统筹建设与第三代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网相补充的宽带无线网络,推广无线宽带新技术和新业务应用。

2.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以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管理与技术创新,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公众服务和教育、医疗与公益性服务的信息化进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提高交通运输、商品流通、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社会效益,提升社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加快交通信息通讯、网络、自动控制、交通工程等技术研究,构建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

3.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改善城乡整体面貌,推进城市维护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高标准建设和改造防汛、消防、人防、气象、防震等设施,完善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全面建立起由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救灾指挥系统、减灾行动系统组成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维护城市安全运行,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六)加快社会事业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确立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建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效机制。研究制定适合我市实际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体系。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门类、结构和重点,建立重点突出、门类齐全、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动态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落实公共服务责任。制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总体要求相衔接、相适应,分阶段、有重点、按步骤地予以实施。

3.创造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环境。从打造城市现代特色、宜居特色、自然特色、生态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入手,实施城市综合体建设、新区建设、畅通建设、设施建设、特色建设和居住提升、生态提升、管理提升等八大工程,力争到2015年建设成为全国最具魅力特色的宜居宜业城市之一。

(七)实施创新人才战略,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1.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创新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按照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泉城学者”建设工程、泉城企业家培养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提升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程、创业人才扶持工程、“济南名士”打造工程、泉城人才环境优化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人才开发工程等10项重大人才工程,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引进吸纳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留学人员来济创业。在科研创新领域,重点支持引进两院院士、国家级实验室和重点学科负责人、长江学者和泰山学者、重大科研或工程项目主持人、博士生导师等领军人物,以及具有才干的留学人员和原创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广泛吸纳各类优秀人才,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学术技术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全市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占据人才制高点,更好地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管理制度,不断激发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继续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科研和生产一线集聚。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互动合作,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创新人才市场网络。

(八)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提高全民创新意识。树立创新发展观念。按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发展观念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指导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强化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意识,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意识,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意识,科学务实、精致高效意识,努力使思想境界与创新发展的要求相符合,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倡导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培育宽容失败、敢冒风险的创新理念,培育尊重个性、支持冒尖的创新意识,培育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品质,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风尚。搞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社会各界共同投身于创新型城市建设事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成员,指导协调、督查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项职能。各县(市)区政府及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组织协调机制,具体负责本区域、本部门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统筹安排,全面推进。

(二)强化工作调度,密切协调配合。加强与科技部、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适时调度工作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发展环境和优势,选准创新工作切入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要加强整体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建立考评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推动其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强化考核监督,形成良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管理机制。

(四)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将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逐步提高财政对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在现有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加大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资金发放、使用、监管、效果评价办法,提高资金保障程度和使用效益。加强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投资领域,逐步完善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多种政策手段,降低科技投入风险,激励企业、个人和科技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增加投入,提高投资回报率。加强与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的联系沟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内外以债券、股票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第4篇: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精神,结合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我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由资源、资本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鼓励原始创新的同时,着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在政府引导创新的同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市场需求,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把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为科技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建立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形成自由宽松、富有活力的良好创新环境。

三、工作目标

1、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到“十二五”末,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十五”期末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XX年,全市建立20家以上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扶持5个以上国家驰名商标或名牌产品,30个以上湖南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全市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6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35%以上。

3、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形成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到20XX年,新增高新技术创业孵化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

4、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到“十二五”末,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处理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指标达到2.0吨标煤/万元,基本建成初级生态城市。

5、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对国内外科技资源的吸纳力显著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全市科普工作社会参与率达到60%,公众科学素质提高1.5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四、主要任务

通过扶持创新型项目,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园区,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

1、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和开发,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开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培育20家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能力、规模产业化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90%以上研究开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工作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经费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来自于企业。

2、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针对制约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组织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技术攻关,使电动轮自卸车、混合动力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风力发电机、塔式起重机、振动式压路机、矿用通风机、燃气具、有机颜料、电池材料、玻璃窑炉耐火材料、地源热泵空调、精品钢材、发动机活塞、脱硫除尘设备等主导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施“4315”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即围绕以车辆、矿山装备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产业,以新型功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新型中成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和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等4个高新技术产业,选择30个左右的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滚动扶持,培育壮大10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到“十一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积极整合园区资源,加快以(德国)工业园、九华经济区、新材料工业园、双马工业园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引导新项目、新产品向园区聚集,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发展。

3、全面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全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广电、计算机网络等多网融合,加强信息技术的二次开发,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政务、科技、教育、文化、社保、医疗、流通等领域的应用,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建设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项目,提高城乡信息化整体水平。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推动产品设计方法、企业管理模式、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培育一批有辐射作用的信息化示范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关键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0%,促进全市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

