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

2016-01-11 08:58: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一:13 家乡的榕树ppt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供大家学习参考。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一:13.家乡的榕树ppt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学校:五虎庙小学

学 期 教 学 计 划

第一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学难点】

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方法】

观察,访问,交流。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山和水、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三:二年级下册家乡教案.doc

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进度表

目 录

一、家乡的四季

家乡四季的特点 家乡四季的生产活动 二、家乡的城市

我们省的市州 我们的省会——长春 我们省的其他城市 三、家乡的交通

家乡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 旅行小常识 全省走一走

二年级家乡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分析: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材一共安排了3个综合性活动主题,每个主题又由若干二级主题构成。二级主题活动可以根据城乡、地域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替换和补充。这些主题都是围绕认识家乡、探索家乡、热爱家乡的活动学习展开,使学生从认识身边的事物逐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

1、促进儿童综合性发展,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2、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5、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6、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富饶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她的博大胸怀之中感受到快乐。

7、使学生能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三、教学措施:

1、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创设活动体验的真实情景和条件,而非在课堂里单纯讲授。 3、针对本校所处的环境组织教学,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开发本地的课程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课程的地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要与校本课程结合实施。

5、将吉林省的省情、地情、乡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6、

三、教学时数: 15课时

1、家乡的四季 家乡四季的特点

教学内容:

课本第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访问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四季的图片、照片、画报等。 2、了解家乡四季温度的变化。

3、找找描写家乡四季景色的歌曲、歌谣、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我们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么你了解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学习。

二、谈一谈

1、教师课本第2—3页的二十四节气图。 (1)想一想春夏秋冬怎么样划分。 (2)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分明。 (3)我们家乡四季的景色真美呀! (4)谈谈家乡一年四季的特点。 三、看一看

1、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页的家乡四季的景色变化图。 2、说说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每个季节的特点。

4、把自己印象中的一年四季的景象画出来。 四、展一展、议一议

1、把你收集的图片和全班的同学交流,展示。 2、我们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为什么不一样。 五、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上节课我们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把你印象中的一年四季的特点说给大家听。 二、看一看、想一想

1、学生说说在你的印象当中一年四季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2、教师知道学生看课本第6页的“四季温度的变化”图表。 (1)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发现?

①春天天气开始变暖了、夏天天气真热呀、秋天的天气逐渐凉爽、冬天好冷啊!

②我发现温度越高天气就越暖和。 ③温度低天气就冷。

3、想一想,温度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三、记一记

1、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把一周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 2、根据你的记录说说家乡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3、说说你记录的感想。 四、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家乡四季歌”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五、议一议、填一填

1、我们家乡的四季有什么特点?

2、你对四季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填在课本第8页的表格里。 六、记一记、比一比

1、看中央电视台,记录一下某一天长春、北京、武汉、海口四个城市的温度。

2、对这四个城市的温度进行一下对比。 3、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4、我们家乡的气温与其他省市有什么不同? 5、为什么会有不同?

6、近几年全球的气温经常发生异常,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7、为了防止全球气候的异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8、发出你的倡议。 七、教师总结

从本课的学习中你多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四:13.家乡的榕树docx

13、家乡的榕树

教学目标:

探究家乡的榕树,认识家乡主要特色树木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植物与生活之间的生态关系,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学习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人与榕树的关系、榕树特点、榕树探究、榕树与生活、榕树与小鸟的关系。

教学重点: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学习探究的方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榕树大家谈

老师和同学分别收集有关榕树的图片资料和文章。

展示师生各自收集的资料图片,分别进行讲解。

用比喻的方法描述榕树的各个部位。

提出有关榕树的问题,组织探究活动。

活动二 观察榕树活动

老师带领学生就近考察,观察榕树的枝叶根须和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 用软尺对榕树的一些部位进行测量。

探究榕树的树龄和榕树的种类及其保护措施。

填一填我的收获。

活动三 我们也来保护榕树

交流所知道的保护榕树的措施和原因。

小学生为保护古树名木所能做到的事情。

每一个同学做一个行动方案。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五: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教 案

学校:______新村小学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二年级__________ 学科:_________品德与生活_____

