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

2016-01-09 10:10:3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一: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一: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单元概要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

单元目标

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

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单元结构 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 用眼观察家乡

的山岗上 用手描绘家乡

2.从地图上 用心体会家乡

看家乡 走进不同的家乡

请到我的家乡来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

(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汇报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

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

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 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做方向练习

请同学们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4个副方向。 *让学生明白: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了4个副方向:

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

2.方向游戏。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马上在桌上摸到相应的位置。

(四)方向练习和延伸

1.出示地图。

教师任意指出其中的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

(比如:什么河在什么山的东北面。)

2.运用所学的副方向,让学生再次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在什么方向。

(五)总结下课,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完成第七页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板书: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观察家乡

西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居高临下、观察家乡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绘画家乡,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和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绘画家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4个副方向。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2.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

(1)记载是否完整。

(2)方向是否正确。

3.揭题:这节课同学们要把观察到的家乡描绘下来。

(二)学习范例并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

2.议一议书上的同学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三)小组合作画自己的家乡。

1.今天要做的事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的景色。

2.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

3.小组讨论:看到了什么,都画哪些内容。

4.小组分工。(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想画的画下来。)

5.各小组绘画,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方向的正确性)

(四)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五)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

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府之国”这个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们知道吗?

(二)阅第10页,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三)全班讨论

1.四川小朋友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从地形、地貌、特产、风俗习惯作介绍。)

2.现在我们对四川小朋友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一起再用心体会一下四川这个好地方,看看哪里还需要补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组商量讨论,如果还无法理解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3.集体探讨:(着重补充介绍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丘陵、盆地?

*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区的补充介绍。

*吃辣食、川剧变脸的补充介绍。

*四川名人介绍。(李白、苏东坡、巴金、郭沫若、邓小平等)

4.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称四川为“天府之国”了吗?

(四)感受家乡的地貌风情

1.导入:刚才我们真正用心体会了一番四川小朋友家乡的情况,现在我想大多数的我们广东小朋友心里肯定有点不服气了,是不是?

2.你们知道咱们的家乡广东被人称为什么吗?(花城、富庶之乡)

3.接下去我们还是分四人小组按刚才四川小朋友那样,从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轮流介绍。

4.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

5.各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了四川与咱们两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现在你们心里想说什么吗?

(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五)课外作业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二: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已经修改)

07学年上学期韦大小学四(3)班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2课时)

课题1.用眼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教育学生要保护周围的环境,让自己生活的环境继续保持优美、怡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到本地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学校楼房顶)要学生注意观察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做好简单的记录

2.准备本地区的一张挂图。(如果没有,可以是全国地图)

教学过程:

1.看图导入。

看导读图,让学生议论一下画面上老师、胡子、妞妞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看到和想到了什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

2.阅读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妞妞的日记。

师:妞妞的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

3.体验活动。

师: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4个方向(黑板上画出:东南西北),今天我们在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南、东南、西南方向,人们

把这4个方向叫住“副方向”,有了他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请学生在原来4个方向图上再补上4个副方向。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做一个练习。请同学们将自己前面的课桌当作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北与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北,北与西之间的方向是西北,南与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南,南与西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这4个副方向: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学生一边听,一边跟做。

4.方向游戏。

(1)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的桌角。

(2)同桌之间做游戏

师:这个游戏帮助我们集注了地图上怎样辨认4个副方向,如果是实地的方向,只要确定了东西南北4个正方向,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四个副方向,因为他们就在4个正方向之间。

5.方向练习。

教师将地图挂上黑板,随便指一个方向,让学生运用4个副方向说出它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有了4个副方向,寻找起来就更为方便。(某河在某山的北面,或某河在某山的东北面。)

6.登高俯瞰

带领学生登上学校高处(楼顶)观察学校周围的景色。(注意安全) 请同学们说说在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完成第7页上的观察记录。

