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报告 >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5-12-26 05:55:4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供大家学习参考。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
《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是农村,今年暑假回家,对家乡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一次调查。这几年家乡的变化还真是很大,以前破旧的房屋、泥泞的道路、混乱的村貌、闲散的亲人已经在短短的几年中一扫而光,展现在眼前的一幢幢砖混新房、宽阔的柏油路、整洁的村庄和忙碌的亲人们。对家乡的情况进行了解,用家乡人的话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咱家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家乡的现状

我们村位于宝鸡市凤翔县的一个村落,是以种植业为主,因此是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村,当时曾经有人主张种植经济作物,又怕到季后道路泥泞运不出。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使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

1. 村容村貌

这两年村容村貌的变化是最大、最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村级公路的修建、房屋的更新和村容的整治几个方面。

村级公路的修建,由乡里统一出资修

建了通过村里与各个村子连接的柏油路,并通上了公交客车,因此外出再也不用走几里路才能坐车了,村内的道路由村里出资也由原来的土路修成砂石路,再也不怕一下雨就出不了门了。

房屋的更新,俗话说:“看一个村子的穷富关键看房屋”初步统计这两年全村翻盖新房16座,整个村子的房屋全是砖混建筑,两幢土坯草房于前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在村里彻底消失,新房都有上下水设施。

村容的整治,近几年村里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干部挨家串户说服,将柴草垛和粪肥堆移到院内或移到村外,不允许堆放在村里道路两旁,解决了既影响交通又影响美观的问题,并对一些道路进行取直修理,走在宽阔的村路上心情特别舒畅。

2. 经济情况

我们村经济状况在整个乡里属中下游水平,在正常年景村民人均年净收入在3500-4500元。较三年前人均净收入提高1000元。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通过和几个亲属谈话,发现他们希望孩子外出,虽然现在农村的发展国家很

重视,取消农业税、增加粮食补贴等政策让农民得到越来越多优惠,但也不想让孩子子承父业在家务农,近几年每年都有10个以上的孩子外出读书就业。 整个村子的贫富差距不大,全村只有几户低保户,,其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地和国家帮助。

3. 精神状态

此次回家给我感受最大的是乡亲们的精神状态的变化。记得小时候农村生活是很苦,但是大家也乐哉悠哉,没有个目标,这是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现在就不一样了,种田越来越讲究,机械化种田代替,整个村子基本上都用农用拖拉机播种、喷洒农药、运输。耍钱的时间都用在研究致富的办法上来了,家家都有几本实用书籍,遇到困难就翻一翻,现在的游闲方式也改变了,村里经常组织种、养殖户到外面取经学习,来开眼界、搞引进、弥补自己不足。现在的农村可以说很忙,甚至没有休闲的日子,就是过年了也还得喂猪喂鸡、种植大棚户更是一进大棚就是一天的情况。现在的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了自己发展方向、有了追求目标,但是他们还很谦虚得说:“我们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还差多了”。

4. 教育和医疗情况

教育和医疗问题是最贴近农民的问题,也是乡亲们最关注的问题。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现在孩子们都能上起学了,从2006年起彻底免除了学费,根据政策规定,邻村几个特困户家庭的孩子凭特困证明还享受了免费提供课本的待遇,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调整在春节前也进行了补发,但是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仍然不强。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情况,全村人基本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特困户由村里出资也按时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真正体验到农村合作医疗的益处。

二、家乡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家乡基本情况的了解,心情还是很凝重,家乡是变了,变富了、变美了、乡亲们变的精神了,但是乡亲们文化知识的欠缺、人居环境的任意破坏、对新事物认识的不敏感性、自主创新意识的不够仍然严重的束缚着农村前进的步伐。作为在农村长大的我仍对农村的发展担忧,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 家乡人民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几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很容易满足,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可知,安于现状、漠视先进文化的心理普遍存在,缺乏对生活的挑战,缺少自主创新的意识。

2. 教育负担依然繁重

对于儿童教育问题,虽然实行了农村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儿童教育的附加费用,仅上学通勤费用、中午就餐费用每月每个孩子需要100元以上,这对农民来说负担还是很重。

3. 村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

村长虽然是通过全体乡亲们选举出来的,他们不是村官而是全村致富带头人,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在加上土生土长在农村,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大,他们的能力已经严重限制了其发挥的作用。

4. 农业发展缺乏科学技术指导

家乡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靠天吃饭”,虽然在每个家庭都能找到几本专业书籍,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的掌握;对外部先进科技信息的了解特别少,只能通过参观的形式到外部去学习,在内部无法获得系统的科学技术来指导农业生产。

5. 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认识不够

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仍是造成广大农民贫困的主要因素。农民的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的农村已经基本铺开,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通过与乡亲们谈话可知,他们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对合作医疗的认识还不是很高,对一些合作医疗的使用程序并没用真正了解,甚至非住院买药时,他们并不知道也可以报销,可见农民对合作医疗还没有真正了解。

6. 注重收益,忽视环境保护

现在的乡村建设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村镇的规划设计还有差距。在村内大量养殖禽畜造成居住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对建设的村容村貌维护不够,往往因利益关系就会出现人为破坏的现象。村内的公共卫生没有专人来维护。

7. 资金短缺束缚着农村的发展

当谈到现在农村最需要的是什么时,大部分人认为资金问题是最大问题,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政策性银行贷款外,再向银行贷款很难。乡亲们为了创业甚至还存在“高利贷”借款行为,因此资金短缺成了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为家乡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 解放思想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一是要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文艺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传播健康、文明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净化农民的思想意识,引导农民尊重科学、尊重知识,不断开拓进取。二是要积极更新思想观念。帮助他们转变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破除“小富即安”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鼓励农民大胆接受新观点、新理念,从根本上克服畏难情绪和依赖思想,激发敢闯市场经济大潮、迎接各种挑战的豪情和勇气。

2. 加大农村的教育补助投入

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办法就是从娃娃抓起,从根本上改变娃娃的思想观念,进而带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在实行农村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由国家投入补贴孩子教育的附加费用,保证适学儿童全部入学,杜绝辍学现象,减轻儿童入学带给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

