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生态文明乡村

生态文明乡村

2016-11-19 09:05:1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生态文明乡村(共9篇)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乡村龙源期刊网 cn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乡村作者:李雯 富清清 吴铭来源:《中国工业年鉴》2014年第04期【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本文以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发展为例,浅析该村生...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乡村》,供大家学习参考。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乡村 第一篇

龙源期刊网 .cn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乡村

作者:李雯 富清清 吴铭

来源:《中国工业年鉴》2014年第04期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本文以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发展为例,浅析该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相结合中追求经济效益还是坚持生态建设的矛盾,旨在寻找该村从经济发展新农村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乡村的转型的方法。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本实践队通过对英山县百丈河村美丽乡村建设状况的实地考察,就当前形势进行分析,得出紧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开发,加强民风建设是该村成功转型生态文明型美丽乡村的必然趋势。

一、百丈河村现状

(一)重视村民的迁居

2014年6月28日下午,本实践队伍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英山县百丈河村,村子还在修建新农村建设的还建房,统一的两层小楼房,修葺的很有古风,据了解,百丈河村的村民之前一直居住在山上,在考虑到交通、就医等一系列问题后,当即决定沿集镇街面一侧新建了农民小康住宅小区,把零散居住在高山上的88个农户全部迁移畈下。

(二)坚持发展集体经济

该村曾经是一个特困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种植,集体负债近60万元。近年来,该村初步形成以茶叶种植为主导产业、生态养殖为龙头产业、民营经济为扩充产业的格局,村民入股兴建了黑山羊养殖基地、鞋厂和万头养猪场。有了属于村子的企业资产,很多留守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单亲母亲也有了生活收入,她们可以在村里的鞋厂和养猪场务工,既可以有收入又可以照顾家人。

(三)“生态规划”发展生态旅游

相较于其他旅游名村,百丈河村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上差距较大,旅游局为百丈河村“发展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合理规划,把新农村建设与自然风光和乡风民俗相结合,走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二是完善设施建设,发挥王金初全国人大代表的名人效应,引进资金进行旅游建设,走标准化旅游发展之路;三是发展体验旅游,百丈河村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发言典型材料
生态文明乡村 第二篇

以生态旅游产业为依托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街道党工委、管委会、办事处

##街道位于##南部,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辖96个行政村,人口10.8万人。近年来,我们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载体,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发展,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市现代农业十强镇街”等荣誉称号。

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多种渠道投资1.2亿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完善道路及管网配套。实施##环山路和游园路工程、镇区天然气管网、门站建设工程,高标准修建环山道路17公里,游园道路9公里,配套安装路灯,路两侧进行高标准绿化,栽植高档次行道树,安装排污管网13公里,天然气管网28公里。二是完善水利电力配套。实施##水库向##水库引水工程,铺设双管输水管道14公里,建成大型加压泵站一座,达到日引水3万方。开展##水库饮水工程,从##水库向##铺设输水管道7.6公里,建成2万立方蓄水池2个,在##水库建成净水厂一处。基本解决了##风景区、科教产业园区及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建成20万伏变电站一座,架设高压、低压电力线路2.3万米,实现了水、电、路、宽带、通讯、天然气、排污管网等与城市管网对接。三是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在##北麓,充分利用福源街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

规划建设##美食街,建成三星级酒店2家,另外2家三星级高层酒店正在加紧建设,明年即可投入运营。辖区现有市级旅游定点单位2家、区级旅游定点单位4家,有佳乐家、百大、##等大型购物超市5家,基本能满足游客购物、餐饮、住宿需求。【生态文明乡村】

二、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营造生态旅游环境。把生态文明环境建设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一是加大生态绿化力度。在##、##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增加风景树、观赏树、长青树,加强树木科学规范管理,成立专门队伍,配备专用工具,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绿化成果。近三年来,累计投资9600万元,绿化面积1.8万亩,栽植乔灌木190万株,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营造了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二是广泛开展环境整治。以风景区和镇区周边村庄为重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沿路种植树木花草绿化带20多公里,农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完成柏油和水泥硬化道路18.6公里,石子硬化道路12公里,修建排水沟36公里。村民家庭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扎实推进垃圾一体化处理,配备2台垃圾清扫车、4台垃圾清运车和3台自动洒水车,对镇区及周边村庄垃圾统管统运,日产日清。三是实施亮化美化工程。以完善城镇照明亮化功能、提升##亮化品位为目标,以建精品、提档次、塑形象为重点,实施##道路景点亮化工程和村庄亮化工程,投资近600万元,在潍九路##段、福源街、北门街、环山路安装路灯1200盏,在山门路两侧、##宝塔、##山庄等景点安装了LED霓虹灯,在##打造了温馨祥和、绚丽多彩、彰显个性魅力的夜间景观。同时,