7.课堂小结

8.家庭作业

如果“从搞出看学校的活动”来不及进行,可布置家庭作业。从高处观察自己家乡。(由家长带领,一定要注意安全)

课题2.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目标:

1.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2.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3.在绘画活动中增进对家乡的情感,教育学生告别不文明行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8K白纸一些,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活动。

教学活动:

1.评价导入

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扬把握正确的学生。

进行上一节课的游戏活动,复习4个副方向。

2.阅读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议论一下教科书上的学生是怎样描绘自己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师:这节课同学们也要为自己的家乡进行绘画。

3.小组讨论

师:“每个同学都从高处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上的景色”

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

小组讨论:看到了什么?决定画什么方向,都画哪些内容?

分工,进行绘画。

(教师巡视并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尤其是在分工和方向的正确性方面。)

4.作品展示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小组的绘画作品。

5.教师小结。

注意:教师收集学生的图画,留待学习下个内容时使用。

主题二.从地图上看家乡(4课时)

课题1.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培养爱护环境的高尚情操。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就教科书中涉及的四川省的内容做不要的了解和准备

2.按照教科书中介绍的四川的方法,就本地区的相关内容做适当的准备。

3.为学生准备一些书籍、画报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阅读第10页的课文,并询问有无同学到过四川。

照教科书上的介绍,简单地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2.讨论

辛容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主要介绍了四川的地形、地貌,还介绍了一些风俗习惯),

师:我们也要进行类似的介绍活动。

3.小组介绍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一下自己老家在哪里,都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按照老家的不同,分成小组,分别像辛容那样,向全班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老家,介绍要以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为主。“

分组:如果老家在本省的学生较多,可以多设几个小组,或者按照地区再分;如果老家在某些省(自治区)的学生较少,可以将学生合并在一起。

小组准备:确定介绍内容,进行分工和练习。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做介绍。

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课题2. 走进不同的家乡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和温度统计。

能力:了解与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极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情感:通过对地形图的阅读,对不同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了解和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教学内容:

第14-19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地形图

2.找有关地区温度的统计资料。

3.收集有关故事与歌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14-15页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欣赏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二、揭示问题,活动探究

1.教师引出问题

“这两页上的地图,是什么地图?它与周围的几长照片有什么关系?”

2.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是一张专门的地图,教科书告诉我们,它叫‘地形图’。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们进行思考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科书上的地形图,作出正确回答。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三: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单元概要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

单元目标

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

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单元结构 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 用眼观察家乡

的山岗上 用手描绘家乡

2.从地图上 用心体会家乡

看家乡 走进不同的家乡

请到我的家乡来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

(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汇报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

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

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 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

便、准确。

*做方向练习

请同学们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4个副方向。

*让学生明白: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了4个副方向:

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

2.方向游戏。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马上在桌上摸到相应的位置。

(四)方向练习和延伸

1.出示地图。

教师任意指出其中的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

(比如:什么河在什么山的东北面。)

2.运用所学的副方向,让学生再次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在什么方向。

(五)总结下课,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完成第七页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板书: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观察家乡

西 东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二、重点、难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

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府之国”这个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们知道吗?

(二)阅第10页,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三)全班讨论

1.四川小朋友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从地形、地貌、特产、风俗习惯作介绍。)

2.现在我们对四川小朋友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一起再用心体会一下四川这个好地方,看看哪里还需要补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组商量讨论,如果还无法理解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3.集体探讨:(着重补充介绍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丘陵、盆地?

*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区的补充介绍。

*吃辣食、川剧变脸的补充介绍。

*四川名人介绍。(李白、苏东坡、巴金、郭沫若、邓小平等)

4.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称四川为“天府之国”了吗?

(四)感受家乡的地貌风情

1.导入:刚才我们真正用心体会了一番四川小朋友家乡的情况,现在我想大多数的我们广东小朋友心里肯定有点不服气了,是不是?

