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2016-11-14 13:41:0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共9篇)美好乡村设计说明第一章 规划总论一、规划背景2005年中央作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安徽省上下坚持示范引导,大胆探索实践,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呈现出重要的阶段性特征。但是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发展仍相对落后,存在不少需要解读的问题,诸如产业支撑不强、整体面貌没多大的改观、...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美丽乡村设计思路》,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美好乡村设计说明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第一篇

第一章 规划总论

一、规划背景

2005年中央作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安徽省上下坚持示范引导,大胆探索实践,新农村建设取

得重大成就,呈现出重要的阶段性特征。但是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发展仍相对落后,存在不少需要解读的问题,诸如产业支撑不强、整体面貌没多大的改观、村庄建设缺乏建设、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等。

为指导美好乡村建设,构筑分区、分类、分步骤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

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安徽省政府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 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同步”的战略举措。总体上看,我省农村建设尚处于由点上探索向面上推进的阶段,迫切需要针对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在更高层面上谋划新举措。这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任务。建设美好乡村对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同时也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三化同步”的总体要求,顺应全省广大农民意愿,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村镇建设和示范带提升为重点,以农村清洁工程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加大投入和创新工作机制为保障,结合XX村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三、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

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

2、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

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分批实施的思路,坚持试点先行、量力而为,逐村整体推进,逐步配套完善,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推进。

4、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

把农村生态建设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加强以森林和湿地为主的农村生态屏障的保护和修复,

美好乡村愿景

美好乡村住宅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划建设要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地域文化风格,注重农村文化传承,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美好乡村。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以整治改造村庄为重点,以经营美好乡村为方向,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6、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建设美好乡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规划依据【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1993.6) 4、《国务院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5、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6、《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7、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

8、《XX市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编制要点》(暂行)(2006) 9、《XX总体规划》(2010-2030)

10、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律的文件 11、XX村提供的基础资料

第二章 现状综述

一、XX1镇概况

XX1镇是合肥市XX2县城,居合肥、淮南、蚌埠三大城市之间,位于县境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南距省会合肥70公里,北距全国能源城淮南市仅20公里(尤其是距规划建设中的淮南政务新区仅6公里),东北距华东地区交通枢纽蚌埠市65公里。辖9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行政区域11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近12万,城区常住人口近8万。XX1镇是XX2县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1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县域中北部经济中心、建设现代化花园城市”的总体目标,贯彻实施“双城带动、双向融入”战略,按照“工业立镇、城建领先、三产繁荣、农业提升、和谐平安”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奋力赶超,工业经济拉框架、抓集聚;城镇建设当先锋、强服务;农业农村抓提升、创品牌;社会事业促稳定、求进位,自身建设强基础、提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二、XX村概况

安徽省XX县XX1镇XX村位于XX1镇西南部,距县城3公里,XX村XX自然村,涉及到4个村民组,114户615人。距离县城3公里,高速连接线西侧。

2011年建设高速连接线拆迁安置32户位于自然村庄内,小区内房型外观统一风格,小区外老村庄风格不一,但错落有致。示范点草莓精品园区位于高速连接线东侧,XX自然村庄东面约200亩。示范点群众主要以种植草莓为主,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村”,有丰富的种植草莓经验和技术,民风淳朴,群众基础较好,非常适合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

三、交通现状

XX2县高速连接线从村庄东侧穿过,水庄路从村庄西侧穿过,与XX2县城联系十分便利,有公交车通往XX2县城。村内有一条水泥路贯穿全村。高速连接线在村域内总长约300米,为南北走向,道路平坦,为柏油路面,路况较好。水庄路在村域内总长约700米。

在村庄内部有一条村庄主要道路连接高速连接线与水庄路,总长度为300米,东西走向,道路平坦,路宽约4米,为新修水泥路面,路况较好。高速连接线拆迁还原区道路为水泥路面,宽度3.5米,其他道路以砂石路为主,路宽在1-2.5米左右,路宽不等,大多没有进行硬化处理,少量道路现状为原始土质路面。

四、经济现状

2011年XX村农民人均年收入9000元,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土地流转费用、外出务工。流转土地主要用于大棚草莓种植、。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200亩。

XX村近年来,积极打造支柱明显、基地特色、连片规模、分散经营的特色农业,培育和发展市场需要的优质高效经济作物,

XX村入口现状街景

如草莓、蔬菜等。特别是草莓作物,鼓励农户连片种植。开辟了XX村草莓采摘点,将草莓销售、农家乐休闲娱乐、生态旅游融为一体,扩大了草莓的销售量,打响了XX2的知名度,使XX2县草莓种植特色产业在我村进一步发展壮大。

五、人口现状

XX村现有户数114户,常住人口615人,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村内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村庄缺乏活力。

六、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一)村委会

XX村村委会位于村庄北面水庄路旁,办公面积200平方米。 (二)文化设施

XX村现状文化活动室在村委会,但是面积较小。 (三)教育设施

XX村内无幼儿园,幼儿上学结合XX1镇幼儿园上学。

XX村小学位于村庄南面水庄路西侧,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校舍面积575平方米,有教学班6个。 (四)医疗卫生设施

XX村卫生室有卫生室一座,位于水庄路边,距示范点1公里远,占地面积300平米,建筑面积300平米,医务人员2人,能满足村民小病就近就医的需求。

(五)商业设施

XX村商业设施目前不成体系和规模,少数商业设施大多位于水庄路沿线。

七、市政基础设施现状

(一)给水、排水现状

XX村居民现状生活用水均是自来水,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现状雨水均为自然排放,现状XX村污水排往高速连接线污水管网。