新村小学___年级______教案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是这一学期品德与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学生们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省市、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该真实。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教材编排特点: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分四个主题单元,共计11 课,分别是《 我爱我班》、 《金色的秋天》 《 我的 家乡》《困难面前我不怕》。

第一单元《我爱我班》 共4课,以学生假期生活的回顾为线索组织主题,一方面从假期生活中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每一天的意义,体悟“快乐的每一天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有效地稳定学生开学初的情绪;另一方面从经验教训中归纳总结,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提供丰富的引导与借鉴。。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反映季节变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秋天的独特魅力。体现个体与社会的整合,重在引导儿童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本单元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逐步加深对自己的,对他人的认识,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册最后一个单元《困难面前我不怕》则侧重对儿童提出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的要求,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充分展示并提升自己的指挥,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教法设想与措施

按照新课标所编写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以往的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负着某些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

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

1、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结合。 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 支持随机进入教学,充分 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 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材设计的活动框架指导下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学生活动演进和学习需要的情况,调整教学指导。

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中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育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从生活中分离出的,分散在小学各学科中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和知识学习,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学习,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和启发者

第一单元 新学年 新气象 第一课 我升二年级了

总课时数: 备课人: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自愿意有计划、有目的、有创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学会与教师、同学交往。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并为此而高兴。愿意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并为此而高兴。愿意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课前准备:美化新教室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 美化教室行动

1、同学讨论美化教室的方案,如挂图、名言警句的选择、黑板报的布置、图书角的设计等。

1)、新学期,新环境,我们布置新教室,让大家能在美好的环境里学习,好吗? 2)、小组讨论布置教室的方案。 3)、师生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筛选。

2、组织同学收集资料,在老师的帮助下,分工合作,布置教室。 1)、学生出示收集到的资料,讨论、筛选。 2)、学生分工合作,布置教室。

3、在老师的协助下,收集布置黑板报的内容和设计版面。 1)、学生出示收集的板报内容,讨论,筛选。 2)、组织学生出墙报。 活动二: 我的成长小档案

1、指导学生收集一年级书本、作业本以及老师的评语和获得的各种奖项等。 学生出示自己收集的书本、作业、奖项。学生在小组里展示。知道学生归纳自己成长的过程和成绩。

1)、学生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2)、大家予以赞赏。

2、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自己对二年级学习生活有什么打算? 1)、自己说说自己的成长变化。 2)、你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打算? 活动三: 我的小计划

每一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新学年的设想。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新学年设想。 2)、师生共议新学年设想。

老师指导小计划的制作形式、框架。 1)、老师出示小计划形式。 2)、学生制作小计划形式、框架。

小计划的设计制作由学生独立完成,不求完美,但要自己去尝试。 将全班同学的小计划装订成册,美术设计、版面编排方面组织学生完成。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六:小学二年级品德下册教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七:二下品德教案

第一单元 我生活的地方

第一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指导学生看教材第2、3页的插图,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书中的小诗,让学生思

考:书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为什么喜欢?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5、小结:从以下几方面归纳

(1)、家乡的自然景色

(2)、和家乡小伙伴一起玩的游戏

(3)、家乡的人们休闲时常做的事情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

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教师总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

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后记

第一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

料。

二、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

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

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三、教师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

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后记

第二课 美丽的重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重庆是座山水城。

2、了解山水城的来历和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重庆是座山水城。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的家乡重庆是座山水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里的山山水水,你知道她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吗?

二、学习新课

1、引导看第8页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小结归纳:前面是长江,依山而建的是民居,景色十分美丽!这些都是世世代代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3、引导读儿歌:

儿歌

山上长着房子,

房子长在山上,

街道绕着山转,

山城重庆好漂亮!

4、引导学生欣赏第8、9页的插图 :感受江边美丽的景色和从山顶与昂为重庆的美景。

5、说说你对家乡重庆的印象:

(1)、在这里生活,背篓是人们出行少不了的工具。

(2)、大江边,小河旁,是人们天然的洗衣场。

(3)、江船和码头,是重庆的特色之一。

三、教师小结

我们的家乡重庆是座山水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里的山山水水,她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还要将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教学后记

第二课 美丽的重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美丽的景色。

2、了解新农村发生的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努力建设家乡。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美丽的景色。

教学难点:

了解新农村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欣赏:美丽的家乡

(1)、晴空下的渝中半岛

(2)、渝中半岛夜景

(3)、大礼堂夜景。

(4)、万州港夜景

2、读读儿歌

落日点燃的街灯

好像闪闪的星星,

装点着家乡的重庆,

迷住了看风景的人。

二、学习新课

1、说一说:你看到的家乡是怎样的?