各村安装路灯3400盏,实现了村村亮化。

三、整合生态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用经营生态的思路,化生态资源为生态资本,充分利用农林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休闲观光项目。一是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加快特色旅游景点开发。突出特色精品景点建设,全面实行开放开发,聚集了一批近郊生态休闲旅游项目。近年来累计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了##森林公园、##水库、#####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千亩植物园、##书院、##会所等旅游景点,形成了以旅游、文化、科教为主要内容,全面综合开发的基本格局。中国风筝放飞基地是集休闲度假、风筝放飞、体育竞技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区,每年接待国内外宾客30万人次。##旅游休闲度假区西与##风景名胜区、##民族游乐园等形成一条旅游线,于2010年获得国家3A级风景区认证。二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名山效应。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精髓,做足做强文化产业与生态旅游开发结合文章,叫响文化品牌。根据有关文化传说、文化景观和历代碑刻,编撰反映##原始风貌、文化积淀的旅游资料,深入发掘##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围绕汉丞相公孙弘、明代兵部尚书刘应节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挖掘整理名人轶事传说,以名人文化提升##旅游业知名度,倾力打造文化名山效应。目前,在建和已建成文化旅游项目4个,其中##书院恢复性建设项目突出汉唐古建筑风格,规划占地400亩,总投资1亿元,现正在建设中。##寺今年投资680万元,正在建设高31.9米露天观音佛像,将打造省级宗教活动场所。三是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积极整合##的生

态、餐饮、文化资源,在福源西街两侧发展特色餐饮、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项目,生态村、庄园等四个项目被省旅游局命名为四星、三星级农家乐。其中##生态村位于##北麓,规划用地600亩,集珍奇苗木、树种培育、淡水养殖、餐饮、会务接待、休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目前已投资6800万元,栽植美化树木30万株、珍奇苗木3000余株。同时,大力发展绿色种植项目,发展形成了自然园、槿篱农舍,##温室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嘉旺生态蔬菜种植基地、##绿色果品基地、##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种苗生态繁育基地,面积4200多亩。其中回归自然园项目流转周边6个村土地3000亩,投资3000万元,把传统民风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充分使用生态循环技术,建设“开心农场、观光采摘园、有机蔬菜基地、珍禽养殖园”等九大功能区,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有机种植、绿色养殖等服务于一体,周边群众人均年增收500元,为发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开辟了新途径。

四、积极创建社区文明,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富裕了农民,促进了街道社区化建设。我们坚持不断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繁荣社区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打造新型生态文明社区。一是构筑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构建起了面向农村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社区服务体系。投资1800多万元,成立了等9个新型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服务大厅,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必要的服务设施,健全了社区就业、保障、卫生等服务网络、组建服务团队12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2支、

志愿者260多名,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规范的服务。去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1万份,新增就业人员128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600人,农村医疗救助累计救助4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7万元,接待农民来电、来访630人次。二是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了省级文明乡镇创建、文明新村、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创评活动,其中利民路社区陈家村被评为省级绿化达标村。各社区共组建舞龙队、腰鼓队等文艺演出团体26个,积极开展消夏晚会、关爱女孩行动,普法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廉政文化书画展等,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深受居民欢迎。三是加快集中居住区建设。采取集体投资、法人入股、招商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突破城镇建设资金瓶颈,以加快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为关键环节,加快集中居住区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化水平。突出##、四大片区,重点规划建设了集居住、商贸服务、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等12处高档示范居住区,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生态文明乡村 第三篇

**镇人民政府

关于落实全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调度会议精神情况的

汇 报

区政府:

为贯彻落实全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调度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我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度,5月7日,张峰书记在全镇干部工作会议上对此次会议内容进行了传达和学习,并对我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以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每名干部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生态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等不靠,不畏困难,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大力实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到建设工地和群众中去,主动出击,力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加快推进我镇生态乡村建设工作。 二是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群众利益无小事,生态乡村建设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社会稳定。我镇每名

工作人员都时刻树立精品意识,满怀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的信心和勇气,做到建成一户,让群众满意一户,让领导放心一户,真正让群众感到生态乡村建设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工程。

三是解放思想,全力推进旧村拆迁和新村建设工作。目前涉及到我镇的张庄新型社区、吴油坊新型社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幼儿园、卫生室、商业门市、自助银行、公路公交、“四通”、“五化”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同时建设,建成后,可以有效解决上学、就医、就业等一系列难题,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广大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大力宣传,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起到了强大的舆论向导作用。在旧村拆迁和新村建设过程中,村委会干部积极发动亲朋好友等身边的人,提前拆迁和建设,不给群众留有任何后顾之忧,并对提前拆迁的群众给与一定得物质奖励。我们会抓住当前施工有利机遇,加大建设、拆迁力度,做到建成一批,搬迁一批,拆迁一批,再启动一批,形成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良性循环。

四是加大旧村改造,着力抓好居住社区化、产业园区化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动一切力量对旧村进行彻底改造,形成适宜居住,水通、电通、路通、网络通、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俱全的城市社

区化居住条件。对在旧村改造中腾出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对土地进行整合,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一批留得住、发展好、效益高的战略性新型产业,解决一批群众就业问题,使广大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有效增加收入。

五是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生态文明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巩固生态文明村创建成果更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我们会抓住重点,注重实效;完善制度,建立村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扩大建设成果。做到环卫硬件设施完善,环卫、保洁队伍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到位。坚持长效机制管理,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消灭卫生死角,加强居民卫生管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船已起航,就应向既定目标奋力前行。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我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定会更好、更快稳步推进,定会按时、保证保量完成任务目标,交一份优秀的答卷。