(二)电力现状

XX村村中心有一配电房,电力线沿村庄主要道路架空布设,民用电压220V。 (三)电话和有线电视

村内有有线电视,家家户户已经通电话线。

八、环卫设施现状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目前村内环卫设施已成系统,采用户收、村集、乡处理的方式。沿村内主要道路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垃圾箱,但是达不到

美好乡村配置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

现状村庄公厕

XX村大棚草莓

村内公厕主要位于村西面水庄路两旁,但是环境较差,达不到美好乡村配置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

九、建筑现状

(一)民房

目前村内二层以上(含二层)的楼房建筑有55户,约占总户数的44%,一层民房约占到总户数的56%。该村庄于2006年进行初步整治,建筑质量较好,有少量的危房。现在村内民房多以留守人员居住为主,商业凋零缺乏活力,路灯、管线、空调室外机等后加物对整体风貌有影响,民房外立面整治是本次整治的重点。

(二)村委会

XX村村委会均为新建二层楼房,建筑质量好,不在本次整治范围。 (三)卫生室

XX村卫生室已经能,满足XX村使用,不需要新建卫生室。 (四)文化活动中心

XX村现状村委会内的文化活动中心面积较小,需要按标准扩建。

现状村庄建筑

美丽乡村综合解决方案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第二篇

美丽乡村综合解决方案

文章来自中研智业集团

作者:齐睿(研发主任)、乔文(副所长)、杜寅(高级助理)

一、研究背景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可以说,“美丽乡村”创建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它既秉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宗旨思路,延续和完善相关的方针政策,又丰富和充实其内涵实质,集中体现在尊重和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造空心村,盘活和重组土地资源,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也有着重要意义。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探索,也是“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在中国农村的重要实践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美丽乡村规划核心关注点

美丽乡村规划主要立足乡村自然禀赋,挖掘发展潜力,制定发展方向,通过改善改造农村发展条件,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创造性的改变乡村发展方式,旨在全面提升农村发展和生活水平。其核心关注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寻找“美丽”

此处所讲的“美丽”,既是形美,也是神美。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单纯的“涂脂抹粉”,还包括“内在美”的修炼。在保留乡村原有的乡味的同时,发现它在资源、环境、乡风、村貌、文化、发展模式、

经济条件、产业等方面多年积淀的亮点或者说是最美的要素,通过规划将特色具体化、明确化,树立成为规划区发展的标签,从而为规划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方向。

二是变得“美丽”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向的指引下,设定目标体系,并通过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等明确美丽乡村在优势产业培育、农村环境整治、文化建设及传承、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建筑修缮等方面的主要任务,通过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充分展现美丽乡村的“美丽”所在。从而使居住环境脏乱差的乡村更加整洁亮堂,自然环境优越的乡村更加生态宜居,产业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特色更加鲜明突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乡村提升发展内涵,旅游资源富集的乡村旅游发展更加引人,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最终实现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问题。

三是延续"美丽"

美丽乡村不能犹如“昙花一现”,其建设不仅要抓好村容村貌整治,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规划将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坚持清洁、低碳、循环的理念,推广新技术和新理念,培育生态产业、清洁产业、绿色产业,为美丽乡村提供持续动力;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发展的重要前提,推广清洁能源、低碳生活方式、节能技术,完善垃圾、污水等处理系统;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丽乡村,让“美丽”持续。

三、美丽乡村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强化主体

明确并不断强化乡村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发挥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引导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生态优先,科学发展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生态特色,统筹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民俗文化差异,差别性制定各类乡村的创建目标,统筹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形成模式多样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贴近实际,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强化总结提升和宣传发动,向社会推介一批涵盖不同区域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美丽乡村”典型建设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四、美丽乡村规划体系

规划先行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谋划美丽乡村科学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快构建美丽乡村建设格局,推进美丽乡村有序建设、科

学发展。

美丽乡村规划体系为“1+n”,1即为美丽乡村布点规划,“n”为根据乡村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发展规划又可以分为总体发展规划、单项产业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居住区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风貌体制规划。【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五、美丽乡村规划主要内容

(一)美丽乡村布点规划

●主要内容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以下简称村庄布局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主体”,“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生态优先、彰显特色”的原则,在对区域内的村庄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作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对县(市、区)域内各乡镇和村庄进行综合布局与规划协调,并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村庄布局规划

村庄体系规划是指依据区域内村庄发展的综合条件,确定村庄的职能等级类型和结构。一般将县(市、区)域的行政村划分为建制镇(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三个等级。

2、村庄体系规划

分析现状区域内村庄空间分布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村庄空间分布的因素;确定村庄的空间布局及发展策略;明确撤并(迁移)新建、控制发展、聚集发展三种基本类型的村庄,提出村庄撤并和迁建布局方案。

3、分乡镇村庄布局规划

依据村庄布局体系规划,分乡镇细化村庄规模、类型、产业发展等规划内容。村庄规模确定应与农业生产特点、耕作半径相适应,要综合考虑耕地资源、机械化程度、产业类型、人口密度、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配置等因素。村庄产业发展应依据区域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发挥村庄现有资源条件,明确村庄的主导产业。

4、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应依据村庄布局体系规划,针对不同等级村庄的配置要求,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体现基础设施适度集中布置的原则,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道综合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和能源供应。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讨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第三篇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建设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乡村规划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加强人居环境治理,可以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规划是龙头,农村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才能使农村规划得到科学的发展,真正体现“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和环保的理念。

1 科学制定新农村规划

制定新农村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新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不能孤立地就新农村建设而搞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化和配置发展资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要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高度进行规划设计。村镇规划要符合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整洁、营造文明村风、适合村民休闲的需要,安排好生活与产业的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第四篇