2.你们知道咱们的家乡广东被人称为什么吗?(花城、富庶之乡)

3.接下去我们还是分四人小组按刚才四川小朋友那样,从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轮流介绍。

4.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

5.各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了四川与咱们两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现在你们心里想说什么吗?

(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五)课外作业

课外向自己的家人或邻家弟弟妹妹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家乡的知识。

板书: 用心体会家

地形地貌

风俗习惯

名人

第二单元 家乡的故事(12课时)

单元目标

态度 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检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延续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有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各种学习活动的互动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

能力 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

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知识 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重点 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

难点 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单元结构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生活中的智慧

“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家乡的故事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今非昔比的厨房

家乡名称的来历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家乡水的故事

主题一 展览室里故事多

课题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2课时)

教学目标: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自己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一些留有过去生活痕迹的票证等,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学生)

2,让学生向家长介绍本课程,并设计调查提纲,请学生按小组有目的地去访问家长。(教师)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这一个单元我们一起搞一个“家乡人们生活变化史展览”,好不好? 2,那么我们怎样来搞好这个展览呢?应该考虑到哪些情况呢?

二,小组探究。

1,师:让我们按学习小组来自由地讨论探究一下吧!

2,分组:按照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将学生进行分组。

3,小组讨论如何展示,如何布置展示台。

4,小组分工。(写介绍、讲解、展示等到)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四: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化需要是课程的基础。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依据课程的基本理念,今天我和大家交流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我的交流分四部分:本单元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材处理。

首先来看第一部分:本单元的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龄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本册教材属于《我的家乡》这一部分。《 走进美丽的家乡》是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因此,本单元是学习后两个单元的基础,在本册教材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而且它在整套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个主题:《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从地图上看家乡》。《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分为《用眼观察家乡》、《用手描绘家

乡》。《从地图上看家乡》分为《用心体会家乡》、《走进不同的家乡》、《请到我的家乡来》。

三、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用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理位置。

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1、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2、学生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3、学生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

4、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社会。

第三部分:教法学法

1、 教法 考虑到我校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以启发式教

学为主,辅之以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和活动体验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单元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阅读指导法 (2)、自主探究法 (3)、小组合作法

第四部分、教材处理

我将从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如何处理本单元教材:

1.如何突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2、怎样突破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

重视活动教学。活动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观察家乡时,带领学生外出观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到家乡的美与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对于在地图上认识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学生往往不好理解,可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4个副方向。

突破难点

(1)、利用读图教学。在学习中国地形图时,让学生先认识图例,再

观察地形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我国地形属于西高东低。然后让学生阅读书上关于不同地形的自然风光的图片介绍,了解不同地形的地貌及自然环境,感受到祖国的博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注重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家乡手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理想的课堂

我理想的品德课堂不只是教室,世界就是课堂;课堂是生活,课堂是人生。在课堂上思维是开放的,师生交流是平等的,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课程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开发,课外资源得到及时补充与整合,学生的个性得到尽情地张扬;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生命意义的布道者;泪水与欢笑,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五: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一 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眼睛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活动及过程:

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 (回答: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教师介绍秦皇岛.教师展示有关于秦皇岛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秦皇岛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秦皇岛的特色食物

3,秦皇岛的名胜古迹

三,大家开口说.

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秦皇岛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自由作画.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

布置预习内容.

说说我的画,说说我的家乡

第三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亲手描绘了自己的家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问问家长,你的家乡的地理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风俗习惯?

2,从地图上看家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份.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上一节课布置大家回去问问家长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有些什么样的特色,你们完成了没有

我们现在先进行新课的学习,然后再检查这一项作业.

1、学习四川的内容.

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来介绍四川(从地形地貌,资源,名胜古迹,风俗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的模式.

2、认识各种地形地貌.

3、学生说自己的家乡.

4、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和适当的补充.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不同的家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加深对各种地貌的认识.

