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2015-12-22 06:07:5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一《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及职务风险防范培训学习总结》 ...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一
《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及职务风险防范培训学习总结》

4月12日,临汾煤炭销售系统开展了经营管理风险及职务风险防范专题培训。这次培训,通过法律规定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讲解了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以及合同风险防范,讲解了职务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风险防范。我公司属于经煤炭资源整合后煤炭生产、销售企业,其间经股权转让、股东变更、企业章程修改、原企业尚未履行完毕合同的权利义务转移等诸多程序和法律事务,同时在整合后又面临新公司进行优化改革,重新理顺、建立健全公司机构,保障规范经营、依法经营等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所以,此次培训,尤其对于我公司来讲,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际作用。 第一、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达到“四个依法”。 党的十八大重申了要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国的进程和力度,更加有效的保证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序高效进行。我公司作为煤炭生产企业,既是国家主要经济产业,对外的合同履行基本上都是标的额较大、巨大的合同,同时也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高危行业。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效防范决策风险、经营风险,出现合同履行和管理的失误或安全管理、风险防范不到位,必将给国家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无法挽回的重大后果。对于公司自身来讲,也可能会因为没有在经营管理中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机制,因合同风险或事故风险使公司承受巨额债务和责任,使公司发展受阻甚至无法继

续经营。所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要达到“四个依法”:即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

我公司在整合前原煤矿企业属于私人个人控股企业,在整合后,我公司首先依法修订了《公司章程》,并根据《公司章程》明确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三会一层”,做到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层级分明,权责明确。进而健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于经营管理中的有关事项,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根据职责权限,由相应企业管理权力机构作出决策,对于根据有关规定需上报审批的,依规定严格履行上报审批手续。在作出决策和签订合同时,各决策层和管理人员首先要审议的是该决策或合同的内容、形式、程序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通过上述工作,保障企业经营管理达到“四个依法”。在培训前,虽未明确“四个依法”这样高度的理论层面,但在实践工作中,在上级公司正确的指导下,在公司自身加强规范经营的思想意识下,已经为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付诸了实际行动和努力。通过这次培训,将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防范提升到了更高的理论指导层面,并必将能结合公司实际,发挥更加高效的实践作用。

第二、企业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

作为煤炭生产、销售企业,产品较为单一,在合同标的是否合法,尚不存在太多问题。但企业不应放松和疏忽个别

特殊合同的签订,遇有标的和履行内容特殊的合同时,必须首先认真审查合同内容或标的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中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结合本次培训,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在合同内容或标的合法的前提下,对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主体资格的审查

煤炭生产企业,既存在对外的原煤销售行为,也存在生产设备的采购、工程施工等行为。无论是销售还是购进,均应首先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在实际履行当中,应要求合同相对方提供营业执照以及其他应具备的许可证、照原件与复印件核对审查,并将相关复印件作为合同附件与合同一并保管和审查。必要时,应通过在工商登记管理部门及其他行政许可部门查询的方式,进一步核实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质是否真实、有效,符合法律规定。

2、委托代理行为手续的审查

在很多整合前的合同和我们看到的其他企业的合同中,只重视合同相对方是否加盖公章,忽视了对于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手续的审查。仅在合同相对方处盖有公章和委托代理人签字,但并无相应的代理人授权委托书。这一小细节,有时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合同效力和补充协议签订等一系列履行问题。比如合同相对方委托人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改变履行方式或货款给付方式,在补充协议中虽然也盖有

公章,并有委托人签字,但在补充协议中的公章却系委托人伪造,因此产生争议或纠纷后,如以此主张合同相对方对其代理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必会遭到拒绝和否认。而由于没有合同相对方的授权委托手续,企业欲主张权利,要求合同相对方承担责任,就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不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还应注意,不仅应要求合同相对方出具授权委托书,同时要明确委托代理人的具体身份信息、授权委托权限,并在合同签订时审核、确认委托代理人的身份是否相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同以及补充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 这些合同签订、履行当中的细节应当采取的正确工作方法,应一直认真贯彻和执行下去,不能因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或规模较大,或因在实际履行中没有发生上述例子当中的情况就放松或疏忽对于合同细节的审查。

3、合同骑缝章的加盖

有些合同,为单页格式化合同,或因内容简单为单页合同。但在实践中,因合同内容较多,往往是多页合同。在实践中,大部分的多页合同,双方都是仅在最后一页盖章处加盖公章和签字。这为今后合同的履行以及争议、纠纷的处理留下了极为严重的隐患。现在企业间的合同基本为电脑打印,几乎无手写方式签订。那么在多页合同中,如仅在最后一页加盖公章,而对前面约定了主要权利义务内容的不加盖公章或在合同上加盖骑缝章,一旦出现争议,如有一方利用

