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2016-03-31 11:47:5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共5篇)2014-2015校本教研目录2014-2015学年度校本教研档案目录1、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2、 校本研修计划3、 校本培训计划4、 校本教研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5、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6、 校本教研制度7、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8、 校本课程评价制度9、 校本培训管理制度10、个人校本培训计划(1)校...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2014-2015校本教研目录》

2014-2015学年度校本教研档案目录

1、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 校本研修计划

3、 校本培训计划

4、 校本教研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5、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6、 校本教研制度

7、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8、 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9、 校本培训管理制度

10、个人校本培训计划

(1)校本培训计划 赵佳

(2)校本培训计划 赵方

(3)校本培训计划 王馨毅

(4)校本培训计划 陈西德

(4)校本培训计划 吴迷华

(4)校本培训计划 方志军

(4)校本培训计划 李芳霞

11、语文校本教研计划

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12、数学校本教研计划

13、英语校本教研计划

14、体育校本教研计划

15、音乐校本教研计划

16、美术校本教研计划

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17、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1)校本培训计划 赵佳

(2)校本培训计划 柴溢

(3)校本培训计划 方志军

(4)校本培训计划 陈西德

18、让学生真正成为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人 柴溢

19、怎样做好班主任 赵佳

20、浅谈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21、让音乐课活起来 吴迷华

22、小学体育创新式教学 方志军

2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赵方

24、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现状分析 方志军

2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王馨毅

26、校本研修伴我快乐成长 赵方

27、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1)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柴溢

(2)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方志军

(3)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陈西德

(4)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李芳霞

(5)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赵方

(6)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赵佳

(7)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王馨毅

(8)校本研修培训心得 吴迷华

28、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9、校本培训材料

30、校本课程评价标准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31、校本培训的内容

32、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33、校本培训记录

篇二:《2014--2015(上)上寨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上寨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2014—2015上学期)

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促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为了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基本目标

1、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

2、学校自身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学校逐步适应新课程,改变只“等”(等专家指导)、“靠”(靠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现象。

3、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制度职责: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科室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以(校长室、教科室主任)、教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级:(校长室、教科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校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根据形式发展,制定学校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3、发动全校师生员工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4、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级课题研究工作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

5、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

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气。

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科室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教研组学习活动计划,各计划中均要体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其中含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研讨课1节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组织好教学研究活动。

组织组内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组织进行教学反思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组织组内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每学期至少集体备课2次,其中1次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课。

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作业或练习;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6、每学期组内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通过以上形式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提升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

8、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学期结束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9、开展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以各教研组参加活动、竞赛的得分率决定名次 。

三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

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自己的集体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及教师个人论坛活动。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即: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上寨小学

2014年9月1日

篇三:《2015年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昕昕中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为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带动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细致、高效、快捷开展活动,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工作要以“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体现学校、为了学校”的理念为指导,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我校教研教改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目标任务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意识,改革校本教研的内容与方式,把教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促进教师专业和综合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及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教育品牌上来。建设一支融教学、教研、进修为一体的新型的教师队伍,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把我校建设成学习化组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主要内容

(一)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网络

切实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主教导主任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组织管理机构与活动机制,明确工作职责与要求,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校长把重视和加强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工作的大事来抓,筹划教学研究,制定教研制度、教研计划,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工作,认真发挥领导带头作用。

其次成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各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协调小组,具体负责教研课题的实施工作。教导主任要督查并参与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提出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

(二)合理设计,建构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校本教研制度的创建,是确保校本教研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首先必须对原有的教研制度进行修订(常规检评、公开课、听课评课、教师培养制度等),同时尽快建立并完善新的教研制度。

1.理论学习制度。理论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的保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学校每月对教师理论学习情况作汇总、评估。

2.教学反思制度。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发展。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考试结束,要写考后记,反思成功与不足等等,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反思的记录就是很好的科研札记),这样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3.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即研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实施校本教研的重要前提。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教学研究,其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定要产生什么新理论;是为了改善师生行为而不在于渴望新观点的产生,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全校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形成课题进行研究。

4.教学案例研究制度。一方面引导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善于总结反思教学过程,自觉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教学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选取有典型的教学个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分析、反思、讨论,引发教学理念的有效碰撞,激发教师学习创新的热情,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5.专业对话交流制度。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搭建平台。一是要创建和谐民主的学术氛围,广开交流渠道,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二是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三是创造促进教师对话交流的环境,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专业指导、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激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意识和潜能。

6.学习汇报制度。凡外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必须组织一次全校性或本教研组内的专题发言,向其他教师汇报自己外出学习的心得。

7.校本教研激励制度。学校将对教师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价,适时总结反馈,正确指导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规范教师校本教研行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成绩突出者将予以表彰奖励,并与评优树模、职称晋升挂钩。