****镇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汇报材料(定)
生态文明乡村 第四篇

济宁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济宁市委 济宁市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1日)【生态文明乡村】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接壤,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著称,现辖12个县市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0.5万亩;总人口84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76.9万人,占68.4%。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42.8亿元,财政总收入3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50元。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农民群众建设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新期待,立足济宁实际,着眼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了以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为重点的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在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即鲁发„2011‟10号文件,特别是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后,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部署

要求和建设内容,对农村六大重点工程的任务目标、建设重点和实施措施进一步细化、实化和深化,把实施六大重点工程作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总抓手和突破口,坚持“大投入、大力度、大建设、大提升”,统筹谋划,精心实施,强力推进。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指挥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的专门班子,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独立办公、实体运作的组织指挥机构和工程项目建设指导协调体系,各县市区也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市、县、乡三级都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编制了三年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全市上下形成了决策、执行、督导、考核相互衔接配套,上下贯通、左右相连、运转高效、推进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为各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宣传发动,营造社会氛围。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市、县、乡三级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调度会和现场推进会,市、县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各项重点工程细化量化为具体项目,明确建设目标和标准时限,制作新旧对比效果图表和声像制品,充分运用媒体、墙报、宣传

栏等载体进行宣传引导,组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专题“三下乡”等活动深入乡村进行宣讲,通过美好前景展望及效益实惠分析,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激活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各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政策扶持,构建支撑体系。按照“大投入、大力度、大建设、大提升”的要求,一是努力增加财政投入。从今年起,市里每年设立3亿元专项资金,采取“项目配套、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形式,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行支持和奖补;从新增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5%、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15%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各项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投入,各县市区也普遍增加了相应投入,确保每年全市财政投入总额不低于12亿元。为使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尽快发挥效益,最近市里又整合筹措了1亿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村级环境卫生保洁员工资报酬、乡镇垃圾转运站和新型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奖补。二是强化公共资源整合投入。将市县两级涉及农村路、水、电和治安、社保、医疗、科教、文体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有机整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原则,集中用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三是广泛吸引金融信贷投入。通过积极培育发展镇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抵押融资机制,引导各级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金融投入累计达到XX亿元,

同比增长X%。四是广泛吸引社会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拉动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团体和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菱花集团,计划3—5年,完成投资27.45亿元,在全市建设100万亩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曲阜市尼山镇制定出台了鼓励支持发展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吸引39家工商企业转包了3000多家农户的1.3万亩承包地,用于发展高效设施、特色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全市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了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和生态旅游示范村及生态旅游度假园区。

(四)突出示范引领,创新建设模式。为着力培育打造一批立得住、学得会、推得开的典型,依据不同条件、不同类型,在全市选择300个村(居)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先导村,重点推进、率先突破。同时,建立市级领导联系点制度,31位市级领导每人联系包保1个示范村;市直113个部门、单位选派229名干部,对111个市级示范先导村实行驻村帮扶,市、县、乡共选派3480名干部,对1949个村进行重点帮扶,约占全市行政村的三分之一。

(五)着眼富民惠民,突出建设重点。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重点在抓好常规农业和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以秸秆养畜、养菌、沼气建设等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在农村基

础设施提升上,重点抓好河、湖、库、塘等引水工程的渠系配套建设,突出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卡脖子”问题;同时,将农村公路“村村通”提升为“村内通”、“网络化”,将村村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等深化为“户户通”。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上,集中开展以整治和改变农村“十大不文明现象”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升农村文明水平。在绿化美化方面,深入推进绿化示范镇村创建活动,量化标准,提高档次,着力提升农村生态建设水平。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突出城中城郊村、镇中镇边村、园(区)中村、压煤搬迁村和经济强村等五个重点,连续三年,每年建设120个左右市级示范点,配套建设涵盖农民生产生活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综合服务中心。

(六)强化推进措施,构建长效机制。一是抓督导,建立周督查、旬调度、月通报制度。采取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期随机暗访相结合,每次检查、暗访情况排出名次,并在媒体公开曝光通报;对工作不力、进展不快、成效不大的,通过定期交流、单独约谈等形式进行督促。二是抓监督,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视察活动。采取专项视察监督与评议相结合,视察评议结果进行记分排名并公开。三是抓调研,探索工程建设推进新思路、新举措。组织专门调研组,分别到江苏、浙江等省和我省沿海市县考察学习,对照先进地区找差距,研究提出系统科学推进我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决策建议。四是抓考核,建立绩效、奖惩、责任追究制度。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任务

生态文明乡村12.30
生态文明乡村 第五篇

牟平区生态文明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石萍 牟平区委党校

近年来,我区以“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村”为主题,开展“美丽幸福牟平”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部分镇街村已建成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绿色家园”。但后续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生态文明村建设进展情况

自2012年以来,我区通过科学规划,累计投入2.43亿元,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已建成省级生态文明乡镇1个、旅游强乡镇2个、生态文明先进村5个,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10个、十佳风情宜居乡村2个,区级生态文明示范村122个。2014年,全区以“大生态”为工作主线,按照“北部蓝色经济示范带、东部休闲观光生态轴、西部特色农业生态轴” 的一带两轴总体布局,集中发力,全面推进。区财政安排4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整合捆绑31个部门,共4大类122小项涉农扶持项目,以武宁、高陵、文化三个镇街36个村为重点,打造区级“美丽风情宜居示范带”和57个镇级特色生态文明村,以此带动全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二、 当前生态文明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少生态建设规划,特色亮点少。