篡改合同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另一方就很难举证证明合同的真假与否。这一问题存在较为普遍,应严格注意签订多页合同时加盖骑缝章,并且是由双方均加盖骑缝章,这样在出现争议时才具有证明效力。也可采用在每页均加盖公章或由代理人签字的方式,保障合同内容的确认和效力,防止争议、纠纷解决过程中因无有效证据而难以维护自身利益。

4、格式合同的签订

无论作为哪一方,在签订格式合同时,对于双方理解模糊或易产生不同理解的格式条款,均应予以明确解释和说明。如标的物的运输方式、货款结算方式中,很多格式合同的约定过于简化。可能在签订时,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口头的解释和说明,双方并未就此条款另行以书面方式特别说明。这在合同签订时也是常见情形。对于格式合同,《合同法》中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尤其是作为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更应注意相关法律规定,对易产生不同理解的格式条款予以充分说明并保留有关证据,以防止在产生纠纷和争议时处于不利地位。

对于企业管理和合同风险的防范,通过这次培训,对我公司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培训当中讲到的内容还有很多同样也应值得公司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充分重视,有效防范风险。 经过培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已经在实践工作中做到的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有了明确的理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二
《案件风险防控学习心得体会》

风险案件防控学习心得体会

当前,随着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和业务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新业务品种的不断推出,传统业务品种、业务操作手段实现了变革与创新。这都对案件防控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创新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也成了农村信用社的当务之急,对此,构筑牢不可破的、真正具有内部控制力的案件和风险防范屏障,是打造农村信用社强基固本、科学发展的基础。

一、以人为本,加强员工综合管理

把对员工的关心、学习、教育、警示和管理放在案件防控工作的首位,把道德风险防范作为案件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切实利益。要减轻员工负担,提高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关心员工成长,使全社干部员工充分体会到改革、管理和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喜悦。二是关心基层建设。要坚持费用、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原则,改善基层办公、生活环境,不仅要把农村信用社的基层网点建设成为装修靓丽、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齐全的营业网点,而且要将其打造成先进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和整个金融市场新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引领者,把基层建设成为员工引以为荣的美好家园。三是加大合规文化教育活动。要以上级部门各项经营理念和方略、管理要求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强化理念教育,持之以恒地强化规章制度教育和警示反思教育,使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白“能为、不能为”的界限,在办理每一笔业务、营销每一个客户时,

都能首先想到“制度要求我怎样做”,真正让“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入口、入脑、入心、入手,在全社形成“程序至上、合规为本、效益为重”的内控文化和“时时遵章、事事合规、自觉纠错”的合规文化。四是要抓好员工行为排查。对有异常行为的员工,要先调离重要工作岗位,然后做好其思想转化工作,当前排查制度已基本建立,关键是执行不到位,未严格执行排查制度,形成排查流于形式。五是积极探索合规操作奖惩机制。要大张旗鼓地表彰遵章守纪人员予以合规奖励,让员工从合规操作中受益,而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则坚持责任追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高压态势,从严从重处理。

二、加强“四重要”管理,突出工作重点

在新时期的稽核工作中,要切实把“四重要”管理放在案件防控工作的突出位置。一是高度关注对重要环节的管理。将上级部门各项管理措施和要求,精细化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二是高度关注重要岗位的管理。不折不扣地落实高管人员交流、重要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与离岗审计、近亲“回避”四项制度,通过制度化、日常化的行为排查,管好一线柜员、会计主管、网点负责人等重要岗位人员。三是高度关注重要时段的管理。要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对重要时段、重要环节的“跨时空、全天候、零距离、无盲点”监控。对节假日、年末岁尾等易发生案件的时间和时段,及时提示风险,并加大值班、守库等管理力度。四是高度关注重要空白凭证及印章的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对印章、密押和重要空白凭证的管

理等开展专项检查,防控风险。

三、多部门协同合作,实现稽核工作精细化

要把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要求精细化的落实,作为案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一是要认真研究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的机理,充分理解制度和管理要求,提高执行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建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责任制,通过建立“岗位明晰、权责分明、管理有序、操作有规”的岗位责任体系,精细化地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三是要制订精细化的落实措施,使制度和管理要求的制订、分解、落实、检查、整改、反馈、评价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链条,使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的落实情况始终处于完全的掌控之中。