3,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貌,感受祖国的博大.

教学活动和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地貌,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些地貌的名称和它们所具有的特点.(展示相应地貌的图片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的判断.)

二,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貌,这些地貌用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有条件的话,展示实物地形图;若没有,则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地形图.)

三,学习地形图.

这个凹凸不平,色彩缤纷的地图就是地形图了.

地形图有什么用呢 (学生举手发言.)对了,地形图能够帮我们清楚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地貌.那怎样来判断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貌 怎样来阅读地形图呢

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四,了解不同地貌里生活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以及这些生活习惯与当地地貌的关系. 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地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然后以小组的名义发言.

五,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不同的家乡(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3,了解不同气候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书本16~17页的内容,并和同桌讨论一下这两幅统计图表示什么

1、探究活动:认识统计图.

2、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来讲授统计图所传达的思想.

如: 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在那里 最多的呢 降雨量最多,最少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在那里 年平均气温是什么意思呢?

3、问题讨论:为什么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适当指导.)

4、了解不同温度地区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师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走进不同的家乡(三)

教学目标:

1,学会看民族分布图.

2,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知道!56个!)他们分别住在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吗 (沉默.)好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56个民族的人民到底住在什么地方.

1、怎样看民族分布图.

2、先学会念这56个民族的名字,然后再学习怎样去看民族分布图.

3、小游戏:给民族找家.

同桌之间互相给对方出题,找找不同民族的主要聚集在那里,巩固看民族分布图这个知识

点.

4、知识拓展.

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通过网络来完成这个任务).

五,教师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做做我的家乡手册

教学目标:

1,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2,提高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家乡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一项总结,就是做一个家乡手册.上一节课我已经布置任务了,你们的工具都带齐了没有 (齐了!)

1、制作家乡手册.

学生按组(上一节课已经分好的)进行制作.教师随堂巡视,并给与适当的指导.

2、小结并个布置任务.

小结课堂制作的情况,表扬合作的好的小组.

(估计一节课的时间制作这个手册可能有点困难)交代学生这个作业什么时候完成上交.

3、展示一下劳动成果.

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家乡手册,并与同学交流制作家乡手册的心得.教师给与适当的评价.

给做得最好的三个小组发奖,并表扬合作的较好的小组.

总结,复习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家乡的故事

1,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六: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集

《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上册教案

一 、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睛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看书本的第2页。上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观察家乡他们的家乡呢

你们也能说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说说自己对家乡的感觉。

二、教师展示有关于广州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请学生说说对广州的认识

2、广州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3、广州的特色食物。(白云猪手,早点等) 4、广州的名胜古迹。(陈家祠等) 三,大家开口说。

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广州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我们请向同学用一段话来介绍一下你的家乡的特点。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师小结。布置下节课同学自己准备好介绍自己家乡的资料和作画的准备。 第一课介绍家乡并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1、请打印了家乡资料的同学上台用幻灯机显示家乡的图片等(林来恩等)

1、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2、自由作画。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3、教师把学生的画收上来,表扬作画过程中认真的同学。 4、说说我的画,说说我的家乡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其实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通过互连网搜索家乡的图片及其它资料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气氛。

2.从地图上看家乡

第一课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征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份。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四川的内容。

1、提问有没有老家是四川的学生,请学生说说四川的特点

2、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来介绍四川(从地形地貌,资源,名胜古迹,风俗等方面介绍),给学生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的模式。

三、认识各种地形地貌。 学生说自己的家乡。

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四,教师小结。

走进不同的家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加深对各种地貌的认识。

3,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貌,感受祖国的博大。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和过程: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地貌,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些地貌的名称和它们所具有的特点。(展示相应地貌的图片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的判断。)

二,导入。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地貌,这些地貌用地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就是这个样子。(有条件的话,展示实物地形图;若没有,则可通过幻灯片展示地形图。)