有些村庄垃圾污水仍然未能集中归集处理,或者不能长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一阵风,究其原因是因为村庄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缺乏长期性、整体性,不能打造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同时,我区缺少针对全区生态的实用的有深度的科学的统一建设规划图,致使很多乡村未能把握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内涵,形式主义严重,一味的强调村容村貌的变化,盲目的扩街修路搞绿化,过渡追求表面文章,没有保持不同村镇的不同特色,致使政府花了大钱还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

2. 生态意识淡薄,污染仍然重。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但农民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村民对生态文明村建设认识不足,环保意识不强,对环境破坏严重:鸡棚猪场乱搭乱建,粪便污水任意排放,空气、水污染严重;有些乡村已经配备了垃圾收集箱,但部分村民仍然乱丢垃圾,河道坑沟、道路沿线、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处垃圾仍然随处可见,塑料、农用地膜污染严重;还有的乡村任意的挖山挖砂挖矿,砍树毁林、河道阻塞,致使山不再绿、水不再清,挖出来的沙子要存储又占用了农用地,严重影响了农田耕作。

3. 缺乏推进力度,覆盖面小。

全区共有555个村庄,而目前创建的生态文明乡村仅有134个,占全区的24.1%,由于2012年开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时,区里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对一些条件好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乡村优先纳入生态文明规划中,而后续的经济薄弱村缺乏资金,区里扶持资金和推进力度不够,致使占全区75.9%的村进展不大或没有进展,被遗忘在生态文明建设之外。比如莒格庄镇,辖39个行政村,目前仅有9个村庄创建了生态文明乡村,像岚子下、梨树底等经济薄弱村庄仍

然没有任何改变。

4. 总体投入少,建设档次低。

有些乡村对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理解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深层次含义,在建设过程中只侧重于生态环境整治方面,而忽略了生态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文化的建设方面。比如高效生态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循环经济和绿色农产品等发展成效不大,农业生态改善成为薄弱环节;生态文明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完善的环节,这些相对于整个生态文明村建设,还是远不够的。

5. 综合改革未跟进,配套设施少。【生态文明乡村】

没有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结构调整规划、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相互衔接。基础设施不注重时效性,使村民感觉政府工作不力,对政府不信任,从而缺少村民的支持与认可,影响了建设的推进。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各项建设分散推进,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也就很难收到整体效果。

三、 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1. 继续政策资金扶持,让经济薄弱村也参与进来。

我区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进行了3年,但是仍有很多乡村尤其是经济薄弱村被边缘化。生态文明村创建的确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区政府财力有限,不能全需求持续投入,如何有效规范管理使用资金也是一大难题。我区也改变以往的按行政村规模平均拨款(以低于100户28万为底限,每增加50户增加4万为原则,以60万为上限)的方式,而是以工程为主,提前计划,通过审核造价,按照整村建设改造、设施环境建设、设施环境改善三种类型分类建设、分类考核、分类验收奖补。2014年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400万元,通过以“以奖代补、先干后奖”的方式,让每个乡村都有干劲,调动全区村民的建设热情。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科学规划、梯次推进、统筹发展,不断扩大生态文明村覆盖面,同时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全面完成生态文明村居创建工作。

2.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建设。 要充分发展建设部门在村庄整治中的作用,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立足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在现有基础上科学制定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做到规划与乡(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南部山区可以根据各村的实际资源特点,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比如张皮村投入1100亩地与北京京玺公司搞蓝莓种植,而西莒格庄也拿出800多亩土地与香港公司合作搞无土栽培高丽参,通过土地流转,农民每年每亩地可以获得600元的补贴,农民不用出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同时村集体应一切从实际出发,走低成本、低资源消耗、不增加农民负担路线,保障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发挥到最大效用。比如莒格庄镇张皮村就别出心裁,与苗圃合作进行村庄绿化,村里减免苗圃的土地使用费,苗圃负责村庄全面绿化和后期管理。

3. 借助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生态文明乡村】

对于生活垃圾,借助我区创建的城乡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工程,各镇村街应加快配套设施

【生态文明乡村】

建设,使新建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尽快投入运行,比如在镇街设立垃圾转运站,可通过招标等市场化运作,健全规章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保证日清日运,统一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各乡村同时做好配合动员工作,提升群众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自觉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的家园,实现全区各村居保洁工作无缝隙覆盖,使卫生保洁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比如现在的梁家村,依山傍水,经过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生态文明创建,整洁干净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树木、焕然一新的农家小院,远远望去俨然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4. 结合生态文明行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生态乡村文明创建侧重于村居村容村貌整治,而生态文明乡村行动侧重于村民精神文明提高。我区应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居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生态与文明两手抓两手硬,使全区农业农村农民在产业、经济、环境、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推动乡村文明行动向更深层次发展。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内涵在于和谐,在于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建设内在动力在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所焕发出蓬勃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原动力,就是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农村居民就是内在动力的源泉。必须唤醒广大农民的家园感,必须激发群众的创建热情,农村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民新型生态理念的提高,需要宣传,利用大喇叭、标语榜、宣传栏、四德口号上墙等花钱少见实事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引导,把生态文明观念引入村规民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使生态文化观念融入到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养成习惯,形成一种自觉行为,农村环境整治是一场永远持续的战役,农民群众才是这场战役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加强宣传教育,发动农民自治,才能逐步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切实维护村庄环境整治的成果。