四、加强稽核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敏感度和执行力

这是稽核工作敬业的必要条件和首要表现。一是着力提高职业敏锐力,不仅对本系统发生的风险或案件,认真查找原因,弥补漏洞,对其他行出现的案件,也要闻风而动,查找原因,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同质同类案件的发生或再次发生。二是开展对制度执行力的评价。要通过考试、检查、评议等方式,对主任、分管主任、网点负责人、对账人员和一线柜员的制度执行力定期进行评价,对在制度执行上有变形走样、漏损等现象的,轻者责令其限期整改,重者要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罚。三是强化监督检查。要从规范检查形式、规范检查内容、规范检查流程、规范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规范对整改结果的督导等“五个规范”抓起,建立基础管理突击

检查和常规检查、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把各类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以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强化案防氛围

要把对各类问题的整改和责任追究,作为案件防控工作的必要手段。一是建立违规信息录入和整改台账,逐条整改。对查处的各类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实行业务条线和基层社“双线整改负责制”,查处一笔,追究一笔,整改一笔,在台账上销号一笔,并将整改和责任人处理情况向全社通报。二是建立整改本单位和管理部门双向责任制。通过分别界定责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部门、承办人员、办结时限、质量要求和考核奖惩措施,达到有错必究的目的。三是建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倒逼机制和监督机制。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按处罚上限严格责任追究,让违规违纪者心痛,让违规违纪者警醒,倒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四是建立整改后评价机制。要经常组织问题整改“回头看”,发现在整改过程中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从严进行追究。

信贷业务部

何建志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三
《风险防控心得体会》

银行案件防控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6月9日晚我行在油田公司机关楼开展了银行案件风险防控学习活动,结合案例使我们了解到,银行不断发生违法违规案件,给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通过对风险防控的学习使我们更深的了解到风险防范是银行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话题,每个员工都必须深刻的认识银行存在的风险和防范风险发生的方法。结合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加强业务学习,完善业务操作流程。身为银行一线员工,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控能力,全面加强柜面服务,是我们临柜人员最为实际的工作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当坚持做到合规操作,有时候,总是觉得有的规章制度在束缚着我们业务的办理,在制约着我们的业务发展,但往往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疏忽大意,一些不合规的举动从而导致业务出现差错,特别是有时候觉得自己特别熟练的业务一时大意更加容易引起错帐抹帐交易,一味地追求效率而不认真审核输入内容的准确性。很多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实际工作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只有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我们才有保护自己权益和维护广大客户权益的能力。

二、妥善保管原始凭证,防止风险隐患。原始凭证是记载业务的一种书面证明,是记账的法律依据。如果我们把客户的凭证随意乱丢,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盗取利用该凭证作案引起法律纠纷。我们在每天的营业结束后必须保证我们办理业务过程所产生的传票完整,保证凭证上的要素齐全,没有遗漏客户签名以防止某些有心的客户回头告知自

己没有办理过该笔业务,而引起经济纠纷。填写错误的凭证要交回客户自行作废,办理业务过程中打印的错误凭证如果是不需要跟随传票作附件的,应该作废,不能随手扔进垃圾桶。对客户资料也要妥善保管不能随便泄露客户的资料。

三、避免代客户填写单据,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代客户填写单据往往容易引起客户纠纷,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客户抱怨自己填写单据很慢赶时间或者自己不会填写该单据要求柜员帮忙填写,这时作为临柜人员我们必须严格清楚不能代理客户填单了解代客填单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我们要做好对客户的解释工作,或者叫大堂经理指导该客户填写单据确认客户本人签字后才能为该客户办理该笔业务,尽量避免由此产生的风险。

今后在日常业务的办理中我们应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落实防控措施,多学习案件防控的案例,做到完善内控合规,将不必要的操作风险降到最低。

马国婷

2014年6月12日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四
《20150129员工离职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员工离职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2015年1月29日,参加了由青岛市人力资源协会组织的员工离职风险防范讲座,在崂山区银川东路11号国家电网举办,由国家人力资源权威人士梁伟权先生主讲,梁老师是广东人,对山东省和青岛市地方政策不是很熟悉,但的确学到了一些技巧性策略。

1、 入职信息登记时,个人提交的资料复印件必须由个人签

字确认,并指明住址的正确性,一旦地址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公司进行住址变更,否则公司的任何通知以信函方式邮寄至该地址,不论本人是否收到,均视同已经送达。

2、 公司在规章制度上写明:员工连续无故旷工多少日即视

为自动离职。一旦发现员工旷工,尽快以短信(第三方证据)的形式通知其上班,保存好第三方证据;若超过规定的旷工时间,则邮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3、 收集员工不胜任工作证据的途径:

例会制度:让员工习惯于通过书面工作总结的形式汇报工作中的不足;

