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策划 >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2016-11-18 10:04: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共9篇)大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大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的需要,加强大学内涵建设、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大学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青年教师队伍,加强学科、教学梯队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大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第一篇

大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的需要,加强大学内涵建设、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大学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青年教师队伍,加强学科、教学梯队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以《高等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国家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以及本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办事。

二、培养目标

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与支持体系;充分挖掘青年教师的培养潜力,将学校发展、团队建设和个人前途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学校规划目标及各学科(专业)实际,明确方向,突出特色,形成团队,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结构优化、富有活力、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较强创新能力和高尚师德的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青年学术拔尖人才,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提供人才支持。

三、培养原则

 思想与业务并重,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

青年教师的培养应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  青年教师培养按照统筹规划、按需培养、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

学院管理委员会、学院教学委员会、学院学术委员会根据学院内涵建设的需要,负责总体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公共培训的落实。

 职能部门负责各自相关任务的落实

各系、研究所负责本单位青年教师具体培养计划的制定、落实。

 严格要求,严格考核

四、培养方案

4.1培养对象

新近录用上岗的青年教师及高校教学经历少于两年的教师。

高校教学经历一年以上,且年满35周岁的新进教师,经学院考核合格,可不作为新教师。

4.2培养计划

各系、研究所要对培养对象制定3年培养计划书(见附表1)。培养计划书应包括:

4.2.1师德师风

4.2.1.1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方法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4.2.1.2培养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4.2.1.3树立法纪观念和团队精神;

4.2.2、教学能力

4.2.2.1跟班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门课(含理论课及实践课)(并填写附表2)。

4.2.2.2备课、试讲(可在本系、教研室,也可吸收学生参加)。

4.2.2.3公开教学,一年不少于1次。公开教学由所在系或教研室安排本专业教师和教学督导员听课和评议。

4.2.2.4文献阅读。全面了解和阅读拟主讲课程的各种教材、课件和相关论著,并撰写学习笔记。

4.2.2.5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

4.2.3、科研能力

4.2.3.1撰写学术论文。

4.2.3.2积极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4.2.3.3加入科研团队,做好科研助手,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主动参与学术研究。

4.2.4、其他

4.2.4.1积极参加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活动。

4.2.4.2积极参加学校各级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包括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4.2.4.3完成系、学院、研究所、教研室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五、培养措施

5.1指导教师培养模式

5.1.1、实践表明,指导教师模式是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最好途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能够尽快适应和熟悉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青年教师业务能力会得到快速提升。

5.1.2、青年教师的培养期限依其学位而定,既本科学历5 年,硕士研究生学历2 年,博士研究生学历1 年。

5.1.3、新聘青年教师到校三个月内,其所在系、研究所为其选定学科方向,并为其指定一名治学严谨,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的教师为其指导教师,指导其系统熟悉教学、科研业务基本环节,帮助其制订发展规划。

5.1.4、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应是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好,积极参加教学改革,重视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业务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熟悉各个教学环节,并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多年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

5.1.5、指导教师的选拔由系、教研室推荐,学院审定并备案。

5.1.6、指导教师的职责:

5.1.6.1关心青年教师思想进步和师德修养,培养青年教师严谨踏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精神。

5.1.6.2、帮助青年教师加强教学实践锻炼,熟悉教学工作规程和各个教学环节,把握教学工作规范,提高工作能力。

5.1.6.3、对青年教师是否具有开课能力提出意见或建议,对达不到培养要求的青年教师提出调整建议。

5.1.6.4、进行科研工作指导。确定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有在研项目的指导教师应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题工作;指导教师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应将所指导的青年教师纳入课题组成员。定期与所指导的青年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并在学术上给予指导。与

青年教师的讨论情况(如议题、主要问题、需解决的问题等)应有记录。

5.1.7、对被培训青年教师的要求

5.1.7.1、取得教师资格:要求新教师在进校两年内取得国家教师资格证书。

5.1.7.2、完成助教工作:青年教师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不少于一年的助教工作,内容包括撰写部分教案、听课、辅导答疑、课堂讨论、批改作业、上习题课、指导实习。

5.1.7.3、认定授课资格;青年教师需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完整的教学辅导工作,通过参加教学组、教改项目、教材建设等活动。否则不能担任课程主讲教师。

5.1.7.4、认定科研能力: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加入科研团队工作,在其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努力提升科研能力,争取两年之内独立取得一项科研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5.1.7.5、参加社会实践:青年教师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学校各级组织举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社会、公益、慈善等活动)。青年教师在入校2年内需至少一次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的管理服务性实践工作。

5.2其他培养形式

5.2.1、岗前培训

被新近录用上岗的青年教师应根据学校安排,集中进行职业基本素养、校史校风、教育法规政策以及教育心理学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未参加学校安排岗前培训或者岗前培训不合格的教师,不能承担教学任务。

5.2.2.岗位培训

要求青年教师在导师指导下熟悉教学环节、掌握教学技能等,了解科研项目申报的基本程序、技巧和科研工作的规律、方法等,掌握教学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技能。

5.2.3.专业能力提升

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深造、攻读高层次学位,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5.2.4.研究生指导

督促青年教师了解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过程和要求。具备条件的青年教师可以申请担任研究生副导师。

5.2.5、教学观摩

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学院的精品课程、公开课的教学活动

六、培养管理

6.1、专门管理,层层负责

学院成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各研究所和教研室要为青年教师建立培养考核档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系、研究所、教研室考核体系中。

6.2、定期联系,随时跟进

学院领导每学年专门研究一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并召开l-2次青年教师座谈会,听取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6.3、资金保证,专项使用

学院安排专项和学科建设经费,用于青年教师参加学科建设活动。

6.4、能力加强,学位提升

有计划地安排尚未取得本学科最高学位的青年教师报考并攻读学位。

6.5、保证质量,优胜劣汰

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中启动退出机制。对经过培养和指导仍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要求的教师,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调离教师岗位或按事业单位聘任合同予以解除聘用合同。对严重违背师德、出现重大教学事故及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按事业单位聘任合同予以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

七、考核

7.1、每学年,各研究所和教研室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进行小结和考核,并填写青年教师培养考核表中的有关栏目。学院相关部门参加考评工作。

7.2、青年教师的培养纳入各系主任、研究所所长、教研室主任的工作业绩考核范围内。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第二篇

附件1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及《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实际,特设立“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为扎实推进该计划实施,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术)带头人的后备人才。该计划纳入主要目标任务是2013年—2016年,重点资助500名左右35周岁以下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引导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立德垂范、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勇于探索科学难题,加快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推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二、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在职

在岗优秀青年教师。已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含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及国家级培养对象),不列入本计划资助范围。

三、计划实施期限与规模

计划实施期限为2013年—2016年。2013年计划资助200名左右,2014年—2016年每年资助100名左右。

三、申报条件

(一)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申报条件

1.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博士学位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年龄35周岁以下(至申报当年1月1日),身体健康。

2. 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强烈的事业心,工作严谨,协作精神好。

3. 已入选“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或纳入学校学科(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并获得学校的重点支持。

4. 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在本学科领域内某方向有深入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5. 近五年来系统讲授过本学科1门主干课程或2门以上课程,教学效果好;获校级以上教学奖励,或有2次以上学年度教学质量评估被评为优秀,或指导的学生在省级以上专业(专项)比赛中取得三等奖以上成绩。

6. 近五年主持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 — 2 —

中心以及重点学科建设。

7. 近五年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在核心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的本专业系列论文3篇以上,或从事科技开发、产学研合作以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8. 在同等条件下,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优先推荐。

(二)高职院校优秀青年教师申报条件

1.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硕士以上学位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年龄35周岁以下(至申报当年1月1日),身体健康。

2. 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强烈的事业心,工作严谨,协作精神好。

3. 已入选“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或纳入学校专业带头人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并已获得学校的重点支持。

4. 具有本专业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和技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5. 近五年来系统讲授过本专业2门以上课程,教学效果好;获校级以上教学奖励,或有2次以上学年度教学质量评估被评为优秀,或指导的学生在省级以上专业(专项)比赛中取得三等奖以上成绩。

6. 近五年主持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示范(名牌、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建设,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专业建设。

— 3 —

7. 近五年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在核心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的本专业系列论文2篇以上,或从事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产学研合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排名第1)。

8. 在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优先推荐。

四、工作程序

1. 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每年发布申报工作通知,实行限额申报。

2. 学校组织申报工作。申报人下载并填写《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申报书》。

3. 学校对申报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对申报人的学术水平、教学科研能力以及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认真评审,择优遴选、推荐,并提出推荐意见。推荐人选须在本校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省教育厅。

4. 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对申报人资格进行初审,审查合格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5. 省教育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入选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发文公布入选名单及资助项目名称。

6. 各学校与入选人员签订培养计划合同书。

7. 省财政厅下达经费到各相关高校。

— 4 —

五、支持措施

1. 省教育厅、财政厅以项目形式对入选人员提供人才项目经费资助,自然科学类30—5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15—30万元。入选人员培养期三年,资助经费一次性下达。

2. 学校成立培养指导小组,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入选人员专业情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3. 学校支持入选人员参加学术活动、组建学术团队,优先给入选人员安排或协调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定期听取入选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培养指导,督促入选人员实现培养目标。

六、日常管理

1. “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纳入强师工程高等教育“育英培青“工程,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和各高等学校共同组织实施。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负责本计划的整体规划、人选选拔、期满考核及绩效评价等工作;各高校负责人选推荐、培养、日常管理等工作。