4、加快农业科技攻关与产业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需求,加强水稻优质丰产、种苗优化、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示范与产业化、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与开发,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效率。到“十一五”末,主要农作物品种优良率提高3-5个百分点,生猪产业化配套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和湘莲加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健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机制,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重点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在竹制品加工、湘莲加工、生猪产业化等领域完善农业产业链,促使农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化,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程,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在全市5个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局,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专利转化机制,政府建立专利转化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项目,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手段,优化我市的投资软环境;建设中国机电专利信息中心,充分运用专利信息,结合我市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开展专利战略研究,充分发挥企业在专利战略研究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扶持企业申报专利、注册商标、登记版权和取得行业技术标准的制标权,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国省名牌,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保持我市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到20XX年争取我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6、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好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四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扶植和培育各类技术评估、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技术认证、专利代理、产权交易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组织,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技术市场,逐步形成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作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7、全面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大力开展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为重点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提高广大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加大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建设一批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示范县、省级科普文明社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普场馆体系。逐步建立起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技术能手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基本稳定的科普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有计划地扶植一批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科普组织,基本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专业化的大科普组织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建立省市共建机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省市结合的市科技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建科技创新型城市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聘请在湘院士及相关领域学术带头人、战略研究专家、政府部门资深人士、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组建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为我市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加强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结合,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机制,着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完善全市科技创新体系。

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加强科技经费的规范使用,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经常性增长幅度,20XX年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0%以上,科技发展资金累计达到2000万元。完善科技投入的归口管理,切实改变政府科技经费的条块分割、分散重复投入的状况。加强科技经费的监督管理,提高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到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5%以上。促进银企合作,鼓励、引导各银信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投入,重点加强各商业银行与高新技术企业间的协调与沟通,引导各类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3、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到20XX年,全市各类人才总量力争达到23.6万名,具有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拔尖人才达到6000名。注重把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放到重要学术、技术岗位或与其专业紧密相关的领导岗位,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采取调入、聘用、借用、兼职、合作、学术交流、技术指导、技术咨询以及领办、自办、合办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办法,以个别引进、团队引进、项目联动引进等形式,吸纳国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由用人单位给予相关补助,并在科研项目、科研启动经费、工作用车、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其子女在市内中小学校就读,按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以成果、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可实行期权、股权奖励。对在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委、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重奖。对评选出的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按规定发放政府津贴。

4、强化创新激励措施。积极扶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对通过国家级授牌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政府将分别资助20万元。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得湖南名牌产品、湖南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授权的专利每年安排20万元进行奖励。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关心和尊重创新型企业家,支持和激励企业家在实践中提升经营理念、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使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经济上有实惠,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5、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华工业园等科技园区,大力开展科技招商,着力吸引大公司来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和分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积极推进大学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计算中心等向企业开放,大型企业、军工企业重点设备和装备向全社会开放,提高科研设施与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益。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继续举办地区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利用园区良好的投资与创业环境,开展以企业、产业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合作。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加强本地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的产业水平和对外开放能力,增强我市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6、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创建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工作的强大合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每年从科技经费中安排15万元,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进行奖励。

2016市供销社工作总结
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第九篇

市供销社工作总结

一、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供销社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抢抓机遇,对标一流,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改革、全面提升、全面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6年1-11月,完成销售总额21.9亿元,同比增长34.3%,完成年计划21.3亿元的102.9%;实现利润462.5万元,同比增长33%,完成年计划494.5万元的94%。至年末,预计销售总额24亿元;利润达到500万元。

(二)主要工作情况

1、努力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省、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共计十项工作:一是实施省商务厅、省供销社农村便民店建设全覆盖工程,建设便民店32个。今年已新建农村便民连锁店89个,省政府下达新的"五个全覆盖"中两年完成65个农村便民连锁商店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二是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个。截至目前,20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选址已全部落实,已建成并开张营业的有5个,在建的7个;三是筹建山西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在发改委已立项,正在规划选址;四是建设规范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2个。青创田园占地7000㎡城市社区农产品配送中心6月28日启动运营。**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已动工新建,并完成80%的土建工程;五是建设规范农资配送中心2个。**区社新建2900㎡农资库,主体已竣工。**县社农资库已动工;六是推进农超对接,供销社社区果蔬生活超市达到10个以上,社区果蔬直销点达到80个以上。青创田园今年新建6个加盟店,5个直营店,社区超市总数达到21个。七是改造提升1个规范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新建2个再生资源专业分拣加工中心,新建和收编200个社区绿色回收站亭。今年新建回收站亭174个,累计建成707个。以全新模式打造回收公司东社回收交易市场,建成具有再生资源存储、分拣、初级加工、交易、资源分流、信息收集发布等功能的多功能市场,市场启动步入正轨。丈子头市场招商入市,现有10余户经营户入住经营。新建废纸、废布、废塑料、废金属4个分拣加工中心,其中,废纸加工分拣中心已正式运营,废布加工分拣中心进入试运营。废金属分拣中心已于2016年11月投产。废塑料分拣中心场地场棚已建好,设备即将到货,试运营在即;八是建设改造提升2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或农产品综合市场。果品公司北部市场经过升级改造,成为全市10个标准化菜市场中规模最大、标准最高、质量最好的市场,6月26日,该市场举办了庆祝开业一周年暨标准化市场改造完成以及迎接建党90周年优惠让利销售活动。**果菜市场改造提升已完成;九是加强商品流建设,新增供销物流配送车辆30辆,提高配送能力和配送量。年初,**供销物流配送车队正式组建,现有运输车辆37台,正在向市财政争取进一步增加运力;十是启用**市供销社网站,全面推广使用OA办公系统。目前,供销网站已开始启用,OA办公系统正式运行。