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去年底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这项内容,来造福全体农民。为此,我深入我们王家山镇4乡镇和2个社区进行了专门走访,就如何使我们王家山镇的广大农村真正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干净整洁、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型乡村社区和促进农村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的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命题进行了思考。 美丽乡村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我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先后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农村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社区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新成就,正在不断向建设宜居、宜业的目标靠近,这也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好评。但也有不少农村社区存在着房屋破败、“空心村”严重、“三留守”突 1

出、污水乱流、垃圾成堆、柴草乱堆、房屋乱建、禽畜乱跑等不良乱象;也有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治安状况不容乐观,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涣散,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卫生质量下降,影响农村社区居民正常生活,有损乡村社区居住环境。这些都对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影响很大。

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体制机制难协调,基层工作力量薄弱。美丽乡村作为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配套设施在安排上往往考虑本单位承受能力和关联项目的较为明显,整体规划的弹性和工程衔接比较松散,尚未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互动共建的机制。扶贫、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环保、卫生、发改等部门都有类似项目,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在实施中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的少,各干各的一小块。二是美丽乡村要求的要素不能有机整合。美丽乡村因规划设计人员普遍匮乏,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接,特别是没有专门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相关机构和人员,极大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三是建设进展较缓慢。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涉及土地调整,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四是思想偏差,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部分干部群众对推 2

进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担心形成新的乡村债务,存在观望和消极想法。有的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还有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五是产业支撑难培育。现在的大多数农村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企业很少甚至是为零,园区规模小,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发育程度低;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较弱;特色产业小而散,优而不强,规模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增收缓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培育短时间内难以见效,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的定位实施较难。六是长效管理难到位。受小农思想的影响,部分群众习惯小而多、少而全的自给自足庭院经济,加之美好乡村建管机制不健全,环境综合整治和日常维护不经常,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现象存在。 建设美丽乡村建议

3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策引导作用、财政杠杆作用。需要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相关部门在实施村庄科学规划、农村环境提升、农村产业富民、公共服务完善、农村综合改革等项目上制定更加惠民的政策措施,把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迫切愿望化为具体行动。下面我就根据朔州“三农”工作实际,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是什么

就是要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任务要求,以深化提升新农村项目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

二、要明确美丽乡村建设达到什么

实现“两有”,设施达到“五通三改两必须”,环境达到“三化三无”,村风达到“六好六没有”,发展做到“三个一”,管理做到“五健全”的目标要求。“两有”:即有一个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农村社区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村庄现状和位置图、规划总平面图、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和《实施方案》。“五 4

通三改两必须”:即通水、通电、通水泥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改厕、改厨、改厩;凡需建房的农户,必须按规划选址和统一建筑图纸建房,必须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三化三无”:即净化道路、沟渠、公共场所;硬化道路、沟渠;绿化村旁、路旁和庭院;无人畜混居、无老式粪坑厕所,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和乱排乱倒。“六好六没有”:即社会治安好、互帮互助好、尊老爱幼好、邻里团结好、产业发展好、科普教育好;没有违法犯罪案件,没有聚众赌博活动,没有姓氏宗族派性歧视,没有封建迷信活动,没有欺诈造假行为,没有虐待老人、歧视妇女儿童等行为。“三个一”:即一条致富门路、一个与市场相衔接的主导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个农民学习培训场所。“五健全”:即健全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管理理事会、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使农村面貌有明显改变。努力实现:(一)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技术模式广泛应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乡村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住环境明显优化。(三)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新型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节地、节材、节能技术得到普遍推广, 5

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第五篇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

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

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

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

2016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第六篇

公文

***镇美丽乡村调研报告

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县委、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选择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外部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及村庄作为试点,推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基于***镇***村比较好的交通区位、生态基础、环境基础、产业特色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把***村作为全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进行重点打造。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居住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对提升***景区形象,在全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意义。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西南部10公里处,淮河南岸,紧临312国道,西距县城4公里,东接***镇**村,西连**乡**村;南与**省**市***接壤;北与**村隔淮河相望。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总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85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全村共427户,总人口1607人。农民纯收入6300元。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43名。***村是省级优秀基层党支部,并被评为市级文明新村,2016年被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6年被定为省级生态文明村,新农村建设获得了省政府表彰,2016年被市文明委评为全市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

二、美丽乡村建设优势

一是区域性政策优势明显。***村所在的***县属于**省“三山一滩”扶贫攻坚区域,是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这让***村容易享受到相应政策的扶持,有利于***村建设生态村,建设美丽乡村,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二是生态优势突出。***村总面积4.5万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该村是河南省级生态村,气候宜人,景观优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淮河源主干河道自东至西贯穿全村,一年四季河水不断,水草丰富,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湿地。境内有笔架山旅游风景区、祖师顶道观名胜旅游地。独特地理条件下的生态、气候、植被等,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山水相生、植被相连的生态系统,山绿天蓝水清,自然生态优势突出。

三是产业基础优势突出。传统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特色产业有茶叶、花卉苗木、板栗、中药材和养殖业等,目前已形成了万亩木瓜基地、千亩茶叶种植基地、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猕猴桃繁育基地等四大生态基地。此外,***村利用其卧山滨水近城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游、景点游,带动旅游及饮食业的发展,拥有“农家乐”40多家,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

四是区位优势明显。***村隔淮河与G312相邻,距离***县城5公里距离,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五是领导重视优势突出。***村是***县的3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之一,2016年被评为全市“十大特色村庄”,项目建设受到了南阳市及***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就该项目的规划、建设、施工组织等方面进行指导。***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专门成立了***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指挥部,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好示范工作。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坚强有力,干群关系融洽,在申报项目上,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征求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意见,并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力量和主力军。