2. 入选名单公布后,入选人员与学校签订《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同书》(简称《计划合同书》),明确培养的目标任务和支持措施。

3. 《计划合同书》规定的建设目标、内容、进度安排不得随意调整。如确需调整或变更的,应向省教育厅提交书面申请, — 5 —

大学年轻教师培养计划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第三篇

新教师培养计划

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青年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初任教师发展成长为具有智慧的优秀教师,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科学的反思探索,外部的支持和帮助。促进新教师的成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优秀教师的知识、经验、实施教学常规的智慧、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技巧艺术,传、帮、带给新教师;但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性智慧是无法传授的,表现在实践中,如教师具有敏锐的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面临对象实际和情境及时作出决策的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使学生积极学习、追求创新、愿意进入心灵对话的魅力等。

一、培养的宗旨

从青年教师的素质能力、工作成绩两个纬度确定培养的模式和发展的标准,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全能型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教师。

以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全面娴熟的教学技能,很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有现代化、教育科研、教学改革意识和素养为标准,逐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熟度,使其尽快成长、成材。

同时,防止单纯训练教学基本功,培养提高教学成绩的机器,使其成为“教书匠的传统教师培养观,确立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专业化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教师培养和发展理念。

二、培养的目标

1、素质性目标: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2、发展性目标:一年适应;三年合格教师;五年骨干教师;八年教育教学能手。

3、专业水平的三项要求:专业知识的整合化、专业能力的整体化、个性品质的优化。

4、专业综合素质的“三术”合一:教学专业的“学术”;课堂教学的“艺术”;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三、培养的内容

1、教学方面

(1)课前试讲

通过课前试讲,教研室成员集体讨论,指出教学方法,教态,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优点及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2)教学示范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通过随堂听课的方式,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技巧,实地积累教学过程中处理各种情况的临场应变经验,学习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得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新教师通过参与集体备课的方式,有利于新教师在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新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并避免一些容易犯的疏忽;从而促使新教师严谨治学,尽快成熟。

2、科研方面

(1)教育科研

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充实和发展教育理论,还体现了时代对广大教师的要求。本教研室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新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第一、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有意识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方法;第三、组织学习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

(2)基础科学研究方面

在新教师原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督促加强科研活动的进行,阅读最新文献,跟踪研究的前沿;督促思考问题,并提交校级课题,省级课题,及国家级课题的申报。

四、学校常规管理渗透,落实配套措施

1、常规教学管理中形成氛围

(1)导:导师指导;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领导引导。

(2)练(炼):学校制定规范,自觉岗位练兵;学校创造教研氛围,在对话互动中历练;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在参与中锻炼。

(3)帮:发现问题后重点调度和帮助,发现好苗子重点帮教。

(4)带:一是老教师带动;二是树典型带动;三是氛围熏陶带动:学校创造宽松、和谐的良好社会心理环境,创设浓厚的教研教改氛围,学科组内的学术风气和人际关系融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气氛和良好的学风、教风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带动新教师快速成长。

(5)评:开展各类评优评选活动,激励青年教师发奋有为。

(6)用:大胆使用,在重任上锻炼成长。

2、在校本教研中提高

(1)课题实践化——群体参与。学校将科研课题分解为教改实践的专题。为青年教师提供机会

(2)专题研究——虚拟课题组攻关。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组织课题研究攻关,如“高效率学习”、“实效型课堂”等课题。为青年教师创设自我研修的大环境。

(3)问题解决研究——集体备课。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以备课组为主体,进行问题解决的研究。培养青年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思考的习惯。自觉反思教学、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在问题探索中教学。

(4)经验转化——自主体验。教学实践理念化;教学理念实践化;教学经验理论化。

(5)反思探究——个人行动。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升华出改革专题,在“课堂拼搏”中探索,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发教学的新思想、新认识、新方法。

(6)集体反思——集中活动。在相互观摩和对话互动中提高和发展。

***教研室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高校)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第四篇

2010年-2011年度公共英语教研室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培养教师:韩 英

被培养教师:尹小荣,刘 静

执行时间:2010年-2011年

结合语言文化学院关于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方案,现制定关于针对尹小荣,刘静两位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本方案有效期限为一年。

一、 政治思想

1. 拥护党的教育事业,敬岗爱业,勤奋努力,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2.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志,虚心好学,不断提升自己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 教学能力

1.

2. 勇于承担各种教学任务,不推委,不挑拣。 认真准备每堂课,认真书写教案,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没有签字不进课堂,教学文件齐全。每两周与指导教师磋商教学内容和教案内容安排。

3. 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和竞赛课等活动,与指导教师协商意见,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4. 根据学院要求,每月听知道教师的课,听课时数不少于8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下与指导教师认真交流,互相提高。

三、 科研能力

1.

2. 论文:每年撰写科研论文两篇。 课题:每年申报科研课题一项(只要积极写意向书即可)。指导教师参与审核。

3. 教材:每年努力参编或编写相关教材或辅导材料。教材或辅导材料必须与指导教师相互商讨,定夺。

4. 其他:积极完成学院和学校相关网络或宣传材料,内容必须与指导教师商议后方可上交。

四、 学历层次

努力在两年内考取博士研究生学位。

公共英语教研室

2009年12月7日

河南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第五篇

河南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培养计划(试行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河南大学高校内涵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河南大学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河南大学医学院特制定“河南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院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教学科研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适合学院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1.经过3年时间的培养和指导,使青年教师达到相应职称的教学水平,能够独立承担专业课程,形成适合学院特点的教学风格。

2.经过3年时间的培养和指导,使青年教师达到一定层次的科研水平。

三、培养范围

1.新进博士

2.回国人员

3.在职的40岁以下年轻教师(自愿申请,并并通过评审,条件另附)

四、培养周期

培养周期为3年

五、组织机构

1.实行学院、教研室二级管理

2.学院成立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负责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领导、组织、监督和考核工作。具体日常工作由学院教务科负责。

3.新进博士教研室根据青年教师所从事岗位的工作职责,制订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和目标的培养计划,提高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计划经教学督导组批准后,由教研室负责实施,进行阶段性检查,并及时向领导小组通报培养计划执行情况。

4.以教研室推荐与导师自愿相结合原则,教研科协助为每一位青年教师推荐一位指导教师(原则上1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名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包括教育教学、专业技术、管理等)和组织能力进行指导和培养,使其尽快适应和熟悉学院的工作要求。

六、培养要求

1.学院实行导师制,被培养青年教师与导师签定为期3年的协议。在培养期内。

2.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好任课前准备,熟悉教学流程与规范,完成业务工作规定的工作量(博士后每年30学时),保证教学质量。

3.在培养期内,青年教师每月不定时听课达4学时以上(学期听课累计不得少于20学时)。需填写听课记录表,由任课老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确认后方为有效。学期末,需将听课记录统一上交学院教务科办公室,并作为青年教师定级、续聘、评聘职称等考核的依据之一。

4.初次承担教学任务时,要求在授课前一个星期,参加由各学院组织、教务科、督导组、本教研室参与的试讲,经评审合格后,方可安排教学任务。

5.每位青年教师,根据确立的研究方向,在培养期内需要完成下列三项中的一项:1.在公开刊物上发教学改革论文1篇以上(第一作者);2.参编出版教材一部以上;3.积极申报或参与校级以上教研课题一项。

七、考核办法

培养期满,由学院教务科按照培养计划,出具考核意见,呈报督导小组审阅。对青年教师的业务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并确定考核等级。学院将考核结果作为青年教师定级、续聘和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

八、其他

本培养计划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学院教务科负责解释。

河南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带教导师制实施细则

(试行讨论稿)

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帮助他们尽快成才,同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其将长期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师德风范在青年教师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要求导师在规定时间内对青年教师 在师德、教学、科研诸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使青年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第二条 导师条件

(一) 具有良好的师德和优良教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对工作认真负责。

(二) 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能够对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 在本学科专业有一定造诣,在学术上有较新成果,在教学改革方面有较丰富经验。

(四) 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或相当于副教授职称的教师。

第三条 导师职责

(一) 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青年教师严谨治学、踏实工作、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树立科学发展观。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二) 根据所指导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

(三) 指导青年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组织并指导青年教师熟悉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习、实验、考试等各教学环节,苦练教学基本功,学习和掌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青年教师至少掌握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的前沿知识,明确该课程在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训练青年教师的实验技能,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各种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鼓励并指导青年教师大胆进行教改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条 导师的配备管理与考核

(一) 各教研室应及时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青年教师导师制采用双向选择原则,由各教研室确定导师与被指导的青年教师,并自行聘任。原则上1名导师最多指导2名青年教师。

(二) 导师确定后,由各教研室报教务科备案。

(三) 青年教师导师要相对稳定,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得更换。

(四) 青年教师导师由其所在教研室负责管理与考核。要定期对青年教师导师的指导工作进行检查与督促。指导期满后,青年教师需递交不少于16学时的课程教案,由教研室组织、教务科、督导组参与的专家组通过试讲、评议教案等方式对青年教师主讲课程的能力、水平和教案质量进行考核。青年教师考核合格后,

2015大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第六篇

第1篇:大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对学院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我院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实,必须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尽快成为各学科的骨干力量,带动我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要求,结合我院青年教师的实际,围绕理想信念、敬业态度、操守德行、学问修养、业务能力、管理水平诸方面,努力开展以理想、责任、敬业、奉献为主旋律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学科素质、工作技能、科研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优良、思想稳定、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培养对象

