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民族教育调研报告

民族教育调研报告

2017-05-10 15:26:49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是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是中国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

  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是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是中国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民族教育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族教育调研报告

  贵州省民族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开展民族教育调研工作的通知》(教民厅函﹝2014﹞4 号)精神,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组建了由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师大、贵州财大的专家和省教育厅、省民委的专业人员组成调研小组。按照《民族教育调研提纲》的要求,在基础调研、重点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咨询、论证,对贵州省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贵州的基本省情和发展概况

  (一)基本省情

  1.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全省有9个市(州、地),其中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是自治州(国土面积7.33万平方千米),88个县(市、区),其中有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等11个自治县(国土面积2.69万平方千米),有252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县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6.87%。

  2.贵州是一个民族成分众多、民族人口占比较高的省份。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畲、毛南、蒙古、仫佬、羌、满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其种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2位。全省共有户籍人口4286万人,常住人口35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45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7%,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仅次于广西、云南,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1.24%。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整体上呈“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3.贵州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欠开放的省份。经济总量小、开放程度低,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全面小康建设任务艰巨。全省88个县(市、区)中就有50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5个县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贵州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全省进出口总额只相当于全国总量的0.17%,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不到全国总量的1%。全省仍有1100万农村贫困人口(按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从表1的数据表明,贵州不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在人均收入方面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项指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排名也是处于靠后位置。

  表1 2013年贵州省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州民族地区是指三个自治州的36个自治市(县)和省内其他10个自治县,不包含贵州省民族地区的256个民族乡。

  (二)发展概况

  1.发展成就。近几年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全国前茅,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面小康实现程度73.2%。结构布局持续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次产业比例调整逐步优化,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快速提高,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到37.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近五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40万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表2 2013年贵州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州城镇化率列全国倒数第二。

  2.发展经验。正确处理好赶超与转型,做强产业与做优环境,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借助外力与自身发力的关系;坚持抢抓机遇,抓项目扩大投资规模,抓会战改善基础设施;坚持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抓产业壮大实体经济,抓平台优化经济布局;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动力活力,以改革解放生产力,以开放引进生产力,以改革提升政府效能;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抓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抓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抓科技人才提升创新能力,抓环保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谋发展促发展能力。

  3.主要困难。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贫困人口多,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薄弱。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改革开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社会管理水平不高,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压力还很大;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部分领域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突出,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转型升级压力大,工业经济规模小、结构偏,服务业种类少、档次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教育科技和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科技创新能力弱,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脆弱,转变发展方式紧迫;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压力加大。

  4.发展战略。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同步发展,推进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提高,以生态文明引领工业化、城镇化。创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构建特色产业、现代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发展、公共服务、动力支撑、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六大体系。集中打造“5个100工程”重点平台建设,即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

  5.发展趋势。建立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体系,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助推科学发展的动力支撑体系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形成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面向基层面向民生的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系。经济保持高于全国、高于西部的发展速度,经济社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收入增加,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人才需求。人才是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第一资源,但贵州人才资源的总体状况还不适应加速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人才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创新人才紧缺,高层次人才不足,产业发展急需人才严重不足。贵州人才总量(292.7万)仅为全国人才总量(1.2亿)的2%左右,各类人才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2%)近5个百分点。贵州少数民族人才总量仅占全省人才总量的28.4%,其中,少数民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仅6.74万人,占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15.44%,少数民族技能技术型人才仅14.55万人,占全省技能技术型人才的19.6%。我省在煤、磷、铝等资源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处理等领域,在烟、酒、茶、马铃薯、油茶、中药材和民族制药、畜牧业、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创新方面,急需大批创业型、技术型和专业型人才,缺口至少在150万人以上。

  7.教育布局

  “教育仍然是制约贵州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之一,“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坚持“富民必先强教,兴黔必先兴教”,提出要以“穷省办好大教育”的决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新增财力更多投向教育。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2011年以来先后启动实施“4+2”教育突破工程(即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花溪大学城建设工程及优美教室工程、安全围墙工程)、教育“9+3”计划(即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在落后中勇于进取,在实干中奋力跨越,全省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中小学布局方面:为适应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需要,贵州省相继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26号)等文件,就教育布局规划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按照“农村中学集中布局到县城、寄宿制小学集中布局到乡镇”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布局调整。

  提倡小学初中独立办学。在乡镇中心小学和部分人口较多的社区小学建设寄宿制学校,逐步减少现有村小和教学点,形成以一定比例的寄宿制小学和必要的村小、教学点为补充的农村小学新格局;适度扩大初中学校办学规模,初中学校学生一般应达到1000人以上。原则上人口在2万人以下或学生规模达不到600人的乡镇不独立设立初中学校,人口在2万人至5万人的乡镇可举办1所初中学校,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可举办2所初中学校;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15年实现农村小学生寄宿率达到30%、初中生寄宿率达到70%。

  支持各地集中举办普通高级中学,适度扩大高中办学规模,逐步撤销设在乡镇的普通高中学校,在县城新建一批规模一般在3000人左右的普通高中,满足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就读的需要;在市(州)、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建、扩建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扩容,到2015年基本解决县城及城市学校“大班额”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

  8.教育扶贫。实施以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和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教育“9+3”计划,压缩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用于支持实施“9+3”计划。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进入寄宿制学校的需求。落实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在65个贫困县农村全面实施以食堂供餐为主要方式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以县为单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全部免除本省户籍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学费,让47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接受了中等职业教育,6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每年输送3万名以上农村初中毕业生到省外职业学校就读,利用省外优质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培养我省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二、民族教育总体发展情况

  (一)办学规模

  1.学前与义务教育发展规模

  2002年以来,我省幼儿园学校数、在校生数大幅度增长,小学学校数、在校生数逐步减少,初中学校数、在校生数逐步增加;2013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数占在校生比例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

  表3 贵州省学前与义务教育发展规模

  注:2013年全省共有民族小学605所,民族中学211所(含初中、高中)

  2.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模

  2002年以来,我省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数、少数民族在校生数大幅度增加,特别是2012年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增幅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比例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在校学生普职比为5.8:4.2(2013年中职在学生数为60万人,含技工学校和在省外就读的中职学生)。

  表4 贵州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模

  注:中职学校数未含技工学校,学生数未含技工学校和在省外就读的学生。

  3.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2002年以来,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及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数、在校生数、少数民族在校生数均大幅度增加,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校本科教育的机会低于汉族学生。

  表5 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注:普通高等学校数含高等职业院校

  (二)普及程度

  1.人均受教育年限

  2005年,我省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42年,2013年,我省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9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2年,和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

  2.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

  2002年以来,我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基本保持在98%以上,民族地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增长幅度明显,民族地区的初中毛入学率增长了近20个百分点,从2002年的75.32%上升到2008年的93.4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普通高等教育入学率增长显著,学生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但总体上看,我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表6 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 单位:%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全,表6.1中的统计数据不含福泉市和长顺县。

  3.义务教育辍学率

  2002年以来,我省采取了多项控辍保学措施,通过各级政府、学校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不懈努力,我省小学和初中辍学率整体上在逐渐降低,学生因贫失学现象得到根本控制。整体来看,我省民族地区在校生辍学率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异不明显。

  表7 义务教育在校生辍学率 单位:%

  注:辍学率是按学年教育综合报表的统计口径计算的结果

  (三)办学条件

  1.生均校舍面积

  2002年以来,我省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校舍面积在逐年增加。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民族地区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于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数增加幅度较大,因此生均校舍面积处于浮动状态。总体上来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靠后位置。