三、规划发展

***村美丽乡村建设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及需求,贯穿传统村落的保护,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突出旅游带动的发展思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村庄。根据***村生态山水资源,将整个村域划分为生态休闲旅游区、新村新貌提升区、户外健身野营区、花卉苗木种植区。通过四区发展,把资源优势变为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营造环境、发展旅游、带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四、支柱产业

一是以苗木花卉种植业为主,培育特色产业。二是以***道教文化和山水文化为依托,开发山水宗教旅游,在***村内规划建设特色小吃一条街,兴建“农家乐”家庭食堂100个,重点宣传推介***烤全羊、***炖鱼、老鸭汤、山野菜等特色菜和特色商品,以及糙米(未精加工的米)饭、锅贴馍、凉面、萝卜丝闷饭等主食。

五、建设内容及进展情况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环境综合整治;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道路建设、桥涵工程,绿化亮化工程,给排水、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公厕建设工程等10个项目。

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房屋整治改造、塘堰整治等2个项目。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是***村文化广场项目、旅游服务广场项目、村民广场等3项工程。

目前,***大桥已建成通车。8公里环村路已全部完成沙石方铺垫,其中2公里铺完柏油,2公里完成水泥硬化。道路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打造两处可视绿化景观20亩。以徽派建筑为主,完成10户农村房屋改造。完成5口塘堰清淤整修加固。新建公厕5所,完成改厕200户。新建文化广场1处。

六、资金来源

***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概算134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省级补助资金62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89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77万元,整合资金460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专门成立了***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指挥部,要求县直各部门积极主动去完成各项工作,配好建设。***镇成立了***村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在县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领导下,以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为重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做好工程协调、衔接工作,监督督促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工。

二是加强部门协调。一要建立健全县相关部门及乡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的集聚效应,县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计划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的要求,加强沟通交流,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二要加强监管,对内严格要求,对外宣传到位。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主动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和服务,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服务质量。

三是加快资金筹措。一是争取上级奖补资金,集中建设,建出精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市、县要足额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配套资金;三是整合各专项资金,加强部门衔接与协作,集中使用资金;四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平台作用,引导农民、村集体和社会及个人捐赠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对于整合专项资金,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单独账户,单独核算,确保整合专项资金的利用。

四是严格招标采购。工程项目全部按照招投标法的要求,实行招标采购。首先进行项目的组织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认真设计,对于必须招标进行设计的项目,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有水平的专家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工作。其次对工程建设的招投标,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招标要求,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要求实施,严格按照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组织评标、中标的程序进行。

五是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组织项目建设,发改委、农业局、财政局、环保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实行全程质量监管,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执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主要负责人、参建单位的领导和主要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六是加强资金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审批手续,严禁挪用和挤占。项目实施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做好项目资金的领拨、支出原始凭证归集、审核、报帐等工作。

八、存在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向上申报项目,争取了省、市、县财政资金支持,其余部分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我镇、村级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

二是村庄规划有待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但规划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

三是认识不深。部分干部群众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强调村庄美化、硬化、亮化、等硬件的多,强调乡风文明的少。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厕所、房前屋后的环境等问题时,总是拖进度;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四是建设标准有待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立面出新层面,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九、建议:

1、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村美丽乡村规划结合村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努力打造我县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三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计划,并逐步引导农民建房向集中居住点集中。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引领。结合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以奖代补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县直部门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各联系部门要积极参与***村的建设工作,全力为该村提供物质和财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四是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五是发挥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鼓励在外经商、工作或亲属捐赠一点,支持家乡建设。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建立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三是适时出台村保洁员的保障办法。按照财政拨一点,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措保洁员工资,确保队伍的稳定。

4、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对比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镇人民政府

2016年9月15日

公文

2015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第七篇

第1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26.4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加宽、硬化小区道路1.6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筑砌溪岸500米 ,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7、村庄亮化。架设太阳能路灯18盏,电力型路灯300盏,计划投入1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蔡明福同志担任组长,镇党委组织委黄裕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第2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镇党委围绕“活力xx、生态xx、文明xx”三大目标,开展新兴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城建设三大行动的总体思路,按照《xx镇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领(20XX-2015年)》,为在新的起点上统筹推进xx三个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繁荣、生态优化、环境整洁、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定位

今后三年,xx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新

农村建设,努力把xx镇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生态化的后花园,成为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的新型代表,成为继九峰山、紫石片区之后的全区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二、实施原则和方法

(一)规划指导。专门组建包括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土、

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内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开展xx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镇农村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镇绿化景观设计整体规划等规划设计工作,为xx镇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

(二)基础先行。把基础设施放在主导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功能。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历史底蕴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海洋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四)生态优先。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着重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五)示范引导。根据总体规划和村庄特点,分类确定试点村(社),分别在村庄环境整治、“农家乐”旅游发展、村落文化打造等方面选择试点村(社)、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用三年时间打造第一批示范村庄、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

三、重点工作

根据总体目标定位、实施原则和方法,三年内重点开展基础、文化、环境、产业四大工程,全面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基础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基础。根据总体规划及各项具体规划,进一步梳理全镇各村(社)水、电、路及配套设施项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近三年重点实施项目。(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建办、各村社)

(二)文化工程。充分挖掘并保护各村社的历史文物、文

化素材,设立具有xx特色的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展示馆,突出主题,完善细节陈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标志系统的建设,设计优质、吸引一定客源的游览线路,强化洋沙山风景区管理和沙滩文化打造,实现文化内涵提升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社事办(文卫)、文体站、各村社)