3. 加强村政府领导班子建设

建议村级领导也实行人才引进道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在农村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制度,让大学生来担任村长职务,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是大学生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做农民创业的带头人,向农民传授良好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还能进行思想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收获。关于大学生的选拔工作,可以选拔志愿者参加,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国家适当给予补助,来鼓励他们在农村这块天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4. 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

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科学技能培训。通过建立以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科技夜校为主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增强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和本领,提升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二是大力倡导科技创业。积极支持农业科技研发

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式”、“个体式”、“协会式”等多种形式自办科研机构,使农民既做科学技术的实施者和传播者,又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者和推广者。三是逐步构建农业信息平台。建立具有较强功能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建议今后的“农村三下乡”活动要坚持下去,并且不要流于形式,要真正下到农村,融到农民中去,与农民一起研究农业、从事劳动。

5. 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

建议市、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以后要加强向农民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做到定期深入农村搞宣讲,或者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案例讲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农民了解合作医疗,享受应得的待遇。

6. 加强农村村容村貌建设,注重环境保护

一是建立独立于人居地区的禽畜养殖区,人与禽畜混居,必然造成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要彻底将人与禽畜分开,在村外建立规模的禽畜养殖场,解决禽畜对人居环境的污染。二是建议搞村级物业管理,按照城市公益性岗位管理,在农村招聘物业管理人员,物业管理人员负责村内的环境保持工作,其物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在地方环境治理费用中支付。

7. 切实解决农村的资金问题

要积极探索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发挥农民主动性。新农村建设完全依靠政府,或者向农民强行摊派,都是不实际的。建立起农民主动提要求、地方政府全力组织、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各方协调,合理分担成本的建设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建议根据城市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制定小额农户贷款政策,国家拨一部分资金,地方配比一部分资金,根据农户的需要贷给农民,帮助农民尽快走出困境,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1年8月29日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洛阳理工学院暑期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一、 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新农村建设内容: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2.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只有让农民了解建设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他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关系到他们当前切身利益和未来美好生活的事业,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素质放在首位,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工程,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

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九亿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宽裕。

新农村建设已有一段时间了,而在我的家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又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期返乡时间,对我家乡人民的农村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我村庄可以看做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

1. 时间:2010年7月17号至2010年8月7号。

2. 地点: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曲屯镇刘冲村 。

3.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入户咨询和提问,并做了较为系统的、详细的记录和统计。

4. 内容:分别对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想法以及意见做了详细的记录,尤其对新农村建设以来对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内容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5. 家乡基本情况:我村位于镇西北向,离镇1.5公里,距离县城20公里。村内有1条主要路路,宽约6米。现有耕地面积2160亩,人均1.4亩,全部为旱田。村总人口为1202人,其中校训文化50人,初中文化300人,高中60人,大专以上23人。老人、儿童以及迁出户口的学生不在统计之列。

村年总收入为460万元,人均年收入3800元。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以前都有很大提高。就村民的生活条件而言,村中现有富裕户31户,小康户196户。

定期的农村集市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便利了农产品的买卖活动。 据统计,村中现有楼房34幢,其他住房均为砖混结构的平房,约为1260间。截止调查日至,有新房户数130户,旧房户数56户,全村破房、危房零户。

通讯方面,村内共有固定电话约320部,手机780部。家用电器方面,现有洗衣机180余台,组合音响约70件,彩电360余台,电冰箱200余台,有线广播电视的入户率达到80%。

交通工具方面,自行车人均一辆,摩托车150余辆,另有电动车100余辆,载重汽车6辆,农用三轮车120余辆。

其它方面,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参合率为100%。

6.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新农村现状的调查,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和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借鉴和参考意义。

三、 当前新农村总体现状

(一)经济发展:在公元2000年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二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地进行,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根本性变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强,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虽然我村对主干道进行了硬化,但是路面狭窄,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难,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

问题二: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村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二是农村产业化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实惠不大,

农村产业化需要进一步调整。三是村民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以及其他生产项目的确定上存在着盲目性。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同时盲目的确定生产项目也使农民的生产面临着更高的风险。

问题三:受多种因素限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3.41元和18.4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10.5%和24.6%;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在减少,加上牲猪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牲猪、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问题四: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没有基本保障。一是农村教育负担仍然很重。一方面,教育布局调整不科学。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较远的中心完小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难。由于政策和经济条件的原因,目前乡镇医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另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50元的,现在需要100元,国家报销50元,自己还是要出50元,搞去搞来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三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目前,我县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 对新农村建设中几大问题的个人思考:

第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建设的经费从哪里来)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就此次的调查对象而言,村中没有一处集体经济,没有村办企业。农民增收也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缺少统一的指导,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第二: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大的工程,它需要统筹的规划,需要村与村、与乡镇、与县市之间的合作,需要上级机构的扶植。

就地理位置而言,我村离镇中心较远;就自然资源而言,它没有资源上的优势……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发展自己的集体经济,单纯依靠本村的力量,一方面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很容易在结构安排上或是项目选择上与其它地区重复,从而造成效益低下甚至是失败,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上级的统筹。在这一方面,国内外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意大利南部的小城镇加工业,我国浙江部分地区的村镇加工等。

第三: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调查报告

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材料物理101班 任课教师:杨舒眉

调查时间:2012年4月1号——5月20号 调查组成员:黄柱 7号,姜威 8号,况露 10号

调查背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致富农民入手,率先推行农村改革,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工业化、城市化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

也是一个容易忽略“三农”问题、导致社会各类矛盾凸显的社会敏感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然而,“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让先富起来的部分地区和人群停止发展,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所有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其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从理论层面上看,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明确以下三点。

其一,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三位一体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就精神文明而言,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

其二,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决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将带来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

只有以上这些农村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

其三,把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看成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21世纪最宝贵的、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在广大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农村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农村专业化高技能和实用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性因素。