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

三、培养方案

(一)强化岗前培训制度,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水平

凡我院新进青年教师,必须在学院统一安排下,参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岗前培训班(包括由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教师理论知识培训”,学院新教师上岗培训),圆满完成岗前培训任务,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岗前培训工作由院人事处统一布置安排。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凡没有经过岗前培训的教师一律不得认定教师资格和晋升助教以上职务。

(二)实行上课前试讲制度,使学院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青年教师到岗后,应根据各系安排的授课任务,认真备课。在正式上课前,由各系部安排,系主任参加,在教研室内部进行试讲,并就试讲情况提出具体参考建议。试讲过程应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试讲人、试讲过程及内容,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情况,具体建议等。对试讲合格者,由相关系部填写《教师试讲考核表》。《教师试讲考核表》一式三份,分别由系部、教务处、人事处保存备案。

新教师只有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和试讲合格后,方可申请开课

(三)积极倡导导师制,促使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科研关

随着我院青年教师数量的急剧增长,实行导师制度,积极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是帮助广大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科研关的重要举措之一。

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且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治学严谨、教学科研水平较高。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教案编写、课堂板书、讲课方式、教学法研究、实践技能培养途径、科研方法与程序、科研报告与论文写作以及自学提高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并定期检查、年终写出考核评语,帮助他们制订个人成长计划或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培养措施。学院鼓励并要求广大中老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发扬伯乐和甘为人梯的精神,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

指导教师人选由各系部会同教务处、人事处根据每年补充新教师的具体情况拟定,并报经分管院领导审批。指导教师根据指导对象的具体情况制订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措施、步骤,经教研室讨论通过后,由教研室报所在系部审核,系部审核通过后将培养方案统一报院人事处、教务处各一份备案,并由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系部负责督促、检查、考评各教研室指导教师任务完成的情况。

每学年底,由院人事处、教务处组织人员会同系部、教研室依据培养方案落实、检查、评估指导教师任务完成情况。对完成任务的指导教师每学年指导一位青年教师按30个标准学时计入工作量,工作量的酬金按学院规定从课时经费中予以支付。

(四 )加强教学检查和督导

学院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室专业建设、学生教育管理、实习、实验等工作,使青年教师在具体实践中迅速成长。

学院教学督导室和各系教学督导组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实验课讲授、备课、讲授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指导,每学期要对每位教师听课2-3次,同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并及时反馈意见和信息,进行即时在线督导。此项工作由督导室负责安排实施。

青年教师每周要听课1-2节,由各系自行安排。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学院教务处、科研室、工会等职能部门应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创造机会让青年教师在竞赛中互比互学,共同进步。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环境,让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脱颖而出,成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教学竞赛活动包括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专业技能竞赛、教案评比、课件制作大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改革等方面。各系部参赛成绩将成为学院对系部进行目标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六)教学、科研上逐步压担子,保证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的稳步提高

青年教师刚毕业到岗进入教师角色,业务的提高有一个过程,因此,开始的工作量要有一个适度,以便给他们留出一个空间钻研教材、熟悉课程建设,进入实训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等。随着教学各环节的熟悉和经验的积累,要从教学的质和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各系情况逐步压担子,以便使他们早日成为教学骨干。

在科研上也要逐步承担任务,参加一定科研工作,要求每年要发表1篇研究论文。并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各系部要大胆让他们参与科研项目申报、方案确定、项目的实施、鉴定和验收全过程,增强他们对科研工作的感性认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尽快成为科研工作的骨干。

(七)注重后续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定在职培养计划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结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院教务处、人事处和系(部)共同制定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师在职读研、读博。

充分利用假期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基本技能培训;到高校进修、学习;要求五年内有一年的时间安排他们深入到企业、行业实习,实践,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双师素质教师。

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在培训结束后,须将培训成绩单及培训工作总结报告交院人事处备案。培训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并作为今后职务评聘的依据。

第2篇:大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教育教学能手,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年合格、三年骨干、五年成才。

二、培养对象:

毕业分配到我校,教龄在5年(含5年)以下的教师;职称为初级或见习级的教师。

三、具体要求:

青年教师必须有一名经验丰富、教龄8年以上的老师(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结对指导,并签定指导协议。

(一)指导教师

1、全面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教育青年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2、培养青年教师以下几方面的教学能力:

(1)钻研新课标,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

(2)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工整、规范的钢笔和粉笔字);

(3)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4)分层辅导学生的能力;

(5)命题和分析试卷的能力;

(6)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和论文的能力;

(7)运用现代化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3、培养青年教师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管理能力:

(1)班级组织管理能力;

(2)组织集体活动的能力;

(3)主持班会的能力;

(4)家访的能力;

(5)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

(6)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班级工作的能力;

(7)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

4、指导期以一年为一阶段,为期三年。指导教师要经常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并作好详细的记录。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指导教师可以采取亲自听课的方式,也可以请电教组老师全程摄像,课后请全组老师共同点评。

5、指导资料交教学处编辑整理,由校长确认,记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晋级评职评优、评聘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依据之一。

(二)青年教师

1、尊敬指导教师,主动交流,努力增强教育管理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2、积极参加进修和教研活动,如听各级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学术讲座等。

3、每周至少听课2节,每学期至少上1节汇报课,写出较规范的教学总结或论文。

4、担任班主任工作或副班主任2-3年。

5、接受指导情况记入本人业务档案,由校长确认,作为考核、转正、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指导协议:

根据学校的规定和安排,确定由本科组有经验的教师(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双方将遵守共同“帮教结对”协议,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指导教师、青年教师双方签名,学校颁发聘书。

五、评价检查:

学校成立评价检查小组,校长任组长,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德育处对青年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负责进行定期和随机的跟踪检查,教学处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负责进行定期和随机的跟踪检查,每学年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给出优秀、良好、合格的评价。

检查项目包括:

1、听课;

2、检查指导教案;

3、检查每周指导的原始记录;

4、指导教师评语;

(3、4两项每学期期末交教学处存档,作为奖励或工作量量化的依据);

5、教育教学论文或电子课件;

6、公开课录像。

根据以上项目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

六、奖励:

1、学校按以上评价等级,分别给指导老师和青年教师颁发证书,作为指导老师评聘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的硬件指标,作为青年教师转正,年度评优评先的参考。

2、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项竞赛获奖,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3、学校根据检查指导的次数,三年一次性发给指导教师适当的补贴。

第3篇:大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是学院教学科研发展的希望所在,为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

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对象

1、新分配或调入本院工作,尚未取得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

2、进入本院工作,虽然取得中级职称,但未从事过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

二、导师制度

1、培养对象在到校工作的两年内,可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简称导师),导师一般根据培养对象所学专业特点,由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双向选择后仍不能确定导师的,由学院指定,导师和培养对象不得拒绝。

2、导师一般由教授、副教授担任,1名导师一般指导1—2名培养对象,其主要职责是:

(1)向培养对象传授教学经验,帮助培养对象熟悉备课、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组织研讨教学难点,通过教学过程的培养,提高培养对象的教学能力;

(2)协同教学系(教研室)、培养对象一起制定《人文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指导、督促培养对象的工作。每学期末向教学系(教研室)填报一份《人文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情况表》,对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做出全面总结;

(3)督促与指导培养对象搞好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

(4)为培养对象确定研究方向提供咨询和帮助;

3、培养对象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熟悉各个教学环节,认真练好教学基本功,并开展一定研究工作。

4、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学院可以对导师人选进行调整,但一般应在学期初或学期末进行。

三、培养计划

1、助课。培养对象一般不独立担任课程教学(学院教学工作需要的除外),而主要为导师助课,即协助导师进行课程辅导、组织讨论、批改作业、组织教学实践、草拟试题、批改试卷等。 培养对象每学期要系统听完导师的一门以上课程,认真记录每一节课的内容摘要,教学要点等教学活动内容,并努力熟悉教学各个环节。助课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可试讲课内部分章节,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独立授课。根据学院教学工作的需要,培养对象在完成助课任务的同时,也可独立担任一定的课程教学任务,但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准备好至少三周的教学大纲、教案、讲稿、课件等教学材料; 导师对独立授课的培养对象要进行期初、期中及期末听课检查,并做好指导记录,记录中要指明其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导师每学期至少要听培养对象授课4 课时,并将听课情况与培养对象交流指导,填写记录备查。

四、管理计划

1、各教学系(教研室)要对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考核,导师每学期末要对培养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书面小结。

2、培养对象每学期向导师和教学系(教研室)书面汇报一次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并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

3、培养对象每学年度书面向学院汇报一次培养计划执行情况,并由导师和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写出审查和指导意见。

2015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第七篇

第1篇: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素质的教育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本条件,创建素质教育示范校,需要优质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学校的未来。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使青年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我校青年教师(80年及以后出生),总计17人(李翠、梁婷、刘爽、荣婷、顾超、李玉娟、宋焕娥、梁军、时志鹏、毛淑倩、高玉静、郭哲、郝庆静、王修燕、谭相奎、王琛、滕燕燕)。从整体状况看,优势与不足并存:

优势方面:教师知识水准起点较高,思想观念较新,思维定势较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热情高、干劲足,上进心和创新意识强。

不足方面: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教育的实践锻炼,经验少,业务不成熟,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1、造就一支“勇立潮头、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具有团队精神,争创一流业绩,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通过培养与锻炼,使青年教师能突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

(二)远景目标

1、积极高尚的思想品质

2、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

3、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具体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树立勤奋、拼搏、奋斗精神。

2、较强的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能够全面深入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了解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讲课时重点突出,选用方法得当,难点突破。

3、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表扬为主,能以富于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驾驭课堂能力强,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4、较强的教学能力