(三)环境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村庄环境改造,改善村庄整体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违章建筑、危房、破旧房屋的拆除力度,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由村(社)集体收购、收租的形式,统一整理拆除后的边角地,拓展村庄发展空间。探索建立服务外包的方式,提升洋沙山风景区管理水平。(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管办、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各村社)

(四)产业工程。全面实施xx镇新兴产业建设行动,推进镇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现代信息业、国际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构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牵头领导:周庆海、王国芳。责任单位:经济办(工业、农业)、招商中心、旅游办、各村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镇长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协调,从项目设计、项目安排、项目布点等方面进行统筹把关。具体工作任务逐一落实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重大项目分别组建项目专项工作组,确保各司其职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重点做好项目推进的政策处理和群众思想工作。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各单位、各村社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

(二)多措并举,保障要素。加强项目包装,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进一步优化镇级财政投入结构,加强与区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利用现有投融资平台,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城建建设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强化管理,提升品位。进一步完善镇招投标中心运作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施工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一批新的城镇景观和一批精品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提升城镇面貌长效管理水平。

(四)宣传引导,构建合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努力营造全镇上下齐心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3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的决策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核心,以深化和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乡总体规划,各示范村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按照“重点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从抓点连线到成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重点建设余庄村示范村,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内容

1、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工程”。一是培育一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一村一品”面积500亩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0%以上;示范点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80%以上。二是示范村加大农家乐的培育力度,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农家乐经营户1-2户;农家乐经营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农家乐集中村要按照村域统一处理模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经营户要全面推行油烟净化处理设备。

2、积极实施“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年度任务,鼓励高层平面式安置,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采取村庄整理、建新拆旧、适当给予经济补偿等办法,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民点缩减,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的水平,集中居住农户达到100户以上。二是推进民居房改造,完成示范村住房改造3户,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工作,盘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大力整治私搭乱建住宅等,鼓励农户利用空闲地、荒地荒坡建房,鼓励村级组织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展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农村节能节材,畜禽养殖场(户)沼气利用技术普遍推广,农村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进村入户。四是推进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农村联网道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泵站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塘坝扩挖、沟河清淤等工程建设。按照农村新社区的要求,统筹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讯等公共服务。

3、积极实施“农村生态文化培育工程”。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开辟生态文明橱窗等生态文化阵地,运用村级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二是转变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家庭评比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倡导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并重,加强农村社会和谐化管理,全面推行“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经验,调节农村多种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一是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覆盖面要占全村的70%以上,其中垃圾收集要全域覆盖。二是推进连线成片整治,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林网、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网、污水治理网的一体化建设规划,分步开展沿路、沿河、沿库区、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结合,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协助开展村庄绿化,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加大农村景观林行动的力度,村庄绿化率平均值达到20%以上。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召开协调会,落实工作措施,通报工作情况。要在项目安排、财力分配、组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党政领导重点联系、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指导的整体推进格局。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体现政府积极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的创建工作。乡财政逐年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二是建立“整体规划、资源统筹、分步实施”的建设机制。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根据“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则,依据我乡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以“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整体规划。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向重点村、重点镇乡、示范带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三是建立“产业优先、一村一品、打造精品”的发展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广大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群众的共同富裕。工作关键点和难点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精品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3、加强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整体合力。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发展共建共享的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从基地建设到产品流通到旅游服务等多环节全覆盖的网络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

4、加强监督考核。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制定“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年终由领导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兑现奖补资金。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4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2015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第八篇

方案一: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一、基本概况

(一)项目名称:新杭镇徐家边村农村美丽乡村项目

(二)项目实施单位:新杭镇徐家边村村委会

(三)项目实施地点:新杭镇徐家边村

(四)项目实施内容:

“美丽乡村”的总体要求是“四个美”,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与之相对应,要具体开展“四个行动计划”,即“生态人居建设行动”、“生态环境提升行动”、“生态经济推进行动”、“生态文化培育行动”。通过整个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达到“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目标。鉴于此,徐家边村美丽乡村将做以下项目:

1、建立一座生活污水处理池

2、在村口处建立一座永久性的门头

3、修建水库(休闲、垂钓)

4、沿徐家边村主干道两边修建宽5米的绿化带

5、在村委会办公楼前修建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绿化)

6、将村委会办公楼亮化

7、提升林塘茂、胡家桥、徐家边、新农村小区老点建设

8、胡家桥道路拓宽

9、建60个生活垃圾收集池

二、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杭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逐步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机制,努力抓好农村生活环境与质量、过程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注重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工作原则,努力构建“户为基础、村为主体”的多元化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增强农民健康素质,优化农村公共环境,有效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景秀、村美”的目标。

三、总体目标

力争至20xx年,全村80%以上的村民组创建成为符合美丽乡村要求的乡村。规划总体指导思想以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全面美化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努力把我村建设成“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的总体布局。我村高度重视,严格要求,通过抓点成线,延伸扩面,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群众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全面建设“景美、业兴、村新、人和”的美好愿景,整体推进徐家边村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生态为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大村民在提高了生活水平之后的又一要求,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工作紧密结合,构建徐家边村生态景观大道,发动村民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增强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富民为本。高效生态农业显著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农业示范点。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民实现充分就业、村域经济日益发达。“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村美为基。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延伸到每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徐家边村实际的垃圾分类方法、生态循环处理方法,建立农村垃圾“有机垃圾处理还田、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可回收无机垃圾焚烧、建筑垃圾填埋处理”等处理模式,达到了农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的,极大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和谐为魂。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一步提升,民主法制、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科学、文明。村民自治不断深化,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我村工作的重点。健全领导体系,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我村成立“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明确村两委班子分工,做到分工负责,狠抓落实。