三,学习地形图。

这个凹凸不平,色彩缤纷的地图就是地形图了。

地形图有什么用呢 (学生举手发言。)对了,地形图能够帮我们清楚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地貌。那怎样来判断一个地方到底是什么地貌 怎样来阅读地形图呢

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

四,了解不同地貌里生活的人的不同生活习惯,以及这些生活习惯与当地地貌的关系。

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地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然后以小组的名义发言。

五,教师小结。

走进不同的家乡(二)

教学目标: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3,了解不同气候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书本16~17页的内容,并和同桌讨论一下这两幅统计图表示什么

二、探究活动:认识统计图。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来讲授统计图所传达的思想。 如:

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在那里 最多的呢 降雨量最多,最少是什么意思呢 „„ 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在那里 年平均气温是什么意思呢 „„

三、问题讨论:为什么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呢 第一课走进不同的家乡(三)

教学目标:1,学会看民族分布图。

2,知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怎样看民族分布图。

先学会念这56个民族的名字,然后再学习怎样去看民族分布图。 小游戏:给民族找家。

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通过网络来完成这个任务)。 教师小结。

做做我的家乡手册

课后反思:在上这一课这前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乡吗?学生都说:没有,我们的爸爸妈妈有家乡,我们都是广州人。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针对这一问题让全班进行讨论关于“老家”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家乡都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这应该引起重视,让孩子明白人都是有“根”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老家”,而广州也可以是自己的家乡。

二、家乡的故事 1、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第一课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一、导入。

1、展示一些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辨认,这是哪个时候人们使用的。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

2、了解家乡人生活中"住"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书本上两个不同年代的房子,了解父辈和我们这一辈的生活的变化,体会出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这一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能过准确地说出过去和现在的不同之处。

3、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

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家乡人生活中"行"的变化。 4、了解家乡人生活中"衣"的变化。

阅读书本的内容,说说家乡人"衣"的变化。 了解家乡人生活中"食"的变化。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举早餐为例,说说我们现在在食物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同学这部分的内容,加强学生运用对比分析事物的能力。

5、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么多好的变化呢

第二课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教学目标:l,了解学学校的过去,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2,在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学校的感情。

3,通过学校的变化了解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活动与过程: 导入。

了解华阳的变化。

合同学所说的内容,了解学校的操场,校门口,教学楼,体育设施等的变化来说明华阳小学的变化。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七: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家乡的。

2、 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搜集反映本省(自治区)或本市(区)发展建设的最新成就,以及广大劳动者工作方面的报道、资料或录象,当代杰出或优秀的家乡人的事迹。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教科书第78页的几副照片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甚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家乡最近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你的亲人为我们家乡的发展和建设做了哪些事情?你是怎麽知道的?”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做适当的解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海人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草原人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2、 全班交流。要求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家乡人工作的情况或某些杰出人物的贡献讲给大家听,也可以放一段家乡某一项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的录象给大家看,师生一起分享。

3、 我为家乡的明天画蓝图。鼓励学生将调查中所了解的家乡的新发展画到自己的图中,同时可以自由想象。

4、 教师总结。鼓励性评价学生的作品,告诉他们,家乡今天的繁荣是靠千千万万普通家乡人的劳动和建设实现的,家乡明天的繁荣是靠我们这一代人的劳动和建设去实现。 家庭作业

在课上绘制家乡蓝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以备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追求文明》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按计划做事。

2、 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与少先队、学校的有关部门及学校所在社区联系,了解有哪些适于学生活动的内容,以及在学生活动时提出,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76-77页的文字及照片,对教科书中反映的学生们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是全社会的事情,仅仅满足于自己做好还是不够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促进生活中的健康与文明,我们小学生能够做些甚麽?”请学生自由发言。

2、 小组制作。“大家谈得很好,其中有些同学的想法很有新意。下面,各个小组讨论一下,选择一件有利于自己、学校或社区健康文明的事情,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行动计划,教师可以巡回指导,提醒他们选择的事情应当是力所能及的,而且要付诸实施。