  表8 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校舍面积 单位:平方米

  20012002200520082013

  幼儿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全国 3.26-4.346.2

  贵州1.101.281.50-3.41

  贵州民族地区 ---3.45

  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全国 4.72-5.606.09

  贵州2.782.783.183.70 (31)5.66

  贵州民族地区 2.953.423.986.29

  初中阶段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全国 --7.229.99

  贵州2.922.923.965.16 (30)7.45

  贵州民族地区 2.904.045.518.64

  普通高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全国 --15.5217.12

  贵州13.2313.2311.2211.89(27)12.24

  贵州民族地区 12.2610.1311.6110.14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全国 9.84-12.8713.78

  贵州7.0817.0313.498.09 (30)8.82

  普通高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全国 --28.7328.31

  贵州35.1528.0629.5025.83 (24)31.67

  注:()内数据是贵州省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排名,最后一列(2013列)的全国数据均为2012年数据,来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以下类同。

  表8.1 贵州省民族地区幼儿园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后五名

  市县名称幼儿园生均校舍面积市县名称幼儿园生均校舍面积

  1凯里市16.38锦屏县1.7

  2望谟县11.56沿河县1.54

  3台江县6.58三都县1.54

  4晴隆县6.32道真县1.17

  5松桃县6.2威宁县0.13

  中值(岑巩县 3.45)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全,表8.1中的统计数据不含镇宁县。

  表8.2 贵州省民族地区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后五名

  市县名称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市县名称小学生均校舍面积

  1紫云县22.96贞丰县4.71

  2锦屏县11.96三都县4.68

  3荔波县11.93镇宁县4.56

  4天柱县11.19普安县4.47

  5丹寨县11.14务川县4.31

  中值(罗甸县 6.29);(岑巩县 6.28)

  表8.3 贵州省民族地区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后五名

  市县名称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市县名称初中生均校舍面积

  1紫云县26.39印江县5.75

  2荔波县15.31沿河县5.17

  3锦屏县14.85三都县4.89

  4安龙县14.60普安县4.33

  5望谟县11.86威宁县4.17

  中值(罗甸县 8.67);(岑巩县 8.61)

  表8.4 贵州省民族地区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后五名

  市县名称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市县名称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

  1从江县34.15务川县6.61

  2岑巩县21.95雷山县6.47

  3凯里市20.59贵定县6.35

  4剑河县20.07兴仁县6.34

  5紫云县18.09镇宁县3.54

  中值(独山县 10.14);(平塘县 10.14)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合理,表8.4中的统计数据不含威宁县。

  表8.5 贵州省民族地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校舍面积后五名

  市县名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面积市县名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校舍面积

  1黄平县47.41三穗县3.85

  2独山县33.15剑河县3.65

  3紫云县24.55三都县3.44

  4施秉县22.36松桃县2.6

  5沿河县17.02普安县0.59

  中值(镇远县 10.6)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全,表8.5中的统计数据不含麻江县、玉屏县、关岭县。

  2.生均仪器设备值

  2002年以来,我省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均仪器设备值快速增加。2013年和2002年相比,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增加近4倍,初中增加6倍多。总的来说,贵州民族地区的生均仪器设备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及31个省市自治区相比,我省各级各类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31个省市自治区靠后位置。

  表9 各级各类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 单位:元

  2002200520082013

  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全国268 319766

  贵州105.09105.32126.87 (30)402.99

  贵州民族地区40.3396.12119.75326.64

  初中阶段生均仪器设备值全国287 4841014

  贵州97.62213.68276.08(28)606.08

  贵州民族地区62.88192.92260.36472.16

  普通高中生均仪器设备值全国1165 13872126

  贵州692.45993.741031 (22)1453.58

  贵州民族地区599.61646.55678.81703.93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仪器设备值全国2591 20113065

  贵州1333.751175.691236 (30)2152.50

  普通高校生均仪器设备值全国6924 769410259

  贵州5180.175589.345000 (30)8052.03

  表9.1 贵州省民族地区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前五名和后五名 单位:元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仪器设备值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仪器设备值后五名

  市县名称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市县名称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

  1玉屏县1340惠水县139.32

  2锦屏县1027.36黄平县122

  3丹寨县1021.4三都县95

  4天柱县929.56罗甸县53.12

  5从江县870.62施秉县22

  中值(龙里县 326.64)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全,表9.1中的统计数据不含兴仁县。

  表9.2 贵州省民族地区初中均仪器设备值前五名和后五名 单位:元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仪器设备值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仪器设备值后五名

  市县名称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市县名称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

  1镇远县1869.5三都县202.1

  2荔波县1427.36榕江县120

  3玉屏县1390惠水县116.42

  4从江县1375.43罗甸县90.49

  5台江县1335.69麻江县71

  中值(威宁县 472.16)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全,表9.2中的统计数据不含兴仁县。

  表9.3 贵州省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均仪器设备值前五名和后五名 单位:元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仪器设备值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仪器设备值后五名

  市县名称普通高中生均仪器设备值市县名称普通高中生均仪器设备值

  1印江县13823.3长顺县241.02

  2贞丰县6113紫云县240.2

  3贵定县4400黄平县240.1

  4凯里市3464三都县112.77

  5瓮安县2448.7惠水县102

  中值(沿河县 765);(福泉县 642.86)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全或不合理,表9.3中的统计数据不含兴仁县和雷山县。

  表9.4 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生均仪器设备值前五名和后五名 单位:元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仪器设备值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仪器设备值后五名

  市县名称中职生均仪器设备值市县名称中职生均仪器设备值

  1长顺县5586.59普安县298.95

  2瓮安县5040松桃县254

  3凯里市4654岑巩县151.52

  4晴隆县4444从江县150

  5玉屏县3630三都县85.9

  中值(镇宁县 1431.7);(天柱县 1377.41)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全或不合理,表9.4中的统计数据不含兴仁县、雷山县、平塘县、麻江县、施秉县和关岭县。

  3.生均图书册数

  贵州省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育生均图书册数增长较快,学生阅读的选择机会增加。贵州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图书册数低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全国相比,小学生均图书册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31个省市自治区挂末位置;初中生均图书册数处于全国中等水平;高中和普通高校生均图书册数在全国排名位置相对靠前。

  表10 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图书 单位:册

  20012002200520082013

  小学生均图书册数全国 11.44 14.3117.12

  贵州3.723.935.998.64 (30)15.25

  贵州民族地区 3.846.418.8715.52

  初中阶段生均图书册数全国 11.94 16.8522.49

  贵州4.715.239.7015.49 (16)22.29

  贵州民族地区 4.069.8016.4024.5

  普通高中生均图书册数全国 24.0 24.2328.34

  贵州18.3716.0620.5126.00(8)26.04

  贵州民族地区 16.6818.6428.3125.36

  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图书册数全国 32.76 19.2623.55

  贵州14.3125.6621.23 12.00

  普通高校生均图书册数全国 80.31 69.0974.03

  贵州98.34101.8381.8376.59(4)82.69

  表10.1 贵州省民族地区幼儿园生均图书数前五名和后五名 单位:元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后五名

