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采风心得结尾

采风心得结尾

2016-12-02 10:06: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采风心得结尾(共9篇)采风报告采风报告2013年5月25日我们10级音乐学全体学生在肖剑、田川等四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的采风旅途。我们的采风地点是湖南凤凰和张家界。在这次采风活动中我亲身体会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还有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受益匪浅。凤凰古城、奇梁洞、苗寨、张家界 我们的第一站是凤凰古城,我们乘...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采风心得结尾》,供大家学习参考。

采风报告
采风心得结尾 第一篇

采风报告

2013年5月25日我们10级音乐学全体学生在肖剑、田川等四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的采风旅途。我们的采风地点是湖南凤凰和张家界。在这次采风活动中我亲身体会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还有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受益匪浅。

凤凰古城、奇梁洞、苗寨、张家界 我们的第一站是凤凰古城,我们乘火车从安康到吉首市,然后再转乘汽车发哦凤凰古城,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我们已经疲惫不堪了,同学们一上汽车就开始睡觉,我沿途观赏沿途风景。

很快就到了我们的第一站凤凰古城,一下车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的住处,我们住在一条江边。这条江叫沱江。这里的没有宽阔的马路,全部是小巷子,一不小心就会迷路的。这里的建筑特别古老,我想这就是古城的来历吧!各种各样的房子、阁楼,还是第一次住这种房子,外边看起来很古老,但是里面和我们住的房子一样,但是就是每个房间里的布局都不一样。都非常特别,特别温馨。我们很快的梳洗了一下就去吃饭,来的途中就想这里的饭肯定很特别,很好吃,特点就是“辣”!吃了之后果然是辣,但是特别香。吃晚饭我就自由安排。我的安排就是先在古城转一下。

1

在一个凤凰的朋友带领下我们在古城的南边游玩了大半天。据了解凤凰古城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

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虹桥,原名卧虹桥,历史悠久。凤凰古城北门城楼本名“碧辉门”,采用红砂条石筑砌,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是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凤凰古街两边建筑飞檐斗拱,店铺中陈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浓浓的古意古韵,透出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古城真是神奇啊!

第二天,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去凤凰一个“奇梁洞”。奇梁洞是凤凰古城首批正规景点之一,位于凤凰县北方,距 2

古城4公里左右。该洞为典型的碳酸盐岩洞,以秀、奇、阔、幽等四大特色,又华夏第二洞之称。该洞洞身全长6000余米,主要分古战场、龙宫、天堂、十里画廊、阴阳河等五大景区。

我们从奇梁洞回来回到客栈休息片刻,晚上安排要去看“篝火晚会”。在晚会上我们看到了湘西的绝技表演,真是绝技表演“下火海”;还有赶尸表演。真是惊心动魄啊!

第三天我们去了“苗寨”,我们乘车去了苗寨,先去了苗寨的博物馆,在车上我们还学了首当地的苗歌,大家都非常兴奋,当然我也是。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的银饰品如:银头饰、颈饰、胸饰、还有银手饰等各种各样的;还有苗服。实在太好看了,全部都是手工做的。苗族人实在太巧了。

我们参观完博物馆还去看了演出,进门先要喝酒,这酒叫“拦门酒”。看了苗族的绝技上刀山,还有许多节目,有好多同学还参加了中间的互动节目。看完节目我们就去另一个地方去吃苗家饭,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真是与我们的饮食完全不同。吃完饭我们去下一个苗寨,我们乘船来到下一个苗寨,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原汁原味的“苗歌”。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我们就在凤凰待了三天了,第四天安排自由安排,我们就要离开凤凰了,也要带点特产回 3

去啊!我去买了凤凰的姜糖和木捶酥;还有各种小饰品。就这样我们离开了美丽的凤凰。

第五天,我们直接去了张家界,又是五六个小时的煎熬啊!到张家界已经下午了,我们休息了一会,晚上去看演出“天门狐仙”。

《天门狐仙·刘海砍樵》是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该剧在国内顶尖制作队伍的精心策划和创意设计下,借助天门山不可多得的奇美山水,通过灯光、音响、舞台机械、数码影像等设施的优化配置,运用高科技的视觉特效手段,将音乐、舞蹈、歌曲、魔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元素融于一体,实现了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完美融合,为观众奉献上了一场气势恢宏磅礴、场面奇幻绚丽、情节生动感人、歌舞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在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结束了,通过这次采风让让我们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身考察体会。体会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以及艺术的起源,艺术源于生活。让我们对自身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及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好的规划,不断的创新学习,更加丰富自己的阅历,开阔自己的见识。这次采风真是受益匪浅!不枉此行!

4

采风报告
采风心得结尾 第二篇

采 风 报 告

院 - 系: 音乐学院-音乐系

专 业: 音乐表演

年 级: 2009级

学生姓名: 曹 柳

学 号: 200909050215

采风时间: 2013.5.11-5.12

2013年5月

一. 采风地点: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

二. 采风时间:

2013年5月11日至5月12日

三. 采风内容及要求:

广南壮族花街节暨地母历史文化些列活动

四. 采风历程:

1.皇姑节迎宾晚会

2.接皇姑仪式

【采风心得结尾】

五. 采风总结:

为期两天的广南县采风活动结束了。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藏的地方。

广南是个美丽的地方,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东经104°31'-105°39'、北纬23°29'-24°28'之间。广南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7℃,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无霜期305天,年均降雨量1056.5毫米。每年的5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雨旱分明,雨热同季,十分有利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县境最高海拔2035米,最低海拔420米,随着海拔高低起伏,气候具有多样性和垂直变化的特点,有“一山分两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有横贯境内的323国道通海,南有纵贯境内的西西公路达边通往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云南通往广西、广东和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古有“特磨古道”之称,今又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源远流长的铜鼓文化,使广南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八宝米之乡”、“铜鼓之乡”。

聆听铜鼓的倾诉雄浑、庄严而又神圣的铜鼓声,讲述着两千多年来广南人追求光明,想往自由,热爱生活与拼搏进取的人文精神。高亢悠扬的进酒欢歌,则唱出了广南人吸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含情脉脉的花街男女对唱,在五彩花糯饭的鲜美芳香与红鸡蛋的相互碰撞中,把一对对男女间曾经有过却未能终成眷属,或将情投意合相伴终生的爱峦之情,诠释在几分怀旧的惆怅和缠绵里,更多的还是憧憬美丽的烂漫与风流。人首倒立于站立者顶端的吹笙绝技,无不展示着一股胆大心细的冒险精神。当空飞舞的一排排手巾拍肩击腿,忽左忽右,表现了壮家人热爱劳动,喜获丰收,战胜自然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坚定信念。台上台下,演员与成千上万的观众互动,用歌声、掌声和欢呼声的递进,不止一次次地把演出推向高潮„„这是广南壮族花街节暨地母历史文化些列活动“皇姑节”迎宾晚会的概况,由中共广南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

一路我们不仅领略了沿途的美好风光,也对当地的壮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广南壮族来源考孔昭翔广南壮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云南省文山州境内的一个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的古老民族之一。均由自称“濮(布)依”、“濮(布)雅依”、“濮(布)傣”,俗称依人、沙人、土僚三大支族系种合组而成。经调查,依支系主要分布在莲城、者免、者太、那伦、旧莫、冲天、五珠、阿科、董堡、那酒、曙光、杨柳井;沙支系居住在八宝、洛里、底圩、板蚌;土支系散居在珠琳、五

珠等地;尚有部份消(布)依与汉、苗、彝、瑶、回等民族交错杂居于南屏、黑支果、珠街三乡。

有的民族习俗或节气是不少民族共有的,但有的习俗或节气却只是某地的某个民族独有的或是独创的。南城郊壮族的“皇姑节”就是其中一例。到过广南并熟知壮族节日的人都知道,广南有个“皇姑节”。每年农历四月的第一寅日,广南城郊的壮族群众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身着盛装,成群结队敲锣打鼓、跳钹舞狮,欢庆

“丘姑节”。这事还得从明末清初说起。明朝未年的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自缢。其堂弟朱由榔(桂王)三年后在广东肇庆称帝复明,号封“永历”,史称南明。清顺治八年即公元一六五一年,清军攻占肇庆,永历帝向广西、云南败退,其年方十六的胞妹安化郡主不愿降清,随兄西逃,于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初二入滇,在富宁县皈朝避难八天后,又经富州(今富宁)过沙斗、穿西洋、上宝月关,第十六天到达广南,而途中患病的安化郡主被安顿在城西郊区的革农村(现今的太平寨)治病。明朝将领孙可望派总兵王爱秀到广南将永历帝迎往贵州安龙,永历帝于二十五日离广赴黔,安化郡主抱病送兄至马蹄井,之后天天到马蹄井旁遥看胞兄,终因身体不支而逝于井旁。革农村村民在安化郡主病危时前往探望安抚,根据郡主请求,死后将其安葬于村旁山丘上。据说革农村原叫“火烧寨”,村里每年火灾不断,但自将郡主安葬后,村里再也没发生过火灾,随即改名为“太平寨”。从此后,每年农历四月的第一寅日,全村人都要到马蹄井旁拜祭郡主,于是就产生了“皇姑节”。

壮族人民是伴歌而生,踏歌而逝的民族。平凡的生活对话,语言如歌;谈情说爱,有深情依依的情歌;节庆酒宴,有荡激山河的对歌;寿终,要以歌送葬。从前,壮族青年男女,十有八九都是歌手。不会唱歌的,没有胆量去赶花街,就是去了,犹如看画中美人——你爱她,她不爱你。而今赶花街的青年男女,除对唱情歌外,也有跳舞的。到了赶花街的人最多之时,对歌也唱到了高潮。这时,只听一声牛角号响,姑娘们纷纷拉着心上人,聚集到宽阔的场地上,大伙围成圆圈,跳起了手巾舞。姑娘们拖着百褶长裙,手里提着两块手巾,踩着鼓点,边跳舞,边用眼睛瞟着心上人,心中尚未唱尽的情话,仿佛又化在舞姿中。

《找寻属于自己的句子》读后感
采风心得结尾 第三篇

《找寻属于自己的句子》(陈忠实)读后心得/感悟 想知道长篇是怎么写出来的,长篇的写作技巧等等,偶然知道陈忠实写的此文,于是拜读。

长篇小说不是随随便便就写的。作者也说:“长篇是令人畏怯的太大的事”„„“至少写过10个中篇,写作的基本功才可能练得有点眉目”。作者本人当时就在写中短篇(并已经写过若干),以熟练技巧。“短篇也还在写”„„“重心无可逆转的偏向中篇”„„“对中篇的各种结构兴趣正浓”。(小说的结构是写长篇必须提前学习的。

小说的写作准备包括:对于人物心理的把握要揣摩;必要的知识储备要积累,特别是小说涉及历史题材,或者小说内容超越自己所在时代的时候;自己能力与技巧的不足要学习,学习内容既包括系统的、坚实的文学理论基础,也包括广泛的文学作品等等。

不同时代的同一地域及地域上的人和事也都有着不同,描写这些让即使有该地域长期生活的作家都不会觉得简单——谁能回到历史当中呢?即使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仍然不能解决所有写作问题。如果想要了解,并想要描写自己并不存在的时空中的事,只有学习、了解和感悟才行。“珍惜当下”——自己所处的地域、人民、事。深挖历史,就能有创新。比如作者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族长等等的人、物也就在民间的生活中、采风中酝酿而生了——生活出作品,出精品。艺术家就是要关注生活,认真生活。能留下一个“垫棺枕头”的作品是内心深处的动力源泉。而经过多年的采风、酝酿,作品人物、故事情节都

【采风心得结尾】

呼之欲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安排一个能充分展示人物、事件的框架结构的问题,到这里,从不打草稿的作者,才打算写个草拟稿。至于写作条件,套用现今的一个流行语“根本不是个事”。