从实践层面来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从可行性、可操作性角度来考量。在这一层面同样存在以下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主体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激发,要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如果农民的“话语权”不受尊重,其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没有一个良性与稳定的心理预期,就不可能有农村真正的变革与发展。当然,确立农民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与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不矛盾的,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初始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千头万绪,从哪里入手寻求突破是非常关键的。以农村道路、电网、自来水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运动是我国当前最能产生效果的措施,应当成为我们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其三,规划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快城市和郊区统一规划,实行城乡一体化,通过现代化交通,把城乡连接起来,市区和郊区统筹规划,商贸区、工业区、休闲区、农业区、生态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调查方法:简单的结合问卷调查,深入走访农村广大农民、村干部,具体实际了解、体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查范围:赣州市及周边村屯 开始时间:2012-4-1 结束时间:2012-5-20 样本总数:127 份 数据与分析:

第1题 您的文化程度是? [单选题]

第2题 您的常住地点是: [单选题]

第3题 您是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耳闻?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是 121 95.28%

第4题 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态度是: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浪费经费,不如去搞发展

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大力提倡 离我太远,与我无关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7 100 10 127

13.39%

78.74%

7.87%

第5题 您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祖国发展有何意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加速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减慢了城市经济发展 不了解,与我无关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88 31 8 127

69.29% 24.41% 6.3%

第6题 您认为祖国哪部分地区最应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单选题]

第7题 有人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只注重农业产量,从而导致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现象,对此,您的态度是: [单选题]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摘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农业,农村始终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政策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经过全党全民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喊打的改善,使农村基层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切切实实的物质利益。本文主要从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现状,问题,建议和对策展开论述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分析。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状 问题 建议

一 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整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新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看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使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只要指在加大公共财产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以其实现农村又有所教,老有所依,并有所患的愿望。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新农村建设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地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条件,积累了丰富的有益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九亿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宽裕。

二 当前新农村总体现状

(一)经济建设:在公元2000年前我们农村基本上紧靠农业产品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从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输出,进城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已从单一的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费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太阳能等新兴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煤炭。这样,不仅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农民的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基本上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走亲访友上街赶集人们 基本上靠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电视电话电脑手机进入平凡百姓的家庭,汽车摩托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新农村建设不愧出现一个“新”。

(四)文化思想:在社会性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达到90%以上,农民的思想道德四肢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宗教迷信活动

更加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愁温饱问题。

总的来说,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大,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根本性变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基本上满意,但是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问题

1,农民素质差距大。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利益观念顽固不化,有不少农民为了个人私利不顾他人的健康生命安全害人害己。随意丢弃垃圾废旧物品。偷窃偷到抢劫等严重诶还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2,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公正无私信念坚定,积极稳重能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的好带头人。就目前而言,很大一部分村白娘子的现状,还不能胜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但也不能不承认确实存在钉子户,存在亲及关系与利益瓜葛。

3,法律意识淡薄。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已社会主义法治认识甚少,一些农民或是不懂法,或是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形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家庭作坊制造不安全食品,邻里矛盾大打出手,小商小贩偷税漏税等等。

4,少数农民工工资难保障。社会治安问题等等。

(二)农业问题

1,粮食作物产量低。现在农村缺乏农业技术人员,对当地土壤质地,耕作行,水肥特性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发挥徒弟的生产能力。肥料,农药等的癢缺乏科学的指导。

2,农产品品质低。果农,菜农等缺乏健康观念,讲不安全食品投入市场营销,严重岁害了群众的生命安全。

3,农业污染严重。

4,过于传统,缺乏特色和优势。就那家香本地来说过,绝大部分的土地已经年四季就是中小麦,玉米,棉花。蔬菜,花卉果树越来越少。

5,自然灾害预防措施体系不完善。东海,冷害,虫害等是最困扰农民的大问题。 6,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西安地农业设施,饮水灌溉不方便,浪费严重。

四 对新农村建设中几大问题的个人思考:

第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建设的经费从哪里来)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就此次的调查对象而言,村中没有一处集体经济,没有村办企业。农民增收也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缺少统一的指导,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第二: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大的工程,它需要统筹的规划,需要村与村、与乡镇、与县市之间的合作,需要上级机构的扶植。

就地理位置而言,我村离镇中心较远;就自然资源而言,它没有资源上的优势……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发展自己的集体经济,单纯依靠本村的力量,一方面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很容易在结构安排上或是项目选择上与其它地区重复,从而造成效益低下甚至是失败,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上级的统筹。在这一方面,国内外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意大利南部的小城镇加工业,我国浙江部分地区的村镇加工等。

第三: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

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农 业项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第四:务工人员素质较低成为农民其增加收入的瓶颈。

随着农村劳动力专业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性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控制。 第五:村民文明程度滞后于其它方面,新农村建设出现木桶效应。

新农村建设把重点放在了“村容整洁”上,而对“村风文明”投入甚少,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一方面,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不足,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五、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

2、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

3、作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2、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

3、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 四)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村民之所急需

(五)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六、结语: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建设,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新农村发展的中心不仅仅是使农民增加收入,而是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让农民更好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是让农民去干,而是村中的基层领导带头去干,去为农民服务。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事实就是,重视真正实力,也就是实质的提高,避免单纯的表面形式主义是必须克服的问题。防微杜渐,保证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的建设,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要继续背负的责任;“三农”,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要面临的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敢当重任,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无悔人生。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五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与分析——寒假科技下乡实践报告【内容提要】三十年的农村改革最大的功绩就在于通过对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的自主经营权、产品的自由贸易权以及收益的自由支配权,从而带来了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前所未有的大提高﹑农业经济的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前所未有的大增长。为了掌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及新情况,发现在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程中的作用。2009年春节寒假期间,我在新农村建设村——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河清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工作,并且根据调查进行了科学宣传农业知识与技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经济格局、农业的产业走向、农民的思维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使农村发展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矛盾更加突出。而这一些矛盾和问题在2009年将逐年显现出来。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与分析一.【引言】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调研活动概况】1:调查地点: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河清管理区2:调查时间:2009年02月3:调查对象:河清管理区内任何村民4:调查者: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072潘雅仪5:调查方式——深入农村,与村民攀谈,问卷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街上派发给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通过对某一农户进行深入调查了解,问卷从主体的选择到设计都是由本人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后,针对调查方向筛选编写的。6: 调查数据 概况:九江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西江和北江之间,镇内鱼塘密布,是传统淡水鱼养殖基地,镇内鱼塘面积34000多亩。过去九江镇以放养草鱼、鳙鱼、鲢鱼、鲮鱼等四大家鱼为主,近几年来,政府大力改造养殖环境,推动规范化无公害养殖,建有“海寿通威鱼无公害养殖基地”,养殖水平不断提高。桂花鱼、加洲鲈鱼、生鱼、鳗鱼、西江钳等高值品种成为替代传统品种的主产品。花鳗等新品种开始试养推广,向优质高值方向发展。而河清村位于九江镇西南部,东邻综合