无问责面谈:通过签到表和会议纪要的形式留存书面证据。

4、 试用期辞退:完善好录用条件,双方签字确认方有效。

5、 对于不愿意干活、磨洋工的员工:合同到期不再续签,

给予经济补偿。

6、 工作考核末位淘汰制度不合法,末位并不意味着不胜任

工作。

7、 员工离职的情形:解除和终止,合同到期即终止,合同

不到期即解除。

解除分为:单方解除和协商解除,单方解除分为单位单方解除和劳动者单方解除。只有在劳动者个人提出辞职或者员工存在严重过失单位提出解除的情形下,没有经济补偿,其他情况都有经济补偿。

工资结清后,经济补偿约定支付,签字确认。

合同中止:有一种情况,员工医疗期满后,公司通知上班,但员工不到岗,这种情况下单位可以进行合同中止,及时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8、 没有必要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因为一是形成无固定期

限的情形,而公司不予签订,存在着“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风险。而按照法律规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旦员工提出辞职,则公司不予支付经济补偿。

9、 签订劳动合同应有三份,单位和个人各执一份,一份存

职工个人档案。若不给予职工个人,检察院判定视同单

位未签订劳动合同。

10、 企业需注意的员工福利保障: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

带薪年假。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五
《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医疗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的发生,改善服务态度,增强医务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预防医疗纠纷,杜绝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强化医务人员执业风险防范意识与医患沟通技巧。我院采取集中培训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共分三次对全体职工进行“医疗风险防范”培训。

培训重点强调了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特别是重点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并从强化医院、科室管理入手,通过大量具体的案例及本院近期发生的医疗事故(纠纷),分析医疗纠纷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指出医疗事故(纠纷)的具体表现、防范与处理和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和适用法律等,结合具体案例强调了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

1、 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技术水平不高,工作疏忽大

意;医生态度生硬或冷淡,引起病人不满;或病人叫医生,医生不去看病人,看过病人后不做处理或无交代和解释,或说病人不是我管的,等管床医生来了再说。

2、 值班医生对在值班过程中发生的的病情变化,不在病程

记录中及时记载。对危重、疑难、诊断不明确的患者,不请示汇报,擅自做主,自以为是,或碍于面子,不好

意思请上级医师会诊,从而延误病情,或观察不仔细,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消极等待。

3、 应急能力不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不熟悉、预后

估计不充分,病情交代不够,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知识把握有限,对病情发展不熟悉,有些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快,假如没有及时将病情向患者家属交代,很容易引起患方误解而出现纠纷。

4、 不重视病人的主诉,三级查房过于形式:查房时,不查

体,自以为是,过分相信自己,思路狭窄,不仔细检查病人,不认真思考,不耐心解释病情和回答病人疑问,经常出现误诊,或出现新的情况而束手无策。

5、 交代病情无记载:病历中反映不出上级医师的水平,对

疾病的分析如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处理原则、预后判断、及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家属的要求和意见在病历中不能体现,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6、 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对疾病不熟悉、

病情判断失误,询问病史不详,检查过于简单、粗糙,过分相信仪器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自己没有认真分析病情,对病情没有作出正确的判断,使病情继续发展,延误疾病的诊治,造成问题扩大或引起医疗纠纷。

7、 违反技术操作规程:例如,注射操作失误、内窥镜检查

粗暴、手术违章操作,给患方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

8、 违反规章制度:错用药物、错误输血、错报病情、擅离

职守等,都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医疗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结果。

9、 术前预备不充分,急于手术,对疑难、复杂手术不进行

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不足。没有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医务人员对手术患者都能术前谈话,但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术前没有考虑到且有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时,部分医务人员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及时将病情变化告知家属,从而留下隐患或在手术台上争论,而患者有时是清楚的,轻易造成误会,部分有创检查时,医务人员也没能及时将检查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告知家属而引起纠纷。

10、 抢救病人,应该专病专治,及时会诊,会诊无申请单或

无记录,会诊后不关心会诊结果或处理情况。

事实上要妥善处理好各类医患矛盾,维护好医患双方共同利益并非易事,只有了解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理顺解决纠纷的途径、程序,才能找到对策,处理好医患关系,积极防范医疗风险,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 明确各级各类医师职责,实行科主任、医疗组长负责制;

一级对一级负责,科主任、医疗组长为医疗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位医护人员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病人。

2、 严格执行各项要害性医疗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

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治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3、 加强医患沟通,使病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大概