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5、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普通话准、表达能力强、富有激情;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强;练就一手好,板书工整、规范、重点突出。

6、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四、培养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培养领导小组:毛武榜、修运祥、王翠华、王风英、谢尊民

2、重视青年教师的目标引领,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使自己有攀登目标、有发展行动。

3、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4、组织开展系列性专题培训,使他们掌握教育教学常规,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每两周至少学习一篇教育教学文章,观看一堂优质课视频,并分别写好感触最深的体会。

5.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一堂围绕主题的研究课,积极开展研讨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6、重视抓教学反思,要求青年教师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每周选择一堂成功之课或不足之课写一反思随笔。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7、抓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演讲、粉笔字、制作课件、板书比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

8、继续实施“师徒结对”活动,通过自己认师傅、自己确定提高目标,通过师傅针对性带教,使青年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担任师傅的教师则要切实搞好“传、帮、带”,督促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成熟。

9、加强考核。每年对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教育业务能力进行相关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职称挂钩。

五、具体安排:

1、组织发动、提出要求。

2、培训一:学习二期课改理念、青年教师成长秘诀

3、培训二:主题:有效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教益

4、青年教师制定2015、9——2015、7个人发展计划。

5、青年教师师徒结对:青年教师自己认师傅,自己确定成长需求。

6、培训三:主题:如何驾驭课堂,提高调控应变能力,组织观看优质课视频,结合视频研究讨论

7、部分青年教师上研究课。

8、部分青年教师上研究课。

9、粉笔字比赛

10、青年教师恳谈会

第2篇: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主力军,是学校的希望所在。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带头人,带动全校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的整体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任务及目标

1、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对象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知名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科研专长,能在本校乃至市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逐步使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过渡。

2、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具有指导、带头作用,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3、根据教育局要求,新毕业的老师能够顺利通过“一二三”考核工程;能够有一批人获得“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市优秀班主任”、“桦甸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三、具体培养措施

(一)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论的学习

科研兴校,必须发挥全校教师的聪明才智,同时确立“因地制宜,业余为主”的原则,推动工作着力点的转变,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自身素质较高而又懂得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型师资队伍。

1、通过教研组有计划地学习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论材料,并做好摘记。

2、每学期聘请专家开设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专题理论讲座,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理论水平,青年教师要做好记录,写好心得。

3、每学期在教研组开展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沙龙,做好记录,写好心得,以便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视野,取长补短,增长见识。

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包括上岗培训、教科研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班主任培训等。

(二)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水平

1、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级、片级或市级以上各类评优课比赛,如“二优”“四优”课评比,语文、数学老师会教;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等。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课改观摩课,如昆山市百节优秀展示课等。

3、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教改实验课,在组里展开评课,有主评人。

4、新毕业的老师上好汇报课和教研课和精品课,并组织老师进行评课。

5、为培养语文青年教师,本学期继续和三中心小学联合举办“青苗工程”,聘请教研室顾治民老师做特约专家,每月来校一次,指导语文青年教师。

6、对于刚毕业的老师,在学校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传帮结带。具体安排:张晓梅负责指导迟玉艳语文教学;吴春柳负责指导张华丽音乐方面的技能,尹立群负责指导王振宇英语教学方面;徐传忠负责指导刘芳霞数学教学。(具体要求见师徒结对活动)

(三)加强青年教师教科研水平

1、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科研沙龙,请有经验的老师谈谈,学习理论专著,展开讨论,撰写心得。

2、在教研组中展开青年教师沙龙活动,青年教师理论学习活动,年长的老师发表观点或意见。

3、每月写好教学反思,要参加“一二三工程”的工程按具体要求写,并在“新教育专题贴”上发表观点、参与评论。

4、扎扎实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青年教师每人承担课题,学期初写好方案,学期结束写好课题总结报告。

5、组织青年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论文,教学案例,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或刊登。

(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鼓励年轻的老师参加成人高考,进行本科函授,甚至向高层学历进修。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个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坚持以加强师德教育,更新教育思想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分层次、多渠道,积极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第3篇: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确立教师是学校的生命与发展源泉的观念,瞄准建设高素质师资整体队伍为目标,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一步优化教师管理,规范教师行为,提升师德形象,提高教师素质,为学校全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扎实的基础与后蓄的力量。

二、现状分析:

1、学历情况: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8名,大专以上学历43名,中师学历10名,本科在读15名。

2、骨干队伍: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区级骨干教师5名,区级骨干后备5名,区级标兵1名,教坛新秀1名,校级骨干8名。

3、职称情况:小学高级教师21名,小学一级教师24名。

4、年龄结构: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30名,35周岁至45周岁教师10名,50周岁以上教师7名。

三、工作目标:

1.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市区级骨干教师候选人,初步形成梯队式的教师培养层次。

2.教师本科比例在原有基础上上升10%。

3.教师参加市区级以上各项竞赛活动,努力做到全员参与,获奖面广,一学年内每位青年教师的论文或教学体会(至少一篇)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4、青年教师三年内课堂教学达标,成为学校各学科教学骨干。

四、主要措施:

1、以“三大活动”为载体,思想上积极引导,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2、继续做好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工作,修订“师徒结对”计划,让青年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

3、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条件,搭好“舞台”,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校、区、市各级教研活动中唱主角、经受锻炼。学校领导、部门经常组织听课、评课、研讨,从本校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渠道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条件。

4、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校讲学,给青年教师指供各种教学信息,推荐优秀文章在各类刊物上发表。

5、抓教学基本功和教育常规,通过组织“三字、一画、一课件、一案例”的竞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同时,通过听课、评课、说课、写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6、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7、充分发挥团支部、工会作用,组织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8、学校将不断完善一系列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规章制度,努力体现人文管理的思想。让教师明确基本的规范要求,增强自觉执行的意识,营造文明勤奋、创优争先的氛围。学年初,每位青年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确立自我成长目标,学校将以每月、学期、学年考评为促进,激励老师不断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感,尽快实现目标。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考评机制、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健康的环境,对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应在评优评先、晋升职务、干部选拔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使青年教师增强动力,自加压力,不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第4篇: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素质的教育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本条件,培育快乐新城文化,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需要优质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学校的未来。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这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使他们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特色。

二、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我校青年教师(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总计35人(刘俊、李倩、刘智琴、徐秀莲、王恒、罗秀玲、张敏、高敏、李文娟、杨娟、李凤华、杜艳、纪宝华、陈玉兰、项芳、李黄华、祝红艳、王凤英、肖玲、辛翠华、王冲、许海燕、姚少军、刘方敏、吴伶俐、张芬、杨光辉、童慧芳、陈银梅、魏芬、方艳、宋菲菲、肖雷、胡文平、王燕)。从整体状况看,优势与不足并存:

优势方面:教师知识水准起点较高,思想观念较新,思维定势较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热情高、干劲足,上进心和创新意识强。

不足方面: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教育的实践锻炼,经验少,培训学习和外出参赛的机会不多,业务不成熟,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1、造就一支“勇立潮头、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具有团队精神,争创一流业绩,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通过几年的培养与锻炼,使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

(二)远景目标

1、乐观向上的拼搏精神

2、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

3、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4、积极高尚的思想品质

(三)具体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树立勤奋、拼搏、奋斗精神。

2、较强的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能够全面深入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了解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讲课时重点突出,选用方法得当,难点突破。

3、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表扬为主,能以富于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驾驭课堂能力强,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4、较强的教学能力

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5、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普通话准、表达能力强、富有激情;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强;练就一手好字,板书工整、规范、重点突出。

6、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四、培养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培养领导小组:林娜、陈玉梅、刘方敏、许海燕、王冲、高敏、李凤华、徐秀莲、肖雷、杨明松、王燕。

2、重视青年教师的目标引领,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使自己有攀登目标、有发展行动。

3、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4、组织开展系列性专题培训,使他们掌握教育教学常规,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每两周至少学习一篇教育教学文章,观看一堂优质课视频,并分别写好感触最深的体会。

5.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一堂围绕主题的研究课,积极开展研讨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专家引领,定向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级比赛。

6、重视抓教学反思,要求青年教师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每周选择一堂成功之课或不足之课写一反思随笔。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

7、抓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演讲、粉笔字、制作课件、板书比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

8、继续实施“师徒结对”活动,通过自己认师傅、自己确定提高目标,通过师傅针对性带教,使青年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担任师傅的教师则要切实搞好“传、帮、带”,督促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成熟。

9、加强考核。每年对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教育业务能力进行相关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职称挂钩。

10、各部门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五、本学期具体安排:

二、三月:

1、组织发动、提出要求。

2、培训一:学习课改理念、青年教师成长秘诀

四月:

1、培训二:主题:有效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教益

2、青年教师制定09-2015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3、青年教师师徒结对:青年教师自己认师傅,自己确定成长需求。

五月:

1、培训三:主题: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主讲者:史国华

2、部分青年教师上研究课。

3、迎接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评估—人人争上一节优质课。

六—八月:

1、部分青年教师上研究课和复习课。

2、部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说课竞赛。组织者:刘方敏、许海燕、王冲、徐秀莲、杨明松

3、青年教师座谈会:如何打造快乐课堂?总结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提出下步工作要求。主讲者:郭老师史老师

4、部分青年教师进行外出学习与培训。

九—十二月:

1、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赛课活动;2、组织参加外出培训学习活动;3、组织参加课题研究活动;4、中心备课组活动;5、参加“双创工作”活动。

第5篇: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速青年教师教材入门、成才,成为教学上的主力军;充分使他们具有独立驾驭教材的能力,并能够灵活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实施素质教育,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新任青年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努力为学校建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培养对象