3、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计划,如准备做些甚麽事情,准备怎样实施等。

4、 总结。“健康文明的生活要靠自己的计划,要靠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文明、更加健康。”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就自己小组所撰写的计划,向家长征求意见。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远离陋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2、 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3、 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拒绝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教学准备

利用休息时间,从各种媒体宣传中,搜集一些典型的陋习事例,既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见到过或者听说过像赌博、算命等一些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到或听过哪些封建迷信的、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帮助他们完整地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2、 小组探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探究题目。

题目1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题目2 这些现象及行为有哪些不良影响和危害?

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座谈会的形式,在小组内选出书记员,把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逐条记录下来,提醒学生可以参考教科书。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3、 全班交流。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

4、 教师评价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强调对上述两个问题的主要结论,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向家长介绍今天课上的讨论。

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2、 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习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3、 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搜集不同民族和自己家乡节日的习俗资料。

2、 准备彩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春天是我国大多数民族共有的节日,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期间都有哪些活动?你和家人是怎样欢度春节的?”请学生自由发言,待学生发言结束后,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70—71页的课文和照片,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春节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的概念。

2、 介绍。“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一个调查,要求大家了解在我们家乡还有哪些有趣的节目。你们能说一个与某个节日有关的传说吗?”教师把自己收集的节日故事介绍给学生,或放一段有关家乡节日庆典的录像片供学生欣赏,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家乡各种有趣的节日与家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家乡人生活的一部分。

3、 编辑制作。“同学们讲了许多有趣的家乡节日及节日习俗活动,你们想不想编辑、出版(文字、图片)等,然后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手册”的编辑、制作工作。

4、 小结。对学生制作的“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1、 导入。„上次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节日及有趣的节日风俗,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

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风俗。”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72—73页的课文和照片,说一说教科书提供的是哪些民族的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特有的习俗活动。让学生自由发言,做适当的引导。

2、 欣赏。“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播放几段介绍不同民族节日的录象片,呢们在欣赏时,要记清楚这些节日都是哪个民族的,主要的节日习俗活动是什么等问题,看完后,请呢们回答这些问题。”看录象,回答问题。

3、 手工制作。“同学们了解了一些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习俗活动,老师选了一种大家较熟悉的节日习俗活动---剪窗花,请大家一起体验吧!”组织学生学习剪窗花,让学生通过参与制作,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

4、 对这两个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不仅拥有各民族共同的节日,在每个民族内部,还有各民族特有的节日及其节日习俗活动。节日不仅是一种生活,也是各民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家庭作业

1、 请父母欣赏自己剪的窗花。

2、 阅读“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乡风乡俗》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 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 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并搜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传统等故事。

2、 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8—69页的文字和照片及图画。从提问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可能从电视、广播及民间故事书里听到或看到过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

帮助学生理解“乡风乡俗”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就在家乡人的生活中,就在家乡人的一言一行里。

2、说一说家乡的风俗。“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在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呢?

3、 故事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都渗透着一些地方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4、 讨论。针对学生所讲的故事,就其中渗透的一些民间风俗和文化展开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民间风俗和文化。

5、 小结。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实情,在小结时,强化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家庭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俗和文化的传说或故事,并与同学互相交流。

《乡音乡情》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 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 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教学准备

1、 教师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的录象、录音资料。

2、 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我们的家乡,流传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风格不同的传统手工艺品等,它们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反映了具有家乡特色的风俗习惯、劳动和生活状况。

2、 欣赏。(1)放几段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或歌曲,请大家欣赏。要求学生边听边辨析,从中说出哪段是自己家乡的音乐,哪些是其他地方的音乐,并说出省(自治区)名。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乡音乡情是家乡人性格、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反映。(2)展示几件家乡的传统手工艺,请学生欣赏。要求他们说出他们的名称、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教师提问:“大家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者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3、 手工制作。选一件简单且易于制作的家乡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仿制这件手工艺品。制作时,教师可通过示范,讲明制作的方法、要求及注意的事项,然后对各小组分别进行具体指导。