大量的阅读是必须的,主要还是学习结构,其次有语言特点的选择,开头与结尾等„„写作是先有人物和事,后为了更好的服务这个人和事,安排的剧情和结构。至于说写作,不一定一定按前人,按外国,按流行„„“不相信全世界都只能养澳大利亚羊”,要优秀,也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再说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似乎更适合美洲,比如中国的鬼和外国的魔是不一样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风行中国文坛,而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作《王国》作者卡彭铁尔追求艺术的探索才真正让作者有所感悟。还有,《百年孤独》作者以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入到以生命体验之作,不是从形式上学习得了的。

作品也要服从读者,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订数,纯文学的文字可能无法付印。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社会/读者造就什么样的作品,这也是作家痛苦的事。(看看那些网络流行书吧——网络读者都是读“白文”的,还指望能出几部好的网络作品?抗日神剧又到底是谁“造”出来的?)中国国内,由于长期存在的民族形式相传统的影响,一般来说,读者喜欢该的小说(即拥有最多读者的)是有贯串线索和有比较精彩的情节的小说。我国的作家们必须考虑到读者的这种欣赏和阅读习惯。以人物结构小说是更高层次的设计,同时,不同的小说与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也是当然的。

总之,丰富的写作理论和技巧学习,书写练习是一方面,丰富的知识材料积累是另一方面。在有了成型的小说人物和事件后,由这二者决定小说结构和叙述、描写所需要的语言类型。

其他:

1、作者称78年为“文艺复兴”,这个说法很有趣。

2、作者提到去榆林登镇北台看毛乌素沙漠。恰巧年中我也去过,不知作者后来还去没,如今再登台北望已经是一片绿洲了。

3、欣赏小说,必须欣赏主题,它标志着小说层次即作品价值的高低。

4、想了解一个作家最真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阅读他的著作。

5、原来地方志很大一部分记载的是贞洁烈女,而且很多没有事迹、甚至姓名,只有一个登记**氏。

注1:小说结构:基本类型有6种。即线状结构(按时间、因果等逻辑安排,可一条主线也可两或多条。中国古典小说还有回归式的,破镜重圆为典型)、辐射结构(典型的文例是《人到中年》。小说的复杂内存是从陆文镕躺在床上的朦胧追忆中散射出去的。)、网状结构(《水浒传》。意识流。用思想、意识、联想、梦境、感觉、直觉、幻觉、回忆等构成,打破逻辑,用心理、直白旁白、梦境展示。蛛网型结构在推理小说中往往表现丸同时写几条表面上看不出来联系的线索--把情节的网撤出去,随后收网,使各条线索的必然联系浙沥显露出免把各条线索集中在案件的结局上。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如《蓝宝石》、《英犬》、《恐怖谷》就惯用此法。当代日本推理小说家仁水悦子的《猫知道》(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品)把这种结构形式用得很到家。)、画面结构(以景物、场面为主体的画面式情节单元的组合。画面之间的连接基本上采用的是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象征结构(全部情节单元紧紧围绕着某个形而上的抽象理念——意识、观点、思想、感觉而展开和进行,理念是情节的内核,是情节片断之间的连接线索。加缪的《局外人》、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美国海勒的《出了毛病》、我国新时期张抗抗的《北极光》、邓刚的《迷人的海》、王安石的《墙基》、高晓声的《鱼钓》等)、写实结构、散文结构(汪曾祺曾经说过,一篇小说未产生前,即已有此小说的天生的形式在,好像宋儒所说的未有此事物,先有此事物的‘天理’。)。

短篇小说结构:简洁、形象、兴味。一般1-2个描述单元。结构角度包括:1、方面:正面侧面反面;2视野:以小见大,全景式;3焦点:外在世界为主,内在世界为主。1、情节小说,2、性格小说(性格与环境,性格与性格,性格自身),3、氛围小说。利用同感,利用陌生感,利用神秘感。心理情绪表达,不同哲理表述。【采风心得结尾】

注2:几部需要学习的小说:《沉默与表达》(医生中山副主任写的科普小说)、《沉默的基因》(科幻)、《日本人》赖肖尔、《百年孤独》马科斯、王蒙的《活动变人形》、张炜的《古船》

注3: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

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至今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植根于拉美寡头黑暗统治的现实生活中,融汇、吸纳古印第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有益经验,将幻象与现实、神话与现实水乳交融,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各种表现技巧、手法,以鲜明独异的拉美地域色彩为特征。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从本质上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

2014年作文阅卷心得
采风心得结尾 第四篇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画面。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采风心得结尾】

今年的作文材料意蕴丰富,注重

辩证思维,主要阐述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影响下主体如何看待客观世界的关系,暗涉及两者辩证关系,目的仍是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

材料的解读不容易,可以看成有

三个要素:有人、图画和窗子。

主体是“有人„„”,这是观察

世界的主体,是心态、心理、修养和经历有差异不同的人,如果把主体看成是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也可以视为符合题意。

“图画”是客体,是一个比喻义

的词,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静止

的,但材料强调是“一幅画面”,应是不同的人对同一幅图画有不同的认知和把握,如果解读成是“不同的人看不同的图画”,则偏离材料内涵;更值得注意的是,窗外的图景应是现实的世界,不是想象的愿景,如果把图画主观化,看成是心灵的世界或者所描写的图画不是现实而是一种愿景、理想化的世界,那写作的主客体就错了。

“窗子”是主体观照客体的媒

介、条件和方式,既可指具体真实的地点、观察点和坐标(教室、医院、《红楼梦》、影视剧、网络等),是一个具象的窗子,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比

喻。三要素中,“窗子”指向性最弱,不必作进一步的认识和引申,不必把它作为一个意蕴丰富的文学意象引入材料来做写作的主体。窗子的作用、形式和数量不必涉及,像“打破窗子的束缚”“打开窗子看世界”“换一扇窗子”“(坚持、宽容、慈善)之窗”都不妥。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最为重要,是

审题的两个主要的要件,是立意的核心,因为材料主要阐述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影响下主体如何看待客观世界的关系,所以二者关系的处理是“选准角度”的关键,是衡量一篇作文等级层次的主要参考指标。

在立意上,应涉及一个人(或不

同人)面对同一幅图画看到不同的意义和内涵,一个人不同的生活阶段看同一幅图画也算符合题意,图画可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包容性,窗子提及或是不提及均可,深刻的立意不仅能体现主客体的关系,还要揭示原因,更要指出意义和价值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文章阐述“不同人”“不同画面”,大谈主体的修养、心态,淡化“窗外”的“图画”,或是过度引申“窗子”都是在题意理解上不同程度的偏离。如以内心的窗口代替窗外的世界(这是重主体轻视客体,属于“内视”)大谈特谈“如何奋斗”“如何面

播音开场白和结束语
采风心得结尾 第五篇

播音具体栏目及介绍

1《身边的故事》

这是一档介绍校园内优秀老师、同学的栏目。我们大力宣传和报道班主任,宣传他们在工作中的感人之事,动人之处。让小记者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捕捉老师们工作中的闪光点,及时把他们的事迹写出来并加以宣传,让同学们都能通过广播,了解到我们身边竟有那么多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好老师。与此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加明白,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老师,就是尊重自己,从而在学习生活中,更能珍惜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我们还致力于宣传优秀的学生,为其树立威信,便于他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2《校园采风》

在这档节目中,我们为让你了解到发生在校园里的好人好事,以及一些优秀班级的精神面貌。同学们所关注的一些热点话题也会在这档节目中出现。含“校园新闻、班级新闻”要求:语言简洁、字数限制在100字左右。

3《音乐欣赏》

歌曲内容积极、健康、适合中学生所听。

4《知识百宝箱》

可介绍名人轶事、名言警句、成语小故事,也可介绍地理、历史、英语等各方面的知识。

5《岁月紫风铃》

在这档节目中,我们将在宁静的午后,感受风儿的暧昧,共同阐述彼此心跳的频率,让校园洋溢着我们年轻的笑语欢声,倾听紫风铃的清脆。“优秀作文选播”学生童谣、诗歌、作文选、成语故事 。

6《欢乐写作》

来,让我们在稿纸上激情舞蹈,蹦跳出我们中学生特有的青春风采。

播音开场白和结束语

给你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

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

这里是兴华校园之声广播站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伴随着这熟悉的乐曲

聆听着这动人的旋律

校园之声广播站又如期和你见面了

我是播音员XXX

今天我带给大家的节目非常丰富,一定会让你爱不释手,回味无穷。废话不多说拉,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今天的<<校园之声>>栏目吧~~~【采风心得结尾】

青松依旧,白雪飘飘,让红领巾伴随着我们,把我们的美好愿望随雪飘扬,凝聚在每一个角落,弥漫在天地间,永久不散......

亲爱的同学们,又是温暖明媚的一天,xx广播站又带着期望和大家见面了!首先愿每位收听我们广播的老师或同学,都在这美好的天气里有一份很好的心情去对待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广播稿开场白)

在水一样幽深的风景里,他们的文章如音乐般回荡;伸出我们弱弱的手指,去接触文学最美的地方。 。。 大家好,“文学乐园”栏目又跟您见面了。。。。

有一朵花开的时间需要去等待 于等待中细听花开的声音

有一盏茶浓的间隙需要去品尝 在品尝里静观茶叶的沉浮

花开花落 茶沉茶浮

心情积蓄 味道几何

生活 于无名之中会生发一种流浪天涯的冲动

如果可以 就让我们一起 开始流浪

文学乐园 与你浪迹文学世界 (文学乐园开场白)

给你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

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相会在广播中;

传播校内外新闻,抒发学子心声,丰富课余生活;

这里是兴华校园之声广播站。

各位老师,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伴随着这熟悉的乐曲,

聆听着这动人的旋律;

校园之声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

结束语:

时间过的真快到了和您说再见的时候了,欢迎您明天(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收听我们的栏目(节目),再见!

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向冬天天走来,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漫天风雪中欣然等待。

激扬着青春的风采,我们向冬天走来,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翘首期盼中安然舒怀。

走进冬天,走进蓬勃的希望,每一颗青春的心都焕发出缤纷的色彩

走进冬天,走进时尚的动感地带,世界在我们眼前灿烂地舒展开来

今天广播时间到这里就结束了,各位老师、同学、再见~~

每一次相聚都是那么短暂

每一次怀想都是那么香甜

【采风心得结尾】

让我们在快乐的海洋里翱翔!

让我们手牵着手。

让我们肩并着肩。

同学们下次再见!