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在职青年教师;正式进入明招小学教学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

三、任务及目标:

(一)、政治素质要求:

1.青年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学生良师益友,塑造教师高尚人格。

2.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组织的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师德规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认真做好有关纪录。

3.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县市和学校组织的有关评比、竞赛等活动,并力争取得好成绩。

4.党员青年教师要发挥好模范作用,自觉与非党员青年教师交朋友,协助支部共同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二)、专业素质要求:

(1).班主任工作:

第一阶段:新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要在有经验教师(另行安排)的具体指导下,逐步熟悉班主任常规工作及要求,较快掌握本班学生及其家庭状况,了解本班的特点、优势和劣势,能组织班内常规教育活动,处理班内一般问题,开展学生思想工作。

第二阶段:要了解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并能运用其中的规律指导工作,能较顺利地树立起班风、学风,较圆满地组织班内教育活动,自觉地开展学生思想工作,解决好班内一般问题,所带的班集体秩序稳定。

(2).教学工作:

第一阶段:新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要逐步了解所教科目的教学大纲、教材,能表述本学年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常规要求,熟知教学环节,能进行教材、单元(章节)的一般分析(能指出整体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初步掌握教学语言、板书设计,能写出合格教案,做一般的公开课。

第二阶段:要较熟悉所教科目的教学大纲、教材,准确表述本学年的教学任务及要求,基本掌握教学的几个环节,熟悉课堂常规,较自然地使用教学语言、设计和运用合格板书,能较好地进行教材、单元(章节)分析,会“说课”(即阐述一堂课教学任务的实施方案及教材内容的分析处理等),能较顺利地举行公开课。

四、培养途径和方法:

1、发展规划:每人写出自己具体的“发展规划”。

2、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师德修养、课改培训、新课标培训、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提高等内容。

3、理论学习: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要做好读书笔记,并写出心得;每学期至少要到图书馆借阅五册以上的图书。

4、教学反思:每周在教案中写好教学反思。反思内容字数不限,重在记录感悟,总结得失。

5、师徒结对:在原师徒制的基础上,做好对师傅、徒弟工作的考核,对优秀的师傅和成长快的徒弟给予奖励。

6、参与管理:青年教师任班主任者,接受被指定的有经验的班主任帮带指导;未任班主任者,均担任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的助理,见习班主任工作。

7、教学展示:积极参加县市举办的各种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活动,对获得荣誉的教师,学校给予奖励。鼓励青年教师主动请缨,向学校提出申请,开设公开课。

8、交流提高:组织青年教师相互交流,探讨教学体会、畅谈教学感受、倾诉教学困惑、研究解决方法、介绍成长经历;或就某个专题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校给他们创造学习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9、参观学习: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特别是充分利用白洋学区的教学教研活动资源。

10、学历进修:督促新任青年教师认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继续教育”等活动。

11、召开座谈:⑴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听取有关学习、工作、生活方面意见,总结交流教学实践中的得失、体会、业绩;⑵指导教师、行政领导研讨会,就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专题进行意见交流,总结经验,完善培养措施。

12、建立档案:专项教学档案包括:(1)青年教师的听课笔记、评课记录;(2)汇报课、考核课、业务竞赛的内容;(3)各项比赛的成绩和记录;(4)各项检查考核评估结论及其记录;(5)每学期教学成绩及竞赛辅导成绩;(6)青年教师本人的发展规划、总结;(7)学生调查结果;(8)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有关情况和成绩等;(9)班主任工作笔记及评价结论等。

五、考核:

每学年考核一次,考核起止时间为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具体分值如下:

(1)参加培训:参加暑假的业务培训通过考核,取得合格证书的得10分。

(2)普通话等级:达标得5分。

(3)电脑等级考试:达中级以上得10分。

(4)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汇编或发表:校级每篇得10分、县级每篇15分、市级每篇20分、国家级的每篇得30分。

(5)课件评比:

县级:一等奖10分、二等奖6分、三等奖4分;

市级:一等奖15分、二等奖12分、三等奖10分。

(6)优质课评比:

县级:一等奖20分、二等15分、三等奖10分;

市级:一等奖30分、二等奖25分、三等奖20分。

(7)县级统一命题的考试(包括期中、期末和升学考试):

①a率、及格率、平均分,第一名得20分;第二名得15;第三名得10分。

(8)教学六要素:以下各项5分,总分为30分。按下列标准扣分,每项扣分以5分为限。

备课:期末教案检查不合格者扣5分。接受领导听课后,须主动将教案交领导检查,未写教案的扣5分;备课不认真的扣3分。

上课:随机检查中,课堂组织能力差扣5分;学生调查问卷反映较差的扣5分,发现上课迟到早退的扣3分,缺课(不经教务处随意调课)的扣5分,并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反思:期末检查发现未写反思的,扣5分;每学期少于16次的扣2分;少于8次的扣3分。

批改:一般作业在2个工作日内、作文在5个工作日内未批改的,一次扣1分。

监考:违反学校监考规定的,一次扣3分;出现严重差错的扣5分。

辅导:下班迟到、早退的,一次扣2分;下班不能有效管理班级纪律的,一次扣2分。

(10)教学案例或课件评比:

校级:一等奖6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2分;

县级:一等奖15分、二等奖10分、三等奖6分;

(12)课题申报和获奖:课题立项或该学年内有课题正在进行的:

县级10分、市级20分。

获奖:

校级:一等奖10分、二等奖7分、三等奖5分。

县级:一等奖15分、二等奖10分、三等奖8分;

(13)学生成果:

学科知识竞赛:

校级:一等奖10分/生、二等奖7分/生、三等奖5分/生;

县级:一等奖20分/生、二等奖15分/生、三等奖10分/生;

(14)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得10分。学期班主任评比第一名得20分、第二名得15分,第三名得10分。

六、评比与奖惩:

(1)考核评比,评选“优秀青年教师”、“创五好青年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时间:每年一次;

评选办法:按分数高低与评委打分相结合。

(2)师德方面有严重问题者,视为考核不合格。

2015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第八篇

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5年是**师范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教学工作大会精神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年。学校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任务,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规范教学管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质量工程建设,推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坚持“大学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科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弘校”的发展战略,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强化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舆论支持教学的良好局面,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全面落实,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学校类型定位:教学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科结构定位:充分发挥我校师范类学科专业之长,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面向广西,辐射全国。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招生专业4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3.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目前,学校共有在校生15415人,其中本科生13674人,专科生1741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88.71%。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实施“阳光工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生源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我校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录取本科生3602人。在广西,理科录取最高分为522,最低分为439;文科录取最高分为520,最低分为453,;艺术类科录取最高分为267,最低分为197;体育类录取最高分为411,最低分为282。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5.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坚持引进、培养、培训、聘用多措并举,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数量与学校规模发展相适应,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逐步优化,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职称结构:截至2015年12月底,学校教职员工1042人,其中专任教师831人,有正高职称77人,占专任教师的9.3%,副高职称201人,占专任教师的24.2%。

学位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1人,占专任教师的7.3%,具有硕士学位的39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4%。

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403人,36-45岁246人,46-55岁150人,56岁以上32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5%、29.6%、18.1%、3.8%。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

6.师资队伍建设

(1)注重学科骨干的遴选与培养

通过实施教授工程、建设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遴选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等措施,加快学科团队建设。学校十分注意发现和培养教学科研成绩显著的青年教师,首批遴选出的12位校级学科骨干中有5位是青年教师。

(2)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搭建教师能力提升平台

以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为依托,为高素质教师能力实训提供引领和示范。

①开设名师示范课。构建以校内教学名师、教学示范课教师为主,校外名师为辅的优质示范教学队伍,定期举办名师观摩课,让青年教师感受激情与技术兼备的高质量教学,使他们心中有目标,奋斗有方向。2015年以来,学校首位广西高校教学名师梁燕来与校级教学名师,以及校级示范课比赛优胜教师均为全校教师提供多次观摩课,授课领域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同时,还邀请校外名家来校做示范讲学,如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美国丹佛大学赵穗生教授等。参加观摩的青年教师需将教学观摩情况录入个人的“教学情况记录本”并定期提交,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参考材料之一。

②强化教师实践技能培养。根据教学工作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挂职锻炼。为了加强实践管理,规范挂职锻炼行为,确保教师实践质量,2015年特制定《**师范学院教师挂职锻炼管理试行办法》。通过规范教师挂职锻炼的基本条件,制定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的考核以及待遇细则,明确挂职锻炼教师的职责和要求,严格执行挂职锻炼申报审批程序,并协同挂职单位对挂职教师工作进行考核。

③举办“示范课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教育教学软件大赛。每两年举办“示范课大赛”、“优质课大赛”和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2015-2015年,全校共评选出优质课获奖教师共88人,示范课获奖教师共58人。

④推进青年教师国内外培训。在学校党政的重视和支持下,根据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目标,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先后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培训342人次,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40.9%。

(3)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激励青年教师投入本科教学改革

依托“本科教学工程”,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近两年来,学校共立项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97 项,比2015-2015年的33项多64项。2015年学校共有23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有6个项目获得区级教学成果奖。对参与特别是获奖的青年教师,在学校的中级职称评审中给予优先照顾的政策倾斜,对拟参评副高职称的,优先推荐。

(4)以人为本,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师成长氛围

为了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主力军作用,学校积极营造“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帮助,思想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的氛围,为他们创造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为此出台了“六优先”政策:一是优先入编;二是优先配置工作室或实验室;三是优先推荐科研立项;四是优先推荐学科骨干;五是优先安排参加国内外学术培训和学术活动;六是优先提拔。