场、上西、海寿河江村民小组,面南隔西江与鹤山市相望,西连镇南,北靠磺矶、烟南。面积为6.8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71亩,人均耕地1.05亩,常住人口4711人;下辖5个村民小组。(一)经济收入状况 2008年工业总产值25360万元,人均纯收入7383元,比上年增长2%,农业总产值4800多万元。农业以高值鱼的养殖为主;工业以家具、制衣、五金、鞋类等行业为主,现有工业企业30多家。(二)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辖区内有儒林第二小学、幼儿园、卫生站各一所;2003年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10名。(三)生活状况 村民的生活状况一般,基本上能够满足温饱问题,其农植物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用蔬菜,养殖业、畜牧业则成为家庭的收入来源。7:调查目的、意义结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契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自身科技文化优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省情,奉献社会,服务农村,担负起振兴“三农”的历史使命,为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三.【结果分析与讨论】(一)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以及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九江镇河清村河清村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经济基本实现了长足、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经调查发现,制约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了解“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 从调查统计中我们不难看出,河清村民朋友对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是拥护的,对新农村建设前景是充满希望的,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是关注的,对党的新农村建设路线方针政策是一般了解的。由问卷调查情况来看,80%的村民了解这一政策的途径是电视新闻和报纸,10%的村民是通过政府的宣传来了解,少量的村民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的。1、“等、靠、望”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从对“您对建设自己新家园过程中应做哪些工作”这一调查看,没有几个人能从自身的实际发出,指出自己应如何为建设自己的新家园作贡献,绝大多数人作“积极配合”、“服从安排”这样的消极回答;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题是什么”多数人没有回答;对“应从何处解决面临的问题”多数人提不出对策。由此可见,农民朋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上,没有把自己纳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认为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主要是政府和村“两委”的工作,等上面安排,靠上级支持,望政府给予。参与建设自己新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2、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不够清晰。调查中, 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难题?”回答的农民朋友绝大多数认为是“资金不足”;对“从何处解决面临的问题?”回答的大多认为“修路”、“招商引资”。“资金不足”确实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尤其在向我们这样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显得更为突出;修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工程,招商引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但, 由此不难看出广大农民朋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仍然局限在眼前的工作上、目前的利益上,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和模糊性。3、调查中发现,农民参与农产品物流的热情不高,对养殖技术不怎么了解,主要劳动力并不专注于养殖业生产。大多数村的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家里养殖业以及到城镇打工所得。据了解,在城镇打工的年轻人占到28%,家里剩下中年人来养殖,因此,收益并不高。其家里的农业生产要么零零星星,要么荒废着,很多农户只是自供自给,很少出售农产品,缺乏主要劳动力参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盲目养殖,上一年哪种鱼价钱好就养哪一种,不清楚这种鱼的饮食习惯而导致死鱼。具体收入来源如图所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为农村做好事,为农业促发展,为农民得实惠的人心工程。但是,河清村民朋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什么会存在有信心而无思路,有希望而无策略,有期盼而不主动的现象呢?综合情况分析,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一般,在这样的基础上,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信心而不敢确信,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产生疑惑。   2.文化程度低,分析能力差,工作思路不清。绝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又进入了城市打工,主要关心的是自己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了解较少,对新农村建设整体安排不清楚,参与谋划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不高,对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缺乏从政治的高度、整体的角度、实际的程度上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该如何去建设,找不到着手处和切入点

。   3.发展观念不强,经济思路不活,存在安于现状思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城市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处于佛山市偏僻的九江镇河清村民,在羡慕他人发展成果的同时,大多数人仍然是采取年复一年地到城区打工的方式来维持生计、增加收入,却没有很好地反思自身的发展之路到底在何处,对家乡的发展没有更深层次的定位。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富裕生活这一根本问题不放松。一要宣传形式多样化。要采取发放资料、调查走访、建立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目标、任务、要求等内容,增强广大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二要宣传内容广泛化。要向广大农民宣传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基本政策、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对建设新农村的近期目标、方法步骤的认识,明确努力方向。三要宣传主体重点化。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广大党员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实践,引领广大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活动。四要宣传主题人性化。要突出广大农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在建设新过程中的创造精神和发展动力,积极投身建设之中。   2.坚持尊重实际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前进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认真而客观分析河清村、养殖业和村民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又好又快”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依照法律和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资办理企业,扩大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面,增加农民的收入,但要防止对污染环境严重,能源、资源消耗高的企业的进入。二是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按照自愿原则,继续推广养殖业科技产品,发展特色养殖业、经济养殖业。3.坚持持之以恒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促进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树立艰苦努力、长期作战和迎接挑战的思想准备,建立健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建立发展机制。建立以“双培双带”为载体的农民致富机制,引导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建立以市场公平竞争为前提的创业机制,鼓励不同的市场主体参与农

产品开发、加工企业建设,形成农产品产业链;建立以推广先进种、养技术为保障的科技支撑机制,充分发挥土地的产出效益。二是建立和完善指导、引导和帮扶机制。建设新农村,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不仅仅是基层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原则,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建立指导、引导和帮扶新农村建设的机制,把科技、文化、法律知识,管理能力以及资金、项目送到农村,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三是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是要靠广大农民自己努力来完成,要靠广大农民集体的力量来实现。(三)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迎接2009年农业新挑战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已公布,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就业岗位迅速减少,农民就业更加困难,因此大批农民工返乡。国际金融危机使原本就不很明朗的农民增收前景将变得更加复杂化在农村改革初期,由于主要的农业资源--土地、资金资源从集体返回到了农民的手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突破性的释放,从而带来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近十年的农民收入增长黄金时期。但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三大生产要素逐渐远离农村进入城市,农民收入增长开始步入缓慢增长甚至停滞和下降的艰难时期。而进入半世纪以来,这三种生产要从农村剥离的程度越来越深,速度越来越快,农民用于增加收入的农业资源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生产资料的上涨,伴随着市场周期性规律带来的农产品价格的下滑,使农民增收变得更加困难。而"农产品质量事件"带来的农产品出口受阻,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农民工的大量的失业,原指望以进城务工创收来弥补农业亏损来增加农民收入的愿望被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彻底击溃,农民增收将面临雪上加霜的严峻形势。做好2009年河清村养殖业工作,迎接好新一年的挑战。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六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河海大学寒假社会实践