  市县名称幼儿园生均图书数市县名称幼儿园生均图书数

  1从江县7.93平塘县1.06

  2务川县6.00安龙县1.00

  3惠水县5.23三都县0.94

  4罗甸县5.17册亨县0.90

  5榕江县5.16威宁县0.25

  中值(施秉县 3)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全或不合理,表10.1中的统计数据不含凯里市、兴仁县和镇宁县。

  表10.2 贵州省民族地区小学生均图书数前五名和后五名 单位:元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后五名

  市县名称小学生均图书数市县名称小学生均图书数

  1福泉市30威宁县11

  2荔波县28.90龙里县10.89

  3麻江县28罗甸县10.7

  4丹寨县27.71三都县10.63

  5天柱县24.9晴隆县10

  中值(惠水县 15.4);(凯里市15.64)

  表10.3 贵州省民族地区初中生均图书数前五名和后五名 单位:元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后五名

  市县名称初中生均图书数市县名称初中生均图书数

  1荔波县39.29都匀县16.65

  2锦屏县33.19望谟县16.341201

  3福泉市32务川县15.83

  4麻江县32道真县15.69

  5丹寨县31.38威宁县13.78

  中值(施秉县 24);(安龙县 25)

  表10.4 贵州省民族地区普通高中生均图书数前五名和后五名 单位:元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后五名

  市县名称普通高中生均图书数市县名称普通高中生均图书数

  1印江县49.2长顺县10.7

  2玉屏县45剑河县8.73

  3普安县42.67惠水县6.2

  4福泉市41紫云县4.29

  5兴仁县38.6独山县1.52

  中值(沿河县 25.33);(天柱县 25.38)

  表10.5 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生均图书数前五名和后五名 单位:元

  序号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前五名民族地区生均图书数后五名

  市县名称中职生均图书数市县名称中职生均图书数

  1印江县30.09雷山县4.25

  2丹寨县30岑巩县2.79

  3玉屏县28威宁县1.94

  4台江县27.12贵定县1.32

  5瓮安县24.9册亨县0.23

  中值(道真县 8.88);(凯里市 10.05)

  注:由于有些县的上报数据不全或不合理,表105中的统计数据不含沿河市、施秉县、贞丰县、平塘县、麻江县和关岭县。

  (四)教师配置

  1.教师数量

  2002年以来,贵州省各级各类教育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大幅度增加,在基础教育阶段,少数民族教师数及少数民族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小幅增加,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例。

  表11 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数量

  2001200220052013

  幼

  儿

  园教职工数(万人)1.121.261.675.50

  专任教师数(万人)0.700.791.003.42

  少数民族教师数(万人)0.260.250.311.17

  少数民族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23.2731.653134.23

  小

  学教职工数(万人)18.6919.0219.6819.45

  专任教师数(万人)17.3217.7918.3719.30

  少数民族教师数(万人)7.027.277.728.19

  少数民族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37.5640.8742.0342.45

  初

  中教职工数(万人)10.31.---

  专任教师数(万人)7.458.149.7111.53

  少数民族教师数(万人)2.733.043.924.77

  少数民族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36.6437.3540.3741.31

  普

  通

  高

  中教职工数(万人)----

  专任教师数(万人)1.361.622.564.70

  少数民族教师数(万人)0.450.550.941.88

  少数民族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33.0933.9536.7740.06

  中等

  职业

  教育教职工数(万人)0.661.061.261.82

  专任教师数(万人)0.500.890.801.43

  双师型教师数(万人)--0.090.36

  普通

  高等

  院校教职工数(万人)1.662.012.373.51

  专任教师数(万人)0.901.111.442.54

  高等

  职业

  院校教职工数(万人)0.17-0.470.88

  专任教师数(万人)856-0.290.66

  双师型教师数(万人)49.42-0.100.20

  注:2001年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数值采用的是成人高等学校的数值。

  表11.1 贵州省各县市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量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专业教师数量前五名民族地区专业教师数量前五名

  省区市州县名称专业教师数量省区市州县名称专业教师数量

  1威宁县13870锦屏县1568

  2松桃县6968台江县1542

  3沿河县6304三穗县1514

  4兴仁县5435玉屏县1420

  5凯里市4929雷山县1321

  中值(三都县 2765);(安龙县 2768)

  表11.2 贵州省各县市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教师数量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师数量前五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师数量前五名

  省区市州县名称少数民族教师数量省区市州县名称少数民族教师数量

  1凯里市685龙里县63

  2沿河县602普安县62

  3 印江县535兴仁县62

  4松桃县445福泉市31

  5务川县422镇远县18

  中值(荔波县 189);(麻江县 199)

  2.生师比

  我省幼儿园、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过大,由于学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的培养速度不能满足需要,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的生师比逐年减小,逐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普通高等院校生师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的生师比大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的教师配置水平仍然偏低。

  表12 各级各类学校生师比 单位:x:1

  20012002200520082013

  幼儿园生师比全国 30.8830.2027.5420.66

  贵州43.9271.4968.97-31.52

  贵州民族地区 ---35.27

  小学生师比全国 21.0419.4318.3816.76

  贵州26.2327.2225.7923.49(31)18.4317.96

  贵州民族地区 27.2424.7522.8518.24

  初中生师比全国 19.2917.8016.0712.76

  贵州15.5322.2921.1119.56(30)18.2317.28

  贵州民族地区 21.7121.4519.3918.42

  普通高中生师比全国 30.8818.5416.7814.95

  贵州2.3719.3919.318.56(26)18.25,18

  贵州民族地区 18.8519.2718.3018.02

  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全国 18.4122.525.0422.97

  贵州11.3419.6525.1334.85(29)33.19

  贵州民族地区 32.52

  普通高等院校生师比全国 19.0016.8517.2317.53

  贵州6.5110.9915.9817.26(19)17.08

  表12.1 贵州省民族地区幼儿园生师比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幼儿园生师比前五名民族地区幼儿园生师比后五名

  市县名称幼儿园生师比市县名称幼儿园生师比

  1榕江县85.57施秉县25.33

  2普安县79.14荔波县23.86

  3沿河县78.97福泉市20.89

  4惠水县65.94独山县20.64

  5望谟县63.20晴隆县13.31

  中值(松桃县 35.15);(印江县 38.15)

  表12.2 贵州省民族地区小学生师比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小学生师比前五名民族地区小学生师比后五名

  市县名称小学生师比市县名称小学生师比

  1晴隆县24.73福泉市14.35

  2望谟县22.13松桃县14.29

  3凯里市21.73独山县14.27

  4普安县21.65雷山县14.21

  5威宁县21.51玉屏县13.98

  中值(紫云县 17.53);(镇宁县 17.75)

  表12.3 贵州省民族地区初中师生比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初中师比前五名民族地区初中师比后五名

  市县名称初中师比市县名称初中师比

  1威宁县30.96松桃县14.50

  2望谟县24.79麻江县14.00

  3晴隆县22.35玉屏县13.85

  4紫云县21.86锦屏县13.82

  5务川县21.13天柱县12.69

  中值(平塘县 17.04);(册亨县 17.08)

  表12.4 贵州省民族地区高中师比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高中师比前五名民族地区高中师比后五名

  市县名称高中师比市县名称高中师比

  1威宁县23.46印江县15.77

  2望谟县22.78兴仁县15.31

  3瓮安县21.75麻江县14.80

  4紫云县21.57贵定县14.39

  5安龙县21.31玉屏县13.62

  中值(都匀市 17.26);(榕江县 17.27)