7.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1)生师比

现有专任教师831人,外聘教师162人,折合教师数912人,在校生为15415人,生师比为16.90:1。

(2)主讲教师资格

2015年专任教师831人,具有教师资格775人,占93.26%。

(3)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所有的教授都主讲本科课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34.65%。

8.本科生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坚持优先保障教学经费,积极筹集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财力保障。2015年共投入教学经费30848.63万元,生均22560.06元。其中,本科教学教学日常运行投入1595.81万元,生均1167.04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投入4304.98万元,生均3148.30元;本科实验运行投入350.64万元,生均256.43元;本科实习经费103.44万元,生均333.14元。

9.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表1:教学用房一览表

学校产权校舍建筑面积

正在施工

校舍建筑面积

其中

危房

当年新增

被外单位借用

1

2

3

4

5

总 计

386487

2443

32126

97639

一、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

183404

32126

37126

教室

57984

4965

图书馆

17668

37126

实验室、实习场所

86077

27161

专用科研用房

体育馆

10960

会堂

10715

二、行政办公用房

17741

三、生活用房

162951

2443

学生宿舍(公寓)

121995

学生食堂

22451

教工宿舍(公寓)

13244

2443

教工食堂

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

5261

四、教工住宅

22391

60513

五、其他用房

2015年图书馆纸质图书132.85万册,生均85.8册;电子图书5000G,生均323.06M;电子图书2338654种(其中具有所有权的538654种,只有使用权的180万种);已购有电子期刊20000多种;订有纸质期刊1885种,报纸195种。

表2:信息化建设情况

编号

上学年度信息化经费投入(万元)

网络信息点数(个)

校园网出口总带宽(Mbps)

其中:

其中:

无线接入

建设经费

运行经费

总 计

1

266.43

216.43

50

8236

1024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10.专业建设

学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师范类专业覆盖了学前、小学、中学教育等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继承了师范教育的传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体、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5〕6号)文件精神,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专业建设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规划,总体结构与布局比较合理。“材料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历史学”、“制药工程”和“生物技术”5个专业获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立项,实现了我校在特色专业项目上零的突破。学校确定化学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为自治区重点改造专业群,架设了这些专业的相关学科之间的桥梁,使之相互交叉与渗透,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群,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等7个专业为学校的优势专业,彰显了学校的传统特色和专业优势。

2015年申报了财务管理、绘画以及电子商务3个专业。

表3: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师范标识

1

020151

经济学

四年

经济学

两者兼有

2

030101K

法学

四年

法学

两者兼有

3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法学

师范

4

040101

教育学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5

040102

科学教育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6

040104

教育技术学

四年

理学

7

040106

学前教育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8

040107

小学教育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9

040201

体育教育

四年

教育学

师范

10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四年

教育学

11

040206T

运动康复

四年

理学

12

050101

汉语言文学

四年

文学

师范

13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文学

14

050201

英语

四年

文学

两者兼有

15

050207

日语

四年

文学

16

050302

广播电视学

四年

文学

17

050303

广告学

四年

文学

18

060101

历史学

四年

历史学

师范

19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0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1

070201

物理学

四年

理学

师范

22

070202

应用物理学

四年

理学

23

070301

化学

四年

理学

师范

24

070302

应用化学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5

071001

生物科学

四年

理学

26

071002

生物技术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7

071102

应用心理学

四年

理学

两者兼有

28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工学

29

080403

材料化学

四年

理学

30

080703

通信工程

四年

工学

31

080714T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32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33

080902

软件工程

四年

工学

34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工学

35

081302

制药工程

四年

工学

36

090502

园林

四年

农学

37

12015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管理学

两者兼有

38

120202

市场营销

四年

管理学

39

120402

行政管理

四年

管理学

两者兼有

40

130202

音乐学

四年

艺术学

师范

41

130205

舞蹈学

四年

艺术学

师范

42

130401【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美术学

四年

艺术学

两者兼有

43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艺术学

两者兼有

44

130503

环境设计

四年

艺术学

两者兼有

45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四年

艺术学

两者兼有

11.课程建设

学校围绕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满足学生学术倾向、职业倾向和兴趣倾向三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继续实行重点课程建设工程。2015年对一批精品课程、特色课程、优质课程、双语课程以及重点课程进行了结项验收。同时又立项建设14门精品课程。这一批课程建设聚集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了优秀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12.教材建设

重视优秀教材资源建设,是进一步加强我院课程建设的内容之一。通过自编教材立项,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步伐,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优秀教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学科发展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以此来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2015年我校开展自编教材立项建设项目15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10项。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分制的实施,确保高水平教材进课堂,满足学生对教材的多样化需求。由校长亲自担任教材委员会主任,学校在教材管理中弱化了行政功能,采取由书商提供教材资源、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决定购买教材及教材种类的机制。

13.实践教学

学校适应国家与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加强非师范类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积极组织非师范类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广西营销技能大赛”、“ 广西商业秘书大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2)加强师范类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

每年举办一次师范类新生粉笔字比赛和2015级师范生粉笔字板书大赛,进一步推进和提高学生“三笔字”的书写能力。

举办“**师范学院第五届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分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四个子项目按学科学段进行比赛。

师范类毕业生教学技能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进行考核,学分为1分。

(3)加强学生劳动课实践教育及考核

劳动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进行考核,学分为1分。

(4)教育实习和专业类实习时间实行“一学期”制度。

学校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2015年秋季期,以见习、实习为主的实践教学首次由两个月延长至一个学期,学校和各二级教学单位加强指导,调整和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落实实践教学目标任务,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有330名学生参加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包括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初中数学、初中化学、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等六个学科,分别下到50所中学、32所小学进行顶岗实习。

14.毕业论文

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毕业论文按《**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定(玉师院院字〔2015〕10号,修订)》严格执行。对学生论文进行抽检、评价。

15.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2015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市全民创业示范孵化园、**市微型企业(师院)孵化园和玉东新区全民创业孵化园在东校区揭牌开园。孵化园的设置大力推进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大胆创业、放手创业、自主创业。

学校协调有关部门,合理规划创业创新课程,优化和培育创新课题与项目,推动学生创新工作有序开展,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015年我校学生获得40项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项国家级该项目。

16.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改革情况

(1)推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内涵式建设

通过“立德”解决“培养什么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通过“内涵式”“树人”,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用文化育人、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去探索多种培养模式,继续完善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突出“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与中小学、行业企业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以优势专业为依托,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实验班和挂榜班,推进拔尖学生选拔方式、因材施教模式、国际化培养途径等方面的改革突破,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探索地方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路径。

(3)持续推进教学方式与手段改革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适当开展小班教学、小班讨论,在教学过程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思。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新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学习模式,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4)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重新制定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评估体系,推动教学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强化院系教学主体地位,推动日常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激发院系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教学项目评审中的重要作用。

健全课堂教学制度,严格课堂教学管理,及时查处教学事故。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和完善由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教学执行与处理系统、教学诊断与评估系统、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完善以日常教学检查、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学生评教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模式。

(5)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我校已经着手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继续优化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各种资源配置,发挥资源利用效益。

整合全校实验设备工作。合理布局和调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做好文科实验实训中心的布局和建设工作准备,做好现有教学仪器设备的养护工作,提高现有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在实验教学方面,除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外,要整合资源,启动“**师范学院实验室管理平台”和“**师范学院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规划和组织申报新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有效服务各专业实验教学。

加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努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环境,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团队,初步形成实训、实验、科研一体化、职前职后一体化,与基础教育开放互动的格局。

(6)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实验室和网络教学资源库,推进学校精品课程、图书文献、教学实验平台共建共享。

加快专业和课程的数字化改造,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科学制作和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以及参加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能力。

四、质量保障体系

17.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1)校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成立由校长为主任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教学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校党委常委会、校党政联席办公会也经常研究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步伐加快;着力改善和优化办学环境。”为此,学校出台了“教学工程实施方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关于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案” 、“2015年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等一系列工作方案。

(2)强化质量意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历来重视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了认识到位,体系完善,措施得力。学校构建了比较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以教学工作三级评估制度、教学工作会议制度、教学专项检查制度、教学调研、教师激励与考核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专业评估制度等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平台,确保教学工作的决策、指导、管理、执行等机制协调发展,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8.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1)建立听课制度。为不同层次、不同职称的领导和老师分别确定了听课任务,全面覆盖所有学科,深入课堂,对全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监控。

(2)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进行教学信息咨询与反馈。通过教学工作会议、教学例会、督导、领导、学生、同行等多个渠道的咨询与反馈,形成一个质量监控、信息收集、反馈、整改提高的完整闭环系统。

(3)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和奖励。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评价优秀奖等活动,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激励系统。2015年分别对教师教学、教学管理及教师综合职能进行评比。

通过开展各教学环节质量抽检评价等专项评估手段和措施,实施目标管理,优化教学管理机制。以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依据,有针对性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质量抽查。

每学期均组织学生开展针对理论、实验、实习教学各环节的测评。学生参评率97%以上。采取精确评教课程范围、处理评教无效数据等措施提高评教信度和效度。

19.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

学校以副校长为负责人申报2015年区级重点教改项目《基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的地方高校自我评估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开展项目研究为契机,深入各二级学院,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和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认真准备,主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估。