2016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乡村 第六篇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友好型示范区”的试验区创建目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实施农村治污保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村级“六有六无”为载体,以示范村五项工程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一)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帮助和引导农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饮用水源水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将环境绿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三、创建内容

1、高标准建设培山村文化广场,新征地2800平方米,计划总投入60万元。广场建设以景观与实用兼具的理念,按要求配备健身器材和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全面达标,综合发挥广场服务和精神文明的主阵地功能。

2、建设培山村公共垃圾处置场。实行户户配备垃圾桶,统一清运垃圾,集中填埋,培山村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确定两位清洁工,负责全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与填埋。

3、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培山农民新村。规划新征地97亩,概算建设投资500万元,计划安置容量为110户。

4、全村13个村民组之间全部修通3.5米水泥路,高标准修建李小湾至张大湾全长3公里的培山农民新村水泥大道。

5、严格稳妥的实施培山村建设规划。切实杜绝村民建房无序散乱状态。全面按照建设规划的引导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的规划要求,统一合理布局。村集体统一流转和调整土地,坚决杜绝个人非法占用和买卖。xxxx年开始,培山村新建住宅全部进农民新村规划区。

6、以桂花博览园和牡丹园建设为依托,全面实现无绿化空场地创建目标。倾力配合桂花博览园500亩的二期扩建工程。按期完成500亩的土地流转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新建区整地和花木栽植任务;积极促成牡丹园招商引资上规模。计划在两园内新植桂花等各类花、树20000棵,由培山村丹桂飘香园艺合作社具体负责栽植和养护工作。

7、广播电视入户率100%,程控电话入户率100%,行政村通宽带。

8、实行集中供水和井泉供水相结合,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

9、村民集中居住区无“一池三化四清五改”遗漏户。切实推进沼气池建设,户建沼气池达到60%以上,使用率达到100%。

10、污水入池,无污水横流现象。家禽家畜一律圈养。保持农户庭院干净整洁。

11、全面加快实施培山村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已经建成的畜牧兽医站要争取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12、突出特色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按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布局,立足“红绿”资源特色,依托“桂花博览园”、“牡丹园”品牌,放大红色旅游路沿线核心的优势竞争力,突出旅游服务精品产业开发,围绕食、住、行、游、购、乐,健全服务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产业管理,全面提升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的质量档次,使旅游服务业在三年内成为培山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认真落实创建任务。成立镇村两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xxxx年全力以赴,完善生态文明示范村基本条件,全面达到建设标准。首先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创建方案,制定好村庄创建规划,建立上下衔接的规划体系;规划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体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明确远景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制定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做到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落实。

(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农民广泛参与。要向农民广泛宣传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重大意义、任务目标,做好群众的组织宣传工作;制定村庄建设规划、修建村庄道路、绿化村庄、改水改厕、治理环境等,都要组织农民民主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动农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三)政策扶持,社会帮建,积极提供创建条件。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资金筹措采取“四个一点”的方式:即争取上级支持一点、地方财政补助一点、村集体自筹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确保村级投入不少于5万元。

(编辑:华华)

乡村文明建设宣传标语
生态文明乡村 第七篇

乡村文明建设宣传标语

乡村文明行动宣传标语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文明乡村,幸福家园。

人人动手,建设秀美富裕文明乡村。

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健康生活。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美化家园,让乡村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

文明乡村大家创,文明成果大家享。

让家园多一份文明,让群众多一份满意。

植树栽花种草,清污治乱除脏。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乡村。

户户树新风,人人讲公德。

净化环境,绿化大地,美化乡村。

营造优美舒适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生活。

文明从细节做起,乡村因你而美丽。

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从你我做起。

乡村是我家,创建靠大家。

讲文明树新风,共建和-谐家园。

说文明话,行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2015生态文明村工作总结
生态文明乡村 第八篇

第1篇:生态文明村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上半年,XX镇认真贯彻XX县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工作部署,按照县委XX书记提出的“宣传好、发动好、实施好、效果好”的要求,积极推进我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目前,X条创建村累计义务投工X个,清理沟渠X条X㎡,整洁公共场所X㎡,清理卫生死角X个,清理淤泥X吨,较好地改善了创建村人居环境,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取得初步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机构责任落实。为加强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了200X年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精神文明建设和卫生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跟踪监督工作。各有关村委也分别成立了以支书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有关工作。同时,印发了《XX镇200X年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措施。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挂点领导共同抓的工作责任,将镇副科级干部分成X个组分别挂一个创建村,并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完成创建任务的,镇给予奖励,对不完成创建任务的挂点领导和相关村委不能参加年终评奖考核。通过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使各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使工作组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宣传发动到位。X月X日,我镇召开了全镇创建生态文明村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会上,镇委书记XX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确定我镇重点创建村X个:XX、XX。一般创建村X个:XX、XX、XX、XX、XX、XX,各工作组分别到责任创建村召开群众动员会议,走家串户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做法、好处,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如XX村委会XX村对创建生态文明村热情高涨,该村部分农户已经由村小组统一规划进行改厕。今年,该村争取进行创建生态文明村,村民对创建工作出谋献策,与工作组一起进行科学规划。