  表12.5 贵州省民族地区中职师比前五名和后五名

  序号民族地区中职师比前五名民族地区中职师比后五名

  市县名称中职师比市县名称中职师比

  1贞丰县82.21镇远县802

  2兴义市81.59天柱县1815

  3都匀市64.62关岭县306

  4安龙县56.36岑巩县1145

  5福泉市55.28紫云县463

  中值(麻江县 26.06);(龙里县 28.53)

  3. 高一级学历教师比例

  2002年以来,我省各级各类学校高一级学历教师比例增长幅度较大。义务教育阶段增加幅度更为显著,2002年和2013年相比,普遍增加6倍左右,但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一级教师学历比例和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教师比例逐年增加,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上看,民族地区高一级学历教师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表13 各级各类学校高一级教师学历比例 单位:%

  2002200520082013

  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全国27.456.3570.8884.91

  贵州15.6840.2162.61 (28)84.84

  贵州民族地区8.9137.3361.1466.44

  初中阶段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全国16.8935.2653.2199.12

  贵州10.9220.3740.13 (30)67.18

  贵州民族地区8.6317.6938.7045.30

  普通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全国78.8784.691.5596.44

  贵州69.4383.4689.81 (25)95.97

  贵州民族地区67.0382.3690.6291.95

  中等职业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全国62.9360.7279.186.95

  贵州60.0472.1374.49 (24)81.47

  贵州民族地区-66.0269.5070.23

  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全国31.1837.0150.6862.41

  贵州9.6322.4834.26 (30)52.25

  贵州民族地区0.684.7219.5222.59

  (五)经费保障

  1.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2002年以来,我省各级各类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但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全国挂末位置。

  表14 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单位:元

  2001200220052012

  普通小学全国 813.131327.26128.99

  贵州500.34532.81885.915038.12

  贵州排名 302924

  普通初中全国 960.511498.28137.00

  贵州509.56580.461010.965403.22

  贵州排名 312831

  普通高中全国 1565.251959.247775.94

  贵州2711.981099.991575.456184.97

  贵州排名 272028

  中等职业学校全国 1664.061980.547563.95

  贵州6161.261145.241544.756960.62

  贵州排名 282120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 6177.965375.9413877.53

  贵州8287.473201.673721.9610140.61

  贵州排名 271825

  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2002年以来,我省各级各类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保障水平日益提高,但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全国挂末位置。

  表15 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 单位:元

  2001200220052012

  普通小学全国 60.21166.521829.14

  贵州74.9321.8670.901235.95

  贵州排名 302931

  普通初中全国 104.21232.882691.76

  贵州114.0449.7170.151739.74

  贵州排名 252131

  普通高中全国 231.79363.542593.15

  贵州1186.3598.36188.051651.06

  贵州排名 252528

  中等职业学校全国 220.36336.662977.45

  贵州2491.45101.79204.773173.51

  贵州排名 242218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 2453.472237.579040.02

  贵州3221.41726.58939.304754.65

  贵州排名 292531

  注: 经费数据来源《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三、民族教育内涵发展情况

  (一)民汉双语教育

  1.少数民族母语学区分布。贵州省的苗、布依、侗、彝、水、瑶等主要少数民族中有一半以上人口在日常交际和思维中使用本民族母语;在这些以少数民族母语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学区(以下简称母语学区),学前及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少数民族儿童存在汉语言障碍,有双语教学需求,有开展双语教育的必要。

  贵州省有88个县,其中55个县387个乡镇有少数民族母语学区分布,共2074个校点有双语教学需求。除上述少数民族母语学区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校点也有零星的双语教学需求。目前贵州省的母语学区分布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主要分布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理环境差、交通不便的山区。

  表16 重点调查母语学区一览表

  地 域县(市、区)(个)乡(镇)(个)校点数(个)

  全省合计553872074

  黔东南15143982

  黔南1066309

  黔西南852343

  毕节848152

  铜仁1652

  安顺市527120

  六盘水市32970

  遵义市141132

  贵阳市1532

  根据贵州省教育统计年报表和2011年抽样调查的数据进行测算,全省小学一至三年级共15.73万人有双语教学需求,占全省农村少数民族学生数(1-3年级)的24.9%;全省在园农村少数民族儿童14.94万人,其中4.48万人有双语教学需求;全省不在园农村少数民族儿童9.96万人,其中2.99万人有双语教学需求。在母语学区农村学前至小学三年级的49.6%少数民族学生有双语教学需求。

  2.民汉双语教学情况

  我国的双语教学分为“部分学科民语授课部分学科汉语授课”、“民语授课加授汉语”、“汉语授课加授民语”、“汉语授课民语口头辅助”四种类型,贵州省的双语教学属于后两种类型,而“汉语授课民语口头辅助”或“民语授课汉语辅助”是贵州最为典型的双语模式。

  据贵州省教育统计2011年报表,全省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基本情况如下表。

  表17 全省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基本情况

  在校学生数(万)班数(个)双语教师(人)

  小学5.5218481545

  幼儿园1.10399251

  注:由于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差异,表中数据与上述调查结果差异较大。

  目前贵州民族地区农村民汉双语教学大多是教师自发的教学行为,他主要是为不通汉语或存在汉语言学习障碍的少数民族儿童汉语言学习提供母语辅助,或者在低年级的教学语言以少数民族母语为主,到中高年级逐步过渡到教学语言以汉语言为主。总体上这种双语教学主要是作为非母语学习的拐杖,母语学区这种形式的双语教学是一种客观需要。正如一位农村老教师所说,“教学质量低的关键问题是学生听不懂汉语,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在课堂中使用双语教学,学生听不懂的地方,老师用母语进行解释,学生听懂了,学习起来有兴趣,教学质量自然就有提高了。”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把现行通用语文课本翻译成民族语言教材,学生通过学习翻译的民族语言教材同时学习汉语和母语,但采用这种形式的学校数量极少。

  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双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格的双语教师严重缺乏,重点调查的387个乡(镇)的少数民族母语学区小学一至三年级双语教师缺口至少为3100人,学前班双语教师缺口至少为2150人;双语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双语教学方法未能遵循儿童语言学习规律,双语教育质量偏低;母语学区的学前双语教学严重滞后,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母语学生开展“双语言”教学的必要性缺乏基本认识,没有把“双语言”教学与“双语文”教学区别开来。

  (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

  1.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规模

  2000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学校大约有100所;2005年有500所左右;2007年增加到1500所左右;2008年达到2677所,其中:小学有2069所,初中有497所,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有79所,高等院校8所。2010年达到4000所左右。

  2.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主要内容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内容从原来集中于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体育等向民族民间文学、历史、美术、曲艺、舞蹈、戏剧、手工技艺、习俗、文化知识等方面拓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根据当地的民族文化的实际情况,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具体内容如:侗族大歌、水书、苗族刺绣、苗族舞蹈、布依族八音坐唱、屯堡地戏面具制作、苗族布依族蜡染、土家族板凳舞等。