20.开展专业评估情况

(1)根据国家、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我校办学历史、优势、师资队伍状况、学科发展状况,分析我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向学校提出整体规划意见。(2)在我校现有的专业建设状况基础上,就传统专业、优势专业、新办专业,从师资队伍、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建设经费等方面分析,探讨如何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3)分析我校专业建设的轻重缓急、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在青年教师中实施专业实践制度的可行性探讨。(4)草拟了《**师范学院专业评估方案》,给影响专业建设的各个因素界定权重,给每项评价指标界定,给出评价项目的。

五、学生学习效果

21.学生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

(1)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满意度调查。

表4:**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序号

内 容

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1

专业课程设置

7

48

38

7

2

课堂氛围

12

42

36

10

3

课堂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8

46

39

7

4

教师课堂准备

13

54

30

3

5

教师的个人修养

21

52

25

2

6

教师提供的学习指导

17

52

28

3

7

教师的教学工作责任心

23

54

20

3

8

教学设施

9

43

38

10

9

创业与就业课程

7

43

45

5

10

社团组织

14

47

35

4

11

专业实习

14

48

35

3

12

馆藏资源

12

45

39

4

13

学术报告及讲座

9

41

37

13

(2)学生身心素质状况【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学校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有“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2学分,以及《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等选修课。2015年为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心理干预、个体咨询等服务3000多人次;举办“女大学生心理健康” 等讲座近20场。通过课堂、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2015年全校有7430名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测试,测试优秀的1814人,良好的3005人,及格1094人达标率79.58%。

(3)2015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情况

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行根据完成学业情况,选择在3-6年内完成学业。按本科4年基本学制统计,2015届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共计3260人,获得毕业证书3105人,授予学士学位3100人。

(4)2015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情况

2015届本科毕业生共有122人攻读研究生。其中攻读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的学生占37.71%,比例较大。

(5)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就业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普通本科一次就业率为95.67%。学校每年举办2-3场大型供需招聘会,为学生求职择业创造良好条件和机会。2015年我校被评为“广西高校就业先进集体”。

(6)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毕业生知识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牢固,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表5:分专业类别的单位评价(本科)

单位性质

很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合计

单位数

比例

单位数

比例

单位数

比例

单位数

比例

部队

1

25.0%

3

75.0%

0.0%

0.0%

4

党政机关

43

37.1%

66

56.9%

7

6.0%

0.0%

116

公司企业(国企)

25

40.3%

29

46.8%

8

12.9%

0.0%

62

公司企业(民企私企)

82

29.4%

160

57.3%

34

12.2%

3

1.1%

279

公司企业(外企)

2

28.6%

5

71.4%

0.0%

0.0%

7

事业单位

8

36.4%

13

59.1%

1

4.5%

0.0%

22

行政单位

1

33.3%

2

66.7%

0.0%

0.0%

3

学校(公办)

69

17.2%

232

57.7%

101

25.1%

0.0%

402

学校(民办)

9

24.3%

21

56.8%

7

18.9%

0.0%

37

自主创业

2

25.0%

2

25.0%

4

50.0%

0.0%

8

总计

242

25.7%

533

56.7%

162

17.2%

3

0.3%

940

六、特色发展

根据我校“特色鲜明、区内一流的地方性师范大学”的建设目标,围绕“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的办学方向,开展特色建设工作。

22.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

学校在师范生中实施“五个一”训练工程,即要求每个师范生写一手规范汉字,讲一口标准普通话,做一个优秀的课件,讲好一节课,写一篇教学研究论文。

围绕师范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在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固定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其中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三笔字与简笔画、课程与教学论、师范生综合教学技能是必修课,选修课的有班主任工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策略、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等。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初步建成自治区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高度集成十大教师教育能力发展功能室,即专业能力发展室、语言表达能力实训中心、测试文字表达能力测试中心、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实验室、心理健康辅导实训中心、艺术体验与实训中心、教学观察观摩中心、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体验中心、远程交互指导中心管理中心、校外实践基地,计划建成实训、实验、科研一体化、职前职后一体化,与基础教育开放互动的教师教育基地。

23.“三位一体”的1个学期实习制度

重视构建学校、地方政府和实习单位“三位一体”的实习体系。2015年全面推行实习1个学期制度,受到学生和实习单位的欢迎。

特别是在师范生实习方面,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高师院校组织师范生开展至少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同时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紧密协作,从而构成“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校在探索“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同时,还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一起,共同探索了“二次置换”的实习、支教一体化的途径,实现了实习、支教、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24.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

(1)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更新

在部分教职员工中,仍然还存在一些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观念,如:重“教”轻“育”的教育观,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只图完成任务不求教学质量在教学态度,缺乏激情和活力的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重管理轻服务的教学管理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影响着我校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2)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在二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校院两级在教学管理中的相互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职责和权利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评估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3)教学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实验室和实训室主要依靠二级学院管理,比较分散,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有的学院的部分教学设施超负荷运转,实践教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4)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

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很好体现,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未能普及。

25.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

(1)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①思想观念更新不够快,跟不上时代要求。

②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有的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③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各管理部门的责权利不够清晰。

(2)应对策略和措施

①适应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下移教学管理权力。

②创办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推动和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③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八、案例分析

26.汉语言文学专业案例分析

(1)基本情况

①在校生规模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1077人,其中,师范类学生781人、现代文秘方向291人。

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46人,专任教师队伍人数占整个教职工总数的67.5%。专任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讲师39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分别占到专任教师队伍的21.7%和28.2%。

(2)教风学风及教学质量建设

2015年继续加大教风、学风和教学质量建设工作,实施“教授博士领航工程”、“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学科兴院工程”、“学风教风建设工程”以及“311”工程(要求本科学生在四年内背诵300篇经典诗文,读100部经典名著和发表100篇文章)五大工程以及“文学创作队伍”、“新闻写作队伍”、“公关文秘队伍”和“广告策划队伍”四支队伍建设计划,扎实开展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工作,培养教学科研团队、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根据《**师范学院“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举办汉语言文学专业“卓越教师教育培养实验班”,采用导师制、双师制、“3+1”(校内学习3年,校外实践1年)等多种培养模式,开展了全新的培养模式探索。

根据教务处的工作安排,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压缩了专业课的课时和学分,增加了选修课的课时和学分,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

(3)学科建设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和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2015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自治区学位办确定为硕士点建设专业。

2015年根据硕士点学科建设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凝练了“文艺与传媒”、“少数民族地区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方言与地方文化研究”共四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筛选了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候补骨干。大大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速度。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2015年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了人文讲坛,讲坛的宗旨是“享受自由思想的盛宴,倾听学术前沿的声音”。2015年先后举行了八场校内外专家讲座,大大促进了学科建设。

(4)招生与就业

2015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招收本科生255人,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184人,现代文秘方向71人,另有文秘办公自动化专科33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届共有学生235人毕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学生186人,初次就业率为70.97%,年终就业率为97.85%;现代文秘方向49人。初次就业率为89.8%,年终就业率为100%。

(5)服务社会

2015年,学院继续发挥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积极引领和服务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承担了“国培计划(2015)--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共承担了40名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同时派出80名学生到40名农村骨干教师所在学校进行顶岗支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三位专任教师承担了《**文化大典》三个分卷的主编任务。先后分别派出15名、8名专任教师参加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考试管理中心组织的高考评卷工作和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评卷工作。先后派出两位专任教师作为专家参加了两个县市的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27.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案例分析

(1)办学基本情况

①在校生规模

截止2015年12月31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99人,其中2015级139人、2015级136人、2015级113人、2015级111人。

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坚持育人为本,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系统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立足广西桂东南,辐射全国的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的数学专业专门人才。

③生源结构

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共录取新生111人,其中在广西区内录取101人,在其他省录取10人(湖北1人、湖南9人),男女生比例为:男25人,占22.52%;女生86人,占77.48%。与2015年相比,男生比例略有下降。

2015年,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新生的成绩较好。在广西录取新生中,投档线分数高出二本录取分数 20分,最低分451分,最高分490分,平均分470.5分。

(2)师资与教学条件

①师资队伍及结构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专任教师27人,生师比18.48:1,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4.81%,硕士学位1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84%,具有正高级职称的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92%,具有副高级职称的13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15%;年龄分布:35岁以下青年教师6人,36至50岁的中青年教师15人,51岁及以上的教师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22.22%,55.56%,22.22%。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在读博士4人。

②主讲教师授课情况

每个学期安排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的主讲,其中教授每个学期均安排为本科生上课。

③教学设施条件

学院有校级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优化与大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数学建模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平台、信息与计算科学教学平台)和数学教师教育示范基地(包含微格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其中用于教学的专业实验室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多台(件),仪器设备总价值(原值)达300多万元;用于科研的重点实验室面积约为300多平方米,有服务器、交换机、微型计算机100多台等,仪器设备总值(原值)600多万元。实验设备能较好地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④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传帮带”工程,为青年教师配备业务导师。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或在职进修、访学或攻读学位,本年度共有4人攻读博士学位。培育教学名师,2015年院长梁燕来教授被评为学校首届教学名师,并奖广西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3)教学建设与改革

①专业建设

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得学校优势一体化专业启动资助,数学(一级)学科成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并成为广西硕士点授权建设单位。

②精品课程建设

2015年,学院组织专家对自治区级重点课程《数学分析》、校级精品课程《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进行检查验收,最后被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

③实践教学

从2015年开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由原来7周增加到18周(一个学期),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总学分170,实践学分39,占22.9%。

学校共建校内外就业实习、实训基地20多个。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共有151名本科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其中60多名学生参加了“国培计划”顶岗实习,80多名学生参加集中教育实习。

学院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2015年多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竞赛中获奖,2个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资助,3个获得校级创新项目立项。