(二)积极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美丽乡村”项目是一项改造农村、造福农民的民生工程,要切实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要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与“美丽乡村”的创建宣传活动结合起来,利用动员会、文化下乡、工青妇等部门开展的各类活动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努力营造建设“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检查、考核

加强工作考核,围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个方面的目标,按照县政府制定的“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的考核内容及标准,把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制定出台建设工作考核办法,使各项建设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

五、主要任务

(一)抓好环境提升工程

1、树立“中心”新形象,传承传统文化。完成村委所在地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改造,树立体现徐家边村特色的形象标志牌,在一定区域以“文化长廊”、“徐家边村水源头”等醒目形式的表达,通过形象建设,提升“徐家边村”的第一印象。

2、提升整体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徐家边、观音塘、胡家桥等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50盏;全村开展“绿色庭院”、“美丽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进一步美化庭院,实现户户优美,全面提升村庄整体环境。计划投入345万元。

3、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一是继续实施污水标准化治理工程;二是完成徐家边村生活垃圾整治;三是加大对村庄绿化的投入;四是加大用电、用水等公共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计划投资200万元。

4、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新农村的创建成果,完善健全徐家边村村卫生保洁制度、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全村村民的卫生保洁意识。

(二)抓好产业提升工程

1、大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病险水库山塘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着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全面拓展农民创业就业领域。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连片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大力创建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户和农家乐特色精品示范区,规范提升农家乐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培育农村旅游节庆活动。注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发展农村集体物业经济。

3、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扶持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市场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支持工商企业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科技人员联基地、联龙头企业的措施,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

(三)抓好服务提升工程

1、加快农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做好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民信箱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村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制定和完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建立村宣传长廊,规范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制度,全面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2、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管理服务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全面盘活闲置的旧厂房、管理用房等存量资源,搞好资产经营。20xx年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比上一年增幅20%,增强村级组织管理服务功能。

3、提高农家乐工作站服务水平。依托农家乐工作站,进一步密切全村各农家乐的联系,在操作技能、解决劳动力、经营思路、政策宣传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信息。不断提高工作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学习有农家乐特色村的优秀经验,创出徐家边村独特的农家乐旅游休闲品牌。

4、强化社会保障,切实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20xx年村委班子帮扶低收入户或特困户19户,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稳定,充分体现徐家边村村出处和谐的新气象。

(四)抓好素质提升工程

加大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是配足村文化活动中心所需的各设施设备,筹措老年活动经费,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高效利用村党员活动多功能教育室,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之成村民们学习科技文化的课堂、娱乐的场所,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化新型农民。三是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比活动,在全村树立文明新风尚,充分展现徐家边村人人幸福的新生活。

方案二: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南英委办[20xx]26号《关于印发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建设“美丽乡村”是今后5年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村新农村建设水平,根据《英都镇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结合我村实际,提出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村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石山村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5年时间内,通过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村庄秀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农民房屋建设有序,布局合理,农民房屋外观协调,体现闽南特色。

——环境优美。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常年清洁卫生,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家禽家畜圈养,农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环境干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消灭旱厕。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生活甜美。农业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社会和美。基层组织健全,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群众对村级班子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会管理民主,“世纪之村”管理平台完善。农村治安良好,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顺应发展变化趋势,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胆突破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

——坚持长效推进、巩固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要深入贯彻落实南安市、英都镇关于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突出“点、线、面”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1、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全面落实村庄卫生保洁。以“一清一保一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为目标,以“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行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或改造,对全村露天厕所(旱厕)提出拆除埋填处理方案,对全村露天厕所拆除户每自行拆除一个露天厕所(旱厕)对象给予补偿300元,并同时给予补贴建无害化厕所(三化厕或环保型化粪池)1000元,力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同时按需求村级组织建设水冲式公厕2-3个,分布园南、宫后、石坑三大片区。对全村猪舍提出整治方案,村集居区不允许建猪舍圈养猪,村集居区内原建猪舍要求农户自行拆除,猪舍按15平方以下每个补偿300元给予拆除,15平方及以上每个补偿500元给予拆除,集中攻坚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等突出问题,确保农村环境整洁、河流水源清澈。

2、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按照“建筑风貌好”的目标,根据分期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改旧建新和房屋立面改造,整治旧房外观,保持古村特色,美化村庄形象,引导农户进行庭院整理,农家庭院基本实现净化、绿化、硬化。加强“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的造林绿化工作,建设村庄公共绿地。路旁两侧、水旁宜林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构建优美的乡村环境。

3、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山水田林自然风貌。疏竣河塘沟渠,保护农村自然湿地,保持水体洁净,修复村庄水系水景,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

(二)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重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二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到水源保护区及坂头水库库区入户。推动企业到工业项目集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优化乡村工业产业结构。

(三)实施社会和谐促进工程

1、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提高石山村卫生所医疗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卫生保障水平

2、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增强农村综合服务功能。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依法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以村警务室、联防队,平安基金会为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168”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广“世纪之村”平台,完善农村各项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提高村级组织引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水平。

五、实施步骤

石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分五个阶段推进:

(一)启动年(20xx年)。9月中旬,开始开展全面的动员部署。村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和分解任务。

(二)行动年(20xx年)。大力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根据实际,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年初,计划投入50万扩大水源,新铺设公山至新寨尾自来水63#管道4.1公里,新建蓄水池1个,方便全村村民安全用水,到20xx年10月,完成农村土地、房屋普查建档,农村实现村庄清洁、基本消除村聚居区内猪舍、露天厕所(旱厕),并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3个,做到保洁常态化和制度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村庄面貌明显改善。