课题名称: 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课题负责人: 杨磊涛 小组成员: 丁立欢 王守宇 所在院系: 力学与材料学院 联系电话: 15051878028 实践时间: 2013年1月20日—2月20日

前 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发展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机遇与面对的挑战都前所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每个广大公民应尽的职责。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

和今后的一件大事,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深入持久地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中感受到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并从内心深处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加地努力工作。

二是做好本职工作。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具体的工作上,而不是不切合实际空谈,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形式主义。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争创一流业绩。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们要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必须要注重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要学习好党的理论知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民生水平的一个重大举措,要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办实事好事。

三是配合村两委工作让新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当期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面面俱到,移民安置工作处于攻坚阶段,矛盾纠纷,维稳工作量相当大。我们应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与村两委的同志一道,把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力度。

十八大报告中对新农村建设做了重要指示,相信十八大会给农村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我们的日子将越过越红火。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会努力为村民服好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鉴于此,我们决定对农村的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做个调查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

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为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国各地相继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长远发展。 一、现状分析

根据我们小组这些天的调查和所见所闻农村这几年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一、卫生环境相对较差,村民的卫生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许多不卫生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如满地乱放家禽,随地焚烧垃圾等。村子的干部也没有起到带头领到作用,并且没有成立相应的机构管理村里的卫生。

二、生产力相对落后,生产条件也是相对落后的,长期依靠牛耕手动等落后的传统生产方法,这样的生产方法生产效率低,受天气的影响大,直接影响村民的收成。

三、村名的思想相对落后。由于村里的年轻人长期在外地打工,家里留下的都是老人或者妇女,这一部分人的思想觉悟不是特别的高,容易相信老一套,墨守成规,对新的事物新的知识接受能力不足,导致了村里的主流思想太老旧了,家长包办婚姻的事情常有发生。

四、村子里的民主不够完善对于很多的领导意见和处理方法,村里的人都不太了解,很多人不知道村里定什么主意了,所以这不够民主。

五、村里的养老这一块做的不太好。由于年轻人长期在外打工,家里的老人每人照顾,甚至有几位是孤寡老人,这就更缺少照顾了,但是村子里也没有具体的什么措施来安顿这些老人,领导节假日没有慰问,这导致一些老人的生活过的有些清苦。

六、村民互帮互助的意识不够强,好多的农村里贫富差距太大,村里的领导都很有钱,却不帮助村民把发展搞上去。

七、农村的娱乐设施不完全,导致平时闲暇的村民只能打麻将等牌类来消磨时间,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有损身体健康。

二、应对策略

村里的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村里的领导班子长期不能从上面拨下钱来搞村子的基础设施,村子长期存在“脏、乱、臭”等现象,鸡,鸭,牛等家畜长期自由散养,使得村子道路到处是粪便,到处臭气熏天。这现象烦扰了几代领导班子,

所以决定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搞的就是卫生状况差的问题,依靠农民自己的实力和热情,加上现代化的机械挖掘机,村名齐动手将村子的垃圾全部运走,将村子的卫生死角彻底清扫干净,而且村里召开村名大会,全部村名必须参加,会上决定村名不能随意放养在村里放养家禽,须圈养,而且村子会用水泥造几个垃圾坑,以后垃圾一律倒到垃圾坑里,随意乱到垃圾者罚款。垃圾负责人负责清理清运。这基本解决了脏、乱、臭的问题。

村子里面的路都是泥泞路,一到下雨天就走不了人,大热天风沙漫天,而且小型的拖拉机也很难进去到村子的里面,这就急需对村子的道路进行修造,并在道路旁种树来抵制风沙。

农村长期有一句话叫做种地种十年,不如打工打一年。所以很多青少年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子的都是一些妇女,这些妇女平时没事干老是打牌打麻将,严重影响了村风,带来不正之气,这急需对妇女进行思想上的改造,并且要想办法拿出一些事情来安开导这些妇女。直到村子办起枣厂,这些妇女有了事情做,邻村也有人办厂,也吸收了不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农村的生产力到现在一直提升不上去,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的农业建设设施不够完善,有的地方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政策,而有的地方只能利用原始的方法。还有就是有的农村由于道路不通,机械化的设备到不了家家户户。因此要想富,先修路。

鉴于好多地方学生集中到一起上学,大部分的小学都闲置了,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拨些钱来把小学装修一番,增加一些娱乐设施,比如大型的广场、健身设备、小型图书馆等等。

三、解决方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首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次农村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合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然后坚持对内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坚持开放,充分吸收和利用外来的资金、人才以及一切可利用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从各个方面改革农村的领导机构和提高机构的领导能力

村委会在村民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在村党总支全力支持下依法开展各项活动,遵照上级党委对村子提出的要求,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建立民主评议决策等各类组织机构,并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实行民主评议制度,区内重大事情都由居民代表民主决策、民主评议。例如:村子乱占地的情况、村子池塘进行修缮、村民日常急需的信报箱等重大事宜。村委会都实行居务公开、民主理财,让村民进行监督,村务公开率为100%。并组建治保、调解、普法、帮教、护绿、保洁、维修等服务自治小组。各类规章制度上墙,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此不断增强村委会的自治能力,向市先进村委会前进。具体措施有以下这些:一是培养农民主体意识。利用村活动中心的阅报栏、宣传窗、农家书屋等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本村情况,让村民参与到村大事的决策当中来。二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两带两争”和“文明创建进农家”活动,在村民中开展 “五好家庭”、“和谐家庭” 和“美德在农家”等创建活动。三是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文明公约、村民卫生公约等制度,增进村庄的和谐。四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是完善村民文化活动阵地。投资近5万元,建立农家书屋,藏书近一万册,极大的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