④社会实践

为促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我院分团委开展了社会调查与实践,专题有“送教下乡”、“社区实践服务”、“关注留守儿童”等。在**市第七中学开展的教学技能实践活动,在北流特殊学校开展的“关注特殊儿童”活动,在名山小学开展“4点半”课后实践活动,在**中小型企业举办的环保宣传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得到了**电视台和**日报、晚报等多家媒体肯定。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成为学校首批“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试点专业之一,开办 “挂榜班”。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认定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校外教学、双语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辩论、模拟、参观、见习等多样化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组织教师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奖,开展教学改革研究。2015年获得广西教师教育重点课题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其中梁燕来教授主持的教改项目同时获得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质量保障体系

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教育内涵建设,围绕中心,多管齐下,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落实“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学生第一、育人第一”的思想,建立了《领导工作联系点制度》,明确职责。

把严格、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作为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建立起一套机构精简、工作有序的管理机制,健全日常教学管理机制,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做好教研活动和课外答疑辅导,健全考风考纪管理机制,坚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学生座谈会制度。2015年在学校教学管理单位评比中获得“教学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6)学生学习效果

①毕业与就业

2015年,学院毕业生总人数为151人,获得毕业人数148人,毕业率为98.01%,学位授予人数148人,授予率为98.01%。截止到2015年8月31日,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含考研率)达到94.70%。本年度,学院荣获“**师范学院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②升硕情况

学院创造条件鼓励毕业考研深造,安排专业教师做报考讲座,并安排老师作义务答疑辅导。2015届毕业生毕业当年共有12人考上硕士研究生。

③就业情况

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率7月25日为71.52%,8月25日为94.70%,12月6日为98.01%。

截止到2015年12月6日,就业于党政机关6人,中小学校113人,研究生入学12人,企业15人,暂不就业2人,部队、灵活就业、待就业各1人。

④学生获奖情况

2015年,学校共组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15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3项。共有43人次获各类奖励2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金奖)1项。

⑤社会满意度情况

对2015届数学专业毕业生采取抽样电话进行就业跟踪调查,样本45 人,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表6: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汇总分析

学生人数

用人单位评价

学生薪酬和自我评价

很满意

满 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 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45

9

22

14

7

21

17

百分比

20%

49%

31%

16%

47%

37%

45名毕业生中单位性质:36个中小学,3个国有企业,6个行政机关。69%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满意,31%基本满意。63%的毕业生对工作和薪酬基本满意。

2015小学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第九篇

第1篇:小学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本学年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幸运地继续拜人民路小学教学功底深厚,教学技艺精湛的语文老师——徐亚芬为师傅。现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师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学习师傅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成绩。

3.学习师傅如何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二、学习内容:

1.多学习语文教学方面的优秀报刊杂志、名家专著、教育信息,以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揣摩教学技巧,深化思想。

2.每学期邀请师傅至少来听两节课,每个月也至少去听师傅一节示范课。在交流中升华理念。

3.和师傅一起观看名家课例碟片,一起讨论,深入领会名家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

4.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汇报课。

5.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6.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7.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也应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

8.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傅交流。

三、徒弟成长目标:

(一)自我期望:

1.通过师徒结对,拜师学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

2.通过师徒结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素质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细心搜集素材,积累反思。认真撰写论文、案例。

(二)促进成长的措施:

A、多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多读书,读专业书,读杂书,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定期观摩名家的课,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3.多听优秀的师傅的课,学习其过人之处。

4.争取机会聆听专家的讲座,充实思想。

B、多实践,潜心会教

1.不厌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学,努力实践新科改理念于课堂之内。

2.主动与师傅探讨课堂教学、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想法。

3.平日里有时间就该多多琢磨课,邀请师傅来听课,指出缺点,努力改正。

C、多反思,帮助成长

1.学习名家名师是如何反思的,如何做到深刻,做到系统。课后及时反思,梳理教学思绪。

2.积极进行教育教学上的案例研究。

第2篇:小学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根据本学科特点,以及穆会卿老师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指导计划如下:

(一)被指导青年教师情况概述

穆会卿,女,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素质高,团结同事,工作热情,富有爱心,能够把自己在师范学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课堂,深得家长及同学们的喜爱。

(二)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力争早日将其培养成数学学科骨干教师。

(三)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1.听课指导

经常听其上课,课前帮其钻研教材,共同备好课,课后提出建议,互相探讨交流,促使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开课研讨

经常开示范课,邀其听课,带其参与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或外出听课学习,课后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3.督促理论学习

推荐一些教育教学类书籍杂志,尤其是有关数学学科方面的,督促其常读多读,并写好心得笔记,以供平时教学参考。

4.撰写论文指导

督促其及时总结教学得失与经验,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共同探讨修改,以求完善。

第3篇:小学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与陈可鲜(徒弟)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

二、实施目标:

(一)师傅:规划好培训计划,理论学习心得交流,展示课教案,听课指导与简单评点,自我业务进修提高规划,论文撰写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师傅既可以锻炼自己,把经验传授给徒弟又可以让徒弟从中汲取许多对教学有用的知识,

丰富教学经验和阅历,增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教学和基本素养。在这过程中,确确实实让徒弟有所收获,交流心得,相互切磋。

1.指导徒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指导徒弟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指导学习如何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4.本学期师傅和徒弟最少要完成一篇论文,力争获得好的名次。

三、实施措施:

(一)师傅:

1.在师德、教风、业务水平和学科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要切实担负起对陈老师的辅导工作。

2.指导徒弟熟练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研究方法。

3.师徒每学期要有至少四次的一对一具体教学指导,在备课、上课、组织考试各环节以及教学研究方面予悉心指导;平时经常互相听课(不少于15节),并遵循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客观评价徒弟的教学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4.努力帮助徒弟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5.本着教学相长、互动共进的原则,师徒分别学习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师徒相互交流。师徒两人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写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认真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汇报课。通过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公开课教学研究等活动,使师徒双方都有新的提高。

(二)徒弟:

1.带着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或就自己面临的业务问题,有选择地与师傅进行交流;

2.完成师徒协议中规定的任务,解决问题。

3.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4.克服教育教学中的低效行为或高原现象。

5.积极探寻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采取新对策,在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积累教学案例、叙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6.通过各种杂志、书籍、网络等现代工具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向师傅请教如何将理论恰当的运用到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7.请师傅进堂听课,多提宝贵意见,取长补短。

8.一个教师,班级管理、教学常规最重要,因此很多事情都要多运用好的方法,组织好班级的常规。让孩子的在动静交替中更好的学习、科学的学习。让孩子在开心、愉悦的环境中乐观、积极的接受知识。

9.多发现问题,多思考请教师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想作为新的教师因该敢于发现创新,还要虚心向优秀的老教师学习,吸取精华。

第4篇:小学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本人于2015年6月毕业于台州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5年9月担任鲍田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

刚毕业不久,教学经验、训练经验欠缺,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而“师徒结对”给了我们希望和信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很荣幸我能成为戴志远老师的徒弟,戴老师是在教坛上默默耕耘了多年的资深教师,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为了使这次的结对有成效,我们一起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师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学习师傅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成绩。

3.学习师傅如何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二)学习内容:

1.多学习教学方面的优秀报刊杂志、名家专著、教育信息,以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揣摩教学技巧,深化思想。

2. 每个星期邀请师傅来听一节我的课。课后主动找师傅交流,请师傅指出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写下反思,梳理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及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善。

3.每个星期观摩师傅的一节课。课前研究师傅所教课的那一课,自己思考该如何安排教学,本着谦虚学习的心态,聆听师傅的课堂。课后和师傅交流自己的思考,多多提问,才能进步。

4.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公开课。

5.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6.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7.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也应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

8.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傅交流。

在此次学习期间有如下的自我期望:

1、通过师徒结对,拜师学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

2、通过师徒结对活动,切实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素质、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力争期间写一篇论文或案例,并积极投稿;

4、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并力争获奖;

很多优秀教师经常说到反思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可以使教育教学有很大的收获,可以使我在教育教学中进步的更快。因此,本学期积极参与每一次的研讨活动,多和同事进行讨论评价,从而获得广泛而深入的评价反思信息,找出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提高教学技能的对策。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向戴老师和其她数学老师学习,吸取她人的长处,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努力钻研业务,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争取做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

第5篇:小学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为了使我们小学英语组的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现决定安排师徒结对活动。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计划。

二.实施目的

制定学习计划,理论学习心得交流,汇报课教案,听课指导与简要点评,自我业务提高计划,论文撰写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师傅既可以锻炼自己,把经验传授给徒弟,又可以让徒弟从中汲取许多对教学有用的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和阅历,增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教学和基本素养。在这过程中,确确实实让徒弟有所收获,交流心得,相互切磋。

三.实施措施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师傅要为徒弟做出榜样。

2.要切实担负起对青年教师的辅导工作。师傅每学期要有两次的具体教学指导,在备课、上课、组织教学各环节以及教学研究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悉心指导。

3.每学期至少为徒弟上一堂教学示范课。并指导徒弟做校内公开课一节,指导徒弟完成上课任务。

4.指导徒弟熟练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研究方法。听徒弟三节课以上,并遵循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客观评价徒弟的教学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5.经常关心徒弟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帮助徒弟了解和研究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并帮助她及时分析和处理各种教育教学事件。

6.经常找徒弟谈话。由于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师傅应给予考试方法的指点。

7.本着教学相长、互动共进的原则,师徒各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做读书笔记或撰写读书心得,然后师徒相互交流。

针对以上具体措施,学期结束后,师徒双方要及时进行总结。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总结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cehua/74328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