相聚的时间总是这样短暂,在我们的欢乐中今天的广播也接近了尾声,听过同学们精彩来稿后感到我们的身上也有着那么多闪光点,让我们共同体会美好的时光,让我们将这份快乐带给明天带给未来的我们,今天的广播时间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明天再相聚。再见,同学们

2016文学社活动计划
采风心得结尾 第六篇

范文一:文学社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意义

一直以来,学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目标,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学校也初步形成了书香氛围,但书香校园的创建,少不了创作活动的参与。我校文学社的成立为书香校园的创建填补了空白、增添了活力。也为成员们的语文学习施了一针催化剂,它的辐射作用也会影响到每一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与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促进全校学生文学素养和个性特色的发展。

二、活动目的:

1、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社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社员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进一步发挥学生特长,培育文学新苗。

3、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文学社开展的阅读交流、参观采访、投稿发表作品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建立健全的文学社管理章程。聘请校长和社会贤达担任文学社顾问。聘请学校优秀语文教师担任培训导师。

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社员的综合素质。如:如何进行采访报道、如何搜集整理素材,包括指导社员学会一些常用的应用文及诗歌等一些文体的写作。

3、争取在学校支持下,通过文学社顾问及其他热心教育人士的帮助,落实好文学社外出采风、专题讲座、习作研讨、编辑社刊等各项活动按计划有序进行。

四、文学社组织

顾问:郑国梁、郑培云、黄华

《福清时报》编辑

校红领巾电视台台长:林明娟

总负责:高玉华

4——6年级负责人及辅导老师:高玉华、俞爱娟、林雪玲

各年级社员:25—30名

五、文学社活动内容

1、开展读书活动,带领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会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并交流观点,展开探讨,形成“求同存异”的学术风气。

2、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系列讲座,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利用网络让学生观看一系列的文学讲座)

3、在全校范围内以社团的名义开展写作、辩论、诗歌朗诵等比赛,陶冶参与者情操,锻炼参与者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围绕写作开展一些活动,例如游戏、参观等。文学社的社员的习作尽量和平时的周记、日记结合起来,力求不给他们增加额外的负担。

5、在学校开展活动的时候,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试着撰写新闻报道。

6、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发表自己的优秀作品,并积极参与本社的各项讨论。

7、鼓励学生勇于竞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写作竞赛,并积极投稿。

8、学期结束,对不能履行文学社纪律要求或不能完成各项工作的社员予以劝退。

五、文学社的常规活动时间:

四年级:每周二早活动

五年级:每周三早活动

六年级:每周四早活动

六、文学社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份

筹划成立文学社

三月份

1、文学社启动仪式

2、带领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会做读书笔记。

3、交流阅读作品后的体会,尝试写作指导投稿。

4、开办校园文学社博客,指导学生上传作品。

四月份

1、学习写读后感、诗歌等一些文体的写作技巧的培训。

2、开展“红领巾采写校园新闻”活动,教师指导新闻的采写的方法,向校校红领巾电视台投稿。

五月份

1、采访稿及一些应用文的写作指导。

2、交流佳作,进行作文的赏析、点评指导。

3、举办一场作文讲座,聘请顾问主讲。

六月份

1、评选优秀读书笔记

2、汇编习作为“评优”。按文学社制定要求评选先进,主要从网上、传媒、校广播站发表数量为依据,把半期成员优秀习作汇编成辑。

范文二:文学社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宗旨

以“培养兴趣、吸取知识、开阔视野、交流心声、发挥才能”为宗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致力于把伊之梦文学社办成真正培养同学们能力的社团。让梦翱翔,放飞梦想

二、工作重点

1、办好刊物

刊物《校园读本》是“伊之梦文学社”的一面镜子,标志着文学社的形象。而且也在各方面反映了文学社的细节规章,反映了社员对共同梦想一点一滴的进程与同学们的关注。本学期我们仍把办好《校园读本》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校园读本》的文章来自于全校师生的来稿,文学社对社员们的来稿将进行严格选编、修改,力争每期刊物都保质保量出版发行。

2、适时举办活动

针对同学们知识面狭窄,写作能力差的现状,文学社将请学院优秀老师定期开设主题讲座,举办同学读书交流会,如:诗歌小论坛、小说晤会等,提高学生的能力。(由团委出面协调)

3、开展名著欣赏活动的“文学套餐”

写作需要积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我们文学社将组织社员定期阅读国内外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简爱》等,并举办阅读交流会。

4、参加不同级别的征文投稿活动

在原基础上,加大发稿量。在校内以国家大事为征文主题,举办征文比赛,提高文学社影响力。

三、工作安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九月份:向10级新生宣传文学社,招收新成员。召开文学社全体社员会议,制定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布置任务。

十月份:开展阅读活动,出版新一期《校园读本》。实施扩展工作,吸收更多的同学加入文学社,壮大文学社队伍。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并举行“演讲比赛”

十二月:照常开展工作,开展主题征文比赛

一月份:开展元旦征文活动,举行学生“朗诵比赛”。

四、开好总结会

学期末开好总结会,把一学期工作中好的方面给予肯定、表扬,把工作中的失误和漏洞总结为经验教训,为日后工作做铺垫。

范文三:文学社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积累同学们的写作素材,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审美、创造能力,我校语文组全体成员将致力于把文学社办成真正培养同学们能力的社团。

二、工作目标

1、发挥有文学特长的学生的能力,活跃文学创作,以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配合建设沙溪高级中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2、在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水平和欣赏水平。

3、文学社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力争有10篇左右的作品能够在各级刊物发表。

三、活动时间:

每周一、周三:第七、八节

四、社员组成:

以中心社员与校园小记者相结合为主

五、展示形式:

针对同学们知识面狭窄,写作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文学社将由指导老师定期开设主题讲座,举办同学读书交流会,开展征文比赛活动,以校报形式展示或者在每季以季刊形式出版。

六、具体分工:

顾问:杨炳奎、居翔凌

编委主任:张年亮、陶月英

编委副主任:张庆、陈雄、李建春、陈国良

总编:张年亮

编委:语文组22名教师

社长:(学生)

副社长:(学生)

学生通讯员:各班自定

校订、排版:孔锦

社员:(见附页)

七、栏目设置:

校园风铃诗海拾贝如歌岁月情感天空我思我想每期一星佳作欣赏……(具体栏目随内容而增减)

八、稿件来源:

(1)学生优秀习作。

(2)学生自由投稿

(3)有重大意义的通讯稿。

(4)教师下水习作、优秀习作。

九、工作安排:

九月:

1、组建文学社:宣传文学社,招收新会员。召开文学社全体指导老师会议,制定新学年的工作计划,布置任务。

2、文学社社员培训

十月

1、配合“国庆节”及校迎接“四星级高中复检”的验收工作出好第一期校报。

十一月:

1、文学社社员培训。

2、配合校“文化艺术节”出第二期宣传校报。

十二月:

1、文学社社员培训,邀请我市知名文学社指导老师或《金太仓》主编、《太仓日报》主编开两次以上讲座。

2、配合“家长开放日”出好第三期宣传校报。

3、出第一期季刊《望月》。

范文四:文学社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班级,全面提高学生的诵读、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我们将以“营造大家共同读书,交流习作的氛围”为思想主线,创办了蓓蕾文学社。我们致力于把文学社办成真正培养同学们能力的社团。本学期,我们文学社将着力于文学社的创建工作,加强社团成员的自主化管理,争取在扎实做好文学社的基础工作的同时,能有意识做好对外宣传,打造我校特色社团活动,搭建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提高的一个舞台。

二、工作目标

1、制订文学社章程,并指导其有效地组织开展活动。

2、充分挖掘社员的诵读、写作潜能,开展多样性的文学及社会活动,读写结合,生活与习作结合,拓展他们的第二课堂,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营造班级文学氛围。

3、每周二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快乐学习,快乐作文,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4、加大投稿力度,定期向报刊投稿,争取学生的作品能再各类报刊上发表。

三、重点工作

1、做好文学社的创建工作,发展好第一批文学社成员,进行文学社组织建设。

2、有效、正常地开展文学社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训练成员,提高文学社的吸引力。

3、期末进行一次成果展。

四、活动时间

每周二下午兴趣活动时间

五、工作安排

1、制定计划,筹划文学社创办工作。

2、进行发动宣传,开展报名工作,择优录取,确定文学社成员。

3、召开文学社成员动员会,宣布文学社的规章制度。

4、开展以经典诵读、文学欣赏、写作指导为主要形式的兴趣活动。

5、开展一次文学实践活动。

6、以文学社为中心,举办一次全班性的作文比赛。

7、出一期手抄报,展示文学社成员文学作品。

六、活动主要内容:

1、经典诵读:以《日有所诵》《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文学名著为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下扎实的古文底子。

2、文学欣赏:推荐一些优美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学会欣赏其中的意境,学习其表达方法。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解读;优秀儿童影视鉴赏;讲儿童故事技巧的辅导等。

3、指导阅读:推荐课外书籍,制定阅读计划,对文学社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建立精美的读书笔记本,写读书心得、记读书笔记,经此带动班级的读书活动。指导他们读书方法和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

4、写作指导:指导练笔,掌握片段写法;掌握开头、结尾的方法;学会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文体的写作方法;学会段落划分,写出一篇有主题的文章。

5、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社会实践中寻找源泉。

2015采风报告
采风心得结尾 第七篇

第1篇:采风报告

采风时间:20XX年10月13日——20XX年10月27号

采风地点:杭州

考察对象:西湖,乌镇

正文:

20XX年10月13日——21日

经历拉火车一夜的颠簸,我终于踏上这片如诗如画的江南土地——杭州,这座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城市。清新的空气,精致的城市布局,星罗棋布的街心公园,人们安逸闲适的神情,铅华淡去,浮躁尽无,这些无一不让我为之心动。坐车的劳累抑郁之情一扫而空,带着清爽的心情,我游览这座夕年“暖风熏的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美丽城市,通过细心的体味,感悟,对比以前学过的知识和资料,我有拉一些自己新的见识,现通过几个角度,对西湖境貌总结如下:

一、从自然地理气候角度看西湖环艺

旧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古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而今,西湖水域面积扩展为约7平方公里,三面云山环绕,东部紧临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形成以秀美为极致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

从地理上看,西湖有天目山余脉和钱塘江的山川作为依托,形成三面环山,中涵碧水的湖泊地貌。山不高而层峦叠翠,水不广而平湖如镜。湖外有山,山外有江,江湖相映,山川并秀。山水比例尺度恰到好处,给人以自然亲切秀逸清雅的美感。湖区附近建筑充分尊重自然地势的起伏陡缓,因地制宜,或在湖傍筑一水榭(平湖秋月),或在峭壁之侧做半亭之景(六一泉),或在悬崖之畔做吊脚楼(四照阁),建筑与自然气韵相互渗透,色彩调和,淡雅,最大可能的融入拉周围环境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从气候上看,西湖十景"中由气候和天气形成的美景,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晨有"苏堤春晓";晚有"雷峰夕照"。古人称西湖"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各有各的彩图,各有各的意趣。这些美景无一不与杭州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气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几处景观的观赏性和观赏价值。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景致设计,地理和气候变化的因素是需要我以后注意考虑和学习利用的。

二、从人文历史文化角度看西湖环艺

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而西湖更是历代文人骚客的挥毫泼墨的聚集地中的明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千年的积淀使得她比其他地方拥有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西湖区附近的园林建筑则充分的把这深厚文化底蕴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出来。

该地区的园林建筑,多如淡雅的山水画,建筑精致,布局以自然和谐为基调,尽可能的利用到周围的环境,并容入其中,建筑色彩色调明快,处处透着一股唐诗宋词般的意境美,悠远而深刻。例如: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这里循湖岸行,铺岸如茵,泉池碧澄,小桥流水,隐约不时传来清脆悦耳的莺啼,这莺啼点出了静中闻声的绝好意境。又有万树柳丝倒挂轻垂,犹如一道绿色的帐幔,再加上“晴波淡淡树冥冥,乱掷金梭万缕青”的点景之作,意境不可不谓之清幽也。又如“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素有“小瀛州”之称的“三潭印月”,通过运用亭、榭、桥、石、廊等园林建筑,组成重重层次,构成富有变化的景区。虽然湖中有湖,但不感觉水多,陆地虽狭,却处处引人入胜,特别是当游人踏着那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来到碑亭和“我心相印”亭时,景色变化其妙无穷。从曲桥的湖面望去,那亭亭玉立的三塔正好在“心心相印”亭的两旁和中间圆洞门的框景之中,如是在中秋赏月,那皓月中天,塔内灯光、月色、湖波、塔影,相映成趣,诗情画意,尽蕴育其中。

三、从建筑风格上和环艺设计角度看

该地区环艺设计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极富诗情画意,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极力创造体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在具体造园的手法上,如为了创造美好的园林意境,造园中很注意引注泉流,或为池沼,或为微缩的飞瀑。临水又置以亭、榭等,注意划分景区和空间,在大范围内组织小庭院,并力求建筑的造型、大小、层次、虚实、色彩并与石态、山形、树种、水体等配合默契,融为一体,具有曲折、得宜、描景、变化等特点,构思新颖奇特。整体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北方的厚重粗旷豪迈和严格等级制度下规整的结构布局,该区建筑布局灵活多变,以自然天道和谐为主,婉约精致而园景很少重复。

典型的如郭庄:园内临流建阁,有船坞、假山,高低错落有秩。同时该园还大量吸收苏州园林的建园手法和绍兴景致的特色(如园中两个池塘,一个是自然形态,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苏州园林;另外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显是绍兴风格。)灵活而深富意境之美。