的了解,不能盲目的治疗,你自己心里有数而病人不理解,一旦出现效果不好,极易导致纠纷的发生。

4、 严格手术分级治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严格

执行大、中型手术前讨论制度,重点是: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术式、麻醉与输血选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必要时可以请医技科室一起参加。围手术期治理措施到位,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正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预备充分,与患者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查对无误,术中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几十告知家属或代理人等。术后,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术后观察几十、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5、 麻醉安全治理,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充分,麻醉

意外处理及时、正确、输血正确、麻醉复苏实施全程观察等。

6、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发《医师外出会诊治理暂行规定》,

加强各类医师外出会诊的治理,杜绝医师私自外出会诊行为,如私自外出会诊,属非法行医。

7、 认真执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三合理规范,

严格按照《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生素药物分级使用。

8、 强化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医生要有一种“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医务人员的医疗文书、治疗情况都有着法律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法律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9、 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医疗文件;病历内容

要真实完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不得随意涂改,给自己提供证据,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能懒惰,病情交代了一定要在病历上签字,或注明,努力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10、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的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提高

医疗水平。由于医疗事故使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受到的侵害往往是无法弥补的,并给社会、医疗单位及当事诸方面带来不良后果及沉重的经济负担。

通过培训,提高了全院职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加深了他们对《医疗风险防范》、《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查对制度》等相关法律的认识,使全院职工了解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掌握医疗纠纷防范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六
《学习风险防范的心得体会》

学习风险防范的心得体会

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日益加大和政府问责机制的逐渐完善,行政执法部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履职风险,承担着繁重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任务的工商部门更是如此,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责任追究。学习风险防范心得体会如下:

一、履职风险形势分析

正确、客观分析履职风险所面临的形势,是我们找准履职风险点、有效降低和防范履职风险的前提和条件。一是从政府对执法部门的要求来看,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级执法部门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既是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政府对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要求越高,工商部门履职的责任越大,其承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二是从工商职能的变化来看,国务院批准的新“三定”方案,进一步拓宽了工商职能,赋予了工商部门指导广告业发展、网络交易监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新的职能,强化了反垄断和食品监管职能。但目前我们还存在着监管执法能力不够强、服务发展办法不够多、网络交易监管几乎属于“空白”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工商部门履职的风险。三是从系统内部的责任追究来看。在行政收费等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上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按标准执行,是对基层工商部门的考验,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着被问责的风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工商部门履职风险点越来越多,承担的责任

风险越来越大,正确认识工商部门存在的履职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是我们各级工商部门当前重要的任务。

二、做好履职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

做好履职风险防范对工商部门来说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减少和避免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针对行政审批、执法监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易发生履职风险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对苗头性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提醒、及早纠正,使规避风险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可以使工商人员最大限度降低履职风险,避免违法违纪行为。二是有利于规范工作行为。对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重要部位和重要岗位,认真查找问题,细化管理,拟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制度,使工作人员在法律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可以有效地防止其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发生,规范权力运行,提高行政效能。三是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工作人员能不能做到廉洁执法也是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风险,加强廉政风险防范,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风险,减少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可以有力地推动具有工商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四是有利于树立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做好履职风险防范工作,不仅避免了工商部门责任风险、保护了工商干部,更重要的是有效地预防了责任事故的发生,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上能够树立工商部门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工商部门存在的风险点及其原因分析

目前工商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主要来源于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的行政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工商部门的履职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如果对它们理解不深、重视不够,履职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另外,在目前有效地法律法规中,共有100部法律和203部行政法规赋予工商部门执法权限,国家工商总局单独制定和与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有109部,工商部门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职责覆盖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各个方面。有权必有有责,有责必有风险,工商部门的职权越大,职责范围越广,其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根据监管执法的不同环节,工商部门的履职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在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的履职风险。工商部门担负着对市场主体进行登记注册的职能,在履职过程中风险来源主要体现在四点:一是对前置审批把关不严谨。表现在工作上就是需要前置审批文件的,没要;不需要的,乱要。这两种行为,一方面可能是业务不熟;另一方面,就是个别人员以权谋私,存在吃、拿、卡、要思想。二是对登记事项把关不严谨。对需要审查的事项轻易放过,更有甚者,帮助企业做假。例如,不认真审查有限公司的出资行为,甚至帮助、参与公司的虚假出资行为。三是对细节审查不严谨。虽然法律法规对工商部门的要求是形式审查,但是如果是很明显就能看出存在问题的,工商部门的审查责任将无法回避。四是对许可审批的具体环节不清楚。不在规定的时限内,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目前,较容易出现问题的