4、 展示。学生的作品完成后,把它们挂起来或放在平台上供大家欣赏、评判,并授予作得最好的学生“巧手小学生”的称号,以示鼓励。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八: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2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 2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 2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 4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 5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 5

课题2 走进不同的家乡 .................................................................................... 7

课题3 请到我的家乡来 .................................................................................... 9

第二单元 家乡的故事 ................................ 11

主题一 展览室里故事多 ....................................12

课题1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 12

课题2 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 14

课题3 生活中的智慧 ..................................................................................... 16

主题二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18

课题1 “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 18

课题2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 20

课题3 今非昔比的厨房 .................................................................................. 23

主题三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25

课题1 家乡名称的来历 .................................................................................. 25

课题2 家乡水的故事 ..................................................................................... 27

第三单元 家乡,我为你骄傲 ....................32

主题一 从家乡看祖国 ......................................32

课题1 家乡人的智慧 ..................................................................................... 35

课题2 传统与进步 ......................................................................................... 36

课题3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 38

主题二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39

课题1 乡音乡情 ............................................................................................ 39

课题2 乡风乡俗 ............................................................................................ 41

课题3 快乐的节日生活 .................................................................................. 42

主题三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45

课题1 远离陋习 追求文明............................................................................. 45

课题2 可亲可爱的家乡人 .............................................................................. 46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单元目标

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

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重点、难点

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

(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汇报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

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

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 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做方向练习

请同学们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4个副方向。

*让学生明白: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了4个副方向: 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

下角。

2.方向游戏。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马上在桌上摸到相应的位置。

(四)方向练习和延伸

1.出示地图。

教师任意指出其中的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

(比如:什么河在什么山的东北面。)

2.运用所学的副方向,让学生再次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在什么方向。

(五)总结下课,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完成第七页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教学反思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居高临下、观察家乡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绘画家乡,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和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重点、难点

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绘画家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4个副方向。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2.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

(1)记载是否完整。

(2)方向是否正确。

3.揭题:这节课同学们要把观察到的家乡描绘下来。

(二)学习范例并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

2.议一议书上的同学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三)小组合作画自己的家乡。

1.今天要做的事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的景色。

2.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

3.小组讨论:看到了什么,都画哪些内容。

4.小组分工。(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想画的画下来。)

5.各小组绘画,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方向的正确性)

(四)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五)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教学反思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

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九: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单元目标

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

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

(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汇报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

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

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 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做方向练习

请同学们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4个副方向。

*让学生明白: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了4个副方向:

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

2.方向游戏。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马上在桌上摸到相应的位置。

(四)方向练习和延伸

1.出示地图。

教师任意指出其中的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 (比如:什么河在什么山的东北面。)

2.运用所学的副方向,让学生再次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在什么方向。

(五)总结下课,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完成第七页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板书: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观察家乡

西东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居高临下、观察家乡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绘画家乡,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和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绘画家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4个副方向。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2.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

(1)记载是否完整。

(2)方向是否正确。

3.揭题:这节课同学们要把观察到的家乡描绘下来。

(二)学习范例并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

2.议一议书上的同学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三)小组合作画自己的家乡。

1.今天要做的事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的景色。

2.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

3.小组讨论:看到了什么,都画哪些内容。

4.小组分工。(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想画的画下来。)

5.各小组绘画,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方向的正确性)

(四)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五)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二、重点、难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

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府之国”这个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们知道吗?

(二)阅第10页,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三)全班讨论

1.四川小朋友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从地形、地貌、特产、风俗习惯作介绍。)

2.现在我们对四川小朋友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一起再用心体会一下四川这个好地方,看看哪里还需要补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组商量讨论,如果还无法理解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3.集体探讨:(着重补充介绍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丘陵、盆地?