步入郭庄,先见“静必居”,后入“一镜天开”。前为宅园部分,是当年主人居家会客处。后为园林部分,是以水为主题的精致花园,也是郭庄特色集中体现的部分。进门经复廊几经周折到正厅,上悬以匾额“香雪分春”。后堂旧有的一幅楹联重新制作后挂在庭前:“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顿时把人引入了高雅的意境。这是一座颇具浙江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厢房和后堂构成一小院,院中清一色的石板铺装,中间是一个用石板栏杆围成的方池,池中涓涓细流不断,形成江南居民特有的恬静气氛。园中的曲廊、池阁、后山、石桥形成了一幅精致的景色。湖畔的“乘风邀月”轩,敞室临湖,正对六桥烟柳,览尽湖光山色。晴日月夜,确有乘风邀月之妙趣。还有假山上的“赏心悦目”亭,居高临下,四周湖山秀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中秋月夜,若能在亭中吟饮赏月,那真可谓神仙之乐。还有相邻的一处佳景是二层楼的“景苏阁”,原是绣楼,面临苏堤压堤桥,背后有宁静雅致的花园,此处也是庭园的主体建筑,楼下曾是主人下棋弹琴场所,楼上陈列着文房四宝,是当年主人咏诗作画的地方。矮墙月门前分别题曰:“枕湖”、“摩月”。站在月门里透视,可见葛岭等倩影,如摄入画中一般,倍添人们游园的兴致。跨出月门,便是船坞,不由引人下船,去畅游西湖美景。

在现代代城市发展中,该区极注意开发,利用原有的自然美景,逢石留景,见树当荫,依山就势,按坡筑庭等因地制宜的造园,又新建立出一系列典型如“新西湖十景”。使的整个城市呈现出建筑,人文,自然和谐统一的风貌。

如何能把天人和一的建筑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居家环境要求容入到设计理念当中,杭州之行给我深深上拉一课。

20XX年10月22日——27日

如果说杭州之行园林让我感受到的是精致细腻的贵族气息,那么无疑乌镇带给我的就是如小家碧玉般的温婉淳朴和自然。那是一份江南水乡所独有的宁静致远。

小桥,流水,人家”是乌镇的真实写照。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幽静的韵味。

从格局上来说,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水网体系联结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的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

在乌镇很少见常因风水而设的斜门左道,为避免气冲而立的屏墙、照壁和当路放置的“泰山石敢当”等符镇,而是多轴线明确、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据导游介绍,这是因为当地深受儒家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所导致的。

从特色建筑上看,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当地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奢华,难比高楼。但有了水阁,乌镇的人与水更为亲密;有了水阁,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有了水阁,乌镇的气质更为悠雅;有了水阁,乌镇的历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阁是乌镇的独创,也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乌镇也不例外。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而现在仍然有30多座。

我只有幸游览拉西栅的通济桥、仁济桥,中市,东栅的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的福兴桥,浮澜桥和北栅的梯云桥,利济桥。有些桥上还刻有古人的题词(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深含历史文化的韵味,显得古朴沧桑。正是这些桥把小镇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整个小镇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使得动静结合把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拉一起。

乌镇的石板小巷自然而然的融入在水与桥的山水画中,浑然天成。微湿的青板石路让人不由联想到雨打芭蕉,在烟雨朦胧的水乡尽头会不会有一个有着丁香一样芬芳的美丽姑娘,带着淡淡的忧愁在等着归人,如梦如幻。而现在依然在小巷居住的人们所带来的生活气息,又让人感觉亲切温暖。巷深而不失意境,在很多古镇中很难得。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整个乌镇:

形式上,均衡的整齐美。一块块砖叠垒的墙,一条条石板铺成的路,街边的一间间店铺,河边的一间间小屋,它们平行相连或保持一定距离,表现出自然状态下的整齐美。装饰纹样上多采取二方连续的纹样,伴着蜿蜒曲折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老房子,给人一种运动的秩序美感。

艺术上,美感来源于她的客观形式美,色调的同一性,黛瓦粉墙,黑白二色。以灰色为主基调,色彩的明度不高,和谐淡雅,建筑安排变化而统一。

环境氛围上,宁静感是古镇美的另一个方面。古镇的氛围是非常闲适的,所有活动都是自主的,与现代都市的竞争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漫步在宁静的石板巷,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笃笃,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解脱。

背景文化上,历史厚重感。她的布局、建筑空间形式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逐步形成的,背后映射着历史沧桑感。每一块石头、每一块砖都记载无数被遗忘的故事,凝聚了古代东方文化。

总的来说,乌镇之美在于她因地制宜的格局和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吴山越水赋予她容颜,勤劳的人民赋予她灵气,让人身处其中不由感到天人和一,上善若水。

结尾语:

这次采风考察总体来说收获是丰富的,不仅更加清晰的了解拉江南水乡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更深刻的理解拉天人和一和以人为本思想在建筑装饰上的内涵和影响,找到拉自己以后需要注意的地方和设计的一些灵感方向,为以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打下拉好的基础。

第2篇:贵州采风报告

踏上贵州的土地,感受苗寨风土人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地处云贵高原以北,以侗族、苗族为最多,在今年的4月24——28日随着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采风的大部队去了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与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同时感受到了苗族聚居地南花村不一样的风景。那里的纯朴民风感染着每一个同学。

24日下午4点多,我们这一批大三的学生,乘上了去望贵阳的火车,180几号人,规模如此庞大,能一起去这么远的贵州省采风,实在不太容易。尽管一路上同学们说说笑笑,但毕竟26个小时的路程,非常的难熬。终于于25日傍晚到了这座古老的城市贵阳。

贵阳市因位于贵山之阳而得名,简称“筑”,历史上曾称贵州、贵竹,又曾设置贵阳府。贵阳府的名称沿用至清末。贵阳是贵州省省会,贵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阳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享有“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美名。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物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872米~1659米。东与龙里、瓮安县接壤,南靠惠水、长顺县,西接平坝、织金县,北邻黔西、金沙、遵义县。

贵阳市辖六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403平方千米。城区东起龙洞堡,西至百花山脉、阿哈水库,南起桐木岭,东北至洛湾,西北至麦架,包括中心区和外围龙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添、白云、三桥、金阳八个片区,面积约495平方千米。

26日上午我们来到了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创立于1941年,原名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良好”等级。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宝山校区、白云校区),设有16个学院、2个教学部、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这也是一所古老的大学。校舍错落林立,绿树成荫,。上午听黄老师讲有关民歌的唱法。讲座生动形象,形式以唱讲结合。耐人寻味。下午我们30几个同学和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同学,展开了一次激烈的交流。与其说是交流还不如说是一场激烈的讨论。就学生会的工作建设,学习上的技术交流,大家各抒己见,许久才结束。晚上,我们还观看了他们学校正在进行的舞蹈大赛。不错,他们是个多民族聚居的黄金宝地,他们的学生,几乎都能歌擅舞。结束了与他们的交流,第二天,我们便赶往南花村—苗寨。

论名气,贵州虽不如安徽黄山、周庄古镇、桂林漓江那样耳熟能详,然而贵州的魅力,却在于常让旅游者猝不及防地“遭遇”太多的奇山妙水、古镇民风,有转了一山又一坡的柳暗花明,有漂了一河又一瀑的壮观刺激,有钻了一林又一洞的幽秘莫测,有听了一歌又一曲的民族风情。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相传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古族名)部落。史称“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有苗族的先民,传说与黄帝、炎帝有合有战的蚩尤,是苗族人尊奉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苗族迁徙的足迹不仅遍布南中国的山山水水,而且漂洋过境,走向异域。如今越南、泰国、老挝以及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苗族人在生活。各地苗族人有许多自称,如“牡”“蒙”“毛”“果雄”“带叟”等,还有按住地、服饰等不同,在“苗”字前冠以不同名称,如“长裙苗”“短裙苗”“长角苗”“红苗”“黑苗”等

苗族分布区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品种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差别,总体来说,苗族以大米、小麦、包谷等为主食。喜食酸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

27日上午10时,我们到达了南花村。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古朴浓郁、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著称。这里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约占中国苗族人口的一半,被称为“中国苗族的大本营”。距州府凯里市16公里的南花村,就是一个供游客参观、居住着180多户苗族人家的古老村寨。

车至山脚,远远可见苗家吊脚楼掩映在半山腰上的绿树丛中,这种瓦顶木制吊脚楼具有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几个穿着精美刺绣服装、戴着银头冠的当地苗族少女款款走来,犹如古画中的人物。她们在寨门口设置了拦路酒,这是祖辈传下的迎客礼节,喝完后就可以进寨了。

走过一段曲曲弯弯的石板路,眼前豁然开朗。约200平方米由鹅卵石铺就的小广场上,一个高约7米的图腾柱矗立中央,这就是村民们聚会的芦笙场了。芦笙是苗族一种古老的竹制笙管乐器,其舞曲节奏感很强,富有感染力。当盛装的苗族姑娘们绕着吹笙小伙翩翩起舞时,让一旁观看的游客也脚底发痒,跃跃欲试。

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和山水田园风光,让每一位字号游客陶醉不已,有人说,“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有趣,独特的建筑、歌舞服饰之美令人惊叹。”

造访苗寨,还可与村民们一同嬉戏。炎炎夏日,苗家人与游客在山脚下清澈的巴拉河中分享苗族传统的捉鸭子游戏。村民把鸭子赶到河里,游客也潜入水中,与鸭子追逐嬉戏。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同学说,这比在游泳池里“下饺子”好多了。清凉见底的河水、满山满眼的绿色、以及游戏带来的快乐,让同学们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和工作中的烦心事,一个个笑得乐呵呵的。不少同学还穿上了苗族的服装,与那边的人民合影留念。各种各样的饰品更是让女生爱不释手。

结束了在苗寨的游玩,我们就踏上了返校的火车。这次采风虽然辛苦,但收获也颇多。

XX年XX月XX日

第3篇:湘西采风报告

一、走进湘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面积15486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64、58万人,其中土家族105万人,苗族8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9%。辖吉首市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七县。

好山好水好地方,人好酒醉情更酽。自古以来,湘西为湘川咽喉之地,历史悠久,山水奇异,民风淳朴。境内自然景观绚丽多彩,人文景观独特神奇。这里峰峦叠嶂,林木参天,溪河纵横,洞穴成群,名胜迷人,既有全国落差最大的流沙瀑布,又有工艺精湛、风格独具的古建筑老司城祖师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块洞天福地。

湘西的美在于山。巍巍武陵是湘西的脊梁。高耸入云的八面山呈现出“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塞外风光”;莽莽苍苍的高望界,林海绵亘,荫天蔽日,珍禽异兽不绝于野;四季绿意诱人的南华山,有如一只栖息于湘西山地的金凤凰。

湘西的美在于水。山青水秀,滔滔酉水是湘西亘古不息的血脉。两岸青峰对峙,青幽迷人的猛洞河享有“天下第一漂”的盛名;静谧的皮渡河,修竹夹岸,十里长廊一画屏;而澄明浩淼的栖凤湖,则是湘西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

湘西的美在于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奇山异水赋予了湘西人这种神韵。湘西人既有着“红灯千盏人万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的辉煌艺术,又有着谊侠尚义的古道热肠和淳朴的民情。

湘西的美更在于音乐。土家人能歌善舞,其经典主要有土家族茅古斯舞、摆手舞、跳马舞、铜铃舞等。“咚咚喹”——一种土家族特有的吹奏乐器,还有跳马舞、打溜子,冲出了国门,走向世界!“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刚刚唱完一只牛耳朵。”苗族人民在敬祖祭神必唱各种神歌,婚丧大事必唱庆贺悼慰的歌(

于是,20XX年6月28日,音乐学系师生一行120多人抵达湘西土家族、苗族这醉人的土地,欲将课堂所学理论赴之于实践,采得大“风”归,进行为期10天采风“淘金”大行动。

二、感受艺术

(一)民歌

湘西民歌最大的特色就是富于幻想和热情,保留着浓郁的巫风,它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浪漫主义传统奠定了基石。湘西民歌包括了生活在湘西地区土家、苗、汉等各族人民的民族歌曲,有巫歌,傩歌、摆手歌、哭嫁歌、山歌等等,它是土家、苗、汉文化融合与交会的结晶。