(三)抓环境卫生整治。我镇抓住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全力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通过引导,X条创建村都组织了村民群众进行义务投工,大抓环境卫生整治,确保生态文明村创建有序开展。如XX村创建工作组针对该村垃圾乱堆乱放的陋习,在工作中,做到边规划,边整治环境卫生。组织村民大搞村内卫生环境,清理卫生死角,并在村边规划出合理的地方,进行垃圾集中堆放,填埋处理。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优先规划好垃圾屋的选址,一改过去村内垃圾乱堆乱放,臭气熏天的现象。该村前面有条排水圳,由于平时部分村民乱投垃圾、杂物,淤积阻塞,成为臭水沟。开展创建活动中,该村村民自觉进行义务投工,对排水圳进行全面清淤疏通,潺潺清溪取代了原有的臭水沟。经过村内、村边的卫生大整治,XX村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XX村创建工作在完成科学规划了篮球场、文化室设施后,也大力掀起卫生环境大整治。特别在X月X日,我县组织万名共产党员参加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和县创建挂点单位党员干部一起,全村村民齐动手,进行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清理沟渠、清进卫生死角、整治公共场所。县单位党员干部的义务劳动,大力支持创建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我镇群众对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

二、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部分村工作行动不快,进度不平衡;部分村经济薄弱,资金筹集难;个别创建村存在观望情绪,使创建工作开展较慢。

三、下阶段工作

下半年,我镇创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按既定规划进行改水改厕,铺设巷道硬底化。建设环保娱乐设施等创建工程。为使创建工作按期达标,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工作如期完成:

1、强化工作责任制。各村工作组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创建工作按照目标任务完成。

2、强化资金筹集。运用各种形式、方法、筹集资金,发倡仪书,争取社会及有关单位支持,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总之,不拘一格,筹集资金和物资,确保创建项目顺利进行。

3、强化与县挂点单位的联系,争取支持。各村要认真实际行动投入创建活动,平时多与挂点单位联系汇报进度、争取物资、资金支持,共同搞好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第2篇:

杨庄村位于襄城县湛北乡政府东5公里,全村576户,共2185人,9个村民小组,街道11条,姜紫线从村中穿过。

自2015年12月25日选出新一届村委班子以来,杨庄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09年1月1日起,开展了以争创生态文明村为目标,以美化环境、村容整洁为目的,以干群广泛参与为主要形式,有重点,分阶段进行的植树造绿活动,该活动历经两个月,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如今的杨庄村一改过去垃圾乱倒,脏水乱排,杂物乱堆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排,街道宽阔,林在村中,村在林中,村容整洁的农村新面貌。现将此次活动经验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杨庄村在选出新一届村委后,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经村两委班子认真讨论决定开展此次活动。该活动由村主任刘旭主要负责,村两委成员、各小组组长全程参与。乡党委书记牛胜岭同志、乡长刘淑玲同志等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鼓舞人心,并多次及时协调解决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大、分歧大的问题,做到及时向有关领导请示,及时召开会议,在充分听取个人意见后,遵循“小局服从大局,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在不侵犯个人正当权益的基础上,及时合理解决。制定例会制度,通过会议的定期召开,及时做到了沟通,认清了活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组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

二、精心组织,分工明确。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村两委成员既分工明确,又灵活结合。在活动过程中,做到了分工、分组、分片。在分工上,结合实际,清障、挖坑、种树、浇水、涂白、平整等都由专人负责;在分组上,村两委成员包组落实;在分片上,按照统一安排,重点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合理分工,形成了施工人员向包组干部负责,包组干部向包片同志负责,包片同志向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的合理工作机制,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活动过程中,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及群众代表到先进村庄参观学习,在借鉴他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逐步推进本村的生态绿化建设,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一个阶段有一个效果。以村小学东面片林为典型示范,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按照“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的工作要求,遵循“立体绿化、见缝插绿”的指导思想,坚持见缝插针,充分利用街道两旁用地,最大程度的实现绿化覆盖面,最大程度的美化村容,服务群众。

四、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在活动前期通过广播、标语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在全村形成一种积极创建的氛围。在此期间,共出动劳力3000多人次,汽车5部,挖掘机3台,铲车1台,拖拉机5台,洒水车3台,共栽种绿化树近7000棵,杨树3000多棵,绿化街道11条,取得了植树造绿、美化村容的阶段性胜利。

在创建活动中,广大干群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特别是年初又遇旱灾,在抗旱的同时坚持不放松、不停止,坚持白天搞抗旱,晚上搞创建,两项工作同时开展,两项工作有序进行,两项工作共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上级的正确领导,始终依靠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结合自身实际,依靠自身优势,立足长远,坚持以“饮干净水、走平坦路、建沼气池、用卫生厕”为要求,重点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加快游园建设,路灯安装、垃圾清理等工作,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推进杨庄村又好又快发展。

第3篇: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保水、富民的目标,促进全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使现有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经镇创建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同意,我村被列入密云县生态文明村的争创单位。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我村成立了创建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我村创建工作的落实。配备专职环保工作人员两名,每天清扫街道,清运垃圾。我村基本达到郊区环境整治示范村和市级文明村标准。村委会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村内无滥垦、滥伐现象,近三年内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富裕,2015年我村人均收入6956.5元,预计2015年我村人均收入将达到7282元。我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力,达到水源涵养区功能要求,村内无生产企业。村民文明向上,邻里和睦;村干部想事、干事、办实事得到村民好评,干群关系融洽。村民环保意识强,对我村环境状况满意。