(三)推进年(20xx)。不断加大创建力度。组织推广农村集中居住,计划征地石山村石坑柯园山40亩,投建新村、建设民房30幢面积20000平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提升年(20xx)。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按照上级部署推进全村农村“五证”(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林权证)的确权发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计划筹资500万元进行石山溪辖区流域整治,形成亲水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五)深化年(20xx年)。全面回顾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方案三:岳家圈村创建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岳家圈村共240户,总人口670人,党员36人,村民代表33人,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耕地面积850亩,山岚1500亩,村民年人均收入8600元,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苹果、樱桃等果树。

20xx年以前,岳家圈村是一个出了名的脏、乱、差村。污水到处流,苍蝇满天飞,禽畜跟人跑,垃圾到处丢,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土,进村的道路没法走。自20xx年11月岳家圈村换届选举以后,新当选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付景兵带领新的两委成员建章立制、规范村规,投资160万元大刀阔斧整山路,清垃圾,拓荒硬化村中道,安装路灯70多盏,对全村自来水进行了改造,修复了随时就要倒塌的两委办公场所,健全了党员活动室、村民活动室,硬化了村民健身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整体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提高,村规民约大家都能自觉遵守。

村里的变化,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称赞,赢得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认可。先后获得了蓬莱市委市政府颁发的20xx年度“平安建设先进村”、20xx年度“道德工程建设和谐文明村居”、20xx年度“建设和谐稳定模范村”、20xx年度“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烟台市委市政府颁发的20xx年度“五星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今年,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进一步培树典型、打造亮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全市开展“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对岳家圈村而然,不仅是一次岳家圈村整体水平提升的良好机遇,更是一次岳家圈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能力、实力和素质的展示。岳家圈村依山傍水,黄水河绕村而过,对面山系几经风雨,造就了很多奇特的地貌景观,爪鬏山、王母娘娘洞、金鱼缸、老虎洞、仙人泉、仙人脚,每一个景观地方都有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由于多年来缺乏对自然景点的认识和开发意识,丰富的资源条件闲置而没有被开发打造。

一、创建美丽乡村的目标定位

打造美丽乡村必须因地制宜,创造特色。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总体要求, 结合本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民俗文化特点,创建美丽乡村本着 “宜居宜业宜游”的理念,将岳家圈村着力打造成“乡村休闲,文化体验,人居和谐,民俗旅游”的“四美”村庄。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风文明素质美”。

二、创建美丽乡村的主要任务

1、村巷道路硬化工程

为使村民彻底告别“雨天两腿泥,晴天一身士”的生活状况,对村内巷道7500平方米路面彻底硬化。每平方米50元,共需资金37.5万元。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启动。同时,结合黄水河河道的整治工程,对黄水河河边的环村路长900米、宽8米的路面进行硬化。总面积7200平方米,每平方米80元,需投资57.6万元。此项工程可为岳家圈村东山开发旅游奠定基础。

2、黄水河河道整治工程

岳家圈村三面环绕黄水河,黄水河河道整治是今年山东省水利厅的计划项目,整治过程中可浆砌黄水河500米两侧河道。这个项目上级投资380万元,现已招投标完毕,近期可动工。

3、村内巷道、庭院绿化工程

为实现“林在村中,村在林中,路在绿化带中,人在风景中”的目标,家家户户进行门前房后绿化、庭院绿化、村巷道路两侧绿化带绿化,共需资金20万元。

4、村庄亮化工程

按照“节俭、大方、美观”的原则,村巷道路硬化竣工后,路两边安装路灯,亮化共需资金20万元。

5、村巷、庭院净化工程

彻底清理村内巷道、农户门前屋后各类垃圾和堆积物,并建立健全保洁长效机制。在村内主干道设置小型垃圾箱,通过公益性岗位或安排低保人员,配置垃圾清运车,对村内垃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使村内环境卫生做到制度化、经常化、清洁化,彻底解决村内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到处流、苍蝇满天飞、禽畜跟人跑、垃圾到处丢的现象。

6、村容村貌美化工程

目前,村东河边的猪棚、鸡棚等养殖大棚,由于离村较近,既不卫生又不美观,污染环境,与美丽乡村既不协调,又影响村容村貌。村委决定全部拆除,并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在离村庄较远的地方重新选址新建一处高标准的养殖基地。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益。同时,在目前村东河边养殖大棚的地方投资20万元新建一处垂钓园。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着袅袅炊烟、碧绿青山、潺潺流水,休闲垂钓。投资15万元在村委大院新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公共为农服务设施;按照“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的标准对村内主要巷道两侧墙体进行装饰粉刷,并利用装饰墙面制作“基层党建、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墙。

7、东山景点开发工程

岳家圈村东山有着很多奇特得天独厚的地貌景观自然资源和悠久的民俗文化,爪鬏山、王母娘娘洞、金鱼缸、老虎洞、仙人泉、仙人脚等,每一个景观地方都有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尤其王母娘娘洞,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去每年的三月三日,周围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到东山赶庙会,规模非常大,并在王母娘娘洞前搭戏台,唱戏能唱三天三夜。现在虽然没有庙会了,但每年的三月三日、正月初一和十五,周围的群众还是有来王母娘娘洞祭拜王母娘娘、烧香烧纸磕头、半夜挂红的。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来自久远的民俗文化,经过一定的包装、策划和营销,完成可以打造成具有乡村地域特色的休闲观光景点。目前,村委会已经与蓬莱民生置业有限公司签约立项,同意利用爪鬏山、王母娘娘洞等民俗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同时为岳家圈村兴建苹果、樱桃、葡萄、大枣等观光采摘园,开展无公害水果采摘特色旅游项目,从而打造岳家圈村的乡村农家乐。