(三)科学实施,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

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名师教学示范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

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要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学新理念,把自我反思变成教师不断改善自己教学行为的良好习惯。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每周写1篇教学反思笔记,每月进行1次常规教学自我评价,1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或教学故事),学校要有真实的检评纪录。

2.同伴互助。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基本形式有:

(1)对话。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围绕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看法和意见,相互启发,互相提高。教研组长必须做好记录。学校要围绕课改、等热点问题,开展经常性的交流活动。

(2)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群策群力,完成教学教研任务。每月教研组至少开展1次课改研讨课,课前由备课组共同研究、设计,推出一堂高质量的课,课后共同评课、反思,不断探求教学规律,克服不足之处。教师每学期举行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不少于2节,听评课不少于16节。

(3)帮助。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举行大型辅导、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对新教师指导、帮扶。各学校都要建立教师结队帮扶档案,学校要有督查记录。

篇四:《校本教研制度》

[篇一:校本教研制度]

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促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为了全面履行职责、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建立了以下“校本教研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教师成为学习型成员,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基本目标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必须立足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一是立足于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二是立足于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或实验报告,不断促进自身成长。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即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即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践材料。

[篇二:校本教研制度]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研工作,提高全体教师课改实验的能力,发挥教科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促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搞好课改实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市教育局印发的<合肥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规划>的精神,以新课程理论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科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有效的教研机制,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理念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开展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校本教研的重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开展。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总体负责,教研室全面管理,建立层层负责、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论坛、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五、教研制度

(一)校长、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校长每月坚持深入课堂,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并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真诚的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定期举办科研沙龙,开展理论学习和信息交流。

4、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制定学校的培训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5、根据新课程要求及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6、指导全体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作好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工作。按时编辑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

7、负责全校的教研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省、国家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

8、按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情况,督促各本部门对教研工作及时总结。

9、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各部门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教研组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教研室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主要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领导各备课组制定学期教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开展教学常规活动,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组织教学研讨课活动,及时总结教学成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反思及案例分析等。

4、组织管理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协助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按备课制度要求认真备课。

5、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落实师徒结对工作,加速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有计划、有总结,定期听课指导。

6、协助主管部门做好本学科教辅资料的选定工作,提高练习、测试的质量。定期向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教辅资料分析评价材料。

7、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研室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创建严谨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备课组长教研工作制度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主要工作: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教和学的法发,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本年级学期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4、组织指导本年级教师参加听课、评课等各项教科研活动。

5、做好学科的复习、拟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6、认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教研工作制度

教师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学资料,积极参加本年级备课活动。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等教科研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4、积极开展学科成长记录评价活动,要求有计划、有总结。

5、在教学实践的同时,每学期要坚持完成“四个一”工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专题;上一堂教学研讨课;拟一份优秀课案、写一篇教育教学反思(案例、论文)。

六、实施计划

总目标:

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一)依托校本培训,开展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二)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基本形式有:

1、交流:各教研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围绕教学中存在具体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探讨中,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知识。教师、组长必须做好记录。教研室定期检查评价。

2、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为此各组可以开展组内合作研讨课活动,即由一个备课组共同承担一节课,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发挥集体的智慧齐心协力,推出一堂高水平、高质量的研讨课。课后,主讲教师要有教案、反思,参与者评出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如何克服不足之处。

3、帮助: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通过他们对新教师的帮助指导,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在指导的基础上,每学期推选出一节新教师优质课,进行观摩研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

4、论坛:通过教师论坛推进反思性教学和新课改精神的落实。每学期学校组织两次规模较大的教师论坛。一次课改论坛、一次中考论坛。

(三)立足校本培训,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1、学习管理

1)学习形式: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

2)学习内容:必须是与教学相关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

3)学习管理:学习内容要有记录体会,每月教研室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2、专家引领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它不完全局限于校内的力量,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校本研究会形成同水平重复、迈不开实质性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假期培训时间,聘请专家来我校讲座或播放专家讲座录像。

(四)发挥教指委成员的作用,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

教指委成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一起总结、提炼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面临的困惑和疑难。指导工作以点带面,从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抓起,深入学科组的活动,集体备课,与教师一起分析、探讨、反思,使教研工作更加扎实、深入,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五)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教师撰写的案例,展开论坛,形成资源共享。每学期每人须写1—2篇教学案例分析。

2、开展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的自学研讨活动。每学期每人开展一次研讨交流活动。

3、强化教师的业务培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每学期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两次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备课组进行每月开展一次教学反思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势采集前沿性信息,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4、继续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鼓励年轻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