一、 基本情况

石匣村地处密云水库北岸,是库区搬迁遗留村,全村共197户,503口人,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62.32%,自然风景优美。201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1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900万元、占总收入的65.2%,第二产业收入400万元,占总收入的13.7%,第三产业收入615万元,占总收入的21.1% 。2015——2015年获得高岭镇“五好”党支部称号,2015年获得县级“文明村”称号。今年以来我村共投入75万余元用于环境建设,使村庄环境达到“五化”标准,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二、 加强领导,成立创建领导机构

为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我村成立了以副镇长刘继雄同志为组长,镇环卫所所长、生态办公室副主任张文利,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宋宝军为副组长,村委李兆新、宋会玲、支委徐振兰为成员的石匣村创建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计划和保障措施,全面负责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

三、 高度重视,明确创建思路

1、 制定创建工作计划、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抓落实,保证创建任务如期完成。

2、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意义、目的和创建的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 建立监督机制。村里成立了以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创建工作进度进行监督。

4、 组织实施。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按照制定的每一项创建工程,抓好落实,保证各项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四、 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1、 教育农民树立文明向上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保水意识。通过广泛宣传、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以争当“生态文明标兵户”、“生态文明标兵”和“十星级”文明户等为载体,使全体村民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大家争先为创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我村创建工作出谋划策。

2、 投资50余万元,修建全长2.2公里的柏油路一条,方便了群众出行,道路两边栽植绿化苗木3000多株。

3、 投资10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使村庄达到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硬化的“五化”标准,完成街道硬化10000平米;安装路灯60盏,制作生态建设宣传标语灯箱10组;油饰墙体20000平米;垒砌花墙4000米;栽植各类花草树木15000多株;完成荒山造林1000多亩,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4、 投资10万元,修建占地1000平米的群众健身娱乐广场一处,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场所。

5、 投资8万余元将老式旱厕改造成水冲式厕所,全村水冲式厕所的使用率达到85%以上。

6、 投资4万元完成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程控电话普及率达到100%,强化了信息网络建设。

7、 投资20万元,对村委会进行整修,更新了办公设施,改善了村委会的办公条件。

8、 投资10万元,将原搬迁遗留的废墟推平,整理土地100多亩,已全部栽植上经济作物荞麦,计划明春栽植精品果树,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五、创建成果

通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使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群众所接受,树立起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村风。通过近年来的环境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规范,为新型农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来水管网改造、街道硬化、安装路灯、绿化工程、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水冲式厕所的使用,不但消灭了蚊蝇的孳生地,而且对净化水质、防止传染病、阻断传染源意义重大。各项工程的实施,有力的保护了群众的身体健康,改善了我村村庄环境。

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干群之间的关系融洽了,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善了,家庭内部矛盾减少了,全体村民的道德观念和文明风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我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氛围,促使生态文明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4篇:

张坂镇群力村地处张坂镇西大门,由塘南、塘边、店仔、杏坑四个自然村组成,辖区九个村民小组625户,2544人。在台商投资区及张坂镇政府的直接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村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对照标准、要求,逐一落实,现将创建生态文明村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 组织到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切实抓好生态文明村创建,首先成立由书记、村主任为正付组长,村两委、老协会长为成员的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规划组、宣传组,负责全面创建工作,并加强协调和督导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创建活动,分工协作,责任到人,齐抓共管,如期完成创建任务。

二、统一思想认识 健全完善各项制度

为搞好完成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村两委根据村情制定出创建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及各项制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分地段、路段、农户、片区包干,达到人人创建、齐抓共管的目标。

三、加大资金投入 确保如期完成创建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有机地与创建生态文明村结合,为扎实抓好生态村建设,针对本村实际,以治理村容村貌,清污排污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经全村干部、群众共同拼搏,完成如下创建任务:

1、铺设四个自然村交通要道,实现水泥路面硬化。

2、拆除破旧大厝,建造门球场、地掷球场、活动中心和健身活动场所。

3、全村四个自然村安装328盏路灯,实现路灯亮化。

4、清理塘边大塘、杏坑后塘、小学路边溪沟、杏坑路边溪沟垃圾杂物、排水排污,净化溪水和环境。

5、增设垃圾围,成立专职保洁队,拆除旧厕建公厕,保持家园清洁。

6、清洁能源达到标准要求。

7、发展我村石雕、制衣二大支柱产业,为村民就业提供服务。

8、完善二个村级卫生所的设施,服务村民看病供药。

通过生态文明村创建后,我村旧貌换新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党员干部带头,人人参与,村民人居环境、居住房舍改观了,村民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人遵章守法保护环境,群力村已成为洁净美丽的新群力。

生态文明村创建刚刚起步,我们决心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中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为群力村真正成为人居环境整洁、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名符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第5篇:

繁峙县繁城镇笔峰村地处繁峙县城西部约两公里处,南濒滹沱河,北依108国道。全村地势平坦,极具城郊型特色。全村共有中共党员35人,共4个村民小组,现有452户、1659人,3360亩耕地。自改革开放以后,笔峰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带领和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依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县城近郊的区位优势,率先冲破单一的农业经济模式,借着新农村建设的强势春风,积极发展多元产业,加强基础建设,走出一条“农、工、商并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成为繁城镇乃至整个繁峙县经济较为发达的典型村。2015年全村工农业产值达1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3500元。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现在要带领群众实现富民强村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只有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干好每项工作,才能取信于群众,因此今年我们确定的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活动,就是显现我们村委会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通过创建活动,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美化家园。下面我们就创建的主要工作情况做一个概要汇报:

一、加强领导,提高创建意识

1、近年来我村以保障村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我村投资环境,促进全村经济发展为要务。根据我村实际,促进全村经济发展为要务,根据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的标准,制定了创建目标,我们立足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创建意识入手,树立村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观念,努力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完善村道路与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村级景观,打造形象,力争把笔峰村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花园式现代化生态村。在镇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村积极开展了创建活动。首先成立专门创建工作班子,由村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余村干部为成员并进行明确分工,分组包干,以组到户的工作责任网络,同时还制订了考核意见,实施细则和有关制度,措施,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2、广泛宣传发动,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展开

进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一项民心工程,深受村民欢迎。但在涉及到具体整治工程时,必然会影响到部分农户的实际利益,而这部分农户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为此,我村广泛利用宣传工具以及村干部上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努力

2015乡镇创建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生态文明乡村 第九篇

我们**镇有12个行政村、283个自然村、5850户、28500人,幅员面积256.28平方公里,耕地 19424万亩。近年来,我们按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意见》和封开县《“生态文明村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的要求,创新思路,探索经验,广辟渠道解决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的“难点 ”问题,动员村民同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范文先生网文章-

一是充分发动群众,多方筹集资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挑选了群众热情高,各方面工作基础较好的水来村作为示范点。该村在创建实践中,精心做好规划方案,确定建设规模,制订分步实施建设计划和大概资金预算,召开了村民大会,给大家讲明当前的形势、政策、做法、要求和建设好生态文明村给群众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并把建设蓝图和资金来源方案交给群众讨论。由于宣传发动工作做得比较细,在村干部的积极带动下,在会上当场就收到群众自愿捐资6700多元。另外,向本村外出经商和打工的乡亲寄发募捐信进行筹资。水来村在生态文明村建设已经投入36万多元,建起了文化室、凉亭、舞台、小公园、篮球场和禽畜饲养栏,完成了环村道路拓宽改造。其中村集体投入3万多元,政府和部门扶持实物11万元,群众集资和社会各界捐助22万元。松根村在挂点扶持单位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该村举办了一台“送戏下乡暨生态文明村建设募捐活动”的文艺晚会,邀请了在县城和外地工作、经商的乡亲回来,并邀请了在该村承包山场种果的10多位老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晚会穿插安排募捐活动得当有序,高潮迭起。晚会募捐活动本意是在本村范围内进行,当第一轮本村乡亲父老募捐得款1.3万多元时,参加演出的演员们被松根村群众为建设美好家园而踊跃捐款的场面深深感动,他们纷纷上台捐款。四邻八寨赶来观看演出的乡亲也被募捐活动的热烈气氛感染,也纷纷捐款以表心意。承包该村山塘养鸭的老板梁梅广慷慨解囊捐资1800元,一贯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李灼荣先生刚从外地出差回到**,得知松根村搞募捐活动,风尘仆仆地赶到现场,捐资3800元,并祝愿松根村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当晚的募捐活动共筹得捐资4.7万元。

二是盘活村集体资产。松根村、杜村在办理好老龄残次林的砍伐手续后,把山地公开招标,收到租金8万多元,还通过集体山场采脂发包、鱼塘出租,预收租金3万多元,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是积极争取挂点共建单位的扶持。各创建村的干部定期向县直挂钩共建单位汇报建设进展情况,县直单位领导也经常到挂钩共建村了解情况,指导创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县教育局采购水泥70吨和1.5万元资金支持水来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和体育局帮助杜村建设篮球场,赠送了价值1.38万元的篮球架。

四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轻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水来村干部带领群众到村外小河沟采集麻卵石铺设小公园的路径,搬运河涌巨石堆设假山。村干部徐国英以成本价从自己的石场供应石料1600立方支持本村完善基础设施。外出搞建筑工程的徐新炎和徐国忠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回报父老乡亲,主动回到家乡负责村口凉亭的工程施工。仅上述几项就节约了4万多元。

五是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我们镇所有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除了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程项目请专业施工队外,其它铺路、修筑路基、砌沟渠等简易工程都是靠群众自己动手,义务投工来完成。家庭劳力外出的,就出钱顶工。水来村的干部安排好每一个农闲时段的工程建设项目,合理科学地安排好义务投工量,有条不紊地逐项完成,效果很好。该村群众男女老少齐动手,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建设美好家园,造福子孙后代”、“辛苦当代,惠泽后裔”、“自己的事自己办,捐多捐少作贡献”。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高涨,连十多岁的小孩和七十多岁的老人都积极投身到创建上来,通过群众的义务投工,大大地减轻了建设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压力。杜村的干部到水来村取经,深受水来村全民动手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劳动热潮所启发,回去后马上组织群众开山劈坡,在村前建起了标准的篮球场和舞台,利用村前古榕树建起了休闲小公园,村民相互交流、休闲健身有了好去处。

相关热词搜索: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规划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生态文明乡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生态文明乡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74373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