(1)、我住的地方能看到青翠的竹林„„

(2)、我住的地方能看到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

(3)、我住的地方能看到„„。

2、画一画:家乡的美景

三、建设家乡新农村

1、说一说:你看到的家乡农村的美丽景色。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你对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感受。

四、小结

我们生活的重庆,十分美丽,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 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生:回答(略)。

师:演示电脑课件(小红、小丽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

生:看电脑课件(边看边观察)。

师: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生:回答问题。

师: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

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

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教师放录音) 生: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

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

生:小组互评

师:小结活动

教学后记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八: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品德与生活教案 ----二年级

高台县解放街小学 王萍

二00九年九月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春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九: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设计

教 案

科目:思品

班级:二年

授课教师:尹逊英

嘉荫县乌拉嘎中心校

课程表

学生成绩登记表

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篇十:小学品德二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品德二年级下册

教 案

校 名:开边小学

任教班级:二 年 级

教 者:张 芙 蓉

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指 导 思 想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人教版),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

本学期课程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本册四个单元共12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一、我生活的地方

1、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2、家乡的物产多又多

3、我家门前新事多

二、让家园更美好

1、我们的大地妈妈

2、美化家园

3、花草树木点头笑

4、我和动物交朋友

三、快乐的少先队员

1、鲜艳的红领巾

2、红领巾胸前飘

3、快乐的“六一”

四、我们在成长

1、我们长大了

2、暑假生活我安排

教材分析:

(一) 目标的多维性

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

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

(二)活动的有效性

3、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学生的主体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四)教师的指导性

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学中该导的不导,放任自流,不是课改的方向,教学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师应注意对儿童课上生存的问题进行筛选,对学习的反馈进行指导,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五)评价的发展性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本课程的评价不带有甄别和选拔的性质,它的根本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本册第一单元设计了“成长包”体现了新的评价观,新的评价方式,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成长包”的作用,运用“成长包”的形式开展评价,使评价从仅仅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使学生由评价的对象转变为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给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促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另外,二年级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还不稳定,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相对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一种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

(1) 目标意识:即活动的目的性。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采取的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作为综合性课程,每项活动的目标也是多重的,有的是显性目标、有的是隐性目标。教师在完成显性目标的同时,特别要注意蕴含在活动中的隐性目标。

(2)主体意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

(3)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

(4)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反馈。

2、.做到四个尊重

(1)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儿童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与大人不完全相同。因此,要理解和认识儿童本身的体验、感受在他们认识生活,学习做人、做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对生活的看法。而不是用成人的体验代替儿童自己的体验。

(2)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教师应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讨论达到目标的最佳学习途径;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更宽松、更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学习气氛,在选择中提高认识。

(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过去我们不太注意保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这点请老师们注意。

(4)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统一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关注每一个学生, 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实现四个转变

(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给学生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

(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过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讨问题时,更多地是充当主考官的角色,即"我问你答"。现在我们更强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

(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是由教师来评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

4.体现四个互动

(1)师生信息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和相互勾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即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传授,而是相互或者多向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当然,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表达,通过自己的眼神、手势和表情向学生传递信息。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和生成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

(2)教材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现实的互动。教材是范例,要研究教材,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进行研讨,不能完全撇开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善于开发教材外的、来自家长、学生、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只有开发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3)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低年级重在养成教育,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不能离开反复的实践,要注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要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4)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要发挥每个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成就感;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群体的智慧。对于低年级学生,到底能在多大范围进行合作,怎样有效地合作,需要老师们很好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品德家乡的榕树ppt 思品家乡的榕树教案 家乡的榕树的教案
  • 1、二年级品德教案家乡的榕树(2016-01-09)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二年级品德教案13、家乡的榕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1238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