在土家族村落,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为我们表演了即兴演唱。如此年龄的老人,却有一副硬朗的身体,唱起歌来底气十足,丝毫不比小伙子逊色。这大致相当的曲调,他们唱了一代又一代,已经基本固定。其旋律高亢,声音嘹亮,跳度较大,他们唱起来悠悠缓缓,一点都不觉得费劲。现编的歌词也唱出了对远方客人的热烈欢迎。民歌中有用锣鼓伴奏演唱的号子,多是锄草号子、田秧号子等这类抒情的平缓号子。

终于目睹了土家族“哭嫁”这一千古绝唱,但是他们不叫歌,只是一种风俗习惯。土家姑娘在接到男友通报结婚

的日子前十天半月,邀亲邻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有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内容有回忆母女情,感谢养育恩,诉说分别苦,母教女为人处世等。论文大全,走进湘西。我们欣赏的是一段母亲哭女儿的歌,母亲边哭边唱,女儿趴在母亲腿上只哭不唱。这表现的是真挚的母女情,催人泪下!但她们是请来专为我们表演的,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真实性,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观到“货真价实”的哭嫁。

(二)器乐

湘西的民族器乐豪放、洒脱,表现了土家族、苗族人民的淳朴、善良。

此次我们欣赏的最多的是吹打乐。论文大全,走进湘西。艺人们表演的曲目很多,《将军令》是上花轿时所演奏,《安庆》是新郎新娘见面时所演奏,无论演出时的节奏、形式都充满了喜庆的味道。“打溜子”是吹打乐的一种,又称“打家伙”、“打家业”等,是盛行于湘西北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族打击乐,凡遇土家婚嫁迎娶、逢年过节、调年摆手等喜庆场合都少不了它,甚至有些土民有事无事打打镏子自娱自乐,故在民间广为流传。乐器主要由唢呐、锣(两面)、钹(两面)组成。曲目繁多,内容丰富。五位老艺人站成一行表演,俗称“五人溜子”。那情绪异常粗犷,音量洪大,其旋律又不失优美,打击乐的节奏比较鲜明、固定,就象是在为一曲原始乐舞在伴奏,场面虽不能称为庞大,但丝毫不减热闹的气氛,因此以其特有的魅力,常被称为“土家族的交响乐”,其艺术魅力可见一斑。论文大全,走进湘西。

两人表演的唢啦齐奏,不显得单调,反而觉得这才是这种古老乐器的魅力之所在,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便是华彩段。这种唢呐据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一般的唢呐有些不同,要大一些,按孔多一个。《大开门》、《满堂红》都是为了表达美好祝愿的曲牌。

还有单纯的锣鼓乐,就是一面锣一面鼓。两位老者表演,但这种已不是纯粹的器乐,中间插有少量的唱段。论文大全,走进湘西。据说还具有一定的实际功用。

(三)歌舞

民间歌舞又是湘西民间音乐中出类拔萃的品种之一。湘西土家族、苗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族的主要传统舞蹈有“摆手舞”、“茅古斯”等,苗族有“鼓舞”、“接龙舞”等。

摆手舞是在摆手节这种土家族习俗中表演的,约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幸运的我们却在这个时候开了眼界。摆手舞在摆手堂门前举行,摆手堂前宽坪中竖了一高约十几米的旗杆,两面龙风旗迎风招展,顶端一只白鹤振翅欲飞。论文大全,走进湘西。在春雷般的大锣大鼓声中引出全场沸腾的摆手舞。大约近30人围成一个大圈,边走边跳,众人双手按照节奏左右摆动,偶尔还唱出声来,多由一人领唱,众人和。锣鼓的节奏时缓时急,表演者的动作也随之变化,也有两个人对跳的,但总的队列不变。摆手舞过后,接着表演了茅古斯舞。这茅古斯舞的十几名表演者全身都披着稻草。开始上来一人,边说边唱边表演,情绪缓和。不久众人齐上,一副反映原始狩猎的舞蹈场面展现在众人面前,其情绪异常粗犷。老人们介绍,这个歌舞是在原始人狩猎之前跳的,因为他们必须要祭管着野兽的山神,否则打不到猎物,即使打到了也要受山神的惩罚,因此以其实用性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摆手舞与茅古斯舞都是带着一定的祭祀色彩。论文大全,走进湘西。

(四)曲艺

我们还有幸欣赏到了《十二月采茶》、《捡蘑菇》等当地的茶灯艺术。空旷的场地上,三男三女组成对,在小型的器乐队伴奏下跳了起来,演员们还边跳边唱,场外时而人声帮腔。男演员化装成小丑,动作比较滑稽。凤凰茶灯分为文茶灯和武茶灯两种,是凤凰县独有的地方民间曲艺艺术、音乐自然流畅动听。茶灯没有悲苦戏,都是喜剧、诙谐风趣,深受民众喜爱,其内容多为赞美生活、歌颂爱情,是凤凰的民间优秀传统艺术瑰宝。上面的两支曲目是文茶灯,武茶灯一般是一人独唱,众人和。

(五)戏曲

傩戏,又称傩愿戏,是当地较有名气的戏曲品种形式之一,其历史悠久,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清康熙末年便有傩戏演唱的记载。傩愿戏表演往往粗放,服饰简单,语言通俗,常用道具有牛角、傩铃、师刀、面具等。县内保留的傩戏剧目有《孟姜女》、《七仙女》等小本戏。曲调有孟姜女调、开山调、师娘调等。傩戏历来无职业班社,艺人多为巫师,或附于坛门。1958年被当做迷信活动禁止,1981年派员参加省傩戏研讨会之后,农村逐渐恢复演出。在傩戏演出中,还穿插着不少巫术表演,如过火炕、吞火吐火、踩刀梯等。特别是上刀梯、滚刺床、走犁头、过火槽是傩戏中最精彩的表演节目。我们欣赏到一道士打扮的老人在锣鼓的伴奏下跳、唱,又似在讲话,又似在做法,以祀丰收年成,显赫先民的勇敢精神。

三、感悟随想

湘西之行感悟颇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方水土造就出的璀璨的音乐文化,它们带给了我莫大的兴趣,并使我陶醉于其中。在室内呆久了,听多了西方的古典交响乐,看惯了那些华丽的西方歌剧,这些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呈现在眼前,真是耳目一新,有中相见恨晚的感觉,西洋古典音乐能够流行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什么我们的古老艺术就不能堂堂正正的走向世界呢?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我们现在接触到的还只是一点皮毛,沧海一粟,更多的“宝藏”还需要我们去发掘整理、推广。可如今,如此丰富的“宝藏”却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些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品种,得不到那些年轻人的青睐,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一些过时的老古董,没啥新鲜的,不值得去继承,更不用说去发扬光大了。这个危机应该尽快的解决掉,否则这些无形的艺术资源就会面临绝种的境地,对于国家乃至世界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同时,由于没有过这样的外出采风经验,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也不充分,因此在采的过程中遗漏了不少有价值的“风”,记录下来了的,由于水平十分有限,也难免存在错误。回来之后,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整理出了报告,尽最大努力将湘西之行的个人成果跃然现于纸上。文章中可能纯有大量的谬误,恳请老师能够帮助指导更正!

第4篇:采风考察报告

一个星期的考察采风我们依次去了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重要的城市,从中受益颇多,特把收获做出报告,道以感受!

首先,带着欣喜和好奇的心情来到了南京这个六朝古都,南京的景象真的和郑州差别很大,一路上街道两边的法国梧桐饶有欢迎之意的排列着,整齐而又形态各异,使城市显得更有韵味,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的古城墙,这种在电影

里才能遇到过的画面也真真实实的在面前展现了,一快快的大青石砖,无处不在的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这个充满浓厚底蕴的古城里我们游览了两个景点“夫子庙”和“雨花台”,夫子庙的最佳观景点是在那个桥上,左边是江南贡院,右边是龙壁,风景煞是好看,不知道曾经有多少文人骚客在这秦淮河畔做过诗文呢,留下了很多千古绝唱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意境之美真是无可比喻,倒是给自己增加了不少灵感,这些灵感或许为以后的创作有些帮助吧。雨花台是一个烈士陵园,青石堆砌的台阶与建筑很庄严,气势也都很磅礴,除了树就是青石台阶和墙,中间一道很长的路,简直想象不出来它会是坐落在繁华的城市里,似乎如仙界殿堂一般与世隔绝!

接着,我们去了无锡,游了太湖,并且乘船去了神仙岛,是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大的湖,这么美丽的岛屿,虽然下着细雨,但游客依然很多,太湖之水荡着层层之波,无边无际,宽阔之景不禁让人胸怀豁达,不愧是影视基地,看着太湖就会想起三国赤壁之战,水浒传梁山泊的情景,仿佛自己也置于传说之中。游玩了无锡,我们来到了苏州,游览了木渎、同里等富有特色的园林和水乡,江南的水乡古镇都很有特点,但是不深入研究不易寻出不同,所以在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里,早已经把南浔、同里这个几个地方分不清了,但是我们不会忘记那路、那水、那房,最美的景区我也认为是乌镇,乌镇的景区基本上就是一条河的沿岸,简单而有型有致,杨柳依依,水波凌凌,意境之美,不言而喻,河岸的景点印象较深的是那个染坊,让我想起了祖祖辈辈用棉花纺线,用线织布的手工年代,同时也叹服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同时我们还去了杭州西湖,但当时天下暴雨,气温较冷,西湖虽美但未能览其全景,只是坐船看了看三泉映月,所以稍感遗憾,但那雨中的西湖仍是一幅犹如仙境的佳景!

最后一站我们去了五市中最大的城市上海,当时正赶到世博会,入境查的很严,把我的P3也给扫描出来了,上海的繁华真是没的说,简直让人吃惊,不愧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们在行驶大桥上的大巴里观看黄浦江两岸的各国世博馆,当然也远远看到了岸边的中国馆,之后我们的大巴又围着东方明珠转了一圈,同时也见到了《情深深雨蒙蒙》里赵薇跳水的那个桥,然后我们散步在外滩和南京路,那种街道出奇的干净,也很特别,意境难以表达,黄浦江上的夜景真是美的如梦如幻,我们花了一百大洋在轮船甲板上观夜景,同时领略了同船印度人的热情和民俗文化,真是深刻的让人受益匪浅!

游览了这么一大圈,才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而自己又是如此的渺小,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努力,去发现去创造世界更多的美!