二、多方面努力改善本村的各项基础设施

村里修了水泥路之后,村子的交通顿时好了不少,拖拉机自由进出村子,并且看上去也干净很多。现在村子按照上级新农村的要求给每家每户发了门牌,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一个号码,现在邮递员来找人给报纸或者新方便了很多,以前没有门牌的时候邮递员都是到处问人,送一封信要问很久的人,现在好了。而且,为了村名能够方便的接受信件或者牛奶,村子里给每家每户的屋子外面都安了一个信箱,信箱都是红色的,象征着希望,希望农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去年,在村里代表的提议之下,村领导决定全村人都装上自来水,停止打水跳水的生活,村名出一部分费用加上村子承担主要的费用,因为是山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村里几个村名去上边挖了一个大的蓄水坑,然后用水泥进行固形,上面搭了一个棚子,这样水就可以更加的清爽干净,村民用的自来水就从这里来。自从安装上了自来水,村民反映特别好,都说很方便,日子越过越舒心。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七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1.0》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龙阳镇的1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2000多人,农村劳动力1.5万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区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10年全镇GDP总量9.5亿元,增长7%,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2.02亿元,增长11%。全镇粮豆薯总产5.3万吨,粮食单产430公斤。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

5.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日光温室发展到51栋,面积2.3万平方米,普通蔬菜大棚2500个,面积16.7万平方米,年产蔬菜2.44万吨以上。畜牧产值实现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005年向县内外输出劳动力9120人(次),创收3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达3646元,比上年增长13%。实行村财镇管,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2005

年化解债务180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村屯公路20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镇共有1所中学、12所小学,实现了区级标准化学校。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

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2005年在全镇7个村实行了村干部直选制度,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镇“两委”47名干部平均年龄为45.4岁,大专以上文化7名,高中、中专40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三为主”(村务公开以村“两委”、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一个重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我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

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我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06年农村劳动力

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县镇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八
《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x

x

题目: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学院: 日期:

《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随着xxx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逐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计划生育工作也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村两委干部和无职党员利用远程教育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使群众从中受益匪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带领全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该村逐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品牌效应;加强种养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信息化,培育新型农民,使韩庄村早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字:新农村经济教育社会保障信息

一、xxxx的基本情况

xxx村坐落在xxx镇的西部,东邻xxx乡,是xx镇最西边的一个村。该村耕地土质主要是黄土,有部分地块属于黏土土壤,黄土土壤排水量好,透气好,适用农作物广泛,灌溉方式是用电灌溉。该村的主要干道正在铺建,将铺为水泥路,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景观路两边建有紫薇园林、绿原园林等几家园林,切实美化了国道路段。

二、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

近几年来,该村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除此之外还有几户农民种植果树,主要种植有桃树,葡萄树等,经济效益比较好。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8。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区位优势的不断挖掘,韩庄村的养殖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大型养鸡专业户1户,大约养有五、六千只鸡。大型

养猪专业户2户,每户大概有四百多头猪,其中养殖能手刘新恒又投资100多万元筹建新的养猪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饲养的猪、鸡主要销往附近村庄和周围市各县(市、区)。赵庄子村第三产业以经营销售为主,在311国道两旁比较大型的超市就有几家,如金客隆连锁超市、百特超市等,主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化肥、农药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销售对象是本村和附近村民。除此,该村还有凌云禽畜饲养站和兽医医院等。

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情况。

1、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由于该村位临311国道,311国道两旁有比较大型的超市、饭店和修理铺等一应俱全,促进了该村经济发展。该村多数农民增收以经营销、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想办企业没有资金,搞养殖没资金,搞科学种田没有技术带头人等问题。

2、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该村目前己推行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大病救助,全村617户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4%。我村五保、低保户50多户,80多人,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五保户每年生活补助900元钱,低保户每月生活补助50元,按季度足额发放到困难人员手中,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农村独生子女全部实行奖励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教育发展,添置中小学校的教育设施,使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贫困家庭学生“两负一补”面达到100%。让村民用上了有线电视和宽带,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家大事和致富信息、学习知识。

3、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由上级拨款和村民捐款共68万元,用于该村主干道的铺建,至12月底完工,将全部铺成水泥路。该路的竣工,将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近年来由于农民的生活富裕了,赵庄子村有近1/10的村民盖起了两层小楼,功能齐全,方便实用。其他的村民也都是宽敞的平房或砖瓦房。村里的房屋整体规划整齐、美观,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4、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该村总人口246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401人,长期外出已婚育龄妇女35人。随着农民计生意识的不断增强,村民们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有所淡化。在家的已婚育龄妇女能按时康检,准时参加孕检,外出人员也能按时将孕检证明寄回。但是仍有个别村民违反计划生育生育二胎的。

5、村两委班子建设。该村进一步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巩固基层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更好地团

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实现新农村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但对新农村建设,个别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干部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是美好的远景,也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修修路,美化美化环境,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四、 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 赌博风的抬头

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 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五、 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关于新农村建设及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六、xxxxx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努力方向。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目前农产品存在生产的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只是追求面积和数量,出现丰产不丰收的不良现象,应进一步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树立品牌意识,发展相关产业,把“品牌”作建为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实现品牌效应。

2、重视发展养殖业。继续重点支持养殖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养殖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目前我村农户主要以养鸡养猪为主,所以就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3、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村里大街的柏油路是前几年修的,这段路经过几年的碾压,现在是一遇到雨天,个别地方就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遇到好天气,骑自行车是一上一下,过个三轮车却是尘土飞扬,让人睁不开眼睛。这段路给本村村民和其他村的村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村民深受其苦,该路成为影响村容村貌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村村民强烈反应,要求修建该路,尽快修建该路段。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进一步搞好村民文化生活建设,在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今天,人们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建设具有图书室、娱乐室及健身室的文化大院是村民的强烈需求,有了文化大院,村民们茶余饭后就可以聚在一起聊天、看书、健身了,会极大地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会使村干部、群众关系和谐,家庭和睦,婆媳关系融洽,邻里关系亲如一家。在医疗方面,努力作到明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00%,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现在我村还没有用上安全的自来水。我们下一步是让村民用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我村有小学和初中两个校园,为本村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我们要加大对学校“普九”工作的投入,进一少巩固“普九”成果,改善学校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个欢乐祥和的和谐社会环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到让村里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进得来”、“留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九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