是不按规定办理变更、注销、吊销手续,如果依法追究下来,必然存在问责的风险。

(二)在执法办案方面存在的履职风险。工商部门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的风险来源主要在以下四点:一是因行政处罚程序不当带来的风险。如在行政处罚中不按程序进行送达,在做出责令停业、吊销营业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按规定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等。二是随意增减处罚幅度带来的风险。一些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加大或减少处罚的幅度,执法不严禁,很容易造成执法漏洞。三是采取强制措施带来的风险。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只有《行政处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10余部法规,赋予工商部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实际上,一些执法人员为了办案方便而超范围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普遍存在。这种不按规定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一旦给当事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必然会引发行政诉讼,如果败诉就会有一个责任追究的问题。四是处罚中的不廉行为带来的风险。一些执法人员经不住当事人的诱惑,接受当事人的宴请、现金和礼品,如果被揭发或举报,轻者警告处分,重者会给予刑事处罚。

(三)在市场巡查方面存在的履职风险。工商部门除市场准入和行政执法外,还承担着许多市场巡查工作。在食品、农资和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的监管上,责任不可小视。但是有的工作人员对市场巡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应付思想,该检查的不检查,该签字的不签

字,更有甚者闭门造车,填写假的巡查记录,一旦出了事故,工商部门责任难以避免。

(四)在行政确认方面存在的履职风险。工商部门的行政确认行为主要表现在对外发布信息或提供证明,尤其是在信用监管方面发布企业商户信用信息时,必须有根有据、慎之又慎;在企业档案查询方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查查询人员的资格,不能随意将企业的商业隐私供无关人员查询;在对外出具证明时,只能就事论事,就材料而出具证明,如果超过职权,随意为企业的经营情况或产品作担保,必然存在着担保风险。

工商部门存在以上履职风险,如何进行防范,需要从其存在的原因分析入手,有 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其存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履职风险存在的客观原因。一是法律法规分工不明确。随着《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行政许可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工商部门的职能领域得到了扩展,但同时也带来越来越大的执法风险。在这些法规中,有些条文对部门责任的界定并不明确,导致部分不应由工商部门承担的责任却往往由工商部门承担,而其他许可审批部门往往责任不大,甚至不进行责任追究。二是地方政府部门的压力。某些政府部门为了招商引资,对一些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登记。有的地方设立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等机构,限制甚至阻止工商部门对一些企业进行正当的执法检查。如果工商部门不遵守当地的规定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如果违心地执行规定则又会承担渎职风险。三是执法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目前市场上销售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七
《内控与风险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内控与风险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无论多么完美的内控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也只能是聋子的耳朵——一种摆设而已。合规经营是企业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同时也是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力武器。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合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规范是防范操作风险的需要。合规经营是规范操作行为,遏制违规违纪问题和防范案件发生,全面防范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因为合规与信用社的成本控制、风险控制、资本回报等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能为信用社创造价值,而且有效的合规经营能将合规风险消除于无形。

其次,规范是完善制度体系的需要。企业赖以生存的质量效益源于依法合规经营,源于产生质量和效益的每一个环节,源于每一个岗位的每一位员工。所以信用社的发展一定要以合法、合规经营为前提,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预防风险。

再次,规范经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因为合规经营就是为业务保驾护航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业务发展服务的。在发展、开拓业务和同业竞争中,只有紧紧遵循合规经营的理念,提高管理的质量,才能保证信用社的经久不衰。

那么,怎样才能使规范经营深入人心,我认为,惟有做到“五个到位”:

一要道德教育到位。“思考方式决定行为和成就。”必须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血液中,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业务操作环节中,营造“重操守、讲合规、促案防”的良好氛围,促使所有员工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时能够遵循法律、规则和标准。一是强化法

纪意识。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法律意识;用现实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使员工将法纪规范熔铸在自己思想中。

二是强化奉献意识。引导员工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心理调控,不盲目与人攀比,防微杜渐,面对各种诱惑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正确处理好群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利益得失的矛盾。三是强化自觉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运用各种社会规范指导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循规蹈矩。四是强化集体意识。引导每个员工珍爱集体荣誉,关心集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荣誉,增强集体观念。

二要执行能力到位。根据自身的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的制度体系。一是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引导员工增强利用制度自我保护意识,由“要我执行制度”转变为“我要执行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制度制约。二是不断创新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对实践证明仍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必须坚持,制定合规经营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为员工恰当执行法律、规则和准则提供指导。

三是培养员工良好习惯,坚持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每一笔业务,把习惯性的合规操作工作嵌入各项业务活动之中,让合规的习惯动作成为习惯的合规操作。四是正确处理好合规经营与业务发展的辨 证关系,只有合规经营,业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合规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平台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规。