  各地各类学校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需要,编写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传承、繁荣了优秀民族文化,培养了大批拥有民族音乐、体育、美术、传统技艺等特长的劳动者,培养了师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促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以2002年贵州省人大颁布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为标志,2002年,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先后下发《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我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进入制度化发展轨道。2003年至2014年,我省先后命名了四批共计84所省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各市(州)也相继开展了市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评选活动。2003年和2008年,省体委、省民委、省教育厅先后评选了两批共34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4.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贵州是国内最早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或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知识、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省份之一,经过10多年的努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在传承、繁荣和发展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培养师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提高学生的就业谋生能力,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丰富民族教育的内涵,彰显贵州教育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等方面成就显著。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是经费比较困难,我们调查的80所学校均反映经费困难,聘用兼职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教师研修交流、教具学具配置等都缺乏经费支持。二是师资严重缺乏,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专职教师,聘用的民间艺人缺乏稳定性、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学校自身的教师民族民间文化素养技能不高。三是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基本局限于“校园式”、“传授式”;多数学校更多偏重对少部分学生的特长和技能训练,人文内涵还不够丰富,缺乏对学生的民族民间文化氛围熏陶,部分学校主要针对少数学生的“特长”、“兴趣”式而非普及性教育等。

  (三)理科教学

  1.义务教育学业水平

  我省于2008年开展了对九个县(其中5个为少数民族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四年级数学、四年级科学、八年级英语、八年级生物四个学科40%左右的学生达不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小学科学为开卷考试,分数相对较高),课程标准新增内容的测试成绩相对偏低,且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异显著。学生对学校的感受不积极,四年级、八年级分别有14.7%、13.8%的学生表示不愿上学。主要结果见下表。

  表18 监测点学生学业成绩测试统计表

  及格率(%)均 分标准差

  初

  中英语23.2546.6919.28

  生物44.4556.9915.03

  小

  学数学2344.619.57

  科学57.462.817.18

  2012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54个县(市、区)的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进行质量监测。贵州省共10个县133所小学、61所初中参加监测,10个县中有5个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5个县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达到90%以上,因此,监测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贵州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理科教学质量。

  表19 贵州省样本县学生数学、科学学业成绩比较

  平均成绩

  (标准分数)水平Ⅱ及

  以上比例优秀水平Ⅳ

  学生比例应用能力水平Ⅱ及以上比例

  四年级

  数学贵州267~439~60658.1%13.6%57.6%

  全国326~500~66479.4%29.4%79.0%

  八年级

  数学贵州317~449~61261.5%10.4%62.4%

  全国339~500~66778.3%16.3%79.2%

  四年级

  科学贵州267~442~60869.8%15.2%

  全国343~500~66086.8%31.2%

  八年级

  科学贵州316~457~60961.78.3%58.5%

  全国337~500~66475.220.9%72.8%

  注:1.全国样本平均分的标准分均为500分,左端数据为第5百分位数,右端数据为第95百分位数。2.将学生学业表现分为Ⅰ、Ⅱ、Ⅲ、Ⅳ四个水平,其中水平Ⅰ为最低水平,水平Ⅳ为最高水平。3.能力水平的监测指标为为了解、理解、应用和推理与探究,每个指标又分为Ⅰ、Ⅱ、Ⅲ、Ⅳ四个水平。

  上表显示,贵州样本县学生学业水平与平均水平相比差异非常明显,优秀水平Ⅳ的学生比例差距非常明显,在全国范围内看几乎处于比较靠后位置。

  表20 贵州省样本县学生数学、科学学业成绩城乡差异

  平均成绩

  (标准分数)水平Ⅱ及

  以上比例优秀水平Ⅳ

  学生比例 全国平均

  (标准分数)

  四年级

  数学

  城市52189.3%32.6%542

  县镇48576.7%24.3%515

  乡镇44158.8%10.8%484

  农村40846.2%7.6%472

  八年级

  数学城市50080.4%25.7%534

  县镇46467.8%12.6%514

  乡镇农村43656.4%7.3%479

  数据来源: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贵州省2012年(数学、科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

  上表显示,贵州的城市、县镇、乡镇、农村样本校的数学平均成绩均低于全国均值,且城乡差异非常著。有近一半的农村学生达不到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2.普通高中学业成绩

  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看,贵州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数学科成绩处于全省九个市、州的中偏下位置。如201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英语、数学和理科的A等率(优秀率)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明显。如表25。

  表21 2014届贵州省三个自治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学科成绩比较

  科目 贵州省 黔南州 黔东南州 黔西南州

  平均分A等%平均分A等%平均分A等%平均分A等%

  语文1109.71063.31066.091095.8

  英语1088.8699.63.371035.371056.63

  数学1109.5399.25.331056.061087.49

  物理11613.71065.191128.861117.97

  化学12216.11156.2912014.911810.1

  生物11111.198.42.5210811.71062.93

  从普通高考成绩看,表22是2013年普通高考民族自治州各科考试成绩比较,可以看出,贵州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高考考生各科考试平均分与全省平均成绩差异不大,差异比较明显的是英语、数学、理科综合等的及格率,说明总体成绩处于全省九个市州中下水平。

  表22 2013年普通高考民族自治州各科考试成绩

  科目 贵州省 黔南自治州 黔东南自治州 黔西南自治州

  平均分及格率%平均分及格率%平均分及格率%平均分及格率%

  语文95.9577.7795.8878.6294.6975.3594.4771.68

  英语60.0015.2659.2913.9755.208.9154.8111.62

  数学理62.9617.9463.2017.1559.9013.5661.3917.70

  综合理125.812.19125.811.17120.17.49123.112.77

  数学文43.144.2044.674.0843.222.8540.344.22

  综合文185.661.85187.865.56184.461.58180.153.32

  注:数据来源于《2013贵州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资料集》

  我们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有70%以上的学校图书资料、实验室设备、电子化资源不能满足需要,且经常使用实验室及学校有关教学资源的教师达不到50%。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职业压力较大,倦怠情绪较重,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高是当前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四)职业教育

  1.发展成就

  民族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我省基本形成了从高等职业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学历与继续教育并举、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办学机制,建成了层次完善、专业门类较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分布在三个民族自治州的普通职业院校共有66所,其中高职5所,中职57所。近几年来,我省职业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快速扩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省县级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建设和职业教育实习训练基地建设得到大大加强,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迅速增加。

  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等合作模式,推行“校中厂、厂中校”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支持学校办到园区去,专业围着产业办,实训车间建到职校来,毕业就近找工作。针对贫困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体等就业重点人群,通过中、短期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职业院校空间布局逐步优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园区化办学加快推进,以贵阳清镇职教城、毕节双山新区职教城、黔东南职教园区等为载体,打造现代化、集群化、规模化的职业教育聚集区,以实施好中职“百校大战”项目为抓手,优化职业教育空间布局,重点在城市和人口大县办一批实训设备完善、教育质量较高的职业技术学校。

  职业教育民族特色初步显现。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等开设了民族药物制剂、畜牧兽医、茶叶生产和民族刺绣与蜡染、民族工艺品设计制作等专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毕节市创办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突出彝族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方言导游、酒店管理、农业实用技术等教学。石阡、玉屏、沿河、台江、雷山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当地实际,分别开设特色食品、萧笛制作、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加工、民族歌舞和民族文化导游等特色专业。

  2.发展措施

  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2013年,印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1号),实施以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和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教育“9+3”计划。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全部免除省内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学费,60%以上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实施中职建设“百校大战”计划,每年输送3万名以上初中毕业生到省外职业学校就读,利用省外优质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培养我省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营造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建立良好导向。如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动员工作,召开初中毕业生家长会,开辟中职招生宣传专栏,大量发放《初中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读本》、《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手册》等。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落实细化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加大执法力度。积极争取8个对口帮扶城市分别援建一所高水平的职业学校,以此带动职业教育发展。