一、调研目的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投身到学习领会“八荣八耻”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投身到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节约型社会主义建设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此背景下我们对重庆市巴南区跳石镇圣灯山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具体情况统计

我们根据自填式问卷特点合理制作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问卷33份。调查内容包括:

个人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人口数;

家庭财政收支方面,如:家庭的年收入、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每年的食品支出、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

家庭设施方面,如:家里是否用上自来水、是否有电视;

村民对当地政府情况的相关反映,如:对村干部的满意度、村里选举是否民主、村里的党员能否代表农民的利益、反映农民的意见、村里的党员在实际行动中是否起带头作用、村里的村务收支状况是否公开;

村民参加的活动方面,如:村民是否加入了医疗保险、每年有机会参加科技人员或者相关专家的指导次数、村里有没有活动中心、每年参加村里举办活动的次数;

村民对政府开办活动的满意度及评价,如:村民对当地政府在农民增收上做出的努力的评价、对村级公路况满意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情况满意度、对村的治安状况满意度、对指导或者培训的满意度、对活动中心的的评价;村民会对新农村建设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所调查的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11。

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被调查人群中3/4的人具有初中以下文凭,其中40岁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 从婚姻状况来看,90%都已婚。

从职业状况来看, 80%的调查者的职业都是务农。

家庭平均人口为5人左右。

家庭劳动力人口平均3人左右。

家庭年收入平均4000左右。

(二)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情况

调查中的相关问题有4道小题,在此引用两道小题,分别用表格形式展示:

例:1、您认为新农村建设除增收外还应从哪方面入手?

2、

瞧,那小河环绕的村庄,那片片绿荫中的小洋房,那穿梭于村道中的小轿车……这巨大的变化,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每一张笑脸中都充分体现。这是我对本村30户人家进行了一次调查,一起来看看我的调查结果吧:

一:马路宽了,汽车多了

走进村庄,再也不见泥泞的小路,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水泥马路伸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汽车也走进了寻常百姓人家。在被调查的家庭中,31%的家庭已买了车,26%的家庭已有了买车的打算,23%的家庭正在考驾照或者准备考驾照,只有20%的家庭还得继续使用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作为交通工具。

二:经济好了,新房多了

村庄里随处可见一幢幢“小洋楼” 、“小别墅”,排列整齐,美观大方,里面的设施空调、彩电等一应俱全。听奶奶说这一带原来都是破破烂烂的矮平房,可现在已有63%的家庭住进了这样的新房子,11%的家庭正在买房,9%的家庭正在建房,只有17%的家庭暂时还不能住进新房。

三:生活好了,环境变了

以往农村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脏、乱、差”,然而今天村民们都开始重视环境的改善,村里成立了“保洁队”,垃圾集中处理,条条村道干干净净,以往的垃圾满地,随地大小便等现象再也看不到了。村绿化面积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

四:更加重视知识

原先的农民,似乎只知道整天劳作。而今天的农民,开始懂得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在被调查的家庭中,文化程度都有了普遍的提高,几乎100%的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肓,21%的家庭把孩子送进了所谓”贵族学校”,70%的家庭为孩子准备了充足的学习工具,如电脑、学习机等。

五:风气大有改善

过去因为穷,村里失窃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有不少是本村人所为。而去年一年只有九户人家被偷(据事后调查,全为外地人所为。)现在全村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现象已蔚然成风. 六:生活更有保障

全村100%的村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再也不用担心生病没钱医了。60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享受每月150元的养老金呢!

(四)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与要求

1、希望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希望各级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有更多扶持政策,以推动农村结构调整既要有量的扩张,更要抓质的提高。(2)希望加快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而目前通元当地无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整个海盐的农业企业也屈指可数,海盐希望各级部门能够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集中人力、财力,对有一定规模且科技含量高、牵动力大的龙头企业进行扶强扶壮,尽快培植起一批以主导产业和骨干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种菜无法卖,种粮无法加工”的局面。(3)希望着力推进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4)希望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促进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2、希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好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据调查发现,65%的农民都迫切希望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做好引导,在产业建设中积极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辐射的带动作用,促进

二、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3、希望进一步加强村环境建设。目前道路硬化率仍然偏低,农民群众希望村级组织应从关心热点问题入手,发动农民,出资出力,解决村道路"雨天泥泞、秋季尘飞"的局面。目前农村河道常年淤塞,水质黑臭,不仅影响环境,而且影响居民生活,反映强烈。

4、希望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求构筑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5、希望各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两手抓。在落实财力投入的同时,希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培养农民创造新精神,通过创业改善自己生活,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共同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6、希望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

7、希望以创建文明村为先导,塑造新风貌。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村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8、希望加强基层带头人和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实施者。通过走访发现,农户希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9、希望以抓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重点。抓农村社会治安要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为突破口,俗话说:“游手好闲”,人们都有事干了,小偷小摸和聚众赌博现象自然会销声匿迹;另外要对外来走村串巷的流动人口加以监管,避免不法行为发生;对村民要适时进行法制教育,严禁邪教等违法乱纪行为在农村中蔓延。

10、希望整顿农村药品市场,进一步加大新型合作医疗的减免力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冒伪劣和过期药品在农村市场横行。控制药品价格,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五)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宣传力度不够。虽然中央、省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但是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位。同时,由于不同类型的村,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不同,在新农村建设中又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使具体操作中难以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各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

2、在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 一是个别单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基层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不少人却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二是一些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建成新农村,有的提出全部拆除现有住房,实现村民的整体搬迁,老百姓最担心的是“大拆大建,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3、农业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分散、小规模的粗放经营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村级发展不平衡,各村差异较大。

4、农业增收压力大。农民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提高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财政“缺口”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村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很难开展,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6、农村稳定工作亟待加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现,群体性事件增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7、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一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仅能维持正常的办公费,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四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夯实基层组织,奠定农村发展的组织保证

(1)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级干部

(2)加强一般党员教育。在党员教育中,一是在党员中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活动,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二是实行党员责任区负责制,给每个党员划定一个责任区,明确党员在责任区的职责;三是建立党员帮扶制度。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加强对村级公路的管护及绿化,确保道路无积水、坑洼,时时通畅无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整治,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不断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市场需求,发挥主导产

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优化品种品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科技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资源,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上做文章,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

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二是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民家庭

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利用板报、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四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四进农家”的活动,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每家每户中,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五是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调研结果

从以上调查中发现祖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新农村也在飞速发展!城乡差距正在缩小,相信在党和国家美好政策的指导下我们新农村的建设会更加完善,明天的新农村会更美好!