2、强化为农服务功能。一是全力做好农资供应。面对今年的严重旱情,制定了抗旱保春播措施,储备各类化肥、农地膜、农药和农机具,引进新型肥料,满足春耕春播需要。4月,与市物价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第七届"春雨行动",支持蔬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市场价格。春耕春播期间,农资公司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先后在各县区20多个村,免费为农民测土测肥。1-10月全市供销社农资销售1.1亿元。二是加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开展各类培训服务。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市农资协会进行了改选换届,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便民店店长培训班6次,培训480人。三是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帮助农民开拓销售渠道,助农增收。社属企业深入农村收购农产品,通过南北部两大市场和青创生活超市平价供应市民,为平抑市场物价做出贡献。四是高标准兴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服务内容的社会化、系列化,服务项目的综合化、多元化,服务设施的规范化、标准化,得到省政府"五个全覆盖"领导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3、大力拓展业务经营。春节前夕,在**广场举办市供销社第二届年货展销会,4天时间销售300万元。果品公司整合资源,发挥中华老字号"乾和祥"品牌效应,发展茶餐吧新业务;土产公司以优质商品和服务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拓展烟花爆竹销售;农资公司引新品,保内需,扩外销;粮油公司成**西浓香园干货调味品有限公司,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青创田园社区服务中心在发展超市网络的基础上,开展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新增花肥、花土等新品经营;**果菜市场提档次、强管理,销售突破亿元**;日杂副食公司开辟小杂粮业务,烟花爆竹、五金电料等无店铺经营业务再创新高;工业品公司开辟了五金电料自营窗口;运销公司物流车队穿梭于城乡之间。传统主营业务的加强和新兴业务的拓展,为供销经济的发展壮大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3月,积极参与平息食盐抢购风潮,为保障食盐供应、稳定市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

1、山西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项目。此项目是根据王君省长指示,由省供销社委托**市供销社具体承办。其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得不到落实。为此,我社多次向市政府和市领导请示汇报。近日,张副市长作出批示,同意在太中银铁路北侧土地进行建设,同时建议此项目在**新区选址。现在我们正按照张副市长批示精神,与市规划局经济技术开发分局沟通,在**新区选址,或选择在太中银铁路北侧土地进行建设,力争在年底前落实建设用地,此事还需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同时,鉴于此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用量大,恳请将其调整为跨年度任务。

2、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新网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得到了较快发展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在我省我市这项工作相对滞后。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建房屋、经营设施设备购置,每个中心投资约需100万元。按照"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拟以市财政、县财政、供销社三方按5︰3︰2投入资金的比例,全市2016年完成20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即市级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600万元,供销社自筹400万元。目前,20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选址虽已全部落实,但建设进度缓慢缓,主要原因是资金不到位,财政资金难以落实,后续工程建设难以为继,未建工程难以开展。就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资金问题,廉市长曾于6月2日批示"下半年根据收入情况支持补助"。现时间已近年底,恳请市政府督促市财政落实廉市长批示精神,予以资金支持,争取今年完成建设任务。如当年财政资金紧张,恳请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考核指标调整为跨年度任务。

3、新增供销物流配送车辆30辆。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以蔬菜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稳定蔬菜等农产品市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并政办发〔2016〕19号)明确提出"市供销社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物流配送车队,市辖六区每区新增专用配送车辆5辆,缓解鲜活农产品拉运和配送运力不足问题,确保运输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的要求。我们据此向市财政申请专项资金,但因财政资金紧张,尚未落实。恳请市政府督促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尽快落实"新增供销物流配送车辆30辆"所需资金,缓解鲜活农产品拉运和配送运力不足问题,完成该项任务。