  3.存在问题

  职业教育吸引力弱,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状况比较严峻,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育教学质量不高,职业技能训练薄弱,学生学业完成率低,一些学校辍学率较高。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职意愿调查表明:有50%家长坚决不让孩子上职高, 40%的家长是因孩子要求才让其读职高, 90%多的学生读职中是为了获得高中的文凭,学生真正对学技术感兴趣、认为能找份好工作的不到10%。职业教育资源不足,普遍存在“三缺”(缺专业师资、缺校舍、缺实习实训设备),不少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小,学生人数少,投入水平低,办学条件差。

  (五)预科教育

  1.招生规模与来源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招生人数逐步增长,2013年贵州少数民族预科招生计划总计4531人,其中理科一本456人,文科一本144,一本小计600,理科二本1605人,文科二本1588,二本小计3193,一本二本合计3793。三本招生计738人。

  2013年贵州省民委、教育厅组织的由贵州省教科院牵头、省内六所高校有关专家组成的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704名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农村户口的学生有496人,占总人数的70.4%,城市户口的学生208人,占总人数的29.6%。来自农村的有417人,占59.2%,来自城镇占40.8%,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占比低于贵州农村人口比重(62.2%),低于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州农村人口比重(70%左右),更低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乡村人口所占比例(76%),与国家“重点招收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的政策有一定的差距。

  从调查分析的近三年各世居少数民族预科生占少数民族预科生比例看,苗族、布依族、彝族和白族等少数民族预科生人数偏少,其在少数民族预科生中占有的比例低于该民族占整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比例。例如苗族、布依族人口占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分别为35.61%、22.53%,但苗族预科生占民族预科生人数之比为26%~ 30%,布依族预科生占民族预科生人数之比为14.4%~15.8%。

  2.预科教育与服务

  我省办有预科教育的高校均配备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各校根据需要进行文科、理科分班教学,开设了应用写作(文科)、管理学概论、化学、物理、时政评论、科学与人生、法律文化与实践、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多数教师能够给提供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80.6%的学生认为教师强调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学生对生活服务认同度较高,79.5%的学生认为自己适应学校的住宿条件,75.1%的预科生认为学校强调为学生提供生活服务时考虑民族禁忌。

  3.存在的主要问题

  招生实际情况与招生政策有差距,存在偏离政策初衷情况,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预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预科课程教学质量与师资水平有限,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等民族性教育不强,能力培养不突出,学校对民族学生心理教育重视不够,预科生的民族文化基础堪忧。就课堂观察来看,教师较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主要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的学习投入有待提高。对预科培养单位和预科学生缺乏有效考核评价机制等。

  四、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贵州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我省财力支撑教育发展和居民教育消费的能力薄弱,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处于全国挂末位置。据《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2年贵州公共财政教育支出较上年增长达37.05%,排全国第四位,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情况贵州已达到18.18%,排全国第十二位。但投入水平偏低,如小学、初中、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均处于挂末位置,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全国倒数第一,还不到新疆的一半,不到上海市的四分之一。

  截止2013年6月底,全省教育负债421亿元(其中普通高校135.8亿元、高中阶段115.5亿元、义务教育阶段67.8亿元、其他教育负债101.9亿元。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教育负债138.5亿元,占全省教育负债的32.9%,其中普通高校10.5亿元,占全省的7.7%;高中阶段53亿元,占全省的45.9%;义务教育阶段40.4亿元,占全省的59.6%;其他34.6亿元,占全省的34%。

  我省下一步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条件达到或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加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能力建设,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资金需求量大。全省尚有300个左右乡镇、街道办事处无公办幼儿园,按照新建一所250万元测算,需资金7.5亿元,未来中职“百校大战”建设资金缺口至少50亿元,普通高中建设大多依赖银行贷款,缺口资金81亿元。经测算,到2017年,要基本普及15年教育,实现“3个85%以上”目标,共需投入资金256亿元(学前教育39亿元,义务教育135亿元,高中教育82亿元),按目前贵州的财力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投入需求。

  2.贵州教育条件保障和师资配置水平偏低

  条件保障水平偏低。我省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教学设备值、生均图书册数、生师比和高一级学历教师比例大部分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处于全国靠后甚至挂末位置。例如,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排名小学31位,初中30位,普通高中27位,中等职业学校30位;生均仪器设备值排名小学30位,初中28位,中职和高校均为30位。小学生均图书册数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31个省市自治区挂末位置。我省民族地区教育条件保障水平有些指标则更低,而且民族地区教育设施设备配置的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更为显著。

  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我省各级各类教育生师比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指标处于全国靠后甚至挂末位置。以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为例,全省只有3.4万人,按师生比1:15计算,缺额近4万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数量上虽然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但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中职教师、高校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如职业学校“双师”型和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专任教师仅1.2万人,教师缺1万余名。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素质亟待提高。如2013年我省首次试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16225名应试者仅1946人取得笔试合格证,通过率仅为11.99%,大大低于全国试点省份33.7%的平均通过率。

  我省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城乡之间、县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边远、贫困校点教师缺额依然严重,师资力量薄弱,工作繁重,农村学校优质教师资源短缺。二是农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学历结构等不尽合理,英语、科学、艺术、双语、民族民间文化等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三是农村学校教师教学交流培训机会偏少,校本研修机制没有很好建立,据我们课题组对三个个少数民族聚居县的抽样调查,农村小学校长、教师经常定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杂志的比例分别只有16.7%、10%,73.3%的教师、77.8%的校长认为农村校本研修缺乏专业引领,研讨交流的深度不够,针对性不强。四是农村教师住房困难,工作和生存环境艰苦。

  3.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配置不平衡,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例如,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学生的外语、理科学习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基础掌握不扎实,基本方法不熟练,解决开放性、探究性、情境性问题的能力不足,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薄弱。职业教育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对学生吸引力偏低,学生学业完成率较低,“双师型”、技能型教师严重缺乏,办学水平亟待提升,扩大规模、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的任务较重。高等教育规模偏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大班额现象还比较严重,课程与教学改革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都十分薄弱。

  4.农村少数民族家庭子女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偏少

  贵州教育普及程度仍然偏低,我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主要指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普及层次较低,如2012年黔东南州的民族乡“初升高”平均升学率为40.1%。农村地区考生中有很大一部分考取的是高职和专科院校,考取一本、二本的比例远低于县镇和城市的考生,边远民族地区的农村考生录取一本、二本的机会更小。据调查,解放以来,我省很多边远的村落迄今还没有一名大学生,情况比较好的上千人的行政村也只有10名左右大学生。如榕江县水尾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有5人考取大专院校,2012年,全乡没有一人被大专院校录取。民族教育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少数民族家庭子女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偏小,少数民族人才储备不足。

  5.民族教育内涵发展的专业支持与服务能力薄弱

  民族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是质量和特色问题。我省的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理科教育、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双语教学、民族团结教育等的专业支持与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缺少研究指导队伍,缺乏专业机构支撑,专业服务制度欠缺,师资保障水平偏低,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待健全,教师研修团队建设薄弱,教育教学研究不深入,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课程建设质量不高,投入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着我省民族教育的质量提高和特色发展。我省虽然对上述问题比较重视,但是研究不够,支持不力,投入不到位,服务不专业,例如,我省大多数地方的双语教学仍然处在一种自发、自然的状态,质量不高;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虽然已开展多年,现在已到不进则退的发展瓶颈期,这些都迫切需要更有力的专业服务支撑。