(六)加强备课管理,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

1、备课

备课要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要根据我校实际的情况、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和教师本人的特点,在学科组共同研究的前提下进行备课。不搞形式主义,不要为了应付检查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抄录”、“摘编”上。教案应该是教师经过高度浓缩的一篇非常实用的“课堂活动计划”。

2、教案设计基本步骤:

1)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

2)学生分析:分析学生现状,指出有利和不利因素。

3)设计理念:根据具体情况所采用的教学策略。

4)教学目标:知识、实践、能力、情感

5)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网络资源、社会自然资源等。

6)教学流程:导入——点拨——实践——评价

7)研究性、体验性作业

8)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要共同探究、合作完成,每学期末开展一次教学案例设计评比活动。

(六)实施课题牵动,以教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每个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学疑点、教学难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拟定教研课题,写出实施方案。教研室组织人员对实验人员进行跟踪调查。

(七)开发校本课程,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1、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学期开发1—2门校本课程,并写出实施方案,由教研室负责审批,予以实施。

2、传统的兴趣活动和活动课也可提升为正规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课程。每位教师每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开设1—2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写出教学设计,期末进行交流评比。

总之,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认真完成各项计划,提高校本教研质量,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三: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保证校本教研有效地进行,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如下:

一、指导原则

校本教研应体现“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内涵。要将教师作为研究者,要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方式,有利于教师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有利于教师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要立足于学校教育实际,有利于教师将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学校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学研究的着眼点,将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要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主要目的,有利于学生和教师通过教学研究,实现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校本教研领导体系

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年部→教研组长

三、具体规定

1、每周二第8、9节课为全校校本教研活动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研究或集体备课。

2、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加新课改相关的培训,要求教师自订1本以上的本学科教学杂志,要有有读书笔记、有学习总结。

3、积极参加教研组、课题组组织的各项教科研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指导,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课题组交给的任务。教科研课题研究做到五有:有研究课题、有实验方案、有阶段小结、有过程记录、有物化成果。没有科研课题的教师不得评先、晋级。

4、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本组的教研计划,认真主持本组的教研活动,做好记录。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并做好记录。

5、学校积极组织教学示范课、公开课、汇报课和教学竞赛活动,这些活动重在点评、总结。教师要积极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应至少听课18节。

6、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科研论文。

7、要熟悉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按要求写好教案。

8、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交流。积极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请进来专家、名师做指导辅导。

9、建立反思型校本教研模式,即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再实施、再提高的教研模式。教师要坚持写教后记,每次考试后要总结、反思,期末要写教学工作总结。

10、校本教研的各项要求实行量化管理,年终公布量化结果,并实行教研奖惩制度。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成绩,在学校评先、晋级中给予考虑。

[篇四: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精神,结合校本教研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负总责,分管校长直接抓,科研、教务部门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工作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

2、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水平,以培训增后劲,用教研促发展。

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究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

4、了解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能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在当地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5、通过学习、借鉴、引进、交流,进一步深化语文“自能学习”、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课题实验,不断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6、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7、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8、探索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技术,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典型案例。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骨干教师献课、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教师结合课改发展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己制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教师与同伴的对话。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以教师或教学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维、新思想、新方法。

3、专业引领。教师与专家的对话。一方面聘请校内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直接解决教师们思想和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引进先进教育思想,借此将教改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五、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常规制度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身体力行。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教导处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工作。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核心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导处、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篇五: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以来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初中课改怎样开展,校本培训怎样做,怎样进行“四个转变”,怎样运用新理念去分析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然遇到的旧问题和必然产生的新问题等,既是我校面临的新挑战,又是我校发展的新机遇。开展校本教研是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新举措,又是我校在新的课改大潮中加速前进的新动力。为深入实际地开展校本教研,制定以下各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和全体教师务必严格执行。

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对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是学校制度建设的一个新标志,它必将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起重大作用。

2、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确定学校教育科研课题方向,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之中;要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教师发长的开放的教学研究网络;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并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之间经常行的沟通与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3、教研室应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主导作用。教研室要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通过建立和执行校本研究制度,提高学校实施和建设课程的能力;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各处(室)、各教研组等教学研究力量,形成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机制,建立直接面向教师的信息畅通的校园教研网络,促进学校教研工作自主、持续、有效地开展。

4、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每位教师应在校本教研中注重个人的自我反思、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种基本力量的有机整合,以开放的心态主动运用“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自觉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自我的目的。

5、实行个人年度发展规划管理。在新学年之始,每个教师都要制定并努力落实自己的年度发展规划,填写个人发展规划表,按学校的有关要求上交相关材料。接受各项检查,参与综合评价。借此学校将通过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一:中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及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为导向,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凸显个体价值,倡导团体合作,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2015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2015年校本教研计划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年校本教研制度及职责"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3336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