4、再生资源体系建设问题。2016年2月,我市被商务部列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16年市委、市政府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列为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百强示范项目,2016年列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建设回收亭、交易市场、分拣加工中心规划和用地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已建成的回收亭、交易市场存在先建后拆现象,制约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为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步伐,迎接商务部检查验收,我们先后建成小店区**、**区东社、**区丈子头和**区新城等4个再生资源交易市场(除新城市场,其余3个为租用土地)。由于规划部门未对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给予总体规划,市场建设用地没有得到解决,使建成的四个市场被拆除1个、拆掉半个(2016年城中村改造将已建成的占地面积60亩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全部拆除,丈子头市场被拆除三分之一),其余市场也面临拆迁。据了解,周边省市如大同、**、**、**等政府,在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用地问题上,给予相当的政策优惠。如大同市政府以每亩5万元的价格,支持300亩土地用于再生资源市场建设。恳请市政府借鉴其他城市对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的扶持经验,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再生资源体系建设用地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瓶颈。

5、供销社扶持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问题。《**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政发〔2016〕27号)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把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简称新网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相应配套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市财政每年给予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设立市级扶持供销社改革发展专项基金,每年给予300万元的资金支持。"目前,"新网工程"专项资金300万元列入每年财政预算,但仍然有200万元没落实;供销社改革发展专项基金300万元尚未列入财政预算。为全面落实市政府文件规定,支持供销社加快改革发展,恳请领导督促财政将将两项资金共计800万元,足额列入每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市政府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2016年工作安排

按照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的城市供销社顺**市功能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省、市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构建城市供销社发展新模式,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以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行业拓展,提升发展层次,增强发展后劲。2016年主要计划指标是:商品销售总额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12%,全系统销售总额计划完成26.9亿元;利润计划完成560万元。职工收入预期增长6-9%。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把省、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相应措施,落实责任,明确到人,强化督查,确保完成。在保质保量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农村新五个全覆盖中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任务的基础上,做好拾遗补缺工作,对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进行再调查、再发掘,查找遗漏之处,查找标准不高之处,查找需要建店没有建店、创造条件可建店的村庄,明年继续做好建店工作,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个角落,送到老百姓心中。对于计划调整为跨年度任务的筹建山西农副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建设20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两项工作,我们将集中一切力量,实施强力推进,同时,在建设用地和资金方面,积极争取市政府以及财政、土地、规划等部门予以大力支持。

(二)加速"新网工程"建设

一是以建设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为重点,提升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运营质量和水平。要以配送带管理,提升网点的综合效益和运行质量。进一步加强供销物流配送车队建设,多方筹资新增车辆,增强运输能力。二是实施对全系统农资经营网络资源的整合,打造农资配送骨干龙头企业。市农资公司要加强与区县农资公司的联合合作,在保内需的同时扩外销,着眼**市农业的新需求和外埠市场的拓展,真正把农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构建农副产品购销平台。重点落实山西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用地、扩张农产品社区直销网点和平台建设、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四是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步伐,形成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加工利用的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五是加速**供销网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在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配送中心与各个零售网点之间的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体系,促进农村市场体系健全,提升城乡对接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水平。

(三)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整合社有资产,调整资源配置,推进开放办社,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和经营发展需要,对企业进行改革重组、调整转型,向核心业务聚集,推进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改革劳动、用工制度,试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创新人事用工管理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实施以绩效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分配方式。要充分发挥市社资产管理服务中心的作用,改革和完善社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完善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和运作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兴社、人才强社战略,积极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充实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队伍,增强开拓经营、开拓市场的能力。

(四)强化项目建设

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项目建设促进业务经营,推动经济增长。要建立项目库,明确责任主体,制订进度计划,实施目标管理。推进项目进社区,确立"每个城区发展2-3个集贸市场和农产品配送中心,每个街办发展1-3个生鲜农产品生活超市,每个社区拥有1个蔬果便利直销店"的目标,发展1-2个集贸市场或标准化菜市场,5-8个生鲜农产品生活超市。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通过资本联合、引资嫁接、资产置换等方式,靠大联强,借力发展,做强做大本级经济。

(五)壮大经营实力

把强化业务经营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积极培育主导业务,对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传统优势经营领域、传统骨干业务的优势资源和优质资产进行重组整合,扩大经营规模,打造龙头企业。要不断拓展新型业务,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增强为农服务功能

一是大力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专业社发展水平,构筑稳定有效的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市场联结的渠道。二是积极牵头组建各类为农服务协会,组织市场开拓,开展专业培训,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调查、决策咨询等工作,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三是大力兴办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扩大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阵地。

(七)深入开展"对标"活动

贯彻落实省市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引深"对标"活动,(

(八)提高职工收入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供销系统干部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职工定期增资机制,全面落实市直公司职工收入增长6-9%的硬指标。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好职工群众关心的住房、保险、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九)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进一步引深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持久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培育团队精神和社有文化,全面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相关热词搜索:龙口城市规划 龙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龙口中等城市试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龙口中等城市试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73942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