  贵州到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民族教育主要面临三大任务,一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普及层次,使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加快民族教育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使民族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特色更加突出;三是推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民族地区倾斜,使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二)政策建议

  1.建议成立国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部际协调领导小组

  民族教育涉及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和长治久安等重大问题,建议中央成立“国家民族教育改革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建立由发改、财政、人事、教育、民族、文化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跨部门协调机制,研究民族教育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

  2.突出资源倾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力度

  我省民族教育改革发展所必须的软硬件建设,基本上没有稳定资金来源。我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现实,迫切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我省教育经费投入的倾斜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议国家制定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对达不到最低标准的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由国家财政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补足。同时加大各专项经费投入力度,在教育专项投入中免除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匹配经费要求,切实解决我省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困难。

  在国家层面设置若干民族教育发展项目。建议针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困难和需,实施若干民族教育项目。如,西部民族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学资源建设工程,以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图书资料、实验室设备、电子化资源、体育器材等严重不足的问题;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中小学建设工程,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民族文化传承教师聘任培养计划,边远少数民族农村“双语”教育扶助计划;少数民族农村学前教育免费计划等。

  增加国家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国家现在设立的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数额太低,远远满足不了解决民族教育发展中的一些特殊困难,建议大幅度增加。此项经费主要用于,开发“双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双语”师资培训课程,开展“双语”教师的全员培训。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支持与服务。民族团结教育教科书免费发放与师资培训。开展民族教育研究与改革试点等工作。

  3.高度重视质量,建立健全民族教育内涵发展支持服务机制。

  质量和特色问题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和生命力所在。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尽快调整和完善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解决教师编制标准城乡倒挂的问题,将编制标准由城乡倒挂向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倾斜。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为边远民族地区补充更多的合格师资。设立西部民族地区数学教师、理科教师和外语教师培训研修专项,按学段、学科建立民族地区教师发展专业支持服务队伍,采用“影子教师+培训指导+校本研修”的方式提升专业水平。实施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聘任计划等。

  在课程设置发展方面。在统一的国家课程基础上,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课程计划中增加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扩大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自主权,在课程中增加地方的民族的地理历史、文化艺术、民间体育和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变课程设置的“城市中心”为“多元发展”,为民族教育特色发展创造条件。

  在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的支持指导力度,建立民族教育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大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完善民族教育开放合作与教育帮扶机制,依托专业扶持、对外交流、信息化建设等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园区化办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有民办、公助民办、国有民办、公办托管等多种形式的职业院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运用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关停一批办学规模小、办学质量低的职业学校,限制和淘汰社会需求不足的专业。

  建议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贵州双语教肓纳入国家民族教育综合改革与内涵建设重要内容,建立明确的支持政策和服务保障机制。

  在专业服务队伍建设方面。建议国家要求各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省份和民族自治州成立专业的民族教育研究机构,或者在教育科研单位建立民族教育研究内设机构。积极鼓励和支持成立具有中介性质的多样化民族教育研究与专业服务机构发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专业化运作的方式推动民族教育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4.完善有关政策,提高边远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机会

  提高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机会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现实要求。

  进一步调整完善招生考试加分政策。高考的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性加分政策对于提高民族考生的入学机会具有重要作用,但应更符合公平原则,进一步向经济困难、居住偏远等处境不利的少数民族考生倾斜,在加分对象的选择上,把对族别的优惠,改成对地域和少数民族都兼顾的优惠,以此作为解决边远农村家庭子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偏小问题的重要途径。

  进一步增加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建议教育部继续增加面向我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重点招收边远农村学生,以增加我省少数民族地区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进一步完善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招生政策。建议继续增加我省的预科招生计划。建议国家在招生政策中明确预科招生的具体地域和对象范围,以招收民族县、民族乡、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乡镇及以下农村学生为主,以更好地落实“重点招收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的预科招生政策,提高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的学生受教育机会。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xx县义务教育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加大,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去年年末“两基”工作已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顺利实现“普九”。但是财困民贫、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经费缺口大、教育投入不足、人口素质偏低,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制约着xx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认真研究xx民族基础教育工作,找准xx基础教育落后的成因,研究和探索xx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其意义非常重大。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介于北纬23°29′—24°28′,东经104°31′—105°36′之间,东连富宁县,南接麻栗坡县、西畴县,西与砚山县、丘北县毗邻,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接壤,在建的衡(阳)昆(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云南通往两广和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之一。县城所在地莲城镇,距州府文山城167公里,距省会昆明市485公里。xx历史悠久,5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是秦朝句町古国故地,1913年设置xx县,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县辖18个乡(镇)、174个村委会(社区)、2958个自然村,国土面积7810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7%,境内最高海拔2035米,最低海拔420米,年平均气温16.7℃。居住着壮、汉、苗、瑶、彝、回、蒙古、仡佬等十一个世居民族。20xx年末总人口7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12万人,占总人口的94.64%,少数民族人口47.28万人,占总人口的62.0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8人。全县耕地面积62.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7亩。20xx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23914万元,财政总收入1363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88万元),财政总支出54643万元,教育总支出19979万元,教育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6.56%。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农民人均有粮300公斤。目前,全县尚有绝对贫困人口14万人。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二、20xx年-20xx年xx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

  (1)、20xx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942所(含教学点378个),其中:普高5所(含1所民办高中),职高1所,中心学校21个(所辖初中25所),幼儿园17所(含15所民办幼儿园)。全县教职工总数6314人,其中:代课教师66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0.4%。全县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中50.7%,初中72.3%,小学84.36%,幼儿园100%。全县在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135220人,其中:高中在校生5394人,初中在校生34482人,小学在校生93144人,幼儿园(含学前班)2200人。全县校舍建筑面积643661平方米,中学生均5.2平方米,小学生均4.7平方米,全县危房面积39600平方米。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91%,辍学率为0.73%;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94.14%,年辍学率为3.89%,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5.2年,“普九”人口覆盖率100%。

  (2)、20xx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908所,其中:高中5所(含一所民办高中),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所,中心学校23所(含附设初中),完小494所,教学点362个,民办幼儿园2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6601人,其中:在职在编教职工6008人,代课教师593人,代课教师人数占教职工总数的9.0%,比20xx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全县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完中47%,普通中学75.68%,职业中学76.36%,小学86.07%,幼儿园100%,均比20xx年有所提高。全县在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128660人,其中:高中6357人(含职业高中),初中34273人,小学85217人,幼儿园(班)2813人。入学率:高中20.56%,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30%,小学99.11%,幼儿园(班)21.00%,分别比20xx年上升2.1、2.16、0.20、9个百分点。辍学率:初中3.43%,小学0.71,分别比20xx年下降0.46、0.02个百分点。全县有校舍建筑面积673724平方米,比20xx年增加30063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40817平方米,比20xx年增加1217平方米。全县初中学生均校舍面积8.0平方米,比20xx年增加0.61平方米;小学生均建筑面积5.0平方米,比20xx年增加0.4平方米。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5.95年。

  (3)、20xx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园)559所,其中县教师进修学校1所、完中4所、职高1所、民办高中1所、初中24所、小学501所(其中完小341所)、教学点365个、幼儿园27所。有小学教学班3105个,在校生83987人;初中教学班622个,在校生35679人;高中教学班144个,在校生7546人。有小学专任教师3549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和其他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合格率97.35%;有初中专任教师1955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和其他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合格率95.40%。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27%,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0.62%;初中阶段入学率97.01%,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2.63%;7—15周岁“三类残疾”入学率71.31%;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21%,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2.23%;现有青壮年总人口435146人,其中青壮年文盲人口3197人,文盲率为0.73%,抽考复盲率2.50%。全县小学校舍建筑面积429124平方米,生均5.11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285584平方米,生均8.00平方米。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6.07年。