2015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采风心得结尾 第八篇

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2015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旅游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在全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为视角,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做规划、抓项目、搞创建、拓市场、练内功、严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2015年全区预计接待游客610万人次,同比增长26.03%,其中入境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30.3%;实现旅游总收入46亿元,其中创汇7000万美元。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做规划,理清发展思路

一是紧扣区情,准确定位。**区是**市的中心城区,

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的目标,根据"做优三产"的原则,围绕"两点一线一环"积极谋划旅游新业态,不断打造中心城区旅游新亮点,提升城市品位。二是整合资源,展现特点。按照古街、故居、纪念馆、新业态、水域景观、购物休闲娱乐设施、广场、徽文化等旅游要素将现有的二十余个旅游节点进行有效整合,推出文化体验游、山水观光游、故居纪念游、休闲度假游、乡村生态游、商务会议游等经典旅游线路。三是引智借力,规划先行。为切实做好我区"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树立"彰显特色、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发展思路,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专门拜访等多种形式,多方听取旅游专业人士的建议、意见,集思广益,谋求旅游发展新思路。

(二)跟项目,完善旅游功能

一是明确专人,跟进项目。我局牵头负责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项目共12项,总投资69.52亿元,今年计划投资9.945亿元,现已完成时序进度。成功引进东桑西移丝绸展示中心项目,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二是围绕老街,打造特色。按照打造和谐老街、诚信老街、靓丽老街的总体要求,以一、二、三马路店铺外立面修缮改造为切入点,以店铺经营业态调整为重点,已将一马路打造成古玩市场为主的古玩特色街区,二马路打造酒吧、咖啡吧为主的休闲街区,三马路打造成文化酒店、特色小吃为主的文化体验街区。三是以客为本,服务前移。为满足自驾游、散客游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区已于"五一"小长假前在火车站入口处建立**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老街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计划于年内完成。

(三)抓契机,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营造氛围,喜迎世博。在老街入口处摆放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和"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铜牌;调整、完善、充实**区旅游信息网站,更新版面和内容,开设世博会专栏;以**区的对外交通、名胜古迹、旅游新业态、传统徽菜、风味小吃、土特产品、精品线路等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收集图文并茂的资料,配合统一制作《世博体验之旅**手册》、《世博**旅游产品折页》。二是宣传推广,历史名街。充分利用各类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宣传**老街成为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制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已于6月初播出,将古**文化的典型代表--**老街全方位展示在世人面前。三是**形象,全面报道。在徽杭高速设立**形象、老街2座高架双面广告;在《中国旅游报》、《华东旅游报》、《**日报》为**迎世博做专题版面;陪同香港旅游(亚洲)有限公司、"首届全国55家网络媒体**旅游行"大型采访团、上海航空传媒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旅游资源。

(四)拓市场,开展旅游促销

一是围绕任务,推动"三进"。紧紧围绕"世博旅游在上海,休闲度假在**"主题,进一步推进旅游营销"三进"活动,先后在上海市**区名师华苑、**区上海春城、**的杏林小区、元一名城等大型社区开展旅游营销"三进"宣传推广、咨询服务活动。二是积极促销,成绩可喜。充分发挥区属企业在各地的旅行社分社、办事处、营销代表的作用,邀请旅游客商前来**踩线;引导区属企业组成旅游促销小分队,走进长三角中心城市群重点城市,拜访合作良好的骨干旅行社和自驾游、自助游团体,巩**有客户市场并积极开发上海市老年学会新市场。三是借助活动,彰显特色。现代国旅于3月19日成功运作"迎世博,上海-**旅游直通车"天天发新产品;指南针旅行社5月、6月和9月成功接待了三批由****至**的大型旅游专列;**醉温泉被纳入在**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旅游线路;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旅游板块活动、上海世博会**活动周,胡开文"地球墨"及当年的获奖证书被列入世博会特许展品;砚雕艺术大师王祖伟、着名人士蒋劲华于活动

周现场就砚雕和撕纸书法献艺。

(五)抓创建,提升旅游品位

一是提前介入,引导创建。今年以来,始终以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指导酒店及农家乐创星升星、景区创A、乡镇创优工作。**区新潭镇获**省优秀旅游乡镇;山里伯娘酒店、西郊草堂酒店、农夫山庄"百草苑"、**食府获**省三星级农家乐;天池山庄为**市特色乡村酒店;奕棋镇朱村为**市旅游示范村;徽商国际大酒店、和怡阳光大酒店已通过四星级酒店初评,香茗大酒店已通过五星级酒店初评。二是完善设施,提高服务。为做好上海世博会及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的接待工作,高档饭店和快捷酒店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提升软件服务水准。**区属的发展国际旅行社、世纪风采旅行社、马可波罗旅行社被推荐为**市世博接待旅行社;**香茗酒店、华美达酒店被推荐为旅游饭店。三是编撰信息,及时报送。局旅游信息被采纳数量在全省全市旅游网位居首位,且多篇被《华东旅游报》、《**广播电台》、《**日报》采编;完成各旅游景区点导游词修编工作。

(六)带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优化环境,增强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

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国家旅游局"2015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以**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增强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意识。二是融入世博,外树形象。为切实做好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区旅游服务接待保障工作,制订了《2015年上海世博会**区旅游工作实施方案》,全方位迎接世博、融入世博、服务世博,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树立旅游行业良好形象。新徽投资有限公司和**发展国际旅行社荣获**市级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三是培训入手,提高水平。充分发挥旅游院校教育基础作用,加大与劳动部门的合作,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分别就礼貌礼仪、世博知识、旅游营销、服务技能、旅行社条例、消防安全等内容进行培训。**区**谜窟、屯浦归帆、程大位故居共15名获景区点星级讲解员、香茗酒店、徽商国际大酒店共24名获饭店星级服务员称号。

(七)严管理,保障市场运行

一是旅游安全,常抓不懈。"没有安全,便没有旅游。"制定和完善《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签定安全责任书、尤其是每逢节假日前联合安监、卫生、消防等部门对旅游接待设施、游乐设备、消防器材、食品卫生、警示标牌、安全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检查,切实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督导。二是市场监管,重在日常。开展以打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欺客宰客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旅游市场日常管理和经常性检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保证了旅游企业的正当竞争,维护了出行游客的正当利益。三是行业管理,诚信为本。为了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增强服务水平和意识,在旅游社和景区点制订了行业诚信公约和服务标准,在小长假、黄金周期间,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受理投诉制、信息报送制和安全事故报告制。

在各项旅游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意识到当前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二是旅游投入仍显不足;三是旅游新业态竞争力不够;四是宣传推介有待加强;五是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六是旅游行政部门人少,力量薄弱与旅游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二、2015年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围绕"两点一线一环"积极谋划旅游新业态,打造中心城区旅游新亮点。"两点",一是**老街,重点发展古玩交易、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二是借助**寺及鬲山佛文化资源,重点恢复打造佛文化景点。"一线"即老大桥至**的新安江沿线,积极引进沿河景观,做足水景及灯饰,结合**湖定点演出,提升新安江水上旅游内涵。"一环"即是发展环**自驾车旅游营地、农事体验旅游产品和绿色提升工程,象花环一样点缀在中心城区周围,形成环城景观,提升城市品位。

(二)工作打算。一是着力建设旅游宣传网络。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加快**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步伐,提高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对信息网的认识和利用率。二是着力推出精品旅游线路。针对中心城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推出温泉养生康体游、经典山水风光游、摄影创作采风游、徽风古韵体验游、**名人寻踪游、绿色生态休闲游、休闲度假快乐游、名山秀水自驾游、**休闲美食游等精品线路。三是着力包装沿江旅游景观。做足老大桥至**的新安江沿线,积极引进沿河景观、水景及灯饰,丰富新安江夜游,提升新安江水上旅游内涵,加大老街改造与新安江**景观休闲深度融合,打造沿江景观旅游线。四是着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依托**寺和鬲山佛文化资源,在恢复鬲山原有景点的基础上,建成佛文化新景点。结合"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百家摄影点,深度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谜窟"激光歌舞秀"亮相,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五是着力完善旅游市场监管。以《旅行社条例》为工作指南,以创优质服务机制为抓手,强化旅游安全生产,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接待服务质量,进一步净化中心城区旅游市场环境。六是着力提升规范化建设。继续抓好旅游景区创A和酒店创星工作,(

(三)工作措施。一是宏观调控。在培育新兴业态、扶助旅游重点工程项目、提升服务功能等方面,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积极吸引国际知名的旅游跨国公司、大型旅游集团入驻**;充分发挥大型旅游公司在旅游发展中的骨干示范作用。二是完善机制。加快旅游行政管理职能转换,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资源保护的利用管理,提高对旅游质量的监管能力,增强对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的服务功能,为旅游发展创造一个顺畅的体制与机制环境。三是规范执法。健全和完善旅游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发挥旅游质量管理机构在市场监督、管理和及时处理旅游投诉等方面的作用,加大旅游执法力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2015一路格桑花读后感
采风心得结尾 第九篇

第一篇:一路格桑花读后感( 修改)

办公厅 马爱丽

歌手韩红演唱过一首歌叫《天路》,其中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

青棵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每当听完这首歌,我都不禁会想: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才能被称为“天路”;到底这条路有怎样神奇的力量,能带给人们欢乐和幸福?这样一条天路又是怎样修成的呢?直到我看了《一路格桑花》这本书,才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同时也深深地被一种精神所感动。

书中描写了长年驻守在川藏公路上的武警交通部队官兵的战斗生活情景,没有火爆的场面,没有煽情的对白,没有诡谲的情节,却让人潸然泪下。也许你会觉得作者的写法很传统,这样的调调太老套。但也正是如此简单、朴素的描写,才能让人体验到平凡中的伟大,在都市的喧嚣中寻找到内心难得的宁静,感受到人间的大爱和真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朝圣之路。

一开始,我一直在想,一部军旅题材的作品为什么不用一个铿锵有力的名字,反而用花来命名呢,看过之后我明白了:

“一路”指的就是川藏公路,简称川藏线,它是连接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在此路修通前,千百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唯一枢纽——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茶马古道;打个比方说吧,从四川雅安到西藏拉萨间1958公里的路程,如果靠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即使是骑马旅行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说,川藏线的开通,使天堑变通途,它是连接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生命线”。

川藏线是一条美丽的路,有“中国的景观大道”之称,一路上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若干大江大河。但它同时又是一条危险的路,川藏公路含复线全长3176公里,沿途需穿越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横跨14

条江河,被中外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号称中国十大夺命公路之首,在这里泥石流、塌方是家常便饭,洪水、雪崩等灾情更是不断,其中有一段“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的路段,由于在其发生的地质灾害具有数量类型多、分布范围广等特点,甚至有“地质灾害博物馆”的称号。

当初为了修通拉萨到成都这2015多公里路,3000千多个年轻的生命倒下了。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东起成都,西到拉萨二千四百多公里的路上,每一公里都长眠着一个年轻的筑路官兵,每一个脚印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由此可见,川藏线的确不愧是一条天路,是一条用血肉铺就而成的道路,是一条生命之路。

再说说格桑花,它是一种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的普通花朵,秆细花小,看上去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刮的越狂,它的身姿越是挺拔;雨下的越大,它的叶子越是青翠;太阳越是曝晒,它却开得越加灿烂。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也从不畏惧雪域的风寒!在藏族眼里,格桑花也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最普通的一种野花,它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书中,川藏线的武警官兵们,在严酷的环境里,在随时都可能要面对牺牲的保通任务中,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任何一点怯懦、犹豫、后退。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感情、青春乃至生命来维护国家民族和他人的利益。他们视战友的生命高

于自己的生命,在这里,生活就是奉献,工作就是牺牲。几乎没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质东西。他们拥有的只是被人理解和也许不被理解的精神和感情,这其中最令他们痛苦莫过于家人的不理解,就算是这样,他们宁愿把这种苦默默地承受下来,为了保卫“天路”的畅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值得!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就像那些格桑花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不怕环境恶劣,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地把生命无私的绽放在美丽的高原。

书中还着力描写了几个女人走进西藏的故事,她们作为军人的妻子,不仅是要面对常年两地分居的生活,而且不知道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就会遭遇不测,可想而知,那是一种怎样的内心煎熬。书中的三个军嫂,一个是靠打工养育女儿的农村军嫂,独自一人将孩子抚养长大,却从未和任何人诉过苦,千里寻找失踪十年的丈夫,最终找到的却是丈夫的坟墓;另一个是都市白领军嫂,面对世俗的诱惑,她有过动摇和彷徨,当她来到丈夫身边,却发现了令人震撼落泪的秘密,在大爱面前她终于理解了自己的丈夫的伟大;还有一个军嫂,眼见着丈夫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在承受突如其来的痛苦时,刚怀孕几个月的她,毅然决然要把孩子生下来,并且义无反顾地肩负起照顾老公公的重担,坦然面对生活的残酷与考验。这样的爱无不向我们证明了这些可爱军嫂的伟大的人格,她们忍受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委屈、孤寂和牺牲,但

她们依然顽强乐观地生活,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要说,她们也是美丽的格桑花。

格桑花的花语是“怜取眼前人”,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可以说,用“一路格桑花”作为书名,既是对所有川藏线武警官兵和他们家人的歌颂和赞美,同时也是对这些可敬可爱的人给与衷心的祝福。此外,更是警醒世人,学会珍惜身边的人,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只有学会珍惜,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相信,美丽的格桑花会保佑这些有真情大爱的人永远平安幸福!