四要监督管理到位。完善业务发展与合理管理并重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风险防范的监督机制。一是将合规经营落实情况考核纳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衡量各单位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使其和领导业绩、员工收入紧密挂钩。二是建立奖罚并重的专项考核激励机制。

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履行工作职责中仅有微小偏差或偶然失误、且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三是建立沟通制度。制度不是放在案头的装饰品,它需要管理人员经常地向员工宣讲,不厌其烦地沟通、解释、提醒,制度才能得以执行。四是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重视他们的意见,给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提出改善业务操作、防范风险的合理化建议,凡是自己提出来且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的建议,员工自然会铭记在心,自觉执行。

五要榜样作用到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面典型是旗帜,可以启迪心灵,引路导航;反面典型是警钟,可以敲山震虎,以之为鉴。一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给下属员工做出合规操作的良好示范。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八
《风险防范之学习心得》

风险防范之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分行关于开展银行风险防范专项活动,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认识到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性。

风险防范是银行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话题,每个行员都必须深刻的认识银行存在的风险和防范风险发生的方法。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不断增强。由于受到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尽快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合规经营是银行业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健全、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实施以风险为本监管的基础。

合规经营是银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基本内在需求, 在银行员工中树立"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意识"、"合规创造价值"等理念,要将绩效考核机制作为培育合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倡导合规经营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通过分行的积极宣传和正面引导,我充分认识到开展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着重问题整改效果,强化制度执行力,坚决遏制违规现象实施方案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开展这项活动是作为保护员工职业生涯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树立主动合规意识,克服被动合规心理。

其次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通过认真分析违规行为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危害性,以及如何根治和防止违规现象,总结出结论:“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执行力必须坚决果断,业务流程必须熟练掌握,风险防范必须牢记心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范案件风险之目的,才能把建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具体工作中要做到:(1)管理与操作的分离,即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不能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要办业务必须经过必需的业务流程;

(2)银行与客户分离,银行为方便客户,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业务。

最后,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违章违纪为耻、弄虚作假可耻、损公肥私无耻”,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遵纪守法、严守制度、按章操作、合规经营,不出案件和违规行为。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九
《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心得》

柜面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心得

陈惠芬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银行柜面的操作风险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业务流程上的操作员都是一个微小的风险点,操作风险涉及银行各条线、各部门,覆盖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银行每一个员工。其中柜面业务是银行经营中风险案件的高发部位,如果在治理中出现偏差,风险隐患将无处不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带来声誉影响、管理影响和发展影响。因此,对柜面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银行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适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客观地讲,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不断完善和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在各道防线的执行、监督、考核及问责方面还存在疏漏和薄弱环节。要尽量降低银行柜面的操作风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管人、管章、管账、管库。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文化氛围,加强人员管理。高层人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培育柜员养成主动合规的思想习惯,从思想上形成合力,在行动上付诸实施。一要树立合规办事意识。牢固树立“合规创造价值,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坚决剔除凭感觉办事、凭经验办事、凭习惯办事的陋习。二要树立相互监督意识。同事之间的信任必须建立在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基础上,发现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主动提示、制止,并视情况向所在机构报告,这是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事相处的基本原则。

其次,对柜台的业务操作要进行全流程的监督控制。对柜面业务办理的全过程要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即:事前监督——受理业务时,临柜人员要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及数据准确性进行认真审查;事中监督——对会计处理的凭证、帐表内容和数据进行复核,对经办的一切帐、簿、证、据、表要进行逐笔审查和复核,未经复核的支款凭证不得付款,报表不得上报、单证不得签发。事后监督——对已经处理过的会计帐务实行再核对,必须保证所有柜员的业务操作均须有人在事后进行序时的不间断审查,检查中对重要业务的处理过程包括柜员流水中的授权授信特殊业务进行重点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最后,还要制定规范科学、严密完善的内控机制,如岗位责任制、复核制度、审批授权制度等,将内部岗位进行职责细分,不同岗位职责分配要合理、科学,体现相互制约的目标,

使每个员工在其岗,明其责,每一岗位必须对内控措施的落实承担责任,从而形成完善的岗位责任体系。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篇十
《2012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培训总结》

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

培 训 总 结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的发生,改善服务态度,增强医务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预防医疗纠纷,杜绝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强化医务人员执业风险防范意识与医患沟通技巧,我院采取集中培训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于2012年3月15日—2012年3月23日共分七次对全体职工进行“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培训。

本次培训重点强调了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

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并从强化医院、科室管理入手,通过大量具体的案例及本院近期发生的医疗事故(纠纷),分析医疗纠纷的现状和产生原因,指出医疗事故(纠纷)的具体表现、防范与处理和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和适用法律等。结合具体案例强调了容易发生医疗纠风原因:

1、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技术水平不高,工作疏忽大意:医生态度生硬或冷淡,引起病人不满;或病人叫医生,医生不去看病人,看过病人后不做处理或无交代和解释,或说病人不是我管的等管床医生来了再说。

2、值班医生对在值班过程中发生的病情变化,不在病程录中及时记载。对危重、疑难、诊断不明的患者,不请示汇报,擅自作主,

自以为是,或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请上级医生会诊,从而延误病情。光交代,不用药处理。或观察不仔细,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消极等待。

3、应急能力不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熟悉不足,预后估

计不充分,病情交代不够:病人思想上无预备,一旦发生病情变化,病人家属不能接受。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知识把握有限,对病情发展缺乏熟悉,而医务人员在解释病情时过于简单,或自己对病情发展估计不足,非凡是一些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假如没有及时将病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或抢救不得力,很轻易引起患方误解而出现纠纷。或者只挑好的说,其他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不说或没强调,未引起病人的重视。

4、不重视病人的主诉,三级查房流于形式:查房走过场,不查

体,自以为是,过分相信自己,思路狭窄,不仔细查病人,不认真思考,不耐心仔细地解释病情和回答病人的疑问,经常出现误诊,或出现新的情况而束手无策。

5、交代病情无记载:病历中反映不出上级医生的水平,对疾病

的分析如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处理原则、预后判定、及可能出现的严重结果,家属的要求和意见在病历中不能体现,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6、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对疾病的熟悉不足。

病情判定失误,贻误治疗询问病史不详,检查简单、粗糙,过分相信仪器或实验检查,没有自己认真分析病情,,对病情没有作出正确的判

定,使病情继续发展,贻误疾病的诊治,造成问题扩大或纠纷。

7、违反技术操作规程:例如:注射操作失误、内窥镜检查粗暴、

手术违章操作,给患方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

8、违反规章制度:错用药物、错误输血、错报病情、擅离职守

等,都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医疗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结果。

9、术前预备不充分,急于手术,对疑难、复杂手术不进行术前

讨论,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不充分。没有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医务人员对手术患者都能进行术前谈话,但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术前没有考虑到且有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时,部分医务人员抱有侥幸的心理,没有及时将病情变化告知家属,从而留下隐患或在手术台上争论,而患者有时是清楚的,轻易造成误会,部分有创检查时,医

务人员也没能及时将检查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告知家属而引起纠纷。

10、抢收病人,应该专病专治,及时会诊,会诊无申请单或无记

录,会诊后不关心会诊结果或处理情况。

事实上要妥善处理好各类医患矛盾,维护好医患双方共同利益并

非是容易之事。在实际处理医疗纠纷事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意想不到,而又不相同的纠纷,只有了解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理顺解决纠纷的途径、程序,才能找到对策,处理好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再度发生。

1、明确各级各类医师职责,实行科主任、医疗组长负责制:一

级对一级负责,科主任、医疗组长为医疗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位医护人员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病人。

2、严格执行各项要害性医疗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治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3、加强医患沟通,使病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大概的了解,不能盲目的治疗,你自己心里有数而病人不理解,一旦出现效果不好,就会导致纠纷的发生

4、严格手术分级治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重点是: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术式、麻醉与输血选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必要时可以请医技科室一起参加。围手术期治理措施到位。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正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预备充分,与患者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查对无误,术中,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及时告知家属或代理人等。术后,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5、麻醉安全治理,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预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正确,输血正确,麻醉复苏实施全程观察等。

6、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医师外出会诊治理暂行规定》,加强各类医师外出会诊的治理,杜绝医师私自外出会诊的行为。如私自外出会诊,属非法行医。

7、认真执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三合理规范。严格按照《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生素药物分级使用。

8、强化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医生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医务人员的医疗文书、治疗情况都有着法律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法律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医疗纠纷。

9、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医疗文件:病历内容要真实、完整、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不得随意涂改。给自己提供证据,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能手懒,病情交代了一定要在病历上签字,或注明。努力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10、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的为患者服务思想,提高医疗水平:由于医疗事故使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受到的侵害往往是无法补救的,并给社会、医疗单位及当事诸方面带来不良后果及沉重的经济负担。

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全院职工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和医疗事故防范意识,加深了他们对《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使全院职工了解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掌握医疗纠纷防范的措施和应对技巧。


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相关热词搜索:医疗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医疗风险防范培训 医疗风险防范培训计划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风险防范培训总结”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gongzuozongjie/7798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