  从以上三年的数据来看,我县教育发展发展势头较好,响应了国家提升教学质量集中办学的政策,校点逐年减少,教师逐年增加,校舍逐年改善,入学率逐年提高,教育的各项指标均呈良性发展,去年年末“普九”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是全州最后一家实现了“普九”验收。

  三、xx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情况

  根据我县“县大、财困、民贫,人口多、基础差”的实际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云南省“两基”攻坚计划》,在认真算清实施普及教育的“总人口帐、贫困学生人口帐、普及帐、校舍帐、教师帐、资金帐”的基础上,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xx县两基攻坚方案》、《xx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方案》、《xx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暂行规定》、《xx县普九工作责任追究制》和《xx县县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单位挂钩联系普九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各级、各部门明确了“普九”工作的责任。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顺利实现“普九”,我县各级各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法律法规,讲解实施“普九”的重要性、必要性,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普九”。 一是全面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开展《义务教育法》宣传活动。县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法》印制、张贴到学校、村寨、集市、街头醒目位置,并将《义务教育法》摘要印成册发到各乡镇学校和村寨。 二是利用有线电视播放《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致全县适龄儿童少年朋友的一封信》,努力营造防止适龄儿童、少年外出打工的社会氛围;以“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大打‘普九’攻坚战”为主题的宣传动员;每天滚动播放“普九”宣传标语,及时报道“普九”专题快讯。 三是利用标语的宣传功能,在公路、学校、村寨等醒目位置制作宣传牌100多块、宣传标语1万多平方米,宣传《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国家、省、州有关义务教育和“普九”的要求。 四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九”宣传活动。几年来,县、乡召开“普九”工作专题会议515次,宣传、研究和布置“普九”工作,各乡镇利用标语、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车、派出“普九”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普九”文艺演出等形式,对“普九”工作进行宣传,全县仅出动“普九”宣传车辆就多达2100多辆(次),“普九”专题文艺演出378场,“普九”工作队进村入户宣传60000多人(次)。宣传工作基本上做到了“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墙壁上有文字”。“普九”工作在我县深入人心,引起强烈的共鸣,社会各界支持“普九”、参与“普九”的氛围较为浓厚。如珠街镇老山坡村小组长魏仕才看到本村8名学生开学两周后还没有上学,他挨家挨户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卖了自家的耕牛帮助8名学生解决生活费,并帮学生扛着行李走了10多公里的山路将8名学生送回学校;篆角乡沙牛村张昭福积极配合“普九”工作,经常到村民家宣传《义务教育法》,每年还组织村民举办“普九”文艺演出,在他的宣传动员和教育下,该村70户人家65名适龄少年,几年来无一人辍学。在xx,像魏仕才、张昭福这样支持“普九”、参与“普九”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四、xx县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情况

  为使我县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管好、用好,切实保障贫困学生学有所助,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贯彻落实到位。

  一是管好用好义务教育经费,教育经费用在学生的身上,做得专款专用。

  财政对教育的拨款:财政经常性收入,2003年为5255万元,2004年为6034万元,20xx年6804万元,20xx年为7513万元,增长比例三年分别为14.82%、12.76%、10.42%;财政对教育拨款2003年为10803万元,2004年13135万元,20xx年1543万元,20xx年18407万元,增长比例分别为21.59%、17.50%、19.26%。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04年969.57元,20xx年1041.36元,20xx年1310.19元;初中年生均教育事业费2004年1002.67元,20xx年1086.20元,20xx年1482.19元。财政拨发的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2004年152.26元,20xx年241.63元,20xx年258.02元;初中年生均公用经费2004年252.76元,20xx年272.57元,20xx年337.70元。城市教育费附加:20xx年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223万元,并全部用于教育。20xx年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共2071万元,用于教育980万元,其中用于义务教育980万元,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合理。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开展勤工俭学:20xx年全县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195万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学生。勤工俭学收入小学131万元,生均14.77元;初中75万元,生均21.20元。教职工工资:全县教职工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按时足额发放,无拖欠现象。

  二是认真贯彻“两免一补”政策和结对帮扶政策。为使“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我县制定了《xx县贫困生救助办法》。20xx年全县共有4940名教师结对帮扶了19531名学生,献爱心补助金额达117055元。639名小学、初中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和享受免杂费补助,总金额为3683156.52元,其中免费教科书为2014706.52元,免杂费为1668450元,同时有913名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享受免除“一费制”补助,金额为85640元。20xx年,全县共有77981名中小学生享受春秋两季学期免费教科书补助,总金额为595.92万元,全县有127316人享受免除学杂费政策;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学金发放1586人,发放经额30.52万元。20xx年全县有77981人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补助,争取到上海南汇区万祥镇商会教育扶贫捐资6万元,全县各乡镇募集到贫困学生助学资金达50.6万元,挂钩乡镇的县级各部门,也通过捐资捐物,加大了对乡镇贫困生的救助。“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多渠道、多途径帮扶的开展,基本解决了中小学生因贫辍学的问题。通过以上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初中学生辍学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由2003年的11.70%下降到现在的2.63%;初中阶段入学率由2003年的76.33%提高到现在的97.01%。年末,“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教育部已认定我县实现“普九”。

  五、制约xx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提升的因素。


民族教育调研报告相关热词搜索:调研报告 民族

1、  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学 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两篇(2015-07-13)

2、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了自己将来参加医疗卫生系统工作更好的发展,为了给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贡献一些简单的建议,促进社区卫生工作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医科院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2015-07-17)

3、一、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调研报告写法 调研报告基本格式怎么写 模板(2015-07-29)

4、摘要:十八大首次提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还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毛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范文(2015-07-30)

5、为全面掌握和了解村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2015年新年前后,根据县委组织部的部署,我村结合农村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广大外出务工创业者回乡之机,就村级经2015泗溪村乡村工作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调查报告范文(2015-08-04)

6、按寿扶贫组电(2014)2号明电要求,我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近日对近年来实施的重点扶贫项目进行全面自查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小甸镇扶贫开发工作自查报告 乡镇扶贫调研报告模板范文(2015-08-04)

7、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艳山红社区不断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和灾害应急管理水平,通过制定方案、紧急处置、及时救援等有条不紊的艳山红社区防灾减灾工作调研报告(2015-09-10)

8、深圳光明新区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政府引领、规划先导、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在低碳生态建设上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成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国家绿深圳光明新区低碳生态工作调研报告 (2015-10-08)

9、村官 调研报告 大学生  南港镇龙潭村地处南港镇集镇结合部,村级规模调整后,由原龙潭、前进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距县城约12公里。南港至白马宕公路穿境而过,东傍南港河,南邻集镇街大学生村官驻村调研报告(2015-10-18)

10、调研报告甘肃省食用菌生产相对于其他省市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尤其我省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冷凉区的双孢蘑菇生产发展最快。河西走廊双孢蘑菇产业调研报告总结(2015-10-23)

11、调研报告 干部驻村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同时同步小康成驻村工作调研报告(2015-10-30)

12、调研报告 表格为官不为调研报告表格(2015-11-02)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民族教育调研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民族教育调研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82380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