*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区的补充介绍。

*吃辣食、川剧变脸的补充介绍。

*四川名人介绍。(李白、苏东坡、巴金、郭沫若、邓小平等)

4.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称四川为“天府之国”了吗?

(四)感受家乡的地貌风情

1.导入:刚才我们真正用心体会了一番四川小朋友家乡的情况,现在我想大多数的我们广东小朋友心里肯定有点不服气了,是不是?

2.你们知道咱们的家乡广东被人称为什么吗?(花城、富庶之乡)

3.接下去我们还是分四人小组按刚才四川小朋友那样,从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轮流介绍。

4.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

5.各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了四川与咱们两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现在你们心里想说什么吗?

(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五)课外作业

课外向自己的家人或邻家弟弟妹妹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家乡的知识。

板书: 用心体会家

地形地貌

风俗习惯

名人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篇十: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练习题(上册)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练习题

一、填空:

1、四川有“口有 万。

2、四川省就像缩小的景,从地形上看,它有 、 、 、 、 ;地势( )高( )低。西部是( ),( )东部是( ),富饶的( )平原就在四川的中央。

3、大片的绿化林给家乡带来新鲜的空气,就像( 城市的肺)

4、( 朱德 )(陈毅)( 邓小平 )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都是四川人的杰出代表。

5、稀世珍宝( 大熊猫)、雄伟威仪( 乐山大佛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 )。

6、我的家乡是( )省( )市( )县。我知道的家乡的著名人物有 钊 成兆才、靳文然 家乡的名胜古迹有 (北戴河)( 山海关)( 曹妃甸 )(北河)(南湖)

7、冀东三枝花指

8、 成都的市树是( )是四川地形的显著特征。

9、四川人爱吃( )爱听( )还爱说( )。

10、( )是信天游的故乡。( )是西北人特有的家。

11、( )是藏族人民常用的驮负工具。傣家人最喜欢住( )。( )节是彝族人的节日。

12、过去生活条件没现在好,生活用品缺乏天之生活用品要用( 购物本 )和(票证)。

13、 ( )解决了温饱问题,使人们过上了( 小康 )生活。

14、各个地方家乡的名称不同,有的是以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命名的, 、、

15、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游戏有、 我们现在玩的游戏有:

16、30年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一样的自然环境,但 了很大的变化。

17、我国有( )个少数民族,写出你知道的5个。 18、家乡是( )的祖国,祖国是( )的家乡。

19、学校的变化反映了( )的发展。日常生活用品的变化最能能体现劳动人民的( )。

20、历史年表是按照( )顺序编制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人物及事件,年表的内容既可以是( )也可以是 ( )。

21我国的气温差异大,最高的是新疆的(吐鲁番 )高达( 48.9 )度,最低的是黑龙江的(漠河 )最低气温达到(-58.7)度.

22、我国的降雨量分布也不均匀,最高的是(台湾的火烧寮),降雨量达到( 6557mm),最低的是新疆的( 吐鲁番),降雨量只有(5.9mm)

二、简答:

1、说说家里厨房的变化。

答:过去家里的灶台占地大,使用的柴草多,而且烟很大,灶台黑乎乎的,后来有了煤炉,虽然比柴灶方便,但做饭烧水很慢,冬天还得担心煤气中毒。最近20年,厨房里人们都用上了液化气,各种电器,如电饭锅、电磁炉等。不仅方便,厨房还变得越来越干净、漂亮。

2、写出从地图上你看到哪些著名的高原?哪些大平原?哪些大盆地?哪些大山脉?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大的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祁连山脉、 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3、写出我国的四大海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说说家乡发生的变化。(从衣食住行)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相关热词搜索:四年级上册品德总结 北师大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语文四年级上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总结(北师大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zongjie/11912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