8、农户农家乐样板房打造工程

计划投资40万元本着“农户自愿、条件相当、诚信可靠”的原则,在现有农户住房的基础上,按照渔(农)家乐客房设施设备配备、配套标准,经稍加改造,先期打造20户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农家乐样板房,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接待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特色旅游的游客,开发农家乐项目,以此达到先让一部分人先期致富的目的。。

三、资金来源

我村是省财政厅的联系点。目前,市财政局已经落实了60万元帮扶资金;小门家镇党委、政府也同意给予一定的扶持;市民生置业有限公司也能给予一定的赞助;付景兵个人可以出资20万元。相信岳家圈村在相关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创建美丽乡村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岳家圈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方案四:榜上村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毛厝村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庄整治水平,将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认真贯彻实施市、县、镇建设“美丽乡村”五 年行动计划方案,提升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毛厝村“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以深化提升村庄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加快“两新”工程建设,完善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 制,巩固村庄整治成果,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我县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县”的一项重要工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三 化同步”(在工业化、城村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 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形成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体系、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新型农民组织方式、农民 现代生活方式和农村先进管理模式,利用3—5年时间,按照环境整治型逐步完成整治任务,把毛厝村建设成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 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生态人居建设行动”。按照科学布局规划的要求,推进中心村培育、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构建舒适的农村生态人居体系。

1、 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大力培育建设毛厝自然村,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通过村庄整理、异地搬迁等途径,推 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居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实施“农村建设节地”工程, 推行建设联立式住宅,控制建设独立式住宅。

2、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全面开展水源综合整治,实施生活污水净化工程,修缮毛厝中心渠道。

3、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深入实施村组道路、农民饮水安全、农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建设农民文化休闲公园,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

(二)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按照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项目建设,构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

1、完善农村环保设施。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环保设施项目。实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全域覆盖,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卫生户厕农户达到总农户数的80%以上。

2、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大力扶持苗木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群众植树,大力发展乔木和乡土、珍贵树种,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

3、建立农村卫生长效管护制度。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探索建立以政府补助为辅、以村集体和群众为主的筹资机制,确保垃圾、污水等设施正常运行。探索建设村综合保洁站,拓宽保洁范围。

(三)实施“生态经济推进行动”。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积极扶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二高一资”产业到村入户。大力引进低耗、低排放的手工业加工企业。

(四)实施“生态文化培育行动”。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积极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

2016供销社年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第九篇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要求,为指导、帮扶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驻点村的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步骤

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帮扶工作时间从3月份开始至12月底结束。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3月下旬)。工作组根据帮扶安排,进驻到新农村建设点,深入农户开展调查,掌握具体情况,宣传动员广大农户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4月初到12月中旬)。工作组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村建工作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村建工作目标和任务,深入村组农户,组织指导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3、检查验收阶段(12月下旬)。针对一年来的帮扶工作,对照工作计划,逐一进行检查,完善各项工作,迎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考评组检查验收。

三、工作任务

按照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驻村帮扶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

1、广泛进行宣传动员。采取召开村民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开展“三民”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把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上来,使农民群众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和建设方法,明确自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责任、义务,树立自信、自助、自立、自强、自建的观念,激发农民群众的内在动力,领导农民积极投资投劳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2、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帮扶工作组要结合当地实际,指导驻点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畜禽水产、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种养业,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务工经济等,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农民专业保作社建设和稳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育步伐,使帮扶的新农村建设村点形成“一村一品”产业,60%以上的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农民增收走在全县前列,过上美满幸福生活。

3、着力抓好村庄整治。积极协助驻点村制定村庄整治建设规划,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要求,搞好村庄整治,使驻点村庄路面硬化,100%农户接通自来水,95%农户建水冲式卫生厕,农户普及电话,90%农户普及有线电视(含微波接收);农户住房院舍整治,村内道路、水沟、池塘通畅;搞好人畜分离,杂物堆放整齐,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村点“三绿一处理”建设(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和垃圾无害处理),要结合“一大四小”工程,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使村内外主干道、庭院、空闲地林木覆盖率达30%。定期开展卫生打扫和垃圾处理,抓好垃圾分拣分类工作,加快农村垃圾回收网络建设,认真执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操作标准,杜绝简单填埋或简单焚烧错误做法,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要整治无序建设和违规建房,坚决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和省里规定的农民建房面积标准,切实做到“八个禁止”,确保村庄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指导帮助驻点村按照科学规划、配套建设、完善服务、管理民主的原则,科学引导农村社区建设。推广“党组织+社区+村民理事会+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理事会”、“党支部+社区+村民理事会”等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农民理事会功能,积极开展“三增两带服务”工作。新农村建设帮扶村点要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处休闲活动场所、一个宣传栏和一套管理制度;开展“清洁户”、“文明户”、“信用户”、“五好家庭”、“生育文明”等群众性评比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从而建成以和谐文化为主轴,以创业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群众文化和法制文化为覆盖,党群组织较完备、产业较发达、功能较齐全、社会风气良好的农村新社区。

5、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引导村级组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协助村委会把矛盾、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切实发挥好群众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五保户等,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要加强对驻村帮扶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好帮扶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分管领导(工作组长)每月至少要到驻点村开展调研、指导工作1次,协商解决村点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加强上下协调工作。工作组要在驻点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从驻点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帮扶村点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项目和技术,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要积极帮扶村点做好村庄规划,发展富民产业,推进村庄整治等工作。

3、加强工作组自身建设。工作组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调查研究,进农家门,知农家情,化农家怨,解农家难。建立健全工作、学习、廉政建设、考勤等各项制度,严格遵守纪律,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美丽乡村设计思路》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美丽乡村发展思路 海报设计思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美丽乡村设计思路”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美丽乡村设计思路"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7382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