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篇十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

实践报告

调研团队:

文博 张海勇

田野 汪继良

王超 巴贡次仁

次仁德吉

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

2008年2月

小组成员

文博 : 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 2006054526

张海勇 :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 2006054527

田野 : 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 2006054523

汪纪良 :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 2006054524

王超 : 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 2006054525

巴贡次仁: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 2006054515

次仁德吉:工商管理学院06级5班 200605450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和谐发展 成就 问题

内容提要:

农业、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源起于“三农”,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三农”,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根本,只有“根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经济在粮烟支柱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我们小组就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在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政策以及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中发现问题,分析、总结、解决问题。通过我们对新农村的教育、人口结构、收入、

生产、就业及培训、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福利和医疗、娱乐、党支部和干部队伍的建设等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短期的,阶段性的成功,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医疗福利、收入、民主建设、道路交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我们的压力仍然很大,因为我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巨大,许多根本制度上的问题还需要长时间的改进,各种不良现象还需要长时间的引导和纠正。

正文

调研时间:2008年1月23---27日

调研地点:山东省郯城县花园乡

湖南省永州市岚角山镇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

陕西省咸阳市叱干镇

调研对象:各小组成员所在地的农村

调研的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有统一的模式。我们希望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总结出农村不同类型的人对于新农村建设及发展状况的认识特点,以供我们参考,及时发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百姓的心声,为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国各地积极借鉴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调研的方法:

我们团队采用最成熟、有效的“调查问卷”的方法,附加以最真实的“走访乡村”、“实地考察”等手段,将最真实的新农村现状展现出来。

我们调查的人群非常广泛,包括:农民、乡政府、个体户、小企业主、饲养业、外出务

工人员等。

我们尽量将调查内容涵盖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进行了特别关注。(下附调查问卷)

方法论证:

通过“统计学”,“抽样检查”,“概率分析”等数学手段对收集上来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归纳,将最直观的数据用文字呈现出来,以求最直接、真实的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实际。

调研的过程:

我们的调研持续了五天时间,各地由于具体情况不同,时间上的差异再所难免,但我们基本上还是按照计划好的步骤一步步实施着。

第一天,我们主要是对各自调研地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作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搜集了一些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为作调查问卷打下基础。

第二天,我们就前一天的劳动成果,进行问卷的设计,尽可能让问卷能覆盖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解决我们所有的疑问,为发现问题全面查找不足,寻找途径和方法。

第三天, 进行问卷调查。请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知识背景的农民填写调查问卷,并向他们讲解有疑问的地方,询问一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第四天,收集真理前一天发下的问卷,并作初步分析,从中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住户,进行进一步的访问,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

第五天,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归纳、统计数字,撰写各自的调查报告的初稿,以便汇总,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再次采访。

调研结果:

本次共发放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5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的问卷为120份,有效率为80%。

下面就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本次调查的人群中有10%没有上过学,25%只上过小学,30%上过初中,17%上过高中,10%上过中专,其中有8%上过大专及以上。

这样的数据能说明一定的情况:

1. 我国施行义务教育以来,国民的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文盲率有了很大的降低,农民的素质明显提高。上面10%的没上过学的主要集中在大龄妇女和老人。

要强国先要强民,强民要让教育先行,只有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才能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素质教育之路还很远。

2. 调查人年龄区间在[17,80]之间,平均年龄为41岁,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上。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一般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在农村里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还有就

是小孩,这也造成了我们调查对象的年龄偏大。

调查对象的家庭成员平均为4.8人,家庭人员还是偏多的,虽然我国的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比较深,有许多人在生了女孩后还一定要生一个男孩才行。所以,在建设新农村上,我们不仅要改善硬件,更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落后的一面。

第二部分: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

1.在“农村收入”这一项,传统的种粮食和饲养家禽家畜仍然占到主导地位,在所有收入里面的比例为40%,新兴起来的收入项目主要集中在种植苗木,个体经营和企业上班、企业业主,这四项比例为36%,其他像种其他经济作物,家庭手工业等为24%。

上面这组数据说明了,新农村的产业结构仍然需要改善,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还偏多,用科技致富,用知识赚钱在农村还是刚起步。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2.在“生产中最缺什么”这一项中,八成以上的人都选择了缺资金和缺技术。其余的都选择了缺销售信息和缺致富的项目。

这个调查结果在我们的意料当中,“科学技术致富”—农民最缺的是技术,并且,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资金才能更好地支持生产。

3.在“是否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就业或技能培训”中,有75%的人选择了“否”。只有25%的人选择了是,根据我们的走访情况来看,主要是政府组织的有效果的就业和技能培训次数太少,政府官员对这块还是不够重视。

4.“你是否会参加免费的培训”这个问题,其实是紧跟第三个问题的,因为政府举行的培训数量不过,或者宣传不够,所以农民参加的机会就不多。但是在答卷中反映出来是,新时代的农民们渴望知识,渴望技术,有近九成的人选择了会去参加政府举办的免费培训。

5.在“改变面貌最缺什么”这一项上,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软件和硬件。这二个方面的百分比都接近50%。国家也在这些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送技术送知识下乡”等。

6.在“新农村建设能带来什么”方面,有78%的人选择了更多的致富渠道和丰富的文化生活。这2个方面也代表着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7.有63%的调查者认为新农村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8.有近五成的调查者认为农村富裕的标准是享受优质、便宜的医疗卫生服务和享受便捷的交通。

9.在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上,更多的人选择了:有工作目标和尊老爱幼。前者是现代社会对职业的基本要求,后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这个民族戴上了这个标

相关热词搜索: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新农村调查报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年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baogao/866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