第二篇:一路格桑花

一路格桑花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就有这样的多。”梭罗选择了一个人的瓦尔登湖,也有人选择了人来车往的城市森林;有人选择了漂泊奔忙,也有人选择了闲适从容;有人选择了追名逐利,也有人选择了献身理想。不管怎样,首先生活才是重点,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过是我们不同的人身追求。对我而言,我不希望配合这个世界,但希望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件需要努力添墨描绘的作品,我希望它是彩色的饱满的,充满故事值得回忆的,因而我选择了开满格桑花的林中小径,那里干净温暖,花香鸟鸣,天空离我很近很近,放佛伸手就能摘到天空中的云朵。我憧憬着从山间小路泥泞走过看喷薄日出的美景,告别了在沿海公路驻足停步看落日沉稳的风景。

格桑花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越狂,它身越挺;雨越打,它叶越翠;太阳越暴晒,它开得越灿烂。这是它所选择的生活方式,顽强,勇敢。认真地生活,努力地感受,听从自己的内心,只有当心灵跟上你的脚步时,你才能走得从容与洒脱。做能做之事,尽全力,愿所行之路是脚踏实地的厚重。也许很多的付出与努力都不会被看见,被理解,但是我想一路走来,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而这将会是我最大的收获。

当然,对自己所选之路更多的是期待与憧憬,只是会时常担心自己的能力有限,力不从心而倍感遗憾,偶尔也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实在薄弱,无法撼动现实的残酷。然而,更多的时候,依旧是告诉自己:做应做之事,做能做之事,尽全力。这样纵使有朝一日回首来时的路,也不会为曾经的轻易放弃而后悔。选择这条路的原因很简单:给青春留下一些值得珍藏的记忆。一直坚信,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是自己心甘情愿去做就会变得简单而没有任何复杂的理由和借口。韶华易逝,走过青春的驿站,有人无怨无悔,有人空悲长叹,有人激情燃烧,有人萎靡涣散。而我的青春岁月选择的是做一件让我这一生值得去回味的事情。既然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那就争取用有限的时间来延长生命的宽度吧。当我们以不同的生活方式走着不同的人生道路时,是否也曾羡慕斜角那条道路上行走着的朋友?羡慕常常只是因为不可得而羡慕,而得到了却又继续转移羡慕的目标。认真地热爱生活并热爱生命,热爱自己所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道路,自己所选便是自己所爱。

青春兵荒马乱,美得想一个遗憾。告别大学校园,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以此为圆心,可以画出无数半径,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各不相同却异彩纷呈,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条半径,在未知的未来将它延生成无限可能。心中长着一朵格桑花,它执着,勇敢,顽强。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而我将与青春结伴,一起走过那一路盛开着的格桑花。用青春与汗水谱写一首关于成长、关于理想、关于奉献的歌,响彻在那遥远的天边!

第三篇:一路格桑花

一路格桑花

之前不明白这个电视剧怎么要叫一路格桑花这个名字,看完才真正的明白,格桑花是西藏高原上的一种常见的花,它在高原上圣洁、高尚的绽放,一路代表川藏公路,1950年始就一直有很多战士都在为修筑这条路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而许多为这条路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战士,他们年轻的灵魂沿着川藏线像格桑花一般,美丽圣洁的绽放着。

李青格和安静的爱情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点缀,或者说,是将整个故事比作一串珍珠项链,那么他们就是将整串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安静和李青格代表着两类人,所以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安静代表的是像陈凯、文涛那一类型的人,像文涛所说的“名誉、地位、金钱,一个都不能少”,我不能评价他们的价值观对错,只能说他们是积极的入世者;而李青格所代表的是那些在川藏献上为人民默默付出的官兵们,像邓刚、周明、秀兰嫂的丈夫、冯小丽的哥哥等等一些不为人知的不同士兵们,他们是不求功名的默默奉献者。在电视里安插了很多强烈对比的地方,像大学生旅游式的慰问和士兵默默修筑公路的实干对比;又像文涛、安宁和李青格那次半途而费“重走川藏线计划”和伟大的川藏公里工程。都毫不吝啬地把浮躁的世人揭露得体无完肤。对此,我无话可说,本来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并不是一样的,有人想享受那一份被世人追捧的感觉,所以他会积极在人类自己构筑的复杂规则里适应并崭露头角。而一些人则会坚持听从自己的内心,而做自己愿意而又有实际意义的事实。而我更想做的是后者。

安静也没有谁能过多的谴责什么,并不是谁都能耐得住寂寞当军嫂的,她想追求更高的自我,在广阔的舞台挥洒自己的天赋才能。部队的感化和佛教圣地上熏陶让李青格从一个嚣张跋扈、自命不凡的毛小子变成了一个懂得担当、有责任感的军人。这也让他离安静越来越远,离虚浮的世道越来越远。他们的爱情和军嫂们的坚守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最后的分手也只是必然。他们的爱情只是当时特殊环境下的化学反应而已,就像最后安静所说的“喜欢的并不是现在的我,你喜欢的是当时那个去西藏慰问的纯洁没被污染的姑娘,而我喜欢的也并不是现在的你,我喜欢的是当时那个在西藏给我拍照的那个憨憨的傻小子”。那时他们一个是不谙世事的小伙子,另一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而后,面对社会后,他们的经历不同导致他们向背而行,渐行渐远。

最后,来了个汶川地震做结尾,意义深远。在灾难面前,什么爱情、生命都显得如此渺小,对于世界来说你只是可有可无的一个,而对于那些关心你的亲人来说你就是全世界,在地震中很多人都失去了他的全世界。那一刻很多人都懂得了珍惜彼此,邓刚和小红、安静父母都重修于好。“地震的中心似乎不是在汶川,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

第四篇:电视剧《一路格桑花》观后感

电视剧《一路格桑花》观后感

由陈胜利导演的军旅情感电视剧《一路格桑花》正在央视一台黄金时段播出,虽然只是播了几集,但我很快就被该剧迷住了,当然是每集必看,越看越感动。

该剧通过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与友情、家庭冷暖与国家利益的交织抉择,演绎出当代都市青年和川藏线军人鲜为人知、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再现了武警交通部队几十年来为西藏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作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

这是一个发生在川藏线上的故事。大学毕业生李青格为了破解父亲的西藏情结,毅然放弃了都市舒适的工作,从军来到西藏,当了一名武警交通部队的“学生官”。在藏历新年的联欢会上,因突发的灾难结识了艺术学院来西藏采风的漂亮女生安静。两人稍纵即逝的爱情童话,却因安静家庭的变故变得一波三折,让刚到部队的李青格面临各种艰难决择。在追寻为川藏线牺牲和奉献的军人足迹过程中,李青格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渐渐理解了父亲,也读懂了西藏和川藏线上的绿色群体,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女主人公安静在经历了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的情感纠葛之后,既没得到理想的爱情,又失去了追求生活的热情,选择了逃避。可就在她即将出国的一刹那,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于是一切因此改变。她在寻找跟随部队在震区抢险的李青格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灾难的残酷与人性的伟大,灵魂得到了涅盘重生。在为灾区募捐晚会上,她跳了一曲《一路格桑花》的藏族舞蹈,表达了对牺牲、奉献和爱的理解。

在亲历了无数惨烈的自然灾难和令人心碎的生离死别之后,他们深切地感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爱的真谛。于是,在坚守与放弃、相信与怀疑、爱情与友情、小我与大我,内地的喧嚣与高原的宁静、都市文明与雪域文化的强烈碰撞,个人情感与神圣职责、家庭冷暖与国家利益的交织抉择中,演绎出了一幕幕当代都市和川藏线上军人鲜为人知而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再现了军队几十年来为西藏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所做出了巨大贡献,彰显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牺牲奉献精神,诠释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

查阅有关资料后我才得知,格桑花又名“吉样花”,常年生长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雪域高原上。终年饱受雪色滋润,使得弱小的枝杆在寒风料峭中如精灵一般愈加生机,显示出了小小生命的悠远与深遂。

我没有亲眼看见过格桑花,不太懂得她所包孕的独特意义,但打心底里喜欢这种默默无语、备受天地精华浇灌的小花。她不如玫瑰的猩红妖艳,也不如百合的仪态万千,甚至比不上任何一种有色有味的花朵。然而她就是她,始终以一朵花的名义默默地生存着,带给高原无尽生机的同时,也给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士兵带来了一份静静的萌动和心情的感动。

平日里,打开电视,我最爱看的就是那些有关军旅生活的故事短片。渐渐地,我了解到了很多战士在个人情感、家庭冷暖与神圣职责、国家利益的抉择中毅然选择了后者,并演绎出了一幕幕当代都市和边境线上军人鲜为人知而催人泪下的情感故事。

花总是有所代表的。或者存在,或者生命,或者爱情,或者希望。你知道吗?从选择军人选择高原开始,战士们就已经把青春年华全托付给了飘扬在高原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全托付给了延绵的山脉和紧贴胸前的老枪。他们平日里除了男人一般勇猛的训练执勤外,还得像女人一样细心的美化营院,更多时候就像装扮自己一样,倾注无比的爱和热情。于是在哨所周围,总是绽放着不败落的格桑花,

在阳光的恩惠下呈现出姿态万千的笑容。此外,士兵们还把这碎星点的小白花移植回来种在罐头盒中。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的这些花,在簇簇新绿的映衬下,给营区带来了数不尽的欢乐。有花的日子,可以不想家,可以感觉不到苦累,以至于在这饱受雪水滋润的小花面前,一切一切的烦恼抑郁全都逃遁而去。

为了养好这些花,士兵们冒着生命的危险从雪原移植下来,又从山下背来适合生长的土壤。那错落有致的花丛中浸注了一茬又一茬士兵说不尽的心情。或许没有人能够用心去体会这些格桑花在雪原的经历,于是就有许多人疏忽了艰难生存于高原的军人。据说,每年大雪封山的日子,哨所来的每一封信大家都要轮流阅读,无论信中是喜从天降抑或祸事来临,大家都为之欢喜为之忧虑;倘若有人收到女朋友的照片,那一个个肯定都要“搂抱”着过把瘾,然后在放声大哭中又要坚强地握起钢枪站岗巡逻。这哨所中惟一表达生命勃发的格桑花便成了心灵永远的寄托。

一到冬天,满目苍痍,整座高原又恢复了白色,泛泛白雪射出的光让士兵们尝尽了孤独的滋味。每个人心中都极其强烈地期望能够见到树,那怕是一抹淡淡的绿色。为了实现这个小小的愿望,好多人利用休假的机会不远千里从多内地种籽,却每每以失败而告终。有位班长曾把家乡见土就扎根的槐树籽带来种下,然后每天都精心培土浇水,待几十天过后发现全无动静。性急的他径直翻土去看,却发现种子一个个全瘪了,气得他恨恨地拿拳头直往土里砸。曾经有记者多次采访生活在“世界屋脊”的士兵们,在高原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大家竟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最想看见绿”。

为了绿,喀喇昆仑山上出现了这座孤坟。坟里葬着一位年轻的士兵,他就是海南籍战士张迎峰。他刚来到哨所时,面对这种布满白色恐怖的环境惊呆了。荒山野岭到处是雪,如何在这白色的世界中生活简直是无法想象。有一天早晨,他突然发现对面山上似乎有棵树在风中飘摇,于是便穿上笨重的大头鞋、皮大衣,拿着战备锹出去了。他决心把这棵树扛回来,把最大的希望以实物的形式带给战友们。整个上午,他在雪地里摸爬滚打,总算走近了那棵树。却发现是当地人用石头堆成的玛尼堆,上面插着一根树枝,树枝上面缠着五颜六色的经幡。经风一吹,远远看去像树的样子。

满腹懊恼的他无可奈何,只得打道回府,路途不小心滑进了一条狭谷。找到他时,他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把准备挖树的战备锹。如花一般的年龄,就这样为了生命的绿色,为了战友们在高原上化作了一掊沙土,从此再没回来,只是孤独地睡在荒山野岭中,陪伴着旷空冷漠的土地,给本来就沉重的土地又添了份悲壮的色彩。

面对格桑花,想起那些为了祖国的安宁、人们的幸福驻守边关而英勇牺牲的年轻战士们,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别无言语!

比起默默无语的格桑花,想想这些武警交通部队几十年来为西藏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作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的战士们,他们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形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爱意的方式,在我的心目中,唯有这格桑花最令我心动!在即将迎来八一建军节的日子里,我衷心祝福这带给高原无尽生机的一路格桑花永远绽放!

第五篇:浦江盛开格桑花

浦江盛开格桑花

——“上海也有我的家” 系列活动记实

上海市共康中学徐剑宏孙惠颖

“上海也有我的家”系列活动是上海市共康中学办学十多年历程中凝炼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共康中学坐落于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西北角,是一所藏汉合校、以藏族学生为主体的寄宿制初级中学,藏族学生常年住校。“上海也有我的家”系列活动是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以藏汉师生结对活动、藏汉学生结对、社区居民与西藏学生结对联谊为主要形式,以情感为纽带,全面关心西藏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活动。

格桑花的第二故乡

每年八月,黄浦江畔的机场或车站,都会满腔热情的迎来一群又一群西藏孩子。美丽的格桑花带着希望和理想从青藏高原来到上海。

十一、二岁的孩子远离家乡、父母,来到千里之外的地方求学,风俗习惯迥然不同,他们将面临多少困难啊!

自1998年建校以来,每年都有140名左右的藏族新生入学,他们要在上海度过四年的学习生活。为了让上海成为他们成长、成才的第二故乡,为了让他们在上海充分享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生活在“西藏有我家、上海也有家、民族是大家、全国是一家”浓郁的民族团结氛围中,学校主动挖掘、充分整合学校、社区民族资源,开展了“上海也有我的家”系列活动,设立了“上海也有我的家”的活动基地,以此为纽带联结藏汉民族同胞之间的感情,使藏民族同胞充分体验到党的民族团结政策的温暖。在结对活动中为藏族孩子营造 “家”的温暖:

每一个教职员工都与一个藏族寝室结对,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

每一藏汉班级之间结成联谊班,藏汉学生心灵上形成了互助和依赖的情感; 每一个藏族班与彭浦新村社区居委会携手结对,藏族孩子与居民,搞活动、共联欢,共享藏汉一家的温馨。

“三结对活动”使学校逐步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落实上海市市委、市政府智力援藏工作的格局。

师生结对:绿叶无言一片情

“三尺讲台,就是我们的人生价值的平台”。共康中学的老师们为了培育西藏学生,无私奉献。

学校24365工程——24小时365天全心全意为西藏学生服务的工程是推动藏汉交往的桥梁。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与藏族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结对,主动关心藏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想状况,广大教职员工也经常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去寝室送关爱,学生刚来上海,水土不服,浑身不适,老师们为此忙前忙后帮学生换衣换药。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思念亲人想回家,老师对他们循循善诱,畅

谈理想,激发自信。节假日带孩子们去书城、博物馆、公园等场所。

在藏族孩子眼里,老师们是他们的姐姐、哥哥,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旺堆诺布同学在“上海也有我的爸爸”一文中这样写到:

爸爸回西藏后,只有我一个人在上海学习了。天上飘下来点点星雨,冰冷的雨无情地打在脸上,连平日里温暖的眼泪也变得冰冷,模糊的视线中,一个熟悉的身影慢慢出现……

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我看清了我眼前的这个人——班主任戴老师。老师叫我不要伤心,并对我说:“每个人都要经历这种痛的,你要坚强……”慢慢地我眼前又浮现出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情景:那天笑容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老师带我走进教室,发给我们课本。紧接着带我们去了寝室,还帮我们提行李包。到了我们的寝室,他教我们怎么收拾柜子。这时我眼前浮现出我老爸教我把衣服叠好分门别类放进柜子的情景,不禁一颗泪珠落了下来。

军训期间,他对我们更是无微不至地爱护。每天晚上一回到寝室后,他总会教我们怎样洗衣服。还把我一件很脏的衣服洗了半个小时才洗好。我突然想起以前妈妈每天帮我洗衣服的情景。我的心一下子温暖了,我觉得戴老师真像我的爸爸,虽然每次他总会批评我,这和我爸可是一样的。我明白老师心里也像我爸爸一样爱护我。

啊!我回过神来看着老师的脸,才发现老师的眼镜下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肿了,他又为我们操劳得睡不着了。我的上海爸爸您可真好啊!是您又一次点燃了我熄灭的心灵之灯,温暖我的心,照亮我的路。

温馨的大家庭里,师生是互敬互爱的一家人。教师的付出同样也会得到回报。06年暑假,初二(4)班的安老师突然接到学校的电话,要他赶紧去学校,说班级有点事,当他忐忑不安赶到学校,推开教室门时,教室里响起了生日歌,班长送上了一大束鲜花,蛋糕上的蜡烛闪动着鲜艳的火苗,掌声、歌声中孩子们吵着、闹着让安老师吹蜡烛许心愿……安老师面对着这一切,平时的滔滔不绝没有了,他顺着孩子们的意愿,慢慢闭上了双眼,泪水流了下来。

藏汉联谊班:手拉手的藏汉伙伴

情感互通、互助学习的“手拉手联谊活动”是藏汉学生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藏汉学生和谐相处的见证。藏汉学生郑重其事地签下友谊协约,承诺“智慧互动共生、心灵共同成长、友谊携手共进”。

在藏汉学生联谊班事迹展示会上,卓玛说:刚来上海时,我对老师讲的听不懂,跟不上,自己想问,但又无法表达出来,作业不会做,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打击的。当我们联谊班同学了解了我的学习困难后,我们就在一起组成几个学习互帮小组,他们帮助我先在语言的听说上克服困难,而后,再进一步一起探讨学习的方法。说实话,我真的很感激在这一段时间里,汉族班同学帮助我们通过语言关,使我们在最起码的交流与听课上不再那么费力了。

藏汉学生都是五十六个民族的花朵,要彼此认知各民族的文化,才能形成彼此在心灵上互助和依赖的情感。因此在“手拉手联谊活动”,藏汉学生共同追寻

民族文化足迹,开展了互相了解对方的家乡风土人情;学习几句上海话和藏语;过好重要节日;说出家乡旅游景点和丰富特产;传承家乡人民淳朴热情、勤劳勇敢的精神等活动。

在藏汉学生互相认识藏历年和春节的风俗习惯中,学校通过讲座介绍各民族的风俗知识,学生通过游戏等方式,设置互相认知的情境与前奏,在互相拜年中深化认识;在中秋佳节和五月端午,藏汉同学共同探寻佳节的来历;在藏汉队员“手足情深跳跳步”的文体活动中,汉族同学告诉藏族好友许多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藏族同学向汉族好友介绍了西藏的发展变化,互相加深了了解;在互通一封信,互赠一张贺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互相倾诉心声,真比亲人还要亲。平日里,上海学生还会把自己的朋友请回家,共同感受家的温暖。

联谊手拉手活动中,藏汉学生结成了“风雨,你我同行;快乐,你我分享”的好朋友,班班有对子,人人有好友。一张贺卡,一条哈达连接着稚嫩的心灵。上海班学生顾君说得好:“与西藏学生交朋友真不错,他们比我刻苦,又爱劳动,讲感情。”上海班学生朱婕的母亲不幸因病早逝,西藏学生立即捐出零用钱近两千元。

通过联谊活动,藏汉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祖国各地的文化财富都是中华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藏汉学生的友好交往,不仅帮助藏族学生摆脱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而且更利于学校的安定团结。“手拉手联谊活动”已成为学校藏汉学生的传统和良好校风。

社区盛开格桑花

98年建校伊始,我们就与彭浦新村社区携手开展 “上海也有我的家”联谊活动。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也主动发动社区志愿者与西藏学生结对组成临时家庭,承担出临时家长的职责,把藏族学生当作自家的孩子,从各个方面关心、呵护着这些岁数小、远离家乡的民族同胞。藏族小朋友多了一个上海爸爸上海妈妈,社区居民多了一个来自高原的“格桑花”。

藏族队员会利用双休日来到居委会手把手地教居民跳藏族舞蹈,传递来自高原的文化气息。而他们的上海爸爸妈妈也会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上海的发展变化;或把他们领回家里,共享家的温馨。

在藏族孩子的上海阿爸阿妈家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春节即将来临,藏族孩子的上海伯伯王伯仁老人呈现一派欢乐的气氛。今天家里来了十几位不寻常的小客人,他们是共康中学西藏班的同学。王伯伯早就忙开了,买来花生瓜子糖果蜜饯,五颜六色摆满了一桌子。大家围着桌子团团而坐,促膝谈心,浓浓的民族之情在心中荡漾。孩子们表演了具有西藏风情的歌舞,博得了的阵阵掌声,新年里的团圆饭味道那么好!

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社区里白族居民李雪莲有一位汉族老公,去年又与西藏学生结对,藏、汉、白三个民族和睦相处成为美谈;协保回家的翁根龙老师,与西藏学生达娃央宗结对,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受到藏族

学生的爱戴,西藏学生主动叫他“爸爸”,经西藏学生请求、西藏家长同意,翁根龙特意为藏族学生起名叫翁洁芳;戚泰宝老妈妈特别喜欢结对的西藏学生,为她过生日并请正在当英语教师的女儿为她补习英语,暑假里她与女儿用自备轿车带西藏学生去浦东、去海洋世界等地观光。春节时戚妈妈和老伴带着大包小包的去看望学生,学生家长感动不已,他们说:“早就听说上海有结对活动,今天亲眼所见。上海的家长真是太好了,把孩子送到上海我们放心!”

学生藏族学生“雏鹰小队”、“便民小队”利用双休日去社区为居民服务,去敬老院慰问表演。居民把“藏族学生来我家”当作一种荣誉,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妈妈说:“家里虽然不富裕,但看到藏族孩子又跳又唱,懂礼貌,爱劳动,我和老伴不知有多开心。他们天天住在我家都行。”预备年级新生旦增,在家时是个“小皇帝”,父母从不让他做家务,自有了“上海家庭”后,就象变了一个人。父母来沪看望他时,一到周六下午,父母想带他去南京路看看,他都不肯,说:“上海的爸爸妈妈,平时很忙,我该去帮他们做点小事,他们待我不比你们差呢。”如今,不少家长来沪第一件事,就是去孩子的“上海家庭”看看上海的“爸爸妈妈”。

藏族学生家长看到孩子长高了,懂礼貌了,赞不绝口:“孩子到上海读书,是我们的福气。上海人那么忙,还经常领孩子们去家里,逛公园,做好吃的,我们在拉萨也做不到!孩子在共康中学读书,我们太放心了。

随着结对活动逐渐深入开展,学生们怀着一颗颗感恩的心,立志于向社会反馈一份爱心,以报答党和国家的关心。学生们与赴藏当兵的军人家庭结对,每逢中秋、八一等重大节日,孩子们就把家长邀请到学校,或上门到军属家里,慰问、聊天、一起做家务、给远方的战士写信,甚至让在西藏的家长去军营看望战士,谱写了一篇篇动人的家庭故事。

每年的5月25日,是西藏班毕业生离沪返藏的日子,老师们、藏汉同学、结对家长们依依不舍,无数的泪滴伴着洁白的哈达在风中飞舞,倾诉着藏汉一家人的真情。

高原的格桑花在浦江越开越艳!“上海也有我的家”活动深化了藏汉情谊,提升了全体师生及社区居民的民族团结意识,更进一步强化了学校教职工投身于民族教育的责任感。“上海也有我的家”对西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使他们立志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作出贡献。“上海也有我的家”被评为闸北区精神文明十佳好事,《中国民族》杂志特地刊登了 “上海也有我的家”的专题通讯。该活动被解放日报、文汇报、西藏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并被这样评价:“从‘上海也有我的家’到‘上海就是我的家’??学校夯实了学生 “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都是我们的家”思想与国家意识,懂得了为祖国而学习、为民族而努力的道理”。

相关热词搜索:采风报告结尾 云南采风报告结尾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采风心得结尾”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采风心得结尾"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7599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